对我国烟草业发展的思考

对我国烟草业发展的思考

一、我国烟草育种工作发展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李功博[1](2021)在《特征香韵烤烟新品种(系)综合性状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烟特香301、特5、特18等特征香韵烤烟新品种(系)是通过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烤烟品种中烟100所得,具有优异的烟叶品质。前期特征香韵烤烟新品种(系)已于2018年在山东省诸城市和费县完成生态适应性试验,筛选出了一批适宜山东省潍坊烟区和临沂烟区生态条件的优势品种(系)。为明晰特征香韵烤烟新品种(系)在山东各烟区的生态适应性,本研究以山东烟区的主栽品种中烟100为对照,于2019年度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青岛市黄岛和淄博市沂源开展生态适应性试验。同时,为明晰中烟特香301、特5、特18在山东主要烟区的品种特点和推广应用价值,于2020年度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与潍坊市诸城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并于2020年在莒县开展生产示范试验。从大田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田间主要病害、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及原烟内在质量7个方面利用两年度多点试验分析了中烟特香301、特5和特18的生态适应性、品种特点和推广应用价值,全文结论如下:1、生态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中烟特香301、特5和特18在莒县、黄岛、沂源三个试验点均适宜种植,较对照品种表现出更好的生态适应性。中烟特香301综合表现最好,在山东省莒县、黄岛、沂源三个试验点均表现出产量高、产值高、原烟外观质量好、发病率低、原烟内在品质有特色等特点,特5与特18表现次之。2、品种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中烟特香301、特5和特18与中烟100相比表现出以下特点:节距略短,最大叶长较长,株高略矮、茎围较粗;大田抗病性较好;总糖与还原糖含量较高,烟碱含量稍低;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较高;原烟外观质量较好。其中中烟特香301表现最好,其次为特5、特18。3、人工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中烟特香301抗赤星病,中抗黑胫病和TMV,中感CMV和PVY。该品种对赤星病和TMV的抗性高于对照品种中烟100;对黑胫病、CMV和PVY抗性与中烟100相当;综合抗病性好于对照品种中烟100。4、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中烟特香301、特5和特18的经济性状和烟叶品质。结果表明,在莒县中烟特香301、特5和特18产量与中烟100无显着差异,中烟特香301在上等烟比例和产值方面略高于中烟100,特5与对照相当,而特18略低于对照;中烟特香301外观质量最好,其次为特18,而特5的外观质量低于对照品种;特18与中烟特香301感官评吸质量较好,属同一质量档次,中烟100与特5。上述结果表明,中烟特香301和特18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于磊[2](2021)在《水曲柳DELLA家族基因应答低温胁迫及参与被动休眠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属于木犀科梣属落叶乔木,是我国北方珍贵的阔叶树种,具有丰富的抗寒等抗性基因资源,同时胁迫下又会采取被动休眠的方式应对,有文献报道作为赤霉素调控通路的重要节点和负调控因子的DELLA蛋白在耐低温胁迫和诱导休眠中起到关键作用,其在水曲柳耐低温及生长的适应性选择调控研究从未报道。本研究克隆得到DELLA家族FmRGA 1/FmGAI基因及启动子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模式、转基因以及酵母双杂交等方法对其功能进行研究,解析DELLA在低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阐明了DELLA基因能够提高植株抗寒耐受能力,进一步依据DELLA参与赤霉素调控生长的机制,针对水曲柳组培苗移栽后发生休眠导致的幼苗枯死、烂根等移栽障碍建立了赤霉素打破水曲柳离体再生过程中被动休眠有效解决方案,解析了赤霉素通路关键基因DELLA的表达对休眠的调控,为水曲柳组培微繁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我国水曲柳耐寒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水曲柳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克隆得到水曲柳DELLA家族两个成员:FmRGA1(KX905159.1)全长 1803bp,编码 600 个氨基酸;FmGAI(KX905158.1)全长 1710bp,编码569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FmDELLA蛋白属于DELLA家族。同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FmRGA1蛋白与大岩桐、芝麻、烟草的进化地位更加接近,FmGAI蛋白与芝麻、本生烟、马铃薯亲缘关系更近。DELLA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FmDELLA基因可以短时间内迅速响应低温和NaCl非生物胁迫且对于ABA、GA3、IAA、MeJA、SA和BR等6种激素信号诱导表达模式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响应。解析FmDELLA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得出,FmDELLA基因在水曲柳茎、叶、芽等特定的部位表达并且参与了水曲柳生长周期的调控。亚细胞定位实验结果表明FmDELLA蛋白定位在细胞核。2、FmDELLA基因过表达烟草表现出耐低温和矮化表型。从形态学差异、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转录表达三个层面分析DELLA转基因烟草在低温胁迫下的功能,实验结果显示FmDELLA基因在0-4℃处理15d时长势明显优于野生型仍然保持着健康的状态,茎叶粗壮、叶片嫩绿,仍然缓慢生长;FmDELLA过表达株系体内MDA、相对电导率和细胞内ROS积累显着低于WT,抗氧化物酶系统(SOD、CAT和POD)、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着高于WT;qRT-PCR分析显示在低温处理下转基因烟草体内多个生理相关基因、冷信号转导通路基因、次生代谢调控基因、开花基因以及激素调控通路基因均上调表达,说明FmDELLA基因过表达增加了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进而影响烟草植株在低温胁迫中的适应性。3、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得到FmRGA1基因上游启动子1669bp,FmGAI基因上游启动子1206bp。DELLA基因启动子具有CAAT-box和TATA-box核心元件,8种光诱导元件,7种激素应答元件以及低温、干早等多种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以及种子、根、茎等多个组织部位表达顺式作用元件。FmDELLA启动子连接GUS报告基因瞬时转化水曲柳,转基因植株GUS染色结果显示,FmDELLA基因启动子在水曲柳茎、叶柄和愈伤等位置活性较高。构建过表达载体瞬时转化水曲柳进行低温处理,对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基因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低温抑制赤霉素基因的表达,促进DELLA基因的累积,综上结果表明DELLA启动子具备转录起始功能,响应激素、低温等调控通路,参与多种生物途径,调控生物学过程,增强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植株的抗寒性。4、构建FmDELLA过表达/干扰载体瞬时转化水曲柳,经0-4℃低温处理12h后通过qPCR检测冷信号调控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水平,FmDELLA基因过表达结果表明水曲柳通过赤霉素和CBF冷信号途径增强耐低温能力。通过酵母双杂交确定DELLA蛋白与GA3、GID1、JAZ、MYBL2、XERICO、ABI5、PIF3、ICE1 等蛋白存在互作,进一步说明DELLA蛋白功能依赖于赤霉素信号途径,参与茉莉酸、脱落酸,转录因子、光和温度等信号途径,调控植物的抗逆功能。5、研究水曲柳种子和芽在休眠/解除休眠关键时期内源激素的变化得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均直接参与并调控该生物学进程,分析水曲柳种子成苗过程中GA和ABA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FmDELLA基因的表达与XERICO、PP2C及DOG1/DOG2基因呈现相同的趋势,说明FmDELLA基因依赖GA途径并通过ABA参与休眠及生长的调控,在胚发育初期和成苗后期,FmDELLA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降低,说明FmDELLA基因参与水曲柳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的生长调控。6、进一步解析组培微繁过程中出现的休眠现象与FmDELLA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FmDELLA基因的表达在组培苗休眠时期显着高于生长时期。其中FmDELLA基因表达量在培养90d(第一次继代培养后)时达到峰值,RGA1/GAI基因表达量是对照的23.51/12.86倍,此时组培苗出现被动休眠,植株明显出现老化现象,也说明FmDELLA基因参与水曲柳休眠调控。在研究和提出水曲柳组培苗壮苗、生根、炼苗移栽技术和组培苗一步法生根与移栽简化技术前提下,基于组培微繁及移栽后出现被动休眠的现象,建立解除水曲柳组培苗移栽过程中非生理性休眠技术。7、分析在移栽休眠/解除过程中FmDELLA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FmDELLA基因在移栽培养45d时出现表达高峰,此时在休眠芽组织中RGA1/GAI基因表达量是对照的19.29/10.08倍,经GA处理后,FmDELLA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在萌发芽中RGA1/GAI基因表达量是对照的2.34/3.19倍,分别下降了 87.87%和68.35%。说明FmDELLA基因与被动休眠密切相关,且所建立的打破休眠技术是通过调控FmDELLA基因的表达从而实现。综上,水曲柳适应胁迫的机制可能是积累FmDELLA基因产物延缓植物生长,适应和抵御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FmDELLA调控生长与抗逆之间的平衡。

马柱文,陈俊标,袁清华,黄振瑞[3](2021)在《广东烟草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烟草种质资源是烟草原始创新、新品种选育及其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烟叶生产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对我国烟草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烟草原始创新、新品种选育及其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成效,取决于所掌握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对其差异性状表现及遗传规律研究,而突破性进展往往依赖于特殊种质资源的发现与利用。由于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研究内容宽泛、调制类型多样,且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征,相关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解广东烟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介绍了广东烟草种质资源国内外收集、保存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烟草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评价及种质创制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广东生态环境下烟草地方种质资源香气风格形成与新品种选育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种质资源繁种更新、精准鉴定、遗传群体研究和种质创制等进行展望。

尚小凤[4](2021)在《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6-OE、HvWRKY40-OE、HvWRKY70-OE的广谱抗逆研究》文中认为小麦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粮食作物,小麦稳产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科学问题。然而,小麦的生长发育期较长,整个生长季均可受到多种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开发具有广谱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小麦种质资源,将为小麦广谱抗逆遗传改良提供新思路。本课题组前期深入解析了麦类作物广谱抗病反应“系统获得抗性”的转录调控网络,并挖掘得到了三个关键WRKY转录因子基因Hv WRKY6、HvWRKY40和HvWRKY70。以普通小麦春麦材料“JW1”为背景,制备了过表达上述转录因子基因的转基因材料。本研究对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6-OE、HvWRKY40-OE和HvWRKY70-OE的广谱抗逆水平进行了详细测定,包括生物胁迫的小麦白粉病、叶锈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的抗病水平,以及非生物胁迫的高温、干旱、高盐的耐受水平。此外,本研究还调查了转基因材料的农艺性状,包括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籽粒大小。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孢子抖落法,对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6-OE、HvWRKY40-OE、Hv WRKY70-OE和野生型材料“JW1”接种小麦白粉病菌毒性小种E20,进行表型鉴定。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70-OE的抗白粉菌E20的水平显着提高。2.利用扫抹法,对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6-OE、HvWRKY40-OE、HvWRKY70-OE和野生型材料“JW1”进行小麦叶锈菌毒性小种THTT和FHJQ接种。与野生型相比,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6-OE和HvWRKY70-OE对叶锈菌THTT的抗性水平显着提高。3.利用孢子悬浮液喷施法,对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6-OE、HvWRKY40-OE、HvWRKY70-OE和野生型材料“JW1”进行小麦根腐病接种,未观察到小麦转基因材料与野生型材料之间存在对麦根腐平脐蠕孢菌的抗性差异。4.利用麦粒培养基接种法,对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6-OE、HvWRKY40-OE、Hv WRKY70-OE和野生型材料进行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6-OE部分家系的茎基腐病斑扩展显着减小,相关结果还需使用更多转基因家系进行验证。5.对小麦转基因材料和野生型材料进行高温、干旱、高盐等非生物胁迫处理,发现小麦转基因材料Hv WRKY70-OE对上述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水平显着提高。6.此外,对小麦转基因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包括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大小。结果表明,HvWRKY70-OE在千粒重和籽粒大小方面高于野生型材料。其他转基因材料与野生型材料在农艺性状方面未观察到稳定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6-OE对叶锈病的抗性水平显着提高,部分家系对茎基腐病抗性水平显着提高;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40-OE未观察到明显抗逆水平变化;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70-OE对白粉病、叶锈病以及非生物胁迫(高温、高盐、干旱)的抗性显着提高,且千粒重和籽粒大小有显着提高。本研究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两方面,明确了小麦转基因材料HHvWRKY6-OE、HvWRKY40-OE、HvWRKY70-OE的广谱抗逆潜力,探索了转基因事件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小麦广谱抗逆遗传改良提供了新思路和创新型种质资源。

陈莉菁[5](2020)在《番茄5个抗病基因的检测、聚合及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构建》文中认为番茄是我国非常受欢迎的园艺作物,也是经济效益最高的蔬菜之一。由于设施栽培的特殊环境及连作障碍的影响,番茄病害的发生变得更加频繁,严重影响番茄品质和产量。常规采用的药剂防治病虫害效果并不理想,可能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选育抗多种病害的番茄品种是解决该问题的极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功能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多基因聚合技术,利用Tm-2a、Cf-9、I-2、Ph-3和Mi-1等5个抗病基因的功能标记对237份番茄材料进行检测,筛选出含有多个抗病基因的番茄材料,并通过人工杂交初步聚合这5个抗病基因。同时,构建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提高番茄抗病基因的检测效率和节省检测成本,加速抗病育种进程,并对获得的F1代材料进行抗病基因的检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叶霉病抗病基因Cf-9开发功能标记,并使用已知相应抗感表型的番茄材料进行验证,确定其为可用的功能标记。(2)利用Tm-2a、Cf-9、I-2、Ph-3和Mi-1等5个抗病基因的功能标记对237份番茄材料进行检测,发现所有材料均含有抗病基因,其中只含1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107份;同时含2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70份;含3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23份;含4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7份,分别为11CT387-2M、11CHT164-2、11CT150、11CT271、11CT730、11CT764、11CT774。(3)选取含4个抗病基因的番茄材料,对单果重、果形指数、外表皮厚度、果肉厚和裂果性等重要的果实外观品质进行测定。结合功能标记和外观品质情况,确定小果类型的11CT387-2M×11CT150和大果类型的11CT271×11CT774作为聚合5个抗病基因的组合进行人工杂交。(4)设计了6条通用引物UP1~UP6,并与I-2功能标记的正反引物5’端嵌合形成UP1-I-2~UP6-I-2 6种嵌合引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UP6的特异性、敏感性检测结果均较好,故利用UP6构建了Tm-2a、Cf-9、I-2和Mi-1等4个抗病基因的通用引物多重PCR反应体系。(5)利用番茄抗晚疫病功能标记Ph-3和其余4个抗病基因的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对2个亲本杂交组合中选择的5个F1代单株进行抗病基因检测,发现其中4个F1单株已初步聚合了这5个抗病基因,可用于后续育种研究。

卢小亮[6](2020)在《烟草DH群体构建与毒素胁迫杂种后代抗黑胫病定向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家财政收入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烟草生产上面临着病虫危害严重、主栽品种抗性低下以及国内自主研发推广的新品种较少等许多不足。双单倍体(DH)群体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传分析群体,在作物重要性状的QTL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中极易发生且危害程度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众多研究表明,在防治作物病害过程中栽培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通过对花药诱导培养基的设计,探索了影响烟草花药直接雄核发育的条件和因素,进行了培养基添加秋水仙素对单倍体烟草染色体加倍效果研究和烟草DH群体构建;同时进行烟草黑胫病菌产毒培养、毒素提取以及毒素胁迫烟草杂种分离世代(F2)定向抗病基因型选择及苗期抗病性鉴定,研究了毒素胁迫定向选择技术在烟草黑胫病抗性育种中的可行性。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 不依赖于供体基因型烟草花药直接雄核发育的最佳培养基为:Nitsch H+15%椰子乳+0.1 mg/L IAA+0.1 mg/L 6-BA+30.0 g/L蔗糖+6.5 g/L琼脂,p H 5.6。F1花粉胚诱导率在‘TMK-12×吉烟5号’、‘K326×双抗70’和‘NC71×净叶黄’3个杂交组合中分别为23.28%、26.64%和28.07%,分别较对照高15.47%、19.27%和13.96%。2. 秋水仙素对烟草单倍体幼苗有毒性作用,供试3个杂交组合的幼苗存活率随着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延长和处理浓度增大均呈下降趋势,高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幼苗毒害严重,加倍效果差,以0.02%秋水仙素处理4 d对烟草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效果最好,达50.60%。3. 经过诱导烟草花药直接雄核发育、单倍体加倍、倍性鉴定、叶片分化培养及二次加倍,建立了2个分别含92和53个DH系的烟草DH群体。4. 黑胫病菌毒素抑制烟草种子胚根生长,抑制效果与烟草品种对黑胫病的抗性相关,抗性品种抗抑制能力强,50%的病菌毒素胁迫烟草种子15 d,不同抗性烟草品种的胚根生长差异显着,是能有效区分烟草抗感基因型的重要指标。5.50%的病菌毒素胁迫‘NC55-1×K326’、‘K326×云烟99’、‘NC71×云烟99’3个烟草杂交组合F2代种子,分别有41.75%、35.13%和24.50%的幼苗胚根生长正常。进一步做苗期温室抗黑胫病鉴定,3个杂交组合发病率较对照分别降低15.32%、22.22%和19.29%;病情指数较对照分别降低12.59%、15.43%、14.18%。

赵婷婷[7](2020)在《育性相关基因在烟草上的遗传转化及不育材料的创制》文中指出植物雄性不育(male sterility,MS)是指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其雄性器官发育异常,但雌性器官均正常发育的现象,是作物生殖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性状,与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息息相关,在作物育种工作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烟叶生产上直接应用烟草雄性不育系时,更容易做到品种产区定位生产。但目前生产上能够利用的不育系来源单一,仅有来源于N.suaveolens的细胞质不育基因成功利用,导致烟草杂交种的推广应用存在极大的风险。为了拓宽烟草不育基因的来源,本研究选用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辣椒(Capsicum annuum L.)等植物上报道有控制育性功能的ms1基因和作为启动子控制烟草育性的TA29基因进行研究,对Ntms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是否控制烟草育性,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Ntms1、TA29两个基因的CRISPR/Cas9载体,以烟草品种K326、TN90进行遗传转化,鉴定筛选转化突变体,分析了突变体的突变效应,明确了Ntms1、TA29两个基因具有控制烟草育性的功能,获得了烟草雄性不育系新材料,得到如下结果:1.ms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用生物信息学预测方法分析两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亲疏水性及磷酸化位点等,分析结果表明,三个蛋白质的序列相似度为94.43%,其基因编码产物的功能结构域都为PHD功能结构域,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都极为相似,均含有磷酸化识别位点,且都不具有跨膜区和信号肽,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基因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因此,推测Ntms1基因与Cams1基因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2.Ntms1、TA29基因克隆及载体构建用在NCBI上下载的Ntms1序列在Primer6.0软件中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烟草品种K326及TN90的cDNA为模板序列,对目的基因CDS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后割胶回收并与T载体进行连接,测序工作陕西博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到序列结果后分别将其命名为Ntms1-1、Ntms1-2;TA29基因(Gen Bank登录号LOC107824681)直接在NCBI网站上下载,克隆同ms1。通过对三个基因序列分析,用靶点设计网站选择位于外显子区域且评分较高的靶点序列,重组载体采用的是能够高效的用于双子叶植物的拟南芥U6启动子,采用能高效表达Cas9蛋白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加强型Ca MV 35启动子,将两靶点序列与CRISPR/Cas9载体系统连接,最后构建了4个目的基因敲除载体(MSG1(单敲Ntms1-2基因)、MSG2(单敲Ntms1-1基因)、MSG3(双敲Ntms1-1、Ntms1-2基因)、MSG4(单敲TA29基因))。3.重组载体遗传转化实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叶片遗传转化法,遗传转化K326、TN90两种实验材料,将幼嫩叶片经消毒、侵染及培养,直至长出抗性苗,最终共获得转化植株440株,其中,MSG1载体104株(突变株采用字母A开始编号),MSG2载体41株(突变株采用字母B开始编号),MSG3载体176株(突变株采用字母C开始编号),MSG4载体119株(突变株采用字母D开始编号)。4.转化株筛选鉴定采用PCR的方法用Cas9基因和潮霉素分别设计引物,进行转化植株阳性检测,转化植株阳性率达到80%以上(同时具有Cas9基因和潮霉素)。在靶位点两侧分别设计引物,以从转化单株中提取的DNA序列为模板,进行靶位点序列扩增,将PCR产物送往公司测序,测序结果与野生型序列比对分析,碱基发生变化的植株确定为突变株,结果显示靶点产生突变的植株分别有:MSG1载体95株(其中1株为TN90),MSG2载体37株,MSG3载体166株,MSG4载体109株。5.突变效应分析对突变植株目的基因表达量、花器官表现型、花粉活力、叶片MDA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18株突变植株目的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平均是野生型的0.6倍;2株突变株出现雄蕊低于雌蕊,结实率约为野生型的50%且种子小而轻;11株突变植株有活力花粉比例显着降低,平均是野生型的0.15倍;9株植株叶片MDA含量显着增加,是野生型的1.42倍;通过遗传转化与突变效应分析,分别获得了Ntms1、TA29转化突变株16株、2株。结果表明Ntms1、TA29具有控制烟草育性的功能。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明确了Ntms1、TA29具有控制烟草育性的功能,且获得了育性较低的突变体。后续通过自交的方法筛选本研究中获得的部分不育植株,今后有望育成烟草新不育系,对于促进烟草不育性的研究及其在烟叶生产上的利用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王明琦[8](2019)在《番茄抗病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及其抗病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栽植的园艺植物。近年来,番茄病害的严重发生对番茄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选育抗病性强的品种类型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番茄抗病分子标记的最新进展,选取危害番茄生产的5种常见病害,对一系列番茄种质资源进行相关抗病基因的分子鉴定,并分析8份具有不同基因型番茄品种对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出一套可用于同时检测番茄Ty-1、Ty-3和Mi基因的多重PCR反应体系。使用该体系只需一次PCR反应及凝胶电泳,不需酶切,即可高效、准确地对番茄三种基因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应用该体系对96份番茄材料进行分子检测验证,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的吻合度可以达到94%以上。(2)选取Ty-1、Ty-3和Mi三个抗病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8份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育种材料进行抗病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番茄材料在受到黄化曲叶病毒侵染后,抗病基因均随着病毒侵染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上调表达;同时含有Ty-1和Ty-3基因的材料比具有单一抗病基因的材料抗病性显着增强;具有Ty-1/Ty-3基因的杂合材料比纯合材料抗病性显着增强;具有Mi基因的材料与感病对照相比能够显着增强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性。(3)对20份番茄材料进行多抗番茄的筛选。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Ty-1、Ty-2、Ty-3基因,抗根结线虫病Mi基因,抗番茄枯萎病I-2基因,抗番茄烟草花叶病Tm-1基因及抗番茄叶霉病Cf-9基因共7个基因进行检测,从中筛选出5份具有3个抗病基因的材料,7份具有2个抗病基因的材料。该筛选方法及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将对本实验室和相关育种公司后续开展多抗番茄聚合育种工作带来有益帮助。

刘仁祥,夏志林,崔庆伟,喻奇伟,张庆明,聂琼,徐秀红,刘洋[9](2016)在《贵州烤烟育种工作进展与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概述了贵州烤烟育种工作的进展,分析了当前贵州烤烟育种及品种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贵州烤烟品种工作应坚持优质兼顾产量的育种目标,构建限制产量的烤烟品种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种质资源的鉴定及性状遗传基础研究,培育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核心亲本;促进育种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融合,实现定向化和精准化育种;加强工商研合作,加快品种选育与应用的品种工作思路与对策。

常爱霞,贾兴华,冯全福,张玉,程立锐,杨爱国,罗成刚[10](2015)在《我国主要烤烟品种的亲源系谱分析及育种工作建议》文中认为就我国开展烟草育种工作以来先后育成的134个烤烟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追溯分析。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前烤烟育成品种的主体亲缘为藤县金星、特字400和大金元,含有其亲缘的育成品种占同期育成品种的75%;80年代以来烤烟育成品种的主体亲缘为G28、K326、NC89、红花大金元和净叶黄,此期70.4%的育成品种中含有这5个品种亲缘的遗传背景;我国烤烟生产是在引种美国品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述亲缘的起源主要为美国最初应用于烤烟生产的推广品种。虽然当前我国育成并推广的烤烟品种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0%,显着改变了20世纪中后期长期依赖国外引进品种的被动局面,但目前育成和推广烤烟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是适应性不突出和导致种植单一的重要原因。因此,笔者在分析我国烤烟品种亲源系谱关系的基础上,对今后我国烤烟育种工作进行了思考探讨。

二、我国烟草育种工作发展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烟草育种工作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特征香韵烤烟新品种(系)综合性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烤烟品种特性研究进展
    1.2 发挥烤烟品种特性的外在因素
    1.3 烤烟品种综合评价方法
    1.4 烤烟新品种选育情况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特征香韵烤烟品种(系)生态适应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地点
        2.1.3 田间试验设计
        2.1.4 田间管理
        2.1.5 性状调查与测定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育期
        2.2.2 植物学性状
        2.2.3 农艺性状
        2.2.4 抗病性调查
        2.2.5 经济性状
        2.2.6 原烟外观质量
        2.2.7 原烟内在质量
    2.3 小结
第三章 特征香韵烤烟品种(系)比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地点
        3.1.3 田间试验设计
        3.1.4 田间管理
        3.1.5 性状调查与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育期
        3.2.2 植物学性状
        3.2.3 农艺性状
        3.2.4 抗病性调查
        3.2.5 经济性状
        3.2.6 原烟外观质量
        3.2.7 原烟内在质量
    3.3 小结
第四章 中烟特香301 抗病性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烟草黑胫病抗性的鉴定方法
        4.1.3 烟草赤星病抗性的鉴定方法
        4.1.4 烟草花叶病(TMV)抗性的鉴定方法
        4.1.5 烟草黄瓜花叶病(CMV)抗性的鉴定方法
        4.1.6 烟草马铃薯Y病毒(PVY)抗性的鉴定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特征香韵烤烟新品种(系)生产示范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地点
        5.1.3 田间试验设计
        5.1.4 田间管理
        5.1.5 性状调查与测定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经济性状
        5.2.2 原烟外观质量
        5.2.3 原烟感官评吸质量
    5.3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水曲柳DELLA家族基因应答低温胁迫及参与被动休眠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应答
    1.3 林木休眠调控研究简介
    1.4 高等植物中DELLA蛋白研究进展
        1.4.1 DELLA蛋白的结构和修饰
        1.4.2 DELLA蛋白参与多种激素信号转导
        1.4.3 DELLA蛋白在非生物胁迫下的研究
        1.4.4 DELLA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研究
    1.5 水曲柳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FmDELLA家族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水曲柳DELLA家族基因鉴定
        2.2.2 总RNA的提取
        2.2.3 cDNA的合成
        2.2.4 水曲柳DELLA基因编码区的克隆
        2.2.5 目的基因与pEAZY-T5载体连接与转化
        2.2.6 DELLA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FmDELLA基因的克隆
        2.3.2 蛋白结构分析
        2.3.3 DELLA的系统进化分析
        2.3.4 DELLA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FmDELLA基因的表达特征及抗寒功能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水曲柳DELLA基因的非生物胁迫与激素诱导表达分析
        3.2.2 水曲柳DELLA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3.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3.2.4 DELLA蛋白亚细胞定位
        3.2.5 表达载体的构建
        3.2.6 三亲杂交法制备农杆菌
        3.2.7 农杆菌介导的本氏烟草遗传转化
        3.2.8 转基因本氏烟草鉴定及扩繁
        3.2.9 转基因烟草耐低温分析
        3.2.10 转基因烟草生理生化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FmDELLA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3.3.2 FmDELLA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3.3.3 FmDELLA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3.3.4 FmDELLA转基因烟草植株的鉴定及表型分析
        3.3.5 FmDELLA过表达烟草植株的抗寒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FmDELLA启动子克隆及抗寒功能分析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水曲柳基因组DNA提取
        4.2.2 水曲柳DELLA基因的启动子克隆
        4.2.3 启动子元件预测
        4.2.4 启动子活性及表达分析
        4.2.5 启动子和基因共转化抗寒功能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FmDELLA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4.3.2 FmDELLA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4.3.3 FmDELLA启动子表达载体构建
        4.3.4 FmDELLA启动子活性检测
        4.3.5 FmDELLA启动子和基因共转化水曲柳的抗寒转录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FmDELLA应答低温调控及互作蛋白研究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2.1 过表达DELLA瞬时转化水曲柳
        5.2.2 RNAi干扰载体的构建
        5.2.3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
        5.2.4 诱饵载体转化酵母感受态
        5.2.5 诱饵载体毒性与自激活检测
        5.2.6 阳性克隆及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FmDELLA过表达载体构建及瞬时转化水曲柳
        5.3.2 FmDELLA抑制表达载体构建
        5.3.3 FmDELLA瞬时转化水曲柳的表达分析
        5.3.4 在低温胁迫下转基因水曲柳冷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5.3.5 FmDELLA与FmJAZs在低温调控中的表达研究
        5.3.6 FmDELLA蛋白与低温相关通路蛋白的互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DELLA介导GA在水曲柳休眠及生长的调控研究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方法
        6.2.1 植物内源激素提取和分析
        6.2.2 水曲柳种子消毒及组培微繁
        6.2.3 水曲柳组培苗生根培养
        6.2.4 水曲柳组培苗移栽
        6.2.5 外源喷施赤霉素解除水曲柳移栽苗顶芽休眠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水曲柳休眠关键时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GA的作用分析
        6.3.2 FmDELLA基因在水曲柳种子成苗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6.3.3 组培微繁中的休眠现象与DELLA基因的表达
        6.3.4 水曲柳组培微繁苗木的壮苗生根与移栽技术
        6.3.5 移栽苗的休眠现象与解除休眠技术的建立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广东烟草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烟草种质资源概述
    1.1 广东烟草栽培简史
    1.2 烟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
2 烟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2.1 烟草种质资源分类
    2.2 烟草种质资源评价与鉴定
    2.3 烟草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
        2.3.1 在品质育种中的利用
        2.3.2 在抗病育种中的利用
        2.3.3 综合利用研究
        (1)烟叶废弃物提取综合利用:
        (2)废弃烟杆制备多孔碳材料:
3 广东地方烟草种质资源的风格形成与发展
    3.1 种质资源类型主要分布及特点
    3.2 广东育成主要烟草新品种(系)
4 展望
    4.1 设立专项内容保证烟草种质资源繁种更新年度任务稳定有序开展
    4.2 加强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深度挖掘将助力资源向育种利用的快速转化
    4.3 提高种质创制效率

(4)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6-OE、HvWRKY40-OE、HvWRKY70-OE的广谱抗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小麦常见病害
        1.1.1 小麦白粉病
        1.1.2 小麦叶锈病
        1.1.3 小麦条锈病
        1.1.4 小麦根腐病
        1.1.5 小麦茎基腐病
        1.1.6 小麦赤霉病
        1.1.7 小麦广谱抗病研究现状
    1.2 非生物因素对小麦的影响
        1.2.1 高温
        1.2.2 干旱
        1.2.3 高盐
    1.3 抗逆育种与转基因
    1.4 WRKY转录因子以及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2.1.1 材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菌株扩繁
        2.2.2 小麦种植
        2.2.3 材料处理
        2.2.4 转基因鉴定
        2.2.5 非生物胁迫生理指标测定
        2.2.6 农艺性状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转基因材料分子鉴定
    3.2 小麦转基因材料抗白粉病水平测定
    3.3 小麦转基因材料抗叶锈病水平测定
    3.4 小麦转基因材料抗根腐病水平测定
    3.5 小麦转基因材料抗茎基腐病的水平测定
    3.6 小麦转基因材料抗高温胁迫水平测定
    3.7 小麦转基因材料抗高盐胁迫水平测定
    3.8 小麦转基因材料抗干旱胁迫水平测定
    3.9 小麦转基因材料农艺性状调查
4 讨论
    4.1 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70-OE抗白粉病水平显着提高
    4.2 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6-OE、HvWRKY70-OE抗叶锈病水平提高
    4.3 小麦转基因材料抗根茎病害水平变化不显着
    4.4 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6-OE在抗茎基腐病方面具有潜力
    4.5 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70-OE对非生物胁迫抗性水平提高
    4.6 转基因材料的农艺性状调查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作者简介
致谢

(5)番茄5个抗病基因的检测、聚合及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5种番茄病害的抗病育种进展
        1.1.1 番茄烟草花叶病毒病
        1.1.2 番茄叶霉病
        1.1.3 番茄枯萎病
        1.1.4 番茄晚疫病
        1.1.5 番茄根结线虫病
    1.2 分子标记在番茄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1.2.1 常用的分子标记类型
        1.2.2 功能标记在番茄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1.3 多重PCR技术
        1.3.1 多重PCR体系
        1.3.2 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引物设计
        2.4.2 番茄基因组DNA提取
        2.4.3 功能标记的PCR扩增
        2.4.4 番茄人工杂交
        2.4.5 通用引物多重PCR产物扩增
3 结果与分析
    3.1 Cf-9功能标记开发
        3.1.1 Cf-9基因序列分析
        3.1.2 Cf-9功能标记的开发
    3.2 237份番茄材料的功能标记筛选
        3.2.1 5种番茄抗病基因的功能标记
        3.2.2 5种番茄抗病基因检测
    3.3 抗病基因的初步聚合
        3.3.1 亲本的筛选
        3.3.2 亲本果实外观品质性状分析
    3.4 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3.4.1 通用引物的选择
        3.4.2 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建立
        3.4.3 番茄F1代抗病基因检测
4 讨论
    4.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前景
    4.2 功能基因标记的优点
    4.3 本研究亲本果实品质性状特点
    4.4 多重PCR检测体系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
    4.5 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4.6 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构建及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6)烟草DH群体构建与毒素胁迫杂种后代抗黑胫病定向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烟草及我国烟草育种概况
    1.2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
    1.3 烟草花药培养
        1.3.1 烟草花药直接雄核发育的基础研究
        1.3.2 直接雄核发育的阶段性
        1.3.3 烟草花药直接雄核发育的应用
    1.4 烟草染色体加倍与DH群体的建立
        1.4.1 烟草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
        1.4.2 染色体倍性检测
        1.4.3 烟草DH群体的应用
    1.5 烟草黑胫病概况
        1.5.1 烟草黑胫病的症状
        1.5.2 烟草黑胫病致病机理
        1.5.3 烟草黑胫病的主要防治
        1.5.4 黑胫病病菌毒素致病机理及毒素在抗病筛选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思路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烟草花药雄核发育诱导与单倍体培养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烟草花粉胚及再生苗的形成
        2.2.2 不同培养基对烟草花药直接雄核发育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烟草单倍体染色体加倍及DH群体构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秋水仙素对烟草单倍体幼苗生长的影响
        3.2.2 染色体倍性的检测
        3.2.3 秋水仙素对烟草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效果
        3.2.4 叶片分化培养及二次染色体加倍
        3.2.5 DH群体的构建
    3.3 讨论
第四章 毒素胁迫烟草杂种后代抗黑胫病基因型定向选择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黑胫病病菌毒素活性与有效成份测定
        4.2.2 病菌毒素胁迫对烟草种子胚根生长的影响
        4.2.3 病菌毒素胁迫杂种F2代抗黑胫病基因型筛选
        4.2.4 抗病基因型的苗期接菌鉴定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育性相关基因在烟草上的遗传转化及不育材料的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不育系的应用价值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形成及特征特性
        1.2.1 雄性不育的形成
        1.2.2 雄性不育的特征特性
    1.3 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1.4 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研究
    1.5 不育系快速选育的方法和技术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2.1.1 序列来源
        2.1.2 植物材料
        2.1.3 菌株及载体
        2.1.4 主要试剂及引物
        2.1.5 培养基种类及配制
        2.1.6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植物DNA的提取及检测
        2.2.2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2.2.3 普通烟草Ntms1-1、Ntms1-2的PCR扩增及克隆
        2.2.4 Ntms1生物信息学分析
        2.2.5 sgRNA敲除靶点设计
        2.2.6 重组载体遗传转化
        2.2.7 转化植株筛选鉴定
        2.2.8 阳性株突变效应检测
    2.3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Ntms1基因的扩增及克隆
    3.2 烟草ms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3.2.1 开放阅读框(ORF)分析
        3.2.2 理化性质分析
        3.2.3 蛋白比对
        3.2.4 亲疏水性分析
        3.2.5 功能结构域分析
        3.2.6 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预测
        3.2.7 磷酸化位点分析
        3.2.8 信号肽及跨膜区分析
        3.2.9 系统进化树分析
    3.3 敲除靶点设计及载体信息
    3.4 重组载体遗传转化
    3.5 转化植株筛选鉴定
        3.5.1 DNA提取质量鉴定
        3.5.2 Cas9基因筛选
        3.5.3 潮霉素抗性鉴定
        3.5.4 阳性植株测序
    3.6 阳性株突变效应分析
        3.6.1 突变株基因表达量分析
        3.6.2 花部形态观察
        3.6.3 MDA含量检测
        3.6.4 花粉活力检测
        3.6.5 花粉萌发能力检测
4 讨论
    4.1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功能预测
    4.2 CRISPR/Cas9 技术在作物改良上的应用
    4.3 烟草不育材料的创制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番茄抗病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及其抗病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番茄主要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1.2.1 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育种研究进展
        1.2.2 抗根结线虫病育种研究进展
        1.2.3 抗番茄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1.2.4 抗番茄烟草花叶病毒病育种研究进展
        1.2.5 抗番茄叶霉病育种研究进展
    1.3 PCR技术研究进展
        1.3.1 多重PCR的开发和应用
        1.3.2 定量PCR的开发和应用
    1.4 分子标记的发展和应用
        1.4.1 分子标记的类型
        1.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番茄TY-1、TY-3和MI基因的多重PCR体系建立及应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引物
        2.1.3 基因组DNA提取及单对引物扩增
        2.1.4 多重PCR反应体系的构建
    2.2 结果与分析
        2.2.1 Ty-1 基因分子标记片段的扩增
        2.2.2 Ty-3 基因分子标记片段的扩增
        2.2.3 Mi基因分子标记片段的扩增
        2.2.4 同时检测Ty-1、Ty-3和Mi基因的多重PCR体系的鉴定结果
        2.2.5 对96 份番茄材料的多重PCR分子鉴定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基因型番茄材料对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供试番茄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3.1.3 供试番茄材料基因组水平的检测
        3.1.4 供试番茄材料的发病情况调查
        3.1.5 供试番茄材料的生长情况调查
        3.1.6 抗病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检测
        3.1.7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番茄材料的基因型检测
        3.2.2 不同番茄材料的发病情况调查
        3.2.3 不同番茄材料的生长情况调查
        3.2.4 Ty-1 基因的表达分析
        3.2.5 Ty-3 基因的表达分析
        3.2.6 Mi基因的表达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份番茄材料的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引物
        4.1.3 番茄材料的准备及DNA提取
        4.1.4 抗病基因的PCR分子检测
        4.1.5 PCR产物酶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Ty-1、Ty-3和Mi基因的多重PCR分子检测
        4.2.2 Ty-2 基因的分子检测
        4.2.3 I-2 基因的分子检测
        4.2.4 Tm-1 基因的分子检测
        4.2.5 Cf-9 基因的分子检测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贵州烤烟育种工作进展与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贵州烤烟育种进展
    1.1 种质资源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1.2 引种工作成效显着
    1.3 选择育种成果累累
    1.4 杂交育种研究取得进展
    1.5 烤烟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成效显着
    1.6 育种新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2 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评价方法和标准不合理
    2.2 育种基础研究薄弱
    2.3 品种选育与新技术结合不够
    2.4 烟草产量与质量的矛盾突出
3 发展对策
    3.1 坚持优质兼顾产量的育种目标,构建限制产量的品种评价指标体系
    3.2 加强种质资源的鉴定及性状遗传基础研究,培育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核心亲本
    3.3 促进育种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融合,实现定向化和精准化育种
    3.4 加强工商研合作,加快品种选育与应用

四、我国烟草育种工作发展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特征香韵烤烟新品种(系)综合性状评价[D]. 李功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水曲柳DELLA家族基因应答低温胁迫及参与被动休眠调控研究[D]. 于磊.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广东烟草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进展[J]. 马柱文,陈俊标,袁清华,黄振瑞. 广东农业科学, 2021(01)
  • [4]小麦转基因材料HvWRKY6-OE、HvWRKY40-OE、HvWRKY70-OE的广谱抗逆研究[D]. 尚小凤.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5]番茄5个抗病基因的检测、聚合及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构建[D]. 陈莉菁. 海南大学, 2020
  • [6]烟草DH群体构建与毒素胁迫杂种后代抗黑胫病定向选择[D]. 卢小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育性相关基因在烟草上的遗传转化及不育材料的创制[D]. 赵婷婷. 贵州大学, 2020(04)
  • [8]番茄抗病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及其抗病性分析[D]. 王明琦.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贵州烤烟育种工作进展与对策探讨[J]. 刘仁祥,夏志林,崔庆伟,喻奇伟,张庆明,聂琼,徐秀红,刘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04)
  • [10]我国主要烤烟品种的亲源系谱分析及育种工作建议[A]. 常爱霞,贾兴华,冯全福,张玉,程立锐,杨爱国,罗成刚. 中国烟草学会2015年度优秀论文汇编, 2015

标签:;  ;  ;  ;  ;  

对我国烟草业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