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带状疱疹127例的护理

老年带状疱疹127例的护理

一、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127例(论文文献综述)

樊娇娇[1](2021)在《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已大大延长,全社会人口老龄化态势日趋明显。与其他所有器官衰老一样,皮肤的自然老化和皮肤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改变,使得老年人群更易臃患各种皮肤疾病,这不仅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个人与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某些皮肤疾病(如重症药疹、皮肤肿瘤)还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因此,探讨老年性皮肤病的患病状况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加强疾病的防治,切实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皮肤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安徽地区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的患病状况、病种构成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老年重症药疹的临床诊治,为阐明老年性皮肤病的发生规律积累相关的临床数据,并为重症药疹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014年0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住院的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老年患者3051例,对患病类别、病种构成、临床特点及其药物诱因等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病种分类参照赵辨主编《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的诊断标准,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认定为统计学检验的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老年住院患者3051例占同期皮肤性病科总住院人数的28.53%,其男女比例为1.36:1。所患皮肤病病种涉及18类57种,其中排列前3位的皮肤病类别依次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908例(29.76%)、病毒感染性皮肤病880例(28.84%)、免疫性大疱病406例(13.31%)。对疾病类别分层分析显示,导致老年人患病住院的列前6位的皮肤病依次为带状疱疹880例(28.84%)、湿疹396例(12.98%)、药疹280例(9.18%)、大疱类天疱疮278例(9.11%)、银屑病225例(7.37%)及荨麻疹145例(4.75%),涉及病种的性别比较显示,湿疹和银屑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4.08:1.0和2.88:1.0),而带状疱疹、药疹及荨麻疹则女性患者为多(男:女=0.93:1.0、0.96:1.0和0.38:1.0)。3051例患者中合并1种或1种以上慢性疾病者约占74%(2258例),其中高血压病(39.43%)、慢性呼吸道疾病(18.42%)、糖尿病(15.80%)分列前3位。(2)老年重症药疹50例患者中,TEN 17例(34%),SJS 21例(42%),ED 11例(22%)及DHS 1例(2%),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发病的平均潜伏期17.63±12.15天。致敏药物种类排列首位者为抗癫痫药物(11例,占22%),单一致敏药物以别嘌呤醇最多(10例,占20%)。治愈或好转出院者43例,其总有效率达86%,治疗失败者7例,其中死亡1例。研究结论:(1)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占年均住院患者总数近1/3,其中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列病类之首,带状疱疹则列病种之首。(2)老年重症药疹类型以SJS和TEN最多见,致敏药物常为抗癫痫药和别嘌呤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

万媛[2](2020)在《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升PHN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力,为提高PHN患者的疼痛管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住院的PHN亚急性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疼痛科常规护理及路径式健康教育,观察组在疼痛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实施步骤为:(1)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方案、预实验修正方案、统一标准后进行人员培训;(2)跟踪疾病治疗进程,收集患者的主要健康问题,每次交流时间不少于20min,且有侧重点地解决1-2个问题,注重评估其有效性;(3)临床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问题主要聚焦在:疼痛的评估、表达、干预;基础疾病健康维护;根据中医证候,在起居饮食、情志调护、功能锻炼、用药指导上实施辨证施护;(4)患者出院后的定期随访和康复锻炼。对所有入选的患者:(1)调查在入院当天、出院后一周填写抑郁自我评分(SDS)及焦虑自我评分(SAS);(2)调查入院当天及出院后一月填写睡眠质量(PSQI)评估表;(3)在出院当天填写《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独立性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脱失2例,实际纳入3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2.82±13.92)岁,平均病程(62.00±18.01)天,其中肝经郁热型5例,脾虚湿蕴型8例,气滞血瘀型25例;观察组脱失1例,实际纳入39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4.15±13.92)岁,平均病程(60.13±13.22)天,其中肝经郁热型3例,脾虚湿蕴型9例,气滞血瘀型27例。住院当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SAS、PSQ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健康宣教后,出院后一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出院后一月,两组患者PSQ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当天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较常规的路径式健康教育能较好地降低PHN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2)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较常规的路径式健康教育能较好地改善PHN患者的睡眠质量;(3)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较常规的路径式健康教育更能提高PHN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

曹婷[3](2019)在《带状疱疹病例分析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危险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统计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专业量表和中医证候,调查分析带状疱疹临床特征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尽早干预,尽可能达到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病率的目的。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或者住院带状疱疹病人,填写带状疱疹病例表,统计患者的一般个人资料(性别、年龄、民族、BMI值、烟酒史、运动量、性情、饮食习惯及合并基础疾病史)、发病前情况(是否首次发病、医学气象学资料)、此次发病情况(发病诱因、首发症状、初诊时间、首次确诊、疼痛性质、累及脊髓节段、皮疹分型、院前治疗史、疼痛评分、皮损面积、皮疹专科情况、中医证候评分、ERSG评分、HAMD评分、此次治疗情况、疱疹评价指标及并发症等)。将皮疹消失3月后仍有疼痛等症状的病例分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组,反之为带状疱疹组。统计全部病例的资料,分析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并将两组资料两两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大部分病例来自于住院病人;女性病例是男性病例的1.6倍;超过60%的病人患病年龄>60岁;52%的患者BMI值正常,超重和肥胖的病例占47.40%;有吸烟史的占21.56%,有饮酒史的病例占20.18%;有合并基础疾病的占86.70%,共涉及到188种相关疾病,其中频率最高的高血压,其次是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等;绝大多数患者均为第一次患病;一年四季发病率相对平均,每个季节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有63.3%的患者有明确的发病诱因,劳累为最主要的发病诱因,其次是情绪因素;57.14%的患者先出现疼痛再出现皮损,29.49%的患者皮损和疼痛同时出现;患者第一次就诊确诊率为81.65%;首诊时间为4.15±2.975天;疼痛性质主要为针刺样疼痛、烧灼样疼痛及刀割样疼痛,疼痛程度以中、重度疼痛居多,VAS评分均值±标准差为6.07±1.858分;病毒累及神经最多的是胸段,其次是颈段、腰段和骶段,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绝大部分的皮疹为寻常型,面积为2.08±1.147%;中医证型最常见的是肝胆湿热证,其次是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等,最常见的舌质是红,其次是舌质淡红、舌质暗红、舌质红绛等,最常见的舌苔是薄黄苔,接下来依次是黄腻苔、黄厚腻苔、白腻苔、薄白苔等;脉象最常见的是滑数脉,其余依次是弦脉、细涩脉、弦滑脉、濡脉、沉滑脉、弦细脉等。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评分均值±标准差为33.34±5.917分,其中情绪异常组136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值±标准差为7.14±4.274分。占比最多的是没有抑郁症状,其次是可能有抑郁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治疗多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38.07%患者有并发症,出现占比最多是皮损处感染。2、经过单因素分析,患者是否合并肿瘤病史、院前是否治疗、是否中医治疗、是否使用抗病毒、镇痛、营养神经等药物、皮损面积、中医证候积分、ERSG评分及等级(肝经因子、抑郁因子评分)、HAMD评分及等级、疼痛评分、此次治疗情况(是否抗病毒、镇痛以及使用激素类药物)、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以及缓解时间等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再将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皮损面积、肝经因子以及HAMD等级P<0.05,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将这3个因素再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皮损面积、HAMD等级两项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与皮损面积和HAMD等级有关。皮损面积回归系数为0.397>0,P=0.023<0.05,Exp(B)=OR=1.48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皮损面积每增加1%,病人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概率增加1.487倍。HAMD等级回归系数为1.721>0,P=0.000<0.05,Exp(B)=OR=5.59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HAMD等级每增加1级,病人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概率增加5.591倍。

甘永梅,唐卫民[4](2012)在《老年坏疽性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文中研究表明总结了35例老年坏疽性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严格执行外科换药操作、加强水疱坏死处的护理、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采取有效的疼痛护理、注意合理的饮食调理以及配合使用紫外线治疗等。认为对老年坏疽性带状疱疹患者及早实施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可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促进患者病体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郭忻梅[5](2004)在《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127例》文中研究表明带状疱疹(Herpes.zo ster)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老年带状疱疹前驱期较长,皮损的范围更广,发生大疱、血疱的几率高,神经痛的发生率更高,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更长。我院2002年6月-2004年3月,共收治老年带状疱疹127 例,均予心理、皮肤、物理治疗症状等方面的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7例患者,男76例,女51例,年龄60-88岁。皮损分布部位:头面部32例;胸、腹及背部57例;四肢及臀部38例。住院10-20 d,痊愈106例(83.46%),好转21例(16. 53%),经1个月后随访,有3例出现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36%。

沈意娜,许丽媛[6](2022)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文献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病人护理文献进行综述,从不同护理模式及理念应用于PHN病人的研究、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PHN病人的研究、PHN病人护理内容的研究、PHN病人的疼痛评估研究4个方面总结PHN护理研究现状。结果显示:近年来,PHN的护理文献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文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应重视试验的研究设计,提高文献质量,同时,临床中PHN病人疼痛综合评估开展较少,且缺乏完整、科学的PHN病人临床护理指导方案。本文对现有PHN病人护理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总结PHN病人护理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PHN相关护理研究奠定基础,从而使更多PHN病人受益。

孙艳芳[7](2021)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相应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崂山和西海岸三院区疼痛诊疗科门诊,明确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186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包含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问卷和疾病特征问卷2个自行设定问卷以及简明疼痛强度量表(Brief Pain Index,BPI)、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the Pain Beliefs and Perceptions Inventory,PBP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和SF-36简明健康生活质量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4个信效度较好的通用量表。问卷回收后,数据录入SPSS26.0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总分是(42.77±7.69)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72.6±23.1)分,各维度得分与全国常模存在差异,P<0.05。各维度得分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一般健康状况(50.00±9.04)分>生理机能(49.53±11.18)分>社会功能(45.44±11.14)分>精神健康(45.44±9.21)分>精力(43.83±9.35)分>躯体疼痛(43.70±10.47)分>情感职能(32.44±10.77)分>生理职能(31.80±11.87)分。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4小时内疼痛最厉害程度NRS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为(7.20±1.14)分、24小时内疼痛最轻程度评分为(3.98±0.96)分、24小时内疼痛最平均程度评分为(6.40±1.30)分、目前疼痛的程度评分为(6.55±1.50)分。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信念PBPI总分中位数为2.00,P25和P75分别是-7.00和8.00,四分位间距是15.00,总体呈现负性疼痛信念。疼痛信念在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效果量14.67%。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负性情绪HAD得分为(20.33±9.51)分。焦虑组量表得分为(8.69±6.43)分,焦虑阳性检出率为48.9%,抑郁组量表得分为(11.63±5.52)分,抑郁阳性检出率为78.0%。负性情绪总分服从偏态分布,总分的中位数是20.50,P25和P75分别是12.00和28.00,四分位数间距是16.00。5.对影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病程时限、有无合并其他疾病、目前疼痛程度、自责感、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影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病程时限、目前疼痛程度、自责感、焦虑和抑郁进入回归方程。生活质量评分P=63.788+(-1.631)*年龄分级+(-0.466)*教育程度分级+0.685*家庭月收入分级+(-1.368)*病程时限分级+(-0.783)*目前疼痛程度分级+(-1.561)*自责感分级+(-0.647)*焦虑分级+(-2.293)*抑郁分级,能解释86.72%的生活质量方差变异,F=144.449,P<0.05。7.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疼痛信念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显着负相关(r=-0.282,P<0.05);负性情绪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显着负相关(r=-0.724,P<0.05);疼痛信念得分与负性情绪得分呈显着正相关(r=0.233,P<0.05)。8.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对生活质量影响的总效应为-0.355(P<0.05),直接效应为-0.303(P<0.05),疼痛信念在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效果量为14.67%。结论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病程时限、自责感、焦虑和抑郁是影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抑郁情绪和病程时限对其影响较大。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强度以中重度疼痛为主。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总体呈现负性疼痛信念。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存在严重的负性情绪问题,焦虑和抑郁的阳性率高。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疼痛信念在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医务人员需全方位综合考虑制定诊疗护理方案,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王艳萍[8](2021)在《基于社区自我管理模式的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循证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祖国传统医学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认识,全面系统地评价灸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热敏灸社区自我管理模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效果进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文献和临床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文献研究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第5版中华医典、电子图书馆、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等,并手动补充检索纸质文献和医脉通网站获取高血压的古今文献,检索时间至2020年12月31日,不限语种。两名研究者根据预设的纳入/排除标准,独立、重复筛选文献和数据提取,差异由第三方讨论和解决。采用RevMan 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使用Cochrane Handbook 5.1.0评价工具对单个RCT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估,通过随机效应模型系统分析单个RCT的效应数据。异质性采用Cochran’s Q检验和I-squared统计量来衡量。基于临床经验进行四项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排除RCT中被认为是高偏倚风险的研究,并调整效应模型后进行敏感性分析,检验meta分析结果稳健性。发表偏倚通过漏斗图和Egger’s检验进行评估。同时开展热敏灸社区自我管理模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多中心、实效性、非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在各社区招募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主要结局指标:血压(相对基线差值)。次要指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Pearsonc2、倾向性评分等多种分析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结果:高血压的症状在古代文献常表现为眩晕、头痛和心悸,病因多为风、痰、虚,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内伤虚损等因素;病机是肾阴不足,肝阳偏亢。系统评价合计纳入27项RCT,18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1)试验组可降低收缩压(MD=-5.55 mm Hg,95%CI-6.53~-4.58)和舒张压(MD=-3.27 mm Hg,95%CI-3.97~-2.56)维持稳定的血压水平。(2)提高血压疗效(OR=2.78,95%CI2.03~3.82)及中医证候疗效(OR=3.42,95%CI2.12~5.51)。(3)降低中医证候积分(MD=-2.78,95%CI-3.59~-1.97)。(4)患者头痛(MD=-0.59,95%CI-0.76~-0.42)和眩晕(MD=-0.79,95%CI-0.98~-0.61)症状有所改善。(5)对失眠(MD=0.05,95%CI-0.21~0.31)和烦躁易怒(MD=-0.04,95%CI-0.19~0.12)作用不明显。(6)对血脂指标的影响甚微。临床研究共纳入767例患者(热敏灸组255例、对照组512例),完成26周随访。(1)倾向性匹配前26周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热敏灸组收缩压(MD=-6.16mm Hg,95%CI-7.45~-4.86)和舒张压(MD=-5.12 mm Hg,95%CI-6.23~-3.98)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总分(MD-6.61,95%CI-7.97~-5.26)和各维度得分(生理维度MD=-4.08,心理维度MD=-0.74,家庭-社会维度MD=-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匹配后纳入368例患者(每组各184例),与对照组比,热敏灸组显着降低收缩压(MD=-5.11,95%CI-7.04~-3.19)和舒张压(MD=-5.14,95%CI-6.66~-3.62);患者生活质量(MD=-5.74,95%CI-7.53~-3.95)和各维度变化值均有差异,可改善症状。(3)随访期间,热敏灸组2例患者出现水泡,自行处理后水泡消失,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现有大量文献研究,已肯定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灸法能降低血压、提高疗效、缓解高血压部分的症状(头痛、眩晕),对血脂作用缺乏证据。鉴于文献质量,临床还需更高质量证据,用于支持临床决策。临床研究的目的是推动热敏灸在社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更大地范围普及。数据分析结果提示:倾向性匹配前,热敏灸组均可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匹配前,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变化不突出,生活质量改善的尚不明显;但匹配后结果显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热敏灸安全性较好。

张俊俊[9](2021)在《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11月30日CNKI-知网、万方、VIP-维普、Sino Med、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应用Endnote X8进行文献整理与数据收集、使用Cochrane Review Handbook 5.3.0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估,运用Stata14、Rev Man5.3.5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GRADE进行证据质量评级。结果: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系统评价共纳入17篇文献,16项研究,共1406例研究对象。1.Meta分析结果示:与西药组相比,穴位注射组皮损痊愈时间(MD=-1.73,95%CI[-2.69,-0.77],P=0.0004)、疼痛减轻时间(RR=-2.06,95%CI[-2.41,-1.72],P<0.00001)、止疱时间(MD=-1.06,95%CI[-1.41,-0.70],P<0.000 01)较早、治愈率较高(RR=1.72,95%CI[1.50,1.97],P<0.00001)、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较明显(MD=0.87,95%CI[0.59,1.15],P<0.00001)、PHN发生率较低(RR=0.32,95%CI[0.19,0.54],P<0.0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穴位注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西药组相当(RR=1.09,95%CI[0.53,2.25],P=0.82)。2.GRADE结果示:治愈率、皮损痊愈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疼痛减轻时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PHN发生率、止疱时间均为为低质量证据。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共纳入15篇文献14项研究1076例患者。1.meta分析结果示:(1)与西药组相比,穴位注射组有效率较高(RR=1.38,95%CI[1.22,1.58],P<0.000 01);(2)与中药组相比,穴位注射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较明显(MD=1.87,95%CI[0.95,2.80],P<0.000 1);(3)与针刺组相比,穴位注射组有效率较高(RR=1.13,95%CI[1.04,1.22],P=0.004)、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较明显(MD=1.45,95%CI[1.36,1.53],P<0.000 01)、疼痛开始缓解的时间较早(SMD=-0.56,95%CI[-0.93,-0.20],P=0.003);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穴位注射组复发率与针刺组相当。2.GRADE结果示:有效率与VAS评分为低质量证据,复发率与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为高质量证据。结论:1.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系统评价:穴位注射组在治愈率、皮损痊愈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止疱时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优于西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相当。2.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穴位注射组在有效率、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疼痛开始缓解的时间方面优于针刺组;复发率两组相当;穴位注射组有效率优于西药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优于中药组。由于纳入的临床研究操作具有特殊性较难实施盲法,相关文献缺乏对随机方法及隐蔽分组的具体描述,使得质量评价普遍偏低并存在一定的相关偏倚,而且GRADE评级多为低质量等问题,仍需要大量设计科学严谨、描述详细完善、样本量充足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刘韦辰[10](2021)在《聚焦解决模式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在了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聚焦解决模式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为后期开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横断面调查研究2020年6月~2020年12月便利抽取江西省某三甲医院入住疼痛科病区的21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将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视觉模拟评估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用均值、标准差、例数、构成比描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现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第二部分:聚焦解决模式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从横断面调查研究中选取66例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32例,试验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疾病的诊疗与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开展常规心理护理与聚焦解决模式干预。运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视觉模拟评估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第一部分: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纳入的212例研究对象中有12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所占比例为58.02%,患者焦虑评分为48.16±10.21分;有110例患者存在抑郁情绪,占研究人数的51.89%,抑郁评分为48.72±9.45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强度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有差异(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疼痛强度是患者焦虑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病程、疼痛强度与疼痛持续时间是患者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干预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接受不同心理干预措施后,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主要受病程、文化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与疼痛强度的因素影响。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疾病治疗,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多种方式缓解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2.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可显着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疼痛,增强患者愉悦生活的能力。

二、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12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127例(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3051 例临床分析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收集
        2.2 老年人群分类标准
        2.3 皮肤病分类标准
        2.4 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一般临床特征
        3.2 老年住院患者皮肤病病种构成与分布状况
        3.3 老年住院患者皮肤病种类男女性别与年龄组别分布
        3.4 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状况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老年重症药疹50 例临床分析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方法
    3.结果
        3.1 一般临床特征
        3.2 用药原因及可疑致敏药物
        3.3 平均潜伏期
        3.4 辅助检查结果
        3.5 治疗及转归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课题综述 老年银屑病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2)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技术路线
1 文献回顾
    1.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中西医诊断
    1.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流行病学状况
    1.3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
    1.4 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研究基础
    1.5 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1.6 总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收集、整理与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3.2 观察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的效果对比
4 讨论
    4.1 常用路径、清单式等常规健康教育的不足
    4.2 发挥中医药服务在慢病管理中的优势,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满足了患者多层次的需求
    4.3 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优势
    4.4 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在PHN患者中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中西医学治疗和健康宣教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带状疱疹病例分析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蛇串疮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1、病因病机
        2、蛇串疮的治疗
        2.1 中药内服
        2.2 外治法
        3、祖国医学对致病因素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二、带状疙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1、定义
        2、危险因素
        2.1 年龄
        2.2 皮疹发生的部位、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2.3 性别
        2.4 精神心理因素
        2.5 机体免疫情况
        2.6 其他因素
        3、发病机制
        3.1 周围神经发病机制
        3.2 中枢神经发病机制
        4、预防
        4.1 疫苗
        4.2 早期积极治疗带状疱疹
        5、治疗
        5.1 药物治疗
        5.2 局部治疗
        5.3 神经阻滞治疗
        5.4 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带状疱疹病例临床特点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二、结果
        1、病人一般资料
        2、发病前情况
        3、此次发病情况
        4、本次诊疗情况
    三、讨论
第二部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危险因素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统计方法
    二、结果
        1、单因素分析
        2、Logistic回归分析
    三、讨论
        1、年龄
        2、性别
        3、基础疾病史
        4、治疗是否及时
        5、疼痛评分
        6、皮损面积
        7、激素使用
        8、中医治疗
        9、肝主疏泄功能
        10、心理因素
总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带状疱疹病例登记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
    带状疤疹病例汇总表
致谢
个人简历

(4)老年坏疽性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结果
2 护理
    2.1 用药护理
    2.2 皮肤护理
    2.3 物理治疗
    2.4 疼痛护理
    2.5 心理护理
    2.6 饮食护理
    2.7 出院指导
3 讨论
    3.1 坏疽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该病毒
    3.2 紫外线照射治疗可直接杀灭疱疹病毒, 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3.3 本组患者均为老年人, 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这就要求
4 小结

(5)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127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2.2皮肤护理。
    2.3 症状护理。
    2.4 物理治疗。
    2.5 出院指导。

(6)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文献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同护理模式及理念应用于PHN病人的研究
    1. e CASH理念
    2. 疼痛管理路径
    3. 程序化管理模式
    4. 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
    5. 四位一体模式
    6. 其他护理模式
二、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PHN病人的研究
    1. 穴位按摩
    2. 灸法
    3. 中药泡洗技术
    4. 刮痧与闪罐
三、PHN病人的护理
    1. PHN病人的疼痛评估
    2. PHN病人的护理措施

(7)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2.1 PHN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2.2 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意义
    5 操作性定义
        5.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5.2 疼痛信念
        5.3 负性情绪
        5.4 生活质量
    6 理论基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计算
        2.2 研究工具
        2.3 统计方法
    3 质量控制
        3.1 研究设计阶段
        3.2 研究实施阶段
        3.3 数据分析和整理阶段
    4 伦理原则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PHN患者的一般资料特征
        1.1 问卷回收情况
        1.2 PHN患者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
        1.3 PHN患者疾病特征
    2 PHN患者生活质量、疼痛强度、疼痛信念、负性情绪得分情况
        2.1 PHN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2.2 PHN患者疼痛强度得分情况
        2.3 PHN患者疼痛信念得分情况
        2.4 PHN患者负性情绪得分情况
    3 PHN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1 PHN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3.2 PHN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4 PHN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5 PHN患者疼痛信念在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中的中介效应
讨论
    1 PHN患者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及疼痛强度特征情况分析
        1.1 PHN患者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情况
        1.2 PHN患者疾病相关特征情况
        1.3 PHN患者疼痛强度特征情况
    2 PHN患者生活质量、疼痛信念和负性情绪情况分析
        2.1 PHN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2.2 PHN患者疼痛信念情况
        2.3 PHN患者负性情绪情况
    3 PH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讨论
    4 PHN患者疼痛信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5 PHN患者疼痛信念在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8)基于社区自我管理模式的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循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注释对照表
引言
第一章 高血压中医文献研究
    1 高血压相关病名
        1.1 眩晕
        1.2 头痛
        1.3 心悸
    2 高血压相关病因病机
        2.1 眩晕病因病机
        2.2 头痛病因病机
        2.3 心悸病因病机
    3 高血压治法
        3.1 药物治疗
        3.2 非药物治疗
    4 小结
第二章 灸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5 偏倚风险评价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表
        2.3 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2.4 Meta分析结果
        2.5 亚组分析
        2.6 敏感性分析
        2.7 发表偏倚
        2.8 不良事件
    3 小结
第三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总体设计
        3.2 患者合格标准
        3.3 分组方案
        3.4 合并治疗
        3.5 结局指标
        3.6 访视计划
        3.7 数据收集和管理
        3.8 样本量计算
        3.9 统计分析计划
    4 质量控制
        4.1 研究人员培训
        4.2 患者培训
        4.3 问卷双录入
        4.4 数据管理纠错机制
    5 伦理申报和研究注册
    6 研究概况及研究结果
        6.1 研究概况
        6.2 失访原因
        6.3 研究结果
    7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伦理审批
    2 研究注册
    3 患者知情同意书
    4 高血压患者基线表
    5 高血压患者随访表
个人简历

(9)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西医对带状疱疹及其后神经痛的认识
        1.1.1 定义
        1.1.2 流行病学
        1.1.3 病因病机
        1.1.4 西医治疗
    1.2 中医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1.2.1 病名
        1.2.2 病因病机
        1.2.3 辨证论治
    1.3 meta分析
第二章 方法学
    2.1 检索方法
    2.2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2.3 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系统评价
    3.1 研究方法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检索策略
    3.2 纳入研究结果
        3.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3.2.2 纳入研究特征
        3.2.3 质量评价
    3.3 meta分析结果
        3.3.1 治愈率
        3.3.2 皮损痊愈时间
        3.3.3 不良事件发生率
        3.3.4 疼痛减轻时间
        3.3.5 VAS评分
        3.3.6 PHN发生率
        3.3.7 脱痂时间
        3.3.8 止疱时间
        3.3.9 疼痛消失时间
        3.3.10 结痂时间
        3.3.11 疗效判定
    3.4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3.5 选穴规律
第四章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
    4.1 研究方法
        4.1.1 纳入标准
        4.1.2 排除标准
        4.1.3 检索方法
    4.2 纳入研究结果
        4.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4.2.2 纳入研究特征
        4.2.3 质量评价
    4.3 meta分析结果
        4.3.1 有效率
        4.3.2 VAS评分
        4.3.3 疼痛开始缓解时间
        4.3.4 治愈时间
        4.3.5 复发率
        4.3.6 HAMA评分
    4.4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4.5 选穴规律
第五章 讨论分析与结论
    5.1 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5.1.1 疗效分析
        5.1.2 安全性分析
    5.2 GRADE证据质量分级结果分析
    5.3 选穴规律分析
    5.4 创新点
    5.5 结论
    5.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聚焦解决模式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HN患者心理干预研究现状
        1.2.2 聚焦解决模式干预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理论依据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相关概念
第2章 PHN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1.4 样本量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工具
        2.2.2 资料收集
        2.2.3 质量控制
        2.2.4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PHN 患者的一般资料
        2.3.2 PHN患者焦虑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3.3 PHN患者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4 讨论
        2.4.1 PHN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
        2.4.2 PHN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3章 聚焦解决模式对 PHN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剔除标准
        3.1.4 样本量
    3.2 研究方法
        3.2.1 分组方法
        3.2.2 研究工具
        3.2.3 干预方案
        3.2.4 观察指标
        3.2.5 资料收集
        3.2.6 质量控制
        3.2.7 伦理学要求
        3.2.8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3.3.2 聚焦解决模式对 PHN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评价
    3.4 讨论
        3.4.1 聚焦解决模式可缓解PHN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3.4.2 聚焦解决模式可减轻PHN患者的疼痛
    3.5 结论
    3.6 本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3.6.1 创新性
        3.6.2 局限性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四、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12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樊娇娇.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影响[D]. 万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带状疱疹病例分析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危险因素研究[D]. 曹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4]老年坏疽性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J]. 甘永梅,唐卫民.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12)
  • [5]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127例[J]. 郭忻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S1)
  • [6]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文献研究进展[J]. 沈意娜,许丽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2(01)
  • [7]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孙艳芳. 青岛大学, 2021
  • [8]基于社区自我管理模式的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循证评价研究[D]. 王艳萍.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D]. 张俊俊. 河北大学, 2021(11)
  • [10]聚焦解决模式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研究[D]. 刘韦辰. 南昌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老年带状疱疹127例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