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变形核中四极对力形式的探讨

超变形核中四极对力形式的探讨

一、超变形核中四极对力形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苗[1](2020)在《165,167,169,171Tm高自旋态的粒子数守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形变原子核的转动性质一直是核物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重离子加速器的建成以及探测技术的进步,制备原子核的高自旋态成为可能。在原子核的高速转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新奇的物理现象,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原子核的结构信息。1971年,回弯现象的发现打破了人们对原子核高自旋态传统的认识,使人们认识到转动频率对单粒子运动的影响,是高自旋物理发展的里程碑。对关联对原子核的转动性质非常重要,粒子数守恒方法是曾谨言教授等人提出来的用来处理原子核中对关联的一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Bardeen-Cooper-Schrieffer 或者 Hartree-Fock-Bogolyubov 方法,在粒子数守恒方法中,体系的哈密顿量是在一个截断的Fock空间中直接对角化的,因此在整个计算过程中粒子数严格守恒,并且堵塞效应也是被严格考虑的。本文在推转壳模型框架下,采用粒子数守恒方法对165,167,169,171Tm的高自旋转动带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得到的Tm同位素的一准粒子和三准粒子的转动惯量随推转频率的变化、带头能量等与实验值符合地非常好。计算结果再现了165,167,169Tm基态带π1/2+[411]的回弯随中子数增加的强弱变化,证实165Tm中存在一个尖锐的回弯,167Tm中有一个较为平滑的上弯,169Tm中存在一个比较尖锐的回弯,并预言171Tm的上弯十分缓慢。通过分析费米面附近能级的占据几率随推转频率的变化以及各个轨道对角动量顺排的贡献,清楚地解释了165,167,169,171Tm中的带交叉机制。此外,通过改变中子N=98,102子壳的大小研究了其对转动惯量的影响,证实了回弯(上弯)不仅取决于费米面附近的壳结构,也取决于费米面附近特定的高j轨道。

赵树勇[2](2020)在《推转壳模型下粒子数守恒方法对重核高-K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重核的合成以及结构研究一直都是核物理邻域的前沿问题。近些年来,随着放射性束流装置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实验探测技术的进步,美国的ANL、德国的GSI、法国的GANIL、芬兰的GYFL、俄罗斯的FLNR、日本的JAEA以及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等国际着名实验室的相关实验研究取得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超镄区域。同时对重元素的研究与“稳定岛”的预测密切相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深入了解这一区域的单粒子能级结构。最近这些年来在这一区域发现了高-K同质异能态和其它的多准粒子激发态等,这些态可以揭示很多核结构的信息,例如单粒子轨道结构、较大的形状改变、以及自旋的方向改变。这些多准粒子激发态(包括高K-同质异能态)可以揭示原子核的组态结构、壳层结构以及稳定性等诸多信息。研究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入认识超重核的性质。本文使用推转壳模型下(CSM)处理对力的粒子数守恒方法(PNC)研究超重核区部分偶偶核的高-K同质异能态以及其它多准粒子态,以及建立在这些态上的转动带性质,这些原子核包括了238,240U、240-244Pu、242-246Cm、244-248Cf、246-250Fm。对于已经在实验上观测到的高-K同质异能态,PNC-CSM的理论计算结果可以很好的重现实验结果,包括激发态的能量以及相应转动带的转动惯量,同时我们也预测到这些核中可能存在的其它多准粒子激发态。我们得到了基于此相互作用参数下的这一质量区的单粒子能级结构,分析238U和244Pu基态转动带出现的回弯现象主要是由于质子轨道πi13/2的贡献,且随着质子数增加由于质子贡献减弱导致转动惯量的增加变缓。关于254No的实验研究以及理论研究比较丰富,同时目前相关实验研究中有一些新的发现,本论文对于此原子核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计算,包括了它的同质异能态3+,8-,10+,16+,这些多准粒子激发态的能量与我们的理论计算结果符合较好。应用PNC-CSM方法对这个原子核的多准粒子态及其转动进行研究计算,并且将结果与不同理论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还分析其中对关联对于转动带的重要影响,以及高阶形变(ε6)对于形变壳Z=100和N=152的影响。在167-172Dy这些核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了高-K同质异能态,我们应用推转壳模型(CSM)下处理对力的粒子数守恒方法(PNC)研究这些激发态的能量,以及部分转动带的转动惯量,能够很好的重现目前的实验研究结果。基于这些性质的分析,得出中子数N~100附近的中子单粒子能级。同时简单阐述中子对力强度参数对于能量的影响。此外还预言了部分可能存在的其它低激发态。

李会芳[3](2019)在《Yb同位素晕态集体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放射性核束装置和高效γ射线探测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使我们获得更丰富的核谱信息,能够更准确的描述原子核高自旋态特征,也使我们对远离β稳定线核素的研究成为了可能。我们在此基础上调研了Yb同位素链上核素的能谱信息,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回弯,带终结,形状相变,角动量顺排等。基于调研结果本工作在三维形变空间(β2,γ,β4)下,利用对能-形变自洽处理的Total-Rothian-Surface(TRS)计算方法研究了Yb同位素链的晕态集体性质,研究内容为:一,对Yb核转动带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包括同位素的形变参量,转动惯量,顺排角动量,势能曲线等。转动惯量的计算中我们重现了实验上转动惯量的回弯现象,并利用顺排角动量的计算,阐明了回弯发生的原因是质子或中子拆队顺排的影响。接着计算了原子核的基态及随推转变化的β2,γ形变参数,及势能曲线,总结了原子核基态及推转后的形变。二,对转动性质较好的164-178Yb核进行了研究。我们首先从P因子,ES/E2+等经验值入手探究其集体性强度,又通过E-gamma over spin(E-GOS)曲线并结合“类蜈蚣”E-GOS曲线以及更深一步考虑了一阶转动振动效应之后的改进的类蜈蚣曲线对这些核的集体运动模式随自旋变化的演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得出在164-168Yb核中存在转动-γ软和振动-转动的运动模式演化,以及考虑振动效应之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加精准的预测原子核随自旋变化集体运动模式的演变。最后对164-178Yb核的形状演化做了分析,通过对原子核在β2,γ方向势能面的计算及晃动参数的计算研究了原子核的形状演化。发现在基态下这些原子核均具有长椭形变,随推转频率改变在178Yb核中存在从长椭到扁椭的形状演化。

甘晓玲[4](2017)在《推转壳模型下粒子数守恒方法对丰中子原子核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由于放射性核束探测装置在原子核实验上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对远离β稳定线的丰中子核结构的研究变得可能。另外,核天体物理方面的研究也亟需探索极端条件下丰中子原子核的性质,基于此我们采用推转壳模型下的粒子数守恒方法(CSM-PNC)研究了Hf同位素链上的丰中子核结构和高K同核异能态结构。在CSM-PNC框架下,本文对Hf同位素中丰富的粒子激发转动带进行了系统计算,主要包括运动学转动惯量和带首能量值。通过分析内禀转动带中费米面附近各条Nilsson单粒子能级的填布几率,以及各条质子和中子轨道尤其是高j闯入轨道对转动惯量的贡献,清楚地解释了原子核的转动带产生上弯的原因和微观机制。另外,本文还计算了部分Hf同位素核带首转动惯量的相对奇偶差δJ/J,很好地重现了实验上原子核带首转动惯量奇偶差存在大幅度涨落的现象。即δJ/J灵敏依赖奇N核中被堵塞的Nilsson能级所在的位置,当被堵塞的是高j低Ω的闯入轨道或位置很靠近费米面时,δJ/J很大。CSM-PNC模型对Hf同位素丰中子核素的系统计算很好地重现了实验数据,表明了现有CSM-PNC理论模型对于描述丰中子核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这不仅可以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丰中子核的结构和性质,而且极大地推广了这一模型在核结构理论研究中的应用范围。

周恩付[5](2016)在《八极形变原子核集体激发的多参考态协变密度泛函研究》文中指出谱学研究是探索与认识微观世界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原子核低激发态谱为深入认识原子核结构以及揭示其中物理规律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在理解原子核壳结构演化,形状共存、形状相变以及结团结构等热点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大部分原子核的集体激发谱都可以通过引入四极形变自由度得到很好的描述。除此之外,实验上发现在某些特定质量区的原子核中,存在能量较低的正负宇称交替出现的双带结构,其能谱特征类似双原子分子。为了描述这类原子核激发谱,最直观的办法就是引入反射不对称的八极形变自由度。此外,已有研究表明八极形变自由度在原子核结团、集团衰变、裂变等现象中也起关键作用。因此,对八极形变原子核低激发谱研究对理解这些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论文中,我们基于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通过引入宇称投影、粒子数投影、角动量投影以及生成坐标方法发展了适合描述四极-八极形变原子核集体激发的多参考态协变密度泛函理论(QO-MR-CDFT),并构建了相应的Fortran程序。具体工作包括:1)采用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相对论点耦合模型,通过有效的四极-八极形变约束计算获得一系列不同四极-八极形变的核内禀波函数;2)引入宇称投影、粒子数投影以及角动量投影,恢复这些内禀波函数在基于平均场计算时被破坏的宇称、粒子数以及角动量;3)采用生成坐标方法将各投影后的波函数进行叠加,构造实验室系下的原子核集体波函数,并通过求解Hill-Wheeler-Griffin方程,得到原子核低激发谱及集体波函数。在程序实现方面,我们采用了Broyden方法来加快平均场自洽迭代的收敛速度。在量子数投影计算中,采用了Pfaffian方法求解Norm overlap,从而避免符号问题。同时,采用OpenMP并行方法对混合密度以及混合流进行计算,大大节省了程序的计算时间。我们将新发展的QO-MR-CDFT首先应用于20Ne低激发谱中结团和类分子结构α+16O的研究。在考虑了动力学八极自由度之后,我们再现了实验上所观测到的宇称双重态的激发谱以及电多极跃迁强度数据,并且发现20Ne类分子结构随着角动量增加而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导致结团结构减弱的机制是其内在的形变依赖的转动惯量。值得一提的是,新发展的QO-MR-CDFT是目前可以应用于原子核四极-八极集体低激发谱研究的最先进的微观方法。

李玉春[6](2016)在《推转壳模型下粒子数守恒方法对反射不对称原子核的研究》文中提出原子核的八极集体运动一直是核物理中的重要课题。此前,转壳模型(CSM)下处理对力的粒子数守恒(PNC)方法对反射对称原子核结构的研究是相当成功的,但是不能研究反射不对称的原子核性质。本文发展了CSM-PNC方法,首次将PNC方法用于反射不对称原子核结构的研究。本文在Nilsson势中引入了八极形变自由度,在推转壳模型(CSM)的理论框架下,用粒子数守恒(PNC)方法处理包含单极和四极对力的哈密顿量,可以得到低激发的内禀反射不对称转动带(RABs)的精确解。本文讨论了原子核八极运动的稳定性,并在高自旋态稳定八极形变极限下,给出了八极形变转动带正负宇称态的描述方法。在CSM-PNC框架下,以锕系区核素236,237,238U和238,239,240Pu为例,再现了作为原子核八极形变的重要指标:偶偶核的宇称交替带和奇-A核的宇称双重带,包括转动惯量(MOIs),顺排和奇-A核宇称双重带的Simplex劈裂。通过分析内禀带中费米面附近的单粒子能级的填布几率,质子和中子轨道特别是高-j闯入轨道对角动量顺排的贡献,解释了上弯的微观机制,以及这几个U的同位素的八极形变转动行为与这几个Pu的同位素迥异的原因。本文用CSM-PNC计算了具有八极形变的原子核的对能隙。讨论了反射不对称势场中对能隙的推转角频率依赖性和价核子数依赖性,通过分析反射不对称势场中对能隙与反射对称势场中对能隙的差异,认为原子核的对能隙是八极形变敏感的。最后本文展望了CSM-PNC方法对反射不对称原子核研究的前景,比如可以采用宇称投影方法研究正负宇称带更为微观的性质,又如非轴对称八极形变对核结构的影响等。

柴清祯[7](2015)在《稀土核区偶偶核及Rf同位素的形状演化与转动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用建立在形变-对能-转动频率自洽处理的推转壳模型之上的Total-Routhian-Surface(TRS)计算方法,研究中等质量核以及超重核的形状演化及转动性质。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着重分析了稀土核区偶偶核130-140Ce,130-140Nd,130-140Sm和130-140Gd的基态稳定形变,以及原子核势能曲线随转动频率的变化,并以偶偶核132-138Nd为例,讨论了其晕态中随自旋变化的γ软或三轴性特征;二、通过研究随转动频率的增加,超重核区偶偶核250-266Rf中出现的转动惯量上弯现象,来探讨由科里奥利力引起的核子顺排对其转动性质的影响,并分析它们费米面附近的核子占据轨道的变化。稀土核区偶偶核的形状演化研究:在质量数A=130140的稀土核区,原子核存在着丰富的形状信息。费米面附近相关的核子轨道是具有较强形状驱动作用的1h11/2闯入轨道,其质子位于1h11/2轨道的下部,驱动原子核向扁椭球形状转化;中子位于1h11/2轨道的上部,驱使原子核向长椭球形状转化。它们之间进行着强烈的竞争,主导着原子核的形状演化。首先,我们对此区域的偶偶核同位素链的基态形变做了系统的分析,并与已有的理论以及实验数据做了对比。其次,给出了它们基态势能曲线随γ形变的变化,得到了此区域内原子核中丰富的形状信息,重现了长椭球,扁椭球和三轴形变的形状共存现象。在它们的基态费米面附近,质子占据1h11/2闯入轨道的底部,即高j高Ω轨道,具有扁椭球驱动力;中子占据1h11/2闯入轨道的顶部,即高j低Ω轨道,具有长椭球驱动力,然后随着推转频率的增加,两种驱动力进行强烈的竞争,导致出现原子核的不规则形变。随后,我们继续讨论了原子核在推转之后晕态四极形变的演化情况。根据实验上可以提取的能级劈裂的奇偶晃动参数,以偶偶核132-138Nd为例,定性地分析了这些核的软硬,发现其与我们的计算非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标志γ方向自由度的奇偶晃动参量S(I),计算的结果若按照先前文献中给定的软硬情况时的晃动规则,则核素138Nd中将出现随自旋变化的γ软或三轴性现象。偶偶核250-266Rf的转动性质研究:在(β2,γ,β4)三维形变空间中,我们用TRS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超重核区偶偶核250-266Rf的转动性质。首先,我们计算了此区域内对能隙随中子数的变化,定性的分析出它们能级密度的变化。然后以核素256Rf为例,用其质子与中子费米面附近的Woods-Saxon单粒子能级随四级形变的变化曲线进行验证,进一步确认中子数N=152与N=162这两个能隙。其次,给出偶偶核250-266Rf的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并重现了从实验上提取的核素256Rf的转动惯量。另外,我们认为其转动惯量的上弯现象应该主要归因于由科里奥利力引起的核子顺排效应。随后我们又给出了顺排角动量中质子和中子组份各自的贡献,并给出了其准粒子能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发现在轻的Rf同位素中,j15/2轨道中子的顺排比较优先;而在重的Rf同位素中i13/2轨道质子的顺排和j15/2轨道中子的顺排有着很大程度的竞争,它们的带交叉频率几乎是同时的。

彭永[8](2015)在《八极形变原子核低激发谱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八极形变原子核作为一个量子体系,各种性质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通过谱学性质特别是原子核低激发谱反映八极形变原子核量子相变、形状共存及形状演化等已成为近代核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在描述整个核素图上的原子核物理性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通常基于平均场近似只能描述原子核的基态性质。为描述如激发谱、电磁跃迁等,必须超越平均场近似,恢复破缺的对称性并考虑多个形变之间的混合。其中基于密度泛函计算,构建包含转动对称性、宇称对称性及四极八极形状涨落的集体哈密顿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求解集体哈密顿量,描述原子核低激发结构,可用于对核素图中绝大部分八极形变原子核的结构展开研究。本论文发展了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的四极八极集体哈密顿量(QOCH)模型,并构建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具体包括:1)基于点耦合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对原子核进行自洽的四极八极形变约束计算,得到每个形变点所对应的总能量以及单(准)粒子能量、波函数和占据几率;2)基于推转近似及约束计算的输出量,微观提取原子核的集体势场及惯量参量,从而构建体系的集体哈密顿量;3)对角化求解该哈密顿量,即可得到原子核激发谱及相应的集体波函数,进而可以计算诸如电磁跃迁几率等物理观测量。本文应用新发展的QOCH模型进行如下研究:1)研究了224Ra低激发结构,计算得出其物理观测量如低激发谱、电磁跃迁等很好地再现了实验值。2)系统研究了Ra同位素链低能激发结构及随中子数增加的形状演化过程。

李璐璐,吕炳楠,王楠,温凯,夏铖君,张振华,赵杰,赵恩广,周善贵[9](2014)在《超重核性质与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探索原子核的电荷与质量极限,合成长寿命超重核是当前原子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我们近几年在超重原子核结构性质与合成机制方面取得的理论研究进展。在结构性质方面,利用处理对关联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基于推转壳模型,系统研究了锕系核与超镄核低激发谱,发展了多维形状约束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并用于研究锕系核势能面和裂变位垒以及N=150同中子素中的非轴对称八极关联等。在超重核合成机制方面,系统研究了利用重离子熔合反应合成超重核的三步过程,包括俘获过程——提出了一个位垒穿透概率新公式、熔合过程——提出了一个基于动力学形变势能面的双核模型、存活过程——系统研究了激发态超重复合核存活概率等。系统研究了合成超重核的热熔合反应,得到的熔合蒸发截面与实验符合,并预言了合成119和120号超重元素的生成截面。

曹向阳[10](2014)在《原子核中处理对关联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开始的时候介绍了发展过程的几个主要的非相对论模型,然后给出了这些年来发展比较快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elativistic mean field theory, RMF理论)。该理论给出了在对关联影响比较小的球形核与影响比较大的变形核的情况的描述。最后我们给出了对关联方面的知识和我们研究对关联所所用到的模型,还对这些模型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四种非相对论的模型:液滴模型、费米气体模型、壳模型和集体模型。虽然这四种模型都是在非相对论理论下提出来的,但是它们都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液滴模型给质量规律一个合理的解释,费米气体模型在对称能方面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壳模型能够解释幻数现象,集体模型在壳模型的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运动,提出了原子核的核振动与核形变,对于远离了幻数的核有一个很好的解释。这些模型都采用了前面的模型的成功之处,进而继续发展。费米气体模型可以解释出质量规律,壳模型也可以给予对称能一个比较好的解释,集体模型也可以推出幻数。随着这些模型的发展,它们所适用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原子核壳模型在核子数为幻数或者是幻数附近的时候比较精确,而集体模型却可以应用于远离幻数核的情况。随着原子核物理的发展,对于那些远离了β稳定线的原子核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考虑到相对论效应,在原来的模型的基础上用场论来处理这个问题,这时候就用到了相对论平均场理论。二,对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我们给出了详细的描述。把包含核子、介子及光子的拉格朗日量代入Euler-Lagrange方程,得到了核子运动的Dirac方程,介子的Klein-Gordon方程和光子电磁场方程,并且给出了这些方程在球形核和变形核情况下的形式。三,给出了对关联的概念的详细阐释,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处理对关联的模型。推导了对关联中配对耦合和理想化模型δ力等,尽管理想模型下的δ力已经简化了许多,但是在计算方面还是会很繁琐,所以我们假设一个对力来分析求解对力。下面我们介绍了用来求解对力的两种方法:BCS方法和SLAP方法。四,对于BCS和SLAP方法处理对关联得到的数据图像进行了对比,当SLAP方法中的组态截断能量取得足够大的时候和BCS方法得到的曲线有近似的趋势,说明这两种方法都能够用来处理对关联现象。用RMF+BCS的方法研究了核谱中的中子和质子对能随着核子数的变化,得出核子数在幻数的时候对能普遍比相邻核子的对能要小,此时的核最稳定。又用该方法研究了氧的同位素,得出了与实验相一致的结果—22O和24O为新的双幻核。

二、超变形核中四极对力形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变形核中四极对力形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165,167,169,171Tm高自旋态的粒子数守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原子核的发展史
    1.2 原子核的高自旋态和回弯
    1.3 对关联的处理方法
    1.4 本文工作
第2章 粒子数守恒方法的理论框架
    2.1 原子核单粒子能级
    2.2 推转壳模型
        2.2.1 Inglis推转壳模型
        2.2.2 推转Nilsson能级
    2.3 推转的多粒子组态
    2.4 多粒子组态截断方案
    2.5 粒子数守恒方法
    2.6 转动惯量和转动频率,占据几率的提取
第3章 用粒子数守恒方法系统研究TM同位素的转动机制
    3.1 数值计算细节
    3.2 结果讨论分析
        3.2.1 Tm同位素基态的转动特性结果讨论分析
        3.2.2 Tm同位素激发带的转动特性结果讨论分析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推转壳模型下粒子数守恒方法对重核高-K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原子核形状
    1.3 重核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1.4 高-K同质异能态
    1.5 相关理论研究
    1.6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推转壳模型下的粒子数守恒方法(PNC-CSM)
    2.1 推转壳模型
    2.2 原子核的单粒子能级
        2.2.1 Nilsson单粒子能级
        2.2.2 推转Nilsson能级
    2.3 粒子数守恒方法(PNC)
        2.3.1 原子核对关联证据
        2.3.2 其它处理对力的方法
        2.3.4 PNC方法的发展历程简况
        2.3.5 多粒子组态空间截断
第三章 数值计算讨论
    3.1 相互作用参数
    3.2 对力强度参数的确定
    3.3 形变参数
第四章 重核区域原子核的结果讨论
    4.1 轴对称原子核转动谱的唯象分析
    4.2 N=146和148 同中子异核素转动性质的描述
    4.3 N=150 同中子异核素转动带性质以及多准粒子态
    4.4 ~(254)No中的多准粒子态
        4.4.1 高阶形变的影响
        4.4.2 多准粒子态能量
        4.4.3 转动惯量
第五章 Dy的丰中子同位素研究
    5.1 数值计算细节
    5.2 结果和讨论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Yb同位素晕态集体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1.2 原子核的形状及相变
    1.3 本论文结构安排
2 理论模型
    2.1 宏观液滴能
    2.2 Woods-Saxon单粒子势
        2.2.1 推转情况下的Woods-Saxon势
    2.3 对力处理方法
        2.3.1 BCS对方法和Lipkin-Nogami对方法
    2.4 Strutinsky壳修正方法
    2.5 推转壳模型哈密顿量
    2.6 原子核形状参数化表示
    2.7 本章小结
3 偶偶核Yb同位素集体性质
    3.1 引言
    3.2 Yb同位素的转动性质研究
        3.2.1 Yb同位素转动惯量的回弯
        3.2.2 Yb同位素的形变
    3.3 ~(164-178)Yb核运动模式演化的分析
    3.4 ~(164-178)Yb核集体性质的研究
        3.4.1 ~(164-178)Yb核形状演化的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推转壳模型下粒子数守恒方法对丰中子原子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丰中子核结构研究的重要意义
        1.1.2 同核异能态的研究现状
    1.2 原子核结构模型简介
        1.2.1 早期模型及其发展
        1.2.2 壳模型简介
        1.2.3 集体运动模型简介
    1.3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推转壳模型理论框架
    2.1 原子核的单粒子能级
    2.2 推转壳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原子核对关联的粒子数守恒方法
    3.1 原子核对关联的实验基础
    3.2 单粒子能级截断与多粒子组态截断
    3.3 粒子数守恒方法 (PNC方法)的介绍
    3.4 轴对称原子核转动谱的实验描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NC方法对丰中子核Hf同位素结构的系统研究
    4.1 数值计算细节
    4.2 Hf偶偶核结构的系统研究
        4.2.1 推转Nilsson单粒子能级和转动带的带首能量
        4.2.2 Hf偶偶核基态转动带的微观描述
        4.2.3 同位素Hf偶偶核π~28~-和π~26~+转动带的微观描述
        4.2.4 同位素Hf偶偶核二准中子转动带的微观描述
        4.2.5 Hf偶偶核四准粒子转动带的微观描述
    4.3 奇-A核转动带结构的系统研究
        4.3.1 奇A核的转动惯量
        4.3.2 Hf奇-A核三准粒子和五准粒子转动带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Nilsson哈密顿量的矩阵元
附录B 推转单粒子哈密顿量的矩阵元
附录C 对力哈密顿量的形式及其矩阵元推导

(5)八极形变原子核集体激发的多参考态协变密度泛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原子核结构研究概况
    1.2 研究原子核八极形变的起源
    1.3 原子核形状的描述
    1.4 实验对八极形变原子核的研究
    1.5 八极形变原子核研究的理论进展
    1.6 本文工作
第2章 理论框架
    2.1 引言
    2.2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2.3 投影方法和生成坐标方法
第3章 数值细节
    3.1 程序构建
    3.2 程序检验
第4章 多参考态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对类分子态 ~(20)Ne的研究
    4.1 引言
    4.2 收敛性检验
    4.3 ~(20)Ne低激发谱及类分子结构的研究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柱坐标系下求解Dirac方程
    A1 Pauli矩阵
    A2 Hermite多项式递推关系
    A3 求解Dirac方程
附录B 求解Overlap Kernel
    B1 广义缩并下的Overlap
    B2 BCS态下的缩并
    B3 转动算符的Dirac表示
    B4 坐标空间下的混合密度和对张量
    B5 坐标空间下混合密度和对张量的求解
附录C 电磁跃迁强度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6)推转壳模型下粒子数守恒方法对反射不对称原子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原子核的形状描述
    1.3 反射不对称原子核的实验能谱
    1.4 八极集体运动的微观起源和八极形变核区
    1.5 理论研究方法
        1.5.1 宏观-微观模型
        1.5.2 粒子+转子模型
        1.5.3 集体四极八极模型
        1.5.4 反射不对称壳模型
        1.5.5 其他模型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推转壳模型下处理对力的粒子数守恒方法
    2.1 轴对称变形核的Nilsson单粒子能级
    2.2 Nilsson单粒子哈密顿量
    2.3 Nilsson哈密顿量的矩阵元及其对角化
    2.4 推转壳模型
        2.4.1 CSM理论框架
        2.4.2 原子核的对称性
        2.4.3 推转哈密顿量的矩阵元及其对角化
    2.5 推转多粒子组态
    2.6 多粒子组态截断
    2.7 粒子数守恒方法
    2.8 基态八极形变带的描述
第三章 粒子数守恒方法对锕系区八极形变核转动谱的研究
    3.1 数值计算细节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推转单粒子能级
        3.2.2 偶偶核宇称交替带
        3.2.3 奇-A核宇称双重带
        3.2.4 对能隙
第四章 粒子数守恒方法的进一步拓展
    4.1 宇称投影
    4.2 非轴对称八极形变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附录A Nilsson哈密顿量的矩阵元
附录B 推转单粒子哈密顿量的矩阵元
附录C 对力哈密顿量的形式及其矩阵元
附录D 宇称算符的矩阵元

(7)稀土核区偶偶核及Rf同位素的形状演化与转动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原子核物理学研究综述
    1.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2 理论模型
    2.1 宏观部分
        2.1.1 液滴模型
    2.2 微观部分
        2.2.1 原子核形变的定量描述
        2.2.2 Woods-Saxon单粒子势
        2.2.3 Lipkin-Nogami对修正
        2.2.4 Strutinsky壳修正
        2.2.5 推转后的哈密顿量
        2.2.6 HFBC方程
    2.3 TRS计算方法
3 稀土核区偶偶核的形状演化研究
    3.1 研究简介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基态稳定形变
        3.2.2 基态势能曲线
        3.2.3 晕态四极形变
        3.2.4 偶偶核132-138Nd自旋依赖的γ软或三轴性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超重核区偶偶核250-266Rf的转动性质研究
    4.1 研究简介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费米面附近单粒子能级的壳效应
        4.2.2 转动性质
        4.2.3 角动量中质子和中子的贡献
        4.2.4 准粒子顺排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八极形变原子核低激发谱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八极形变原子核的研究起源
    1.2 实验系统学
        1.2.1 偶偶核低激发1~-,3~-态
        1.2.2 交替的宇称转动带
        1.2.3 增强的E1跃迁
        1.2.4 E3跃迁
    1.3 理论进展
        1.3.1 壳修正理论
        1.3.2 粒子转子模型
        1.3.3 集体哈密顿量方法
        1.3.4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1.3.5 投影壳模型
        1.3.6 密度泛函理论
    1.4 本文工作
第二章 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四极八极集体哈密顿量
    2.1 四极八极集体哈密顿量
    2.2 集体参量的微观提取
        2.2.1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2.2.2 集体参数表达式
第三章 ~(224)Ra低激发结构研究
    3.1 引言
    3.2 ~(224)Ra集体参量
        3.2.1 位能曲面
        3.2.2 转动惯量、集体质量和零点修正
        3.2.3 物理观测量
    3.3 小结
第四章 Ra同位素形状演化研究
    4.1 Ra同位素链形状演化研究
    4.2 小节
第五章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四极八极集体哈密顿量
    A1 四极八极集体哈密顿量量子化
    A2 完备基构建
    A3 哈密顿量矩阵元
附录B 求解Dirac方程
附录C 形变约束计算
附录D 集体参量矩阵元求解
附录E 数值检验
    E1 集体参量收敛性检验
    E2 集体哈密顿量求解中谐振子长度平台检验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超重核性质与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超重核结构性质研究
    2.1 锕系核及超镄核转动谱研究
    2.2 锕系核形状PES及裂变位垒研究
    2.3 N=150同中子素非轴对称八极关联研究
3 超重核合成机制研究
    3.1 俘获过程及位垒穿透概率新公式
    3.2 熔合过程及复合核形成概率的研究
    3.3 存活过程及激发态复合核存活概率的系统研究
    3.4 合成超重核的热熔合反应
4 总结和展望

(10)原子核中处理对关联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原子核结构模型
    1.1 液滴模型
    1.2 费密气体模型
    1.3 壳模型
    1.4 集体模型
第二章 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2.1 相对论平均场的发展
    2.2 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
    2.3 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轴对称变形核的描述
第三章 对关联
    3.1 对关联提出的实验证据和发展
    3.2 配对耦合,对力的哈密顿量
    3.3 对关联的处理方法
        3.3.1 对力的处理方法—BCS方法
        3.3.2 对力的处理方法——SLAP方法
第四章 计算结果和讨论
    4.1 BCS和SLAP方法处理简化模型的对比
    4.2 用RMF+BCS方法处理原子核对关联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超变形核中四极对力形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165,167,169,171Tm高自旋态的粒子数守恒方法研究[D]. 黄苗.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2]推转壳模型下粒子数守恒方法对重核高-K态的研究[D]. 赵树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3]Yb同位素晕态集体性质研究[D]. 李会芳. 郑州大学, 2019(07)
  • [4]推转壳模型下粒子数守恒方法对丰中子原子核的研究[D]. 甘晓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3)
  • [5]八极形变原子核集体激发的多参考态协变密度泛函研究[D]. 周恩付. 西南大学, 2016(02)
  • [6]推转壳模型下粒子数守恒方法对反射不对称原子核的研究[D]. 李玉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7]稀土核区偶偶核及Rf同位素的形状演化与转动性质研究[D]. 柴清祯. 郑州大学, 2015(01)
  • [8]八极形变原子核低激发谱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 彭永. 西南大学, 2015(01)
  • [9]超重核性质与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J]. 李璐璐,吕炳楠,王楠,温凯,夏铖君,张振华,赵杰,赵恩广,周善贵.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4(03)
  • [10]原子核中处理对关联方法的研究[D]. 曹向阳. 安徽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超变形核中四极对力形式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