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胆固醇高分子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降胆固醇高分子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一、降胆固醇类聚合物吸附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1](2021)在《氨基功能化重金属吸附材料的构建及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功能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病毒、降血脂、抗癌等生理活性,应用十分广泛。然而,茶叶在种植、加工、储存或运输过程中会造成重金属(如Pb、As、Hg、Cd、Cu等)的污染,最终残留在茶多酚中,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不可逆损伤,而且会造成销售尤其是国际贸易中的限制和经济损失,给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和挑战。然而,目前国内外在茶多酚等天然植物提取物工业化生产中脱除重金属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考察了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基于固相吸附技术开发了一系列高效、绿色、安全、环境友好的氨基功能化材料,用于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并评估了功能化材料对茶多酚的损耗和品质的影响,为茶多酚的减害弱毒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防控方案。主要结果如下:1.茶多酚中重金属的测定及其吸附剂的筛选采用湿法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了茶叶中Pb、Cu、Cd、Hg、As等有害重金属的含量,并分析了茶多酚提取过程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结果显示,茶叶中有约23.36%以上的重金属会残留在茶多酚中,且茶多酚中5种有毒重金属的总残留量在2.61~3.44 mg/kg,具有潜在的联合暴露风险;通过对4种吸附剂进行筛选,结果证明硅胶对茶多酚中Pb、Cu、Cd、Hg、As的脱除率分别为43.21%、32.17%、38.55%、28.62%、0.65%,且其对茶多酚几乎没有吸附,损耗率仅为0.15±0.03%;因此,本研究选择硅胶作为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的材料,但其对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吸附容量较小,实际应用价值较低。2.氨基改性硅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为了增强硅胶材料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吸附,本研究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作为氨基供体,成功合成了氨基功能化硅胶(AFSG)材料,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吸附实验表明:相比硅胶,AFSG对Pb、Cu、Cd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40.226、100.753、48.032 mg/g,且重复循环吸附6次后吸附率和解吸附率均保持在90%以上。将AFSG制备成吸附柱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结果表明AFSG吸附柱对茶多酚中Pb、Cu和Cd的总脱除率分别为82.54%~84.19%、90.09%~92.65%和70.29%~77.15%,且对茶多酚的损耗小于6.31%。采用吸附模型分析与红外谱图结合的方式阐释了AFSG的吸附机理,其机理是AFSG上的氨基与重金属离子间形成较强的配位键,从而将其从茶多酚溶液中脱除。3.聚赖氨酸改性介孔硅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本研究将天然来源的聚氨基化合物聚赖氨酸(PL)化学接枝在比表面积更大的介孔硅胶(MSG)表面,成功获得MSG-PL,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MSG-PL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氨基基团为重金属吸附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SG-PL对重金属Pb、Cu、Cd、Hg有较高的脱除能力和可重复性,吸附容量分别为117.01、132.88、67.32、109.27 mg/g;吸附前后红外表征的结果显示,重金属主要是与氨基、酰胺基形成配位络合物。将MSG-PL制备成吸附柱后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结果显示MSG-PL吸附柱对茶多酚中Pb、Cu、Cd、Hg的脱除率分别在80.99%~85.89%、90.82~94.66%、77.98%~88.24%和75.91%~80.36%,且对茶多酚的损耗较小,仅为5.09%~7.96%;但是该材料制备程序较多,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4.聚赖氨酸/海藻酸钠静电自组装纤维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为了提高材料的制备效率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工艺,本课题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水溶液中将阳离子聚电解质PL与阴离子聚电解质海藻酸钠(SA),通过牵引拉丝的方法高效制备成SA/PL纤维;表征结果显示,通过控制制备工艺参数可以调控SA/PL纤维的直径和机械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表明,SA/PL纤维中丰富的羧基、氨基和酰胺基与重金属离子能形成较强的配位键,为其吸附重金属提供了大量的吸附位点。吸附实验表明,SA/PL纤维对Pb、Cu、Cd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80.05、169.94、72.95 mg/g,SA/PL纤维重复吸附9次后仍具有良好的吸附效率(89.46%~99.08%)。SA/PL纤维对茶多酚中Pb、Cu、Cd的脱除率分别为90.34%~94.29%、94.71%~97.11%和93.26%~96.67%,对茶多酚的损耗为5.84%~9.04%。5.聚赖氨酸改性茶渣微晶纤维素双网络水凝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为了充分利用茶多酚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茶渣废料,我们以茶渣纤维素为原料制备成粒径更小的茶叶微晶纤维素(MCC),并将PL共价接枝在MCC上,然后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丙烯酸交联制备成MCC-PL双网络水凝胶(MCC-PLH);并对水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质、溶胀特性等进行表征;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其对重金属Pb和Cu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重复利用性,最大吸附容量分别可达366.29 mg/g和195.09 mg/g。吸附动力学结合XPS分析阐明了其吸附机理,MCC-PLH上的氨基、羧基和酰胺基参与了重金属的吸附,此外,MCC-PLH对茶多酚中的Pb和Cu的脱除率为93.03%~96.15%和95.72%~97.11%,且对茶多酚的损耗为8.44%~11.66%。最后,经过4种重金属吸附材料AFSG、MSG-PL、SA/PL和MCC-PLH处理后,所有的茶多酚产品均符合现有标准下的各项指标,属于合格产品。

鲁明[2](2021)在《高粱黑粉菌黑色素分离、结构鉴定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基于黑色素的诸多生物学功能及其广泛应用前景,黑色素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天然黑色素来源广泛,不同来源的黑色素其提取分离方法也各不相同,黑色素的结构复杂多变,精准结构鉴定仍然需要更全面和更精确的检测手段。因此,寻找廉价、高效、优质的资源,建立经济有效的提取方法,为天然黑色素在生产上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高粱黑粉菌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确定超声辅助提取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的最佳条件,对提取出的高粱黑粉菌黑色素进行理化性质、与金属离子络合能力、结构、抗氧化、抗增殖、降血糖活性分析。力图挖掘一种新型的天然黑色素资源,利用高粱黑粉菌对人类有食用价值的方面,为高粱黑粉菌的加工利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1.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确定了超声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最终确定高粱黑粉菌黑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HCl水解浓度3mol/L,料液比1:20(W/V),60℃水浴水解4h,Na OH浸提液p H值13,超声功率240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2h。2.对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15nm;在p H值2~7的范围内呈现棕红色,当p H>8时,黑色素的颜色变为深褐色;除还原剂以外,热、光、微波、氧化剂及常用食品添加剂对其无影响,金属离子Cu2+、Mg2+、Ca2+、Zn2+、A13+和Fe3+对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的稳定性都没有不良影响。显示高粱黑粉菌黑色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是一种非常具有开发应用前景的天然色素。3.比较了金属离子Cu2+、Fe3+与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络合物的红外光谱特征,并与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红外光谱进行比较。发现络合溶液的p H值会影响黑色素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对两种离子络和的影响效果类似。p H值2.0到4.5时,金属离子与羰基发生了主要作用。随着p H值的增加,金属离子与高粱黑粉菌黑色素发生了相互作用。4.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的结构分析,采用聚酰胺柱色谱对高粱黑粉菌黑色素进行系统分类,从中分离得到的一个黑色素成分L-25-2,分别测定了IR、UV、1H NMR和UPLC-QTOF-MS,证实其为DOPA黑色素家族成员,是一种酸性大分子聚合物。含有羟基和羧基官能团,并且含有吲哚等结构。据此我们推测,黑色素L-25-2是以多巴醌和5,6-二羟基吲哚-羧酸(5,6-dihydroxyindole-2-carboxylicacid,DHICA)为结构骨架的多酚类聚合物,并且是以酪氨酸酶控制合成的黑色素。5.系统研究了高粱黑粉菌黑色素L-25-2和黑色素总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指数(DPPH、ABTS以及PSC),及细胞内抗氧化能力的评价(CAA),初步确定了高粱黑粉菌黑色素L-25-2和黑色素总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确定了黑色素成分L-25-2对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比较了高粱黑粉菌黑色素总提物和高粱黑粉菌黑色素L-25-2对Hep G2细胞的抗增殖作用能力,二者均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高粱黑粉菌黑色素对H2O2诱导Hep 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200-400mg/L高粱黑粉菌黑色素对H2O2诱导的Hep G2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过氧化氢诱导受损的Hep G2细胞内ROS、MDA和LDH三种指标的表达水平,并呈浓度依赖性。可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SOD和GSH-Px活性。6.利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酶抑制活性模型,分别筛选高粱黑粉菌黑色素对两种酶的抑制活性,确定了高粱黑粉菌辅助降血糖的活性物质为黑色素L-25-2。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初步判断高粱黑粉菌黑色素L-25-2对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酶的抑制作用类型均为竞争性抑制作用。通过分子对接来探讨黑色素与PTP1B空间结合模式,利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中的Glide模块进行,以原始匹配小分子为中心,从整体图中可以看出化合物与蛋白有结合,但是并没有完全结合。7.采用高脂诱导的C57BL/6小鼠模型,探讨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的降脂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高粱黑粉菌黑色素可以抑制脂肪消化吸收,并且可以在不影响食欲的同时有效抑制小鼠的体重增长,降低机体脂肪含量,减缓脂肪肝现象。它可以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同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较,高粱黑粉菌黑色素样品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的血清酶学指标、炎症水平都有所改善,初步证明了高粱黑粉菌黑色素对肥胖导致的肝脏损伤具有明确保护作用。本研究确定了高粱黑粉菌黑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出的黑色素进行理化性质、与金属离子络合能力、结构、抗氧化、抗增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分析,为开发高粱黑粉菌功能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蕾蕾[3](2019)在《沙蟹汁发酵机制的研究及其工艺改进》文中提出沙蟹汁产品是广西北海有名的一种发酵水产品调味料,利用传统的发酵工艺腌制发酵而成,具有独特的水产品的风味,但沙蟹汁具有发酵机制不明确、产品稳定性差、产品单一、色泽外观不佳等问题。本论文通过模拟北海传统沙蟹汁发酵,利用16Sr DNA序列分析、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电子鼻和电子舌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沙蟹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沙蟹汁发酵机理;研究添加外源微生物对沙蟹汁理化指标和风味成分的影响;对沙蟹汁的脱色、脱腥和调配工艺进行了研究;为沙蟹汁的发酵工艺改进和系列产品的研发奠定一定的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沙蟹汁发酵前期微生物主要是马胃葡萄球菌及阿尔莱特葡萄球菌,后期出现腐生葡萄球菌、解淀粉盐水球菌及蜡样芽孢杆菌,马胃葡萄球菌为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沙蟹汁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先迅速增加,后期增加缓慢,最终达到0.43 g/100 m L,总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分别为0.72 g/100m L、2.99 g/100 m L,在沙蟹汁的发酵后期,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迅速增加,达到105 mg/100 m L,为产品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沙蟹汁发酵过程中各理化指标的变化与微生物有一定的联系,其发酵主要是沙蟹体内内源酶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2)通过外加微生物对传统发酵沙蟹汁的风味进行改善,结果表明:添加不同菌株发酵沙蟹汁,挥发性风味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效果最佳的为在添加沙蟹汁分离4株微生物的基础上再添加鲁氏酵母、植物乳杆菌和木糖葡萄球菌;与传统发酵沙蟹汁相比,胺类物质含量降低,风味成分增加,增加的风味成分有:6-甲基-2-庚醇、辛醇、3-环戊基-1-丙醇、6-甲基-2-庚酮、(1,1’-联环戊基)-2-酮、异佛尔酮、2-甲基-2-戊烯、2,3-二甲基-2-丁烯、丁酸-3-己烯酯。添加植物乳杆菌+鲁氏酵母和木糖葡萄球菌使沙蟹汁的p H先降低后上升,其氨基态氮含量与传统发酵无明显区别。(3)利用滤纸和β-环糊精对沙蟹汁进行脱色脱腥处理处理,结果表明:利用滤纸脱色效果较好,氨基酸态氮损失率为15%,添加0.3%β-环糊精,温度为75°C包埋25 min,脱腥效果最佳,通过添加2.0%鱼露肽和3.0%核苷酸钠,沙蟹汁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0.55 g/100 m L;通过电子舌分析,经调配后的沙蟹汁在苦味,鲜味,咸味及丰富度都有较大的改变。根据GC-MS分析经调配后的沙蟹汁胺类物质含量降低,醇类物质增加,主要醇类物质有异戊醇、6-甲基-5-庚烯-2-醇,愈创醇、1-癸醇、十二碳二烯醇、3-环己烯-1-甲醇、6-甲基庚醇等;羰基化合物减少,酚类化合物增加,沙蟹汁风味的丰富性增加。沙蟹汁发酵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为马胃葡萄球菌,主要微生物有马胃葡萄球菌、阿尔莱特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解淀粉盐水球菌及蜡样芽孢杆菌;通过添加沙蟹汁分离微生物及植物乳杆菌、鲁氏酵母和木糖葡萄球菌发酵沙蟹汁,沙蟹汁中胺类物质,明显降低,风味物质种类增加;利用滤纸对沙蟹汁进行脱色处理、添加0.3%β-环糊精75℃包埋25min后,添加2.0%鱼露肽和3.0%核苷酸钠后调配得到的沙蟹汁系列产品氨基酸态氮达到0.55g/100m L,风味、口感及色泽较原产品都得到很大的改善。

王海霞[4](2018)在《添加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低脂干酪降胆固醇活性及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酪是益生菌存活的良好载体,随着消费者膳食营养健康意识的提高,低脂干酪需求增加,开发益生菌低脂干酪既能降低脂肪摄入量,又能更好的保护益生菌的功能特性。胆固醇摄入过量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药物降解血清胆固醇虽快速有效,但价格昂贵且存在副作用,因此非药物途径降解血清胆固醇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研究发现某些益生菌及其干酪制品能够调节血脂代谢、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发挥其降胆固醇活性的关键在于保持菌种活性,使其在肠道内稳定增殖。益生元能选择性的刺激胃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从而辅助益生菌发挥其功能性,且能被益生菌发酵产生调节血脂的物质。目前低脂膳食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的益生菌干酪的研究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具体的降胆固醇菌株筛选模型、干酪降胆固醇活性的保持及其体内降胆固醇机理尚未明确,低脂干酪品质改善方法尚不成熟。因此,本课题主要是筛选具有高效降胆固醇活性的益生菌,与益生元组合应用于低脂契达干酪,研究益生菌及益生元组合添加对低脂干酪降胆固醇活性及品质的影响,优化出干酪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小鼠试验验证益生菌低脂干酪体内降胆固醇功效并初步探究其机理,为降胆固醇菌株的应用及开发具有降胆固醇的功能性乳制品提供理论基础。得出的结论如下:1.降胆固醇活性益生菌的筛选:以实验室分离鉴定的七株益生菌为研究对象,以菌株胆固醇降解率、胆盐水解酶活力及模拟胃肠道消化耐受性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降胆固醇综合性能良好的潜力菌株。结果发现,植物乳杆菌KLDS 1.0320其胆固醇降解率达到61.22%,胆盐水解酶活力为0.71 U/mL,模拟胃肠道消化后活菌数为6.89 lg(CFU/g),各指标显着优于其他菌株(P<0.05)。其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菌株生长较为旺盛,37℃为其最适生长温度,将其作为目标菌株进行下一步研究。2.低脂干酪降胆固醇活性及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发酵剂添加量、益生菌添加量、最适益生元及其添加量对低脂干酪降胆固醇活性及品质的影响,结合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发现发酵剂最适添加量0.02%(w/w),植物乳杆菌KLDS 1.0320最适添加量2.00%(v/v),菊粉作为最适益生元,其最适添加量为2.00%(w/w)。在此模型下预测的成品感官评分值为87.36。根据优化出的工艺制作低脂契达干酪,成品低脂干酪的实际感官评分值为86.78,与预测值基本吻合,说明优化工艺切实可行。3.益生菌低脂契达干酪组分及成熟过程中的理化特性研究:按优化所得工艺制作低脂契达干酪(益生元组),以不含益生菌的全脂干酪(全脂空白组)、低脂干酪(低脂空白组)以及仅添加植物乳杆菌的低脂干酪(益生菌组)为对照,测定各干酪组组分及在不同成熟期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益生元组干酪成熟24周后,脂肪含量为14.08%,水分含量45.98%,符合低脂干酪国家标准;干酪的质构及感官特性优于低脂空白组,这是由于益生菌能够增加干酪水分含量,且菊粉作为碳水化合物基质的脂肪替代物能够使干酪感官品质更易被接受。同时,益生元及益生菌组干酪蛋白质的水解程度增强,产生了更多游离氨基酸。4.成熟期干酪菌群结构及胃肠道消化益生菌活菌数分析。益生元组干酪成熟24周,植物乳杆菌KLDS 1.0320活菌数达到8.43lg(CFU/g),较益生菌组提高了20.08%(P<0.05),同时益生菌及菊粉的添加未对发酵剂乳球菌的活性产生显着影响;模拟胃肠道消化后益生元组植物乳杆菌活菌数达到7.52 lg(CFU/g),比益生菌组提高17.31%(P<0.05),说明菊粉的添加有利于促进植物乳杆菌胃肠道消化后的存活率,从而能更好的保证干酪的降胆固醇活性。5.益生菌低脂干酪对高脂血症小鼠的影响。以高脂配方饲料喂养小鼠建立高脂模型,设饲喂普通饲料的小鼠为A组、高脂饲料的为B组、普通商业契达干酪的为C组、仅添加植物乳杆菌的干酪为D组及添加植物乳杆菌和菊粉的干酪组为E组,测定小鼠血清胆固醇相关指标。结果发现,试验35 d,与高脂B组相比,D、E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均受到显着抑制(P<0.05),且动脉硬化指数(AI)值较B组分别下降了35.05%和43.81%,而C组各血脂指标与B组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干酪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及益生元能够降低小鼠体内血脂水平,对高脂血症引起的动脉硬化具有更好的功效。D、E组肝脏中TC、TG显着降低(P<0.05),而粪便中TC、TG显着升高(P<0.05),说明植物乳杆菌KLDS 1.0320能使更多的胆固醇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固醇在肝脏的堆积。同时E组粪便中的TC和TG高于于D组(P<0.05),说明菊粉的添加能进一步加快体内胆固醇的排泄。因此,植物乳杆菌KLDS 1.0320与菊粉协同应用于干酪能更好的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

叶晓蕾,郭峰,罗建勇,林漫娜,陈志颖,李碧珠,黄智钧,王文博[5](2017)在《聚合物吸附剂脱除淀粉糖色素的研究》文中指出利用聚合物吸附剂的特性,对其脱除淀粉糖色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吸附剂脱除淀粉糖色素的过程是物理吸附;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流速、p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优水平分别为:温度70℃,流速3.0 BV/h,pH 4.5。运用响应面回归设计,以脱色率为响应值,建立聚合物吸附剂脱除葡萄糖浆色素的二次回归模型,得知温度、流速、pH对脱色效果影响的显着性大小依次为:温度>pH>流速;优选得到最佳条件为:温度69.0℃,流速3.0 BV/h,pH 4.30。经过验证试验测得脱色率为86.22%,与预测值基本吻合,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

田月月[6](2016)在《水溶性大豆多糖体外结合重金属和胆汁酸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溶性大豆多糖(SSPS)是一种从豆渣中提取出的水溶性多糖,其主要组成成分是膳食纤维。SSPS优良的乳化稳定性、抗氧化性、成膜性等功能性质使其大多作为食品添加剂或膜材料应用于食品行业。相关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具有结合重金属和结合胆汁酸盐的作用,分别可以起到防治重金属中毒和降血脂的功效。基于SSPS的膳食纤维属性及其在食品行业日益广泛的应用性,本文以SSPS作原料,探究其体外结合重金属和胆汁酸盐的规律性质,旨在拓展SSPS的应用领域,为将其应用于重金属解毒以及降血脂类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选用Pb2+、Cd2+、Cu2+三种重金属离子做研究对象,通过改变pH、结合时间、重金属浓度、SSPS浓度等结合条件,探究SSPS体外结合重金属离子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SPS体外结合重金属离子的最适pH范围为pH 5.56.5;pH 5.5时,SSPS对Pb2+、Cd2+、Cu2+的等温结合曲线分别符合Langmuir模型、Toth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单位SSPS对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Pb2+、Cd2+、Cu2+平衡结合量分别为122.16 mg/g、54.66mg/g和41.22 mg/g;Pb2+浓度为25 mg/L和50 mg/L,Cu2+浓度为10 mg/L和25 mg/L,Cd2+浓度为10 mg/L时,其动力学结合曲线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当Pb2+和Cu2+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50 mg/L,Cd2+浓度为25 mg/L和50 mg/L时,其动力学结合曲线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SSPS浓度较高时,糖链的聚集易导致多糖链上邻近的结合位点不能充分展开,单位SSPS对Pb2+、Cd2+和Cu2+结合量小于低浓度SSPS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结合量。此外,本文通过研究重金属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争夺SSPS结合位点的实验发现,SSPS对重金属元素(Pb2+、Cd2+、Cu2+)的束缚能力高于对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2+、Zn2+、Mg2+)的束缚能力。在双溶质结合体系(Pb2+-Mg2+或Pb2+-Zn2+初始浓度比为100:100 mg/L)中,Zn2+或Mg2+的存在不会干扰SSPS对Pb2+结合,但会降低果胶对Pb2+的结合量,即SSPS对Pb2+的选择性优于果胶。SSPS体外结合胆汁酸盐的研究结果表明:初始胆汁酸盐浓度变化范围为0.42mmol/L时,SSPS对三种胆汁酸盐的结合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脱氧胆酸钠、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最大平衡结合量分别为11.59μmol/100 mg,6.87μmol/100 mg和4.12μmol/100mg;pH和离子强度的改变均会影响SSPS体外结合胆酸钠和脱氧胆酸钠的能力,说明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是SSPS体外结合胆酸钠和脱氧胆酸钠的主要作用力;SSPS对牛磺胆酸钠和脱氧胆酸钠的等温曲线分别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而SSPS结合胆酸钠的过程则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两种模型。最后,通过对比不同结合物体外结合胆汁酸盐的能力发现,SSPS体外结合三种胆汁酸盐的能力均优于原料豆渣。

江文文[7](2015)在《胆汁酸螯合剂类降血脂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对高血脂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胆汁酸螯合剂类药物在高血脂治疗中的临床地位明显下降,但这类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本文对胆汁酸螯合剂类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与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这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李小玲[8](2015)在《基于甲壳质及其衍生物牺牲空间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识别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胆固醇是一类生物学上重要的类固醇如胆汁酸、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强心甙类等的主要原料。此外,胆固醇具有刚性稠环结构,这种结构有助于构建适合嵌入模板分子的刚性空穴。基于这些,本论文选取胆固醇作为靶标分子。为利用"牺牲空间"分子印迹技术,以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壳聚糖作为功能大分子,设计在大分子单体与胆固醇分子之间引入碳酸酯作为"牺牲"基团,制备两种对目标分子具有专一性识别位点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它们对胆固醇的识别和选择性识别性能。本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如下:①利用羰基二咪唑的双功能性合成含碳酸酯基的胆固醇-甲壳质复合物;通过进一步与二异氰酸酯的交联聚合反应后,经水解作用脱除模板分子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Chol-MIP-CHT)。②利用壳聚糖的多官能团反应性,经氨基保护后将壳聚糖与胆固醇氯甲酸酯反应合成壳聚糖-胆固醇碳酸酯衍生物;以此分子印迹聚合物前体与戊二醛预交联;为了减少模板分子被包埋在聚合物内部和难以再结合模板分子,应用凝固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颗粒;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和水解反应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Chol-MIP-CS)纳米纤维。③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前体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形成机理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扫描电镜观察显示Chol-MIP-CS纳米颗粒表面粗糙,平均粒径在150nm左右,Chol-MlP-CS纳米纤维表面呈现多孔粗糙结构,纤维的直径在400-600 nm范围内。通过等温吸附曲线、吸附动力学、竞争性吸附和重复使用率等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和选择性识别性能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Chol-MIP-CHT和Chol-MIP-CS纳米纤维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达13.60和21.59 mg/g,分别是非分子印迹聚合物的2.86和4.12倍;对目标物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特征;结构相似物雌二醇和豆甾醇作为竞争性吸附物质研究印迹聚合物对胆固醇的选择性识别;两种目标聚合物的重用性高,5次吸附结合率分别平均为98.4和98.7%。④将印迹聚合物用于牛奶和蛋黄实际样品的吸附实验,印迹聚合物对牛奶和鸡蛋黄中胆固醇的吸附率分别达93.7和95.1%,95.7和96.8%。最后,根据表面增强拉曼技术特点,设计并合成Ag纳米颗粒分子印迹杂化物,拟探讨对胆固醇更灵敏的印迹效果。

李婷婷[9](2013)在《降胆固醇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在大鼠体内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膳食营养的摄入过量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血清胆固醇水平超标,因此降低人体中胆固醇的含量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从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中分离出的乳酸菌进一步筛选,综合模拟人工胃肠液的耐受性、疏水性能力及去结合胆盐能力等指标获得一株降胆固醇功能较好的益生潜力菌株,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在大鼠体内的降胆固醇特性,为菌株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利用邻苯二甲醛方法对4株供试乳酸菌在MRS-TRIO-OX-CHOL选择性培养基(含100μg/mL胆固醇)厌氧条件下进行胆固醇去除率的测定,结果表明4株乳酸菌的胆固醇去除率在42.47%-58.32%之间,90-1菌株的胆固醇去除率最高。利用16S rDNA同源性分析的方法对4株乳酸菌进行鉴定,菌株90-1和L39-1为屎肠球菌,菌株L46-2为粪肠球菌,菌株L46-3为植物乳杆菌。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测定菌株在酸性和高浓度胆盐条件下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4株菌具有较强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胃进入肠道并保持很高的活菌数。在肠道环境中处理24h后活菌数都在4.7×107以上,屎肠球菌90-1表现出最强的耐受力。采用定性平板法测定菌株的胆盐水解酶活性,均有白色的沉淀圈产生,说明这4株菌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胆盐水解酶活力。同时对菌株的去结合胆盐能力进行评价,菌株产胆酸量在2.43-3.35mM之间,其中屎肠球菌90-1产胆酸效力最高。综合胆固醇去除率及三个筛选指标,屎肠球菌90-1作为降胆固醇潜力菌株综合性能较好,可以作为目标菌株进行下一步研究。屎肠球菌90-1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起始生长pH在5-7之间。测定生长曲线结果可知,菌株生长较为旺盛,2h进入对数期,12h后生长稳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李斯特菌均有良好抑制作用。利用Kirby-Bauer纸片法选择6种标准药敏片对屎肠球菌90-1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6种抗生素均没有抗性。通过观察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的溶血圈,判定屎肠球菌90-1没有溶血作用。在体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屎肠球菌90-1应用于大鼠体内,研究其在体内的降胆固醇特性。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设饲喂普通饲料的对照组A、饲喂高脂饲料的高脂组B和灌喂菌液组C。实验28d,大鼠禁食14h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菌液对大鼠血清血脂四项的影响,对肝脏总胆固醇TC、粪便总胆固醇TC、粪便总胆酸TBA以及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发现,灌喂菌液组与高脂组相比,大鼠血清中TC、肝脏TC含量均有显着下降(p<0.05);粪便中TC和TBA含量升高;TG、HDL-C、LDL-C及各脏器指数均无显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屎肠球菌90-1在饲喂期间对高脂饮食的大鼠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具有一定的降血脂效果,在体内能发挥一定的降胆固醇作用。

李莎莎,贾冬英,姚开[10](2012)在《青稞β-葡聚糖对胆固醇的吸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探讨了青稞β-葡聚糖的质量及粒度、胆固醇浓度、吸附温度及时间对其吸附胆固醇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青稞β-葡聚糖对胆固醇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该吸附作用随胆固醇浓度和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β-葡聚糖的质量及粒度和温度增大而减小。青稞β-葡聚糖吸附胆固醇的适宜条件为:青稞β-葡聚糖终浓度为2.75"3.00mg/mL的胆固醇溶液中于30℃时振荡吸附90min。青稞β-葡聚糖对胆固醇的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方程,其吸附方式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二、降胆固醇类聚合物吸附剂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胆固醇类聚合物吸附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氨基功能化重金属吸附材料的构建及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总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残留、危害及其防控现状
        1.2.1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残留
        1.2.2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危害
        1.2.3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防控现状
    1.3 食品中重金属的吸附材料
        1.3.1 物理吸附剂
        1.3.2 化学吸附剂
        1.3.3 生物吸附剂
    1.4 氨基功能化的重金属吸附材料
        1.4.1 氨基功能化有机合成吸附材料
        1.4.2 氨基功能化天然吸附材料
    1.5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5.1 立题依据及意义
        1.5.2 主要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吸附剂筛选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
        2.2.2 仪器
    2.3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1 茶叶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2.3.2 茶多酚提取物的制备及重金属检测
        2.3.3 茶多酚提取过程中各组分重金属占比
        2.3.4 茶多酚中重金属吸附剂的筛选
        2.3.5 茶多酚含量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茶叶中重金属的含量
        2.4.2 茶多酚中重金属含量
        2.4.3 茶多酚提取过程中各组分重金属分布
        2.4.4 吸附剂的筛选
    2.5 结论
第三章 氨基功能化硅胶高效脱除茶多酚溶液中的重金属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AFSG的制备
        3.3.2 AFSG的表征
        3.3.3 影响AFSG吸附性能的因素
        3.3.4 吸附模型
        3.3.5 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
        3.3.6 模拟循环吸附实验
        3.3.7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应用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表征
        3.4.2 吸附因素对AFSG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3.4.3 AFSG吸附重金属的吸附机理
        3.4.4 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
        3.4.5 循环吸附实验
        3.4.6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应用
    3.5 结论
第四章 ε-聚赖氨酸介孔硅胶高效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MSG-PL的制备
        4.3.2 制备材料的表征
        4.3.3 MSG-PL的吸附选择性
        4.3.4 MSG-PL的静态吸附测试
        4.3.5 MSG-PL对重金属模型拟合
        4.3.6 MSG-PL吸附柱的动态吸附与洗脱
        4.3.7 MSG-PL的重复利用测试
        4.3.8 茶多酚样品中重金属的脱除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MSG-PL的制备
        4.4.2 MSG-PLL的表征
        4.4.3 MSG-PL对重金属的吸附
        4.4.4 MSG-PL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
        4.4.5 MSG-PL吸附柱的动态吸附与洗脱
        4.4.6 MSG-PL吸附柱对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能力
    4.5 结论
第五章 基于静电自组装海藻酸钠/ε-聚赖氨酸纤维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
    5.1 前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SA/PL纤维的制备
        5.3.2 结构表征
        5.3.3 重金属吸附研究
        5.3.4 重金属吸附模型拟合
        5.3.5 循环吸附实验
        5.3.6 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
    5.4 结果与讨论
        5.4.1 SA/PL纤维的制备
        5.4.2 SA/PL纤维的结构表征
        5.4.3 吸附因素对SA/PL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
        5.4.4 SA/PL纤维对Pb~(2+)、Cu~(2+)、Cd~(2+)的吸附机理
        5.4.5 SA/PL纤维的循环利用
        5.4.6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吸附
    5.5 结论
第六章 ε-聚赖氨酸修饰的茶叶微晶纤维素基双网络水凝胶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
    6.1 前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茶叶纤维的提取
        6.3.2 茶叶纤维素的纯度测定
        6.3.3 茶叶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6.3.4 TEMPO氧化茶叶微晶纤维素
        6.3.5 聚赖氨酸/茶叶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6.3.6 聚赖氨酸/茶叶微晶纤维素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
        6.3.7 材料结构表征
        6.3.8 吸胀行为
        6.3.9 重金属的吸附
        6.3.10 重金属吸附模型拟合
        6.3.11 循环吸附实验
        6.3.12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应用
        6.3.13 脱除重金属对茶多酚品质的影响
    6.4 研究结果与分析
        6.4.1 MCC-PL水凝胶的结构表征
        6.4.2 MCC-PLH的吸胀性能
        6.4.3 吸附因素对MCC-PLH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6.4.4 MCC-PLH吸附机理
        6.4.5 循环吸附实验
        6.4.6 MCC-PLH在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应用
        6.4.7 吸附前后茶多酚品质的变化
    6.5 结论
论文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高粱黑粉菌黑色素分离、结构鉴定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粱黑粉菌的概述
        1.1.1 高粱黑粉菌简介
        1.1.2 高粱黑粉菌的食药用价值
    1.2 黑色素的概述
        1.2.1 天然黑色素的分类
        1.2.2 天然黑色素的合成
        1.2.3 天然黑色素的理化性质
        1.2.4 天然黑色素的功能性
        1.2.5 天然黑色素的提取
        1.2.6 天然黑色素的纯化
        1.2.7 天然黑色素的结构研究进展
        1.2.8 天然黑色素的应用
    1.3 课题立题背景及意义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高粱黑粉菌黑色素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原料
        2.2.2 材料与试剂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4 试验方法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的紫外光谱分析
        2.3.2 不同提取方法对高粱黑粉菌黑色素提取的影响
        2.3.3 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2.3.4 响应面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的理化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原料
        3.2.2 材料与试剂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4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黑粉菌黑色素的理化性质
        3.3.2 黑粉菌黑色素与Cu~(2+)络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3.3.3 黑粉菌黑色素与Fe~(3+)络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结构的初步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原料
        4.2.2 材料与试剂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4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的聚酰胺柱层析分离
        4.3.2 黑色素L-25的RP-HPLC制备分离
        4.3.3 黑色素L-25-2的紫外光谱分析
        4.3.4 黑色素L-25-2的红外光谱分析
        4.3.5 黑色素L-25-2的UPLC-QTOF-MS分析
        4.3.6 黑色素L-25-2的~1HNMR解析
    4.4 小结
第五章 高粱黑粉菌黑色素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1.1 样品
        5.1.2 材料与试剂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2.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2.3 ABAP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PSC方法测定)
        5.2.4 CAA法测定抗氧化活性
        5.2.5 细胞毒性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试验
        5.2.6 对H_2O_2 诱导HepG2 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5.2.7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清除DPPH自由基
        5.3.2 清除ABTS自由基
        5.3.3 PSC法测定ABAP自由基清除率
        5.3.4 CAA法测定结果
        5.3.5 细胞毒性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测试结果
        5.3.6 高粱黑粉菌黑色素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5.3.7 不同浓度、不同时间黑色素对H_2O_2 诱导HepG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5.3.8 对H_2O_2 损伤HepG2 细胞中ROS、MDA和 LDH含量的影响
        5.3.9 对H_2O_2 损伤HepG2细胞中SOD和 GSH-Px含量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高粱黑粉菌黑色素的降糖活性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材料与试剂
        6.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6.2 试验方法
        6.2.1 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6.2.2 对PTP1B的抑制作用
        6.2.3 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
        6.2.4 数据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
        6.3.2 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判断
        6.3.3 对PTP1B的抑制率
        6.3.4 对PTP1B酶抑制类型判断
        6.3.5 黑色素L-25-2与PTP1B分子对接
    6.4 小结
第七章 高粱黑粉菌黑色素对肥胖小鼠的降脂作用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样品
        7.1.2 试验动物
        7.1.3 材料与试剂
        7.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7.2 试验方法
        7.2.1 建模
        7.2.2 试验动物分组
        7.2.3 试验动物体质检测
        7.2.4 采血与组织取材
        7.2.5 肝脏病理学检测
        7.2.6 血清酶学检测
        7.2.7 肝脏中TNF-a、IL-1β、IL-6 的含量测定
        7.2.8 试验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7.3.2 对小鼠进食量的影响
        7.3.3 小鼠体质分析
        7.3.4 对小鼠肝脏及附睾脂肪的影响
        7.3.5 肝脏组织切片观察
        7.3.6 血清酶学变化
        7.3.7 TNF-α、IL-1β、IL-6 的含量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3)沙蟹汁发酵机制的研究及其工艺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沙蟹及沙蟹汁概述
        1.1.1 沙蟹简介
        1.1.2 沙蟹汁
    1.2 传统发酵水产品的微生物研究
        1.2.1 鱼露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
        1.2.2 虾酱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
        1.2.3 发酵鱼制品中的微生物研究
    1.3 外加微生物在改善水产品风味中的作用
    1.4 水产品的挥发性风味
        1.4.1 水产品的风味
        1.4.2 挥发性风味研究进展
    1.5 水产品的不良风味去除研究进展
        1.5.1 物理去除法
        1.5.2 化学去除法
        1.5.3 生物去除法
        1.5.4 感官掩蔽法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2 沙蟹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与理化成分动态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菌种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3.2 沙蟹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
        2.3.3 沙蟹汁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
    2.4 小结
3 外加微生物发酵沙蟹汁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沙蟹汁分离微生物生长特性研究
        3.3.2 外加微生物生长特性研究
        3.3.3 不同菌种发酵沙蟹汁理化指标变化
        3.3.4 SPME-GC-MS分析风味成分
    3.4 小结
4 沙蟹汁的脱色脱腥处理研究及系列产品的调配工艺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沙蟹汁脱色处理
        4.3.2 沙蟹汁去腥处理
        4.3.3 沙蟹汁的调配
        4.3.4 对沙蟹汁原液、去腥处理及调配后沙蟹汁电子舌分析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挥发性成分测定GC-MS质谱图
附录2 不同菌种发酵沙蟹汁风味成分组分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添加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低脂干酪降胆固醇活性及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立题背景
    1.2 降胆固醇益生菌概述
        1.2.1 胆固醇与人体健康
        1.2.2 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方法
        1.2.3 益生菌降胆固醇活性的研究
        1.2.4 益生菌降胆固醇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益生菌在干酪中的应用研究
        1.3.1 干酪作为益生菌载体的优势
        1.3.2 益生菌干酪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
        1.3.3 益生菌干酪的研究进展
    1.4 低脂干酪研究现状
    1.5 益生元概述
        1.5.1 益生元对益生菌降胆固醇活性的影响
        1.5.2 益生元对低脂干酪品质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培养基和溶液的配置
    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设计
        2.3.1 降胆固醇活性益生菌的筛选
        2.3.2 低脂干酪降胆固醇活性及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
        2.3.3 益生菌低脂干酪成熟期特性研究
        2.3.4 益生菌低脂干酪对高脂血症小鼠的影响
    2.4 试验方法
        2.4.1 菌种的活化与保存
        2.4.2 降胆固醇益生菌的筛选
        2.4.3 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4.4 低脂契达干酪工艺优化
        2.4.5 干酪组成成分分析
        2.4.6 干酪质构测定
        2.4.7 干酪感官分析
        2.4.8 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质水解的测定
        2.4.9 干酪成熟过程中微生物指标的检测
        2.4.10 干酪模拟胃肠道消化益生菌活菌数的检测
        2.4.11 益生菌低脂干酪对高脂血症小鼠的影响
        2.4.12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降胆固醇益生菌的筛选
        3.1.1 胆固醇标准曲线
        3.1.2 供试菌株胆固醇降解率研究
        3.1.3 供试菌株胆盐水解酶活力定量分析
        3.1.4 供试菌株在模拟胃肠道消化后的耐受性
        3.1.5 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的确定
        3.1.6 菌株生长情况
    3.2 低脂干酪降胆固醇活性及品质影响因素分析
        3.2.1 发酵剂接种量的影响
        3.2.2 植物乳杆菌添加量的影响
        3.2.3 益生元种类的影响
        3.2.4 菊粉添加量的影响
        3.2.5 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的结果分析
    3.3 低脂契达干酪组分及品质的研究
        3.3.1 干酪组成成分分析
        3.3.2 干酪成熟过程中质构分析
        3.3.3 干酪感官分析
    3.4 干酪在成熟过程中蛋白质水解情况分析
        3.4.1 PH值4.6可溶性氮含量分析
        3.4.2 12 %TCA溶液中可溶性氮含量分析
        3.4.3 干酪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3.5 干酪菌群结构及胃肠道消化益生菌活菌数分析
        3.5.1 干酪成熟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分析
        3.5.2 干酪模拟胃肠道消化益生菌活菌数分析
    3.6 益生菌低脂干酪对高脂血症小鼠的影响
        3.6.1 体质量、摄食量、饲料利用率及脏器指数的测定
        3.6.2 血脂的测定
        3.6.3 益生菌干酪对小鼠肝脏和粪便中TC和TG质量分数的影响
4 讨论
    4.1 降胆固醇益生菌的体外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4.2 低脂干酪降胆固醇活性及品质的影响因素
    4.3 益生菌低脂干酪成熟期特性研究
    4.4 益生菌低脂干酪对高脂血症小鼠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聚合物吸附剂脱除淀粉糖色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聚合物吸附剂的预处理
        1.3.2 层析柱的装填
        1.3.3 葡萄糖浆的预处理
        1.3.4 聚合物吸附剂用于葡萄糖浆脱色的研究
        1.3.4. 1 聚合物吸附剂脱除葡萄糖浆色素的性质研究
        1.3.4. 2 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1.3.4. 3 流速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1.3.4. 4 p 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1.3.4. 5 脱色工艺的优化试验
        1.3.5 分析方法
        1.3.5. 1 色度测定方法
        1.3.5. 2 脱色率计算方法
        1.3.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聚合物吸附剂脱除葡萄糖浆色素的性质
    2.2 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2.3 流速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2.4 p 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2.5 响应面优化聚合物吸附脱除葡萄糖浆色素的工艺
    2.6 验证试验
3 结论

(6)水溶性大豆多糖体外结合重金属和胆汁酸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铅、镉、铜及其毒性概述
        1.1.1 铅、镉、铜的来源及危害
        1.1.2 铅、镉、铜中毒的防治措施
        1.1.3 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概述
    1.2 水溶性大豆多糖的研究进展
        1.2.1 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来源、结构及组成
        1.2.2 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功能性质
    1.3 胆汁酸盐研究进展
        1.3.1 胆汁酸盐概述
        1.3.2 胆汁酸盐结合剂的研究现状
        1.3.3 胆汁酸检测方法概述
    1.4 立题背景和意义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1.1 主要原料和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2.2.1 SSPS理化指标测定
        2.2.2 SSPS体外结合重金属离子试验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SPS-金属结合物
        2.2.4 SSPS体外结合胆汁酸盐试验
        2.2.5 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实结果与讨论
    3.1 SSPS的理化指标
        3.1.1 SSPS的基本成分
        3.1.2 SSPS的理化指标分析
    3.2 SSPS体外结合重金属试验
        3.2.1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分析
        3.2.2 pH改变对SSPS结合Pb~(2+)、Cd~(2+)、Cu~(2+)的影响
        3.2.3 SSPS体外结合Pb~(2+)、Cd~(2+)、Cu~(2+)的动力学曲线及模型拟合分析
        3.2.4 SSPS体外结合Pb~(2+)、Cd~(2+)、Cu~(2+)的等温曲线及模型拟合分析
        3.2.5 SSPS浓度改变对SSPS结合Pb~(2+)、Cd~(2+)、Cu~(2+)的影响
        3.2.6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SSPS结合Pb~(2+)和Cd~(2+)的干扰性
        3.2.7 Zn~(2+)、Mg~(2+)或Ca~(2+)与重金属离子争夺SSPS结合位点的置换作用
    3.3 SSPS体外结合胆酸盐试验
        3.3.1 SSPS体外结合胆汁酸盐动力学曲线
        3.3.2 SSPS体外结合胆汁酸盐的等温曲线及模型拟合
        3.3.3 pH对SSPS体外结合胆汁酸盐的影响
        3.3.4 离子强度对SSPS体外结合胆汁酸盐的影响
        3.3.5 不同结合剂对胆汁酸盐的结合能力比较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胆汁酸螯合剂类降血脂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胆汁酸的概述
2 胆汁酸螯合剂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特点
    2.1 对胆汁酸肠肝循环的影响
    2.2 对胆汁酸合成基因的调节作用
    2.3 使LDL受体表达增加
    2.4 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3 胆汁酸螯合剂类药物临床应用及疗效
4 胆汁酸螯合剂类药物不良反应与处理
5 研究进展
6 结语

(8)基于甲壳质及其衍生物牺牲空间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识别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0.1 分子印迹技术概论
        0.1.1 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历史
        0.1.2 分子印迹技术的特点
        0.1.3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0.1.4 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途径
    0.2 MIPs的制备方法及其形态
        0.2.1 本体聚合法
        0.2.2 原位聚合法
        0.2.3 悬浮聚合法
        0.2.4 沉淀聚合法
        0.2.5 表面分子印迹法
        0.2.6 其他方法
    0.3 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药物的检测
        0.3.1 概述
        0.3.2 药物检测的几种方法
        0.3.3 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药物的分析
    0.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0.4.1 立题依据
        0.4.2 研究思路
        0.4.3 创新点
第一章 基于甲壳质的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1.1 前言
    1.2 实验部分
        1.2.1 原料与试剂
        1.2.2 功能性甲壳质衍生物(Chol-CHT)的合成
        1.2.3 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Chol-MIP-CHT)的制备
        1.2.4 Chol-MIP-CHT的平衡结合实验
        1.2.5 Chol-MIP-CHT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1.2.6 Chol-MIP-CHT的选择性吸附实验
        1.2.7 Chol-MIP-CHT的重复性实验
        1.2.8 实际样品的吸附试验
        1.2.9 表征仪器及其方法
    1.3 结果与讨论
        1.3.1 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Chol-MIP-CHT)的形成
        1.3.2 平衡吸附性能
        1.3.3 等温吸附模型
        1.3.4 吸附动力学
        1.3.5 场发射扫描电镜
        1.3.6 选择性吸附
        1.3.7 可重用性
        1.3.8 Chol-MIP-CHT对实际样品中胆固醇的吸附率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壳聚糖的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颗粒和纤维的制备及其识别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和试剂
        2.2.2 胆固醇-壳聚糖衍生物(Chol-CS)的合成
        2.2.3 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颗粒和纤维(Chol-MIP-CS)的制备
        2.2.4 Chol-MIP-CS的平衡结合实验
        2.2.5 Chol-MIP-CS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2.2.6 Chol-MIP-CS的选择性吸附实验
        2.2.7 Chol-MIP-CS的重复性实验
        2.2.8 实际样品中胆固醇的吸附实验
        2.2.9 表征设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hol-CS衍生物和Chol-MIP-CS的红外光谱
        2.3.2 Chol-CS的核磁共振氢谱
        2.3.3 Chol-MIP-CS纳米颗粒和纤维的表面形貌
        2.3.4 平衡结合能力
        2.3.5 等温吸附Freundlich模型
        2.3.6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动力学
        2.3.7 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纤维的选择性吸附
        2.3.8 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纤维可重用性
        2.3.9 Chol-MIP-CS用于牛奶及鸡蛋黄中胆固醇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降胆固醇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在大鼠体内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立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胆固醇简介
        1.2.2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1.2.3 胆固醇的合成与代谢
        1.2.4 血清胆固醇含量过高对人体的危害
        1.2.5 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方法
        1.2.6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研究
        1.2.7 降胆固醇乳酸菌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课题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课题的来源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培养基
        2.1.3 实验试剂
    2.2 设备与仪器
    2.3 方法
        2.3.1 供试菌株的纯化与保存
        2.3.2 供试菌株降胆固醇能力的测定与鉴定
        2.3.3 高效降胆固醇菌株的综合评价
        2.3.4 目标菌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2.3.5 目标菌株的降血脂动物实验
        2.3.6 数据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落形态及菌体细胞形态特征
    3.2 乳酸菌降胆固醇能力的测定及鉴定结果
        3.2.1 乳酸菌的降胆固醇能力
        3.2.2 乳酸菌的 16S rDNA 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
    3.3 高效降胆固醇菌株的综合评价结果
        3.3.1 供试菌株在模拟消化环境下的耐受性
        3.3.2 胆盐水解酶活力定性测定结果
        3.3.3 供试菌株的去结合胆盐能力
    3.4 目标菌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
        3.4.1 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和 pH
        3.4.2 菌株的生长曲线
        3.4.3 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性
        3.4.4 菌株的耐药性
        3.4.5 溶血作用结果
    3.5 目标菌株的降血脂动物实验结果
        3.5.1 屎肠球菌 90-1 对大鼠摄食量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3.5.2 屎肠球菌 90-1 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3.5.3 屎肠球菌 90-1 对大鼠肝脏和粪便中 TC 的影响
        3.5.4 屎肠球菌 90-1 对大鼠粪便中 TBA 的影响
        3.5.5 屎肠球菌 90-1 对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3.5.6 屎肠球菌 90-1 对粪便含水量的影响
        3.5.7 肝脏乳酸菌的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供试菌株降胆固醇能力的测定与鉴定
    4.2 高效降胆固醇菌株的综合评价
    4.3 目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4.4 目标菌株在大鼠体内的降胆固醇作用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青稞β-葡聚糖对胆固醇的吸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原料与试剂
        1.1.2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青稞β-葡聚糖的制备
        1.2.2 胆固醇标准曲线的绘制
        1.2.3 β-葡聚糖样品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
        1.2.4 青稞β-葡聚糖对胆固醇的吸附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青稞β-葡聚糖的主要成分分析
    2.2 胆固醇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2.3 β-葡聚糖质量对吸附量的影响
    2.4 β-葡聚糖粒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2.5 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2.6 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
    2.7 青稞β-葡聚糖对胆固醇的吸附等温线
3 结 论

四、降胆固醇类聚合物吸附剂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氨基功能化重金属吸附材料的构建及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的研究[D]. 黄鑫. 江南大学, 2021(01)
  • [2]高粱黑粉菌黑色素分离、结构鉴定与生物活性研究[D]. 鲁明.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3]沙蟹汁发酵机制的研究及其工艺改进[D]. 陈蕾蕾.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4]添加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低脂干酪降胆固醇活性及品质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5]聚合物吸附剂脱除淀粉糖色素的研究[J]. 叶晓蕾,郭峰,罗建勇,林漫娜,陈志颖,李碧珠,黄智钧,王文博. 食品工程, 2017(02)
  • [6]水溶性大豆多糖体外结合重金属和胆汁酸盐的研究[D]. 田月月. 江南大学, 2016(02)
  • [7]胆汁酸螯合剂类降血脂药研究进展[J]. 江文文. 中国民康医学, 2015(11)
  • [8]基于甲壳质及其衍生物牺牲空间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识别性能的研究[D]. 李小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7)
  • [9]降胆固醇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在大鼠体内的应用研究[D]. 李婷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10]青稞β-葡聚糖对胆固醇的吸附作用研究[J]. 李莎莎,贾冬英,姚开.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2(02)

标签:;  ;  ;  ;  ;  

降胆固醇高分子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