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over ATM 技术

IP over ATM 技术

一、IP over ATM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肖家好[1](2021)在《浅谈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及其联网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公路作为国家基建的重要形式,在连通各地区域和活跃社会经济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路政改革的深入推进下,伴随着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及联网技术不断走向智能化、集群化。文章结合当前高速公路实践,梳理与分析几类常用的高速公路通信网络技术,在此基础上展望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和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旨在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曾鸿[2](2016)在《广域后备保护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广域后备保护对加速传统后备保护动作,简化整定计算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工程实用价值。但广域后备保护涉及设备众多,通信量大,如何保证保护在信息缺失及错误时仍能正确动作是其研究的重点,而现有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在容错性上还有待提升。广域后备保护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目前电力通信网采用以PPP为主的串行通信方式,信息传输速率较低,无法满足广域后备保护对实时性的高要求。因此,本文主要就如何提升广域后备保护算法的容错性和如何构建满足广域后备保护实时性要求的广域通信网两方面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该方法利用方向元件、距离保护Ⅰ段及Ⅱ段三组状态信息实现故障判别,通过建立评价函数,采用蚁群优化算法寻优来提高算法的容错性。利用MATLAB编程实现基于蚁群算法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算法有着较好的容错性。分析了广域后备保护算法的功能和特点,根据IEC 61850标准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包括逻辑节点、逻辑设备等在内的广域后备保护IED的信息模型,详细分析了广域后备保护逻辑节点间的交互过程。该信息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实现设备间的无缝连接,减少数据转换所需时间。最后分析了信息在广域通信网上传输的时延要求,总结了现有交换技术和组网模式的特点,提出了融合MPLS技术的IP over SDH通信网络方案。利用OPNET Modeler对通信方案进行了建模分析,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案能充分满足广域后备保护对实时性的要求。

陈晓红[3](2012)在《ATM与IP结合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IP技术与AT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对这两种技术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两种技术的发展趋势——ATM与IP结合技术及应用。

陶驷[4](2011)在《IP over SDH和IP over ATM技术介绍》文中提出网络信息量爆炸式增长和IP技术的深入人心促进宽带IP主干网的出现和发展。本文比较了IP over ATM和IP over SDH两种主流的主干网技术,分析了两者间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李恒[5](2010)在《高速公路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是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支撑系统,而通信网络技术是构建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核心。目前应用于高速公路通信领域的网络技术主要有SDH、ATM、WDM、IP、ASON等技术,这几种通信网络技术将是高速公路通信网络融合技术未来交通通信网络的优先发展方向。

苏群[6](2010)在《兖矿集团RPR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在企业中处在非常重要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并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论文在分析和探讨兖矿集团数据网现状、RPR标准和应用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网络主要相关技术,重点对兖矿集团RPR网络的解决方案、相关设计、系统测试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论文首先分析和研究了IP over ATM、IP over SDH、IP over WDM、IP over GigaEthernet和IP over RPR五种关键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兖矿集团数据网络采用IP over RPR技术的优化方案,并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对于高性能、宽带的IP需求业务方面,IP over RPR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而且线路利用率高的优点,据此对IP over RPR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针对兖矿集团数据网络采用IP over RPR技术的优化结论。其次,在兖矿集团采用IP over RPR技术这一思想的基础之上,阐述了络明、华为和思科三家网络产品的组网解决方案,同时分别给出了它们的网络拓扑结构、组网设备选型和详细的设备信息,并且提出了它们详细的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同时,在路由协议分析、二层MPLS VPN的路由设计和三层MPLS VPN的路由设计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网络设备的选型以及集团数据网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兖矿集团数据网的路由设计方案;并根据兖矿集团数据网自身的特点以及不同网络设备的组网方案,提出了兖矿集团数据网的QoS的设计方案,以此来保证集团数据网优化后的网络服务质量;最后,得出兖矿集团数据网络的优化组网方案,并且根据兖矿数据网络服务需求特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应用系统支持的设计。在兖矿集团数据网优化的基础上,对网络的测试方法、测试内容、测试范围和测试标准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具体测试方案。经测试网络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兖矿集团的应用需求,同时针对经济性和可运行性做了一定的分析,证明了优化方案针对原集团数据网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网络性能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刘晓莉,张旭[7](2009)在《IPoverATM技术分析》文中提出本文着重介绍了ATM技术与IP技术的相关概念,ATM技术和IP技术主要的工作原理,以及这两种数据传输方式的区别与联系,本文最核心的部分是介绍ATM技术与IP技术在现阶段数据通信业务中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对两种技术相结合的工作模型和工作流程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各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基本上了解现阶段数据通信在甘肃电力信通公司宽带业务中的应用。

郑芳只[8](2009)在《基于多媒体卫星通信的组播方案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多媒体卫星通信网络是一个把空间和地面宽带通信融合于一体的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卫星通信采用星上处理和交换技术,把通信路由功能从地面设备转移到空间卫星上,从而使卫星系统的容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满足了用户多种业务的通信的需求。但由于业务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业务需要,针对其特点选择合理的传输方式。在传统的单播传输的基础上,随着近年来VOD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业务的广泛需求,组播传输方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针对多媒体通信卫星系统的组播通信进行研究,设计出适用于多媒体通信卫星系统的组播方案。深入研究IP技术与ATM技术的结合原理,并对现有的IP组播技术和卫星ATM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基于多媒体通信卫星的组播方案,主要包括组播方案的通信接口的设计、组播地址解析服务器的设计和组播地址解析原语的设计。同时,在仿真环境下实现一种基于组播方案的仿真系统,即视频聊天系统,其包括用户端、信关站和组播地址解析服务器,验证了组播方案的可行性。由于卫星具有高带宽和大范围地理区域的广播特性,且利用多媒体通信卫星独特的星上处理能力,使得服务端到用户端只需要一跳传输的过程,避免了复杂的路由机制和路由瓶颈问题,从而减少了到达目的地址的处理延迟。仿真结果表明该组播方案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在很大范围内提供组播数据,与地面网络组播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姚伟明[9](2008)在《光互联网与IP over DWDM技术的演进》文中指出探讨了光互联网的支撑技术和演进策略,分析了IP over DWDM等关键支撑技术的难点与发展趋势。首先,比较分析了若干种典型的网络层次模型及其性能,指出IP over DWDM是实现未来宽带互联网的关键支撑技术;其次,分析了IP over DWDM的技术难点,指出全光信号处理和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是实现IP over DWDM的重要手段,并预言了在相关技术成熟后,光分组网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光互联网的发展。

渠淑珍[10](2008)在《晋中宽带IP城域网规划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是在研究和分析宽带IP城域网相关技术特征及组网原则的基础上对晋中宽带IP城域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具此提出城域网的规划和建设方案;另外,结合分析出的方案与晋中现运行的网络实际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提出其优化措施。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主要工作放在晋中宽带IP城域网规划研究方面,包括研究分析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核心技术和接入技术,结合晋中网络现状,设计出网络规划图,并对分析目前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在规划中主要是对太谷县局汇聚节点进行组网。主要工作成果是晋中宽带IP城域网网络建设方案及对现行网络的优化措施。

二、IP over ATM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P over ATM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及其联网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基本概述
2 当前高速公路通信网络技术的几种形式
    2.1 SDH技术
    2.2 ATM技术
    2.3 IP技术
3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及联网技术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的思考
    3.1 ATM技术及SDH技术的交叉融合———ATM over SDH
    3.2 IP技术及ATM技术的交叉融合———IP overATM
    3.3 IP技术及SDH技术的交叉融合———IP over SDH
    3.4 IP技术及WDM技术的交叉融合———IP over WDM
4 结语

(2)广域后备保护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广域后备保护研究现状
        1.2.1 保护系统结构分析
        1.2.2 广域后备保护分区
        1.2.3 广域后备保护算法
        1.2.4 广域通信系统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蚁群算法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
    2.1 引言
    2.2 蚁群算法介绍
        2.2.1 ACA的基本思想
        2.2.2 解决旅行商问题的基本原理
    2.3 基于蚁群算法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
        2.3.1 求解问题转化
        2.3.2 评价函数的建立
        2.3.3 算法流程图
    2.4 算例分析
        2.4.1 参数设置
        2.4.2 对某 110k V区域电网保护配置分析
        2.4.3 正常情况
        2.4.4 信息缺失
        2.4.5 信息错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IEC 61850的广域后备保护信息传输模型
    3.1 引言
    3.2 基于IEC 61850的广域后备保护IED建模方法
    3.3 基于IEC 61850的广域后备保护信息模型建立
        3.3.1 逻辑节点LN的设计
        3.3.2 逻辑节点数据类选择
        3.3.3 逻辑设备LD建立
    3.4 基于IEC 61850的广域后备保护通信服务模型
        3.4.1 信息交换服务模型
        3.4.2 信息交互分析
        3.4.3 发布/订阅机制
        3.4.4 GOOSE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域后备保护通信系统方案及实时性评价
    4.1 引言
    4.2 广域通信网的数据流和时延要求
        4.2.1 数据流分析
        4.2.2 时延要求
    4.3 电力通信网的交换技术及组网模式
        4.3.1 交换技术
        4.3.2 IP组网模式
    4.4 基于MPLS的IP over SDH组网方案
    4.5 广域后备保护通信网络实时性评价
        4.5.1 OPNET Modeler简介
        4.5.2 仿真实例
        4.5.3 仿真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3)ATM与IP结合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ATM与IP技术简介
    1. ATM技术的特点。
    2. IP技术的特点。
三、ATM与IP技术的结合
    1. IPOA技术。
    2. MPLS技术。
四、结语

(4)IP over SDH和IP over ATM技术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宽带IP支持技术
    2.1 IP over ATM
    2.2 IP Over SDH
    2.3 IP over ATM与IP over SDH比较
3 总结

(5)高速公路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概述
2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网络技术
    2.1 SDH技术
    2.2 ATM技术
    2.3 WDM技术
    2.4 IP技术
    2.5 ASON技术
    2.6 网络融合技术
        (1) ATM over SDH。
        (2) IP Over ATM。
        (3) IP Over SDH。
3结论

(6)兖矿集团RPR网络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1.1.1 兖矿集团数据网现状
        1.1.2 兖矿现有网络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RPR 标准化和研究现状
        1.2.2 RPR 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内容安排
2 网络主要相关技术对比分析
    2.1 现行骨干网络技术分析
        2.1.1 IP Over ATM
        2.1.2 IP Over SDH
        2.1.3 IP Over WDM
        2.1.4 IP Over GigaEthernet
        2.1.5 IP Over RPR
    2.2 RPR 网络技术分析
        2.2.1 分组ADM 式交换机制
        2.2.2 自动拓扑识别
        2.2.3 空间复用技术
        2.2.4 基于源路由和服务等级的50ms 环保护倒换
        2.2.5 物理层的媒质独立性
    2.3 本章小结
3 网络方案分析与设计
    3.1 络明网络产品的解决方案
        3.1.1 网络结构与设计
        3.1.2 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
    3.2 华为网络产品的解决方案
        3.2.1 网络结构与设计
        3.2.2 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
    3.3 思科网络产品的解决方案
        3.3.1 网络结构与设计
        3.3.2 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
    3.4 兖矿集团数据网的路由设计
        3.4.1 路由协议的分析
        3.4.2 二层MPLS VPN 的路由设计
        3.4.3 三层MPLS VPN 的路由设计
    3.5 兖矿集团数据网的QoS 的设计
        3.5.1 QoS 设计原则及基本框架
        3.5.2 兖矿集团QoS 涉及的相关技术
        3.5.3 QoS 实现机制
        3.5.4 QoS 部署方案及SLA 实现方案建议
    3.6 不同设备组网的对比分析
    3.7 应用系统支持
    3.8 业务应用解决方案
        3.8.1 数据应用
        3.8.2 ERP 系统
        3.8.3 医疗保险系统
        3.8.4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
        3.8.5 视频会议
        3.8.6 IP 电话解决方案
    3.9 本章小结
4 系统测试及经济分析
    4.1 测试范围
    4.2 测试内容及标准
        4.2.1 传输网测试
        4.2.2 数据网测试
    4.3 网络运行情况
    4.4 经济分析
        4.4.1 经济性分析
        4.4.2 可运营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IPoverATM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ATM技术原理分析
2 IP技术原理分析
3 ATM网与IP网的异同
4 ATM与IP技术的结合
    4.1 IP协议分组对ATM AAL5层的封装
    4.2 ATM网络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地址解释机制
    4.3 对多点投递服务的支持
    4.4 IP OA (IP Ove r ATM) 是在ATM-LAN上传送IP数据包的一种技术
        4.4.1 ATM-LAN中的LIS
        4.4.2 IPOA功能介绍
        4.4.3 IPOA工作过程
5 ATM和IP技术的结合在信息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8)基于多媒体卫星通信的组播方案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
    2.1 系统概述
    2.2 系统结构
    2.3 技术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媒体卫星通信的组播方案分析与设计
    3.1 多媒体卫星通信中组播方案需求分析
        3.1.1 多媒体卫星通信中组播需求
    3.2 多媒体卫星通信中组播方案的设计思路
        3.2.1 IP组播的研究
        3.2.2 IP over ATM方案的研究
        3.2.3 IP组播与ATM技术的研究
    3.3 组播方案的系统结构的设计
        3.3.1 用户端的设计
        3.3.2 MARS服务器的设计
        3.3.3 信关站设计
        3.3.4 ATM交换机
    3.4 组播方案的工作流程的设计
    3.5 组播方案的通信接口的设计
        3.5.1 用户端与信关站接口设计
        3.5.2 信关站与ATM交换机接口设计
        3.5.3 信关站与MARS服务器接口设计
    3.6 MARS原语的设计
        3.6.1 MARS原语的作用
        3.6.2 MARS_Request原语格式的设计
        3.6.3 MARS_Multi和MARS_Nak原语格式的设计
        3.6.4 MARS_Join和MARS_Leave原语格式的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媒体卫星通信的组播方案的实现与测试
    4.1 卫星通信的组播方案的仿真系统的设计
    4.2 用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4.2.1 用户端的工作流程的设计
        4.2.2 功能模块实现
    4.3 MARS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4.3.1 MARS服务器工作流程的设计
        4.3.2 MARS服务器实现
    4.4 信关站的设计与实现
        4.4.1 功能模块的设计
        4.4.2 信关站的实现
    4.5 基于卫星通信的组播方案的测试
        4.5.1 测试环境
        4.5.2 测试过程
        4.5.3 测试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9)光互联网与IP over DWDM技术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为什么考虑IP over DWDM
3 IP over DWDM的困难
4 演进的过程
5 光分组交换网——未来光网络的一个方向
6 结 语

(10)晋中宽带IP城域网规划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宽带IP城域网系统概述
    1.1 宽带IP城域网的基本概念
    1.2 宽带IP城域网的结构
    1.3 宽带IP城域网的特点
        1.3.1 业务特点
        1.3.2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1.3.3 结构特点
第二章 宽带IP城域网主要技术简介
    2.1 骨干网技术
        2.1.1 IP over ATM技术
        2.1.2 IP over SDH技术
        2.1.3 IP over DWDM技术
        2.1.4 IP over OPTICAL
    2.2 接入技术
        2.2.1 ADSL技术
        2.2.2 FTTX+LAN技术
        2.2.3 HFC技术
        2.2.4 无线接入技术
第三章 宽带IP城域网网络规划方案
    3.1 网络的建设原则
        3.1.1 网络结构
        3.1.2 路由协议及路由策略
        3.1.3 IP地址划分及域名系统
        3.1.4 网络管理系统
        3.1.5 认证计费及业务管理系统
    3.2 网络设计流程
    3.3 晋中IP城域网规划
        3.3.1 太谷网络现状
        3.3.2 存在问题
        3.3.3 太谷宽带网络规划
第四章 晋中宽带IP城域网的实施方案
    4.1 CE路由选择
    4.2 汇聚节点内业务流量说明
    4.3 VLAN简介
        4.3.1 VLAN的概念
        4.3.2 VLAN透传和VLAN群划分示意图
        4.3.3 用户VLANID的划分方法
    4.4 IP地址的规划
        4.4.1 IP地址分配总体原则
        4.4.2 IP地址分类
        4.4.3 用户地址分配原则
        4.4.4 IP网络地址分配原则
        4.4.5 IP地址调整原则
第五章 晋中宽带IP城域网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5.1 目前存在问题
        5.1.1 网络结构方面
        5.1.2 设备运行方面
        5.1.3 业务开展方面
        5.1.4 网管系统方面
    5.2 优化措施
        5.2.1 优化汇聚层网络结构
        5.2.2 提高网络安全性,实现宽窄带流量分离
        5.2.3 减少接入层网络级联层次
        5.2.4 提高接入层自愈能力
        5.2.5 提高帐号绑定率
        5.2.6 增强网管手段
第六章 晋中市宽带IP城域网的安全与管理
    6.1 网络安全设计
        6.1.1 业务安全
        6.1.2 设备安全
        6.1.3 数据安全
        6.1.4 网络设备安全
        6.1.5 网络边界安全
    6.2 网络管理的设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IP over ATM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及其联网技术[J]. 肖家好.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01)
  • [2]广域后备保护的研究与应用[D]. 曾鸿. 贵州大学, 2016(03)
  • [3]ATM与IP结合技术应用研究[J]. 陈晓红. 企业导报, 2012(21)
  • [4]IP over SDH和IP over ATM技术介绍[J]. 陶驷. 无线互联科技, 2011(03)
  • [5]高速公路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J]. 李恒. 交通科技, 2010(04)
  • [6]兖矿集团RPR网络的分析与设计[D]. 苏群. 西安科技大学, 2010(05)
  • [7]IPoverATM技术分析[J]. 刘晓莉,张旭. 甘肃科技纵横, 2009(05)
  • [8]基于多媒体卫星通信的组播方案研究与实现[D]. 郑芳只. 东北大学, 2009(03)
  • [9]光互联网与IP over DWDM技术的演进[J]. 姚伟明. 现代电子技术, 2008(13)
  • [10]晋中宽带IP城域网规划方案研究[D]. 渠淑珍.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0)

标签:;  ;  ;  ;  ;  

IP over ATM 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