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之王王志明

中国阀门之王王志明

一、王志明 中国阀门之王(论文文献综述)

强毅,李勇,邱仁敏,覃荣高,吕许朋,范良军[1](2021)在《西南岩溶区非饱和红黏土初始含水率对氟运移影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南岩溶区表层风化沉积的红黏土是地下水污染的天然防渗材料之一。近年来,云南大量水电铝项目的实施对地下水造成极大的氟化物污染风险。因此,研究氟在红黏土中的运移机制对于岩溶区水电铝项目危废渣库的安全运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生产实际意义。以云南省岩溶区红黏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柱试验研究初始含水率对非饱和红黏土中氟运移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红黏土的初始含水率控制着氟的出流和穿透的时间、弥散系数、阻滞系数以及氟的垂直分布特征。这些参数对西南岩溶区不同季节不同含水率的红黏土地区土壤和地下水氟污染风险管控提供重要的依据。

张雨[2](2021)在《甘肃某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及核素迁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积极发展核电是中国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应对减碳排放计划和落实国家安全防控的重大战略选择,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当前中国已经从核电落后国跨入世界核电大国行列。在中国大力发展核电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放射性核废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如何经济、安全和有效地处置核废料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重点关注问题。为提高核燃料利用率和压缩核废料体积,中国采用闭式核燃料循环政策,首先对乏燃料进行淬取、浓缩及分离等后处理工序,分离回收可用核素,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核废料,将按照辐射等级分别进行近地表处置和深地质处置。在核废料运输、暂存、后处理及近地表处置的过程中绝对安全是无法保证的,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将率先进入包气带,并沿包气带向地下水迁移。核素在水中主要以离子、络合离子、分子、胶体等形式存在,当核素与包气带接触及在其内部内迁移时,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下,包气带能够有效阻滞、延缓核素向地下水迁移,并使得部分核素吸附在有机质内和土壤颗粒表面,大幅度减缓核素向生物圈扩散的速度。由于不同包气带因自身特异性对核素阻滞能力有较大差异,因此,只有查明包气带土体成分组成、土-水特征及核素迁移规律,才能使核废料相关厂区选址及后续建设更加合理,从而充分发挥包气带在核事故下保护地下水的天然屏障作用。本文以位于中国甘肃某戈壁区的乏燃料后处理厂预选厂区为研究背景,对厂区包气带土体成分、结构和非饱和土-水特征进行了详细调查;在查明厂区及近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包气带非饱和水力参数的基础上,模拟了核素3H、60Co和137Cs在包气带内的迁移、累积行为;参考当前核废料相关厂区国际常用防护措施,并结合研究区包气带特异性与核素迁移规律,提出了三种建议性防护措施,随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各防护措施进行了评估与验证。全文研究内容对于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研究及该乏燃料后处理厂预选厂区和类似土质厂区的适宜性评价、危险性评估、应急措施建设以及紧急事故救援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野外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对预选厂区及近区域气象、水文和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总结,从多角度对预选厂址适宜性进行了讨论,并为包气带内核素迁移数值模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调查与统计结果显示:预选厂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年降雨稀少,地下水流速缓慢、水位变幅小,地层稳定、第四系包气带厚度适中,近区域内无密集人口。厂区位置具有突出的水文地质优势、气候优势和地理优势,作为乏燃料后处理厂厂址具有良好的适宜性。(2)通过室内试验对预选厂区内包气带土样进行了物质组成和基本物理性质分析,以对包气带形成机制、土体成分、结构和基本物理性质有更好的了解。测试结果表明:预选厂区包气带为第四系冲洪积土体,包括全新统冲洪积层和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土体粒度跨度较大,包含黏粒组、粉粒组、砂粒组、砾粒组和碎石组,均一性极差;整体呈弱碱性,为亚氯盐渍土、弱盐渍土;平均干密度分别为1.798 g/cm3和1.815 g/cm3,平均孔隙率分别为37.8%和36.1%。(3)在预选厂区开展了包气带饱和垂向渗透系数试验和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并结合室内滤纸法试验,对包气带土-水特征进行了详细调查,以此获取包气带非饱和水力参数和总结包气带内水分迁移规律,并对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提供基础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双环法测量包气带饱和垂向渗透系数与单环法和改进IAM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置信度,改进IAM法不适用于砾砂和砾石含量较高的地层,包气带内全新统冲洪积层与上更新统冲洪积层饱和垂向渗透系数相差较大,平均值分别为6.962m/d和0.240m/d;由于土体粒径跨度较大,研究区包气带在自然脱湿过程中含水率与基质吸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呈明显的阶段性,应用“毛细管束模型”能够较好的解释这一现象;当地层含水率在饱和状态和自然状态之间变化时,其基质吸力主要属于毛细作用阶段;细粒土能够有效提高戈壁区包气带的持水能力,随着黏粒与粉粒含量的升高,低含水率状态下,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基质吸力明显高于全新统冲洪积层,且随着含水率降低,基质吸力差值逐渐升高。(4)结合现场水分运移试验与改进滤纸法室内试验获取了预选厂区包气带土体全范围土-水特征曲线数据,随后利用VG模型对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公式拟合,并求得模型参数。在拟合土-水特征曲线过程中得到以下结论:通过改进滤纸法,能够有效对含砂量高、结构性较弱的土体进行基质吸力测量;应用lsqcurvefit函数对土-水特征曲线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求解具有方法简单、结果精确度较高的特点;VG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甘肃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曲线;与Hydrus官方参考值相比,预选厂区包气带土体非饱和土-水特征参数与砂质壤土和壤质砂土两种土质较为相近。(5)依据预选厂区多年气象统计数据与包气带非饱和水力参数,通过Hydrus-1D软件模拟了不同降雨强度下核素3H、60Co和137Cs在包气带内的迁移、累积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在1000年模拟期内仅核素3H迁移至地下潜水位处,而核素60Co和137Cs始终滞留在包气带内;泄漏后的第42天地下水潜水位处3H放射性活度浓度达到国际污染标准;大时间尺度下,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地下水潜水面处核素3H放射性活度浓度峰值逐渐升高、滞留核素60Co和137Cs在包气带内的竖向迁移距离大幅度提升;针对包气带内滞留核素,初始浓度主要影响核素在包气带内放射性活度浓度峰值,分配系数主要影响核素在包气带内放射性活度浓度峰值位置与最大迁移距离。(6)根据预选厂区包气带特异性与包气带内核素迁移规律,参考当前核废料相关厂区国际常用防护措施,提出了隔绝地表渗水、包气带置换黏土层和设置降水群井三种建议性防护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了验证与评估。模拟结果显示:三种防护措施对紧急事故下及事故后阻滞、延缓核素向地下水迁移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泄漏初期单位时间核废液入渗量、延后地下水放射性活度浓度达到污染标准的时间、压制地下水潜水面处核素放射性活度浓度峰值、降低滞留核素在包气带内的迁移距离。

艾鑫[3](2021)在《光致超声驱动流体器件的制备优化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激光器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具有发射出的激光质量纯净、光谱稳定、方向准直、能量密度大的优异特点。光流控技术在微流控系统、生物、化学基础研究以及医学器件中具有大量的应用,利用光驱动流体具有能量无损耗,无接触无污染,时间空间上易精确控制等优异特点。由于光子具有线动量与机械动能,将激光的动量传给流体并高效精确地控制流体一直是近几十年的研究热点所在。目前的方法大多是利用光-热,光-电等能量转换方法将光的能量间接转移到流体中,可以实现毫米每秒的运动速度。2017年,通过纳秒脉冲激光入射金纳米颗粒水溶液产生的光致超声驱动流体运动现象,将激光驱动流体速度提升到4 cm/s的级别,随后,通过金离子注入石英基板实现了激光对流场的实时驱动,使其在微流控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对于光致超声器件的制备材料器件选取与机理依然存在很多未知,离子注入金属和基板材料对光致超声的性能影响尚未系统性地研究,实现高驱动力、长寿的光致超声驱动流体器件仍然是一个挑战。本研究基于光致超声驱动流体运动与离子注入的研究,进一步从理论与实验上进行激光驱动流体器件的制备优化与机理研究。本项目从驱动流体持续时间与驱动流速两个角度设计了相应的实验研究不同参数对器件的影响。对比了不同基板厚度、不同离子注入浓度对器件驱动液体流速的影响,发现流场速度随注入浓度的增大而变强,这说明了光声效应的驱动能力与吸光度相关;在同样的条件下对比了铁,金,钨三种金属注入的器件对液体驱动的最大速度与器件驱动寿命,发现金的初始速度最快,这与其较高的热导率相关;但是铁与钨具有更优的流场持续能力,能在激光照射至10到30分钟后保持速度基本不发生变化,这与其相对较高的金属熔点密切相关。也分析对比了注入基板种类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综合看来石英基板能给予器件最好的流场寿命与流场强度,因为其导热系数较低且由于晶体形状和较高机械强度导致粒子析出较少。最后,本项目还设计实验探讨了在不同激光功率下时低功率预处理与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另外测量了在120 m W的激光功率下的最大速度,金,铁都可以达到分米每秒的数量级别,这比之前记录的同等功率下的速度提升了3到4倍,这为后续光致超声驱动流体机理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并推动了光致超声驱动流体器件的实际应用。

吴涛[4](2020)在《毛细阻滞型覆盖层水气热耦合运移机理及甲烷减排性能》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内超级城市的形成,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以及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垃圾填埋场是排在第三位的人为甲烷排放源,对全球变暖产生了重要影响。填埋场封场覆盖层是控制填埋气排放、降低填埋气污染扩散的重要屏障,黄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覆盖材料,深入研究黄土/碎石毛细阻滞型覆盖层中的水-气-热-甲烷氧化相互作用规律,有助于优化封场土质覆盖层设计,减少填埋场中的填埋气体尤其是甲烷气体的排放量。本文依托黄土/碎石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现场甲烷氧化试验基地,分别在不同季节进行了现场尺度的覆盖层甲烷氧化试验以及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了覆盖层在不同季节下的水气热分布规律、甲烷氧化速率以及填埋气排放量变化;建立了非饱和土中考虑甲烷氧化作用、水蒸气以及温度梯度影响的水气热耦合运移分析模型,对土质覆盖层中的水、气、热运移规律以及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土质覆盖层的甲烷减排能力设计方法,给土质覆盖层的甲烷减排能力设计提供了参考。根据以上研究,获得了以下结论:(1)建立了非饱和土中考虑甲烷氧化作用、水蒸气以及温度梯度影响的水气热耦合运移分析模型,并利用室内甲烷氧化土柱试验和底部加热土柱促进水分蒸发试验对该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该数值模型模拟得到的覆盖层中的多组分气体浓度、基质吸力值、气压、土壤温度等与土柱试验的实测结果十分吻合,该模型为研究土质覆盖层中的甲烷运移提供了工具。(2)提出了一套简单快速测试覆盖层的填埋气排放量以及甲烷氧化速率的原位测试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甲烷检测仪和便携式沼气分析仪在原位快速测试静态箱内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根据通入覆盖层的CH4和CO2的体积分数以及地表CH4和CO2的排放量估算覆盖层甲烷氧化能力,避免了测试期间频繁取样对静态箱内气体浓度的扰动以及运输样品回实验室测试产生的误差。由于激光甲烷检测仪能够快速测得静态箱内的甲烷浓度,可以设置多组静态箱同时测试,缩短了测试时间。(3)降雨导致覆盖层中的水气运移发生明显变化,降雨后覆盖层的填埋气排放“热点”更加明显。由于覆盖层中土壤非均质、存在裂隙发育以及坡度导致含水量分布不均匀的影响,覆盖层中存在优势流通道,填埋气排放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覆盖层中的裂隙在遭遇降雨时可作为优势流通道进而加速水分入渗,降雨结束后土壤水分通过裂隙内表面迅速蒸发,导致降雨后该区域的导气性能相对其他区域能够更快恢复,填埋气优先从优势流通道所在的区域流出。降雨后优势流对覆盖层中气体运移的影响增强,在九个测试点测得的降雨前和降雨后的填埋气最大排放量从714.98 gm-2 d-1上升至1100.05 gm-2 d-1,降雨后填埋气排放“热点”更加显着。(4)黄土/碎石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的服役性能随着季节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黄土/碎石交界面毛细阻滞作用的影响在秋冬季节更加显着。覆盖土在冬季温度低但含水量高,在夏季则相反;夏季受高温高蒸发的影响,黄土层底部的体积含水量一般低于田间持水量(32%V/V),黄土/碎石交界面毛细阻滞作用对覆盖层含水量及气体运移的影响并不突出;在秋冬季,由于黄土/碎石交界面毛细阻滞作用的影响,黄土层底部的体积含水量长期维持在高于40%(即85%的饱和度)的水平,覆盖层的导气性能明显下降,毛细阻滞作用对覆盖层中气体运移的影响十分显着:由于覆盖层在夏季的温度更加适宜且甲烷通入量更高,其在夏季测得的最大甲烷氧化速率(93.3 gCH4 m2 d-1)明显高于冬季(57.1 g CH4 m2 d-1)。另外,甲烷排放量热点通常分布在坡上和坡中区域的边界,而且在夏季更加显着,这主要是由于(i)试验区边界处大量存在的裂缝形成的优势流通道以及(ii)夏季覆盖层的低含水量促进了覆盖层中的气体运移。(5)通过对现场试验结果的数值反分析,确定了模拟现场黄土/碎石毛细阻滞型覆盖层中水、气、热运移以及甲烷氧化作用所需的相关参数,进而对水蒸气补给、温度梯度以及甲烷氧化作用对覆盖层的影响逐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蒸发作用下,有水蒸气供给的覆盖层的剖面水量相对无水蒸气供给的覆盖层提高了 19%,有水蒸气供给下黄土层底部的体积含水量相比无水蒸气供给提高了 35.9%;温度梯度促进了覆盖层内水分的蒸发,在覆盖层十分干燥时,温差为15℃的覆盖层蒸发量相比无温差覆盖层提高了 75%,此外,当覆盖层温度梯度使甲烷氧化区域的土壤温度向最适宜温度靠近时会提高覆盖层甲烷氧化速率,反之则降低;覆盖层中的甲烷氧化作用最高可使甲烷氧化区域土壤温度提高1.39℃,考虑甲烷氧化作用的覆盖层浅部(即主要的甲烷氧化区域)体积含水量相对于不考虑甲烷氧化作用最高可提高2.1%。(6)给出了土质覆盖层的甲烷排放量简化分析模型以及甲烷减排能力设计方法。由于温度梯度以及水蒸气供给情况对覆盖层中的水气运移以及甲烷氧化作用有明显影响,在设计覆盖层甲烷减排能力时需要将气候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纳入考虑,建议根据最近十年的气象数据对覆盖层的服役性能表现进行数值模拟,据此评估所设计覆盖层在安全控制气压下允许的填埋气年通入量。根据安全控制气压下覆盖层的填埋气年通入量和堆填垃圾的填埋气年产气速率确定西安填埋场第八平台的封场时间为停止堆填垃圾后1.5年,根据封场时进入覆盖层的甲烷通量和澳大利亚甲烷排放标准确定所需的覆盖层甲烷氧化速率不应低于177.8g m-2 d-1,依据修正后的培养瓶试验估算覆盖层甲烷氧化速率计算式确定覆盖土所需的堆肥掺量不应低于9.4%。

金杰[5](2020)在《基于降雨预报的干深时域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对我国水资源匮乏以及农田灌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降雨预报的干深时域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实现了农田环境参数的实时动态监测、根据天气预报和土壤湿度自主决策灌溉,以及农田环境数据的存储与查询,对于提升我国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以农田种植番茄为例,设计了以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组成的传感节点,将农田环境信息远程发送到集控中心,突破了地域限制,方便农户查看农田土壤湿度信息。集控中心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通过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设计实时监控,实现了TCP监听端口的多线程应用;通过配置NI OPC Server的方式,实现了LabVIEW与PLC的以太网连接;通过设置ODBC数据源,利用LabSQL工具包将LabVIEW与数据库SQL Server 2008相关联,实现了数据的存储与查询;将网页上当地的天气预报引入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减少了降雨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对番茄的水分需求进行了分析,确定各个生长阶段的最佳土壤湿度以及干深时域所延长灌溉的时间;考虑到三天内是否有雨,通过LabVIEW模糊逻辑工具包,设计了常规模糊控制器和雨量模糊控制器,并详细介绍了模糊控制器设计步骤,完成了智能灌溉程序的编写。搭建基于降雨预报的干深时域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试验平台,对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系统测试结果显示:数据输出结果准确,GPRS传输可靠,系统硬件均正常工作,数据存储与查询正常,天气预报信息可靠;系统可自主根据番茄的需水量以及天气预报信息驱动电磁阀完成智能化灌溉,也可手动实施灌溉。

孙睿[6](2020)在《花椒籽油的制备及α-亚麻酸的纯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在我国花椒种植产业中已达到全国第一,花椒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花椒籽是花椒调味品的副产物,花椒籽中含有较高的功能性油脂,是一种很好的新型油料资源,但每年有着大量的花椒籽被浪费。因此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发花椒籽,对花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对花椒籽油的提取工艺、理化性质、主要脂肪酸含量、花椒籽油的精炼以及油中α-亚麻酸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研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花椒籽油,以油的提取率与其中α-亚麻酸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通过响应面同步优化花椒籽油的萃取工艺。经过分析可知,此工艺对花椒籽提油率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含量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通过同步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1℃,萃取时间90min,此条件下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得到花椒籽的提油率平均为12.52%,α-亚麻酸含量平均为4.45%。通过对花椒籽提油率和α-亚麻酸含量采用响应面同步优化法进行模拟,得到的数学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偏差较小,说明该回归模型具有可靠性。(2)对比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的花椒籽油与传统溶剂提取的花椒籽油品质特性。超临界CO2萃取的花椒籽油具有丰富的花椒籽香味,无异味,提取率为12.52%,α-亚麻酸含量为4.45%,水分含量为0.52 g/100g,酸价18.8(KOH)mg/g,过氧化值16 mmol/kg,皂化值198 mg/g,不皂化物0.36%。溶剂提取的花椒籽油,具有花椒籽香味,无异味,提取率为9.23%,α-亚麻酸含量为3.69%,水分含量为0.82 g/100g,酸价22.1(KOH)mg/g,过氧化值20 mmol/kg,皂化值193 mg/g,不皂化物0.48%。超临界CO2萃取法不仅在提油率上比溶剂提取法高,而且在对花椒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富集方面也更好,萃取的油脂品质更高。(3)研究花椒籽油的精炼工艺,采用脱胶工艺,温度30℃,添加85%磷酸0.25%、水5%,时间20 min;碱炼脱酸工艺,温度80℃,超碱量0.15%、NaOH浓度10%,时间30 min;脱色工艺,温度100℃,脱色剂量5%、活性炭:活性白土=1:8,时间25 min,此工艺的脱胶率为95.5%,脱酸率为89.8%,脱色率为97.1%。此工艺对花椒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都无太大影响,且得到的花椒籽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4)研究超声-微波协同β-环糊精包合超临界CO2萃取的花椒籽油,以α-亚麻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由正交试验分析可知,影响超声-微波协同β-环糊精包合α-亚麻酸的工艺的主次因素为:(混合脂肪酸+无水乙醇):β-环糊精和超声功率影响最大,包合时间影响次之,微波功率影响最小;由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可知,(混合脂肪酸+无水乙醇):β-环糊精对超声-微波协同β-环糊精包合α-亚麻酸有显着影响,而微波功率、超声功率、包合时间对工艺影响不显着。正交试验结果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脂肪酸+无水乙醇):β-环糊精=1:10(g/g),微波功率为200 W,超声功率为250W,包合时间为30 min,此条件下的α-亚麻酸含量为22.56%。

杨云龙[7](2019)在《基于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高校浴池余热回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能源问题不断恶化,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大众的视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技术手段有两条:一是开发新能源,二是提高能源利用率。近年能源消耗速度过快,余热回收成为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课题以十三五国家“辅助服务类区域低品位余热梯级系统及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课题展开研究,对高校浴池产生的废热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适用于高校浴池余热回收的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系统。高校浴池作为公共机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人流密集、能源消耗大、余热量大。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大部分的高校浴池废水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洗浴废气没有高校浴池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并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既造成了污染又浪费了能源。并对两所热源分别应用集中供热和污水源热泵的高校浴池进行现场实测,测得浴池运行期间的平均流量为20.4m3/h,地漏排水温度稳定在28-34℃范围内。夏季浴池供水蓄热水箱温度总体要更加稳定,最低温度为55.8℃,最高温度为62.4℃,其余时间段在56-61℃范围内小幅波动;冬季供水水温与夏季相比要低一些,最低温度为47.2℃,温度分布基本稳定在47.2-56.8℃之间。结合前期调研测试的基础,构建高校浴池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形成复合热泵双源联合运行的策略,在保证浴池热水的供应的基础上,回收洗浴产生废热量,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为浴区除湿降雾和为夏季空调提供冷源。经计算污水源热泵机组选择了型号为HCRB(A)-Y100机组2台,空气源热泵机组选择了型号为MKZⅡ-2131机组1组。应用TRNSYS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系统机组输出温度可以满足高校浴池的浴区供水要求,系统运行总能耗大小为1.52?106kWh,污水源热泵机组的年累计供热量为4.80?106kWh,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年累计供热量为1.28?106kWh。污水源热泵机组的平均COP为5.25,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平均COP为3.26。通过TRNSYS模拟结果和余热技术基本理论,结合系统实际运行情况情况可以计算得到高校浴池复合热泵系统的余热利用率结果为78%,对高校浴池复合热泵、集中供热和污水源热泵三种系统的节能效益、经济环保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浴池复合热泵系统的经济效益最优,集中供热系统最差。将能耗转化为标准煤量的办法比较节能环保效益,得到本文设计高校浴池复合热泵系统要明显的优于其他两种系统。并且为今后公共机构余热利用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包若羽[8](2019)在《松软煤层抽采钻孔密封段失稳机理及新型加固密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钻孔瓦斯抽采是矿井瓦斯治理的重要技术之一,应用广泛。松软煤层因其自身强度低、稳定性差,加之开采和打钻等外界扰动,抽采钻孔成孔退钻后密封段孔口极易塌孔闭合,导致钻孔无法密封。此外,密封段应力集中区变形失稳使其孔周煤体裂隙进一步发育,为外界空气流入抽采管路提供了通道,从而造成松软煤层钻孔瓦斯抽采浓度低,抽采效果不理想,给矿井生产埋下隐患。本文考虑时间效应的影响,研究松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密封段的失稳机理及其失稳漏气机制,据此,提出了新型加固密封技术并研制了相应新型密封材料,最后将其用于松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加固密封现场试验。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求解了时间效应下松软煤层钻孔密封段孔周煤体应力特征及其失稳机理,利用YYL200电子持久蠕变试验机开展了不同充填条件下含孔试样的分级加载蠕变试验,反演出广义开尔文模型下的蠕变试验参数,得到瞬时弹性模量E1、极限蠕变变形模量E2以及黏性系数η与应力水平和充填材料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合理解决松软煤层钻孔密封段孔口易塌孔、应力集中易失稳的问题,不仅需要一种新型密封技术,更需要一种抗压抗变形的优良密封材料。(2)分析归纳了煤层钻孔漏气情况,针对松软煤层钻孔密封段漏气问题,建立考虑时间效应的钻孔密封段漏气模型,求解考虑时间效应下的钻孔密封段漏气量。据此,自主设计搭建了瓦斯抽采漏气试验平台及漏气位置检测系统和钻孔衰减检测装置,开展了松软煤层瓦斯抽采物理模拟试验,并对松软煤层抽采钻孔的漏气衰减规律进行测试分析,揭示了松软煤层钻孔密封段考虑时间效应下的失稳漏气机制。结果表明,松软煤层钻孔密封段2m~5m处易发生塌孔,且密封段作为主要漏气通道其稳定性也决定着钻孔的长时高效抽采。(3)针对松软煤层钻孔密封段易失稳塌孔的问题,基于巷道喷涂技术和钻孔加固等技术,构建了“同心环”加固密封模型,利用模型分析其时间效应下松软煤层钻孔密封段稳定性和漏气特征。此外,通过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同心环”模型最佳加固半径和深度及两次注浆的合理注浆压力和时间。研究认为,“护壁岩孔环”最佳加固半径和深度为0.16m~0.18m和0.8~1倍的巷道宽度,注浆压力压力应不低于3MPa、合理注浆时间为10min~15min。(4)基于“同心环”模型提出了新型加固密封技术,对其技术特点和流程开展研究,并通过大量配比试验自主研制一种新型密封材料,结合单因素和响应面多因素分析确定其初步配比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NDJ-5S型数显黏度计和DDL600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新型密封材料流动性和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选取2%~4%为材料石膏最佳占比量。利用AutoPoreⅣ-9500型压汞仪和DNS-200电子万能试对新型密封材料的膨胀-蠕变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了材料膨胀剂占比量增大时材料的抗压抗变形能力呈线性减小趋势。(5)考察了新型加固密封技术和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余吾矿区松软煤层钻孔开展现场工业性试验,分析对比传统效果参数并利用RSM-SY7超声波仪对试验钻孔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新型加固密封技术可以有效避免钻孔密封段孔口位置塌孔,采用新型加固密封技术和材料的试验钻孔在30天和60天的瓦斯浓度是采用膨胀水泥的布袋密封钻孔的2.5倍和3倍以上。研究阐明了松软煤层密封段失稳机理并揭示了密封段时间效应下的失稳漏气机制,据此提出了新型加固密封技术并研制了新型密封材料,在松软煤层矿井进行现场应用试验,表现出显着的优势,这对于合理解决松软煤层密封段失稳、提高松软煤层钻孔抽采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磊[9](2019)在《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机理及其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矿井下钻孔瓦斯抽采是矿井瓦斯治理的重要手段。为提高瓦斯抽采效果,要求抽采钻孔封孔段以里孔周裂隙扩展尽量充分,封孔段孔周裂隙封堵尽量严实。然而,由于目前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衡量困难,裂隙扩展机理仍不明确,造成了井下瓦斯增透抽采及注浆密封施工中主要依赖经验,缺乏有效理论指导。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及现场测试等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的影响规律;通过确定裂隙扩展过程中的超声波特征参数提出了抽采钻孔孔周裂隙超声波检测方法,对煤矿井下抽采钻孔设计、施工及检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钻孔孔周的应力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极限平衡理论结合Mohr-Coulomb与统一强度准则,理论推导了钻孔孔周的应力分布,得到了孔周极限平衡区范围。考虑钻孔与巷道交叉三维几何条件,建立了应力重分布影响下的抽采钻孔孔周应力计算模型,得到了钻孔在巷道影响下孔周三维应力分布,获得了抽采钻孔孔周三维破坏分布规律。(2)为研究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机制,采用非接触式全场应变监测系统获得含孔试样破坏的图像序列,计算得到试样表面的位移,系统分析了孔周不同角度的径向位移及环向位移,精细化地研究了孔周移动规律。结合弹性理论与邻近单元加权分担模型提出了试样表面应力反演方法,研究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孔周位移及应力场演化过程,揭示了不同应力区域的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机理。(3)针对井下钻孔含水问题,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不同含水率的含孔试样。利用非接触式全场应变监测系统观测不同含水率的试样破坏过程,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与应力反演模型计算得到含孔试样变形及应力分布,研究了不同应力水平及不同含水率下的孔周位移及应力演化过程,获得了水-岩耦合作用的孔周裂隙扩展规律。(4)为获得钻孔孔周裂隙扩展过程中的超声波特征,采用RSM-SY7超声波系统收集波形数据。对波形进行频域分析得到透射波功率谱密度,并研究了波形幅值与功率谱密度随孔周裂纹扩展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裂纹等效宽度演化模型,量化了孔周裂纹扩展过程,获得了水对裂纹扩展及超声波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5)根据超声波在裂隙中传播的特征参数变化规律,设计了超声波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检测装置。将该装置应用于瓦斯抽采钻孔封孔质量检测,利用波形相似度及功率谱密度分析结合Logistic Regression算法建立了封孔质量评价模型,形成了超声波封孔质量检测方法。开展了瓦斯抽采钻孔封孔质量超声检测的现场试验,分析了所测钻孔的封孔质量。通过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的现场试验,说明该技术的实用性与准确性,为孔周裂隙快速检测及煤与瓦斯共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周彬[10](2019)在《基于一维力感知的航天特种阀阀芯装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航天推进器中用于流量控制的特种电磁阀是确保航天任务顺利执行的关键部件之一。阀芯是该类特种电磁阀中的核心元件,具有轴长短、直径大的小长径比特点,要求与具有深孔结构的阀体进行微米级间隙装配。目前该类阀芯装配依赖手工,不仅需要丰富的装配经验,而且装配一致性差、效率低。因此,本课题针对航天特种高精度电磁阀阀芯自动装配需求,抽象出微米间隙超短轴深孔装配作为研究对象,从装配系统、寻孔策略、插装方法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基于一维力感知和柔性夹持作业手的复合柔顺轴孔装配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实现航天特种高精度电磁阀阀芯自动装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航天特种高精度电磁阀阀芯的小长径比超短轴深孔装配特点,借鉴手动装配工艺,结合复合柔顺装配思想,提出基于一维力感知和柔性夹持作业手的复合柔顺轴孔装配方法,搭建了装配实验系统,并设计出夹持、运动、调整、力感知、系统控制五个功能模块。2)针对超短轴装配定位需求,研究基于一维力感知的主动寻孔策略。通过对寻孔接触状态的建模和力学分析,得出在两点接触状态中,随轴心孔心间距减小,轴孔端面压力呈衰减的规律。根据力变化规律,得出各接触状态的识别方法,设计基于一维力感知的主动寻孔控制算法,解决小长径比超短轴深孔装配的寻孔问题。所设计的算法结合了柔性作业手自适应变形的特点,仅依据一个Z向的力信息主动调整寻孔路径,解决微米间隙无倒角轴孔装配的寻孔问题。3)为解决超短轴深孔插装,分析超短轴孔装配的插装过程,并构建插装各阶段各状态的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得出:执行末端位置偏差越大,插装力越大,力波动越大;延迟初始插装深度越小出现无法入孔的概率越高。基于所搭建的系统,理论计算出克服卡阻顺利完成插装的极限条件为:执行末端位置偏差0.3mm、吸附偏差0.5mm、延迟初始插装深度0.15mm,此时的最大插装力为8.9N,以此设计插装控制流程,研究基于柔性作业手的被动柔顺插装策略,实现顺利插装。4)为验证装配方法的可行性,首先完成装配实验系统集成,然后研究各类参数对装配效果的影响,得出初始位置偏差小于4.5mm,初压力在0.4-0.6N之间,插装速度1~4mm/s的寻孔和插装成功率较高,以这些参数为基础优化装配实验系统,得到90%的装配成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一维力感知的精密轴孔装配方法可实现直径20mm、半径间隙3μm的航天特种阀阀芯自动装配。

二、王志明 中国阀门之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志明 中国阀门之王(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岩溶区非饱和红黏土初始含水率对氟运移影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装置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验装置
    1.2 试验步骤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非饱和红黏土入渗特征试验
    2.2 非饱和土柱氟的穿透迁移特征
    2.3 红黏土土柱氟的弥散系数和阻滞系数
        2.3.1 非饱和土柱氟的弥散系数
        2.3.2 非饱和红黏土阻滞系数
    2.4 氟在红黏土中的垂直分布特征
3 结 论

(2)甘肃某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及核素迁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包气带水分运移
        1.2.2 土-水特征曲线
        1.2.3 包气带核素迁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2.1 引言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象水文
    2.3 地质背景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
        2.3.4 构造稳定性
    2.4 水文地质特征
        2.4.1 地下水类型和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2.4.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2.4.3 地下水水力联系与水位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包气带土体成分特征及基本性质
    3.1 引言
    3.2 取样位置介绍
    3.3 研究区包气带土体的物质组成
        3.3.1 粒度组成
        3.3.2 化学成分
        3.3.3 矿物成分
        3.3.4 土体易溶盐和酸碱度
    3.4 研究区包气带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
        3.4.1 土体干密度
        3.4.2 土体饱和含水率及孔隙率
    3.5 研究区包气带土体的热物性
        3.5.1 土体比热容
        3.5.2 土体导热系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包气带土-水特征试验及土-水特征曲线拟合
    4.1 引言
    4.2 现场试验位置选定
    4.3 包气带饱和垂向渗透系数试验
        4.3.1 试验位置与过程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
        4.4.1 试验目标与原理
        4.4.2 试验位置与过程
        4.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包气带土-水特征曲线拟合
        4.5.1 基于现场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土-水特征曲线数据筛选
        4.5.2 改进滤纸法对现场试验数据补充
        4.5.3 土-水特征曲线拟合及参数求解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包气带内核素迁移模拟研究及厂区防护措施建议方案
    5.1 引言
    5.2 Hydrus软件及控制方程介绍
        5.2.1 软件介绍
        5.2.2 Hydrus-1D基本控制方程
    5.3 泄漏源假定及核素迁移主要参数取值
        5.3.1 中放废液储存库及事故假定
        5.3.2 核素选取及迁移条件假设
        5.3.3 水文地质模型及土-水特征参数
    5.4 模型建立与边界条件
    5.5 饱和垂向渗透系数校正与模型验证
    5.6 包气带内核素迁移模拟结果
        5.6.1 地下水污染时间
        5.6.2 包气带内核素滞留
        5.6.3 滞留核素迁移速度随深度变化
        5.6.4 核素初始浓度与分配系数敏感性分析
    5.7 研究区防护措施建议方案及数值模拟验证
        5.7.1 国际核泄漏案例与厂区布设防护措施的必要性
        5.7.2 国际常用厂区防护措施
        5.7.3 研究区防护措施建议方案
        5.7.4 拟定方案数值模拟验证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光致超声驱动流体器件的制备优化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激光流控技术发展与现状
        1.2.1 光动量驱动
        1.2.2 光热或者光化学法驱动
        1.2.3 光调制电压驱动流体
        1.2.4 管壁形变控制流体运动
        1.2.5 光致超声驱动流体运动
    1.3 光声效应及其新型应用
        1.3.1 高振幅脉冲声波的产生及应用
        1.3.2 高分辨率成像、传感与检测
        1.3.3 复合声波的产生
    1.4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样品表征
    2.1 离子注入样品的制备
    2.2 实验装置与设备
        2.2.1 脉冲激光器
        2.2.2 氦氖激光器
        2.2.3 CCD相机
        2.2.4 超声探头
    2.3 样品表征仪器
        2.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3.2 光学显微镜
        2.3.3 示波器
        2.3.4 热成像相机
        2.3.5 激光功率计
第三章 光致超声流场速度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3.1 引言
    3.2 流场速度测量实验方法
    3.3 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3.3.1 基板厚度
        3.3.2 注入浓度
        3.3.3 注入金属种类
        3.3.4 注入基板类型
        3.3.5 激光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致超声流场寿命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流场寿命测量实验方法
    4.3 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4.3.1 注入金属种类
        4.3.2 注入基板类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未来工作的研究方向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4)毛细阻滞型覆盖层水气热耦合运移机理及甲烷减排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
        1.1.2 填埋气的产生与危害
        1.1.3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甲烷的减排措施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封场覆盖层的发展
        1.2.2 覆盖层填埋气排放量及其甲烷氧化能力测试方法
        1.2.3 非饱和土中的多组分气体运移
        1.2.4 甲烷氧化菌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1.2.5 土质覆盖层中甲烷氧化的影响因素
        1.2.6 土质覆盖层中的水-气-热多场耦合运移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2 土质覆盖层中考虑温度梯度以及水蒸气影响的水-气-热耦合运移分析模型
    2.1 引言
    2.2 理论模型
        2.2.1 液态水和水蒸气的运移
        2.2.2 多组分填埋气运移
        2.2.3 热运移
        2.2.4 土质覆盖层中甲烷氧化的影响
    2.3 模型的验证
        2.3.1 多组分气体运移及甲烷氧化土柱试验验证
        2.3.2 底部加热促进水分蒸发土柱试验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黄土/碎石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现场甲烷氧化试验基地和测试方法
    3.1 引言
    3.2 试验基地介绍
        3.2.1 基地位置及现状
        3.2.2 覆盖层铺设材料特性
        3.2.3 覆盖层的结构和仪器布置
    3.3 黄土/碎石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甲烷氧化能力的原位测试方法
        3.3.1 本文采用的测试方法
        3.3.2 测试方法验证
        3.3.3 现场试验测试流程
    3.4 本章小结
4 降雨对黄土/碎石毛细阻滞型覆盖层中水气运移及甲烷氧化的影响
    4.1 引言
    4.2 降雨试验及测试方案
    4.3 试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4.3.1 降雨前覆盖层的初始条件
        4.3.2 覆盖层中含水量及孔压变化
        4.3.3 覆盖层中气体组分及气压变化
        4.3.4 降雨对覆盖层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
        4.3.5 降雨对覆盖层填埋气排放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季节变化对黄土/碎石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甲烷排放量的影响
    5.1 引言
    5.2 黄土/碎石毛细阻滞型覆盖层中水气热分布的季节变化
        5.2.1 填埋气的气源
        5.2.2 气候环境变化
        5.2.3 土壤温度变化
        5.2.4 土壤含水量变化
        5.2.5 土壤气体组分变化
    5.3 黄土/碎石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甲烷排放量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5.3.1 甲烷排放量的季节变化
        5.3.2 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现场黄土/碎石毛细阻滞型覆盖层中水气热耦合运移及甲烷氧化作用的数值模拟
    6.1 引言
    6.2 数值模型建立
    6.3 结果分析
        6.3.1 温度
        6.3.2 含水量
        6.3.3 气体组分
        6.3.4 甲烷氧化量
    6.4 影响因素分析
        6.4.1 甲烷氧化作用的影响
        6.4.2 温度梯度对覆盖层中水气热运移的影响
        6.4.3 水蒸气补给对覆盖层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土质覆盖层的甲烷减排能力设计方法
    7.1 引言
    7.2 土质覆盖层甲烷排放量的简化分析模型
    7.3 堆填垃圾的产气速率和土质覆盖层中气体渗透系数的确定
        7.3.1 中国高厨余垃圾的产气速率确定
        7.3.2 土质覆盖层的气体渗透系数确定
    7.4 土质覆盖层的甲烷氧化能力确定
        7.4.1 覆盖土采样及培养瓶试验
        7.4.2 土质覆盖层甲烷氧化速率估算
    7.5 土质覆盖层的甲烷减排能力设计方法及应用
        7.5.1 土质覆盖层的甲烷减排能力设计方法
        7.5.2 设计方法应用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5)基于降雨预报的干深时域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智能灌溉研究现状
        1.2.1 国外智能灌溉研究现状
        1.2.2 国内智能灌溉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整体架构
    2.1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功能分析
    2.2 智能节水灌溉理论分析
    2.3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2.3.2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设计
    3.1 系统硬件设计
        3.1.1 控制器模块
        3.1.2 数据传输模块
        3.1.3 传感器模块
        3.1.4 电源模块
        3.1.5 继电器与电磁阀选型
    3.2 系统软件设计
        3.2.1 集控中心软件平台
        3.2.2 集控中心功能设计
        3.2.3 集控中心人机界面设计
        3.2.4 实时监控
        3.2.5 灌溉控制
        3.2.6 数据存储与查询
        3.2.7 调用网页天气预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节水灌溉控制方法
    4.1 模糊控制
        4.1.1 模糊控制原理
        4.1.2 模糊控制器类型
    4.2 番茄的水分需求分析
    4.3 模糊控制器设计
        4.3.1 常规模糊控制器设计
        4.3.2 雨量模糊控制器设计
    4.4 Lab VIEW开发环境下智能灌溉的实现
        4.4.1 模糊控制器的建立
        4.4.2 模糊控制灌溉程序实现
    4.5 模糊控制器的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性能测试
    5.1 数据采集准确性测试
    5.2 数据库测试
    5.3 天气预报功能测试
    5.4 灌溉控制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取得成果

(6)花椒籽油的制备及α-亚麻酸的纯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花椒籽及其应用
    1.1 绪论
    1.2 花椒籽的主要成分
    1.3 花椒籽油
        1.3.1 花椒籽油的提取
        1.3.2 花椒籽油的应用
        1.3.3 花椒籽油的精炼
    1.4 花椒籽其他成分研究
    1.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1.5.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特性
        1.5.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
        1.5.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油脂加工中的应用
    1.6 α-亚麻酸的分离纯化
        1.6.1 花椒籽中的α-亚麻酸
        1.6.2 α-亚麻酸的生理功能
        1.6.3 α-亚麻酸的应用
        1.6.4 α-亚麻酸的富集纯化
    1.7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7.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7.2 课题研究的内容
2 超临界CO_2萃取花椒籽油及α-亚麻酸含量的工艺研究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试验仪器和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花椒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及步骤
        2.2.2 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含量的测定
        2.2.3 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对花椒籽提油率与α-亚麻酸含量的影响
        2.2.4 提油率与α-亚麻酸含量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条件优化
    2.3 结果分析
        2.3.1 单因素试验
        2.3.2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2.3.3 回归拟合和方差分析
        2.3.4 交互作用分析及最佳条件确定
        2.3.5 验证试验
    2.4 本章小结
3 超临界CO_2萃取与溶剂提取花椒籽油品质分析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试剂
        3.1.3 试验仪器和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花椒籽油溶剂提取工艺及步骤
        3.2.2 花椒籽油脂肪酸组成测定
        3.2.3 花椒籽油色泽测定
        3.2.4 花椒籽油水分测定
        3.2.5 花椒籽油酸价测定
        3.2.6 花椒籽油过氧化值测定
        3.2.7 花椒籽油皂化值测定
        3.2.8 花椒籽油不皂化物测定
    3.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花椒籽油的精炼
    4.1 试验材料及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试剂
        4.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花椒籽油的杂质去除
        4.2.2 花椒籽油的脱胶
        4.2.3 花椒籽油的脱酸
        4.2.4 花椒籽油的脱色
        4.2.5 花椒籽油脂肪酸组成测定
        4.2.6 花椒籽油水分及挥发物测定
        4.2.7 花椒籽油色泽测定
        4.2.8 花椒籽油酸价测定
        4.2.9 花椒籽油过氧化值测定
        4.2.10 花椒籽油皂化值测定
        4.2.11 花椒籽油不皂化物测定
        4.2.12 花椒籽油含皂量测定
        4.2.13 花椒籽油磷脂测定
    4.3 结果分析
    4.4 小结
5 超声-微波协同β-环糊精分离纯化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工艺研究
    5.1 试验材料及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试剂
        5.1.3 试验仪器和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花椒籽油α-亚麻酸含量测定
        5.2.2 超声-微波协同β-环糊精包合α-亚麻酸
        5.2.3 超声-微波协同β-环糊精包合工艺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5.2.4 超声-微波协同β-环糊精包合α-亚麻酸工艺优化
    5.3 结果分析
        5.3.1 单因素实验
        5.3.2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5.3.3 验证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高校浴池余热回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前言
    1.3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3.1 能源与环境问题
        1.3.2 洗浴污水余热浪费问题
        1.3.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公共机构余热技术研究现状
        1.4.2 热泵技术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热泵余热利用相关基础理论
    2.1 .热泵技术应用及理论分析
        2.1.1 热泵的定义及发展
        2.1.2 热泵技术工作原理
        2.1.3 热泵种类
    2.2 热泵循环换热理论分析
        2.2.1 热泵逆卡诺循环原理
        2.2.2 劳伦兹热泵循环
        2.2.3 热泵传热理论方程式
        2.2.4 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
    2.3 热泵循环热力计算
    2.4 TRNSYS动态仿真模拟软件简介
        2.4.1 TRNSYS模拟平台简单介绍
        2.4.2 TRNSYS建模与应用
        2.4.3 TRNSYS相关模块介绍
    2.5 本章小结
3 高校浴池热泵应用情况调研与实测分析
    3.1 调研测试内容及形式
    3.2 某高校浴池实测内容及检测方法
    3.3 调研与实测结果与讨论分析
        3.3.1 调研结果与分析
        3.3.2 普通高校浴池运行实测结果与分析
        3.3.3 高校污水源热泵系统运行实测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浴池污水源-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的构建
    4.1 浴池污水源-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原理
    4.2 浴池复合热泵系统运行策略
        4.2.1 浴池复合热泵系统的换热模式
        4.2.2 浴池复合热泵系统的运行模式
    4.3 浴池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设计选型与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高校浴池复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TRNSYS动态模拟
    5.1 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系统动态模拟
    5.2 复合热泵系统TRNSYS建模和连接
    5.3 复合热泵系统TRNSYS动态模拟分析
        5.3.1 复合热泵系统全年供热动态特性分析
        5.3.2 复合热泵机组性能模拟分析
        5.3.3 复合热泵系统能耗模拟分析
    5.4 小结
6 高校浴池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系统效益分析
    6.1 复合热泵系统余热利用率计算
    6.2 经济效益分析
        6.2.1 高校浴池复合热泵系统运行费用及初投资
        6.2.2 其他系统的运行费用及初投资
        6.2.3 费用年值计算
    6.3 高校浴池复合热泵系统节能与环保效益
    6.4 复合热泵系统的一种优化方案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松软煤层抽采钻孔密封段失稳机理及新型加固密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抽采钻孔稳定性研究
        1.2.2 抽采钻孔密封段漏气衰减研究
        1.2.3 抽采钻孔密封技术与材料研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松软煤层抽采钻孔密封段不同应力区域稳定性特征研究
    2.1 松软煤层钻孔孔周煤体受力情况及失稳特征
        2.1.1 松软煤层钻孔密封段孔周不同应力环境分析
        2.1.2 松软煤层密封段失稳、塌孔原因分析
        2.1.3 松软煤层钻孔密封段失稳特征分析
    2.2 钻孔孔周煤体时间效应下的弹塑性力学分析
        2.2.1 钻孔模型基本假设
        2.2.2 密封段弹塑性应力求解
        2.2.3 时间效应下钻孔模型基本假设
        2.2.4 时间效应下孔周煤体弹粘塑性应力解
    2.3 松软煤层钻孔考虑时间效应的密封段失稳机理分析
        2.3.1 松软煤层钻孔密封段应力集中区失稳机理分析
        2.3.2 松软煤层钻孔密封段孔口失稳机理分析
        2.3.3 松软煤层钻孔密封段失稳合理解决办法讨论
    2.4 含孔试样的支护-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2.4.1 煤体蠕变试验原理介绍
        2.4.2 含孔试样分级加载下的蠕变试验
        2.4.3 煤岩体蠕变模型
        2.4.4 含孔试样蠕变模型及参数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钻孔密封段稳定性对钻孔漏气衰减影响分析
    3.1 瓦斯抽采钻孔漏气通道分析
    3.2 瓦斯抽采钻孔密封段漏气量分析
        3.2.1 密封段弹塑性条件下漏气量分析
        3.2.2 密封段考虑时间效应条件下漏气量分析
        3.2.3 钻孔密封段漏气量求解讨论
    3.3 抽采钻孔漏气测试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3.3.1 试验平台设计方案
        3.3.2 漏气测试试验方案
        3.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瓦斯抽采钻孔漏气衰减规律测试试验
        3.4.1 现场测试工作面介绍
        3.4.2 煤层抽采钻孔漏气衰减试验装置及方法
        3.4.3 钻孔抽采漏气位置测试结果及分析
        3.4.4 钻孔抽采漏气随时间变化规律测试及分析
        3.4.5 钻孔密封段稳定性对抽采衰减规律测试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松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同心环”加固密封方法研究
    4.1 松软煤层钻孔“同心环”加固密封模型
        4.1.1 “同心环”模型及受力分析
        4.1.2 “同心环”模型稳定性与漏气量分析
    4.2 “同心环”模型数值模拟研究
        4.2.1 “护壁岩孔环”半径数值模拟研究
        4.2.2 “护壁岩孔环”深度数值模拟研究
        4.2.3 “同心环”加固密封注浆扩散半径数值模拟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新型加固密封技术和材料研究及工业性试验
    5.1 基于“同心环”模型的新型加固密封技术研究
        5.1.1 新型加固密封技术工作原理
        5.1.2 新型加固密封技术对材料要求讨论
    5.2 新型材料研制及性能研究
        5.2.1 新型材料研制思路
        5.2.2 新型密封材料单因素研究
        5.2.3 响应面多因素分析
        5.2.4 新型密封材料密封关键性能研究
        5.2.5 新型密封材料膨胀-蠕变特性研究
    5.3 松软煤层矿井工业性试验
        5.3.1 现场工作面概况
        5.3.2 现场钻孔布置及试验设计
        5.3.3 现场实施情况及浓度、流量效果考察
        5.3.4 超声波检测效果考察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2 攻读博士学位研期间获得专利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9)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机理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抽采钻孔孔周弹塑性应力分布规律
        1.2.2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裂隙扩展机理
        1.2.3 水-煤岩耦合孔周裂隙扩展机理研究
        1.2.4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检测技术研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应力重分布影响的孔周应力分布特征
    2.1 煤岩基本力学参数测定
        2.1.1 试样制备及实验装置
        2.1.2 N1206工作面煤样力学特性测试结果
    2.2 抽采钻孔孔周应力分布的特性分析
        2.2.1 抽采钻孔孔周应力分布的影响因素
        2.2.2 抽采钻孔孔周应力研究的基本假定
    2.3 抽采钻孔孔周极限平衡区范围
        2.3.1 Mohr-Coulomb强度准则的孔周极限平衡范围
        2.3.2 Hoek-Brown强度准则的孔周极限平衡范围
        2.3.3 统一强度准则的孔周极限平衡范围
    2.4 抽采钻孔孔周应力重分布的极限平衡区范围
        2.4.1 钻孔与巷道交叉模型的计算方法
        2.4.2 钻孔与巷道交叉模型的应力分布特征
        2.4.3 钻孔与巷道交叉模型的孔周极限平衡区范围
    2.5 本章小结
3 不同应力状态的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规律
    3.1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模拟试验
        3.1.1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模拟试验设计
        3.1.2 抽采钻孔孔周变形观测方法
        3.1.3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试验及结果
    3.2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的变形演化规律
        3.2.1 孔周破坏应力状态分区方法
        3.2.2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的应力状态分区
        3.2.3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的裂纹分布
        3.2.4 抽采钻孔孔周径向位移演化规律
        3.2.5 抽采钻孔孔周环向位移演化规律
        3.2.6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机理
    3.3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的应力演化
        3.3.1 抽采钻孔孔周表面应力反演模型
        3.3.2 应力反演参数选取及验证
        3.3.3 抽采钻孔孔周渐进性破坏的表面应力演化规律
    3.4 抽采钻孔孔周沿轴方向应力与裂隙分布特征
        3.4.1 抽采钻孔孔周应力分布特征
        3.4.2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规律
    4.1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4.1.1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试样制备过程
        4.1.2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试验结果
    4.2 抽米钻孔孔周水-煤岩亲合表面变形规律
        4.2.1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径向变形演化规律
        4.2.2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环向变形演化规律
    4.3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演化规律
        4.3.1 抽采钻孔周典型应力演化规律
        4.3.2 抽采钻孔周水-岩耦合应力演化规律
    4.4 本章小结
5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的超声波特征
    5.1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超声波试验过程
    5.2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超声波功率谱密度分析
        5.2.1 功率谱密度的计算方法
        5.2.2 抽采钻孔周裂隙扩展的功率谱密度演化规律
        5.2.3 抽采钻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功率谱密度演化规律
    5.3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超声波波形分析
        5.3.1 波形相似度计算方法
        5.3.2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的波形演化规律
        5.3.3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波形演化规律
    5.4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的等效宽度
        5.4.1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等效宽度的计算方法
        5.4.2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等效宽度计算修正
        5.4.3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过程中的等效裂隙宽度演化
    5.5 本章小结
6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检测技术及其在封孔质量检测的应用
    6.1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检测技术
        6.1.1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检测原理
        6.1.2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检测装置设计
        6.1.3 基于孔周裂隙检测的封孔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
    6.2 抽采钻孔封孔质量现场检测试验
        6.2.1 N1206及N2106工作面概况
        6.2.2 井下封孔质量检测步骤
    6.3 抽采钻孔封孔质量检测结果与分析
        6.3.1 封孔质量检测的波形分析
        6.3.2 封孔质量检测的功率谱密度分析
        6.3.3 N1206及N2106工作面回风顺槽封孔质量检测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在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2 在研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3 应力反演主要源程序

(10)基于一维力感知的航天特种阀阀芯装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阀门装配技术研究现状
    1.3 轴孔装配技术研究现状
        1.3.1 被动柔顺装配
        1.3.2 主动柔顺装配
        1.3.3 复合柔顺装配
    1.4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短轴精密装配系统构建
    2.1 引言
    2.2 航天特种阀阀芯装配工艺方法分析
        2.2.1 航天特种阀阀芯装配结构特点分析
        2.2.2 航天特种阀阀芯装配工艺要求
        2.2.3 基于一维力感知的轴孔装配实现思路
    2.3 系统整体设计
    2.4 关键模块设计
        2.4.1 夹持模块
        2.4.2 力感知模块
        2.4.3 系统控制模块
    2.5 超短轴装配流程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短轴装配寻孔策略研究
    3.1 引言
    3.2 超短轴寻孔过程接触状态分析
        3.2.1 寻孔接触状态分析及关系模型构建
        3.2.2 寻孔力学分析
    3.3 寻孔状态识别方法研究
        3.3.1 接触状态识别与处理
        3.3.2 接触状态识别方法可行性验证
    3.4 寻孔控制算法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短轴插装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超短轴孔装配的插装过程分析
        4.2.1 插装过程中状态分析
        4.2.2 插装几何分析
    4.3 插装接触力学分析
        4.3.1 未完全入孔阶段分析
        4.3.2 完全入孔阶段分析
    4.4 插装力仿真分析
        4.4.1 执行末端位置偏差对插装力的影响
        4.4.2 吸附位置偏差对插装力的影响
        4.4.3 延迟初始插装深度对插装过程的影响
        4.4.4 插装力仿真分析小结
    4.5 插装策略研究
        4.5.1 插装力阈值设计
        4.5.2 插装流程规划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装配实验系统集成
    5.3 寻孔实验
        5.3.1 初始位置偏差对寻孔效果的影响
        5.3.2 初压力对寻孔效果的影响
        5.3.3 轴孔间隙对寻孔效果的影响
    5.4 插装实验
        5.4.1 插装速度对插装效果的影响
        5.4.2 轴孔间隙对插装效果的影响
    5.5 整体装配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四、王志明 中国阀门之王(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岩溶区非饱和红黏土初始含水率对氟运移影响试验研究[J]. 强毅,李勇,邱仁敏,覃荣高,吕许朋,范良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1(06)
  • [2]甘肃某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及核素迁移规律研究[D]. 张雨. 吉林大学, 2021
  • [3]光致超声驱动流体器件的制备优化及机理研究[D]. 艾鑫.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毛细阻滞型覆盖层水气热耦合运移机理及甲烷减排性能[D]. 吴涛. 浙江大学, 2020
  • [5]基于降雨预报的干深时域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研究[D]. 金杰. 广州大学, 2020
  • [6]花椒籽油的制备及α-亚麻酸的纯化技术研究[D]. 孙睿. 成都大学, 2020(08)
  • [7]基于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高校浴池余热回收系统研究[D]. 杨云龙.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1)
  • [8]松软煤层抽采钻孔密封段失稳机理及新型加固密封技术研究[D]. 包若羽.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9]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机理及其检测技术研究[D]. 张磊.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10]基于一维力感知的航天特种阀阀芯装配方法研究[D]. 周彬. 苏州大学, 2019(04)

标签:;  ;  

中国阀门之王王志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