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种彩色棉线的SSR指纹分析

18种彩色棉线的SSR指纹分析

一、18个彩色棉品系的SSR指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翟书伟,邓婷婷,曹云泉,陈奇,汤盈盈,袁宝童,汪保华[1](2020)在《基于SSR标记的26份棉花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采用SSR标记技术对已知的26份棉花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用BioEdit软件进行了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9对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共扩增出117个等位位点,其中99个位点有多态性,占84.6%,每对引物可扩增出1~5个位点,平均2.5个等位位点。聚类分析表明,在简单匹配(Simple matching,SM)系数为0.73水平上,26份棉花材料可聚为四类,来自相同地域的棉花材料之间,遗传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多序列比对表明同类棉花材料序列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突变位点较少,遗传基础狭窄。因此,广泛引进国外棉花品种资源,充分利用地方品种资源,合理设计并开发分子标记,是棉花今后育种的主要方向。

林必博,范学科,周济铭,郑爱泉[2](2020)在《棕色棉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及改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棕色棉是目前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天然彩色棉,相比普通白色棉,棕色棉普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的缺点,是制约棕色棉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者已从纤维色素合成、遗传规律、生理代谢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揭示棕色棉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规律。为高产优质棕色棉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对棕色棉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梳理棕色棉产量低品质差的原因,并介绍棕色棉产量和品质改良方面取得的进展,展望棕色棉下一步研究重点。

皇甫张龙,胡晓丽[3](2020)在《山西彩色棉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彩色棉是一种具有天然纤维色泽的棉花,可以有效减少纺织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危害,是真正的绿色产品。但彩色棉品种普遍存在产量低、绒长短、衣分低且纤维色泽遗传不稳定等问题,运用生物技术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研究并选育出颜色丰富且产量和色泽稳定的彩色棉新品种,是今后一段时期彩色棉品种选育的研究方向。通过对已经培育成的彩色棉品种以及彩色棉资源进行分析,并就彩色棉种质材料的引进及创新、杂种优势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彩色棉育种应将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以促进山西彩色棉纤维品质改良,推动彩色棉的种质创新,带动彩色棉长远的发展。

李婧慧[4](2020)在《新疆陆地棉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是重要的纤维作物,新疆是中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和棉花种子生产基地。棉花种子的质量是保障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然而,目前棉花种子市场多、乱、杂和套牌情况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新疆棉花质量和棉农收益,危害了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切实提升棉花质量,迫切需要加强棉花种子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抽检和监督工作。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适用于鉴别新疆陆地棉品种的多态性引物,构建品种DNA指纹图谱和专属二维码,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新疆陆地棉品种分子鉴定提供实用标记,为切实提升新疆棉花种子质量,开展棉花种子质量检查、监督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选用SSR、STS和InDel标记进行核心引物的筛选,结合特征引物法和引物组合法,完成新疆陆地棉品种DNA指纹图谱和专属二维码的构建,利用NTSYS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1)利用筛选出的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分子标记对150份新陆早和新陆中棉花品种DNA进行PCR扩增,52对引物共检测出159种扩增带型,每对引物扩增带型数介于27之间,平均为3.06;扩增条带总数为307,每对分子标记扩增条带数变幅是213,平均值是5.90;其中多态性条带总数为253,每对核心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变化范围为112,平均值为4.87;多态性条带比例最低40.0%,最高100.0%;52对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183 20.767 8,平均值为0.479 7。在150份新陆早和新陆中棉花品种中,12个品种具有特征引物,用20对引物组合可将150份新陆早和新陆中棉花品种完全区分。(2)利用NTSYS软件聚类分析显示,遗传相似系数约在0.705 6处可将150份新陆早和新陆中棉花品种分为4类,遗传相似系数为0.503 10.993 6,平均值为0.706 4,表明150份陆地棉品种遗传基础较狭窄。新陆早棉花品种和新陆中棉花品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536 70.993 6和0.503 10.987 7,平均值分别为0.716 3和0.719 2。新陆早棉花品种和新陆中棉花品种在不同年份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93 80.743 4,变化不大,说明新疆陆地棉遗传基础狭窄这一问题长期存在。新陆早棉花品种总体呈微下降趋势;新陆中棉花品种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近期表现为下降趋势。(2)(1)利用筛选出的52对核心引物,在27份彩色棉品种中扩增出155个多态性带型,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多态性带型个数变幅为27,平均为2.98。扩增条带总数为348,每对分子标记扩增条带数变幅是217,平均值是6.69;其中多态性条带总数为263,每对核心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变化范围为117,平均值为5.06;多态性比例最低40.0%,最高100.0%。52对引物的PIC值为0.137 10.776 4,平均值为0.454 3。27份新彩棉品种中,12个品种具有特征SSR引物,7对SSR引物组合可将其他15个品种区分开;用9对引物组合即可将27个新彩棉品种完全区分开。(2)聚类分析显示,27个新彩棉品种遗传相似系数为0.412 20.955 9,平均值为0.650 6,表明现有新彩棉品种遗传基础相对丰富,绿色棉相对棕色棉遗传多样性更高;根据遗传相似矩阵,约在0.6115处,27个新彩棉品种可分为3类,聚类结果与品种选育系谱较为吻合。【结论】本研究共筛选出61对多态性高、鉴别能力强的分子标记,构建了新疆177个陆地棉品种的DNA指纹图谱。150份新疆陆地棉品种间遗传基础较狭窄,27份新疆彩色棉品种间遗传基础相对丰富。

李婧慧,李淑琴,朱波,曹阳,金彦龙,乔艳清,张新宇,孙杰,薛飞[5](2020)在《新疆彩色棉品种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重要的纤维作物,天然彩色棉具有环保、健康等优点。为保障新疆彩色棉品种权益,快速准确鉴定品种,加快品种选育进程,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为27份新彩棉品种构建DNA指纹图谱和专属二维码,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筛选出的52对多态性高、带型清晰稳定的分子标记,在27份彩色棉品种共扩增出155个多态性带型,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多态性带型个数变幅为2~7,平均为2.98;52对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为0.137 1~0.776 4,平均值为0.454 3。27份新彩棉品种中,12个品种具有特征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引物,7对SSR引物组合可将其他15个品种区分开;用9对引物组合即可将27个新彩棉品种完全区分开。利用NTSYS 2.1软件聚类分析显示,27个新彩棉品种遗传相似系数为0.573 3~0.955 9,平均值为0.764 6,表明现有新彩棉品种遗传基础较丰富,绿色棉遗传多样性较棕色棉更高;聚类分析显示27个新彩棉品种可分为3类,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原品种选育系谱较为吻合。

何婷婷[6](2018)在《3个马铃薯新品系的主要性状及细胞学和SSR指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是重要粮、菜、饲兼用作物。为培育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加工用马铃薯新品种,近几年课题组依据遗传差异大的亲本组配原则,配制了“四彩×民Ⅱ”和“四彩×陇薯7号”2个马铃薯杂交组合,并从中选育出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3个新品系NNS-07、NNS-08和NNS-09。本试验采用田间观察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以亲本作对照,重点对这3个新品系的主要性状表现、染色体构型和SSR指纹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表明,NNS-07和NNS-08为中早熟型新品系,NNS-09为中晚熟型新品系。各新品系的株型直立、结薯集中整齐、芽眼浅,但品系间薯形、块茎皮色和肉色存在明显差异。2.3个新品系的产量性状表现突出,单株平均产量变幅在0.95 kg1.17kg之间,商品薯率均高达85%以上。块茎干物质和淀粉含量的变幅分别为21.22%24.39%和14.94%17.39%,NNS-07和NNS-09为全粉加工型新品系,NNS-08为薯片加工型新品系。3.各新品系的花粉育性在60%以上,可进一步杂交改良利用。品系NNS-07、NNS-08和NNS-09的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5.72Ⅰ+11.25Ⅱ+3.78Ⅲ+2.11Ⅳ、2.36Ⅰ+13.32Ⅱ+2.33Ⅲ+2.79Ⅳ和2.36Ⅰ+15.38Ⅱ+1.44Ⅲ+2.64Ⅳ。4.用6对SSR适宜引物对6个马铃薯材料PCR扩增得到66个清晰稳定的多态性条带,其比率占91.66%。试验建立了能区别3个新品系和其亲本的SSR指纹图。

王欣怡[7](2017)在《新疆陆地棉SSR指纹图谱构建及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研究》文中指出棉花是我国重要大宗农产品,新疆肩负着我国棉花安全生产的重任。随着种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棉花品种同质化、种子质量下降、品种套牌等问题表现突出,严重影响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准确、便捷的DNA指纹图谱及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方法,加强种子选育、生产、加工、检验、管理工作的技术创新,为质量鉴定提供高效技术手段极为必要。本研究以近40年间新疆在生产上推广种植的120份陆地棉品种为材料,建立新疆陆地棉品种DNA指纹图谱,同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并利用筛选得到的核心标记进一步探讨了棉花常规种真实性及纯度检测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从分布于棉花全基因组的586对多态性引物中,筛选得到78对核心引物。不同染色体上的标记检测到的等位位点个数、多态性位点个数都有很多差异。78个核心引物均匀覆盖棉花26对染色体,每条染色体3对引物,在120份复筛材料中共检测到210种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5.03个。2.采用78对SSR引物对120个陆地棉品种进行指纹分析,结果指出,最少选用12对标记进行组合鉴定,可将120份新疆陆地棉品种全部区别开。此外,应用NTSYS-pc v2.1对其遗传多样性水平作出评价,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0.68处,所有的品种被分为3个类群,聚类分析结果所揭示的120份陆地棉分子水平差别与品种系谱来源基本吻合。3.以标准样品为对照,26对首选核心标记对10份棉花常规种真实性进行SSR鉴定。结果表明,仅有源棉6号与标准品种的DNA图谱高度一致,其他9份供试品种与标准品种均存在818个差异位点。分子鉴定结果与实际鉴定相符。4.分别选用5对SSR引物采用单位点平均法对4份棉花常规种纯度进行SSR检测与田间种植检测。结果表明,4份供试品种中源棉6号纯度最高为98.0%,源棉1号最低为90.5%。SSR检测结果与田间种植检测结果具有正相关性。利用以上方法,最终建立了一套快捷、准确的棉花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体系。

焦欣磊[8](2017)在《马铃薯新品系重要性状及染色体构型和SSR指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选育出抗晚疫病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芽眼浅且结合双亲的优良特性的马铃薯新品种,本试验依据优缺点互补、地理间隔远和生态型差异大的亲本选配原则,以抗病性强的国产品种’陇薯7号’作母本,分别用美国引进的商品性性状好的马铃薯品种’CY-1’和’MIN-021’作父本进行组配,经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得到了 ’陇薯7号×CY-1’、’陇薯7号×MIN-021’的2个杂交组合F1代分离单株群体,通过大田选择优异单株及对其农艺性状测定和评价,选育出6个综合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的杂种F1新品系G1、G5、T1、T5、T6和T10。本研究重点对这6个马铃薯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染色体构型及花粉育性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并进行了遗传差异的SSR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马铃薯优良新品系G1、T1、T5、T6和T10均为中熟型品系,G5为中早熟型品系。各新品系块茎芽眼浅、薯形好、结薯集中整齐,单株产量和商品薯率分别在1.12 kg 和 80%以上。2.各新品系块茎的干物质含量变幅为21.89%~26.40%,淀粉含量变幅为15.39%~21.52%,其中T6和T10为全粉加工型新品系。各新品系的还原糖含量变幅为0.0121~0.0179 mg/100g,可作薯条薯片加工利用。T10为高花青素含量彩色马铃薯新品系。3.相关性分析表明,淀粉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和分枝数呈显着正相关,平均薯重与单株结薯数、块茎还原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均呈显着负相关。4.新品系G1、G5、T1、T5、T6和T10的PMCMI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4.12Ⅰ +9.47Ⅱ+3.37Ⅲ+3.71Ⅴ、3.54 Ⅰ +10.25Ⅱ+4.08Ⅲ+2.94Ⅳ、2.65 Ⅰ +12.06Ⅱ+2.12Ⅲ+3.74Ⅳ、5.73 Ⅰ +8.98Ⅱ+4.26Ⅲ+2.89Ⅳ、3.84 Ⅰ +9.26Ⅱ+3.19Ⅲ+4.02Ⅳ和 2.42 Ⅰ +11.56Ⅱ+3.31Ⅲ+3.14Ⅳ。6个新品系的花粉育性变幅为56.73%~74.58%。5.试验筛选出12对SSR适宜引物,对9个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获得SSR多态性位点92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7.31%。用引物S153建立了能区分出各新品系及其亲本的SSR指纹图。6.以遗传距离(GD值)0.35为基准,将9个材料聚为4类:第一类为’陇薯7号’和品系G1;第二类为’CY-1’、’ MIN-021’和品系T6;第三类为品系G5和T5;第四类为品系T6和T10。

刘桂珍[9](2015)在《中国陆地棉品种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及DNA指纹条形码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棉花的诸多重要性状都属典型的数量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控制。同时,这些性状间还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依靠传统育种方法已很难实现目标性状的同步提高。关联分析目前已成为解析复杂数量性状的重要方法,它可通过构建自然群体,鉴定与目标性状基因/QTL显着关联的标记位点,最终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提高育种效率。陆地棉品种(品系)资源是陆地棉品种改良最直接、最有效的种质资源,以陆地棉品种作为自然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目标性状的关联分析,可为陆地棉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信息。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一些品种仅在少数表型性状上存在差异甚至无差异,因此利用有效手段进行品种真实性和纯度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以前构建的关联群体中选取了 180个优良陆地棉品种(品系)作为自然群体,利用均匀分布于四倍体棉全基因组的SSR分子标记(每10 cM选取一个标记),以及近年来已报道的与陆地棉重要性状连锁或关联的分子标记,共560个SSR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全基因型扫描,同时进行多年多点棉花重要性状包括产量、纤维品质、早熟性、农艺性状和种子品质性状的表型鉴定;基于表型和标记数据对供试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关联分析方法检测与棉花重要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最后,以关联分析获得的与棉花至少2个性状均显着关联的分子标记,以及参考前人提供的首选和备选引物作为核心引物,构建了 180个陆地棉品种的DNA条形码,为棉花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的分子鉴定奠定基础。1、中国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选取的560个SSR标记对180个陆地棉品种进行全基因型扫描,最终获得228个多态性标记。在228个标记位点共检测到601个等位变异,各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变幅为2-11个,平均为2.64个;只检测到2个或3个等位变异的位点有198个,占总多态性位点的86%;228个标记的基因多样性指数(Gene diversity)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分别为0.37和0.31,说明陆地棉品种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基于表型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将180份陆地棉品种在遗传距离为6.30处划分为5个类群;第I类群在遗传距离为5.13处又被划分为6个亚类。基于标记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将所有品种划分为10个类群。一些品种在两种聚类分析中均被聚在一起,一些品种在两种聚类分析中结果差异较大。因此,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评价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关联分析提供了重要信息。2、陆地棉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采用TASSEL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MLM)对17个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共检测到至少在2个环境中同时与棉花重要性状QTL显着关联的标记位点291个。其中,与产量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20个,与纤维品质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125个,与早熟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67个,与农艺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52个,与种子品质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27个。291个位点大多数能够与其他研究中定位到的QTL基因组区段重合,其中与纤维长度关联的位点NAU3212和与纤维强度关联的位点NAU4926能够分别与前人定位的相应QTL两侧标记完全吻合。不但同一性状存在多个关联位点,而且同一位点可能与多个性状相关联。所有291个位点中含重复位点数79个,这些位点与2个性状甚至更多个性状同时关联。对每类性状来说,20个产量性状位点中含重复位点3个,如cgr5675同时与衣分和子指关联,CIR286同时与铃重和皮棉产量关联,NAU2741同时与铃重和子指关联;125个纤维品质位点中含重复位点26个;67个早熟性状位点中含重复位点11个;52个农艺性状位点中含重复位点10个;27个种子品质位点中含重复位点9个。这些结果表明,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在一定程度上受位于同一位点附近的某一个基因同时调控,或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紧密连锁。3、中国陆地棉品种DNA指纹条形码构建对检测到的与至少2个性状同时关联的79个标记位点进行重复确定,筛选出带型清晰、多态信息含量高的21对引物,分别覆盖21条染色体:NAU2741(A1)、NAU3016(A3)、NAU3212(A5)、NAU3427(A6)、NAU3654(A7)、BNL3792(A8)、NAU3414(A9)、NAU2508(A10)、BNL1231(A11)、BNL3261(A12).BNL1707(A13)、BNL2646(D1)、NAU5467(D2)、NAU5260(D3)、NAU6966(D4)、NAU2816(D5)、BNL3359(D6)、NAU6468(D7),NAU3100(D9)、NAU2776(D10)、NAU6582(D13);同时,参考前人提供的首选和备选引物又选用了 D8上的1个标记NAU0478和D12上的1个标记NAU2251,最终确定了23对引物作为核心引物。23对核心引物在180个棉花品种中共得到64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揭示的等位变异在2~5之间,平均值为2.83。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15~0.61,平均值为0.38;PIC变幅为0.14~0.53,平均值为0.32。23对核心引物多数是EST-SSR,而且又与多个性状关联,因此用其进行指纹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23对核心引物遗传距离矩阵与所有228对引物遗传距离矩阵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表型遗传距离矩阵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说明与重要性状关联的23对核心引物更适合用于棉花指纹图谱构建。将23对核心引物在对照种TM-1上检测的微卫星位点电泳带型记为1,获得这些引物在其他179份材料的SSR电泳带型代码。按染色体号从小到大、先At亚组后Dt亚组的顺序依次排列,串联各带型代码,获得每一品种在23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位点代码组合,共23位数字码,形成各品种特有的SSR相对分子身份证。身份证中的每一位数值表示每个品种相对对照种在不同染色体位置的微卫星位点代码,形成该品种的相对DNA条形码,用于品种DUS测定。

聂新辉,尤春源,李晓方,秦江鸿,黄聪,郭欢乐,王夏青,赵文霞,林忠旭[10](2014)在《新陆早棉花品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以新疆2013年前审定的51个新陆早常规棉花品种为材料,从50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高、稳定性好、且定位在棉花26条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选择23对)的75对核心引物,检测到多态性位点226个,每个标记检测到的基因型位点数在212之间,平均为3.01个;引物多态信息量(PIC)值介于0.07990.8752之间,平均值为0.6624。结果显示,在51份新陆早棉花常规品种中,可利用特征引物将21份品种一次性区分开。利用40对引物可以完全区分开新陆早51份常规品种,并构建供试品种的指纹图谱。同时利用NTSYS-pc V2.10软件聚类分析表明,51个新陆早棉花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2690.9873,平均值为0.7071,说明新陆早棉花品种之间遗传多样性较狭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和聚类分析将51个新陆早品种分为4大类型,与原品种选育系谱高度吻合。

二、18个彩色棉品系的SSR指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个彩色棉品系的SSR指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SR标记的26份棉花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2 方 法
        1.2.1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1.2.2 SSR多态性引物筛选
        1.2.3 数据收集及分析
        1.2.4 DNA测序及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扩增片段的多态性分析及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
    2.2 聚类分析
    2.3 DNA序列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2)棕色棉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及改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棕色棉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效应
    1.1 棕色棉颜色遗传
    1.2 棕色棉产量和品质遗传
2 棕色棉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
    2.1 棕色棉色泽品质的形成
    2.2 棕色棉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代谢特点
    2.3 棕色棉纤维色素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相关性
3 棕色棉产量和品质改良路径探索
    3.1 高产优质棕色棉品种选育
    3.2 棕色棉生理代谢调控
4 展望

(3)山西彩色棉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彩色棉发展现状
2 研究进展
    2.1 彩色棉种质材料的引进及创新
    2.2 彩色棉杂种优势
    2.3 生物技术的应用
3 结语

(4)新疆陆地棉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1.2 作物品种鉴定方法
        1.2.1 形态学鉴定法-田间小区种植
        1.2.2 分子标记技术
    1.3 作物DNA指纹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1.4 作物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进展
    1.5 试验设计
        1.5.1 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陆早与新陆中棉花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棉花基因组DNA的提取
        2.1.3 核心引物的筛选
        2.1.4 PCR扩增
        2.1.5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2.1.6 数据整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核心引物筛选及多态性带型分析
        2.2.2 新陆早与新陆中棉花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
        2.2.3 新陆早与新陆中棉花品种二维码的构建
        2.2.4 新陆早与新陆中棉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5 群体结构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新疆彩色棉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棉花基因组DNA的提取
        3.1.3 核心引物的筛选
        3.1.4 PCR扩增
        3.1.5 PCR产物的检测
        3.1.6 数据整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核心引物筛选及多态性带型分析
        3.2.2 新疆彩色棉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
        3.2.3 新疆彩色棉品种二维码的构建
        3.2.4 新疆彩色棉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4.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
    4.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新疆彩色棉品种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和SSR核心引物
    1.2 棉花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1.3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1.4 数据整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SSR标记多态性引物筛选及多态性带型分析
    2.2 新彩系列棉花品种指纹图谱分析
    2.3 27份彩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3.1 聚类分析。
        2.3.2 主坐标分析。
    2.4 新彩棉系列品种二维码的构建
3 讨论
4 结论

(6)3个马铃薯新品系的主要性状及细胞学和SSR指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马铃薯的概述
    1.2 马铃薯的研究进展
    1.3 马铃薯的营养与保健价值
    1.4 我国的马铃薯产业化状况
        1.4.1 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现状
        1.4.2 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4.3 产业化发展的展望
    1.5 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的品质要求
    1.6 马铃薯杂交后代的鉴定技术
        1.6.1 形态学
        1.6.2 细胞学
        1.6.3 同工酶
        1.6.4 DNA分子标记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1.7.1 研究内容
        1.7.2 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试验地及其种植管理
    2.3 试验研究方法
        2.3.1 新品系形态特征和生育期的观察
        2.3.2 PMCMⅠ的染色体配对构型观察
        2.3.3 花粉可育率的观测
        2.3.4 块茎的表观特征和产量性状的观测
        2.3.5 块茎营养品质性状测定
        2.3.6 各材料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度的检测
        2.3.7 PCR-SSR扩增的程序
        2.3.8 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2.3.9 SSR引物的筛选
        2.3.10 SSR条带的多态性统计
        2.3.11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品系及其亲本的生育期和表观特征比较
    3.2 新品系块茎特征的比较
    3.3 新品系产量相关性状的比较
    3.4 新品系块茎营养品质性状的比较
    3.5 新品系及其亲本的细胞学分析
        3.5.1 花粉的育性
        3.5.2 染色体的配对构型
    3.6 新品系及其亲本的SSR指纹分析
        3.6.1 DNA质量的检测
        3.6.2 SSR-PCR扩增的结果
4 讨论
    4.1 薯块营养成分含量与产品加工
    4.2 花粉的可育率与染色体的配对构型
    4.3 马铃薯新品系的SSR指纹鉴定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

(7)新疆陆地棉SSR指纹图谱构建及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DNA指纹图谱技术发展概况及特点
    1.2 品种真实性鉴定和纯度检测常用方法及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SSR核心引物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利用SSR快速鉴定棉花品种真实性和纯度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马铃薯新品系重要性状及染色体构型和SSR指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马铃薯的概况
    1.2 马铃薯的种质资源
    1.3 国内外彩色马铃薯的研究进展
    1.4 马铃薯的育种方法
        1.4.1 杂交育种的方式
        1.4.2 细胞学育种的方式
    1.5 马铃薯优良株系的选择和鉴定方法
        1.5.1 形态学标记
        1.5.2 细胞学标记
        1.5.3 生化标记
        1.5.4 DNA分子标记
    1.6 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和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播种方法和田间管理
        2.2.2 马铃薯新品系生育期及形态特征的观测
        2.2.3 新品系薯块表观性状的观测
        2.2.4 新品系产量性状观测
        2.2.5 新品系薯块常规营养品质性状的测定
        2.2.6 新品系薯块花青素的测定及计算
        2.2.7 数据分析
        2.2.8 花粉粒可育性的鉴定
        2.2.9 PMCM-Ⅰ染色体观察
        2.2.10 基因组DNA提取与纯度检测
        2.2.11 SSR-PCR扩增反应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品系的生育期及其植株形态特征
    3.2 新品系的块茎性状特征
        3.2.1 新品系块茎表观特征
        3.2.2 新品系块茎产量性状的表现
        3.2.3 新品系块茎的营养品质性状表现
    3.4 新品系花粉育性和PMCM Ⅰ染色体的配对构型特征
        3.4.1 新品系花粉的育性
        3.4.2 新品系PMCM Ⅰ染色体配对构型
    3.5 供试材料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6 马铃薯新品系和其亲本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3.6.1 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质量电泳检测
        3.6.2 杂种新品系及其亲本的SSR多态性扩增
        3.6.3 供试马铃薯材料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马铃薯块茎产量与其它性状间的相关性
    4.2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含量的超亲优势
    4.3 SSR指纹鉴定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

(9)中国陆地棉品种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及DNA指纹条形码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所用主要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1 棉花种质资源概况
        1.2 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2 植物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2.1 关联分析概念
        2.2 连锁不平衡(LD)及其计算方法
        2.3 影响连锁不平衡的因素及连锁不平衡的衰减
        2.4 关联分析研究策略
        2.5 关联分析的程序及统计方法
        2.6 关联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3 陆地棉指纹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3.1 分子标记概述
        3.2 DNA指纹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中国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种植
        1.3 性状调查
        1.4 棉花叶片DNA提取
        1.5 SSR引物筛选及PCR扩增
        1.6 扩增产物检测及SSR位点分型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2.2 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 讨论
        3.1 表型聚类与分子标记聚类相结合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遗传多样性分析对育种和相关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陆地棉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的选取
        1.2 实验材料的种植
        1.3 性状调查
        1.4 SSR多态性检测和基因分型
        1.5 群体结构分析
        1.6 标记位点与QTL的关联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表型性状相关分析
        2.2 群体结构估计和亲缘关系分析
        2.3 与棉花重要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
    3 讨论
        3.1 影响关联分析的因素
        3.2 QTL的稳定性
        3.3 与多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
        3.4 关联分析在棉花中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 陆地棉品种DNA指纹条形码构建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的选取
        1.2 实验材料的种植
        1.3 DNA提取、多态性检测和基因分型
        1.4 数据处理
        1.5 核心引物的筛选及DNA条形码构建
        1.6 核心引物对180份陆地棉品种的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核心引物的筛选与评价
        2.2 基于核心引物构建棉花品种DNA条形码
        2.3 基于核心引物的180份陆地棉品种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用于棉花DNA指纹分析的基础引物
        3.2 用于棉花DNA指纹分析的核心引物
        3.3 关于DNA指纹条形码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新陆早棉花品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DNA提取及SSR检测
    1.3 指纹的建立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SSR核心标记确定及标记信息分析
    2.2 参试品种的指纹图谱分析
    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四、18个彩色棉品系的SSR指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SR标记的26份棉花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翟书伟,邓婷婷,曹云泉,陈奇,汤盈盈,袁宝童,汪保华. 种子, 2020(10)
  • [2]棕色棉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及改良研究进展[J]. 林必博,范学科,周济铭,郑爱泉.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8)
  • [3]山西彩色棉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皇甫张龙,胡晓丽. 山西农业科学, 2020(07)
  • [4]新疆陆地棉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D]. 李婧慧.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新疆彩色棉品种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J]. 李婧慧,李淑琴,朱波,曹阳,金彦龙,乔艳清,张新宇,孙杰,薛飞. 中国棉花, 2020(03)
  • [6]3个马铃薯新品系的主要性状及细胞学和SSR指纹分析[D]. 何婷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7]新疆陆地棉SSR指纹图谱构建及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研究[D]. 王欣怡.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8]马铃薯新品系重要性状及染色体构型和SSR指纹分析[D]. 焦欣磊.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9]中国陆地棉品种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及DNA指纹条形码构建[D]. 刘桂珍.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4)
  • [10]新陆早棉花品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聂新辉,尤春源,李晓方,秦江鸿,黄聪,郭欢乐,王夏青,赵文霞,林忠旭. 作物学报, 2014(12)

标签:;  ;  ;  ;  ;  

18种彩色棉线的SSR指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