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协同设计中大型3D几何模型实时传输的关键技术

分布式协同设计中大型3D几何模型实时传输的关键技术

一、大型三维几何模型在分布式协同设计中实时传输的关键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冉惟之[1](2020)在《基于群体智能的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依据动态对抗环境下无人集群协同感知、规划与控制的应用需求,设计典型无人机协同对抗应用场景,构建面向高速目标拦截的无人机集群执行电子对抗软件系统。无人机集群通过搭载低功耗的电子干扰设备,依据集群智能的无中心式协同控制模型实现无人机自适应协同任务分配、航路规划和抵近式干扰,形成对三维空间中多个随机方位高速入侵目标的持续拦截能力,实现对我方保护对象的安全保障。具体地,本论文构建了面向多智能体的集群协同软件体系架构,建立面向群体智能的无人机协同控制算法,通过实现形成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仿真环境,系统地模拟了无人机集群自主协同决策过程。无人机仅依据局部态势的观测,通过构建模型空间信息素向量,基于对抗行为规则以及信息素的分布,进行无中心式的任务动态规划并自适应产生无人机飞行路径和干扰行为。该群体智能算法最终形成对入侵目标持续干扰欺骗的行为“涌现”,验证了无人机集群的自主决策与协同任务规划效能。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无人机集群的软件多智能体建模,包括:对抗环境模型;无人机个体的智能体建模(无人机状态,对抗行为,无人机观测,无人机对抗效用等);无人机集群的多智能体建模(集群协同效用目标,集群对抗状态与态势等);入侵目标的智能体建模等;(2)面向群体智能的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控制算法的构建,包括:无人机集群信息素构建,协同任务分配,个体航路规划与电子对抗行为规划等群体智能算法的设计与实现。(3)典型应用场景下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仿真验证系统的实现,包括:无人机协同信息交互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典型应用场景下的仿真环境的搭建;协同对抗效能的建模与可视化;对抗双方多智能体协同的设计与实现等。

李中阳[2](2019)在《面向先进核能系统的中子学综合模拟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子学综合模拟,通过对核能系统内中子及其相关的多类物理效应进行耦合模拟,可有效解决先进核能系统复杂中子学特性的分析难题。云计算技术具有多用户协同、大规模计算、共享易用等优点。通过耦合中子学综合模拟与云计算技术,发展中子学综合模拟云平台,可有效解决中子学综合模拟需要的海量计算、多专业软件集成仿真环境等难题,提升先进核能系统核设计分析的效率。本文围绕该主题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1)设计了中子学综合模拟一体化云平台架构。该架构将模型和应用集中在云端,通过基于视频流的远端桌面实时回传,实现集中式云端在线建模与计算结果可视化分析;通过云端虚拟化,实现了云端高性能中子学计算。同时,设计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以及应用三方面协同的云平台安全增强策略。该架构体系,实现了云端一体化中子学综合模拟,提高了设计分析的便捷性与效率。(2)发展了辐射输运计算性能预测的多指标调度算法。分析了蒙特卡罗辐射输运计算的时间可预测特性,结合了计算时间可预测特性,从作业优先级、排队时间、所需资源、运行时间和资源满足情况等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差分进化算法开展了各项指标的权重优化,根据不同的业务应用场景,优化出适合的指标权重,同时耦合回填算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经测试对比,该算法相比典型调度算法,有效缩短了运行总时间、平均带权周转等核心性能指标。该算法兼顾公平性和资源利用率,并可动态调整指标权重,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资源调度需求。结合上述架构与调度算法,基于中子输运设计与安全评价软件系统SuperMC“超级蒙卡”研制了中子学综合模拟云平台原型系统。通过IAEA-BN600、BEAVRS、IAEA-ACB、ITER-T426等国际基准例题,对该云平台的多用户、多作业云端设计模式进行了系统性测试,验证了该云平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云平台可应用于先进核能系统的在线中子学综合模拟,对于提高核设计分析的效率与便捷性具有重要作用。

陈庆[3](2018)在《面向干涉SAR任务的集群航天器网络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向干涉SAR任务的集群航天器是航天器系统在对地观测领域的一种创新应用,有效地结合了集群航天器分布式协同工作技术与多维SAR干涉技术的优势,但相关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本文对面向干涉SAR任务的集群航天器网络数据传输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于J2摄动下航天器轨道动力学模型以及HILL方程,建立了集群航天器间和集群内的运动模型。结合图论基础理论,构建了集群航天器网络的基本图结构,并针对网络拓扑时变的特性提出了多时隙静态拓扑优化组合的研究方法。结合排队论M/M/1模型对网络内的数据流进行了描述与定义,并分析了集群航天器网络在无线多跳情形下泊松流的传输性质。结合图论和排队论理论分别建立了集群航天器网络、干涉SAR任务及其数据流模型,依据天线方向角模型和信号自由空间衰减模型给出集群航天器内和集群间的网络拓扑构建方法。基于网络仿真软件NS-3提出面向干涉SAR任务的集群航天器网络仿真模型,并验证了其有效性,然后分别从集群网络拓扑时变和不同网络负载两个角度对SAR任务数据传输性能进行分析,明确了当前数据传输方法的不足与改进方法。基于航天器相对运动HILL方程建立了集群航天器有界空间模型,并对该有界空间的分布密度、体积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提出了导航信息已知和未知情况下的容量优化的多跳多时隙并发数据传输方法,最后结合航天器的泊松数据流排队与服务模型,构建了集群航天器网络在时延约束下的网络容量理论模型,分析了时延、路由参数以及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同集群网络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航天器网络容量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基于一阶射频能耗模型提出了面向干涉SAR的集群航天器网络的单跳和多跳数据传输能耗模型,建立了网络多星协同工作的可靠性模型,然后基于ESMT图理论和可靠性链路权值模型,提出了多星协作任务中可靠性优先的动态拓扑优化方法RAT。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图结构的可靠性优先的拓扑优化方法能够提高航天器在动态运动下信息交互的稳定性。采用ARIMA和小波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分别对集群航天器网络负载的线性和非线性两部分进行了预测。考虑到集群间通信链路的不确定性,利用信息交互时的多普勒频移,提出了集群间链路的存活时间估计方法。基于传统OLSR算法和本文提出的可靠性优先拓扑优化策略,构建了中心控制和分布式传输相结合的集群航天器数据路由策略(OLSR-LB),并通过引入拓扑时隙内平均负载预测机制以及局部拥塞处理方法,解决了网络数据传输的负载均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负载均衡的OLSR-LB路由策略能适应集群航天器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以及负载的多样变化,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4](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黄鹏[5](2017)在《基于Unity3D的分布式协同虚拟装配仿真研究及实现》文中指出协同设计是当今复杂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复杂产品装配阶段必然会出现偏差,因此,在设计阶段发现产品的装配问题尤为重要。传统的开发设计都是零部件设计完成后,生产样机进行装配和验证,发现设计问题后再进行修改,再进行装配验证。这个过程往往要多次迭代,得到最终设计结果,开发时间长、成本高。利用三维数字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对复杂产品进行装配仿真,发现产品的设计问题,快速修改产品的三维模型,再进行装配验证。这个过程中,不需要生产物理样机,可以减少开发时间,降低设计成本;此外,允许异地设计人员在同一虚拟环境中共同对产品进行装配和分析评价,可进一步缩短产品开发验证时间。针对上述需求,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分布式协同虚拟装配仿真的现状,阐述了虚拟装配理论和协同仿真(CSCW)理论,对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分析,针对“复制式”和“集中式”分布式协同架构的缺点,提出了“复合型”两层分布式协同架构,确认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即分布式碰撞检测算法、协同机制和协同装配顺序规划。其次,对包围盒碰撞检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装配体模型数量大导致碰撞检测实时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分布式碰撞检测算法。该方法通过遍历装配模型获取模型层级关系,构建模型包围盒树,以包围盒法在客户端做快速碰撞检测,以网格检测在服务器进行精确碰撞检测检测,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减少检测耗时,让系统有良好的实时性。再次,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基于TCP通信开展多用户分布式协同仿真的协同机制解决方案,主要通过多线程技术实现多任务处理,数据类型转换和数据包封装提高传输效率,状态加锁解决操作冲突,在线交流进行任务分配,解决了多人员开展协同操作的多任务协同处理问题。最后,研究协同装配顺序规划,采用拆卸法完成装配顺序规划;基于上述研究基础上,以Unity3D为基础平台,结合Microsoft.Visual.Studio.NET.2012开发平台构建分布式协同虚拟装配仿真系统,以大型风机模型为仿真对象,对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验证。

韩志芳[6](2016)在《民用飞机协同设计系统协同数据构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民用飞机研制过程中,借助协同设计系统进行设计协同,人们可及时协同各个系统间、系统和结构间的设计结果、消除设计中冲突、冗余和不合理部分,缩短飞机研制生命周期。论文选取某飞机研制企业的协同设计管理为蓝本,围绕飞机数字化产品结构,展开协同数据构造关键技术研究。从数据用途角度,论文把协同数据定义为:用以协同的数据,它是设计数据的集合。论文的开篇,从协同设计系统应用、大装配技术、模型轻量化转换技术的现状研究,发现企业面临协同设计的主要问题,即协同数据与设计数据的一致性差,协同的时效性不高。因此,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协同数据构造和更新技术,研究协同数据轻量化转换技术。接着,论文深入协同设计理论研究。针对大装配件协同问题,研究模块化设计技术,实现了民用飞机产品结构优化。该研究可为协同数据构造提供基础。协同数据的三维模型具有信息量大和数据格式多样性特点,论文采用CAD专用接口集成技术,实现模型轻量转换。结合民用飞机研制企业飞机异地分布式协同设计的特点,对协同设计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选用了B/S系统架构,并设计了协同的功能模块、组件及系统用例。针对数字样机管理和设计模块转换两个核心模块,开展了关键技术研究。采用产品结构过滤,可灵活组合各设计数据模块,形成可配置的协同数据。通过XML配置文件解析技术,获取协同数据轻量化转换要求,并通过CAA开发,解析过滤CATIA三维模型冗余设计信息,实现以设计模块为单位的轻量化转换。实践表明,协同数据构造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可以解决民用飞机设计协同的突出问题。

张峰[7](2015)在《航天产品性能样机分布式协同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大型复杂航天产品性能样机技术是当前具有挑战性和高难度的研究课题,成为工业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它的设计通常由几百个单位参与论证、设计、制造、试验、使用、保障和管理。目前,由于性能样机的定量描述和建模理论与技术尚不成熟,以超声速飞航武器为代表的大型复杂航天产品面临着地面实验条件模拟难、指标要求高、综合集成性差、建模与仿真难度大、多类目标制导控制一体化优化设计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需要解决。航天产品性能样机的研制是个多阶段全生命周期的设计过程,包含产品全生命周期内零部件及其设备的完整数字信息模型。而在现有环境条件下,不同子系统的设计建模、仿真与优化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各学科领域模型之间具有不同的依赖关系,不同信息模型在语义层面需要一致表达方法。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复杂航天产品性能样机的分布式协同建模方法、协同仿真方法、协同仿真模型库的构建方法和协同仿真优化方法,并应用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化综合集成技术,实现性能样机的分布式协同建模与仿真统一管理。主要体现在:(1)针对航天产品性能样机的定量描述和建模理论与技术尚不成熟等问题,系统性地提出了UMSLO(Unified-Modeling-Simulation-Library-Optimization)概念模型,并在UMSLO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级性能样机的设计过程和协同建模方法。首先,在对性能样机协同设计仿真业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体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元模型的性能样机协同概念建模方法。其次,根据所研究的基于本体的性能样机建模方法,给出了性能样机协同概念建模案例,并采用Protégé工具构建了性能样机的本体元模型库。最后,在分析性能样机协同建模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Petri网的性能样机协同建模过程动态建模方法。给出了性能样机协同建模工作流模型的形式化定义以及协同概念建模、功能建模、仿真建模和优化建模设计单元的对象Petri网元模型。通过元模型输入输出接口动态描述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过程。所构建的性能样机本体元模型库较好的解决了多学科产品模型的输出缺失和冗余信息的问题,可以显式地表达领域知识并促进不同领域之间概念的语义一致性,实现了UMSLO中的M子模型。(2)针对性能样机仿真系统中多领域元模型统一集成转换问题,在性能样机协同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的数字性能样机协同仿真模型。首先,分析了领域本体元模型与联邦模型的映射方法。然后,对所构建的不同学科领域的本体元模型进行转换与集成,提出了本体元模型与HLA对象模型的转换方法。再次,在本体元模型集成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本体元模型与HLA对象模型的转换方法,通过本体元模型集成与转换案例分析了各学科领域本体概念匹配过程。最后,以所构建的性能样机模型为对象,将其六自由度元模型作为复杂系统的应用实例,进行超声速飞行器性能样机(Performance Digital Mock-Up of Hypersonic Vehicle,HV-PDMU)的建模,提出了HV-PDMU模型整体结构和HV-PDMU联邦仿真实现过程,并设计基于Pertri网的HLA仿真模型。所研究的模型减少了HLA仿真模型中冗余的数据传输、提高模型运行速度,解决了HLA仿真系统中多领域元模型统一集成转换问题,实现了UMSLO模型中的S子模型。(3)为了实现各学科仿真模型的有效积累和重用,运用数据库和元模型共享技术,建立可重用的仿真模型库,分析了性能样机协同仿真模型库的层次框架,划分为顶层系统仿真模型、领域主模型和元模型,并给出了性能样机协同仿真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技术,实现了UMSLO模型中的L子模型。(4)针对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过程中的多学科耦合与多目标优化问题,引入混合软计算方法,提出了性能样机多学科协同仿真优化模型。首先,在分析了性能样机多学科协同设计与优化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超声速飞行器性能样机不同学科之间的数据分析关系与耦合关系表达模型。然后,在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目标粒子群遗传混合优化算法(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enetic Algorithm,MOPSOGA),在构建的性能样机模型和HV-PDMU模型的基础上,应用MOPSOGA算法,对性能样机气动推进一体化、外形气动一体化以及HLA仿真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分配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在设计候选解中求得Pareto优化解,较好的实现了性能样机多学科中的元模型性能目标综合优化与方案评价,实现了UMSLO中的O子模型。(5)针对性能样机全生命周期协同建模与仿真过程中管理系统综合集成性差的问题,构建了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原型系统。首先,在分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建模任务管理功能需求、建模流程管理功能需求、模型设计管理功能需求、产品本体库管理功能需求、协同仿真管理功能需求和协同建模系统平台管理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与设计。然后,建立了原型系统的数据库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所构建的平台较好地解决了性能样机全生命周期统一建模与仿真以及不同人员、不同工具、不同算法、不同描述语言下的耦合建模、联合仿真问题,实现了UMSLO中的U子模型。以上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均通过winged-cone高超声速概念飞行器应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饶俊[8](2011)在《网络化制造平台的产品信息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网络化制造(Networked Manufacturing,NM)技术是将网络技术与制造技术、特别是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的所有相关技术和理论的总称,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必然产物。通过网络化制造平台,可以提供一个支持企业信息共享和工作协作的大环境,以支持企业开展网络化制造的应用。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平台中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研究并构建了适合网络化制造、基于产品数据交换标准(the 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STEP)的产品模型体系。根据三维产品网络模型的特点,本文结合STEP标准构建了一个面向网络化制造的产品模型体系,从产品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实际需求的角度分析了该体系的各种子模型,研究了基于STEP标准的网络化模型构建方法。2.研究了三维可视化模型的网络传输方法。考虑到网络化协同设计实时共享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流式传输(Stream Transmission)的增量传输(Incremental Transmission)方法。在运用流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对比新旧模型文件,只传输修改过的文件块。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大大减少数据冗余,并提高传输效率。3.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最大团(Maximal Cliques, MC)的三维模型特征检索与匹配方法。为了能对三维产品模型进行快速准确的检索,该方法综合运用图论算法和组合优化技术,将较为复杂的属性邻接图简化为合并图,运用模拟退火算法求出不同机械零件的相似度。该方法不但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效率,也具备了更好的工程实用性。4.研究了在分布式协同制造环境下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智能决策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对专家经验或历史案例的分析,提取产品生命周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些因素。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层次结构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候选伙伴的各项能力及综合能力权重表。这样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借助一个或多个候选伙伴的优势进行高效率的分布式协同制造。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昆山数控科技园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配套交易及会展网络交易平台项目为开发背景,以面向服务的架构技术为支撑,实现了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王成勇[9](2007)在《基于Web的模具动态联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通过研究国内外模具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模具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将模具产业的发展放在制造业全球化背景下,引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结合多种先进制造理论,提出采用模具动态联盟(MDA)的思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提升我国模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利用分布式协同技术搭建模具企业的协作联盟平台,组建虚拟的模具生产集群,通过共享各自优势的模具设计人才资源和模具制造设备资源,使中小模具企业能够实现群体协作,完成复杂的成套模具生产任务,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MDA是中小模具企业提高敏捷性、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基于Web的MDA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动态联盟方式下实现模具分布式协同设计、协同工艺和网络制造所涉及的关键支撑技术。在MDA的组建技术方面,主要讨论了盟员优选问题、协同数据管理问题和专业网络门户技术。模具盟员选择的约束条件复杂,对盟员能力的评定指标众多,其中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而且各评定指标之间又有主次层级关系。因而,模具盟员选择属于模糊多目标决策问题,本文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对模具盟员的多项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实现模具动态联盟的盟员优选。为了实现动态联盟环境下模具产品数据的管理。提出将传统的PDM技术延伸至网络,形成基于网络的协同数据管理(cPDM),并对cPDM的相关开发技术进行了讨论,描述了cPDM在MDA系统中的数据管理功能以及实现模具数据协同管理的关键要素。在服务平台的搭建技术方面,研究了目前主流的网络门户(Web Portal)开发技术,提出在通用门户平台中增加模具相关的支撑组件和协同工具,构成专业化的网络门户,即MDA网络服务平台。在异构模具CAD模型数据交换与共享方面,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交换模型,即专用接口模型和通用接口模型,指出在MDA中应优先选用通用交换模型。研究了适合通用数据交换的STEP中性文件建模语言,提出基于专业语义标记的模具关键特征数据快速提取方案,该方案可以在不改变STEP数据格式、不扩展图元类型定义的情况下,利用STEP规范的特征命名机制直接嵌入模具专业语义标记,实现快速准确的特征识别和提取。文中以一副典型的模具型腔三维STEP数据作为实例,详细描述了该方案的实现过程及相关算法,并开发了Java APPLET样例程序。为了减小模具三维模型数据量,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实现三维模型异地同步协同浏览,研究了三维模型的轻量化技术。通过对常用三维CAD软件中的轻量化技术和国际组织制定的中性轻量化模型规范的研究,本文利用各轻量化技术的API接口,将轻量化图形数据解析内核以ActiveX形式进行集成,开发出集成的轻量化模型浏览器,供盟员脱离专业CAD设计环境,直接浏览多种格式的模具轻量化模型。为了便于在MDA中将数据集中存储和提取,研究了将模具中性数据交换模型STEP数据与轻量化模型Web3D数据进行集成,形成具有中性交换功能和网络显示功能的单一文件;开发了基于整体封装集成方案的中间件,中间件利用XML DOM技术实现数据封装、解析、提取与还原。在模具协同设计方面,提出基于CAD命令流组播的同步协同设计方案。该方案将各客户端CAD软件的交互操作命令采用宏录制的方法提取出来,形成文本格式的命令流,以本文所开发的组播中间件为协同工具,在设计群组内组播命令流,实现动态联盟环境下的模具同步协同设计。在模具协同工艺讨论方面,研究了多用户共享的三维可视化交互技术。分析了共享桌面和共享屏幕技术的不足,提出共享三维交换矩阵的模具模型远程同步浏览方案,开发了具有多用户同步浏览功能的模具工艺协同工具。为了在动态联盟中实现模具的网络制造,研究了适合网络制造的开放式数控系统STEP-NC,通过对STEP-NC规范的XML格式数控程序的分析,并借助开放源码的Java程序开发了三维XML刀路数据可视化工具,支持三维刀路在线检视。同时,还提出一种真实感模具加工过程切削效果动态仿真方法,便于模具专家通过动态联盟网络平台查看模具型面、型腔等关键部位的数控切削效果,介绍了动态仿真文件的合成技术。

屈力刚[10](2007)在《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网络化制造是在经济全球化、制造企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制造正日益成为制造业研究和实践的热门领域。网络化协同设计是网络化制造领域的重要组成技术,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化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设计模式:即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中,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产品设计任务。对传统CAD技术及其设计模式而言,网络化协同设计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进步,它从根本上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产品设计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结合所承担的辽宁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发展网络化制造对策与支持网络化制造系统平台研究”(项目编号:2003220025)和辽宁省科技基金项目“基于CSCW远程控制的机械装备协同设计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05057),对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的体系结构模型、支持面向项目管理的“多用户、多任务”的协同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制造企业具体的机械产品设计项目为应用对象,开发构建了制造企业机械产品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系统平台,为制造企业实施产品网络化协同设计奠定了技术基础。本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网络化制造技术的概念、特点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网络化协同设计技术在网络化制造中的概念、地位和意义,明确了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2)系统地研究了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工作模式、多Agent系统,构建出具有C/S三层结构的、基于MAS的三维协同设计的功能和体系结构模型,并构造出该体系结构中各Agent的一般结构模型,奠定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框架;(3)提出了面向项目管理的、支持“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式,并根据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设计的工作流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算法(F-AHP: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设计结构矩阵(D SM:Design Structure Matrix)方法,对协作伙伴选择和任务分解与分配等项目协同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实现了面向矩阵式项目管理的协同设计。(4)提出了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库创建和OLE DB数据库访问的数据服务技术、基于XML Web Services的数据通讯技术和基于COM组件的客户端开发技术在本协同设计系统实现的解决方案,研究了基于MAS的三维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的实现技术,(5)根据相关项目研究提出的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实现目标,结合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的工程化原型系统,并结合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项目进行了系统平台的工程化应用验证。

二、大型三维几何模型在分布式协同设计中实时传输的关键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三维几何模型在分布式协同设计中实时传输的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群体智能的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无人机集群群体智能相关技术研究
    2.1 协同电子对抗技术
    2.2 面向无人集群的多智能体系统
    2.3 群体智能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场景与需求分析
    3.1 无人集群协同对抗场景想定
    3.2 无人集群协同对抗问题的形式化描述
    3.3 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系统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原理分析与系统架构
    4.1 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系统原理分析
    4.2 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系统方案设计
    4.3 系统体系架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详细设计
    5.2 对抗环境仿真系统实现
    5.3 数据链路仿真实现
    5.4 协同决策系统与算法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6.1 验证系统场景
    6.2 系统测试
    6.3 基于人工蜂群信息素的集群协同决策算法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面向先进核能系统的中子学综合模拟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核能发展背景
        1.1.2 中子学综合模拟的挑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子学模拟软件研究现状
        1.2.2 核能领域云平台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技术
    2.1 中子学综合模拟技术
    2.2 云计算技术
        2.2.1 云计算特点
        2.2.2 云计算体系架构
        2.2.3 云计算关键技术
    2.3 协同设计技术
        2.3.1 异步协同设计
        2.3.2 同步协同设计
    2.4 视频流传输技术
        2.4.1 技术介绍
        2.4.2 处理机制
    2.5 调度算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子学综合模拟云平台架构设计
    3.1 系统需求
        3.1.1 功能需求
        3.1.2 性能需求
    3.2 设计原则
    3.3 中子学综合模拟云平台架构设计
        3.3.1 平台功能架构
        3.3.2 平台系统架构
        3.3.3 数据逻辑架构
        3.3.4 平台业务流程
    3.4 集中式云端设计方法
        3.4.1 集中式云端在线设计
        3.4.2 多人云端设计方法
    3.5 安全保障体系设计
        3.5.1 数据存储安全设计
        3.5.2 数据传输安全设计
        3.5.3 应用安全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辐射输运计算性能预测的多指标调度算法
    4.1 调度算法设计
        4.1.1 设计目标
        4.1.2 算法设计
    4.2 调度算法分析
    4.3 面向不同业务场景指标权重优化分析
        4.3.1 通用业务场景
        4.3.2 服务质量优先场景
        4.3.3 资源利用率优先场景
        4.3.4 其他业务场景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原型实现及测试
    5.1 环境搭建
        5.1.1 硬件环境
        5.1.2 软件环境
    5.2 系统原型实现
        5.2.1 统一门户
        5.2.2 建模、可视化分析子系统
        5.2.3 中子学计算子系统
        5.2.4 移动端APP
    5.3 系统功能测试
        5.3.1 建模与可视化分析功能测试
        5.3.2 中子学计算功能测试
    5.4 系统性能测试
        5.4.1 并发性能测试
        5.4.2 响应时间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主要内容
        6.1.2 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面向干涉SAR任务的集群航天器网络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集群航天器网络概念
        1.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空间干涉SAR任务概况
        1.2.2 集群航天器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1.2.3 集群航天器网络容量研究
        1.2.4 集群航天器网络拓扑优化研究
        1.2.5 集群航天器网络数据路由研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集群航天器网络相关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集群航天器运动描述
        2.2.1 坐标系定义
        2.2.2 集群航天器运动模型
    2.3 集群航天器网络描述
        2.3.1 图论相关理论
        2.3.2 集群航天器网络图结构
    2.4 集群航天器数据流描述
        2.4.1 排队论相关理论
        2.4.2 集群航天器泊松分布数据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干涉SAR任务的集群航天器网络模型及仿真
    3.1 引言
    3.2 面向干涉SAR任务的集群航天器网络模型
        3.2.1 集群航天器网络描述
        3.2.2 干涉SAR任务工作模型
        3.2.3 干涉SAR任务数据流模型
    3.3 航天器数据传输模型
        3.3.1 集群内数据传输
        3.3.2 集群间数据传输
    3.4 面向干涉SAR任务的集群航天器网络仿真建模
        3.4.1 仿真模型结构
        3.4.2 仿真环境搭建
        3.4.3 仿真主要流程
        3.4.4 路由算法及性能评价指标
    3.5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3.5.1 仿真场景
        3.5.2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时延约束下的集群航天器网络容量研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3 模型、定义及假设
    4.4 有界空间下航天器分布模型
        4.4.1 有界空间分布模型
        4.4.2 分布模型特性分析
    4.5 容量优化的集群航天器数据传输
        4.5.1 多时隙并发传输方法
        4.5.2 数据多跳传输方法
    4.6 时延约束下的网络容量
        4.6.1 网络容量模型
        4.6.2 时延和网络容量的折衷关系
    4.7 数值仿真及结果分析
        4.7.1 模型特性分析
        4.7.2 容量模型有效性验证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图结构的集群航天器网络拓扑优化方法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3 面向干涉SAR任务的集群航天器网络拓扑特性分析
        5.3.1 拓扑可靠性分析
        5.3.2 网络单跳与多跳能耗分析
    5.4 基于ESMT图的静态拓扑优化方法
        5.4.1 基于ESMT图的集群航天器静态拓扑
        5.4.2 静态拓扑特性分析
    5.5 可靠性优先的动态拓扑优化方法
        5.5.1 链路可靠性权值
        5.5.2 可靠性优先拓扑优化方法
    5.6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负载均衡的集群航天器数据路由算法
    6.1 引言
    6.2 问题描述
    6.3 航天器通信链路负载预测
        6.3.1 ARIMA预测模型
        6.3.2 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6.3.3 航天器负载预测模型
    6.4 集群航天器链路稳定性预测
    6.5 负载均衡的集群航天器数据路由
        6.5.1 集群航天器数据路由算法
        6.5.2 路由信息预处理
        6.5.3 路由表建立与维护
        6.5.4 虚拟拓扑计算与负载预测
    6.6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1.1.2存在的问题
        1.1.3研究发展趋势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2热点研究方向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2存在的问题
        1.2.2.3总结与展望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1.3.1.1车身结构
        1.3.1.2声学包装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1.3.2.1制动抖动
        1.3.2.2制动颤振
        1.3.2.3制动尖叫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1.3.3.4降噪方法
        1.3.3.5问题与展望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1.4.1.1主动悬架技术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1.4.2.1主动悬置技术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2.1.1.2高效内燃机
        2.1.1.3新型传动方式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重点研究方向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存在的问题
        2.2.3重点研究方向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2.3.1.1动力电池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2存在的问题
        2.3.2.3热点研究方向
        2.3.2.4研究发展趋势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重点研究方向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3.1.3研究发展趋势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3.2.1.3研究发展趋势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3.2.2.3研究发展趋势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3.2.3.1转向角传动比
        3.2.3.2转向路感模拟
        3.2.3.3诊断容错技术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3.3.1.4电动汽车研究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3.3.1.6参数测量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3.3.1.8其他方面
        3.3.2存在的问题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4存在的问题
        4.1.2.5展望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4.2.1.1点云聚类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4.2.1.3障碍物识别
        4.2.1.4障碍物跟踪
        4.2.1.5小结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4.2.2.1交通标志识别
        4.2.2.2车道线检测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4.2.2.4行人检测
        4.2.2.5车辆检测
        4.2.2.6总结与展望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3.2当前研究热点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4.3.3存在的问题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4.4.5.1路线图法
        4.4.5.2网格分解法
        4.4.5.3 Dijistra算法
        4.4.5.4 A*算法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5面临的挑战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4.5.2.3纵向速度控制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4.5.2.5节油驾驶控制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7.3.2存在的问题
        4.7.3.3热点研究方向
        4.7.3.4研究发展趋势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2存在的问题
        5.1.1.3重点研究方向
        5.1.1.4展望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2存在的问题
        5.1.2.3重点研究方向
        5.1.2.4展望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2存在的问题
        5.1.3.3重点研究方向
        5.1.3.4展望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重点研究方向
        5.2.3展望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5.3.1概述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5.3.2.1被动安全技术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5.3.3研究热点
        5.3.3.1事故研究趋势
        5.3.3.2技术发展趋势
        5.3.4存在的问题
        5.3.5小结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5.4.2存在的问题
        5.4.3重点研究方向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5.5.2热点研究方向
        5.5.3存在的问题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6结语

(5)基于Unity3D的分布式协同虚拟装配仿真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协同仿真概述
        1.2.2 分布式协同虚似装配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3.1 论文研究意义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分布式协同虚拟装配理论及体系架构
    2.1 虚拟装配
        2.1.1 碰撞检测技术
        2.1.2 装配顺序规划方法
    2.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
        2.2.1 协同机制
        2.2.2 系统结构
    2.3 分布式协同体系架构
        2.3.1 系统主要功能
        2.3.2“复制式”与“集中式”架构
        2.3.3“复合型”架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布式协同虚拟装配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3.1 分布式碰撞检测算法研究
        3.1.1 AABB层次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
        3.1.2 分布式碰撞检测算法研究
    3.2 协同机制研究及实现
        3.2.1 协同装配操作类型
        3.2.2 基于TCP协议的网络通信
        3.2.3 多线程设计
        3.2.4 协同操作冲突控制
        3.2.5 仿真操作数据传输
        3.2.6 实时在线交流
    3.3 分布式协同拆卸仿真
        3.3.1 仿真步长
        3.3.2 装配顺序规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Unity3D的系统开发
    4.1 虚拟现实引擎Unity3D
        4.1.1 Unity3D简介
        4.1.2 Unity3D的优势
    4.2 装配建模与界面交互设计
        4.2.1 3ds Max装配建模
        4.2.2 模型导入与场景布局
        4.2.3 UGUI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4.2.4 场景漫游
    4.3 系统用户与数据管理
        4.3.1 用户登录与管理
        4.3.2 数据传输和解析类的实现
        4.3.3 零件数据类设计
        4.3.4 数据库类开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例分析
    5.1 系统整体结构
    5.2 仿真实例分析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服务器端程序源代码
附录B 客户端程序源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民用飞机协同设计系统协同数据构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协同设计系统发展现状
        1.2.2 企业内部协同设计系统应用现状
        1.2.3 大装配技术现状
        1.2.4 模型轻量化转换技术发展现状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1.4 文章结构安排
第2章 协同设计相关理论及技术研究
    2.1 协同设计概述
        2.1.1 协同设计特点
        2.1.2 协同设计模式研究
    2.2 数字样机产品结构优化研究
        2.2.1 数字样机与大装配设计
        2.2.2 模块化设计与数字化大装配
        2.2.3 民用飞机DMU产品结构优化
    2.3 CAD数据转换技术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用飞机协同设计系统总体设计
    3.1 飞机协同设计过程分析
        3.1.1 协同设计业务流程设计
        3.1.2 协同设计数据对象及关系
    3.2 协同设计业务需求分析
    3.3 协同设计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3.4 协同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分解
    3.5 协同设计系统组件设计
    3.6 协同设计系统用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计上下文构造和更新关键技术研究
    4.1 设计上下文构造技术研究
        4.1.1 飞机协同感知理论模型
        4.1.2 设计上下文与全机产品结构
        4.1.3 设计上下文构造功能设计
        4.1.4 设计上下文用例设计
    4.2 设计上下文更新技术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设计上下文模型轻量化转换技术研究
    5.1 企业CAD轻量化应用需求分析
    5.2 设计上下文轻量化转换系统架构
    5.3 轻量化转换关键技术研究
        5.3.1 解析XML配置文件
        5.3.2 遍历数模结构树子节点
        5.3.3 遍历某子节点下第一层节点
        5.3.4 检查装配链接
        5.3.5 解析过滤信息参数
        5.3.6 添加节点并设置属性和参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协同数据构造关键技术实现
    6.1 设计上下文构造和更新技术实现
        6.1.1 基于单一DMU保存设计上下文
        6.1.2 查看设计上下文
        6.1.3 设计上下文发放审签控制
        6.1.4 供应商协同设计反馈
    6.2 设计上下文轻量化技术实现
        6.2.1 参数化文件接口定义
        6.2.2 数模文件附加属性的过滤
        6.2.3 结构树中对元素的拷贝
        6.2.4 数模文件参数信息的提取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航天产品性能样机分布式协同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性能样机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1.2.2 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方法综述
        1.2.3 性能样机多学科优化方法综述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课题来源
    1.4 本文主要工作
        1.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2 全文章节安排及内容概要
第2章 航天产品性能样机协同设计支撑环境分析
    2.1 性能样机多学科协同设计过程综合集成分析
    2.2 性能样机协同设计模型分析
        2.2.1 性能样机建模与仿真集成模型
        2.2.2 性能样机协同设计业务流程分析
    2.3 性能样机多学科协同设计与建模过程
    2.4 性能样机建模与仿真支撑环境的关键技术分析
        2.4.1 多学科领域协同建模技术
        2.4.2 系统工程领域建模语言技术
        2.4.3 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
        2.4.4 性能样机高层建模与仿真技术
        2.4.5 分布式协同仿真技术
    2.5 性能样机的实现关键技术分析
    2.6 本章总结
第3章 航天产品性能样机多学科协同建模
    3.1 性能样机功能的划分及设计流程分析
    3.2 基于本体的性能样机协同建模
        3.2.1 性能样机技术对建模语言的基本要求
        3.2.2 本体建模的构建方法
        3.2.3 本体元模型的分析过程
        3.2.4 本体元模型建模语言
    3.3 基于本体元模型的性能样机协同概念建模
        3.3.1 基于本体元模型的复杂系统建模
        3.3.2 本体元模型的构建
    3.4 基于本体元模型的性能样机协同概念建模案例
        3.4.1 性能样机领域本体的规划
        3.4.2 性能样机领域本体的设计
        3.4.3 性能样机领域本体的实现
        3.4.4 高超声速飞行器本体OWL描述
    3.5 性能样机本体库的构建
        3.5.1 性能样机本体库存储方法
        3.5.2 性能样机关系数据库建模
    3.6 基于Petri网的性能样机协同动态建模过程
        3.6.1 过程建模方法Petri网分析
        3.6.2 性能样机协同建模工作流模型的形式化定义
        3.6.3 性能样机协同概念建模设计单元的对象Petri网元模型定义
        3.6.4 性能样机协同功能建模设计单元的对象Petri网元模型定义
        3.6.5 性能样机协同HLA仿真建模设计单元的对象Petri网元模型定义
        3.6.6 性能样机多学科协同优化建模设计单元的对象Petri网元模型定义
    3.7 基于有色Petri网的性能样机协同设计案例
        3.7.1 有色Petri网的建模过程
        3.7.2 基于有色Petri网的性能样机协同建模
    3.8 本章总结
第4章 航天产品性能样机多学科协同仿真
    4.1 分布式协同仿真本体元模型与联邦模型的映射
    4.2 分布式协同仿真统一建模过程分析
    4.3 协同仿真对象模型
        4.3.1 分布式协同仿真对象模型
        4.3.2 分布式协同仿真对象模型的组成
    4.4 基于本体的协同仿真对象模型
    4.5 分布式协同仿真本体元模型转换与集成
        4.5.1 本体元模型的转换方法
        4.5.2 本体元模型的本体集成规则
        4.5.3 本体模型集成混合算法
        4.5.4 本体模型集成应用实例
    4.6 本体元模型与分布式协同仿真对象模型的转换
        4.6.1 本体元模型与FOM的转换规则
        4.6.2 本体元模型集成与转换案例
    4.7 基于Pertri网的分布式协同仿真控制模型设计
        4.7.1 基于Petri网的分布式协同仿真中的事件定义
        4.7.2 基于Petri网的分布式协同仿真联邦仿真模型
    4.8 性能样机分布式协同仿真模型的实现
        4.8.1 性能样机分布式协同仿真模型结构
        4.8.2 分布式协同仿真联邦服务的定义
        4.8.3 分布式协同仿真联邦对象模型的构建
        4.8.4 分布式协同仿真联邦成员数据交互模型
        4.8.5 分布式协同仿真联邦执行数据的设计
        4.8.6 分布式协同仿真联邦对象类的发布与订阅
        4.8.7 分布式协同仿真实现
    4.9 本章总结
第5章 某航天器性能样机建模及协同仿真模型库的构建
    5.1 构建协同仿真模型库的作用与意义
    5.2 性能样机仿真模型的定义
    5.3 性能样机元模型仿真库的构建
        5.3.1 性能样机系统模型结构分析
        5.3.2 性能样机六自由度仿真元模型的构建
        5.3.3 性能样机气动力系统参数计算仿真模型
        5.3.4 性能样机推进系统参数计算仿真模型
        5.3.5 性能样机控制系统参数计算仿真模型
        5.3.6 性能样机气动热参数计算仿真模型
        5.3.7 性能样机弹道与控制参数计算仿真模型
    5.4 性能样机仿真模型库数据集成管理方法
        5.4.1 性能样机协同仿真模型库的层次框架分析
        5.4.2 性能样机协同仿真数据集成研究
        5.4.3 性能样机协同仿真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技术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航天产品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优化
    6.1 性能样机多学科协同优化建模
        6.1.1 多学科耦合系统
        6.1.2 多学科协同优化算法
        6.1.3 性能样机MDO协同建模
    6.2 性能样机多学科协同优化算法
        6.2.1 多目标优化分析
        6.2.2 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
        6.2.3 粒子群算法
        6.2.4 基于PSO-GA的多目标优化混合软计算模型
        6.2.5 MOPSOGA算法性能测试及分析
    6.3 某航天器性能样机气动推进一体化多目标优化设计
        6.3.1 多目标模型设计
        6.3.2 多目标优化模型设计
        6.3.3 多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6.4 某航天器性能样机性能样机外形气动一体化多目标优化设计
        6.4.1 多目标模型设计
        6.4.2 多目标优化模型设计
        6.4.3 多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6.5 性能样机协同仿真系统可靠性指标分配优化
        6.5.1 复杂系统可靠性指标分配理论
        6.5.2 分布式协同仿真系统可靠性指标分配方法
        6.5.3 基于MOPSOGA的性能样机系统可靠性分配多目标优化
    6.6 本章总结
第7章 航天产品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架构
    7.1 复杂航天产品设计单位组织机构分析
    7.2 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基础框架
        7.2.1 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管理发展架构分析
        7.2.2 云服务模式分析
    7.3 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系统架构设计
        7.3.1 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架构
        7.3.2 系统物理平台架构的设计
        7.3.3 系统集成开发环境设计
    7.4 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7.4.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及需求分析
        7.4.2 建模任务管理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7.4.3 建模流程管理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7.4.4 模型设计管理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7.4.5 产品本体库管理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7.4.6 协同仿真管理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7.4.7 协同建模系统平台管理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7.5 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数据库建模与设计
        7.5.1 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7.5.2 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
    7.6 性能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的实现
        7.6.1 系统集成开发应用案例
        7.6.2 性能样机综合集成建模与仿真
        7.6.3 应用效果分析
    7.7 本章总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情况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附录
    附录 1:航天产品性能样机顶层系统的OWL形式化代码
    附录 2:用于HV-PDMU联邦的FED文件代码
    附录 3:MOPSOGA算法Matlab实现代码

(8)网络化制造平台的产品信息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1 课题来源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模式
        1.3.1 网络化制造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3.2 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与管理
        1.3.3 面向服务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1.3.4 网络化制造平台及关键技术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6 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模型构建研究
    2.1 引言
    2.2 产品建模概述
        2.2.1 产品信息模型
        2.2.2 产品信息分类
        2.2.3 产品建模原理
    2.3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模型特点
        2.3.1 格式标准化
        2.3.2 三维可视化
        2.3.3 网络传输
    2.4 产品数据交换标准
        2.4.1 相关应用协议
        2.4.2 中性文件几何信息元素描述
        2.4.3 中性文件拓扑信息描述
    2.5 网络化模型构建方法与应用
        2.5.1 基于STEP 标准的网络化模型体系
        2.5.2 模型构建
        2.5.3 数据转存
        2.5.4 应用实例
    2.6 三维可视化模型的网络传输
        2.6.1 流式传输概述
        2.6.2 传输协议与过程
        2.6.3 增量传输
        2.6.4 应用实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模型检索与匹配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三维模型检索与匹配概述
        3.2.1 三维模型检索
        3.2.2 特征提取
        3.2.3 相似性匹配
    3.3 属性邻接图
        3.3.1 扩展边界表示法
        3.3.2 属性邻接图的提取
    3.4 基于最大团的特征匹配方法
        3.4.1 合并图的构造
        3.4.2 模拟退火(SA)算法
    3.5 应用实例
        3.5.1 构造属性邻接图
        3.5.2 基于SA 算法的合并图求解过程
        3.5.3 匹配结果及分析
        3.5.4 结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品分布式协同制造的决策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协同设计与制造
        4.2.1 理论基础
        4.2.2 协同设计
        4.2.3 协同制造技术
        4.2.4 协作伙伴选择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协同制造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4.3.1 层次分析法
        4.3.2 一致性检验
        4.3.3 组合权重计算
    4.4 应用实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引言
    5.2 系统开发平台与关键技术
        5.2.1 系统简介
        5.2.2 系统运行环境与开发环境
        5.2.3 关键技术
    5.3 原型系统架构
        5.3.1 平台总体架构
        5.3.2 系统层次结构
        5.3.3 系统部署结构
    5.4 系统主要模块的实现
        5.4.1 产品网络模型管理模块
        5.4.2 协同制造辅助决策模块
        5.4.3 网络营销支持模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基于Web的模具动态联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1 我国模具产业的现状
        1.2.2 中小模具企业传统生产方式的制约
        1.2.3 模具动态联盟生产模式的优点
        1.2.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2.5 课题来源
    1.3 动态联盟产生背景及其技术特征
        1.3.1 动态联盟的产生背景
        1.3.2 动态联盟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1.3.3 动态联盟的特征与内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5 动态联盟的应用情况
    1.6 基于Web的动态联盟相关支撑技术
        1.6.1 分布式对象技术和B/S、C/S模式
        1.6.2 产品数据表达与共享技术
        1.6.3 虚拟现实技术
        1.6.4 组播技术
    1.7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模具动态联盟组建技术
    2.1 模具动态联盟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及关键技术
        2.1.1 模具动态联盟组建的动因
        2.1.2 模具动态联盟网络服务平台的功能
        2.1.3 模具动态联盟网络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
    2.2 动态联盟组建过程中的盟员选择
        2.2.1 盟员选择的过程模型
        2.2.2 盟员选择技术的研究现状
    2.3 模具盟员选择算法及其实现
        2.3.1 AHP法的数学模型
        2.3.2 AHP法的计算方法
        2.3.3 模具盟员选择问题层次模型
        2.3.4 模具盟员的选择算例
        2.3.5 模具盟员选择的模糊群决策问题
    2.4 协同数据管理(cPDM)
        2.4.1 cPDM的三种支撑技术
        2.4.2 模具动态联盟协同数据管理的关键要素
    2.5 模具动态联盟服务平台的网络门户技术
        2.5.1 门户技术概述
        2.5.2 门户开发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具动态联盟数据共享与交换
    3.1 模具协同设计过程中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概述
        3.1.1 模具数据交换与共享问题的提出
        3.1.2 基于模具专业语义的STEP数据共享及特征提取
    3.2 模具协同设计服务平台的共享机制
    3.3 模具协同设计数据交换模式选择
        3.3.1 模具协同设计数据交换与共享需求分析
        3.3.2 模具协同设计数据共享交换模型
    3.4 模具模型数据表达
        3.4.1 模具数字模型结构定义
        3.4.2 模具模型实例
    3.5 中性三维 CAD建模语言
        3.5.1 EXPRESS语言特点
        3.5.2 EXPRESS语言规范
    3.6 STEP数据结构及实现数据交换的方法
        3.6.1 STEP标准的体系
        3.6.2 STEP数据交换实现方法
        3.6.3 STEP AP203应用协议数据格式
    3.7 模具 STEP文件关键特征数据的提取
        3.7.1 STEP数据中图元特征识别和关键提取算法研究
        3.7.2 基于语义标记的模具关键特征数据快速提取
        3.7.3 数据检索流程
    3.8 基于语义标记的模具关键特征数据的提取和重构中间件设计
        3.8.1 中间件运行模式及开发环境
        3.8.2 中间件程序实现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具动态联盟三维数据轻量化与数据集成
    4.1 三维数据轻量化技术概述
        4.1.1 三维数据轻量化问题的提出
        4.1.2 三维数据轻量化技术的现状
        4.1.3 模具动态联盟协同工艺对轻量化技术的需求
    4.2 主流三维 CAD软件对轻量化技术的支持
        4.2.1 UG的轻量化技术
        4.2.2 SolidWorks的轻量化技术
        4.2.3 Pro/ENGINEER的轻量化技术
        4.2.4 CATIA的轻量化技术
    4.3 常用中性三维轻量化格式及其在模具动态联盟中的应用
        4.3.1 中性三维轻量化格式对模具动态联盟的重要性
        4.3.2 Acrobat 3D
        4.3.3 VRML与Web3D
    4.4 Web3D与STEP数据的集成
        4.4.1 两种数据集成的必要性
        4.4.2 STEP的XML表示
        4.4.3 Web3D与STEP集成方案
        4.4.4 整体封装集成方案的中间件功能及数据共享流程
    4.5 常用三维轻量化数据集成浏览器的开发
        4.5.1 三维轻量化模型集成浏览器的功能
        4.5.2 三维轻量化模型集成浏览器的开发思想和实现技术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CAD命令流组播的模具协同设计
    5.1 动态联盟环境下的模具分布式协同设计
    5.2 基于CAD命令流组播的模具协同设计系统框架
    5.3 组播技术
    5.4 命令流组播的实现
        5.4.1 基于 JAVA的 IP组播实现
        5.4.2 建立命令流组播的关键代码
    5.5 基于组播的模具协同设计群的建立及运行控制
    5.6 命令流组播中间件开发实例
        5.6.1 CAD命令流的提取与封装
        5.6.2 中间件的功能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享三维变换矩阵的模具专家在线讨论工具
    6.1 基于Web的同步协同浏览技术概述
        6.1.1 网络环境下协同工艺讨论的关键技术
        6.1.2 三维协同浏览开发技术
    6.2 典型协同浏览与同步交互方案
        6.2.1 基于共享屏幕的协同浏览方案
        6.2.2 基于共享桌面的协同浏览方案
        6.2.3 基于模型复制的协同浏览方案
    6.3 共享变换矩阵的协同浏览解决方案
        6.3.1 共享变换矩阵的协同浏览原理
        6.3.2 共享浏览的模型选择
    6.4 基于 Java 3D的三维协同浏览开发技术
        6.4.1 三维空间几何变换的图形学原理
        6.4.2 三维场景图中对象的定义及控制
    6.5 共享三维变换矩阵协同浏览的实现
        6.5.1 三维协同浏览工具的功能框图
        6.5.2 共享三维变换矩阵的关键代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动态联盟环境下模具的网络制造
    7.1 模具的网络化制造及其关键技术
    7.2 动态联盟环境下模具网络制造对开放式数控技术的需要
        7.2.1 现有数控技术在模具网络制造中的不足
        7.2.2 开放式数控系统STEP-NC在模具网络制造中的优势
    7.3 STEP-NC数控程序文件格式
        7.3.1 STEP-NC两种应用模型
        7.3.2 基于ISO 10303 Part 21的STEP-NC物理文件格式
        7.3.3 STEP-NC数控程序的XML描述
    7.4 基于Web的数控加工刀路运动仿真
        7.4.1 刀路运动仿真与校验目的
        7.4.2 基于 JAVA的刀路运动仿真工具的程序实现
    7.5 真实感模具型面加工过程切削效果的动态检验
        7.5.1 真实感数控切削过程仿真的优点
        7.5.2 动态联盟环境下模具数控程序开发及仿真结果的制作发布流程
        7.5.3 真实感数控仿真动画技术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专着

(10)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网络化制造及其研究内容
        1.1.2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含义
    1.2 网络化协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主要形式
        1.2.2 国外对协同设计的研究
        1.2.3 国内对协同设计的研究
        1.2.4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发展趋势
    1.3 学位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课题来源
        1.3.2 论文主要内容
        1.3.3 论文主要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体系结构研究
    2.1 引言
    2.2 网络化协同设计理论研究
        2.2.1 协同设计内涵
        2.2.2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基本特点
        2.2.3 网络化协同设计工作模式
        2.2.4 网络化协同设计关键技术
    2.3 多Agent系统(MAS)技术研究
        2.3.1 Agent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2.3.2 Agent的体系结构
        2.3.3 多Agent系统(MAS)
        2.3.4 协同设计的MAS解决方案
    2.4 基于MAS的三维协同设计系统结构模型
        2.4.1 基于MAS协同设计系统功能模型
        2.4.2 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2.4.3 Agent在系统中表达
        2.4.4 系统特点
    2.5 多Agent协同系统支持三维设计实施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项目协同管理关键技术
        3.2.1 协同设计工作流程
        3.2.2 项目管理
        3.2.3 协作伙伴选择与团队管理
        3.2.4 任务执行机制
        3.2.5 任务进度机制
    3.3 协同设计关键技术
        3.3.1 协同设计Agent结构模型
        3.3.2 协同设计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系统实现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数据服务技术研究
        4.2.1 创建数据服务的数据表
        4.2.2 数据库访问技术研究与实现
    4.3 通讯技术研究与实现
        4.3.1 基于XML Web Service的产品数据交换技术及实现
        4.3.2 基于NetMeeting的交互通讯技术实现
    4.4 基于COM组件的客户端技术与实现
        4.4.1 客户端结构及COM组件技术应用
        4.4.2 管理Agent组件的开发与实现
        4.4.3 面向SolidWorks的设计工具组件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MAS的三维协同设计系统原型实现与应用
    5.1 引言
    5.2 专题项目基本情况
        5.2.1 系统研究与原型实现的背景
        5.2.2 原型系统设计的目标
    5.3 系统原型网络结构及实现方法
        5.3.1 原型系统功能结构
        5.3.2 原型系统技术支持工具
        5.3.3 系统原型网络结构
        5.3.4 原型系统安装与配置
    5.4 协同设计原型系统应用
        5.4.1 原型系统应用背景
        5.4.2 原型系统运行实例
        5.4.3 原型系统性能指标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四、大型三维几何模型在分布式协同设计中实时传输的关键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群体智能的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冉惟之.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2]面向先进核能系统的中子学综合模拟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李中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 [3]面向干涉SAR任务的集群航天器网络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 陈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4]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5]基于Unity3D的分布式协同虚拟装配仿真研究及实现[D]. 黄鹏. 湘潭大学, 2017(02)
  • [6]民用飞机协同设计系统协同数据构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D]. 韩志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7]航天产品性能样机分布式协同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D]. 张峰. 西北工业大学, 2015(01)
  • [8]网络化制造平台的产品信息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D]. 饶俊. 天津大学, 2011(05)
  • [9]基于Web的模具动态联盟关键技术研究[D]. 王成勇.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5)
  • [10]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研究[D]. 屈力刚. 东北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分布式协同设计中大型3D几何模型实时传输的关键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