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如何写教学后记

体育教师如何写教学后记

一、体育教师怎样写教学后记(论文文献综述)

沈倬丞[1](2021)在《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根本举措,并引领着我国当前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高中俄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使命,俄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走向世界的语言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一途径去了解外部世界,理解多元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开阔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018年1月,我国颁布了新版《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俄语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俄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思想。三年多来,《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框架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已建立或还需要哪些完善机制”等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也成为当前我国俄语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和核心论题之一。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习离不开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它承载着从目的语文化视角整合文学、地理、历史、文化等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进而发挥认识世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俄语教育不仅需要培养能理解文化多元性,具有开放包容意识以及“和而不同”价值观的人才,更需要培养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化的公民。为此,高中俄语学科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提出“文化意识”要素,将其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整合成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对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开发适配新理念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中俄语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为切入点,在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引领下,依据《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全球素养框架》构建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并依据该观测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量表,据此对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培养建议,力求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俄语学科文化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益参考。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陈述研究方法,设计研究基本步骤和整体框架,确立了基础研究、实证研究以及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三个部分,共七章内容。基础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中外学界在核心素养及培养、文化意识概念及内容方面的研究。梳理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提出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的状况和趋势,以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着重探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本文研究的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文化意识范畴内梳理文化、意识和文化意识概念,辨析与之内涵相近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概念,为后续研究统一概念基础;理论依据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基本理论,将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作为文化意识培养总体依据,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理论、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作为具体教学建议提出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部分由第四、五、六章构成,它承接论文基础研究并为结论构建提供事实依据。第四章主要剖析《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的内容描述、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整合成具体化、结构化内容体系,借鉴《PISA全球素养框架》相关内容确定60个具体观测点,作为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的基本依据;第五、六章依据所构建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对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所高中40节俄语课程进行课堂观察,获取当前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状况的一手资料,借助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论文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剖析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研究结论。依据研究结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既有综合性又有针对性,既有宏观方向性又有微观可操作性的培养建议。

段乔雨[2](2021)在《美学取向的教科书研究》文中认为

刘定慧[3](2020)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从学科发展到理论建设也都日臻完善。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现象更是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由于语言接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着力较多,研究得也更为深入。而对汉语与外语之间相互接触的研究稍显薄弱,而就汉语与外语接触的研究而言,也主要集中于对汉语与英语、日语的接触研究,对汉语与其他外语的接触研究则关注不够。“五·四”时期开始,很多充满时代色彩的俄源词开始批量进入到汉语中,其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学者关于汉语外源词的论着中,大多比较重视英源词和日源词的研究,而对俄源词的研究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先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的俄源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本土化规律和动因以及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已有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语言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汉俄语言接触中的汉语俄源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进行了研究。本章以重要的中俄(苏)交往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将俄源词的引进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解体至今的新时期。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检索俄源词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CC语料库》中的最早出现时间,界定了现有俄源词出现在汉语中的大致时间范围,从而将其归并到本文所划定的相应历史时期对其引进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汉俄语言接触范围、接触方式和接触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对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在汉俄语音对比的基础上,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音节结构演变及汉俄音系匹配方面呈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俄源词语音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其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十分普遍的音节结构演变现象。本文发现,不仅俄语中独有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演变,而且汉俄语言中共有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演变。据本文分析,增加音位和删减音位是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主要方式,并且呈现出以增加音位为主的特点。汉俄音系匹配则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发现,用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的现象在汉俄语言接触中十分普遍。并且本文还发现了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辅音的特殊情况。通过对具体匹配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后,本文分析出了汉俄音系匹配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匹配和条件匹配。结合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后,本文认为,汉俄语音差异是促使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词汇借用过程中的知觉映射、音系知觉原则等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因素则是促成汉俄音系出现多种匹配形式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第四章主要对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利用汉俄两种语言的大型综合语料库对俄源词在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和表意方面的本土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方面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产生了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这些构词方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全新的构词语素、构词模式,还将特殊构词中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也同时带到了汉语中,从而对汉语产生了影响。俄源词进入汉语在表意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通过音义相兼、词义变化、语用意义变化、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一系列适应汉语语言体系的变化,俄源词在实现表意本土化的同时,也在填补汉语语义空缺、促使汉语语义系统重新调整方面影响了汉语。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俄源词进入汉语后词汇本土化的动因既有适应汉语语言环境的语言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及文化因素等语言外部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本章结合几个大型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筛选出来的近1000个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状态进行了宏观界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俄源词在汉语中已经失去活力,只有少部分俄源词继续在汉语中维持活力。为了进一步考察俄源词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状态,本文从存有活力的俄源词中甄选出了被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俄源词作为考察样本,结合其在《人民日报》(2015-2019)中的使用情况,对其活力程度和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样本中的俄源词虽然都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活力状态,但是其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程度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使用频次、语义表达、语法功能、语用范围和语用领域等语言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均会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产生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演变规律有了更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而且对汉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也有了更系统地把握。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非亲属语言之间词汇借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词汇借用现象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和深化。

王蕾[4](2020)在《尼泊尔中小学中国文化课教学实践与思考 ——以特里格学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语言与文化推广工作的蓬勃发展,汉语教学已经发展到了世界各地,并且汉语教学在海外呈现出了教学对象低龄化的现象。同样在尼泊尔,中小学的汉语教学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近年来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引起了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重视,很多汉语教师也进行了文化教学实践。在尼泊尔的中小学开展中国文化教学,由于缺乏汉语文化环境,学习者获得中国文化的途径有限,加上学习者汉语水平低、缺乏合适的文化教材和大纲,因此中国文化课教学有着巨大的挑战。本文是笔者在尼泊尔中小学中国文化课教学实践的基础完成的,全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并对有关海外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分析,从前辈的探索研究中汲取经验。第二章是对笔者中国文化课教学背景的介绍,主要分析了尼泊尔的汉语教学现状和特里格学校的教学基本情况,并说明了本论文所探讨的文化教学是指独立于语言课之外的专门的文化教学。第三章是对中国文化课教学实践的探讨,通过前端分析发现了中国文化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从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资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准备,以及如何实施教学,最后进行了总结性评价,发现做好教学分析与准备是顺利开展教学并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第四章是对中国文化课教学的思考,首先对中国文化课教学进行了反思,其次总结了文化教学的意义与不足之处,并对任教学校汉语教学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汉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中国文化教学的意义,尤其是在教授海外中小学汉语初学者时,在学生不了解中国、不知道学习汉语的意义的情况下,更应该借助文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第五章是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分析。特里格学校正处于汉语教学发展的初期,笔者对该校的中国文化课教学进行探究,能够为该校今后汉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同时能够引起尼泊尔中小学汉语教师对中国文化教学的重视,并为汉语教师提供中国文化课教学方面的参考。

夏鑫钰[5](2020)在《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叙文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记叙文写作是初中写作教学和训练的基本内容,也是其他文体写作的基础。在实习期间发现,当下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并未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缺乏兴趣以及存有畏难情绪,记叙文写作教学也存在着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背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文本分析法对W市T区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首先,为了解现阶段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分层次抽取了T区六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学,对57名教师和86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次,为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对六所中学的教师进行了访谈。再次,为了解学生记叙文写作实际水平,随机选取某中学八年级两个班103名学生进行了记叙文写作测试,并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以及写作手法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文本分析,制定初中记叙文写作评价标准,分析了学生记叙文写作的水平。通过结合课堂观察案例以及对调查结果的梳理、分析、归纳,得出的调研结论有:一方面W市T区初中语文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有一些值得其他一线教师借鉴的经验,如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重视读写结合、注重小练笔训练。同时,也存在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缺乏序列性、忽视学生情感体验的调动、忽视写作前的启发引导、忽视作文润色修改的指导、记叙文写作批改与评价的方式固化等问题。另外,在学生方面,超过一半多的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还有待提升。在问题的基础上开展讨论,教师对记叙文写作知识不太了解、缺乏示范作用、对学生记叙文写作训练次数不足、缺少对学生记叙文写作思维的训练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方面,学生不明确记叙文写作的目的、对记叙文的文体知识不清晰、没有良好的记叙文写作习惯、缺乏对记叙文写作的兴趣等也是造成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有待提高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教师可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激发写作兴趣,命题贴近生活;重视写前指导,加强写作训练;指导作文修改,培养修改习惯;制定评价标准,倡导多元评价等途径,学生通过端正态度,培养兴趣;多读多写,加大练习;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放飞想象,创新思维;探究教材,模仿创新;修改作文,反思成长等方式,改进完善现阶段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以此提高W市T区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质量。

邹逸[6](2020)在《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保证科学教育改革品质与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教师教育的重要方面。面对身份角色转变、文化场域更迭、理论与实践碰撞的全新情境,初任科学教师必然会遭遇不适。他们需要在不适中寻觅新知新途,实现各个面向上的专业成长,以使自身在学校场域中渐渐安顿。那么,初任科学教师究竟会遭遇哪些专业成长问题?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呢?真实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样态内蕴着什么样的价值意义?对于相关主体而言又有何可为空间?本研究正是旨在对真实、微观、具体情境中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对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本研究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指向聚焦在“教学知能发展”、“学校文化适应”、“身份认同”三个方面。进而以“实践-认知理论”、“文化适应理论”、“身份认同理论”等观点对上述三大具体指向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实地”、“田野”的方式,对浙江省杭州市S中学11位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实践生活进行了观察、调查与访谈,详细描述与呈现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样态,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实然样态背后的实质意义。研究发现:第一,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的过程。面对不断袭来的问题情境,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不足以有效应对。他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尝试、行动、反思、检验、确认,以吸纳与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而且,这些新的知识与能力,经由具体问题解决过程的澄明,因而具有了情境脉络意义与个体具身意义,成为初任科学教师关于教学知能的“真”的信念与行为指南。同时,我们也可以深切地发现,文化因素对于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浸润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深入人心,向初任科学教师清晰地传达着学校主流的价值取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思维与行动的着眼点与方向。第二,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过程主要表现为自我原有文化特征与学校主流文化价值之间的博弈。这一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体验着自身与新情境之间的文化差距,进而扬弃性地做出文化适应趋向上的自我选择。尽管每位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情况有所差异,不过,他们每一次对文化差距的感知,可以说都是对自己仍是“局外人”的体认,而他们于相应文化活动中的每一种选择及行为,都至少表达了其成为“局内人”的期待与尝试。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实则就是一种文化比较、选择与认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明晰“局内”的文化特征,并逐渐建构起作为“局内人”的自己。当然,初任科学教师在适应学校文化的同时,也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际关系等不同层面,对学校文化带来了不少全新的创生性发展。第三,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对作为“科学教师”的自我的不断寻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感知与体察着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之间的差异,进而在选择与应对中不断重塑着思想理念上认同的自我和行为表现中的自我;他们不断探寻着科学教师群体内部的典型特质及其与不同学科教师群体间的本质差异,从而在参照和比较中体认着作为科学教师群体成员的自我;他们不断理解着学校场域中的多元文化价值导向,以不同的衡量标准不断切换着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使自己适应不同情境中的文化身份。综合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认为,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学校场域内外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的整体背景之中,大体表现出渐、摄、融、构的过程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各种社会资本的积累成为促进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而从共同体中汲取养分,则能直接有效地实现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本研究从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养成、师范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师范生“基本功”的夯实、师范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进行了再思考;从主动规划专业成长、深度理解和落实科学的人文价值、提升教学生成能力、全面建设初任科学教师支持体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后成长进行了再思考。最后,就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继续深入的方向进行了些许探讨。

张秋霞[7](2020)在《“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研究 ——基于上海市X小学的个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再到“为学而教”,学校教学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只关注教的“教师主体论”到只关注学的“学生主体论”,再到关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主体间性论”,克服了非此即彼的主体视角,打破了主客体关系理论上的二元对立,使教学关系逐渐从“主从式”关系走向对话协商式的平等关系。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严峻的,要在学校场域下师生交往中真正体现“为学而教”,既有待时日,更需要某种契机。2019-2020年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上下的网课仓促上阵,让全域性的在线教学提前到来,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教学双方有效互动的紧迫性以及“为学而教”的重要性。在探索实践问题的同时,理论的突破与探新也更为必要。有鉴于此,本研究立足学校场域,描述和解释师生交往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体现“为学而教”的特征,进而对师生交往进行反思与实践建构。本研究基于当前学校场域内师生交往现状,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及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聚焦典型个案,深入分析“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样态及其形成原因,并尝试提出促进师生交往达到“为学而教”的实施策略等。研究从课堂内交往(以学科教学活动为主)和课堂外交往两个方面来探讨师生交往目的、交往主体关系、交往内容、交往方式和交往效果,基于这一研究框架,本研究主要以上海市X学校五年级W3班和四年级S2班为主,其他班级为辅,同时在个案学校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查,收集到丰富的文本、访谈和观察资料,随后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研究重点探讨如下问题:(1)当前学校场域内师生交往的现状是什么样的?(2)“为学而教”理念下师生之间所呈现的交往状态是怎样的?(3)促成“为学而教”的师生交往有哪些基本的策略?根据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历史与现状的大致梳理,结合对师生交往实践案例的分析,研究者看到,人们对教学关系的认识,一直在“教”和“学”之间不断摇摆,对交往中主体的强调,也总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摇摆,因为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的时期会选择以一方为中心,但“中心论”往往在重视其中一方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另外一方,使得二者呈现出对立状态。在这种“钟摆式”运动中,师生交往呈现交往主体地位非平等、交往内容仅限于知识方面且较为抽象、交往方式单向且单一、交往效果呈现虚假性等问题。教学关系发生变化的同时,师生交往中教师和学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呈现以下样态:在交往目的方面更注重共识、多元和主动;交往主体方面,主体地位趋向平等,认识更为全面;交往内容方面,载体多元,领域丰富且融通;交往方式更为多样,呈现为分层次交往、分区域交往、分策略交往等;交往效果方面,提升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也在研究与学习中成长,良性师生交往文化逐渐形成。基于以上研究,研究者认为要实现师生交往真正达到“为学而教”的境界,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对话,促进学生真实的成长,需要坚持以下师生交往策略:立足学习力,把握师生交往的起点;营造氛围,建构师生交往的适宜环境;平等对话,以师生良性交往优化教学关系;关注情感,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合作共生,走向师生共同的发展。

李燏[8](2020)在《成都市青羊区无泳池小学实施游泳课程教学的案例分析 ——以泡桐树小学为例》文中指出游泳运动是一项可长期坚持的运动健身项目,学生学会游泳这项技能,能够满足其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同时,也能够减少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个别省市对学生掌握游泳技能不断提出新要求。教育部提出,未来校园游泳将逐步展开。四川省个别市将游泳纳入体育中考选考项目,成都市也在开展相应的校园游泳课。2013年5月开始,成都市新津县中小学开始开设游泳课,四所学校在新津县游泳池开展每周4节游泳课教学活动。2014年,成都市青羊区也采取学校与学校合作,采用政府补贴+学校补贴+家长出资共同开展游泳课的模式,选取了青羊区泡桐树小学、金沙小学等11所小学试点开设游泳课程,让学生以兴趣班的形式开展了游泳课程教学。经过6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开始施行将游泳纳入体育中考选考项目。可见,新时期游泳课进入中小学体育课堂,是顺应体育教学改革重要举措之一。但是,校企怎样合作开展游泳课程的教学,才能体现现代体育教育观;怎样根据当前学校发展的实际和国民素养的提升更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游泳技能;怎样实施游泳项目的顶层设计将游泳课堂行之有效的打造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平台,这是教育改革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为此,笔者对青羊区试点开设游泳课程的11所小学进行了走访和调查,了解学校情况和游泳课程开设现状,由于十一所学校游泳课程开设形式一致,为便于获得第一手资料,选择了成都市青羊区泡桐树小学为调查对象,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研究青羊区无泳池小学实施游泳课程的现状,找出实施游泳课程过程中的经验,同时,找出在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建议,为成都市青羊区校园游泳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问卷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青羊区无泳池小学校企合作联办游泳课程的模式进行了探析,结论如下:(1)成都市青羊区无泳池小学在校内没有游泳池(馆),学校体育教师缺乏游泳教学方面经验,无法胜任游泳教学工作,学校不具备开设校内游泳课程的背景下,选择与四川新辰体育艺术学校联办,以选修课的形式实施游泳课程,就近在新辰体育的各个游泳场馆学习游泳,为学生学习游泳技能拓宽了渠道。(2)成都市青羊区无泳池小学开设的游泳课程为选修课,课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任务合理设置可选课年级以及上课时间段。(3)在游泳比赛中试点开设游泳课程的学校学生游泳技能水平远高于其他非试点未开设游泳课程的学校学生,可见游泳课程在教会学生必要生存技能的基础上,更能够让学生取得优异的体育竞赛成绩,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4)泡小和新辰体育校企合作联办游泳课程的模式是可取的,整合师资、场馆资源,实现家、校、企三方共赢,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5)四川新辰体育艺术学校以专业的教练团队,一流的教学经验,标准的恒温泳馆,硬件软件设施刚硬,多环节严格把控教学安全,为学校培养游泳人才。在游泳教学中教练员教学目标十分明确,以掌握运动技能为主,但缺乏明确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的教学目标,缺乏关于学生掌握踩水、水中自救、救助他人、岸上借物救人和心肺复苏等生存实用技能的教学目标,缺乏关于学生掌握游泳相关的安全卫生知识。在教学内容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游泳运动技能掌握,游泳运动理论知识方面体现甚少。在教案书写规范方面,教案不符合学校体育教案要求。(6)泡桐树小学学校领导、学生和学生家长比较支持学校开设游泳课程,特别是学生对学习游泳的兴趣尤为浓厚。但是泡桐树小学选修游泳课从三年级才开始,而实际上水平一的学生相对活泼好动且课业负担也相对较轻,在调查中也一二年级也表现得更愿意更想要学习游泳。

邓宏[9](2020)在《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历经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繁荣与发展,从而改变了以往学校课程单一化发展的局面。但是,回顾和总结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状况,总体上还存在着“数量多、质量低、效果差”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当前乃至未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系统分析和阐述了PDCA模型理论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应用;阐释了校本课程质量提升的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以L小学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运用PDCA模型理论,通过采用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等,以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学校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系统层面,即宏观层面的学校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中观层面的跳绳运动单元课程开发、微观层面的跳绳运动课堂教学,从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进四个环节要素,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本研究结果显示,一是课程计划阶段(PLAN),涉及到课程方案研制工作的质量和课程方案文本内容的质量两大方面,其一,提升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是前提,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五大方面:1.建立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增强研究的实力;2.增强团队研究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3.建立质量提升运行机制,持续提升《方案》研制质量;4.加强课程审议制度建设,提升《方案》审议工作质量;5.增加研制工作时间,保证《方案》内容质量。其二,是提升《方案》文本内容的质量,它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六大方面:1.明确课程开发理念,理清课程设计思路;2.立足体育核心素养,构建跳绳运动课程目标体系;3.立足基础性和发展性,构建学段跳绳运动内容体系;4.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5.明确课程评价标准,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方法;6.建立课程管理机制,保障课程实施质量和效果。二是课程实施阶段(DO),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建立教师共同体,协同提升单元教学质量;2.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培养教师工匠精神;3.以行动研究为路径,持续提升单元教学质量;4.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单元教学质量。三是课程评价阶段(CHECK),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要建立质量监控制度体系,具体来说,1.建立监督组织机制,明确职责分工;2.明确检查流程,全面收集信息;3.建立检查制度,加大过程监控。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质量评价的力度,具体包括:1.建立课程评价质量提升运行机制,提高评价内容的科学性;2.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体育素养发展;3.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发展。四是课程改革阶段(ACTION),主要涉及到如下两大方面:一是检查与评价报告,完善标准和制度;二是优化改进措施,推广应用成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是系统推进、环环相扣、阶梯上升的过程;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关键;三是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四是课程审议制度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最后通过总结反思,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一是运用PDCA模型理论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管理体系;二是基于PDCA模型理论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机制;三是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策略。

石晓宇[10](2020)在《专业发展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胜任力探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小学体育教研员作为中国特有的职业,是在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教师培训、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者和领头人。他们是体育基础教育科研队伍中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育优秀体育骨干教师、推进体育教改顺利进行的关键角色。现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重心投入到体育教育中去。然而目前关于教育教学实施者的研究大多仅停留在体育教师、教练员等方面,对体育教研员的研究较少。随着现实需要和角色定位的双重呼唤,体育教研员胜任力的探索也值得被逐步推敲。辽宁省作为我国体育强省之一,有着“金牌工厂”、“体育人才生产线”等誉名[1]。在连续五年的全国体育教育大会上表现突出,在连续七年的全国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上,均获团体一等奖。随着第五届全国体育教育大会在辽宁大连的召开,辽宁省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地位日趋明显。所以进行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胜任力探究,对于优化辽宁省体育教研机构,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中国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行为事件访谈法以及检核表法筛选其胜任特征指标,从而编制探索式问卷并发放。运用SPSS24.0软件对各题项的相关程度、区分度进行分析,删除不适题项。然后使用探索式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降维,将分析后的各个维度构建成“中小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并用AMOS24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结果拟合度较好。最后通过验证后的测评问卷对目前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胜任力水平及特点进行分析。经过调查后分析,结果显示:1.本研究构建的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胜任力模型分为知识储备、教研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2.从整体上看,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整体胜任力水平较好,属中等偏上水平,从各个维度得分情况看,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职业素养最好,教研能力其次,知识储备相对略低。3.从差异上看:辽宁省各市的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胜任力总分平均值的高低情况为:沈阳>大连>鞍山>抚顺>锦州>本溪>丹东>阜新>铁岭>辽阳>盘锦、朝阳>葫芦岛。不同等级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胜任力水平存在极其显着性的差异。不同性别、学历、职龄的中小学体育教研员在总体胜任力水平上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辽宁省体育类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中小学体育教研员在整体胜任情况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体育教研员工作室培训教师与非体育教研员工作室培训教师的教研员在整体胜任力情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结合中小学体育教研员胜任力模型,分析出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胜任力整体水平较好,但内部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区、等级、专业以及是否为体育教研员工作室教师这些层面都存在显着性差异,所以在今后的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教研员专业发展中,要统筹兼顾各市区,针对低等级、非体育专业以及非体育教研员工作室教师的中小学体育教研员,要加强他们在各个胜任要素中的提升。不同性别、学历、专业和职龄上的体育教研员其胜任力水平没有呈现显着性差异,所以要对其平等对待,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其自身发展,定期进行有针性的教研培训,以促进我国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专业发展。

二、体育教师怎样写教学后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教师怎样写教学后记(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总体框架
        一、研究路径
        二、总体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综述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研究
        二、欧盟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三、美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四、俄罗斯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第二节 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一、我国核心素养框架及其内涵研究
        二、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研究
        三、我国高中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第三节 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综述
        一、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内涵的研究
        二、国外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三、我国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节 核心素养及其相关概念
        一、核心素养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三、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节 文化意识及相关概念
        一、文化意识
        二、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跨文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三节 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的文化意识概念
        一、概念及内涵
        二、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溯源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观点
    第二节 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
        一、文化历史理论
        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机制
        三、“教育走在发展前面”思想
    第三节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观
        一、言语活动理论的哲学视角
        二、言语活动理论与外语教学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文化教学观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外语教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
    第一节 体系的总体设计
        一、目的与原则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一、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
        二、体系基础框架的确立
    第三节 二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一、二级维度的提取
        二、二级维度在体系中的确立
    第四节 观测点提取及体系的初步确定
        一、观测点提取的依据
        二、文化知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三、文化理解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四、预期达到的文化意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五、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初步确定
    第五节 体系的验证及修订
        一、验证的前期准备与设计
        二、观测点有效性的数据统计
        三、专家反馈意见的汇总整理
        四、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最终确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一、目的与对象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二、实施过程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调查问卷各维度情况总述
        三、文化意识整体水平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四、对中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五、对文化理解、认知与态度呈现状况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六、对文化教学评价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七、调查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结论
        一、学生对中俄文化知识的掌握方面
        二、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度方面
        三、现时教学方法与课标要求的匹配方面
        四、文化意识培养质量和资源分布方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课堂观察分析
    第一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设计
        一、目的与对象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课堂观察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二、实施过程
    第三节 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数据的信度检验
        二、数据总体情况概述
        三、课堂观察量表内部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四、对各观测点的数据分析
    第四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结论
        一、对中俄文化知识讲解深度方面
        二、对于主题和篇章中育人价值发掘方面
        三、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的手段方面
        四、学生呈现出的总体文化意识水平方面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问题分析
        一、培养理念层面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层面
        三、考评机制层面
        四、群体差异化应对层面
    第二节 文化意识培养理念与总体设计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理念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路径
        三、文化知识是基础
        四、文化理解是过程
        五、文化意识是目标
    第三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建议
        一、依托主题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以语篇为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载体
        三、寓于言语活动的主题情境教学
        四、语言文化情境中的词汇教学
        五、媒体资源与现代技术手段运用
        六、课外教学活动的选择与安排
    第四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支持要素
        一、探索多元化评价机制
        二、教师理念与技能发展的引导与培训
        三、不同“起点”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培养
        四、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全方位支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语料来源
    1.5 研究方法
    1.6 已有成果研究综述
        1.6.1 语言接触研究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3.1 大批俄苏译着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3.2.3 特殊匹配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3.3.1 汉俄语音差异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4.2.3 音译形式独立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4.3.1 音义相兼
        4.3.2 词义变化
        4.3.3 语用意义变化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2 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5.2.1 活力程度
        5.2.2 活力特征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尼泊尔中小学中国文化课教学实践与思考 ——以特里格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海外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快速发展
        1.1.2 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1.1.3 个人海外教学的经历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海外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研究
        1.2.2 关于海外中小学中国文化教学的研究
        1.2.3 关于尼泊尔汉语教学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文化课教学背景介绍
    2.1 尼泊尔的汉语教学现状
    2.2 特校教学基本情况及其给汉语教学的启示
        2.2.1 特校教学基本情况
        2.2.2 特校教学基本情况给汉语教学的启示
    2.3 特校的汉语教学现状
        2.3.1 特校汉语教学总体情况
        2.3.2 特校中国文化课教学情况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文化课在特校开展的实践
    3.1 中国文化课教学分析
        3.1.1 对学习者的分析
        3.1.2 对教学条件的分析
        3.1.3 对校方所给的教学要求和建议的分析
        3.1.4 小结
    3.2 中国文化课教学准备
        3.2.1 确定教学目标
        3.2.2 选择教学内容
        3.2.3 选择教学资源
        3.2.4 选择教学方法
        3.2.5 选择教学评价方式
    3.3 中国文化课教学实施
        3.3.1 中国文化课教学模式
        3.3.2 中国文化课教学总体展示
        3.3.3 中国文化课教学案例展示
    3.4 中国文化课教学总结性评价
        3.4.1 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3.4.2 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文化课的情感态度
        3.4.3 学生对中国文化技能的掌握情况
        3.4.4 小结
第四章 对中国文化课教学的思考
    4.1 对中国文化课教学的整体反思
        4.1.1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4.1.2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4.1.3 对教学资源的反思
        4.1.4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4.1.5 对教学评价方式的反思
        4.1.6 对具体教学实施的反思
        4.1.7 小结
    4.2 对中国文化课教学意义与不足之处的思考
        4.2.1 中国文化课教学的意义
        4.2.2 中国文化课教学的不足之处
    4.3 对特校汉语教学发展的思考
        4.3.1 关于汉语教学大纲的制定
        4.3.2 关于汉语课程的设置
        4.3.3 关于汉语教学资源的补充
    4.4 对尼泊尔中小学中国文化教学的建议
        4.4.1 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建议
        4.4.2 对中国文化课教学的建议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一)
    附录2 :调查问卷(二)
    附录3 :教学案例展示
        教学案例一:端午节
        教学案例二:中国音乐欣赏
致谢

(5)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调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3.1 调研的必要性
        1.3.2 调研的重要性
    1.4 记叙文及记叙文写作教学概念界定
        1.4.1 记叙文
        1.4.2 记叙文写作
        1.4.3 记叙文写作教学
    1.5 记叙文写作和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要求
        1.5.1 记叙文文体的写作要求
        1.5.2 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要求
    1.6 调研报告主要内容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2.1 调查研究的范围
        2.1.1 学校基本情况
        2.1.2 教师基本情况
        2.1.3 学生基本情况
    2.2 研究方法
    2.3 调查研究的过程
        2.3.1 调研前期准备
        2.3.2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验证
        2.3.3 正式调研
        2.3.4 资料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 调查资料和数据的分析
    3.1 学生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1.1 记叙文写作认知方面
        3.1.2 记叙文写作习惯方面
        3.1.3 记叙文写作能力方面
        3.1.4 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基本情况
    3.2 教师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2.1 记叙文写作教学认知方面
        3.2.2 记叙文写作教学方法方面
        3.2.3 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基本情况
        3.2.4 学生记叙文写作方面
4 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分析
    4.1 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取得的成绩
        4.1.1 记叙文写作教学重视读写结合
        4.1.2 记叙文写作教学注重小练笔训练
    4.2 教师记叙文写作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4.2.1 教师记叙文写作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4.2.2 教师方面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4.3 学生记叙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归因分析
        4.3.1 学生记叙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4.3.2 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分析
        4.3.3 学生方面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5 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改进建议
    5.1 教师方面
        5.1.1 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5.1.2 激发写作兴趣,命题贴近生活
        5.1.3 重视写前指导,加强写作训练
        5.1.4 指导作文修改,培养修改习惯
        5.1.5 制定评价标准,倡导多元评价
    5.2 学生方面
        5.2.1 端正态度,培养兴趣
        5.2.2 多读多写,加大练习
        5.2.3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5.2.4 放飞想象,创新思维
        5.2.5 探究教材,模仿创新
        5.2.6 修改作文,反思成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后记

(6)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自我解惑:亲身经历引发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怀
        (二)时代回应:社会变革中科学教育改革的应然突破
        (三)范式转型:实践转向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迫求
    二、文献综述
        (一)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二)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三)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四)文献综述的反思与启示
    三、本研究中初任科学教师教授的“科学课程”之特别说明
        (一)国际科学课程的改革历程
        (二)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四、核心概念
        (一)初任科学教师
        (二)专业成长
    五、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的确定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三)研究过程的展开
        (四)研究效度与信度的保证
        (五)研究伦理的观照
    六、研究的价值意义与创新之处
    七、论文思路
第一章 探讨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实践-认知理论
        (一)古希腊的实践-认知观
        (二)实践-认知传统的流觞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知识论
        (四)舍恩的“行动中反映”的实践认识论
    二、文化适应理论
        (一)贝瑞的“跨文化适应模型”
        (二)沃德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
        (三)丹克沃特的“陌生文化适应理论”
    三、身份认同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四、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思路
        (一)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分析思路
        (二)初任科学教师学校文化适应的分析思路
        (三)初任科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分析思路
第二章 背景的呈现:S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S中学概况
    二、S中学的微观文化
    三、S中学的初任教师培养理念与措施
    四、S中学的科学学科组活动机制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
    一、守望“科学素养”
        (一)萦绕不去的“科学知识传递”教学
        (二)迷途中的“科学知识建构”教学
    二、“学情”掌握的虚妄与真实
        (一)“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二)反思过后的应对
        (三)学生观的转变探析
    三、科学课程知识的裂缝与弥合
        (一)“备”与“现”的差距
        (二)我们一起学
        (三)主题式行动研究的力量
    四、模仿与借鉴:科学教学策略选择
        (一)以教学师傅为“指路明灯”
        (二)集体备课带来的便利
        (三)“板书”的日益遗落
    五、分数线上的“舞蹈”
        (一)超越“依纲据本”的纸笔测验
        (二)从“空心”到“赋实”的课堂表现评价
        (三)“闪光”的创新性评价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局外与局内: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
    一、从不满到理解:初任科学教师的物质文化适应
        (一)“自我预期”的调试
        (二)“社会空间”意识的逐步确立
    二、规约中的亦步亦趋:初任科学教师的制度文化适应
        (一)作息时间制:在“忙于应对”中“提升效率”
        (二)“圆桌制”:从“倾听”走向“对话”
        (三)逐级管理制: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
    三、“偏利己”的选择:初任科学教师的精神文化适应
        (一)“以人为本”的再认识
        (二)“以校为家”的单向体认
        (三)“以身作则”:他人在与不在两个样
    四、闭合网络与权宜之计:初任科学教师的人际关系适应
        (一)“熟人社会”:趋向闭合的人际关系网络
        (二)与同事交往:同质相吸
        (三)与学生交往:从“尊重平等”到“保证权威”
        (四)与家长交往:情感与功利的博弈
    五、初任科学教师带给学校文化的创生性发展
        (一)物质文化层面
        (二)制度文化层面
        (三)精神文化层面
        (四)人际关系层面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我的寻求: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
    一、自我同一性的延续:以教师群体的名义在行为表现上趋同
        (一)内在自我:我想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二)外在自我:外界期望我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三)“内-外”自我的冲突与选择
    二、社会群体认同:求同立异
        (一)群体内的求同
        (二)群际间的立异
    三、个体化认同:即体即用
        (一)为“应试”而教的“工匠”化倾向仍是主流
        (二)顺应课程改革的“专家”化倾向日渐兴盛
        (三)追求经济效益的“个人”化倾向开始凸显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发现
        (一)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
        (二)渐摄与融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境界演进
        (三)资本积累: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
        (四)共同体建设: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未来可能
    二、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再思考
        (一)对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思考
        (二)对科学教师职后成长的思考
    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结语 觉醒着成长与成长着觉醒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7)“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研究 ——基于上海市X小学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个人实践与研究兴趣
    二、研究综述
        (一)教学关系研究
        (二)“为学而教”理念研究
        (三)师生交往研究
        (四)理论支持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为学而教”
        (二)师生交往
    四、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伦理
第二章 从“中心论”到“为学而教”
    一、“教为中心”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背景:社会发展追求高效,“重教”传统使然
        (二)特征:重教轻学,偏重知识传递
        (三)影响:教学因袭旧路,学生主体性受抑
    二、“学为中心”的反拨与转向
        (一)背景:反思重教传统,“重学”风气兴起
        (二)特征:重学轻教,素养本位
        (三)影响:学生主动性彰显,教师作用受抑
    三、“为学而教”的应运而生
        (一)背景:“中心论”受质疑,“教”“学”开始融合
        (二)探索:师生互动共生,“教”与“学”共存
        (三)影响:打破二元对立,走向交往教学
第三章 师生交往的实践反思
    一、师生交往的现实问题
        (一)交往主体不平等
        (二)交往内容重知轻情
        (三)交往方式单一
        (四)呈现虚假交往
    二、师生交往现实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多方作用,形成应试压力
        (二)学校因循传统,管理模式略显僵化
        (三)教师观念固化,转变有待时日
        (四)学生习惯跟从,平等交往尚需适应
    三、理念转变可以为师生交往带来的改变
第四章 “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特征
    一、交往目的
        (一)因协商而达共识
        (二)因包容而显多元
        (三)因内需而更主动
    二、交往主体
        (一)交往主体地位平等
        (二)交往主体角色多重
        (三)交往主体思维开阔
    三、交往内容
        (一)内容载体多样
        (二)资源内涵丰富
        (三)内容领域融通
    四、交往方式
        (一)分层次交往,注重差异性
        (二)分区域交往,深化师生交往
        (三)分策略交往,打开学生思维
    五、交往效果
        (一)学生在主体性增强中获得真实成长
        (二)教师在研究与学习中成长
        (三)良性师生交往文化形成
第五章 “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策略
    一、立足学习力:把握师生交往的起点
    二、营造氛围:建构师生交往的适宜环境
    三、平等对话:以师生良性交往优化教学关系
    四、关注情感: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五、合作共生:走向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发展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改进
    四、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学生访谈提纲(具体是围绕观察到的关键事件)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具体是围绕观察到的关键事件,根据不同学科会做相应的调整)
    附录3:课堂观察表
    附录4:日常观察表
    附录5:调研反思表
    附录6: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会议论文收录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后记

(8)成都市青羊区无泳池小学实施游泳课程教学的案例分析 ——以泡桐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核心素养背景下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需要
        1.1.2 小学生掌握生存技能的需要
        1.1.3 游泳课教学特殊性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游泳项目文献的研究现状
        2.1.2 学校开展游泳课程的重要性研究
        2.1.3 学校开设游泳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2.1.4 学校开展游泳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2.1.5 游泳教学要素相关研究
        2.1.6 游泳教学安全的研究
    2.2 国外开展游泳课程教学现状的研究综述
    2.3 文献综述评述
第三章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地观察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案例分析法
        3.2.6 问卷调查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成都市青羊区无泳池小学实施游泳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4.1.1 成都市青羊区无泳池小学游泳课程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4.1.2 联办机构新辰体育游泳课程开展条件分析
        4.1.3 成都市青羊区小学游泳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4.1.4 成都市青羊区试点小学授课游泳场馆现状分析
        4.1.5 成都市青羊区试点小学体育教师游泳技术现状分析
        4.1.6 成都市青羊区小学参加游泳竞赛现状分析
    4.2 成都市青羊区泡桐树小学实施游泳课程教学的案例分析
        4.2.1 泡桐树小学游泳课程设置情况
        4.2.2 泡桐树小学体育师资力量分析
        4.2.3 泡桐树小学实施游泳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情况分析
        4.2.4 泡桐树小学游泳课程教学内容情况分析
        4.2.5 泡桐树小学游泳课程教学的教学评价情况分析
        4.2.6 泡桐树小学有效开设游泳课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学生问卷
    教师问卷
    新辰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9)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效度和信度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一)校本课程开发
        (二)PDCA模型
        (三)质量提升策略
        (四)跳绳运动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状况
        (一)课程开发的研究状况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状况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状况
    三、PDCA模型在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
        (一)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
        (二)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学改革研究
        (三)运用PDCA模型探索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四)PDCA模型在体育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
    四、跳动运动的研究状况
        (一)关于跳绳运动的定位研究
        (二)关于跳动运动的功能研究
        (三)关于跳绳运动的类型研究
第三章 PDCA模型理论及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
    一、PDCA模型理论
        (一)PDCA模型的内涵
        (二)PDCA模型的特点
    二、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
        (一)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范围
        (二)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设计
    三、校本课程质量评价
        (一)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内涵
        (二)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三)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第四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方案(PLAN)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一、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质量提升策略
        (一)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分析
        (二)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提升策略
        (三)学校课程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
    二、跳绳运动单元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质量提升策略
        (一)跳绳运动单元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分析
        (二)单元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提升策略
        (三)单元课程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
第五章 L小学跳绳运动单元课程实施(DO)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一、“小绳王·反摇争霸赛”单元课程实施过程及分析
        (一)第一轮单元课程实施行动研究及分析
        (二)第二轮单元课程实施行动研究及分析
    二、单元课程实施质量提升策略
        (一)建立教师共同体,培养团队工匠精神
        (二)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建立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
        (三)以行动研究为路径,持续提升单元教学质量
        (四)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系统提升单元教学质量
第六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评价(CHECK)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一、单元课程实施质量的监控策略
        (一)建立监控组织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二)明确检查流程,全面收集信息
        (三)建立检查制度,加大过程监控
    二、单元课程实施结果的质量评价策略
        (一)建立课程评价运行机制,提高评价内容的科学性
        (二)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状况
        (三)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状况
第七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改进(ACTION)策略
    一、检查与评价报告,形成制度和标准
        (一)检查与评价报告的方式
        (二)形成标准和制度
    二、优化改进措施,推广应用成果
        (一)立足常态化机制建设,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二)加强电子课程资源包建设,形成可推广的成果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是系统推进、环环相扣、循环上升的过程
        (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关键
        (三)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
        (四)课程审议制度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二、反思与展望
        (一)反思
        (二)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按姓氏首字母先后排序)
        (一)着作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其他
    二、外文文献(按首字母的顺讯排列)
后记

(10)专业发展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胜任力探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对体育教研员队伍建设的要求
        1.1.2 体育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现实呼唤
        1.1.3 辽宁省体育教研员胜任力探索的历史性需要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体育教研员
        2.1.2 专业发展
        2.1.3 胜任力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关于教研员的角色定位
        2.1.2 关于胜任力的定义
        2.1.3 辽宁省体育教研员工作的历史及发展
    2.3 研究特点与不足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行为事件访谈法
        3.2.3 检核表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中小学体育教研员胜任力要素的初步确定
        4.1.1 基于文献整合胜任力要素
        4.1.2 基于访谈汇总胜任力要素
        4.1.3 基于检核表法确立胜任力要素
    4.2 中小学体育教研员胜任力行为自编问卷的编制及验证
        4.2.1 问卷编制
        4.2.1.1 问卷的设计
        4.2.1.2 问卷的效度检验
        4.2.1.3 问卷的信度检验
        4.2.2 项目分析
        4.2.2.1 相关性分析
        4.2.2.2 独立样本T检验
        4.2.2.3 维度分析
        4.2.2.3.1 因子分析
        4.2.2.3.2 因子提取
        4.2.2.3.3 因子旋转
        4.2.2.3.4 公因子命名
        4.2.3 问卷的验证
        4.2.3.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4.2.3.2 结构模型相关数据验证分析
    4.3 辽宁省体育教研员的胜任力调查与分析
        4.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3.2 整体情况分析
        4.3.3 内部差异情况分析
        4.3.3.1 不同地区胜任力水平对比分析
        4.3.3.2 不同等级胜任力水平对比分析
        4.3.3.3 不同性别胜任力水平对比分析
        4.3.3.4 不同学历胜任力水平对比分析
        4.3.3.5 不同专业胜任力水平对比分析
        4.3.3.6 不同职龄胜任力水平对比分析
        4.3.3.7 是否为体育教研员工作室培训教师的教研员胜任力水平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一
    附录 二
    附录 三
    附录 四
    附录 五
    附录 六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体育教师怎样写教学后记(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D]. 沈倬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美学取向的教科书研究[D]. 段乔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D]. 刘定慧. 吉林大学, 2020(01)
  • [4]尼泊尔中小学中国文化课教学实践与思考 ——以特里格学校为例[D]. 王蕾. 河北大学, 2020(08)
  • [5]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报告[D]. 夏鑫钰.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6]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D]. 邹逸.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研究 ——基于上海市X小学的个案分析[D]. 张秋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成都市青羊区无泳池小学实施游泳课程教学的案例分析 ——以泡桐树小学为例[D]. 李燏.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9]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D]. 邓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专业发展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胜任力探究 ——以辽宁省为例[D]. 石晓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体育教师如何写教学后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