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快速成型过程中残余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

激光快速成型过程中残余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

一、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残余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帅[1](2021)在《热处理对点式锻压激光成形GH4169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GH4169合金最初主要是被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一种镍基高温合金,国外的牌号为Inconel718。由于GH4169在600℃以上的环境下,可以承受较大复杂应力,且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表面稳定性,因此在航空航天、化工、冶金和能源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采用点式锻压(PF)和激光沉积(LF)相结合的技术,使得激光沉积的GH4169合金的非平衡快速凝固组织在点式锻压的作用下发生剧烈的塑性冷变形,积累大的塑性变形能,为后续再结晶提供驱动力。然后对成形的合金零件进行热处理,有助于消除原始态样品中的一些缺陷,并可以对材料进行组织性能调控。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点式锻压激光沉积GH4169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中各种强化相相出现了溶解和析出,以及再结晶现象,固溶温度越高再结晶晶粒尺寸也越大。虽然合金的组织发生了变化,但经过传统热处理后的合金的力学性能却没有得到提升,合金在室温拉伸时出现了脆断的现象。为了可以进一步提高PF-LF GH4169合金的力学性能,从缩短时效处理时间的方向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固溶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时效时间的缩短,合金的组织和强度与传统热处理工艺相比变化不大,但合金的塑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远超锻件水平。为后续实验探究简化热处理制度对GH4169合金性能的影响奠定基础。采用简化时效时间后的热处理制度对PF-LF GH4169合金进行一系列不同固溶温度的试验,发现合金在固溶温度为1010℃时发生了再结晶现象,再结晶晶粒尺寸约为6.8μm,达到了之前预想的超细晶的现象。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再结晶晶粒尺寸也在长大,在1050℃时Laves相基本完全消失。同时在高温双固溶的条件下,合金中出现了大量的退火孪晶,对GH4169合金的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

周昊阳[2](2021)在《点式锻压激光修复TC11锻件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TC11钛合金作为一种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热强型α+β双相钛合金,普遍地被使用于各国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应用点式锻压激光修复技术对TC11轧制件进行修复,并对修复件进行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通过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系统的阐述与分析了点式锻压激光修复TC11钛合金热处理前后的晶内微观组织、三个区域显微硬度以及室温横向与纵向拉伸力学性能的变化。首先对TC11钛合金试样分别应用传统激光熔覆修复技术以及点式锻压激光修复技术修复,观察与分析不同区域微观组织。结果表明:点式锻压激光修复后的TC11钛合金整体由修复区、热影响区以及基体区组成,修复区中分布着均匀且细小的等轴晶且点式锻压激光修复层中存在着连续变化的组织,热影响区中的组织随着与修复区的距离越远,从网篮组织过渡到等轴组织。基体区中分布着均匀的等轴组织。其次对点式锻压激光修复TC11钛合金修复试样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高于650℃的热处理温度会使修复区中原有的α相有不同程度的粗化球化现象,当热处理温度高于900℃时,等轴晶晶界α相断开,热影响区等轴组织边界的板条α相随着退火温度的越高,其体积分数与尺寸越大。最后对原始态以及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点式锻压激光修复TC11试样进行三个区域的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原始态整体修复试样的显微硬度自点式锻压激光修复区至基材区成逐渐下降趋势,经过热处理后的整体显微硬度除经过时效的两组,其余均高于原始态,980℃/2h/AC+530℃/6h/AC热处理制度对应的显微硬度最低。室温横向与纵向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纵向的点式锻压激光修复拉伸试样断裂于基体区且塑性与抗拉强度均低于基体区与修复区,断裂方式为准解理的穿晶断裂。横向的点式锻压激光修复拉伸试样其断裂位置在整个拉伸试样的中间且由于修复区对基体区的强化导致整体的抗拉强度较基体有大幅提升,其断裂方式为韧窝断裂与准解理断裂的混合断裂形式。但是经过热处理后的横、纵两个方向的修复拉伸试样的拉伸力学性能均低于原始态。

俞晓文[3](2020)在《超声振动在激光熔覆成形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建模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高性能金属构件的制造是重大装备制造业基础,对关键金属构件实现增材制造和再制造有助于我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资源集约利用。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利用高能激光束将粉末熔化并在基体表面凝固成形的先进制造技术,是激光增材制造和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的基础。传统激光熔覆受材料和设备的限制常存在气孔、裂纹、应力集中等现象,多能场复合激光制造已成为重要趋势。为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5460)和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C04004)的资助下,将超声振动引入激光熔覆过程,针对超声能场在金属成形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和实验手段开展研究,为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中的控形控性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首先分析了空化泡在熔体中的受力状况,开展了单空化泡形态演变数值模拟研究,对声空化在熔池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预测。然后,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通过流体传热、层流、变形几何和压力声学模块建立了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数值模型,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最后,进行了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316L不锈钢实验,结合数值模拟得到的凝固特征参数和金相组织对超声能场在激光熔覆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采用维氏硬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对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成形熔覆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多物理场数值模型。通过压力声学计算得到的熔池声压梯度以源项方式引入到Navier-Stokes方程,将声场、温度场和流场耦合,并结合实际设置了模型的边界条件和材料热物理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2)超声振动对激光熔覆层几何形貌有显着影响。施加超声振动后熔高减小、熔宽增加,熔覆层润湿角减小,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这种趋势更加显着。润湿角的减小可以提高熔覆层外轮廓面上单位曲面吸收的能量密度,同时也使得熔体更好的填充熔覆层底部角落,降低了多道搭接时的气孔发生率。(3)根据声空化模型预测可知:空化泡在溃灭瞬间会产生指向熔池边缘糊状区的射流,射流会对初生枝晶以及刚形成的固态结晶网产生冲击压力,经分析可知合适的超声强度能够造成初生枝晶的折断或固态结晶网的破碎,形成许多细小晶粒,细小碎晶弥散分布在熔池中成为形核点使得晶粒细化。此外,通过实验得到的金相组织明显观测到中部粗长树枝晶变得短小且无序生长。(4)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技术可以适当提高熔覆层的性能。在本文使用的工艺参数下相较于未施加超声振动得到的熔覆层其显微硬度在功率比为45%提高最多,提高了23.26%;耐蚀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超声功率作用下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提高、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表明其发生腐蚀的倾向性减小,腐蚀速率减缓。分析其原因为超声振动使得冷却速率加快,造成晶粒细化使得熔覆层性能得到提高。

曹铭[4](2020)在《TC4钛合金锻件上LMD成形复杂结构的界面组织及性能调控》文中提出激光熔化沉积(Laser Melting Deposition,LMD)技术是在快速成形技术和激光熔覆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他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激光聚焦在基体表面上形成熔池,然后通过送粉器将粉末送进激光与基体聚焦点上。熔融状态的基体与液体状态的金属粉末互相结合,随着激光的移动开始移动,熔融状态的金属迅速冷却凝固成沉积层。虽然LMD技术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可无模具自由成型,周期短,成本低,可实现不同材料之间的复合制造等优点,但是它在大批量或大型零件的制造上依旧存在制造成本高,成型效率低的缺点。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如深空探测密封舱、战略导弹发动机壳段、新型飞机主承力构架等大型关键件上局部具有薄壁高筋、中空壳体、异型凸耳等复杂结构,采用LMD技术成型制造效率较低。将增材制造与传统制造复合,在传统制造获得的基体上增材制造局部相对尺寸小的复杂结构,是高效低成本制造这类零件时有效手段。因此研究TC4钛合金锻件上LMD成形复杂结构的界面组织及性能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6000W光纤激光器对基于TC4钛合金锻件上LMD成形进行激光熔化沉积制造试验。采用了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度对沉积层表面形貌、熔高及熔宽的影响规律,然后获得了单道激光熔化沉积制造最佳工艺参数,然后再通过改变搭接率进行多道激光熔化沉积制造试验,寻找最佳搭接率。然后采用已得到的单道激光熔化沉积制造最佳工艺参数以及最佳搭接率,对已进行过不同表面粗糙度处理的TC4钛合金锻件基板进行激光沉积制造,并制备拉伸试样,通过分析不同表面粗糙度与不同预热温度下TC4钛合金单道激光沉积组织的宏观形貌、熔高熔宽、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得到不同表面粗糙度与不同预热温度对TC4钛合金锻件上LMD成形复杂结构的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出最佳预处理工艺。其次,再改变研究内容一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中的激光功率、粉盘转速与扫描速度,对TC4钛合金锻件上LMD成形复杂结构进行前几层的激光熔化沉积打印,制备拉伸试棒,对其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及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到TC4钛合金锻件上LMD成形复杂结构进行前几层的最佳工艺参数。最后,设计不同热处理工艺试验,探索固溶时效处理以及去应力退火处理对TC4钛合金锻件上LMD成形复杂结构的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及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不同热处理制度对TC4钛合金锻件上LMD成形复杂结构的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与沉积态进行对比,得到最佳热处理工艺制度。

元世军[5](2019)在《直接激光沉积TC4/GH4169梯度材料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TC4和GH4169合金应用前景广泛,随着技术的发展,单一的材料很难满足特殊环境的使役要求。TC4具有良好的力学、机械性能,其比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广泛应用于航天飞行器,生物医疗,海洋领域等。但是TC4存在高温抗性差、耐磨性差、硬度低等缺陷,难以满足耐磨、高温等场合下的使役要求。GH4169合金在650℃以下时具有高强度、良好的韧性及高温耐腐蚀性。但是GH4169比强度低,密度为TC4的两倍。由于两者在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同,直接连接两种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应力,结合部位在复杂外部环境下易产生开裂等缺陷从而成为薄弱环节。TC4与GH4169合金的梯度过渡连接有利于改善直接连接时产生的应力。TC4和GH4169合金的梯度结合能够满足关键领域中重要零部件耐高温-轻量化的使役要求。本文采用直接激光沉积成形技术制备不同GH4169掺杂比例的TC4/GH4169复合材料和一定过渡形式的梯度材料。探索其合理的工艺参数范围,分析其物相组成及演变机制,揭示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不同掺杂比例TC4/GH4169复合材料,以样件的外观形貌为评价指标,优化TC4/GH4169复合材料成形工艺参数,获得合理的工艺参数范围。(2)分析不同GH4169掺杂比例的TC4/GH4169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元素分布及微观组织。研究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摩擦磨损渐变规律,结合微观组织进一步揭示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之间的关联机制。(3)对TC4/GH4169梯度过渡连接和TC4/GH4169直接连接两种方式进行研究。分析TC4/GH4169直接连接在结合界面产生断裂的机制,针对此现象进行梯度过渡的优化,最终成形形貌良好的梯度样件。此外,分析梯度样件内部的微观组织、梯度过渡界面层的变化规律,元素、物相的分布规律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

周俊景[6](2019)在《激光熔化沉积12CrNi2合金钢热力耦合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激光熔化沉积(Laser Melting Deposition,LMD)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激光增材制造(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LAM)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LMD成形是一个局部快速加热并冷却的非稳态过程,其引起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极其复杂,容易导致部件产生较大残余应力和裂纹等缺陷。基于此,本文以核电应急柴油机凸轮轴用12CrNi2合金钢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使用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APDL)编写 了移动热源程序,并利用单元生死技术实现了金属粉末的同步添加过程,建立了LMD过程温度场、应力场有限元分析模型,重点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打印方式、激光功率、打印速度、预热温度)下LMD过程温度场及应力场分布规律,对解决高性能合金钢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控形控性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 12CrNi2合金钢LMD实验研究,获得较优的工艺参数,并对沉积层的宏观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研究发现,较优的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2000W,打印速度5mm/s,送粉速率11g/min;不同工艺参数对激光熔化沉积层的形貌以及热影响区影响显着;沉积层的顶部为等轴晶,沉积层的中下部为具有外延生长特征的柱状晶;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进行了单层单道的LM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模拟与实验的熔池宽度和深度基本一致。(2)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温度场分布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单向打印方式比S形打印温度场分布均匀;成形过程中,节点的温度变化呈周期性波动,具有急热急冷的特征;节点的峰值温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打印速度的减小及预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随着激光功率、打印速度及预热温度的增加而增加。(3)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应力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单向打印方式残余应力分布较好;随着激光功率增加,打印速度的减小,每层的最大Mises应力逐渐增大,冷却后的最大Mises应力增加;随着沉积高度的增加,Mises应力先增大后减少;随着基板预热温度的升高,LMD成形制造冷却后的最大Mises残余应力减小;基板预热改善了温度梯度分布,使得应力场分布更为均匀,能有效防止打印过程中出现开裂。

李佳毅[7](2019)在《高铁制动盘用24CrNiMo材料选区激光熔化宏观尺度模拟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增材制造(AM)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升温。而作为金属精密成形代表的选区激光熔化(SLM)成为了行业内广泛研究的重点技术,目前已逐渐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石油化工、模具等领域。由于涉及多场耦合、多尺度等复杂物理冶金过程,采用实验手段难以全面揭示其工艺过程的相关机理与规律,因而有限元等宏观尺度数值模拟成为了研究SLM工艺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建立以多重传热机制为主的温度场理论和以热弹塑性方法为主的应力场理论基础上,通过ABAQUS建立了 SLM多层多道有限元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实验测量和Jmatpro模拟确定了 24CrNiMo粉末及实体的材料参数,通过model change功能实现了成形层的顺序激活过程,通过USDFLD子程序实现了粉末向实体的转化过程,通过DFLUX子程序实现了热源模型移动加载过程。采用SLM设备进行了 24CrNiMo合金钢单道及块体成形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形貌,得到了成形质量较优的工艺参数(激光功率200-300W、扫描速度150-250mm/s),并通过拟合熔池结构尺寸,确定了双椭球热源模型参数(a=b=120μm,c=160μm,η=0.35),从而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对SLM模拟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有限元分析采用逐渐激活、大基板、有铺粉步方法获得的温度场更为合理,更贴近实际的工艺过程。阐述了选区激光熔化24CrNiMo合金钢的温度/应力场变化与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其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熔池峰值温度在2000℃以上,冷却后残余应力在350MPa左右。在一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内,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或扫描速度的减小,温度由于热输入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激光功率或扫描速度的增大,应力由于温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区扫描、层间转角、预热基板有助于减小残余应力,减少裂纹的产生。通过SLM专用软件MSC Simufact Additive分析研究了高铁制动盘残余应力及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在默认工艺参数下,通过不同成形方向打印高铁制动盘,其法兰结构边缘以及散热筋附近区域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热处理工艺可以大幅降低制动盘结构摩擦面与安装孔位置、制动盘结构与基板接触位置的残余应力,从而降低开裂倾向。

龚丞[8](2019)在《基于激光冲击的激光增材制造熔覆层残余应力调控研究》文中提出激光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是基于激光熔覆技术基础上融合快速成形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能直接制造出全致密及力学性能优异的金属零件,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及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光增材制造材料融化/凝固是一个“快冷快热”的过程,局部热输入会产生不均匀温度场造成成形的零件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存在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一种内应力,直接影响零件的力学性能,严重时将引发裂纹缺陷。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是通过高能量激光在零件表面产生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在约束状态下使形成高压冲击波,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在冲击区域产生残余压应力及细化晶粒,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激光冲击强化调控激光增材制造残余应力这一解决方案,以期激光冲击产生的残余压应力调控激光增材制造在零件中的残余应力,以此达到提高成形零件力学性能的目的。基于有限元技术,研究了激光增材制造熔覆层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激光增材制造的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光斑直径)对单道熔覆层残余应力的影响,发现在激光功率为630w扫描速度为6mm/s,光斑直径为2.2mm的情况下,残余应力较小为261MPa,出现在距熔覆层表面深度0.2mm 附近;通过ANSYS/LS-DYNA软件,研究了激光冲击单脉冲能量和不同熔覆层温度工艺对熔覆层残余应力的影响,发现随激光冲击能量增大,熔覆层残余压应力越大,同时发现在熔覆层600℃时产生的残余压应力最大,调控效果最佳。本文以316L不锈钢为原材料,采用光内同轴送粉的方式在316L不锈钢基底上进行了激光增材制造实验研究,对熔覆层沿熔覆层深度方向(Y方向)残余应力进行了测量,发现熔覆层残余拉应力分布趋势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拉应力最大值为280MPa,也出现在距熔覆层顶部0.2mm处,验证数值模拟可靠性。同时,在激光增材制造熔覆层基础上进行了不同脉冲能量及不同熔覆层温度下的激光冲击强化实验,发现激光冲击后使熔覆层平均晶粒尺寸变小,在600℃高温处理后强化效果最佳,残余拉应力由280MPa变成了-260MPa,残余应力改善率达到193%,为激光冲击强化调控激光增材制造残余应力的工艺参数优化选择提供参考与指导。

张振远[9](2019)在《调质钢与激光熔覆M/F双相不锈钢界面过渡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调质钢因其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装备领域中。由于特殊工况,调质钢表面会出现腐蚀和磨损等现象,从而导致装备失效,因此针对调质钢表面激光修复再制造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针对现有的激光熔覆技术文献大多集中在结构钢表面激光熔覆涂层特性而对其结合状态研究较少的现象,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以常用调质钢40CrMo为基材,对结合界面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如下:在基材与激光熔覆双相不锈钢结合界面熔覆一层0.1mm左右厚度的304不锈钢过渡层,对比分析304不锈钢过渡层对激光成形试样结合界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拉伸疲劳试验机等分析和测试仪器对激光熔覆结合区试样组织、截面形貌及其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对成形件的残余应力进行计算。结合舍夫勒组织图。实验结果如下:(1)无过渡层试样的基材/熔覆层结合界面为纯马氏体组织,有不均匀白亮色组织带出现。有过渡层试样的基材/过渡层结合界面为M/A双相组织,组织均匀致密,无明显缺陷;熔覆层/过渡层结合界面为M/A/F三相组织。无过渡层试样结合界面塑韧性相对基材和熔覆层较差,易在结合界面处形成应力集中。(2)从基材到熔覆层,以结合界面为中心100μm内,无过渡层试样基材/熔覆层结合区C、Fe元素呈下降趋势;Cr元素呈上升趋势;有过渡层试样基材/过渡层结合区C、Fe元素呈下降趋势,Cr、Ni元素呈上升趋势。XRD图和能谱图结合分析,有硬质相M23C6、M7C3在结合界面处析出。(3)无过渡层结合区试样平均抗拉强度为1385MPa,脆性断裂。而有过渡层双结合区试样平均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389MPa和6.35%。添加奥氏体过渡层后,在不影响结合区试样抗拉强度情况下,提高了其延伸率。(4)加载系数为0.4,频率为20Hz时,有过渡层试样低周疲劳寿命为105次,而无过渡层试样低周平均疲劳寿命为31651次。有过渡层试样的残余压应力比无过渡层试样低了16.3%。

平永康[10](2019)在《连续点式锻造激光快速成形TA15合金的力学各向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名义成分为Ti-6.5Al-2Zr-1Mo-1V的钛合金,中国牌号为TA15,是前苏联于1964年成功开发出的一种钛合金,与其相对应的俄罗斯牌号为BT20,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近α型钛合金。由于TA15钛合金具有中等的室温和高温强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焊接性,因此在航空航天领域被作为制造结构承力零件的主体材料而广泛的应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Laser Rapid Forming,LRF)制造的零件,由于其固有工艺的限制,沿着沉积高度方向择优取向的粗大柱状晶存在着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限制了其在复杂多向应力条件下的应用。本文通过对连续点式锻造激光快速成形(Consecutive Pointmode Forging and Laser Rapid Forming,CPF-LRF)技术制造的TA15厚壁零件在(α+β)相区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其显微组织,而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热处理对TA15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和演变的规律,在垂直于沉积高度方向(H向)和沿着沉积高度方向(V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差异性,并结合室温单向拉伸试验的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解决激光成形技术固有缺陷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连续点式锻造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造的TA15合金零件具有良好的组织均匀性,显微组织在H向和V向拥有一致的等轴晶形态;对TA15合金在(α+β)相区进行热处理晶界α相会断开,但是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界α相会发生粗化,一些呈正六边形角度三叉交汇的晶界α相可以稳定存在;且在较高温度退火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初生α相长大化倾向严重;力学性能试验的结果表明,TA15合金的H向试样在945℃时达到了最大的延伸率11.2%,V向的试样在925℃时有着最好的延伸率13.1%。因此在保证材料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对CPFLRF制造的TA15合金零件在925945℃之间进行退火热处理,可以在消除内部残余应力的同时,减小零件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扩大材料的适用范围。

二、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残余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残余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热处理对点式锻压激光成形GH4169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GH4169高温合金的概述
        1.2.1 GH4169合金的相组成
        1.2.2 GH4169合金零件的加工制造方法
        1.2.3 GH4169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1.3 激光快速成形技术
        1.3.1 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1.3.2 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在GH4169合金零件上的应用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工艺流程
    2.2 实验设备及材料
    2.3 显微组织分析
    2.4 力学性能测试
        2.4.1 显微硬度测试
        2.4.2 室温拉伸性能测试
        2.4.3 拉伸断口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固溶温度对点式锻压激光成形GH4169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热处理工艺
    3.3 传统热处理对PF-LF GH4169合金组织的影响
        3.3.1 原始态显微组织
        3.3.2 不同固溶温度下PF-LF GH4169合金组织的变化
    3.4 热处理对PF-LF GH4169合金性能的影响
        3.4.1 热处理对PF-LF GH4169合金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3.4.2 热处理对PF-LF GH4169合金断口形貌的影响
        3.4.3 热处理对PF-LF GH4169合金显微硬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时效时间对PF-LF GH4169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热处理制度
    4.3 时效时间对PF-LF GH4169合金组织的影响
    4.4 时效时间对PF-LF GH4169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点式锻压激光沉积GH4169合金热处理工艺探究
    5.1 引言
    5.2 热处理工艺
    5.3 单固容时效对PF-LF GH4169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5.3.1 单固溶时效下PF-LF GH4169合金的显微组织
        5.3.2 单、双固溶时效处理下的显微组织对比
    5.4 简化热处理制度对PF-LF GH4169合金性能的影响
        5.4.1 拉伸性能的影响
        5.4.2 室温拉伸断口形貌特征
        5.4.3 热处理对PF-LF GH4169合金维氏硬度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2)点式锻压激光修复TC11锻件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钛和钛合金的特性与分类
    1.3 钛合金的传统加工方法
        1.3.1 传统的钛合金结构件的损伤修复技术
    1.4 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1.4.1 激光熔覆技术
        1.4.2 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1.5 连续点式锻压激光快速成形技术
    1.6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1 国外相关研究
        1.7.2 国内相关研究
    1.8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及方法
        2.2.1 点式锻压激光修复实验设备
        2.2.2 点式锻压激光修复实验工艺
        2.2.3 热处理设备及实验
        2.2.4 金相试样制备及显微组织观察设备
        2.2.5 力学性能测试实验及设备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点式锻压激光修复TC11钛合金微观组织
    3.1 引言
    3.2 点式锻压激光修复实验结果
    3.3 传统激光熔覆修复实验微观组织分析
    3.4 点式锻压激光修复实验微观组织分析
        3.4.1 TC11钛合金修复件修复区组织分析
        3.4.2 TC11钛合金修复件热影响区与基体区组织分析
        3.4.3 点式锻压激光修复TC11钛合金修复区等轴晶的形成
    3.5 热处理对点式锻压激光修复TC11钛合金组织的影响
        3.5.1 热处理工艺对点式锻压激光修复TC11钛合金的意义
        3.5.2 不同温度对TC11钛合金修复件的修复区组织影响
        3.5.3 不同温度对TC11钛合金修复件的热影响区组织影响
        3.5.4 不同温度对TC11钛合金修复件的基体区组织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点式锻压激光修复TC11钛合金力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点式锻压激光修复TC11钛合金硬度测试
        4.2.1 原始态整体修复试样维氏硬度分布
        4.2.2 热处理后整体修复试样维氏硬度分布
    4.3 点式锻压激光修复TC11钛合金室温单向拉伸测试
        4.3.1 原始态修复试样单向拉伸力学性能
        4.3.2 原始态修复试样断口形貌分析
    4.4 热处理对修复TC11钛合金室温单向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4.4.1 热处理对纵向修复试样单向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4.4.2 热处理对横向修复试样单向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超声振动在激光熔覆成形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建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激光熔覆成形技术发展概述
        1.2.1 激光熔覆成形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1.2.2 激光熔覆成形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2.3 能场复合激光熔覆成形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超声振动在金属熔体中的传播与作用机制
        1.3.1 超声波在金属熔体中传播时的特征量
        1.3.2 空化效应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史
        1.3.3 声流效应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史
    1.4 超声辅助激光熔覆成形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1.4.1 激光熔覆成形的建模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超声振动在金属熔体中的引入方式研究现状
        1.4.3 超声辅助激光熔覆成形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5.1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2 本课题主要研究目标
        1.5.3 本课题技术路线
第二章 声空化在激光熔覆成形中的作用机制
    2.1 引言
    2.2 声场中空化泡的动力学分析
        2.2.1 金属熔体中空化泡的受力分析
        2.2.2 声场中空化泡运动方程的构建
        2.2.3 超声功率对声空化的影响
    2.3 单空化泡形态演变的数值模型构建
        2.3.1 气/液两相界面追踪控制方程
        2.3.2 空化泡形态演变的数值模型
        2.3.3 边界条件与网格划分
    2.4 空化泡振荡与溃灭对熔体凝固的作用机制
        2.4.1 超声功率对微射流速率的影响
        2.4.2 近壁距离与空化泡比值对射流速率的影响
        2.4.3 空化泡的溃灭对熔体凝固的作用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声辅助激光熔覆成形的建模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激光金属熔覆成形的二维数学模型
        3.2.1 固液相变统一模型控制方程组
        3.2.2 移动激光热源的数学描述
        3.2.3 熔覆层形状的数学控制方程
    3.3 超声振动在激光熔覆成形过程中的引入方式
        3.3.1 基体声压分布的计算模型
        3.3.2 金属熔体在声场中的受力分析
        3.3.3 声场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4 超声辅助激光熔覆模型的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
        3.4.1 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模型的边界条件
        3.4.2 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模型的网格划分
        3.4.3 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模型的设定参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声对激光熔覆成形传热传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激光金属熔覆温度场和流场的分布特征
        4.2.1 激光金属熔覆宏观温度分布规律
        4.2.2 激光金属熔覆流场整体分布规律
        4.2.3 激光金属熔覆过程中的凝固行为
    4.3 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成形的流场分布特征
        4.3.1 熔覆层中的声压梯度分布规律
        4.3.2 超声辅助激光熔覆流场整体分布规律
        4.3.3 超声辅助激光熔覆温度场整体分布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声对熔覆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超声对熔覆层宏观形貌影响的实验研究
        5.2.1 超声振动对激光单道熔覆几何形貌的实验研究
        5.2.2 超声振动对宏观形貌的作用机制
        5.2.3 超声振动对激光多道搭接成形质量的影响
    5.3 超声对熔覆层微观形貌的影响分析与实验验证
        5.3.1 激光熔覆成形的凝固组织特征
        5.3.2 声空化效应对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与实验验证
        5.3.3 冷却速率对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与实验验证
    5.4 超声对熔覆层性能的影响分析与实验验证
        5.4.1 超声振动对熔覆层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
        5.4.2 超声振动对熔覆层耐蚀性的影响规律
        5.4.3 超声振动对熔覆层性能影响的作用机制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4)TC4钛合金锻件上LMD成形复杂结构的界面组织及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
        1.2.1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原理
        1.2.2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特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LMD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LMD成形技术应用现状
        1.3.3 钛合金成形件热处理工艺现状
    1.4 钛合金概述
        1.4.1 钛合金分类
        1.4.2 钛合金应用
        1.4.3 TC4 钛合金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设备及方法
    2.1 实验设备
    2.2 试验设计方案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案
        2.2.3 试验分析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激光熔化沉积制造试验
    3.1 引言
    3.2 TC4 钛合金成形基础工艺研究
        3.2.1 单道激光熔化沉积制造最佳工艺参数匹配
        3.2.2 多道激光熔化沉积制造试验
    3.3 TC4 钛合金锻件基板预处理工艺研究
        3.3.1 TC4 钛合金锻件基板表面粗糙度处理
        3.3.2 不同表面粗糙度锻件基板上激光熔化沉积试验
        3.3.3 显微组织
        3.3.4 拉伸性能
    3.4 LMD成形工艺参数研究
        3.4.1 正交试验
        3.4.2 显微组织
        3.4.3 拉伸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处理制度对界面组织及性能影响
    4.1 引言
    4.2 激光熔化沉积TC4 钛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4.2.1 沉积态试样的显微组织
        4.2.2 沉积态试样室温拉伸性能
    4.3 热处理对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3.1 热处理工艺
        4.3.2 热处理后界面的显微组织
        4.3.3 热处理后界面的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直接激光沉积TC4/GH4169梯度材料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功能梯度材料
        1.1.1 功能梯度材料概述
        1.1.2 功能梯度材料制备方法及存在问题
    1.2 直接激光沉积技术
        1.2.1 直接激光沉积技术特点
        1.2.2 直接激光沉积TC4/GH4169 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直接激光沉积TC4/GH4169 功能梯度材料实验方法及工艺
    2.1 实验方法
        2.1.1 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案
        2.1.3 样品制备与性能评价
    2.2 基础工艺实验
        2.2.1 TC4/GH4169 复合材料基础工艺
        2.2.2 功能梯度材料基础工艺
    2.3 本章小结
3 直接激光沉积TC4/GH4169 复合材料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
    3.1 TC4/GH4169 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物相分析
        3.1.1 复合材料物相演变分析
        3.1.2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3.2 TC4/GH4169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3.2.1 显微硬度检测
        3.2.2 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直接激光沉积TC4/GH4169 功能梯度材料实验分析
    4.1 TC4/GH4169 功能梯度材料制备
        4.1.1 TC4/GH4169 两种材料直接连接
        4.1.2 直接激光沉积TC4/GH4169 功能梯度材料
    4.2 TC4/GH4169 功能梯度材料微观组织及元素分布
        4.2.1 微观形貌及物相分析
        4.2.2 过渡界面分析
    4.3 TC4/GH4169 功能梯度材料力学性能检测
        4.3.1 功能梯度材料显微硬度过渡规律
        4.3.2 显微硬度过渡规律与组织变化之间的关联机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激光熔化沉积12CrNi2合金钢热力耦合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简介
    1.4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4.1 国外激光熔化沉积技术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4.2 国内激光熔化沉积技术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5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激光熔化沉积有限元分析理论
    2.1 激光熔化沉积成形过程中激光、粉末、基板的相互作用
        2.1.1 激光与金属粉末的相互作用
        2.1.2 激光与基板的相互作用
        2.1.3 粉末与熔池的相互作用
    2.2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理论
        2.2.1 传热控制方程
        2.2.2 边界条件
    2.3 应力场有限元分析理论
        2.3.1 热弹塑性分析相关假设
        2.3.2 激光熔化沉积应力场有限元模型求解
    2.4 激光熔化沉积有限元计算模型
        2.4.1 热源模型
        2.4.2 相变潜热
        2.4.3 单元生死技术
        2.4.4 移动热源的施加
    2.5 材料属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光熔化沉积实验研究
    3.1 实验设备
    3.2 实验材料
    3.3 试件显微组织制备方法
    3.4 激光熔化沉积单层单道实验
        3.4.1 激光功率
        3.4.2 打印速度
    3.5 不同工艺参数对沉积层几何尺寸的影响
    3.6 不同工艺参数下单层单道沉积层微观组织分析
    3.7 有限元模型验证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光熔化沉积制造过程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4.1 有限元模型
        4.1.1 模型假设
        4.1.2 网格模型
    4.2 打印方式
        4.2.1 温度变化规律
        4.2.2 温度变化率
    4.3 激光功率
        4.3.1 温度变化规律
        4.3.2 温度变化率
    4.4 打印速度
        4.4.1 温度变化规律
        4.4.2 温度变化率
    4.5 基板预热温度
        4.5.1 温度变化规律
        4.5.2 温度变化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激光熔化沉积制造过程应力场有限元模拟
    5.1 有限元流程
    5.2 载荷及边界条件
    5.3 打印方式
    5.4 激光功率
    5.5 打印速度
    5.6 基板预热温度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7)高铁制动盘用24CrNiMo材料选区激光熔化宏观尺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增材制造技术介绍
    1.2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
        1.2.1 航空航天
        1.2.2 军工
        1.2.3 生物医疗
        1.2.4 传统工业
    1.3 高性能合金钢的应用
    1.4 选区激光熔化有限元模拟研究进展
        1.4.1 国内研究进展
        1.4.2 国外研究进展
    1.5 项目来源及研究内容
        1.5.1 项目来源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选区激光熔化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
    2.1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理论
        2.1.1 温度控制方程
        2.1.2 边界条件
        2.1.3 相变潜热
        2.1.4 热源模型
    2.2. 应力场有限元分析理论
        2.2.1 塑性理论
        2.2.2 热弹塑性方程
    2.3 有限元分析关键技术
        2.3.1 模型创建及网格划分
        2.3.2 材料属性
        2.3.3 生死单元技术
        2.3.4 热源加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选区激光熔化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设备
    3.3 工艺参数探索
    3.4 热源参数校核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选区激光熔化模拟技术研究
    4.1 技术问题与方式
    4.2 逐渐激活与逐道激活
    4.3 大基板与小基板
    4.4 有铺粉步与无铺粉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选区激光熔化温度应力分析
    5.1 有限元计算设置
        5.1.1 温度场有限元计算设置
        5.1.2 应力场有限元计算方法及设置
    5.2 温度/应力场分布及变化规律
        5.2.1 温度场分布及变化规律
        5.2.2 应力场分布及变化规律
    5.3 激光功率对温度/应力场影响规律
        5.3.1 激光功率对温度场影响规律
        5.3.2 激光功率对应力场影响规律
    5.4 扫描速度对温度/应力场影响规律
        5.4.1 扫描速度对温度场影响规律
        5.4.2 扫描速度对应力场影响规律
    5.5 扫描间距对温度/应力场影响规律
        5.5.1 扫描间距对温度场影响规律
        5.5.2 扫描间距对应力场影响规律
    5.6 分区扫描对温度/应力场影响规律
    5.7 层间转角对温度/应力场影响规律
    5.8 预热温度对温度/应力场影响规律
        5.8.1 预热温度对温度场影响规律
        5.8.2 预热温度对应力场影响规律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选区激光熔化高铁制动盘应力变形分析
    6.1 高铁制动盘残余应力及变形
    6.2 工艺参数对应力变形影响规律
    6.3 成形方向对应力变形影响规律
    6.4 热处理对应力变形影响规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基于激光冲击的激光增材制造熔覆层残余应力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
        1.2.1 激光增材制造概述
        1.2.2 激光增材制造的研究现状
        1.2.3 激光增材制造存在的问题
        1.2.4 现有调控增材制造残余应力的解决措施与方法
    1.3 激光冲击强化技术
        1.3.1 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概述
        1.3.2 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激光冲击强化调控激光增材制造残余应力理论基础
    2.1 激光增材制造残余应力理论分析
        2.1.1 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
        2.1.2 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
    2.2 激光冲击强化理论
        2.2.1 激光产生冲击波
        2.2.2 激光冲击波的形状和大小
        2.2.3 激光冲击波的传播
        2.2.4 激光冲击波产生残余应力
    2.3 激光冲击调控残余应力的机理
        2.3.1 位错概述
        2.3.2 残余应力的调控方法
        2.3.3 激光冲击的调控机理
第三章 激光增材制造熔覆层温度场和应力场数值计算
    3.1 ANSYS软件介绍
    3.2 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理论
        3.2.1 传热模型及理论
        3.2.2 热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3.3 激光增材制造模型的建立
        3.3.1 前处理部分
        3.3.2 生死单元法
        3.3.3 高斯热源
    3.4 激光增材制造温度场计算
        3.4.1 温度场分布
        3.4.2 温度梯度分布
    3.5 激光增材制造应力场计算
        3.5.1 残余应力场分布
        3.5.2 工艺参数对熔覆层残余应力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光冲击调控增材制造熔覆层应力场数值计算
    4.1 ANSYS/LS-DYNA软件介绍
    4.2 显式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理论
        4.2.1 显式算法
        4.2.2 冲击本构模型
    4.3 激光冲击强化模型的建立
        4.3.1 前处理部分
        4.3.2 加载冲击波
        4.3.3 其他求解设置
    4.4 激光冲击强化熔覆层应力场计算
        4.4.1 残余应力场分布
        4.4.2 不同参数对强化效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激光冲击调控增材制造熔覆层残余应力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实验装备系统
        5.2.1 激光增材制造实验系统
        5.2.2 激光冲击强化实验设备
        5.2.3 后处理及应力测量设备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显微组织分析结果
        5.3.2 残余应力分布结果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9)调质钢与激光熔覆M/F双相不锈钢界面过渡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激光熔覆技术
        1.2.1 激光熔覆技术原理及特点
        1.2.2 激光熔覆材料的选取
    1.3 激光熔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第2章 实验试样制备及分析设备
    2.1 实验材料
        2.1.1 基体材料
        2.1.2 铁基合金粉末
        2.1.3 过渡层材料选取与准备
    2.2 实验试样准备
        2.2.1 激光熔覆试样准备
        2.2.2 试验试样的准备
    2.3 激光熔覆技术路线
    2.4 实验设备
        2.4.1 激光成型系统
        2.4.2 激光熔覆试样性能检测与分析设备
    2.5 本章总结
第3章 激光熔覆结合界面组织、物相及断口形貌分析
    3.1 试样金相组织及对应物相分析
        3.1.1 无过渡层试样金相组织和物相分析
        3.1.2 有过渡层试样金相组织和物相分析
    3.2 结合界面组织定性分析
        3.2.1 无过渡层试样结合界面组织定性分析
        3.2.2 有过渡层试样结合界面组织定性分析
    3.3 显微组织及能谱分析
        3.3.1 熔覆层、基材及过渡层组织分析
        3.3.2 结合区试样横截面组织与能谱分析
        3.3.3 结合界面组织与能谱分析
    3.4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3.4.1 无过渡层试样拉伸断口形貌
        3.4.2 有过渡层试样拉伸断口形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合区试样的力学性能分析
    4.1 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4.2 疲劳性能分析
    4.3 显微硬度
    4.4 残余应力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10)连续点式锻造激光快速成形TA15合金的力学各向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钛合金概述
        1.2.1 钛合金的分类
        1.2.2 TA15钛合金
    1.3 激光快速成形技术
    1.4 连续点式锻造激光快速成形技术
    1.5 钛合金片层状组织球化机制及模型
        1.5.1 钛合金片层状组织球化的影响因素
        1.5.2 晶界分离模型
        1.5.3 板条剪切球化模型
        1.5.4 片状结构末端物质迁移模型
        1.5.5 片状α_2相的球化模型
        1.5.6 钛合金α相球化的规律
    1.6 选题背景和意义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备及方法
        2.3.1 连续点式锻造激光快速成形系统实验设备
        2.3.2 连续点式锻造激光快速成形系统实验工艺
        2.3.3 热处理设备及试验
        2.3.4 金相试样制备及显微组织观察设备
        2.3.5 力学性能测试试验及设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连续点式锻造激光快速成形TA15合金的组织
    3.1 引言
    3.2 传统激光快速成形工艺TA15合金的显微组织
    3.3 CPF-LRF工艺TA15合金的原始态显微组织
    3.4 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TA15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3.5 CPF-LRF工艺TA15合金晶界α相断开机制的研究
    3.6 CPF-LRF工艺TA15合金初生α相球化、长大机制的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连续点式锻造激光快速成形TA15合金的力学性能
    4.1 引言
    4.2 CPF-LRF工艺TA15合金的室温单向拉伸力学性能
        4.2.1 H向的室温单向拉伸力学性能
        4.2.2 V向的室温单向拉伸力学性能
        4.2.3 扫描电镜下拉伸断口形貌和组织的分析
        4.2.4 对过早失效拉伸试样的一些分析
    4.3 热处理制度对CPF-LRF工艺TA15合金显微硬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致谢

四、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残余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热处理对点式锻压激光成形GH4169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 陈帅. 燕山大学, 2021(01)
  • [2]点式锻压激光修复TC11锻件组织与性能研究[D]. 周昊阳. 燕山大学, 2021(01)
  • [3]超声振动在激光熔覆成形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建模方法[D]. 俞晓文. 浙江工业大学, 2020
  • [4]TC4钛合金锻件上LMD成形复杂结构的界面组织及性能调控[D]. 曹铭.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0(08)
  • [5]直接激光沉积TC4/GH4169梯度材料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D]. 元世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6]激光熔化沉积12CrNi2合金钢热力耦合数值模拟研究[D]. 周俊景.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高铁制动盘用24CrNiMo材料选区激光熔化宏观尺度模拟研究[D]. 李佳毅.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8]基于激光冲击的激光增材制造熔覆层残余应力调控研究[D]. 龚丞. 苏州大学, 2019(04)
  • [9]调质钢与激光熔覆M/F双相不锈钢界面过渡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 张振远. 南华大学, 2019(01)
  • [10]连续点式锻造激光快速成形TA15合金的力学各向异性研究[D]. 平永康. 燕山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激光快速成型过程中残余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