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联系老乡,增强乡愁,开发人力资源

11、联系老乡,增强乡愁,开发人力资源

一、十一、联系乡友,增进乡情,开发人才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张诗怡[1](2021)在《南充市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靳兆腾[2](2020)在《中国乡村社区建设的长期经营策略初探 ——基于两岸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分析》文中认为尽管我国的乡村建设行动方兴未艾,但是比较缺乏从较长时间段视角出发去探索其背后的机制与设计问题的研究。不论在时间或者空间维度上,我国现已涌现的众多乡村设计实践都是散点式的存在,这类以点带动的乡村建设行动的弊端是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无法在乡村建设这一长期的历史任务中产生较好的化学反应。另外,建筑师在设计任务完成之后往往会撤出乡村的设计工作,这已发展为普遍的现象。建筑师为乡村所构画出的一时的畅想能否满足乡村的长期发展所需?为解决当下的诸多问题而开展的乡村设计实践能否为乡村未来的需求提供潜在的可能性?大兴土木之下的村落在塑造出一幅美丽的愿景之后,其未来又在何方?带着这一系列对于既有乡村建设行动的反思以及现在乡村热现象的警惕,本文开启了关于乡村长期经营策略的探索。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乡村发展的历程,从长期经营的视角下,对两岸乡村建设现象进行了相关的实例分析与特征对比,深入发掘两岸乡村社区持续发展背后的逻辑动因、机制建构和具体路径,从而综合两岸在乡村长效性方面的治理优势,尝试建立我国乡村社区长期经营的概念框架和方法论述,促发传统乡村建设观念的革新以及对长期经营理念的探索与思考。全文按照“背景介绍——两岸乡村长期经营实例分析——两岸乡村长期经营实践特征比较——我国乡村社区长期经营的方法与模式——归纳总结”的结构框架分为五部分:绪论,阐述进行乡村长期经营研究的相关历史背景、理论基础以及价值意义,对乡村建设下的长期性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明确界定。第一章,根据实地调研所获取的数据,介绍两岸乡村典型案例的基本信息,并对其经营概况和总体特征进行简要评述。第二章,确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观点基调,从组织建构、长期乡建历程、行动差异和成效比较四个角度展开对比分析,以社区组织、城乡互动、政策导向、在地性、空间营造、跨领域等乡村社区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切片,透视两岸乡村在长期经营上的实践特征。第三章,从空间专业者(建筑师)的视角解读乡村社区持续设计的特征与方法以及陪伴式经营现象,并尝试对我国乡村社区的长期经营模式以及理想行动路径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建议与反思,反思我国乡村建设传统观念的弊病,论述了乡村长期经营的现实意义以及前景展望。论文正文约82,000字,附图表170余张。

赵子涵[3](2019)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南省邵东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是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念为指导,这是义务教育地理课改的新命题,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进,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地理核心素养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势在必行。乡土地理作为地理的必学内容,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土地理教学也是落实地理课改新命题的重要保证与必要条件。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融入地方中学地理教学中,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帮助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家乡,三能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据此,笔者以湖南省邵东县为例进行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案例开发,通过文献搜集与研究、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地理课标与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对邵东县的乡土地理资源进行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七个主题的分类概括,根据案例设计和开发的原则,从近三年的地理教育类核心期刊中筛选出相关文献,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案例组成、开发策略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案例开发的启示,再从资源分类概况中选取最具代表性且适合教学的五个主题,结合理论依据与家乡现实设计开发了五个教学案例,其中课堂教学案例两个,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案例两个,课外实践活动案例一个,最终从案例分析与设计中归纳总结出案例开发的一般性策略。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通过文字资料及实地考察,结合课标、教材、乡土特点,筛选出邵东县可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案例开发的内容共两大类七个主题。第二,通过分析筛选的十五个案例,归纳了案例开发的基本方法,结合教育性、乡土性、实践性原则,设计开发了五个教学案例,案例的开发种类较为齐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客观、典型、有乡土特色、实效性,教学方法和场地切实可行,案例呈现完整,图文并茂。第三,通过分析和设计开发案例,得到了案例开发的一般性策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主题、内容与方式要明确;乡土地理素材选择具有客观性、主体性、问题性、启发性、实践性特征,教学资源提炼加工需有理论依据指导,并要符合学情;案例开发的类型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种,其中课堂教学案例基本由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评价反思组成,课外实践活动则基本按主题设计活动前期准备、活动中期实施、活动后期总结反思这三个程序进行。

蒋雅卓[4](2019)在《唐代宿泊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以题材为中心的唐诗专题研究尤为盛行。所谓“宿泊”题材诗是写夜宿和泊船的诗作,宿指停船的时段在黄昏至黎明之间,泊指夜宿的地点在舟中或岸边。宿泊诗以时间为维度。诗人的思考与活动源于白天,夜晚是白天的继续,也是宿泊诗诞生的重要背景。宿泊诗以空间为经度。它贴近山水,继承传统的山水审美精神,却并不仅仅表现纯粹的山水之乐,还关注到人这一主体在山水客体间的精神面貌。总而言之,宿泊诗即写诗人在水路交通线上夜宿时的见闻感受,它是交通与文学结合的产物。宿泊诗有两大源头:其一是羁旅题材,其二是夜题材的相关书写。宿泊诗发端于诗骚,拓宇于魏晋,初成于《古诗十九首》。及至唐代,宿泊诗从形式到审美各方面都已完备,并达到了高度发达的程度。唐人继承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诗的羁旅题材传统,将宿泊发展成一种独立的题材类别。唐代约有400多首宿泊诗,诗人普遍偏好以近体写宿泊主题,古体次之,乐府稀少。近体中律诗又多于绝句,五律多于七律,七绝多于五绝。从初唐到晚唐,能够代表唐诗高峰的诗人有几十位。其中成就突出的如宋之问、骆宾王、杜甫、李白、刘长卿、刘禹锡、韦庄、卢纶等人,都展现出他们写作宿泊诗的杰出艺术才能,最终形成蔚然可观的创作高峰。到中唐,宿泊题材中还孕育出像张继《枫桥夜泊》、卢纶《晚次鄂州》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交口称誉,视为榜样,表明其达到高度成熟。狭义的宿泊诗以描写唐人在水路交通线上的漂泊主题为主,包括舟中夜宿和泊船夜宿两种情形,但有一类以“夜泛”“泛舟”为题眼,以写夜晚江面泛舟之乐的诗歌也可纳入讨论范围。诗人进行创作实践中,继承行旅诗中诸多圆熟的意象,并升华包含忧患意识的舟船意象、体现生命悲剧意识的猿意象,增加反映唐代政治悲辛的南北意象。宿泊诗艺术上的特色和成就主要有三点:其一,生活气息浓厚,扩大了反映社会生活的面,拓展了唐诗的题材范围及抒发思想感情的艺术功能;其二,情景交融,境界宛然,写景状物时声色描写突出。诗人熟练运用通感手法,最终超出可视可听的界限,捕捉潜意识和直觉印象,表现出内心更深刻的触动;其三,冲破“诗缘情”的创作套路,有了写意的偏向,意在景先,感事而发,形成立体可感的诗境美。唐代中后期,诗人呈现从北向南的不可逆的流动趋势,大量外籍诗人来到相对偏远和蛮荒的南方水域,如巴水水域、汉水水域、洞庭湖水域、江州水域、岭南水域。诗人在心理和视觉上,被这些南方水域景物所触动,写下了不少地域风情诗歌。这部分诗作记录有当时这些南方水域所见的特有的自然风光、人文精神,而且能体现出诗人在反映地域文化时的选择倾向。南方偏远地区的水域文化从正负两个方向影响着诗人的创作,无论主动接受或被动反映,诗人都会在无形间吸收这些南方水域特有的文化特质。

殷烁[5](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的生长逻辑》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展开和持续进阶,其中社会建设中的乡村社会建设问题重要且复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的语境下,随着中国乡村的社会转型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空间的增容,社会组织在乡村公共空间里逐渐萌芽和生长,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命题,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和践行主体,在创新乡村社会治理、发扬基层民主、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回应了乡村治理效能不足与内生需求多样化的矛盾,为乡村善治提供了经验性借鉴,也为“国家—社会”关系的正和博弈提供了注解,更为社会组织的本土化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马克思的“国家—社会”理论学说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组织理论的探索进行梳理,把握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为我国乡村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借鉴。探寻置于我国乡村治理变迁场域中社会组织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和生长逻辑,其生长曲线与国家治理逻辑转换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这实际上也映射了“国家—社会”关系的调整与重构,并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中审视其生存样态,从地域性的中观层面着手,在微观个案中发现问题、找寻原因。进一步探讨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的路径选择,提出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明晰党委、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乡村公民在治理空间内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功能,强调从健全体制机制的维度助力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并对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内生化、精细化、社会化”的判断和预测。社会组织的生长是社会整体发展和公民意识觉醒的产物,并最终为解决现实社会矛盾和公共服务问题贡献力量。社会组织协同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作为个体公民建立和联结社会、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定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契合乡村治理需求的社会组织发展之路。

黄蕾[6](2017)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背景下,农村治理一直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我国城镇化体系的末端,成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大规模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农村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面临重大变化。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的快速发展,从长远目标和客观实际情况来看,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在理论上,如何坚持党和国家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思想,建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理论;在实践上,如何创新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都是富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精神为指导,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基础理论和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分析和认真总结,在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实证考察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旨在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理论,探讨新型农村社区良性治理的路径选择。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通过三大部分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进行了梳理。在理论上,本文从治理理论及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相关概念入手,通过对治理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内涵进行了研究,界定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并阐释了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绩效等四个维度,奠定了论文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上,本文对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过程进行了阐述,厘清了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社区的最初形式、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发展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阶段的跨越提升,直到今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全国各个农村地区的全面推进和广泛开展的脉络。其次,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进行了实证考察与案例分析。以河南省许昌县E新型农村社区和青海省互助县X新型农村社区为样本,结合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理论,调查了解和系统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现状,总结取得的成效和积累的经验,并深入剖析了这两个新型农村社区在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探究实现我国新型农村社区良性治理的路径,这既是对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理论的理论验证,也是创新和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依据。最后,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理论指导下,本文分别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绩效四个维度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进行了全面、系统、具体、深入的研究,并进一步详细探讨了E新型农村社区和X新型农村社区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对解决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新的形势下,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是在党的领导下一个多元参与共治的过程,它是在多个维度之下进行的综合性治理,需要政府等治理主体与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确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目标,在于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之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因此,提高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水平,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就要明确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目标,提高社区规划水平,发展朝阳绿色产业和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不断促进社区文明和谐,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就要完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主体,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社区管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企业以及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在社区建设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改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方式,加强制度、法律、政策等在新型农村社区的落实和推进,注重民风民俗与伦理道德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绩效,做好社区土地流转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营造社区美丽环境。

杨帅[7](2017)在《论施中一的农业推广理念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的农业推广是一个极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课题。农业推广运动作为知识分子探索救国图强道路上的重要一环,影响着今天,也启迪着未来。施中一作为农业推广运动的中坚力量,对民国时期的农业推广与乡村建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施中一首先在江苏唯亭山乡开启他的农业推广生涯,其后相继在江西、四川、浙江等省份进行农业推广工作,这些工作经历为其农业推广理念奠定了实践基础。施中一农业推广理念的构建,与社会现实和时代思潮息息相关。在主观上无论是皈依基督为其带来的博爱哲学,还是作为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爱国情操,都成为其进行农业推广工作的出发点。在施中一看来,推广事业对农村、农业以及农民的发展具有非凡意义,农业推广要具备机构、人才、经费等诸多条件,可以通过实验区、乡农会、合作农场等方式进行农业推广。从推广实践看,乡村政治生活、乡村经济事业与乡村文教事业都是其关注的推广课题。以推广特点而言,施中一认为,推广工作不仅要全面覆盖到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还要在推广过程中注重政府与乡民之间的沟通联系,更要适切于乡村社会,产生更加高效合理的推广效果。虽然施中一的农业推广理论存在些许缺陷和历史局限性,但其对乡村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积极实践,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陈星扬[8](2016)在《修志为用 服务发展》文中认为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古人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之说。修志的目的就在于用志。《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应当积极开拓社会用志途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

刘佳云[9](2016)在《傣族社会的文化记忆:德宏傣剧的艺术人类学考察》文中提出傣剧是在傣族民间文化土壤中滋养,在汉文化的影响中催生、成长、发展成熟的戏曲剧种,秉承着中国传统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特征,凝聚着傣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间美术等艺术形式的精华,主要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相邻的保山市及我国邻邦缅甸部分傣族村寨也有傣剧活动。在漫长的生成过程中,傣剧逐渐形成了以说傣话、唱傣歌、跳傣舞等独特表现手法来演绎傣族故事、反映傣家生活、塑造傣族人物形象的独具艺术风格和民族特征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成为我国戏曲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绚丽奇葩;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傣剧以一种动态的方式,记载、传承着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成为傣族民间乃至盛大活动中的重要仪式内容和民间娱乐活动,也成为德宏傣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符号。2006年,傣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研究主要基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以文化记忆主线,考察和描述云南傣剧生成语境、历史源流及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变迁过程以及变迁产生的历史动因;以充分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以傣民族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傣剧产生的自然及历史文化空间为背景,以社会记忆涉及的主要内容:为何记忆、如何记忆、记忆什么、记忆的延续为主线,分析不同历史语境中话语力量的影响与作用,以及现代语境中傣剧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从文化变迁、社会记忆与文化认同的角度,阐释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德宏傣剧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分析当下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维语境与发展空间,探讨傣剧的传承方式与传承路径。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语三大部分,其中一至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导论:该部分主要陈述论文选题缘由,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通过对相关学科理论背景和现有研究成果与动态的梳理分析,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第一章:“记忆载体的生成——德宏傣剧产生的自然、历史及社会文化空间”。本章主要对傣剧产生的地理空间、历史文化、社会文化三个空间维度进行考察。试图通过傣剧形成、发展的自然地理、历史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从历时性方面厘清傣剧形成、发展、变迁的脉络。第二章:“如何记忆——作为傣族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本章主要从共时性方面,通过傣剧与傣族文化、傣族文化与傣剧、傣族社会中的傣剧等各要素关系的梳理,重点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德宏傣剧作为戏剧本体的相关内容亦即综合性记忆载体的构成要素:文本形式、唱腔、表演形态及表演内容(包括剧目、题材、题材来源及移植题材)、表演组织与傣剧表演艺术的特点,分析不同时空中傣剧与傣族社会文化融合、交流、互动的关系及傣剧在傣族社会中的功能;以区别于其他记忆载体。第三章:“如何记忆——傣族集体记忆的建构”。本章主要是笔者参与实地调研的田野考察记录,主要从傣族民间重要节日——春节、泼水节、仪式中的傣剧展演形态及观众与傣剧关系三方面着手,通过对不同场景中描述傣剧记忆场景的构建和具体的傣剧展演形态描述,探讨傣剧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史信息,以及傣剧与当地民众生活的关系;着重说明傣剧“如何记忆”“记忆什么”以及观众对傣剧的认知度及参与情况。第四章:“傣剧的变迁与记忆的重建——从民间艺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章描述傣剧从建国初期到“文革”时期、从改革开放和“非遗”身份确立的变迁历程,旨在通过对傣剧在不同历史阶段变化轨迹的描述,通过对仅存的两个国有傣剧艺术团体的个案分析,着重说明不同时期国家主流话语、现代话语对族群艺术的影响,以及傣剧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第五章:“记忆的延续——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元文化空间”。本章主要通过对当下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维语境、云南当下社会发展环境的分析,探讨傣剧发展空间;通过傣剧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的系统分析,探讨傣剧在当今时代背景与多元语境中的传承方式与传承路径。结语部分主要对文中说提及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梳理及回答,强调傣剧作为德宏傣族社会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在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程中所承载的特殊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其传承与发展路径的探析,引发的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戏曲类艺术形态保护的思索。

洪晓霓[10](2016)在《改革开放语境中的道路探索:“珠江模式”之历史与逻辑》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其核心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具体实践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传承发展创新,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本土化。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之一。通过改革开放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举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广东作为前沿阵地,肩负起“探路”、“先行”的重任,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代名词。在广东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政策优势与优越地理区位,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成功道路。这种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并称之为“珠江模式”。“珠江模式”成功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成就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神话”,也成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典范,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系统研究分析“珠江模式”,对于全面深入理解改革开放、广东经济腾飞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论文聚焦研究“珠江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特征、典型代表,探究特定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反思“珠江模式”局限性,提出转型升级的策略,对当前广东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有关建议。论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宏观的历史透视与微观的历史剖析相结合,坚持目的与方法、理论与价值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各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维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以改革开放中“珠江模式”为研究对象,理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脉络和发展逻辑,研究其创新动力和创新机制,并依据已有历史经验,指导未来发展实践。这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建制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十一、联系乡友,增进乡情,开发人才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一、联系乡友,增进乡情,开发人才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乡村社区建设的长期经营策略初探 ——基于两岸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课题背景
        0.1.1.选题缘起
        0.1.2.乡建历程与现状
    0.2.研究内容
        0.2.1.乡村长期经营的涵义
        0.2.2.乡村建设长期性的四个层面
        0.2.3.乡建行动持续性缺乏的反思
    0.3.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
        0.3.1.国内乡村建设理论
        0.3.2.国外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0.3.3.乡土聚落及交叉学科理论
        0.3.4.关于长期经营的相关论述
    0.4.研究动机与目的
        0.4.1.引入台湾乡村建设的先进经验
        0.4.2.寻求应对复杂现实环境下的乡村长期经营策略
        0.4.3.建立乡村长期经营机制的价值
    0.5.研究方法
        0.5.1.文献回顾法
        0.5.2.个案研究
        0.5.3.田野调查
        0.5.4.对比分析
    0.6.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两岸乡村长期经营实例分析
    1.1.两岸乡村社区的长期经营实践发展
    1.2.台湾地区乡村型社区长期营建实例分析
        1.2.1.艺术造村的土沟社区
        1.2.2.经济自立的仕安社区
        1.2.3.文化发掘的无米乐社区
        1.2.4.工艺创作的板头社区
        1.2.5.跨域整合的桃米社区
    1.3.大陆地区乡村长期营建实例分析
        1.3.1.遗产保护为核心的云南沙溪古镇
        1.3.2.老屋拯救带动的浙江松阳四都乡
第二章 两岸乡村长期经营实践特征比较
    2.1.自下而上主导的台湾乡村社区营造
        2.1.1.台湾乡村社区长期经营概况描述
        2.1.2.台湾乡村社区营造的的组织基础与行动历程
        2.1.3.台湾乡村社区长期经营特点分析
    2.2.自上而下主导的大陆地区乡村建设
        2.2.1.大陆地区乡村社区长期经营概况描述
        2.2.2.大陆地区乡村社区的组织基础与行动历程
        2.2.3.大陆地区乡村社区长期经营特点分析
    2.3.两岸乡村长期经营行动差异与成效分析
        2.3.1.乡村持续治理的参与力量
        2.3.2.行动的成效差异与持续潜力
        2.3.3.台湾地区乡村型社区营造模式对内地乡村建设的启发
第三章 我国乡村社区长期经营的方法与模式
    3.1.空间专业者的长期陪伴现象与作用
        3.1.1.两岸建筑师群体的长期陪伴现象
        3.1.2.空间专业者与社区关系的建立方式
        3.1.3.空间专业者长期陪伴的意义与价值
    3.2.乡村社区持续性设计的特点与方法
        3.2.1.乡村持续性设计的特点
        3.2.2.乡村持续性设计的方法
    3.3.乡村长期经营的模式总结与策略分析
        3.3.1.社区长期经营体系建构的价值与意义
        3.3.2.长期经营体系的动力支撑
        3.3.3.长期经营的指导策略与操作方法
结论、建议与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外文译着
    中文着作
    期刊文献
    参考学位论文
图片索引
附录:两岸乡村建设访谈及调研札记汇总
作者简介

(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南省邵东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1.乡土地理
        2.课程资源
        3.案例
一、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三)地理教学论
二、邵东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一)邵东县乡土地理概况
        1.邵东县的地理位置
        2.邵东县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特征
        3.邵东县的人文地理环境及特征
    (二)邵东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遴选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版)解读
        2.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教材分析
        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遴选原则
        4.邵东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遴选结果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1.案例的来源
        2.案例分析的目的
        3.案例分析的视角
        4.案例分析方法
    (二)案例分析
        1.教学目标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3.案例组成分析
        4.案例开发策略分析
    (三)案例分析启示
        1.目标设计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兼顾课程内容要求
        2.教学内容从课标与教材中提炼,乡土地理内容需加工处理
        3.案例的基本组成相同,具体案例应当具体再设计
        4.开发策略要借鉴经验,也要“因地制宜”有创新
    (四)案例分析总结
四、邵东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案例选择
    (二)开发的案例呈现
    (三)开发的基本策略
五、结语与展望
    (一)结语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全国各省(含港澳台)乡土地理着作统计表
    附录2 邵东县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附录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分析汇总表
致谢

(4)唐代宿泊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唐代宿泊诗的兴起和发展
    2.1 宿泊诗的内涵
    2.2 唐前宿泊诗的传统
    2.3 唐代宿泊诗的创作概况
    2.4 唐代宿泊诗的兴起背景
第3章 唐代宿泊诗的内容与情感
    3.1 唐代宿泊诗中的漂泊生活
        3.1.1 舟中夜宿
        3.1.2 泊船停宿
    3.2 唐代宿泊诗中的夜泛生活
        3.2.1 宵禁与夜泛
        3.2.2 科举与夜泛
    3.3 唐代宿泊诗的情感内涵
        3.3.1 唐代的忧患意识——以舟船意象为例
        3.3.2 唐代的悲剧体验——以猿意象为例
        3.3.3 唐代的故园之思——以南北意象为例
第4章 唐代宿泊诗的艺术特色
    4.1 浓郁的生活气息
    4.2 突出的声色描写
    4.3 强烈的写意偏向
第5章 唐代宿泊诗与南方偏远地区的流域
    5.1 巴渝流域
    5.2 汉江流域
    5.3 洞庭湖流域
    5.4 江州流域
    5.5 岭南流域
    5.6 余论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唐代宿泊诗索引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致谢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的生长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社会组织
        1.4.2 治理
        1.4.3 乡村治理
第2章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基础
    2.1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的历史演进
        2.1.1 晚清时期(1840年-1912年)
        2.1.2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2.1.3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1949年-1978年)
        2.1.4 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2.2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的“国家—社会”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组织的理论探索
        2.2.3 西方相关理论借鉴
第3章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的逻辑进路
    3.1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的宏观背景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命题观照
        3.1.2 经济发展与乡村市场经济发育
        3.1.3 政治发展与乡村政治结构调适
        3.1.4 社会发展与乡村社会空间增容
    3.2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的内在线索
        3.2.1 国家对乡村建设的制度安排与政策介入
        3.2.2 乡村治理与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契合
    3.3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的应然需求
        3.3.1 破解乡村社会治理困境的需求
        3.3.2 农民组织化的客观需求
    3.4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的比较优势
        3.4.1 非营利性价值取向优势
        3.4.2 专业知识优势
        3.4.3 灵活创新优势
        3.4.4 资源整合优势
        3.4.5 贴近群众优势
第4章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的现实审视
    4.1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的类别
        4.1.1 地域界别维度
        4.1.2 组织属性维度
        4.1.3 组织功能维度
        4.1.4 组织合法性维度
    4.2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的特征
        4.2.1 组织性质“双重性”
        4.2.2 组织类型的多样性
        4.2.3 组织形态的业缘性
        4.2.4 组织核心的精英化
    4.3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的发展成效
        4.3.1 组织总量递增,结构趋于优化
        4.3.2 增进了农村居民福祉,创造了社会效应
        4.3.3 培育了农村社会资本,促进了社区稳定
        4.3.4 创新了基层社会治理,重塑了治理格局
    4.4 乡村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的集体行动逻辑
        4.4.1 纯慈善福利逻辑
        4.4.2 赋权式参与逻辑
        4.4.3 资本获取逻辑
    4.5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存在的问题
        4.5.1 组织总量偏少,发展不均衡
        4.5.2 组织架构空壳化,效能发挥受阻
        4.5.3 组织运行官方化,依附性较强
        4.5.4 组织活力不足,可持续性差
    4.6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存在问题的原因
        4.6.1 国家制度保障欠缺,资源供给不足
        4.6.2 组织内部规范缺乏,自治能力薄弱
        4.6.3 社会认知程度较低,公民意识淡薄
第5章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的路径选择
    5.1 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5.1.1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5.1.2 发挥政府“元治理”职能
        5.1.3 社会组织协同治理
        5.1.4 乡村公民积极参与
    5.2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的机制创新
        5.2.1 社会组织生长的保障机制
        5.2.2 社会组织生长的内生机制
        5.2.3 社会组织生长的合作机制
        5.2.4 社会组织生长的协商机制
        5.2.5 社会组织生长的维护机制
    5.3 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生长的趋势
        5.3.1 内生化
        5.3.2 精细化
        5.3.3 社会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6)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论文研究内容结构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一)治理的内涵
        (二)治理与统治
        (三)治理与善治
        (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社区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二)农村社区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三)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三、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基本内涵、总体思路和价值导向
        (一)传统农村社区遇到的挑战与困难
        (二)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基本内涵
        (三)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总体思路
        (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价值导向
    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指导思想
        (二)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政方针
        (三)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
        (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乡村建设的初步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发生的彻底变革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迎来的跨越发展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部署
    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突破
第三章 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的实例考察
    一、河南省许昌县E新型农村社区案例分析
        (一)E新型农村社区基本情况
        (二)E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调研基本情况
        (三)E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二、青海省互助县X新型农村社区案例分析
        (一)X新型农村社区基本情况
        (二)X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调研基本情况
        (三)X新型农村社区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第四章 明确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目标
    一、提高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水平
        (一)规划是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龙头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三)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要突出特色
        (四)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要功能完善
    二、发展朝阳绿色产业
        (一)产业是新型农村社区的根本支撑
        (二)朝阳绿色产业是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方向
        (三)发展朝阳绿色产业的核心是发展现代农业
        (四)非农绿色产业是朝阳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朝阳绿色产业园区
    三、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一)建设美丽乡村的理论基础
        (二)当前美丽乡村建设所面临的困难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要素
        (四)新型农村社区是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初步成就
    四、促进新型农村社区文明和谐
        (一)构建和谐社区的理论基础
        (二)构建和谐社区是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目标
        (三)构建文明和谐新型农村社区的途径
    五、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幸福感
        (一)提高社区居民收入是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的根本保障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的现实途径
        (三)消除“贱农主义”是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的内在要求
第五章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主体
    一、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一)新型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
        (二)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发挥优秀党员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推进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乡镇政府的发展与现状
        (二)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三)积极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四)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委员会的自治功能
        (一)社区自治是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架构的必然选择
        (二)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大会是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的基本形式
        (三)社区管委会是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的日常管理机构
    四、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现状
        (二)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三)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自我定位与管理
    五、动员社区企业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治理
    六、发挥社区居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主体作用
        (一)培养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发挥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三)发挥“新乡贤”群体的独特作用
第六章 改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方式
    一、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制度保障
        (一)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不断完善乡镇治理机制
    二、改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法治环境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法律法规体系
        (二)乡镇政府要积极向法治政府转变
        (三)不断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三、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政策推进
        (一)政策是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指南
        (二)加强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和落实
    四、发挥民风民俗与传统伦理道德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积极传承发扬优良民风民俗
        (二)发挥村规民约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重视传统伦理道德对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教化功能
第七章 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绩效
    一、规范新型农村社区土地流转
        (一)当前我国土地权利机制遭遇的困境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范土地流转的重要性
        (三)新型农村社区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采取措施规范新型农村社区土地流转
        (五)E新型农村社区土地流转的经验
    二、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
        (一)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
    三、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一)建立并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二)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三)办好新型农村社区基础教育和职业能力培训
        (四)搞好新型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五)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
        (六)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生产性服务机构
    四、打造新型农村社区美丽环境
        (一)新型农村社区环境风貌整治
        (二)垃圾“四化”处理
结语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论施中一的农业推广理念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资料
    四、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施中一农业推广理念的形成
    第一节 施中一及其农业推广活动轨迹
        一、施中一其人
        二、在江苏的农业推广
        三、在江西的农业推广
        四、在四川的农业推广
        五、在浙江的农业推广
    第二节 农业推广理念的形成原因
        一、社会现实的催生
        二、时代思潮的响应
        三、基督教义的影响
第二章 施中一的农业推广理念
    第一节 农业推广的时代价值
        一、促进农业发展
        二、提升农民素质
        三、引领农村振兴
    第二节 农业推广的条件
        一、健全的机构
        二、敬业的推广人才
        三、推广经费的获得
    第三节 农业推广的方式
        一、实验区推广
        二、乡农会推广
        三、合作农场推广
    第四节 农业推广的问题意识
        一、关于生产要素问题
        二、关于推广制度问题
        三、关于推广实施问题
第三章 施中一的农业推广实践
    第一节 农业推广与乡村政治生活
        一、促进地方自治
        二、呼应新县制
    第二节 农业推广与乡村经济事业
        一、农业领域
        二、副业领域
        三、金融业领域
    第三节 农业推广与乡村社会生活
        一、提高文化素质
        二、增强团体意识
        三、加强社团建设
        四、倡导集团结婚
第四章 施中一的农业推广评价
    第一节 施中一农业推广的基本特点
        一、农业推广的全面性
        二、农业推广的联系性
        三、农业推广的适切性
    第二节 历史贡献
        一、近代农业技术的导引人
        二、近代农业教育的先行官
        三、近代乡村经济的促进者
    第三节 农业推广的局限性
        一、过分依附政府
        二、推广项目不均衡
        三、推广成效有限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9)傣族社会的文化记忆:德宏傣剧的艺术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与对象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二节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一、关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与文化记忆的理论背景
        二、研究视角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关于戏曲的研究
        二、我国关于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研究
第一章 记忆载体的生成——傣剧产生的自然地理及其人文背景
    第一节 傣剧形成的自然地理空间
        一、德宏的文化地理空间
        二、德宏傣剧的流布区域
    第二节 傣剧产生的人文背景
        一、德宏傣族及其历史概述
        二、傣剧与傣族文化
    第三节 傣剧产生的社会环境
        一、明清时期德宏地区傣族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明清时期德宏地区的戏曲活动
        三、汉文化的浸润与汉傣文化的交融
        四、傣族社会精英阶层的推动与傣剧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傣剧——作为傣族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
    第一节 记忆载体——傣剧艺术形式中的傣族文化
        一、傣剧的语言
        二、傣剧的唱腔
        三、傣剧的表演
    第二节 傣剧表现内容中的文化记忆
        一、傣剧剧目
        二、傣剧剧目中的文化记忆
    第三节 记忆载体的承载组织
        一、傣剧民间戏班
        二、傣剧专业院团
    第四节 傣剧表演场所与记忆场
        一、从村场坐唱到舞台表演
        二、演剧现场与观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如何记忆——傣族社会集体记忆的建构
    第一节 民间节庆活动中的傣剧
        一、“出洼”节中的傣剧活动
        二、春节期间的傣剧活动
    第二节 传统庆典仪式中的傣剧
        一、新城“芒朗之乡”的泼水欢歌
        二、傣剧发源地——盈江泼水节庆典中的傣剧表演
        三、黎明之城——州府芒市的“国际泼水节狂欢节”
    第三节 如何记忆和记忆什么——节日庆典仪式与傣剧
        一、庆典仪式与族群记忆的建构
        二、傣剧在仪式中的象征意义
        三、傣剧《刀安仁》——英雄形象的塑造与族群记忆的结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傣剧的变迁与记忆的重建——从族群艺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傣剧的变迁与身份的确立
        一、傣剧的民族化与剧种身份的确立
        二、从民间剧团到国有专业剧团的转变
    第二节 记忆的重构:政府主导下的“非遗保护”
        一、入列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傣剧保护
    第三节 傣剧艺术的多元文化价值
        一、傣剧艺术的文化认同与凝聚价值
        二、傣剧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傣剧艺术的审美娱乐价值
        四、傣剧艺术的教育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记忆的延续——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元文化空间
    第一节 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维语境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傣剧
        二、现代化语境中的傣剧
        三、多维语境中的傣剧
    第二节 傣剧的传承实践与现实困境
        一、傣剧的传承实践
        二、傣剧生存的时代困境
    第三节 傣剧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构建保护传承体系,营造良好文化生态
        二、增强文化认同,推动创新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一: 傣剧专业演出团体情况表
    附二: 傣剧业余演出团体情况表
参考文献
    (一) 专着
    (二)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改革开放语境中的道路探索:“珠江模式”之历史与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广东的“先行一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突破
    2.1 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历史背景
    2.2 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提出与贯彻
    2.3 “先行一步”与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的完善突破
第3章 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珠江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3.1 “珠江模式”的界定
    3.2 “珠江模式”的形成背景
        3.2.1 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决策
        3.2.2 攻破思想坚冰,打破体制束缚
        3.2.3 优越的地理环境与丰富的华侨资源
    3.3 “珠江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3.1 广东乡镇企业的萌芽起步(1950-1978)
        3.3.2 探索磨合阶段(1979-1983)——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在珠三角的创新探索
        3.3.3 高速发展阶段(1984-199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珠三角的先期实践
    3.4 “珠江模式”的典型代表
        3.4.1 “东莞模式”
        3.4.2 “顺德模式”
        3.4.3 “南海模式”
        3.4.4 “中山模式”
    3.5 “珠江模式”的特征描述
        3.5.1 外向型经济在经济结构中占据较大比例
        3.5.2 发展动力的多样性
        3.5.3 发展路径的多元化
第4章 “珠江模式”的反思与展望
    4.1 “珠江模式”存在问题及转型升级
        4.1.1 “珠江模式”存在的问题
        4.1.2 “珠江模式”转型升级
    4.2 “珠江模式”对广东改革开放产生的影响
        4.2.1 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2.2 促进生产力各要素和谐发展
        4.2.3 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4.3 “珠江模式”的历史意义与作用
        4.3.1 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成功典范
        4.3.2 为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4.4 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借鉴
        4.4.1 进一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4.2 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4.3 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
        4.4.4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四、十一、联系乡友,增进乡情,开发人才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充市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D]. 张诗怡.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乡村社区建设的长期经营策略初探 ——基于两岸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分析[D]. 靳兆腾. 东南大学, 2020(01)
  • [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南省邵东县为例[D]. 赵子涵.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4]唐代宿泊诗研究[D]. 蒋雅卓.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的生长逻辑[D]. 殷烁.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6]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 黄蕾. 兰州大学, 2017(03)
  • [7]论施中一的农业推广理念与实践[D]. 杨帅. 苏州大学, 2017(04)
  • [8]修志为用 服务发展[J]. 陈星扬. 福建史志, 2016(06)
  • [9]傣族社会的文化记忆:德宏傣剧的艺术人类学考察[D]. 刘佳云. 云南大学, 2016(04)
  • [10]改革开放语境中的道路探索:“珠江模式”之历史与逻辑[D]. 洪晓霓.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11、联系老乡,增强乡愁,开发人力资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