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肝脏解剖的比较与认识

中西医肝脏解剖的比较与认识

一、中西医对肝脏解剖学的比较及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玲[1](2021)在《柔肝散结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柔肝散结丸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瘀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对象全部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03月至2020年10月门诊就诊符合诊断标准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瘀血阻络证)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治疗组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A予安慰剂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予B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予柔肝散结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三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中医症候疗效、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22)水平、肝功能指标(ALT、AST、TBi L、ALB)、凝血功能(PTA)、肝脏硬度值(LSM)、肝胆脾胰超声(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长度、脾脏厚度)的变化及失代偿率的发生情况。所采集数据均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结束后,各组中医症候疗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A总有效率为56.67%,对照组B总有效率为83.34%,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两组对照组(P<0.05);在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三组患者TNF-α、IL-6、IL-2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TNF-α、IL-6水平方面,治疗组与两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IL-22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三组患者ALT、AST、TBi L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两组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在改善ALB方面较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4)肝脏硬度值及凝血功能变化情况,三组患者LSM、PT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改善LSM、PTA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肝胆脾胰超声变化情况,三组患者的门静脉主干径、脾脏长度、宽度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各组在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失代偿率发生情况,治疗组失代偿率为3.34%,对照组A失代偿率为10.0%,对照组B失代偿率为6.67%;治疗组与两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散结丸联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瘀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以单纯西医治疗及西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的对照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调控炎症因子表达相关。

王畅[2](2021)在《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治法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上承病因病机,下统方药,在理、法、方、药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独特体现。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对治法的研究。采用医史文献学、考据学、归纳与总结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暖肝治法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暖肝治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厘清其学术发展源流,系统归纳了其功效,总结其在临床中的运用。论文主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中医“肝”相关的理论问题。具体包括(1)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概括成命名时期、功能概括时期、丰富发展时期、中西医交流互鉴四个时期。(2)“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3)中医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4)关于“肝无补法”的提法有失偏颇。(5)肝为“刚脏”,是对肝脏不易见阳虚病机而易见阴虚病机的病机易趋性和病证表现的概括。(6)梳理了历代对“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认识过程。(7)对“肝藏血”生理功能的进行了阐释。(8)肝与小便的调控及生殖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9)肝之所以称为“将军之官”,是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10)“罢极之本”一词主要有“耐受疲劳”和“遣散气血到周身”两种含义。(11)“肝生于左”并非指的是肝的实际解剖部位,而是对其功能特点的高度概括。第二部分提出了“暖肝”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认为暖肝法适用于治疗肝阳不足或寒凝肝脉所引起的寒性病证。暖肝法的适用范围是肝寒证,包括肝阳虚证、肝气虚证、肝血虚证、寒凝肝脉证、肝郁气滞证等诸证中有寒象者。比较了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脾与补肾这几组治法,阐释了其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梳理了散落在中医古籍中有关“肝寒”和“暖肝”的内容,将暖肝治法学术源流划分先秦两汉、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其理论特点分别概括为理论奠基、深化病机、创制新方、崇尚温补的四个阶段。第四部分归纳了暖肝治法的功效与临床运用,暖肝治法下又可以再分为八个证治原则,分别是(1)暖肝散寒,理气止痛法;(2)暖肝温阳,舒筋通脉法;(3)暖肝行血,补虚养血法;(4)暖肝通阳,行气解郁法;(5)温敛肝气,缩尿起痿法;(6)暖肝和胃,降逆止呕法;(7)暖肝通阳,化气行水法;(8)暖肝补虚,调摄冲任法。第五部分对《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暖肝法的运用进行数据发掘,数据挖掘结果与文献分析结果相互应证。

刘文志,陈斌,曾汝芝[3](2019)在《源于“肝生于左”探讨肝的中西医比较》文中指出"肝生于左"出自《素问·刺禁论》。通过查阅文献,并在有关《黄帝内经》原文中寻求论证,说明"肝生于左"是指肝气生发于左,但少数学者认为是指肝脏位于膈下,在肺脏的下端。关于肝的中西医比较,在解剖学方面,中医发展早,西医研究层次更深入,目前中医已吸纳西医肝脏解剖学。在功能方面肝可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中西医看法一致;防止出血、分泌胆汁和促进消化看似是中西医的共识,而本质上是不同的;与西医完全不同的是,中医认为肝可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调节男女生殖功能和调畅情志功能,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这与肝疏泄功能有关。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医医学观的不同,中医以"司外揣内" "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原始解剖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其所不具备的功能性的内容;西医则注重在实验测定的基础上研究其组成结构功能,描述器官本身功能。临床上应知中西医之肝的本质上的差异,不可简单类比;也需知其联系,科学的结合。对于中学西、西学中的初学者在对脏腑、气血、津液等认识方面难免会有所混淆和迷茫,该文的目的不仅仅是探讨"肝生于左"和肝的中西医比较,以期解惑,更是愿可以抛砖引玉,引发读者思考中西医对脏腑、气血、津液等认识的差异和联系,这样利于中西医有机的结合,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李君玲[4](2016)在《基于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大鼠模型的“肝主疏泄”生物学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解剖肝与功能肝两个角度,在器官、蛋白、基因三个层面,对“肝主疏泄”的生物学基础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实验研究分三部分:(一)对慢性应激进行8周的动态观察。采用体重、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小动物肝脏超声、脑静息态BOLD方法(Reho和ALFF),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大鼠模型的抑郁状态、肝脏解剖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全脑神经元异常活动脑区进行动态检测分析,从动态角度观察“肝失疏泄”过程解剖学肝脏及中枢脑区的变化,阐释“肝主疏泄”的生物学内涵。(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筛选慢性应激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采用肝脏超声、脑静息态BOLD(Reho和ALFF)、酶联免疫法、高效液柑、数字化基因表达谱、PCR等方法,根据973课题假说,进行相关肝血流动力学、神经元活动异常脑区、血液相关理化指标(Hcy、Ang-Ⅱ、5-HT、NE、DA、Cort),下丘脑神经递质(NE、DOPAC、DA、5-HIAA、5-HT、HVA)、肝、海马差异基因的检测及分析,从“疏泄不及”的病理模型角度阐释“肝主疏泄”的生物学内涵。(三)观察四逆散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模型的抗抑郁分子机制,采用与实验二相同的方法对相关血液理化指标(Hcy、Ang-Ⅱ、5-HT、NE、DA、Cort)、下丘脑神经递质(NE、DOPAC、DA、 5-HIAA、5-HT、HVA)、部分肝脏差异基因(Cyp1a1、Cyp1a2、Cyp7b1、Hnf4a、和Hnf4γ)指标进行检测,并对分子生物学结果与行为学实验进行相关分析,从疏肝效应角度,对“肝主疏泄”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进行阐释。结果(一)从慢性应激第2周起,CUMS组大鼠的体重、糖水偏好度以及自主活动度均显着低于正常组,应激8周时,CUMS组大鼠肝静脉管径显着高于正常组,在应激2周、4周、6周时,肝静脉血流流速显着低于正常组,肝静脉血流流量在第6周显着低于正常组。门静脉血流流速在应激4、8周时显着低于正常组,门静脉血流流量在应激第8周时显着低于正常组;应激第2周时,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小脑后叶Reho增强,应激4周时,海马、嗅皮层、感觉皮层、纹状体Reho增强,应激6周时,海马、背侧丘脑外侧核群Reho减弱,应激8周时,海马、下丘脑乳头区、中脑被盖部、嗅皮层、梨状皮层、脑桥基底部Reho均减弱。在应激第2周时,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主要表现为嗅球ALFF增强,岛叶皮层、嗅皮层、感觉皮层减弱,应激4周时,呈现海马、视觉皮层ALFF增强状态;应激6周时,运动皮层、感觉皮层ALFF增强,背侧丘脑外侧核群、延髓、中脑被盖部、脑桥基底部、脑桥被盖部ALFF减弱,应激8周时,小脑核、下丘脑视前区、脑桥基底部ALFF减弱。(二)抑郁症肝郁脾虚组大鼠的体重与糖水偏好度、穿格总距离与直立次数较正常组均明显降低;门静脉血流流速、流量均较正常组显着降低;静息态BOLD结果同实验一第8周结果;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下丘脑5-HT、5-HIAA、DA含量较正常组显着降低;抑郁症肝郁脾虚大鼠血液Hcy含量显着高于正常组,Cor含量显着增加,NE含量显着降低;与正常组相比,肝郁脾虚组模型大鼠肝脏共有46个差异表达基因,海马共有85个差异表达基因,两者KEGG富集通路中最显着的6条通路中均涉及到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分别采用PCR对其进行验证,结果呈一致性。(三)四逆散可显着改善抑郁症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的直立次数,在穿格总距离、糖水偏好度及游泳不动时间仅表现改善趋势;血液理化指标中四逆散与模型组相比,Ang-Ⅱ显着降低,其它无明显差异;四逆散组可显着改善下丘脑5-HT水平,对下丘脑5-HIAA、DA水平有改善趋势;直立次数与下丘脑5-HIAA、5-HT、DA、肝脏Hnf4y基因表达量呈显着正相关,穿格总距离、游泳不动时间分别与5-HIAA呈显着正相关与负相关。结论(一)器官层面:动态观察及病理模型两个角度证明肝疏泄功能涉及肝血流动力学尤其是肝脏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脑边缘系统尤其是海马、下丘脑等以及一些非边缘脑区包括小脑、中脑、感觉皮层、视皮层、运动皮层等均存在神经元活异常改变;蛋白层面:病理模型及疏肝方剂反证两个角度共同证明血液Cort、下丘脑5-HT及DA是“肝主疏泄”生物学基础之一;基因层面:“肝失疏泄”时解剖学肝脏、功能学肝脏(海马)均存在CYP450家族的代谢功能障碍。(二)四逆散可通过调节下丘脑神经递质及肝脏Hnf4α、Hnf4γ基因水平发挥抗抑郁效应,为现代医学中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肝脏之间的联系做出一些提示。(三)动态观察、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模型以及疏肝方剂疗效三个角度共同证明解剖学肝脏与功能性肝脏均为中医肝藏象理论的组成部分。

徐清华,张启明,张毅[5](2014)在《中医解剖知识确认的藏府结构和功能》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医解剖知识确认的藏府结构和功能。方法:基于中西医学研究对象的一致性,从毗邻关系、形态结构和内容物3方面将中医解剖学知识与西医解剖学进行对比。结果:中医解剖知识关于脾、肺、肾、肝、心、胃、小肠、大肠、胆、膀胱、脑、髓、子宫的毗邻关系、形态结构的描述与西医解剖学的同名器官是基本一致的,关于胃、小肠、大肠、膀胱、子宫、骨、脉内容物的描述证明其功能来自中医解剖学知识,并与西医解剖学同名器官的功能相同。结论:当西医学引进中国时,用中医学的这些藏府名称翻译解剖学的内脏是有根据的。但因为中医五藏系统的功能还来自对生命现象的观察、病理现象的反推、临床经验的总结、古代哲学的指导和人文因素的影响,使得脾、肺、肾、肝、心五藏有了全新的功能,发展包含这些全新功能的中医解剖学应是构筑中医学理论框架的重要基础。

司鹏飞[6](2014)在《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中医肝虚实概念与补泻治法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论文采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考察中医肝虚实概念与相应的补泻治法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所指及其演变的历史,并探求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试图构建一个关于中医肝虚实理论及其治法演变的学术思想史。方法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分析的方法,考察不同时期医学着作中肝、虚、实概念对象的形成、陈述方式、概念的扩散、主题策略的选择等内容,以分析肝虚实概念及其补泻治法演变的历史。1.考察历代医学文献中“肝”概念对象的形成,也就是历代医家对“肝”所指范围的确定。2.考察历代医学文献中“虚”、“实”概念对象的形成及界定,亦即在不同时期的诊治体系中,应用虚实概念的疾病范围的确定。3.考察历代医学文献中肝虚实概念的陈述方式,即肝虚、肝实概念以什么方式,与哪些概念、以怎样的次序关系出现在诊治体系中。4.考察历代医学文献中肝虚实从属的主题,即肝虚实概念是在论述什么问题时才出现。结论1.中医“肝”概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爬梳从汉唐至今的医学文献,可以发现肝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汉唐时期。肝脏所指为解剖实体肝,然而其理论构建则是在传统术数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阶段,宋至清前期。肝脏所指依然为解剖实体肝,其理论则是受到了宋明理学的影响,形成了脏腑辨证体系下的肝。第三阶段,清中晚期以来。这一时期,由于西医学的进入和影响,汇通学派对肝脏的认识有两方面的不同,一是否定肝脏的解剖实体,认为中医所说之肝“非血肉之五脏”,为“四时之五脏”,如恽铁樵等;一是试图与西医结合,吸收西医肝的生理病理知识,并与中医理论附会,如陆渊雷等。2.虚实概念由多元化逐渐成为一个统一的病机概念从汉唐时期至今,中医虚实概念是一个有多元含义渐趋统一的过程。在《内经》及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虚实”的概念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而“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只是诸多含义中的一项,尤其在《内经》中,虚实的该含义并不占有统治地位。及至宋元时期,虚实仍然具备脉象的有力无力、病机的邪盛与正虚,形体的盛大与赢弱等。明清时期,随着八纲辨证的发展,虚实成为八纲辨证的一纲,其所指才逐渐缩小成为病机概念。而最后虚实概念被统一成为邪盛与正虚,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中医诊断学对其的限定。3.肝虚实诊治体系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汉唐时期,以《内经》、《千金方》等为代表。这一时期,肝虚主要是指肝自身脏气的虚损与不足;肝实一方面指肝自身脏气的有余,另一方面,也指代病邪侵犯肝脏及肝经。在治疗上,宗《内经》治肝的三大原则,即“肝欲酸”,“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第二个阶段:宋元时期。这一时期,肝虚实的所指发生了显着的改变与扩大,实”所包含的内容不仅包括人体的内生六气的偏盛,亦包括外来邪气和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虚”则为本脏气、血等的不足。相应的,其补、泻的治疗手段也发生了扩展。第三个阶段:明至清中期前。这一时期,脏腑辨证理论逐渐成熟,肝阴理论得以提出,并广泛应用与临床,同时,奇经八脉与肝脏的关系被阐明并受到医家的重视,经历了肝有无补法的讨论,补肝理论被重新构建。第四个阶段:清后期至今。随着西医学的传入,清后期随着汇通学派的出现,肝虚实理论体系再一次被重建。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在理论上,受到了西医解剖及生理病理的影响,进而试图将其引入中医学理论体系。4.现代中医肝诊治体系是中西医汇通的产物现代中医肝诊治体系是在西医肝脏生理病理的影响下,利用中医的语言模式重新构建的一个新的关于肝的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下,肝概念的所指既包括中医肝系如肝之经脉、目系等,亦包括西医所指之肝脏。因而,现代中医所指的肝脏是功能肝与实体肝这一体系实质是杂糅了明清肝脏腑辨证理论和西医理论下产生的新知识的结果,是中西医汇通的产物。意义1.说明中医肝虚实理论及其补泻治法的历史不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创新并结合新知识的过程。2.理清了中医肝虚实理论及中医肝诊治体系演变的脉络,这无论对深入研究中医理论体系还是探求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都有较大意义。

向延卫,李文伟,黄建华,朱敏,刘毅[7](2013)在《西医传入对中医脏腑学说演变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脏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以历史语境分析,明末清初以前,中国人所讲的五脏六腑,应当是解剖学意义的脏器。明末清初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中西医学的碰撞累积到20世纪初,触发了影响深远的中西医大论争。在这种特定背景下,恽铁樵明确提出中医脏腑不是解剖学的脏腑,而是以"四时"气化为特征的理论模型,成为以功能单位阐释中医五脏六腑实质的开端,推动了近代中医理论体系的演变。准确把握人们对中医脏腑概念的认识历史及西方学说传入后人们的认识演变历程,将有助于明确中医脏腑现代研究的意涵和发展方向。

郑言[8](2012)在《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 ——兼论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和途径》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模式下的科学知识的跨国家、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文化的多元性品格日益凸显出来。异质性文化之间频繁的对话交流,逐渐消解了所谓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神话。知识全球化的时代诉求,为异质性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等、包容的话语空间。“地方性”知识概念的提出,赋予了这种交流以新的内涵。“地方性知识”批判了知识所谓的普遍适用性标准,认为任何知识都是地方性知识,任何知识的形成都与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等情境有关,纯粹的普遍性知识是不存在的,西方科学知识只是伴随着15世纪的西方殖民主义从西方地域中走了出来而已,它的本性还是“地方性”知识。而且,后殖民技科学观认为,任何科学知识的产生都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文化等因素缠绕在一起,它们的发展是内嵌于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等异质性因素所组成的网络中。所以后殖民技科学语境下的异质性文化交流表现出动态性和混杂性,这为全球化模式下的异质性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视域。本文试图使用“地方性”知识概念和后殖民技科学观理论来分析现阶段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寻求中医学发展的新出路。众所周知,西方医学自明末传入中国以来,就与中国传统医学形影不离地相伴随发展。其间由于西医学强大的先进性及其所依附的殖民权力的征服性,对中医学的发展造成了致命的威胁,以至于出现了“废止中医”的言论。面对中医学的生存危机,中医界的有识之士展开了一系列的汇通中西医学的尝试。经过研究发现,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将中、西医学放在同一水平上比较。显然,“地方性”知识的概念为二者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平台,使它们具有了某种平等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地方性”知识具有层次性,本文所说的平等性是二者在广义的“地方性”上的平等。后殖民技科学观认为的异质性文化交流中必然出现的混杂现象,使探寻中、西医学之间的相通性具备了理论上的合理性。鉴于此,中西医结合研究作为中医学和西医学碰撞后的产物,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是有必要进行的;对于研究中医学的出路来说也是必须要进行的。而且,事实证明,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前身,所以前者对后者来说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本文以张锡纯的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为例,一方面期望可以获得对中西医结合的某些启发,另一方面也来证明知识在社会建构中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密切相关。张氏精通中医又热衷西方科学,这使他在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中脱颖而出。鉴于上述考虑,本文分为七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介绍张锡纯的生平及其对西学知识的热情;第三部分讨论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形成因素,包括对之前中西医汇通思想的溯源、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及对前人唐宗海的继承;第四章论述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具体内容,涉及到中、西医理、病理、医药及医疗模式四个方面;第五部分是对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的评价,具体包括对张氏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实质的分析、对后世的影响以及思想的局限性;第六章引入“地方性”知识概念,探讨“地方性”知识视域中的中、西方医学。这里首先论及“废止中医”论与科学划界的关系问题;其次是对“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及中、西医学各自的地方性品格的论述,这部分还对“地方性”的层次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证;最后一章首先探讨中西医汇通及中西医结合的关系;其次是对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分析;再次分别从中西医结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最后是对中西医结合方式的探讨。

刘鹏[9](2011)在《中医学身体观的构建与演变 ——思想史视野下的肾与命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医学身体观,是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的综合认识。通过对中医学身体观的研究,既能了解中医学对身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又能了解传统文化在中医学中的渗透和表达。是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相关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论文以肾与命门的理论构建和演变为切入点,借鉴思想史研究的广阔视野,在梳理历代中医学文献及相关传统文化文献的基础上,还原和分析肾与命门理论建构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阐述了传统文化对中医学身体观构建的影响。并透过肾与命门,重点分析了中医学身体观的构建方式、内涵、特点,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研究认为,中医学身体观具有重时空、重循环、重功能、重联系的特点。中医学身体观研究的重点在于解析身体构建中的诸多要素、明辨身体的主体与阐释身体的方法、洞察身体理论的演变。方技之学对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感知与体认,为中医学身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数术之学又赋予了这种身体认识以“合法化”,使中医学身体理论变得更为系统化、理论化,中医学最终形成了与宇宙时空相协调的身体观。肾脏核心理论的形成,展现了中医学身体观讨论重点由外向内的转变、由形器向气化的转变、由纷繁向系统的转变。命门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展现了中医学身体观讨论重点由生成论向本体论的转变。中西文化碰撞中中医学身体观的改变,其本质是传统宇宙时空观念在西学冲击下所作的嬗变。

宋洪泉[10](2009)在《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与机制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总结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给予茵兰益肝颗粒,对照组30例给予西利宾胺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不同剂量茵兰益肝颗粒与西利宾胺对对乙酰氨基酚(AP)造成的昆明系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进行预防,分析茵兰益肝颗粒防治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临床研究显示,茵兰益肝颗粒对胁肋疼痛、脘闷腹胀、口干而苦、烦躁易怒、大便秘结等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西利宾胺,对小便色黄、纳差、困倦乏力的消除和改善优于西利宾胺,对身目色黄、口中粘腻、大便溏泄、肝脾肿大等症状的改善与西利宾胺相似,茵兰益肝颗粒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利宾胺片;茵兰益肝颗粒能降低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ALT、AST等肝功能指标,降低程度与西利宾胺片相似;在降低血清ALP、TBil等肝功指标上,疗效优于西利宾胺片;茵兰益肝颗粒与西利宾胺片对肝脏B超的改善程度相似。实验结果显示,茵兰益肝颗粒可对抗A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害,升高GSH、SOD水平,降低TNF-α及MDA水平,抑制CYP2E1表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结论:茵兰益肝颗粒能消除和改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西利宾胺,是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与维持GSH含量、抑制CYP2E1表达、抗肝细胞变性及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因子尤其是TNFα的释放、抗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有关,尚有其他机制参与其中。

二、中西医对肝脏解剖学的比较及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对肝脏解剖学的比较及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柔肝散结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乙肝肝硬化相关文献研究
    1 中医有关乙肝肝硬化文献记载
        1.1 中医古籍对肝脏解剖及生理病理的记载
        1.2 中医对乙肝肝硬化病名的认识
        1.3 病因病机文献记载
        1.4 中医对乙肝肝硬化的辨证施治
    2 西医对乙肝肝硬化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史
        2.2 参与肝硬化的相关炎症因子
        2.3 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西医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主要研究内容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诊断标准
        2.3 中医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分组
        3.2 治疗措施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评定
        3.5 不良反应处理方式
        3.6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4.2 三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4.3 三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4.4 三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4.5 三组患者肝功能治疗前后比较
        4.6 三组患者凝血功能及肝硬度值治疗前后对比
        4.7 三组患者肝胆脾胰超声指标治疗前后对比
        4.8 三组患者失代偿率比较
        4.9 安全指标监测
第三部分 讨论
    1 西医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难点
    2 中医治疗乙肝肝纤维化优势
    3 柔肝散结丸的组方依据
    4 柔肝散结丸现代药理学研究
    5 临床疗效分析
        5.1 柔肝散结丸临床疗效分析
        5.2 柔肝散结丸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5.3 柔肝散结丸对肝功能的影响
        5.4 柔肝散结丸对肝硬度值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5.5 柔肝散结丸对患者肝胆脾胰超声的影响
        5.6 柔肝散结丸对患者发生失代偿率的影响
        5.7 柔肝散结丸安全性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TNF-α、IL-6、IL-22 检测方法
    附录二 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表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医“肝”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
    第二节 “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
    第三节 “肝阳虚”源流及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探讨
    第四节 “肝无补法”之说的探讨
    第五节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考释
    第六节 “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再认识
    第七节 “肝藏血”生理功能阐释
    第八节 肝与小便及生殖功能的关系
    第九节 肝为“将军之官”的理论内涵
    第十节 肝为“罢极之本”的理论内涵
    第十一节 关于“肝生于左”的考释
第二章 暖肝治法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暖肝治法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相关概念解析
    第三节 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肾、补脾的区别与联系
        1. 暖肝与疏肝
        2. 暖肝与泻肝
        3. 暖肝与补肾
        4. 暖肝与补脾
第三章 暖肝治法的学术源流
    第一节 先秦两汉——理论奠基
    第二节 晋唐时期——深化病机
    第三节 宋元时期——创制新方
    第四节 明清时期——重视温补
第四章 暖肝治法的功效与运用
    第一节 暖肝散寒,理气止痛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二节 暖肝温阳,舒筋通脉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三节 暖肝行血,补虚养血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四节 暖肝通阳,行气解郁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五节 温敛肝气,缩尿起痿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六节 暖肝和胃,降逆止呕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七节 暖肝温阳,化气行水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八节 暖肝补虚,调补冲任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五章 《临证指南医案》运用暖肝法的数据挖掘
    第一节 暖肝治法相关医案的频数统计
    第二节 暖肝治法相关药物的频数统计
    第三节 暖肝药物关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节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药物整理
    第三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方剂整理
    第四节 小茴香历代本草文献整理
    第五节 缩泉丸用茴香考
        1《魏氏家藏方》中有关“缩泉丸”的原始记载
        2 后世传抄过程中将两首“缩泉丸”混淆
        3 现代《方剂学》教材因袭讹误
        4 缩泉丸配伍茴香的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3)源于“肝生于左”探讨肝的中西医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释义“肝生于左”
    1 从解剖部位角度理解
    2 从脏腑功能方面理解
肝的中西医比较
    1 解剖学比较
    2 功能比较
        2.1 肝主藏血的功能比较
        2.2 肝主疏泄的功能比较
讨 论

(4)基于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大鼠模型的“肝主疏泄”生物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中医肝藏象理论生物学基础实验研究进展
        1. 中医肝藏象理论的生理学研究
        2. 中医肝藏象理论的病理学研究
        3. 结论
    综述二、抑郁症中医研究进展
        1. 中医对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2. 抑郁症中医证候研究
    综述三、四逆散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
        1. 四逆散的抗抑郁疗效研究
        2. 四逆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绪论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慢性应激对肝、脑影响的动态观察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4. 讨论
    实验二、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生物学基础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4. 讨论
    实验三、四逆散疏肝效应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4. 讨论
    结语
        总结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文缩略词
    附录2. 973“肝藏血,主疏泄”生物学内涵假说示意图
    附录3. 超声灰阶图动态观察
    附录4. 静息态BOLD动态观察—Reho
    附录5. 静息态BOLD动态观察—ALFF
    附录6. 肝脏PCR部分验证通路
    附录7. 海马PCR部分验证通路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中医解剖知识确认的藏府结构和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来源
2方法
3讨论

(6)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中医肝虚实概念与补泻治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导论——走出中医肝理论的研究误区
    1 历版中医教材中存在牵强附会的解释
    2 中医肝藏象现代研究存在的问题
        2.1 肝藏象理论研究概念不清
        2.2 肝藏象实验研究研究忽视肝的实体性
    3 肝虚实理论的现代研究争议丛生
上篇基本概念的历史考察
    1 中医肝对象的历史考察
        1.1 汉唐时期——作为解剖实体的的血肉之肝
        1.2 宋元时期——新视野下的血肉之肝
        1.4 清后期至民国——中西汇通下“四时之肝”的萌芽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功能之肝”取代“血肉之肝”
    2 中医虚实概念考察
下篇肝虚实理论的历史考察
    1 汉唐时期——术数体系下的肝虚实
        1.1 《内经》、《难经》肝藏象理论的基本内容
        1.2 汉唐时期肝虚实诊治体系
    2. 宋元时期——药物治疗体系下肝虚实理论的重新界定
        2.1 两宋脏腑病机理论的发展
        2.2 脏腑病机体系下的药物治疗学的新发展
        2.3 新体系下的肝的虚实及其治法
    3 明清时期——脏腑辨证下的肝虚实
        3.1 “肝无补法”的理论嬗变
        3.2 肝体阴用阳理论的形成
        3.3 肝气,肝风,肝火
        3.4 奇经八脉与肝虚
    4 清后期以来——西医背景下的肝虚实
        4.1 中风——从肝阴虚到脑充血
        4.2 黄疸——一个肝胆湿热的新范式
        4.3 现代中医肝虚实诊治体系
    5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 ——兼论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和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张锡纯其人
    一、“与古为新”的责任感
    二、对西学的主动渴求
    三、革新的种子
第三章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中西医汇通思想溯源
    第二节 西学东渐背景下的中国社会
    第三节 师承唐宗海
第四章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内容
    第一节 “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
    第二节 中、西医学病理上的汇通
    第三节 中、西医药的结合使用
    第四节 西方先进医疗模式的引入
第五章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实质
    第二节 中西医汇通集大成者
    第三节 受制于“中体西用”思想
第六章 “地方性”知识视域中的中、西方医学
    第一节 “废止中医”论与科学划界问题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的概念
    第三节 中、西医学各自的“地方性”品格
第七章 中西医汇通与中西医结合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是对中西医汇通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的可能性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的必然性
    第五节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中医学身体观的构建与演变 ——思想史视野下的肾与命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插图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一、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及特点
        (一) 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
        (二) 中医学身体观的特点
        1. 天人相应,贵在和合:时空的身体
        2. 天道周行,如环无端:循环的身体
        3. 体用兼备,重在释用:功能的身体
        4. 内外相系,各部相连:联系的身体
    二、中医学身体观研究的重点及意义
        (一) 中医学身体观研究的重点
        1. 解析:身体构建中的诸多要素
        2. 明辨:身体的主体与阐释身体的方法
        3. 洞察:身体的演变
        (二) 中医学身体观研究的意义
        1. 基础意义:全面理解中医理论内涵的需要
        2. 现实意义: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基础
        3. 拓展意义:思想史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三、选取肾与命门作为身体观研究切入点的原因
        (一) 生殖之要:传统文化与医学的一面镜子
        (二) 摄生之要:大众思维中延续的肾与肾虚文化
        (三) 变化之要:易于洞悉身体观之演变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肾脏核心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所反映的中医学身体观演变
    一、奠基:《黄帝内经》之前早期医学对肾脏核心理论构建的作用
        (一) 原始生殖崇拜与早期医学对生殖核心的论述
        (二) 用药特点与卵生图腾
    二、承启:方技之学展现的社会文化思潮对肾脏核心理论构建的作用
        (一) 探寻方技与中医学身体观关联性的原因
        1. 连接:文献的断层与思维和技术的延续以及研究文本的选择
        2. 内求:中国人体验身体与宇宙的思维和方式
        3. 内景:游离于形气之间的中医脏腑图
        (二) 从“房中”看肾脏核心理论的构建
        1. 术与气:房中文献的论述重点
        2. 术气之要:丹田、肾、二阴
        3. 还精之法:生殖之精向广义肾精的转变
        (三) 从“神仙”看肾脏核心理论的构建
        1. 术与气:导引、行气文献的论述重点
        2. 术气之要:丹田与肾
        3. 收缩后阴:丹田、后阴、肾
    三、过渡:水崇拜对肾脏核心理论构建的作用
        (一) 水生万物:水崇拜与生殖
        (二) 水几于道:水崇拜与古代宇宙生成论
        (三) 精水相类:肾藏精与肾主水
        1. 生殖之精内涵的递进与扩大
        2. 肾藏精向肾主水的过渡及肾主水的初始内涵
        3. 肾主水内涵的扩大和肾与膀胱脏腑相关的形成
    四、归纳:数术对肾脏核心理论构建的作用
        (一) 天人相合:身体与早期的数术时空观
        (二) 时空藏象:身体与成熟的宇宙时空观
    五、升华:肾为人身之本的终极塑造
    六、小结:肾脏核心理论的形成所展现的中医学身体观演变
        (一) 由外向内转变的身体观
        (二) 由形器向气化转变的身体观
        (三) 由纷繁向系统转变的身体观
第三章 命门学说的形成发展及其所反映的中医学身体观演变
    一、摄生之泉源:方技之学对命门学说形成的奠基作用
    二、人身之太极:理学思想对命门思想成熟的促进
    三、医随文变:命门学说的发展所展现的中医学身体观演变
    四、医文离合:透过命门看徘徊于医文之间的中医学身体观
第四章 中西碰撞中传统中医学身体观的演变
    一、误读与汇通:传统中医学身体观的失语
    二、反思与解析:传统中医学身体观的自我阐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10)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病例选择
        (一)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二) 中医辨证标准
        (三) 中医症状轻重分级及记分
        (四) 病例纳入标准
        (五) 病例排除标准
        (六)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二、研究对象
    三、治疗方法
        (一) 基础治疗
        (二) 药物治疗
        (三) 疗程
    四、观察指标
    五、疗效评定标准
        (一)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二)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三) 临床症状的疗效评价标准
        (四) B 超疗效判定标准
    六、统计学处理方法
    七、临床研究结果
        (一) 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二) 临床证候改善情况
        (三) 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
        (四) B 超疗效比较
        (五) 不良反应及心、肾功能观察
    八、临床研究小结
实验研究
    一、实验动物
    二、实验器材
    三、试剂
    四、动物造模及处理
    五、动物用药
    六、观察项目及检测指标
        (一) 动物一般情况
        (二) 血清学检测
        (三) 肝组织匀浆检测
        (四) 病理学光镜观察
        (五)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检测
        (六) 冷冻切片脂肪染色定量检测
    七、统计方法
    八、实验结果
        (一) 动物一般情况
        (二) 肝脏系数
        (三) 血清转氨酶的检测
        (四) 肝组织匀浆的检测
        (五) 病理学光镜观察
        (六)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检测
        (七) 肝组织脂肪染色检测
    九、实验研究小结
        (一) 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评价
        (二) 茵兰益肝颗粒能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程度
        (三) 茵兰益肝颗粒能抑制模型小鼠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
        (四) 茵兰益肝颗粒减轻模型小鼠脂质过氧化和氧应激反应
        (五) 茵兰益肝颗粒能降低模型小鼠CYP2E1 的阳性表达
        (六) 对肝脏组织HE 染色的影响
        (七) 茵兰益肝颗粒剂量与疗效的关系
讨论
    一、药物性肝损伤概述
    二、中医学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
        (一) 药物性肝损伤的的中医学归属
        (二) 病因病机认识
    三、现代医学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
        (一) 药物在肝内的代谢过程
        (二) 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种类
        (三) 药物致肝损伤的机制
        (四)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类型与表现
        (五)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
        (六)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
        (七)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特点
    四、参考现代医学理论制定中医治则治法的可行性
        (一) 肝的解剖学概念
        (二) 肝的生理功能
    五、茵兰益肝颗粒的方药分析
        (一) 茵兰益肝颗粒的药物组成
        (二) 茵兰益肝颗粒的功效
        (三) 茵兰益肝颗粒的立法组方原则
        (四) 药物分析
        (六) 茵兰益肝颗粒的组方特色
    六、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机制分析
        (一) 临床疗效分析
        (二) 疗效机制探讨
        (三) 疗效对比探讨
        (四) 量效关系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详细摘要

四、中西医对肝脏解剖学的比较及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柔肝散结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D]. 张建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D]. 王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源于“肝生于左”探讨肝的中西医比较[J]. 刘文志,陈斌,曾汝芝.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11)
  • [4]基于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大鼠模型的“肝主疏泄”生物学基础研究[D]. 李君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中医解剖知识确认的藏府结构和功能[J]. 徐清华,张启明,张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11)
  • [6]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中医肝虚实概念与补泻治法的历史考察[D]. 司鹏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7]西医传入对中医脏腑学说演变的影响[J]. 向延卫,李文伟,黄建华,朱敏,刘毅. 中华医史杂志, 2013(06)
  • [8]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 ——兼论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和途径[D]. 郑言. 山东大学, 2012(02)
  • [9]中医学身体观的构建与演变 ——思想史视野下的肾与命门研究[D]. 刘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12)
  • [10]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与机制探讨[D]. 宋洪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标签:;  ;  

中西医肝脏解剖的比较与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