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绿色生产,树立品牌意识 长兴农产品与上海市场“共舞”

聚焦绿色生产,树立品牌意识 长兴农产品与上海市场“共舞”

一、生产讲究绿色 树立品牌意识 长兴农产品跟着上海市场“跳舞”(论文文献综述)

黎雪[1](2020)在《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随着更大范围的经济一体化,交通、网络、通信的迅速发展,关系网络向外向内延伸,社会单元间的联系加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今天,民族关系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需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提供和谐民族关系研究县域典型案例,本文以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考察,定量与定性的相互映证,梳理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总结其经验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分建国前后对木里和谐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曲折发展进行梳理。主要考察了木里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世居民族的源与流;从“自下而上”的民间互动,回溯了民间经济、政治、文化往来;从“自上而下”的王朝力量,回顾了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研究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民族关系发展道路上遭受的挫折、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从实证的视角,笔者开展了民族关系田野调查。研究首先阐明了田野调查中衡量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相关的内涵界定、问卷设计与田野开展情况。调查主要把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居住格局、日常交往、族际通婚、语言使用、民族心理作为木里和谐民族关系考察的六个核心因素。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包括木里各民族人口构成与相对规模、人口普查结果中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各民族地理空间的分布、城乡分布情况、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学校场所、娱乐场所中的民族交往;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则基于2015年至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木里县婚姻登记数据,分析包括族际婚的数量及占比、族际婚中的性别差异、教育边际效应对族际婚的影响;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对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汉语言文字使用、双语教育普及的考察;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则通过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民族偏见与歧视的调查情况来呈现。同时,本文对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即外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社会环境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木里主要经济指标、脱贫攻坚的成绩和挑战、语言环境、宗教环境、教育状况等问题。民族关系的认识维度,从历时与共时、国家与民间、结构与互动的不同维度展开。历史积淀和现实建构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继承延续;民间交往和国家力量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其发展离不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股力量;同时,民族关系也是结构与互动的统一,既通过民族成员的互动交往折射关系的具象情况,又通过赖以生存的外部结构环境影响其发展态势。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路径构成和谐民族关系的时代要求。针对木里当地实际,研究提出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基础,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地制宜探索地方发展模式的路径。

火彦昌[2](2020)在《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提出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文化形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认同价值和经济价值。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产业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但本文所探讨的产业化是指某项民族文化资本通过开发运作逐渐建立民族文化产业的过程,民族文化的产业化不仅能为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展示的舞台和资金,还能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跳菜是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一带的民俗活动,彝语称之为“吾多哈”,即“跳着舞上菜”的意思。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南涧跳菜从彝族同胞间的自娱自乐发展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随之而来的是从政府到民间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共识的形成。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在政策供给、人才队伍建设、经济效益、发展和创新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受到文化生态改变、时空和人际关系限制、开发界限难以确定、人力资源匮乏、产业链建设滞后、网络宣传和市场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制约,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同时,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发展也让南涧跳菜的文化形态、文化功能、传承群体、传承方式产生了解构和重构的文化现象。本文从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分析在产业化过程中南涧跳菜文化的变迁及产业化对跳菜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探究制约南涧跳菜文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的“三线运作”模式,推动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和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张婷[3](2020)在《松茸·流动·阶层 ——一个彝族村落的社会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对物的文化意义进行探讨时,文化人类学开启了“物的社会生命史”的研究,以物的流动过程作为媒介,探寻物品价值的转变,同时“价值的不断转换也意味着物作为‘行动者’对文化秩序和人的社会生活的介入”,①由此,物的流动构建了新的人际互动网络并对所属群体产生社会、文化意义的后续潜在影响。本文选取的田野点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镇的咪黑们村,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当地出产的优质松茸受到市场的追捧,也使得这个小村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松茸之乡”,融入了现代化的发展潮流。自松茸进入市场之后,其身份从普通物产逐渐转变为商品,并被赋予了社会属性和意义。在利益的驱动下,菌农、小老板、菌贩子、收购商、出口商、当地政府等不同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围绕松茸展开了全新的社会互动,这其中有冲突,有矛盾,也有合作。本文旨在透过松茸从山林到市场的流动过程,去分析背后人与物的互动,人与人的利益纠葛与情感关联,从而探讨以松茸为核心构建出的复杂社会关系网络以及这个坐落于偏远山间的彝族村落因此发生了怎样的社会文化变迁。本文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包括四个章节。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目的和意义、研究理论以及相关研究动态的梳理。第一章详细说明了南华县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以及田野点咪黑们村的基本情况,并描述了该村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样貌;第二章着重描述了松茸的流动过程,即从山野之物到高端商品的身份转变,这种转变在松茸未进入市场之前就己经给村民们带来了认知、行为上的潜在影响。而在村民们共同推动松茸向外流动的过程中,角色分配开始显现,并在松茸市场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同行动主体以松茸为核心构建了全新的社会互动体系;第三章详细分析了松茸经济的迅速崛起在这个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引发的阶层划分,其中既包括了明显的贫富差距阶层,也包括了人们因松茸资源占有不均而在个人、邻里、村落之间出现的心理区隔与互动群体的分割;第四章则探讨了凭借松茸进入现代化发展潮流的乡土村庄,其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随之改变,当地政府也追随时代发展不断探索松茸新的价值,从而使这个彝族小山村追随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行。结语部分通过回顾松茸从乡村到市场的流动过程,过滤出现象与行为背后的社会关系,对研究初始的疑惑进行了解答,认为多重利益主体在参与松茸的社会生命过程中既相互合作又被不断隔离,交织于其中的群体互动与利益纠葛勾连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李闻文[4](2020)在《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海峡两岸乡村规划建设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从2005年开始先后提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乡村营建政策。台湾在乡村建设上起步比大陆早,1994年台湾“文建会”以“造景、造产与造人”为核心,颁布“社区总体营造”政策,随后台湾政府出台了“农村再生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乡村建设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乡村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居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乡村的发展脱离不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虽然台湾和大陆在乡村规划建设上政策不同,但两者同根同祖,在地域气候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相同或相似,因此在乡村规划建设方面有比较多的共通之处。论文从人居环境的视角比较台湾和大陆乡村规划建设,采取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式,对两地的乡村建设发展历程、乡村代表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在人居环境规划方面总结台湾乡村和大陆乡村的特点,并针对大陆存在的问题,结合台湾乡村的优点提出规划策略,以期能够为现在乡村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参考。论文总共分为七个章节。(1)论文第一章论述海峡两岸乡村规划建设的背景、课题开展的意义、乡村建设的相关研究、乡村人居环境等概念的限定,并提出研究内容框架和拟定技术路线。(2)第二章阐述乡村建设理论、外国乡村建设的现状,提出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趋势,对比分析大陆和台湾在乡村建设方面的历程和现状,最后是阐述调研案例的概况和调研发现的问题。(3)第三至五章在大陆和台湾各选择四个乡村代表案例,从构成人居环境的三个方面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社会环境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者的特点,并就大陆乡村发现的问题,结合台湾乡村建设的优点提出规划策略。(4)第六章是前面章节结论的应用实践—里光明村和上洲村人居环境规划。(5)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并对大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戴宏朵[5](2020)在《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宗教慈善事业日益发展,台湾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目前已是足迹遍及五洲的国际宗教慈善组织,在当前佛教慈善领域中引人注目。2016年,江苏盐城阜宁遭遇龙卷风灾,慈济为灾后的孔荡村——一个孔子后人聚居的村庄——重建儒家文化村,结合慈济自身理念,以传承儒家传统为目的,是一例文化建设式援助项目,在慈济自身慈善发展过程中也是较为特殊的案例,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孔荡村个案探讨慈济的慈善文化及慈善模式。是大陆首次针对此个案展开的系统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经过长期的实地调研,积累了大量档案、访谈、影像资料。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出慈济在村庄中的建设过程及其为当地所带来的影响,首次以抽样统计的方式厘清慈济的价值理念,结合其自身发展过程提出结论。认为慈济所提出的“儒家传统复兴”在现实中遭遇了困境,但孔荡村个案为乡村慈善援助、传统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样本。慈济将传统价值与现代理念创造性地结合,重建乡村文化生态,是对乡村新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从个案中可以看出慈济慈善文化的转型,其慈善实践不断强化人文因素,为慈济带来双重影响,而它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转化可为当代宗教慈善发展提供借鉴。慈济的理念建设与人文推广均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符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也能够以文化认同凝聚两岸人民共识,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李敏[6](2020)在《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融合作为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趋势发展,也成为产业扶贫的新发展方向。旅游产业和美食文化产业的融合,是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现旅游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向。文中,先对美食文化、旅游扶贫产业和产业融合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产业融合存在的主动、交叉、互动融合模式,进一步对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动力进行阐述,并基于产业链视角对延伸融合进行分析。通过对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现状的分析,介绍大化美食文化的现状特色及大化美食产业形成的产业,叙述大化美食产销与旅游结合所形成的产业,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延伸以及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扶贫效应。再通过对影响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的因素体系研究,分析大化美食文化及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模型,对影响供应端、转换端、需求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产业链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索。研究结果显示:供给端中,绿色有机、壮瑶民族特色、长寿特色、投资数额因素产生影响效应最大;转换端中,精准营销、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特色品牌营销、长期储存技术因素产生影响效应最大;需求端中,文化、情感型顾客、创造力、养生养老需求因素产生影响效应最大。在基于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下,探究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的融合方案及政策建议。

笪玲[7](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指出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郭周卿[8](2020)在《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文中研究说明现代世界体系中,作为全球化饮品的咖啡在各国家和地区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咖啡文化。咖啡自清末进入中国社会后因其“洋物”属性而长期被放置于中国饮食文化体系的边缘,仅被少数群体所接触和消费,这种“身份区隔”是理解咖啡在中国的文化意涵之背景之一。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大理市宾川县平川镇的一个彝族村落——朱苦拉为田野对象,考察咖啡这种西方“西来物”从1904年被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偶然引入种植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生命历程。朱苦拉咖啡社会生命故事的书写,关涉人类学的历史叙述、全球化与本土化、物性与身体感、物的市场化与符号化等多个面向,展现物与社会通过人的生产生活实践而混融一体的历史过程。研究得出以下基本认识:(一)咖啡在传入朱苦拉后百余年间经历了从他者向我者的身份转换,从自在的物质资源向具有“符号价值”的文化资源的角色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咖啡树每年产出的咖啡主要满足传教士群体的日常消费需要,作为传教士世俗生活中的“必需品”,并未以饮品的形式出现在地方民众日常生活中,也未被外界社会知晓和重视,一直处于幽居深山的自然缓慢发展状态。1950年代初期传教士离开朱苦拉后,咖啡因与当时云南省农垦外贸经济的某种“耦合”才逐渐以经济作物的身份在朱苦拉地区发挥经济价值。虽然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学者以“中国咖啡发祥地”之名进行过实地考察,但随后咖啡仍默默无闻数十载,只在朱苦拉地方社会充当“土特产”的角色出现在大众的社会交往生活中,直到21世纪初,才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朱苦拉咖啡“重新被发现”与中国社会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和中国咖啡产业及文化发展的特殊性相关联,其后走向市场化与符号化的重要前提也正是其积攒了百余年的咖啡历史文化。(二)朱苦拉咖啡成为地方资源的过程既是“被发现”、被市场化的过程,也是各方力量凝视、操控和使之符号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关于西方传教士群体的陈年往事的“小历史”借助咖啡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大历史”相勾连;百年咖啡种植历史使得朱苦拉这个偏远民族村落的“小地方”与中国云南咖啡产业乃至世界咖啡版图的“大世界”相对接;在一系列市场化开发行为中,朱苦拉咖啡被学者、专家、政府、市场等多方力量持续包裹着并形成一股合力,也促使其被形塑为一种“文化符号”,各种力量通过对朱苦拉咖啡的符号操纵和运用以实现自身利益诉求,作为“符号”的朱苦拉咖啡的小社会与整个现代市场体系相融入;越来越多关于朱苦拉咖啡的文字书写将咖啡连带朱苦拉地区的历史传说、人物故事放置于更庞大的历史书写框架中。由此显现出物的地方历史与国家历史、地方村落社会与国家大社会、自在历史与书写历史形成某些互动与互构。(三)论文从朱苦拉咖啡的历史叙述与传播轨迹、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咖啡产业市场化开发、市场化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且始终秉承一个重要观点,即承认物性的存在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反馈功能。在朱苦拉咖啡市场化进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也必然被卷入到现代市场体系中,咖啡直接或间接的带来地方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再结构,以及朱苦拉人生计观念的不断变迁。朱苦拉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传统咖啡加工制饮工艺并就地代代传承,使咖啡成为兼具凉药、茶饮、经济作物、地方土特产等多重身份的物,正是当地人对咖啡的认知观念及身体感规训与把握的结果,造就了朱苦拉咖啡物性的特殊性。在此意义层面,咖啡这种“西来”物在朱苦拉这个“东方”具体社会中实现了新的文化实践与话语表达。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朱苦拉咖啡与国际统一标准体系下的咖啡形成对比并形塑着朱苦拉地方的咖啡文化以及市场消费者的品味需求,事实上这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发展的某种可能的取向。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万磊[10](2020)在《理与义: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与精英 ——鲁西南东县的个案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中工商资本下乡对乡村治理的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资本下乡的过程本质上反映出经济基础与上层的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资本理性与乡土道义的关系与持久争论。资本下乡过程中,资本理性与乡土道义的平衡,不能仅从资本或乡村治理单一方面出发进行考察,而应从双方的相互关系入手进行探讨。本文在实证调查基础上,通过多个案对比分析,探讨资本下乡中资本的逐利性与乡村治理中的地方性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类型的比较中发现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资本与精英不同组合类型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并寻找抑制资本负面效应激励其正面效应的关键机制。本文从工商资本下乡的视角切入,围绕资本下乡过程中三种不同的乡村治理类型展开探讨,着重分析不同村庄中外来资本与内生精英的关系情况,尝试提炼资本下乡与乡村治理的融合与分离的互变关系。在资本主导精英的村庄,在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经济能人与政治权威两种不同身份合二为一,拥有资本的经济能人不仅主导了资本下乡,还主导了村庄治理,资本处于主导地位,精英处于从属地位,资本主导下与内生治理建立了融合性的关系,形成了主导型治理。在资本与精英合作治理的村庄,村庄在发展主动引入资本,资本的影响力和精英的参与能力都很强,资本与精英相互合作,双方都无法形成对于对方的主导地位,下乡资本能够与以精英为核心的内生治理实现融合,资本的逐利性与乡村治理多元属性实现了兼容与互利。在资本与精英竞争的村庄,资本为了顺利下乡和发展,不得不借助精英等的内生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也能与内生治理建立融合性的关系,但是由于资本的影响力有限,精英拥有较多的优势地位,就造成了外来资本与内生精英之间的博弈。通过多个案比较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资本下乡是否会对乡村治理产生影响,取决于资本的影响力和精英的参与能力。在资本下乡后的村庄,资本是关键的外来要素,精英是内生治理中的关键要素,两者相互作用影响乡村治理。第二,资本下乡对乡村治理带来正效应还是负效应,取决于资本与内生精英的关系调适情况。下乡资本与内生精英关系调适得当,就能促进乡村治理;下乡资本与内生精英关系调适失当,就会对乡村治理带来负面冲击。第三,资本下乡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治理结构调整加以避免,通过新的治理机制安排实现良性调适。同时,资本的影响力和精英参与能力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主导型、合作型、依附型和博弈型四种不同的资本一精英组合治理形态,四种治理形态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会随着资本与精英两者的变化而改变。本文的研究也启示我们,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起融合性治理机制,促进资本下乡发挥积极作用。

二、生产讲究绿色 树立品牌意识 长兴农产品跟着上海市场“跳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产讲究绿色 树立品牌意识 长兴农产品跟着上海市场“跳舞”(论文提纲范文)

(1)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择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创新及难点
    七、木里藏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第一章 木里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
    第一节 木里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一、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
        二、木里世居民族的源与流
    第二节 木里多民族交往的民间互动
        一、经济交往与民族关系
        二、政治交往与民族关系
        三、文化交往与民族关系
    第三节 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
        一、中央王朝的土司制度
        二、中央王朝的改土归流
        三、木里历史对民族关系的当代启示
第二章 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
        二、民主改革的推行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第二节 “大跃进”“文革”时期木里民族关系遭受挫折
        一、左倾思想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二、“文革”对民族关系的破坏
        三、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木里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工业化、市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结构变化
        二、民族旅游带来的社会多元及关系结构改变
        三、大众传播媒介与多民族关系的扩展及互动方式变化
        四、木里经济的支柱产业:林业和水电
第三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上)
    第一节 民族关系要素理论确认
        一、衡量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
        二、有关和谐民族关系的内涵界定
        三、问卷设计与田野调查的开展
    第二节 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
        一、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
        二、人口普查结果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分析
    第三节 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
        一、各民族地理空间分布
        二、各民族城乡分布情况
        三、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
第四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下)
    第一节 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当代意义
        二、木里民族交往现状
        三、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木里举措
    第二节 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
        一、乔瓦镇族际婚分析:基于2015年-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
        二、木里县族际婚分析:基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木里婚姻登记数据
        三、木里人口较多民族族际婚特点
    第三节 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二、汉语言文字的使用
        三、民汉双语教育的普及
    第四节 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
        一、国家与民族认同
        二、多层次的民族认同
        三、民族偏见与歧视
第五章 木里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民族关系与经济发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速分析
        二、木里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反贫困
        一、脱贫攻坚的成绩与困难
        二、木里脱贫攻坚政策建议
    第三节 民族关系与人文环境
        一、语言环境宽松
        二、藏传佛教世俗化现象
        三、教育状况改善及热点问题评析
第六章 木里构筑起和谐民族关系及其价值
    第一节 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经验性价值
        一、历时与共时的统一
        二、国家建构与民间交往的统一
        三、结构与互动的统一
    第二节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路径
        一、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
        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第三节 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
        二、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因地制宜,探索木里发展新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创新点
    1.5 田野点简介
        1.5.1 南涧县行政区划
        1.5.2 阿开度自然村
        1.5.3 华庆茶厂
        1.5.4 虎街村委会
        1.5.5 罗伯克茶厂
第2章 南涧跳菜概述及产业化趋势
    第1节 南涧跳菜的发展历史
        2.1.1 南涧跳菜的起源
        2.1.2 南涧跳菜的发展与转变
    第2节 南涧跳菜的分布空间
        2.2.1 传统南涧跳菜活动分布状况
        2.2.2 现代南涧跳菜活动分布状况
    第3节 南涧跳菜的类型
        2.3.1 婚礼跳菜
        2.3.2 葬礼跳菜
        2.3.3 建新跳菜
        2.3.4 贺寿跳菜
        2.3.5 舞台跳菜
        2.3.6 其他跳菜
第3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现状
    第1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政策供给
        3.1.1 南涧跳菜的保护传承政策
        3.1.2 南涧跳菜的招商引资政策
        3.1.3 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开发政策
    第2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3.2.1 民间跳菜艺人队伍
        3.2.2 道具和服装制作人才
        3.2.3 动作编排和音乐剪辑人才
    第3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3.3.1 民间跳菜队的经济收益
        3.3.2 跳菜餐厅的经济收益
        3.3.3 专业艺术演员的经济收益
    第4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发展和创新
        3.4.1 跳菜表演种类的增多
        3.4.2 跳菜活动形式的创新
        3.4.3 文化传播方式的改进
第4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
    第1节 文化形态的解构与重构
        4.1.1 跳菜表演准备阶段的解构与重构
        4.1.2 跳菜表演内容的解构与重构
        4.1.3 跳菜文化生态的解构与重构
    第2节 文化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4.2.1 祭祀礼仪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4.2.2 社交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4.2.3 文娱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第3节 传承群体的解构与重构
        4.3.1 性别鸿沟的解构与重构
        4.3.2 年龄限制的解构与重构
        4.3.3 地域和族别的解构与重构
    第4节 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4.4.1 家庭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4.4.2 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4.4.3 社会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第5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面临的问题
    第1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
        5.1.1 问卷简介
        5.1.2 数据分析
        5.1.3 调查结果
    第2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5.2.1 跳菜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
        5.2.2 跳菜产业化受时空和人际关系的限制
        5.2.3 跳菜产业化开发的界限难以确定
        5.2.4 跳菜产业化的人力资源匮乏
        5.2.5 跳菜产业链建设滞后
        5.2.6 网络宣传和市场管理不到位
第6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第1节 鼓励民间商演跳菜活动
        6.1.1 规范跳菜表演市场
        6.1.2 提高跳菜表演质量
        6.1.3 促进跳菜表演产业化运营
    第2节 加强政府推介跳菜活动
        6.2.1 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法规
        6.2.2 搭建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平台
        6.2.3 提升舞台跳菜的创新水平
    第3节 拓展外地跳菜表演市场
        6.3.1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6.3.2 有效联结区域特色产业
        6.3.3 精准定位文旅市场
第7章 结论
附录 A 问卷调查(消费者)
附录 B 问卷调查(从业者)
附录 C 部分访谈对象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松茸·流动·阶层 ——一个彝族村落的社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动态
        (一) 人类学关于饮食的研究
        (二) 关于“物的社会生命史”的研究
        (三) 野生菌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
        (四) 有关彝族村落社会文化的研究
    四、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菌香南华
    第一节 南华概况
        一、田野点概况
        二、南华县的历史沿革
        三、走进咪黑们
    第二节 历史上的咪黑们
        一、彝乡的传统生计
        二、村庄里的人情味
        三、咪黑们的传统信仰
    小结
第二章 从山野之物到高端商品:松茸的自然生命与市场化
    第一节 山野间的松茸
        一、认知的改变
        二、寻找松茸的互动
        三、地方性知识
    第二节 市场中的松茸
        一、七月的选择
        二、沟通市场的桥梁
        三、利益的奔波者
        四、品牌的打造与推介
    小结
第三章 松茸社会的阶层划分
    第一节 贫富差距的突显
        一、落寞的贫困者
        二、勤劳的回报
        三、合作的力量
        四、市场的弄潮儿
    第二节 松茸世界的区隔
        一、个人之间:利益的争夺
        二、群体之间:公共秩序的失约
        三、村落之间:不再“平等”的邻居
    小结
第四章 松茸世界的社会文化重塑
    第一节 文化的复兴
        一、传统信仰的新面貌
        二、仪式的创造——开山节
    第二节 社会的革新
        一、自我的拯救
        二、村落社会的治理
        三、松茸价值的再挖掘
    小结
结论: 松茸社会的人际互动与社会文化变迁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海峡两岸乡村规划建设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陆乡村发展背景
        1.1.2 台湾乡村发展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相关研究
        1.4.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及实践
        1.4.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及实践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乡村发展及调研综述
    2.1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基础
        2.1.1 梁簌溟乡村建设理论
        2.1.2 田园城市理论
        2.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4 文化景观理论
    2.2 外国乡村建设
        2.2.1 英国
        2.2.2 德国
        2.2.3 荷兰
        2.2.4 日本
        2.2.5 韩国
        2.2.6 外国乡村建设经验总结
    2.3 乡村人居环境发展趋势
        2.3.1 往生态方向发展
        2.3.2 往文化方向发展
    2.4 海峡两岸乡村建设历程与现状比较
        2.4.1 台湾乡村建设历程
        2.4.2 台湾乡村建设现状
        2.4.3 大陆乡村建设历程
        2.4.4 大陆乡村建设现状
        2.4.5 对比总结
    2.5 调研案例综述
        2.5.1 案例选取
        2.5.2 调研方式
        2.5.3 对比案例综述
        2.5.4 大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5.5 台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峡两岸乡村生态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3.1 乡村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3.1.1 斑块
        3.1.2 廊道
        3.1.3 基质
    3.2 乡村斑块
        3.2.1 乡村案例地形特征分析
        3.2.2 聚落斑块特征分析
        3.2.3 聚落斑块规模分析
        3.2.4 乡村聚落斑块特点总结
        3.2.5 聚落斑块规划策略总结
    3.3 乡村生态廊道
        3.3.1 道路生态廊道
        3.3.2 河道生态廊道
    3.4 乡村生态基质
        3.4.1 林地基质保护
        3.4.2 农田基质保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峡两岸乡村居住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4.1 乡村肌理
        4.1.1 乡村肌理的构成
        4.1.2 乡村肌理形成的影响因素
        4.1.3 乡村案例肌理演变特征
        4.1.4 乡村案例肌理现状
        4.1.5 乡村肌理规划策略总结
    4.2 乡村建筑风貌
        4.2.1 乡村建筑风貌构成
        4.2.2 乡村建筑风貌特点总结
        4.2.3 乡村建筑风貌影响因素
        4.2.4 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策略总结
    4.3 乡村公共空间
        4.3.1 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分析
        4.3.2 乡村案例公共空间特点分析
        4.3.3 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需求
        4.3.4 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策略总结
    4.4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
        4.4.1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类型
        4.4.2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形式
        4.4.3 乡村管理设施
        4.4.4 文体设施
        4.4.5 医疗保健设施
        4.4.6 社会福利设施
        4.4.7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总结
    4.5 乡村基础设施
        4.5.1 乡村基础设施类型
        4.5.2 乡村道路
        4.5.3 停车配置
        4.5.4 污水处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峡两岸乡村社会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5.1 乡村文化
        5.1.1 乡村文化传承特点
        5.1.2 乡村文化发展需求
        5.1.3 乡村文化规划策略总结
    5.2 社区产业
        5.2.1 两地产业模式
        5.2.2 第三产业和产业效益对比分析
        5.2.3 大陆乡村案例目前存在的问题
        5.2.4 乡村产业规划策略总结
    5.3 乡村治理
        5.3.1 乡村治理体系
        5.3.2 乡村治理的特点
        5.3.3 乡村治理的发展需求
        5.3.4 乡村治理规划策略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相关实践—里光明村规划和上洲村规划
    6.1 里光明乡村规划
        6.1.1 项目概况
        6.1.2 生态环境规划策略
        6.1.3 居住环境规划策略
        6.1.4 社会环境规划策略
    6.2 上洲村乡村规划
        6.2.1 项目概况
        6.2.2 生态环境规划策略
        6.2.3 居住环境规划策略
        6.2.4 社会环境规划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策略总结及展望
    7.1 人居环境规划策略总结
        7.1.1 生态环境规划策略总结
        7.1.2 居住环境规划策略总结
        7.1.3 社会环境营建策略总结
    7.2 总结与展望
        7.2.1 研究过程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台湾乡村社区访谈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文献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谁来做慈善?
        二、做什么样的慈善?
        三、个案研究:以“文化”为主轴
    第二节 文献梳理
        一、慈济研究:文化特质与社会影响
        二、当代中国宗教慈善研究:困境与转型
        三、宗教性非营利组织研究:海外经验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分析方法:质化研究方式
        二、田野进入:不同的途径
第二章 开端:慈济如何介入?
    第一节 灾难援助
        一、风灾前后:援助孔荡村的理由
        二、援助历程:救难及长程关怀
    第二节 村庄概况
        一、地理区位:苏北旧芦荡
        二、经济发展:摘掉“贫困”帽
        三、日常观念:村民的生活
        四、婚姻家庭:变迁中的传统
    小结
第三章 重点:传统怎样再建?
    第一节 重建背景
        一、乡风家风:大环境的变化
        二、修谱祭祖:孔荡村民的回归
    第二节 重建内容
        一、建筑规划:象征的实体表达
        二、活动开展:无形的精神建设
        三、振兴计划:待完成的尝试
    小结
第四章 场域:人们的不同反应
    第一节“点赞”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二节 信徒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三节 除草队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四节 义诊半日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小结
第五章 宗门:实践逻辑的构造
    第一节 登录编码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
        二、范畴提炼与模型
    第二节 法/修行
        一、所依理
        二、所择行
    第三节 己/自我
        一、对“现实我”的态度
        二、对“理想我”的认知
    第四节 家/亲伦
        一、伦理述说
        二、爱的升华
    第五节 群/众生
        一、处众心态
        二、处众方式
        三、生命共同体意识
    小结
第六章 感化:认同因何形成?
    第一节 晓娟的生命史
        一、童年时期:贫穷与温馨
        二、求学时期:无望而放弃
        三、婚姻生活:疲累中坚持
        四、进入慈济:孩子的成长
    第二节 敏怡的生命史
        一、辍学奋斗:挣扎着竞争
        二、婚姻生活:天空很黑暗
        三、进入慈济:震撼及期待
    第三节 庆岗的生命史
        一、回忆往昔:苦乐两不同
        二、感受因果:听老人讲古
        三、进入慈济:坚持并转变
    第四节 明瑞的生命史
        一、成长环境:全村有爱心
        二、婚姻生活:不见出头日
        三、事业发展:封闭信任感
        四、进入慈济:心门重开启
    小结
第七章 模式:塑造慈善之道
    第一节 慈善转向
        一、整体历程:精神因素的强化
        二、大陆足迹:延续与转折
    第二节 发展背景
        一、宗教因素:“先天”的性格
        二、权威影响:卡里斯玛式领袖
        三、社会因素:外部环境作用
        四、组织因素:内部需求推动
    第三节 模式特色
        一、多元救助:多角度复合型援助
        二、理念贯彻:特色的方式与视角
        三、文化推广:慈济人文在地结合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人文理念的作用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关于村庄建设:“文化援建”成功了吗?
        二、关于慈济发展:人文转向意味着什么?
    第二节 进一步讨论
        一、关于佛教慈善:共性的特点与趋势
        二、关于两岸关系:文化认同与情感纽带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田野资料
    第一部分 档案及活动记录
        一、孔荡大爱村资料
        二、江淮孔子文化发展基金会(筹)资料
        三、阜宁慈济活动记录
        四、台湾田野记录
    第二部分 影像资料
        一、重建孔荡大爱村
        二、大爱村建筑的文化意蕴
        三 村庄生活实录
        四 孔荡村中慈济人
        五、阜宁志工在台湾
        六、慈济人文精神
附录二 访谈记录编码表
附录三 参与式观察记录编码表
附录四 研究知情同意书
后记

(6)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美食文化在旅游产业的位置作用研究综述
        1.2.2 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相关研究综述
        1.2.3 产业融合的一般方法和模式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之处
        1.4.1 问题选择的创新
        1.4.2 学术观点的创新
        1.4.3 研究方法的特色
第二章 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融合模式研究
    2.1 概念界定
        2.1.1 美食文化
        2.1.2 旅游扶贫产业
        2.1.3 产业融合
        2.1.4 文化与产业融合
    2.2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的融合分析
        2.2.1 主动融合
        2.2.2 交叉融合
        2.2.3 互动融合
        2.2.4 文化与产业融合的融合动力
    2.3 基于产业链视角对延伸融合过程的分析
        2.3.1 对产业链影响因素体系的建立
        2.3.2 策略的组合和形成
第三章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的现状分析
    3.1 大化美食文化的现状及特色
        3.1.1 大化及其以达吽小镇为代表的美食文化
        3.1.2 大化美食文化的自然条件和资源
        3.1.3 大化美食文化的种类、规模
        3.1.4 大化美食文化和文化产品
    3.2 大化美食产品所形成的产业
        3.2.1 美食生产种养环节的相关产业
        3.2.2 美食转换环节的相关产业
        3.2.3 美食营销环节的相关产业
    3.3 大化美食产销与旅游结合所形成的产业
        3.3.1 以“吃”为核心的大化美食旅游概况
        3.3.2 以“5要素”为核心的大化美食旅游概况
    3.4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延伸
        3.4.1 大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4.2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现状
        3.4.3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潜在前景
    3.5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扶贫效应
        3.5.1 大化县旅游及美食文化对旅游扶贫的促进作用
        3.5.2 大化达吽小镇美食文化建设的扶贫效应
第四章 影响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链的因素体系
    4.1 大化美食文化及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模型
        4.1.1 以美食文化为特色的产业链结构
        4.1.2 以“吃”为核心的美食产业链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
        4.1.3 影响美食产业链三环节的主要文化及产业的一般维度
    4.2 影响供给端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因素分析
        4.2.1 供给端文化与产业维度的选择
        4.2.2 供给端文化与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4.3 影响转换端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因素分析
        4.3.1 转换端文化与产业维度的选择
        4.3.2 转换端文化与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4.4 影响需求端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因素分析
        4.4.1 需求端文化与产业维度的选择
        4.4.2 需求端文化与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4.5 各环节影响因素的运用设想
        4.5.1 层次结构模型
        4.5.2 构建判断模型
第五章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策略组合
    5.1 供给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业融合策略组合
        5.1.1 供给端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分析
        5.1.2 供给端目标层与准则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5.1.3 供给端准则层与对应指标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5.2 转换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业融合策略组合
        5.2.1 转换端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分析
        5.2.2 转换端目标层与准则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5.2.3 转换端准则层与对应指标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5.3 需求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业融合策略组合
        5.3.1 需求端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分析
        5.3.2 需求端目标层与准则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5.3.3 需求端准则层与对应指标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第六章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方案与建议
    6.1 三类不同产业融合方案
        6.1.1 供应端与转换端融合方案
        6.1.2 转换端与需求端融合方案
        6.1.3 供应端与需求端融合方案
    6.2 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建议
        6.2.1 建议一:因地制宜发展美食文化旅游产业主动融合
        6.2.2 建议二:建立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品牌赋能文旅产业融合
        6.2.3 建议三:健全康养美食产业体系,文化引领上中下游产业链和新业态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7)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民族村寨
        三、民族村寨旅游
        四、旅游扶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环境贫困理论
        二、资源诅咒理论
        三、精准扶贫理论
        四、乡村治理理论
        五、土地产权理论
        六、文化资本理论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一、资源禀赋
        二、脱贫攻坚
        三、市场驱动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二、扶贫绩效计算
        三、绩效评价分析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四、福利改进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一、肇兴侗寨概况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不足及展望
    结论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物与社会的研究取向
        (二)作为符号消费的物体系
        (三)布迪厄资本实践理论
        (四)学界对咖啡的研究视角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点
    五、田野点介绍
第一章 故事之源: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第一节 现代世界体系中的物及其历史
        一、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咖啡的全球传播
        二、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其反思
        三、早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洋物”观
    第二节 咖啡在中国:身份被区隔的历史
        一、从晚清到民初——:模糊不清的西洋饮品
        二、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口岸消费的饮品
        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小资”的标签
    第三节 开放时代咖啡消费的兴起
        一、开放时代:情调与有闲的咖啡消费
        二、嗜好时代:咖啡产业模式多样化
        三、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小结
第二章 朱苦拉咖啡历史的地方叙述
    第一节 朱苦拉的历史与生态
        一、朱苦拉地区的历史叙述
        二、朱苦拉地区的自然生境
        三、朱苦拉咖啡的生态适应
    第二节 传教士将咖啡引种朱苦拉
        一、历史背景:天主教在清代的传教策略
        二、关键人物:在云南的天主教传教士
        三、重要事件:田德能传教士将咖啡引入朱苦拉
    第三节 咖啡树在朱苦拉地区的权属变迁
        一、传教士的咖啡树(1904-1952)
        二、村民集体所有的咖啡树(1952-1982)
        三、包产到户的咖啡树(1982-2013)
        四、渔泡江两岸的经济之树(2013至今)
    小结
第三章 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
    第一节 加工工艺层面:从果实到饮品
        一、朱苦拉咖啡加工制饮工艺的习得
        二、朱苦拉咖啡的传统制饮工艺的内容
    第二节 日常生活层面:朱苦拉咖啡的多重身份
        一、传教士带来的新物种(1904-1952)
        二、值钱的经济作物(1952-1982)
        三、地方土特产(1982-2007)
    第三节 身体感层面:朱苦拉人的咖啡观
        一、颇有讲究的朱苦拉咖啡
        二、国际标准体系下的朱苦拉咖啡
        三、咖啡的物性与符号化要素
    小结
第四章 朱苦拉咖啡的市场化
    第一节 市场开发
        一、商业资本进入
        二、举办咖啡文化论坛
        三、各媒体拍摄纪录片
        四、政府聚焦施策
    第二节 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博弈与冲突
        一、朱苦拉地方社会传统生计模式
        二、价格之外:渔泡江两岸咖啡交易中的冲突
        三、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力量博弈
    第三节 朱苦拉咖啡的消费:从乡村到城市
        一、朱苦拉咖啡在村落:手工咖啡产品的出现
        二、朱苦拉咖啡在宾川:与宾川咖啡文化的交融
        三、朱苦拉咖啡在昆明:走向品牌化
    小结
第五章 卷入市场后的朱苦拉地方社会
    第一节 朱苦拉社会自我观念的延伸
        一、朱苦拉人的自我观念
        二、咖啡成为朱苦拉社会的一部分
        三、依赖市场后的朱苦拉社会面貌
    第二节 市场化带来的朱苦拉社会之变
        一、自我裂变:朱苦拉村落内部
        二、他者眼光:村落之间的关系
        三、反观自我:朱苦拉社会生计观念的变迁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10)理与义: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与精英 ——鲁西南东县的个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一) 理与义的对立:资本与治理的冲突论
        (二) 理与义的交织:资本与治理的融合论
        (三) 理与义的疏离:资本与治理的无关论
        (四)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分析视角与研究假设
        (一) 分析视角:过程-事件中的主体互动分析
        (二) 研究假设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 乡村振兴
        (二) 资本下乡
        (三) 乡村治理
        (四) 乡村精英
    五、研究设计、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 框架设计
        (二) 研究方法
        (三) 资料来源
第二章 资本主导精英:主导型治理
    一、资本返乡与治理重构
        (一) 乐村之“乱”:失序的村庄
        (二) 政府动员与能人回请
        (三) 资本化精英的权威塑造
    二、资本治村:分配式治理与有限整合
        (一) 外力引入与策略性管理
        (二) 经营村庄与一致性行动
        (三) 股份合作与协作秩序
    三、资本下乡中的高效动员与治理风险
        (一) 乡村公共性重构与有序治理
        (二) 利益、控制与集体经济崛起
        (三) 资本主导下的精英治村
    四、小结
第三章 资本精英合作:合作型治理
    一、引资入村:集体与农民的主动呼唤
        (一) 山背村的穷:资源、产业与农民
        (二) 乡土精英与发展型治理
        (三) 资本进村:乡土情感中的理性选择
    二、引地入股:乡村对接资本的组织平台
        (一) 土地吸纳中的关系调节
        (二) 合作社:兼具市场与乡土的纽带
        (三) “权力—资本”有效整合下的产业发展
    三、经济合作中的利益协调与开放治理
        (一) 作为“双管理者”的村治精英
        (二) 权责对等与村社自主
        (三) 利益联结与均衡秩序
    四、小结
第四章 资本精英竞争:博弈型治理
    一、资本主动下乡:寻求利益的理性选择
        (一) “平稳”的村庄:资本下乡的环境
        (二) 乡土联系与资本特性
        (三) 联结机制:资本、农户与村庄精英
    二、治理博弈:新权威崛起与权力平衡
        (一) 两个合作社之争
        (二) 村、社关系的紧张
        (三) 从经济到政治:新精英的出现
    三、多元化主体与权威再造
        (一) 权力争夺:村庄场域中的资本转换
        (二) 秩序结构的分化与重组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问题回应
    二、资本、精英与乡村治理形态
    三、资本下乡中的融合性治理机制构建
    四、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生产讲究绿色 树立品牌意识 长兴农产品跟着上海市场“跳舞”(论文参考文献)

  • [1]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D]. 黎雪.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2]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D]. 火彦昌. 大理大学, 2020(05)
  • [3]松茸·流动·阶层 ——一个彝族村落的社会文化研究[D]. 张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海峡两岸乡村规划建设对比研究[D]. 李闻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D]. 戴宏朵.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6]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李敏. 广西大学, 2020(07)
  • [7]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8]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D]. 郭周卿.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1)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理与义: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与精英 ——鲁西南东县的个案比较研究[D]. 万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聚焦绿色生产,树立品牌意识 长兴农产品与上海市场“共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