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一、高血压患者心理卫生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康雄[1](2021)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调查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因素。2.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来探讨症状困扰、社会支持、自我管理对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定量分析模型中各影响因素对患者主观幸福感的作用路径及强弱,为医护人员实施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干预提供实证支持。方法:1.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两所三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327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透析患者症状困扰量表、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2.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进行描述。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资料,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差异,不符合正态性、方差齐性的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各影响因素与患者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深入挖掘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验证症状困扰、社会支持、自我管理对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作用路径及其作用效应,并用AMOS中的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技术检验该模型的中介效应。结果:1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1.1在主观幸福感现状方面:主观幸福感水平总体得分为(71.02±17.42)分,维度均分为(3.95±0.97)分,6个维度的均分分别为:健康的担心(3.35±1.24)分、精力(4.28±1.01)分、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2.61±0.95)分、愉快或忧郁的心境(4.94±1.31)分、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4.03±0.86)分、松弛与紧张(3.77±1.15)分。按照量表的相关评价标准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48分(较低水平)36人(占比11.01%)、49-72分(中等水平)124人(占比37.92%)、73-96分(较高水平)157人(占比48.01%)、97-120分(高水平)10人(占比3.06%)。1.2在社会支持现状方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4.62±8.58)分,维度均分为(3.46±0.86)分,其中主观支持总分为(19.04±4.82)分,客观支持总分为(9.63±2.94)分,社会支持利用度总分为(5.95±2.07)分,维度均分分别为(4.76±1.20)分、(3.21±0.98)分、(1.98±0.69)分。1.3在自我管理现状方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49.24±11.59)分,维度均分为(2.46±0.58)分,4个维度伙伴关系、执行自我护理、问题解决、情绪处理的总得分分别为(7.83±2.67)分、(18.59±4.50)分、(13.89±2.94)分、(8.93±2.94)分,均分分别为(1.96±0.67)分、(2.66±0.64)分、(2.78±0.59)分、(2.23±0.74)分。1.4在症状困扰现状方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总得分(20.50±14.76)分,维度均分(0.68±0.49)分。其中精神症状困扰得分(3.30±5.09)分,维度均分(0.66±1.02)分;躯体症状困扰得分(17.20±11.15)分,维度均分(0.69±0.45)分;症状有无得分(7.66±4.60)分,症状困扰程度得分(12.84±10.60)分。1.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业、工作状况、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状况、疾病了解情况、家庭人均收入、医保类型、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自评、自理能力、睡眠状况、对家庭造成经济负担、照护负担及对生活满意度自评不同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生活状况满意度评价、问题解决、精神症状总分、自我感觉睡眠状况、社会支持利用度、伙伴关系、自理能力、执行自我护理、客观支持依次纳入回归方程,以上因素能够解释因变量73.80%的变异(F=103.08,P<0.001)。1.6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症状困扰与社会支持、自我管理、主观幸福感呈显着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r=-0.286,-0.391,-0.588;社会支持、自我管理、主观幸福感呈两两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r=0.638,0.616,0.640。2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将症状困扰作为外生潜变量、主观幸福感作为内生潜变量,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修正模型拟合良好,X2=121.648,X2/df=1.484,RMSEA=0.039,GFI=0.972,AGFI=0.947,NFI=0.972,RFI=0.964,IFI=0.991,TLI=0.988,CFI=0.991。症状困扰(β=-0.501,P<0.001)、社会支持(β=0.301,P<0.001)、自我管理(β=0.270,P<0.001)可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症状困扰也可通过社会支持(β=-0.126,P<0.001)、自我管理(β=-0.064,P<0.001)、社会支持—自我管理(β=-0.074,P<0.001)三条路径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结论:1.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中低主观幸福感的占48.93%,该类人群主观幸福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工作状况、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状况、疾病了解情况、家庭人均收入、医保类型、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自评、自理能力、睡眠状况、对家庭造成经济负担、照护负担及对生活满意度是其影响因素。提示医护人员根据影响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2.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我管理呈正相关,与症状困扰呈负相关。症状困扰、社会支持、自我管理可以直接预测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症状困扰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自我管理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因此照护者及医务人员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正性情感与积极情绪的产生。

胡玲[2](2021)在《老年人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及城乡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流行现状及特点,探索老年人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分析我国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作用差异,从而为后续队列研究、相关干预策略制定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2018年数据,以我国≥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抑郁症状由10项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10)测量,将总分≥12分定义为有抑郁症状。研究自变量涉及社会人口学特征、身体健康状况、健康相关行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满意度六方面。使用SAS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R软件进行Group Lasso筛选变量、老年人抑郁症状风险列线图建立和评估;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和修正。结果:1.共纳入8339名老年人,CESD-10得分中位数为7(3,13)分;30.09%老年人(2509名)有抑郁症状。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流行率(37.09%)高于男性(23.48%),西部地区(36.21%)高于中部地区(30.81%)高于东部地区(23.58%),文盲(39.66%)高于小学文化水平(31.69%)高于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18.77%)。2.Group Lasso筛选的性别、区域位置、城乡、教育水平、健康自评、疼痛、视力、躯体功能、残疾、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困难、社交活动、高强度体力活动、睡眠时间、胃部或消化系统疾病、低保户、金融资产、健康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均与老年人抑郁症状相关(p<0.05),用于构建列线图。3.所构建列线图训练集AUC为0.825(95%CI:0.813–0.836),测试集AUC为0.826(95%CI:0.809–0.843);校准曲线反映所构建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4.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CESD-10得分中位数分别为6(3,11)、8(4,14),抑郁症状流行率分别为22.56%、35.29%。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身体健康差、生活满意度低、睡眠时间、慢性病对抑郁的总效应分别为-0.398、0.532、0.243、-0.110、0.280,共解释抑郁44.4%的变异。6.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模型在城乡老年人之间不具有模型恒等性:(1)社会经济地位对城市老年人慢性病没有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004,p=0.844),而在农村老年人中,社会经济地位会减低慢性病的风险(路径系数为-0.168,p<0.001);(2)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差的影响大于城市老年人(路径系数分别为-0.497、-0.388,p<0.05);(3)身体健康状况差对城市老年人抑郁直接影响高于农村老年人(路径系数分别为0.460、0.423,p<0.05)。结论:老年人抑郁症状流行率较高,特别是女性、农村、教育水平低的老年人,需要加强老年人抑郁症状干预,减低老年人抑郁症状负担,从而促进健康老龄化。抑郁症状受人口学特征、身体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地位、社交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列线图能对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进行可视化展示且对个体抑郁风险预测效果良好,可用于制作抑郁筛查工具以指导抑郁预防干预工作。城乡老年人抑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阮飞燕[3](2020)在《乳腺癌患者品格优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积极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基于应激系统理论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品格优势、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探讨乳腺癌患者品格优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为提高乳腺癌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实施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2018年2~12月,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57名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品格优势量表(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VIA-I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The 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Th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幸福感指数量表(The Index of Well-being Scale,IWB)进行调查。运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描述和分析,主要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构方程的模型构建采用Amos 21.0软件,采用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估计偏差校正的95%的置信区间。结果1.乳腺癌患者主观幸福感均分为(9.90±2.47)分,其主观幸福感水平在居住地、婚姻状况、家庭关系、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保支付方式、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乳腺癌患者品格优势四个要素的得分分别是:感性-自我聚焦均分为(7.01±1.08)分,感性-他人聚焦均分为(6.88±0.81)分,理性-自我聚焦均分为(6.40±0.69)分,理性-他人聚焦均分为(7.10±0.94)分。(1)乳腺癌患者的感性-自我聚焦得分在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目前职业状况、家庭月收入、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化疗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感性-他人聚焦得分在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家庭关系、目前职业状况、家庭月收入、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理性-自我聚焦得分在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家庭关系、目前职业状况、家庭月收入、是否化疗、是否保留乳房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理性-他人聚焦得分在文化程度、家庭关系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品格优势四要素、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和积极应对方式相互间均两两呈正相关(r=0.157~0.647,P<0.01),而与消极应对方式均不相关。4.领悟社会支持在品格优势与主观幸福感间起中介作用。5.积极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品格优势与领悟社会支持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1.一般人口学资料中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家庭收入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均对乳腺癌患者品格优势、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水平有一定影响。2.品格优势、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均两两呈正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均不相关。3.品格优势不仅可直接影响乳腺癌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还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以及积极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效应来间接影响乳腺癌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尹宁宁[4](2020)在《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理状况的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生化指标和病人心理的干预治疗,以改善老年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为以后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提供运动干预的实验理论与实践依据。推广传统体育养生理念,使其在“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新时代“体医融合”提供新的探讨路径。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组别:健身气功组、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干预时间为12周,健身气功组和太极拳组的患者每周干预5次,每次60分钟,患者从始至终在同一小组同一教练的指导下参与实验。健身气功组的干预内容为健身气功自编套路,太极拳组为陈氏18式太极拳,对照组为糖尿病健康教育。分为生理指标和心理问卷调查。生理指标为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和C肽水平。心理问卷调查为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WB)、以及流调中心抑郁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结果:1)12周干预后,健身气功组、太极拳和对照组组内FBG和Hb A1C有所下降,但在干预前后组内及干预后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健身气功组C肽在干预后有所下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组C肽在干预后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之间呈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健身气功组和太极拳组的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在干预后显着提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组内干预前后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在干预后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健身气功组的抑郁指数在干预后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组和对照组抑郁指数有所下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抑郁指数在干预后呈现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是有积极作用的,能够稳定降低患者的FBG和Hb A1C水平,太极拳能够显着降低患者C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2)健身气功和太极拳有利于调节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幸福感,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健身气功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具有更加显着的效果。3)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是适宜的治疗方式,建议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中进行推广。

王齐[5](2020)在《齐齐哈尔地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掌握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从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相关情况、家庭关怀、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等角度分析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路径,为制定提高尿毒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7月在齐齐哈尔地区25家具有血液透析资质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情况通过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收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家庭功能、领悟社会支持以及医学应对方式分别通过一般健康问卷(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12)、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PGAR)、领悟社会支持量表(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MSPSS)以及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进行调查。所有数据处理和分析应用IBM SPSS 24.0和AMOS 22.0软件进行。所有统计学检验的显着性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参与本次调查的769名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GHQ-12量表平均得分为5.04±2.74分。调查对象中心理障碍筛查阳性者共计55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2.3%。2.自评身体健康状况,自理能力,家庭功能,社会支持以及屈服的应对方式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筛查阳性的相关因素(P<0.05)。自评身体健康状况一般或者较差者发生心理障碍的风险分别是自评健康状况较好者的2.43倍(95%CI:1.357-4.351)和2.757倍(95%CI:1.336-5.689);部分自理以及不能自理的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风险分别是完全自理的患者的1.71倍(95%CI:1.037-2.819)和5.968倍(95%CI:0.659-54.086);家庭功能中度障碍或者重度障碍者发生心理障碍的风险分别是家庭功能良好者的2.464倍(95%CI:1.5-4.048)和4.453倍(95%CI:1.353-14.657);社会支持得分高的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风险低(OR=0.967,95%CI:0.948-0.985)。倾向于选择屈服方式的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风险增加(OR=1.471,95%CI:1.343-1.612)。3.结构方程结果显示,疾病情况、自评健康、社会支持以及家庭功能是尿毒症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其中,疾病情况、自评健康以及社会支持可直接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同时,社会支持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家庭功能以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结论:1.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筛查阳性率较高。2.自评身体健康状况,自理能力,家庭功能,社会支持以及屈服的应对方式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筛查阳性的相关因素。自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自理能力差,家庭功能障碍,社会支持得分低以及屈服的应对方式是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3.疾病情况、自评健康和社会支持可以直接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家庭功能可以通过作用于社会支持间接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王珊[6](2020)在《正念干预研究现状及其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中国背景下正念干预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而系统把握国内正念干预的研究现状;探讨心理弹性10条目量表(CD-RISC10)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中的适用性,分析心理弹性及正念在AS患者正念潜在特质上的差异,并依据心理弹性动力系统模型,探讨AS患者的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符合临床患者住院时长的短期正念训练方案,探讨短期正念训练对AS患者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CNKI数据库中建库至2018年期间收录的涉及正念干预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采用便利取样对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山西省某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228名住院患者,采用一般个人情况调查表、心理弹性10条目量表(CD-RISC10)、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情绪调节策略量表(ERQ)、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FAI)、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ROC曲线分析,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采用配对法将符合标准的68名AS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短期正念训练,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两次心理测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有效文献439篇;国内正念干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点:正念疗法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应用、正念减压疗法的应用、正念冥想在医护人员中的应用、正念干预对心理健康和运动表现的影响、正念认知疗法的应用、正念疗法对幸福感的影响。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中文版CD-RISC-10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3,分半信度为0.846;与正念水平、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p<0.01),而与消极情绪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01);CFA表明,单维模型拟合指数较好;心理弹性高分组被试得分显着高于低分组;ROC曲线表明,量表的截断值为29.5,灵敏度为0.647、特异度为0.739、Youden指数为0.386。(2)AS患者心理弹性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是否存在并发症及发病前是否存在劳累和情绪问题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心理弹性与正念、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情绪调节策略、家庭关怀度及社会支持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p<0.01);而消极情绪、神经质与其他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01)(4)不考虑一般资料时,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的依次为:家庭关怀指数、神经质、开放性、严谨性、主观支持、觉知地行动、消极情绪、认知重评、支持利用度、外向性、观察和宜人性;考虑一般资料时,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的依次为:家庭关怀度、神经质、开放性、婚姻状况、不判断、认知重评、严谨性、职业、观察、并发症、宜人性、表达抑制、文化程度、消极情绪和觉知地行动。(5)AS患者正念潜在类型可分为高正念、不判断的观察、低正念、不判断的描述4类;不同正念类型的AS患者在正念各维度及总分、心理弹性得分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干预研究结果显示:(1)干预前,两组被试除了在觉知地行动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他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被试在正念的5个维度、正念总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心理弹性、家庭关怀度4个维度、家庭关怀指数、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评定总分上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消极情绪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家庭关怀度中的亲密度上和社会支持评定中的客观支持上两组被试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对照组干预前后除了在正念中的不行动水平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外,其余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干预后正念及其5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情绪调节策略及其2个维度、心理弹性、家庭关怀度及其5个维度、社会支持及其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均显着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消极情绪显着低于干预前(p<0.01);但在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上,干预前后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正念和家庭关怀度指数的干预主效应显着(p1<0.05,p2<0.01);正念、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情绪调节策略、家庭关怀度指数和社会支持评定的时间主效应显着(p<0.05);各测量指标在时间和干预上的交互作用显着(p<0.05)。结论:(1)国内正念干预研究起步较晚,具有跨学科性,未来要增加正念干预的实证研究,提高正念干预疗效的可信度。(2)中文版CD-RISC-10单维性较好,在AS群体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对于筛查AS患者的正念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助于开展后续的心理治疗,建议临床使用。(3)AS患者的重要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依次为:家庭关怀指数、开放性、严谨性、主观支持、觉知地行动、认知重评、支持利用度、外向性、观察和宜人性,符合心理弹性动力系统模型。(4)AS患者的心理状况在不同正念潜在类别上存在差异,对AS患者的心理干预可根据不同正念特质进行个性化的治疗。(5)短期正念训练能够提高AS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其保护性因素。具体表现为:短期正念训练能提高AS患者的正念水平、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策略(主要是通过提高认知重评)、家庭关怀度及社会支持,但对客观支持没有显着影响。此外,由研究结果无法准确得出短期正念训练对有觉知地行动、不行动、表达抑制这3个维度有显着影响。

夏宇[7](2020)在《老年人衰弱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多重中介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20世纪末,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激增是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核心原因,应对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由之路。基于老年人口年龄和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的特征,由此产生的老年衰弱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衰弱会增加老年人的失能率、住院率、死亡率等多种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率,从多方面影响其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而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对老年衰弱与生活满意度的关联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了解山东省老年人衰弱现状,了解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在老年衰弱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出台和措施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降低老年人衰弱程度,提高生活满意度。研究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73169),以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18个社区及18个村庄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共7070个样本。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人口基本特征、健康生活特征、基本经济特征、社会支持状况、一般自我效能感、生活满意度等相关信息,调查工具包括自制调查问卷和量表。采用SPSS 24.0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运用Amos21.0建立多重中介模型,Bootstrap方法重复取样2000次检验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在老年衰弱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本研究发现处于衰弱状态、城市、单身、不进行身体锻炼、医疗卫生服务时间可及性越大、三餐不规律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较低(P<0.05);年龄越大、无业、近期未进行体检、个人收入越高、无欠款、心理弹性程度高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较高(P<0.05)。衰弱与生活满意度(rs=.327,P<0.001)、社会支持(rs1=0.229,rs2=0.246,P<0.001)、一般自我效能感(rs=-0.369,P<0.001)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rs1=-0.525,rs2=-0.517,P<0.001)、一般自我效能感(rs=0.273,P<0.001)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rs1=-0.203,rs2=-0.229,P<0.001)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衰弱通过社会支持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而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总效应值为-0.201。结论与建议:山东省老年人衰弱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起到多重中介作用,即衰弱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亦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生活满意度,还可以直接对生活满意度进行影响。为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提出以下建议:(1)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老年人的经济、情感和生活支持,丰富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构建一个孝老、敬老、养老的良好社会环境:(2)社区中积极宣传老年人健康生活知识,为老年人口提供多样化社会心理照护服务,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程度,增进老年人与社区、社会的关联,增进社会支持;(3)加强精神支持与慰藉建设,为老年人群提供更多的养老保障,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为老服务供给体系。

何桂连[8](2020)在《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生存质量及其照护者照护负担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调查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调查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照护者的照护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3)探讨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生存质量与照护者照护负担之间的相关关系;(4)探讨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的家属照护者在提供照护服务、接受居家护理机构管理过程的照护体验,探讨长期护理保险对照护者及其照护对象的影响,为减轻照护者照护负担、提高受益老人生存质量以及完善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1.量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7月对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161名)及其照护者(161名)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受益老人一般资料调查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世界卫生组织幸福感指数量表以及照护者的一般资料调查表、ZBI照护者负担量表,分别探讨受益老人生存质量以及照护者照护负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2.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7月9月对广州市14名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的家属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受访者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服务的个人感受及建议,运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研究结果1.量性研究结果1.1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生存质量的现状(1)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生存质量总分为(41.17±7.79)分,低于同类研究人群得分(50.26±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89,P<0.001);生存质量四个领域得分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环境(11.38±2.71)、社会关系(10.36±3.16)、心理(9.86±2.08)、生理(9.56±1.89),四个领域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7.2%的受益老人自评健康状况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24.8%的受益老人自评生存质量为差或很差。(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住所电梯情况、平均每周出门活动次数、享受长护险待遇时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近一年住院次数、主观幸福感、抑郁、焦虑、照护者类型及照护者生活满意度的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生存质量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一年住院次数、平均每周出门活动次数、抑郁得分、焦虑得分、主观幸福感是受益老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近一年住院总次数≥2次、较多的平均每周出门活动次数、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程度抑郁、较低程度焦虑的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其生存质量越高。1.3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照护者的照护负担现状(1)照护者照护负担总分的中位数为26.00,高于国内同类研究人群得分(21.12±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44,P<0.001);个人负担及责任负担得分的中位数分别为17.00和6.00,有70.2%的照护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照护负担。(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户籍地、职业、照护者类型、与照护对象的关系、照护时长、每月平均休息时间、生活满意度、照护期间需要帮助情况、照护者慢性疾病患病情况、照护对象居住状况、照护对象平均每周出门活动次数的照护者照护负担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照护者照护负担的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与照护对象的关系、照护时长及照护对象平均每周出门活动次数是照护者照护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自评生活满意度越高、与照护对象的关系越密切、照护时间越长、照护对象平均每周出门活动次数越多的照护者,其照护负担越重。1.5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生存质量与照护者照护负担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的环境领域得分与照护者负担量表的照护负担总分、个人负担得分及责任负担得分均呈负相关(r=-0.302,P<0.01;r=-0.240,P<0.01;r=-0.321,P<0.01)。2.质性研究结果家属照护者在提供照护服务、接受居家护理机构管理过程的照护体验,共提炼出3个主题:主题一:家属照护者的收获(经济负担得以减轻、照护知识和技能得以增长、照护思维有所改变、能及时获得照护指导、感受到社会支持的温暖),主题二:照护对象的收获(照护对象的消极情绪有所改善、照护对象的照护问题得以解决),主题三:管理模式的不足(对家属照护者的准入要求较单一,日常照护服务监督方式待完善,处于劳动年龄的家属照护者缺乏社会保障)。研究结论1.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的生存质量不容乐观,且伴随着严重的多病共存现象及心理健康问题,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近一年住院次数、平均每周出门活动次数、主观幸福感、抑郁及焦虑。2.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照护者的照护负担处于轻中度水平,但是普遍存在照护负担问题,其照护负担的影响因素包括生活满意度、与照护对象的关系、照护时长及照护对象平均每周出门活动次数。3.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生存质量的环境领域得分与照护者照护负担总分、个人负担得分及责任负担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护士应针对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生存质量及照护者照护负担的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受益老人的生存质量和减轻照护者的照护负担。4.在家属照护者提供照护服务、接受居家护理机构管理过程中,照护费用的补贴、照护知识及技能培训、回访护士的照护指导及健康宣教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减轻家属照护者的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提高照护对象的生存质量,以及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居家照护服务的规范化发展,这也证实了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服务对减轻家属照护者的照护负担及提高受益老人的生存质量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李露[9](2020)在《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脱离在照顾负担与疲劳、负性情绪的中介与调节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工作压力源-脱离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脱离与照顾负担、疲劳与负性情绪的关系,为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积极心理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性研究,于2017年12月~2018年4月在安徽省某医院两院区肿瘤科就诊的242例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心理脱离量表、疲劳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测量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水平、心理脱离水平、疲劳水平以及焦虑、抑郁水平。运用单因素分析、回归分析以及中介与调节效应检验,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总均分为(29.67±13.61)分。照顾负担在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总共照顾时间、是否与人一起照顾、身体状况、患者肿瘤类型、疾病分期、患者自理程度这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脱离总均分为(9.53±3.97)分。照顾者心理脱离在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身体状况、患者疾病分期、患者自理程度这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总均分为(6.4±3.61)分,处于中等水平。照顾者疲劳在年龄、工作情况、总共照顾时间、是否与人一起照顾、身体状况、患者疾病分期这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总均分为(35.86±9.64)分。照顾者焦虑在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身体状况、患者自理程度这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总均分为(35.56±10.01)分。照顾者抑郁在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身体状况这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与疲劳、焦虑及抑郁呈正相关,心理脱离与照顾负担、疲劳、焦虑及抑郁呈负相关。(7)心理脱离在照顾负担与疲劳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8)心理脱离在照顾负担与焦虑、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与调节作用。结论(1)照顾者普遍存在低-中等水平照顾负担;心理脱离水平普遍偏低,高达61.6%的照顾者处于低心理脱离水平。(2)照顾者心理脱离与照顾负担、疲劳和负性情绪呈显着负相关。(3)心理脱离在照顾者照顾负担与疲劳、负性情绪之间存在中介与调节效应。

崔春影[10](2020)在《辽宁省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男性劳动力大量涌进城市,对农村妇女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辽宁省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现状,从人口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研究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水平,进而为改善农村妇女心理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在辽宁省随机抽取六个城市(沈阳市、大连市、本溪市、朝阳市、锦州市和阜新市等),每个城市随机抽取一个区或县城,每个区或县城随机抽取一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一个村庄,对每个选定村庄的年龄≥18岁、精神正常且有自主能力、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已婚妇女进行面访调查。本次研究共发放1794份问卷,最终收回1456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81.2%。应用生命质量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测量农村妇女生命质量状况;应用UCLA孤独量表((Loneliness scal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Angels)测量农村妇女孤独感程度;应用生活满意度量表(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测量农村妇女生活满意程度;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测量农村妇女睡眠质量水平;应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测量农村妇女心理弹性;应用一般情况量表调查农村妇女的人口学因素。应用SPSS 20.0和SAS9.4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农村留守妇女615名,非留守妇女841名。在基本特征比较中,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在劳动压力程度、体育锻炼、照顾老人、抚养孩子、生活事件、负债情况及婚姻安全感中存在显着差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妇女生理健康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活满意度(Beta=0.222)、婆媳关系(关系不好VS.关系好,Beta=-0.167;关系一般VS.关系好,Beta=-0.082)、孤独感(Beta=-0.155)、婚姻安全感(安全VS.不安全,Beta=0.148;一般VS.不安全,Beta=0.144)、睡眠质量指数(Beta=-0.134)和生活事件(Beta=0.121);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活满意度(Beta=0.277)、睡眠质量指数(Beta=-0.163)、孤独感(Beta=-0.153)、婆媳关系(关系不好VS.关系好,Beta=0.148)、劳动压力(低度VS.高度,Beta=0.118)和年收入(Beta=-0.116);社会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婚姻安全感(安全VS.不安全,Beta=0.208)、心理弹性(Beta=0.195)、睡眠质量指数(Beta=-0.184)、孤独感(Beta=-0.137)、婆媳关系(关系一般VS.关系好,Beta=-0.104);环境领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活满意度(Beta=0.304)、婆媳关系(关系一般VS.关系好,Beta=-0.163)、劳动压力(低度VS.高度,Beta=-0.152)、生活事件(Beta=0.131)、心理弹性(Beta=0.131)、体育锻炼(Beta=-0.113)和年收入(Beta=-0.111)。在非留守妇女中,生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心理弹性(Beta=0.250)、生活满意度(Beta=0.209)、睡眠质量指数(Beta=-0.119)和体育锻炼(Beta=-0.109);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活满意度(Beta=0.251)、心理弹性(Beta=0.222)、体育锻炼(Beta=-0.120)、生活事件(Beta=0.105)和睡眠质量指数(Beta=-0.102);社会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心理弹性(Beta=0.245)、孤独感(Beta=-0.161)、劳动压力(低度VS.高度,Beta=0.155)、劳动压力(中度VS.高度,Beta=0.137)和婆媳关系(关系一般VS.关系好,Beta=-0.104);环境领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心理弹性(Beta=0.308)、生活满意度(Beta=0.263)、劳动压力(低度VS.高度,Beta=0.176)、劳动压力(中度VS.高度,Beta=0.115)和生活事件(Beta=0.156)。在生命质量比较研究中,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农村非留守妇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均高于留守妇女。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具有统计学差异。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在人口学特征上存在显着差异,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结果提示,对于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提高文化水平及开展农村文体活动,改善婆媳关系、降低孤独感、提高婚姻安全感、心理弹性水平、生活满意度和睡眠质量,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

二、高血压患者心理卫生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血压患者心理卫生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尿毒症的概述
        1.2 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概述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国外研究现状
        2.2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操作性定义
        4.1 主观幸福感
        4.2 社会支持
        4.3 自我管理
        4.4 症状困扰
    5 研究路线
第一部分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类型与抽样方法
        2.2 样本量的确定
        2.3 研究工具
        2.4 调查过程
        2.5 统计学方法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学方法
    3 调查结果
        3.1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3.2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
        3.3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现状
        3.4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3.5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现状
        3.6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3.7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3.8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
        4.2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在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4.3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相关分析
第二部分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2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原理
        2.1 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变量类型及含义
        2.2 结构方程模型分类
        2.3 结构方程模型表达方式
    3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过程
        3.1 模型设定
        3.2 模型拟合
        3.3 模型评估
        3.4 模型修正
    4 结果
        4.1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初始模型的构建
        4.2 模型拟合结果及评价
        4.3 模型中各相关因素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5 讨论
        5.1 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
        5.2 自我管理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效应
        5.3 症状困扰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老年人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及城乡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老年人抑郁症状相关因素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老年人抑郁症状城乡差异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乳腺癌患者品格优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积极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主观幸福感
    2.2 品格优势
    2.3 应对方式
    2.4 领悟社会支持
    2.5 理论依据
    2.6 品格优势、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2.7 研究问题及假设
    2.8 研究目的及意义
    2.9 技术路线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样本量估计
    3.3 抽样方法和资料收集
    3.4 研究工具
    3.5 统计方法
    3.6 质量控制
    3.7 伦理考量
4 结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乳腺癌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4.3 乳腺癌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现状
    4.4 乳腺癌患者品格优势得分现状
    4.5 乳腺癌患者应对方式的现状
    4.6 乳腺癌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
    4.7 品格优势、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
    4.8 积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品格优势与主观幸福感间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5 讨论
    5.1 乳腺癌患者主观幸福感、品格优势、应对方式及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2 品格优势、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5.3 积极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在品格优势与主观幸福感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6 结论
7 研究的创新点、局限性及展望
    7.1 研究的创新点
    7.2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个人简介
附录三 致谢
综述 国内品格优势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理状况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健康中国 2030”背景下“体医融合”亟待新的突破
        二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日趋庞大
        三 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2型糖尿病及治疗方法
        一 2型糖尿病
        二 治疗方法
    第二节 健身气功与2型糖尿病干预
        一 健身气功与健身气功的健身机理
        二 健身气功与2型糖尿病
    第三节 太极拳与2型糖尿病干预
        一 太极拳与太极拳的健身机理
        二 太极拳与2型糖尿病治疗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 实验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数理统计法
    第三节 技术路线图
第四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第一节 患者的基线数据
        一 实验流程
        二 患者的基线数据
        三 患者的身体参数与血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血糖生化指标的影响
        一 干预前后受试者FBG水平的变化
        二 干预前后受试者Hb A1C的变化
        三 干预前后受试者C肽水平的变化
    第三节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心理状况的的影响
        一 幸福感指数量表的结果及分析
        二 抑郁量表的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讨论
    第一节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T2DM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
        一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T2DM患者FBG的影响
        二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T2DM患者Hb A1C的影响
        三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T2DM患者C肽水平的影响
    第二节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T2DM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一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T2DM患者幸福感指数的影响
        二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T2DM患者抑郁状况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齐齐哈尔地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尿毒症的概述
    1.2 心理健康的概述
        1.2.1 心理健康的标准
        1.2.2 心理健康的测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2.2.2 标准化量表及得分标准
        (1)一般健康问卷
        (2)家庭功能评估量表
        (3)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4)医学应对方式问卷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2.5 技术路线
第3章 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3.1.1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3.1.2 调查对象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状况满意度
        3.1.3 调查对象的疾病情况
        3.1.4 调查对象的自评健康情况
        3.1.5 调查对象的家庭功能
        3.1.6 调查对象的社会支持
        3.1.7 调查对象的医学应对方式
    3.2 心理障碍的筛查情况
        3.2.1 心理障碍筛查阳性率
        3.2.2 GHQ-12 各条目的阳性率
    3.3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单因素分析
        3.3.1.1 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心理障碍
        3.3.1.2 生活方式及生活状况满意度与心理障碍
        3.3.1.3 疾病相关情况与心理障碍
        3.3.1.4 自评健康情况与心理障碍
        3.3.1.5 家庭功能与心理障碍
        3.3.1.6 社会支持与心理障碍
        3.3.1.7 医学应对方式与心理障碍
        3.3.2 多因素分析
    3.4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相关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3.4.1 心理障碍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拟合结果分析
        3.4.2 心理障碍影响因素效应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4.2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
        4.2.1 生活状况满意度与心理障碍
        4.2.2 疾病状况与心理障碍
        4.2.3 自评健康情况与心理障碍
        4.2.4 家庭功能与心理障碍
        4.2.5 社会支持与心理障碍
        4.2.6 医学应对方式与心理障碍
    4.3 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心理障碍的作用路径
    4.4 对策及建议
        4.4.1 个人
        4.4.2 家庭
        4.4.3 社会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正念干预研究现状及其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正念干预文献可视化分析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与小结
3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资料与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与小结
4 短期正念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结果
    4.5 讨论与小结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老年人衰弱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多重中介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衰弱
    1.3 生活满意度
    1.4 衰弱与生活满意度
2 研究目的
3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4 资料分析
    3.5 质量控制
    3.6 技术路线
4 研究结果
    4.1 老年人基本情况
    4.2 老年人衰弱状况
    4.3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分析
    4.4 衰弱、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4.5 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衰弱对生活满意度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探讨
5 讨论
    5.1 老年人衰弱现状
    5.2 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5.3 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在衰弱对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
    5.4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生存质量及其照护者照护负担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研究背景
    2.相关概念的界定
    3.文献回顾
    4.理论依据
    5.研究目的及意义
    6.研究内容
    7.研究假设
    8.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生存质量及其照护者照护负担的横断面调查
    1.研究对象
    2.研究工具
    3.研究的实施过程
    4.统计分析方法
    5.质量控制及伦理原则
    6.研究结果
    7.讨论
    8.结论
第三章 基于家属照护者视角的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服务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1.研究对象
    2.研究工具
    3.研究的实施过程
    4.资料分析方法
    5.质量控制与伦理原则
    6.研究结果
    7.讨论
    8.结论
第四章 对完善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服务的建议
    1.建立照护等级评估标准
    2.完善居家照护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
    3.完善居家照护员的管理和保障制度
    4.丰富居家护理服务形式
    5.加强长期照护资源的整合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伦理审查批准文件
    附录3 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的调查问卷
    附录4 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照护者的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脱离在照顾负担与疲劳、负性情绪的中介与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Abbreviation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方法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考量
3 结果
    3.1 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
    3.2 不同照顾者各变量水平的比较
    3.3 照顾者照顾负担、心理脱离与疲劳、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3.4 照顾者心理脱离在照顾负担与疲劳中的中介与调节作用
    3.5 照顾者心理脱离在照顾负担与焦虑中的中介与调节作用
    3.6 照顾者心理脱离在照顾负担与抑郁中的中介与调节作用
4 讨论
    4.1 照顾者照顾负担水平现状及其社会人口学特征
    4.2 照顾者心理脱离水平现状及其社会人口学特征
    4.3 照顾者照顾负担、心理脱离及疲劳、负性情绪的相关性
    4.4 照顾者心理脱离在照顾负担和疲劳、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
    4.5 照顾者心理脱离在照顾负担和疲劳、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
5 结论
6 研究的创新之处
7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个人简介
附录四 致谢
附录五 综述 心理脱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辽宁省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工具
        2.2.1 生命质量测量
        2.2.2 孤独感测量
        2.2.3 生活满意度测量
        2.2.4 睡眠质量测量
        2.2.5 心理弹性测量
        2.2.6 农村妇女的一般情况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基本特征比较
    3.2 农村妇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2.1 农村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2.2 农村留守妇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3 农村妇女生命质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3.1 农村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3.2 农村留守妇女生命质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4 农村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水平差异
    3.5 农村妇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5.1 农村非留守妇女生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5.2 农村非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5.3 农村非留守妇女社会关系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5.4 农村非留守妇女环境领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5.5 农村留守妇女生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5.6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5.7 农村留守妇女社会关系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5.8 农村留守妇女环境领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影响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的共同因素
        4.1.1 职业类型、劳动压力和收入对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的影响
        4.1.2 生活事件和婆媳关系对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的影响
        4.1.3 体育锻炼和睡眠质量对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的影响
        4.1.4 社会心理因素对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的影响
    4.2 影响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的不同因素
        4.2.1 文化程度也是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4.2.2 是否照顾老人、负债及婚姻安全感也是留守妇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实践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高血压患者心理卫生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D]. 康雄.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老年人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及城乡差异研究[D]. 胡玲.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乳腺癌患者品格优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积极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D]. 阮飞燕.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4]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理状况的干预研究[D]. 尹宁宁. 郑州大学, 2020(02)
  • [5]齐齐哈尔地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齐. 吉林大学, 2020(08)
  • [6]正念干预研究现状及其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的影响[D]. 王珊. 山西医科大学, 2020
  • [7]老年人衰弱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多重中介作用研究[D]. 夏宇. 山东大学, 2020(02)
  • [8]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老人生存质量及其照护者照护负担的相关性[D]. 何桂连.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9]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脱离在照顾负担与疲劳、负性情绪的中介与调节作用[D]. 李露.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10]辽宁省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 崔春影.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