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拿服务人群细胞免疫水平与性病感染的关系

桑拿服务人群细胞免疫水平与性病感染的关系

一、桑拿服务人群细胞免疫水平与性传播疾病感染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马祥钰[1](2021)在《HIV感染高危人群暴露前预防与性传播感染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暴露前预防(PrEP)是通过口服抗病毒药物来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学预防方法,目前全球多项临床实验研究已经证明PrEP在男男性行为者(MSM)中能够有效预防新的HIV感染。2019年,全球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成人使用PrEP预防HIV感染的指南。然而,口服PrEP可能会出现“风险补偿”,也就是通过改变性行为而导致性传播感染(STIs)的增加。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尚未有研究明确口服PrEP是否能导致STIs增加,我国仍缺乏适合国情的暴露前预防用药指导方案,本研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旨在客观系统地探究使用PrEP与性传播感染发病的关系,进一步综合评价如何更好地使用PrEP来造福HIV感染高危人群,并为国内制定相关指南及预防遏制HIV在高风险人群中流行并预防性传播感染战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这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中,我们首先制定了检索策略,检索词为“HIV”、“AIDS”、“PrEP”和“STIs”相关的主题词和自由文本,全面检索了Pub Med、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获取了1960年1月至2019年9月的观察性研究和开放试验的研究数据并制作提取表,对提取的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或Stata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PrEP与非PrEP比较及PrEP队列纵向比较的结果。设定主要结果是性传播感染,次要结果是高危性行为,I2统计量用于估计结果的异质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计算合并效应优势比(OR)或相对危险度(RR),得出相应结果并进行讨论。结果:共检索到1092篇文献,经过2位研究者独立筛查后最终纳入37篇,其中有24篇包括18275名参与者的研究报告了性传播感染的患病率,可提取数据并分析,包括14项观察性研究、5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和5项开放标签试验的数据。其余13项研究报告了性行为的变化。性传播感染总发病率为29%(14%~46%;P<0.0001;I2=99%)。随访后的性病患病率略高于基线(38%,95%CI,30%~46%;P<0.00001 VS30%,95%CI,22%~37%;P<0.00001)。随访后与基线的RR为1.30(95%CI,0.92~1.84;P=0.13)。PrEP可能不会导致总的性传播感染的增加(优势比[OR]=1.44;95%可信区间[CI],0.98~2.11;P=0.06),但与直肠衣原体感染(OR,1.55;1.13~2.12;P=0.006)、尿道衣原体感染(OR,3.04;1.64~5.63;P=0.0004)、尿道淋病诊断(OR,2.74;1.35~5.55;P=0.005)显着相关。我们还发现,性传播感染的增加可能与检测频率的增加有关(OR,3.02;95%CI,1.69~5.4;P=0.0002)。在性行为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表明,PrEP使用者中无安全套行为的人数增加而性伴侣的数量减少。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PrEP人群与非PrEP人群相比不会导致总的STIs显着增加,强调PrEP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在HIV感染高危人群中推广使用PrEP;然而,性传播感染总的发病率仍较高,同一人群口服暴露前预防药物一段时间后要比未口服时性传播感染增加;部分性传播感染如淋病、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仍有增加,而且随着检测频率的增加性传播感染也会有所增加,因此,我们仍然建议在高危人群中定期监测性传播疾病。

林小凤[2](2021)在《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的感染率及CT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门诊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女性患者,对其就个人背景、卫生习惯、婚育及性生活情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宫颈分泌物进行CT检测及采集阴道上段分泌物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根据CT检测结果分为CT阳性组及CT阴性组,计算妇科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CT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88例患者,其中CT阳性组75例,CT阴性组713例。妇科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总感染率为9.52%。χ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在受教育程度、卫生习惯(外阴清洁方式、冲洗阴道频率、使用护垫频率)、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目、性生活方式、避孕方式、流产次数的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年龄、月收入、婚姻、生育次数、白带清洁度、阴道菌群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轻(18~35岁)(OR=2.247,95%CI 1.018~4.958)、未婚(OR=1.990,95%CI 1.014~3.906)、白带清洁度异常(OR=3.035,95%CI 1.209~7.621)与CT感染有相关性(均P<0.05),月收入、生育次数及阴道菌群与CT感染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1)妇科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其感染率为9.52%。(2)年轻(18~35岁)、未婚及白带清洁度是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由此建议:要加强对这些人群进行CT筛查,以及临床上进行宫腔操作前有必要常规进行沙眼衣原体筛查,NAAT是目前推荐筛查宫颈CT感染的检测方式;规范CT感染的治疗以避免治疗不彻底导致不良并发症及耐药的发生,目前无有效预防药物,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同时重视随访和性伴侣的治疗。

唐清宁[3](2020)在《宫颈尖锐湿疣HPV分型研究及其与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宫颈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宫颈HPV感染分型,探讨对宫颈CA患者进行宫颈HPV检测的必要性;观察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宫颈CA的临床治愈率、疣体清除率、复发率、HPV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综合评价CO2激光与ALA-PDT联合疗法治疗宫颈C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宫颈CA患者。用PCR-反向斑点法检测其宫颈脱落细胞HPV基因类型,分析检验结果。然后将所有宫颈C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O2激光联合ALA-PDT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ALA-PDT疗法,每次治疗时间间隔7-10d,3次为一个治疗疗程。在末次治疗1周时评估临床治愈率及疣体清除率,末次治疗3个月时评估复发率、HPV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宫颈CA患者HPV感染情况共有46例宫颈CA患者,所有患者宫颈HPV感染均呈阳性,HPV阳性感染率为100.00%。其中,单一HPV感染29例(63.04%);多重HPV感染17例(36.96%)。低危型HPV出现频数46次,高危型HPV出现频数23次,低高危型出现频数比例为2:1。出现频率前5位依次是HPV11、HPV6、HPV18、HPV16、HPV52。2.末次治疗后1周比较两组临床治愈率观察试验组23例,治愈23例,治愈率为100.00%;对照组23例,治愈16例,治愈率为69.57%。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27)0.05)。3.末次治疗后1周比较两组疣体清除率试验组疣体总个数为50个,清除疣体个数为50个,疣体清除率为100.00%;对照组疣体总个数为42个,清除疣体个数为34个,疣体清除率为80.95%。试验组疣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疣体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27)0.05)。4.末次治疗后3月比较两组复发率试验组中纳入人数为23例,复发人数1例,复发率4.35%;对照组中纳入人数为16例,复发人数5例,复发率31.2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27)0.05)。5.末次治疗后3月比较两组HPV转阴率试验组中纳入人数为23例,HPV转阴人数21例,HPV转阴率91.30%;对照组中纳入人数为16例,HPV转阴9例,HPV转阴率56.25%。试验组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两组HPV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27)0.05)。6.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29)0.05)。结论1.宫颈CA中以单一HPV感染为主,多重HPV感染亦不在少数;以低危型HPV感染为主,高危型HPV感染为辅;低危型主要是HPV11、HPV6,高危型主要是HPV18、HPV16、HPV52。2.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宫颈CA在临床治愈率、疣体清除率、复发率及HPV转阴率等方面优于单纯ALA-PDT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疗效确切。

谢晓颜[4](2020)在《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及天津市尖锐湿疣知识知晓率现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尖锐湿疣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了解天津市人口对尖锐湿疣相关知识的知晓现况,为建立完善的尖锐湿疣防控方案及制订合理整体化的尖锐湿疣宣教策略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中文版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ECA10)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2019年9月~2020年2月就诊的302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调查,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尖锐湿疣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2.建立自行编制的《尖锐湿疣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和一般情况表,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科、血液科就诊患者36人进行预调查,检测调查问卷重测信度及内容效度,进行信度、效度验证后随机选取2019年9月~2020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各科(皮肤性病科、心内科、血液科等)门诊就诊患者及亲属共937名进行调查。采用SPSS25.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02名尖锐湿疣患者的CECA10标准化后分数为(45.34±20.62)分,其中最低为0分,最高为92.5分;得分最低的两个条目分别为“我担心感染是否能彻底治愈”(2.28±1.15)分和“性行为时我感到担心”(2.45±1.06)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复发次数和不同疣体数量的患者,生活质量分数具有统计学差异;影响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为性别、年龄、复发次数和损害数量,这些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13.4%。2.937名天津市居民的尖锐湿疣知识知晓率为68.20%,知晓率最高的条目为“尖锐湿疣患者的配偶或性伴需要去医院检查吗?”(95.73%),知晓率最低的条目为“是否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此疾病?”(55.28%);不同学历人群知晓率有明显差异(χ2=24.304,P<0.01);尖锐湿疣相关知识获得途径前三位为音像影视(43.82%)、宣传广告(37.83%)和书籍(32.46%)。结论我国尖锐湿疣患者多数生活质量低下,性别、年龄、复发次数和损害数量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患者尤为担心疾病的治疗难度和复发问题,且疾病对患者性行为存在较大影响。因此建议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干预、重点讲解疾病治疗的大致过程、复发相关影响因素、转归以及对性行为方面影响的相关知识,重点关注女性、年龄大、多次复发和疣体数量较多的特殊群体,增强患者对疾病的应对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天津市人群对尖锐湿疣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尤其是低学历人群。应当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加强对尖锐湿疣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医务工作者应当在诊疗工作中展开健康教育服务,重点关注低学历高危人群,提高天津市居民对尖锐湿疣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减少尖锐湿疣的传播,增强患者自我查体意识和就诊意识。

杨璐桧[5](2020)在《尖锐湿疣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复发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尖锐湿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尖锐湿疣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2018年3月~2019年10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确诊的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得到患者知情同意,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心理健康状态、临床特点、治疗及复发情况。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治疗后3个月进行疗效判定,分析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354例尖锐湿疣患者中,男性占71.5%,女性占28.5%;未婚占38.1%,已婚者占59.1%;平均年龄为29.42±11.34岁(1~71岁),其中19~29岁病例最多,占52.2%;86.0%为汉族,48.0%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职业以公司职员为主,占44.4%,49.7%平均月收入水平2000~5000元;60.5%病程小于3个月,3.1%病程超过1年;男性患者皮损主要好发部位为肛周(42.3%)、尿道口(25.7%)及冠状沟(23.7%);女性患者好发部位为会阴(38.6%)、阴道口(31.7%)及肛周(31.7%);61.0%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20.9%自觉瘙痒;64.7%患者疣体数目小于5个,71.2%疣体直径小于5mm,形状以菜花状较多,占48.6%,颜色以肤色为主,占72.0%;4.8%合并HIV感染,9.9%合并梅毒感染。女性患者比男性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P<0.05),尖锐湿疣对女性工作及生活影响比男性严重(P<0.05)。302例保持随访患者中,复发率为26.8%,其中单纯物理治疗复发率为46.1%,物理治疗联合光动力治疗复发率为20.4%。单因素分析示年龄大于50岁、吸烟、嗜酒、熬夜、焦虑、多性伴及多皮损数目与尖锐湿疣复发相关(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嗜酒、熬夜、焦虑、多皮损数目是尖锐湿疣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尖锐湿疣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青年为主。嗜酒、熬夜、焦虑、皮损数目多、男性包皮过长是尖锐湿疣复发的危险因素,物理治疗基础上联合光动力治疗可降低复发率。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尖锐湿疣对女性患者工作生活影响大于男性,对出现心理问题的患者及时予以心理疏导及干预,树立治疗信心。

艾克丹·塔西[6](2020)在《新疆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获得新疆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率及分析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6月2015年3月在新疆选择三个地区(乌鲁木齐市、伊宁市、阿克苏市)招募HIV抗体阴性男男性行为人群,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每三个月进行定位随访保持与入组人群的联系无需采血,每六个月进行危险行为调查和HIV抗体检测以及梅毒、HCV的血清检测。结果1.截止2015年3月,队列共纳入1084名男男性行为人群,总观察人时为1250.78人年,随访期间男男性行为者HIV新发感染例数是43例,新发感染率为3.44/100人年。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乌鲁木齐市的MSM人群感染HIV的风险是阿克苏地区的25.62倍(HR=25.62,95%CI=18.7347.02,P<0.001),伊宁市MSM人群感染HIV的风险是阿克苏的4.06倍。(HR=4.06.95CI%=1.1114.11,P=0.033);近六个月拥有5个及以上的性伴感染HIV的风险是拥有少于5个性伴的2.46倍(HR=2.46,95%CI=1.135.36,P=0.023);近六个月同性性行为中,从未使用安全套是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相比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的MSM人群,从未使用安全套的MSM人群感染HIV的风险是2.47倍(HR=2.47.95%CI=1.094.53,P=0.031);感染梅毒的MSM人群较未感染梅毒的人群相比感染HIV的风险是3.71倍(HR=3,71,95%CI=1.638.43,P=0.002);感染HCV的人群较未感染HCV的人群其感染HIV风险是3.20倍(HR=3.20,95%CI=0.8811.61,P=0.045)结论:2010年6月2015年3月,新疆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率是3.44/100人年,低于国内西北部其他地区在2015年时的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率;地区、男性性伴数量、HCV感染、以及梅毒感染都是影响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首府乌鲁木齐市MSM人群感染HIV的风险高于其他地区,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流动大,经济繁荣。MSM群体倾向于藏匿在此地,大都市为MSM人群提供了更多认识同伴的平台以及进行高危性行为的场所,需对乌鲁木齐市MSM人群加强随访管理,及行为干预。在行为学方面需劝阻MSM人群减少性伴数量,提倡MSM人群有固定同伴,减少滥性行为。MSM人群中感染梅毒或HCV时需高度重视生理症状,警惕HIV的感染。

VaccineandImmunizationBranch,ChinesePreventiveMedicineAssociation[7](2019)在《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表明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为响应消除子宫颈癌行动计划,本共识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立场文件(2017年)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对HPV的病原学和所致相关疾病的临床学、流行病学、疫苗学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HPV疾病相关知识的全面系统介绍,提高专业人员HPV相关疾病的防控水平;尤其在发挥HPV疫苗最佳预防作用及科学使用方面为专业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循证依据。

陈璐斯[8](2019)在《MSM人群HIV+/AIDS进程影响因素及梨支原体共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作为公认的HIV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是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目标人群之一。自“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全面推行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HIV感染者的病程,降低了病死率。然而,不同个体的疾病进程依然存在差异,且有研究显示MSM人群中HIV+/AIDS者的疾病进程进展较快。HIV感染的疾病进程受到包括生物医学、社会心理等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他病原体的合并感染也可能对病程产生影响。前期研究显示,该人群中梨支原体(Mpi)感染与患者的免疫功能存在关联,但此种合并感染对机体及病程产生的影响并不明确。深入探究病程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有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和措施,进一步降低HIV感染率和艾滋病病死率。因此本论文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人群与实验室研究,一方面以江苏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MSM人群为研究对象,了解该人群HIV感染的疾病进程,分析影响病程的相关生物、社会心理等因素;另一方面建立HIV与Mpi感染细胞模型,利用转录组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合并感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与病程的可能关联。旨在为MSM人群中HIV+/AIDS者更好地控制病程发展以及在该人群中更有效地实施艾滋病控制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回顾性收集国家实行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2003年)至2016年6月期间,江苏省南京、无锡两地接受抗病毒治疗的MSM人群的随访资料,分别以观测终点是否死亡、是否发展为AIDS为结局,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该人群死亡及疾病进展的相关因素。另外,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索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2、以南京市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门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MSM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流行病学调查结合访谈收集其基本信息、个人社会网络信息及是否告知HIV感染情况及性行为特征等社会心理相关信息。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HIV感染疾病进程的社会心理相关因素;了解该人群HIV感染及同性性行为告知情况,并结合个人特征及社会网络特征,采用GEE模型分析影响告知行为的相关因素。3、利用HIV感染者及健康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和梨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建立Mpi与HIV共感染的体外细胞模型共四组,分别为Mpi与HIV共感染组、单纯HIV感染组、单纯Mpi感染组和正常组,每组设立两个平行样。采用Illumina平台对不同感染组的总RNA测序获得相应的转录本,分析筛选不同感染条件下表达水平显着差异的基因。运用GO、KEGG等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探讨与差异基因显着相关的生物功能或通路。主要研究结果:1、回顾性收集了 2096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MSM人群,平均年龄为39.51±12.27岁,54.47%调查对象未婚,77.05%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时(基线)75.29%为HIV感染者,24.71%为AIDS患者;至观测终点时,57.42%为HIV感染者,42.58%为AIDS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52.30±25.18月,随访最短为5个月,最长为148个月,随访至观测终点时,共有41例患者死亡,其中艾滋病相关死亡为19例。2、分析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死亡因素显示,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越高,死亡的风险越低(HR=0.026,95%CI 0.003-0.198)。分析影响该人群疾病状态的相关因素显示,相对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cells/mm3的感染者,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350-500cells/mm3及>500cells/mm3的患者发展为AIDS 的风险更低(HR=0.594,95%CI0.469-0.754)(HR=0.281,95%CI0.195-0.407);按照不同抗病毒治疗标准实施时间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不同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与AIDS的发展也存在关联,相对于包含TDF的治疗方案,包含AZT的治疗方案发展为AIDS的风险更大(HR=1.541,95%CI1.097-2.166);有STIs感染史的患者及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年龄越大的患者,发展为AIDS的风险越高(HR=1.725,95%CI1.153-2.580),(HR=1.028,95%CI1.003-1.053)。3、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CD4+T淋巴细胞计数也增加;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越高,后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但增长速度更慢。4、现场调查纳入87例HIV感染的MSM人群,平均年龄为35.87±13.81岁,58.5%的人具有大学及以上的学历,第一次发生同性性行为的年龄为24.05±9.87岁。55.17%的患者告知了自己感染了 HIV,58.62%的患者告知了自己发生过同性性行为。该人群共提名了 309名社会网络成员,平均社会网络大小为3.49±2.15人,网络成员中男性占56.96%,主要的类型为家庭成员(39.81%),朋友(38.51%)及同学或同事(21.68%)。5、HIV感染的告知与否与其疾病进程相关,相比较不告知者,告知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更高(OR=2.62,95%CI1.10-6.26)。分析与HIV感染告知的相关因素显示,告知自己同性性行为的患者也更愿意告知自己的疾病状态(OR=6.59,95%CI4.08-10.55),且主要告知对象为朋友(OR=5.16,95%CI2.03-13.10)或家人(OR=6.22,95%CI 2.52-15.33)。6、体外建立的共感染模型显示,梨支原体的LAMPS刺激最佳条件为终浓度0.5mg/ml,刺激时间为6小时。与正常组相比,Mpi感染组中,表达上调的基因369个,下调基因331个。表达升高的基因包括IL6、IL1β、ISG15、IFIT3和HERC5等细胞因子及干扰素诱导相关因子。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差异基因的功能为对细菌感染和其他微生物的防御反应及Ⅰ型干扰素激活等。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hsa04060),IL-17信号通路(hsa04657)等通路。7、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Mpi与HIV共感染组中上调基因197个,下调基因277个。上调基因包括HERC5、MX2和TRIM22等干扰素诱导相关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的主要功能为对病毒的防御反应和对其他微生物的防御反应等;利用KEGG进行通路分析显示,显着的通路为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hsa04060)、NOD样受体信号通路(hsa04621)等。主要研究结论和建议:1、利用江苏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MSM人群的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显示,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越低,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时的年龄越大,发展为AIDS的风险越大,提示应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及时给予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降低死亡风险。2、愿意告知HIV感染状态的MSM人群免疫状态更好,提示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心理状态对控制病程有一定的作用。而调查显示该人群社会网络偏小,仅部分患者告知过自己的疾病状态或性行为特征,提示社会文化环境中依然存在对HIV感染及MSM人群的歧视和偏见,限制了该人群的告知行为。为了更好地在该人群中进行艾滋病管理和干预,除了针对患者实施早发现早治疗等措施,也应结合家庭、社区等力量,营造宽容支持的氛围,鼓励该人群主动及时地告知疾病及性行为特征的情况,使其可以积极应对HIV感染,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3、Mpi可以在HIV感染的PBMC中刺激HERC5、MX2、TRIM22等基因表达增多,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激活或上调机体细胞免疫水平的作用,提示Mpi与HIV共感染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病毒的复制,从而影响病程的发展,但该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张莉雪[9](2019)在《218例尖锐湿疣患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人乳头瘤病毒(HPV)核心知识了解程度及性教育来源、一般行为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就医情况、合并泌尿生殖道疾病及其他疾病情况、经济压力、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等一般状况,分析尖锐湿疣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复发的危险因素;为尖锐湿疣易感人群及易复发人群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降低其发病率及复发率;为尖锐湿疣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及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2017年3月2018年9月,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性健康中心(山东省VCT检测门诊、国家哨点检测单位)就诊、并确诊为尖锐湿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研究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HPV核心知识了解程度及性教育来源、一般行为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就医情况、合并泌尿生殖道疾病及其他疾病情况、经济压力、社会支持等信息,并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其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记录其皮损部位、治疗情况及复发情况。采用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及统计分析,尖锐湿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尖锐湿疣复发相关的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及t检验;尖锐湿疣复发相关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18份。调查对象年龄平均28.64±7.82岁(1761岁),其中1.83%(4人)18岁及以下,35.78%(78人)1924岁,25.23%(55人)2529岁,27.98%(61人)3039岁,6.88%(15人)4049岁,2.29%(5人)50岁及以上;调查对象中男性占32.11%(70人),女性67.89%(148人)。数据表明性伴数量多、不正确使用安全套、HPV核心知识欠缺,心理压力大、无人倾诉,焦虑、抑郁等是感染尖锐湿疣的相关因素;同时,随访了202例尖锐湿疣患者,结果示:其中复发人群占72.28%(146人),非复发人群占27.72%(56人)。分析数据可得:了解HPV核心知识、睡眠障碍、吸烟情况、近6个月性伴侣数量、焦虑状态,以上5个因素对尖锐湿疣是否复发影响更大;其中,睡眠障碍、吸烟情况、近6个月性伴侣数量、焦虑状态是危险因素,了解HPV核心知识是保护因素。结论:尖锐湿疣的感染与复发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预防尖锐湿疣的感染与复发的关键在于加强患者及性伴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及心理干预。尽早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于早期防控HPV的传播及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十分重要。

张晓阳[10](2019)在《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生活技能(life skills)泛指各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及作出积极行为的能力,目的是使掌握技能的个人可以有效地应付日常生活的需求,懂得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决定。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生活技能教育在国际机构的支持和宣传下成为了教育部门应对性健康和艾滋病的关键措施。南非是世界上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持续流行了25年的艾滋病、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其政府试图从各个角度解决这些流行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对于非洲的经济状况和医疗水平而言,最好的应对措施是提前预防。与此同时,正规学校教育被证明一直都是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中的生活技能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南非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艾滋病教育的国家政策,政策的目标对象为学校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南非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制定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和结核病教育政策的国家,把艾滋病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内容范畴,以教授“生活技能”为核心,开展综合艾滋病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将有关艾滋病等传染病和与之相关的生活技能融入学校课程中以达到预防和减少艾滋病等传染病毒传播的效果,并为已感染的学生与教师提供护理和支持。课程内容有关艾滋病、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等流行病全面、科学、准确、现实和非评判性的知识与信息,以及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外,通过创新将生活技能教育引入课外活动中。相关研究认同,撒哈拉以南非洲学校的生活技能教育更好的帮助了儿童和青少年避免被艾滋病毒等流行病感染。但同时存在着许多资源被浪费的情况,例如专项资金、相关材料和培训方案并没有发挥作用。学校相关生活技能教育效果并非特别理想,很多重要且敏感的话题并没有被提及,例如,学生本身没有太多机会参与表达对课程的意见,其他相关组织进入校内的教育空间有限,对于少数族裔、性小众和南非社会多元文化影响的敏感度不足等。因此,如果生活技能教育被当做针对青少年开展的艾滋病相关预防工作的受国际认可的新范式,则需要在生活技能教育的相关性和有效性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投入。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生活技能的概念最早源于英国精神分析领域,后经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应用于学校艾滋病预防教育领域。第二部分分析了南非政府及教育部制定的与以生活技能为核心的艾滋病教育相关的政策,分别为基础教育综合战略,南非艾滋病、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国家战略计划,与基础教育部艾滋病、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国家政策。第三部分全面介绍了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情况,包括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的基础、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最后的结语部分强调了南非社会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均发生重要发展的时期,容易被文化形成的压力所影响,对此阶段青少年的教育需注意南非特殊的多元文化社会氛围的作用。

二、桑拿服务人群细胞免疫水平与性传播疾病感染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桑拿服务人群细胞免疫水平与性传播疾病感染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HIV感染高危人群暴露前预防与性传播感染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文献检索
    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4 文献质量评价
    5 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1 文献筛选与纳入
    2 纳入文献的特征
    3 性传播感染
    4 高危性行为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艾滋病暴露前预防与性传播感染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2)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沙眼衣原体的发现
    1.2 沙眼衣原体的生物学性状
    1.3 致病机制
    1.4 临床表现
    1.5 沙眼衣原体与其他微生物的关系
    1.6 筛查与诊断
    1.7 流行病学
    1.8 危险因素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及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入组情况
    3.2 CT感染率
    3.3 CT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3.4 亚组分析
    3.5 CT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3.6 随访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感染率
    4.2 危险因素
    4.3 治疗
    4.4 耐药性及其机制
    4.5 预防
    4.6 随访
    4.7 性伴侣治疗
    4.8 妊娠期处理
    4.9 新生儿处理
第五章 研究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
    参考文献
附录一: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及危险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二:CT 感染相关因素变量赋值表

(3)宫颈尖锐湿疣HPV分型研究及其与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流程
    3.方法
    4.观察指标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两组一般资料
    2.两组宫颈CA患者宫颈HPV感染情况
    3.临床疗效分析
    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5.病例分享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及天津市尖锐湿疣知识知晓率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1.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尖锐湿疣知识知晓率现况调查
研究目的、方法 一、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资料收集及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CA患者一般情况及单因素分析结果
    1.2.2 CA患者CECA10 量表得分情况
    1.2.3 CA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CA患者一般情况
    1.3.2 CA患者生活质量较低
    1.3.3 CA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3.4 研究的局限性
1.4 小结 二、天津市尖锐湿疣知识知晓率现况调查
2.1 调查工具
    2.1.1 尖锐湿疣知识知晓率调查表的形成
    2.1.2 预实验结果
2.2 对象和方法
2.3 结果
    2.3.1 调查人员人口学特征及不同人员知晓情况
    2.3.2 《尖锐湿疣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各条目知晓情况
    2.3.3 尖锐湿疣相关知识获得途径
2.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特殊人群尖锐湿疣的治疗策略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尖锐湿疣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复发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巨大型尖锐湿疣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新疆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3.1 队列随访设计
        3.2 资料收集
        3.3 实验室检测
        3.3.1 实验室的规定及检测物的管理
        3.3.2 实验室检测策略
        3.4 队列研究指标的计算
    4.质量控制
        4.1 调查员的选择与培训
        4.2 研究现场数据核查
        4.3 数据录入及管理
    5.统计分析方法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比较分析
    6.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8)MSM人群HIV+/AIDS进程影响因素及梨支原体共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前言
第一章 江苏省MSM人群HIV+/AIDS进程及影响因素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与资料
        1.1.2 数据调查时间
        1.1.3 数据调查地点及方式
        1.1.4 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
        1.1.5 研究结局及定义
        1.1.6 影响因素及其测量
        1.1.7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数据筛选的基本情况
        1.2.2 接受抗病毒治疗的MSM人群社会人口学情况
        1.2.3 抗病毒治疗MSM人群的生存分析
        1.2.4 不同疾病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
        1.2.5 不同抗病毒治疗标准的MSM人群疾病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1.2.6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艾滋病病程发展的影响因素
    1.3 讨论
第二章 MSM人群HIV+/AIDS进程相关的社会行为因素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2.1.3 研究结局及定义
        2.1.4 伦理学原则
        2.1.5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及艾滋病相关信息
        2.2.2 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情况
        2.2.3 研究对象的社会网络成员的基本特征
        2.2.4 HIV感染疾病进程的相关因素分析
        2.2.5 疾病告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2.6 同性性行为告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梨支原体、HIV感染对免疫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及细胞来源
        3.1.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3.1.3 液体SP-4培养基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梨支原体复苏和培养
        3.2.2 梨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的提取
        3.2.3 BCA测定蛋白浓度
        3.2.4 THP-1细胞培养
        3.2.5 外周血提取PBMC
        3.2.6 LAMPs刺激细胞最佳时间和最佳剂量的确定
        3.2.7 LAMPs刺激PBMC
        3.2.8 细胞总RNA提取与检测
        3.2.9 RT-qPCR检测
        3.2.10 RNA-seq文库构建
        3.2.11 上机测序
        3.2.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结果
        3.3.1 qPCR确定LAMPs刺激细胞的最佳时间和最佳浓度
        3.3.2 RNA-seq测序的样本质量评估
        3.3.3 测序数据质控结果
        3.3.4 比对分析
        3.3.5 基因表达分布
        3.3.6 各样本间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3.3.7 差异基因与富集分析
        3.3.7.1 Mpi感染组与正常组(NPvsNC)的差异基因表达及富集分析
        3.3.7.2 HIV感染组与正常组的(DC vs NC)差异基因与富集分析
        3.3.7.3 Mpi与HIV共感染组与正常组(DP vs NC)差异基因与富集分析
        3.3.7.4 Mpi与HIV共感染组和HIV感染组(DPvsDC)差异基因与富集分析
        3.3.7.5 Mpi与HIV共感染组和Mpi组(DPvsNP)差异基因与富集分析
    3.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218例尖锐湿疣患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工具及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
    1.5 研究的主要流程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及性病相关知识
        2.1.1 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
        2.1.2 性教育及HPV核心知识知晓程度
    2.2 尖锐湿疣患者相关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2.2.1 一般行为情况分析
        2.2.2 性行为情况分析
        2.2.3 安全套使用情况分析
        2.2.4 合并泌尿生殖道疾病及其他疾病情况
        2.2.5 就诊情况及经济负担
        2.2.6 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
        2.2.7 心理状态评估
        2.2.8 感染部位及治疗、复发情况
    2.3 尖锐湿疣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2.3.1 尖锐湿疣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2.3.2 尖锐湿疣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10)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南非生活技能教育兴起的背景与现状
    (一)生活技能教育的出现
    (二)生活技能教育的发展
    (三)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现状
二、南非生活技能教育政策
    (一)基础教育综合战略的制定
    (二)南非艾滋病、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国家战略计划
    (三)基础教育部艾滋病、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国家政策
        1.政策背景
        2.政策目标
        3.生活技能教育课程(Life skill/Life orientation)
        4.教师培训和支持
        5.安全的教育环境
三、南非生活技能教育:阶段教学与参与式教学法
    (一)生活技能教育:知识、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
        2.态度和价值观
    (二)南非生活技能教育:以年龄为基础的阶段教学
        1.R-3 年级的生活技能教学
        2.4-6 年级的生活技能教学
        3.7-9 年级的生活技能教学
        4.10-12 年级的生活技能教学
    (三)参与式教学方法
结语:南非文化与青春期对生活技能教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文文献
    2.外文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桑拿服务人群细胞免疫水平与性传播疾病感染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HIV感染高危人群暴露前预防与性传播感染关系的研究[D]. 马祥钰. 青岛大学, 2021(02)
  • [2]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分析[D]. 林小凤. 汕头大学, 2021(02)
  • [3]宫颈尖锐湿疣HPV分型研究及其与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的疗效分析[D]. 唐清宁. 青岛大学, 2020(01)
  • [4]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及天津市尖锐湿疣知识知晓率现况调查[D]. 谢晓颜.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尖锐湿疣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复发相关因素研究[D]. 杨璐桧.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6]新疆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影响因素分析[D]. 艾克丹·塔西.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J]. VaccineandImmunizationBranch,ChinesePreventiveMedicineAssociation.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08)
  • [8]MSM人群HIV+/AIDS进程影响因素及梨支原体共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D]. 陈璐斯. 东南大学, 2019(05)
  • [9]218例尖锐湿疣患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D]. 张莉雪. 青岛大学, 2019(02)
  • [10]南非生活技能教育研究[D]. 张晓阳.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桑拿服务人群细胞免疫水平与性病感染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