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边境地区联防的实践与思考

粤桂边境地区联防的实践与思考

一、粤桂边区联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田帅[1](2021)在《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明晰其价值,是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与基础。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之“魂”,是讲中国故事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红色遗产是其重要的载体。延安现在是众多革命根据地中红色遗址保存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城市。但现有延安红色遗产主要根据自身属性或保护级别划分,未能直接体现背后的文化主题,并且对其整体价值认知、遗产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以遗产价值内涵为基础构建体系,旨在通过主题明确的体系框架与遗产重组为后续相关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提供思路。本文首先根据红色遗产的定义、延安时期及其前后重要事件时间节点,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其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和实地调研,划分延安红色文化历史时期,并梳理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脉络;再次,为了价值概括的准确性、代表性,通过比较不同角度对延安红色遗产价值的研究,选择以毛泽东对延安高度概括为基础,完善价值认知角度,体现“革命圣地”主题的同时,对延安红色遗产价值内涵进行认知,为后续构建遗产体系提供支撑;接着,确定要素梳理时空范围,结合红色遗产分类研究,以《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分类为主,补充、细化延安红色遗产类型并系统梳理,明晰遗产历史信息及意义,为构建遗产体系奠定基础;最后,综合主题阐释法与价值主题体系构建方法,构建“价值主题——遗产主题——遗产载体”的体系,并得出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清单,在此基础上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延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出原则性设想。

田燕飞[2](2021)在《抗战后期中共正规军的战前政治动员——以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1944年9月,在战局变动和国共力量对比缩小的背景下,中共正式决定以三五九旅一部组建南下支队南征。为此,中共采取组建具有地缘特征的领导队伍、梳理湘赣等苏区历史问题、训练营以上干部、强化部队内部学习、设立家属学校、开展拥军运动、首长阅兵和讲话等举措,对南下支队进行了系统性的战前政治动员。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开展的形式丰富的政治动员实践,给南征人员留下了深刻的政治动员记忆,也展现了抗战后期中共正规军日臻成熟的政治动员能力及特殊的精神风貌。

陈婷[3](2020)在《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人论政”是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参政热情高度迸发的一段时期,面对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作为他们的救国与报国之道,积极参与,勇于担当,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展示了舆论的锋芒,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由萧一山等知识分子群体创办的《经世》系列刊物于1937年1月15日在南京创刊。该刊在动荡的时局中受战火影响六易报馆,因人员迁播数易主编,勉励支撑八年,到1945年5月15日停刊,共计出版6卷74期,发表文章600余篇。《经世》的作者群体集中了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知识分子与社会名流,他们积极向政府与社会建言献策,对抗战时期中国的内政外交等发表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言论,是抗战时期一份富有代表性却长期被忽视的知识分子政论刊物。《经世》系列刊物从创办到停刊八年间虽然经历了报馆地址、主编和发刊形式数次变更,每个阶段刊物的内容侧重都有所不同,但始终秉持“提倡经世学说,发扬民族文化,提倡科学运动,建设近代国家”的宗旨,经世济民的情怀一以贯之。这反映在《经世》面向中国民众驳斥日本侵华的谬论,宣传持久与彻底抗战,树立国民抗战必胜信心的抗战宣传;面向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包括经济上对诸如统制经济、战费筹集和后方建设等问题的讨论,政治上对抗战时期宪政问题的评论与推动;在外交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日本及美英等国政策和动向的观察。本文主要以国家图书馆藏的《经世》系列报刊缩微文献为主体材料,结合《大公报》、《独立评论》、《益世报》等数种同时代报刊,围绕全面抗战高潮到来前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了日本持续侵华的深入和中国蓄力与抗战中各种力量的救国方略,包括知识分子群体创办报刊舆论救国的传统,同时梳理出《经世》的创办和沿革过程,立足《经世》作者群体的抗战宣传、《经世》对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宪政运动的建言献策,《经世》与抗战时期的外交政策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挖掘以萧一山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国战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揭示其在抗日战争历史时期的思想状况和历史贡献。

刘向[4](2020)在《国民政府“围剿”鄂豫皖苏区政策与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次国民革命失败以后,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国民政府大肆的搜捕共产党人,国共关系紧张。当时国共两党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在进行较量,双方斗争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围剿”与反“围剿”。鄂豫皖苏区作为中共建立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国民政府对其非常重视,为了消灭这一地区中共的红军力量先后发动了五次“围剿”。国民政府向鄂豫皖发动的前三次“围剿”都被中共粉碎了,鄂豫皖苏区的红军不仅没有被“肃清”,反而发展壮大了,1932年鄂豫皖苏区进入全盛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民政府改变了以往的“围剿”政策,实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在政治上,蒋介石清查户口,建立保甲,举办团练,严密封锁,进行公路建设,重视在政治上发挥作用,以争取民众的力量;在军事上,进行防御作战,改变了以往进行主力决战的作战方针,对其进行封锁包围,步步为营,打消耗战、持久战;在经济上,实行屯田,整理土地,减免田赋,成立农村金融救济处,并开展农村救济工作,进行经济善后;在文化上,推行特种教育,进行反共宣传,已达到动摇民心,抹黑中共形象,进而瓦解中共民众支持基础的目的。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部署,以配合国民政府的军事“围剿”,进攻鄂豫皖苏区。再加之当时中共党内“左倾”错误思想占主导,面对国民政府的第四次“围剿”,决策失误,直接导致中共反“围剿”失利,最后以鄂豫皖红军被迫退出鄂豫皖苏区,实行战略转移结束。以往研究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失利的原因基于在政治上的考虑,认为当时中共党内张国焘的“左倾”问题是造成反“围剿”失利的决定性原因。这样的话往往会忽视很多其他方面的诸多因素。国民政府为“围剿”鄂豫皖苏区所制定的政策与措施也是影响这一时期两党军事斗争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国民政府的研究视角出发来看国民政府是如何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制定“围剿”政策,部署“围剿”鄂豫皖苏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认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失利的深层原因,扩宽学术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促进鄂豫皖苏区军事斗争相关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王悦[5](202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湘潭县清匪反霸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195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军事统一,进行政治制度重建,恢复社会正常发展秩序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国民党反动政府从大陆败逃,但国民党多年来反革命统治培植了大批反革命势力。大量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和特务在中国农村各地流散,其中一些人联合当地土匪、恶霸和地主抢劫物资,造谣中共的政策,杀害解放军战士和进步群众,破坏新生的人民政权,直接威胁了政权巩固和破坏了社会秩序,严重制约着新生政权的正常运行、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如何解决这些国民党残余人员、农村封建残余势力,令其接受新中国的统治,是坚决对抗新政权,还是愿意当新政权的顺民?如何打破旧的乡村社会秩序,掌握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是摆在中共面前的最紧迫的问题。在中共中央统一部署和湖南省委的领导下,在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配合下,全国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清匪反霸斗争。在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的顶层设计下,像湘潭县这样的基层乡村是如何根据上级指示来进行清匪反霸运动的,是本文想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湖南省委的统一领导下,湘潭县开展的清匪反霸运动采取军事打击、政治争取、发动群众三者结合的方式,通过培养骨干力量、武装工作队深入乡村、改编游杂武装、组织民兵、建立各级农民协会、深入发动群众运动等一系列措施来进行,虽然湘潭县清匪反霸运动在进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初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经过湘潭县委的自我调整,向人民传递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基层干部错误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最终取得了清匪反霸运动的胜利,长期困扰百姓的匪患问题得到根治,地主阶级在农村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清匪反霸斗争是镇反运动和土地改革的前哨站,为湘潭县后续的各种群众运动积累了宝贵的斗争经验,调动了群众的运动热情,为之后湘潭县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湘潭县清匪反霸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经验总结,可以为中国当代乡村的治理问题的解决找寻可以加以借鉴和运用的方式方法。

唐朗诗[6](2019)在《地方变迁中的民族主义——基于殖民地广州湾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法国殖民地广州湾容易被学界所忽视,但基于广州湾的个案考察,能够从地方视角揭示出中国民族主义形成与演进的内在逻辑,也可重新检视当前"原生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民族主义研究范式。本文从长时段角度探讨了民族主义在广州湾的历史根源以及变迁过程。由于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处于边缘地方的广州湾被逐步整合进大一统体系,形成了宗族制社会结构,塑造了传统的国家认同,并为近代反殖民主义和政党动员提供了可以利用和改造的象征符号和组织资源。广州湾的民族主义形式最终转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建设"民族主义。殖民地广州湾的民族主义既非现代建构的产物,亦非原生性情感意识,这反映出中国国家建设迥异于西方政治的独特性。

曾冰[7](2016)在《中心城市培育与我国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东部沿海先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蓬勃发展;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不断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并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了泛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与此同时,作为我国区域发展中一类特殊区域的省际交界区,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发展实践来说都是一块“被遗忘的角落”。我国省际交界区尤其是中西部省际交界区大都存在经济滞后问题,尤其是同所在省域的省会等核心地区相比,经济差距尤为明显,是我国区域发展的薄弱之地,再加上相应的生态问题、民族问题、扶贫开发问题等困扰,成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区。加快省际交界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集中解决落后地区民生问题;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网络完善,使区域间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更是面对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因此,如何加快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破解经济滞后性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出发点和主要目标。本文研究思路主要遵循着问题导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线来展开。本文认为省际交界区经济滞后性问题主要在于中心城市相应的功能效应发挥不足,推进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须依托现有城市的发展基础上,加快培育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在更大区域内的功能提升来带动省际交界区的经济发展。带着这样的逻辑起点出发,全文主要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框架来进行章节安排,共分为四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省际交界区的定义及其区域范围、中心城市定义进行了界定。同时对相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第二部分为立论基础,分为第二章与第三章。第二章先对中心城市发展特征与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将中心城市分为发展支撑、集聚、辐射、创新示范四类功能。然后从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寻求立论基础来说明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再进一步从中心城市功能作用角度具体阐述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同时也分析了中心城市对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整篇论文提供一个立论支点。第三章则针对省际交界区空间经济活动的特殊性,重点分析了省际交界区的中心城市形成与发展机理,并为后文实证分析与对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撑。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发展不足,关键在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即该区域为什么不容易获得人口和企业的集中?新经济地理模型最贴合实际的分析魅力就是通过集聚力和离心力的关系互动来刻画空间经济活动及其结构的变化,因此造成经济活动集聚与分散的空间布局的机制与影响因素必然也是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上来分析,本文采用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作为分析框架,通过引入新的变量和放松原有的假定条件,结合省际交界区特殊区位的性质,不仅考虑省际交界地区内部的基础,还要考虑毗邻地区的发展条件,并拓展为三地区中心外围模型,重点分析省际交界区经济活动空间上的影响作用,以及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机理。在处理好本文理论上立论和分析框架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对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展开一个定量层面上的实证分析,即实证分析部分,分为包括第四、五章。第四章为省际交界区经济及城市发展情况总体介绍,该章先对我国省际交界区类型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省际交界区经济滞后性表现。考虑到本文以中心城市为研究视角,故从城市数量、等级规模等方面分析了对我国省际交界区城市发展状况。鉴于我国省际边界线错综复杂,各地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差异很大,为了方便研究并不失一般性,论文择取具有代表性的湘鄂赣交界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先分析了湘鄂赣交界区发展概况,然后从中心城市功能的角度,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来分析和评价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构建了相应的计量回归模型,结合相应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验证了中心城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这也意味着中心城市发展不足导致了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此外,考虑到省际交界区区位特殊性,本文设置了一个虚拟变量,并和中心城市发展变量作为交互项,以此来分析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的作用。回归结果显示出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省界因素的影响。第四部分为解决问题部分,主要是针对前三部分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显着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中心城市发展不足,尤其是相应的功能体现不足,严重影响了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故应积极加快相应中心城市功能发挥来推动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在中心城市发展支撑功能方面需要注重其目标定位与发展规模;从产业结构优化、特色化产业集群、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来提升集聚功能;构建高效联通的交通与信息设施实现辐射功能提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创新示范功能。其次,机理分析中强调了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会受到所在省域的省会城市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中,发现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与省会城市不仅存在差距,而且两者之间并未能实现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积极对接省会城市的连横式发展,是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同时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间呈现出差异性发展,说明了中心城市间未能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因此应注重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合纵式组团发展。第三,本文一个重要的分析结论就是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会严重受到省界因素的消极影响,具体体现为相应的自然条件、地方保护主义等内容带来的交易成本过高、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等现象,这种边界效应阻碍了经济要素有效流动、产业分工协作,抑制了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的积极作用。积极克服边界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发挥交界区的合作前沿性,才能加快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具体可加强区际间合作的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设立省际交界区合作协调机构、加强专业整合内容等。此外,构建良好的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环境也是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措施,如充分发挥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的良性互动、破解资金瓶颈问题、完善相应的制度环境等。总体来看,本文选取中心城市培育为研究视角来分析省际交界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探索性,以及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一)从研究视角来看,以往对省际交界区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区域合作,易呈现出空中楼阁式发展愿景。本文选取中心城市的培育来作为省际交界区发展切入点,并论述了省际交界区发展和培育中心城市的重要性,丰富和拓展了省际交界区及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空间。而对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形成发展机理研究,既是对现有中心城市发展理论的补充,也丰富了我国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研究的认识。(二)本文在机理分析上构建了关于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的新经济地理模型。本文针对省际交界区的地理位置特殊性,结合新经济地理模型关于要素集聚与扩散机制,构建了一个关于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的三地区中心外围模型,有效地分析了省际交界区经济活动的特征,及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的形成发展机理。(三)本文在定量分析上,为更好地评价中心城市发展,结合了第二章的理论基础,从中心城市功能层面构建了一个关于中心城市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方法分析了湘鄂赣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情况。同时在计量实证上,构建了相应的计量回归模型,并设置一个关于省界的虚拟变量与中心城市发展变量作为交互项,科学有效地度量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在经济增长的作用。

许新民[8](2016)在《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的省情认知与国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清代后期116年间封疆大吏群体对云南省情的认知与国家治理问题的系统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基于对清王朝统治后期所经历二千年未有之大变革的深度分析,第一,探讨云南封疆大吏任职期间对云南山川形势、风土民情、吏治官风、社会矛盾、民族关系、军事防御等情况的认知评价;第二,在认知基础之上,封疆大吏形成相关治理思想,制订相关治理政策、方略,构建国家治理体系,付之于具体的治理实践,以及治理成效评价。论文共分六章,分别是:第一章以嘉庆朝云贵总督伯麟组织编纂的《滇省舆地图说》为中心,解析清前期中央王朝对云南省情认知的阶段性总结和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然后梳理清代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群体任职情况、特点。第二章和第三章讨论道光朝中期国家面临内忧外困的政治局势,清政府对云南的治理遭遇危机,尤以迤西边区为突出,连续爆发区域性汉回流血冲突和武装抗官事件,三任云贵总督贺长龄、李星沅和林则徐治理迤西边区汉回冲突与抗官事件的思想、政策、方略,以及治理实践和成效评价。第四章研讨咸同云南反清大起义时期云南社会矛盾全面爆发,统治陷入危机,从清廷中央到地方督抚的治理活动,战争双方的军事地理态势,以及云南大吏岑毓英采用“先东后西”军事战略镇压杜文秀起义。第五章探讨光绪朝初期云南边疆秩序的恢复,在英法入侵威胁下,边疆危机出现,地缘政治新格局促使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方式转变。第六章通过清末云南新政和云南辛亥革命考察云南治理模式的近代转型。本文认为透过治乱相循的历史表象,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所实施的国家治理是云南历史演变进程的重要动因。云南封疆大吏是中央政府派驻云南的代表,代表中央政府掌土治民。封疆大吏治理边省代表中央王朝意志,其施政行为是国家行政管理权的具体体现。中央王朝国家治理大政方针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地方实际,封疆大吏实施国家治理是否全面、准确、有力,成效如何,将外化为云南治乱、经济兴衰、疆土安危等表征,也将对封疆大吏的政治命运起伏和生前身后评价产生决定性影响。封疆大吏对云南省情的认知是施政的前提和基础。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无一例外都是外省籍,由中央王朝从外省调入云南,对云南地理环境复杂性、民族多样性、文化多元性、边疆问题严峻性都经历一个认知过程。封疆大吏对云南省情的认知程度,集中反映在经济运行、民族矛盾、社会问题、边疆危机等棘手问题上,是其行政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封疆大吏认知云南省情,关系着行政决策,是决定国家治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云南省地处内陆,幅员广大,滇东属于云贵高原一部,滇西地处横断山系区,境内地形崎岖,大江大河多,山高谷邃,坝区与坝区之间通达性较差,对外联系和内部沟通交往十分不便,封闭性较强。民族众多,地区开发进度不一致,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异大。核心区、过渡区与边缘区发展不平衡,国家治理力度、难度和效果呈现地域分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在国家治理解析框架之下,云南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边疆内地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演进的方向是清晰的。清朝后期,中央王朝疆域范围内的边疆省份都遭受外部世界殖民国家的侵略威胁,内部矛盾也大体相似,即所谓内忧外患的挑战,国家治理大政方针保持统一性,边疆内地省份之间以及边疆各省之间在国家治理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中央王朝治理时序有先后,步骤有快慢缓急,重心有转移,难度和力度有大小,成效有卓鲜。云南作为边疆省份,由于区位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演进节奏与沿海、内地相比相对迟滞,然而边省所具有的特殊性并不冲淡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张志强[9](2016)在《云南省龙云卢汉时期县自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京国民政府以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地方自治开始施行法》等主要着述称为总理遗嘱并将之当作施政方针,其所制定的县自治法规自然会受其影响。然而,孙中山县自治思想理想色彩过浓,且多与国民党所面临的民族国家建设的需要相抵牾。此种问题与主义间的矛盾表现在县自治立法上便是立法经常在重申县自治一些原则的同时,用一些保守规定以迁就现实。此外,因徘徊于问题与主义间,国民党县自治立法在具体规定上多有徘徊。龙卢时期几乎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相始终,该时期云南地方之政制均“悉遵国府规定”,至于在设立县参议会一事上,云南曾两次筹设县参议会,县参议会设立时间和设立数目均名列全国前茅。揆诸史实,则因两次筹备所依据的法律不同,所呈现问题亦有差异。1934年的筹备,按规定女子有选举权,但囿于当时社会文化观念,实践中为女子行使选举权设置了人为障碍;因不熟悉选举细节,分配议员数以及划分选区等出现了不少纰漏;又因为施行的直接选举制,因此,云南山多、住户分散等也为公民行使选举权带来不便。四十年代的县自治筹备则“中国式选举”的色彩强烈,导致选举结果民意性不足以及部分乡镇有兴趣竞选者无资格,有资格者无兴趣的局面。尽管县自治筹备中问题迭出,但二次筹备都基本坚持了公务员不得担任县参议员的原则,国民党基层组织未参与竞选活动,使得参议会成为独立于党派与政府的力量,为其积极、公正地行使监督政府职能创造了可能。考察龙卢时期的县自治运作实践,发现三十年代的县参议会受到了较多压制,同时,因为半自治的“四局”仍存在,故唐继尧时期的“居民自治”与“团体自治”两种自治观的冲突与消解现象当仍存在。而四十年代成立的县参议会其议案无所不包,修筑碉堡、发行纸币等军事、金融事项也在其列,因县参议会经常本着地方利益讨论政令,常被指摘为“不明政令”、“干扰政令”。从县参议会的议案可看出,四十年代的县参议会表现出县自治行政与国家行政融合与冲突的特点。云南作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县自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之考察不可或缺。设治较早的部分县份,推行县自治已无窒碍,但部分设未久或未能设治之地方,推行县自治制度有不少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系由于地理、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国家权力未能深入这些区域。总结云南省县自治实践历程,其具有县自治实践进程不一、云南省政府在县自治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县自治始终为县精英所把控等特点,影响因素则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

王军[10](2015)在《朱德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德作为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者之一、我党历史上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历经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他在参加革命的近70年里为为中华儿女的民解放事业、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国家建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建立了不朽功勋。同时,他身上体现了崇高理想、根本宗旨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统一,形成了极具感染力、富有影响力的朱德精神。所以,胡锦涛同志也指出,“朱德同志的光辉形象,以及伟大业绩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心中。……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崇高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①并明确指出,“朱德同志在为党和人民的毕生奋斗中表现出来的坚定理想信念、崇高思想品格、高超政治智慧,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扬。”②这是中央、国家、民族对朱德最大的褒奖,是理论层面对对朱德精神最深刻的描述和阐释。为此,笔者通过对朱德生平事迹和讲话论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近年来关于朱德生平以及朱德精神领域的理论材料进行了全面的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对朱德精神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笔者认为,朱德精神概念及其内容极为丰富,其核心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大众服务,主要内容包括:誓死御侮意志坚如钢的爱国精神、信念坚定临大节不辱的革命精神、胸襟坦荡度量大如海的团结精神、身先士卒乐于担重任的实干精神、平易近人与民同甘苦的公仆精神五大精神体系,构筑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精神宝库。“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甚至具有“物质化”倾向,对实践活动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精神”的作用,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时期,这一重视得到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提升。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党的领导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①,多次指出,要实现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就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更加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并多次指出,要进一步弘扬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用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财富,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强大力量。显然,把“精神”放在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高度来认识。其后,对“精神”的研究更加丰富,例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②,以及周恩来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不断被丰富完善、提升推广。所以,朱德精神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朱德军事斗争、政治思想研究比较多,对朱德的党性风范、道德示范、崇高品德、价值引领研究甚少,特别是长期革命中朱德精神对军队、党建、革命影响的研究几乎空白。这与朱德对党和人民、人民军队、新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贡献极不相称,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四个全面”治国新布局的推进也是一个损失。因此,加强对朱德党性风范、崇高品德,也就是朱德精神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尤为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朱德精神”作为一个概念,是第一次系统提出。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现实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朱德生平研究,特别是近十年的生平研究为基础,整体把握了关于朱德、朱德精神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科学的阐释了本文选题的必要性、可行性、重要性。文章的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源起部分,主要通过对精神概念的阐析,初步界定了朱德精神的基本内涵;通过对朱德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历程的梳理,初步阐述了朱德精神的实践基础;通过研究朱德精神与马列主义、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川陇文化、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系统探析了朱德精神的思想渊源,通过这些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朱德精神内涵、实践梳理、理论支撑的系统研究,夯实文章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的系统展开,从纵向的历史维度,对朱德精神的形成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通过对朱德幼年、青年革命历程的探寻,实现了朱德精神的追根溯源;通过对领导党的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太行山精神等探究,进行了朱德精神的延展梳理;通过对朱德建国后依然老骥伏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努力,描述了朱德精神的要义真谛,从而构成了朱德精神形成、成熟、发展的三个阶段。第四章的系统产生了朱德精神的内容,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考虑到任何精神都是见仁见智,特别是一位历史伟人精神概况,更是博大庞杂,很难“一言以蔽之”,因此,为了准确的概况朱德精神的内涵,笔者着力从其历史史实为切入点,进行了详细精确的定位,并在论述过程中对其影响和意义作了详尽的论述。第五章是文章的结尾部分,通过对朱德精神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伟大中国梦之间的关系,着重探求了朱德精神的当代价值,以及研究和弘扬朱德精神的意义和路径。总之,笔者认为,今天党领导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事业,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全体中国人民,一起顽强拼搏、接力奋斗的继承,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事业的继续,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全体人民群众继续开拓进取、顽强拼搏,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包括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精神材料,来鼓舞斗志、团结进取、凝聚力量,一道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二、粤桂边区联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粤桂边区联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
        1.1.2 延安红色遗产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讲好“延安红色遗产”的故事所面临的问题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关于红色遗产的研究
        1.4.2 关于延安红色遗产的研究
    1.5 研究内容
        1.5.1 延安红色遗产价值认知
        1.5.2 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构建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延安红色文化历史脉络梳理
    2.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西北革命根据地时期(1921 年 7 月-1935 年 9 月)
        2.1.1 陕西武装起义与西北工农革命军的创立
        2.1.2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
        2.1.3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2.2 延安时期(1935 年 10 月-1948 年 3 月)
        2.2.1 红军到达陕北至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1935 年 10 月-1937 年 9 月)
        2.2.2 陕甘宁边区成立至抗日战争胜利(1937 年 9 月-1945 年 8 月)
        2.2.3 抗日战争胜利至中共中央离开陕北(1945 年 9 月-1948 年 3 月)
    2.3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8 年 4 月-1949 年 10 月)
    2.4 本章小结
3 延安红色遗产价值认知
    3.1 不同角度论述比较
        3.1.1 历史研究
        3.1.2 党建研究
        3.1.3 红色文化研究
    3.2 价值认知角度确定
    3.3 延安红色遗产价值内涵
        3.3.1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期”
        3.3.2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新民主主义的“试验区”
        3.3.3 延安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3.3.4 延安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3.3.5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和“总后方”
    3.4 本章小结
4 延安红色遗产要素梳理
    4.1 梳理范围
        4.1.1 时间范围
        4.1.2 空间范围
    4.2 要素分类
        4.2.1 红色遗产的一般分类
        4.2.2 《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红色遗产分类
        4.2.3 基于《保护规划》的延安红色遗产要素分类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构建
    5.1 以价值主题为线索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构建方法
        5.1.1 理论方法
        5.1.2 体系构成
    5.2 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清单
        5.2.1 “中国共产党‘奋斗期’”系列遗产
        5.2.2 “新民主主义‘试验区’”系列遗产
        5.2.3 “红军长征‘落脚点’”系列遗产
        5.2.4 “抗日战争‘出发点’”系列遗产
        5.2.5 “解放战争‘转折点’和‘总后方’”系列遗产
    5.3 基于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的展示设想
        5.3.1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
        5.3.2 延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 图录
附录2 表录
附录3 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清单
致谢

(2)抗战后期中共正规军的战前政治动员——以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因何动员:三五九旅南征前面临的具体困难
二、如何动员:中共对南下支队多管齐下的动员措施
    (一)精挑南征人选,组建领导队伍
    (二)梳理历史问题,解放干部思想
    (三)统一内部意见,开展思想动员
    (四)开办短期训练班,实施干部训练
    (五)妥善照料家属,消除南征顾虑
    (六)其他战前政治动员的举措
三、成效反馈:南下支队的政治动员记忆与其在南征中的动员实践
结语

(3)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经世》创办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持续深化
        一、日军进侵华北与二十九军长城抗战
        二、特殊化的地方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华北危局
    第二节 中国的蓄力与抗战
        一、中国军民局部的自发抗战
        二、一二九爱国运动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三、共产党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四、西安事变与国共和解
    第三节 经世思想与近代文人论政
        一、经世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二、近代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
第二章 《经世》概览
    第一节 《经世》的创办和沿革
        一、萧一山其人
        二、《经世》的创办
        三、《经世》的沿革
    第二节 《经世》的选题与稿件情况
        一、《经世》的选题
        二、稿件与栏目
    第三节 《经世》作者群
        一、从“文化重镇”河南大学说起
        二、《经世》的主要编者和作者
第三章 《经世》对中国民众的抗战宣传
    第一节 驳斥日本侵华谬论
        一、日本侵华谬论
        二、用事实揭穿日本侵略战争本质
        三、从国际法角度揭露日军暴行
    第二节 树立抗战必胜信心
        一、由民族精神谈抗战必胜
        二、树立蒋介石权威,强化抗战领导
        三、颂扬前线战果与抗日英雄
    第三节 宣传抗战到底与持久抗战
        一、呼吁全民团结抗战到底
        二、宣传持久抗战
第四章 《经世》对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
    第一节 《经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
        一、力主实施统制经济政策
        二、战费筹集需增税和举债
        三、后方开发与经济建设
    第二节 《经世》对中国宪政问题的讨论
        一、对宪政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围绕国民参政会的讨论
第五章 《经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应对
    第一节 争取中立国支持抗战
        一、日本是中国与美、英、苏等国共同的敌人
        二、呼吁美英等国由中立转向援华作战
    第二节 激起日本民众的反战情绪
        一、日本经济难以支撑旷日战争
        二、侵华战争给日本民众带来无穷灾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
    附录Ⅱ.《经世》系列报刊目录
        《经世》半月刊
        《经世》战时特刊
        《经世》季刊
        《经世》月刊
    附录 Ⅲ.《经世》系列报刊影印件
后记

(4)国民政府“围剿”鄂豫皖苏区政策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本选题的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建立与国民政府的最初反应
    一、鄂豫皖苏区的建立
    二、国民政府“围剿”鄂豫皖苏区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环境
    三、国民政府的最初反应
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围剿”
    一、国民政府对中共的“围剿”政策及演变
        (一)国民党的清党运动
        (二)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三)“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政策的推行
    二、国民政府“围剿”的政治部署
        (一)组织民众实行保甲团练
        (二)严密封锁鄂豫皖苏区
        (三)公路建设
第三章 国民政府的军事“围剿”
    一、军事机构的设置
    二、军队部署计划
    三、国民政府的战略战术
    四、建筑碉堡
第四章 国民政府的经济善后和思想文化控制
    一、国民政府在鄂豫皖苏区的经济善后
        (一)土地的整理利用及减免田赋
        (二)推行农村合作社运动
        (三)赈济灾民
    二、国民政府对鄂豫皖苏区的思想文化控制
        (一)推行特种教育
        (二)重视宣传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湘潭县清匪反霸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拟创新之处
第一章 湘潭县匪霸概况及其危害
    1.1 湘潭县匪霸概况
    1.2 湘潭县匪霸的危害
第二章 中共中央清匪反霸运动的指示及湘潭县清匪反霸运动的开展
    2.1 中央关于清匪反霸运动的指示及清匪反霸运动在湖南的开展
    2.2 湘潭县对中央指示精神的落实及清匪反霸运动的开展
第三章 湘潭县清匪反霸运动的主要措施
    3.1 湘潭县清匪反霸领导机构的建立
    3.2 制定清匪反霸方针政策
    3.3 宣传动员群众
    3.4 改编和建立地方武装
    3.5 政治争取,利用矛盾分化敌人
    3.6 建立监视和情报机构
    3.7 甄别与处理匪霸
第四章 1949年—1950年湘潭县清匪反霸运动的成绩及影响
    4.1 湘潭县清匪反霸运动的成绩
    4.2 湘潭县清匪反霸运动的不足
    4.3 湘潭县清匪反霸运动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6)地方变迁中的民族主义——基于殖民地广州湾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二、 民族主义研究范式与争论
三、 从边缘到融入大一统: 广州湾的早期历史
    (一) 化外之地与政制设置
    (二) 地方社会与国家的整合
        1. 宗族制社会的形成
        2. 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四、 殖民统治下的地方回应与反殖民抗争
    (一) 殖民危机与宗族网络的反殖民运动
    (二) 殖民统治下的民族主义认同
        1. 城市商人群体的同乡认同与民族认同
        2. 乡村社会的抗税行动与民族主义斗争
五、 政党革命与民族主义动员
    (一) 早期革命实践及其失败
    (二) 宗族与政党动员的胜利
六、 结论与思考

(7)中心城市培育与我国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省际交界区范围确定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交界区经济发展的研究
        二、关于中心城市发展的研究
        三、关于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与经济发展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心城市发展相关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二、中心地理论
        三、核心--边缘理论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模型
    第二节 中心城市特征与功能
        一、中心城市的特征
        二、中心城市的功能
    第三节 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理
        二、中心城市对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机理分析
    第一节 模型假设与推导
        一、基本假设
        二、分析模型
    第二节 中心城市的集聚力与离心力
    第三节 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机理
        一、省域范围内因素与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
        二、省际间关系与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
        三、相应研究启示
第四章 我国省际交界区经济与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省际交界区特征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省际交界地区类型划分
        二、我国省际交界地区的特征
        三、我国省际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第二节 我国省际交界区城市发展状况分析
        一、城市远离核心地区,城镇化进程缓慢
        二、城市数量少、密度低
        三、城市等级及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四、城市集聚力弱、缺乏内生动力
第五章 来自湘鄂赣交界区发展案例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湘鄂赣交界区发展概况
        一、总体特征
        二、经济发展现状
    第二节 湘鄂赣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评价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二、样本与方法选取
        三、分析结果
    第三节 中心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样本选取与变量说明
        三、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湘鄂赣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湘鄂赣交界区中心城市功能存在不足
        二、省际边界效应抑制了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功能
        三、湘鄂赣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环境滞后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加强中心城市的发展支撑效应
        二、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功能
        三、构建高效联通的交通与信息设施,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四、提升中心城市创新功示范效应
        五、加强中心城市间联动发展,形成紧密的网络结构
        六、加强区际协调治理,促进中心城市发展
        七、促进中心城市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效结合
        八、营造中心城市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一、发表论文
    二、参与项目
致谢

(8)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的省情认知与国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
    四、理论、方法、资料
第一章 清朝前期云南省情及后期封疆大吏群体
    第一节 清朝前期云南省情认知的阶段性总结
        一、嘉庆朝云南社会经济概貌
        二、伯麟主持编纂《滇省舆地图说》
        三、认知云南省情与构建治理体系
    第二节 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群体
        一、封疆大吏之界定与职权
        二、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群体任职分析
第二章 道光朝云南边区冲突爆发与治理困局
    第一节 贺长龄治理迤西边区
        一、从贵州巡抚调任云贵总督
        二、从“板桥事件”到“永昌血案”
        三、迤西边区治理困局与治理措施
    第二节 李星沅治理云南汉回冲突
        一、滇省大吏缺员现象
        二、对云南省情民情认知与治理方略
        三、镇压缅宁、云州回民武装抗官事件
第三章 林则徐治理云南的贡献与隐忧
    第一节 由陕入滇履任
    第二节 对严峻形势的认识与制订治理方略
        一、错综复杂的边省形势
        二、“但分良匪,不问汉回”政策
    第三节 治理迤西边区
        一、七哨事件
        二、加强对迤西边区的军事管控
    第四节 “永昌血案”善后处置
        一、对迤西地区民风的认识
        二、施行“就地正法”政策
        三、迁徙安置保山难回
第四章 咸丰、同治朝云南反清大起义与封疆大吏治理方略
    第一节 咸丰朝云南社会矛盾全面激化
        一、汉回关系恶化
        二、统治陷入危机
        三、兴办保甲、团练
    第二节 军事地理战略的调整
        一、杜文秀起义前期的军事地理态势
        二、“先东后西”军事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第五章 光绪朝云南统治秩序的恢复与边疆民族治理方式新变化
    第一节 社会经济复苏与边疆危机挑战
        一、唐炯革除弊政及其对越政策
        二、中法战争时期张凯嵩的治策
        三、谭钧培重建云南治理体系
    第二节 土司治理方式的新变化
        一、云南土司分布态势与袭职办理
        二、云南土司的存废纠结
        三、边区全面改土归流的障碍
第六章 云南治理模式的近代转型
    第一节 清末云南新政
        一、官制改革和举办实业
        二、创办新式教育
        三、军事改革
        四、云南新政的影响
    第二节 地方统治集团与云南辛亥革命
        一、封疆大吏推动新政
        二、末任总督李经羲的治理困境
        三、布政使世增与提学使叶尔恺的政治选择
        四、云南新军的地域派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云南省龙云卢汉时期县自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价值
    二、关键概念界说
    三、学界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联省自治时期的云南省县自治实践
    第一节 县自治之筹备
    第二节 两种自治观的并存与消解:县自治实践之考察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的县自治立法
    第一节 孙中山的县自治构想
    第二节 国民政府立法中的县自治制度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县自治的筹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一次筹备
    第三节 临时参议会的设立及第二次筹备
第四章 实践中的云南省县自治:以县参议会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县参议会之日常运作
    第二节 县参议会对县政的监督
    第三节 县参议会对县预决算的审议
第五章 少数民族地区县自治实践
    第一节 自治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障碍
    第二节 国家权力未能深入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之原因
第六章 龙卢时期云南县自治实践历程评析
    第一节 县自治实践之特点
    第二节 影响县自治实践的几个因素
结语
附录
    云南省各县(市)临时参议会暂行组织规程
    云南省各县编制县地方预算暂行办法
    个旧县参议会第一届第三次常会及临时会会议记录
    六顺县参议会第一届第四次常会决议
    云南省保荐县长暂行条例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朱德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资料来源
        一、关于朱德与早期学习革命的研究
        二、关于朱德与党的早期革命的研究
        三、关于朱德领导抗日解放战争的研究
        四、关于朱德领导新中国建设的研究
        五、关于朱德精神和朱德其他方面的研究
        六、关于国外对朱德生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篇章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朱德精神形成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朱德精神的概念界定
        一、精神的界定
        二、朱德精神的界定
    第二节 朱德精神的实践基础
        一、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
        二、革命建设的艰苦卓绝
    第三节 朱德精神的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代表的相关理论
        二、列宁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相关理论学说
        三、毛泽东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相关理论学说
    第四节 朱德精神的文化渊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四川省仪陇客家文化与家庭环境
第三章 朱德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朱德精神的形成阶段
        一、探寻救亡图存道路
        二、踏上马列主义革命道路
    第二节 朱德精神的成熟阶段
        一、朱德与井冈山精神
        二、朱德与苏区精神
        三、朱德与长征精神
        四、朱德与太行精神
        五、朱德与南泥湾精神
    第三节 朱德精神的发展阶段
        一、朱德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二、朱德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朱德与国防现代化建设
第四章 朱德精神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誓死御侮、意志坚如钢的爱国精神
        一、从小立志救国救民
        二、誓死御辱的革命斗争
        三、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
    第二节 信念坚定、临大节不辱的革命精神
        一、“革命雄师”的峥嵘岁月
        二、“伫马太行”的抗战豪迈
        三、“叱诧风云”的解放战争
    第三节 胸襟坦荡、度量大如海的团结精神
        一、虚怀若谷的品行
        二、胸怀大局的作风
        三、居功不自傲的操守
    第四节 身先士卒、乐于担重任的实干精神
        一、坚持战斗一线干革命
        二、投身解放战争为民族
        三、坚持鞠躬尽瘁搞建设
    第五节 平易近人、与民同甘苦的公仆精神
        一、奉献一生为劳苦大众
        二、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
        三、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
第五章 朱德精神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朱德精神与全面深化改革
        一、坚持改革为民服务的落脚点
        二、激发改革攻坚克难的意志力
        三、汇集改革励精图治的正能量
    第二节 朱德精神与全面从严治党
        一、要以“党就是自己的生命”的境界来要求自己
        二、要以“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只有走共产主义的道路”来提升自己
        三、要以“共产党人胸襟要广阔,气量要宏大”来完善自己
    第三节 朱德精神与全面依法治国
        一、坚持法制建设中体现依法治国
        二、坚持教育宣传中推进依法治国
        三、坚持从严执法中推进依法治国
    第四节 朱德精神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朱德精神强化了必胜信心
        二、朱德精神促进了勤俭意识
        三、朱德精神提供了学习力量
    第五节 朱德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一、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二、朱德精神契合了“中国梦”的价值
        三、在践行中国梦的实践中丰富和传播朱德精神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粤桂边区联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研究[D]. 田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抗战后期中共正规军的战前政治动员——以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为例[J]. 田燕飞. 苏区研究, 2021(02)
  • [3]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D]. 陈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国民政府“围剿”鄂豫皖苏区政策与措施研究[D]. 刘向. 河南大学, 2020(02)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湘潭县清匪反霸运动研究[D]. 王悦. 湘潭大学, 2020(02)
  • [6]地方变迁中的民族主义——基于殖民地广州湾的考察[J]. 唐朗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7]中心城市培育与我国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研究[D]. 曾冰.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1)
  • [8]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的省情认知与国家治理研究[D]. 许新民. 云南大学, 2016(12)
  • [9]云南省龙云卢汉时期县自治研究[D]. 张志强. 云南大学, 2016(04)
  • [10]朱德精神研究[D]. 王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粤桂边境地区联防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