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膜糖蛋白多态性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血小板膜糖蛋白多态性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一、血小板膜糖蛋白多态性与血栓形成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达伟[1](2020)在《PEAR1、COX-1、GPⅢa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环氧合酶-1(COX-1)、糖蛋白Ⅲa(GPⅢa)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07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76例,分别为首发组41例和复发组35例。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服用药物史、吸烟史、饮酒史,完善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凝血功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头颅CT、头颅核磁、头颈CT血管成像、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采集所有患者肘静脉血2-3ml,提取DNA后使用荧光定量PCR仪进行基因测序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方法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的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1.检测76例患者三种基因位点显示:PEAR1基因(rs12041331)GG基因型20例,GA基因型46例,AA基因型10例,等位基因G频率为56.6%,等位基因A频率为43.4%;COX-1基因(rs1330344)CC基因型12例,CT基因型39例,TT基因型25例,等位基因C频率为41.4%,等位基因T频率为58.6%;GPⅢa基因(rs5918)TT基因型74例,TC基因型2例,CC基因型0例,等位基因T频率为98.7%,等位基因C频率为1.3%。2.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EAR1等位基因A频率、AA+GA基因型频率、纯合子AA基因型频率以及COX-1等位基因C频率、CC+CT基因型频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病、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斑块、脑动脉狭窄、COX-1基因CC型、GPⅢa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PEAR1基因AA型及AA+GA型、COX-1基因CC+CT型与缺血性卒中复发显着相关(P<0.05)。结论:年龄、性别、LDL-C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相关,糖尿病、PEAR1(rs12041331)等位基因A、COX-1(rs1330344)等位基因C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GPⅢa(rs5918)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复发无关。

赵佳丽[2](2019)在《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复发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在我国,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同时,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中约有30%为复发性卒中,复发性卒中与首发性卒中相比,具有更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在中国,缺血性卒中一年内的复发率约为6.99-21.39%。脑梗死复发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明确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1.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 120GPIIIaPIA2(1565T>C)、106PEAR1(G>A)和168PTGS1(-842A>G)基因多态性与入院时复发性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2.对于脑梗死患者,长期规律的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通过为期1年的随访,探讨 120GPIIIaPIA2(1565T>C)、106PEAR1(G>A)和 168PTGS1(-842A>G)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后1年内复发或死亡的关系。3.对于长期规律服用氯吡格雷进行二级预防的脑梗死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探讨 152PON1(576G>A)、CYP2C19*2(9154G>A)、CYP2C19*3(7948G>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1年内复发或死亡的关系。研究方法:第一部分:120GPI IIaPIA2、106PEAR1、168PTGS1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首发与复发相关性的研究(回顾性分析)对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住院的19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入院情况,分为首发性缺血性卒中组和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组(RIS组)。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测定120GPIIIaPIA2(1565T>C)、106PEAR1(G>A)和 168PTGS1(-842A>G)基因多态性。第二部分:120GPIIIaPIA2、106PEAR1、168PTGS1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后1年内复发或死亡的影响(随访研究)对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住院的193例脑梗死患者,出院后规范的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并进行1年随访,失访35例,最终纳入158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不良组(含复发和死亡)和无复发组。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测定 120GPIIIaPIA2(1565T>C)、106PEAR1(G>A)和 168PTGS1(-842A>G)基因多态性。第三部分:152PON1 CYP2C19*2、CYP2C19*3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服用氱吡格雷治疗后1年内复发或死亡的影响(随访研究)对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住院的98例脑梗死患者,出院后规范的服用氯吡格雷,至少服用3个月,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失访5例,最终纳入统计93例。据随访结果分为不良组(含复发和死亡)和无复发组。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测定 152PON1(576G>A)、CYP2C19*2(9154G>A)、CYP2C19*3(7948G>A)基因多态性。统计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频率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0.05符合平衡),计量资料变量用均值土标准差(x土 s)表示,两组间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计数和率(%)表示,两组间采用卡方检验。为排除混杂因素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用于评估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120GPIIIaPIA2、106PEAR1、168PTGS1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首发与复发相关性的研究(回顾性分析)共纳入19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129例(66.84%),女性64例(33.16%);年龄35?88岁,平均年龄64.14±10.21岁;其中伴有高血压的患者137例,占70.98%;伴有糖尿病的患者53例,占27.46%;有长期的吸烟史的患者79例,占40.93%;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79例,占40.93%。根据入院时既往是否有脑梗死病史,分为56例(29.0%)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组患者和137例(71.0%)首发缺血性卒中组患者。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首发组相比,复发组显示较低的LDL-C水平(P=0.04)。120GPIIIaPIA2(1565T>C)及 106PEAR1(G>A)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P>0.05),168PTGS1(-842A>G)不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且 168PTGS1(-842A>G)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319)。120GPIIIaPIA2(1565T>C)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522),且120GPIIIaPIA2(1565T>C)C等位基因出现频率非常低,未见CC型,CT型仅1例(0.5%)。在RIS组中,106PEAR1(G>A)多态性的AA基因型更常见(17.9%对 5.8%,P=0.009)。与首发组相比,106PEAR1(G>A)A 等位基因在复发组中显示更高的频率(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显示 106PEAR1(G>A)AA 型(OR=3.24,95%CI:1.04-10.14,P=0.043)与RIS独立相关。校正降脂药和LDL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强制回归法)显示 106PEAR1(G>A)AA 型(OR=3.857,95%CI:1.047-14.209,P=0.042)与 RIS 独立相关。第二部分:120GPIIIaPIA2、106PEAR1、168PTGS1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后1年内复发或死亡的影响(随访研究)最终纳入158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104例,占65.82%,女性54例,占34.18%;年龄35?88岁,平均年龄63.65±10.25岁;其中伴有高血压的患者113例,占71.58%;伴有糖尿病的患者44例,占27.84%;有长期的吸烟史的患者65例,占41.13%;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67例,占42.41%。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不良组(含复发和死亡)27例(17.09%)和无复发组131例(82.91%),其中死亡6例(3.80%)。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吸烟者,饮酒,血压,糖尿病,胆固醇水平、HDL-C,LDL-C TG,HCY和CRP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120GPIIIaPIA2(1565T>C)及 106PEAR1(G>A)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P>0.05),168PTGS1(-842A>G)不符合 Hardy-Weinberg平衡(P<0.05)。120GPIIIaPIA2(1565T>C)基因C等位基因突变率很低,未发现CC型变异,仅有1例CT型,占0.6%。120GIIIaPIA2(1565T>C)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49)及168PTGS1(-842A>G)多态性分布在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420)。106PEAR1(G>A)多态性的分布在两组之间显着不同(P=0.033),其中GG/GA+AA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1),校正基线因素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06PEAR1(G>A)突变型3 GA+AA基因型与预后不良独立相关(OR=3.85,95%CI:1.319?11.239,P=0.014)。第三部分:152PON1、CYP2C19*2、CYP2C19*3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后1年内复发或死亡的影响(随访研究)最终纳入93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66例,占70.97%,女性27例,占29.03%;年龄38~84岁,平均年龄61.97±10.54岁;其中伴有高血压的患者57例,占61.29%;伴有糖尿病的患者20例,占21.51%;有长期的吸烟史的患者45例,占48.39%;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43例,占46.24%。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不良组(含复发和死亡)19例(20.43%)和无复发组74例(79.57%),其中死亡3例(3.23%)。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吸烟者,饮酒,血压,糖尿病,胆固醇水平、HDL-C,LDL-C TG,HCY和CRP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CYP2C19*2(9154G>A)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P=0.77),152PON1(576G>A)及 CYP2C19*3(7948G>A)不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P<0.05)。CYP2C19*2(9154G>A)及CYP2C19*3(7948G>A)基因多态性分布在两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856及p=0.397)。将基线因素及152PON1(576G>A)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强制回归法显示152PON1(576G>A)AA基因型不是脑梗死复发或死亡的危险因素(OR=4.851,95 95%CI:0.924~25.470,P=0.062)。校正基线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分析,隐性模型中152PON1(576G>A)AA基因型与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脑梗死复发及死亡无明显相关性(OR=0.212,95%CI:0.040?1.114,P=0.067)。结论:1.106PEAR1(G>A)突变纯合型AA与中国患者的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独立相关。2.120GPIIIaPIA2(1565T>C)、168PTGS1(-842A>G)多态性与复发性缺血性卒中无关。3.120GPIIIaPIA2(1565T>C)基因变异率较低。4.106PEAR1(G>A)野生纯合型GG基因型服用阿司匹林后脑梗死复发或死亡的风险相对低,突变型GA+AA基因型可能是脑梗死复发或死亡的危险因素。5.120GPIIIaPIA2(1565T>C)、168PTGS1(-842A>G)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治疗的脑梗死预后无关。6.152PON1(576G>A)、CYP2C19*2(9154G>A)及 CYP2C19*3(7948G>A)基因多态性与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后1年内脑梗死的复发或死亡无明显相关性。研究意义及展望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1)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120GPIIIaPIA2(1565T>C)、106PEAR1(G>A)和168PTGS1(-842A>G)基因多态性与入院时复发性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2)通过随访,探讨120GPIIIaPIA2(1565T>C)、106PEAR1(G>A)和168PTGS1(-842A>G)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后1年内复发或死亡的关系。3)通过随访,探讨152PON1(576G>A)、CYP2C19*2(9154G>A)、CYP2C19*3(7948G>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1年内复发或死亡的关系。本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创新性,基因多态性的评估对预测脑梗死的复发可能有一定的作用,对于第一次脑梗死的患者,积极寻找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以便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加强患者的综合管理,以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本研究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样本量相对较少;其次,该研究仅研究了 120GPIIIaPIA2(1565T>C),106PEARI(G>A),168PTGS1(-842A>G)基因以及 152PON1(576G>A)、CYP2C19*2(9154G>A)、CYP2C19*3(7948G>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其他基因多态性也可能与脑梗死复发或脑梗死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有关。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涉及多个群体,更大的样本量和更多的基因位点来研究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

袁龙涛[3](2019)在《双抗治疗颅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基因多态性与血栓弹力图一致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临床上用于抗血小板凝聚最常用的药物,两者的联合使用也已被国际临床试验证明是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在临床的应用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会影响抗血小板药物药效的发挥,例如:患者的年龄、疾病史、生活习惯、遗传性因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其中,遗传性因素影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治疗疗效成为目前研究重点方向。氯吡格雷作为抗血小板聚集的前体药,主要依赖于CYP2C19代谢生成有活性代谢产物,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疗效。已有很多临床研究表明,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是影响氯吡格雷代谢的主要因素。根据CYP2C19基因型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患者分为超快代谢型:CYP2C19*17单突变或双突变(CC→TT或CT),且CYP2C19*2和CYP2C19*3正常(GG);快代谢型:CYP2C19*17、CYP2C19*2和CYP2C19*3均正常无突变;特殊中间代谢型:CYP2C19*2和CYP2C19*3任何一个单突变,且CYP2C19*17单突变或双突变;中间代谢型:CYP2C19*2和CYP2C19*3任何一个单突变,CYP2C19*17正常;慢代谢型:CYP2C19*2和CYP2C19*3任何一个双突变或两个单突变,CYP2C19*17正常。常规治疗剂量的氯吡格雷在慢代谢型患者体内产生的活性代谢物减少,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不足,形成血栓风险增加;在超快代谢型患者体内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增加,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从而该基因型患者的出血性疾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在临床中不同患者对阿司匹林疗效应答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化差异,其中基因的多态性是该差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参与了诱导血小板接触性激活过程,PEAR1的遗传变异可能导致阿司匹林抵抗,其rs12041331(G>A)基因多态性与PEAR1蛋白表达量显着相关。PEAR1 GG型对阿司匹林应答最好,其次是PEAR1 GA型,PEAR1 AA型最差。目的:本文通过对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基因多态性与血栓弹力图的一致性进行研究,来统计确认颅内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中CPY2C19和PEAR1的基因多态性与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一致相关性,研究PEAR1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颅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药效反应的影响,为临床诊治过程中提出个性化用药,保证药物治疗疗效,提高临床救治过程中的药学学科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入组的颅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均采用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进行治疗。至少口服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3-5天,然后通过应用PCR-RFLP法测定患者CYP2C19和PEAR1基因型,及采用TEG测试血小板抑制率。详细记录入组病人基因型和血栓弹力图的检测数据结果。跟踪随访500名患者3个月主要不良脑血管事件和缺血事件的发生,从而确定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在颅内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基因型的多态性与血栓弹力图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结果:(1)在筛选后的500例入组病例中,氯吡格雷快代谢型有225例,占45%,中间代谢型共计215例,占43%,慢代谢型总计60例,占12%。对其中315例患者的血栓弹力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血小板抑制率不达标者有230人(ADP%<30%),占73.02%。(2)对阿司匹林应答好的基因型170例,占34%。对阿司匹林应答一般的基因型共计300例,占60%。对阿司匹林应答差的基因型总计30例,占6%。在入组的500例患者血栓弹力图中,血小板抑制率不达标者有40人(AA%<50%),占8%。(3)根据血小板抑制率将AA%或ADP%<30%定义为高血小板反应性,而AA%或ADP%>30%定义为非高血小板反应性。根据统计结果100例颅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中对阿司匹林药物有着高血小板反应性的有40例,占8%。315例颅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中对氯吡格雷药物有着高血小板反应性的有230例,占73.02%。(4)根据PEAR1基因型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患者对阿司匹林的药物反应分为三种应答型:34%是快应答型,60%是中间应答型,6%是慢应答型。根据PEAR1基因型不同,高血小板反应患者中快应答型、中应答型和慢应答型分别占0,87.5%和12.5%。(5)根据检测CYP2C19基因型的不同结果,我们可以把患者血小板的对氯吡格雷的代谢反应分为三种不同代谢类型:46.03%是快代谢型,42.86%是中间代谢型,11.11%是慢代谢型。根据CYP2C19基因型的不同,高血小板反应性患者中快、中和慢代谢型分别占41.30%,15.22%和43.48%。(6)在3个月的随访期间发生了10例(2%)缺血事件5例出血事件(1%)。结论:遗传基因PEAR1和CYP2C19多态性与入院时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低血小板活性相关,可能增加颅内支架置入患者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医生需要根据PEAR1和CYP2C19基因型与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综合分析,最终给出符合患者个性化的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应用的治疗方案。建议颅内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进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因型检测,在住院治疗过程中依据药物治疗效果选择性进行血栓弹力图抗血小板活性验证。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应答差,有发生血栓危险的患者,可以考虑更换为替格瑞洛或适当增加药物剂量。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过度应答,有潜在出血风险的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可以考虑降低药物使用剂量。

余正雷[4](2019)在《PEAR1基因检测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指导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PEAR1rs12041331(G>A)基因型检测结果对突变纯合型(AA型)并择期行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指导作用。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择期行PCI术的ACS患者414例。术前予每位患者负荷剂量药物即:阿司匹林(Asp)和氯吡格雷各300mg行双抗治疗;术后根据PEAR1rs12041331基因检测结果把患者分3组(即GG野生纯合型、AG突变杂合型、AA突变纯合型),共计188例突变纯合型患者纳入本次课题。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方法将这188位研究对象分两组:Asp加量组(Asp 200mg qd+氯吡格雷75mg qd)和西洛他唑(CS)组(CS 100mg bid+氯吡格雷75mg qd)。询问并记录每一位研究对象的临床基本信息,并分别随访术后6个月和9个月的出血事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同时检测术前(即给予负荷剂量药物24h后)、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血小板聚集率。利用SPSS22.0版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根据PEAR1rs12041331(G>A)的基因检测结果,414例ACS并择期行PCI术的患者中:GG野生纯合型106例,AG突变杂合型120例,AA突变纯合型188例(见表1)。2、随访术后6个月,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2),CS组发生率较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148)。术后9个月结果与上述相仿(分别见表4、表5)。3、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1)术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PAR)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71);(2)术后1个月,CS组PAR较Asp加量组显着降低(p<0.001),有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结果与1个月相仿(见表6和图1)。结论:对于择期行PCI的ACS患者且PEAR1rs12041331(G>A)为突变纯合型的患者,CS组较Asp加量组有更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但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近期及远期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张伟红,徐邦牢,杨惠宽,陈斌,张婷,吴斌,唐露丹,胡晓琳[5](2018)在《血小板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探讨其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2018年确诊EDP为实验组29例,收集健康对照组21例,应用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测序法)检测各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 HPA-3和GPⅢa HPA-6基因表型,应用2检验统计各基因多态性频率在两组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在实验组中A/A、A/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1.0%、48.3%和20.7%,对照组分别是14.3%、52.4%和33.3%,两组之间基因多态性频率无显着差异P>0.05。GPⅢa HPA-6基因多态性在实验组中C/C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6.9%和93.1%,对照组分别是19.0%和81.0%,两组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GPⅢa HPA-6基因rs13306487位点后一位基因多态性在实验组中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4%、55.2%和41.4%,对照组分别是14.3%、23.8%和61.9%,两组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rs13306487位点后一位纯合子基因型(A/A和G/G)与杂合子基因型A/G频率分别是44.8%和55.2%,对照组分别是76.2%和23.8%,杂合基因型A/G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7,P<0.05)。结论 GPⅡb HPA-3和GPⅢa HPA-6不同基因表型在EDP患者与对照组两组间的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但膜糖蛋白GPⅢa HPA-6 rs13306487位点后一位杂合基因型A/G分布频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为后继探讨EDP遗传机制提供依据。

何继东,刘涛[6](2015)在《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及活化功能需要依赖血小板上的糖蛋白受体实现。编码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基因具有复杂的多态性,这些多态性直接影响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在血小板表面功能与数量的表达,从而影响血栓形成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认为目前对于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未来有必要设计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以及进行严格的系统评价来准确评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何继东[7](2014)在《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与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GP I aC807T、GP I baKOZAK-5T/C、GPⅥT13254/C、HPA-1a/b (GPⅢa PIA1/2、Leu33Pro)以及HPA-2a/b(Thr145Met)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确诊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患者(平均年龄63.91±10.45岁)组成病例组,153例非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64.65±10.80岁)组成对照组。采用改良多重连接反应检测技术(improved multiplex ligation detection reaction, iMLDR)检测目的基因,进行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Stata12.0软件用于统计分析。结果:①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组间比较:GP I aC807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X2=6.640,P=0.036,等位基因:X2=5.725, P=0.017)。GPⅥT13254/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比较具有差异(P=0.004,确切概率法),基因型的分布无显着差别(P=0.059,确切概率法)。GP I bαKOZAK-5T/C、HPA-1a/b以及HPA-2a/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组间的比较无显着差别;②不同基因分析模型显示:GP I aC8O7T基因多态性在累积模型(Additive Model)中对冠心病的影响最大(OR=2.75,95%CI=1.18-6.71),其次是隐性模型(Recessive Model)(OR=2.48,95%CI=1.11-5.83)和等位基因模型(Allele Model)(OR=1.52,95%CI=1.06-2.17),显性模型(Dominant Model)和共显性模型(Co-dominant Model)中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在各个基因分析模型中,均未发现GP I baKOZAK-5T/C与冠心病有显着的相关性。③突变等位基因数量与冠状动脉病变存在相关(OR=1.36, P=0.008,95%CI=1.082-1.707)。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即使经过性别、血糖、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因素校正后,GP I aC807T中的TT基因型相对于CC基因型显着增加冠心病风险(OR=4.00, P=0.020,95%CI=1.24-12.88);结论:GP I aC807T多态性与冠心病显着相关,TT基因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GPVIT13254/C的C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冠心病的风险。本研究未发现GP I bαKOZAK-5T/CHPA-1a/b以及HPA-2a/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冠心病风险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突变等位基因数量呈正相关。目的:迄今为止,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A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的关系在临床研究中仍不明确,相关研究结论各异。本研究目的即是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HPA-2a/b(Human Platelet Alloantigen,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2)、GPVIT13254C (GP, Glycoprotein,糖蛋白)以及GP I baVNTR (VNTR, 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全面的评价。方法:检索所有关于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中英文病例对照研究,网络检索日期截止于2014年3月。采用多种基因分析模型计算汇总比值比(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根据研究间的异质性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Meta回归分析检测异质性的来源。漏斗图或Begg法检测发表偏倚。结果:排除无关文献后最终有29个独立的研究纳入Meta分析。随机效应合并分析结果显示HPA-2a/b与冠心病有显着相关性(等位基因模型:OR=1.43,95%CI=1.07-1.91;显性基因模型:OR=1.57,95%CI=1.08-2.28)。 GPVIT13254C与冠心病之间没有发现有显着的相关性(等位基因模型:OR=1.06,95%CI=0.82-1.37,随机效应模型;显性基因模型:OR=1.11,95%=0.93-1.31,固定效应模型)。而GP I baVNT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性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分析模型中均没有发现有相关性存在。结论:Meta分析结果提示HPA-2a/b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相关,HPA-2b等位基因和HPA-2ab+HPA-2bb基因型可能增加冠心病风险。GPVI T13254C和GP I baVNT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可能无相关性存在。未来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来全面阐释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王广新,王慧,刘雪梅[8](2013)在《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过敏性紫癜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血管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增强,存在血液的高凝状态甚至有微血栓形成,因此,原本在输血领域发现的血小板膜糖蛋白,被许多研究证实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对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加以综述,为进一步揭示过敏性紫癜的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周君[9](2013)在《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及GPⅡ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CD63表达的变化,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CD63与急性IS的相关性,探讨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CD63监测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和预测急性IS发病的可能性;并通过检测急性I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膜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及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相关性,以期对急性IS患者提供抗血小板治疗的依据。方法:1、急性IS患者226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分为正常对照组40例及高危对照组60例,高危对照组为合并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危险因素者,所有受试者均常规检测血常规、凝血常规、肝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病例组入院后立即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对其进行神经功能测评,按评分结果分为轻、中、重3个亚组。根据患者48小时内病情是否加重分为进展性IS及稳定型IS。2、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 CD62p、CD63的表达,并分别以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做诱导剂,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上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血小板膜GP IIbHPA-3基因多态性。3、其中病例组111例患者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干预治疗7d后复查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聚集率。4、观察病例组不同NIHSS分组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聚集率。5、观察进展性IS与稳定型I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聚集率。6、探讨血小板膜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 CD62p、CD63表达的相关性。7、根据阿司匹林干预治疗后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筛查AR患者(根据本实验研究结果,由ADP做诱导剂所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51.35%;由AA做诱导剂所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47.63%,满足上述两项者定义为AR),并探讨AR者与血小板膜GPⅡbHPA-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1、病例组、高危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CD63表达水平的比较:病例组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30.26±15.56%)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24.22±10.86%,P<0.05)。病例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16.28±7.4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13.35±5.86%,P<0.05);高危对照组CD62p(16.59±6.55%)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20.79±9.64%)表达水平高于高危对照组(16.34±6.74%)及正常对照组(13.35±5.8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以ADP做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病例组(31.30±12.78%)及高危对照组(31.25±11.09%)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3.80±1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高危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以AA做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病例组(30.56±12.77%)血小板聚集率水平高于高危对照组(26.45±11.09%)及正常对照组(23.80±11.86%),且高危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病例组不同NIHSS分组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表达无显着性差异,F值1.390,P=0.251;CD62p表达无显着性差异,F值0.06,P=0.994;CD63表达无显着性差异,F值2.132,P=0.121;由ADP做诱导剂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无显着性差异,F值1.431,P=0.241;由AA做诱导剂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无显着性差异,F值1.140,P=0.322。4、阿司匹林干预治疗后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聚集率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干预前PAC-1、CD62p、CD63及由ADP、 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30.07±15.61%、16.41±7.45%、20.80±9.67%、31.16±12.80%、30.48±12.84%;干预后PAC-1、CD62p.CD63及由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1.63±12.80%、9.42±7.00%、14.92±10.35%、24.65±12.09%、20.23±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稳定型较进展性I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29.09±14.64%vs37.43±18.19%)、CD62p(15.56±7.27%vs20.16±7.24%)表达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本研究发现AR者6人,阿司匹林敏感(AS)者105人,AR发生率约为5.4%。AR组与AS组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49.56±14.12%vs28.95±15.00%).CD62p(24.73±7.19%vs15.84±7.18%).CD63(33.58±9.16%vs20.07±9.21%)表达水平比较,AR组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CD63表达水平显着高于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小板膜GP Ⅱb HPA-3aa、ab、bb3种基因型PAC-1表达率分别为:27.55±16.97%、30.99±15.34%、32.86±13.06%;3种基因型CD62p表达率分别为:16.77±7.93%、15.92±7.41%、32.86±13.06%;bb基因型PAC-1.CD62p表达的均值高于aa基因型及ab基因型,但无统计学差异,是否bb基因型者发生IS后可能更易导致血小板膜糖蛋白的高表达,有待进一步研究。8、病例组发生AR者中血小板膜GPⅡb HPA-3bb基因型频率较aa、ab基因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提示血小板膜GPⅡb HPA-3bb基因型可能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结论:1、急性IS患者血小板高度活化,应用FCM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 CD62p、CD63的表达可以作为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敏感指标。2、进展性较稳定型IS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高,提示是否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增高显着的IS患者发展为进展性IS的可能性大。3、高危对照组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及聚集率高于健康人,提示存在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应严格控制卒中的危险因素,减少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及血小板聚集率,以降低脑卒中及血栓事件的发生率。4、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的表达及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小板的活化。5.GPⅡb HPA-3三种基因型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及CD63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但bb基因型PAC-1、CD62p表达的均值高于aa基因型及ab基因型,是否IS bb基因型携带者更易引起血小板活化,有待进一步研究。6、IS患者存在AR现象,本研究中AR患者占5.4%,AR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其膜糖蛋白仍高表达,且与血小板膜GPⅡbHPA-3bb基因型相关,提示血小板膜GPⅡb HPA-3bb基因型可能为AR的独立危险因子。

代伟,龙厚元,宋玉强[10](2012)在《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文中研究说明血小板膜糖蛋白在血小板黏附、活化、聚集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许多研究显示,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有关。文章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二、血小板膜糖蛋白多态性与血栓形成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小板膜糖蛋白多态性与血栓形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PEAR1、COX-1、GPⅢa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分组标准
    2.2 临床资料与标本收集
    2.3 实验材料与仪器
    2.4 实验步骤
        2.4.1 提取DNA
        2.4.2 基因测序及SNP分析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纳入观察项目的临床资料比较
    3.2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3.3 PEAR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3.4 COX-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3.5 GPⅢ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3.6 logistics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年龄
    4.2 性别
    4.3 糖尿病
    4.4 血脂代谢异常
    4.5 基因多态性
        4.5.1 PEAR1基因
        4.5.2 COX-1基因
        4.5.3 GPⅢa基因
    4.6 总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综述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复发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120GPIIIaPIA2、106PEAR1、168PTGS1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首发与复发相关性研究(回顾性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120GPIIIaPIA2、106PEAR1、168PTGS1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后1年内复发或死亡的影响(随访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152PON1、CYP2C19*2、CYP2C19*3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后1年内复发或死亡的影响(随访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外文论文Ⅰ
外文论文Ⅱ

(3)双抗治疗颅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基因多态性与血栓弹力图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组对象
    1.2 研究方法
2、结果
    2.1 氯吡格雷CYP2C19 和阿司匹林PEAR1 基因型的测定结果以及年龄分布
    2.2 TEG检测的血小板抑制率与临床用药建议
    2.3 氯吡格雷CYP2C19 和阿司匹林PEAR1 基因型与血小板抑制率之间的关系
    2.4 双抗治疗颅内支架置入术后基因多态性与血栓弹力图一致性研究
3.结论
4.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PEAR1基因检测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指导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研究对象
    2.方法
        2.1 入选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研究对象分组
        2.4 冠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成功判断标准
        2.5 生化资料及药物基因CYP2C19 相关检查
        2.6 临床基线资料收集
        2.7 PEAR1 基因检测的具体步骤
        2.8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
        2.9 随访内容
        2.10 数据分析
结果
A)基因检测结果'>1.PEAR1 rs12041331(G>A)基因检测结果
    2.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3.两组血管病变及支架植入情况
    4.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随访结果
    5.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血小板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验方法
        1.2.1 标本
        1.2.2 仪器试剂
    1.3 结果分析
        1.3.1 引物序列
        1.3.2 PCR反应体系:
        1.3.3 PCR反应条件
        1.3.4 1.5%TAE琼脂糖电泳
        1.3.5 测序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GPⅡb HPA-3 (rs5911) 不同基因型结果比较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GPⅢa HPA-6 (rs13306487) 和其下一位点基因型结果比较
    2.3 GPⅢa HPA-6 rs13306487位点后一位杂合基因型A/G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
3 讨论

(6)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GPⅠbα与冠心病
    1.1 GPⅠbαVNTR
    1.2 GPⅠbαKozak‐5T∕C
    1.3 HPA-2
2 GPⅠa 807C∕T与冠心病
3 GPⅥT13254C与冠心病
4 GPⅢa PIA1∕A2与冠心病
5 小结与启示

(7)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与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eta分析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8)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过敏性紫癜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质膜糖蛋白
    1. GPⅠb-Ⅸ-Ⅴ:
    2. GPⅡb-Ⅲa:
    3. GPⅠa-Ⅱa:
二、颗粒膜糖蛋白
    1. CD62p(P-选择素、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膜蛋白):
    2. CD63:
三、小结

(9)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及GPⅡ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血小板膜糖蛋白多态性与血栓形成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PEAR1、COX-1、GPⅢa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D]. 李达伟. 河北大学, 2020(02)
  • [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复发关系的研究[D]. 赵佳丽. 山东大学, 2019(02)
  • [3]双抗治疗颅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基因多态性与血栓弹力图一致性研究[D]. 袁龙涛. 河南大学, 2019(01)
  • [4]PEAR1基因检测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指导作用[D]. 余正雷.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5]血小板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J]. 张伟红,徐邦牢,杨惠宽,陈斌,张婷,吴斌,唐露丹,胡晓琳. 现代医院, 2018(07)
  • [6]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的研究进展[J]. 何继东,刘涛. 西部医学, 2015(01)
  • [7]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与Meta分析[D]. 何继东. 泸州医学院, 2014(03)
  • [8]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过敏性紫癜关系的研究进展[J]. 王广新,王慧,刘雪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22)
  • [9]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及GPⅡ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 周君.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10]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J]. 代伟,龙厚元,宋玉强.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2(11)

标签:;  ;  ;  ;  ;  

血小板膜糖蛋白多态性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