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防灾对策探讨

影院防灾对策探讨

一、关于影剧院的防灾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齐高明[1](2021)在《韧性视角下北京市防灾减灾救灾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余晓丽[3](2021)在《微更新视角下背街小巷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以泉州西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背街小巷的整治与居民寻求居住环境的改善,希望背街小巷作为极具生活气息,展现城市文化的具体场所的要求之间的矛盾,需要更为细致的更新手段来进行处理。本文从微更新的视角出发,结合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分析方法,梳理微更新理念的发展,探究背后的理论支撑,分析背街小巷微更新的主体、客体与载体间的关系,重新梳理微更新维度下的城市更新要素,提出背街小巷微更新应当以知微见着、酌古准今、以人为本为原则,总结出其在整体街区空间的功能、交通、风貌、配套、公众参与于分期实施上的总体策略,再将其应用于泉州旧馆驿-井亭巷街区的背街小巷空间设计中,探讨微更新视角下背街小巷空间设计策略,以期进一步探究微更新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完善其设计方法。

时哲明[4](2021)在《基于韧性城市理念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研究 ——以新郑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认为城市是人类、社会、产业、经济最为聚集的地方。城市发展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污染、传染病流行等。因此,我们应设法提高城市对灾害的处理能力,维持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韧性城市”建设,目的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强城市风险防控的能力,从而提升城市的防灾韧性,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进行研究,首先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状况以及韧性城市下城市防灾优秀案例,总结得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韧性城市等有关概念,引入了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内容。其次,对研究对象新郑市进行实地调研,研究中心城区常见或发生概率比较大的灾害类型,得出有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洪涝灾害、火灾等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城区各防灾工程设施要素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新郑市中心城区发生概率较大的四种灾害类型,分别构建不同类型的灾害城市韧性评价体系,通过查找资料、询问专家意见等方式确定不同灾害类型的评价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体系的指标权重;并对新郑市中心城区居民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表进行打分,计算并分析城市各灾害防灾韧性得分。最后,依据评估分析的结果,基于韧性城市理念,对存在韧性不足的城市基础工程设施及防灾智能化等提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设计策略。

张玉洁[5](2021)在《城市双修下峰峰矿区中心城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公共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交往的外部活动空间,在城市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城市显性活力的集中表现。而目前,作为独立工矿区的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公共空间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广场、街道和公园存在着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建设不足、空间品质参差不齐、缺少一定后期管理等问题,造成城市公共空间逐渐缺少活力。因此,对于峰峰矿区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开展城市双修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这为独立工矿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对较差的环境进行提升,对缺失的功能进行补充,这与城市双修的核心内容相对应。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峰峰矿区中心城区的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选取点——广场、线——典型街道、面——公园三个不同类型的空间形态,在城市双修理念的指导下,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跨学科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其进行改造提升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峰峰矿区中心城区广场、街道和公园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指出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其次是结合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满意度评价法,构建居民满意度模型,定量的分析中心城区广场、街道和公园中满意度较低的指标。再次是在遵循整体性、渐进式、生态优先和文化传承的改造提升原则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提出城市双修理念指导下公共空间的改造策略,即在宏观层面:调整空间结构,进行空间增绿,优化空间景观,增加空间数量;在中观层面:修复生态网络,增强空间可达性,对空间功能进行整合、叠加或者置换;在微观层面:注重绿地修复,多层次绿化,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文化载体。最后针对综合分析出的问题和居民满意度,对各镇区的广场、街道和公园进行改造提升。本研究的重点是城市双修理念对峰峰矿区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的实际应用,采用城乡规划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中心城区做出具有地域性、适宜性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设计,丰富城市双修理念中对公共空间的研究,为未来同样处于转型背景下其他独立工矿区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提供借鉴。由于个人精力有限,在样本选择上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要对样本人群进一步扩大。

高瑾萱[6](2020)在《北京市封闭式居住区开放空间的社会化微改造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的居住区建设模式是以封闭式居住区为主,在居住区发展中,由于其封闭式管理、安全性强等特征,受到居民的青睐。随着北京市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质量逐渐提高,封闭式居住区原有的开放空间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封闭式居住区的弊端日益凸显。由于封闭式居住区有住区封闭管理、用地面积大、居住人口多、空间功能单一等特点,阻隔了与城市的交流,降低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导致居民生活便捷度降低。因此,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使“开放空间的社会服务功能供给”与“居民需求”相互匹配,提高封闭式居住区的宜居性,是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封闭式居住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居民需求端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端来分析封闭式居住区的开放空间能否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通过微改造的手段,完善封闭式居住区开放空间的社会服务功能。首先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研究对象进行概念的相关界定,选取出符合研究范围的北京市封闭式居住区,进而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基于居民需求的封闭式居住区开放空间现存的问题。其次从购物设施、日常生活服务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和交通服务设施四个方面的POI数据,进行五分钟、十分钟和十五分钟生活圈分析,对封闭式居住区开放空间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行分析评价,分析出封闭式居住区开放空间现状和现存的问题。从而提出封闭式居住区开放空间的微改造策略。最后针对特殊人群进行封闭式居住区开放空间的社会服务功能供需分析,对完善儿童活动空间、养老设施和构建无障碍环境进行相应的微改造策略。

万晓锋[7](2020)在《临潼骊山Ⅱ区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工程治理》文中研究指明华清宫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景区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1936年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2016年为了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景区拟修建西安事变影剧院。由于影剧院的选址区位于骊山Ⅱ区滑坡前缘,基坑开挖将对滑坡造成扰动。骊山Ⅱ区滑坡严重威胁着景区工程建设安全。本文通过对骊山Ⅱ区滑坡的稳定性、治理方案及监测效果进行分析论述,主要目的在于对骊山未治理滑坡提供数据及方案参考,为景区内地质灾害防治积累经验。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骊山Ⅱ区滑坡,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1)通过对骊山Ⅱ区滑坡开展工程地质调查、钻探以及物探等工作,获取了详尽的滑坡勘查资料。工程地质资料揭示骊山Ⅱ区滑坡仅滑坡后缘界面特征明显,滑坡体纵向上为双层滑动面。(2)根据华清宫景区长期的滑坡监测数据对骊山Ⅱ区滑坡做定性评价;采用条分法对骊山Ⅱ区滑坡做定量评价。定量评价的计算参数主要以土工试验结果为参考依据,结合工程经验,通过反算法给出。计算结果表明:天然工况条件下两层滑坡基本稳定;饱和工况条件下上层滑坡欠稳定,而下层基本稳定;Ⅷ度地震工况条件下上层滑坡欠稳定,而下层基本稳定。(3)根据现场情况和理论分析结果,对滑坡治理方案进行定性对比分析,提出了“二级支挡”滑坡治理方案及“多点监测+跟踪预报”的滑坡监测方案。(4)对比分析了骊山Ⅱ区滑坡的深部位移监测数据,数据表明滑坡经工程治理后,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治理效果良好。(5)滑坡治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应注重滑坡治理过程控制,做好环境防护。

陈银超[8](2019)在《杭州市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演变影响因素与成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公共文化在人类社会形成之时便已存在,公共文化设施也一般设立在聚落中心区,方便聚落居民日常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及种类亦不断增加,政府也逐渐重视能够化育人、陶冶人的公共文化。根据对公共文化空间演变特征的研究,可以找寻公共文化发展规律,对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布局优化有着借鉴意义。首先,对下城区背景沿革、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梳理,以下城区政区稳定为前提,以重大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为时间节点,对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演变历程进行分期研究,将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演变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2002年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传统期,2003年-2010年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繁荣期,2011年至今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拓展期。其次,对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进行分类,主要以国家用地分类标准进行划分,本文将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分为图书博览空间、文化活动空间、体育运动空间、艺术文化空间、绿地广场空间五个类型,并阐述其演变特征。结合当下时代背景以及空间演变理论,从经济、政治、地理、交通、外部等五个因素对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演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根据空间指数、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现状布局,并对不足之处其提出优化对策:○1重视经济发展,为公共文化设施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加快缩短南北发展差距,重视绿地广场建设;○3政府应加强公共文化发展观念;○4积极推动公共交通发展,改善道路交通网络;○5提供多种类型公共文化活动;○6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发展质量,并推动个性化发展;○7完善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8加强管理考核力度。

赵彩云[9](2019)在《韧性理念下的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研究 ——以正定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物质防灾在不断加强,宏观管理在不断提升。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引发灾害因素多元化,导致灾害频繁发生。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筑密集,道路狭窄,基础设施落后,社会组织和矛盾多,面临的灾害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性更是空前复杂。在此背景下,本文从韧性理念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问题的新思路。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首先对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的相关文献和韧性防灾建设案例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韧性理念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内涵和特征。(2)然后基于内涵和特征中的减少灾害、适应灾害、恢复建设的角度,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社会层面构建了韧性理念下的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体系。(3)在此基础上,为衡量历史文化街区的韧性程度,建立了由物质建设、经济状况、政府管理、居民邻里、环境条件五个部分组成的韧性理念下的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评价体系,其中包含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4)最后,以正定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进行实例验证。通过对正定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韧性进行评价,并采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对数据处理。评价结果显示,正定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韧性程度一般;现状防灾减灾较注重物质建设,而在非物质层面相对较弱。根据评价结果和韧性理念下的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理论体系,依照内容构建相应的体系,以此进行实例研究。

徐嵩[10](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二、关于影剧院的防灾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影剧院的防灾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3)微更新视角下背街小巷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以泉州西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1.1.2 街巷整治的政策契机
        1.1.3 全面提质的需求转变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背街小巷
        1.2.2 城市更新
        1.2.3 微更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与案例分析
    2.1 背街小巷空间设计研究综述
        2.1.1 国外街巷更新研究进展
        2.1.2 国内街巷更新研究进展
    2.2 “微更新”理念研究综述
        2.2.1 “微更新”理念产生背景
        2.2.2 “微更新”理念的主张
        2.2.3 “微更新”理念的呈现方式
        2.2.4 “微更新”理念的操作策略
    2.3 国内外实践研究
        2.3.1 国外街巷空间更新设计案例
        2.3.2 国内街区微更新的实践案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背街小巷空间微更新要素及设计原则
    3.1 背街小巷的特征及现状问题
        3.1.1 空间格局适应性
        3.1.2 历史文化多元性
        3.1.3 社会生态复杂性
        3.1.4 现状问题多样性
    3.2 背街小巷微更新的主体、客体与载体
        3.2.1 以人为主体
        3.2.2 以需求为客体
        3.2.3 以背街小巷为载体
    3.3 背街小巷空间微更新控制性要素
        3.3.1 物质性要素
        3.3.2 非物质性要素
    3.4 背街小巷空间微更新目标与原则
        3.4.1 知微见着
        3.4.2 酌古准今
        3.4.3 以人为本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更新视角下背街小巷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4.1 交通优化打通社区微循环
        4.1.1 强化街巷整治
        4.1.2 顺畅路网衔接
        4.1.3 延伸步行系统
        4.1.4 完善交通设施
        4.1.5 提升交通服务
    4.2 功能重塑均衡服务设施配置
        4.2.1 以生活圈的构建为基础
        4.2.2 以街巷腾退空间为补给
    4.3 配套改善提升宜居生活品质
        4.3.1 以升级改造为导向
        4.3.2 以整修维护为导向
    4.4 风貌保护重塑地域特色文化
        4.4.1 尊重街区既有脉络
        4.4.2 保护街区风貌特色
        4.4.3 挖掘街区文化特色
        4.4.4 提升街区综合活力
    4.5 公众参与激发更新内生动力
        4.5.1 搭建组织平台
        4.5.2 激发居民热情
        4.5.3 组织参与活动
    4.6 空间落实分期实施逐步推进
        4.6.1 小规模易于落地实施
        4.6.2 微操作便于分期推进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泉州西街片区空间微更新设计策略实践
    5.1 泉州古城西街片区概况
        5.1.1 泉州古城区位与沿革
        5.1.2 西街片区特色价值
    5.2 西街片区背街小巷研究范围选取
        5.2.1 旧馆驿
        5.2.2 井亭巷
        5.2.3 现状航拍
    5.3 旧馆驿与井亭巷现状解读
        5.4.1 建筑现状
        5.4.2 交通现状
    5.4 上位保护规划解读
        5.4.1 泉州古城传统街巷的保护
        5.4.2 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区划
        5.4.3 旧馆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4.4 井亭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5 西街片区空间微更新设计原则
        5.5.1 尊重历史
        5.5.2 循序渐进
        5.5.3 活力宜居
        5.5.4 多方共建
    5.6 旧译馆与井亭巷综合整治保护提升策略
        5.6.1 控制区域容量
        5.6.2 改善配套设施
        5.6.3 提升文化氛围
    5.7 旧译馆与井亭巷空间微更新设计方法
        5.7.1 巷与支巷拓通
        5.7.2 基础设施整治
        5.7.3 街巷界面整治
        5.7.4 街巷景观提升
        5.7.5 公共空间塑造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韧性城市理念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研究 ——以新郑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综合防灾是自身发展需要
        1.1.2 国家针对城市综合防灾的关注
        1.1.3 韧性城市与城市综合防灾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概况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韧性理念的城市综合防灾理论与实践案例概况
    2.1 主要概念解释
        2.1.1 城市防灾学
        2.1.2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2.1.3 韧性城市
    2.2 理论基础
        2.2.1 城市更新
        2.2.2 智慧城市
        2.2.3 可持续发展
    2.3 国内外实践案例分析
        2.3.1 国外韧性城市实践
        2.3.2 国内韧性城市实践
        2.3.3 案例启示
3 新郑市中心城区主要灾害调查分析
    3.1 区域地理环境现状
        3.1.1 气候分析
        3.1.2 地形地貌
        3.1.3 地质构造
        3.1.4 河流水系
    3.2 中心城区防灾要素的现状
        3.2.1 既有建筑工程现状
        3.2.2 城市交通现状
        3.2.3 城市排洪工程现状
        3.2.4 消防设施现状
        3.2.5 医疗防疫设施现状
    3.3 综合灾害危险性分析
        3.3.1 地质灾害
        3.3.2 地震灾害
        3.3.3 洪涝灾害
        3.3.4 火灾灾害
        3.3.5 重大危险源
    3.4 本章小结
4 新郑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韧性评价体系构建
    4.1 城市韧性评价体系构建基础
        4.1.1 选取评价方法
        4.1.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4.2 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
        4.2.1 指标选用的原则
        4.2.2 指标选取依据
        4.2.3 评价指标构建
        4.2.4 评价指标说明
    4.3 城市不同灾害韧性度计算及分析
        4.3.1 评价体系韧性度计算方法简介
        4.3.2 针对地质灾害的韧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
        4.3.3 针对地震灾害的韧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
        4.3.4 针对洪涝灾害的韧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
        4.3.5 针对火灾灾害的韧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新郑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设计研究
    5.1 韧性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原则
        5.1.1 以人为本原则
        5.1.2 经济适用原则
        5.1.3 智能化与持续化原则
    5.2 城市防灾工程设施规划
        5.2.1 城市消防工程设施规划
        5.2.2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5.2.3 城市建筑抗震工程规划
    5.3 城市应急设施规划
        5.3.1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5.3.2 应急救援疏散通道规划
        5.3.3 应急医疗系统规划
        5.3.4 应急物资储备系统
    5.4 城市灾害智能化与管理机制策略
        5.4.1 城市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5.4.2 城市管理模式机制规划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城市各灾害韧性评价各指标判断矩阵
附录B-新郑市各灾害韧性评价指标调研表
附表C-重大危险源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城市双修下峰峰矿区中心城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双修理念的影响
        1.1.2 峰峰矿区中心城区广场、街道和公园改造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独立工矿区
        1.3.2 城市双修
        1.3.3 城市公共空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6.1 研究框架
        1.6.2 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城市公共空间
        2.1.1 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类
        2.1.2 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要素
    2.2 城市双修
        2.2.1 城市双修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2.2.2 城市双修理念的基本内容
        2.2.3 城市双修的含义
    2.3 城市双修和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之间的关系
    2.4 城市公共空间相关案例分析
        2.4.1 城市广场:岳阳市中心城区广场
        2.4.2 城市街道:海宁市江南大道西延道路
        2.4.3 城市公园: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峰峰矿区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3.1 概况及研究价值
        3.1.1 峰峰矿区概况
        3.1.2 SWOT分析及研究价值
    3.2 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3.2.1 中心城区城市公共空间概况
        3.2.2 峰峰镇区城市公共空间现状整理及分析
        3.2.3 彭城镇区城市公共空间现状整理及分析
        3.2.4 临水镇区城市公共空间现状整理及分析
    3.3 中心城区公共空间存在问题
        3.3.1 城市生态方面
        3.3.2 城市功能方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峰峰矿区中心城区公共空间满意度评价
    4.1 研究样本及方法
        4.1.1 研究样本
        4.1.2 研究方法
    4.2 满意度评价模型建立
        4.2.1 指标选择原则
        4.2.2 指标体系构建
        4.2.3 指标权重确定
    4.3 调查问卷
        4.3.1 问卷设计
        4.3.2 数据整理
        4.3.3 数据计算
    4.4 中心城区横向满意度分析
        4.4.1 峰峰镇区居民满意度分析
        4.4.2 彭城镇区居民满意度分析
        4.4.3 临水镇区居民满意度分析
    4.5 中心城区纵向满意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综合改造提升研究
    5.1 改造提升的原则与内涵
        5.1.1 改造提升原则
        5.1.2 改造提升内涵
    5.2 改造提升策略
        5.2.1 宏观结构控制
        5.2.2 中观功能把握
        5.2.3 微观案例改造
    5.3 峰峰矿区中心城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应用
        5.3.1 宏观结构控制
        5.3.2 中观功能把控
        5.3.3 微观案例改造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城市公共空间指标权重打分表
附录2 峰峰矿区中心城区城市公共空间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3 表录
附录4 图录

(6)北京市封闭式居住区开放空间的社会化微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封闭式居住区引发的社会问题
        1.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封闭式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
        1.1.3 我国对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政策规定
        1.1.4 保障特殊群体基本居住生活权益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居住区相关理论及相关案例分析
    2.1 我国封闭式居住区发展历程
        2.1.1 我国古代城市居住空间模式的发展
        2.1.2 我国近现代城市居住空间模式的发展
    2.2 国内封闭式居住区微改造特点分析
        2.2.1 根据居民需求,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2.2.2 居民共同参与,活化消极空间
        2.2.3 完善适老性设施,发展智能养老新模式
    2.3 国外城市封闭式居住区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封闭式居住区的样本选取调查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评价标准
    3.1 研究区域
        3.1.1 北京市住区总体概况
        3.1.2 研究区域选取
    3.2 调查问卷
        3.2.1 问卷调查分析——封闭式居住区现存的问题
        3.2.2 问卷调查分析——基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3.2.3 问卷调查分析——基于不同收入人群的需求
        3.2.4 调查问卷小结
    3.3 北京封闭式居住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现状评价标准与原则
        3.3.1 封闭式居住区的封闭现状评价标准
        3.3.2 购物和日常生活设施评价原则与标准
        3.3.3 休闲娱乐设施评价原则与标准
        3.3.4 交通设施评价原则与标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封闭式居住区开放空间社会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4.1 开放空间人群活动特征分析
        4.1.1 研究区域人口分布数据
        4.1.2 研究区域人流分布特征分析
    4.2 封闭式居住区的购物设施分析与评价
        4.2.1 购物设施分布的总体特征分析
        4.2.2 封闭式居住区的购物设施分布格局分析
        4.2.3 封闭式居住区的购物服务设施现状评价
    4.3 封闭式居住区的日常生活服务设施分析与评价
        4.3.1 日常生活服务设施分布的总体特征分析
        4.3.2 封闭式居住区的日常生活服务设施分布格局分析
        4.3.3 封闭式居住区的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现状评价
    4.4 封闭式居住区休闲娱乐服务设施分析与评价
        4.4.1 休闲娱乐设施分布的总体特征分析
        4.4.2 封闭式居住区的休闲娱乐设施分布格局分析
        4.4.3 封闭式居住区的休闲娱乐设施现状评价
    4.5 封闭式居住区的交通服务设施分析与评价
        4.5.1 交通服务设施的总体特征分析
        4.5.2 封闭式居住区的交通服务设施可达性分析
        4.5.3 封闭式居住区的交通服务设施现状评价
    4.6 封闭式居住区生活圈现状问题总结分析
        4.6.1 供给设施存在缺口,少部分供给端过剩
        4.6.2 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使用功能单一
        4.6.3 需提高封闭式居住区的居民生活便捷度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封闭式居住区社会化微改造的策略和方法
    5.1 社会化微改造策略
        5.1.1 需求供给的精准匹配
        5.1.2 交通优先,改善可达性
        5.1.3 复合性多功能空间
        5.1.4 公共服务设施的流动化和模块化
        5.1.5 设施空间共享化和智能信息化
    5.2 五种典型社区公共空间类型的微改造方法
        5.2.1 典型性分析
        5.2.2 社区交通空间的微改造方法
        5.2.3 社区出入口空间的微改造方法
        5.2.4 社区广场空间的微改造方法
        5.2.5 社区绿地空间的微改造方法
        5.2.6 社区服务建筑空间的微改造方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特殊人群开放空间的微改造分析策略
    6.1 适幼服务设施
        6.1.1 适幼设施研究背景
        6.1.2 儿童和青少年活动特征
        6.1.3 适幼设施分析
        6.1.4 封闭式居住区适幼设施现状评价
        6.1.5 适幼设施微改造策略
    6.2 适老服务设施
        6.2.1 适老设施研究背景
        6.2.2 老年人生活特征
        6.2.3 适老设施分析
        6.2.4 封闭式居住区适老设施现状评价
        6.2.5 适老设施微改造策略
    6.3 无障碍服务设施
        6.3.1 无障碍设施研究背景
        6.3.2 无障碍设施分析
        6.3.3 无障碍设施微改造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封闭式居住区的现状及基于居民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满意度问卷调查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临潼骊山Ⅱ区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工程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2.2 滑坡治理研究现状
        1.2.3 滑坡监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滑坡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与水文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场区地质构造
        2.4.1 断裂
        2.4.2 断层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6 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章 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3.1 滑坡位置及勘查概况
    3.2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
        3.2.1 滑坡岩土体特征
        3.2.2 滑带土特征
        3.2.3 滑床岩土体特征
        3.2.4 滑坡周界特征
        3.2.5 滑坡近期变形特征及发育阶段
    3.3 滑坡形成时代及成因分析
    3.4 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3.4.1 定性评价
        3.4.2 定量评价
第四章 滑坡治理方案
    4.1 治理方案选择
        4.1.1 锚索抗滑桩方案
        4.1.2 锚索框架和微型桩群加固方案
        4.1.3 方案对比
    4.2 支护方案总体设计
        4.2.1 支护工程设计原则
        4.2.2 支护工程安全等级确定
        4.2.3 设计工况及推力计算
        4.2.4 设计方案
    4.3 支护工程分项设计
        4.3.1 A型锚索抗滑桩设计
        4.3.2 B型锚索抗滑桩设计
    4.4 工程预算
第五章 滑坡治理效果监测及评价
    5.1 滑坡监测目的
    5.2 滑坡监测内容
    5.3 滑坡监测精度及方法
    5.4 监测频率及报警标准
        5.4.1 监测频率
        5.4.2 监测报警标准
    5.5 滑坡施工监测结果分析
第六章 滑坡治理的环境影响评价
    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2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骊山Ⅱ区滑坡勘察土工试验表
致谢

(8)杭州市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演变影响因素与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2.1.1 国外研究概况
        2.1.2 国内研究概况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文化设施
        2.2.2 公共空间
        2.2.3 公共文化空间
    2.3 理论基础
        2.3.1 空间形态演变相关理论
        2.3.2 空间均衡理论
        2.3.3 新公共服务理论
    2.4 述评小结
3 杭州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演变的时空定位
    3.1 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演变阶段划分
    3.2 下城区研究区域划分
    3.3 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类型划分
4 杭州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杭州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演变特征
        4.1.1 杭州下城区1997-2002 年公共文化空间演变
        4.1.2 杭州下城区2003-2010 年公共文化空间演变
        4.1.3 杭州下城区2011-2017 年公共文化空间演变
    4.2 杭州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4.2.1 城市经济因素对公共文化空间演变影响
        4.2.2 城市政治因素对公共文化空间演变影响
        4.2.3 城市地理因素对公共文化空间演变影响
        4.2.4 城市交通因素对公共文化空间演变影响
        4.2.5 城市外部因素对公共文化空间演变影响
    4.3 研究小结
5 杭州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成效评价
    5.1 杭州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指数评价
        5.1.1 公共文化空间评价指标
        5.1.2 杭州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指数评价
    5.2 基于社区居民满意度的公共文化空间评价
    5.3 研究小结
6.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7 总结与展望
    7.1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7.1.1 主要创新点
        7.1.2 不足之处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9)韧性理念下的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研究 ——以正定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灾害频发不断
        1.1.2 历史资源不可再生
        1.1.3 传统防灾不能满足未来发展要求
    1.2 研究基础和研究进展
        1.2.1 研究基础
        1.2.2 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韧性理念下的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探索
    2.1 国内外韧性防灾实践
        2.1.1 国外韧性防灾实践
        2.1.2 国内韧性防灾实践
        2.1.3 案例经验启示
    2.2 历史文化街区灾害类型
        2.2.1 突发灾害
        2.2.2 潜在危险
    2.3 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防灾存在的问题
        2.3.1 以物质防灾为主,非物质防灾亟需加强
        2.3.2 主要针对防震防火,综合防灾较为薄弱
        2.3.3 灾害制度管理不到位
3 基于韧性理念下的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体系构建
    3.1 韧性理念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涵义和特征
        3.1.1 涵义
        3.1.2 特征
        3.1.3 防灾减灾思考
    3.2 物质层面
        3.2.1 建筑
        3.2.2 道路网络化和安全化
        3.2.3 冗余设施
        3.2.4 多层次避难空间
    3.3 制度层面
        3.3.1 历史文化街区多元防灾减灾建设机制
        3.3.2 历史文化街区应急预案
        3.3.3 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建设物资保障
    3.4 社会层面
        3.4.1 社会资本
        3.4.2 风险沟通
        3.4.3 灾害教育
        3.4.4 弱势群体
4 基于韧性理念下的历史文化街区评价体系
    4.1 评价体系构建步骤
    4.2 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3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4 历史文化街区韧性评价体系构建
    4.3 历史文化街区韧性评价过程
        4.3.1 评价方法选择
        4.3.2 评价计算过程
    4.4 评价结果分析
        4.4.1 评价等级判断
        4.4.2 历史文化街区韧性薄弱环节分析
5 基于韧性理念下的正定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体系
    5.1 正定概况
        5.1.1 地理区位
        5.1.2 自然条件
        5.1.3 历史沿革
        5.1.4 古城格局
        5.1.5 主要历史文化遗存
        5.1.6 正定历史文化街区
    5.2 正定历史文化街区及周围主要灾害
        5.2.1 已发生的灾害
        5.2.2 潜在灾害风险
    5.3 正定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韧性评价
        5.3.1 现状韧性调查情况分析
        5.3.2 存在的问题
        5.3.3 正定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韧性评价
    5.4 基于韧性理念下的正定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体系
        5.4.1 物质建设
        5.4.2 制度层面
        5.4.3 社会层面
6 结语
    6.1 结论与创新
        6.1.1 结论
        6.1.2 创新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关于影剧院的防灾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韧性视角下北京市防灾减灾救灾策略研究[D]. 齐高明. 山东财经大学, 2021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微更新视角下背街小巷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以泉州西街为例[D]. 余晓丽.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基于韧性城市理念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研究 ——以新郑市中心城区为例[D]. 时哲明.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5]城市双修下峰峰矿区中心城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研究[D]. 张玉洁.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4)
  • [6]北京市封闭式居住区开放空间的社会化微改造研究[D]. 高瑾萱.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7]临潼骊山Ⅱ区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工程治理[D]. 万晓锋. 长安大学, 2020(06)
  • [8]杭州市下城区公共文化空间演变影响因素与成效评价研究[D]. 陈银超.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9]韧性理念下的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研究 ——以正定历史文化街区为例[D]. 赵彩云.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10]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标签:;  ;  ;  ;  ;  

影院防灾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