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抗旱研究对策

甘薯、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抗旱研究对策

一、甘薯、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抗旱研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蔺明月[1](2021)在《冀中北抗旱小麦品种筛选及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干旱缺水是限制包括冀中北在内的河北省小麦生产的主要胁迫因素,为筛选适合冀中北种植的抗旱节水小麦品种,明确抗旱生理基础并找出适合小麦抗旱性鉴定的指标,本研究利用1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苗期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及复水后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体积、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等7个性状的变化,并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加权抗旱系数(WDC)、频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苗期抗旱性鉴定和抗旱指标筛选。同时,利用全生育期自然干旱胁迫法,测定了 12个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在各个生育时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的9个生理生化性状和成熟期的9个农艺性状以及产量,分析了这些品种的抗旱性差异。此外,本研究还对河北省新审定的25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冬后浇2水(D2)、浇1水(D1)和不浇水(0水,D0)等不同水处理下的抗旱筛选。主要结果如下:1、用20%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12个小麦品种进行了苗期水分胁迫试验,研究小麦根系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频次分析表明,各性状对PEG胁迫反应的敏感性依次为根长、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鲜重和根体积,根干重在PEG胁迫第5天反应较敏感,复水后则表现不敏感。主成分分析表明:PEG胁迫第5天,小麦抗旱性93.11%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可被2个主成分所代表;复水第3天,小麦抗旱性90.51%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可被3个主成分所代表。PEG胁迫下和复水后不同品种基于CDC值、WDC值和D值的抗旱敏感性评价结果基本拟合。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PEG胁迫第5天各个指标的DC值与D值间的关联度和与WDC值的关联度相同,从大到小依次为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力、根干重、根体积、根长和根鲜重。复水第3天,各个指标DC值与WDC值和D值的关联度基本一致。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划分为3个抗旱级别,PEG胁迫第5天和复水第3天结果相同:其中第Ⅰ类为抗性品种,分别有石麦22、小偃60、石农952、中麦1062、中信麦99和西途555;第Ⅱ类为中抗性品种,有中信麦9号、中麦155和河农6425;剩下的沧麦119等3个品种为第Ⅲ类敏感品种。除根鲜重、根干重和根系活力外,其余指标的隶属函数值、D值、CDC值和WDC值均随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PEG胁迫第5天除根长和根鲜重外剩下的根系总吸收面积等5个指标均与D值密切相关;复水第3天根长、根系活力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指标均与D值密切相关。2、在小麦成熟后测定其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浇水条件下的各个农艺性状(大田),结果发现:12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在大田干旱胁迫下穗粒数显着增加,其余各农艺性状指标均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同,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分蘖和产量,下降幅度最小的是小穗数性状。河农6425、中信麦9号、衡4399、沧麦119和轮选169受到干旱胁迫后不孕小穗增加,剩下石农952等7个品种降低。石农952、石麦22、中信麦99、西途555、小偃60、中麦1062和中麦155在各个性状的下降幅度和穗粒数的增加幅度均较小,衡4399、沧麦119和轮选169则相反。旱棚条件下,石农952、轮选169、中信麦99、西途555、衡4399和小偃60等品种受干旱胁迫后各个农艺性状变化均较小。3、采集不同生育时期的12个小麦品种的旗叶(大田),对其进行叶片离体失水速率(RWL)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测定,结果发现:在干旱胁迫和对照条件下,RWL和RWC在各个生育时期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别在灌浆期和孕穗期的降幅最小。在拔节期等4个时期,石农952、石麦22、小偃60、西途555和中信麦99的RWL和RWC降幅始终低于河农6425、沧麦119和衡4399。利用叶绿素仪和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F0、Fm、Fv/Fm),结果发现: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在干旱胁迫和对照条件下同样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较之D2处理,D0处理下的F0值均高于D2处理;而D0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Fm值和Fv/Fm值均低于D2处理。不同品种干旱胁迫下降低和增加的幅度不同,叶绿素含量和Fm值降幅最小的品种是石农952和石麦22,Fv/Fm降幅最小的品种是石农952和西途555,F0增加幅度最小的品种为石农952和小偃60。旱棚条件下,衡4399、西途555、轮选169、中麦1062和小偃60等品种的RWL、RWC、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下降或增加幅度均小于沧麦119和中麦155。4、测定大田不同生育时期的12个小麦品种旗叶的SOD、CAT酶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除拔节期的SOD活性外,其余时期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在干旱胁迫下均上升,不同时期上升的幅度不同,SOD在灌浆期增幅最大,CAT和MDA在拔节期增幅最大,灌浆期和开花期增幅最小。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增加幅度也不相同,其中SOD活性增幅最小的品种为石农952和中信麦99,最大的品种为衡4399和中信9号;CAT活性和MDA含量增幅最小的品种为石农952和石麦22,增幅最大的品种为沧麦119和衡4399。5、石农952、中信麦99、石麦22、西途555、小偃60和中麦1062在苗期(PEG模拟干旱)和大田(河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基地)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衡4399和轮选169在旱棚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根长、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可作为小麦品种苗期鉴定、直观的抗旱评价指标。对12个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的株高、分蘖、旗叶长等10个农艺性状和9个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获得了小麦抗旱性的3个主成分指标,分别为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的Fv/Fm,开花期的相对含水量和成熟期的分蘖。6、在徐水试验站对河北省25份材料进行抗旱性鉴定发现,中麦1062、河农6049、京花11、河农6425、科伟20、京冬18和衡4444等7个品种综合抗性突出,在不同浇水处理条件影响下,科茂53表现出了较好的节水、稳产抗逆性能。

杜建斌[2](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高玲玲[3](2020)在《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变迁。首先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空间分布较明清时期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其次虽然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结构没有发生大的改观,但在宏观种植结构内,一些具体作物的种植面积及产量还是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主要粮食作物小麦、高粱、谷类,小麦由于价值较高,在近代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中的地位依然稳固。高粱由于品质较粗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家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在主要粮食作物中的权重衰退。同时谷类因为小麦、美洲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其在粮食作物中的种植比重和地位不断下降。第二类是美洲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由于产量高且食用价值较大,在近代河北地区传播速度较快,种植面积及产量显着提高,玉米开始跻身主粮行列。第三类是经济作物,随着市场对工业原料需求量的扩大,一些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如棉花、花生、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很快。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农作物种植结构仍以粮食作物为主、技术及园艺作物生产的发展排挤谷物生产、农作物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天津开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农民的选择、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近代手工业、工业对农业原材料的需要等,均是促进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重要因素。

金慧芳[4](2019)在《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影响及调控研究》文中认为红壤坡耕地是我国南方丘陵区重要的耕地资源类型。长期以来由于降雨、不合理耕作及土壤管理等因素影响,该区域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耕层质量和物理性能退化明显,土壤生产力急剧下降且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红壤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变化特征及其障碍类型表现,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的差异性影响,有利于红壤丘陵区坡耕地资源持续利用,也是实现红壤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以红壤坡耕地耕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流域尺度坡耕地耕层野外实地调查、地块尺度坡耕地耕作措施定位试验、室内耕作压实模拟试验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建立了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诊断最小数据集,划分了红壤坡耕地耕层障碍类型,对比分析不同耕作措施、耕作压实对坡耕地耕层物理特性的影响作用,从保水抗旱、固土抗蚀及地力提升角度,提出三种坡耕地合理耕层调控措施及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坡耕地耕层质量恢复、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农作物生产适宜性调控及水土流失阻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及障碍类型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耕层厚度、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粘粒、土壤抗剪强度、有机质和有效磷组成。坡耕地耕层质量评价指标适宜性水平差异明显,耕层平均厚度(18.83±4.9)cm接近作物生长适宜厚度;粘粒平均质量分数为(12.28±6.72)%,土壤抗剪强度平均值为(3.78±1.01)kg/cm2,不合理耕作方式和水土流失造成土壤结构破坏。红壤坡耕地耕层类型可划分为粘重板结型障碍耕层、侵蚀退化型障碍耕层、水分限制型障碍耕层、土壤酸化型障碍耕层、薄化型障碍耕层和无障碍耕层六种。坡耕地耕层主要障碍因素表现为土壤粘粒含量多、pH值小、耕层厚度薄和土壤抗剪强度小。基于坡耕地耕层质量与农业生产、降雨等人为和自然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从耕层退化驱动因素(D)、合理耕层构建环境压力(P)、耕层状态表现(S)、耕层问题影响(I)和耕层调控响应对策(R)五方面,构建DPSIR概念模型。基于DPSIR的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各影响因素间存在明显同向或反向路径关系。R随I反方向变化率为11%;P和I随R的反方向变化率分别为3%和39%,采取积极的响应对策对抑制耕层质量退化、改善耕层质量有重要促进作用。2、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稳定性变化的影响各种措施下坡耕地耕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均为负偏态分布,免耕坡耕地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最强,土壤团聚度明显高于其他措施。>10mm团聚体含量依次为免耕(NT,36.15%)、压实(C,30.74%)、深松+压实(CS,29.28%)、常规翻耕(CK,25.13%)和深松耕作(S,17.33%),107cm和75cm团聚体含量也表现出类似变化规律。免耕和压实处理对提升坡耕地耕层土壤水稳性作用明显优于其他耕作措施。>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CK(4.67%)最低,NT(12.43%)和CS(13.65%)最大;>0.25mm团聚体保存几率和水稳定性指数均以C(1.8,2.64)最大,CK(1.3,2.27)最小,这说明压实处理提高了耕层土壤颗粒间密实度,而免耕则对耕层土壤扰动小,结构相对稳定。免耕和压实处理对坡耕地耕层土壤力稳定性增强作用明显高于其他措施。免耕2030cm耕层土壤抗剪强度(6.13kg/cm2)最大,深松耕作010cm耕层(1.87kg/cm2)最小;土壤紧实度均值以S(232.01 N/cm2)最小,C(319.72 N/cm2)最大。免耕土壤可蚀性K值为0.26,其对提升坡耕地耕层土壤抗侵蚀作用最为显着;其它措施的土壤可蚀性K值分别为CS(0.386)、S(0.426)、C(0.436)和CK(0.472)。耕作深度、耕作方式等多种因素均会对坡耕地土壤抗侵蚀性能产生影响。3、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入渗及蓄持性能影响深松耕作(S)对坡耕地耕层土壤通气孔隙度、导水功能孔隙度增强效应及土壤入渗性能改善明显要优于其他措施,而压实处理(C)对土壤入渗具有一定滞后性。土壤通气孔隙度主要分布在020cm耕层,以S(66.16%)最大,常规翻耕CK(40.52%)和C(39.52%)最低;土壤导水孔隙度依次为S(7.39%)、免耕(NT,6.4%)、深松+压实处理(CS,6.13%)、CK(4.36%)和C(2.51%)。深松耕作坡耕地耕层土壤优先流路径较其他措施明显,S染色面积以5级(5.58%)、7级(7.48%)和9级(6.67%)最大,NT以2级(3.82%)和3级(3.95%)最大。深松耕作对坡耕地耕层土壤持水性能增强作用明显优于其他措施。土壤总库容以S(42.48t/hm2)最大,C(39.47t/hm2)最小;土壤实际库容依次为S(342.67t/hm2)、C(316.07t/hm2)、CK(315.1t/hm2)、CS(305.35t/hm2)和NT(304.61t/hm2),土壤水库持水效率变化规律也类似。深松耕作坡耕地耕层土壤抗旱性能(4.342)明显优于其他措施,抵御季节性干旱效应显着,而压实处理(-3.191)则由于持水空间不足,抗旱性能较差。4、耕作压实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的影响耕作压实对红壤坡耕地耕层孔隙结构和蓄持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从维持耕层土壤蓄持性能角度,坡耕地疏松(容重为1.1g/cm3)和正常(容重为1.3g/cm3)耕层耕作压实不宜超过2次。耕层土壤孔隙度、稳定入渗率和最大有效库容均随压实次数呈逐渐降低趋势。随压实次数由1次变为2次、3次和4次,生长季(含水率为20%)正常耕层土壤孔隙度分别为41.78%、38.81%、35.56%和33.57%。在压实次数与容重交互作用下,疏松耕层土壤孔隙度明显大于正常与紧实(容重为1.5g/cm3)耕层;压实次数与含水率交互作用下,雨季(含水率为25%)、生长季(含水率为20%)和旱季(含水率为15%)耕层压实3次后,土壤孔隙度均趋于稳定。压实2次后,耕层土壤稳定入渗趋近于0,土壤最大有效库容趋于稳定,这会加速犁底层的形成。耕作压实对红壤坡耕地耕层抗侵蚀性能影响显着,从增强土壤抗侵蚀性能角度,坡耕地耕层耕作压实以2次为宜。耕层土壤粘聚力随压实次数、土壤容重和含水率增大而增大;土壤内摩擦角随压实次数和土壤容重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增大呈降低趋势。压实次数与容重交互作用下,疏松耕层压实4次,正常耕层压实3次,紧实耕层压实1次后土壤粘聚力无明显变化。压实次数与含水率交互作用下,旱季、生长季和雨季耕层土壤压实2次后土壤粘聚力趋于稳定。在各容重和含水率水平下,耕作压实3次后,耕层土壤内摩擦角趋于稳定,压实次数是影响耕层土壤内摩擦角的主要因素。耕作压实显着影响红壤坡耕地耕层稳定性能,从维持耕层稳定和作物生长适宜性角度,坡耕地耕层压实不宜超过3次。土壤紧实度随压实次数、容重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在压实次数与容重交互作用下,疏松耕层压实2次后土壤紧实度变化幅度依然较大;压实次数与含水率交互作用下,旱季压实3次后,耕层土壤紧实度变化趋于稳定。压实次数与容重交互作用下,压实3次后耕层厚度趋于稳定。压实次数与含水率交互作用下,压实3次后耕层厚度趋于稳定。紧实耕层在雨季耕层薄化明显,在旱季耕层薄化程度较低。5、不同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调控效应从保水、保土、保肥及增产潜力角度看,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诊断指标适宜性阈值为耕层厚度≥20.39cm,土壤饱和导水率≥6.24mm/min,土壤粘粒为1071.93%,土壤抗剪强度≥3.16kg/cm2,土壤有机质含量≥15.23g/kg,有效磷≥58.48mg/kg。不同耕作措施对坡耕地耕层障碍类型的物理性能调控效应具差异性。深松耕作对耕层增厚、土壤水分蓄持性能改良效应明显,S和CS较CK可分别增加耕层厚度45.45%和13.64%,其他措施对耕层厚度无明显效果。压实处理耕层土壤抗剪强度最大(5.81kg/cm2),而深松耕作耕层土壤抗剪强度较CK降低了39.91%。NT和S对耕层养分改良效应明显优于其他措施。深松耕作对水分限制型和耕层薄化型障碍耕层调控效应最为明显,免耕与压实处理对侵蚀退化型障碍耕层则以调控效果最优,而深松+压实处理对各障碍耕层综合调控效应适中。深松耕作和免耕对坡耕地耕层质量改善效应明显优于其他措施,CK、C、S、NT和CS处理下坡耕地耕层质量指数分别为0.45、0.37、0.58、0.53和0.50。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调控措施有保水抗旱型深松耕作措施,固土抗蚀型水土保持措施,地力提升型绿肥套作措施;因此,从保水抗旱、固土抗蚀和地力提升角度,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推荐技术模式为“深松+绿肥+植物篱”。

刘亚锋[5](2019)在《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中国政府一直在强调粮食安全话题,如何提高粮食自给率是摆在中国每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四川丘陵地区探索出更符合该地区发展的种植模式,最终达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但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耕地面积亦日益减少,人为活动造成土壤流失严重、侵蚀程度加深。我们研究讨论充分利用四川丘陵地区的土壤资源,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水田和旱地,在土地集约利用的大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投入,尽可能扩大和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耕作制度,既可以保障四川盆地内部的粮食供应,又可以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最大限度解决目前四川盆地内存在的人畜争粮的局面。最终做到,既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又可以保障粮食食品安全。不同的种植制度会影响不同的粮食产量。种植制度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农业利用的现状观察,并预测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农业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合理分配种植制度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的结构、对种植业进行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现代农业高精尖化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实地调查所得出的数据,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粮食安全理论和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为理论依据,总结了四川丘陵地区几种主要的种植制度,包括多熟种植制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饲草种植模式和稻田保护性耕作.同时,结合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结合资料查阅、走访专家以及入户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四川丘陵地区在种植制度发展上的变化,包括耕地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农作物结构变化、熟制变化、种植模式变化以及现状分析与前景分析,以求为该地区种植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依据。论文最终得出以下的原则:优先发展高科技农业、协调发展良井制度、坚持农业和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的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以下结论:应提高四川丘陵地区机械化种植模式的比例、简化种植模式、提升净作的种植模式。

刘晓永[6](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刘媛[7](2017)在《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曾是历史上农业经济发展的典范。近代以后,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逐渐向商品性农业过渡。陕西不同农业类型选择了适宜自身的农业商品化发展路径。关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型结构选择粮食作物种植解决温饱之需,经济作物种植获得商品性收益的发展路径;而陕南农林兼采、陕北农牧结合的复合型结构因林牧资源的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特点,其商品价值在近代逐渐彰显而出,形成粮食作物生产养体,林牧生产致富的农业经营之路。对两种不同农业类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掌握它们在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特点,正确把握陕西农业商品化的核心要素,以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提供借鉴意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此部分主要探讨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探索的总体背景,从陕西传统农业体现出“增长中的衰落”与“衰落中的增长”的特点出发,重点阐述在西方新思潮涌入下陕西传统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以及高产作物的引种与推广为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的路径探索开启的背景。第二,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近代农业商品化的追求。由于关中单一型农业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具有由式微到复苏的典型性,本研究将此部分分为两个章节进行阐述和论证,以期对关中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有更清晰的把握。明清时期关中农业面临以粮食生产为主但商品率低的窘境,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推动关中农民对农业商品化的追求,在不断进行尝试性路径探索中出现了罂粟种植的非理性选择,这既是农民趋利性的盲目选择,更是外部环境的引导所致,终以其破坏农业生产与带来的社会道德沦丧而被棉花所替代。关中植棉的历史经验、战备物资紧缺与民族轻工业崛起等因素,为棉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生产条件与市场基础,粮棉结合成为千年关中农区最优种植业结构选择。第三,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演进与特色商品化的路径选择。陕南和陕北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南辕北辙,但在近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体现出区域资源商品化的同质性,因此本文将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合并为一体进行研究。从自然经济时期陕南农重林轻和陕北农牧交替的形态演进,到近代陕南、陕北依托自然资源进行农业商品化的路径选择,因林牧资源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的特点,陕南、陕北的林牧业呈现多元化和扩大化的生产与加工,贩运贸易的发达与集市贸易的繁荣,都是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的具体表现,陕甘宁边区棉业的区域自给与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陕北农业商品化过程中比较鲜明的特点,文章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论述。第四,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类型商品化路径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关中在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系统方面表现出单一型农业商品化的一定优势,而陕南、陕北在农业商品价值实现、农业经营风险、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体现出复合型农业商品化的后起优势。但总体而言,近代关中单一型农业相比较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经济发展弱化趋向明显,引申至市场经济体制下,关中单一型农业商品化出现了一系列隐性危机。以此比较结果提出现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借鉴意见。

王大宾[8](2016)在《技术、经济与景观过程 ——清至民国年间的河南农业》文中认为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传统农业是一个具有区域特点的“全景式”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技术组合的调整,也有经济方式的变革。一直以来,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大多以农业地理的叙述框架,对特定历史时段某一区域的农业地理构成诸要素及区域农业面貌进行全景式描述,以此考察历史时期的农业人地关系。然而,农业生产的任何单独要素都不足以反映生产的全貌及相应的人地关系。农业生产各要素只有作为整体置于特定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条件下进行考察,才能有符合一般事实的认识。较为成熟的历史农业技术地理学的研究一般以农业技术为中心概念对环境与农业技术的关系作进行讨论,探讨复杂环境中农业技术选择机制。景观分析是一个合适的视角,本文力求通过重构传统农业景观过程及其特征来探讨其背后的诸多关系。文化景观是生产活动的结果,景观过程有其内在机制。本文以清至民国年间河南地区的农业景观过程为主题,将历史农业地理的人地关系问题置于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地域的场景之下,以整体视角分析技术组合与经济方式变革对景观过程的决定作用,藉此在重新发现特定人地关系与环境条件下技术组合形式的基础上,透视传统农业技术自身内在的适应模式。景观过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与人地关系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河南地区地理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较为多样,这决定了多样的技术组合方式与景观的区域差异。人地关系的阶段性特点决定技术选择的集约化趋势与景观过程不同表现。根据人口与耕地变化的基本情况,清至民国年间河南地区的农业人地关系变化过程以雍正朝至乾隆早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农业景观过程也因此具有恢复、转折、发展三个阶段性特征。由于人地关系日益紧张与人口压力的存在,技术集约化趋势明显。这一过程中,技术组合的调整以作物组合与水利较为突出。技术组合形式的调整是景观改变的直接原因,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环境条件下,其作用方式有具有一定差异。相对而言,作物组合的调整对于景观过程及其表现的作用更为明显。尤其是在清中期以后,作物组合的调整成为技术组合方式中较为突出的方面,包括传统作物组合方式的调整与引进新作物的努力。传统作物种类较为多样,其组合方式较为灵活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新作物的引种是逐渐融入作物组合的长期过程。作物组合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农田水利是农业景观重要的内生要素,对于技术类型及其集约化程度的选择有较大影响。清代前中期,人地矛盾日益紧张,河南各地曾广修水利。但是由于水资源条件的限制,水利空间差异巨大,且普遍存在小型化与衰败趋势。传统条件下,农业技术的潜力是有限的,技术改变并不足以充分解释景观过程。由于技术的无力,经济方式的变革成为必要的选择。集约化程度提高与技术组合方式的多样化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在作物组合调整的基础上,农业商品化的趋势日渐显着。而这一过程同样具有显着的空间差异。不同的环境与人地关系条件下,粮食作物的商品化程度与经济作物的构成皆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特点。因此,农业景观过程是技术变革与经济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技术变革与经济变革的作用方式、程度与主次关系各不相同。不同区域传统农业景观的共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其独特性则更有意义。环境条件的多样性与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决定了农业景观的时空差异,既包括技术组合形式乃至技术类型的差异,也包含发展过程的差异。

吴雪莉[9](2016)在《干旱胁迫下玉米/甘薯套作对甘薯光合与抗性生理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玉米/甘薯套作是西南地区甘薯种植的最常见形式,既实现了作物种植的多样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复种指数,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虽然甘薯较一般作物耐旱,其在一生中仍然存在对水分相对敏感的时期,甘薯在该生长期内土壤水分若低于50%,其发根长苗情况会受到影响而导致减产。甘薯与玉米的共生期是每年的6月到7月份,此时正属于重庆高温伏旱常发时期,也是甘薯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若此时受干旱影响,甘薯会因干旱胁迫而生长受阻,引发一系列生理应激响应,最终影响产量。因此,研究干旱对甘薯生长发育前期的影响,了解其农艺及生理变化,通过农艺措施提高套作群体的抗旱性,对确保甘薯在干旱下的稳产具有重要意义。而在玉米/甘薯套作系统中,由于上位作物玉米的的遮阴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壤水蒸散,为其套作模式的抗旱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研究以渝薯33和南薯88为参试材料,分别与三峡玉6号进行套作,研究在干旱胁迫、正常浇水下玉米/甘薯套作对甘薯的光合、渗透调节物质、活性氧清除、水养分利用状况、产量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干旱处理的条件下,套作中由于玉米的根系提水作用,使得土壤水分从深层移动到表层,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甘薯生长所在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对甘薯的正常生长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2.干旱胁迫下,套作甘薯的蔓长、茎粗生长势弱于净作,但二者间长势差小于浇水处理。即干旱胁迫存在时,套作有利于甘薯茎叶的生长。3.干旱套作处理下,甘薯光合作用受光与干旱胁迫的叠加影响,Pn值最低,Gs、Tr、Ci等也较其他处理低。Gs与Pn、Ci分别成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且渝薯33总叶绿素含量与Gs、Pn、Ci均为负相关关系,南薯88总叶绿素含量与Ci、Tr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而与Pn成负相关。在本研究中,气孔因素成为限制渝薯33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南薯88光合的降低可能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4.干旱条件下,甘薯叶片Pro含量高于浇水处理,且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ro积累量存在明显品种差异。而干旱下套作甘薯叶片Pro含量低于净作,即干旱处理的套作甘薯受干旱胁迫程度比净作轻。干旱条件下,甘薯叶片SS含量有所增加,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5.干旱处理并未造成甘薯叶片中MDA的积累和CAT活性的增加,但POD、SOD活性大幅增加,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说明CAT、MDA路径并不承担主要ROS清除的任务,POD、SOD路径为本研究中活性氧清除主要路径。6干旱下套作处理对甘薯养分摄取较净作更为有利,即在干旱存发生时,套作处理对植物茎叶养分吸收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7.在干旱胁迫下,甘薯、玉米产量均低于正常浇水,但其差异并不显着;在套作条件下,玉米、甘薯产量均显着低于净作。干旱处理下套作甘薯产量下降幅度低于正常浇水,即在干旱胁迫出现时,玉米/甘薯套作产量效益更加明显。各套作处理的LER均大于1,且套作中地上部分生物总量显着高于净作,体现出套作优势。就套作对甘薯品种的影响看,玉米在与南薯88套作时产量显着低于与渝薯33套作,南薯88对套作玉米的影响更大。8.甘薯产量与单株薯数成极显着正相关,甘薯地上部分生物量与甘薯根系土壤含水量成显着正相关。Pro、POD、SOD与甘薯根系土壤含水量成显着负相关,Pro与POD、SOD成显着正相关。在干旱胁迫下,玉米/甘薯套作在一定程度上对甘薯根系土壤水分起到了改善作用,使得该系统中甘薯受干旱胁迫程度较低,生长处于优势状态,水肥利用较好,各项生理生化调节进程稳定;且套作系统综合产量高于净作,接近正常水分条件下玉米/甘薯套作,具有良好的保产增收效果。

赵永敢[10](2011)在《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是农作制的发展和延伸。随着资源不断被消耗,农业资源供需矛盾不断被激化,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我国西南地区人地矛盾加剧、工程型缺水突出、季节性干旱严重、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状,从光、温、水、耕地、肥料等农业资源特点出发,通过统计资料数据与文献资料数据,在分析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肥料资源三个方面的利用现状基础上,研究了该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的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探讨了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途径,并提出了适合该区发展的主导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西南地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作制符合农作制度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目前,该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50 hm2,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率低,尤其水利工程不足,季节性干旱多发;肥料施用“重化肥轻有机肥”,肥料利用率较低,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危害。总之,该区作物产量提高的同时农业资源成本也不断增加,农业结构高耗低效,经营模式粗放无序,种植模式良莠不齐,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农户种粮积极性也大幅下降,而节约型农作制以其低耗、高效、精细管理等特征,可以从制度上解决这些生产实际问题。(2)西南地区耕地、水和肥料资源节约潜力较大。从资源节约角度入手,通过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位耕地产值,改造种地产田,以及盘活耕地资源等方面来挖掘耕地资源节约潜力;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提高田间灌溉效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以及完善灌渠输配系统等方面来挖掘水资源节约潜力;通过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单位耕地耗肥量,增施有机肥,充分利用有机肥资源等方面来挖掘肥料资源节约潜力。同时,该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应以节地为主,节肥为副,辅以节水。(3)西南地区节地农作制主要可采用以下四种发展途径:①提高耕地复种指数;②提升粮食单产;③中低产田改良,提升土地质量;④其他措施,主要包括土地修复工程,在沙地、干热河谷进行农业种植,复垦废弃矿山,以及发展立体农业技术等实现节地的目的。目前,适合该区发展的节地模式主要有冬闲田利用模式、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旱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种植模式和稻田新三熟模式等。(4)西南地区节肥农作制主要可采用以下四种发展途径:①减少化肥施用量。在某些化肥施用严重过量的区域,可在满足作物需求的基础上,减少每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②提高化肥利用率;③扩大有机肥源,加大有机肥施用力度,实行有机无机配施;④其他措施,包括利用生物梯化措施,大力发展冬季绿肥生产,用地养地结合,合理轮作、间套作,培肥地力等方式来提高土地质量,达到节肥高效的目的。该区适用的节肥模式主要有草田轮作模式、秸秆还田模式、“小麦/玉米/大豆”模式和旱地四熟种植模式等。(5)西南地区节水农作制有以下三种发展途径:①开源节流,充分利用水资源;②提高水分生产效率;③其他措施,主要可通过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和渠道防渗技术来节约水资源。目前,该区适用节水模式主要有集水农业模式、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模式、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模式和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模式等。(6)西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复杂多样,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因此,其农业发展应根据各地区的特点而因地制宜。各类型区不同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模式主要有:平原地区,应以多种资源节约模式为主,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资金换生产”,发展“水稻-马铃薯/油菜”模式、“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模式、冬闲田利用模式、稻田新三熟模式、马铃薯套种玉米二套二(三套三、四套四)模式和保护性耕作模式等;丘陵区应以多种资源综合管理措施为主,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技术换生产”,发展“小麦-玉米-马铃薯”模式、“小麦/玉米/大豆(甘薯)”模式、早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模式和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等:山区应以生态保护为主,发挥山区特点,兼顾多种经营,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和谐换发展”,可发展立体生态种植模式、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模式等。

二、甘薯、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抗旱研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薯、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抗旱研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冀中北抗旱小麦品种筛选及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作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1.1.1 干旱胁迫对作物植株形态的影响
        1.1.2 干旱胁迫对作物水分相关指标的影响
        1.1.3 干旱胁迫对作物光合产能作用的影响
        1.1.4 干旱胁迫对作物抗氧化酶与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1.1.5 干旱胁迫对作物根系特征的影响
    1.2 作物抗旱性鉴定方法
        1.2.1 田间直接鉴定法
        1.2.2 干旱棚、人工气候室法
        1.2.3 高渗溶液法
    1.3 作物抗旱性评价方法
        1.3.1 抗旱系数
        1.3.2 抗旱指数
        1.3.3 直接比较法
        1.3.4 隶属函数法
        1.3.5 主成分分析法
        1.3.6 灰色关联度系数法
        1.3.7 聚类分析
    1.4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苗期抗旱性鉴定试验
        2.2.2 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试验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1 根系测定
        2.3.2 田间调查与考种
        2.3.3 叶片离体失水速率
        2.3.4 叶片相对含水量
        2.3.5 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
        2.3.6 酶活性测定
        2.3.7 叶面积调查和干物质积累
        2.3.8 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和凋萎含水量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PEG胁迫下小麦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3.1.1 供试小麦品种各个指标测定值变化
        3.1.2 单项指标分析
        3.1.3 主成分分析
        3.1.4 不同品种的综合抗旱性评价
        3.1.5 灰色关联度分析
        3.1.6 聚类分析及抗旱级别的划分
        3.1.7 抗旱指标的筛选
    3.2 田间不同生育时期的小麦抗旱性研究
        3.2.1 供试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化
        3.2.2 不同生育时期小麦叶片水分相关含量的变化
        3.2.3 不同生育时期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3.2.4 不同生育时期小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3.2.5 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
        3.2.6 干旱胁迫下小麦品种水分相关含量的变化
        3.2.7 干旱胁迫下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3.2.8 干旱胁迫下小麦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3.2.9 各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抗旱指数间的相关性
        3.2.10 主成分分析
        3.2.11 干旱胁迫下小麦品种产量的变化
    3.3 河北省低平原区东北部节水丰产小麦品种筛选
        3.3.1 自然因素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3.3.2 供试小麦品种在各个生育时期和水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的变化
        3.3.3 供试小麦品种在不同水处理下的农艺性状变化
        3.3.4 不同水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产量的变化
        3.3.6 不同水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抗旱指数
        3.3.7 相关分析
        3.3.8 主成分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4.1.1 干旱胁迫下小麦根系变化
        4.1.2 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评价方法
        4.1.3 小麦苗期抗旱性鉴定
        4.1.4 小麦苗期抗旱指标筛选
    4.2 不同小麦品种全生育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4.3 不同小麦品种全生育期受到干旱胁迫时农艺性状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2)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2 相关范围界定
    1.3 学术史回顾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近代河北环境、地区区划与农业生产概览
    2.1 河北自然环境与土地状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土地状况
    2.2 近代河北地区行政设置沿革
    2.3 近代以前河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
    小结
第三章 近代河北地区主要作物总体分布
    3.1 粮食作物的分布
        3.1.1 小麦的分布
        3.1.2 高粱的分布
        3.1.3 玉米的分布
    3.2 经济作物的分布
        3.2.1 豆类的分布
        3.2.2 棉花的分布
    小结
第四章 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
    4.1 主要粮食作物
        4.1.1 小麦地位稳固
        4.1.2 高粱权重衰退
        4.1.3 谷类种植比重逐渐下降
    4.2 美洲粮食作物
        4.2.1 玉米跻身主粮行列
        4.2.2 甘薯逐渐传播开来
    4.3 经济作物
        4.3.1 棉花种植区域化
        4.3.2 花生区域扩展
        4.3.3 大豆种植面积增加
    小结
第五章 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动因分析
    5.1 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5.1.1 农作物种植结构仍以粮食作物为主
        5.1.2 技术、园艺作物生产的发展排挤谷物生产
        5.1.3 农作物商品化程度提高
    5.2 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动因
        5.2.1 天津开埠的促进作用
        5.2.2 政府的提倡和农民的选择
        5.2.3 相关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影响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坡耕地退化特征及障碍因素
        1.1.1 坡耕地退化特征
        1.1.2 坡耕地障碍因素
    1.2 坡耕地耕层及耕层质量
        1.2.1 坡耕地耕层内涵
        1.2.2 坡耕地耕层质量
    1.3 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影响因素
        1.3.1 土壤侵蚀对耕层物理性能的影响
        1.3.2 耕作方式对耕层物理性能的影响
        1.3.3 耕作机械对耕层物理性能的影响
    1.4 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应
        1.4.1 农业技术措施及效应
        1.4.2 生物措施及效应
        1.4.3 工程措施及效应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选题意义
    2.2 研究目的与内容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区概况
    2.4 技术路线
    2.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3章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及障碍类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坡耕地农业生产环境调查
        3.1.2 耕层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3.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3.2 红壤坡耕地农业生产特征
    3.3 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属性变异特征
    3.4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变化特征
        3.4.1 最小数据集建立及准确性验证
        3.4.2 坡耕地耕层质量差异性分析
    3.5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障碍特征
        3.5.1 坡耕地耕层障碍类型划分
        3.5.2 坡耕地耕层障碍因子诊断
        3.5.3 水分限制型障碍耕层特征
        3.5.4 侵蚀退化型障碍耕层特征
        3.5.5 薄化型障碍耕层特征
    3.6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3.6.1 基于DPSIR的影响因素路径关系
        3.6.2 耕层质量的驱动因素(D)分析
        3.6.3 耕层质量的环境压力(P)分析
    3.7 讨论
    3.8 小结
第4章 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稳定性变化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耕层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4.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4.2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变化
    4.3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土壤水稳性变化
    4.4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土壤力稳定性变化
    4.5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土壤可蚀性变化
        4.5.1 耕层土壤可蚀性变化
        4.5.2 耕层土壤稳定性对可蚀性的影响
        4.5.3 耕层土壤可蚀性的指示意义
    4.6 讨论
        4.6.1 土壤侵蚀对耕层质量的影响
        4.6.2 耕层土壤稳定性差异的成因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入渗及蓄持性能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耕层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5.1.3 数据计算及分析
    5.2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土壤水文特性变化
    5.3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功能孔隙变化
        5.3.1 耕层土壤容积含水率变化
        5.3.2 耕层土壤功能孔隙变化
    5.4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土壤入渗速率及路径变化
        5.4.1 耕层土壤入渗速率变化
        5.4.2 耕层土壤入渗路径变化
        5.4.3 耕层蓄持性能变化
    5.5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水分蓄持性能变化特征
        5.5.1 耕层蓄持性能变化
        5.5.2 耕层抗旱性能响应分析
    5.6 讨论
        5.6.1 耕层水分蓄持性能差异性成因
        5.6.2 耕层蓄持性能对季节性干旱的响应
    5.7 小结
第6章 耕作压实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耕作压实模拟试验
        6.1.2 耕层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6.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6.2 耕作压实对耕层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
    6.3 耕作压实对耕层水分蓄持性能变化的影响
        6.3.1 耕层蓄持性能变化
        6.3.2 耕层蓄持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6.4 耕作压实对耕层土壤抗剪强度变化的影响
        6.4.1 耕层土壤抗剪强度变化
        6.4.2 耕层土壤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6.5 耕作压实对耕层土壤紧实度变化的影响
    6.6 耕作压实对耕层厚度变化的影响
    6.7 讨论
        6.7.1 耕作压实对耕层物理性能影响的成因分析
        6.7.2 深松对耕作压实的调控效应
    6.8 小结
第7章 不同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调控效应
    7.1 坡耕地合理耕层阈值分析
    7.2 耕作措施对坡耕地耕层质量及其属性的调控作用
        7.2.1 对耕层质量的调控
        7.2.2 对耕层土壤属性的调控
    7.3 保护性农业技术措施的调控效应
    7.4 坡耕地合理耕层调控措施
        7.4.1 保水抗旱型深松耕作措施
        7.4.2 固土抗蚀型水土保持措施
        7.4.3 地力提升型绿肥套作措施
    7.5 讨论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2.1 研究特色
        8.2.2 研究创新
    8.3 本文不足之处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试验附图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等

(5)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研究背景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2.1 国际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2.2 国内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2.3 四川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3.研究内容与方案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四川丘陵区地理范围
        3.1.2 四川丘陵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案
4.相关理论基础
    4.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4.2 粮食安全理论
    4.3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5.四川丘陵地区种植模式
    5.1 多熟种植模式
        5.1.1 旱地麦-玉-薯为主的多熟制
        5.1.2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
        5.1.3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
    5.2 饲草种植模式
    5.3 稻田保护性耕作模式
6.种植制度发展趋势
    6.1 耕地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6.2 农作物结构变化
    6.3 熟制变化
    6.4 种植模式的演变
    6.5 种植制度现状分析
    6.6 各类种植制度发展前景分析
7.四川丘陵区种植制度的发展原则及对策
    7.1 种植制度优化发展原则
        7.1.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原则
        7.1.2 保证粮食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原则
        7.1.3 科技兴农、持续发展的原则
    7.2 种植制度优化发展对策
        7.2.1 发展多元结合的种植模式
        7.2.2 鼓励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7.2.3 科技兴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7)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1.3 选题依据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相关理论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
2.1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的高度发展
    2.1.1 域外佳种的引进与推广
    2.1.2 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的进步与完善
    2.1.3 陕西农学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2.2 明清陕西农业经营的发展局限
2.3 传统农业奠定陕西近代农业发展的格局与基础
    2.3.1“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促进农业文明与进步
    2.3.2 陕西农业的高度发展促进近代商品化发展格局 第三章 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商品性农业发展的基础
3.1 传统农业时期关中以粮为主单一型农业结构的形成
3.2 关中“农道不全”之经济作物自给性路径探索
    3.2.1 明清时期关中单一型农业结构的窘境
    3.2.2 农桑模式与农棉模式的尝试性探索
3.3 近代关中商品性农业发展的需求与动力
    3.3.1 人口“过密化”与陕商的崛起
    3.3.2 外向型贸易发达与本地农产品商品化低效的博弈
    3.3.3 关中以自耕农为主的农事调节自主性 第四章 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与理性选择
4.1 烟粮结合: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选择
    4.1.1“寓禁于征”反向助推植烟合法地位的确立
    4.1.2 高额收益驱动罂粟种植泛滥
    4.1.3 罂粟种植的道德沦丧与替代经济作物的选择
4.2 棉花种植:关中农区的最优经济作物选择
    4.2.1 风土适应性强,粮棉密切结合
    4.2.2 国民政府力推,救亡图存之功
    4.2.3 交通改善及工厂内迁对粮棉需求的扩大
4.3 粮棉结合:近代关中种植业商品化路径的理性选择 第五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演进与商品化动力
5.1 传统时期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非均衡发展
    5.1.1 清代之前陕南农重林轻的生产格局
    5.1.2 传统时期陕北农与牧的交替式发展
5.2 近代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基础与动力
    5.2.1“过密化”最佳内存释放解决陕南山民温饱之需
    5.2.2 近代陕北粮食作物生产对畜牧业商品化的促进
    5.2.3 新经济因素的出现与影响 第六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特色商品化路径选择
6.1 陕南林特资源的多元化生产与加工
    6.1.1 木材采伐与加工业
    6.1.2 种桑养蚕与缫丝业的兴盛
    6.1.3 经济林的多维利用
    6.1.4 茶业的传承与发展
    6.1.5 野生草药的采集到人工培植的转变
6.2 陕北棉业与畜牧业商品生产扩大化
    6.2.1 经济封锁条件下边区棉业的区域性自给发展
    6.2.2 畜牧业商品化生产格局的建立
    6.2.3 畜牧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6.3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陕南、陕北商业贸易的兴盛
    6.3.1 贩运贸易的发达
    6.3.2 集市贸易的繁荣
    6.3.3 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七章 陕西不同农业类型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
7.1 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
    7.1.1 商品价值实现的便利性
    7.1.2 农业经营风险的削弱性
    7.1.3 农业循环经济的强化性
    7.1.4 规模经济效益的递增性
    7.1.5 生态环境系统的依赖性
7.2 关中现代农业商品化的隐性危机分析
    7.2.1 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导致农业种植形势严峻
    7.2.2 忽视粮食作物种植,导致粮食供求失衡
    7.2.3 农民种植选择盲目性,导致农业生产风险递增
    7.2.4 非农就业与农民兼业化的趋势,延缓种植业结构优化
7.3 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现实启示
    7.3.1 关中农业商品化隐性危机的预防应对与处置建议
    7.3.2 实施陕南林特果品牌战略,重点开发生态休闲产业
    7.3.3 加强种养循环经济形态,建立陕北优质畜牧产区
    7.3.4 改善农民工资性收入,调整农民职业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技术、经济与景观过程 ——清至民国年间的河南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
    四、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人地矛盾与景观阶段性
    一、地理环境及其区域差异
        (一) 地理环境的总体特点
        (二)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
    二、人地关系的阶段性与景观过程性
        (一) 人口与耕地恢复
        (二) 人口的持续增长与耕地增长的停滞
    三、景观过程的阶段性特征
        (一) 前期:生产恢复与作物景观
        (二) 中期:技术调整与作物景观变化
        (三) 后期:农业危机与经济方式的调整
    小结
第二章 技术效率与集约化趋势的评价
    一、技术效率的评价
    二、集约化的趋势
    三、技术类型的时空特征
    小结
第三章 作物组合:景观过程的转变
    一、技术实现方式的调整:农作制与作物组合
        (一) 农作制的调整
        (二) 作物组合的变化趋势
    二、新作物的适应过程:外部因素的介入
        (一) 自然选择的路径:玉米
        (二) 自觉选择的用途:甘薯
    三、粮食作物组合的多样性:景观过程的空间差异
        (一) 豫北作物组合
        (二) 豫西作物组合
        (三) 豫东作物组合
        (四) 南阳作物组合
        (五) 豫南作物组合
    小结
第四章 作为景观内生要素的农田水利:空间差异与形式表达
    一、豫北水利的空间过程
        (一) 丹沁水利
        (二) 漳洹水利
        (三) 引泉水利
    二、豫西水利的变化趋势
        (一) 清代中期之前的修浚及其空间特点
        (二) 清后期的小型化趋势
    三、豫东水利的特点与趋势
        (一) 水患与水利形式的特点
        (二) 水利修浚与趋势
    四、南阳水利的变化趋势
        (一) 水利修浚与水利形式的变化
        (二) 水利衰退及其影响
    五、豫南水利的变化趋势
        (一) 水利修浚与空间特点
        (二) 水利衰退与管理
    小结
第五章 经济方式的变革与景观过程
    一、粮食作物的结构分化与商品化
    二、“经济作物”的扩展
        (一) 棉花与经营方式转变
        (二) 烟草与多样化的选择
    三、农作物商品化的区域差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1. 清中期河南主要水利分布图
附图2. 清晚期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
附图3. 清后期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
后记

(9)干旱胁迫下玉米/甘薯套作对甘薯光合与抗性生理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甘薯概述
        1.1.1 甘薯生产概况
        1.1.2 甘薯的价值
    1.2 水分胁迫与植物
        1.2.1 植物逆境与抗逆性
        1.2.2 水分胁迫与植物生长发育
        1.2.3 水分胁迫与植物抗性生理
    1.3 水分胁迫与甘薯
    1.4 套作研究进展
        1.4.1 其他农作物套作研究
        1.4.2 玉米/甘薯套作研究
第二章 绪论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2.1 干旱胁迫下套作甘薯的应激生理响应
        2.2.2 玉米/甘薯套作系统中甘薯水分、养分利用效率
        2.2.3 干旱胁迫下玉米/甘薯套作系统的经济效益
    2.3 拟解决的问题
    2.4 论文创新点预测
    2.5 进度安排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地点
    3.3 试验设计
        3.3.1 旱棚种植设计
        3.3.2 大田种植设计
        3.3.3 取样设置
        3.3.4 田间管理
    3.4 技术路线
    3.5 试验时间进程
    3.6 测定与计算方法
        3.6.1 基本农艺性状的测定
        3.6.2 产量性状与土地当量比的计算
        3.6.3 光合性能指标的测定
        3.6.4 逆境酶活与渗透调节物质的测定
        3.6.5 甘薯根系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3.6.6 土壤基础肥力的测定
        3.6.7 植株养分含量的测定
    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甘薯根系土壤水分变化分析
    4.2 套作共生期甘薯农艺性状变化分析
        4.2.1 甘薯蔓长与茎粗
        4.2.2 甘薯叶面积指数与根冠比
    4.3 套作共生期甘薯光合特性变化分析
        4.3.1 光合色素的变化
        4.3.2 光合参数的变化
    4.4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4.4.1 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4.4.2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4.4.3 叶片活性氧清除的变化
        4.4.4 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4.5 植株养分含量变化分析
    4.6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4.6.1 大田试验参考值
        4.6.2 净、套作群体产量与效益分析
    4.7 相关性分析
        4.7.1 渝薯33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4.7.2 南薯88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玉米/甘薯套作系统中甘薯水分、养分利用效率
        5.1.1 甘薯根系土壤水分
        5.1.2 植株养分摄取
    5.2 干旱胁迫下套作甘薯的应激生理响应
        5.2.1 甘薯蔓长与茎粗
        5.2.2 甘薯叶面积指数与根冠比
        5.2.3 套作共生期甘薯光合特性
        5.2.4 渗透调节与活性氧清除
    5.3 干旱胁迫下玉米/甘薯套作系统的经济效益
    5.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在校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文章

(10)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南地区农业资源特点与农作制演变特征
    2.1 西南地区农业资源特点
        2.1.1 光温资源特点
        2.1.2 水资源特点
        2.1.3 耕地资源特点
        2.1.4 肥料资源特点
    2.2 西南地区农作制演变特征
        2.2.1 农业生产高产化趋向明显
        2.2.2 农业生产资源成本向高耗方向演变
        2.2.3 农业结构由"以农为主"向"农牧结合"方向发展
        2.2.4 种植业结构由"以粮为主"向"粮经并重、追求效益"方向演变
        2.2.5 种植模式向多样化方向演变
        2.2.6 农业总体效益与农民收入向追求"高效益"方向演变
    2.3 小结
第三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
    3.1 节地农作制发展潜力
        3.1.1 耕地复种指数挖掘潜力
        3.1.2 单位耕地产值提高潜力
        3.1.3 中低产田改造潜力
        3.1.4 占补耕地盘活潜力
    3.2 节水农作制发展潜力
        3.2.1 水资源可利用潜力
        3.2.2 田间灌溉节水潜力
        3.2.3 水分生产效率节水潜力
        3.2.4 灌渠输配系统节水潜力
    3.3 节肥农作制发展潜力
        3.3.1 单位耕地耗肥节约潜力
        3.3.2 肥料高效利用节约潜力
        3.3.3 有机肥资源利用潜力
    3.4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的制约因素
        3.4.1 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3.4.2 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工程型缺水严重,季节性干旱多发
        3.4.3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条件亟需改善
        3.4.4 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模式多样,农产品品质不高
        3.4.5 机械化生产滞后,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3.4.6 种植业效益低,农户积极性下降,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3.5 小结
第四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途径
    4.1 节地农作制发展途径
        4.1.1 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目的集约高产农业技术
        4.1.2 以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为重点的立体农业技术
        4.1.3 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为核心的间套轮作模式
    4.2 节水农作制发展途径
        4.2.1 以保水保土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4.2.2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的节灌与集雨补灌技术
        4.2.3 以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为重点的化学抗旱保水技术
    4.3 节肥农作制发展途径
        4.3.1 以作物残茬高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还田技术
        4.3.2 以肥料均衡施用为重点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
        4.3.3 以合理间套轮作为核心的生物梯化措施
        4.3.4 以提升土壤肥力为核心的冬季绿肥生产措施
    4.4 小结
第五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主导模式
    5.1 节地农作制主导模式
        5.1.1 冬闲田利用模式
        5.1.2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
        5.1.3 旱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种植模式
        5.1.4 稻田新三熟制模式
        5.1.5 其它节地模式
    5.2 节水农作制主导模式
        5.2.1 集水农业模式
        5.2.2 保护性耕作模式
        5.2.3 两季田固定厢沟双免耕模式
        5.2.4 现代农业节灌技术模式
        5.2.5 其它节水模式
    5.3 节肥农作制主导模式
        5.3.1 草田轮作模式
        5.3.2 秸秆还田模式
        5.3.3 "小麦/玉米/大豆"模式
        5.3.4 旱地四熟种植模式
        5.3.5 其它节肥模式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甘薯、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抗旱研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冀中北抗旱小麦品种筛选及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D]. 蔺明月.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2]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近代河北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研究[D]. 高玲玲. 河北大学, 2020(08)
  • [4]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影响及调控研究[D]. 金慧芳. 西南大学, 2019(05)
  • [5]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D]. 刘亚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7]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D]. 刘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8]技术、经济与景观过程 ——清至民国年间的河南农业[D]. 王大宾.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1)
  • [9]干旱胁迫下玉米/甘薯套作对甘薯光合与抗性生理及产量的影响[D]. 吴雪莉. 西南大学, 2016(02)
  • [10]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D]. 赵永敢. 西南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甘薯、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抗旱研究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