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手机革命无线

3G手机革命无线

一、3G手机革命无线(论文文献综述)

石俊国[1](2017)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组织演化机理 ——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文中认为破坏性创新在响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偏好方面极具特点,并往往对市场竞争格局构成颠覆。伴随着破坏性创新的发生与发展,市场规模、市场竞争结构、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共生演化成为广泛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破坏性创新相较于维持性创新更好地满足了目标市场消费者偏好,甚至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破坏性创新行为不断改变、影响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的变动也反作用于企业行为。消费者偏好的变动与破坏性创新行为形成互动。消费者偏好与破坏性创新行为的互动关系影响到破坏性创新企业在群体竞争中的适应能力,并进而在市场选择机制作用下,引发产业规模和企业市场份额的改变、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化。与消费者偏好既定不变的假设相比,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在产业组织演化中是一个内生互动过程。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互动关系出发,通过对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与适应性机制等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三大机制进行分析,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的共生演化过程,以及破坏性创新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既有研究相比,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揭示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在产业组织动态演化中的动力作用和市场选择作用,加深产业组织演化过程中创新与消费者偏好互动的内生促进作用的理论认识。本文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进行揭示。首先,关注创新行为异质性,特别是基于消费需求知识搜索的创新行为异质性。关注消费者偏好异质性,特别是消费者偏好被创新者满足程度的异质性。在此基础上,阐明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研究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分别从知识整合、知识搜索和知识应用三个方面对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行为进行分析,从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搜索速度两个方面揭示产业组织演化动力机制,从消费者产品更换频率、消费者偏好分布特征和消费者学习能力等需求因素考察产业组织演化市场选择机制,从破坏性创新企业分别在初创期和成长期基于消费者偏好所采取的偏好培育、产品改进和业务单元建立等创新行为及其绩效关系考察产业组织演化适应性机制,提出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理论框架,并通过构建计算机仿真模型分别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偏好内生、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和适应性机制进行仿真,形成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展扩展研究。其中,扩展研究之一,通过引入不同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考察这两个外生因素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演化中的作用.为区别认识发达国家、新兴市场经济转型国家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的异质性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的差异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扩展研究之二,考察连续性破坏性创新条件下,企业技术搜索特征与产业组织演化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别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新产业组织理论发展和基于演化经济学的产业组织演化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产业组织及产业组织演化相关研究,厘清产业组织演化研究脉络,确立技术创新作为产业组织演化主要驱动力的理论认识,并从知识和需求两个方面对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组织演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指出最新研究前沿;综述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和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明确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进行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现实需求与理论前沿。通过以上理论综述,奠定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下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提出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理论研究框架。分析破坏性创新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异质性,研究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的内生互动关系;从知识整合、知识搜索和知识应用三个方面分析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行为特征,将消费者偏好内生化。假设消费者偏好内生是破坏性创新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不断地进行知识搜索、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适应消费者偏好的企业存活下来并不断壮大,构建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模型,建立起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破坏性创新行为与市场绩效、市场绩效与消费者偏好之间的关系,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揭示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和适应性机制,揭示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下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构建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框架。本文进一步对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适应性机制等三大机制进行研究,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系统揭示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最后,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两个扩展研究,进一步考察消费者偏好内生作用在不同技术体制和需求结构下的体现,以及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采取不同的技术搜索策略与市场绩效关系,加深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下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的认识。扩展研究之一,考察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异质性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作用。考虑到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内生关系受到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的影响,在不同的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条件下,破坏性创新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进行知识搜索的能力和动力存在差异,产业组织演化结果也会出现较大差异。本文以中国手机市场产业组织演化为例,识别中国手机市场产业组织演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事实,对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异质性条件下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构建技术体制和需求结构影响下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与手机产业组织演化历史友好模型,结合历史友好仿真分析与历史差异化仿真分析,考察由2G向3G技术范式转换的过程中,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在产业组织演化中的共生作用。扩展研究之二,考察连续性破坏性创新影响下,企业技术搜索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进行不断地知识搜索,不同的知识搜索策略影响了企业在产业组织演化中的适应性水平。本文分别对探索式技术搜索和利用式技术搜索两种搜索策略导致的产业组织演化结果进行理论分析,选取破坏性创新发生频繁的电子交换机行业的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技术搜索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和技术影响力的关系。通过扩展研究,加深对不同技术体制和需求结构背景下(例如,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消费者偏好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内生作用的认识,加深在连续性破坏性创新影响下,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进行不断地知识搜索的偏好内生的理论认识。本文从消费者偏好与破坏性创新行为的互动关系出发,通过对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与适应性机制等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三大机制分析,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的共生演化过程,以及破坏性创新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既有研究相比,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引入更好地揭示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在产业组织动态演化中的动力作用和市场选择作用。本文为分析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深化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关系的理论研究,加深产业组织演化过程中创新与消费者偏好互动的内生促进作用的理论认识,从现实中为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偏好特点合理配置资源以提高环境适应性提供决策参考。

王婷[2](2016)在《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手机媒介的诞生,尤其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扩大了人际传播的影响和范围,颠覆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路径,取代了闹钟、钱包、手电筒、日历等日常用品,丰富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娱乐选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其平等、兼容和开放的特性对文化多元、社会互动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相关领域的管理与规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手机媒介既是现代社会多种媒介融合的典范,又是消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界限的推手;既使人跨越时空障碍而与他人取得联系,又使人在中介化的交流中日渐疏远;既融多种实用的物质功能于一身,又能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精神产品;既为人类排忧解难,又产生许多复杂难题……为了厘清手机媒介拥有的多重角色,对手机媒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十分有必要。研究以对如下四方面的思考为切入点进行:第一,手机何以成为人须臾不离的媒介?换言之,手机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探寻手机媒介传播规律和功能融合是研究的第一个思路。第二,手机媒介的融合性将人“捆绑”在手机上,人的社会关系也依附于手机媒介。手机媒介重构的社交方式和人际关系是研究的第二个思路。第三,仅凭社交上的便利还不足以催生出沉迷于手机的“低头族”,丰富的内容和应用也是令他们乐此不疲使用手机的重要原因所在。以手机游戏、手机音乐和手机视频为代表的手机内容产业的盈利模式以及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是研究的第三个思路。第四,在新媒介形态产生之初,政策的鼓励和法律的宽松都是为了促进其更快发展,但在媒介逐渐发展成熟时应对其产生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手机媒介的融合性与传统媒体规制的分业性相冲突,加大了管理与规制的难度。如何理顺政府机关、手机媒介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用户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框架是研究的第四个思路。在这四个思路的指导下,研究以技术文化史为纲分析手机媒介在各个时期对当时的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首先将手机媒介置于媒介进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以功能升级和系统更新为标准划定手机媒介的发展分期。手机媒介从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的实验室概念产品发展到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将人从特定的空间解放出来,赋予人在行走中与不在场的人交流的自由。进入2G功能机时代,手机媒介从语音通话工具发展为拥有文字、图片、音频以及简短视频的多媒体终端,其塑造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逐渐消弭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的界限。3G智能手机延伸为物联网的中心设备,媒介杂交固然可以释放巨大能量,但是其相伴随的破坏性也绝不容忽视。手机媒介带来的多任务处理将媒介的人性化逆转为人的机械化,媒介对人的物化值得人们警醒和深思。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无论从基因选择还是从习得体验而言,人际交往在个体进步和社会发展中都有其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时期的人际沟通工具总是与这个时期个体移动的频繁程度和活动范围的远近相适应。手机媒介作为人际沟通工具成为现代社会变迁的产物,它将即时或延时、同步或异步等多种社交方式融为一体,其建构的移动性和半虚拟性情境一方面赋予主体与他人的连接自由,另一方面又弱化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和唯一性。在人与媒介形成的相互形塑与共同演化的关系中,呈现出媒介的人性化演化和人的机械化发展趋势,这在抬高媒介地位的同时无疑降低了人的地位。手机媒介超越时空限制使人处于永远在线的状态,刷新了亲密与孤独的界限,长期的中介化社交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舍近求远”的人际关系,最终致使人们忽视现实世界的人与事。只有将手机媒介还原到工具位置,通过“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用线下活动转化线上虚拟关系,发挥手机媒介的组织与协调功能,将真正的社交还归现实生活,才能恢复人之为人的本性。手机媒介在通讯功能与社交功能之外,还因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产品和文化服务而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现代社会是媒介社会,移动互联网络的升级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被海量的信息包围,手机媒介内容产业成为信息时代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游戏是人类的天性,人类需要优秀的游戏以获得深度的、持久的乐趣。手机游戏契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操作、微体验与微社交的“微文化”,受到不同年龄阶用户的欢迎。手机媒介的便携性特征和视听播放功能使音乐成为手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保护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在“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动下,兼容多种视频资源的手机媒介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关注的焦点。手机视频产业虽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其在内容生产与运营、用户喜好与培养以及盈利模式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借助大数据思维,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以及分析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手机媒介在使用与传播中产生了种种仅靠市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垃圾短信泛滥和社交网络谣言四起、闯入公共空间和侵犯私人空间、色情内容屡禁不止等等,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规制。现阶段,从纵向上看,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以及各级政府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构成手机媒介规制的五大层面;从横向上看,每个层面中涉及的管理与规制内容又可以分为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提供者管理、个人信息保护和传播内容管理四大方面。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手机媒介规制的基本框架,尽管如此,作为融合性媒介和新媒介代表,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无论从政府的他律、行业的自律还是从用户的自我约束和监督而言,依然存在不少难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新媒介规制的先进经验,从立法约束、政策规范、行业协会以及用户媒介素养方面提出我国手机媒介的规制办法,对于推动我国手机媒介恰当使用和内容健康传播大有裨益。手机媒介绝不仅仅是信息时代的技术创新或当下社会的潮流写真,人们对手机媒介的使用、接受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态度和立场具有深远的意义。手机媒介不仅对人作为真正社会人的生存提出挑战,也对既有的文化生态、社会秩序和经济形态造成一定的冲击,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

翟青[3](2015)在《基于居民活动的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研究与评价》文中指出三十多年来,信息技术对空间结构的影响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关系及实体空间转型与重构成为信息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移动性强化了流动空间的形成;城市居民信息化水平显着提升,行为活动模式的变化增强了城市居民的流动性;城市空间的功能内涵不断丰富。信息技术对空间影响的研究视角由空间转向个人,主要着眼于信息技术对行为活动、实体空间功能内涵的影响及由此带来的变化,但未考虑居民活动导致的城市虚-实空间关联。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分析、证明城市居民借助信息设备和无线网络,成为城市网络中的微节点,社会空间的独立的基本单元,居民活动的集聚成为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的纽带。本文引入时间维度,并以居民活动为切入点,构建了城市层面的虚-实空间关联,高流动性和高信息化人群构建了城市-区域层面的虚-实空间关联,城市虚-实空间关联是流动空间形成的一种内在机制。因此,本研究突破之前的虚实空间结构研究范畴,理顺了信息时代新的空间逻辑关系。研究有助于了解居民活动在信息时代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研究中的作用。在理论研究中,本文在分析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的理论研究、影响因素、构成要素和空间结构的变化之后,建构了基于居民活动的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的研究框架。第一,网络社会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流空间理论和行为-空间理论成为信息社会空间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撑,理论强调网络化空间逻辑,注重人类性(actors)、非人类性因素(actans)对空间的共同作用。第二,在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交通空间与网络空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功能内涵发生变化,实体空间格局也发生分化。网络的泛在化使得流动空间成为以“流”为特征的虚实空间发生关联的外在表现形式,“流”成为活动空间合理分配的有效手段。第三,信息技术既直接又间接的促使城市空间发生根本性变革,同时,对其他因素产生深远的影响。交通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强化人、信息、物的流动。创新因素和居民行为活动强调个人的智慧和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能力,强调通过社会实践创造空间的意义。第四,引入信息科学领域的“地理关联”概念,建立城市虚-实空间关联概念。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立足于场所空间,重视城市居民信息化水平和流动性对网络空间活跃程度、场所空间功能内涵的影响,关注城市居民的信息需求与网络空间、场所空间产生的联系。第五,综合城市居民、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空间、时间四个维度,考虑城市虚-实关联研究的组织。搭建空间关联的“点—线—面”结构:居民个体及其使用的信息设备成为城市虚-实空间关联中的节点;无形的信息流和有形的交通流成为城市虚-实空间关联中的线;活动空间分化为实体活动空间和网络活动空间两个组成部分,成为城市虚-实空间关联中的面。建构城市虚-实关联研究的评价框架。在实证研究中,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活动日志、GPS跟踪技术、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一手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再使用SPSS统计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时空GIS、基于主体建模等方法分析城市居民活动对虚-实空问关联的影响,并予以验证。第一,信息社会中的居民活动证明了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和交通空间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的地位和场所意义。居民使用信息技术对居住空间和工作空间的分离具备显着的影响,交通空间成为虚-实空间关联最频繁的场所。第二,在城市层面,基于居民活动的城市虚-实空间关联指标主要有:居民信息化程度、居民信息化认知、居民信息化习惯、居民流动性,其中,居民流动性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工作空间是最能展示网络空间与场所空间紧密关联的场所类型,既体现了网络空间的根植性,又丰富了场所空间的功能内涵。第三,由于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导致更加显着的活动时空破碎化,高流动性人群的人流、信息流、交通流构建了“新流动范式”,进而促成了区域层面的虚-实空间关联。

孙博文,李旭丰[4](2015)在《台湾如何打造数字内容产业基础环境》文中指出"e-台湾"21世纪,互联网经济和数字产业快速崛起,为信息技术革命增添新的动力。为提高整体效率,2001年台当局将原"行政院"下属"国家资讯通信基本建设专案推动小组"、"资讯发展推动小组"和"产业自动化及电子化推动小组"合并,改为"国家资讯通讯发展推动小组"(简称"NICI小组"),成为专职推动台湾信息产业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机构。该小组制定了"台湾通资讯基础建设安全机制计划",并完成

邱祥骏[5](2015)在《手机媒体体育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以腾讯网为例》文中指出摘要: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已经广泛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来进行人际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体育新闻作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受到普遍关注。随着3G网络的不断发展,4G网络的出现,让移动网络的传输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已经不仅仅只满足与文字和图片的信息传递。视频作为一种高质量、高观赏度的信息开始在移动网络中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并且接受。各大门户网站在摆脱了网络新闻报道同质化的尴尬境遇之后,似乎又在手机媒体中逐步找到了理想的发展道路。腾讯网凭借其立足草根、资金充足等优势,逐步发展成为了国内第一家体育新闻报道门户网站。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中,腾讯网更是凭借此机会成为了国内第一大移动端报道平台。本论文以手机媒体的体育视频为研究对象,对手机媒体体育视频的传播策略进行研究,其中主要以腾讯网为例。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数理,并结合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初步了解现今体育视频在移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特点、变化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希望能对业界的手机媒体从业者提供一些实际意义的指导,也对后来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并提出研究重点与难点所在;第二个章节为手机媒体体育视频相关研究,表述与论文相关的各方面在现阶段的研究情况,梳理文章主要脉络,提出论文创新之处;第三个章节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从预测性报道的传播方式上和自制化、娱乐化的传播内容上,总结得出现今手机体育视频所处的传播现状和传播趋势;第四部分从3G手机媒体体育视频传播策略着手,提出3G手机体育视频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对此给予相应的对策和意见。由3G手机媒体所暴露出的问题延生至4G网络,统计相关数据分析4G网络环境下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分析;第五部分归纳总结本轮文的相关论点。手机媒体现已成为最火热的传播媒介,体育又是受众最乐意接受的讯息之一,因为其激烈的感官刺激,必须通过具有声画的视频来展现其魅力。在体育视频受到普遍关注的今天,相信以后也一定会引领媒体市场。

胡洋[6](2015)在《传播视域下移动新媒体新闻APP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与普及,移动新媒体客户端APP大量涌现,并且应用的内容愈加丰富,涉及新闻、娱乐、商务、生活和个性化服务的移动应用层出不穷,不断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使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更为迅速。这些APP特别是新闻APP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对学者以前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后,本文将从具有典型意义的移动新媒体新闻APP——“央视新闻”入手,综合其他新闻APP,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其传播的内容、特性、受众、效果等方面做出系统分析。移动新媒体新闻APP集文字新闻、图片新闻、音频视频新闻、广告于一身,具有移动便携性、实时互动性、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内容的多样化、设计的个性化,以及市场运作的商业化等特点。新闻APP简化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有利于公民话语权的形成,也促进了新闻媒体的产业融合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移动新媒体新闻APP也面临一些发展局限,如APP技术不够完善带来的信息编排、分类等方面的混乱,“把关人”的缺失,内容的深度不够,通信信号和流量资费的限制,广告的强制推送等问题。作为一种新兴媒介,移动新媒体新闻APP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移动新媒体APP,特别是手机新闻APP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它为我们开辟了新的信息获取方式,简化便捷了我们的生活,它是一种新的媒体变革,有着不容忽视的发展潜力。

龙锦[7](2015)在《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文中认为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从单台的计算机到今天由无数微处理器所连接成的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新科技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改变着世界,也使得以其为技术支撑的传播媒介形态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新媒介俨然成了国之利器,它在普惠大众的同时,也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争夺地球村话语权的决胜手段。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所掌握的这一利器却远远未能达到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抱负所相匹配的水准。另一方面,我们的邻居、从二战废墟中重新起步的日本,敏感的把握着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以弱求强,勇于创新,将其新媒介产业推进到了世界前列。如今,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已经从普及阶段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新媒介早已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它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日本人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助手,并进而造福全人类。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具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日本政府在发展新媒介产业的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哪些因素促发并促进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经验与教训能否为我所用?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以全景式的视角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考察分析,注重整体的扫描与把握,尽力追踪最新的数据;同时,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置于信息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这一研究跨度长、范围广,具有相对的深度与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提出与推广切入,以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为大背景,在分析介绍日本信息社会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新媒介的不同呈现方式和发展重点以及日本新媒介产业的总体现状之后,以四章分别对日本的互联网产业、数字电视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从历史脉络到现实态势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研究揭示与阐释。日本的互联网产业由于原有的相对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而初始发展迟缓,但进入21世纪后其宽带化、移动化的进展大大提速;在数字电视产业方面,日本虽率先研发出了高清晰度电视,但因其未能与世界数字技术的发展合流而被迫忍痛放弃,而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已经顺利完成,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也进展顺利;在数字出版产业方面,由于传统出版业的强大,日本的数字出版虽然早期有较好的发展,但一直步履维艰,不过移动终端为数字出版市场带来了活力,尤其是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在2010年后增长迅速;移动电话则是最有日本特色的新媒介产业,其发展速度较快却又相对封闭,在逐渐开放后,在世界市场的话语权也在增强。在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借鉴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所使用的三个自变量:理性的社会建构、国家的作用、非市场治理机制,进一步探寻并阐明了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本研究认为,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国家的整体力量、民众的激情与理性、市场竞争的活力与非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交织,来自其“师夷长技”,不甘人后、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与“日本第一”理念的高度结合。信息科技一日千里、国际竞争态势逼人是其发展的外部诱因,其具体表现为:警醒差距,力追领先国家;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发展的内部动因则是回应民生诉求、升华生命价值,具体表现在:摆脱生存困境,掌控自我命运;经济突围,凸显“IT立国”优势;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需求。而这一切的实现,又有赖于相对自由的信息通信竞争体制和日本特色的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的驱动。从中,可为我国新媒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新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引领,也需要开放的心态,而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讨论,要走以信息通信业为主导的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新媒介开发应用与推广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新媒介定义的理解和认识的不统一,世界各国所使用的统计口径与方法也不一致,在有关新媒介产业的某些统计数据的选取和使用上可能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本研究的跨度较大,而新媒介本身变化快速,难以在比较固定的范畴内对新媒介进行研究分析。

庞博[8](2015)在《企业快速成长阶段的投资决策研究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创业板情况,尤其对中国创业板进行了调研;然后对TMT产业进行了战略分析,总结了中国创业板中了TMT企业现状,并对其两家典型企业:信维通信和乐视网进行了重点研究。本文运用企业成长理论,对此两家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找出两家企业的成长影响因素、成长途径和成长点,定性分析出企业成长性的结论。然后对两家公司的所处宏观经济,行业状态进行分析,分析出企业的投资价值。最后结合企业成长性和投资价值两方面分析结论,总结出在中国市场环境中,创新型企业在创业和高速发展过程中,应当关注哪些企业成长一般要素,并对希望投资创新企业的投资者给出需要关注企业的投资价值建议。

董正浩[9](2014)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信息通信领域最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移动互联网用户也随之快速增长,同时推动了移动互联网领域持续不断的创新热潮。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偏好更加多样化,用户的行为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也给电信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始终是企业研究的核心和重点,也是今后移动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可持续发展和竞争的源泉。如何发掘和理解用户的行为偏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企业所关心和愿意投入资本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应用技术的逐渐成熟,一些学者开始采用先进的计算手段深入研究用户行为,在这些方法中支持向量机方法的应用最为普及,已经被应用到多个领域,并得到了这些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的重视。支持向量机被广泛使用是因为该方法在解决高维及非线性模式识别中有其突出的优点。本论文把支持向量机理论引入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研究领域,有效解决了实证研究中的缺陷,为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研究指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另外,支持向量机也开拓出了一片新的应用领域。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实证数据和仿真模拟相结合以及传统统计分析和现代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策略,用以指导企业相应的发展战略。本研究完成的创新成果如下:1.在对支持向量机的理论,离散选择模型等进行回顾和综述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用户行为的研究情况,通过深入分析了统计学习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和特点,将支持向量机理论引入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研究领域,有效解决了实证研究中复杂的非线性及高维模式的问题,并且提高了学习机器的推广能力,突破了传统用户行为研究的方法和思路。2.以创新的视角020入手,以Online和Offline这两个角度分析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并且成功地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思路和理念引入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研究这一多学科交叉领域,首先以Online为视角,研究移动互联网用户手机线上的行为偏好,以手机新闻客户端为例,研究用户浏览模式,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移动互联网情况下的新闻资讯浏览的时间分布,呈明显的胖尾效应,碎片化阅读浏览成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浏览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以Offline为视角研究用户行为偏好,首先对用户进行细分,通过用户自然属性,行为属性,感知属性的分析,选取要研究的主要变量指标,然后经过电话调查和运营商后台系统获得相应的数据,并做基本的统计分析,结合离散选择模型利用SAS工具建立二元logit模型,经过数据处理对选取的变量进行分析,找出了显着影响的因素,本研究给出了具体算法步骤和实证分析,提出相应策略,用以指导企业相应的发展战略,针对每一个环节均提出相应的数据挖掘和分类模型,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框架,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3.在离散选择模型得到的显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用支持向量机对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进行分类,并且充分考虑到移动互联网行为的碎片化在数据分析层面的表现是非线性化,移动互联网行为的复杂性在数据分析层面表现为高纬度交叉性,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SVM方法在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中表现出的许多特有优势。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析,选用C-SVM二元分类机,以RBF做为核函数,并且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模型和核函数的参数进行寻优,经过训练后获得的分类正确率令人满意,而且对比了不同核函数和参数的分类正确率,结果表明本研究的方法最佳,并且用SPSS MODELER软件分析了各个预测变量的重要性,本研究表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适合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的研究。最后通过六个显着维度表现水平的高低进行划分,将用户区分为四类群体,其中有注重效率的商务人士和白领,有对价格敏感度很高的农民工,服务业人员,有关注手机流量套餐是否够用的学生群体,还有对价格不敏感但追求用户体验的个体老板等,每一类群体都表现出其独特的偏好和行为模式,并且根据相关的用户偏好对移动互联网发展提出相应策略,用以指导企业相应的发展战略,对今后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吴福强[10](2014)在《泸州移动4G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越来越剧烈改变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2013年12月我国正式发放4G牌照,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两大4G标准之一,TD-LTE肩负着拉动信息消费,提升信息化水平和促进经济转型的重任。同时,4G不仅是一种新技术,更是一种消费方式,需要新的营销观念、营销模式和营销策略。中国移动泸州分公司作为TD-LTE的主要运营商,半年来全力以赴推进4G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然存在着“4G客户增长缓慢,4G流量低,渠道4G销售能力低,4G品牌影响力低”等主要问题,急需对营销策略进行优化调整,加大营销力度,才能实现发展目标。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以中国移动泸州分公司的4G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对泸州移动4G发展的营销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研究。主要内容为:1、研究4G的产品现状,提出了全面换卡、换资费、换手机的营销策略和具体措施,解决4G客户增长缓慢问题。通过针对新增、存量客户全面换USIM卡,消除客户今后使用4G网络的障碍;通过针对新增、存量客户全面换4G资费,激发客户流量消费习惯;通过4G手机的规模化、社会化、低端化销售,实现4G用户的快速增长。2、研究4G的价格现状,提出了制定有竞争力,能刺激客户流量增长和购机需求的策略和措施,解4G流量低的问题。通过优化主资费设计,利用分时定价、互补定价等策略,刺激客户流量增长;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降低手机销售价格,增加业务赠送,提升4G手机的购买使用量。3、研究4G的渠道现状,提出了完善渠道组织结构、加强渠道控制、提升4G承载能力、优化渠道激励的渠道策略和措施,解决渠道4G销售能力低的问题。4、研究4G的促销现状,提出了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客户,整合不同渠道、不同活动,整合一致开展传播沟通,建立4G“人人用得起、用得好”的品牌形象的策略和措施,解决4G品牌影响力低的问题。

二、3G手机革命无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G手机革命无线(论文提纲范文)

(1)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组织演化机理 ——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组织演化研究
        2.1.1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2.1.2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组织演化
    2.2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
    2.3 考虑消费者偏好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
    3.1 破坏性创新行为及其异质性
        3.1.1 技术创新行为及其分类
        3.1.2 基于消费者-生产者互动的技术创新行为
        3.1.3 破坏性创新行为
    3.2 消费者偏好及其异质性
        3.2.1 消费者偏好
        3.2.2 消费者偏好异质性
    3.3 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互动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模型
    4.1 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行为
        4.1.1 知识整合
        4.1.2 知识搜索
        4.1.3 知识应用
    4.2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模型
    4.3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模型仿真
        4.3.1 仿真模型构建
        4.3.2 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动力机制
    5.1 产业组织演化动力
        5.1.1 变异与市场主体多样性类型
        5.1.2 创新行为多样性与产业组织演化动力
        5.1.3 内部替换与结构深化
    5.2 破坏性创新市场主体创新行为异质性
    5.3 仿真模型构建
    5.4 消费者偏好内生与产业组织演化动力
        5.4.1 知识整合能力
        5.4.2 知识搜索速度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市场选择机制
    6.1 破坏性创新与市场选择
        6.1.1 选择单位与选择环境
        6.1.2 破坏性创新市场选择环境
    6.2 仿真模型构建
    6.3 消费者偏好内生与产业组织演化市场选择
        6.3.1 消费者产品更换频率
        6.3.2 消费者偏好分布特征
        6.3.3 消费者学习能力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适应性机制
    7.1 破坏性创新市场竞争与适应性行为
        7.1.1 种群竞争与适应性
        7.1.2 破坏性创新适应性学习机制
        7.1.3 破坏性创新行为选择与适应性
    7.2 仿真模型构建
    7.3 消费者偏好内生与破坏性创新适应性行为
        7.3.1 初创期破坏性创新适应性行为
        7.3.2 成长期破坏性创新适应性行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考虑技术体制和需求结构异质性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
    8.1 中国手机市场产业组织演化理论分析与描述
        8.1.1 技术积累阶段
        8.1.2 技术赶超阶段
        8.1.3 中国手机市场产业动态演化特征
    8.2 模型构建
        8.2.1 在位企业研发行为
        8.2.2 新进入企业研发行为
        8.2.3 营销行为
        8.2.4 需求结构与消费者偏好内生
    8.3 模型参数设定与结果分析
        8.3.1 参数设定与主要观察指标
        8.3.2 历史友好模型仿真结果
        8.3.3 历史差异化仿真结果
        8.3.4 稳健性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连续性破坏性创新影响下技术搜索与产业组织演化研究
    9.1 破坏性创新影响下企业技术搜索与企业创新绩效
        9.1.1 利用式技术搜索与企业创新绩效
        9.1.2 探索式技术搜索与企业创新绩效
        9.1.3 利用式和探索式技术搜索的交互效应
    9.2 数据、变量定义
    9.3 回归方程与实证结果分效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课题参与情况

(2)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手机媒介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境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概述
        一、理论基础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概述
    第四节 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手机媒介的传播与功能融合
    第一节 手机媒介发展史
        一、无线电技术与交换电话系统的融合:手机的前身
        二、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时代(1G):固定电话的补偿
        三、第二代数字功能手机时代(2G):小型多媒体
        四、第三代移动互联手机时代(3G/4G):智能的世界
    第二节 从单一到多元:手机语言的演变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
        一、语音通话:有声语言
        二、短信服务:文字语言
        三、表情图片和照片:视觉语言
    第三节 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手机成为媒介融合的典范
        一、媒介的融合逻辑
        二、媒介融合的意义
        三、手机媒介融合在传播领域的表现
    第四节 由通讯终端到数据处理终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
        一、手机的搜索功能
        二、手机的娱乐功能
        三、手机的支付功能
        四、手机功能“杂交”释放新能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手机媒介构建的社交形态与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沟通工具的历史演变
        一、社会联系的重要性
        二、社会的变迁:从熟悉的乡镇社会到陌生化的都市空间
        三、时空距离的缩短和“永远在线”的连接
    第二节 手机媒介塑造的交流情境与主体特性
        一、人与媒介的关系演变:从人机分立到人机共同体
        二、情境的移动性与主体的去中心性
        三、情境的半虚拟性与主体的多重性
    第三节 手机媒介刷新亲密与孤独的界限
        一、分享自我
        二、三种社交形态
        三、密切连接性及其缺陷
    第四节 手机社交构建的新型人际关系
        一、“舍近求远”人际关系的内涵
        二、新型人际关系出现的主客观因素
        三、新型人际关系的弊端:忽视现实世界
    第五节 未来手机媒介社交的趋势
        一、陌生社交的两种形式
        二、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手机媒介内容产业
    第一节 手机媒介与内容产业的融合历程
        一、“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手机内容产业繁荣发展的背景
        三、大力发展手机内容产业的必要性
    第二节 手机游戏产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一、手机游戏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二、手机游戏产业的规模与现状
        三、手机游戏产业链与利益分配模式
        四、手机游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思路
    第三节 内容保护与用户价值:手机音乐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内容保护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节 “三网融合”与大数据指导下的手机视频产业
        一、手机视频产业要素概述
        二、从从文化学意义上解读手机视频
        三、手机视频是“三网融合”政策推动的产物
        四、大数据指导下手机视频产业生态的重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
    第一节 手机媒介传播的失范表现
        一、失范表现之一:垃圾短信和社交网络谣言
        二、失范表现之二:公共空间的“插足者”和私人空间的“闯入者”
        三、失范表现之三:色情内容屡禁不止
    第二节 我国手机媒介管理与规制的现状
        一、五大层面构建的手机媒介法治框架
        二、四大方面涵盖手机媒介管理范围
    第三节 手机媒介的行业自律现状
        一、手机媒介自律会议
        二、手机媒介自律公约
    第四节 我国手机媒介规制的不足与域外借鉴
        一、管理机构的设置
        二、立法的完善
        三、自律机制的建立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基于居民活动的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研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信息时代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居民活动的城市空间变化
    2.1 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理论的变化
        2.1.1 网络社会理论
        2.1.2 行动者网络理论
        2.1.3 流空间理论
        2.1.4 行为-空间理论
    2.2 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的影响因素
        2.2.1 信息技术
        2.2.2 交通技术
        2.2.3 创新因素
        2.2.4 居民行为活动
    2.3 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的构成要素
        2.3.1 居住空间
        2.3.2 工作空间
        2.3.3 交通空间
        2.3.4 游憩空间
    2.4 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2.4.1 城市空间结构
        2.4.2 实体空间
        2.4.3 网络空间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居民活动的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的建构
    3.1 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的界定
        3.1.1 地理关联的研究概况
        3.1.2 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的内涵
    3.2 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的组织
        3.2.1 城市虚-实空间关系的变化
        3.2.2 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的维度
        3.2.3 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的研究范式
    3.3 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的建构
        3.3.1 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的结构
        3.3.2 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的机制
        3.3.3 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的评价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居民活动的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研究及评价
    4.1 研究案例
        4.1.1 研究区域
        4.1.2 研究设计
        4.1.3 研究数据
    4.2 描述性分析
        4.2.1 南京居民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4.2.2 南京居民网络活动的活跃度
    4.3 居民活动对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4.3.1 南京居住空间和工作空间的分离特征
        4.3.2 居民活动的信息化对居住空间和工作空间布局的影响
    4.4 基于居民活动的南京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研究
        4.4.1 研究数据与方法
        4.4.2 南京城市虚-实空间关联分析
    4.5 基于居民活动的南京城市虚-实空间关联评价
        4.5.1 研究数据与方法
        4.5.2 样本相关性分析
        4.5.3 聚类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高流动性人群活动的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研究与评价
    5.1 研究案例
        5.1.1 研究背景
        5.1.2 研究对象与区域
        5.1.3 研究数据与方法
    5.2 描述性分析
        5.2.1 商务行为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5.2.2 商务出行行为特征
        5.2.3 商务办公行为特征
    5.3 高流动性人群的行为活动时空破碎化特征
        5.3.1 交通技术对商务活动的影响
        5.3.2 信息技术对商务活动的影响
    5.4 基于高流动性人群的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研究
        5.4.1 模型假设
        5.4.2 模型构建
        5.4.3 模型拟合性检验
        5.4.4 模拟结果
        5.4.5 基于商务人士行为活动的虚-实空间关联特征
    5.5 基于主体建模的城市虚-实空间关联验证
        5.5.1 系统建构
        5.5.2 模型设定
        5.5.3 比较指标
        5.5.4 结果比较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6.3.1 空间关联研究的方法演进
        6.3.2 流动空间的现象分析、规律总结、理论探索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1年移动信息时代城市居民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B 沪宁高铁商务人群出行活动日志及深度访谈
附录C 网络信息时代居民行为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4)台湾如何打造数字内容产业基础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e-台湾”
“M-台湾”
“U-台湾”
“智慧台湾”
网络基础环境建设

(5)手机媒体体育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以腾讯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 手机媒体体育视频相关研究
        1.4.1 手机媒体研究现状
        1.4.2 体育视频的研究现状
        1.4.3 手机媒体报道方式相关研究
        1.4.4 体育新闻娱乐化研究现状
        1.4.5 网络视频自制化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3G手机媒体体育视频特性及传播形式
    2.1 手机媒体体育视频的定义
    2.2 手机体育视频的特性
    2.3 手机体育视频的作用
    2.4 手机体育视频的分类及报道形式
        2.4.1 手机体育视频的分类
        2.4.2 手机媒体体育视频报道形式
        2.4.3 手机媒体体育视频版面设置与播放界面
    2.5 3G手机媒体体育视频传播趋势
3 3G手机媒体体育视频传播策略分析
    3.1 手机媒体体育视频的数据应用
        3.1.1 数据新闻的体现——预测性报道
        3.1.2 预测性报道在体育视频中的应用者——解说员
        3.1.3 预测性报道的准确度
        3.1.4 预测性报道对于手机体育视频的意义
        3.1.5 手机体育视频直播在线人数变化曲线分析
    3.2 手机体育视频的自制化、娱乐化及盈利模式探析
        3.2.1 手机体育视频自制化
        3.2.2 手机体育视频娱乐化
        3.2.3 手机媒体自制体育视频娱乐化分析
        3.2.4 手机体育视频直播娱乐化特点
        3.2.5 手机媒体体育视频盈利模式
4 3G手机媒体体育视频传播策略与建议
    4.1 3G手机媒体体育视频传播存在的问题
        4.1.1 手机体育视频预测性报道存在的问题
        4.1.2 手机体育视频娱乐化、自制化存在的问题
        4.1.3 手机体育视频在收费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4.2 3G手机体育视频传播策略的改进建议
        4.2.1 加强数据的应用
        4.2.2 改变体育视频娱乐化的表现方式
        4.2.3 完善手机媒体盈利机制
    4.3 4G环境下手机媒体传播前景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6.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传播视域下移动新媒体新闻AP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移动新媒体新闻APP概述
    第一节 移动新媒体新闻APP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移动新媒体新闻APP出现的原因
        一、技术的发展
        二、受众的需求
        三、传统媒体及互联网的局限
    第三节 “央视新闻”APP概述
第三章 移动新媒体新闻APP的内容与特性研究
    第一节 传播内容研究
        一、文字类新闻
        二、图片类新闻
        三、视频、广播类新闻
        四、广告
    第二节 传播特性研究
        一、传播的便捷性与移动性
        二、传播的时新性与实时互动性
        三、传播技术的数字化与内容的多样化
        四、传播的简要性与个性化
        五、传播的市场化与商业化
第四章 移动新媒体新闻APP的受众与效果研究
    第一节 传播受众研究
        一、受众的主要特征
        二、受众的选择动机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
        一、公民话语权的形成
        二、新闻媒体产业融合的实现
        三、阶层认同与行为方式的转变
第五章 移动新媒体新闻APP的局限与发展建议
    第一节 发展局限
        一、版面制约与信息深度不够
        二、通信信号与流量资费制约
        三、“把关人”缺失与传播的无序性
        四、广告植入的频繁性与强制性
    第二节 发展建议
        一、优化版面编排,完善信息资源
        二、提高通信技术,减少流量资费
        三、加强把关,提高新闻APP信息质量
        四、提升用户满意度,合理设计广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日本信息化进程与信息社会理论
    第一节 媒介与日本国民生活的信息化
        一、信息、信息社会及信息化
        二、电视时代的到来
        三、电话的普及
        四、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第二节 日本信息社会的理念建构及其扩散
        一、从《信息产业论》到“信息社会论”
        二、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扩散
        三、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早期实践
第二章 日本信息社会建设中的新媒介
    第一节 新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
        一、“新媒介”与高度信息社会建设(1984-1994)
        二、多媒介与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建设(1994-2000)
        三、互联网与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建设(2001-2005)
        四、无所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遍在网络社会建设(2006-2009)
        五、新信息通信技术与国民主权社会建设(2010-2013)
        六、大数据时代的世界最高水准的IT社会建设(2013-)
    第二节 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概貌
        一、日本媒介产业的分类
        二、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经济规模
        三、日本的内容市场
第三章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从计算机通信网络到互联网
        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与普及
        三、宽带互联网的发展
        四、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日本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服务
        一、互联网商务
        二、信息与数据库
        三、社会性网络
        四、互联网广告
        五、在线音乐
    第三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一、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二、互联网健康环境的营造
第四章 日本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从高清晰度电视到数字电视
        一、日本电视的概况
        二、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发
        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
    第二节 日本的地面数字电视转移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三、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民间协力
        四、地面数字电视转移完成后的课题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二、融合的法律体系
        三、融合实践
第五章 日本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
        一、日本数字出版的概念
        二、以便携式存储介质为核心的光盘出版阶段(1985-1995)
        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出版阶段(1996-2005)
        四、以移动终端为核心的移动出版阶段(2006-)
    第二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主要领域
        一、电子辞典
        二、数字报纸
        三、数字期刊
        四、手机小说
        五、电子图书
    第三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组织与管理
        一、政府部门的组织与管理
        二、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行业协会及其活动
第六章 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概况
        一、日本移动电话的基本概念
        二、日本的移动内容产业市场
    第二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发展历程
        一、从汽车电话到手机
        二、移动电话市场的高速增长
        三、移动电话的普及与升级
        四、移动运营商的分与合
    第三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主要增值应用
        一、手机互联网
        二、手机铃声
        三、手机游戏(移动游戏)
        四、手机钱包(手机支付)
第七章 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
    第一节 外部诱因:信息科技一日千里 国际竞争态势逼人
        一、警醒差距 力追领先国家
        二、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
    第二节 内部动因:回应民生诉求 升华生命价值
        一、摆脱生存困境 掌控自我命运
        二、经济突围 凸显“IT立国”优势
        三、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
        四、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第三节 新媒介发展的制度驱动
        一、激发竞争活力的信息通信体制改革
        二、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
结语: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8)企业快速成长阶段的投资决策研究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内外创业板背景
        1.1.1 全球创业板介绍
        1.1.2 中美两国创业板发行要求比较
    1.2 TMT产业背景
        1.2.1 TMT概念介绍
        1.2.2 TMT产业战略格局
        1.2.3 中国创业板中的TMT产业分布
    1.3 研究企业细分行业背景介绍
        1.3.1 移动终端天线行业
        1.3.2 网络视频服务行业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企业快速成长阶段
    2.1 企业成长性理论基础
        2.1.1 企业成长的本质
        2.1.2 企业成长的阶段性和拐点
        2.1.3 中国企业成长的内部影响因素
        2.1.4 企业成长的外部影响因素
        2.1.5 企业成长途径与成长点
    2.2 信维通信企业成长性案例研究
        2.2.1 认识信维公司
        2.2.2 信维的企业成长阶段
        2.2.3 信维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2.2.4 信维的企业外部价值网络
        2.2.5 信维的企业成长影响因素
        2.2.6 信维的企业成长途径和成长点
    2.3 乐视网企业成长性案例研究
        2.3.1 认识乐视公司
        2.3.2 乐视网的企业成长阶段
        2.3.3 乐视网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2.3.4 乐视网的企业外部价值网络
        2.3.5 乐视网的企业成长影响因素
        2.3.6 乐视网的企业成长途径和成长点
第三章 案例企业投资价值分析
    3.1 行业背景分析
        3.1.1 移动终端天线行业发展现状
        3.1.2 网络视频服务行业发展
    3.2 信维通信投资评价
        3.2.1 信维通信的投资价值
        3.2.2 信维通信的盈利预测
    3.3 乐视网投资评价
        3.3.1 乐视网的投资价值
        3.3.2 乐视网的盈利预测
    3.4 所选企业成长进程总结和问题
        3.4.1 两家公司成长进程总结
        3.4.2 两家公司成长中的问题和风险
第四章 结论
    4.1 创业板TMT产业企业成长性特点
    4.2 创业板TMT产业企业成长进程建议
    4.3 创业板TMT产业企业投资机会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9)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移动互联网的内涵及特性
    2.2 国内外移动互联网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关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研究现状
    2.4 国内外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的相关研究
    2.5 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相关研究
    2.6 本章研究述评
第三章 支持向量机方法及离散选择模型
    3.1 支持向量机方法
        3.1.1 机器学习的发展
        3.1.2 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
        3.1.3 支持向量机
        3.1.4 各种支持向量机新算法的研究
        3.1.5 常用数据挖掘方法介绍
    3.2 离散选择模型
        3.2.1 涵义及性质
        3.2.2 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基石——效用最大化理论
        3.2.3 离散选择模型的分类及具体形式
        3.2.4 logit模型的相关文献研究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用户浏览模式研究
    4.1 数据收集
    4.2 数据分析及实验方案
        4.2.1 用户浏览模式的行为偏好
        4.2.2 标题长度和图片数量对用户深度阅读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影响因素分析
    5.1 移动互联网用户细分
        5.1.1 移动互联网用户维度分析
        5.1.2 数据收集
        5.1.3 数据描述及统计分析
    5.2 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用户行为偏好影响因素分析
        5.2.1 数据处理
        5.2.2 实验分析
        5.2.3 实验小结
    5.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分类预测
    6.1 数据整理
    6.2 模型的选择
    6.3 核函数的选择
    6.4 参数的选择
    6.5 实验分析
    6.6 实验对比
    6.7 预测变量的重要性
    6.8 结论及建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泸州移动4G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3 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现代营销管理相关理论:STP与 4P
        2.1.1 STP营销理论
        2.1.2 4P营销理论
    2.2 电信行业营销服务的相关理论
        2.2.1 规模经济
        2.2.2 范围经济
        2.2.3 网络效应
    2.3 社会化营销
第三章 泸州移动 4G发展的环境分析
    3.1 外部环境分析
        3.1.1 宏观环境分析
        3.1.2 产业环境分析
        3.1.3 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3.1.4 发展 4G的机遇与挑战
    3.2 内部分析
        3.2.1 上级公司的战略和要求
        3.2.2 公司资源和能力分析
        3.2.3 竞争优势与劣势
    3.3 泸州移动发展 4G的SWOT战略
第四章 泸州移动 4G发展的定位分析
    4.1 4G发展的总体策略
        4.1.1 市场细分
        4.1.2 目标市场
        4.1.3 定位
    4.2 总体目标和措施
第五章 泸州移动 4G发展的具体营销策略
    5.1 产品策略
        5.1.1 4G的产品构成和层次
        5.1.2 泸州移动现有的 4G产品现状和不足
        5.1.3 4G产品策略的优化
    5.2 4G的价格策略
        5.2.1 2G语音时代的定价环境和定价策略
        5.2.2 3G时代的定价环境和定价策略
        5.2.3 4G时代的定价环境
        5.2.4 4G的流量价格策略
        5.2.5 4G手机的价格策略
    5.3 渠道策略
        5.3.1 泸州移动的渠道现状和问题
        5.3.2 4G渠道的优化策略
    5.4 促销策略
        5.4.1 泸州移动 4G的传播环境
        5.4.2 泸州移动 4G传播情况的得失回顾
        5.4.3 泸州移动 4G传播策略优化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结论
    6.2 应用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四、3G手机革命无线(论文参考文献)

  • [1]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组织演化机理 ——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D]. 石俊国. 东北大学, 2017(01)
  • [2]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D]. 王婷. 山东大学, 2016(10)
  • [3]基于居民活动的城市虚—实空间关联研究与评价[D]. 翟青. 南京大学, 2015(08)
  • [4]台湾如何打造数字内容产业基础环境[J]. 孙博文,李旭丰.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06)
  • [5]手机媒体体育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以腾讯网为例[D]. 邱祥骏. 成都体育学院, 2015(05)
  • [6]传播视域下移动新媒体新闻APP研究[D]. 胡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7]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D]. 龙锦. 上海大学, 2015(03)
  • [8]企业快速成长阶段的投资决策研究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D]. 庞博.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9]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研究[D]. 董正浩.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10]泸州移动4G营销策略研究[D]. 吴福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3G手机革命无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