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质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髓质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一、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影像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程娟,胡伟,王国平,朱余友[1](2021)在《延髓内侧梗死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及其责任血管影像学特点的初步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延髓内侧梗死(MMI)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其责任血管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MMI住院患者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吸烟)及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侧别、征象、责任血管等)、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情况。依据头颈部CT血管成像和(或)MR血管成像结果诊断责任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并将其分为轻度(狭窄率<50%)、中度(狭窄率>50%,且远端血管显影良好)、重度(节段性显示不清)、闭塞、发育不全(全程均匀性狭窄)。对MMI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形态描述:"点"、半"Y"、"Y"、半"心"、"心"形。出院时对所有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1)17例MMI患者中,运动障碍16例,偏瘫12例,四肢瘫痪合并呼吸困难4例(均为双侧MMI),构音障碍、感觉障碍各11例,吞咽障碍10例,舌瘫10例,面瘫8例,恶心呕吐5例,意识障碍3例。(2)15例行CT血管成像或MR血管成像的MMI患者中,合并椎动脉狭窄或闭塞9例,且均出现椎动脉颅内段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椎动脉合并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者3例;椎动脉发育不良者2例;血管无异常1例。(3)"点"形3例,半"Y"形或"Y"形6例,半"心"形或"心"形8例。(4)17例MMI患者中,梗死灶累及单侧7例,双侧10例;累及延髓上部16例,中部8例,下部1例;17例患者均累及腹侧,其中腹侧+中侧+背侧受累者10例,腹侧+中侧受累者4例,腹侧受累者3例。结论 MMI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梗死灶多累及延髓上部腹侧,影像学可表现为"点"、半"Y"、"Y"、半"心"、"心"形,责任血管最多见于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综合分析这些特征有助于MMI的早期诊治。

邓莹,唐小平,肖新兰,龚良庚,徐琳[2](2021)在《基于影像学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病因》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LMS)的病因、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24例LM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所有患者均经MRI诊断为延髓背外侧梗死,并行MRA、CTA或血管壁高分辨MRI(HRVW MRI)中至少一种脑血管检查方法。分析后循环血管结构改变与延髓背外侧梗死的关系。结果 124例影像学改变为延髓背外侧斜带状异常信号,合并小脑(28例)、脑桥(4例)、丘脑(2例)异常信号。椎基底动脉硬化87例,其中同侧椎动脉硬化伴血栓形成9例,病灶对侧椎动脉硬化1例,同侧椎动脉瘤2例;椎动脉发育性纤细17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闭塞或动脉瘤6例;椎动脉夹层4例,其中1例夹层伴血栓形成;心源性栓塞2例;颅底畸形2例,特鲁索综合征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病因不明4例。结论 MRI及MRA是延髓背外侧梗死首选检查方法,HRVW MRI明确病因有重要价值。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LMS主要原因,椎动脉发育性纤细、PICA供血障碍是较常见病因,椎动脉夹层、心源性栓塞、颅底畸形、特鲁索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少见病因。

董苗苗[3](2021)在《7例线粒体疾病患者临床、基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线粒体疾病是一组由线粒体基因或核基因缺陷引起线粒体氧化呼吸链功能障碍为特点的罕见遗传性疾病,主要累及脑和肌肉组织。线粒体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各亚型之间存在明显临床及基因异质性,致使临床早期识别困难,误诊、误治率高。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我科收治的7例线粒体疾病患者的临床、分型及基因突变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旨在总结线粒体疾病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提高临床对该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的经基因检测确诊的7例线粒体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肌肉病理及基因检测等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归纳与总结。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例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1例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PEO)、1例Leigh综合征、1例伴脑干和脊髓受累及乳酸升高的脑白质病(LBSL)、1例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综合征。7例均由基因检测确诊。2.病例1-3为MELAS患者(男性2例,发病年龄分别为47岁、42岁;女性1例,发病年龄4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卒中样发作、癫痫、头痛、运动耐力减低、听力下降、精神异常等;颅脑MRI示主要显示颞顶枕叶皮层及皮层下的花边样长T1、长T2及T2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3例基因检测结果均为mt DNAm.3243 A>G位点致病突变。3.病例4为CPEO患者,女,发病年龄19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眼睑下垂、眼动障碍、四肢运动不耐受及头痛;颅脑MRI示双侧大脑、小脑各沟裂加深;肌电图及神经传导显示四肢周围神经损害;基因检测结果为mt DNAm.3243 A>G位点致病突变。4.病例5为Leigh综合征患者,男,发病年龄14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癫痫发作、头痛及恶心、纳差;颅脑MRI示双基底节壳核、尾状核为主的较对称长T1、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基因检测结果为mt DNAchr M:13513位点致病性突变。5.病例6为LBSL患者,女,发病年龄21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进行性行走不稳;MRI示双侧延髓锥体束走行区、延髓背外侧、双侧桥臂、小脑及双侧半卵圆中心对称性多发DWI高信号;基因检测结果为DARS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228-16C>A和c.983A>G)。6.病例7为原发性辅酶Q10综合征患者,男,发病年龄12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卒中样发作、癫痫、头痛;影像学提示反复多脑叶皮层不同部位DWI高信号伴萎缩;基因检测结果为ADCK3基因纯合突变(c.637C>T,p.Arg213Trp)。结论1.线粒体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其中卒中样发作、癫痫、头痛、运动耐力下降是其最主要表现。2.线粒体疾病脑部影像学特点为病灶随疾病发展而进展、迁移或消失,病灶特点更接近于急性缺血性病灶。3.mtDNA A3243G突变可能是本地区MELAS患者的最常见致病突变。4.基因检测不但有利于线粒体疾病的分型同时能够提示其可能的致病机制并指导治疗。

邓青,刘佳,杨君素[4](2021)在《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髓(medulla oblongata)位于脑干下端,连接脑桥和脊髓,是人类的生命中枢,其血供较中脑、脑桥丰富。延髓解剖结构复杂,神经纤维密集,血管血供复杂,发生缺血损害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容易累及呼吸中枢导致预后差。延髓梗死分为外侧梗死(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ion, LMI)和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其中延髓外侧梗死(LMI)为延髓梗死的常见类型,占延髓梗死的75%。延髓梗死的临床表现与梗死部位相关,依据不同梗死部位及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命名为各类延髓梗死综合征,其预后差异较大,与血栓形成的部位、侧支循环的建立、临床治疗及并发症均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关注度的提升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各类延髓梗死的报道逐渐增多,主要集中于不典型症状、少见延髓综合征及其预后的报道,对指导临床早期诊断、精准定位、个体化评估、治疗及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为加深对延髓梗死的认识,该文就各延髓梗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杨俊锋[5](2020)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脑小血管病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背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多种因素导致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及小静脉病变的疾病。CSVD患者常见临床症状包括认知障碍、吞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其中吞咽障碍发生率逐年增高,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心理与社会交往障碍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目前对于改善营养方面,国内主要分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分为持续性经鼻至胃肠营养法(persistent naso-gastric tube feeding,PNG)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胃肠营养法(percutaneous endoscopic,gastrostomy,PEG),但PNG和PEG各有利弊;肠外营养主要是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物质,长时间使用将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静脉血管壁损伤及管道血栓等并发症。寻找适合患者的最佳营养方式对改善营养状况和预后有积极的影响。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ntermittent oro-esophageal tube feeding,IOE)于2017年已写入《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是进食时插管,非进食时拔除管道的进食方法,其主要特点为间歇性,操作更为方便。本研究通过对比IOE与PNG在CSVD的临床效果,探讨二者对患者吞咽功能及肺炎治疗、营养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差异。目的:观察IOE对CSVD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肺炎治疗、营养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将60例CSVD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及相关吞咽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PNG,每实验组给予IOE。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的各项指标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吞咽功能对比治疗前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均有改善,实验组BMI、ALB和HB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肺炎治疗效果改善明显,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OE为CSVD吞咽障碍患者提供营养支持,能够改善其营养状态,促进吞咽功能恢复,促进肺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方波[6](2020)在《延髓梗死致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延髓梗死(Medullary infarction,MI)致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与哪些因素相关。方法:我们连续3年从2250名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选取MI患者62例,将患者分为RF组和非RF组,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及病变侧、住院日等。结果:1、人口学分析共收集62例MI患者,其中RF组6例(9.6%),非RF组56例(90.4%)。RF组中发病年龄为(60.5±12.1)岁,男女比例为5:1;非RF组中发病年龄为(60.2±13.2)岁,男女比例为4:1。年龄、性别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P=0.802>0.05、P=0.862>0.05)。2、危险因素分析RF组中5例(83.3%)患有高血压,非RF组中30例(53.6%)患有高血压,高血压均是两组中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冠心病、吸烟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P=0.166、P=0.953、P=0.196、P=0.419、P=0.288、P=0.869)。3、病因分析RF组5例(83.3%)动脉粥样硬化型MI,1例(16.7%)心源性MI;非RF组30例(53.6%)为动脉粥样硬化型MI,21例(37.5%)为穿支动脉型MI,动脉粥样硬化是两组中最为常见的病因。但LAA、PAD、CE、OE等病因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7)。4、临床症状体征分析RF组比非RF组更容易出现吞咽功能障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5),其他临床症状体征组间无明显差异。5、影像学特点分析RF组至少累及2个层面,即累及延髓的上中段、中下段和上中下段时,与非RF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非RF组常累及单个层面,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RF组中水平梗死区域常位于背外侧和后侧,非RF组水平梗死区域主要位于背外侧,背外侧为两组间最常见的梗死区域,两组间水平方向梗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上段延髓梗死多累及前内侧或前外侧,中、下延髓梗死多累及背外侧、后侧。6、病变侧分析在RF组中,3例(50%)累及延髓左侧,2例(33.3%)累及延髓右侧,1例(16.7%)累及双侧;在非RF组中,35例(62.5%)累及延髓左侧,21例(37.5%)累及延髓右侧。两组间病变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0)。7、住院日RF组中住院日为12.3±8.3天,非RF组住院日为11.8±1.4天。住院日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结论:1、延髓梗死的解剖部位以及垂直扩展的程度是发生呼吸衰竭重要的因素。2、延髓梗死致呼吸衰竭的病人伴随着吞咽功能障碍的比例更高。

常晓婷[7](2020)在《特发性RBD与帕金森病相关的RBD患者PSG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一种在快动眼(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期反复出现的与梦境相关的复杂行为和(或)发声的异态睡眠,是诊断前驱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最有价值的非运动性症状之一。特发性RBD(idiopathic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iRBD)病因不明,但存在向PD转化的高风险。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是RBD诊断的金标准,本课题通过比较特发性RBD与PD相关RBD患者PSG相关数据,寻找其在PSG参数上的差异,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院诊断为iRBD的患者20例(iRBD组),PD相关RBD患者20例(PD-RBD组),PD不伴RBD患者20例(PD-non RBD组),并招募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健康对照组)。所有入组人群均行PSG监测,比较四组PSG相关参数,包括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睡眠潜伏期(Sleep latency,SL)、R期睡眠潜伏期(Rapid eye movement latency,REML)、非REM睡眠期1-3期和REM睡眠期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N1%、N2%、N3%、REM%)、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of total sleep time,AHI-TST)、REM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REM)、觉醒指数(Micro arousal index,MAI)、REM期觉醒指数(MAI-REM)、周期性腿动指数(index of periodic leg movements during sleep,PLMI)、REM期周期性腿动指数(PLMI-REM)、紧张性和时向性颏肌电增高密度、REM期快速眼球运动指数。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四组(iRBD组、PD-RBD组、PD-nonRBD组、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BMI、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BD组与iRBD组RBD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BD组与PD-non RBD组左旋多巴日有效剂量(LEDD)、Hoehn&Yahr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D-RBD组与iRBD组比较,TST缩短(288.79±54.18min与328.63±71.36min)、SE降低(52.21±10.93%与62.43±13.15%)、N1%增高(24.00±7.99%与15.86±6.54%)、REM期快速眼球运动指数减低[(75.10±58.90)次/h与(106.14±40.00)次/h]、紧张性颏和时向性肌电增高密度均增多[(20.79±7.21%与14.98±4.51%),(20.38±5.99%与15.18±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L、N2%、N3%、REM%、PLMI、PLMI-REM、MAI、MAI-REM、AHI-TST、AHI-RE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D-RBD组与PD-non RBD组比较,紧张性和时向性颏肌电增高密度均增多[(20.79±7.21%与11.33±2.41%),(20.38±5.99%与9.62±4.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ST、SE、SL、N1%、N2%、N3%、REM%、PLMI、PLMI-REM、MAI、MAI-REM、AHI-TST、AHI-REM、REM期快速眼球运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iRBD组与PD-non RBD组比较,REM期快速眼球运动指数增高[(106.14±40.00)次/h与(53.06±22.10)次/h]、紧张性和时向性颏肌电增高密度增多[(14.98±4.51%与11.33±2.41%),(14.98±4.51%与9.62±4.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ST、SE、SL、N1%、N2%、N3%、REM%、PLMI、PLMI-REM、MAI、MAI-REM、AHI-TST、AHI-RE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iRBD组、PD-RBD组、PD-non RBD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ST均缩短(328.63±71.36min、288.79±54.18min、305.03±62.35min v与377.26±53.33min)、SE均降低(62.43±13.15%、52.21±10.93%、54.77±10.93%与73.80±9.48%)、紧张性和时向性颏肌电增高密度均增多[(14.98±4.51%、20.79±7.21%、11.33±2.41%与5.23±1.99%),(15.18±3.60%、20.38±5.99%、9.62±4.15%与5.93±1.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B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1%增高(24.00±7.99%与11.70±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non RB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快速眼球运动指数减低[(53.06±22.10)次/h与(87.19±20.16)次/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iRBD、PD相关RBD患者均存在睡眠结构、睡眠质量变化,表现为总睡眠时间下降、N1期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增多、睡眠效率降低,PD相关RBD患者更明显。2.iRBD较PD相关RBD患者紧张性和时向性颏肌电增高密度减低、快速眼球运动指数增高,提示颏肌电增高密度和快速眼球运动指数是两者PSG的差异性指标,是否可以作为iRBD向PD转化的预测标记物需进一步探讨。

王倩楠[8](2019)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MRI影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慢性致命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难以在疾病早期作出准确诊断,需要寻找一个合适有效的检查方法来对ALS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或标记。在临床影像学检查方法中,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具有很好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在神经影像研究中应用日益广泛,在脑部和脊髓疾病的鉴别定位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为AL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了重要手段。为此,本文综合应用三种不同序列的MRI检查技术,包括T1加权结构成像、弥散张量成像(DTI)、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招募27例ALS患者及27例健康被试并采用修订版ALS功能评定量表(ALSFRS-R)对AL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多模态影像学角度探索ALS患者大脑结构、功能损伤特点,并分析大脑结构及功能变化参数与疾病进展、严重程度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寻找与疾病早期诊断及进展相关的典型影像学标记物。本文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应用T1加权结构成像,基于体素形态学(VBM)和表面形态计量学(SBM)方法计算大脑灰质体积、皮层厚度,分析ALS大脑灰质结构的变化,研究ALS患者大脑灰质结构的损伤程度与ALS严重程度评分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VBM分析发现,ALS患者中央前回、辅助运动区、丘脑、中央沟盖和中央后回等运动感觉相关区域和双侧额叶、颞叶等认知相关脑区灰质体积显着减小(P<0.05,FDR校正)。SBM分析发现,ALS患者右侧BA4a、BA4p区皮层厚度显着降低(P<0.05,FDR校正),且BA4a区皮层厚度与ALSFRS-R评分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BA4a区是ALS的核心病变部位,其皮层厚度及体积可作为显着的影像学标记,对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应用DTI成像技术分析AL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大脑白质微观结构改变,首先采用TBSS方法统计分析两组间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平均扩散系数(MD)值的差异。结果发现,ALS患者组的右侧丘脑前辐射、左侧扣带回、双侧前扣带回和双侧下额枕束的FA值较对照组显着降低。接着构建大脑白质结构网络,根据图论理论计算网络全局和局部参数,利用非参数置换测试计算两组间网络参数(全局和节点参数)差异,并与临床评定量表进行偏相关分析。研究发现,ALS患者组的网络局部效率增强,平均最短路径长度显着缩短。在局部参数分析中发现相关脑区在节点效率Enod(i)、节点度Ki、节点介值中心性Bi三个节点参数中存在显着组间差异,ALS组左侧丘脑的Enod(i)值与MoCA量表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2,r=0.46)。本研究结果提示,ALS患者白质纤维束完整性有明显损伤,ALS患者的白质结构网络的局部效率参数和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参数的增强可作为ALS疾病诊断及认知功能评估的影像学指标。3.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研究ALS患者大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分析连接网络受损程度与ALS严重程度评价和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通过静息功能连接网络来提供对ALS疾病改变的新思路。结果发现,ALS患者大脑局部功能连接强度降低,在额叶、枕叶、皮质下核团和后扣带回脑区节点效率与节点度出现显着改变,但节点参数和临床变量之间未发现显着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ALS患者脑区出现功能连接能力受损,背外侧前额叶与中央旁小叶的激活网络之间连接性显着降低,这可能是导致ALS患者出现执行功能异常的原因。ALS患者后扣带回的节点效率和度参数显着降低,说明后扣带回与其他脑区之间信息传递的能力下降,进一步提示ALS运动功能网络完整性损伤,可将后扣带回节点的网络局部参数作为影像学标记物。

赵凤丽[9](2019)在《孤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发病一年后的预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卒中是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严重疾病,是人类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估计,脑干梗死(brainstem infarction,BSI)占全部首次缺血性脑卒中的11%。BSI,尽管病灶很小,也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了解BSI发生所涉及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于其急性期治疗及综合管理、预后和评估复发风险至关重要。BSI可由大动脉病变(large artery disease,LAD)、小动脉病变(small artery disease,SAD)、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CE)或其他病因所致,急性孤立桥脑梗死是脑干部位最常见的梗死类型。脑干不同血管区域的梗死可能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关于孤立BSI发病机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其后病理学研究证实了桥脑梗死具有不同的病因机制,小动脉纤维玻璃样变和载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穿支口或穿支动脉粥样硬化均可造成急性桥脑孤立梗死。近年来,穿支疾病越来越引起重视,研究发现,与载体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穿支病变是引起脑干卒中的主要机制之一。虽然病理研究结果认为穿支疾病可能源自载体动脉粥样硬化,但目前的常规血管影像技术,如经颅多普勒(TCD)、CTA、MRA等无法显示穿支动脉,近年一些影像与病因的相关研究试图通过分析脑干梗死病灶的形态学来区分病因,根据病变的形状和位置,邻接脑干基底表面的较大的内侧或旁正中梗死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分支阻塞有关,而未达到脑干腹侧部表面的深部小病灶则多由SAD引起。由于与载体动脉有关的穿支疾病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它比SAD引起的孤立皮质下梗死更常表现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有研究表明,前者与SAD相比,具有更多大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标志,如合并冠心病和无症状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其他血管床的老化等,但与SAD有关的标志,如脑白质疏松症和微出血等,发生率较低。但目前为止国内外仍未建立统一的急性脑干梗死基于形态学的病因分类标准,另外穿支疾病是否应包括在颅内小血管或大血管疾病中也没有达成共识。孤立脑干梗死(BSI),无论大小,都可以定位在单个穿支动脉供血区或多组穿支动脉的供血区域内。不同病因、不同部位的脑干梗死,其临床表现可能具有很大差异,本研究旨在研究脑干梗死的解剖分布、不同病因及不同血管区域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分析不同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对BSI患者出院时及一年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残障等预后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三部分,各部分内容概述如下。第一部分孤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研究目的:通过对BS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比较LAD及SAD病因的、旁正中区域梗死与非旁正中区域梗死、单组穿支及多组穿支受累的BS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差异。方法:连续选取302例发病7天以内的非心源性孤立脑干梗死患者,排除病情不稳定或垂死的患者;入院前mRS评分>2的患者;有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CE)危险因素的患者;病因不明或其他病因的BSI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评价患者的头颅MRI特点,包括BSI的具体部位,BSI是否位于旁正中穿支动脉供血区、是否位于多组脑干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的大小和体积、病因亚型等;分析BSI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病因、不同穿支供血区BS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差异。结果:1.基线信息排在前三位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脂代谢异常及糖尿病。肌力下降和构音障碍是最常见的两大症状,感觉障碍相对常见(35.9%)。发病时有眩晕、吞咽困难和复视的患者比例较低。2.病因分型及相关因素比较LAD及SAD分型的患者比例相近,各占约50%。女性患者在LAD组明显高于SAD组,两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6);虽然吞咽困难的患者总体不多,但两组比较,LAD组24例(15.8%),有吞咽困难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SAD组7例(4.7%)(P=0.001)。在LAD组,有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患者多于SAD组;入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3的患者比例均高于SAD组,但差异没有显着性。两组梗死体积大小没有明显差异。3.BSI的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比较BSI以桥脑病变最多,284例(94.0%)位于脑桥。4例(1.3%)患者的梗死灶位于延髓,8例(2.6%)位于中脑,6例(2.0%)位于脑桥和中脑。梗死的平均体积0.38ml。156例(51.7%)为单组穿支动脉受累。139例(46.0%)为旁中央支动脉受累。非单纯旁正中支受累组,入院时的NIHSS评分5分,旁正中支受累组4分,两组差异显着(P=0.018)。非单纯旁正中支受累组有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吸烟等危险因素者较多,入院时NIHSS评分≦3分者50人(31.6%),少于旁中央支受累组的56人(41.5%),但差异均无显着性。第二部分孤立脑干梗死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因素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的BS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新发孤立BSI患者出院时症状较重的相关因素,以便制定早期干预措施,并积极做好二级预防。方法:纳入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研究(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Study in China,ICAS)中在发病后7天内、年龄1880岁的新发孤立BSI患者共302人。排除心源性栓塞、病因不明或其他病因的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并评估,302例患者均完成头颅核磁共振检查。通过MRA评价颅内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及狭窄程度;评估BSI患者的病因;按轴位位置确定病灶位置是否位于单纯旁正中支或非单纯旁正中支区域、是否位于单组或多组穿支供血区;测量梗死的大小;通过Fazekas评分评价白质疏松的程度,并使用NIHSS评分来评价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时的卒中严重程度,NIHSS≤3分,被认为是轻型卒中,NIHSS≥4分被认为是非轻型卒中;使用mRS量表来评价患者脑梗死发病前、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通过统计学分析孤立BS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因素对于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1.基线特征302例脑干新发单个梗死灶患者的中位年龄是63岁,112例患者(37.1%)为女性,65岁以上患者较多,比例接近半数。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依然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80%以上患者有高血压及脂代谢异常,接近50%患者有糖尿病。89.9%的患者有肌力下降、接近70%的患者有构音障碍,约1/3患者有感觉障碍。频度排在后四位的症状是眩晕、吞咽困难、复视和意识障碍。1.3%患者的梗死在延髓,94.0%患者的梗死位于脑桥,2.6%位于中脑,2.0%位于脑桥和中脑;150例(49.7%)患者为SAD分型,150例(50.3%)为LAD分型;156例(51.7%)为单组穿支动脉受累,139例(46.0%)为旁中央支动脉区域病变。2.轻型卒中和非轻型卒中患者临床和影像特点比较两名脑桥梗死患者出院时的信息不全,故一共分析了300例患者的出院信息。单因素分析发现:非轻型组和轻型组患者入院时病情轻重就有差距,非轻型卒中组入院时的平均NIHSS评分8分,94.1%的患者NIHSS≥4分,占绝大多数,而轻型卒中组患者平均NIHSS评分3分,NIHSS≤3分的占52.4%,两者存在显着差异(P<0.0001)。非轻型患者出院时仍在服用抗栓药物的92人(89.3%),轻型患者有192人(98.5%),差异非常显着(P<0.0001)。非轻型患者mRS平均3分,存在残障的95人(90.5%),轻型患者mRS平均1分,存在残障的59人(30.3%),两者差异显着(P<0.0001)。住院时间存在显着差异,非轻型患者平均住院日17天,轻型者14天(P=0.013)。轻型BSI患者,单纯旁中央支受累99例(50.8)高于非轻型患者40例(38.1%)(P=0.036)。在非轻型患者中,多组穿支受累的63例(60.0%),LAD分型65例(61.9%)均明显高于轻型组,分别是(P=0.003)和(P=0.002);非轻型梗死的体积(0.72 ml)也与轻型患者(0.32 ml)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01)。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首发症状有肌力下降、眩晕、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及首发症状有意识障碍、出院时未给予抗栓药物与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NIHSS评分≥4)密切相关;病变位于非单纯旁中央支区域、多组穿支动脉受累、BSI灶体积>0.5 ml、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分型的脑梗死、存在脑白质疏松等影像特点也与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NIHSS评分≥4分)有关。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BSI患者入院NIHSS评分≥3分、首发症状有眩晕、病灶体积>0.5ml、LAD病因分型的、出院时未给予抗栓药物是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NIHSS评分≥4分)的危险因素。第三部分孤立脑干梗死患者发病一年后的预后研究目的:旨在分析不同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对BS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残障等预后的影响。方法:302例发病7天以内的新发非心源性脑干孤立梗死灶患者入选。收集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和发病后的二级预防情况,评价患者的头颅磁共振影像信息包括病灶位于脑干的具体部位及是否位于旁正中穿支动脉供血区、是否多组脑干穿支动脉受累、病灶的大小和体积、病因亚型、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无症状性腔腔隙性脑梗死的数量等,并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统计学分析孤立BSI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预后不良定义为梗死发生后1年内存在残疾。结果:1.基线信息见第一、二部分摘要。2.发病一年时存在残障的危险因素分析脑梗死一年后随访到281人。在这281名病人中,84名(29.9%)在1年随访时存在残疾。这些患者在入院时NIHSS中位数为6分。与LAD病因的BSI患者相比,SAD类型的BSI患者出院时轻型卒中(NIHSS评分≤3分)的比例较高,住院期间吞咽困难的发生比例、出院时和发病1年时的残障比例也较低;病灶位于单纯旁正中穿支区域的BSI患者更常合并较重程度的脑白质疏松和较多数量的陈旧性腔隙性梗死,入院和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轻,梗死灶的体积较小。高龄、Fazekas评分≥3分、陈旧性腔隙性梗死的数量较多、入院和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出院时存在残障、梗死位于脑桥和中脑、脑干多组穿支动脉受累、梗死的最大横径和体积较大、首发症状有意识障碍与患者发病1年时存在残障显着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发现:Fazekas评分≥3分、出院时存在残障、脑干多组穿支动脉受累、出院时未服用他汀药物是BSI患者发病1年时存在残障的高危因素。结论:1.本研究将脑干新发孤立梗死患者的病灶根据其影像学特点进一步进行分类有助于其预后的预测.2.本研究发现入院NIHSS评分≥4分、出院时存在残障、BSI灶体积>0.5 ml、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分型的脑梗死、出院时未给予抗栓药物、首发症状有眩晕是BSI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NIHSS评分≥4分)的危险因素。3.本研究发现Fazekas评分≥3分、出院时存在残障、脑干多组穿支动脉受累、出院时未服用他汀药物是BSI患者发病1年时存在残障的高危因素。4.本研究提示对于体积较大、可能累及多组穿支的大动脉粥样硬化类型的脑干梗死患者,早期抗栓及他汀治疗干预和及时的二级预防对其康复非常必要。

贾琳[10](2018)在《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脑卒中致死率目前在我国排名第一,而且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性、高复发性的特点,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有效的预防卒中的发生以及促进卒中患者预后良好转归,是目前卒中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地位。卒中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影响预后,本研究以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作为关键研究方法,从头颈大动脉到脑穿支小动脉进行可视化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旨在识别与缺血性卒中病因学密切相关的影像学指标,为临床病因学诊断提供新方法。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项目组开发的三维头颈联合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前瞻性纳入了55例确诊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对其进行了头颈部血管管壁成像,根据头颈血管节段管壁显示的清晰程度,进行了半定量的评价;同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神经影像学专家共同对患者图像进行阅片,识别征象,对大动脉源性的缺血性卒中病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血管炎及烟雾病)进行了诊断;对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识别了个体的斑块数量,头颈血管多发病变的占比,并根据强化特点进行易损性分层;本研究在对大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小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进行了研究;研究组在两个中心纳入了确诊为单侧基底节区豆纹动脉供血区梗死的患者35例,根据梗死大小特点,分为纹状体内囊梗死和单穿支梗死(腔隙性梗死)两种类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三维全脑高分辨管壁成像采集,通过最小密度投影技术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所有患者基底节区豆纹动脉进行了显示,对患者豆纹动脉的数量及到达深度进行了记录,以正常侧为对照,比较了纹状体内囊梗死和单穿支梗死患者中豆纹动脉数量的变化以及到达深度;同时,根据患者梗死模式的不同,判断了患者豆纹动脉内、外侧组受累情况,比较不同受累情况下豆纹动脉数量的变化以及到达深度的变化。结果:项目组开发的三维头颈联合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在约8分钟的时间,能够实现覆盖头颅及颈部血管管壁的成像需求,空间分辨率为0.55mm3;在图像质量上,颅内、颅外,前循环、后循环各支血管均可以清晰成像,而且增强前与增强后图像清晰程度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在无对比剂的条件下,成像同样清晰;病因学诊断能力上,分别确诊了大动脉粥样硬化43人,动脉夹层3人,烟雾病2人,血管炎2人,余5人为其他原因。在43名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共发现了150个斑块,其中36人(84%)存在多发斑块;122个(81%)斑块和28(19%)个斑块分别位于颅内动脉与颅外动脉,43名患者中均发现和识别了责任斑块,其中颅内动脉斑块63个和颈动脉斑块22个,在这63个颅内动脉斑块中,100%出现了强化,在这22个颈动脉斑块中,79%出现了强化。在对小动脉的研究中,发现纹状体内囊梗死与单穿支梗死(腔隙性梗死),豆纹动脉数量变化及到达深度均存在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在纹状体内囊梗死中,豆纹动脉不仅表现了减少、对称,还出现了数量增多的现象,而在单穿支病变中,主要表现为豆纹动脉数量对称,未出现数量增多的现象;而在内侧组豆纹动脉受累,外侧组豆纹动脉受累及内、外侧组豆纹动脉同时受累的比较中,豆纹动脉数量变化以及到达深度,组间均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在基于三维高分辨全脑管壁成像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其临床应用,针对缺血性卒中病因学诊断的难点,分别从大动脉到小动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其具有以下几个创新性:1)使用头颈联合三维高分辨管壁成像技术进行缺血性卒中患者头颈动脉病变一站式成像及一体化评估;2)本研究对纹状体内囊梗死及单穿支梗死的病变中的豆纹动脉直接进行了可视化及对比研究;3)本研究针对纹状体内囊梗死及单穿支病变梗死两种主要的梗死类型,不仅关注了豆纹动脉的绝对数量,而且提出并发现了梗死后豆纹动脉的变化模式。

二、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影像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影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延髓内侧梗死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及其责任血管影像学特点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及评价标准
    1.4 影像学检查及评价方法
    1.5 短期神经功能评估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影像学特点
        2.2.1 梗死灶形态特点:
        2.2.2 梗死灶分布特点:
    2.3 MMI患者短期预后
3 讨论
    3.1 人口学及临床特点
    3.2 MMI影像学特点
    3.3 短期预后

(2)基于影像学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病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表1)
    2.2 影像学表现
    2.3 病因学结果(表2)
    2.4 年龄、性别与病因的关系
3 讨论
    3.1 年龄、性别与病因
    3.2 临床表现
    3.3 影像学征象
    3.4 病因
    3.5 本研究的局限性

(3)7例线粒体疾病患者临床、基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伴脑干和脊髓受累及白质乳酸升高的脑白质病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4)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延髓梗死(MI)各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2 MI特殊类型临床特点
3 预后
4 小结

(5)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脑小血管病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小血管病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延髓梗死致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入选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研究方法
        2.4.1 分组标准
        2.4.2 观察指标
        2.4.3 影像学梗死灶的定位
        2.4.4 病因分类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人口学特征和发病危险因素
    3.2 病因
    3.3 临床症状及体征
    3.4 影像学特征
    3.5 病变侧
    3.6 住院日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6.1 不足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7)特发性RBD与帕金森病相关的RBD患者PSG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分析
结果
    1.各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比较
    2.各组睡眠参数比较
    3.各组REM期快速眼球运动指数比较
    4.各组颏肌电增高密度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MRI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大脑灰质结构变化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大脑白质结构网络连接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静息态功能网络连接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研究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孤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发病一年后的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孤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点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孤立脑干梗死患者出院时功能结局的影响因素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孤立脑干梗死患者发病一年后的预后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孤立脑干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缺血性脑卒中流行病学现状
        1.2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1.3 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研究
        1.4 前、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差异
        1.5 病因学研究的临床意义
        1.6 缺血性卒中病因学诊断研究进展
        1.7 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在斑块成像中的应用
    2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2.2 本研究学术特色及理论依据
        2.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磁共振病因学识别技术
    1 总论
    2 颅脑血管成像技术
        2.1 超声血管成像
        2.2 磁共振、CT及 DSA血管成像
    3 管壁成像技术
        3.1 CT成像技术(可关注钙化)
        3.2 磁共振黑血管壁成像技术应用及进展
    4 技术对比,总结
第三章 三维高分辨头颈联合管壁成像对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研究
    1 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磁共振扫描
        2.2 图像评估
        2.3 图像后处理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脑穿支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的高分辨磁共振研究
    1 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患者
        2.2 MR扫描
        2.3 图像后处理
        2.4 图像质量判断
        2.5 高分辨管壁成像图像评估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创新性
    6 局限性
    7 结论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影像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延髓内侧梗死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及其责任血管影像学特点的初步分析[J]. 程娟,胡伟,王国平,朱余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10)
  • [2]基于影像学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病因[J]. 邓莹,唐小平,肖新兰,龚良庚,徐琳.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1(07)
  • [3]7例线粒体疾病患者临床、基因分析研究[D]. 董苗苗.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4]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进展[J]. 邓青,刘佳,杨君素. 中外医疗, 2021(05)
  • [5]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脑小血管病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D]. 杨俊锋. 郑州大学, 2020(02)
  • [6]延髓梗死致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D]. 方波. 南昌大学, 2020(08)
  • [7]特发性RBD与帕金森病相关的RBD患者PSG特征分析[D]. 常晓婷.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8]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MRI影像研究[D]. 王倩楠.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9]孤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发病一年后的预后研究[D]. 赵凤丽.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10]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D]. 贾琳.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7)

标签:;  ;  ;  

髓质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