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垄断研发合作与非合作的最优溢出效应

双头垄断研发合作与非合作的最优溢出效应

一、双寡头R&D合作与非合作时的最优溢出(论文文献综述)

孙兰,梅长杉[1](2020)在《上下游企业间R&D合作网络形成及其社会福利》文中指出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合作网络的形成是企业在创新活动中进行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数据表明,上下游主体间的垂直R&D合作比位于同一市场层面主体间的横向R&D合作网络更普遍。针对企业间R&D合作网络的内生形成问题,首先,建立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竞争厂商之间同时选择R&D合作链接和R&D投入水平的博弈模型;然后,通过比较所有可能存在的网络结构下各企业的均衡利润水平,识别稳定网络结构并分析R&D投资的效率;接下来,分析稳定网络结构随着横向R&D合作溢出效应和垂直R&D合作溢出效应的演化;最后,通过比较各网络结构下的社会福利,分析稳定网络结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垂直合作链接促进合作双方的R&D投入,提高合作双方的均衡利润水平;横向合作链接阻碍竞争厂商的R&D投入,随着横向R&D合作溢出效应的增加,厂商R&D投入的竞争效应逐渐高于其成本降低的效应,从而厂商的利润先增加后减小;(2)在适当的溢出效应参数范围内,完全合作网络是唯一的成对稳定网络结构;但是当供应商与其中一个厂商的垂直R&D合作溢出率较高时,稳定网络结构将会发生演化。(3)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成对稳定网络未必总是最有效的合作网络结构。

汤伟[2](2019)在《溢出效应下竞争制造商的投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竞争环境的加剧使得众多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竞争优势、寻求多种举措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中,采取投资策略来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是增强竞争优势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然而,实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竞争性制造商间出于自利的投资有可能存在着溢出效应,制造商的投资在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或者改善产品生产流程、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有可能给竞争对手带来好处,使其能够搭投资方的便车,进而实现产品质量的改善或者生产成本的降低,这会对投资方的质量或者成本竞争优势造成不利影响,弱化它们投资的积极性。制造商的投资存在溢出效应的情况下,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是:竞争性制造商要不要采取诸如质量投资和流程投资等策略来获取相应的竞争优势?若投资,溢出效应对它们的最优定价、投资水平和收益的影响作用如何?对其他合作伙伴最优决策和收益的影响怎样?此外,研发创新是一个国家、社会和企业前进的主要源泉和动力,政府在这方面也出台了各种政策来鼓励和刺激企业流程投资的积极性,例如减少税收、提高补贴等。考虑政府的决策因素时,溢出效应会对竞争企业的投资策略造成怎样的影响?政府又应当怎样安排最优补贴,在激励企业提高研发水平的同时,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溢出效应又会对消费者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采用博弈论、最优化理论、管理学、经济学和营销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计算机仿真,构建了不同情形下的博弈决策模型并运用逆向法求解均衡结果,然后采用比较静态和敏感性等定量分析了均衡结果,对溢出效应下企业的最优投资策略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具体而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质量投资存在溢出效应的情况下,考虑了两个竞争性制造商是否应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而采取质量投资策略,但投资存在着溢出效应时的最优质量投资策略问题。以两个竞争制造商都不采取质量投资情形为基准,对比分析了单一制造商进行质量投资和两个制造商都进行质量投资下的均衡结果。结果表明,无论竞争对手是否采取了质量投资策略,一个制造商进行质量投资后能够实现产品需求和边际利润的双重提升,并且不受它自身的以及竞争对手的质量投资溢出效应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采取投资策略的一方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当且仅当它的质量投资溢出效应足够弱时,它才能够从质量投资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否则,它将变得得不偿失。综合性比较分析表明,两个竞争制造商的最优质量投资策略取决于它们各自的质量投资溢出效应的强弱:若双方的质量投资溢出效应都非常弱,则它们都愿意采取质量投资策略;若其中一方的较强而另一方的较弱,则前者会采取质量投资策略,后者仅扮演搭便车者的角色;若双方的质量投资溢出效应都非常强,则它们都没有动机采取质量投资策略。流程投资存在溢出效应并且考虑政府的研发补贴时,研究了溢出效应对政府补贴和两个产量竞争企业流程投资策略的影响问题,分别构建了两个制造商在无投资、分散式决策、合作投资和集中式决策四种情形下的决策模型,比较分析了均衡结果并刻画了溢出效应对各博弈方最优决策和利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下制造商有动机进行流程投资。溢出效应较弱时,合作投资下的补贴率最高,但制造商会选择集中式决策;溢出效应中等时,制造商的最优策略是合作投资并能够获得最高水平的补贴率;溢出效应较强时,制造商的最优策略是选择分散式决策,且政府仍会为它们设定最高水平的补贴率。此外,分散式决策与合作投资均能无差异地使流程投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维持在最优水平,但集中式决策不仅会弱化制造商的流程投资积极性,还会使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受损。最后,考虑流程投资存在着溢出时,溢出效应对两条供应链竞合结构的影响。其中,每条链中的制造商通过各自的零售商向终端市场销售产品,并且两条链中的产品具有不完全替代性。两个制造商选择是否进行流程投资来减低产品生产成本,以及在决定采取流程投资策略之后,选择进行研发竞争还是研发合作;两个零售商决定是否合作订购产品。基于各博弈方的上述策略选择,考虑了六种情形,即无投资下零售商采取产量竞争和产品订购合作、有投资下制造商选择研发竞争/合作以及零售商选择产量竞争或产品订购合作,构建了相应的决策模型并采用逆向法得到了各模型的均衡结果。在将各方的最优决策和收益等做了比较分析后,发现链与链的结构受溢出效应强弱的影响。特别地,当溢出效应较弱时,链与链为纯竞争结构,制造商无流程投资的动机,当溢出效应较强时,链与链为合竞结构,制造商将采取合作投资策略。然而,无论溢出效应强弱如何,两个零售商无合作订购的动机。此外,从制造商的流程投资水平、供应链绩效、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等角度来看,溢出效应对它们的增加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姜天琦[3](2019)在《溢出效应下供应链企业合作研发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技术迭代的日趋频繁,合作研发成为企业应对激烈竞争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合同不完整等原因,导致合作研发面临较高的失败风险。本文将合作研发模式分为纵向合作研发、横向合作研发和混合合作研发,以合作研发中普遍存在的溢出现象为背景,利用博弈论研究存在溢出效应时企业间合作研发稳定性问题,包括三种合作研发模型中的最优策略选择和溢出对各个策略下企业及供应链整体利润影响,以揭示合作研发稳定性问题的内在机理。溢出具有多种分类方式。从溢出方向看,可分为输入性溢出和输出性溢出。根据溢出对象的不同,输出性溢出又包括产业间的纵向溢出和产业内的横向溢出。关于溢出的研究可细分为仅存在纵向溢出、仅存在横向溢出和同时存在纵向、横向溢出的混合溢出。本文分析了溢出对合作研发企业和供应链整体利润以及对合作研发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纵向溢出对纵向合作研发稳定性博弈模型、横向溢出对横向合作研发稳定性博弈模型,探索了纵向溢出对纵向合作研发稳定性的影响和横向溢出对横向合作研发稳定性的影响,然后,考虑纵向溢出和横向溢出同时存在的情形,建立了混合溢出对混合合作研发稳定性影响模型。在模型分析过程中,均利用了数值仿真方法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根据不同溢出范围及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为防范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三种合作研发模式均不稳定。从单个企业角度出发,纵向合作研发和混合合作研发情形下,上游企业的策略选择取决于溢出大小,下游企业倾向于选择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导致合作失败。横向合作研发情形下,参与双方的最优策略选择均为“机会主义者”,使合作研发最终走向失败。从供应链整体出发,三种合作研发模式的最优策略均为所有企业都选择“合作者”。在三种合作研发模式中,当企业选择不同策略时,纵向溢出和横向溢出对企业利润影响是不同的。根据纵向合作研发稳定性模型分析结果、横向合作研发稳定性模型分析结果和混合合作研发稳定性模型分析结果,可以将纵向溢出水平和横向溢出水平分为两个不同范围,据此对机会主义行为采取措施,以保证合作研发稳定运行。

付玉霞[4](2016)在《一类寡头的经济行为竞争的性态动力学分析》文中提出对寡头的经济行为竞争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一直吸引着学者们的热情,已有很多学者在产量博弈、价格博弈和选址博弈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颇多成果.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寡头之间开始打起了R&D(研究和开发)”战争”关于R&D竞争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已有的参考文献大多致力于两个寡头R&D之间的竞争,并且大多都是基于相同的预期条件下进行的研究,并且都以古诺模型(以产量作为决策变量)为基础.而真实的市场并不都是只有两个寡头,如通讯行业三寡头: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所以对三个以及三个以上寡头R&D竞争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寡头在做决策时根据自身条件不同,采取的策略也不尽相同,有的为了更加谨慎更加科学可能会考虑以往多期的情况;寡头根据对市场及对手掌握信息的多少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预期条件,这个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本文就这三个问题分别作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具有技术溢出效应的三寡头研发(R&D)竞争的模型,其中三寡头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三寡头是纯粹寡头,并且三寡头采用相同的预期条件.理论分析了该模型的动力学行为,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一些符合实际的结果.对于系统所产生的混沌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混沌控制的方法可将其消除或者延迟.2.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时滞结构的三寡头研发(R&D)竞争的模型,对该模型做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并对系统产生的混沌现象给予了有效的控制方法,使得倍周期分岔和混沌现象得到了较明显的延迟.3.建立了在不同预期条件下不同技术溢出水平的两寡头研发(R&D)竞争的模型,并且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异质的,即两寡头是差异寡头.用同样的方法对该系统作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并对系统产生的混沌现象给予了有效的控制方法,使得倍周期分岔和混沌现象得到了较明显的延迟.

黄东卫,付玉霞,于沈新[5](2015)在《同质企业研发竞争行为的动力学性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应用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分岔和混沌理论及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建立了同质三寡头R&D(研究与开发)竞争在有限理性预期下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该系统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并以投入调整速度及技术溢出水平为控制参数,分析了系统产生分岔及混沌状态的条件,进一步得到了寡头间博弈引起的利润变化性态;结合Mathematics对不同参数条件下的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当企业的R&D投入调整速度过大时,系统由稳定状态进入倍周期分岔进而进入混沌状态;随着企业的技术溢出水平增大,其自身的利润下降,竞争对手的利润上升.模拟结果表明企业的利润在稳定状态下是稳定变化的,在混沌状态下则是连续波动的;当企业的投入调整速度过大时,其自身的平均利润呈下降趋势,竞争对手的平均利润呈上升趋势.

张立[6](2014)在《基于技术溢出内生的非对称双寡头企业合作研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合作研发是当代产业组织研究的重要领域。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创新在企业竞争中愈发重要,但技术研发面临着资金投入大、周期长、充满不确定性等诸多难题。合作研发能实现企业层面的技术、知识、人才交流,不仅可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缓解企业技术研发中的不确定性,同时,合作研发还能避免过度研发竞争,避免重复创新引起的资源浪费。然而,合作研发依然面临诸多难题,最关键处在于如何防范合作企业的道德风险,维护合作的稳定性。基于此,并针对过往研究中的不足,本文引入产品和固定成本的差异化,建立了基于技术溢出内生化的三阶段博弈模型,研究了不同信息条件下双寡头企业的合作研发策略。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包括以下两个角度:①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分析企业对技术溢出率和研发投入的最优选择,以及在各阶段合作或不合作的均衡状态下产品可替代性强弱、固定成本差异对社会福利的影响。②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基于独立性检验(stand-alone test)理论,分析企业的最优选择,并研究了企业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通过数值模拟推导合作的稳定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惟有在研发投入和技术溢出决策中充分合作,才能达到社会的帕累托最优;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很难在无制度约束时实现合作,但并不能断言企业无法合作。在可能性边界之内,企业有可能实现自发的合作研发,尽管条件极其苛刻。

王刚,杨建飞[7](2013)在《基于价格竞争模型的双寡头R&D合作与非合作博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往研究双寡头垄断厂商的两阶段R&D问题时,基本上围绕的是厂商在市场上以产量形式进行竞争,这种研究未能反映出现实中厂商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主要方式——价格竞争。本文从价格竞争的角度,分析了在竞争性市场中双寡头垄断厂商两阶段的R&D问题,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模型,研究了在成本不对称的情况下,两寡头厂商在非合作和合作两种情况下的最优R&D投入决策。研究发现,相对于高成本厂商而言,低成本厂商有较高的R&D投入水平、较低的市场价格以及较大的市场占有份额,且该结果与厂商在R&D阶段是采取合作方式还是采取非合作方式,是没有关系的。

王伟[8](2013)在《集群环境下企业研发策略选择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企业集群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上个世纪20年代,马歇尔等已经注意到了企业集群的现象。随后,企业集群因具有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以及资源整合和协同能力等优势,逐渐成为新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多种学科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技术变革周期不断缩短,竞争对手不断增多,我国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这就要求集群中的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保持自身在产品和技术市场上的地位。原因在于,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力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研发水平的高低,从而决定了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是否具有持续竞争优势。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技术创新的难度也日益增强,加之技术创新对资源和环境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单个企业很难获得技术创新的全部资源与技术。也就是说,单个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源很难完成产品开发到产品服务的全过程。因此,企业之间的研发合作日益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鉴于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开始寻找合作伙伴,结成技术创新的联盟,试图在降低创新成本的同时,增强企业创新的能力,增加企业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企业创新模式的不同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在AJ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实际生产中两个不同企业之间的产品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模型中加入了产品异质性系数来衡量不同企业的产品之间的差异程度。研究对象是在不同研发模式的情况下企业的绩效水平,目的是为企业研发模式的选择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

朱丽丽[9](2013)在《产业组织框架下的产品创新技术许可决策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已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并逐步取代了生产要素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要保持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就必须加强技术进步的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使经济增长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创造性应用越来越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创新的成果水平衡量指标专利尤其是对发明专利的创造、拥有和运用,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因素。然而,不容乐观的是,专利成果转化率并没有明显提高,大量专利得不到应用而成为“沉睡专利”,科技成果转化不成生产力。要彻底改变这种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薄弱的局面,充分发挥知识和技术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需要积极研究和探讨我国的技术市场交易与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许可是在技术市场上实现技术交易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技术要素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技术充分发挥其经济主导力量的主要路径。如何确定被转移技术的价格契约方式是技术许可决策的核心。因此,随着以创新为基础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及世界范围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加强,在许多产业的技术转移及扩散过程中,技术许可将不可避免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许可价格决策过程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研究技术许可的内在价格决策行为无论对于提高企业、高校等市场主体的技术交易效率,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创新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还是扩展技术许可契约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一定的价值的。本文提出产品创新技术许可策略理论,是考虑与产品创新技术许可活动相关的政府、研发者、许可方、被许可方以及消费者等决策主体,关于产品创新许可相关的技术获取模式、市场竞争结构、需求结构、产品耐用性、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等因素作用下的系统性产业组织框架下的技术许可决策模型研究。其中,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类型,实践数据表明,产品创新在技术创新中占据很大的比例。本文进行的主要工作如下:(1)比较分析了企业创新技术获取策略。针对现实经济中企业创新技术获取问题,首先运用包含创新及产出阶段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合作创新模式;然后构建了包含创新、许可及产出阶段的博弈模型,并根据模型重点比较分析了技术许可模式;最后比较分析得出企业较优的创新技术获取策略。(2)研究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质量提高型创新技术许可决策。按照典型寡头垄断市场结构Cournot(古诺)市场、Stackelberg(斯坦伯格)市场、Bertrand(伯川德)市场结构等,分别讨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质量提高型创新技术的许可决策问题。由于产品创新技术许可行为受到市场结构的影响,考虑了基于产量竞争的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模型,并分别比较不同市场结构下固定费用许可、提成许可、两部制许可的市场均衡,以及相应的最优许可决策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剩余。同时,讨论了产品差异Bertrand竞争市场结构下质量提高型创新技术许可决策问题。(3)论证了创新技术应用后,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对质量提高型创新技术许可决策的影响。按照市场需求假设为线性市场需求、logit市场需求,分析不同市场需求条件下的质量提高型创新技术许可决策问题,并且讨论了许可方为同时参与市场竞争的内部创新者时的技术许可决策问题。其中,logit需求框架下的分析使得考虑新品牌产品相对于替代者的相对吸引力、边际成本、产品差异水平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差异对于创新技术许可决策的影响成为可能。(4)研究了耐用品在纵向一体化结构情况下的创新技术许可相关决策问题。分析了创新产品是耐用品时,垄断市场结构对于创新技术许可决策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游纵向独立产业和产品耐用性的分析思路,重点讨论了上游原料供应市场不完全竞争,即存在垄断势力时,下游两阶段耐用品独占垄断厂商的质量提高型和成本降低型技术创新激励,以及在此背景下外部创新者的最优许可方式的选择问题。由于完全竞争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也从来没有存在过,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技术许可决策分析更具有现实意义。(5)论证了信息不对称性对创新技术许可决策的影响。由产品创新者对创新技术的创新规模,及技术应用者对创新技术的应用价值,拥有私有信息而产生的产品创新技术的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以及技术创新市场价值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技术许可决策比较分析,寻求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技术许可混同均衡、分离均衡以及对应的最优许可策略。(6)提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产品创新技术许可相关的决策模型。分析新产品研发不确定性条件下同时考虑研发、事前许可、事后许可以及政府补贴的博弈模型,讨论了研发产品的差异性以及研发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不确定条件下政府研发补贴的影响。基于期权博弈建立了新产品创新面临的市场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技术许可决策模型。

胡荣,张骥骧[10](2012)在《技术溢出对双寡头R&D竞争演化的影响》文中认为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支理论,研究了分别具有有限理性和简单理性的双寡头R&D竞争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解析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了技术溢出对双寡头R&D竞争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溢出对系统均衡点的存在性、均衡点的个数、均衡点的取值以及均衡点的稳定性、系统稳定区域都有显着的影响;技术溢出对双寡头的R&D平均投入、平均利润也有显着影响,具体的影响规律随着系统所处的状态不同而有所变化;同时,系统竞争过程还表现出对技术溢出具有敏感依赖性的特征。

二、双寡头R&D合作与非合作时的最优溢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寡头R&D合作与非合作时的最优溢出(论文提纲范文)

(1)上下游企业间R&D合作网络形成及其社会福利(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模型建立
3 均衡分析
    3.1 给定网络结构g∈G的均衡分析
    3.2 数值分析
4 稳健性分析
    4.1 横向R&D合作溢出效应对稳定网络结构的影响
    4.2 垂直R&D合作溢出效应对稳定网络结构的影响
5 社会福利分析
6 结语
附录:

(2)溢出效应下竞争制造商的投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论文技术路线与结构
    1.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溢出效应下竞争制造商的质量投资策略研究
    2.1 引言
    2.2 模型符号与假设条件
    2.3 制造商采取不同质量投资策略时的模型
        2.2.1 无质量投资策略时的模型
        2.3.2 单一制造商采取质量投资策略时的模型
        2.3.3 制造商都采取质量投资策略时的模型
    2.4 模型均衡结果比较分析及最优质量投资策略
        2.4.1 情形YN/NY与情形NN对比分析
        2.4.2 情形YY与情形YN/NY对比分析
        2.4.3 综合对比分析及竞争制造商的最优质量投资策略
        2.4.4 质量/价格竞争激烈程度对质量投资博弈均衡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溢出效应对竞争制造商流程投资和政府补贴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符号与假设条件
    3.3 溢出效应下具有政府补贴的模型及其均衡结果
        3.3.1 无流程投资下的模型及均衡结果
        3.3.2 分散式系统下的模型及均衡结果
        3.3.3 合作投资下的模型及均衡结果
        3.3.4 集中式系统下的模型及均衡结果
    3.4 溢出效应下具有政府补贴的模型结果分析
        3.4.1 情形D与情形J的比较分析
        3.4.2 情形J与情形C的比较分析
        3.4.3 情形D与情形C的比较分析
        3.4.4 综合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溢出效应的竞争供应链流程投资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模型符号与假设条件
        4.2.1 零售商收益
        4.2.2 制造商收益
        4.2.3 供应链绩效
        4.2.4 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4.3 不同情形下的模型及均衡结果
        4.3.1 无投资时链与链竞竞结构下的模型
        4.3.2 无投资时链与链竞合结构下的模型
        4.3.3 有投资时链与链竞竞结构下的模型
        4.3.4 有投资时链与链竞合结构下的模型
        4.3.5 有投资时链与链合竞结构下的模型
        4.3.6 有投资时链与链合合结构下的模型
    4.4 不同链与链结构下的模型结果分析
        4.4.1 最优流程投资水平分析
        4.4.2 最优定价决策分析
        4.4.3 产品需求分析
        4.4.4 零售商收益分析
        4.4.5 制造商收益分析
        4.4.6 供应链绩效分析
        4.4.7 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3)溢出效应下供应链企业合作研发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创新点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综述
    (一)溢出理论研究概述
    (二)溢出与合作研发研究综述
    (三)溢出与合作研发稳定性研究综述
    (四)现有文献评述
三、不同溢出效应下供应链企业合作研发稳定性研究
    (一)基于纵向溢出的纵向合作研发稳定性模型
    (二)基于横向溢出的横向合作研发稳定性模型
    (三)基于混合溢出的混合合作研发稳定性模型
    (四)不同模型间的对比总结
四、对策建议
    (一)制定教育引导机制
    (二)设计制裁、奖励机制
    (三)加强自身能力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一类寡头的经济行为竞争的性态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R&D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结构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
    2.1 博弈论概述和三个经典的寡头博弈模型
        2.1.1 博弈论的概念,博弈要素和类型
        2.1.2 寡头垄断理论
        2.1.3 寡头博弈模型
    2.2 混沌理论
        2.2.1 混沌的概念
        2.2.2 混沌的特征
        2.2.3 混沌的识别
        2.2.4 混沌的控制
    2.3 离散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判据
        2.3.1 Schur-Chon判据
        2.3.2 Routh-Hurwitz稳定判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同质企业研发竞争行为的动力学性态分析
    3.1 模型的建立
    3.2 不动点及局部稳定性分析
    3.3 数值模拟及模型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分析
        3.3.1 R&D投入调整速度对系统状态的影响
        3.3.2 R&D投入调整速度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3.3.3 技术溢出水平对平均利润的影响
    3.4 系统的混沌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时滞结构的同质企业研发竞争行为的动力学性态分析
    4.1 模型的建立
    4.2 不动点及局部稳定性分析
    4.3 数值模拟及模型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分析
        4.3.1 R&D投入调整速度对系统状态的影响
        4.3.2 R&D投入调整速度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4.3.3 技术溢出水平对平均利润的影响
    4.4 系统的混沌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预期条件下异质企业研发竞争行为的动力学性态分析
    5.1 模型的建立
    5.2 不动点及局部稳定性分析
    5.3 数值模拟及模型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分析
        5.3.1 R&D投入调整速度对系统状态的影响
        5.3.2 企业1的负反馈因子对系统状态的影响
        5.3.3 R&D投入调整速度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5.3.4 产品的替代程度对企业平均利润的影响
        5.3.5 技术溢出水平对平均利润的影响
    5.4 系统的混沌控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同质企业研发竞争行为的动力学性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的建立
2 不动点及局部稳定性分析
3 数值模拟及模型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分析
    3.1 R&D投入调整速度对系统状态的影响
    3.2 R&D投入调整速度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3.3 技术溢出水平对企业平均利润的影响
4 结束语

(6)基于技术溢出内生的非对称双寡头企业合作研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假设、引理、命题及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路径及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研究评述
    2.1 完全信息下合作研发研究
    2.2 不完全信息下合作研发研究
    2.3 文献评述
3 基于完全信息的双寡头企业合作研发
    3.1 模型建立
    3.2 模型求解
    3.3 均衡结果及对比分析
    3.4 小结
4 不完全信息下企业合作研发之探讨
    4.1 企业 2 背叛契约的均衡解
    4.2 企业 2 的道德风险问题
    4.3 企业 1 的逆向选择
    4.4 小结
5 总结及不足之处
    5.1 本文结论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在校期间参与课题
致谢

(7)基于价格竞争模型的双寡头R&D合作与非合作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模型建立
三、模型分析
    1、R&D阶段非合作情况下的静态博弈分析
    2、R&D阶段合作情况下的静态博弈分析
四、结论

(8)集群环境下企业研发策略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
    2.1 企业集群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
        2.1.1 国外企业集群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
        2.1.2 国内企业集群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
    2.2 企业集群知识溢出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
        2.2.1 国外企业集群知识溢出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
        2.2.2 国内企业集群知识溢出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
    2.3 企业集群合作研发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
        2.3.1 国外企业集群合作研发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
        2.3.2 国内企业集群合作研发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企业研发理论研究
    3.1 研发概念
    3.2 研发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溢出效应
        3.2.2 吸收能力
    3.3 研发模式分类
        3.3.1 独立研发模式
        3.3.2 合作研发模式
    3.4 本章小结
4 集群内企业研发策略选择模型
    4.1 模型假设
    4.2 模型求解
        4.2.1 产出阶段
        4.2.2 研发阶段
    4.3 模型结果
    4.4 均衡分析
        4.4.1 研发成果均衡分析
        4.4.2 企业利润均衡分析
        4.4.3 产品产量均衡分析
        4.4.4 异质系数均衡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集群内企业合作研发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
    5.1 企业研发模式选择
        5.1.1 集群中企业研发合作模式分类
        5.1.2 集群中企业研发合作模式选择
    5.2 对政府政策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与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产业组织框架下的产品创新技术许可决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相关概念解析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总体思路
        1.3.2 具体研究内容
        1.3.3 研究难点
        1.3.4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创新技术获取模式比较研究
    2.1 基本模型
    2.2 合作创新模式
    2.3 技术许可模式
        2.3.1 未许可
        2.3.2 固定费用许可
        2.3.3 纯产量提成许可
        2.3.4 两部制许可
        2.3.5 最优许可策略
    2.4 技术获取模式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寡头垄断下质量提高型技术许可决策模型
    3.1 COURNOT双寡头质量提高型创新技术许可决策模型
        3.1.1 基本模型
        3.1.2 市场均衡
        3.1.3 最优许可策略
    3.2 STACKELBERG寡头质量提高型创新技术许可决策模型
        3.2.1 基本模型
        3.2.2 未许可
        3.2.3 固定费用许可
        3.2.4 提成许可
        3.2.5 两部制许可
    3.3 BERTRAND双寡头质量提高型创新技术许可决策模型
        3.3.1 基本模型
        3.3.2 未许可
        3.3.3 固定费用许可
        3.3.4 提成许可
        3.3.5 两部制许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需求结构对质量提高型技术许可决策的影响
    4.1 线性需求结构下质量提高型创新技术许可决策模型
        4.1.1 基本模型
        4.1.2 未许可
        4.1.3 固定费用许可
        4.1.4 提成许可
        4.1.5 两部制许可
    4.2 LOGIT需求结构下质量提高型创新技术许可决策模型
        4.2.1 基本模型
        4.2.2 价格阶段
        4.2.3 许可阶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游垄断势力下的耐用品创新技术许可决策
    5.1 基本模型
    5.2 市场均衡
    5.3 最优许可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技术许可决策模型
    6.1 创新规模信息不对称下的技术许可决策模型
        6.1.1 基本模型
        6.1.2 不许可
        6.1.3 混同均衡
        6.1.4 分离均衡
    6.2 市场价值信息不对称下的技术许可决策模型
        6.2.1 基本模型
        6.2.2 混同均衡
        6.2.3 分离均衡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创新技术许可决策模型
    7.1 考虑产品差异性的研发不确定条件下的技术许可决策模型
        7.1.1 基本模型
        7.1.2 市场均衡
        7.1.3 事前许可均衡
        7.1.4 事后许可均衡
        7.1.5 最优政府R&D补贴
        7.1.6 数值算例
    7.2 考虑技术溢出的研发不确定条件下的技术许可决策模型
        7.2.1 基本模型
        7.2.2 市场均衡
        7.2.3 事前许可均衡
        7.2.4 事后许可均衡
        7.2.5 数值算例
    7.3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技术许可期权博弈模型
        7.3.1 基本模型
        7.3.2 跟随者的进入均衡
        7.3.3 领导者的进入均衡
        7.3.4 许可均衡
        7.3.5 数值算例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10)技术溢出对双寡头R&D竞争演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模型
2 技术溢出对R&D竞争影响的解析
    2.1 技术溢出对均衡点存在性的影响
    2.2 技术溢出对均衡点稳定性的影响
3 技术溢出对R&D竞争影响的仿真
    3.1 双寡头R&D竞争演化的分岔、混沌仿真
    3.2 技术溢出对Nash均衡点稳定域的影响
    3.3 技术溢出对R&D平均投入的影响
    3.4 技术溢出对平均利润的影响
    3.5 技术溢出对R&D竞争演化敏感依赖性影响
4 结语

四、双寡头R&D合作与非合作时的最优溢出(论文参考文献)

  • [1]上下游企业间R&D合作网络形成及其社会福利[J]. 孙兰,梅长杉. 中国管理科学, 2020(09)
  • [2]溢出效应下竞争制造商的投资策略研究[D]. 汤伟. 南京大学, 2019(01)
  • [3]溢出效应下供应链企业合作研发稳定性研究[D]. 姜天琦.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4]一类寡头的经济行为竞争的性态动力学分析[D]. 付玉霞. 天津工业大学, 2016(02)
  • [5]同质企业研发竞争行为的动力学性态分析[J]. 黄东卫,付玉霞,于沈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5(03)
  • [6]基于技术溢出内生的非对称双寡头企业合作研发策略研究[D]. 张立. 暨南大学, 2014(04)
  • [7]基于价格竞争模型的双寡头R&D合作与非合作博弈分析[J]. 王刚,杨建飞. 金融经济, 2013(24)
  • [8]集群环境下企业研发策略选择研究[D]. 王伟. 重庆大学, 2013(03)
  • [9]产业组织框架下的产品创新技术许可决策模型研究[D]. 朱丽丽. 华北电力大学, 2013(11)
  • [10]技术溢出对双寡头R&D竞争演化的影响[J]. 胡荣,张骥骧. 系统管理学报, 2012(05)

标签:;  ;  ;  ;  ;  

双头垄断研发合作与非合作的最优溢出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