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双单倍体群体剖析水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

利用双单倍体群体剖析水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

一、利用双单倍体群体剖析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赵胜[1](2021)在《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文中认为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下降,使得其在全基因组基因型检测(Whole Genome Genotyping,WGG)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与测序数据产量的稳步提升相比,测序文库的制备流程仍然效率较低,导致在目前的WGG应用中,文库构建成本远远高于测序成本,尤其是其中耗时且费力的文库片段分选和定量步骤,已成为涉及大样本项目文库制备的瓶颈。针对这一技术难题,我们开展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开发了All-In-One sequencing(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将传统文库制备中每个文库都需进行片段分选及定量的繁琐流程,替换为按照每个文库的靶区域浓度(Target Region Concentration,TRC)及预期的数据产出预先将所有文库混合在一起、而后只进行单次片段分选及定量的高效操作;(2)利用AIO-seq测序技术对少量样本混合后的文库进行小数据量测序,以及多样本混合后的文库进行包Lane测序,都可以获得预期的测序数据产出;(3)AIO-seq测序技术可以用于基因组和转录组文库测序,获得预期各样本间相等或不等的测序数据产出;(4)利用简化的AIO-seq测序技术对一个玉米BC1F4群体进行WGG,共鉴定到19个株型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部分QTLs含已知的功能基因。AIO-seq测序技术提高了测序文库的制备效率,降低了文库制备成本,在群体遗传学以及植物育种等相关项目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玉米(Zea mays)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和粮食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在构成玉米株型的主要因素中,叶夹角(Leaf Angle,LA)、株高(Plant Height,PH)和穗位(Ear Height,EH)的变化,会对玉米最终的产量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前人已利用不同的分离群体,对控制这三个性状的遗传机制展开研究,但玉米株型调控的复杂机理仍未被完全解析。本研究利用一个新的玉米巢式关联作图群体(HNAU-NAM1)及其全基因组基因型数据(玉米9.4K芯片和百万来源于亲本的SNP标记),通过单个亚群的连锁分析(Separate Linkage Mapping,SLM)、整合的连锁定位(Joint Linkage Mapping,JLM)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三种QTL定位方法,分别对LA、PH以及EH三个株型性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遗传解析,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由13个亲本杂交而成、包含1,625个BC1F4或BC2F4株系的玉米HNAU-NAM1群体进行了进化树分析、表型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及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分析,结果显示HNAU-NAM1群体的亲本和所有株系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且内部群体结构微弱、LD衰减距离小,表明HNAU-NAM1群体可以用于LA、PH和EH三个性状的遗传解析;(2)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借助SLM定位方法,共鉴定到41、31和26个分别控制LA、PH和EH的QTLs;基于JLM定位方法,共鉴定到84、78和88个分别控制LA、PH和EH的QTLs;通过GWAS定位方法,共鉴定到22、23和18个分别与LA、PH和EH显着关联的SNPs;此外,每个株型性状的三种定位结果间都存在部分重叠;(3)全基因组上共鉴定到10个可同时影响LA、PH和EH的QTL热点区域,且每个区域内控制某一个株型性状的QTLs可至少被两种定位方法检测到;(4)13个可同时被三种定位方法检测到的主效QTLs区间内,结合每种方法的定位区间及区间内基因功能注释,预测了潜在的候选基因:含4个已知功能的基因,和8个新基因。本研究对玉米HNAU-NAM1群体的群体结构及LD水平等遗传特性进行了深入评估,并全面解析了控制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基础,这不仅为玉米遗传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群体资源,而且加深了我们对株型复杂调控网络的认识,为后期玉米理想株型的培育及高产、耐密植新品种的分子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乔锋[2](2020)在《玉米多亲本群体籽粒性状的遗传解析与育种应用》文中指出高产一直以来是玉米遗传改良研究者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籽粒产量性状是复杂的数量性状,籽粒性状可分解为粒长、粒宽、粒厚、籽粒容量等籽粒相关性状。本研究利用一个24亲本的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剖析了玉米籽粒性状的遗传基础,通过籽粒QTL的一因多效性,以及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来解析其育种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即s GWAS)。基于全基因组的11.8 M SNPs(MAF≥0.02),共检测到171个位点(记作s QTL,p<1.23E-8)影响七个籽粒性状,位点区间范围为50.0 Kb―15.5 Mb之间。单个位点的解释表型变异率的范围为0.13%―12.11%,其中表型解释率大于5%的位点总共有54个,表型解释率大于10%的位点一共有6个。不同性状的位点联合解释表型变异率的变幅在22.28%―54.63%范围之间。大部分位点加性效应较小,具有典型的数量性状微效多基因的特征。基于每个位点附近的LD情况以及基因组注释,预测的137个籽粒性状候选基因经过GO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发现,这些基因主要为一些蛋白(52.55%)、酶(32.85%)、转录因子(5.84%)基因。2.基于IBD(Identity-by-descent)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即h GWAS)。七个籽粒性状共鉴定到128个位点(记作h QTL,LRT≥6.8)。单个位点的表型解释率为1.93%―12.16%,其中解释表型变异率大于5%的位点有96个,解释表型变异率大于10%的位点有13个。位点区间大小范围从1.03 Kb到4.06 Mb,其中109个位点(85.16%)区间小于1 Mb。进一步分析发现,24个亲本分别能贡献1―11个位点的最优单倍型,其中最优单倍型来自E28、丹340两个亲本的最多。3.一个主效籽粒QTL的候选基因分析。以一个第10染色体长臂近末端(147.7―149.6 Mb)的控制每升总粒数的主效位点为例对其候选基因进行分析。该位点能同时被两种GWAS方法共同定位到。在位点区间有87个非同义突变SNP,可能导致氨基酸变化,分布在65个基因内;其中,GWAS显着且引起氨基酸变化的SNPs共有5个,共涉及4个基因;同时,利用QTL区间内的In Del进行该区间的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发现3个显着的In Dels。综合以上信息,推测基因GRMZM2G173636为该QTL的候选基因,命名为Zm ACBP6。4.QTL的一因多效分析。对于七个籽粒性状共鉴定到171个s QTL和128个h QTL,这些位点在基因组上不是均匀分布的,存在热点。利用h GWAS方法,共鉴定到26个一因多效QTL。除了第9号染色体外,一因多效QTL在其余9对染色体均有分布,其中大部分一因多效QTL(19/26)仅涉及2个籽粒性状;结合前期开花期、株型和穗部性状的QTL定位结果,发现8个多效性QTL能同时影响花期性状、穗部性状、农艺性状。从育种应用方面来讲,这些多效性QTL分为两类:i)“共赢”QTL(Win-win linkage QTL)。对育种工作有利的基因连锁在一起,能对不同性状同时改良,比如多效性QTL p QTL16和QTL p QTL17。ii)“连锁累赘”QTL(Linkage drag QTL)。对育种工作有利的基因和不利的基因连锁在一起,对这种多效性QTL的选择需要平衡考虑多个性状,比如多效性QTL p QTL1。5.QTL与环境互作。利用两种GWAS方法共定位的24个位点进行QTL与环境互作分析。以位点的加性效应在五个环境下的变异系数,来衡量该QTL与环境互作的程度。从总体来看,不同位点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程度有差异,位点的加性效应值在五个环境下变异系数在0.11—0.81之间不等。根据QTL效应变异系数(CV),可将24个位点分为三类:i)0.50<CV<0.81时,位点与环境存在较强互作。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或其他方式使用该类位点应用于玉米育种时可以在特定环境中使用,这样更易达到育种家的育种目标。ii)0.11<CV<0.20时,该类位点与环境互作比较微弱或基本不存在互作,该类QTL随环境变化比较小,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小,具有环境广适型,育种家可优先使用该类位点。iii)0.20<CV<0.50时,该QTL与环境存在互作效应的大小介于第一类情况和第三类情况之间。

徐舶[3](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袁绍文[4](2020)在《水稻穗颈维管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一直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问题。随着人口增长、气候变暖与土壤环境恶化,保障粮食供应显得尤为关键。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产稳产是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源-库-流”是水稻产量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对产量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穗颈节连接“源”与“库”,是最重要的“流”器官,深入挖掘调控穗颈维管性状遗传位点对解析“流”遗传机理以及水稻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一套以93-11为供体亲本,日本晴(Nipponbare,NIP)为受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材料,考察穗颈维管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状,并进行QTL挖掘以及候选基因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双亲93-11与日本晴在穗颈维管性状与产量性关性状均存在极显着差异。切片观察显示93-11在穗颈粗度、大小维管束数目以及面积等性状上的表现均显着高于日本晴;且考种结果显示93-11在一次枝梗数目、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穗重等产量相关性状上的表现也显着高于日本晴。2.相关性分析表明,穗颈维管性状之间,大部分性状呈显着相关。穗颈维管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大都呈显着相关,其中穗颈维管性状均与穗重呈显着正相关,小维管束数目与穗重相关系数最大,为0.47。3.利用岭回归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126个穗颈维管性状和产量相关性状QTL。7个穗颈维管性状共检测到42个QTL,其中16个位点是来源于日本晴的等位基因起增效作用;9个产量相关性状共检测到76个QTL,其中有28个日本晴的等位基因起增效作用;二级性状大维管束数目/一次枝梗数共检测到8个QTL,其中有4个日本晴的等位基因起增效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可以很好地挖掘隐藏在劣势亲本中的多个增效基因位点。4.QTL共定位分析定位到9个同时调控穗颈维管性状和穗部产量性状的QTL簇,分布于第1、4、5、7和8染色体上,其中6个QTL簇加性效应方向一致,3个QTL簇加性效应方向不一致。结合已有报道与候选基因序列分析,推测一因多效基因Ghd7和IPA1可能分别调控第7染色体9Mb和第8染色体25Mb左右的QTL簇。

赵强[5](2020)在《基于两个F2:3家系的玉米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产量作为复杂数量性状,受多个微效等位基因和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鉴定产量性状相关QTL,对于解析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变异的遗传基础,促进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以黄早四为共同亲本1作父本,分别与母本Mo17和齐319组配,构建了含有155个、161个F2:3家系(HM和HQ)的双亲分离群体。通过对不同家系进行表型考察,结合高密度SNP标记的基因型鉴定结果,利用Ici Mapping4.0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8个产量相关性状(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百粒重、10粒长、10粒宽)进行了QTL定位。结合公共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控制产量相关性状的“一致性”QTL和相关候选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型分析显示:在HM群体中,穗长、穗行数、秃尖、百粒重平均值介于两个亲本之间,穗粗、行粒数、10粒长和10粒宽的平均值都高于父母本;在HQ群体中,穗长、行粒数、百粒重、10粒长和10粒宽均值介于两个亲本之间,穗粗、穗行数和秃尖均值大于双亲均值。8个性状在两群体中都呈连续性变化,符合正态分布趋势。各性状间都存在显着相关关系。2.遗传图谱构建: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GBS)对HM、HQ群体的基因型进行鉴定,获得HM、HQ群体的基因型。依据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0.05对获得的SNP标记进行过滤。利用Ici Mapping4.2软件分别构建两个群体的高密度物理图谱,其中HM群体图谱总长为2104.71Mb,包含了39837个标记,平均标记间距为52.83kb;HQ群体图谱总长为2104.81Mb,共有85586个标记,平均标记密度为24.59kb。3.QTL定位: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两试验群体的8个目标性状QTL进行鉴定。在HM群体中共定位到34个分别控制穗长(4)、穗粗(5)、穗行数(2)、行粒数(4)、秃尖(4)、百粒重(5)、10粒长(7)和10粒宽(3),单个QTL可解释4.99%-17.87%的表型变异。在HQ群体中共检测到79个分别控制穗长(7)、穗粗(12)、穗行数(16)、行粒数(4)、秃尖(10)、百粒重(7)、10粒长(15)和10粒宽(8)的QTL,单个QTL解释1.32%12.46%的表型变异。4.一致性QTL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两群体中共鉴定出两个穗粗相关的“一致性”QTL。其中一个位于4号染色体的129.02131.30Mb之间,另一个位于5号染色体117.99122.01Mb之间。同时还发现一些QTL成簇分布的现象,在第9号染色体13.0219.02Mb区域鉴定出1个控制10粒宽、2个控制10粒长、1个控制百粒重和1个控制行粒数的QTL;第10号染色体17.0224.01Mb区域有1个控制秃尖、1个控制10粒长和2个控制10粒宽的QTL,表现出了明显的“一因多效”现象。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共发现16个“一致性”QTL,其中有3个来自于HM群体(q ERN4、q KNR5、q KLWN1),其余13个来自HQ群体(q EL5-2、q EL7-1、q ERN2-1、q ERN3-3、q ERN7、q ERN8-1、q ERN8-2、q KNR2-1、q ED8-1、q ED8-2、q KWID10-1、q KWEI1、q KWEI7)。5.候选基因分析:BLAST结果显示,在22个QTL内,共鉴定出具有编码功能的基因82个。与拟南芥、高粱、水稻和玉米基因组线性比对共筛选出7个控制产量相关性状的疑似关键候选基因:Zm00001d050897、Zm00001d018335、Zm00001d018336、Zm00001d018342、Zm00001d027760、Zm00001d012155、Zm00001d026391。为后续的候选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温天旺[6](2019)在《连锁和关联作图解析棕色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文中指出棕色棉是彩棉的主要类型,其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在纺织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比传统的白棉,棕色棉的纤维产量和品质表现差一些,而传统的棕色棉育种方法难以打破棕色棉育种瓶颈。因此,借助于现代分子遗传学方法系统性地解析棕色棉的遗传基础有助于为棕色棉分子育种、棕色棉基因克隆和棕色棉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连锁和关联作图是解析农作物农艺性状遗传基础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基于这两种方法利用一个棕色棉连锁群体和一个棕色棉关联分析群体开展棕色棉遗传基础的研究。首先,本研究采用白棉材料(G.hirsutum cv.HD208)与实验室前期通过海陆杂交产生的深棕色棉突变体(ys)构建连锁群体,并主要利用传统SSR标记进行连锁作图;其次,收集了一个包含100份棕色棉和109份白棉的关联群体,并应用重测序方法对该群体进行基因分型,进行了棕色棉与白棉的case-control分析;与此同时,选取了全部的100份棕色棉和21份具有代表性的白棉材料进行了多年多点的农艺性状的考察,进行了农艺性状-基因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最后,利用深棕色棉突变体,100份棕色棉和21份白棉,对棕色棉主效位点Lc1区域的遗传倒位片段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 棕色棉纤维颜色、品质和产量性状遗传解析本研究通过连锁分析将棕色棉主效遗传位点Lc1锁定在1 Mb物理区间内。在该区间内发现了~0.52 Mb的共分离区块,有一个重组热点存在于区间右边界。关联分析将棕色棉遗传位点Lc1剖析为两个QTL位点:q BF-A07-1和q BF-A07-2,其中q BF-A07-1介导了棕色棉颜色的产生,而q BF-A07-2影响了棕色棉颜色深浅。q BF-A07-1区间内找到了一个在棕色棉与白棉间表达量差异显着的候选基因Gh_A07G2341,该基因属于MYB转录因子家族中的TT2基因,并在棕色棉资源群体和突变体材料中发现了与该基因相关的遗传变异。单倍型分析发现当代棕色棉资源材料和突变体中含有海岛棉遗传渐渗的印记。GWAS共找到10个纤维产量相关的QTL和19个纤维品质相关的QTL,GWAS结果表明影响纤维颜色的位点q BF-A07-2显着影响纤维颜色并与纤维产量、品质呈负相关关系。2. 棕色棉中微倒位的遗传解析本研究基于个体和群体遗传学水平对倒位片段Inv(A07)p1.09p2.23的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nv(A07)p1.09p2.23可以通过高通量重测序的方法进行探测;遗传倒位产生的同时,在断裂点附近也发生了基因组小片段的缺失,基因(Ghir_A07G000980)结构被破坏和断裂点附近基因的表达异常;遗传倒位Inv(A07)p1.09p2.23只存在于深棕色棉中,其在棕色棉优异栽培品种中经历了负向选择,Inv(A07)p1.09p2.23和纤维颜色及9个农艺性状显着相关;群体遗传水平研究表明在连锁群体中Inv(A07)p1.09p2.23区间内缺少重组事件的发生,并且在自然群体中该区间内核苷酸多样性较低,连锁不平衡程度较高。3. 棕色棉与白棉资源群体两个株型结构性状遗传解析本研究通过多环境田间实验,考察了121份资源材料群体的两个株型结构相关性状:株高和果枝数,重测序数据重新比对新一代参考基因组的结果表明该群体有2,620,639个SNPs。通过GWAS共找到5个株高相关QTL和6个果枝数相关QTL;QTL等位基因分析发现负向效应等位位点一般富集在栽培品种中;基于关联到的QTL,基因注释信息和已经发表的QTL信息,本研究分析了其中四个QTL区间内的候选基因及其内部的遗传变异,预测q D02-FSBN-1位点内的两个候选基因Ghir_D02G017510和Ghir_D02G017600,发现Ghir_D02G017510基因内部有一个起始密码子提前的遗传变异;q A12-FSBN-2位点内找到一个果胶裂解酶家族的候选基因Ghir_A12G026570,基因内发现有一个显着相关的SNP:A12_105366045(T/C)可以引起Ghir_A12G026570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

王中秋[7](2019)在《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质资源是选育小麦新品种的物质保障,而野生二粒小麦具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为了实现对它的挖掘和开发利用,本试验用以普通小麦品种Bethlehem(BLH)为背景的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chromosome arm substitute,CASL)为材料进行研究。首先对CASL及亲本BLH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挖掘携带优良野生二粒小麦基因的置换系,把这些基因定位到染色体臂上;并将各CASL分别与亲本BLH杂交共配制24个杂交组合,对其进行农艺性状考察和杂种优势分析,针对野生二粒小麦的每个染色体臂深入研究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另一方面利用CASL7AS和ZNL12为亲本创制的一套DH群体为材料,对其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含有野生二粒小麦优异基因且综合性状较好的DH系,为小麦育种提供新的育种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CASL和亲本的五个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分析,发现不同CASL之间各品质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各品质性状统计结果,我们推测:至少6个控制野生二粒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的正效QTL分别定位于6AL、1BS、2BS、3BL、7BS和7BL,至少3个控制湿面筋形成的正效QTL分别定位于2BL、7BS和7BL;至少3个控制沉降值的主效QTL分别定位于4AL、7AL和7BL;至少1个控制淀粉形成的负效QTL位点定位于7BL上;至少1个促进小麦籽粒灰度增加的正效QTL定位于7BL上。2、利用CASL和BLH构建了24个杂交组合,在表型分析时发现部分组合F1在对应的性状上明显高于亲本CASL和BLH,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初步检测到在株高、穗颈长、穗长、粒宽、粒长、千粒重等6个农艺性状上可能至少存在共32个杂种优势位点。3、通过对DH系群体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发现,各性状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且都呈连续分布的典型数量性状(除叶型、叶锈病),其中分蘖数、株高、穗颈长和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均高达20%以上。对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的简单相关性分析表明,穗颈长、株高均与千粒重、单株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抽穗期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产量性状均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广义遗传率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性状(除有效穗数、总小穗数)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率(H2>80%),对于三个地点共同考察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均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4、通过聚类分析,DH群体包括亲本被分为5个类群,从类群的整体上分析得知存在着高产优质潜力的类群有第Ⅱ类群和第Ⅴ类群,农艺性状的综合水平均优于其它三类,且蛋白质含量较高。从中筛选出H6,H7,H13,H41,H173,H184,H50,H64等综合性状较好的8个株系,对于小麦的矮杆、增产、优质育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城[8](2018)在《水稻垩白性状QTL分析及qCGP6、qCGP8的精细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垩白是重要的稻米外观品质性状,对稻米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影响,对稻米的碾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也有不利的影响。稻米垩白粒率(CGP)、垩白度(CGG)偏高是我国水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定位多环境、多遗传背景稳定表达的垩白性状QTL可促进低垩白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克隆垩白性状基因打下基础。本研究利用抽穗期一致的籼稻R498与R3551所构建的410份重组自交系群体,在7个环境条件下对垩白粒率、垩白面积(CGA)和垩白度三个垩白性状进行QTL定位。利用R498与R3551所构建片段代换系BC4F2群体,对垩白粒率QTL q CGP6、q CGP8进行了精细定位,分析两个位点在资源群体中对垩白粒率的影响,采用RNA-seq方法,分析了两种代换系与受体亲本相比,灌浆期颖果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种植于灌浆期温度较高的四川自贡、中等的四川温江和较低的江苏扬州,比较分析表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随灌浆充实期温度升高而增加;三种施氮处理表明较高氮、低氮均可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但差异较小;灌浆充实期温度是影响垩白形成的重要环境因素。垩白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垩白性状主要受基因型影响。2.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在不同地点、不同年份和不同施氮水平的七个环境处理下共定位到19个垩白相关性状的QTL位点,分布于1、3、6、7、8、11号染色体,其中垩白粒率相关的q CGP6、q CGP8,垩白度相关的q CGG6.1和q CGG8.1在多种环境处理中被检测到,上述位点能稳定遗传。垩白粒率相关的q CGP6和垩白度相关的q CGG6.1位于同一区段,表型贡献率达到18-39%,是控制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主效QTL;垩白粒率相关的q CGP8和垩白度相关的q CGG8.1位于同一区段,表型贡献率达5-10%,表明6、8号染色体可能各存在一个控制垩白形成基因,影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3.片段代换系BC4F2群体研究表明,来源于R3551的q CGP6、q CGP8位点控制高垩白粒率表现为显性。采用片段重叠法将q CGP6精细定位至AK621-AK599之间,该区间片段长度为96.8kb,结合该区间基因序列差异和灌浆充实期籽粒基因的RNA表达水平,q CGP6位点筛选到9个候选基因,其中包括一个已克隆基因Wx;将q CGP8的定位区间缩小至AK609-AK279之间,该区间片段长度为313.1kb,筛选到2个候选基因。4.利用水稻功能基因组育种数据库(RFGB)中已公布的3000份水稻资源的测序数据,考察抽穗期一致258份籼稻材料的垩白粒率,利用q CGP6和q CGP8的候选基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6号染色体候选基因单倍型为R498型的资源材料,垩白粒率相对较低,其变化范围是32.23-35.22%,单倍型为R3551型的资源材料垩白粒率相对较高,其变化范围是57.23-65.69%。Wx也是候选基因之一,但低垩白粒率资源材料中有许多材料为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籼稻型Wx,高垩白粒率资源材料中也有许多材料为低直链淀粉含量的粳稻型Wx,据此推测,该区段可能存在控制垩白粒率的新基因,而非Wx基因。8号染色体候选基因的单倍型差异在资源材料中对垩白粒率无明显影响,可能是因为q CGP8位点对垩白粒率的贡献率较小,且资源材料影响垩白形成的基因多。5.片段代换系的垩白相关候选基因影响垩白形成关键期许多基因表达,导致垩白增加。转录组分析发现,R498、CSSLChr.6-R3551、CSSLChr.8-R3551三个材料按照三个灌浆时期各聚成一类,表明籽粒中基因表达模式会随灌浆时期而发生变化。R498和q CGP6、q CGP8片段代换系灌浆期垩白粒率动态变化显示,开花后5d到15d的垩白粒率迅速下降,15d到20d缓慢下降,20d后到成熟有小幅度上升,说明灌浆15d左右是垩白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高垩白代换系的基因转录水平差异可能对水稻垩白形成具有更重要的影响。与R498相比,两个高垩白代换系在开花后15d有417个基因的表达量同时下降,是所有时期中最大的交集,再次证明了灌浆15d是垩白形成的关键时期。6.GO分析和KEGG分析发现垩白形成的调控网络复杂,差异表达基因涉及颖果内胁迫反应、能量供应、碳代谢、淀粉与蔗糖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蛋白质加工等生理活动的变化密切相关,涉及的细胞组分包括细胞壁、胞外区、液泡和质膜等。灌浆15d两个高垩白代换系在多个通路中有共同变化基因,包括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碳代谢途径、内质网蛋白加工途径和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这些代谢通路及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对垩白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周志强[9](2018)在《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其配合力的遗传解析》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工业原料和饲料来源,也是研究遗传、进化及驯化的模式作物之一。随着B73基因组进一步完善和新一代测序技术成本的降低,利用基因型纯合、重组率高和遗传背景相对清晰的重组自交系为作图群体,结合高通量、低重复测序技术,能够深入剖析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杂种优势是提高玉米杂交种产量的重要途径,而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具有重要的育种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基因测序分型(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技术和含有365份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玉米株高、开花期、雄穗和产量相关性状及其配合力效应进行QTL定位,发掘关键基因组位点,解析复杂农艺性状遗传基础,为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亲本自交系掖478和齐319通过30倍的重测序在亲本间共获得3,599,222个纯合差异的SNPs。365份重组自交系利用GBS方法进行0.17倍的重测序在群体内开发了 88,268个SNPs。利用滑动窗口策略获得4,602个高质量的bin标记,并进一步构建了 RIL群体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为1545.64 cM,平均图距为0.34 cM。遗传图谱共线性分析以及玉米轴色QTL作图验证了所构图谱的高分辨率和精确性,为进一步开展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奠定了基础。2.2015、2016和2017年在5个环境下对RIL群体进行表型鉴定,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单环境QTL定位,检测到208个与性状显着关联的QTL。多环境联合分析检测到45个QTL,其中86%的QTL可以同时在多环境和单环境中被检测到。鉴定到15个控制农艺性状的QTL簇(QTLclusters,QCs),其中9个QCs与开花期性状相关。第5号染色体bin5.05的QC8不仅能够调控3个株高相关性状,对雄穗分支数和小区产量也有显着影响。3.测交群体5个环境的表型数据分析表明性状配合力效应与性状自身在群体中均呈现正态或接近正态分布。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除单株产量外,其它性状在测交群体中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一般配合力效应与性状自身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性。10个主要农艺性状及其配合力效应单环境QTL定位共检测到714个QTL,其中具有稳定性的QTL有204个,多环境联合分析检测到231个QTL。在鉴定到的QTL中,与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显着关联的QTL居多,并且检测到31个主效QTL;而与特殊配合力效应显着关联的QTL数目最少。4.共定位分析表明与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显着关联的47个QTL中,分别有13个和41个QTL能够同时在性状自身及杂交种表现中被检测到。位于第5号染色体的tPH5/tEH5-2同时控制性状自身、一般配合力效应和杂交种表现,并且该位点中的优异等位基因在掖478的衍生系中具有传递性。位于第10号染色体bin10.04位点虽然是调控很多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和杂交种表现的主效QTL,但该位点在掖478的大部分衍生系中都被替换掉了。此外,本研究鉴定的性状自身、杂交种表现以及配合力效应显着相关的QTL置信区间内多包含有玉米或从水稻中通过同源克隆获得的已报道的基因。解析这些基因在不同条件及组合间的表达模式对于进一步解析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王洪秋[10](2017)在《玉米籽粒突变体ks1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及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籽粒性状是影响玉米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杂种优势的利用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对玉米籽粒发育相关基因和杂种优势遗传机制的研究,有助于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在实验室的前期工作中,我们已证明玉米籽粒大小突变体ks1由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单隐性基因控制,将其定位在1.02 bin的129 kb物理距离内;同时也构建了一套以Lx9801为背景的昌7-2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用于杂种优势位点的分析。本研究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KSl基因进行克隆和功能分析;同时,利用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分别与郑58和浚9058构建两套测交群体,对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ks1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发现:相比野生型,突变体的籽粒发育和灌浆进程明显滞后,胚变小,胚乳细胞数目减少,整个营养生长阶段发育迟缓,株高显着降低。2.对定位区间的4个蛋白编码基因进行测序分析表明,Gene1的第7外显子存在一特异的非同义SNP突变,该变异位点在玉米自然群体和大刍草中都不存在,证明该位点是功能突变位点,Gene1是KSl的候选基因;通过构建CRISPR/Cas9基因敲除载体对候选基因进行等位验证,进一步确认了 Gene1是KSl的候选基因。3.KS1基因编码一个C端具有URB2结构域的蛋白,该结构域与核糖体生物合成相关;亚细胞定位和时空表达分析表明,KSl基因编码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且在各组织中均表达,在突变体中的表达高于野生型。4.通过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对核糖体进行分离和测定,发现突变体中60S/40S和80S/40S的比例较野生型中明显降低,同时突变体中多聚核糖体的比例升高;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证明突变体中60S核糖体蛋白L13表达明显降低;通过Northern Blot和Circular RT-PCR实验证明突变体中35S和P-A3 pre-rRNA明显积累,27S pre-rRNA减少,pre-rRNA在A2位点的加工明显受到抑制;转录组分析表明KSl基因突变主要影响了核糖体、细胞周期和转录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5.单倍型分析表明,KS1基因在479份自然群体材料中明显可以分为三种单倍型;Hap3单倍型材料与Hap1/Hap2相比,具有较长的粒长和较短的生育期;同时,Hap3单倍型在温带材料中出现的频率比热带材料提高4.5倍,暗示KSl基因可能在玉米从热带到温带的驯化过程中被人工选择。6.在用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材料分别与郑58和浚9058构建的两套测交群体中,一共鉴定到169个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位点,只有25个位点能够在两个群体中同时检测到,说明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位点大多不同;在这两套测交群体中,表现为超显性效应的杂种优势位点分别占74.23%和74.49%,表明超显性效应是玉米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的主要遗传基础。

二、利用双单倍体群体剖析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双单倍体群体剖析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应用
    1.1 引言
        1.1.1 测序技术发展概述
        1.1.2 DNA超声波机械打断和生物酶切法在测序文库制备中的应用
        1.1.3 Tn5 转座酶在测序文库制备中的应用
        1.1.4 测序文库的分选和质控
        1.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材料及表型测定分析
        1.2.2 AIO-seq测序文库制备
        1.2.3 测序数据的分析流程
        1.2.4 Bin map图谱构建及玉米株型性状QTL定位
    1.3 结果与分析
        1.3.1 AIO-seq测序技术构思
        1.3.2 利用少量样本验证AIO-seq测序技术的可行性
        1.3.3 利用多样本包Lane测序探索AIO-seq技术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1.3.4 运用AIO-seq测序技术获得样本间预期不等的数据产出
        1.3.5 AIO-seq技术在RNA-seq测序文库制备中的运用
        1.3.6 简化的AIO-seq测序技术在玉米BC_1F_4群体株型QTL定位研究中的运用
    1.4 讨论
        1.4.1 Tn5 转座酶在组学技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1.4.2 AIO-seq测序文库制备流程的改进
        1.4.3 简化的AIO-seq测序技术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1.4.4 后续工作展望
第二章 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
    2.1 引言
        2.1.1 玉米生产和研究概况
        2.1.2 常用分离群体类型及特点
        2.1.3 连锁分析及关联分析定位
        2.1.4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基因克隆
        2.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亲本选取及HNAU-NAM1 群体构建
        2.2.2 玉米HNAU-NAM1 群体株型性状考察及分析
        2.2.3 HNAU-NAM1 群体基因型数据分析
        2.2.4 HNAU-NAM1 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2.2.5 利用SLM分析方法进行株型性状QTL定位
        2.2.6 利用JLM分析方法进行株型性状QTL定位
        2.2.7 利用GWAS关联分析方法进行株型性状QTL定位
        2.2.8 株型性状QTL热点区域分析
        2.2.9 株型性状主效QTL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推断
    2.3 结果与分析
        2.3.1 HNAU-NAM1 群体特征分析
        2.3.2 群体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2.3.3 亚群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2.3.4 叶夹角性状遗传解析
        2.3.5 株高性状遗传解析
        2.3.6 穗位性状遗传解析
        2.3.7 株型性状QTL定位热点区域分析
        2.3.8 主效QTL区间内候选基因推断
    2.4 讨论
        2.4.1 HNAU-NAM1 群体特点
        2.4.2 株型性状QTL定位方法及结果特征
        2.4.3 株型性状候选基因
        2.4.4 基因组de novo组装对基因克隆的影响
        2.4.5 后续工作展望
第三章 全文总结
    3.1 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和应用
    3.2 玉米HNAU-NAM1 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2)玉米多亲本群体籽粒性状的遗传解析与育种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前言
    1.1 玉米的重要性
    1.2 籽粒外观性状测量方法
    1.3 玉米籽粒外观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1.4 作图群体研究进展
        1.4.1 双亲群体
        1.4.2 自然群体
        1.4.3 多亲本群体
    1.5 玉米籽粒性状突变体基因克隆研究现状
        1.5.1 P型PPR蛋白基因
        1.5.2 PLS型 PPR蛋白基因
        1.5.3 非PPR蛋白基因
    1.6 玉米籽粒性状同源克隆基因研究现状
    1.7 玉米籽粒QTL的克隆进展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CUBIC群体材料田间试验
        2.2.2 籽粒性状考察方法
        2.2.3 CUBIC群体基因型分析,单倍型构建和群体结构分析
        2.2.4 关联分析
        2.2.5 每升总粒数QTL候选基因分析
        2.2.6 QTL多效性分析
        2.2.7 籽粒性状QTL―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CUBIC群体籽粒性状的表型分析
        3.1.1 CUBIC群体子代及其亲本表型分析
        3.1.2 CUBIC群体籽粒性状相关性分析
        3.1.3 CUBIC群体子代籽粒性状广义遗传力分析
    3.2 CUBIC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1 基于单标记SNP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2 基于bin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3 h GWAS定位结果的分辨率高于s GWAS定位结果的分辨率
        3.2.4 两种方法共定位QTL分析
    3.3 每升总粒数的第10染色体长臂端QTL候选基因分析
        3.3.1 每升总粒数的第10染色体长臂端共定位QTL的特征
        3.3.2 通过基因组注释推测QTL区间候选基因
    3.4 QTL热点分析
    3.5 QTL多效性分析
    3.6 育种材料挖掘分析
    3.7 籽粒性状QTL—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4.讨论
    4.1 CUBIC群体优势
        4.1.1 CUBIC群体构建
        4.1.2 CUBIC群体的重组
    4.2 玉米籽粒性状的遗传基础
    4.3 籽粒性状QTL定位的结果与前人研究的比较
    4.4 机器考种的优势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试验材料亲本间亲缘关系及CUBIC群体构建过程
    附录2 玉米籽粒考种机考种系统原理、操作流程及数据处理
    附录3 亲本及其CUBIC子代籽粒表型分布及其各试验点间相关性
    附录4 基于单标记SNP和 bin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附录5 作者简介
致谢

(3)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1.2 单倍体的鉴定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1.5.1 形态学鉴定法
        1.5.2 细胞学鉴定法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 主要研究内容
    1.10 研究技术路线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2.1.1 材料来源
        2.1.2 试验药品来源
    2.2 试验方法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2.2.4 炼苗移栽
        2.2.5 花粉育性鉴定
        2.2.6 自交结实率
    2.3 数据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2.5 讨论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2.6 小结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3.1.1 材料来源
        3.1.2 试验药品来源
    3.2 试验方法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3.3 数据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3.5 讨论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3.6 小结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1 物候期观测
        4.2.2 人工杂交
    4.3 数据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物候期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 讨论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4.6 小结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药品
    5.2 试验方法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5.2.2 SRAP引物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5.2.4 PCR产物检测
    5.3 数据分析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5.5 讨论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5.6 小结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3 数据分析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6.5 讨论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6.6 小结
7 全文讨论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8 结论
9 本研究创新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水稻穗颈维管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1.2.1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概念
        1.2.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特点
        1.2.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进展及应用
    1.3 水稻穗颈维管性状的研究进展
        1.3.1 穗颈维管性状的结构与功能
        1.3.2 水稻穗颈维管性状的遗传基础与分子调控机理
        1.3.3 植物激素对维管束的调控
    1.4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1.5 水稻穗颈维管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材料种植与考察
        2.2.1 田间种植
        2.2.2 穗颈维管性状考察
        2.2.3 农艺性状考察
    2.3 数据统计与候选基因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双亲93-11与日本晴(NIP)穗颈维管性状与产量性状差异
    3.2 CSSL群体各性状的表现
    3.3 穗颈维管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4 穗颈维管性状QTL定位
    3.5 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
    3.6 穗颈维管性状与产量性状QTL比较分析与候选基因分析
4 讨论
    4.1 利用CSSL群体对穗颈维管性状QTL定位分析
    4.2 CSS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4.3 穗颈维管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4.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两个F2:3家系的玉米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所用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1 前言
    1.1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研究
    1.2 数量性状QTL定位
        1.2.1 QTL定位原理
        1.2.2 QTL定位群体的构建
        1.2.3 QTL定位的方法
    1.3 高密度图谱的优势
    1.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QTL的研究进展
        1.4.1 玉米穗长QTL的研究进展
        1.4.2 玉米穗粗QTL的研究进展
        1.4.3 玉米穗行数QTL的研究进展
        1.4.4 玉米行粒数QTL的研究进展
        1.4.5 玉米秃尖QTL的研究进展
        1.4.6 玉米粒重QTL的研究进展
        1.4.7 玉米粒长QTL的研究进展
        1.4.8 玉米粒宽QTL的研究进展
    1.5 候选基因及功能验证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田间试验方法及表型数据考查
    2.3 表型数据分析
    2.4 QTL鉴定
        2.4.1 DNA的提取、质检及基因型获取
        2.4.2 高密度图谱构建
        2.4.3 QTL位点检测分析
        2.4.4 QTL命名
    2.5 “一致性”QTL分析
    2.6 候选基因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3.1.1 三个亲本间产量相关性状差异分析
        3.1.2 HM群体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3.1.3 HM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相关性分析
        3.1.4 HQ群体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3.1.5 HQ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相关性分析
    3.2 高密度图谱构建
        3.2.1 HM高密度图谱构建
        3.2.2 HQ高密度图谱构建
    3.3 产量相关性状QTL分析
        3.3.1 HM产量相关性状QTL分析
        3.3.2 HQ产量相关性状QTL分析
    3.4 “一致性”QTL检测
        3.4.1 HM与 HQ“一致性”QTL
        3.4.2 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性”QTL
    3.5 候选基因分析
        3.5.1 QTL筛选结果与分析
        3.5.2 基因查找结果与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表型结果讨论
        4.1.2 QTL定位结果讨论
        4.1.3 候选基因讨论
    4.2 全文结论
        4.2.1 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
        4.2.2 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
        4.2.3 候选基因分析
5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连锁和关联作图解析棕色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棕色棉研究进展
        1.2.1 彩棉与棕色棉起源及育种历史
        1.2.2 棕色棉成色与遗传机理
    1.3 遗传变异与标记开发研究进展
        1.3.1 遗传变异及其遗传效应
        1.3.2 结构变异与倒位及其遗传效应
        1.3.3 遗传标记的发展与应用
    1.4 作物性状遗传解析
        1.4.1 作物表型性状
        1.4.2 连锁分析
        1.4.2.1 连锁分析原理
        1.4.2.2 连锁作图群体构建
        1.4.2.3 连锁分析在农作物遗传解析中的应用
        1.4.2.4 连锁分析在棉花中的应用
        1.4.3 关联分析
        1.4.3.1 关联分析原理与方法
        1.4.3.2 关联分析群体构建
        1.4.3.3 关联分析方法
        1.4.3.4 关联分析在重要作物与棉花遗传解析中的应用
        1.4.4 连锁和关联作图在农艺性状遗传解析中的联用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棕色棉纤维性状遗传解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性状考察和表型数据分析
        2.1.3 连锁作图和表达量检测
        2.1.4 重测序对关联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
        2.1.5 基于209份材料的群体结构、关联分析和选择印记分析
        2.1.6 基于121份材料的连锁不平衡和关联分析
        2.1.7 遗传变异检测
        2.1.8 倒位和转录分析
        2.1.9 倒位片段内群体多样性和LD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Lc_1连锁作图
        2.2.2 棕色棉群体材料的群体结构
        2.2.3 棕色棉群体的case-control关联分析
        2.2.4 棕色棉颜色深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2.5 全基因组选择性分析验证q BF-A07-1和q BF-A07-2
        2.2.6 纤维品质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分析
        2.2.7 QTL区间的多效性
        2.2.8 棕色棉优良栽培品种纤维性状的遗传解析
        2.2.9 高通量测序识别遗传变异
        2.2.10 棕色棉中与Inv(A07)p1.09p2.23 相关的片段丢失、基因缺失和异常基因表达
        2.2.11 Inv(A07)p1.09p2.23 片段内的遗传变异揭示群体的遗传关系
        2.2.12 群体中Inv(A07)p1.09p2.23 与纤维颜色、品质、产量和负向选择相关
        2.2.13 Inv(A07)p1.09p2.23 在群体中的遗传效应
    2.3 讨论
        2.3.1 Lc_1区间的异常重组
        2.3.2 棕色棉的群体结构
        2.3.3 Lc_1区域中qBF-A07-1和qBF-A07-2位点的遗传剖析
        2.3.4 农艺性状与棕色纤维颜色深浅的关系
        2.3.5 伴随深棕色棉倒位事件产生的并发性遗传变异
        2.3.6 深棕色棉中遗传倒位事件与纤维性状之间的关系
        2.3.7 遗传倒位引起核苷酸多样性降低和LD增加
第三章 棕色棉株型性状遗传解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和表型评估
        3.1.2 基因分型和SNP数据分析
        3.1.3 连锁衰退(LD)和群体结构分析
        3.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5 遗传变异和电子PCR标记的注释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两个棉花株型性状的表型统计分析
        3.2.2 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
        3.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栽培棕色棉QTL分析
        3.2.4 候选基因的预测和相关的自然遗传变异
    3.3 讨论
        3.3.1 关联分析方法的选择
        3.3.2 棉花株型结构性状的遗传与育种
        3.3.3 鉴定候选基因和遗传变异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起源与分类
    1.2 野生二粒小麦作为小麦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1.2.1 野生二粒小麦的起源与分布
        1.2.2 野生二粒小麦的形态特征
        1.2.3 野生二粒小麦的优良性状以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1.2.3.1 野生二粒小麦总体育种概述
        1.2.3.2 野生二粒小麦用于小麦抗病育种研究
        1.2.3.3 野生二粒小麦用于小麦耐逆性育种研究
        1.2.3.4 野生二粒小麦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研究
    1.3 遗传群体的类型
        1.3.1 F_2群体
        1.3.2 回交群体(BC)
        1.3.3 重组自交系(RIL)
        1.3.4 近等基因系(NIL)
        1.3.5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
        1.3.6 双单倍体群体(DH)
    1.4 单倍体育种相关研究及应用
        1.4.1 单倍体育种相关研究
        1.4.2 单倍体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5 小麦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5.1 杂种优势的利用和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1.5.2 杂种优势的假说
    1.6 小麦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构成因素及相关性状的研究
        1.6.1 小麦农艺性状
        1.6.2 小麦品质性状
        1.6.3 小麦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品质性状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1.2.1 田间试验设计
        2.1.2.2 品质性状检测
        2.1.2.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两年置换系群体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
        2.2.2 置换系品质性状的变异
    2.3 讨论
3 小麦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材料
        3.1.2 研究方法
        3.1.2.1 田间试验设计
        3.1.2.2 农艺性状调查
        3.1.2.3 数据处理与杂种优势位点初定位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株高杂种优势分析
        3.2.2 穗颈长杂种优势分析
        3.2.3 穗长杂种优势分析
        3.2.4 粒长杂种优势分析
        3.2.5 粒宽杂种优势分析
        3.2.6 千粒重杂种优势分析
        3.2.7 预测小麦性状杂种优势位点可能位于的染色体片段
    3.3 讨论
4 通过创建DH系选育小麦育种中间材料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1.2.1 田间试验设计
        4.1.2.2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描述
        4.1.2.3 小麦性状调查
        4.1.2.4 品质性状检测
        4.1.2.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主要性状分析
        4.2.1.1 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4.2.1.2 主要产量性状分析
        4.2.1.3 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4.2.2 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4.2.3 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2.4 方差分析
        4.2.5 不同环境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4.2.6 聚类分析
    4.3 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8)水稻垩白性状QTL分析及qCGP6、qCGP8的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垩白性状的评价指标及水稻品种垩白水平现状
    1.2 垩白与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1.3 垩白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1.3.1 水稻胚乳发育与垩白形成
        1.3.2 水稻源库关系与垩白形成
        1.3.3 淀粉含量与结构变化对垩白的影响
    1.4 环境条件对垩白的影响
        1.4.1 气候条件对水稻垩白的影响
        1.4.2 栽培因素对水稻垩白的影响
    1.5 水稻垩白性状的遗传学研究
        1.5.1 水稻垩白性状的经典遗传学研究
        1.5.2 稻米垩白性状的QTL定位
        1.5.3 垩白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
        1.5.4 垩白相关的组学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稻垩白性状的QTL定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亲本及定位群体的构建
        2.1.2 田间种植与性状调查
        2.1.3 重组自交系群体遗传连锁Bin图构建
        2.1.4 QTL定位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重组自交系群体亲本的外观品质差异
        2.2.2 R498、R3551 和重组自交系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的垩白性状表现
        2.2.3 重组自交系群体垩白性状的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2.2.4 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垩白性状与粒型的相关性分析
        2.2.5 重组自交系群体垩白性状相关QTLs定位
    2.3 结论
第三章 qCGP6、qCGP8 的精细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精细定位群体的构建
        3.1.2 田间种植
        3.1.3 纯合型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垩白率调查及RNA样本制备
        3.1.4 垩白粒率相关QTL qCGP6和qCGP8 的精细定位
        3.1.5 亲本及资源材料中候选基因的单倍型分析
        3.1.6 候选基因表达分析与验证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垩白粒率的遗传特性
        3.2.2 qCGP6 的精细定位
        3.2.3 qCGP6 的候选基因预测
        3.2.4 qCGP8 的精细定位
        3.2.5 qCGP8 的候选基因预测
        3.2.6 候选基因的分型及其对资源群垩白粒率的影响
    3.3 结论
第四章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转录组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转录组分析
        4.1.3 差异表达基因的RT-PCR验证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数据总体质量
        4.2.2 样本间相关性分析
        4.2.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及受体亲本的垩白形成动态
        4.2.4 差异表达基因数量
        4.2.5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4.2.6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4.2.7 差异表达基因的RT-PCR荧光定量表达验证
    4.3 结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5.1 环境条件对水稻垩白性状影响
    5.2 水稻垩白性状QTL定位
    5.3 qCGP6、qCGP8 的精细定位
    5.4 高垩白代换系垩白形成动态及差异表达基因
    5.5 高垩白代换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和KEGG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其配合力的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配合力的概念
    1.2 作物配合力遗传学研究进展
    1.3 数量性状的研究方法
    1.4 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进展
    1.5 作物Binmap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1 本研究的意义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的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和DNA提取
        2.2.2 亲本测序和比对
        2.2.3 亲本SNP检测和注释
        2.2.4 短片段插入和缺失检测
        2.2.5 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GBS法基因分型和Binmap的构建
        2.2.6 遗传图谱准确性的验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掖478与齐319重测序及基因组变异比较
        2.3.2 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基因型检测
        2.3.3 重组自交系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2.3.4 遗传图谱准确性的验证
    2.4 讨论
        2.4.1 利用GBS简化基因组测序鉴定群体基因型
        2.4.2 基于重测序技术构建高密度重组图谱的优势
第三章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解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田间表型鉴定
        3.2.3 表型的统计分析
        3.2.4 连锁分析
        3.2.5 候选基因鉴定
        3.2.6 候选基因ZmCCT效应的验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多环境下玉米主要农艺性状表型统计分析
        3.3.2 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及遗传力
        3.3.3 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和相关性分析
        3.3.4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分析
        3.3.5 主要农艺性状一因多效QTL的挖掘
        3.3.6 QTL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3.4 讨论
        3.4.1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间相关性
        3.4.2 利用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3.4.3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农艺性状发育调控的影响
        3.4.4 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精度与候选基因的鉴定
第四章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解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田间试验设计
        4.2.3 测交群体表型的鉴定
        4.2.4 测交群体表型数据分析
        4.2.5 主要农艺性状杂交种表现及其配合力效应QTL定位
        4.2.6 候选基因的鉴定
        4.2.7 单倍型育种的选择特征分析
        4.2.8 ZmCCT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测交群体表型数据统计分析
        4.3.2 重组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相关性分析
        4.3.3 测交群体表型方差分析
        4.3.4 多环境下杂交种表现与性状配合力遗传解析
        4.3.5 自交系和杂交种性状表现与配合力效应位点间的关系
        4.3.6 株高配合力效应位点tPH5和tPH10的验证
        4.3.7 基因差异表达对配合力形成的影响
    4.4 讨论
        4.4.1 自交系性状自身表现、配合力效应与杂交种表现的关系
        4.4.2 影响配合力效应评价的因素
        4.4.3 配合力效应与重组自交系自身表现的关系
        4.4.4 性状自身、性状配合力效应相关位点的应用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10)玉米籽粒突变体ks1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及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玉米的籽粒发育
    1.3 籽粒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3.1 水稻中籽粒发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3.2 玉米中籽粒发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4 核糖体生物合成与生长发育
        1.4.1 核糖体的生物合成
        1.4.2 pre-rRNA的加工
        1.4.3 植物中核糖体生物合成与生长发育
    1.5 杂种优势研究概述
    1.6 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在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前期工作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玉米KS1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菌株和载体
        2.1.3 生化试剂和仪器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ks1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2.2.2 KS1候选基因的分析
        2.2.3 KS1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2.2.4 KS1的CRISPR/Cas9转基因等位验证
        2.2.5 KS1基因的序列分析
        2.2.6 KS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2.2.7 KS1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2.2.8 KS1突变影响核糖体的生物合成和核糖体利用效率
        2.2.9 KS1突变影响玉米对特定抗生素的应答
        2.2.10 KS1对玉米中pre-rRNA加工的影响
        2.2.11 玉米中存在两条pre-rRNA加工路径且在ks1突变体中A2位点加工受到抑制
        2.2.12 ks1突变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2.2.13 KS1基因的单倍型分析
    2.3 讨论与展望
        2.3.1 ks1突变体表现出多种发育缺陷表型
        2.3.2 ks1的SNP19功能位点突变影响核糖体生物合成和pre-rRNA加工
        2.3.3 ks1突变导致体内核糖体利用效率提高
        2.3.4 玉米中同时存在两条pre-rRNA加工路径
        2.3.5 KS1基因在玉米从热带到温带的驯化过程中被人工选择
        2.3.6 展望
第三章 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两个CSSSLs测交群体中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分析
        3.2.2 CSSSLs群体中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3.2.3 两个CSSSLs测交群体中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HL鉴定
        3.2.4 超显性效应是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的主要遗传基础
    3.3 讨论与展望
        3.3.1 HL的定位群体
        3.3.2 CSSSLs的两个测交群体中检测到的HL大多不同
        3.3.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利用双单倍体群体剖析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D]. 赵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玉米多亲本群体籽粒性状的遗传解析与育种应用[D]. 乔锋.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3]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4]水稻穗颈维管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D]. 袁绍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两个F2:3家系的玉米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D]. 赵强. 贵州大学, 2020(04)
  • [6]连锁和关联作图解析棕色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D]. 温天旺.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7]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D]. 王中秋.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水稻垩白性状QTL分析及qCGP6、qCGP8的精细定位[D]. 张城.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8)
  • [9]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其配合力的遗传解析[D]. 周志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1)
  • [10]玉米籽粒突变体ks1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及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D]. 王洪秋.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标签:;  ;  ;  ;  ;  

利用双单倍体群体剖析水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