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聚居地阿克丁病流行病学调查

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聚居地阿克丁病流行病学调查

一、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亚克汀病流行情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郑宽[1](2021)在《“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涵盖中国的云南省及中南半岛,是沟通太平洋到印度洋,东亚到东南亚地枢纽要地,具备较为重大的地缘战略价值,其本身也蕴藏着较为丰富的资源。同时,这里不仅是中国周边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世界各大势力利益交汇和集中角力的地区,因此,澜湄次区域承受着较大的政治安全压力,澜湄次区域内的各国建立适合于本地区的政治安全机制成为了倒悬之急。随着澜湄合作机制的建立,澜湄次区域国家之间的合作从广度和深度上在不断加深。澜湄合作机制运行五年以来,整体上已经较为成熟,且有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作为澜湄合作成立之初就已确立“三大支柱”之首的政治安全,澜湄合作机制还尚未建立起在该领域的一个整体性合作机制,这也不符合澜湄次区域国家政治安全压力日益增大的现实。政治安全作为澜湄合作机制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政治安全合作机制当属于澜湄合作机制的一部分,其与澜湄合作机制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政治安全的概念来看,政治安全应当包含领土主权、政权稳定、意识形态与部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内容。目前,澜湄合作成员国已在部分领域进行了有关政治安全的合作,且有了专门的机构与相应的机制。并且,也有了对政治安全合作发展安排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就目前澜湄合作成员国进行的政治安全合作而言,缺乏了一个整体性的机制安排,合作定位也尚没有明确,在合作领域和合作形式方面亦需要拓展。其原因在于澜湄合作成员国在政治互信方面有所不足,澜湄合作机制缺乏一个可以统一协调政治安全合作的机构,并且,澜湄次区域域外国家对当地的干预,也使得澜湄合作成员国在政治安全合作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阻力。当前澜湄次区域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政治安全形势与压力,各国存在相互之间的领土主权矛盾,各国内部也存在内部的民族分离等势力威胁本国的领土主权安全,各国的政权稳定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也面临着其自身内部和外部的威胁与挑战。除此以外,澜湄次区域各国也面临着足以威胁到本国政治安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澜湄次区域六国面临的这一系列安全问题,凸显出了尽快建立“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对与“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本文使用了国际机制理论和建构主义两种理论分析工具。国际机制论解决政治安全合作机制形式层面的问题,即明确“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原则与规则,明确机制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并就澜湄政治安全合作机制建立整体性的协调机构,以统筹和协调整个澜湄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运行和发展。在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问题上,也应当注意对拓宽政治安全合作内容与拓展政治安全合作形式的机制安排。而建构主义理论则是解决政治安全合作机制内核层面的问题,要使得机制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与可持续性,需要解决机制内生动力的问题,建构起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有意识的互动来建构次区域内的共有知识,建立起澜湄国家的身份认同和次区域整体发展的利益,影响澜湄国家对澜湄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行为,以此来共同推动澜湄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发展,使得澜湄六国的政治安全合作更加具备持续性,这是保持政治安全合作机制具有持续性和有效性的深层次途径。

史亮晶[2](2021)在《祥云县水碘较高地区人群碘营养及甲状腺疾病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根据云南省既往生活饮用水碘含量调查结果,重点了解在现行普遍食盐加碘的情况下外环境碘水平较高的地区人群碘营养状况和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等,以期为云南省因地制宜、科学补碘、分类指导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和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调查小波那村和旧站村基本情况及村主要生活饮用水碘含量;2.在调查村随机抽取18-60岁成人50人(男女各半)、8-10岁儿童50人(男女各半)、孕妇20人、哺乳妇20人进行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尿样、盐样、血样,测定调查对象尿碘、盐碘、血清碘含量和甲状腺功能、B超等,根据测定结果对调查对象进行碘营养评价、甲状腺疾病异常及其分布情况探讨。同时初步探索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1.旧站村自来水水碘中位数为112.22μg/L,水碘含量范围为97.78-114.14μg/L,小波那村自来水水碘中位数为140.20μg/L,水碘含量范围为112.53-144.66μg/L,其余水源碘含量均<10μg/L。2.旧站村和小波那村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0%以上。3.旧站村孕妇、哺乳妇、普通成人、小学生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18.78μg/L、132.59μg/L、225.89μg/L、310.95μg/L;小波那村孕妇、哺乳妇、普通成人、小学生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98.19μg/L、141.49μg/L、220.49μg/L、294.67μg/L.4.旧站村孕妇、哺乳妇、普通成人的血清碘中位数分别为107.66μg/L、53.60μg/L、58.38μg/L;小波那村孕妇、哺乳妇、普通成人的血清碘中位数分别为90.90μg/L、48.97μg/L、47.02μg/L.5.旧站村和小波那村人群甲亢、亚甲亢、甲减、亚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1.4%、1.4%、1.4%、18.18%,TPOAb和TGAb的阳性率分别为13.99%、12.59%。6.旧站村和小波那村人群总甲状腺肿大率为4.68%,旧站村和小波那村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均为8%。7.旧站村和小波那村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6.73%,男性和女性的结节检出率分别为1.99%、10.47%。8.rs179247与亚甲减易感性可能相关,P=0.058;rs2300525与结节易感性相关(P<0.05),rs12101261、rs17111394与结节易感性可能相关,P值分别为0.051、0.054。结论:1.初步判定祥云县小波那村和旧站村为水源性高碘病区,需进一步确认。2.在同一地区不同人群间碘过量与碘不足会并存,因此对个体碘营养评价的需求日趋迫切。3.调查点亚甲减患病率高于其他甲状腺疾病,女性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于男性。4.甲状腺结节与遗传之间的相关性,需进一步探讨。

于晋海[3](2019)在《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华文明历史血脉之传承中,各民族在多元共生的文化土壤环境及社会变迁中孕育了众多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老龄应对实践,为我国老龄社会研究乃至为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问题解决提供了路径思考。在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的田野调查中作者发现,在牧区普遍存在如此的文化现象:牧区老人从牧业村落流动到小城镇聚居。基于这样的田野发现,本文核心问题是探讨老人流动行动背后的动因、社会文化框架以及老人在小城镇聚居情境中的适应与能动作用。牧区老人社会是一个老龄化社会缩影,探讨牧区小城镇聚居情境中个体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在当前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无疑具有着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历史沿革、乡镇社区城镇化和老人移居对乡镇社区的塑造来阐述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过程。说明牧区老人是乡镇社区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并且在老龄应对和社会适应中发挥着能动作用,赋予牧区乡镇以独特的老人社会之社区结构;其次,对老人社会结构中所包含的家庭结构、社会交往及本土文化社会支持等三个次结构系统进行具体分析;之后,进行从微观情境到宏观制度话语的视角转换,通过分析制度变迁及社区养老实践过程中的老人社会适应,构建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间互动关系模型;最后,在比较研究中得出的老人社会特质及发展趋势,联系乡镇社区的现实和国家乡村发展战略的制度要求,来分析乡镇社区的未来。经研究指出:从形成机制而言,赛尔龙牧区老人社会是老人在应对自身角色变化和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生活事件时,通过流动在乡镇形成了独特的聚居形态。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牧区老人通过自身意志,与经历、接受并再诠释的经验相结合,来实现个体作为行动者的建构。类似的行动使得个体行动转变为群体行动,使乡镇情境发生了改变。从家庭结构而言,由于老人移居在牧业村和乡镇间形成了城乡二元家庭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的涉及三代人之代际互动;从交往模式而言,随着赛尔龙乡镇中老人交往圈的扩大形成了以互助为核心的邻里交往,以互惠为特点的多民族交往,以社会凝聚为功能的交往参与;从本土文化的社会支持而言,老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借助本土文化来帮助其社会适应,在文化重构中不断应对困境与不适;从制度变迁与老人社会适应关系而言,构建宏观视角下形成的个体、社区与国家互动关系模型,在三者关系中社区具有着连接效应和中介属性,在老人的参与下进行新型乡镇社区构建;从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出发,老人社会处于从乡土自主养老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期,不仅要在微观社区情景范式中了解社会结构与老人能动,还需要从宏观角度对相关因素进行整体性研究。无论新型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具体路径如何,老人在社区家庭结构形态、文化权威形态及新型社区养老规范建立的便利性、社区城镇化及精神社区构建中都有着重要意义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发展需要老人的参与,而老人也需要依靠社区规范建立社会关照与养老服务进行老龄应对。社区一方面承载着保障老人生活、促进老人参与的情境责任,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推行国家制度、确保制度适应性和执行效率的使命。使得社区在老人个体、社区和国家三者关系间成为了中心环节,也使得老龄宜居的新型社区建设成为实现新时代乡镇社区发展的基本路径。

邹念琴[4](2019)在《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泰—傣族群是滇藏缅印交角区的重要族群之一,它历经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逐渐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与周围的族群进行交流和融合,渐次分化和演化,最终形成了跨居中缅印三国,且在该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群体。历史上泰—傣族群曾一度在该区域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或独立的王国,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由于中缅印王朝国家的角逐与经营,原本一体的族群逐渐向“汉化”、“缅化”和“印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今意义上同源异流的跨境民族群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和中国的殖民入侵与统治,泰—傣族群住居区从经济结构到政治体制,从族群关系到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族际关系表现出分化、涵化与聚合的特征。本文力图将该地区泰—傣族群纳入长时段和小尺度的地域空间进行考察,对泰—傣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分化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探讨。全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中心内容进行研究:第一,以傣—掸族群的本土文献、民间传说和史志资料为基础,对公元6世纪至18世纪间傣—掸族群在滇缅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族际关系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古代历史上中缅王朝国家和地方势力在傣—掸族群聚居区的治乱兴衰,傣—掸族群由同属中国地方势力或中央王朝控制的同源族群,逐渐分化演变为分属于中缅两国中央王朝管控下的跨境民族群体。第二,从长时段和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多方位角度入手,对阿洪姆人于13世纪从中国云南德宏地区辗转西迁至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并建立阿洪姆王国的历史进程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相关史实和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阿洪姆人在与周围族群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与滇缅交角区傣—掸族群渐而疏远、分异的历史大变局。第三,阐述在近代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驱动下,泰—傣族群民族意识觉醒对其族群聚合的影响;探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边界形成和外来族群强势涌入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族群渐而分化与涵化,最终形成跨居中缅印三国的跨境民族衍生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在滇藏缅印交角区联动视域下,对交角地区泰—傣族群互动关系的整体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所积淀下的共同文化基因对当今中缅印“亲诚互惠”关系建构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因素。

董学荣[5](2018)在《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基诺山,史称“攸乐”,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清代贡茶采办基地,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区,全国唯一的基诺族乡,集边疆、民族、山区、雨林等要素为一体,在西南边疆环境变迁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清代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治理逐渐加强,加之“普茶名重于天下”,“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外部因素对基诺山的影响显着增强,成为扰动其生态环境的新变量;清代开始出现有关基诺山的史料记载,尽管少而零散,却对攸乐同知昙花一现等问题提供了生态环境视角的分析。在多方收集、研读元明清以来正史、实录、奏疏、方志、档案、考察报告和现代论着基础上,多次深入基诺山,对攸乐古城遗址、杰卓山和其他典型聚落变迁、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现代变迁等进行了专题调查和个案研究,在长时段中聚焦典型环境要素探讨人与自然的互动演变,揭示了近300年来基诺山生态环境加速度变迁与整体性转型的生动事实及其内在逻辑。从“种茶好猎”到普洱茶的生态化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及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从刀耕火种与雨林到胶林及环境友好型橡胶园改造,从瘴气的消除与聚落变迁到绿色旅游小镇振兴战略的实施、从“烟瘴甚盛”到“国家级生态乡镇”,集中体现了其主题、主流和主线。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是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驱动下的“积渐所致”,提供了有别于“土着生态主义”、“生态原教旨主义”、“衰败论”与“退化叙述”和“同质化变迁”的生动实例。以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为个案,尝试提出了民族环境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民族与环境的互动演变、环境变迁的向度性、动力机制、民族环境史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对象和主题、研究方法和前景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罗瑛[6](2017)在《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文中认为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联系阐释的逻辑,源自族群认同理论中认同途径多元化的学术洞见。景颇族视觉艺术本身是一系列通过“看”得以呈现的视知觉情感符号丛,通过这些符号,族群内外的人传递了信息和知识,使人们拥有判定彼此所属群体的证明,获得互动中的社会个体或集体所持的世界观信息,并表述了族群社会交流中的认同与认异情境。为了将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的联系表达得更清晰,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理论和方法:一是以艺术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和视角立场,同时结合运用人类学相关分支研究途经,如视觉人类学、阐释人类学及符号人类学等相关方法理论。二是田野调查法,通过到景颇族聚居地区或村落观察参与景颇族同胞们的日常与节庆生活,切身感受他们在各种场景下的状态和艺术表述,积极参加景颇族学术会议,求教、聆听、分享同仁观点等,这才得以保证论题的开展。三是文献梳理归纳分析等方法,通过景颇族的历史记载和研究文献,从中归纳整理并分析其视觉艺术与认同的相互营造。为使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田野实践结合紧密,主要从以下几大部分来联系论述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的深切关系:首先,从综述景颇族艺术与认同研究现状开始,回顾了艺术与族群研究的人类学民族学相关理论,对论文所用的关键词、概念等进行厘清和界定,尝试在别人的研究结果上建立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理论。为了阐释景颇族视觉艺术的全景状态,将景颇族艺术的历史来源和生产社会背景作了相关阐述,归纳出了景颇族视觉艺术的特征和目的,认为其艺术表达与族群求同精神互为因果。其次,景颇族历史上被描述的视觉印象,乃是以汉族为中心的他者认同体现,随着社会互动进一步频繁,到了清末民国时期,景颇族的自我认同已在他者认同之下产生了,说明族群主体意识需在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逐渐被激发并塑造出来。1949年以后至今的景颇族视觉艺术经历了消解族群认同和重构族群认同两个阶段:1949年至1979年间的族群认同被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运动所解构,官方强调的国家认同凌驾于族群认同之上,此时艺术处于消隐状态;1979年以后文化展演下的视觉艺术为景颇族族群认同构建贡献巨大,这是社会经济繁荣背景下景颇族精英、族群民众及官方等合力顺势而为的结果。当下景颇族在网络社交媒体中的文化展演,为小规模族群的现代认同危机也提供了更多寻找慰藉的途径,也表明族群认同寻求与建构方式总随时代变迁。景颇族的视觉艺术当中,图示造型充分显现了景颇人的自然共生观念、实用、自然与集体认同的审美观念和万物有灵观念,其中万物有灵观是景颇族人原始宗教信仰和生活哲学中最为核心的观念。仪式及其象征符号则揭示了族群的文化模式,仪式上的物主要起到阐释景颇族文化意象的作用,仪式的频繁举行为着文化记忆和族群情感的建构,并承担保证和延续其社会认同的功能。景颇族艺术集中显露的文化标识与认同标记,包含装饰、图案和色彩等构成的视觉共识,它们展现了景颇族在与他者互动时的社会差异和归属,是景颇族社会文化环境生活中最富象征性的行动者。再次,1980年以来景颇族视觉艺术中的最大文化实体兼象征载体“目瑙纵歌”,对于建构“中国景颇族”而言可谓居功至伟。目瑙纵歌是景颇族文化遗产的核心品牌,其视觉传达的族群文化内涵广阔深厚,可谓将景颇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等都全部纳入到其视觉场域展示中来,为全族人聚拢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和最强的号召力。目瑙纵歌重构中的“可看性”、“观赏性”等不仅传播了比以往更丰富的景颇族文化,也为当下的景颇族社会争取了较多社会资源,并成为维系、团结和鼓励族群力量最茁壮有力的文化遗产。除此之外,景颇族社会交往中的实物符号,陈述和诠释了景颇族社会关系中的情感与身份,承载了地方化的独特意义生产。实物符号不仅拥有视觉性表征,更是物的文化性运作,进一步建构了景颇族社会中的阶层认同、社会地位和族群内身份。最后,五章的论述,皆是分别着力于景颇族艺术中视觉部分与族群认同的互为因果关系表达。艺术中的视觉表达,使得景颇族成为“景颇”而有别于其他族群,族群内表达了其审美情趣、风格偏好、族群精神等内在的认同,族群外则展示差异表述身份和归属的认异。族群认同又反过来浇灌和影响艺术中视觉因素的呈现,有些影响是消极的,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影响终归是积极的,并最终形成了景颇族的族群品牌与标签,而族群的精神追求和思想理念均被浓缩在视觉艺术展现中。总之,视觉艺术不仅是族群物质文化的外显性特征,对于创造她的族群集体和个人来说,更是一种用来显示差异的文化策略和政治策略。可视的标志和情感符号将族群集体联结为一体构建“想象共同体”,认同感又反过来滋养族群文化符号系统,使之荷载族群共有的世界观宇宙观知识。研究的学术创新与现实价值在于:第一,从艺术人类学框架下进一步拓展世界被把握为视知觉形象的哲学论题。视觉自古以来便是最为简单直观辨别事物的手段,人类对视知觉的感受是全部感性文化的基础,因而文章聚焦视觉艺术所显现的人群差别和认同,为民族学社会学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第二、对族群理论有所补充,认为应单独将族群的视知觉情感符号列为族群差异与划分的依据当中,视知觉情感符号应超越族群物质和精神思想内容,其形成的族群品牌或标签,为族群文化的浓缩具象化,这不仅仅是对景颇族而言,对所有族群皆可推而论之。第三,在族群认同实现的多元途径理论下,将前人指出的大部分族群认同方式归于认同硬件基础,提出艺术属于认同的软件基础,艺术生产虽受其他硬件条件限制,但其可伸缩弹性较大,可以随时被编写创作,服务于族群利益的时效性更强,因此艺术中的视觉符码创造,必将越来越受到图像时代的各类群体所重视。第四,景颇族因语言差异形成了亚族群即5个支系,但艺术又使各亚族群联合起来,视觉艺术所起到的无转译同构作用毋庸置疑,其中目瑙纵歌仪式文化展演的凝聚与贡献更堪称杰出。

贺新宇[7](2016)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我国56个民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上长期共存、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其经长期历史演化而形成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尤其是多样性发展特征表现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层面,为探寻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教育传承提供了难得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样本。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与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又对传承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基础上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论文试图从教育与文化两个纬度,围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目标进行跨学科的民族教育问题的综合研究,认真厘清这些关系的特征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构建一个充分体现多元文化时代特色、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系统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理论体系,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理论。全文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元”与“教育和谐”的基本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充分汲取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和谐教育理论、我国古代“和合论”与当代多元一体化教育等理论的营养,比较、借鉴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借助国内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主要样本,在对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现状和民族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发展等各种非和谐现象及其成因,指出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所存在的文化多样性缺失、主流文化中心倾向和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文化认同迷失问题以及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客观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一系列实践策略和建议。作者认为,民族地区和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到中观的和谐学校建设再到微观的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多个层面去整体建构。就宏观层面而言,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教育并进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需要从政策制定、教育立法、资源配置、教师交流、监测评价、优化布局等层面,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就中观层面而言,从民族地区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从基于文化理解的多元和谐的课程设计、实施到尊重差异、合作共享的课堂教学生态、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汉双语教学的开展以及拥有跨文化理念与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都是和谐学校建设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再从微观层面而言,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理想目标,而基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帮助不同民族的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多元文化相应知识、拥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同时,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辩证取舍、美人之美、和而不同之观念和消除偏见、歧视的情感、态度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文化价值观,获得相应的消解文化冲突的社会行为技能,从而在享受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的普遍繁荣与和谐共处。为此,论文对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多层次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王文俊[8](2016)在《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南亚是一个具有深厚多元宗教文化特点的地区。在东南亚现存的诸多世界性和区域性宗教中,伊斯兰教具有广泛的影响,其信仰人数也最多。从全球伊斯兰教分布的版图来看,东南亚地区在地理意义上属于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尽管在地缘上与中东相距较远,但从伊斯兰教传入至今,东南亚地区就一直受到来自伊斯兰教中心—中东地区的影响。在两地以宗教为主要纽带的交往史中,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文明体系和价值观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研究将打破东南亚区域内部的文化地理藩篱,基于历史学、民族学、国际政治学和宗教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世界体系”中的“伊斯兰体系”及“宗教文化圈”视角出发,以东南亚和中东两地之间伊斯兰教交往史的时间为线索,来研究探讨一种处于普遍联系且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官方、民间、甚至是宗教极端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这项研究的初衷,旨在使我们更全面和更深入地了解作为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的整体性与地域性之间的关系,考察伊斯兰世界传统中心地带对其边缘地带的影响及彼此之间的互动,进而考察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发展特征和趋势。立足于宗教关系和宗教文化关系史的基础之上,本研究提炼出当代东南亚与中东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纽带而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其呈现出的普遍性规律、总体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围绕主题进行论述。第一个部分为绪论,主体部分包括五个章节,最后一个部分为结语。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在此基础上,对东南亚伊斯兰教相关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与此选题相关的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界定和相应说明。文章的主体为第一章至第五章。作为背景,第一章简要概述了东南亚伊斯兰教的历史源流及其与中东的早期联系。其内容以伊斯兰教的起源、伊斯兰教的特点及伊斯兰教的传播为主,介绍了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的简史和早期传播的特点,并概述了西方殖民统治时期东南亚与中东的关系以及伊斯兰教在东南亚海岛地区人民殖民抗争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简述西方殖民统治时代基督教文明的兴盛与伊斯兰文明的式微后,本文考察了东南亚伊斯兰教作为伊斯兰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方所做出的回应,以及该时期中东反殖民主义新思潮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影响。第二章以二战后东南亚与中东地区民族主义运动为基础,集中论述了同为亚非民族独立浪潮中的中东和东南亚国家民族主义的兴起,重点分析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民族主义中的伊斯兰教因素。尽管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伊斯兰教在上述国家民族独立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始终不能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为民族国家的独立发挥了作用。并分析了在这一时期两地伊斯兰教关系中的官方联系和民间联系。第三章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影响下,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不断高涨,现代化进程中的东南亚伊斯兰社会面对来自中东伊斯兰思潮的影响做出了不同的反应,也在各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论文以马来西亚为例分析了东南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第四章则根据逻辑时序,以“9·11”事件为背景,集中论述东南亚与中东伊斯兰极端势力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基地组织”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并使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南部、菲律宾南部、及缅甸西南部的伊斯兰极端势力与中东伊斯兰极端势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别进行实证性的分析和论述。第五章论述了“阿拉伯之春”影响下的东南亚与中东的关系。以“阿拉伯之春”的序幕和蔓延为出发点,分析了“阿拉伯之春”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阿拉伯之春”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以及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在此之后,论述了“伊斯兰国”势力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及对东南亚地区反恐合作所带来的挑战。论文最后部分为结语,对东南亚与中东伊斯兰教关系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总结,并预测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归纳出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对当今国际社会秩序构建的启示。

李丽[9](2016)在《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研究》文中指出“边疆”是以国家主权为核心,以国家认同为纽带,以国家利益为取向,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综合因素于一体的邻近国家边界的地域。边疆地区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统称为边疆问题,而解决边疆问题的过程称为“边疆治理”。印度东北边疆是印度最为重要和独特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安全形势敏感脆弱、周边局势紧张严峻,社会文化复杂多元。长期以来印度东北边疆以民族冲突不断、移民问题突出、恐怖主义泛滥、经济长期落后凋敝着称,历来是印度政府、区域内各国以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地区。印度独立以后,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东北边疆制定了若干个政策:独立初期推行“尼赫鲁-艾尔温政策框架”,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以后开始关注东北边疆的安全防守,1971年颁布《印度东北部重组法案》,启动东北边疆的政治重组进程;冷战结束后,开始实施“东向政策”,印度东北边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政治治理方面,印度对东北边疆划定了行政区划,设立了立法与行政机构,成立了多层次的地方自治机构,遏制了民族分离主义组织的行动,整体安全局势好转;在安全治理方面,经历了“从忽视到重视”、“从孤立到合作”、“从混乱到集中”的历史沿革,逐渐确立起明确的国家安全战略,如今东北边疆整体安全局势已趋于稳定,社会暴乱程度明显减弱;在经济治理方面,印度强调“区域协调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针对农业、工业、服务业各领域的现状与问题,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策略,整体经济与各产业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社会文化治理方面,印度着重完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了对东北边疆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东北边疆的多渠道就业,为边疆发展与稳定夯实了社会文化基础。通过对印度东北边疆各方面治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印度东北边疆治理以实现东北边疆和平与繁荣为目标,形成一套多元主体解决多重问题、充分保护部落民权益、注重国际合作的边疆治理新路径。同时,也发现印度东北边疆治理还存在基层自治机构治理不利,犯罪量居高不下,行政管理程序缺乏透明度、官僚阶层腐败严重,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等问题。在对印度东北边疆治理进行系统研究以后,总结了关于边疆治理的一些普遍规律,以期对我国或其他国家相关的边疆治理提供一定有益的借鉴或启示。特别对印度非法侵占中国藏南地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方应有的战略准备。最后提出了扩大我国与印度东北边疆的经济合作,逐步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几点思考。

阿尼沙[10](2011)在《少数民族刑事诉讼程序研究》文中认为一个民主法治国家,不仅要保护多数人权利,更应关注少数人的权利。笔者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法官,深感有责任更有义务去研究司法实践中少数民族刑事诉讼程序,并试图使这种“边缘”研究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笔者首先提出研究少数民族刑事诉讼程序之重要价值,在梳理了民族刑事政策历史发展过程后,从“两少一宽”(即对少数民族犯罪要采取“少捕、少杀、一般从宽”)民族刑事政策的要求出发,去研究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审前程序、审判制度、执行程序的特点。从结构上看本文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是导论,是对中国少数民族的总体认识。借用《美国法律杂志》中的一段话,笔者首先提出了少数民族刑事案件研究的重要价值。从中国少数民族的概念出发,继而谈到我国相关民族政策,这些政策都是与刑事司法活动中少数民族当事人的权利息息相关。第二章就民族刑事政策及与我国主要刑事政策之间关系做了具体论述。笔者首先界定了民族刑事政策的概念,并就古今中外民族刑事政策的历史发展做了细致的比较分析,进而论述中国现代民族刑事政策即“两少一宽”的刑事政策。“两少一宽”的民族刑事政策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严打”刑事政策之间又应注意平衡。实践中,有不少人提出民族刑事政策有违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此,笔者就“两少一宽”的民族刑事政策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公正之关系做了具体论述,说明了民族刑事政策与二者之间关系并不矛盾。第三章是关于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问题研究。从司法实践中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出发,笔者考察了联合国和域外国家在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方面的法制化状况,进而对域外刑事诉讼中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方面规定的功能原因和我国在此方面不足进行了深层分析,进而提出赋予被告人语言防御权、规定程序性制裁措施、对双语的被告人赋予其语言选择权并应强制指定辩护人等方面赋予少数民族被告人特殊防御保障权。笔者进一步从建立我国刑事诉讼少数民族翻译之规则和培养双语法律人才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之具体设想。第四章是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审前程序研究。笔者从立案、侦查、起诉程序、强制措施四个方面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审前程序做了研究,提出了审前程序中应予关注的问题。第五章是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审判制度。笔者首先从少数民族犯罪特点和犯罪成因出发,考察了中国古代关于少数民族的审判制度,并以实证的方法分析我国目前少数民族刑事案件的审判制度以及该审判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而从六个方面提出改进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刑事审判制度的具体构想。第六章是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执行程序。笔者从死刑(立即执行)中的执行理念、监禁刑中的执行理念以及社区矫正中对少数民族罪犯如何成功矫正做了具体论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国内研究少数民族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研究人员、论着、资料很少。笔者在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国外资料,将民族刑事政策的历史发展和国外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方面的法制化情况完整地整理了出来。(2)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刑事审判制度特点和在运行中的问题,笔者亲自去家乡新疆法院实地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3)笔者是一名长期在内地法院工作的少数民族法官,在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审判制度与内地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就此提出的建议更具有操作性。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包括实证分析法、田野调查法、历史文献分析法、案例例证法。本论文可以说是一种“边缘学科”研究,资料少,笔者驾驭多学科的能力有限,期待在以后能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亚克汀病流行情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亚克汀病流行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工具
    (一)核心概念界定
        1.澜湄合作
        2.政治安全
        3.国际机制
    (二)理论分析工具
        1.建构主义
        2.国际机制论
二、“澜湄合作”中政治安全合作的发展与现状
    (一)澜湄合作机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澜湄合作发展的历程
        2.澜湄合作的现状
    (二)“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澜湄合作”中政治安全合作的发展历程
        2.“澜湄合作”中政治安全合作的现状
三、“澜湄合作”中政治安全合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澜湄合作”中政治安全合作存在的不足
        1.政治安全合作的机制化不足
        2.政治安全合作的定位不够明确
        3.政治安全合作的内容不够全面
        4.政治安全合作的形式有待拓展
    (二) “澜湄合作”中政治安全合作存在不足的原因
        1.澜湄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不足
        2.次区域外部势力的干预
        3.“澜湄合作”缺乏专门的政治安全协调机构
四、建构“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一)“澜湄合作”成员国存在领土主权安全问题
        1.澜湄合作成员国之间的领土主权争端问题
        2.澜湄合作成员国内部民族分裂势力问题
    (二)“澜湄合作”成员国面临政权稳定安全的威胁
        1.泰国的政权稳定问题
        2.缅甸的政权稳定问题
        3.柬埔寨政权稳定问题
    (三)“澜湄合作”成员国面临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1.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2.越南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四)“澜湄合作”成员国面临非传统安全中的政治安全问题
        1.军火贩卖问题
        2.毒品生产与贩卖问题
        3.恐怖主义问题
        4.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5.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五、建构澜湄合作框架下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建构澜湄合作框架下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原则
        1.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
        2.尊重政治制度多样性原则
        3.全方位与多层次原则
        4.平等协商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二)加强澜湄合作成员国之间的政治互信
        1.加强澜湄合作成员国之间政治互信的可行性
        2.加强澜湄合作成员国政治互信的前提和方式
    (三)明确政治安全合作机制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
    (四)建立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统一的协调机构
    (五)明确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定位
    (六)拓宽政治安全合作机制中的合作领域
    (七)拓展政治安全合作机制中的合作形式
        1.健全反恐情报信息共享机制
        2.发挥第二轨道外交优势
        3.健全打击极端分裂势力的合作机制
    (八)深化澜湄国家政治安全共同体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祥云县水碘较高地区人群碘营养及甲状腺疾病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祥云县水碘较高地区人群碘营养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二章 祥云县水碘较高地区人群甲状腺功能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三章 TSHR基因内含子1 区域多态性与甲状腺疾病关联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结论
不足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不同水碘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和甲状腺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况
        (一) 多学科交叉的老人研究
        (二) 民族学视域下的老人研究成果
        (三) 有关黄河南蒙古的研究概况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范式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出发
    四、研究思路与文本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田野工作概况
        (三) 文本结构
第一章 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变迁中的社区形态
        一、赛尔龙行政区划变迁
        二、赛尔龙乡镇社区雏形
        三、现代赛尔龙乡镇社区的区位优势
    第二节 “老”牧民与“新”流动
        一、老人移居与社区城镇化过程
        二、老人的移居动因
    第三节 牧区老人与乡镇新居
        一、老年牧民对社区空间的塑造
        二、居所空间营造中的老人需要
        三、老人社会的形成机制与特点
第二章 移居老人家庭生活的变迁
    第一节 远离牧场的承包户主
        一、聚合: 承包制度前的牧区家庭组织模式
        二、离散: 承包后的牧区家庭变化
        三、移居: 分家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流动语境下老人的家庭角色重构
        一、祖孙养育模式的确立
        二、赡养模式的变化
        三、老人的赡养回馈
    第三节 老人移居后的牧区家庭结构
        一、城乡二元家庭结构的建立
        二、三代人代际互动的传承意义
        三、老人社会的代际性延续
第三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交往模式
    第一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邻里互助性
        一、老人交往圈在乡镇情境中的扩大
        二、以互助为核心的交往模式
    第二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多民族互惠性
        一、多民族居处格局与社区发展
        二、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商业互利
        三、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居处互嵌
        四、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文化互鉴
    第三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社会凝聚性
        一、牧区赛马活动中的老人交往
        二、新年节庆中的老人交往参与
        三、老人在牧区重要人生仪式中的参与
    第四节 转郭拉——老人社会交往的典型情境
        一、转郭拉之路——日常活动的空间安排
        二、转郭拉之人——特定空间的互动交往
第四章 本土文化对老人社会适应的支持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碰撞间的老人生活
        一、技术革新在老人生活中的体现
        二、蒙藏医药的健康补偿
        三、文化再造中的老人的困惑与不适
    第二节 牧区老人的民族文化传承
        一、河南蒙旗民族文化传承困惑
        二、老人对本民族意识增强的态度
        三、老人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节 信仰活动在老人适应中的参与
        一、老人的一般性信仰活动
        二、老人在私人空间的信仰活动
        三、寺院及僧众在老人社会中的作用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牧区老人的社会适应
    第一节 生产制度变迁与老人适应
        一、变迁语境下牧区老人对承包制度的认同
        二、老人视野中的承包制度完善路径
        三、生产制度变迁后老人的期许与实践
    第二节 养老制度变迁与牧区养老
        一、我国养老政策变迁
        二、新时代养老政策的趋势
        三、牧区的养老实践
    第三节 老人参与下的新型社区环境构建
        一、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互动关系模型
        二、社区的连接效应与中介属性
        三、在老人参与中构建新型乡镇社区
第六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与发展
    第一节 老人社会的流动性特质
        一、流动与流动人口定义界定
        二、老人移居与城乡流动
        三、乡镇老人与空巢老人
    第二节 老人社会的存续性问题
        一、影响老人社会存续的要素
        二、存续的补偿可能性
    第三节 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与转变路径
        一、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
        二、老人社会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路径
结语: 老人与海——老人的积极应对与社区发展
    一、老人与家庭居住形态
    二、老人与文化权威形态
    三、老人与新型社区构建
附录1 报道人及样本汇总表
附录2 问卷
附录3 当地政府有关养老规范及概念
附录4 我国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文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一)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起源研究
        (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迁徙流动研究
        (三)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研究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几点认识
    三、论文涉及的时空范围及研究范畴
        (一)时间
        (二)空间
        (三)泰—傣族群及族际关系研究范畴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及意义
        (一)创新点
        (二)意义
第一章 公元6世纪—18世纪傣—掸族群的交错互动
    第一节 公元6世纪—12世纪傣—掸族群的发展与交融
        一、南诏时期傣—掸族群的迁徙流动与族际关系
        二、部落联盟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关系
    第二节 公元13 世纪—18 世纪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互动
        一、元朝的经营与傣—掸族群族际关系的整合
        二、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分化与变迁
第二章 公元13世纪—18世纪阿洪姆人的西迁及其在阿萨姆地区的流变
    第一节 傣—掸族群西迁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一、阿洪姆人的西迁与阿洪姆王国的建立
        二、阿洪姆人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第二节 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及其分化流变
        一、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
        二、阿洪姆人的印度化特征
        三、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同源异流的结局走向
第三章 19世纪—20世纪中叶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分化、聚合与涵化
    第一节 从“边地”到“国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跨境民族的形成
        一、中缅边界的形成
        二、中印东段边界
        三、印缅边界的形成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族群分化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国民政府对傣族地区的经营
        二、英国殖民者对掸族的间接统治
        三、英国殖民者对阿洪姆人的直接统治
        四、泰—傣族群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外来移民与泰—傣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一、近代边疆危机驱动下的云南移民与傣族的涵化
        二、缅甸掸邦地区的移民与掸族的涵化
        三、英属阿萨姆地区的移民与阿洪姆人的涵化
        四、泰—傣族群与本土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第四章 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点及对中缅印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 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征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民间经济往来是泰—傣族群交错互动的助推器
        三、对抗、联合和融合并存的族际政治关系
        四、同源异流是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主流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现代中缅印关系的启示
        一、泰—傣族群的信仰互动是构建中缅印“和谐周边”的文化纽带
        二、以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促进中缅印的国际合作
        三、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中缅印关系的挑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诺山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史研究综述
        一、基诺山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二、基诺山环境和基诺族研究文献综述
        三、基诺山环境和基诺族研究学术回顾
        四、环境史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四节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攸乐同知与清代基诺山的环境
        一、攸乐同知的设置
        二、攸乐同知的裁撤
        三、攸乐同知的兴废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聚落变迁与清代基诺山瘴气分布的特点
    第三节 “种茶好猎”、刀耕火种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一、“种茶”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二、“好猎”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三、刀耕火种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四、采集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社会关系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民国时期基诺山自然环境的个案分析
        一、蛮海:姚荷生考察所见的基诺山人与自然
        二、曼漂:聚落变迁与环境问题
        三、卡高田与嘎哩果箐
    第二节 基诺族起义与基诺山环境
        一、基诺族起义的原因与环境问题
        二、战争与环境
    第三节 民国时期基诺山环境认知的深化
        一、外来力量对基诺山自然环境的扰动
        二、对自然环境调查研究的加强
        三、环境认知的深化:以瘴气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49 年以来基诺山的环境变迁
    第一节 1949 年以来基诺山山区改造与扶贫开发
        一、山区改造
        二、扶贫开发
    第二节 刀耕火种的变迁
        一、毁林开荒与刀耕火种的演变
        二、“以林为主”与刀耕火种的渐行渐远
        三、刀耕火种的遗存
    第三节 普洱茶的发展演变
        一、缓慢恢复期(1949-1979 年)
        二、产业培育期(1980-1999 年)
        三、高速增长期(2000-2007 年)
        四、稳定发展期(2008 年以来)
        五、基诺山普洱茶历史演变的环境史内涵
    第四节 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演变
        一、狩猎的传承发展
        二、野生动物保护
        三、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演变
    第五节 瘴气的消除与聚落变迁
        一、1949 年以来基诺山的聚落变迁
        二、基诺山聚落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六节 “以林为主”与橡胶种植演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族环境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第一节 民族与环境的互动演变
        一、环境对民族的影响
        二、民族对环境的改造
    第二节 环境变迁的向度性
        一、基诺山森林覆盖率的演变
        二、基诺山橡胶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基诺山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
    第三节 基诺山环境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基诺山“森林交换”的驱动因素
        二、基诺山“森林交换”的动力机制探讨
    第四节 民族环境史建构初探
        一、民族环境史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民族环境史研究的对象和主题
        三、民族环境史研究方法
        四、民族环境史研究的前景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基诺山田野调查图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与研究方法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方法
        (三) 田野调查点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景颇族历史文化研究现状
        (二) 景颇族艺术研究现状
        (三) 景颇族族群认同相关研究
    三、关键词、概念与理论梳理
        (一) 景颇族
        (二) 视觉艺术及本文研究范围
        (三) 艺术与族群研究相关理论综述
        (四) 景颇族的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区分
第一章 景颇族艺术的生境及视觉形式
    第一节 景颇族艺术生产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景颇族传统艺术的视觉形式
        一、服饰及纺织
        二、绘画与雕刻
        三、民居建筑
        四、仪式与舞蹈
        五、手工器物
        六、装饰
    第三节 景颇族视觉艺术的特征
        一、景颇族艺术的实用美与象征性
        二、景颇族艺术视觉表达重复之规律性
        三、族群求同精神导致简朴粗犷之制作形态
第二章 景颇族视觉艺术不同历史时期的族群认同塑造
    第一节 1949年前的他者认同:文献中的视觉表述
        一、唐宋元时期以地域或外形描述为主
        二、明清时的服饰装饰细节及习俗印象
        三、民国时的综合表述与自我认同产生
    第二节 1949-1979:频繁政治文化改造与艺术隐匿
        一、积极国家认同:“直接过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二、消极国家认同:大跃进、文革与政治边防等运动
    第三节 1979年后视觉艺术展演下的族群认同建构
        一、政治经济转型与传统文艺的复兴
        二、文化传承及重构需求:文化展演中的视觉艺术
        三、当下社交网络中的日常文化展演
第三章 视觉艺术的族群意识呈现
    第一节 图示造型表达的思想观念
        一、动植物图示中的族群自然观念——共生观
        二、服饰造型与族群审美观念——实用、集体认同、自然即美
        三、原始图画文字中的鬼魂观——万物有灵
    第二节 仪式及其象征符号揭示的族群文化模式
        一、仪式中的物与文化意象关联
        二、仪式所形塑的文化记忆与族群情感
    第三节 文化标识与认同标记
        一、装饰、图案和色彩构成视觉共识
        二、认同标记的形成及作用
第四章 目瑙纵歌及其视觉表达构建“中国景颇族”
    第一节 景颇族核心文化品牌:目瑙纵歌
        一、目瑙纵歌的历史渊源
        二、族群核心文化品牌的确立
    第二节 目瑙纵歌文化展演的视觉传达
        一、目瑙纵歌的视觉场域
        二、图像化的仪式象征符号
    第三节 全族仪式:聚拢者
        一、祖源召唤与文化传播:口传神话、文化母题演绎
        二、维系、团结和鼓励族群力量以求更多资源
第五章 社会关系中的实物符号表征
    第一节 物象与社会关系构建
        一、仪式性财物在景颇族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物语:树叶信及绿叶礼物
    第二节 礼物流动与族群身份
        一、姆尤·达玛社会关系中的礼物交换
        二、山官·百姓身份中的礼物交换
    第三节 艺术物品生产与身份表达
        一、家庭中的艺术品制作与性别差异
        二、董萨(祭司)阶层与集体艺术生产
结论
    一、景颇族视觉艺术对族群认同所起之作用
    二、景颇族族群认同现状及问题
    三、艺术对族群认同理论的补充思考
附图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缘起及背景
        (一)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多元与中华民族一体发展的现实背景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
        (三)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民族教育失谐发展的现实矛盾
    二、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文献的总体分布
        (二)国内相关主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三)国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四)已有研究述评
    四、主要概念及其关系界定
        (一)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
        (二)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教育
        (三)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标
第一部分 现实考量: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一、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特征
        (二)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概析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我国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宏观现实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三)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成因分析
        (四)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负面效应
    三、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一)宏观课程设计中多元民族文化的相对缺失
        (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以教科书为代表—教学内容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四)民族语言在教学中运用的问题及分析
    四、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一)凉山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调查
        (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的理念与技能问题
        (三)民族地区缺乏民汉双语教师问题
        (四)民族地区代课教师的现状与分析
    五、学业失败与认同迷失:民族儿童和谐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的文化学分析
        (二)少数民族儿童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六、反学校文化:民族地区和谐学校构建中的不和谐音
        (一)“反学校文化”的涵义与类型
        (二)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成因分析
        (三)反学校文化对民族儿童和谐发展的影响
        (四)研究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教育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依据:从理论基础、政策法规到国际比较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二)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到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四)从和合论到和谐教育思想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文化与教育层面的解读
        (二)我国现行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法律和法规
        (三)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三、国外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实践与比较分析
        (一)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二)冲突与融合:法国的多元文化和谐之旅及其现实困境
        (三)变革与发展中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和谐教育
        (四)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多元文化教育实践
        (五)印度的多层次种族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六)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政策、实践之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 均衡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和谐的宏观构建
    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一)公平、社会公平与教育公平
        (二)教育公平的历史与现实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基于教育公平的现实追求
    二、均衡发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环境建构
        (一)教育公平与和谐: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二)均衡发展是民族地区教育公平与和谐的宏观前提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三、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路径解析
        (一)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政策建构
        (二)着眼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推动民族教育立法
        (三)促进教师良性流动,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区域内师资配置失衡问题
        (四)构建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体系,促进教育资源和谐共享
        (五)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搭建民族地区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重要平台
第四部分 和而不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和谐建构
    一、和谐取向的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
        (一)学校教育与学校文化
        (二)民族地区学校文化特征分析
        (三)于多元中求和谐: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二、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与民汉双语教学
        (一)语言文字与文化传承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双语现象概析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少数民族和谐双语教学
        (四)双语教学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五)提高民汉双语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三、基于多元文化的和谐课程建构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多元文化教育
        (二)民族学校课程文化与民族儿童和谐发展
        (三)民族学校多元和谐课程的建构策略
    四、课堂教学中的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
        (一)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基本特征
        (二)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建构策略
    五、引领和谐: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二)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的专业化标准
        (三)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跨文化教师培养策略
第五部分 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之鹄的
    一、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文化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道德教育
        (三)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四)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和谐人格养成(个性发展)
        (五)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
    二、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
        (一)认同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二)关于民族文化的同质性
        (三)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实
        (四)从民族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各民族学生多层次文化认同的建构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念
        (一)多元一体
        (二)辩证扬弃
        (三)美人之美
        (四)和而不同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个体层面)
        (一)认知(知识)目标
        (二)技能目标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四)价值观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参与科研工作情况

(8)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理论与相关概念
        一、理论依据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四节 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东南亚伊斯兰教的起源及其与中东的早期关系
    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伊斯兰体系的形成
        一、伊斯兰教及其特点
        二、伊斯兰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入与传播
        一、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入
        二、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
        三、东南亚伊斯兰教传入和传播早期与中东关系的特点
    第三节 西方殖民统治时期的东南亚与中东
        一、伊斯兰文明的衰落
        二、殖民统治下的东南亚与中东
    小结
第二章 二战后的东南亚与中东
    第一节 殖民体系的崩溃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一、伊斯兰世界的危机
        二、东南亚地区民族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二战后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
        一、官方的联系
        二、民间的联系
    第三节 东南亚民族主义中的伊斯兰教因素
        一、印度尼西亚
        二、马来西亚
        三、文莱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70至90年代的东南亚与中东
    第一节 20世纪70至90年代的中东伊斯兰世界
        一、伊斯兰世界的变化
        二、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下的东南亚与中东
        一、东南亚地区发展的困境
        二、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对东南亚的影响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后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
        一、官方的联系
        二、民间的联系
    小结
第四章 “9·11”事件后的东南亚与中东
    第一节 动荡中的中东伊斯兰世界
        一、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
        二、中东主要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和恐怖组织
    第二节 东南亚伊斯兰极端组织与中东的关系
        一、中东伊斯兰极端思想向东南亚传播的途径
        二、东南亚伊斯兰极端势力
        三、“基地组织”对东南亚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影响
    第三节 东南亚伊斯兰极端势力的个案分析
        一、印尼伊斯兰极端势力与中东
        二、马来西亚伊斯兰极端势力与中东
        三、泰南伊斯兰极端势力与中东
        四、菲律宾摩洛伊斯兰极端势力与中东
        五、缅甸若开伊斯兰极端势力与中东
    小结
第五章 “阿拉伯之春”影响下的东南亚与中东
    第一节 “阿拉伯之春”
        一、“阿拉伯之春”的发生和原因
        二、“阿拉伯之春”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
    第二节 “阿拉伯之春”影响下的东南亚
        一、“阿拉伯之春”对东南亚的影响
        二、“阿拉伯之春”对东南亚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三节 “伊斯兰国”与东南亚
        一、“伊斯兰国”向东南亚的蔓延
        二、“伊斯兰国”对东南亚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影响
        三、东南亚国家反恐面临的挑战
    小结
结语
    一、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发展特征和趋势
    二、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启示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9)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理论和方法
    四、突破与创新
    五、重点与难点
    六、相关说明
第一章 边疆与边疆治理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边疆的含义和特征
        一、边疆的含义
        二、边疆的特征
    第二节 边疆问题与边疆治理
        一、边疆问题
        二、边疆治理
        三、边疆治理的主体与基本模式
第二章 印度东北边疆及其特殊性
    第一节 印度东北边疆概况
        一、印度东北边疆的位置与面积
        二、印度东北边疆的行政区划
        三、印度东北边疆的人口
        四、印度东北边疆的民族与部族
        五、印度东北边疆居民的宗教和语言
    第二节 印度东北边疆的边疆问题与特征
        一、印度东北边疆是印度地缘政治最为复杂多变的边疆地区
        二、印度东北边疆是印度安全形势最为敏感脆弱的边疆地区
        三、印度东北边疆是印度民族与移民问题最为严峻的边疆地区
        四、印度东北边疆是经济发展最为滞后的边疆地区
第三章 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政策演变
    第一节 印度东北边疆的早期治理政策
        一、英殖民政府对印度东北地区的统治
        二、印度自治领时期的治理政策:接管东北边疆政权、归并土邦
    第二节 “尼赫鲁-艾尔温政策框架”(1947-1961年)
        一、“尼赫鲁-艾尔温政策框架”出台的历史背景
        二、“尼赫鲁-艾尔温政策框架”的指导思想
        三、“尼赫鲁-艾尔温政策框架”的主要内容
        四、对“尼赫鲁-艾尔温政策框架”的评价
    第三节 “安全优先方略”(1962-1970年)
        一、“安全优先方略”出台的历史背景
        二、“安全优先方略”的主要内容
        三、对“安全优先方略”的评价
    第四节 “印度东北部重组法案”与政治重组(1971-1990年)
        一、印度对东北边疆政治重组的理念与政策出发点
        二、印度对东北边疆政治重组的历史进程
        三、配合政治重组的经济发展范式
        四、对东北边疆政治重组政策的评价
    第五节 “东向政策”与印度东北边疆的新机遇(1991年-今)
        一、印度东北边疆在“东向政策”中的地位
        二、“东向政策”给印度东北边疆带来的发展机遇
        三、对“东向政策”推行之下印度东北边疆发展的评价
第四章 印度对东北边疆政治治理的政策与实践
    第一节 印度对东北边疆的行政管理
        一、划分印度东北边疆的行政区域
        二、在印度东北边疆设立起立法与行政机构
        三、赋予东北边疆各邦特殊权利
    第二节 印度东北边疆多层次的地方自治
        一、宪法“第六附表”规定的地方自治机构
        二、国家层面的地方基层自治机构
        三、邦法律框架内成立的地方自治机构
第五章 印度对东北边疆安全治理的政策与实践
    第一节 印度东北边疆安全治理理念的历史沿革
        一、从忽视到重视:20世纪50-80年代印度东北边疆的安全治理
        二、从孤立到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后印度东北边疆的安全治理
        三、从混乱到集中:新世纪以来印度东北边疆的安全治理
    第二节 印度东北边疆的军事部署
        一、部署正规军事力量,增强边疆防御实力
        二、组建准军事部队,维护边疆社会稳定
        三、成立武警部队,提高戍边警备力量的专业化程度
    第三节 印度东北边疆的边境管理措施
        一、设立边境哨所
        二、建隔离墙
        三、强光照明
        四、修建战略公路
        五、开展与邻国的双边安全合作
    第四节 印度对东北边疆民族分离主义问题的治理措施
        一、印度的民族政策及其对解决东北边疆民族问题的影响
        二、印度治理东北边疆民族分离主义的主要措施
        三、印度治理东北边疆民族分离主义的辅助措施
第六章 印度对东北边疆经济治理的政策与实践
    第一节 东北边疆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印度对东北边疆经济治理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治理目标:经济发展指标到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治理理念:包容性增长
        三、治理模式:参与式治理
        四、发展资金:以中央拨款为主
    第三节 印度东北边疆各产业的治理措施
        一、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治理措施
        二、工业的治理措施
        三、服务业的治理措施
        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第七章 印度对东北边疆社会文化治理的政策与实践
    第一节 印度东北边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措施
        一、地方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措施
        二、鼓励私人资本进入公共医疗服务体系
        三、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四、注重疾病预防和保健宣传工作
        五、推进具体医疗服务项目
    第二节 东北边疆教育发展措施
        一、设置专门管理机构,组建“东北地区教育委员会”
        二、增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
        三、创新办学机制,提升办学水平
        四、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五、提升师资培训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六、对东北边疆学生予以财政资助,确保获得平等教育机会
    第三节 积极推动东北边疆的多渠道就业
        一、推进职业教育和培训,为促进就业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
        二、发挥本地优势与特色,推动体育发展与培养青年运动员
第八章 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评价与思考
    第一节 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模式与特征
        一、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模式
        二、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特征
    第二节 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成就与问题
        一、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成就
        二、印度东北边疆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启示与思考
        一、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启示
        二、印度东北边疆治理对我国的影响与相关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少数民族刑事诉讼程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研究之价值
        一、研究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的必要性
        二、研究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的意义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
        一、民族与种族概念辨析
        二、语言、文化、思维和民族心理对少数民族当事人之影响
        三、中国少数民族概念的出现及使用
    第三节 我国相关民族政策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三、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第二章 民族刑事政策的历史发展及与相关刑事政策之关系
    第一节 民族刑事政策与刑事政策
        一、刑事政策概念比较及中国刑事政策基本体系
        二、民族刑事政策概念诠释及与刑事政策之关系
    第二节 中外民族刑事政策的历史发展及其比较分析
        一、中国民族刑事政策的历史沿革
        二、国外民族刑事政策过程演变
        三、中外民族刑事政策历史发展比较分析
    第三节 中国现代民族刑事政策——“两少一宽”的刑事政策
        一、现代民族刑事政策的原则
        二、“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的涵义及其对诉讼程序之影响
    第四节 现代民族刑事政策与相关刑事政策之关系
        一、“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关系
        二、“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与“严打”刑事政策的关系
    第五节 现代民族刑事政策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关系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涵义
        二、平等权在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上的体现
        三、现代民族刑事政策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关系
    第六节 现代民族刑事政策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一、司法公正的内涵
        二、现代民族刑事政策与司法公正之关系
第三章 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问题研究
    第一节 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确立和适用
        一、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立法规定
        二、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含义和实行该原则之意义
        三、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体现——刑事诉讼活动中的翻译
    第二节 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刑事诉讼活动中翻译问题重重
        二、死刑制度改革凸显双语专业人才短缺和招进数量不足,相关法律法规翻译工作滞后
        三、少数民族混居地区法律人才缺乏,对维稳工作带来挑战并导致民族矛盾加深
    第三节 联合国和域外国家在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方面的法制化
        一、联合国相关文件对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法制化
        二、域外国家在审理国内少数民族刑事案件中关于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法制化状况
        三、对域外刑事诉讼中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方面规定的功能原因分析
        四、我国民族语言诉讼原则不足之深层原因分析
    第四节 赋予少数民族被告人种种特殊防御保障权
        一、在诉讼各个阶段赋予被告人语言防御权
        二、对违反被告人语言防御权的程序性违法行为应规定程序性制裁措施
        三、对双语的被告人赋予其语言选择权
        四、对双语的少数民族被告人法律应强制指定辩护人
    第五节 完善我国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之设想
        一、建立我国刑事诉讼少数民族翻译之具体规则
        二、培养双语法律人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审前程序研究
    第一节 立案
        一、对涉少数民族轻微刑事案件立案时予以把关,确立未成年人特别保护原则
        二、被害人私力惩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在立案时应予以批评或处罚
    第二节 侦查
        一、禁止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讯逼供,确立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二、保障少数民族犯罪嫌疑人的程序性权利
    第三节 起诉程序
        一、加强起诉便宜制度的适用
        二、对少数民族刑事案件加强法律监督职能
    第四节 强制措施
        一、考虑民族特点优先使用轻微措施,减少逮捕率
        二、防止超期羁押和变相骗取保证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审判制度
    第一节 少数民族犯罪特点和犯罪成因分析
        一、少数民族涉及的刑事案件类型
        二、犯罪成因分析
    第二节 中国古代关于少数民族的审判制度
        一、少数民族审判机构
        二、对少数民族的专门管辖
    第三节 我国目前关于审理少数民族刑事案件的审判制度
        一、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代表的刑事审判制度考察—民汉双语系案件
        二、内地审理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审判制度考察
    第四节 审理少数民族刑事案件审判制度的实施现状
        一、民族地区刑事审判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内地审理少数民族刑事案件审判制度存在的问题——翻译
        三、两种审判制度共同存在的问题—诉讼公正与效率
    第五节 改进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刑事审判制度的具体构想
        一、消除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中的误区
        二、认识少数民族刑事法官的作用
        三、规范少数民族法官的法庭语言
        四、在审判中体现民族刑事政策,并应体现诉讼的民主性
        五、对涉少数民族案件坚持公正优先,兼顾效率并积极寻找诉讼效率的实现途径
        六、关注涉少数民族案件中的刑事和解
第六章 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执行程序研究
    第一节 死刑(立即执行)中的执行理念
        一、对少数民族罪犯执行死刑应当符合其民族风俗
        二、尊重少数民族丧葬方式
    第二节 监禁刑中的执行理念
        一、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强调对少数民族罪犯实行区别对待
        二、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政策
    第三节 社区矫正
        一、社区矫正之涵义及其重要意义
        二、社区矫正中西方发展比较
        三、涉少数民族案件中的社区矫正
结论
参考文献

四、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亚克汀病流行情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研究[D]. 郑宽.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祥云县水碘较高地区人群碘营养及甲状腺疾病相关性研究[D]. 史亮晶. 大理大学, 2021(09)
  • [3]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D]. 于晋海. 兰州大学, 2019(02)
  • [4]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D]. 邹念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研究[D]. 董学荣. 云南大学, 2018
  • [6]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D]. 罗瑛. 云南大学, 2017(07)
  • [7]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D]. 贺新宇. 西南大学, 2016(04)
  • [8]当代东南亚与中东的伊斯兰教关系研究[D]. 王文俊. 云南大学, 2016(12)
  • [9]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研究[D]. 李丽. 云南大学, 2016(01)
  • [10]少数民族刑事诉讼程序研究[D]. 阿尼沙.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聚居地阿克丁病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