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南澳科技兴海示范基地

走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南澳科技兴海示范基地

一、走生态养殖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南澳科技兴海示范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吴丹洁[1](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迈入21世纪,各国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高度重视,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方向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研究福建省海洋经济纵深发展的理论机制,对丰富和深化海洋经济理论体系,对促进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海洋强国都有重大意义。目前海洋资源开发已步入高效开发应用的时期。经济发展受到陆地资源缺口日益扩大、社会需求不减反增、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会走向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为实现海洋经济展的新突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海陆再平衡是新时期深化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的战略需要。在新机遇、新挑战面前,探讨推进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论文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综合运用产业经济、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海洋经济等相关理论,采用归纳与演绎推理、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沿着理论阐释——现实分析与评价——路径选择的思路展开。本文核心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国内外海洋经济研究进展,阐释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海洋经济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和“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文献梳理和述评,研究发现将海陆经济一体化与再平衡的研究较少,研究中存在着重应用轻理论的现象,结果导致目前理论研究滞后和不足,本论文研究福建省海洋经济纵深发展的理论机制,凝练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提炼、丰富和深化海洋经济理论体系。本论文阐释了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中蕴含的海陆再平衡战略思维:在以海带陆、陆海联动,陆海经济共同发展、良性循环的框架下,推动福建省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强化,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落实,海洋经济与内陆经济协同发展,海洋经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发展,推动海洋经济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扩大开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第二部分,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历程、现状描述,发展评价与实证研究。在分析了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同时提出福建省海陆统筹发展的评价模型,通过两个模型的对比评价分析,得出2010年以后,海陆经济逐渐呈现协调发展态势,海洋经济需要深度调整,通过海陆再平衡的战略思维,加强海陆联动,促进优质要素向海集聚,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第三部分,以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体系化的路径:融入“一带一路”、海洋经济深化合作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促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而言,论文实现了系列层面的创新。一是研究视角上,研究主要指出海陆再平衡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战略思维;二是理论框架上,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理论框架,在海陆联动、良性循环的框架下,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之间的要素有效流动与协同发展、海峡两岸合作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升级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借助并助力“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以全面协调、可持续、高质量的海洋经济发展态势,海洋经济迈向深化发展;三是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体系化的路径与政策建议。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要融入“一带一路”、海洋经济深化合作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海洋高新技术人才,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的体系化政策建议。

林晓燕[2](2013)在《基于生态足迹的海岛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以广东南澳岛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实现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科学的定位和可持续的开发,而首要条件是对旅游地的旅游可持续能力进行合理测度。本文采用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较为前沿的生态足迹方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引入六个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来定量衡量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程度;通过理论梳理进行了模型设定和验证,并通过对广东南澳岛的旅游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承载力进行测度,探讨海岛旅游的发展问题。研究发现:广东南澳岛平地面积仅占全岛6.4%,山地面积占主导,草地的供给远小于需求,生态承载力较弱;旅游生态足迹因为目前略显无序的开发而相对较大,其中旅游者的规模、空间行为、饮食结构、住宿设施的规模、档次以及当地居民人口数等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旅游生态足迹中,化石能源地所占比例较大,说明旅游活动能源消耗对南澳岛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旅游餐饮、旅游交通和旅游购物这三个生态足迹占了旅游生态足迹的绝大部分,旅游住宿和旅游观光所占比例较小;对比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承载力,发现其生态现状是略有生态盈余,有进行旅游开发的潜力。但随着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强,旅游人口的增长,其旅游生态足迹的增加将在所难免,减少人均旅游生态足迹是当地旅游开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因此,减小旅游餐饮、交通以及购物的生态足迹,增加旅游住宿和旅游观光设施的建设对于平衡旅游生态足迹总量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测度结果可得,在广东南澳岛倡导生态旅游开发势在必行,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双重现实意义。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南澳岛为代表的我国海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和保障建议,期望为当地政府、旅游企业乃至旅游者们找出保护和发展双赢的方法与手段。

王夕源[3](2013)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半岛濒临黄海和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有长达3345千米的海岸线,近海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千米,海湾200多个,渔业资源丰富,近海渔业生产是半岛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山东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蓝色经济的发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率先提出建设“海上山东“的发展战略,为蓝色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掀起了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热潮。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作为半岛蓝色经济重要组成的近海渔业生产,如何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山东半岛要合理解决海洋环境、渔业生存与经济发展问题,首先要保证现有渔业资源免受进一步破坏。在开发和利用渔业资源时,既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又要考虑渔业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建构一个高效有序的渔业循环经济体系,用全新的思想理念指导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选择实用而有效的最佳模式及措施来发展渔业,以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由此,海洋生态渔业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渔业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实践方法不断创新,经济与社会效益不断显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空间资源综合优势明显,海洋生物、能源矿产资源富集,海洋人文资源底蕴深厚,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具备发展海洋生态渔业的条件和优势。本文立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渔业发展的现状,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等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与方法探讨,首先从蓝色经济和海洋生态渔业的基本概念及其现代涵义入手,结合山东半岛海洋渔业及生态渔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了蓝色经济与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内在联系,通过山东半岛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的SWOT分析,依据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目标体系和模式选择,探索研究并提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研究提出了“海洋生态渔业”的创新概念,建立了“海洋生态渔业”的发展理论模型与途径。还提出了创建“禁渔区”或“海洋生态渔业自然保护区”的法规措施等。

练薇薇[4](2012)在《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苏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传统开发利用以围垦种养为主,开发模式单一、层次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逐步成为沿海地区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因此,加强对沿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沿海滩涂资源是江苏省的一大优势,构成了一道“黄金海岸”。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化、工业化的加剧,耕地日益锐减,土地资源的约束作用日益体现。这一体现在江苏省尤为突出。因此人们的目光纷纷投向沿海滩涂,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滩涂开发利用逐步向深度进军,向广度拓展,开发利用速度在不断加快,开发利用模式也逐渐多样化,开发利用效益不断提高。沿海滩涂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滩涂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充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优势,做足做好沿海滩涂的文章,是江苏最为现实的选择。本研究通过对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历史、现状的分析,对比国际国内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并结合江苏实际,提出推进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对策和措施.本研究对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做相应的理论探讨和对比分析,旨在探索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思路。

台州市人民政府[5](2012)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台政发[2011]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求和有关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十二五"期末前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

崔志华[6](2010)在《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赣榆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县域生态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是摆脱区域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生态县的概念、内涵和县域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初步建立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理论体系,完善县域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提出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模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环境不公平指数对江苏欠发达地区的综合发展能力和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走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江苏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的原理和方法。以赣榆县为研究地域单元,应用多学科理论与技术,采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赣榆县县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状态,通过建立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应用相关分析法和指数综合加权法对赣榆县2000-2006年的生态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赣榆县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建设目标和建设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体系,探索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重点、措施与建设模式。

倪国江[7](2010)在《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地球陆地资源的渐趋减少,拥有丰富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海洋,在承载和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中的主角地位日益彰显。作为海洋开发的基本手段和支撑力量,海洋科技也因而成为最具创新活力的重要领域之一和国家竞争的焦点。但传统的仅追求经济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在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得海洋资源过度消耗,海洋生态恶化,海洋环境污染急剧,海洋面临沉重的压力和危机。海洋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价值及其资源、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得海洋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海洋开发最为耀眼的主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要求人们在发展和应用海洋科技谋求海洋利益的同时,必须对海洋科技创新进行生态和伦理视角的系统思考,通过海洋科技政策的创新和变革,激励和引导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以充分强化海洋科技的积极作用,弱化或规避其负面效应,支撑和推动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资源和能源的“瓶颈”约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对于破解沉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奠定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能否建成“海洋强国”以及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中国海洋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是大力提升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应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大潮流,论文以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为基点,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目的在于通过明确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从服务和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提出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以及优化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策略,以引导催生特色鲜明、优势显着的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体系,支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事业。论文的基本思路是试图勾勒形成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为支撑、以生态化为方向的海洋科技战略创新模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在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上,针对海洋科技创新双重性特征,提出了生态化创新的观点,尝试建立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支撑——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围绕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对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翔实客观的总结分析,研究提出了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三,总结分析了中国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的创新进展及问题,研究分析了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现状与不足。第四,以推动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需要为目标,以培育和建立生态化海洋科技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主线,研究提出了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第五,围绕构建完善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科技体制、法规政策、创新平台、科技合作、人才队伍、社会创新意识、战略评估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的创新成果可能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框架下,提出了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生态化转向的观点,初步构建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整理分析大量文献材料及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对国际海洋科技领域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及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翔实客观的比较分析研究;三是研究提出了涉及科技体制、法制环境、创新平台、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人才建设、社会科技意识等方面的优化建议,以期对构建完善的中国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有所裨益。

王明舜[8](2009)在《中国海岛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现途径研究》文中提出在依托沿海发达经济区发展的基础上,海岛以其特有的区位、资源和环境优势,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海岛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丰富,既是我国开发海洋的天然基地,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走向海洋的先遣地和海外经济通向内陆的“岛桥”,特别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确立“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决策、将海洋经济作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以来,海岛的战略地位更加提出。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对海洋工作的重视,海岛开发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海岛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同时也为我国海岛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我国海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虽然结构演变的路径不尽相同,但部分海岛已经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形态;海洋新兴科技产业的不断壮大,为我国海岛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港口、风力发电、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落户海岛,海岛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向纵深拓展,改变了海岛传统产业结构,为海岛经济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海岛根据各自的资源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相继提出了特色发展战略,成为我国海岛经济发展的新的亮点;目前,我国海岛立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加之以前颁布的海岛管理制度,必将成为规范我国海岛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我国海岛开发将改变无序、混乱的状态,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目前,关于海岛经济发展的理论日臻成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海岛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已成为指导我国海岛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我国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理论的阐述,并且在实践中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措施。生态经济理论无疑是我国海岛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理论,海岛具有明显的生态系统的特点,与陆域相比,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同时也是我国海岛开发必须遵守的原则。随着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海陆一体化理论的提出,如何海岛区域协调发展,必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岛陆区域和内陆区域有明显的不同,内陆的区域经协调发展不完全适合岛陆的具体情况,因此,在理论指导上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在我国海岛经济发展中,各个地区在发展的模式上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为我国海岛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提供十分宝贵的经验。比较各个海岛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实践,从理论上进行提升,可为海岛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不同的理论对海岛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指导意义,其实现的途径也各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发展,前提是持续,其要求是海岛经济的发展不仅要考虑今天的发展,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其具体的实现途径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生态经济理论要求是,海岛经济发展要考虑海岛生态系统的特征,开发的过程中,环境保护是根本,其实现途径是实行海岛绿色工程,发展海岛生态渔业,创建海岛生态保护区,建设海岛生态环保业等。区域经理论的出发点是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之间由于资源配置的趋利性,往往导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带了诸多社会问题。其基本要求是通过要素在区域间的重新分配,加强区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其具体实现途径是通过制定区域政策,实行区域统一规划,加强区域之间产业联动等形式,实现海岛区域内的协调发展。任何经济模式的实现离不开国家和地区政策的支持。实现我国海岛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国家和各地政府责无旁贷。完善我国海岛立法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目前国家和各地政府最紧迫的任务,同时,国家和各地政府要做好定位,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为我国海岛经发展的服务上,制定各项优惠措施、加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等,也是我国海岛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吴健鹏[9](2008)在《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的结构分析与策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人口增长、陆地资源短缺和陆域开发空间日益缩小,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将成为21世纪缓解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广东是海洋经济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实力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规模较大的海洋经济实力与门类齐全的海洋产业体系等先发优势,具备向海洋经济强省跨越的基础和条件。本文以广东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探讨广东如何实现由海洋经济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跨越的战略性转变。文章首先对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阐析,奠定全文论述的理论基础。接着文章分三部分层层深入,对广东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结构作全面分析:先从海洋资源、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结构和海洋经济区域布局等对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作一般分析;再从实证角度对广东海洋产业结构作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与效益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海洋主导产业,区位熵分析确定海洋优势产业:最后从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与产业地位、海洋科技竞争力及地区差距变动等对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竞争力作省际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广东发展海洋经济具备海洋资源丰富、发展基础雄厚和先发优势明显等基础与优势,同时面临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科技实力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资源环境恶化、国内竞争激烈等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新形势下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应对策略与保障措施。

徐小玲[10](2007)在《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全球变化的加剧,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显着增强,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实践需要互动双赢。作为典型的生态敏感区和特殊的生态功能区,三江源地区是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生态安全的“生态阀”,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滞后的地区,生态恶化形势严峻,生态难民逐年增多,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展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研究,探讨该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人类活动的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机制、互动模式、产业政策等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应用实测数据、实地入户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运用Excel、SPSS软件和图表分析法、多元回归方法、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判别函数、问卷调查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变化特征,模拟径流量变化并分析其人为影响程度,评价各县的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及三者之间的互动程度并判别其互动关系类型,探讨经济与生态互动机制、互动发展模式。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有意义的结论:(1)近47年来三江源地区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蒸发量呈微弱减少趋势,不同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趋势不同。平均升温率为0.0195℃/a,升温0.7℃。冷季和暖季分别升温0.8℃和0.5℃,冷季升温贡献率达61.54%。气温由外向内递减。降水量平均递减率为0.4449mm/a,减少28.8mm。干季降水量平均递增率为0.3436mm/a,湿季降水量平均递减率为0.459mm/a。湿季降水减少贡献率达92.55%。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蒸发量平均递减率为0.635mm/a。干湿季蒸发量平均递减率分别为0.6471mm/a和0.3815mm/a,湿季蒸发减少贡献率70.15%。蒸发量在长江、澜沧江源区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黄河源区由北向南递减。近47年气候趋于暖湿,90年代以来气候趋于暖干,近5年来气候趋于暖湿。(2)根据径流量累积曲线,1982年以前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较小。用多元线性回归模拟径流量,1958~1982年黄河沿和吉迈年径流量模型分别为y=87.6827+0.0129x1+3.2988x2-0.0615x3、y=164.8666+0.076x1+4.6895x2-0.116x3(x1、x2、x3分别为源区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气温、蒸发量),唐乃亥、直门达月径流量模型分别为y=44.969+2.4826x1-0.059x2-0.2293x3、y=13.634+1.0854x1+0.0965x2-0.1203x3(x1、x2、x3分别为兴海/玉树县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1983年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具有增大趋势,吉迈和唐乃亥人为影响程度都低于50%,黄河沿多数年份人为影响程度为50%~80%,表明黄河源区影响径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在东部是自然因素,西部是人为因素,即径流量的人为影响存在西强东弱的区域差异,越靠近源头地区经流量的人为影响越强烈。(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三江源地区各县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脆弱度从外围向中部增强,贫困程度长江、澜沧江源区由西南向东北减弱,黄河源区由中部向周围增强,人类活动强度长江、澜沧江源区由东南向西北减弱,黄河源区由东北向西南减弱。玛多、称多、曲麻莱3县属极度脆弱型(脆弱度0.8~1.0),治多、甘德、玛沁3县属强度脆弱型(0.6~0.8),泽库、达日、杂多3县为中度脆弱型(0.4~0.6),同德、久治、河南、兴海、班玛5县为轻度脆弱型(0.1~0.4),玉树、囊谦2县为微度脆弱型(-0.2~0.1)。杂多1县属极度贫困型(贫困程度0.5~0.6),达日、治多、称多、泽库4县属强度贫困型(0.4~0.5),甘德、曲麻莱2县属中度贫困型(0.3~0.4),囊谦、同德、河南、兴海、班玛5县属轻度贫困型(0.2~0.3),久治、玉树、玛多、玛沁4县属微度贫困型(-0.6~0.2)。同德、玛沁、泽库、兴海4县属人类活动极强型(活动强度1.4~0.8),河南、班玛、玉树3县属人类活动很强型(0.8~0.5),甘德、久治、囊谦3县属人类活动较强型(0.5~0.4),称多、玛多、达日3县属人类活动较弱型(0.4~0.2),曲麻莱、杂多、治多3县属人类活动微弱型(0.2~-0.1)。(4)初步探讨了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关系等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互动发展观、互动链、互动圈、互动网、平衡互动等新概念。从多角度对互动类型作了划分,对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路径、阶段、动力、条件、途径等互动结构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其中两者的互动途径主要包括产业互动、制度互动和投入互动。(5)根据三江源地区各县生态脆弱度与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程度判别函数Cxy=(x+y)/(x2+y2)1/2(x、y分别为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呈较强的负向互动关系。生态脆弱性与贫困性的互动关系类型,玛沁、玛多2县属脆弱不协调型,囊谦1县属贫困不协调型,其他13县属极不协调型;人类活动强度与贫困性的互动关系类型,玛沁、玛多2县属人为干扰贫困型,治多1县属自然贫困型,其他13县属人为加剧贫困型;生态脆弱性与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关系类型,囊谦1县属人为干扰脆弱型,治多1县属自然脆弱型,其余14县属人为加剧脆弱型。(6)三江源地区需要建立起产业置换与生态置换机制、社会化投融资与多元经营机制、生态补偿与利益驱动机制、信息技术传递和公众参与机制、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区域互动与创新机制等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机制。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制度政策创新+区域互动+生态工程+社会协调+产业置换”三江源模式为:以政府体制调整和制度政策与组织管理机制创新以及科学的规划设计为互动节点,以生态产业为互动纽带,通过社会化投融资和系列政策支持,加强与西宁、拉萨、格尔木的区域合作互动,形成以该区为中心、以3市为顶点的三角形互动网络,实施生态移民、生态补偿、生态购买等系列生态工程,实现生态资本产权化和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加强后续产业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小城镇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信息技术传递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置换和产业生态化改造,发展区域特色生态产业,由区域互动与投入互动到制度互动再到产业互动,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7)依托长江、黄河、澜沧江沿线、唐蕃古道旅游专线(214国道)和世界屋脊汽车探险旅游线(109国道),加强沿线小城镇建设,培育空间或产业增长极,形成“三江两线”交叉型经济发展格局。开发地区特色优势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以中藏药材业、畜产品加工业、特色种植业、草业、绿色食品业、水产养殖业为代表的特色生物产业,以民族手工业、民族商贸业、民族文化业为代表的民族产业,以矿产、沼气、水电、太阳能、风能开发为代表的生态能源业,建立起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创新点:(1)三江源地区原本是人类影响较弱的区域,但近年来人为影响加剧,本文通过模拟黄河源区天然径流量,评价其人为影响程度,认为东部人为影响程度低于50%,西部人为影响程度一般在50%~80%。(2)通过对互动结构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互动发展观、互动链、互动圈、互动网、平衡互动等新概念。(3)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的区域环境与发展水平的系统分析,评价了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与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度,并判别三者间的互动关系类型,认为该区生态与经济及人类活动间存在较强的负向互动关系,急需建立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机制和互动模式。(4)通过区域结构分析,根据环状分布特点以及周边三大城市的三角形辐射环境,提出了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三江源模式与“三江两线”交叉型特色生态经济的发展格局。

二、走生态养殖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南澳科技兴海示范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生态养殖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南澳科技兴海示范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其意义
        1.1.2 海洋经济深化发展是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迫切需要
        1.1.3 海陆再平衡是新时期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海洋经济”以及“‘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2.1.1 国外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2.1.2 国内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2.1.3 “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2.1.4 文献述评
    2.2 相关概念
        2.2.1 “一带一路”
        2.2.2 海洋经济
        2.2.3 海洋文化
        2.2.4 海陆再平衡
    2.3 理论工具
        2.3.1 空间经济学理论
        2.3.2 产业经济理论
        2.3.3 区域经济理论
        2.3.4 海洋经济理论
    2.4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2.4.1 提出“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的政策背景
        2.4.2 海陆耦合关联分析
        2.4.3 海陆再平衡的内涵
        2.4.4 海陆再平衡的逻辑
第三章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
    3.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历程
        3.1.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背景
        3.1.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阶段
    3.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3.2.1 福建省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3.2.2 福建省海洋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3.2.3 福建省海洋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3.3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成就与问题
        3.3.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成就
        3.3.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与评价
    4.1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海丝核心区与政策叠加效应
        4.1.1 福建海洋经济迎来的崭新经济机遇——海丝核心区建设
        4.1.2 “一带一路”倡议后福建海洋经济迎来政策方案密集的环境
    4.2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分析
        4.2.1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资源基础与条件
        4.2.2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产业基础与条件
        4.2.3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科研基础与条件
        4.2.4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文化基础与条件
    4.3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评价
        4.3.1 海洋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
        4.3.2 有关数据说明
        4.3.3 实证数据与解释
        4.3.4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评价实证结果及分析
    4.4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实证研究
        4.4.1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的评价方法
        4.4.2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式
        4.4.3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评价的数据及解释
        4.4.4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评价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海陆再平衡特征分析与战略选择
    5.1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特征分析
        5.1.1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特征
        5.1.2 海陆相关基础关系与海陆再平衡动因分析
    5.2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相关要素再平衡
        5.2.1 海陆资源要素再平衡
        5.2.2 海陆资本要素再平衡
        5.2.3 海陆技术要素再平衡
        5.2.4 海陆劳动力要素再平衡
    5.3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5.3.1 福建省与内陆地区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5.3.2 海峡两岸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5.3.3 福建省与东南亚国家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第六章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6.1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路径
        6.1.1 融入“一带一路”
        6.1.2 秉承两种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合作发展
    6.2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6.2.1 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促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
        6.2.2 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6.2.3 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
        6.2.4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高端要素集聚
        6.2.5 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海洋高新技术人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6.2.6 以创新为驱动力,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
        6.2.7 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基于生态足迹的海岛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以广东南澳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 内容结构
        2. 研究方法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二、海岛生态旅游
    (一) 生态旅游的涵义
    (二) 生态旅游理念在我国海岛旅游中应用的必要性
        1. 海岛自然属性的要求
        2. 海岛旅游对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的依赖
        3. 传统海岛旅游开发面临问题亟需的解决之道
    (三) 海岛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可能的制约因素
        1. 海岛生态旅游的比较优势
        2. 海岛生态旅游可能的制约因素
三、生态足迹研究的相关概念
    (一) 生态足迹的模型与计算方法
        1. 假设前提
        2. 生物生产面积
        3. 生态足迹初步计算方法
        4. 中国生态足迹现状概述
    (二) 生态足迹相关基础模型与计算方法
        1. 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内涵及计算方法
        2. 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三)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与方法
四、案例验证--广东南澳岛生态足迹探析
    (一) 南澳岛基本情况
        1. 南澳岛自然环境概况
        2. 南澳岛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 南澳岛旅游资源构成
        4. 南澳岛主要外部环境
        5. 南澳岛旅游发展现状
    (二) 南澳岛生态足迹计算及分析
        1. 南澳岛旅游生态足迹计算
        2. 南澳本底生态足迹计算
        3. 南澳岛生态承载力计算
        4. 南澳岛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比较
        5. 旅游生态足迹对南澳岛生态旅游开发的指导意义
五、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二) 讨论
        1. 南澳岛发展生态旅游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2. 南澳岛生态旅游开发对策与建议
        3. 南澳岛生态旅游开发的保障建议
六、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框图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渔业的发展概况
    2.1 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与产业地位
        2.1.1 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
        2.1.2 海洋渔业的产业地位
    2.2 海洋渔业的科技研发与生态需求
        2.2.1 科技研发的基础
        2.2.2 生态发展的需求
3 海洋生态渔业的相关理论与发展必然
    3.1 海洋生态渔业的概念及内涵与外延
        3.1.1 概念的提出
        3.1.2 内涵与外延
    3.2 海洋生态渔业的研究理论与发展必然
        3.2.1 系统研究的基本理论
        3.2.2 蓝色经济的发展必然
4 山东半岛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SWOT分析
    4.1 发展优势
        4.1.1 海洋资源丰富
        4.1.2 区位优势突出
        4.1.3 产业优势明显
        4.1.4 科研力量集中
    4.2 发展劣势
        4.2.1 生态渔业发展意识不强
        4.2.2 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落后
        4.2.3 渔政管理分散规划滞后
        4.2.4 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4.3 发展机遇
        4.3.1 国际市场广阔
        4.3.2 国家战略支持
        4.3.3 地方政策扶持
        4.3.4 消费市场需求
    4.4 发展威胁
        4.4.1 填海造地侵吞水域
        4.4.2 近海生态环境破坏
        4.4.3 区域经济竞争激烈
        4.4.4 邻海可捕渔场萎缩
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目标与模式
    5.1 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目标体系
    5.2 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判别基准
    5.3 海洋生态渔业生产的模式选择
        5.3.1 自然型生产模式
        5.3.2 集约型生产模式
        5.3.3 低投入型生产模式
        5.3.4 高科技型生产模式
    5.4 海洋渔业组织运作的模式分析
        5.4.1 龙头企业带动型
        5.4.2 政府引导扶持型
        5.4.3 生态基地示范型
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6.1 发展海洋生态渔业的思路更新与方式创新
        6.1.1 更新海洋渔业的发展思路
        6.1.2 创新海洋渔业的发展方式
    6.2 现代海洋渔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6.2.1 产业的结构调整
        6.2.2 产业的优化升级
    6.3 发展海洋生态渔业的体制建设
        6.3.1 借鉴完善管理制度
        6.3.2 强化科技先导机制
        6.3.3 创建生态补偿制度
        6.3.4 构建市场发展体系
        6.3.5 创新生产经营形式
        6.3.6 建立生态环保体系
    6.4 发展海洋生态渔业的对策建议
        6.4.1 降低近海捕捞强度
        6.4.2 发展远洋捕捞渔业
        6.4.3 完善休渔禁渔制度
        6.4.4 实施海洋生态养殖
        6.4.5 提高从业渔民素质
        6.4.6 建立科海示范基地
        6.4.7 修复近海渔业资源
        6.4.8 建设海洋蓝色粮仓
        6.4.9 发展滨海休闲渔业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与不足
    7.3 研究展望
8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4)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境外滩涂开发研究进展
        1.2.2 国内滩涂开发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与有利条件分析
    2.1 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
    2.2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2.2.1 丰富的沿海资源
        2.2.2 适宜的气候条件
        2.2.3 其他方面的优势
第三章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研究
    3.1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进程
    3.2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3.3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障碍分析
        3.3.1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意识不够强
        3.3.2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规划不够完善
        3.3.3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不够
        3.3.4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科技植入不足
        3.3.5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市场引导不明显
        3.3.6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国内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比较研究及趋势分析
    4.1 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1.1 日本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1.2 荷兰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1.3 新西兰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4.1.4 韩国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1.5 其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2 国内鲁、浙、闽、粤等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4.2.1 山东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2.2 浙江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2.3 福建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2.4 广东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3 国内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4.3.1 国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4.3.2 国内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指导原则及模式选择
    5.1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内涵及意义
        5.1.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5.1.2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5.1.3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意义
    5.2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指导原则
    5.3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模式选择
        5.3.1 江苏沿海滩涂种植业的开发模式
        5.3.2 江苏沿海滩涂养殖业的开发模式
        5.3.3 江苏沿海滩涂旅游业的开发模式
        5.3.4 江苏沿海滩涂其他产业开发模式
第六章 加快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宣传,增强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意识
    6.2 完善规划,指导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实施
    6.3 出台政策,规范、扶持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6.4 科技支撑,提高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能力
    6.5 市场引导,经济合理地指导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6.6 规范管理,依法维护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秩序
结束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赣榆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课题来源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范围
        1.3.1 空间研究范围
        1.3.2 理论研究范围
        1.3.3 实证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2.1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相关概念
        2.1.1 生态示范区
        2.1.2 生态县的概念与内涵
        2.1.3 生态规划
        2.1.4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
        2.2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进展
        2.2.1 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2.2.2 生态县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2.2.3 生态县建设的实践进展
        2.2.4 生态法制建设概况
        2.2.5 国内外生态建设研究比较
        2.2.6 县域生态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建设趋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3.1 县域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3.1.2 循环经济理论
        3.1.3 城市生态学理论
        3.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5 生态社会学理论
        3.2 县域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
        3.2.1 由“双赢模式”走向“三赢模式”
        3.2.2 从链式经济向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转型
        3.2.3 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3.2.4 从物理景观向生态景观的人居环境转型
        3.3 县域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
        3.3.1 整体协调的原则
        3.3.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3.3 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
        3.3.4 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原则
        3.4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内容
        3.4.1 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景观空间调控
        3.4.2 资源与生态环境支撑体系建设
        3.4.3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3.4.4 生态人居体系规划
        3.4.5 生态文明建设
        3.5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方法探讨
        3.5.1 县域“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系统评价方法体系
        3.5.2 县域生态环境与功能分区方法研究
        3.5.3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模式
        3.5.4 生态县建设规划方案编制方法
        3.6 生态县建设规划方案的评价与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欠发达地区发展道路的选择
        4.1 基本概念
        4.1.1 欠发达地区
        4.1.2 苏北地区
        4.2 苏北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极化状况分析
        4.2.1 苏北地区社会经济极化状况分析
        4.2.2 环境极化状况分析
        4.2.3 苏北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4.2.4 成因
        4.3 优势
        4.3.1 政府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的优势
        4.3.2 区位优势凸显
        4.3.3 资源的优势
        4.3.4 低成本、工业后发优势
        4.3.5 南方民资加速北进的机遇优势
        4.4 发展机遇
        4.5 欠发达地区发展道路的选择——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化道路
        4.5.1 生态建设条件
        4.5.2 生态建设危机
        4.5.3 生态化道路——现实的选择
        4.6 欠发达地区生态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4.6.1 建设内涵
        4.6.2 建设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实践篇——赣榆县循环经济型生态县建设模式研究
    第五章 赣榆县生态系统构成分析与评价
        5.1 赣榆县生态系统构成分析
        5.1.1 赣榆县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分析
        5.1.2 赣榆县社会系统分析
        5.1.3 赣榆县经济系统分析
        5.2 赣榆县“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5.2.1 “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生态足迹计算
        5.2.2 赣榆县“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生态承载力计算
        5.2.3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评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赣榆生态县建设的评价
        6.1 赣榆县生态建设的SWTO 分析
        6.1.1 优势分析
        6.1.2 不利条件
        6.1.3 发展机遇
        6.1.4 发展威胁
        6.2 赣榆县生态建设评价指标系统
        6.2.1 赣榆生态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2 赣榆生态县建设评价指标的筛选
        6.3 赣榆生态县建设评价
        6.3.1 评价方法
        6.3.2 权重确定
        6.3.3 赣榆生态县建设状况评价
        6.4 赣榆县生态县建设目标和指标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赣榆县生态县建设的对策
        7.1 构建安全的资源与生态环境支撑体系
        7.1.1 构建生态安全网络,强化生态空间管制
        7.1.2 节约与集约并重,构建资源保障体系
        7.1.3 推进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7.2 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
        7.2.1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7.2.2 发展循环型生态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7.2.3 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7.2.4 发展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生态型第三产业,优化经济结构
        7.3 建设优美和谐的生态社会体系
        7.3.1 提升人居环境,构建宜居体系
        7.3.2 倡导生态道德,构建先进的生态文化体系
        7.3.3 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7.4 生态文明建设
        7.4.1 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
        7.4.2 规范和强化生态行为
        7.4.3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和生态环境文明
        7.4.4 决策管理与体制文明建设
        7.5 赣榆生态县建设的保障措施
        7.5.1 生态县建设的组织保障
        7.5.2 生态县建设的法律保障
        7.5.3 生态县建设的经济保障
        7.5.4 生态县建设的技术保障
        7.5.5 生态县建设的社会保障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的讨论
        8.1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的重点
        8.1.1 县域生态文明“软件”建设
        8.1.2 县域生态建设的两个系统
        8.1.3 县域生态建设的三个重点工程
        8.2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的对策
        8.2.1 认清生态建设的空间基础,实行生态环境空间管制
        8.2.2 加快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8.2.3 建立有利于环保的政绩考核体系
        8.2.4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8.2.5 加强环保法制建设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详细摘要

(7)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1.2.2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际应用价值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1.5 论文的贡献与不足
        1.5.1 论文的贡献
        1.5.2 论文的不足
2 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
    2.1 基础理论综述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1.3 技术创新生态化理论
    2.2 海洋科技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
        2.2.1 海洋科学
        2.2.2 海洋技术
    2.3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方式及特点
        2.3.1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
        2.3.2 海洋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式
        2.3.3 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
    2.4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2.4.1 海洋可持续发展理念
        2.4.2 海洋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及制约因素
        2.4.3 海洋科技创新是支撑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2.4.4 海洋可持续发展为海洋科技创新营造了广阔空间
    2.5 海洋可持续发展要求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
        2.5.1 海洋科技创新的双重作用
        2.5.2 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
        2.5.3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2.5.4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6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保障
        2.6.1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
        2.6.2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
        2.6.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功能
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3.1 主要国家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3.2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状况
        3.2.1 海洋科学
        3.2.2 海洋技术
    3.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前景展望
        3.3.1 海洋科学
        3.3.2 海洋技术
    3.4 创新系统:国际海洋科技加速创新的动力源
        3.4.1 重视海洋科学技术创新战略规划
        3.4.2 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4.3 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巨大渠道广泛
        3.4.4 国家科技创新法规保障体系完善
        3.4.5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3.4.6 海洋科技国际合作深入全面
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问题分析
    4.1 中国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4.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4.2.1 海洋科学
        4.2.2 海洋技术
    4.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状况及问题
        4.3.1 建设状况
        4.3.2 存在的问题
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设想
    5.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5.1.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5.1.2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1.3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5.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
        5.2.1 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化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
        5.2.2 紧密衔接"海洋强国"和"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5.2.3 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
    5.3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
        5.3.1 总体目标
        5.3.2 阶段目标
    5.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
        5.4.1 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支撑
        5.4.2 凸显"创新型"国家中海洋科技的重要地位
        5.4.3 突破"纲要"确立的海洋科技发展重点领域
    5.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
        5.5.1 海洋科学
        5.5.2 海洋技术
6 对策建议
    6.1 构建高效海洋科技创新体制
        6.1.1 成立"海洋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统筹
        6.1.2 调整全国海洋科技研究力量布局
    6.2 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
    6.3 加速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平台建设
        6.3.1 推进国家海洋科学创新平台建设
        6.3.2 强化建设以海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海洋技术创新平台
        6.3.3 强力提升科技创新中介平台服务能力
    6.4 深入实施"人才强海"战略
        6.4.1 塑造海洋科学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
        6.4.2 强化建设海洋高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6.4.3 大力培养海洋产业高技能人才
        6.4.4 培育优秀涉海企业家和海洋科技管理人才
    6.5 完善多元化融投资体系,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6.5.1 不断加大海洋科技创新的国家投入
        6.5.2 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6.5.3 激励引导海洋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
        6.5.4 拓展海洋科技创新投入的社会化渠道
    6.6 广泛开展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6.6.1 积极拓展海洋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空间
        6.6.2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合作与交流
    6.7 重视发展海洋人文社科研究
    6.8 塑造海洋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科技创新社会人文氛围
        6.8.1 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海洋科普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
        6.8.2 提高社会公众海洋科技素养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
        6.8.3 培育良好的海洋科技创新学术风气
    6.9 建立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战略实施效果动态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中国海岛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选题依据和背景
    0.2 研究目的
    0.3 国内外海岛经济发展研究进展
    0.4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0.5 主要研究内容
    0.6 主要研究方法
1 海岛概述
    1.1 海岛的基本状况
        1.1.1 海岛的概念及其种类
        1.1.2 世界海岛概况
        1.1.3 中国海岛概况
    1.2 海岛的价值地位
        1.2.1 海岛的海洋权益价值
        1.2.2 海岛的军事价值
        1.2.3 海岛的经济价值
        1.2.4 海岛的科学研究价值
2 中国海岛经济发展成就与趋势
    2.1 中国海岛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演变
        2.1.1 早期的海岛开发及其发展
        2.1.2 建国后军民开发海岛的格局及其形成与变化
        2.1.3 改革开放以来海岛朝着全方位开发方向发展
        2.1.4 市场经济时期的快速发展阶段
    2.2 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成为海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2.2.1 资源优势
        2.2.2 区位优势
    2.3 海岛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2.3.1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2.3.2 中国海洋发展战略
        2.3.3 海岛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2.4 海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2.4.1 海岛产业结构总体变化
        2.4.2 海岛之间产业结构变化
    2.5 依托新兴海洋科技产业海岛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2.5.1 新兴海洋产业的界定
        2.5.2 中国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状况——以山东省为例
        2.5.3 中国海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的优势
    2.6 特色海岛发展战略成为海岛经济发展的亮点
        2.6.1 普陀岛突显海岛特色,实施"3+1+X"产业发展模式
        2.6.2 长海县特色战略盘活海岛经济
    2.7 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将为海岛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7.1 海岛立法的必要性
        2.7.2 国外海岛立法概况
        2.7.3 中国现行海岛法规
        2.7.4 中国第一部海岛法即将出台
3 中国海岛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3.2 海岛资源开发利用不当
    3.3 海岛生态环境恶化
    3.4 海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3.5 海岛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不健全
    3.6 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4 海岛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4.1 基本概况
    4.2 海岛经济发展历程
    4.3 产业发展特点
    4.4 经济发展战略
    4.5 比较结论
5 中国海岛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5.1 海岛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5.2 海岛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
        5.2.1 生态经济原则——海岛经济发展的基本理念
        5.2.2 可持续发展原则——海岛经济发展的目标
        5.2.3 循环经济原则——海岛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6 中国海岛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途径
    6.1 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6.1.1 海岛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
        6.1.2 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
        6.1.3 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6.2 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的海岛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6.2.1 海岛经济的生态系统属性
        6.2.2 海岛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2.3 海岛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6.3 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的岛陆一体化发展模式
        6.3.1 区域经济理论概述
        6.3.2 岛陆一体化
        6.3.3 岛陆一体化的产业基础与运作机制
        6.3.4 岛陆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6.4 中国海岛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建议
        6.4.1 具有国防与权益价值海岛经济发展模式建议
        6.4.2 具有经济资源价值海岛的发展模式建议
        6.4.3 具有生态环境价值海岛的发展模式建议
        6.4.4 具有社会文化价值海岛的发展模式建议
7 海岛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
    7.1 完善海岛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海岛管理制度
    7.2 加快海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7.3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海岛的建设和发展
    7.4 以《科技兴海规划》为指导,提高海岛综合能力
    7.5 逐步扩大海岛对外开放程度,推进市场资金向海岛流动
    7.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7.7 提高海岛防灾减灾能力,完善海洋服务体系
8 结论与下一步工作
    8.1 结论
    8.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9)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的结构分析与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2.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主要创新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与阐释
    2.1.1 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的相关概念界定
    2.1.2 海洋产业的划分标准及其分类
2.2 理论基础
    2.2.1 海洋经济的区域经济特征
    2.2.2 产业地域集聚过程
    2.2.3 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
    2.2.4 区域海洋产业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规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省海洋经济及其结构布局的现状分析
3.1 广东省海洋资源的现状分析
    3.1.1 海洋水产资源
    3.1.2 海洋矿产能源资源
    3.1.3 海洋港口资源
    3.1.4 滨海旅游资源
3.2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3.3 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3.4 广东省海洋经济区域布局的现状分析
    3.4.1 珠三角海洋经济区
    3.4.2 粤东海洋经济区
    3.4.3 粤西海洋经济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4.1 海洋产业结构的静态分析
4.2 海洋产业结构的动态分析
    4.2.1 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变动值指标
    4.2.2 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熵数指标
    4.2.3 Moore结构变化指标
4.3 海洋产业结构的效益分析
    4.3.1 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4.3.2 产业结构增长波动分析
    4.3.3 技术进步贡献率
4.4 海洋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的选择分析
    4.4.1 灰色关联分析确定海洋主导产业
    4.4.2 区位熵分析确定海洋优势产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海洋产业竞争力的省际比较分析
5.1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的省际比较
    5.1.1 广东省海洋经济绝对规模与发展速率的省际比较
    5.1.2 广东省海洋经济相对规模的省际比较
5.2 广东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与产业地位的国内比较
5.3 广东省海洋经济科技竞争力的省际比较分析
5.4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变动与空间集聚分析
    5.4.1 区域差异指数选取与数据准备
    5.4.2 我国海洋经济省际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比较分析
    5.4.3 我国海洋产业省际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比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东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与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建议
6.1 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具备的基础与优势
    6.1.1 海洋空间广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6.1.2 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发展基础坚实
    6.1.3 经济规模宏大,产业结构完善,先发优势明显
6.2 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6.2.1 海洋经济比重有待加强,海洋产业结构亟须优化
    6.2.2 海洋资源开发粗放为主,海洋产业科技实力偏低
    6.2.3 区内海洋资源配置不合理,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不协调
    6.2.4 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海洋资源环境不断恶化
    6.2.5 国内海洋经济竞争激烈,省际相对差距不断缩小
6.3 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与竞争力提升的应对策略与保障措施
    6.3.1 积极扶持海洋经济发展,优化升级海洋产业结构
    6.3.2 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6.3.3 合理布局区域海洋经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6.3.4 加强保护海洋资源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3.5 发挥自身先发优势,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6.4 本章小结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学术课题与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10)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有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三江源地区概况
    1.5 三江源地区生态工程建设
2 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程度分析
    2.1 气候变化
    2.2 水文变化
    2.3 主要生态问题
    2.4 生态恶化原因分析
    2.5 生态脆弱度评价
3 三江源地区贫困程度及人类活动强度评价
    3.1 经济发展
    3.2 入户调查分析
    3.3 贫困原因分析
    3.4 贫困程度评价
    3.5 人类活动强度评价
4 三江源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机制研究
    4.1 生态与经济互动理论研究
    4.2 生态与经济及人类活动的互动度评价
    4.3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机制
5 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三江源模式研究
    5.1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战略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模式
    5.3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对策
    5.4 生态移民对策与后续产业开发
    5.5 建立特色生态经济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走生态养殖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南澳科技兴海示范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D]. 吴丹洁. 西北大学, 2019(07)
  • [2]基于生态足迹的海岛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以广东南澳岛为例[D]. 林晓燕. 厦门大学, 2013(05)
  • [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策略研究[D]. 王夕源.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4]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 练薇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8)
  • [5]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2(03)
  • [6]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赣榆县为例[D]. 崔志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3)
  • [7]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 倪国江.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8]中国海岛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 王明舜.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9]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的结构分析与策略探讨[D]. 吴健鹏. 暨南大学, 2008(03)
  • [10]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 徐小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走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南澳科技兴海示范基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