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与诉求——论闫连科的乡村情结

踌躇与诉求——论闫连科的乡村情结

一、彷徨与诉求——论阎连科的乡土情结(论文文献综述)

姚碧璇[1](2021)在《论李佩甫乡土小说的伦理书写》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李佩甫乡土小说的伦理书写为研究对象。作为深具地域色彩的河南本土作家,李佩甫延续了新文学以降的乡土小说传统,尤其在伦理书写方面独具特色,通过细腻深刻的伦理书写,展现了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代的旺盛生命力。因而伦理书写是值得重视的关键词。所以,探究李佩甫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来源、样态、内涵与价值,对于指出其独特性,评价当代乡土小说的意义,乃至助力乡村人伦文明建设,均有裨益。研究运用文本细读法,以作品为基础,以伦理书写的指向问题为导向,对李佩甫乡土小说进行全面细致分析。综合使用叙事伦理、伦理批评、审美批评、底层叙事等理论,阐释李佩甫乡土小说的叙事特点及其伦理向度。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法,分析其中的典型化伦理书写。运用比较研究法,横向比较李佩甫小说在中原作家群体中的独特性与相似性及其地域特性,深化对作品乡土、伦理特征的解读。首先,李佩甫承续了乡土小说的叙事传统,关注宏大历史进程下乡村的现实生活与伦理状貌及个体生存境遇;也继承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伦理观念,力图以之审视乡村伦理的现实问题。其次,李佩甫关注社会转型中人的生存窘境、心灵裂变与精神异化,从微观层面体现了对个体精神困境的重视,开拓了生存伦理书写的新向度。再次,李佩甫在乡土社会语境中观照家庭伦理,尤其关注其转型与变迁,由此探究伦理崩坏的内因,力图在传统与现代中谋求平衡点,进而实现家庭伦理与个人伦理的自由。最后,李佩甫关注权力伦理,试图在权力寓言、权力场域书写中超越传统官场小说,切入背后的人文关怀,但这样的书写也存在局限性。综合以上论述,研究认为李佩甫乡土小说伦理书写总体上热衷于从生存、家庭、权力等维度展开,表达了对社会转型期伦理重建的迫切要求,对乡土人伦关怀的坚守,以及对个体多样生存形态与方式的尊重、理解和认同。在极具艺术价值的同时,它对当下社会伦理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对解决社会转型期传统与现代的纠葛矛盾,给出了引人深思并颇具现实意义的路径。

车志远[2](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杜秋实[3](2019)在《论李佩甫小说中的疾病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在李佩甫的小说里,疾病不是生理学或者医学中的名词,而具有了多重所指,它承载了作者对现代化文明进程的思考、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人类身份的探寻。本文以疾病作为李佩甫小说的切入点,考察李佩甫在文本中建构的疾病世界,探析小说中的疾病书写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陈述了李佩甫的创作概况、研究综述、本论文的研究动机和创新点。第一章详细论述了李佩甫书写性残疾患者的意图。第一,李佩甫通过对性残疾症状的描写展示了对乡村人治传统的批判、对乡村文化弊端的反思和传统乡村道德力量的孱弱。第二,从整体角度论述:性残疾指的是对乡村沉疴痼疾的揭露。第二章分析了身体畸形者——侏儒症和罗锅这类疾病患者的生存困境。虫嫂、狗娃舅所遵循的小中求活、败中求生的生命哲学是个体由于外界生存压力下的病态展现;而骆驼、来顺则是由于金钱、权力的原因导致了自身主体意识的消失。第三章通过对眼疾患者的分析探究了李佩甫的创作意图。作者通过眼疾揭露了病态的城市世界、知识分子的内心困境、人们对病态历史身份的质疑。这些共同指向了一个含义——作者面对病态的世界表达了对人们身份归宿困境的忧虑。第四章探讨了李佩甫小说疾病书写的意义。首先,疾病书写是李佩甫对传统文化消极部分的反思,其次展现了作者对病态社会的忧思,最后论述了李佩甫的疾病书写继承并延展了中外疾病书写传统,展现了他的人文精神。

段永建[4](2019)在《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文中认为回溯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学历史长河,河南作家留下了他们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从古代文学的老子、庄子、韩非子、李斯、张衡、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李贺、李商隐、谢灵运、干宝等文坛翘楚到现代文学的师陀、徐玉诺、赵清阁、尚钺、于赓虞、曹靖华、南丁等着名作家,可以说他们都以自身的文学才华和创作业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尽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等因素不是文学由盛转衰的唯一原因,但是其对文学的重要影响则不言而喻。从宋代到民国结束这一时期,河南文学从古代的鼎盛繁荣逐步走向式微的不争事实,既是对上述观点的有力佐证,又是河南文学从南宋之后逐渐衰落的真实自况。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代河南文学又逐渐走向复兴,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以姚雪垠、李凖、魏巍、宗璞、阎连科、刘震云、周大新、李佩甫、二月河、刘庆邦、朱秀海、柳建伟、李洱、墨白、张宇、田中禾、乔典运、邵丽、乔叶、傅爱毛等为代表的河南作家以“集团式”的爆发态势呈现于当代文坛,从而实现了河南文学的当代复兴和当代“中原作家群”的重新崛起,尤以为甚的是他们还创作出了以《李自成》《黄河东流去》《东方》《野葫芦引》《炸裂志》《一句顶一万句》《湖光月色》《第二十幕》《羊的门》《生命册》“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神木》《花腔》《疼痛与抚摸》《认罪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体现中原生活特色、彰显中原人文传统、歌颂中原悠久历史、弘扬中原博大文化、形塑中原历史变迁、抨击中原精神糟粕等主要特征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纵观当代“中原作家群”这些代表性作品,它们书写的一个主要向度就是借助于灾难对中原的现实生活、悠久历史、文化传统、风情民俗、精神疽痈等予以再现与反思。“灾难”指的是因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苦难,其主要内容既包括了诸种灾难给社会和人们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又涵盖了灾难给罹受者乃至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所形成的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与心理暗影。毋庸置疑,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发展无不伴随着地震、旱灾、火灾、洪水、战争、瘟疫、疾病、海啸、飓风等各种灾难的发生,一部文明史,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部人类对各种灾难的承受史与抗争史。而河南西高东低的地势,横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与穿境而过的黄河与淮河,“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政权争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阀混战,好大喜功、唯上跟风、“官本位”、浮夸虚荣、奴性意识等思想痼疾的“合力”效用,注定了河南在历史上是一个灾难频仍的“重灾区”。尤其是20世纪的河南,在中原历史上更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不断、民不聊生、“水、旱、蝗、汤”、饥馑灾荒等各种灾难赓续不断的“黄金时代”。更为重要的是在抗衡灾难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无数救民众于水火的英雄,彰显人道主义的普世情怀,而且人的命运也会因灾难的突然降临而发生跌宕起伏的变化和意想不到的“翻转”,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会也会借助于灾难“装置”而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文学作为反映、记录与艺术再现社会现实生活的重要艺术载体,自然不会放弃对灾难母题的关注与书写,所以,灾难频仍的社会现实语境和层出不穷的“灾难故事”,就顺理成章成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书写重镇与开掘不尽的丰富宝藏。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当代“中原作家群”大多出生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他们不仅长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熏陶,对中原的风土民情熟稔于胸,而且更是对中原的各种灾难要么耳濡目染、要么感同身受、要么侧身其中,“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正是籍于此,魏巍在《东方》《地球上的红飘带》中对抗美援朝战争和红军长征的书写,李凖在《黄河东流去》中对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所引发大水灾场景的刻画,宗璞在《野葫芦引》中对西南联大因战乱而南迁岁月的回眸,阎连科在《丁庄梦》中对艾滋病爆发的生动再现与深刻反思,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对1941—1943年中原大饥荒的逼真还原与真实描摹,周大新在《安魂》中对儿子病逝悲痛之情的自然流露,刘庆邦在《红煤》《走窑汉》《神木》等作品中对矿难之后人性撕裂的生动揭示,张一弓在《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对“三年自然灾害”的深刻反思、朱秀海在《穿越死亡》《音乐会》等作品中对战争中人之生命的尊重和死亡意义的着力探勘,柳建伟在《SARS危机》中对SARS病毒爆发给人们生活和心态所带来变化的显影……都为当代文坛呈现出独具中原特色的“灾难风景”,这些作品为当代文坛的灾难书写乃至当代文学的繁荣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论文在结构上分为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分别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概念厘定、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创新价值;上篇主要围绕着灾难母题的生成流变、主题向度、叙事模式等内容进行综合性研究。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灾难母题之所以生成的“中原场域”,即灾难母题生成的自然因素和人文环境、灾难母题叙事的文学传统,以及当代“中原作家群”创作主体和灾难母题叙事之间的互文指涉关系;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灾难母题的叙事流变。本章认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叙事共分为三个时间阶段,且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具言之即1949—1978年之间的秉笔直书与人定胜天,1978—2000年之间的多元杂糅与文化反思,2000—2015年之间的日常叙事与生态建构,这种流变体现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创作直面现实、紧贴时代与深刻表现社会生活细部特征的鲜明特色;第三章主要从主题思想的角度对灾难母题叙事中所蕴含的跌宕起伏的命运主题、抗衡灾难的英雄主题、意蕴丰富的人道主义主题以及中原文化反思主题等内容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从灾难母题的艺术建构角度进行论述,通过对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叙事的爬梳与分析,认为其灾难母题叙事主要呈现出三种基本叙事模式,即写实型叙事模式、象征型叙事模式和文化反思型叙事模式,不同叙事模式类型的建构体现出当代“中原作家群”在灾难母题创作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论文下篇主要围绕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天灾、战争、疾病、矿难等四个灾难母题个案予以分析探讨。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的天灾母题,具体对天灾母题书写中的现实向度、饥饿表征以及天灾母题形成中的“人祸”因素进行探析;第六章指出“得中原者得天下”的中原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而战争母题成为当代“中原作家群”书写的重镇。本章分别从战争母题的主题嬗变、U型结构、英雄原型、诗学阐释等角度对战争母题予以了论述;第七章从疾病母题的生成语境与类型建构、疾病母题的隐喻象征和诗学价值等方面对疾病母题进行了论述;第八章分别从矿难母题的文学传统、欲望化叙事和矿难母题所蕴含的悲情与崇高等方面对矿难予以了论述;结语部分再次对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灾难母题叙事的形成原因、主旨意蕴、创作流变、叙事模式等内容予以归纳、总结与分析。当代“中原作家群”对灾难母题的文学书写、对灾难历史的再现重塑、对灾难内涵的深度挖掘、对灾难中人性嬗变的形象刻画、对灾难发生原因的深刻反思,不仅形塑出中原人在各种灾难面前所具有的抗衡灾难的韧性与顽强生命力,而且同时还大多从历史与文化的畛域出发,在自然性、人性和文化的视阈融通中,谋求灾难母题叙事的丰厚意蕴与艺术上的创新嬗变,以及对中原民众在抗衡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善良质朴、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大爱无疆等美好品性的颂扬,对灾难中表现出的唯上跟风、虚荣浮夸、官本位、好大喜功、“侉子性”“泥性”等精神痈疽予以批驳。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叙事进一步丰富与拓展了当代文学灾难母题表现的精神向度与审美追求。再言之,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的灾难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有形的、无形的、肉体的还是精神的等等,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各样,危害程度不一,但它们基本上都是中国各种灾难现实生活的折射与缩影,这些灾难既是国家民族之殇,又是灾难罹受者的个人之痛,而作品中人物在灾难中的遭际与命运变迁,也是千千万万中国普通民众真实命运的生动写照与形象再现。探究灾难母题的文学创作,不是为了借助灾难“逆光飞翔”,更不是为了单纯怀念已逝灾难的惨烈与苦痛,而是要透过灾难的发生,在痛定思痛之后去思考与感悟在灾难中人之命运的瞬间“翻转”,在灾难中人们内心撕裂的痛楚,在灾难中救民众于水火英雄的闪光,在灾难中人之所体现出来的生命尊严,进而考量在灾难“生死场”中人们在身处绝境之时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修复灾难给我们所造成的精神创伤。更为重要的是在无数次抗击灾难中所形成中自强不息、患难与共、团结互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等抗衡灾难的精神,将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被永远保存、继承和发扬下去。所以,灾难母题叙事既要表象出抗衡自然灾难的豪情与信心,更要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既要有对人为灾难的记录与再现,更要有对灾难发生原因及其悲剧后果的悲悯与反思,而此,才是灾难母题叙事的真正倚重与研究价值之所在。

姚璎晏[5](2019)在《论李佩甫小说的乡村世界》文中提出河南作家李佩甫一直立足于中原大地,真诚记录在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生命个体的逃离、转变与成长,叙述属于自己的“平原”故事。他的作品秉持文以载道的精神,聚焦于他生活过的豫中平原,感情真挚,风格独特,近年来备受关注。他以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介入这块“绵羊地”,以对故乡的赤诚之心,再现了中原历史画卷。乡村的自然风光,人民的爱恨情仇都在李佩甫的笔下被演绎得生动而鲜活,例如《羊的门》、《金屋》《等等灵魂》《平原客》、《田园》等,都具有清新而别样的乡土气息。一方面其作品背景很少超过豫中平原这一方寸天地;另一方面,他的小说内在具有忧国忧民、放眼四海的思想特质。从其作品中,不仅感受到作家李佩甫对鲁迅先生开辟的乡土文学的承继,且发现了其与时俱进,关注现实,写在当下的创作精神。他深切关注豫中平原人民的现实生活状况,在展示他们的善良朴实的本性之时,也切中肯綮地揭示他们性格中的弱点,如有气无骨、自私、懦弱、目光短浅等。他的小说具有现代理性精神,且执着地把对具体的乡村生活的透视与国民性批判相联系,从而建立了既具有现代理性批判精神又具有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的地域艺术景象。第一章论述李佩甫小说创作的乡土情结的起源以及当今的时代环境。一源于周树人提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写作,二是三十年代沈从文理想的“田园牧歌”式文学风格的影响,三是80年代寻根小说文化反思的激发。内在条件与外在语境的影响导致李佩甫开始了文学寻根,反思故土的沧桑巨变。第二章论述其作品中乡村世界的图景演变,分别从诗性的原始故土、从迷失之城到浮躁之乡、乡村未来的转型等三个角度展开。第三章乡土文学创作视角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人性特质之悟,第二,生存哲学之省,第三,现实发展之忧。第四章,乡土世界的价值诉求。阐述李佩甫对城乡社会环境的内省和他的乡村理想的虚幻。

陆欣[6](2018)在《新世纪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后半期在人文社科领域“空间转向”思潮背景下,文学叙事空间的硏究越来越备受重视。面对纷繁复杂的空间话语和研究角度,笔者结合新世纪小说的叙事特征与载体新变,从空间存在的基本意义,即小说叙事的物理空间与虚构空间两个认知层面进行阐释。具体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新世纪小说叙事的媒介空间。文学叙事依靠语言来进行,必然会受到语言本身物理媒介的影响,所以应注重小说语言物理媒介空间(口语-印刷-屏幕)的研究;二是新世纪小说叙事的隐喻性空间。隐喻性空间是从读者接受角度提出,针对读者阅读接受的一种心里感知,小说叙事情节结构中的一种“结构隐喻”;三是小说叙事文本中所呈现的虚拟非现实存在但又与叙事主体密切相关的虚幻空间;四是小说叙事文本中呈现的现实可感知的实体空间。学界对叙事空间问题的关注源于1945年美国学者弗兰克提出小说“空间形式”的概念,20世纪末“空间形式”理论由学者秦林芳介绍到中国,此后在更新不断的理论热潮中一直持续发展。但是在文学批评中“空间形式”、“叙事空间”以及“空间叙事”等概念一直含糊不清,笔者在对概念进行区分的同时也对其在新世纪小说研究中的得失进行阐释。首先,笔者以文学叙事研究中媒介意识的觉醒为切入点,探讨在叙事中媒介空间变革带来的小说叙事的变革。新世纪网络的普及,屏幕空间与超文本小说—无论是网络纯文本型超文本小说还是多媒体超文本小说都为文学叙事开辟了另类途径;其次,分析新世纪小说叙事“隐喻性空间”呈现的方式。新世纪小说通过并置、碎片化、蒙太奇和多重情节取消和掩盖时间性或者简单地省略时间指示。“隐喻性空间”有两个突出特征,即时间空间化与并置结构。以“辞典体”小说为例,新世纪“辞典体”小说与实用文体互文,消解文本虚构,“零距离”叙事,突破线性时间叙事的常规,呈现叙事空间;再次,探讨虚拟空间与“乌托邦”叙事。主要内容是知识分子乌托邦空间理想的实践与乡土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叙事;最后,实体空间与“异托邦”叙事。新世纪小说中的“异托邦”空间主要表现在底层叙事中,城市“异托邦”主要指城市底层的生存空间,比如矿区、建筑工地、垃圾堆等。

李营[7](2012)在《阎连科乡土小说与20年代乡土写实小说比较》文中认为阎连科是位独树一帜的作家,在繁杂的社会环境里坚守对乡土世界的钟情,寻找适应当下乡村的言说方式。以往对其研究较多关注的是自身作品的探讨,而没有把他置于更为广阔的视域。本论文就是以阎连科乡土小说与20年代乡土写实小说为研究对象,比较之下去寻找他们在乡土小说创作思想与艺术上的关系,并从中探寻留给当代乡土作家的启示,由此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思想方面,阎连科延续着20年代乡土写实小说的启蒙精神,深刻地揭示并批判农民身上奴性特征;也承接前人对女性这一群体的关注,他们共同揭示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当代的中国,女性人生悲剧是由于男权政治地位、经济基础、封建陋习等造成的;作为乡土作家的他们,怀着社会责任感与故土情结选择了乡土小说作为自己文学创作,歌颂乡土世界里人们纯美的品质和原始的生命力。第二部分,艺术方面,阎连科初期坚守20年代乡土写实小说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讲求客观的真实。但90年代之后,他追寻在寓言化的世界里的主观真实;阎连科接续台静农、彭家煌等人运用方言的创作方式,挖掘豫西方言,形成“索源体”“絮言体”、红色革命语言等新文体;阎连科与20年代乡土小说家同样注重死亡本体意象的刻画,但他也重点刻画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物作为死亡外在意象。第三部分,比较之下带给当下乡土作家创作的意义。要想创作优秀的文学乡土作品,首先在乡土小说创作之初就应怀抱崇高的使命感,具有严肃的文学态度,肩起社会赋予的责任;其次在作品必然要体现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思考;再次就是艺术形式上,要与时俱进,兼容并蓄。

石秋仙[8](2011)在《在对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批判中呼唤精神家园——阎连科小说浅析》文中研究说明阎连科的小说阐释了耙耧山区的土地文化,一方面通过对鄙陋的乡俗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宗法制负面作用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文明的批判;另一方面,通过对金钱至上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精神家园荒芜,人性缺失等病态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作家在批判两种文明对人性的扭曲的同时呼唤健康优美的精神家园,并提供了一条自我救赎之途——回归乡土,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那蕴含着人性温情的世界。

许心宏[9](2010)在《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城—乡”符号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基于文化符号学与叙事学角度,探研20世纪中国小说“城—乡”文化符号的结构功能及文化表征意义。研究的基本理路,是从中发现“城市”与“乡村”,到文学的“城市”与“乡村”是由语言符号所构建,再到探究“城市”与“乡村”作为文化符号的结构功能,从中离析出“城—乡”的符号结构功能与文化意蕴功能。以“城”与“乡”为文化结构符号,探究其中所表征的文化结构意义、时空结构意义、视角结构意义、修辞结构意义、性别结构表征意义、情感结构意义等,进而厘定出“城”与“乡”所指代的一系列话题: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符号意识形态之争、符号性别表征、空间归属于文化身份等差、城乡游走与家园梦寻等。肇始于20世纪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叙事,揭开了文学地图上“城—乡”符号结构叙事的历史帷幕,此乃研究20世纪中国小说“城—乡”符号结构文化内涵的逻辑起点。第一章,汲取20世纪中国小说视阈中的“城市”与“乡村”两个始基性的文化符号,界定出“城市”与“乡村”的文学想像特性与文化符号功能特征,进而界定出“城市”与“乡村”所表征的文化差异性、冲突性、变异性及真实性问题。在文学活动“作者--世界—文本——读者”的叙事“四要素”中,探析“城市”与“乡村”作为文化符号所具有的表达、指涉、结构、交流与认知功能。小说视阈中的“城市”与“乡村”,实质是文学构想的文化意象符号,内中潜藏的则是文化符号所表征的文化观念世界。第二章,基于社会转型、城市功能、文化观念的“反转”、政治意识形态规约、作家“城市”审美经验等角度,从文化符号的“中心”与“边缘”、“时间”与“空间”、“过去”与“现在”三个维度,探讨文学“城市”与“乡村”的符号时空与书写格局,以“城”与“乡”作为结构性文化功能符号,离析出社会转型、文化转型、叙事者文化心灵矛盾以及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意义。第三章,就文学的“城”与“乡”的符号结构关系来说,“城”与“乡”是一种文学叙事的视角结构与文化意义生成问题。自“五四”时期“乡土文学”以来,文学的自“西”看“中”与由“城”望“乡”,突破了乡土中国“城乡一体”的混沌状态,在“城—乡”视角的结构与解构中,促发了两大文化空间的视阈性比较。由“城”望“乡”的“乡村”书写,“城市视角”是潜在的“实”;而“民间视角”、“反启蒙视角”、“反城市视角”虽为表面的“实”,但却是真实的“虚”。90年代以来,文学的“城市”构想与书写,在“新生代”作家那里,源于社会转型与作家城市审美经验习得,文学的“城市”书写与文化意义始具“本体”地位,表征着城市工业社会、商业社会的确立甚至说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第四章,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与“都市文学”叙事修辞,基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乡土文化向都市文化的转型,乡村“他者”的“城市”叙事常被冠以“罪恶”、“怪物”、“迷宫”等修辞性叙事;90年代以来商业文化与都市文化语境的根植,“金钱”、“情欲”与“物欲”成为“都市文学”叙事修辞的基本题旨,“欲望化”都市意象升腾于文学文本之中。论文基于中国城市现代化与商业化的社会发展,从道德与情感、道德与理性、社会现代化与文化现代性解读视阈中,探析“都市文学”的“都市”精神面影。第五章,基于“城市”与“乡村”的文学叙事修辞,作家“乡下人”、“我是农民”、“乡村之子”文化身份的宣称,实质是从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中,出于文化身份“安全感”与“崇高感”之需,“乡村”与“土地”是其文化身份“征用”的文化符号;但又在“文化启蒙”、“国民性批判”、“文化批判”中陷入文化身份“跌落”的“虚妄”境地。在“恋土”与“恋乡”两种情结中,有“知识分子的”与“农民的”两种,前者重“审美”,后者重“功利”,在“能表述”与“被表述”之间,其实是话语权的分殊。在对“乡村”与“土地”文学构想中,基于“城乡二元”社会状态与数以亿万计农民工“向城求生”的社会现实,解构了“乡村”的“童话”与“诗化”的既有修辞性叙事策略。第六章,从“乡土文明”到“现代文明”,从“乡村中国”到“城市中国”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发展,意味着传统“乡村—村落”的解体过程。在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等维度上,文学的“城”与“乡”叙述,从符号结构的性别表征上来说,“城市”具有“父权”指代的文化符号功能,而“乡村”则显现出“母性”的文化符号指代功能;90年代以来,“都市里的农家女”的“身体”修辞,隐喻的是城乡二元的社会等级结构状态。第七章,文学“城--乡”符号的情感结构编码,无论在前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及后工业文明阶段,经由现代“乡土文学”、“京派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后寻根文学”(或“后知青文学”)、城市化语境中“乡村-自然”文学构想,出现了“母题”性“城—乡”符号互立的情感结构编码模式,皆将“家园”安置在了“乡村”自然、山水、村庄,甚至“野地”、“荒野”上,“乡村”成为能指的“家园”符号的指代。这其中,既有文化心理上的乡土根植与城市梦魇,又有基于现实与心灵需求的“城--乡”互为“乌托邦”的符号编码。不过,基于“乡村—家园”的语言符号编码,对“乡村—家园”的追求也永远“在路上”。

黄仙花[10](2010)在《论阎连科长篇小说狂欢化美学品格》文中研究表明阎连科是我国当代文坛最重要、最受关注的作家之一,对当下文学创作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对于阎连科创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很少将他的长篇小说作成一个整体进行阐释,其中,对阎连科作品的狂欢精神的探讨尤其欠缺。因此,本文拟引入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结合阎连科的创作实践,阐释阎连科长篇小说所呈现的狂欢化美学品格。第一章阐述了阎连科长篇小说所表现的外在狂欢景观。怪诞人物形象和狂欢化场景构成了阎连科长篇小说显在层面的狂欢因素。阎连科运用降格的艺术手法,塑造了残疾、绝症、傻瓜、狂人(疯子)等人物形象,展示他们怪诞的外形、言行和心理。狂欢化的场景使作品洋溢着狂欢的节庆气氛,表达了以交替与变更精神、死亡与新生精神为核心的狂欢式的世界感受以及乌托邦理想。第二章着重论述了阎连科长篇小说创作艺术思维方式的狂欢化。脱冕加冕仪式以及杂语、戏拟创作手法的运用使阎连科长篇小说隐性层面凸显出狂欢化美学特征。艺术思维的狂欢化首先源于加冕脱冕这一狂欢节生活的内在结构,阎连科笔下人物命运的悲剧性转折和人物设置表现出加冕脱冕仪式对文学的渗透。杂语是对狂欢节广场话语形态的真实描绘,阎连科长篇小说的杂语性主要表现为在小说中插入其他体裁以及小说写作语言的杂糅化。同时,阎连科通过语言、情节、叙事模式的戏仿表达他对历史、现实人生独特的领悟。第三章阐述了中国当代文坛对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接受的历史文化语境和阎连科对巴赫金狂欢化理论所进行的本土化吸纳与重构。本民族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中的狂欢因素成为中国作家对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的心理认同基础。90年代开放的文学环境则为之提供了时代契机。阎连科文本展现了与巴赫金不同的狂欢风景,主要差异源于二者不同的狂欢化世界感受。巴赫金对世界的感受是狂欢,而阎连科在表层狂欢书写的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悲剧意识和荒诞感。

二、彷徨与诉求——论阎连科的乡土情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彷徨与诉求——论阎连科的乡土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1)论李佩甫乡土小说的伦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成果评述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李佩甫乡土小说伦理书写概貌
    第一节 深厚中原文化的濡化
    第二节 农裔城籍作家的书写姿态
    第三节 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样态
第二章 生存伦理:守望乡土与逃离都市
    第一节 芸芸众生的草性生长
    第二节 向城而生的精神异化
    第三节 难以割舍的家园意识
第三章 家庭伦理:人情维系下的乡土中国
    第一节 父子伦理的困境:“父亲”的崩塌与萎顿
    第二节 夫妻伦理的困境:性爱分离的两难追问
    第三节 渐趋崩毁的传统家庭伦理
第四章 权力伦理:官本位特征与权欲焦虑
    第一节 官场书写下的权力寓言
    第二节 权欲焦虑下的人性异化
    第三节 权力叙事下的理性审视
第五章 李佩甫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多元评价
    第一节 李佩甫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艺术价值
    第二节 李佩甫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注释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注释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注释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注释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论李佩甫小说中的疾病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李佩甫创作概述
    二 李佩甫研究综述
    三 研究动机及创新点
第一章 性残疾:乡村沉疴痼疾的揭露
    第一节 对乡村独裁者的批判
    第二节 对乡村文化弊端的反思
    第三节 乡村传统道德的孱弱
第二章 身体畸形:病态人格的展示
    第一节 侏儒症:外界压力的不堪重负
    第二节 罗锅:个体自主意识的消失
第三章 眼疾:身份归宿的困境
    第一节 眼疾患者的陌生化叙述
    第二节 知识分子们的困境
    第三节 对病态历史的质疑
第四章 疾病书写的意义
    第一节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第二节 病态社会的忧思
    第三节 对中外疾病书写传统的继承和延展
    第四节 人文精神的彰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概念厘定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
    五、创新价值
上篇
    第一章 灾难母题生成的“中原场域”
        第一节 灾难母题的自然成因
        第二节 灾难母题生成的人文环境
        第三节 灾难母题的文学传统
        第四节 灾难母题与创作主体的互文指涉
    第二章 灾难母题的叙事流变
        第一节 1949—1978:秉笔直书与人定胜天
        第二节 1978—2000:多元杂糅与文化反思
        第三节 2000—2015:日常叙事与生态建构
    第三章 灾难母题的主题向度
        第一节 跌宕起伏的命运主题
        第二节 抗衡灾难的英雄主题
        第三节 意蕴丰富的人道主义主题
        第四节 中原文化的反思主题
    第四章 灾难母题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写实型叙事模式
        第二节 象征型叙事模式
        第三节 荒诞型叙事模式
下篇
    第五章 天灾母题
        第一节 天灾母题的现实向度
        第二节 天灾母题的“饥饿”表征
        第三节 “人祸”的推波助澜
    第六章 战争母题
        第一节 战争母题的主题嬗变
        第二节 战争母题的U型结构
        第三节 战争母题的英雄原型
        第四节 战争母题的诗学阐释
    第七章 疾病母题
        第一节 疾病母题的生成语境与类型建构
        第二节 疾病母题的隐喻
        第三节 疾病母题的诗学价值
    第八章 矿难母题
        第一节 矿难母题的生成追溯
        第二节 矿难母题的欲望叙事
        第三节 矿难母题的悲情与崇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5)论李佩甫小说的乡村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学界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李佩甫小说乡村世界的图景演变
    第一节 诗性的原始家园
        一、田园风味的浓郁
        二、乡村精神的美好
    第二节 从迷失之城到浮躁之乡
        一、民众的绵羊性格
        二、物质的极度贫乏
        三、官场的滥权现象
        四、权力的天生迷恋
    第三节 乡村未来转型的思考
        一、纯净灵魂的希冀
        二、精神家园的重建
第二章 李佩甫小说乡村世界的书写角度
    第一节 人性特质之悟
        一、三类人物的塑造
        二、人性异化的展现
    第二节 生存哲学之省
        一、权力的崇拜
        二、精神的异化
        三、脸面的重视
    第三节 现实发展之忧
        一、末世图景的揭示
        二、人治文化的憎恶
        三、故乡精神的回望
第三章 李佩甫小说乡村世界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现实社会的内省
        一、进城的失落困窘
        二、乡村的质朴温情
        三、家园的理想建构
    第二节 乡村理想的虚幻
        一、痛与爱的游移
        二、人物形象失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世纪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对象
    二、选题意义与思路
第一章 叙事空间研究的背景与得失
    第一节 空间理论研究的历史沿革
        一、国外空间理论研究
        二、空间理论的国内研究
    第二节 小说叙事空间的研究及其反思
        一、“空间形式”与“叙事空间”
        二、“空间叙事”与“叙事空间”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与空间转换
        一、“新世纪文学”命名的合理性
        二、“新世纪文学”命名的时间焦虑
        三、新世纪文学的空间转换
第二章 新世纪小说叙事的媒介空间
    第一节 媒介与叙事研究
        一、媒介与媒介空间
        二、网络媒介空间与小说叙事
    第二节 屏幕空间与超文本小说叙事
        一、网络纯文本型超文本小说叙事
        二、多媒体超文本空间
第三章 新世纪小说叙事的隐喻性空间
    第一节 时间空间化
        一、时间流程的中止
        二“晶体模式”与“百科全书”模式
    第二节 空间并置叙事
        一、微观并置:“意象”反复
        二、主题一并置:一种空间叙事
    第三节 实用文体互文的“辞典体”
        一、辞典与小说
        二、消解文本虚构,“零距离”叙事
第四章 虚幻空间与“乌托邦”叙事
    第一节 乌托邦空间与民族国家想象
        一、“乌托邦”空间与“乌托邦”心态
        二、从“普济”到“花家舍:民族乌托邦的寓言
        三、孤独与退守: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第二节 “乡土”乌托邦与“田园风光”乌托邦
        一、乡土诗意的“桃源”乌托邦
        二、开放的“乡土一田园”乌托邦
    第三节 网络虚拟空间与乌托邦叙事
        一、网络媒介与乌托邦情结
        二、“架空世界”:玄幻与穿越
第五章 实体空间与“异托邦”叙事
    第一节 城市“异托邦”与“底层”
        一、新世纪“底层”界定
        二、底层文学与城市“异托邦”
    第二节 农民工小说中的“异托邦”生存空间
        一、建筑工地
        二、火车站
        三、垃圾场及其它
    第三节 城市异乡人的认同焦虑
        一、城市异乡人
        二、“漂泊”:群体的生存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阎连科乡土小说与20年代乡土写实小说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阎连科乡土小说与 20 年代乡土写实小说思想比较
    一、 对奴性的批判
    二、 女性的悲剧命运
    三、 底层的人文关怀
第二章 阎连科乡土小说与 20 年代乡土写实小说艺术比较
    一、 从客观真实到主观真实
    二、 方言色彩与文体创新
    三、 死亡本体意象与外在意象
第三章 比较之下的当代启示
    一、 文学创作的态度
    二、 作品的精神内蕴
    三、 艺术手法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城—乡”符号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序论
    1.1 研究现状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基本方法
2 小说视阈审美基本特征界说
    2.1 小说中发现"城市"与"乡村"
        2.1.1 发现"城市"与"乡村"的历史起点
        2.1.2 逆向思维:从文学中发现"城市"与"乡村"
        2.1.3 "空间符号"的"文化心灵"
    2.2 语言符号的"城市"与"乡村"
        2.2.1 小说视阈"城—乡"符号界说
        2.2.2 符号"否定性"与"虚构性"界说
        2.2.3 符号"抽象化"与"具象化"界说
    2.3 文化符号的"城市"与"乡村"
        2.3.1 文化的差异性
        2.3.2 文化的冲突性
        2.3.3 文化的变异性
3 符号时空与书写格局
    3.1 文化符号的"时间"与"空间"
        3.1.1 古典文学的"城市":"城市的乡村心灵"
        3.1.2 乡村:空间的时间构想
        3.1.3 城市:空间的时间构想
        3.1.3.1 民族屈辱史界说
        3.1.3.2 革命意识形态界说
        3.1.3.3 作家"城市经验"界说
    3.2 文化符号的"过去"与"现在"
        3.2.1 "京派文学"的空间世界
        3.2.2 "寻根文学"的空间世界
        3.2.3 "市井文学"的空间世界
4 符号结构与视角功能
    4.1 "西方—东方"视角结构
        4.1.1 自"西"望"东":"乡下人"与"乡土社会"
        4.1.2 "乡村中国":"五四"时期
        4.1.3 "乡村中国":"寻根文学"时期
        4.1.4 "乡村":"异域"情调的文学构想
    4.2 "城市—乡村"视角结构
        4.2.1 "城市视角"的"乡村"书写
        4.2.2 "城市视角"的规训与调整
        4.2.3 "乡村视角"的"实"与"虚"
    4.3 "城市—乡村"视角解构
        4.3.1 "城市"书写:"乡村视角"的解构
        4.3.2 "乡村"书写:"城市视角"的解构
5 乡村"他者"叙事修辞
    5.1 "城市":"负极"文化观念叙事修辞
        5.1.1 城市"恶性"叙事修辞
        5.1.2 城市"怪物"叙事修辞
        5.1.3 都市"迷宫"叙事修辞
        5.1.4 "城市"与"妓女"的身体叙事修辞
    5.2 "城市":"欲望化"叙事修辞
        5.2.1 "金钱"叙事主题
        5.2.2 "情欲"叙事主题
        5.2.3 "物象"叙事主题
    5.3 "城市":文化观念符号的认知解读
        5.3.1 道德观念与情感法则
        5.3.2 道德观念与理性法则
    5.4 "城市"认知:基于"现代化"与"现代性"角度
        5.4.1 "现代化"与"现代性"概念界定
        5.4.2 "后发外生"现代化与乡土文化"现代性"反思
        5.4.3 "城市化"与"反城市主义"
        5.4.4 "城市"与"乡村":社会转型与文化冲突
6 基于符号交流的认知解构
    6.1 "乡村":作家身份"构型"的文化符号
        6.1.1 "乡村":作家文化身份"征用"的文化符号
        6.1.2 "乡村":作家文化身份"升腾"与"跌落"的文化符号
    6.2 "农民"与"知识分子"的"恋土情结"
    6.3 "可望"与"可归"的"恋乡情结"
    6.4 "乡村"符号:"乌托邦"认知解构
7 空间意象与符号性别结构表征
    7.1 "城市":"男性"符号的文化寓意
    7.2 "乡村":"女性"符号的文化寓意
        7.2.1 哲学维度的"崇阳恋阴"
        7.2.2 神话维度的"地母原型"
        7.2.3 自然现象的"同律一体"
        7.2.4 乡村情感的"母子隐喻"
        7.2.5 "恋母情结"的精神泅渡
    7.3 "城市":"乡村"他者的"性"符号等级隐喻
8 城乡游走与家园梦寻的符号互立
    8.1 乡村"乌托邦":语言符号编码
        8.1.1 "乡村—自然":情感符号编码
        8.1.2 "乡村—家园":语言符号"乌托邦"
        8.1.3 "乡村—家园":符号的情感拯救功能
    8.2 "城—乡"之间:符号"情感结构"编码
        8.2.1 "乡土"根植与"城市"梦魇
        8.2.1.1 "乡村女"与"城市女"
        8.2.1.2 "性爱"隐喻
        8.2.1.3 "动物"隐喻
        8.2.2 "乡村—城市"互为"乌托邦"
        8.2.3 "家园—寻找":永远"在路上"
    8.3 工业文明语境下文学"乡村"之思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论阎连科长篇小说狂欢化美学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物形象和场景的狂欢化
    第一节 狂欢化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狂欢化的节庆场面
第二章 艺术思维方式的狂欢化
    第一节 加冕脱冕仪式的运用
    第二节 杂语
    第三节 戏仿
第三章 狂欢化小说的变体
    第一节 狂欢化诗学理论接受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二节 狂欢化的本土性变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彷徨与诉求——论阎连科的乡土情结(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李佩甫乡土小说的伦理书写[D]. 姚碧璇. 兰州大学, 2021
  • [2]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3]论李佩甫小说中的疾病书写[D]. 杜秋实. 深圳大学, 2019(10)
  • [4]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D]. 段永建.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论李佩甫小说的乡村世界[D]. 姚璎晏.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新世纪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D]. 陆欣. 兰州大学, 2018(08)
  • [7]阎连科乡土小说与20年代乡土写实小说比较[D]. 李营.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8]在对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批判中呼唤精神家园——阎连科小说浅析[J]. 石秋仙. 孝感学院学报, 2011(04)
  • [9]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城—乡”符号结构研究[D]. 许心宏. 浙江大学, 2010(07)
  • [10]论阎连科长篇小说狂欢化美学品格[D]. 黄仙花.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踌躇与诉求——论闫连科的乡村情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