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腹部疾病的指针(指压)疗法

治疗小儿腹部疾病的指针(指压)疗法

一、治疗小儿腹病指针(指压)疗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1](2016)在《腹部九法为主治疗小儿胃脘积滞型厌食症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腹部九法(推、摩、揉、按、荡、抄、挤碾、拿)为主的推拿方法与传统手法治疗小儿胃脘积滞型厌食症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安徽省中医院小儿推拿科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小儿胃脘积滞型厌食症患儿76例,依据患儿的就诊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腹部九法为主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10天为一个疗程,分别于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厌食消失时间等改善情况,并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随访患儿体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通过不同手法治疗,治疗10天后,治疗组痊愈7例(占18.42%),显效22例(占57.90%),有效6例(占15.79%),无效3例(占7.89%),总的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痊愈3例(占7.89%),显效17例(占44.74%),有效10例(占26.32%),无效8例(占21.05%),总有效率为78.95%。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比较χ2=4.003,P=0.038(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20天后,治疗组痊愈27例(占71.05%),显效9例(占23.68%),有效2例(占5.27%);对照组痊愈13例(占34.21%),显效15例(占39.47%),有效10例(占26.32%),两组数据结果分析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两组愈显率及痊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厌食消失时间(7.87±4.28d),明显短于对照组(12.66±5.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患儿体重增长(15.3±0.90kg)明显高于对照组(15.0±0.81kg)(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患儿体重增长(15.9±0.81kg)明显高于对照组(15.3±0.92kg)(P<0.05)。结论腹部九法与传统手法对治疗小儿胃脘积滞型厌食症均有效,但腹部九法更注重辨证分型,腹部九法在小儿胃脘积滞型治疗上疗效更为确切,其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灵活变化,取穴更为精减,较传统手法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等优势,因此腹部九法为主的推拿治疗小儿胃脘积滞型厌食症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及普及应用。

吴齐飞[2](2014)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部段的压痛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研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段(T1一T12段区域内)的压痛情况,明确胃食管反流病与这一区域内压痛的相关性,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压痛敏感点或区域提供可靠的研究数据,在此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这些相关的压痛点在辅助诊断和排查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可能前景。另外根据针灸理论中“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可以试将这些压痛点作为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选穴部位,为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新思路。方法:本课题共调查GERD患者78例,并统计了无GERD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78例患者来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北京广济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专科住院患者,前者19例,后者59例;其中,男32例,女46例;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53.8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40年,平均7.0年;健康对照组中男22人,女28人,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6.3岁。经24hPH检测确诊为GERD者49例,通过RDQ问卷判断为GERD者29例。压痛评价方法有两种:(1)压痛程度评价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以拇指指腹前端触及脊柱两个棘突之间,以持续均匀的力度按压,从第一胸椎棘突下开始,从上到下依次按诊到第十二胸椎棘突下为止,按照以下标准分别记录压痛程度:a.按压时询之有疼痛,无痛苦表情,为轻度压痛,记“+”;b.按压时主诉疼痛,有痛苦表情(皱眉),为中度压痛,记“++”;c.按压时主诉剧烈或针刺样疼痛,伴有躲闪、呼喊等反应,为重度压痛,记“+++”;d.按压时自觉不痛和无法明确判断痛或不痛的情况均判为压痛阴性反应,记“-”。其中,a,b,c记为压痛阳性,d记为压痛阴性。(2)压痛阈值评价法:先将“人体力学压痛测定仪”(国家专利号:ZL200520142236.5,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研制)的遥控器交给患者手中,嘱咐患者感觉到有疼痛时即按压按钮,再将压力探头置于要压的部位(同上),缓慢用力,逐渐加重,当患者感觉到疼痛而按压遥控器按钮时显示屏上的压痛值即锁定,即可得到该部位的压痛阈值。按压时最大压强不应超过600kPa (6kg/cm2,换算后得出按压的压力应不超过47N),超过即定义为无反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组织损伤。通过两种方法获得相应的计量和计数资料,分析两组的压痛阈值和压痛程度数据,使用SPSS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课题共收集病例组78例,对照组50例。统计结果显示,在平均压痛阈值方面,GERD组的在T7棘突下的平均压痛阈值最低,为13.65N,压痛最为敏感,T3一T8棘突下的平均压痛阈值较低,均低于17N;T1一T3棘突下平均压痛阈值逐渐降低,T8—T12平均压痛阈值逐渐升高,整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平均压痛阈值最高点在T12棘突下处,为22.27N。健康人的平均压痛阈值在T1—T12段均大于GERD组,健康人在T5—T8段的平均压痛阈值较低,均小于21N,其中T6的平均压痛阈值最低,为18.68N。比较两组的平均压痛阈值可以发现,T3—T9的平均压痛阈值GERD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在T3、T4、T5和T7棘突下的平均压痛阈值相差最大,均大于5.10N,其中T7棘突下的平均压痛阈值相差最大,为6.80N。经过SPSS软件统计检验GERD组和对照组在T1—T12各棘突下处的压痛阈值的差异性可以看出,两组在T3、T4和T5棘突下处的差异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处的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两组在T3、T4和T5的平均压痛阈值均存在显着差异,即GERD组在T3、T4和T5处的压痛阈值显着小于对照组。以压痛程度为评价方法比较两组在T1—T12各棘突下处的压痛差异性,可以发现在T3—T9棘突下处的压痛程度均存在显着差异,即GERD组在这一区域内的压痛程度要强于对照组。结论:本项研究表明,GERD患者在督脉背部段上存在明显的压痛反应,且压痛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压痛的分布主要集中在T3—T9段。两组在T5—T7段(即神道、灵台、至阳三穴处)的压痛阈值和压痛程度均存在显着差异,因此认为此区域为GERD患者在背段督脉存在压痛反应的核心区域;两组在T3、T4、T8和T9棘突下只有压痛程度上存在差异,可将这一区域描述为存在压痛反应的外围区域。再结合比较T5、T6和T7棘突下的压痛阳性率,可以看出GERD患者在T7棘突下的压痛敏感性虽然显着高于对照组,但是两者在压痛阳性率方面相差无几,表明健康人在T7处也存在较高的压痛反应率,但敏感程度上不及GERD组患者,因此可以认为GERD患者在T7棘突下呈强阳性的特点;GERD患者在T5棘突下处的压痛不仅具有高敏感性的特点,而且与健康人的压痛阳性率相差较大,表明其压痛更具有特异性。T6棘突下则居于两者之间。T5、T6、T7棘突下处均有穴位,分别为神道、灵台、至阳穴。本研究结果认为,神道穴的压痛具有高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诊断GERD的首选参考穴位,以降低假阳性的可能。健康人在灵台、至阳两穴处的压痛阳性率也较高,但压痛敏感程度上显着低于GERD组,因此可将灵台、至阳穴处的强阳性作为GERD的诊断参考标准。综上,如果在神道穴存在压痛,在灵台、至阳穴存在强烈压痛可以考虑是GERD的可能。根据“以痛为腧”的治疗原则,结合研究结果可认为T3——T9区域均可以作为针灸治疗GERD的选穴部位,而神道、灵台、至阳三穴则应是选穴重点。

谢丰如[3](2011)在《穴位埋线治疗痰湿质肥胖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痰湿体质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的作用机理。方法从台湾黄耆中医诊所的病患中,痰湿体质诊断标准是参考王琦教授《中医体质学说》肥胖人痰湿体质评分标准为依据;肥胖症的诊断标准是参考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肥胖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标准》,既符合痰湿体质又符合肥胖症诊断标准者,共收集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组为埋线组、中药组。以30例做为穴位埋线治疗组,另以30例做为口服中药对照组。穴位埋线组每7日埋线一次,选用足三里、丰隆、天枢穴进行穴位埋线。口服中药给予科学浓缩中药粉:防己黄耆汤、二陈汤,嘱咐患者1天服药早晚2次。两组进行实验研究持续60天,定期测量体重、腹围、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等肥胖相关指标的影响,以科学量化的评价穴位埋线减重疗法对痰湿体质肥胖的临床效果。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检测结果用(x±s)表示,计量数据治疗前后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透过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分析,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其中,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79.66%,口服中药组总有效率为23.33%,穴位埋线组较口服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减脂与减重有效人数分布显示:减脂有效例数中穴位埋线组有效人数比率较多,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减重有效例数中穴位埋线组有效人数比率较多,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体重和体重指数均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以穴位埋线组较口服中药组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下降较明显,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体脂百分率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穴位埋线组治疗后体脂百分率较口服中药组明显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腰围、臀围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口服中药组降低较不明显,穴位埋线组较口服中药组有缩小,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与口服中药来治疗痰湿质肥胖均有减重、减脂的良好效果。其中以穴位埋线疗法减重与减脂效果较明显,而穴位埋线具有塑身缩小腰臀围的趋势,故整体的评价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痰湿质肥胖优于口服中药。

张瑾[4](2011)在《唐代方剂文献异文研究 ——以《千金要方》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唐代方剂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的医方,记载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具有重要的临床和文献价值。方剂文献的文献整理,是当前各项相关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然而方剂文献为古医籍的一部份,四库中属于子部,与经部文献不同,缺乏传承上的规范性,其间错讹异写,凭经验增删,随处可见。传本之间存在众多异文。这些异文不仅具有文献学上的性质,还具有浓厚的医学性质,同时又表现出“碎”、“多”、“乱”的特点。因此,相对于一般性的古籍文献来说,方剂文献的整理工作难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从方剂文献异文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通过对方剂异文现象进行归类分析,发掘这些现象背后蕴藏的规律,探求在实际运用中的原则和方法,以期减轻方剂文献整理工作中的工作强度,减少整理过程中对异文处理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整理结果的可信性。这是正确释读古籍文献,并进而对方剂进行开发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取材基于唐代方剂文献,运用中医学传统文献研究方法,以《千金要方》为中心延展,对《千金要方》同《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医心方》、《诸病源候论》等方书医籍中的医方和医论中的异文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同普通古籍异文现象的比较,对方剂文献异文背后蕴含的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将个案研究和系统研究相结合,对异文在方剂文献整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研究的四个具体目标:一,对唐代方剂文献异文的整体面貌进行梳理;二,对唐代方剂文献异文的特点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三,总结蕴涵在方剂文献异文现象里的规律并对之从医理和文献两个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四,通过对具体异文应用的分析,尝试探讨异文在文献整理应用中的规律。本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异文研究的概况,主要从异文的基础理论、一般性古籍文献异文、方剂文献异文以及中医古籍异位字四个方面,对异文广狭义不同范围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说明了研究的对象和材料范围,阐明了选题意义,明确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探讨了方剂文献异文的类型和特点,结合异文的具体情况,指出方剂文献异文的类型可分为版本异文、引用异文、两书异文、校理异文、编次异文和同境异文,并分析了相应具有的特点。第三章:对方剂文献异文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文献和医学两个角度出发,论述了文献的成书、流传、校理,时代变迁、语言文字演变以及临床医学的发展等对异文现象形成的影响。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学科性角度和文献学角度对异文现象进行甄别聚类,从方剂组成的三要素、方剂文献的编次、方剂的名称演变以及内容的表达、文字的形式、异位字的使用几个方面,对异文现象做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第六章:对方剂文献异文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一方面探讨异文应用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一方面具体分析异文在校勘整理、内容理解、字义理解等方面的作用。本文是在前人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对唐代方剂文献异文现象进行的首次系统性研究。在现有异文分类的基础上,提出方剂文献异文的类型还包括编次异文和同境异文。指出相较于普通古籍异文,方剂文献异文体现出显着的思想层面(医学思想)上的差异。认为方剂文献异文今后的发展应沿着两条路线进发:一是文献研究,二是方剂学研究,两种研究均应做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探讨。

梁瑞丽[5](2010)在《麦粒灸对腹部术后胃肠动力影响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选择靳三针穴组中“肠三针”穴,观察麦粒灸对腹部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研究方法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病房选取60例腹部术后(胆结石、阑尾炎)患者,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分为麦粒灸组30例和电针组30例。患者术后均给予护理常规,禁食水,常规补液,胃肠减压,抗炎治疗,TDP照射等措施,重症患者可同时给予吸氧,全胃肠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法。治疗组加麦粒灸天枢、关元、上巨虚;对照组加电针足三里。每日治疗两次,并于术后第一天开始,分别监测治疗前后的肠鸣音;并记录患者第一次排气、排便的准确时间。记录术后病人的体温、血常规、生化及有无使用止痛类药物等各项指标。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麦粒灸对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肠鸣音的影响艾灸组和电针组对术后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均有疗效,排气时间短,肠鸣音出现早。两组治疗次数经秩和检验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艾灸组第一次排气时间平均为38小时48分钟,其中小于24小时为4例,24~48小时为17例,48~72小时为9例,全部有效;电针组第一次排气时间平均为49小时54分,其中小于24小时为3例,24~48小时为9例,48~72小时为12例,大于72小时为6例,24例有效;两组排气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鸣音出现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麦粒灸对治疗后症状改善状况的影响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体温变化情况经统计分析,术后三天内两组体温的均数和标准差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全部有效,其中显效12例,有效18例;对照组中显效3例,有效26例,无效1例。结论麦粒灸组、电针组对术后胃肠动力恢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麦粒灸组排气、排便时间提前,术后症状改善明显,优于电针组(P<0.05),有显着性差异。

林敏[6](2010)在《点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中医推拿学的角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系统探讨,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文献研究从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理认识,指出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与雌激素水平关系密切,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因雌激素水平过度降低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等功能紊乱而致。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对症和激素替代治疗。但长期以来,关于是否有必要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及其安全性一直存在分歧。从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认识的阐述以及对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回顾,指出中医对妇女绝经前后年龄阶段的生理、病理认识历史久远。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尤其是对植物神经系统,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点穴疗法是推拿主要流派之一,以阴阳、气血、经络、脏腑理论为指导,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确切,林超雄老师在点穴治疗内妇儿科疑难疾病的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为探讨点穴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回顾中、西医有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后,指出探讨点穴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及其生殖内分泌机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重要的临床意义。2.临床研究目的:本文对点穴疗法与利维爱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点穴组(治疗组)30例,西药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点穴疗法治疗,每周两次,连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采用口服利维爱治疗,2.5毫克,口服每日一次,连续服用3个月。两组所有病例均以三个月为一观察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下列指标的变化:(1)采用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法,进行症状体征评分。(2)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以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测定。结果:(1)经过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显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显效率63.33%。治疗后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各种症状均有改善,Kuperman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两组间比较,E2、FSH、LH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前后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血清FSH和LH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血清E2、FSH及L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内分泌激素的改善疗效相当。(3)近期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在治疗初期出现皮下瘀斑,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余皆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现象;对照组有2例出现头痛(6.67%),4例体重增加(13.33%),3例出现阴道出血(10%)。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两组间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高,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点穴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明确的治疗效果,有效率达到96.67%,能显着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各种临床症状。(2)点穴疗法对围绝经期妇女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有调节作用,能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低雌激素水平,降低血清FSH、LH水平。(3)点穴疗法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李雪卿[7](2000)在《治疗小儿腹病指针(指压)疗法》文中提出 指针(指压)疗法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手法之一。指针就是以手指直接针对病人的身体所取的穴位用力进行指压,达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小儿腹痛是幼儿常见的一种症状,腹痛的原因比较复杂。因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而引起的小儿腹痛在幼儿园最为常见。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用指针法治疗小儿因饮食不当、腹部受凉引起的胃肠痉挛性疼痛,止痛时间较快,效果很好,小朋友容易接受。因饮食不当引起的胃肠痉挛性疼痛,可采用指压会谷穴的方法,常在两分钟左右疼痛消失,止痛效果明显快捷;或采用指压三间穴,强刺激约三分钟腹痛基本缓解,后取足三里按

二、治疗小儿腹病指针(指压)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疗小儿腹病指针(指压)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1)腹部九法为主治疗小儿胃脘积滞型厌食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研究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1.前言
    2.研究目的
    3.临床资料
        3.1 病例来源
        3.2 诊断标准
        3.2.1 西医诊断标准
        3.2.2 中医辨证标准
        3.2.3 病例选择标准
        3.3 研究方法
        3.3.1 试验分组设计
        3.3.2 治疗方案
        3.4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3.5 统计学处理方法
        3.6 观察指标及结果分析
        3.6.1 入组病例分布情况
        3.6.2 一般情况比较
        3.6.3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3.6.4 两组患儿厌食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3.6.5 两组患儿体重的比较
        3.6.6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中医对小儿胃脘积滞型厌食症的认识
        1.3 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2.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
    3.小儿推拿学术源流
    4.小儿推拿机理探讨
    5.腹部九法为主的推拿对小儿胃脘积滞型厌食症的机理探讨
        5.1 穴位及手法遴选之因及作用
        5.1.1 穴位遴选之因
        5.1.2 手法遴选之因
        5.2 穴位及手法配伍特点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近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部段的压痛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胃食管反流病误诊情况概述
    综述二:经络诊察的发展概况
    综述三:现代临床中督脉背部段的应用规律探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情况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研究方法
    6. 统计方法
结果
    1. GERD组与对照组的压痛阳性率比较
    2. GERD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压痛阈值比较
    3. GERD组与对照组的压痛点个数比较
    4. GERD组与对照组的压痛阈值差异统计检验
    5. GERD组与对照组的压痛程度差异统计检验
讨论
    1. GERD患者督脉背段压痛的分布特点分析
    2. 健康组在T6、T7高阳性率的原因分析
    3. 以T5、T6、T7棘突下为针刺治疗点的可行性分析
    4. 以T5、T6、T7为GERD辅助诊断参考的展望分析
    5. 本研究的创新性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设想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穴位埋线治疗痰湿质肥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肥胖症的认识与研究
        1.1 肥胖症的病因病机
        1.2 肥胖症的辩证分型
        1.3 肥胖症的治疗与预防
    第二节 肥胖与痰湿体质的关系
        2.1 历代医籍有关痰湿体质论述
        2.2 痰湿体质的现状
        2.3 痰湿体质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穴位埋线疗法的研究
        3.1 穴位埋线的概念
        3.2 穴位埋线的源流
        3.3 穴位埋线的现状
        3.4 穴位埋线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1.1 病历资料分析
        1.2 诊断标准
        1.3 中医痰湿体质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患一般资料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统计分析
        2.5 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结果
        3.1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
        3.2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率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体围比较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1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的作用机理
    2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痰湿肥胖应以改善体质为主
    3 足三里、丰隆穴、天枢穴埋线治疗痰湿肥胖取穴探讨
    4 患者依从性问题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唐代方剂文献异文研究 ——以《千金要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一 引言
    二 研究现状
        (一) 异文基础理论的研究概况
        (二) 一般性古籍文献异文研究的一般情况
        (三) 方剂文献异文研究概况
        (四) 中医古籍异位字研究概况
    三 研究的对象
    四 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二章 方剂文献异文的类型和特点
    一 版本异文、引用异文和两书异文
        (一) "源本"难以确定,引用异文和两书异文为多
        (二) 引文而致异文的行文风格多相接近
        (三) 引用异文和两书异文有不亚于版本异文的价值
    二 校理成为事实上的异文
        (一) 着书者对所引内容的校理对被引书籍形成异文
        (二) 后世对前代方剂文献的刊刻校理成为版本异文
        (三) 校理异文的形式有明示和隐性两种
    三 名称异文量多集中且表现复杂
    四 相似语境的文句相异构成同境异文
    五 方证编排与方剂归类不同形成编次异文
第三章 方剂文献异文的产生原因
    一 临床变化各录在案
    二 原本瑕疵后人订正
    三 辗转抄刻讹脱衍倒
    四 后人校理径改原文
    五 后人补注误入正文
    六 一物多名指称不同
    七 异位用字大量使用
第四章 方剂文献异文的学科性表现
    一 从方剂组成三要素看异文
        (一) 证治异文
        (二) 组成异文
        (三) 节度异文
    二 编次异文
        (一) 方证的编排不同
        (二) 方剂的编次不同
    三 方名异文
        (一) 确定方名的一方多名
        (二) 非确定方名的名称变动
第五章 方剂文献异文的文献学表现
    一 从表达的角度看异文
        (一) 意义相近
        (二) 意义相反
        (三) 各有其意
    二 从字词的角度看异文
        (一) 字词的有无不同
        (二) 字词的用字不同
        (三) 字词的顺序不同
    三 从异位字角度看异文
        (一) 因"形"而异
        (二) 因"声"而异
        (三) 讹误字异文
        (四) 避讳字异文
第六章 方剂文献异文的应用
    一 对待异文的基本原则
        (一) 重视文本,注重语境医理
        (二) 结合各方知识,审慎判断
        (三) 有疑则阙,不求强解
    二 异文的判断与取舍
        (一) 以文献考订为基础,尊重医学认知
        (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判断异文性质
        (三) 本证与旁证相结合,灵活运用异文
    三 异文的具体应用
        (一) 文献的校勘整理
        (二) 文本字义的理解
        (三) 文献来源的考订
        (四) 医学内容的考证
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和新雕本《孙真人千金方》卷目比较
    二 黑水城《孙真人千金方》残叶异文汇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麦粒灸对腹部术后胃肠动力影响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研究
        1.1 病因学的研究
        1.2 治疗现状
    2.祖国医学对胃肠运动的认识
        2.1 祖国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中医的治疗现状
    3.灸法概况
        3.1 灸法渊源
        3.2 灸法的功效
        3.3 灸法操作
        3.4 麦粒灸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病例标准
        1.3 排除病例标准
        1.4 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一般处理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及方法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统计学处理
        2.7 结果与分析
    3.讨论
        3.1 临床研究思路
        3.2 治疗介入的时机
        3.3 治疗方法的选择
        3.4 穴位的选择
        3.5 疗效的分析
    4.存在问题及展望
        4.1 存在的问题
        4.2 前景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点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一、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二) 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二、推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一) 经穴推拿概述
        (二) 经穴推拿研究现状
        (三) 推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理论依据
        (四) 推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的局限性
    三、气街、四海理论及其应用意义
        (一) 气街、四海理论的引入
        (二) 气街理论及其意义
        (三) 四海理论及意义
        (四) 气街、四海理论的相关性
        (五) 气街、四海理论对推拿的指导意义
    四、点穴疗法的源流及其发展
        (一) 点穴疗法概述
        (二) 点穴疗法的来源及其发展
        (三) 点穴疗法的常用手法
        (四) 点穴疗法的常用穴位和经脉
        (五) 点穴疗法的专用穴位
        (六) 点穴疗法的常用刺激线
        (七) 点穴疗法的治疗常规
        (八) 点穴的正常反应
        (九) 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五、点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理论基础
        (一) 点穴疗法的中医理论依据
        (二) 点穴疗法的现代医学依据
临床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 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 受试对象分组
        (四) 治疗方法
        (五) 观察指标
        (六) 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七) 数据管理及统计学处理方法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 一般情况比较
        (二) 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比较
        (三)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E_2、FSH、LH含量比较
        (四) 安全性观测结果
讨论
    一、点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一) 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二) 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三) 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二、点穴疗法治疗妇科病症的经验整理
        (一) 着重通调气血
        (二) 重在调和五脏
        (三) 分清标本缓急
        (四) 注意身心同治
        (五) 勿忘防治结合
    三、点穴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的安全性分析
        (一) 激素替代疗法的副作用
        (二) 点穴疗法的副作用
        (三) 点穴疗法的安全性
    四、点穴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选穴依据
        (一) 组方原理
        (二) 处方组成及方义分析
        (三) 辨证选穴依据
    五、气街、四海理论在点穴治疗中的运用
        (一) 指导点穴治疗中穴位的选择
        (二) 指导点穴治疗中手法的运用
        (三) 为点穴疗法的作用机理提供新思路
    六、点穴治疗的临床价值
        (一) 适应症广,疗效较好
        (二) 经济简便,易于掌握
        (三) 施治安全,易于接受
小结与展望
    一、结论
        (一) 文献研究
        (二) 临床研究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治疗小儿腹病指针(指压)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腹部九法为主治疗小儿胃脘积滞型厌食症的临床观察[D]. 张燕.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2]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部段的压痛规律研究[D]. 吴齐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3]穴位埋线治疗痰湿质肥胖的临床研究[D]. 谢丰如.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4]唐代方剂文献异文研究 ——以《千金要方》为中心[D]. 张瑾.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2)
  • [5]麦粒灸对腹部术后胃肠动力影响临床研究[D]. 梁瑞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6]点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林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7]治疗小儿腹病指针(指压)疗法[J]. 李雪卿.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0(01)

标签:;  ;  ;  ;  ;  

治疗小儿腹部疾病的指针(指压)疗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