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香粳品系D92-127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香粳品系D92-127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一、优质高产香粳D92-127品系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邓权权[1](2019)在《结实期水氮处理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形成积累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探明结实期水氮及其互作对香稻糙米香气2-乙酰-1-吡咯啉(2-AP)合成积累的影响,找出协同提高香稻糙米香气2-AP含量、产量和品质的结实期最佳的水氮管理措施及其机理。本研究于2014年早季和晚季在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学试验农场进行大田实验,采用籼型香稻Basmati385、农香18和粳型香稻Y-14、OR和RI为研究材料,于齐穗期设置3种水分处理为:W1为保持浅水层(4~6 cm),土壤水势为0 k Pa;W2为轻度落干(-25±5)k Pa;W3为重度落干(-50±5)k Pa。抽穗期3个氮肥施用处理为:N1为纯氮0 kg·hm-2、N2为纯氮15 kg·hm-2,N3为纯氮30 kg·hm-2。分别测定了齐穗后7d、14d、21d和成熟期香稻茎鞘、叶片和籽粒以及糙米的香气2-AP的含量,齐穗后7d、14d、21d和成熟期香稻叶脯氨酸含量,齐穗后21d和成熟期籽粒的脯氨酸含量、吡咯啉-5-羧酸含量、脯氨酸脱氢酶活性、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等生理指标,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性状,主要结果如下:(1)结实期适度干旱(即:轻度落干,水势为-25±5 k Pa W2)处理促进香稻获得较高香气2-AP含量和产量。适度干旱处理下(W2)有利于香稻籽粒、叶片和茎鞘的2-AP含量,叶片脯氨酸含量,籽粒脯氨酸含量及脯氨酸脱氢酶活性、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和吡咯啉-5-羧酸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结实期适度干旱(W2)处理有利于提高香稻产量,与其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有关。结实期适度干旱处理(W2)下香稻稻米碾磨品质表现较优,结实期适度干旱处理(W2)有利于早晚季香稻直链淀粉含量维持较高水平。(2)结实期氮肥处理(纯氮15 kg·hm-2 N2)有利于香稻2-AP含量和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品质较优。结实期施纯氮15 kg·hm-2利于香稻糙米香气2-AP积累的生理基础是:香稻籽粒、叶片和茎鞘2-AP含量,叶片脯氨酸含量,籽粒脯氨酸含量、脯氨酸脱氢酶活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和吡咯啉-5-羧酸含量活性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结实期增施氮肥(N2)处理有利于提高香稻产量,主要在于结实率和千粒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实期增施氮肥处理(N2)利于香稻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维持较高水平,增施氮肥处理(N2)利于香稻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维持较高水平。(3)结实期适当的控水和增施氮肥(W2N2)互作处理利于香稻维持较高产量、较优品质和有利于糙米获得较高2-AP含量。在W2N2处理下,早季RI及晚季Basmati385、农香18的糙米2-AP含量均最高,分别达到246.80 ng·g-1和136.29 ng·g-1、66.48 ng·g-1,早晚季其余品种糙米香气2-AP含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在W2N2处理下糙米2-AP保持较高水平的生理基础是:香稻籽粒、叶片和茎鞘2-AP含量,叶片脯氨酸含量,籽粒脯氨酸含量、脯氨酸脱氢酶活性、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和吡咯啉-5-羧酸含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结实期适当的控水和增施氮肥均有利于香稻维持较高产量,早晚季香稻产量稳定或增加在于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结实期水氮互作处理下早晚季香稻均能保持较高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香稻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直链淀粉含量呈部分显着提高或无显着差异。

周宗锴[2](2015)在《水稻骨干亲本黄华占优良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作为全球几十亿人的主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保障粮食安全,培育高产、优质、高抗的水稻品种是水稻育种的核心目标。骨干亲本是水稻育种的重要基础,在我国育种实践中,一系列水稻骨干亲本的形成、应用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育种进程。黄华占作为新一代籼稻骨干亲本,综合性状优良,目前已在中国南方稻区大面积种植并衍生出了多个品种。现有研究表明,水稻骨干亲本是一个或多个优良性状的集合体,这源于一系列优质遗传组分的精巧组合。虽然近年来利用骨干亲本已经定位到一些调控水稻关键性状的遗传座位,但目前对控制黄华占优良性状形成关键遗传座位的来源和传递关系还知之甚少。为了系统研究黄华占优良性状的形成过程和遗传机制,我们以黄华占和其育种谱系的各代亲本为对象,通过传统遗传学手段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着重分析了黄华占高产、优质等重要农艺性状的来源和贡献于这些性状的遗传基础。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黄华占谱系品种在产量和品质等农艺性状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产量最高的是桂朝2号,最低的是朝阳早18,黄华占属于中高产的水平;在稻米品质方面,黄华占的综合品质最优,而桂朝2号等前期亲本品质很差。总的来看,黄华占的选育经历了“高产劣质—低产优质—中高产优质”的过程。2.二次枝梗数和千粒重是黄华占谱系品种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以桂朝2号为代表的前期亲本具有很高的二次枝梗数,Ghd8ZYZ这种新型等位可能对穗粒数有积极贡献,28占对二次枝梗数产生了严重的负效应,致使后期品种产量降低。千粒重与粒型相关,长丝占贡献了gs3和gs5两个关键等位,导致谱系品种由圆粒型转变为长粒型,千粒重的降低对产量产生了负效应。3.垩白和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黄华占谱系品种稻米品质的关键性状。从桂阳矮49到特青,稻米品质粗糙,主要表现在胚乳腹部垩白度高和直链淀粉含量高两方面。长丝占提供了低腹白的H94型Chalk5基因,28占带来了低直链淀粉含量的Wxb基因,这两个等位基因是黄华占优质的重要遗传基础。4.基于SNP和indel进行的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黄华占谱系品种主要被分为两支,其遗传相似性与谱系关系和表型相似度基本一致。我们的研究工作初步揭示了黄华占中多基因性状以及综合优良性状形成的遗传规律,为进一步挖掘黄华占优良综合性状提供了基础。

李莉[3](2013)在《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生长的调节机制》文中提出水稻直播,是世界水稻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但是直播稻出苗难导致出苗迟,最终导致抽穗期推迟、成熟期延长,给栽培稻带来巨大的损失。中胚轴伸长与直播栽培出苗率显着相关,目前生产上所用的半矮秆栽培稻中许多品种中胚轴较短、伸长能力差,在浅土覆盖播种下,顶土出苗能力较好,在旱地直播或深土直播条件下,中胚轴短、出苗速度慢、出苗率下降,严重影响直播稻的秧苗素质。因此,发掘中胚轴较长、顶土能力强、出苗率高的水稻种质资源,才能克服短中胚轴带来的出苗不齐及其出苗难等问题,能够更好的培育出中胚轴伸长特性良好的品种,推动直播技术的发展。杂草稻(Weedy Rice)遗传变异类型丰富,适应性和抗逆性都较强,在水稻改良特别是抗性育种上是优良的种质资源库。本实验室研究发现,杂草稻具有较长的中胚轴,对于中胚轴伸长能力,杂草稻强于栽培稻,籼稻又强于粳稻。本研究以长中胚轴WR04-6和WR04-43,短中胚轴栽培稻秋光为供试材料,通过内源激素、生理酶学、对外源激素的响应及其遗传机制的研究,系统探讨了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的机理,从细胞形态学明确中胚轴伸长的实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人工气候箱,在黑暗条件下培养幼苗,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杂草稻WR04-6、WR04-43和栽培稻秋光的中胚轴伸长进行了细胞形态学观察。研究发现,杂草稻幼苗的中胚轴只有在黑暗条件下才进行伸长生长,材料幼苗初期苗高的差异主要来自中胚轴的伸长。中胚轴伸长初始阶段,其细胞数目达到整个时期数目的80%以上,随后分裂增殖基本停止;杂草稻在纵向长度上细胞数目比秋光高100%,而细胞长度比秋光则长400%;在中胚轴伸长生长初期,细胞分裂增殖和细胞伸长共同促进中胚轴伸长生长,后期则依靠细胞纵向延伸促进中胚轴伸长生长。杂草稻中胚轴的伸长生长由细胞数量增加和细胞伸长共同起作用,细胞长度纵向延伸对中胚轴伸长生长起决定作用。中胚轴细胞中部细胞长度明显高于基部和顶部细胞,且长中胚轴材料较之于短中胚轴材料更加明显,而基部和顶部两区段细胞长度相差不大。2、对中胚轴内源激素测定表明,在整个中胚轴伸长生长阶段,WR04-6和WR04-43的内源GA、IAA和CTK含量都高于秋光,其中GA的差异最大,CTK的差异最小,但3个激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不同,随着幼苗生长,GA和CTK含量下降,而IAA含量持续稳步增长,不论培养几天,材料间激素含量的差异仍保持大约一致的差距。中胚轴伸长的内源激素研究表明,GA、IAA、CTK都可促进中胚轴的伸长。GA和IAA的作用较大,对中胚轴的伸长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而CTK作用相对较小。3、中胚轴伸长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中胚轴长的材料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及其可溶性糖含量高,淀粉酶活性的提高,导致淀粉贮藏物质的降解以提供丰富的能量底物和结构碳架,同时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变化一致,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及可溶性糖为中胚轴的伸长提供强大的能量来源。4、中胚轴细胞壁的组份研究表明,细胞壁纤维素含量随着幼苗的生长而有所增加,且长中胚轴的杂草稻低于短中胚轴的秋光;中胚轴细胞壁酶学的研究表明,p-1,3-葡聚糖酶活性随着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WR04-6的p-1,3-葡聚糖酶活性为供试材料中最高,WR04-43次之,秋光最低,与中胚轴的长度差异一致,p-1,3-葡聚糖酶活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胚轴的伸长;细胞壁纤维素酶活性变化在整个中胚轴伸长生长阶段呈现小幅上升趋势,加速细胞壁纤维的水解,使细胞壁松弛,促进细胞的延伸;IAA氧化酶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较大;POD酶活性在整个中胚轴生长阶段同IAA氧化酶变化趋势一致,表现出长中胚轴WR04-6、WR04-43极显着的低于秋光,细胞壁氧化酶活性较低加大了结合态IAA向游离态IAA转变的效率,使细胞中存在更多的游离态IAA,提高中胚轴内IAA含量。5、3种外源激素GA、IAA、CTK均能显着促进中胚轴的伸长,其中GA对WR04-6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WR04-43;IAA对WR04-43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WR04-6; CTK对3个材料的促进作用无显着性差别。从总体上看,GA对促进中胚轴伸长的作用最大,IAA的促进作用次之,CTK的作用最小。外加GA能刺激生长素的合成,使细胞壁松弛,细胞壁的伸展性加大,减少细胞的纵向延伸阻力,加快生长,促进细胞伸长;外加IAA促进中胚轴伸长生长,主要是提高细胞壁水解酶活性和降低细胞壁氧化酶活性,从而使细胞壁松弛,诱导细胞的伸长生长。6、杂草稻中胚轴细胞微管在快速伸长时解聚明显,微管更趋向于垂直于细胞伸长轴的T型;低浓度的黄草消(25nM)显着促进中胚轴长度的增加,高浓度黄草消(≥100nM)也抑制中胚轴伸长;1μM或更高浓度MTs稳定药剂紫杉醇显着抑制中胚轴伸长;随着中胚轴伸长,细胞微管骨架结合蛋白基因MAP65家族表达量总体趋势为下降,同时微管结合蛋白稳定基因MORl表达量上升;微管结合蛋白解聚基因KataninP60(1)、 KataninP60(2)、KataninP80表达量下降。在杂草稻中胚轴伸长过程中,动态不稳定性的MTs起着是至关重要的作用。7、以02428、WR04-6杂交后得到的F2群体,构建的水稻分子遗传图谱共包含131对标记座位,总图距约为1384.4cM,覆盖整个基因组的90.5%,标记的平均距离为10.6cM。共检测到4个控制中胚轴伸长的基因,分别位于第1、第2、第3和第4号染色体上,LOD值在2.54-3.77范围内,单个QTL对表型贡献率在6.39-16.75%之间。

薛循革,赵则胜,蒋家云,吴意君[4](2002)在《优质高产香粳D92-127品系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指出D92 12 7品系是由浦东新区育种专家以秀水 0 4作母本 ,中国水稻研究所的国香 1号作父本 ,配组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强、有香味等特点 ,深受农户欢迎

二、优质高产香粳D92-127品系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高产香粳D92-127品系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结实期水氮处理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形成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香稻2-AP的检测方法及成分
    1.3 水稻2-AP的遗传基础
    1.4 香稻2-AP形成机理
    1.5 水稻2-AP的影响因子
        1.5.1 水肥管理
        1.5.2 微量元素
        1.5.3 生长调节剂及改良剂增香剂
        1.5.4 光照温度
        1.5.5 其他因素
    1.6 研究内容、目的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和目的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取样方法
    2.3 2-AP含量及其形成相关生理特性的测定
        2.3.1 2-AP含量的测定
        2.3.2 香稻各部位脯氨酸含量测定的方法
        2.3.3 香稻各部位酶活性的测定
    2.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2.5 香稻稻米品质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结实期水分处理对香稻2-AP及其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1.1 结实期水分处理对香稻籽粒及糙米2-AP含量的影响
        3.1.2 结实期水分处理对香稻叶片2-AP含量的影响
        3.1.3 结实期水分处理对香稻茎鞘2-AP含量的影响
        3.1.4 结实期水分处理后期对香稻籽粒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1.5 结实期水分处理对香稻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1.6 结实期水分处理后期对香稻籽粒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3.1.7 结实期水分处理后期对香稻籽粒鸟氨酸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3.1.8 结实期水分处理后期对香稻籽粒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3.1.9 结实期水分处理后期对香稻籽粒吡咯啉-5-羧酸含量的影响
        3.1.10 结实期水分处理对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1.11 结实期水分处理对香稻米质性状的影响
    3.2 结实期氮肥处理对香稻2-AP及其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2.1 结实期氮肥处理对香稻籽粒及糙米2-AP含量的影响
        3.2.2 结实期氮肥处理对香稻叶片2-AP含量的影响
        3.2.3 结实期氮肥处理对香稻茎鞘2-AP含量的影响
        3.2.4 结实期氮肥处理后期对香稻籽粒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2.5 结实期氮肥处理对香稻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2.6 结实期氮肥处理后期对香稻籽粒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3.2.7 结实期氮肥处理后期对香稻籽粒鸟氨酸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3.2.8 结实期氮肥处理后期对香稻籽粒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3.2.9 结实期氮肥处理后期对香稻籽粒吡咯啉-5-羧酸含量的影响
        3.2.10 结实期氮肥处理对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11 结实期氮肥处理对香稻米质性状的影响
    3.3 结实期水氮互作对香稻2-AP及其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3.1 结实期水氮互作对香稻籽粒及糙米2-AP含量的影响
        3.3.2 结实期水氮互作对香稻叶片2-AP含量的影响
        3.3.3 结实期水氮互作对香稻茎鞘2-AP含量的影响
        3.3.4 结实期水氮互作对香稻籽粒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3.5 结实期水氮互作对香稻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3.6 结实期水氮互作对香稻籽粒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3.3.7 结实期水氮互作对香稻籽粒鸟氨酸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3.3.8 结实期水氮互作对香稻籽粒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3.3.9 结实期水氮互作对香稻籽粒吡咯啉-5-羧酸含量的影响
        3.3.10 结实期水氮互作对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11 结实期水氮互作对香稻米质性状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结实期水氮处理对对香稻2-AP含量的影响
        4.1.2 结实期水氮处理对香稻2-AP形成相关生理基础的影响
        4.1.3 结实期水分处理对香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4 结实期氮肥处理对香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5 结实期水氮互作处理对香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2 主要结论
    4.3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主要论文

(2)水稻骨干亲本黄华占优良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水稻骨干亲本的研究
        1.1.1 骨干亲本概念的提出
        1.1.2 水稻骨干亲本和育种
        1.1.3 水稻骨干亲本的研究进展
        1.1.4 国标一级水稻黄华占
    1.2 植物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1.2.1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1.2.2 分子标记
        1.2.3 遗传作图群体
        1.2.4 基因定位的方法
    1.3 水稻产量性状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1.3.1 水稻穗型与产量
        1.3.2 水稻粒型与产量
        1.3.3 稻米品质性状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水稻品种
        2.1.2 载体和菌株
        2.1.3 试剂、产品和服务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水稻田间种植
        2.2.2 重组自交系的构建
        2.2.3 表型观察和统计
        2.2.4 水稻胚乳淀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2.2.5 稻米品质性状的测定方法
        2.2.6 CTAB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
        2.2.7 载体构建
        2.2.8 质粒提取
        2.2.9 细菌的遗传转化
        2.2.10 水稻的遗传转化
第三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
    3.1 实验结果
        3.1.1 黄华占谱系品种产量性状的观察与统计
        3.1.2 黄华占谱系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的观察与测定
        3.1.3 黄华占谱系品种产量性状相关功能基因分析
        3.1.4 黄华占谱系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相关功能基因分析
        3.1.5 黄华占谱系品种聚类分析
    3.2 讨论
        3.2.1 二次枝梗数的差异造成了黄华占谱系品种每穗粒数的差异
        3.2.2 粒型变化对黄华占谱系品种的千粒重产生了直接影响
        3.2.3 二次枝梗数和千粒重决定了黄华占谱系品种的产量
        3.2.4 垩白和直链淀粉含量是决定黄华占谱系品种稻米品质差异的重要因素
        3.2.5 黄华占的育种思路
        3.2.6 黄华占是集合优质遗传组成的高品质水稻
第四章 实验结论和展望
    4.1 实验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课题使用的全部引物
致谢

(3)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生长的调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直播水稻生产发展
        1.1.1 国外直播稻概况
        1.1.2 国内直播稻概况
        1.1.3 直播的类型
        1.1.4 限制直播稻发展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1.2 直播稻与中胚轴的关系
    1.3 杂草稻研究现状
        1.3.1 杂草稻的定义和起源
        1.3.2 杂草稻的分布
        1.3.3 杂草稻的生物学特征
        1.3.4 杂草稻的危害与防治
        1.3.4.1 杂草稻的危害
        1.3.4.2 杂草稻的防治
    1.4 禾本科作物中胚轴的研究概况
        1.4.1 中胚轴伸长的生理机制
        1.4.2 中胚轴伸长的生态应答
        1.4.3 外源激素对中胚轴伸长的调控
        1.4.4 中胚轴伸长的细胞形态学分析
        1.4.5 中胚轴伸长特性的遗传分析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杂草稻中胚轴细胞特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材料中胚轴及幼芽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2.2.2 不同材料中胚轴伸长生长过程的细胞数量变化
        2.2.3 不同材料中胚轴伸长生长过程的细胞长度变化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生长的生理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指标及其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材料植物内源激素的差异
        3.2.2 不同材料幼苗生长动力学分析
        3.2.3 幼苗核酸含量变化
        3.2.4 细胞壁纤维素含量变化
        3.2.5 细胞壁酶活性变化
    3.3 讨论
        3.3.1 GA对幼苗发育的影响
        3.3.2 IAA对幼苗发育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外源植物激素对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生长的调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指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外源激素对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
        4.2.2 外源激素对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的作用机制
    4.3 讨论
        4.3.1 GA促进中胚轴伸长的作用机制
        4.3.2 IAA和CTK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机制
    4.4 小结
第五章 杂草稻中胚轴伸长过程中微管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微管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材料总RNA提取
        5.1.4 细胞微管骨架相关蛋白基因的选择
        5.1.5 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5.1.6 微管动态变化观察
        5.1.7 GA含量测定
    5.2 结果分析
        5.2.1 中胚轴微管骨架的动态变化
        5.2.2 微管特异性药剂处理对中胚轴长度影响
        5.2.3 微管特异性药剂处理对中胚轴细胞长度影响
        5.2.4 中胚轴中微管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量变化
        5.2.5 微管药剂处理下GA含量变化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调控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生长基因的初定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6.2.2 母本型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6.2.3 中胚轴长度在亲本中及F_2群体的表现型
        6.2.4 中胚轴长度QTL分析
    6.3 讨论
        6.3.1 多态性检测
        6.3.2 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6.3.3 中胚轴的QTL定位
    6.4 小结
第七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7.1 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特性的利用
    7.2 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7.3 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生长过程生理调节机制的研究
    7.4 杂草稻中胚轴伸长过程中细胞微管骨架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
    7.5 植物激素对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的调控作用
        7.5.1 GA对中胚轴伸长的调控作用
        7.5.2 IAA对中胚轴伸长的调控作用
        7.5.3 CTK对中胚轴伸长的调控作用
        7.5.4 激素对微管骨架的调控作用
    7.6 中胚轴QTL定位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4)优质高产香粳D92-127品系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选育
    1.2 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1.2.1 试验设计
        1.2.2 各处理安排 (表1)
        1.2.3 小区排列
        1.2.4 试验田基本情况 (均为机械浅耕旱条播)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正交试验
        2.1.1 产量
        2.1.2 极差比较
        2.1.3 F测验
        2.1.4 差异显着性测验
        2.1.5 各处理间的比较
    2.2 品系特性
        2.2.1 米质好
        2.2.2 抗性强
        2.2.3 产量高
    2.3 栽培要点
        2.3.1 种子处理
        2.3.2 适时播种
        2.3.3 合理施肥
        2.3.4 科学灌溉
        2.3.5 防病治虫

四、优质高产香粳D92-127品系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结实期水氮处理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形成积累的影响[D]. 邓权权.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2]水稻骨干亲本黄华占优良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研究[D]. 周宗锴.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3]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生长的调节机制[D]. 李莉. 沈阳农业大学, 2013(10)
  • [4]优质高产香粳D92-127品系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薛循革,赵则胜,蒋家云,吴意君. 上海农业学报, 2002(S1)

标签:;  ;  ;  ;  ;  

优质高产香粳品系D92-127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