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ELL倾向”与能力培养

“RETELL倾向”与能力培养

一、“RETELL倾向”与能力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吴海燕[1](2021)在《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校学生英语故事口头复述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语口语是英语语言技能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业和就业都至关重要,理应受到高度重视。然而,中等职业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不尽如人意。字幕视频作为一种有效工具,能同步呈现声音和文本、强化信息获取过程中的视觉功能。自字幕视频出现以来,其潜能在教育研究领域引起了极大关注。然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研究却寥寥无几。因此,本研究基于输入假说、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探究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成绩的影响,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流利性有何影响?2)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准确性有何影响?3)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完整性有何影响?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的受试为108名从南通某职业学校艺术专业四个平行班中随机选出的学生。通过对108名学生的口语前测,按成绩将其分成三个口语水平相当的小组,分别为中文字幕视频组、英文字幕视频组和中英文字幕视频组。随后进行的口语后测中,三个小组分别观看不同字幕、相同内容的视频(中文字幕视频组观看中文字幕视频、英文字幕视频组观看英文字幕视频、中英文字幕视频组观看中英文字幕视频)并完成故事复述的英语口语任务。测试所得数据使用单因素方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研究主要以个人访谈的形式进行。从三个测试小组中分别选取2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和文字整理,以此了解受试对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用于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的态度和看法。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中文字幕视频、英文字幕视频、中英文字幕视频)均有助于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流利性。首先,英文字幕视频对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流利性最有效。其次,中文字幕视频和中英文字幕视频在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流利性方面效果相当。第二,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均有助于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准确性。首先,中英文字幕视频对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准确性最有效。其次,相较于中文字幕视频,英文字幕视频对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准确性效果更佳。第三,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均有助于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完整性。相较于中文字幕视频,中英文字幕视频和英文字幕视频都对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完整性更有效,且两者效果相当。本研究对英语口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方面,教师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可以灵活选用不同字幕呈现方式的视频,以帮助学生在英语故事的口头复述任务中更好地提升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学生应根据口语学习的具体目标和个体水平差异选择合适的字幕视频。与此同时,确保所选择的视频字幕方式能产生适度焦虑,以使英语口语的提升最大化。

朱维[2](2021)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复述指导的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复述指导”是指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策略,指示引导学生以口头的方式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完整而连贯地叙述的一种教学方法。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不仅在单元目标中提出了明确的复述要求,而且在课后习题中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方法。有效的复述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口语表达和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倾听学生的复述,洞悉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情况和了解学生在口语表达和思维发展中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方式。考虑到复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如此重要的价值,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明晰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复述指导的现状是怎样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复述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改进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复述的对策建议有哪些。为了了解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复述指导的现状,本研究从认知、实践和教学效果三个维度设计了研究框架,选取了上海市S小学中不同类型的中高年级语文教师,用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展开具体调查。课堂观察法主要考察分析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对复述指导的实践情况;访谈法主要深入了解教师对复述的认知情况。研究发现,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复述指导的现状并不理想,教师们普遍在复述的概念本质和功能目标的认知上侧重理解和表达层面,复述内容选取上缺乏对其他体裁和想象文本内容的挖掘,复述指导语上缺乏对复述类型和注意要点的明确说明,复述评价不具针对性和复述时间安排缺乏合理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一是全面系统地提高教师对复述的认知,二是拓展其他体裁和文本中可复述的内容,三是提供合适的方法或支架,提高指导效果,四是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注重复述评语具体化,五是合理安排复述时间。本研究期望这几点对策能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复述提供参考依据。

张淋淋[3](202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复述训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于21世纪初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吸收了诸多教育思潮中的合理因素,呈现出全新的姿态与价值追求,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语文教育方面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复述法是学生吸收语言材料并使语言材料从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转变的有效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尤其在语文教学方面。复述法的使用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词汇积累与运用、语言表达与交际等能力,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小学不同学段提出了具体的复述要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要求复述训练的文章数量也显着增加,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忽视复述训练的现象。本研究选取四所小学中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单独访谈、课堂观察掌握复述训练的应用现状,并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复述训练的策略建议,希望对小学语文的复述实践提供微薄的帮助。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交代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明确基本概念,整理并评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一章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规定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要求两方面分析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的必要性,并阐述复述训练对小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促进作用。基于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划分复述训练的类型,结合心理学理论明确其基本程序及实施原则。第二章对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的现状展开调查。为语文教师和学生分别设计调查问卷,对教师进行访谈,同时笔者深入小学语文课堂,观察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呈现复述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发现训练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第三章针对教学现状反映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策略建议。分别对学校、教师、家长提出增强复述训练意识的建议,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为例分析复述训练的实践方法,阐述复述训练应具备的评价体系。第四章选取课堂复述训练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包括语文教学名师、实习学校教师及笔者本人的课堂实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复述训练的应用效果。结语部分对本研究做出总结,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努力的方向。

李成[4](2021)在《信息加工理论的认知策略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高一物理知识作为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和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承接与深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对高一物理教学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增进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记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本论文旨在通过将精细加工策略和复述策略应用到高一物理教学中,并按照学生对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来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提高记忆的保持量,提高学生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善物理教学的质量。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参考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新授课中存在学习困难的成因和学生对精细加工策略与复述策略的认识与应用情况,以两种认知策略的研究现状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模型为主要指导,分析出高一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信息加工的难点成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方面、教师教学方面和应用解题方面三个因素。2、通过对高一物理教师对精细加工策略与复述策略的认识和应用情况的访谈了解到,目前教师为解决学生在信息加工环节所遇到的困难,主要采取的方式包括:(1)创设学习情境;(2)对教学内容“化整为零;(3)建立对比或类比。在应用复述策略方面,教师主要以及时练习和集中复习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所学新知识进行理解记忆。3、本研究应用精细加工策略和复述策略进行了高一物理的教学案例设计,并针对不同阶段如何体现两种认知策略的应用进行了说明。通过设置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展开教学实践,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表明,精细加工策略和复述策略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提高了学生的记忆保持量。4、根据信息加工难点的成因和教学实验结论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关于精细加工策略和复述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数学和英语等学科方面。因此,该研究为两种认知策略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张艾玲[5](2020)在《故事讲述情境对大班幼儿叙事能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叙事是一种综合运用语言的复杂认知活动,叙事能力是脱离语境进行有组织表述的能力,与幼儿的认知水平、社会性发展、未来学业表现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已有研究表明故事讲述情境会影响幼儿叙事能力。本研究旨在对比大班幼儿在绘本讲述和自由叙事两种常见的故事讲述情境下叙事能力的差异,以期在教育实践中帮助教师和家长运用不同讲述情境的优势培养幼儿叙事能力。本研究邀请了30名大班幼儿参与,运用多彩光谱语言领域评价标准,从主题贴切性、故事结构、主要事件的扩展、词汇水平、句子结构、时间标记的使用、表现性、对话的使用等八个维度对比大班幼儿在绘本讲述和自由叙事两种故事讲述情境下的叙事能力,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分析大班幼儿在两种情境下的叙事能力差异以及性别差异。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班幼儿叙事能力发展良好,在叙事的主题贴切性、故事结构、主要事件的扩展三个维度表现最佳;2、大班幼儿在绘本讲述情境下叙事具有一定优势,绘本讲述和自由叙事情境对幼儿叙事能力各维度有不同影响;3、大班女孩叙事能力优于男孩,主要显着差异表现在自由叙事情境下的主题贴切性和故事结构。基于研究结果与结论,本研究向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出以下建议:1、提供轻松愉悦的氛围和充分的表达机会,让幼儿乐于表达;2、丰富幼儿生活经验,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达材料;3、运用绘本促进幼儿叙事能力中结构性、对话的使用、主题扩展度的发展;4、运用生活故事促进幼儿叙事能力中时间标记的使用、主题贴切性、词汇水平、句子结构的发展;5、注意叙事能力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因材施教。

党利娟[6](2020)在《初中英语读后活动观察研究 ——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普遍采用PWP模式,即读前、读中、读后的“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读后教学既是语言巩固阶段,也是阅读的拓展与延伸阶段。学生通过使用目的语完成多样的读后输出活动,以达到加强新旧知识联系、深化阅读主题、发展思维能力等目的。因此,读后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阅读课的深度和广度。但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读后活动是怎样的现状,读后活动的效果如何?值得进行探究。本论文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上获奖的38节部级优课视频为观察对象,以脚本分析法为主要方法,以《初中英语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观察量表》(该量表在刘胜媛(2019)设计的基础上做了部分改动)和修订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目标层次为观察工具,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对初中英语读后教学展开研究:(1)初中英语部优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如何?(2)初中英语部优阅读课读后活动体现了哪些认知思维培养目标?本研究中读后活动的现状主要包括读后活动的数量、类型、实施方式、时长、学生参与度、难易度、相关度、语言输出与输入的一致性、教师的课堂话语等方面。研究发现:(1)目前部级优课的读后教学呈现出“重设计、轻实施”等特点,在读后活动设计方面,除活动类型偏常规外,其他方面如难易度的设置、语言输出与输入一致性、读后活动与文本主题的相关度、小组活动任务分配等比较合理。而在读后活动实施方面,除授课教师课堂指令语清晰外,其他方面皆有待改善,具体表现在读后活动实施方式单一,缺乏创新;读后阶段时长比例不当;教师评价语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教师频繁使用母语等。(2)从认知思维培养角度来看,读后教学出现重低阶思维培养,轻高阶思维培养的现象,此外,高阶思维中分析类活动过少,评价类活动缺失。基于以上结论,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读后教学。首先,授课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既面向全体学生,也关注个体差异。其次,设计与实施并重,不能顾此失彼。最后,授课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尤其是英语语言能力,为学生提供质、量兼优的语言输入。

乔伊[7](2020)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师批判性思维导向话语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批判性思维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这种高阶思维能力已逐渐受到更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思维品质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作为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性思维培养成为外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目前研究看,研究更多侧重理论,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此外,已有的批判性思维研究更多基于学生群体,尤其是大学生,关于教师批判性思维以及教师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以教师话语为切入点,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批判性思维导向话语,并结合教师自身批判性思维水平,探索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现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半结构化访谈等方式,探索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通过话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并尝试探索影响这一现状的因素。笔者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公立高中的30位在职英语教师,根据问卷结果选取成绩最高和最低的教师各3人,对共计6位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每位教师2节,共12节英语阅读课的教师话语被转写为文本形式,依据Universal Intellectual Standards(Paul&Elder,2008)分析教师话语。与此同时,教师还完成了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表和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表,其结果作为评价教师批判性思维水平的工具。另外,为深入了解英语教师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认识及对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态度,笔者对6位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研究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得出以下发现。一、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批判性思维导向话语在话语数量、批判性思维维度、课堂不同阶段等存在较大差别。二、教师在批判性思维导向话语上的差别,与其批判性思维技能水平有较大相关性。批判性思维技能高的教师能在课堂上输出更多批判性思维导向话语。三、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与认识既有共性,也有差别。作为探究性实证研究,本研究第一次以教师发展的角度对高中英语教师批判性思维水平以及批判性思维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尝试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期望能够鼓励教师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水平,同时积极将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充分发挥教师话语对语言教学以及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影响。

刘小玲[8](2020)在《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核心,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及积极的情感态度”,其中“学习策略”不仅指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也指其与他人合作开展探究的能力,在知识技能日新月异的当代,倡导“合作学习”是教育的重要思想。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也成为教师实现其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举措。然而,在当下的现实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形式化问题却成为影响合作学习本体功能发挥的重要障碍。因此,如何使合作学习有效地在课堂中发挥其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动机理论、认知理论以及社会互赖理论,以25个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片段、811名中学生以及218名初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课堂观察法与问卷调查法,试图探究三方面问题:第一,从教师课堂行为、学生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学习成果三方面探究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现状;第二,从合作学习的组织、实施、检查三个阶段,分别从教师维度和学生维度探究导致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问题的原因;第三,针对以上特征及原因,结合案例提出优化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对策。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片段和师生关于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发现:1.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为:(1)从教师课堂行为的角度来看,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作学习任务类型多样,但部分任务不适用于合作学习,小组分配不合理,责任分工不明确,且任务要求阐述不具体,对任务完成评价标准缺乏关注;教师监控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监控意识较强,但指导意识仍需增强,同时教师缺乏对边缘学生的关注;教师检查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到教室中各个位置的学生,但检查方式单一且抽查学生数量较少;教师反馈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反馈语单一无实际意义,且教师缺乏对小组学习过程的关注;(2)从学生课堂行为的角度看,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小组内学生大多情况下均能参与小组互动,遇到困难时会积极询问教师或同学,具有一定的主动积极性,但是小组交流缺乏一定的交流技能;学生小组成果检查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但是汇报人展示答案时其他成员无提示或补充,学生之间缺乏自我与互相评价;(3)从学生学习成果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成果的汇报方式多为口头汇报与个人汇报为主,学生学习成果基本达成教师预期目标,但学生学习成果缺乏多样性与创新性,且会出现语法错误及发音错误。2.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问题的诱因有:(1)在合作学习组织阶段:从教师维度来看,教师缺乏合作学习相关指导与培训,教师对合作学习小组分配缺乏合理性,教师未能将合作学习的理念应用于实际课堂;从学生维度来看,学生对于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但是教师在具体组织中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2)在合作学习实施阶段:从教师维度来看,教师基本可以起到监督作用,但是监督力度不够,教师对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缺乏认识且解决问题方式单一;从学生维度来看,学生缺乏交流技能与合作意识;(3)在合作学习检查阶段:从教师维度来看,教师检查方式单一且抽查学生数量较少,教师反馈语单一且无实际意义,且缺乏对小组整体的评价;从学生维度来看,学生之间缺乏自我与互相评价。3.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问题的解决对策有:(1)在合作学习组织阶段:教师需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深入分析教材,构建明确目标,合理设计课堂活动流程,明确活动任务;尊重学生“个性”,合理组建小组;(2)在合作学习实施阶段: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使学生掌握交流方法;加强教室边缘学生的关注且丰富解决问题方式;(3)在合作学习检查阶段:教师需要丰富检查形式,鼓励学生参与;重视小组学习成果的检查和反馈;重视合作学习后小组的自评与互评。

郝晚露[9](2020)在《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策略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但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能力缺乏,学习策略缺失,学习效果远不如预期。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学习的认知过程,包括记忆、注意和思维等一系列心理过程,也包括个体外显的抄写、画线等行为表现,是学习者认知能力的体现。根据加涅和迈克卡的学习策略理论,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及组织策略,复述策略包括个体的重复、抄写、画线等行为表现;精加工策略包括个体的想象、口述、作笔记、类比等行为表现;组织策略包括个体的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关系图等行为表现。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是实现学习者高效率学习,拥有正确学习方法的关键,是学习者学习能力的体现。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对数学学困生的认知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H市的X、S、J三所学校中三个学段的学生,采用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两种方法来选取班级中各5名数学学困生、中等生与学优生,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数学学困生的认知策略低于中等生和学优生,学困生无论是在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还是组织策略的运用上,都不如中等生、学优生运用的多。三个年级都呈现出学困生复述策略运用的多,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运用的少,尤其是组织策略,运用的学困生特别少。同时,随着年级的增长,在三年级和六年级都呈现出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运用多于二年级的情况。2.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策略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复述策略运用上存在的问题为在复述策略的运用上具有盲目性,不会适当的使用复述策略,随着年级的增长,学困生在复述策略的使用逐渐减少;在精加工策略运用上存在的问题为不能自觉的运用精加工策略,想象、类比和总结运用的最少,存在方法上的误区,学困生缺乏一定的知识积累去运用精加工策略;在组织策略运用上存在的问题为学困生组织策略运用的很少,不喜欢与他人合作,合作意识薄弱。解决数学学困生存在的学困问题,关键是要加强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策略指导。在复述策略的培养上,要有效的预习,及时的练习,集中的复习;在精加工策略的培养上,鼓励学困生进行多种数学语言表达,引导学困生运用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在组织策略的培养上,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引导学困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提问;旧知引入,引导学困生运用旧知识建构新知识;督促学困生归类整理知识,培养学困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对学困生组织策略进行指导。

李钱钱[10](2020)在《保罗批判性思维要素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外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越来越丰富。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思维倾向。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进而改善自我思维的一项必备技能,它是合理的、反思性思维,可以广泛应用到各大领域。现公认的国际批判性权威专家理查德·保罗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八要素,这一提出大大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得人类思维有了一定的逻辑性与组织性。本研究笔者将保罗的批判性思维要素应用到高中英语的写作当中,旨在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提高对文章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写作的组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把握英语写作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语言能力的要求之一。英语写作考察的是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综合掌握与运用的情况,它体现了学生单词量的多少、句型的熟悉度、语法掌握的程度以及更重要的是语言组织能力与清晰的逻辑能力。而这些要点正是学生们所缺乏的。针对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保罗的批判性思维要素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能否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成绩。(2)通过对保罗的批判性思维要素的运用能否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本次研究选取了临汾市实验中学高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对其中一个班级设为实验班,另一个为控制班,研究持续了将近一个学期。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测试法三种研究工具,对所教的高中生进行研究的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分组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采用了保罗批判性思维要素的分析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针对八个要素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带领学生一一分析并进行解答,旨在锻炼学生的逻辑与分析能力。实验结果表明:(1)保罗的批判性思维要素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实验过程中,学生告别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采用了具有增强分析能力与逻辑以及自主性的写作方法,学生能够清晰认识的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写作水平。(2)通过对保罗的批判性思维要素的运用培养了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学生测试的七个维度都有了明显的改进,他们敢于去寻找真理、分析事物、充满自信而且认知更加成熟。这一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英语写作当中去,更可以运用到其他学科以及生活当中去,因为我们人类无时不刻都在思考,任何思考与推理时都包含了思维的要素与成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学生提高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RETELL倾向”与能力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TELL倾向”与能力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校学生英语故事口头复述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Overview of the study
    1.2 Need for the study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Key terms and basic concepts
        2.1.1 Modes of captioned video
        2.1.2 English oral performance
    2.2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2.2.1 Input Hypothesis
        2.2.2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2.2.3 Cognitive Load Theory
    2.3 Previous studies abroad and at home
        2.3.1 Previous studies on captioned video modes abroad
        2.3.2 Previous studies on captioned video modes at home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designs
        3.2.1 Quantitative research design
        3.2.1.1 Participants
        3.2.1.2 Instruments
        3.2.1.3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3.2.2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3.2.2.1 Participants
        3.2.2.2 Instruments
        3.2.2.3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Effect of different captioned video modes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English oral fluency in terms of story-retelling tasks
        4.1.1 Results
        4.1.2 Discussion
    4.2 Effect of different captioned video modes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English oral accuracy in terms of story-retelling tasks
        4.2.1 Results
        4.2.2 Discussion
    4.3 Effect of different captioned video modes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English oral completeness in terms of story-retelling tasks
        4.3.1 Results
        4.3.2 Discuss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es
    Appendix Ⅰ Content of the pre-test
    Appendix Ⅱ Content of the video clip
    Appendix Ⅲ Scores of the pre-test
    Appendix Ⅳ Scores of the post-test
    Appendix Ⅴ Content of the interview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Acknowledgements

(2)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复述指导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小学语文教学中复述的重要价值
        1.1.2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复述指导的现状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复述指导的现状研究
        1.4.2 复述的类型研究
        1.4.3 复述的功能研究
        1.4.4 指导学生复述的方法研究
        1.4.5 对现有成果的总体述评
2.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复述指导
        2.1.2 复述与相关概念区别
    2.2 复述指导的理论基础
        2.2.1 斯温(Swain)“输出假说”理论
        2.2.2 支架式教学理论
3.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1.2 研究维度框架的制定
        3.1.3 研究工具的编制
    3.2 结果分析
        3.2.1 认知层面分析
        3.2.2 实践层面分析
        3.2.3 指导效果层面分析
    3.3 调查结论
4.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复述指导的问题与对策
    4.1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复述指导中的问题与成因
        4.1.1 教师缺乏对复述思维提升和教学反馈功能的关注
        4.1.2 复述内容的选取上缺乏对其他体裁和想象内容的深挖
        4.1.3 复述指导语中缺乏复述类型和注意要点的清晰说明
        4.1.4 复述方法或支架的提供缺乏启发性
        4.1.5 复述评价缺乏对思维提升的点评
        4.1.6 复述时间安排缺乏合理性
    4.2 改进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复述指导的对策
        4.2.1 全面系统地提高教师对复述的认知
        4.2.2 拓展其他体裁和文本中可复述的内容
        4.2.3 提供合适的方法或支架,提高指导效果
        4.2.4 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注重复述评语具体化
        4.2.5 合理安排复述时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复述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课题研究综述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五、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语文复述训练概述
    第一节 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的价值
        一、符合课程标准的培养要求
        二、契合教科书的能力要求
        三、复述训练的教学价值
    第二节 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的类型及程序
        一、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的类型
        二、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的程序
    第三节 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符合能力发展既定规律
        二、强调训练过程自主建构
        三、促进语文素养稳步提升
第二章 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二节 小学语文复述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能力定位不准确
        二、训练活动形式化
        三、训练方法单一化
        四、评价缺乏系统性
    第三节 小学语文复述训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语言表达氛围不浓厚,情境创设不足
        二、课程标准研究不透彻,训练意识局限
        三、听说读写能力发展不平衡,训练兴趣缺乏
第三章 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的策略建议
    第一节 复述训练意识提高策略
        一、创设实践活动,转换知识形态
        二、总结训练体系,深化复述意识
        三、发挥家庭作用,统一教育影响
    第二节 根据具体学段,进行针对性训练
        一、第一学段:借助图画,以详细复述为主
        二、第二学段:删繁就简,以简要复述为主
        三、第三学段:激活思维,以创造性复述为主
    第三节 巧设多样方法,应用于不同文本
        一、以“情境”聚焦情感,任务驱动复述
        二、以“支架”指引思路,搭建复述梯度
        三、转换复述角度,发散多维体验
        四、文本分类聚合,精选复述材料
    第四节 增强复述训练评价的有效性
        一、方式多样,明晰评价任务
        二、主体多元,优化评价情境
        三、内容具体,形成评价体系
第四章 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的教学实例及分析
    第一节 名师教学实例及分析
    第二节 实习学校教师教学实例及分析
    第三节 笔者教学实例及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3 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4 “复述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访谈提纲
    附录5
    附录6

(4)信息加工理论的认知策略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信息加工理论及认知策略的研究
        1.4.2 精细加工策略的研究
        1.4.3 复述策略的研究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认知策略
        2.1.2 精细加工策略
        2.1.3 复述策略
    2.2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
        2.2.1 信息加工心理学概述
        2.2.2 记忆的相关研究
    2.3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3.1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2.3.2 学习阶段与教学事件
    2.4 物理学习与信息加工的联系
第三章 高一物理信息加工难点和认知策略应用的调査研究
    3.1 调查研究的目的
    3.2 调查研究的方法
    3.3 调查研究的对象
    3.4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3.5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5.1 物理必修一课本前三章存在的教学难点
        3.5.2 精细加工策略和复述策略在高一物理新授课中的应用
        3.5.3 对教学中应用和推广两种认知策略的看法和建议
第四章 高一物理信息加工难点的成因分析
    4.1 学生自身方面
        4.1.1 感性认识不足
        4.1.2 物理前概念的存在
        4.1.3 数学知识的缺乏或干扰
        4.1.4 对知识的遗忘或理解不透彻
    4.2 教师教学方面
        4.2.1 教师课堂呈现的信息量过多
        4.2.2 物理教学中存在“二八颠倒”的现象
        4.2.3 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不足
    4.3 应用解题方面
        4.3.1 题目呈现信息的方式复杂
        4.3.2 思维定势的影响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认知策略的教学案例设计
    5.1 加速度
    5.2 自由落体运动
    5.3 力的合成
第六章 信息加工理论的认知策略在物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6.1 实验对象
    6.2 实验程序
    6.3 实验假设
    6.4 变量的选择和控制
    6.5 实验材料
    6.6 实验步骤
    6.7 实验过程
    6.8 实验数据分析
        6.8.1 加速度
        6.8.2 自由落体运动
        6.8.3 力的合成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调查研究的结论
        7.1.2 实践研究的结论
    7.2 教学建议
        7.2.1 在学生自身方面
        7.2.2 在教师教学方面
        7.2.3 在应用解题方面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一物理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如何在高一物理新授课中应用认知策略的访谈提纲
附录 C 教学实验测试题
致谢

(5)故事讲述情境对大班幼儿叙事能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关于儿童叙事能力的研究方法
        三、叙事能力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四、关于不同讲述情境中的儿童叙事能力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二、研究对象
        三、资料收集过程
        四、研究的信效度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样本情况
        一、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二、PTONI非言语智力测试情况
        三、大班幼儿叙事能力得分总体情况
    第二节 故事讲述情境对大班幼儿叙事能力的影响
        一、大班幼儿在两种故事讲述情境下叙事能力的基本情况
        二、大班幼儿在两种故事讲述情境下的叙事能力差异
    第三节 大班幼儿叙事能力的性别差异
        一、绘本讲述情境下大班幼儿叙事能力的性别差异
        二、自由叙事情境下大班幼儿叙事能力的性别差异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大班幼儿叙事能力总体情况
    第二节 故事讲述情境对大班幼儿叙事能力的影响
        一、故事讲述情境对大班幼儿总体叙事能力的影响
        二、故事讲述情境对大班男孩的影响
        三、故事讲述情境对大班女孩的影响
    第三节 大班幼儿叙事能力的性别差异
        一、绘本讲述情境下的叙事能力性别差异
        二、自由叙事情境下的叙事能力性别差异
第五章 研究结论、教育建议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大班幼儿叙事能力发展良好,在叙事的主题贴切性、故事结构、主要事件的扩展三个维度表现最佳
        二、大班幼儿在绘本讲述情境下叙事具有一定优势,绘本讲述和自由叙事情境对幼儿叙事能力各维度有不同影响
        三、大班女孩叙事能力优于男孩,主要显着差异表现在自由叙事情境下的主题贴切性和故事结构
    第二节 教育建议
        一、提供轻松愉悦的氛围和充分的表达机会,让幼儿乐于表达
        二、丰富幼儿生活经验,让幼儿积累丰富的叙事材料
        三、运用绘本促进幼儿叙事能力中结构性、对话的使用、主题扩展度的发展
        四、运用生活故事促进幼儿叙事能力中时间标记的使用、主题贴切性、词汇水平、句子结构的发展
        五、注意叙事能力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因材施教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一、关于研究内容
        二、关于研究对象
        三、关于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6)初中英语读后活动观察研究 ——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之处
    1.5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阅读
        2.1.2 读后活动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2.1 国外对读后活动的研究
        2.2.2 国内对读后活动的研究
        2.2.3 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理论
        2.3.2 语言输入、输出假说
        2.3.3 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4 结果与讨论
    4.1 初中英语部优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现状
        4.1.1 读后活动的数量、类型、实施方式
        4.1.2 读后活动的时长
        4.1.3 读后活动的学生参与度
        4.1.4 读后活动的难易度
        4.1.5 读后活动与文本主题的相关度
        4.1.6 读后活动中语言输出与输入的一致性
        4.1.7 教师的课堂话语
    4.2 初中英语部优阅读课读后活动体现的认知思维培养目标
        4.2.1 记忆、理解和应用等低阶思维目标的体现
        4.2.2 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目标的体现
    4.3 讨论
        4.3.1 教师的课堂语言素养
        4.3.2 教师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5 优化初中英语读后教学的建议
    5.1 以学生为中心,既面向全体学生,也关注个体差异
    5.2 设计与实施并重,不能顾此失彼
    5.3 授课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6 结论
    6.1 研究发现
    6.2 研究反思
    6.3 研究不足
    6.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7)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师批判性思维导向话语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Research Questions of the Study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An Overview of Critical Thinking
        2.1.1 The Early Philosophical Origin of Critical Thinking
        2.1.2 The Development and Defini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2.1.3 Measurements of Critical Thinking
    2.2 Studies on Critical Thinking Education
        2.2.1 Empirical Studies on Critical Thinking Education
        2.2.2 Studies on Critical Thinking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2.3 Studies on Teacher Talk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3.1 Theoretical Models of Critical Thinking
        3.1.1 FRISCO Single-dimensional Structural Model
        3.1.2 Two-dimensional Structural Model
        3.1.3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al Model
    3.2 Holistic Education Theory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The Participants
    4.3 Instruments
        4.3.1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
        4.3.2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est
    4.4 Research Procedures
        4.4.1 Critical Thinking Tests
        4.4.2 Class Observation
        4.4.3 Interview
    4.5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4.6 Summary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5.1 Results from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 CTOT
    5.2 Results for the Correlations among Teachers’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kills andCTOT
        5.2.1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CT disposition and skills on CTOT
        5.2.2 Cor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and Skills
    5.3 Results from the Interview:Teachers’Perceptions of CT
    5.4 Discussion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6.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Ⅰ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2000
AppendixⅡ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est2000
AppendixⅢ Transcri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T of Teacher Number18
AppendixⅣ Transcri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T of Teacher Number25
AppendixⅤ Transcri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T of Teacher Number15
AppendixⅥ Transcri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T of Teacher Number7
AppendixⅦ Transcri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T of Teacher Number21
AppendixⅧ Transcri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T of Teacher Number4
AppendixⅨ Outline of Teacher Interview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课程标准下初中生合作能力发展的重要性阐释
        (二)英语课堂中初中生合作学习的必要性阐释
        (三)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研究的必要性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合作学习的溯源
    二、合作学习内涵、要素研究
        (一)合作学习定义
        (二)合作学习要素
    三、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现状研究及述评
        (一)英语听力课堂合作学习研究及述评
        (二)英语口语课堂合作学习研究及述评
        (三)英语阅读课堂合作学习研究及述评
        (四)英语写作课堂合作学习研究及述评
    四、英语课堂合作学习问题研究及述评
    五、英语课堂合作学习对策研究及述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一)动机理论
        (二)社会互赖理论
        (三)认知理论
    二、核心概念界定及操作性定义
        (一)英语课堂合作学习
        (二)教师课堂行为
        (三)学生学习行为
        (四)学生学习成果
        (五)合作学习阶段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一)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现状如何?
        (二)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三)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优化对策有哪些?
    二、研究对象及语料
        (一)研究对象及语料遴选的设计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语料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课堂观察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案例分析法
        (五)研究方法的内在关联
    四、研究工具
        (一)观察类工具:课堂观察量表
        (二)调查类工具一:调查问卷(教师用)
        (三)调查类工具二:调查问卷(学生用)
        (四)统计类工具:Excel表格、SPSS19.0
    五、研究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准备阶段
        (三)数据收集、整理阶段
        (四)数据统计阶段
        (五)论文撰写阶段
第四章 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现状分析
    一、教师课堂行为特征
        (一)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特征
        (二)教师监控合作学习特征
        (三)教师检查合作学习特征
        (四)教师反馈合作学习特征
    二、学生学习行为特征
        (一)学生小组讨论过程
        (二)学生小组成果检查过程
    三、学生学习成果特征
        (一)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形式特征
        (二)学生学习成果完整度特征
        (三)学生学习成果创新性特征
        (四)学生学习成果语言准确性特征
第五章 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组织阶段的问题归因
        (一)教师维度归因
        (二)学生维度归因
    二、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实施阶段的问题归因
        (一)教师维度归因
        (二)学生维度归因
    三、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检查阶段的问题归因
        (一)教师维度归因
        (二)学生维度归因
第六章 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优化对策
    一、合作学习组织阶段对策
        (一)教师需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二)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构建明确目标
        (三)教师合理设计课堂活动流程,明确活动任务
        (四)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个性”,合理组建小组
    二、合作学习实施阶段对策
        (一)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
        (二)教师需要加强教室边缘学生的关注且丰富解决问题方式
    三、合作学习检查阶段对策
        (一)教师需要丰富检查形式,鼓励学生参与
        (二)教师需要重视小组学习成果的检查和反馈
        (三)教师需要重视合作学习后小组的自评与互评
第七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教师与学生行为观察量表
    附录2 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调查问卷(学生用)
    附录3 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调查问卷(教师用)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9)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策略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基础
    (三)核心概念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阶段及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进入研究现场
    (四)资料收集与分析
    (五)研究伦理
三、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策略现状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复述策略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精加工策略
    (三)小学数学学困生组织策略
    (四)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策略现状差异
四、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策略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复述策略存在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精加工策略存在的问题
    (三)小学数学学困生组织策略存在的问题
五、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策略培养
    (一)增强学困生认知策略的培养意识
    (二)加强对学困生复述策略的指导
    (三)加强对学困生精加工策略的指导
    (四)加强对学困生组织策略的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学位论文类
    (三)期刊类
附录
    附录一 :学生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 :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 :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策略数据记录
致谢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10)保罗批判性思维要素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1.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research
    1.2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2.Literature Review
    2.1 Critical thinking
        2.1.1 Critical thinking in Philosophical field
        2.1.2 Critical thinking in Psychological field
        2.1.3 Defini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2.1.4 Two dimensions of critical thinking
        2.1.5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critical thinking
    2.2 English writing
    2.3 Researches 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English writing at Home and Abroad
        2.3.1 Foreign researches 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English writing
        2.3.2 Domestic researches 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English writing
3.Richard Paul's Critical Thinking Elements
    3.1 Introduction to Richard Paul
    3.2 Interpretation of Paul’s critical thinking elements
    3.3 Application of Paul’s critical thinking elements to English writing
4.Research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subjects
    4.3 Research instruments
        4.3.1 Questionnaire
        4.3.2 Interview
        4.3.3Tests
    4.4 Research procedures
        4.4.1 The pre-experiment phase
        4.4.2 The experiment phase
        4.4.3 The post-experiment phase
    4.5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5.Results and Discussion
    5.1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5.1.1 Results of the situation of English writing
        5.1.5 Results of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test
    5.2 Results of tests
        5.2.1 Comparison of pre-test results in EC& CC
        5.2.2 Comparison of post-test results in EC& CC
        5.2.3 Comparison of pre- &post-test results in EC
        5.2.4 Comparison of pre- &post-test results in CC
    5.3 Results of interview
    5.4 Discussion
6.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Appendix A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elevisions
    Appendix B
    Appendix C 写作测验(前测)
    Appendix D 英语写作与批判性思维意识调查问卷
    Appendix E 学生访谈提纲
    Appendix F 写作测验(后测)
    Appendix G 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Acknowledgements

四、“RETELL倾向”与能力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校学生英语故事口头复述成绩的影响研究[D]. 吴海燕. 扬州大学, 2021(09)
  • [2]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复述指导的现状研究[D]. 朱维.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复述训练研究[D]. 张淋淋.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4]信息加工理论的认知策略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故事讲述情境对大班幼儿叙事能力影响的研究[D]. 张艾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6]初中英语读后活动观察研究 ——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为例[D]. 党利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师批判性思维导向话语分析研究[D]. 乔伊.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现状研究[D]. 刘小玲.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9]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策略个案研究[D]. 郝晚露.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10]保罗批判性思维要素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D]. 李钱钱.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RETELL倾向”与能力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