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臂旁核向脊髓和孤束核的分支投射:体表脏器理论研究

大鼠臂旁核向脊髓和孤束核的分支投射:体表脏器理论研究

一、大鼠臂旁核向脊髓、孤束核的分支投射——体表内脏相关理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婷婷[1](2019)在《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在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缓解内脏痛敏中的作用机制。方法:TNBS灌肠诱导IBS大鼠内脏痛模型,给予足三里(双)、三阴交穴(双)电针刺激干预(强度1m A,频率2Hz,波宽0.1ms),15min/次,1次/日,共1周。运用病理形态学、行为学、逆行示踪、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结果:电针明显抑制内脏高敏感性,可被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部分抑制。电针能够抑制内脏痛大鼠DRG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静息膜电位、上调基强度、抑制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鞘内注射FCA后电针的调节作用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表明胶质细胞可能参与电针对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的调节。P2X7选择性激动剂Bz ATP增加AWR评分,拮抗剂A740003抑制AWR评分,说明P2X7在内脏痛敏中发挥促进作用。Bz ATP拮抗了电针镇痛效应,A740003能够协同电针镇痛效应。电针显着抑制P2X7蛋白与m RNA表达。P2Y1激动剂ADP-β-S降低AWR评分,而P2Y1拮抗剂MRS2179对评分无影响;TNBS下调DRG中P2Y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提示P2Y1内脏痛敏中发挥抑制作用。ADP-β-S协同电针镇痛作用,MRS2179拮抗电针的镇痛效应,说明P2Y1介导了电针缓解内脏高敏感过程。MRS2179抑制A740003的镇痛效应。TNBS诱导P2Y1表达下调,Bz ATP下调P2Y1蛋白及其m RNA表达,A740003上调其表达,说明P2Y1参与P2X7对内脏痛觉调节。内脏痛大鼠DRG中P2X3表达上调,Bz ATP进一步上调其表达,A740003抑制其上调。Bz ATP拮抗电针上调P2Y1,A740003协同EA上调P2Y1。Bz ATP拮抗电针下调P2X3,A740003协同电针抑制P2X3,表明P2X7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TNBS能上调P2X3表达,ADP-β-S下调DRG中P2X3表达,MRS2179进一步上调P2X3表达。TNBS上调结肠相关DRG中P2X3 m RNA的表达;ADP-β-S下调P2X3m RNA表达,MRS2179进一步上调P2X3 m RNA表达。说明P2Y1通过调节P2X3受体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来实现对内脏痛觉的调制。电针显着抑制P2X3蛋白的表达;ADP-β-S协同电针对P2X3蛋白的下调,MRS2179拮抗电针的下调作用。结论:DRG胶质细胞参与TNBS诱导IBS内脏痛的外周敏化与电针镇痛效应;DRG中P2X7、P2Y1受体介导IBS大鼠内脏高敏感与电针镇痛效应;

宋敏[2](2019)在《基于嗜神经病毒标记技术的大鼠肺俞穴与下呼吸道双向神经通路共同脑核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针刺治疗哮喘临床有效基础上,基于嗜神经病毒标记技术,筛选大鼠肺俞穴与下呼吸道双向神经通路共同脑核团。方法:实验动物分组:SD大鼠共分5组,分别是正常组、肺俞顺标组、肺俞逆标组、下呼吸道顺标组、下呼吸道逆标组。正常组不做任何标记;下呼吸道顺标组和肺俞顺标组分别用HSV-EGFP标记传入神经通路;下呼吸道逆标组和肺俞逆标组分别用PRV531-CAG-GFP标记传出神经通路。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HSV-EGFP顺行标记方法:确定第七颈椎棘突,沿后正中线向下找到第三胸椎下两肋间,旁开0.5cm肌肉处(肺俞穴),缓慢注射嗜神经病毒HSV-EGFP原液2μl(病毒量4×107PFU)到肺俞穴,静置2min,缓慢拔出微量注射器。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逆行标记方法:方法同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标记方法,注射逆行病毒PRV531-CAG-GFP原液2μl(病毒量4×107PFU)。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HSV-EGFP顺行标记方法:微量注射器针头约伸入气管的中、下1/3交点处,喷注HSV-EGFP稀释液6μl(病毒量2.4×107PFU)到大鼠下呼吸道,立即将微量注射器抽离大鼠气道。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逆行标记方法:方法同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标记方法,喷注逆行病毒PRV531-CAG-GFP稀释液6μl(病毒量2.4×107PFU)。嗜神经病毒标记成功判断标准:HSV-EGFP标记组发病状态为眼神呆滞、鼻流血涕、步态蹒跚、活动迟缓等症状;PRV531-CAG-GFP标记组发病状态为鼻流血涕、四肢出血、精神亢奋、狂躁不安等症状。嗜神经病毒标记脑核团定位分析:灌注取材的时间节点根据大鼠发病状态决定。4%多聚甲醛固定液心脏灌注,脑组织冠状位冰冻切片,漂片法贴片,DAPI染色标记细胞核。采用全自动数字玻片扫描仪扫描组织玻片,结合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定位核团。结果:1、嗜神经病毒标记肺俞穴在大鼠器官组织中荧光信号分布情况:(1)大鼠肺俞穴注射HSV-EGFP转染至发病状态,与正常组器官组织切片比较,病毒标记处肺俞穴无荧光信号分布,内脏组织心、肝、脾、肾、气管、食管、肠、胃、肺均无荧光信号分布。(2)大鼠肺俞穴注射PRV531-CAG-GFP转染至发病状态,与正常组器官组织切片比较,病毒标记处肺俞穴无荧光信号分布,内脏组织心、肝、脾、肾、气管、食管、肠、胃、肺均无荧光信号分布。2、嗜神经病毒标记下呼吸道在大鼠器官组织中荧光信号分布情况:(1)大鼠下呼吸道内喷注HSV-EGFP转染至发病状态,与正常组器官组织切片比较,病毒标记处气管和肺无荧光信号分布,内脏组织心、肝、脾、肾、食管、胃、肠、肺俞穴均无荧光信号分布。(2)大鼠下呼吸道内喷注PRV531-CAG-GFP转染至发病状态,与正常组器官组织切片比较,病毒标记处气管和肺无荧光信号分布,内脏组织心、肝、脾、肾、食管、胃、肠、肺俞穴均无荧光信号分布。3、嗜神经病毒标记外周(下呼吸道或肺俞穴)在大鼠脑组织中荧光信号分布情况:大脑皮层、端脑、中脑、脑桥中均观察到荧光信号分布,荧光信号分布密度由低到高可分为:少量分布、分散分布和集中分布。4、嗜神经病毒标记下呼吸道和肺俞穴在脑组织中核团分布结果:(1)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HSV-EGFP标记结果:中脑部分布于下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被盖背侧交叉、埃-韦二氏核、间质核、丘脑;脑桥部分布于动眼神经核、红核、脑桥网状核、后椎核、网状核、面神经核、外侧巨细胞旁核、内侧纵束、迷走神经运动背核、下橄榄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髓束。(2)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标记结果:端脑部分布于运动皮层、下丘脑、斜角带核、隔核、苍白球、丘脑核、杏仁核;中脑部分布于内囊、A13多巴胺细胞、内脏核、黑质纹状体束、背内侧核、视神经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网状核、内侧乳头核、岩石核、缰核、红核、动眼神经核、三叉神经中脑束、中缝背核、顶盖脊髓束、被盖核、中缝核、内侧丘系;脑桥部分布于A5去甲肾上腺素细胞、上橄榄核、蓝斑、前庭上核、展神经核、楔束核、薄束核、孤束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三叉神经核、腹侧呼吸组、下橄榄核。(3)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HSV-EGFP标记结果:端脑部分布于皮层、丘脑、胼胝体、尾状核、苍白球、下丘脑、网状核、内囊、杏仁核、视神经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动眼神经核;中脑部分布于缰核、埃-韦二氏核、红核;脑桥部分布于蓝斑、中缝大核、被盖核、三叉神经核、孤束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下橄榄核。(4)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标记结果:下丘脑、蓝斑、内侧纵束、腹侧呼吸组吻端、下橄榄核、孤束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5、嗜神经病毒标记肺俞穴与下呼吸道神经通路共同核团:(1)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与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共同核团:下丘脑背区、内侧纵束、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孤束核腹侧部、孤束核中间部、孤束核内侧部。(2)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与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共同核团:下丘脑室旁核内侧副细胞部、苍白球、内囊、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内侧动眼神经副核、红核副细胞部、红核巨细胞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埃-韦二氏核、背内侧下丘脑背核、下丘脑外侧穹窿周围部、A5去甲肾上腺素细胞、蓝斑、中缝大核、三叉神经脊束核极间部、内侧纵束、孤束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3)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与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共同核团: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埃-韦二氏核、丘脑腹后内侧核、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内侧动眼神经副核、红核副细胞部、外侧网状核、内侧纵束、迷走神经运动背核、三叉神经脊束核极间部、小细胞网状核、孤束核背外侧区、孤束核、下橄榄核内侧核。(4)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与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共同核团:下丘脑背区、下丘脑外侧穹窿周围部、内侧纵束、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孤束核腹侧部、孤束核中间部、孤束核内侧部。6、肺俞穴和下呼吸道神经通路共同核团:孤束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内侧纵束均参与4条神经通路(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和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是肺俞穴与下呼吸道神经通路重要的共同脑核团。结论:(1)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与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共同脑核团包括下丘脑背区、内侧纵束、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孤束核。(2)下呼吸道与肺俞穴的内脏-体表反应存在脑核团神经基础,在下丘脑室旁核内侧副细胞部、苍白球、内囊、下丘脑外侧穹窿周围部、背内侧下丘脑背核、A5去甲肾上腺素细胞、蓝斑、中缝大核、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内侧动眼神经副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红核副细胞部、红核巨细胞部、埃-韦二氏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孤束核、内侧纵束和三叉神经脊束核极间部存在交汇整合。(3)肺俞穴与下呼吸道双向神经通路共同脑核团为孤束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和内侧纵束。

胡佐鸿[3](2016)在《应用上唇系带龈交穴诊治痔病的机制探讨》文中指出回顾分析应用上唇系带龈交穴诊治痔病的文献,并应用神经元汇聚投射理论讨论了其机制。唇系带龈交穴布有三叉神经上颌神经分支,从发生的角度来看属于鳃弓神经,其传入中枢核团主要是三叉神经脊束核和孤束核;而肛垫上皮具有泄殖腔的特征,与泄殖腔源的神经支配是相同的,主要是阴部神经和盆腔神经,其传入脊髓核团是骶髓后连合核。上述两者继而又共同投射到了臂旁核,我们猜想其上下两者的二级神经传入汇聚于臂旁核发生机能整合,产生新的神经效应,这可能是通过上唇系带龈交穴诊治痔病的神经机制。

余玲玲[4](2012)在《腧穴敏化和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内脏发生疾病时,体表相应部位出现皮下结节、牵涉痛、皮疹等病理反应的临床报道很多,这些病理反应常常伴随着疾病的发生而出现,并随着疾病的自愈而消退。这种内脏疾病能反应到体表的现象,中医远在两千年前早已发现,《素问·藏气法时论》记载:“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从此描述说明中国古代医生早已发现心痛可以反应到肩甲、两臂内侧等处,这不仅与临床上冠心病牵涉痛常出现的部位相一致,也正是十二经脉中心经经脉循行所过之处。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中医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是世界上最早的躯体-内脏相关学说。基于中医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和西医的躯体-内脏相关学说,近年有学者提出腧穴面积的大小和功能的强弱会随着内脏功能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动态概念,并将这一规律称为腧穴的敏化。敏化腧穴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内脏疾病在体表的病理反应点,还是针灸治疗内脏疾病的最佳刺激点,当内脏发生疾病时,体表沉寂的腧穴可以被激活,其功能变得敏感而活跃,对相应内脏调节功能的“质”或“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针灸可以治疗内脏疾病,缓解内脏疼痛,其疗效与电针强度、取穴部位密切相关。有关针刺镇痛的研究发现在同神经节段腧穴,针刺只要激活穴位深部的A类纤维就有明显的镇痛效应,而在异神经节段腧穴,针刺须激活穴位深部的C类纤维才能发挥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激活了脊髓和脊髓上中枢不同的内源性镇痛系统有关。虽然针刺镇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很多,但是同时将痛源部位、体表敏化腧穴、电针强度综合起来考虑的研究甚少,关于体表敏化腧穴不同强度电针刺激缓解内脏痛的量效关系研究还是空白。本研究将具有躯体-内脏感觉会聚功能的脊髓背角广动力型(Wide Dynamic Range, WDR)神经元和延髓背侧网状核(Subnucleus Reticularis Dorsalis, SRD)全身异觉异位会聚神经元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这两类会聚神经元对不同强度电针传入的量-效激活反应,以及不同强度电针传入与内脏伤害性传入在这两类神经元的相互作用,来探讨腧穴敏化的规律和机制、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以期阐明电针治疗内脏痛的最佳刺激部位和刺激强度,为临床提高电针镇痛效应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实验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50-300g,用10%的乌拉坦(urethane,1.0-1.2g-kg)腹腔注射麻醉,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放电。所有记录到的神经元都用刷毛法观察其外周感受野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分别检验其体表感受野对各种机械刺激(包括触摸、电针齿镊夹皮)的反应和直结肠扩张刺激引起的反应,鉴定神经元的性质。在脊髓背角,凡是能够对来自体表感受野的各种机械刺激和来自内脏的扩张刺激均起激活反应的神经元,就被确定为WDR神经元;在延髓,凡是具有全身性的感受野,并且只能特异性地被体表和内脏的伤害性刺激激活,而对非伤害性刺激不发生反应的神经元就被确定为SRD神经元。内脏伤害性刺激采用直结肠扩张法,将一长约5-6cm的气囊经肛门插入直结肠,插入的深度约为4cm。内脏伤害性刺激由插入直结肠内的气囊充气超过20-50s实现。实验过程中直结肠扩张压力控制在60-80mmHg之间(40mmHg为伤害性刺激),两次重复的CRD刺激应至少间隔4min。分别在大鼠L2-4节段脊髓背角和延髓背侧网状亚核进行单细胞记录。观察内容分两部分:(1)观察WDR和SRD神经元在伤害性CRD刺激稳定激活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不同强度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神经元痛敏反应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2)观察在持续1min的伤害性CRD刺激前后,这两类神经元对来自感受野单纯电针刺激的量-效激活反应的变化,探讨腧穴敏化的规律及其机制。2结果2.1脊髓水平的实验结果于93只SD大鼠脊髓背角的L2-4节段共记录到168个神经元。其中广动力型(wide dynamic range neuron, WDR)神经元118个。大部分WDR神经元位于脊髓板层的第IV和V层,其外周感受野主要分布于记录部位同侧下半部皮肤,如:尾巴、下肢、会阴和臀部。在12个WDR神经元观察到60mmHg CRD刺激引起的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激活率为100.90±21.41%,和背景活动相比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表明WDR神经元对来自同节段的内脏伤害性传入有稳定的激活反应。在60mmHg CRD刺激引起WDR神经元稳定激活的基础上,我们在体表非感受野分别观察了同神经节段穴区(选择位于记录部位对侧“足三里”穴区为中心)和异神经节段穴区(选择位于记录部位对侧“内关”穴区为中心)不同强度(1mA、2mA、4mA、6mA、8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在同神经节段,电针能有效抑制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和单纯CRD刺激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相比,其抑制率分另为:11.43±3.40%(1mA)(P<0.05)、25.56±2.69%(2mA)(P<0.001)、46.35±3.44%(4mA)(P<0.001)、49.96±3.08%(6mA)(P<0.001)、47.04±4.79%(8mA)(P<0.001)。而在异神经节段,1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与单纯CRD刺激时神经元的反应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电针强度达到2mA时,我们开始观察到电针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的抑制效应。从2-8mA,其抑制率分别为:19.70±6.61%(2mA)(P<0.05)、33.71±3.93%(4mA)(P<0.001)、40.25±4.71%(6mA)(P<0.001)、40.44±5.68%(8mA)(P<0.001)。表明当电针强度为1mA时,只能引起节段性的抑制效应;而当电针强度达到2mA时,能引起广泛性的抑制效应;当电针强度达到4-6mA时,这种抑制效应还会到达一个平台期。之后,我们观察了体表感受野穴区(选择位于记录部位同侧的“足三里”穴区为中心)不同强度电针传入与内脏伤害性传入在WDR神经元的相互作用。首先观察单纯电针刺激对WDR神经元的量-效激活反应,和神经元背景活动相比,单纯电针刺激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率分别为:14.50±4.63%(1mA)(P<0.05)、40.09±6.27%(2mA)(P<0.001)、99.47±13.18%(4mA)(P<0.001)、156.62±20.50%(6mA)(P<0.001)、189.15±11.33%(8mA)(P<0.001)。可见,从1mA-8mA的范围内,WDR神经元对单纯电针刺激的激活反应呈明显的量-效线性递增关系。然后在ERD引起WDR神经元稳定激活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电针刺激,当电针刺激强度为1mA时,电针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激活反应无明显影响(P>0.05)。当电针强度为2mA时,电针可以使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进一步增强,神经元的反应从单纯CRD激活的基础上依次再激活43.46±5.97%(2mA)(P<0.001)、77.44±8.32%(4mA)(P<0.001)、85.29±7.08%(6mA)(P<0.001)、90.38±13.01%(8mA)(P<0.01)。可见,同时给予CRD和感受野电针两种刺激,WDR神经元在电针强度达到6mA时,其激活反应也接近平台期。这些结果还表明来自感受野穴位的电针传入和来自内脏的伤害性传入可以在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产生易化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实验结果,为了探讨腧穴敏化的脊髓机制,我们给予大鼠70-80mmHg CRD刺激持续lmin造成内脏伤害性损伤后,观察WDR神经元对感受野穴位单纯电针刺激的激活反应的变化。实验观察到在CRD刺激后WDR神经元对电针的激活反应明显增强。CRD刺激前,电针引起的WDR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激活率分别为:18.19±7.49%(1mA)、105.39±17.21%(4mA)、175.81±20.16%(7mA)、200.14±23.49%(10mA);而CRD刺激后,电针引起的WDR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激活率分别为:95.09±26.37%(1mA)、202.44±18.90%(4mA)、278.41±32.64%(7mA)、280.84±39.87%(10mA)。并且在CRD刺激后,当电针强度达到7mA时,WDR神经元对电针的反应也接近平台期。表明持续的伤害性内脏传入可以易化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使其对来自体表感受野穴位的电针传入产生更强烈的反应。2.2延髓水平的实验结果于49只SD大鼠的延髓背角共记录到68个延髓背侧网状亚核(Subnucleus Reticularis Dorsalis,SRD)神经元。在16个SRD神经元系统观察了分级的CRD刺激引起的反应,在20-80mmHg的范围内,随着内脏扩张压力的升高,神经元反应的强度也随之增加,呈现出明显的量-效线性关系。表明SRD神经元对伤害性强度的内脏扩张刺激能做出准确的应答反应。由于这类神经元具有全身性的感受野,在60mmHg CRD刺激引起SRD神经元稳定激活的基础上,我们观察了与直结肠同神经节段的“足三里”穴区(取对侧)不同强度(1mA、2mA、4mA、6mA、8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实验观察到1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没有明显影响,电针后神经元的反应和单纯CRD刺激效应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19.43±3.28%(P<0.01)、4mA、6mA、8mA电针刺激引起的抑制率分别为31.87±3.92%(P<0.001)、51.78±5.13%(P<0.001)、55.70±7.82%(P<0.01)。可见,随着电针强度的增加,电针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强,但是当电针强度达到6mA时,这种抑制效应也接近平台期。为了探讨腧穴敏化的延髓机制,这部分实验同样给予大鼠70-80mmHg CRD刺激持续1min造成内脏伤害性损伤后,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区对SRD神经元激活阈值和强度的变化,实验选择1.5mA和6mA分别代表低于和高于C类纤维阈值的的电针强度。结果显示在CRD刺激前,1.5mA电针刺激对SRD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没有任何影响,与背景活动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CRD刺激后,1.5mA电针刺激能明显激活SRD神经元,神经元的活动从背景活动的3.05±0.20spikes/s增加到4.81±0.46spikes-s,与背景活动相比,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O.001)当电针强度达到6mA时,CRD刺激前后电针对SRD神经元均有明显的激活作用。CRD刺激前后,电针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率分别为318.34±53.56%、381.04±59.68%,CRD刺激前后的电针效应进行比较有显着的差异(P<0.01)。表明给予大鼠伤害性内脏扩张损伤后也可以易化延髓SRD神经元。3结论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体表不同强度电针传入和内脏伤害性传入在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和延髓背角SRD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得出以下结论:电针可以在脊髓和延髓抑制内脏伤害性反应,但是只有当电针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时,电针的抑制效应才最明显,但并不是电针刺激强度越大,电针的抑制效应越明显。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在脊髓水平,同节段穴区电针刺激强度在4-6mA时、异节段穴区电针刺激强度在6mA时,就能取得良好的抑制效应;而在延髓水平,电针强度在6mA时也能取得良好的抑制效应。从抑制强度来看,同节段穴区抑制强度最好,异节段穴区抑制强度稍低。在脊髓和延髓两个水平,伤害性内脏传入还可以易化相应节段体表的电针传入反应,引起体表相应穴区功能敏化。其发生机制与解释牵涉性痛觉过敏的会聚易化理论相一致。

刘坤[5](2012)在《孤束核在针刺调节大鼠血压及胃肠感觉和运动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的记载,说明沟通脏腑与体表肢节的联系是十二经脉的重要功能。针刺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的穴位以达到治疗内脏疾病调节内脏功能的作用。现代临床研究显示针刺治疗心血管、胃肠等各种内脏疾病效果显着,并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针刺对内脏功能的调节是由脊髓及脊髓上中枢协同完成的。针刺引起的体表-内脏反射是其调节心血管、胃肠等内脏功能的重要神经反射形式,可分为脊髓固有反射及脊髓上反射两种形式。体表-自主神经反射分为体表-交感和体表-副交感反射两种,由器官的自主神经支配特性和刺激部位的脊髓节段性决定,同时受刺激强度和种类的影响。孤束核(nucleus of tractus solitary, NTS)位于延髓背侧,是迷走神经感觉传入的第一级中枢,参与心血管、呼吸、胃肠等多种内脏功能的调控,也是心血管压力感受性反射、胃肠感觉的第一级感觉中继站;同时NTS与迷走神经背核、延髓尾端腹外侧核(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 rVLM)、延髓头端腹外侧核(caudal Ventrolateral Medulla, cVLM)、疑核等中枢核团有纤维联系,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传出通路完成对内脏功能的调节。针刺调节内脏功能,常见单一穴位或依据传统穴位配伍的多穴调节一脏的报道。例如内关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足三里对胃肠功能的作用。未涉及穴位选取的规律性总结。本研究根据哺乳动物皮肤,肌肉,内脏神经分布的节段性特点,结合体表刺激引起躯体—植物神经反射的前期研究报道,探讨不同节段穴位,不同刺激方式引起的内脏植物神经反射的规律,力求从动物实验总结出针刺对特定内脏功能进行交感样和副交感样调节的规律。本研究通过电生理学方法在中枢鉴别出NTS与心血管、胃肠等内脏功能及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tion, CRD)刺激相关的神经元,同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胃运动,选取不同神经节段的穴位进行针刺刺激,观察不同穴位对MAP和胃运动的影响,并同步观察NTS与血压调节、胃运动、CRD刺激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研究NTS在降压、调节胃运动和抑制CRD诱导内脏痛中的作用。1针刺对MAP的影响及NTS与血压调节相关神经元在针刺降压中的作用1.1实验目的研究针刺对正常麻醉大鼠MAP、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NP)分别引起升压平台期、降压平台期时MAP的影响,并同步观察NTS与升压(hypertensive related neurons)、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hypotensive related neurons)在针刺调节血压时放电活动的变化,探讨NTS中与升压、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在介导针剌降压中的作用。1.2实验方法本课题所有研究的动物实验过程均遵守美国国立卫生院倡导的实验动物保护和使用指导原则(Guide for Care and Use of Laboratory Animals, NIH),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遵照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规定。实验选用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81只,体重300-380g之间,用10%的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urethane,1.0-1.2g/kg体重)。手术及实验中动物体温用动物恒温系统维持在37℃左右。大鼠麻醉后进行颈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并暴露延髓后,监测动脉血压和心率,同步记录MAP及NTS神经元放电,在微电极推进器下,找到自发放电稳定的NTS神经元,经静脉推注30s左右PE(4μg/kg)、NP (NP,20ug/kg),以判断该神经元对升压反射、降压反射的反应及鉴别出与升压反射和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对升压反射和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待自发放电稳定、MAP’恢复至正常后,记录30s放电脉冲数作为对照值,分别电针(波宽500ms,10Hz,1mA)“耳穴心”、“内关”、“足三里”各30秒。为排除针刺穴位顺序对神经元放电结果的影响,穴位针刺顺序随机选择,观察对MAP及血压调节相关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然后在大鼠颈静脉微量注射PE(6~121μg/kg,10-15min)或者NP(60~80μg/kg,10-15min)分别造成药物性血压升高、药物性血压降低模型各15min左右,在升压平台期、降压平台期再分别电针上述穴位,并观察对动脉血压和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1.3实验结果1.3.1NTS与血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鉴别麻醉大鼠颈静脉注射PE,完整记录120个NTS细胞放电(细胞记录不完整者不做统计,下同),其中70个细胞(58.3%)放电频率无变化;26个细胞(21.7%)放电频率减少,呈抑制反应;24个细胞(20.0%)放电频率增加,呈兴奋反应。麻醉大鼠颈静脉注射NP,完整记录101个NTS细胞放电,其中52个细胞(51.5%)放电频率无变化;29个细胞(28.7%)放电频率减少,呈抑制反应;20个细胞(19.8%)放电频率增加,呈兴奋反应。13.2电针刺激对麻醉大鼠生理状态下MAP及NTS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电针“耳穴心”和“足三里”能够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MAP,与此同时,NTS与升压、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明显增加。电针“内关”虽然也能轻度激活NTS神经元放电,但对MAP没有明显影响。统计结果表明,正常血压状态下,电针“耳穴心”使动物的MAP由100.11±3.3mmHg下降为88.47±3.75mmHg,下降幅度为11.64±0.45mmHg(P<0.001);电针“足三里”使MAP下降了5.74±0.64mmHg(P<0.001),电针“内关”对MAP无显着影响。不同穴位组间降压效应比较显示,电针“耳穴心”、“足三里”对正常MAP的影响大于“内关”(P<0.05)。针刺不同穴位引起MAP变化,同时影响正常生理性血压状态下NTS与血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这种影响主要以兴奋性为主。在MAP正常状态下,电针大鼠不同穴位,对血压反射有兴奋或抑制性反应的神经元放电频率发生明显变化。电针大鼠“耳穴心”(n=50),25个神经元(50%)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115.2±15.25%)。电针“内关”穴(n=50),24个神经元(48%)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54.24±6.89%)。电针“足三里”穴(n=47),20个神经元(42.55%)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103.35±14.78%)。组间比较显示,电针“耳穴心”和“足三里”两个穴位对神经元的激活百分比增加率显着高于“内关’穴(P<0.05)。1.3.3电针刺激对PE引起血压升高状态MAP和NTS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大鼠颈静脉注射PE(12~16μg/kg,10~15min)造成药物性升压模型,MAP由99.28±3.82mmHg上升并维持在121.66±2.91mmHg(P<0.001)。电针“耳穴心”和“足三里”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升压平台期的MAP,与此同时,NTS与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明显增加。电针“内关”虽然能轻度激活NTS神经元放电,但对MAP没有明显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在PE引起的升压平台期,电针“耳穴心”使MAP由124.17±4.43mmHg下降到118.7±3.64mmHg,下降幅度8.30±0.79mmHg(P<0.001);电针“足三里”使MAP下降6.07±0.79mmHg(P<0.05);电针“内关”对MAP无明显影响。组间比较显示(one-way ANOVA),电针“耳穴心”、“足三里”的降压效应优于“内关”(P<0.05)。电针同一穴位对麻醉大鼠正常状态和PE引起血压升高状态下MAP的影响无明显差异(independent/test,P>0.05).电针不同穴位引起升压平台期MAP变化,同时对NTS与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产生影响,这种作用主要以兴奋性为主,使神经元放电增加。对升压反射有兴奋或抑制性反应的50个神经元中,完成升压平台期记录及针刺实验的共21个。电针大鼠耳甲区穴位,9个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92.94±10.42%。电针“内关”穴,9个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44.66±6.27%。电针“足三里”穴,8个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86.73±5.57%。组间比较显示,电针“耳穴心”和“足三里”两个穴位对神经元的激活百分比增加率显着高于“内关”穴(P<0.05)。1.3.4电针刺激对NP引起血压降低状态MAP和NTS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大鼠颈静脉注射NP(60~80μg/kg,10~15min)造成药物性降压模型,MAP由96.56±2.24mmHg下降并维持在78.29±1.84mmHg.电针不同穴位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降压平台期的MAP,与此同时,NTS与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显着增加。统计结果表明,在NP引起的降压平台期,电针“耳穴心”使MAP由79.76±1.39mmHg下降到69.32±2.48mmHg,下降幅度10.44±1.60mmHg(P<0.001);电针“内关”使MAP下降7.93±1.20mmHg(P<0.05);电针“足三里”使MAP下降15.63±1.76mmHg(P<0.05);组间比较显示(one-Way ANOVA),电针上述三个穴位的降压效应无差异(P>0.05)。电针“耳穴心”、“足三里”,对麻醉大鼠生理情况MAP及NP降压状态MAP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电针“内关”对降压平台期血压的降压效应好于生理状态(independent t test,P<0.05)。电针不同穴位引起降压平台期MAP变化,同时,对NTS与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产生影响,这种作用主要以兴奋性为主。电针“耳穴心”、“内关”和“足三里”使NTS内与降压反射有关神经元的放电增加。对降压反射有兴奋和抑制性反应的49个神经元中,完成升压平台期记录的共19个。电针大鼠耳甲区穴位,9个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138.00±18.76%。电针“内关”穴,8个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96.75±20.51%。电针“足三里”穴,8个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100.75±31.87%。组间比较显示,电针三个穴位对神经元的激活百分比无显着差异(组间比较,one-way ANOVA, P>0.05)2针刺对胃运动及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2.1实验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正常麻醉大鼠胃内压的影响,及静脉注射不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受体业型激动剂引起胃运动迟缓和亢进状态时针刺的效应,并同步观察NTS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在针剌调节胃运动过程中放电活动的变化,探讨NTS中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在针刺调节胃肠功能中的作用。2.2实验方法实验选用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50只。实验前禁食12-18小时,手术及实验中动物体温用动物恒温系统维持在37℃左右。大鼠麻醉后进行颈静脉、气管插管,胃幽门部插入水囊连接压力换能器以记录胃内压,并监测血压、心率。同步记录胃内压及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找到稳定孤束核神经元胞外放电后,记录背景放电30s,然后分别电针、手针“耳穴心”、“内关”、“中脘”、“足三里”四个穴位,同步观察对胃运动和孤束核神经元细胞外放电的影响。对针刺有反应的神经元,分为5组,分别静脉注射四种药物和生理盐水:p3体激动剂BRL37344Salt Hydrate4-8μ g/kg;β2受体激动剂盐酸克仑特罗0.05-0.1mg/kg;α:受体激动剂可乐定0.4-0.8mg/kg;拟胆碱药氨基甲酰胆碱0.2-0.4mg/kg和静脉注射0.2ml0.9%的生理盐水。上述药物引起胃蠕动迟缓或亢进的同时,NTS神经元放电活动发生兴奋或抑制的同步变化,则鉴定为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各组药物注射后,继续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和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影响。2.3实验结果2.3.1生理状态下针刺对胃运动和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生理状态下,麻醉大鼠的胃运动频率为4-5次/min,波幅在50-100mmH2O。结果表明电针刺激“耳穴心”、“内关”、“足三里”都能促进麻醉大鼠胃蠕动(P<0.01),而电针“中脘”穴则明显减弱胃蠕动(P<0.001)。手针效果与电针效果一致(independent t test, P>0.05)。针刺过程共记录133个NTS神经元胞外放电,对针刺上述4个穴位有反应的神经元104个;静脉注射p3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α2受体激动剂、拟胆碱药有反应的共45个,以下分组讨论。在正常情况下,针刺对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的影响以抑制为主。针刺不同穴位对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one way ANOVA, LSD, P>0.05)2.3.2使用β3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相关神经元活动的影响静脉注射β3受体激动剂后,药物对胃运动抑制作用大约持续30-60min,胃运动蠕动波波幅下降了10-20mmH20,胃内压明显降低,幅度为65.4±7.20mmH2O(P<0.001)。药物后电针对胃运动没有影响(P>0.05)。手针刺激“耳穴心”、“足三里”使胃内压增高(P<0.05);手针刺激“中脘”使胃内压降低(P<0.05)。与电针比较,手针“耳穴心”和“中脘”分别引起的胃运动的增强和抑制效应更为显着(P<0.05),其余穴位不同刺激无明显差异(independent t test, P>0.05)。分别针刺4个穴位对p3受体激动剂静脉注射前后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independent t test, P>0.05)。2.3.2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相关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静脉注射β2受体激动剂Clenbuterol(克伦布特罗)后,胃运动波幅明显减低了10-20mmH20,胃内压明显下降,幅度为51.18±9.93mmH2O(P<0.001)。电针刺激“耳穴心”使胃内压升高(P<0.05;电针刺激“内关”、“中脘”、“足三里”对胃运动无作用(P>0.05)。手针刺激“耳穴心”、“内关”、“足三里”能促进胃运动(P<0.01),手针“中脘”能抑制胃运动(P<0.05)。手针“内关”、“足三里”、“中脘”相比电针对胃运动的影响作用更明显。(independent t test, P<0.05)。在Clenbuterol药物引起胃运动抑制状态,针刺不同穴位对药物前后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放电的影响无明显差异(independent t test, P>0.05)。2.3.3使用α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静脉注射α2受体激动剂Clonidine后,胃运动的波幅降低了10-20mmH20,胃内压明显下降,幅度为79.07±24.59mmH20,持续30-60min(P<0.05)。药物后电针、手针“耳穴心”、“足三里”能促进胃运动(P<0.05),在Clonidine药物注射后引起胃运动迟缓状态下,两种刺激增强胃运动的作用无显着差异。手针“中脘”能抑制胃运动且比电针的抑制作用更显着(independent t test,P>0.05)。针刺不同穴位对Clonidine药物静脉注射前后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放电的影响无明显差异(independent t test, P>0.05)2.3.4使用拟胆碱药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静脉注射拟胆碱药氨基甲酰胆碱后,胃运动频率明显升高至6-7次/min,胃运动波幅升高了200-300mmH2O,胃内压明显升高,幅度为121.27±29.53mmH20(P<0.01)。药物注射前后,电针和手针“耳穴心”、“内关”、“足三里”均能促进胃运动(P<0.01,P<0.05,P<0.001),电针和手针“中脘”均能抑制胃运动(P<0.01;P<0.01)。与电针相比较,在拟胆碱药引起胃运动亢进状态下,手针“耳穴心”和“中脘”的作用更显着(independent t test, P<0.05)。针刺不同穴位对拟胆碱药静脉注射前后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放电的影响无明显差异(independent t test, P>0.05)。静脉注射上述四种交感和副交感受体业型激动剂对针刺调节孤束核神经元放电活动无影响。3针刺对NTS与CRD相关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与针刺治疗内脏痛的机制3.1实验目的给予麻醉大鼠梯度的CRD条件刺激,鉴别NTS中CRD“点燃”(ON cell)型和“熄火”(OFF cell)型神经元,观察针刺作为检验刺激对此类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探讨针刺在孤束核部位干预内脏痛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3.2实验方法正常雄性SD大鼠,监测心率、颈总动脉血压,记录孤束核神经元细胞外放电。大鼠经肛门在直结肠放置长度4-5cm左右的气囊,通过压力计随机给予梯度为20、40、60、80mmHg的结直肠扩张刺激(CRD),同时用电生理单细胞记录的方法记录和鉴别孤束核对CRD刺激有反应的相关神经元,参照Fields等的研究大鼠RVM内存在对伤害性热刺激引起的甩尾反射相关的“熄火”型(OFF cell)和“点燃”型(ON cell)神经元,对梯度CRD刺激产生递增的兴奋性反应的神经元,称为“点燃”型(ON cell),对梯度CRD刺激产生递减的抑制性反应的神经元,称为“熄火”型(OFF cell).鉴别出NTS中CRD相关神经元后,待放电恢复至基础水平,给予CRD刺激,NTS神经元放电发生明显"ON cell"或“OFFcell"型反应时,给予2mA、10Hz持续30s的电针不同穴位的刺激,观察针刺“耳穴心”、“内关”、“足三里”在正常及CRD条件刺激引起NTS放电变化时对孤束核与CRD "ON cell"型和"OFF cell"型神经元的影响。3.3实验结果3.3.1NTS神经元对梯度CRD刺激的反应本实验在57只大鼠共记录到对CRD "ON cell"型神经元21个。在CRD20、40、60、80mmHg条件刺激时,NTS神经元放电由自发的205.52±30.12个/30s分别增加了21.10±5.23个/30s、56.79±11.93个/30s、86.17±13.38个/30s、124.27±15.00个/30s(P<0.001,P<0.01,P<0.001,P<0.001),为梯度增加反应。另外记录到12个CRD "OFF cell"型神经元。在CRD20、40、60、80mmHg条件刺激时,NTS神经元放电由自发的196.67±42.36个/30S分别减少了25.82±13.43个/30s、72.72±14.77个/30s、112.91±22.37个/30s、146.83±29.83个/30s(P<0.05,P<0.01,P<0.01,P<0.05),为梯度抑制反应。此外记录到2个对梯度CRD刺激产生先兴奋后抑制,3个先抑制后兴奋的神经元,在本实验中未纳入统计。3.3.2电针对NTS与CRD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CRD刺激对NTS产生"ON cell"型反应的神经元,CRD刺激前和CRD过程中电针“耳穴心”、“内关”、“足三里”都以抑制反应为主。如CRD前电针“耳穴心”放电减少了34.73±3.37个/30s(P<0.01);CRD刺激过程电针“耳穴心”使放电减少了45.55±4.17个/30s(P<0.001)。对CRD刺激产生"OFF cell"型反应的神经元,在CRD刺激前和CRD刺激过程中电针上述3个穴位都以兴奋反应为主。如CRD前电针“耳穴心”使放电增加了184.26±27.35个/30s(P<0.001);CRD刺激时电针“耳穴心”使放电增加了130.14±28.23个/30s(P<0.01)。4结论孤束核内存在升压、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可以分别被升压、降压反射兴奋和抑制,表现为反应的多样性。在生理状态下及PE引起的升压平台期,这些神经元被“耳穴心”、“足三里”激活的百分比与“内关”相比更为显着;在降压平台期,这些神经元被上述三个穴位激活的百分比无明显差异,与其针刺降压相应相一致。这说明NTS在针刺调节血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中枢整合作用,通过神经信号交互调节(cross talk)的方式完成对血压的调节。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的影响不同,针刺“耳穴心”及与胃肠异节段的“足三里”、“内关”能显着增强胃运动,针刺与胃肠同神经节段的“中脘”使胃运动减弱。使用交感神经不同业型神经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减弱;电针对胃运动的作用不如手针显着;而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的影响也发生变化,“耳穴心”、“足三里”促进胃运动的效果比“内关”明显。使用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物后,不同穴位对胃运动的作用与药物前相比无明显变化。NTS内存在与胃运动同步变化的神经元,不同植物神经受体激动剂对此类神经元的影响以兴奋为主,介导了针刺“耳穴心”、“内关”、“足三里”的胃运动增强效应和“中脘”的胃运动抑制的效应,使用植物神经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此类神经元的效应与生理状态下无显着差异,以抑制NTS神经元放电为主。NTS与CRD刺激相关神经元有两类:第一类对梯度的CRD刺激产生兴奋反应,表现为神经元胞外放电梯度增加,为“点燃”型神经元(ON cell);第二类对梯度的CRD刺激产生抑制反应,表现为神经元胞外放电梯度减少,为“熄灭”型神经元(OFF cell).这两类神经元介导了针刺拮抗CRD痛刺激的效应。针刺能够使孤束核CRD"ON cell"型神经元的放电抑制,而使孤束核CRD"OFF cell"型神经元的放电增加。提示针刺可以通过交互调节(cross talk)的方式在孤束核干预内脏感觉和痛觉,是针刺镇痛的脑干核团机制所在。

陈杰斯[6](2011)在《电针四白穴和胃传入信息在三叉旁核汇聚向孤束核投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电针四白穴躯体感觉传入和胃的内脏感觉传入信息在三叉旁核(paratrigeminal nucleus, Pa5)与孤束核(nucleus of solitary tract, NTS)汇聚以及投射关系,探讨Pa5具体在四白穴与胃特异性联系中的作用,为经穴-脏腑相关(四白穴与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逆行神经示踪剂荧光金(FG)结合Calbindin D-28k (CB)和c-fos三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针刺面口部穴位(四白穴)的躯体感觉传入和胃的内脏感觉信息在Pa5的汇聚以及向NTS投射情况。①Pa5内接受胃感觉传入信息的神经元向NTS的投射研究:用荧光金FG逆行束路示踪结合Fos和CB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法,先在大鼠NTS注入FG,然后胃内注入福尔马林,观察Pa5内向NTS投射的CB阳性神经元是否表达Fos蛋白。②Pa5内接受面口部穴位针刺信息的神经元向NTS的投射研究:用荧光金(FG)逆行束路示踪结合Fos和CB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法,先在大鼠NTS注入FG,然后针刺面口部穴位(四白穴),观察Pa5内向NTS投射的CB阳性神经元是否表达Fos蛋白。③电针四白穴对胃伤害性刺激信息传入明显抑制的研究:在孤束核注入逆行神经示踪FG后,胃内2.5%福尔马林灌胃后电针四白穴20分钟,观察大鼠Pa5内向NTS投射的CB阳性神经元同时表达Fos蛋白,FOS表达数目与前两组的差异情况。结果1.将4%FG注射入右侧NTS,然后予2.5福尔马林灌胃后,大量CB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双侧Pa5内,FG与FOS阳性细胞则主要分布于右侧。大鼠右侧Pa5内可分别见到Fos、CB. FG单标记,Fos/CB、Fos/FG、CB/FG双标记和Fos/CB/FG三标记共7种标记细胞。Pa5内FG逆标细胞有44.5个,CB单标56.5个,FOS 79个;其中CB/FG约22.83,占FG阳性细胞的51.31%;FOS/FG约26.5各,占FG阳性细胞的59.55%;CB/FOS免疫阳性细胞约28.17,占CB免疫阳性细胞的49.85%; CB/FG双标细胞中均呈Fos阳性的三标记的约13.33,占CB/FG双标细胞的47.37%。2.将FG压力注射入右侧NTS,然后予电针四白穴20分钟后,各荧光标记细胞的分布与上述组相似,右侧Pa5及NTS内均可分别见到Fos、CB、FG单标记,Fos/CB、Fos/FG、CB/FG双标记和Fos/CB/FG三标记共7种标记细胞。Pa5内FG逆标细胞有23个,CB单标28.83个,FOS 37.33个;其中CB/FG约14.17各,占FG阳性细胞的61.60%; FOS/FG约16.83各,占FG阳性细胞的73.19%; CB/FOS免疫阳性细胞约19.33,占CB免疫阳性细胞的67.05%; CB/FG双标细胞中均呈Fos阳性的三标记的细胞约8.17,占CB/FG双标细胞的42.24%。3.将FG注射入右侧NTS,然后予福尔马林灌胃后2小时,电针20分钟后,右侧Pa5内可分别见到Fos、CB、FG单标记,Fos/CB、Fos/FG、CB/FG双标记和Fos/CB/FG三标记共7种标记细胞。Pa5内FG逆标细胞有28个,CB单标36.67个,FOS 49.67个;其中CB/FG约18.17各,占FG阳性细胞的64.88%; FOS/FG约17各,占FG阳性细胞的60.71%;CB/FOS免疫阳性细胞约23.33,占CB免疫阳性细胞的63.64%; CB/FG双标细胞中均呈Fos阳性的三标记的约12.17,占CB/FG双标细胞的52.14%。Pa5内c-Fos表达其数目49.67较单纯福尔马林灌胃组的79明显减少(P<0.001),而三组中三标所占FG/CB的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四白穴能有效减少大鼠胃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疼痛反应;电针四白穴的躯体感觉传入与胃的内脏感觉传入在Pa5内CB神经元内汇聚再投射至NTS,在针刺治疗胃痛中起重要作用。Pa5内CB神经元有可能起整合作用,是对针刺四白穴和胃伤害性刺激信息调整的关键。

任晓暄[7](2010)在《电针不同穴位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电针不同穴位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针灸学认为刺激穴位可特异性地对相应脏腑器官产生调治作用,这种作用与非穴和其它经穴比较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经穴效应的特异性。经穴效应特异性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是针灸临床循经取穴的重要依据。而且大量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都证实穴位效应确实存在特异性。现代神经科学对针灸机理的研究结果已显示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但这种特异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支配穴位所在部位的神经节段的不同而引起的。它主要与穴位所在的部位有关,而与经典针灸理论所强调的穴位所处的“经”关系不大。即处于同神经节段的不同经脉上的穴位、相同经脉上的不同穴位以及与非穴位间的效应不存在差异。那么,经穴效应特异性到底为何?同神经节段内非穴位以及不同经脉上的穴位间是否存在效应特异性?相同经脉上不同穴位间的效应又如何呢?本研究以实验性类痛经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从电针镇痛作用及机制入手,观察电针同神经节段支配的胞宫相关经穴、非相关经穴以及非经非穴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的行为学反应、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子宫组织局部致痛物质以及中枢痛觉调制系统的影响,探讨同神经节段支配的经穴与非经穴、相关经穴与非相关经穴,以及同一经脉不同穴位间是否存在经穴效应特异性以及经穴效应特异性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为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提供系统有力的实验依据。实验中所选经穴为:相关经穴为足太阴脾经三阴交、血海穴;非相关经穴为足少阳胆经悬钟穴;非经非穴为胆经与胃经之间平悬钟穴处的非经非穴点。实验选用动情间期SD雌性大鼠156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电针三阴交组、电针血海组、电针悬钟组、电针非穴组6组,每组26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连续10天,第1、10天每只大鼠皮下注射0.5 mg,第2-9天每只均皮下注射0.2mg。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根据Schmauss行为学评分标准,记录20分钟内扭体反应的潜伏期、扭体评分及扭体次数;应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仪记录20分钟内大鼠子宫收缩次数和强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子宫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背角内K-阿片受体表达;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中脑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脑啡肽(ENK)、β内啡肽(β-EP)、强啡肽(Dyn)、内吗啡肽(EM)的含量。实验结果如下:1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行为学反应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扭体评分、扭体次数明显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模型制备成功。三阴交组扭体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扭体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亦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扭体评分和次数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阴交组扭体评分与盐水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电针不同穴位后,可减轻实验性类痛经大鼠的扭体反应,其中电针三阴交穴的效应最佳,而血海穴、悬钟穴与非穴间的效应无明显差异。2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子宫收缩程度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子宫收缩次数明显增加,子宫收缩强度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造模后子宫平滑肌出现痉挛性收缩。三阴交组和血海组的子宫收缩次数与模型组相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悬钟组和非穴组的子宫收缩次数与模型组相比亦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乃0.05);三阴交组的子宫收缩强度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的子宫收缩强度与模型组相比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非穴组外,其余各组的子宫收缩强度与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电针穴位后,可调节实验性类痛经大鼠子宫痉挛性收缩程度,从而缓解痛反应。其中,电针三阴交穴的效应最佳,血海穴和悬钟穴亦有一定的缓解效应,血海穴较悬钟穴效应稍佳。非穴的效应无明显改变。3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子宫PGE2、PGF2α含量及PGE2/PGF2α比值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PGF2α含量明显增高,PGE2含量明显降低,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造模后,子宫组织中致痛物质含量升高。各电针组PGF2α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交:P<0.05;其余各组:P<0.01)。三阴交组PGE2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盐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PGE2含量比其它各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PGE2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电针组比值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三阴交和悬钟组比值与盐水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电针穴位后,可通过调节实验性类痛经大鼠子宫组织致痛物质的含量而达到镇痛作用。综合效应来看,三阴交组的调节作用较强,其余各组间效应无明显差异。4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各节段脊髓背角K-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针刺不同穴位及非穴对各脊髓节段K-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不同。T13节段: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IOD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和血海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钟和非穴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和血海组的IOD值与非穴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1节段: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IOD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和血海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钟和非穴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和血海组的IOD值与悬钟组和非穴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2节段: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IOD值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阴交和血海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钟和非穴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的IOD值与非穴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阴交组的IOD值较血海和悬钟组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6节段: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IOD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血海和非穴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钟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的IOD值与非穴组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和血海组的IOD值均较悬钟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1节段: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IOD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血海和悬钟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交:P<0.01,血海、悬钟:P<0.05);非穴组的IOD值与模型组和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的IOD值与非穴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阴交组的IOD值较血海组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说明:电针可调节各脊髓节段背角内κ-受体的表达,但不同穴位对不同节段调节的强度不同。三阴交和血海穴在各节段都有调节作用,三阴交穴的调节作用较血海穴明显;悬钟穴和非穴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作用均较三阴交和血海穴组弱。悬钟和非穴间无明显差异。5电针不同经穴对PAG内阿片肽物质的影响5.1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PAG内ENK含量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PAG内ENK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性类痛经模型使大鼠PAG内ENK含量升高不明显。三阴交和悬钟组的ENK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交:P<0.01;悬钟组:P<0.05);血海和非穴组的ENK含量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的ENK含量与血海、悬钟和非穴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海、非穴:P<0.01,悬钟:P<0.05)。悬钟与血海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电针穴位可调节大鼠PAG内ENK含量的水平,但调节程度不同。三阴交和悬钟穴可明显调节PAG内ENK含量,其中以三阴交穴较好。而电针血海穴和非穴无明显变化。5.2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PAG内β-EP含量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PAG内β-EP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性类痛经模型使大鼠PAG内β-EP含量升高不明显。三阴交和悬钟组的β-EP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海和非穴组的β-EP含量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和悬钟组β-EP含量与非穴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交:P<0.01;悬钟组:P<0.05)。三阴交与血海和悬钟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钟与血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乃0.05)。说明电针穴位可调节大鼠PAG内β-EP含量的水平,但调节程度不同。三阴交和悬钟穴可明显调节PAG内β-EP含量,其中以三阴交穴较好。而电针血海穴和非穴无明显变化。5.3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PAG内Dyn含量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PAG内Dyn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性类痛经模型使大鼠PAG内Dyn含量升高不明显。三阴交和悬钟组的Dyn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海和非穴组的Dyn含量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Dyn含量与非穴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阴交与血海和悬钟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钟与血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电针穴位可调节大鼠PAG内Dyn含量的水平,但调节程度不同。三阴交和悬钟穴可明显调节PAG内Dyn含量,其中以三阴交穴较好。而电针血海穴和非穴无明显变化。5.4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PAG内EM含量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PAG内EM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性类痛经模型使大鼠PAG内EM含量升高不明显。各组EM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各穴位及非穴均无明显调节大鼠PAG内EM含量的作用。综上所述:电针不同经穴可引起实验性类痛经大鼠PAG内阿片肽含量发生变化,说明针刺可通过调节脑内阿片肽的水平而起到镇痛作用。但电针不同经穴及非穴对PAG内阿片肽含量的影响不同。在电针同神经节段的三个穴位中,三阴交和悬钟穴均可使ENK、β-EP和Dyn的含量升高,三阴交穴的升高效应较明显,悬钟次之,而血海和非穴无明显调节作用;四个穴位对EM的含量均无明显调节作用,说明EM可能不参与电针对内脏痛的调节。结论电针同神经节段支配的穴位与非穴位对内脏痛均有镇痛作用,但它们的镇痛效应不同,相关经脉上的特定穴镇痛效应最佳,相关经脉上的非特定穴与非相关经穴效应相近,并且与非穴的效应也相近。针刺穴位可通过调节子宫功能状态和中枢内痛觉调制系统来达到对内脏痛的镇痛作用。并且不同穴位对各部位的调节作用不同。相关经脉上的穴位较之非相关经脉上的穴位以及非穴有更明显的脊髓节段性调节作用,其中以相关经脉中的特定穴作用最强;相关经脉和非相关经脉上的特定穴对脊髓上中枢均有调节作用,但相关经脉上特定穴的调节作用更明显;相关经脉上的非特定穴和非穴无明显调节作用。因此,穴位不同,其调节机制不同,从而产生的效应就不同。由此认为: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经穴效应特异性虽与其所处的神经节段密切相关,但与其所在的“经”可能有更加密切的联系。

王晓宇[8](2010)在《耳迷走神经刺激与抗癫痫效应》文中认为耳针刺激耳甲区域能激活迷走神经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本课题组研究结果表明耳针刺激耳甲区能更好地激活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背核神经元放电,产生耳迷走效应,调整心率和血压,并促进胃运动;同时在对糖尿病的降糖效应、高血压病的降压作用的研究中也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癫痫是一种脑部疾病,其特点是脑部有持续存在的癫痫反复发作的易感性,以及由于这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生化、认知、心理和社会后果;癫痫具体表现是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根据有关神经元的部位和放电扩散的范围的不同,功能失常可能分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等不同障碍,或混合存在。治疗癫痫病的主要手段为药物控制,或是手术治疗(切除致痫灶本身或切断其传导通路)。除此之外还有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 VNS)疗法。VNS疗法的作用机制多数认为是通过激活迷走神经投射到NTS的通路,通过NTS与脑内的广泛联系达到去同步化脑电来完成抗癫痫作用的。在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中发现,耳针刺激耳甲区域(耳迷走神经刺激),具有与VNS相类似的神经投射规律,同样能抑制癫痫发作,具有较好的抗癫痫效应。如果耳迷走神经刺激能替代迷走神经刺激疗法,就可以解决VNS手术并发症和费用昂贵等问题,为癫痫病的治疗提供便利、经济的方法。本课题将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从动物实验及人体试验两方面研究耳迷走神经刺激抑制癫痫发作的效应机制及其刺激参数等,进一步探讨耳迷走刺激抑制癫痫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1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场电位的影响1.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4只,体重300±49g,清洁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实验过程大鼠14只,1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1.2-1.4g/kg)。俯卧,头部用耳棒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头顶部备皮,沿正中矢状线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刮除骨膜,将前后囱调至同一水平。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Paxinos和Watson,1998),在距正中线右侧4-6mm,前囟前后1mm处用颅骨钻开窗后,显微镜下剥离硬脑膜,将微电极阵列(microelectrode arrays, MEA)放置在大鼠右侧大脑皮层初级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ices, S1)区。用微电极推进器推进至皮层内0.5-1.0mm,参考电极用合金螺丝钉铆在距电极阵列3mm的颅骨上,皮层表面用37℃液体石蜡覆盖保湿。MEA另一端用headstage接于微电极放大器,放大的电信号经CerebusTM 5.0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采集和分析。给予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 PTZ) 60 mg/kg造成急性癫痫模型。对大鼠进行30秒、20Hz耳迷走神经刺激,观察耳迷走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场电位的变化。1.3实验结果采用电极阵列记录癫痫造模前大鼠正常皮层场电位,表现为散在的棘波,没有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造模后耳迷走神经刺激前,大鼠皮层场电位出现变化,表现为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引起的高振幅的癫痫波。在耳迷走神经刺激后,大鼠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减少。给予癫痫模型大鼠(n=14)耳迷走神经刺激后,单位时间(120sec)内发作时间从101.55±6.39秒,减少到58.5±10.25秒(P<0.01),抑制率为58.74±10.10%。耳迷走神经刺激前后单位时间内大鼠皮层场电位中癫痫波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耳迷走神经刺激能明显抑制大鼠癫痫发作。实验2左右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场电位的影响2.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7只,体重300±34g,清洁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2实验过程实验动物用1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1.2-1.4g/kg)。俯卧,头部用耳棒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头顶部备皮,沿正中矢状线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刮除骨膜,将前后囱调至同一水平。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Paxinos和Watson,1998),在距正中线右侧5-6mm,前囟前后1mm处用颅骨钻开窗后,显微镜下剥离硬脑膜,将MEA放置在大鼠右侧大脑S1区。用微电极推进器推进至皮层内0.5-1.0mm,参考电极用合金螺丝钉铆在距电极阵列3mm的颅骨上,皮层表面用37℃液体石蜡覆盖保湿。MEA另一端用headstage接于微电极放大器,放大的电信号经CerebusTM5.0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采集和分析。给予大鼠腹腔注射PTZ 60 mg/kg造成急性癫痫模型。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同侧刺激组11只,对侧刺激组16只,经PTZ造模成功后,分别在左右两侧耳甲腔区域给予耳迷走神经刺激,观察进行30秒、20Hz耳迷走神经刺激后,两组癫痫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场电位的变化。2.3实验结果在两侧耳甲腔给予20 Hz,强度1 mA,脉宽500μm,持续时间30s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均可减少癫痫模型大鼠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其中,在单位时间(120秒)内,对侧刺激组(n=16)刺激前后,癫痫波持续时间分别为116.00±3.21秒和88.67±6.43秒,癫痫发作减少了16.29±9.53%;同侧刺激组(n=11)刺激前后,癫痫波持续时间分别为113.83±2.47秒和61.867±16.79秒,癫痫发作减少了58.47±10.24%,两组变化相比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同侧耳迷走神经刺激效应明显优于对侧。实验3观察不同频率(2Hz、20Hz和100Hz)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异常皮层场电位影响的差异3.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1只,体重300±29g,清洁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3.2实验过程手术过程中动物体温用计算机温度时间控制仪维持在37℃。1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1.2g/kg)。俯卧,头部用耳棒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头顶部备皮,沿正中矢状线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刮除骨膜,将前后囱调至同一水平。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Paxinos和Watson,1998),在距正中线右侧5-6mm,前囟前后1mm处用颅骨钻开窗后,显微镜下剥离硬脑膜,将MEA放置在大鼠右侧大脑皮层S1。用微电极推进器推进至皮层内0.5-1.0mm,参考电极用合金螺丝钉铆在距电极阵列3mm的颅骨上,皮层表面用37℃液体石蜡覆盖保湿。MEA另一端用headstage接于微电极放大器,放大的电信号经CerebusTM 5.0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采集和分析。选择不同的刺激频率,将51只癫痫模型大鼠根据刺激持续时间不同随机分为4组:30秒组、5分钟组、10分钟组和30分钟组,观察这4组大鼠在刺激后大脑皮层场电位的变化和癫痫发作情况的差异。3.3实验结果3.3.1 2Hz频率不同刺激持续时间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电位影响的比较给予不同刺激持续时间的2Hz频率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后,在单位时间内(120sec),刺激持续时间30秒组抑制率最高,与其他刺激持续时间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刺激5分钟、10分钟和30分钟的3个组之间相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癫痫模型大鼠2Hz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后,不同持续时间的刺激抑制癫痫发作的效应有所不同。刺激结束后5分钟内,每隔30秒钟观察统计耳迷走神经刺激抑制癫痫发作的情况,发现:在2Hz不同刺激持续时间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后,30秒刺激组与其他刺激时间组相比,在刺激后30和60秒钟时间段癫痫发作率明显降低,表现出了很好的抑制发作的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刺激后90秒钟时间段,30秒刺激组与其他刺激时间组相比,同样表现出较好的抑制发作的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2Hz的耳迷走刺激中,持续时间为30秒的刺激产生的抑制癫痫发作的效应优于其他刺激持续时间组。3.5.2 20Hz频率不同刺激持续时间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电位影响的比较给予20Hz频率不同刺激持续时间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后,在单位时间内(120sec),刺激30秒组、刺激5分钟、10分钟组和刺激30分钟组抑制率分别为:58.74±10.10%、36.34±13.87%、38.53±12.85%和61.36±16.14%,这四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刺激后癫痫模型大鼠癫痫波被抑制的后效应时间,刺激30秒组、刺激5分钟、10分钟组和刺激30分钟组后效应持续时间分别为:149.22±59.80秒、205.00±134.37秒、213.25±122.46秒、166.00±89.71秒,这四组间的差异同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癫痫模型大鼠20Hz耳迷走刺激后,观察不同持续时间的刺激抑制癫痫发作的效应的差异。以30秒钟为单位时间,分段统计刺激结束后5分钟内十个时间段中大鼠癫痫发作率。30秒组、5分钟组、10分钟和30分钟组在各时间段中癫痫发作率下降,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发作的效应,在不同的时间段的组间相比中,4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20Hz的耳迷走刺激中,刺激持续时间长短对癫痫发作的抑制效应的影响不明显。3.5.3 100Hz频率不同刺激持续时间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皮层电位影响的比较给予100Hz频率不同刺激持续时间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后,在单位时间内(120sec),刺激30秒组的抑制率为12.58±4.33%、30分钟组抑制率为50.92±17.99%,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分钟组抑制率为36.26±11.92%、10分钟组抑制率为32.87±14.04%,分别与30秒组和30分钟组相比其抑制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时间刺激对大鼠癫痫发作抑制的后效应的差别,刺激30分钟组与其它的三个刺激时间组相比,具有最长的后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30秒组和30分钟组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5分钟和10分钟组与30秒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分钟和10分钟的两组之间相比较,其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O.05)。刺激30秒组和其他不同刺激时间组相比,具有最短的后效应。3.5.4不同频率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癫痫发作影响的比较2Hz低频率刺激在30秒短时间刺激后,对大鼠癫痫发作的抑制率为61.51±18.21%,和同为低频刺激的其他时间组相比具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Hz高频率刺激在30秒短时间刺激后,对大鼠癫痫发作的抑制率为12.58±4.33%,和同为高频刺激的其他时间组相比其抑制作用最不明显,各组之间具有差异性(P<0.01)。20Hz的刺激在30秒、5分钟、10分钟、30分钟刺激持续时间下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58.74±10.10%、36.34±13.87%、38.53±12.85%、61.36±16.14%,四组数据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4观察不同刺激持续时间(30秒、5分钟、10分钟和30分钟)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异常皮层场电位影响的差异4.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1只,体重300±29g,清洁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4.2实验过程手术过程中动物体温用计算机温度时间控制仪维持在37℃。1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1.2g/kg)。俯卧,头部用耳棒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头顶部备皮,沿正中矢状线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刮除骨膜,将前后囱调至同一水平。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Paxinos和Watson,1998),在距正中线右侧5-6mm,前囟前后1mm处用颅骨钻开窗后,显微镜下剥离硬脑膜,将MEA放置在大鼠右侧大脑皮层S1。用微电极推进器推进至皮层内0.5-1.0mm,参考电极用合金螺丝钉铆在距电极阵列3mm的颅骨上,皮层表面用37℃液体石蜡覆盖保湿。MEA另一端用headstage接于微电极放大器,放大的电信号经CerebusTM5.0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采集和分析。选择不同的刺激频率,将51只癫痫模型大鼠根据刺激频率不同随机分为3组:2Hz、20Hz和100Hz,观察这3组大鼠在刺激后大脑皮层场电位的变化和癫痫发作情况的差异。4.3实验结果4.3.1刺激持续时间为30秒条件下,不同频率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场电位影响的比较给予癫痫模型大鼠30秒不同刺激频率耳迷走神经刺激后,在单位时间内(120sec),2Hz刺激组、20Hz刺激组中对癫痫发作的抑制率为61.51±18.21%、58.744±10.10%,与100Hz组的抑制率12.58±4.33%相比,2Hz和20Hz组抑制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Hz组、20Hz组中癫痫发作抑制的后效应持续时间为142.38±61.83秒、149.22±59.80秒,与100Hz组的抑制后效应时间13.50±4.37秒相比,2Hz和20Hz组具有更好的抑制癫痫发作的后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癫痫模型大鼠30秒不同刺激频率耳迷走神经刺激后,观察不同刺激对癫痫发作抑制效应的差异性。以30秒钟为单位时间,分段统计刺激结束后5分钟内十个时间段中大鼠癫痫发作率:刺激后120秒内,2Hz和20Hz组发作率下降,100Hz组刺激后发作率变化不大,其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刺激后120秒至210秒时间段,2Hz和20Hz组癫痫发作率低于100H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刺激后240秒至300秒时间段,2Hz和20Hz组中单位时间癫痫发作率升高,和100Hz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3.2刺激持续时间为5分钟条件下,不同频率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场电位影响的比较给予癫痫模型大鼠5分钟不同刺激频率耳迷走神经刺激后,在单位时间内(120sec),20Hz组、100Hz组对癫痫发作的抑制率分别为36.34±13.87%、36.26±11.92%,与2Hz组的抑制率10.87±3.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Hz组、100Hz组对癫痫发作抑制的后效应持续时间分别为205.00±134.37秒、59.56±10.25秒,与2Hz组的抑制后效应持续时间19.00±4.43秒相比,20Hz和100Hz的刺激具有更好的抑制癫痫发作的后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癫痫模型大鼠5分钟不同刺激频率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后,各组抑制癫痫发作的效应不尽相同。以30秒钟为单位时间,分段统计刺激结束后5分钟内十个时间段中大鼠癫痫发作率。在5分钟刺激持续时间条件下,刺激后90秒内,20Hz组较2Hz组发作率下降,对癫痫发作的抑制作用较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时间段中,2Hz、20Hz和100Hz组发作率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3.3刺激持续时间为10分钟条件下,不同频率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场电位影响的比较给予癫痫模型大鼠10分钟不同刺激频率耳迷走神经刺激后,在单位时间内(120sec),20Hz组、100Hz组对癫痫发作的抑制率为38.53±12.85%、32.87±14.04%,与2Hz组的抑制率11.57±13.7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Hz组、100Hz组对癫痫发作抑制的后效应持续时间为213.25±122.46秒、55.51±10.04秒,与2Hz组的后效应持续时间16.67±11.00秒相比,20Hz和100Hz组具有更好的抑制癫痫发作的后效应,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癫痫模型大鼠10分钟不同刺激频率耳迷走神经刺激后,不同频率刺激抑制癫痫发作的效应有所不同。以30秒钟为单位时间,分段统计刺激结束后5分钟内十个时间段中大鼠癫痫发作率,在10分钟刺激持续时间条件下,刺激后30秒内,20Hz组较2Hz组发作率下降,对癫痫发作的抑制作用较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刺激后30至60秒内,20Hz组较2Hz组发作率下降,对癫痫发作的抑制作用较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时间段中,2Hz、20Hz和100Hz组发作率比较高,组间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3.4刺激持续时间为30分钟条件下,不同频率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场电位影响的比较给予癫痫模型大鼠30分钟不同刺激频率耳迷走神经刺激后,在单位时间内(120sec),20Hz组、100Hz组对癫痫发作的抑制率为61.36±16.14%、50.92±17.99%,与2Hz组的抑制率5.17±4.84%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Hz组、100Hz组对癫痫发作抑制的后效应持续时间为166.00±89.71秒、160.20±58.26秒,与2Hz组的后效应持续时间11.00±4.95秒相比,20Hz和100Hz组具有更好的抑制癫痫发作的后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癫痫模型大鼠10分钟不同刺激频率耳迷走神经刺激后,不同频率抑制癫痫发作的效应有所不同。以30秒钟为单位时间,分段统计刺激结束后5分钟内十个时间段中大鼠癫痫发作率,在30分钟刺激持续时间条件下,刺激后60秒内,20Hz组较2Hz组发作率下降,对癫痫发作的抑制作用较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90至180秒,100Hz组较2Hz组发作率下降,对癫痫发作的抑制作用较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时间段中,2Hz、20Hz和100Hz组发作率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3.5不同刺激持续时间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癫痫发作影响的比较30秒刺激后,100Hz组对大鼠癫痫发作的抑制率为12.58±4.33%,和同为短期刺激的其他组相比抑制作用较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Hz低频刺激在5分钟、10分钟和30分钟刺激后,对大鼠癫痫发作的抑制率为10.87±3.1%、11.57±13.71%、5.17±4.84%,其抑制作用最不明显,和20Hz和100Hz各组相比具有显着的差异性(P<0.01)。20Hz刺激在30秒、5分钟、10分钟、30分钟刺激持续时间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58.74±10.10%、36.344±13.87%、38.53±12.85%、61.36±16.14%,四组数据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Hz高频率刺激在30秒刺激后,大鼠癫痫发作抑制的后效应持续时间为13.544±4.37秒,和同为短期刺激的其他时间组相比抑制作用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Hz低频率刺激在5分钟、10分钟、30分钟刺激后,大鼠癫痫发作抑制的后效应持续时间为19.00±4.43秒、16.67±11.00秒、11.00±4.95秒,和其他刺激频率组相比其抑制作用最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Hz的刺激在30秒、5分钟、10分钟、30分钟刺激持续时间下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刺激后大鼠癫痫发作抑制的后效应持续时间分别为:149.22±59.80秒、205.00±134.37秒、213.25±122.46秒、166.00±89.71秒,四组数据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持续时间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癫痫发作的抑制效应的影响差别不大,高频率的短期刺激和低频频率的长期刺激,对大鼠癫痫发作的抑制效应均不明显。实验5切断大鼠耳廓不同部位,观察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异常皮层场电位影响的差异及切断部位的神经分布情况5.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7只,体重300±32g,清洁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5.2实验过程手术过程中动物体温用计算机温度时间控制仪维持在37℃。1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1.2g/kg)。俯卧,头部用耳棒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头顶部备皮,沿正中矢状线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刮除骨膜,将前后囱调至同一水平。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Paxinos和Watson,1998),在距正中线右侧5-6mm,前囟前后1mm处用颅骨钻开窗后,显微镜下剥离硬脑膜,将MEA放置在大鼠右侧大脑皮层S1。用微电极推进器推进至皮层内0.5-1.0mm,参考电极用合金螺丝钉铆在距电极阵列3mm的颅骨上,皮层表面用37℃液体石蜡覆盖保湿。MEA另一端用headstage接于微电极放大器,放大的电信号经CerebusTM5.0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采集和分析。将21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1只在记录癫痫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场电位的过程中,沿大鼠耳根部,(将右侧外耳和躯体连接的部位分为长度相等的5份),切断外耳与躯体连接部位的后5/2处,另11只切断外耳与躯体连接部位的前5/2处,使用频率20 Hz,强度1mA,脉宽500μm,持续时间30秒为刺激参数,在右侧耳甲腔区域给予耳迷走神经刺激,观察切断外耳不同部位后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场电位的影响。5.3结果在切断大鼠耳根后2/5前,右侧耳迷走神经刺激可以减少大鼠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其中,在单位时间(120秒)内,耳迷走神经刺激前后(n=11),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118.29±4.3秒和78.4±7.66秒,两者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制率为31.26±3.07%。在切断大鼠耳根后2/5后,右侧耳迷走神经刺激减少大鼠癫痫发作的效应消失。在切断大鼠耳根后2/5后,在单位时间(120秒)内,右侧耳迷走神经刺激前后(n=11),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116.44±6.35秒和113.76±3.28秒,前后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率为2.15±1.10%。切断前后抑制率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切断大鼠耳根前2/5前,右侧耳迷走神经刺激可以减少大鼠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其中,在单位时间(120秒)内,耳迷走神经刺激刺激前后(n=10),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111.6±2.74秒和52.7±12.02秒,两者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制率为51.72±9.85%。在切断大鼠耳根前2/5后,在单位时间(120秒)内,耳迷走神经刺激前后(n=10),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110.38±3.38秒和66.625±7.26秒,抑制率为38.87±7.64%。切断前后抑制率相比其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耳后开口,解剖观察切割耳廓后2/5处的神经分布情况,可以明显观察到该区域有两支较大的神经干走行。6.人体迷走体感诱发电位的测量6.1研究对象选取研究所内职工及学生,询问其病史和健康状况,确认没有神经疾患史、心理疾患史及心血管系统疾患史、没有服用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听力正常的实验者共8人,年龄24-34岁,2男6女,均自述为右利手。6.2试验过程采用NeuroScan公司生产的64通道脑电图及诱发电位工作站记录受试者在接受耳迷走神经刺激时全程的脑电图,由提供耳迷走神经刺激的刺激器外触发同步在脑电图上标记刺激信号,根据标记到的信号时间点对刺激前后的脑电图数据进行分段、叠加和平均,呈现出与耳迷走神经刺激相关的迷走体感诱发电位。6.3结果在给予右侧耳迷走神经刺激的过程中,在双极导联C4-F4间得到一组相对稳定的诱发电位,其中包含一个出现在刺激后2.4ms的负偏差(1.3微伏),并持续2ms。在双极导联Fz-F4间得到电位变化也是一个正的偏差(小于1微伏),出现在刺激后1.7ms处;一个负向的成分随后出现在2.6ms处;这个诱发电位在3.9ms处以一个正向的偏差作为结束。同时在对侧C3-F3之间没有记录到明显的诱发电位。这个诱发电位的呈现在两个不同个体的样本中表现出成分明显,波形稳定,潜伏期固定,同时分布相同的特性。在耳朵的其他部位的刺激,没有出现相同电位变化。二结论本项研究主要从电生理的角度探讨了耳针刺激耳甲区域(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的效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癫痫的发病表现脑电图的高幅癫痫波,耳迷走神经刺激能抑制癫痫大鼠发作时异常的场电位变化。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NTS的活动来增强副交感的功能从而去同步化脑电来完成的。同侧耳迷走神经刺激的效应明显优于对侧,也是符合耳部神经与NTS之间的联系,以及NTS在神经解剖学上的投射规律的。同时切断相应的神经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效应消失,说明耳迷走神经刺激的抑制癫痫效应是由神经介导来完成的。同时本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刺激频率下,20Hz刺激相对于其他频率刺激来说,在各个不同的刺激持续时间中都能对大鼠癫痫发作起到最好的抑制作用。不同持续时间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癫痫发作的抑制效应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以上结果为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人体迷走体感诱发电位的测量进行了摸索。在数名受试者进行耳迷走神经刺激过程中,采集到了一组相对稳定的诱发电位。为下一步在人体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何伟[9](2008)在《耳—迷走反射及耳针抗癫痫的效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刺激外耳道或耳甲区激活迷走神经耳支引起耳-心反射、耳-肺反射,类似于副交感紧张效应的临床报道很多。本课题前期的研究结果从形态学、电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证实了耳甲到孤束核(nucleus of solitary tract,NTS)的纤维投射,电针耳甲还可以通过激活NTS神经元的放电来增强副交感的效应,如降低血压、降低血糖、增强胃运动等。癫痫是一种由不同因素引起的以反复发作性大脑功能失调为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自美国FDA于1997年7月正式批准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stimulation,VNS)疗法作为12岁以上药物难治性部分发作性癫痫的一种辅助疗法以来,这种治疗方法被全世界范围患者所应用。虽然其作用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楚,多数的观点认为VNS可能是通过激活迷走神经投射到NTS的通路,然后通过NTS与脑内的广泛联系达到去同步化脑电,抑制癫痫的目的。已有研究提示,癫痫的发病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有关,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亢进,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低下。VNS则可能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增强副交感的效应而抑制癫痫。有研究报道在颈部运用经皮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癫痫取得疗效,而且经皮刺激迷走神经耳支支配的耳甲区也可以治疗癫痫,中医耳针治疗癫痫选穴也以耳甲区的穴位为主。由此,我们设想,耳针可能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耳支发挥抑制癫痫的效应。本研究从行为学、电生理学等角度分别观察了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NTS神经元放电,硬膜外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影响,以及局部冷冻NTS对耳针抗癫痫效应的影响,和应用交感兴奋剂、拮抗剂对癫痫大鼠EEG的影响,试图从耳-迷走反射的角度探讨耳针抑制癫痫的作用机制。一动物实验实验1耳针预处理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的影响1.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2只,体重300±28g,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1.2实验过程将动物分为3组。模型组(n=14)给予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60 mg/kg造成急性癫痫模型,后观察30 min大鼠行为学的表现,耳甲治疗组(n=15)和大椎治疗组(n=13)分别在造模前电针耳甲或“大椎”穴30 min,后立即腹腔注射PTZ,观察30 min大鼠行为学的表现。行为学表现根据Racine分级标准进行评分。电针刺激参数:强度,1 mA;频率,20 Hz;脉宽,500μs;刺激30 s,间隔5 min,持续30 min。1.3实验结果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PTZ 40s左右出现癫痫发作,开始表现为小发作,如凝视,点头运动,双前肢抬起,阵挛等,1-2 min出现大发作,表现为后肢伸直,抽搐,跌倒伴翻滚,持续约9.5 s,PTZ后30 min内大鼠有1-2次大发作,多次小发作。与模型组比较,大椎治疗组和耳甲治疗组动物大发作潜伏期(即从腹腔注射PTZ到大鼠出现第一次大发作的时间)延长(P<0.05,P<0.01),行为学评分减少(P<0.05,P<0.01)。与大椎治疗组比较,除了在首次大发作持续时间上无显着差异(P>0.05),耳甲治疗组大发作潜伏期延长(P<0.01),行为学评分亦减少(P<0.01)。结果提示:针刺预处理可以抑制大鼠癫痫发作,而且电针耳甲抑制癫痫的效应优于电针“大椎”穴的效应。实验2耳针对癫痫大鼠孤束核神经元细胞外放电和脑电图的影响2.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5只,体重300±34g,清洁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2实验过程手术及实验过程中动物体温用计算机温度时间控制仪维持在37℃。大鼠麻醉后仰卧,颈部正中切口,游离左侧迷走神经干1cm,将自制C型双极银质电极刺激端无张力地钩于迷走神经干上用以刺激迷走神经,缝合伤口。然后俯卧,将大鼠头部用耳棒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Paxinos和Watson,1998),在前囟前(A:1.0 mm,L:1.0 mm)和前囟后(A:-1.0 mm,L:1.0 mm)及NTS(A:-11.3~-14.3 mm,L:0~2.3 mm,H:4~7 mm)对应颅骨表面,用颅骨钻钻孔,暴露硬脑膜。双银球电极置于前囟前、后各一小孔内硬脑膜上用以记录EEG。显微镜下分离NTS对应处小孔硬脑膜和软脑膜,暴露小脑皮层,玻璃微电极(阻抗10-20 MQ)记录NTS神经元放电。手术完毕一小时待大鼠状态稳定后开始记录。用微推进器推进玻璃微电极寻找到自发放电的NTS神经元,上下调节推进器位置,至信噪比较大时停止推进。记录30 s背景放电,待细胞放电频率稳定后,给予耳甲刺激15 s,若细胞放电频率出现变化,确定为对耳甲刺激有反应神经元。在细胞放电频率稳定后,给予大鼠腹腔注射PTZ(40-60 mg/kg)造模,以造模后5 min内EEG出现高幅的癫痫波为造模成功。分别观察造模前后,刺激迷走神经(vagus nerve,VN)、耳甲腔、耳甲艇、耳尖、耳郭外缘中点、耳垂、“大椎”穴、“丰隆”穴前后NTS神经元放电频率和EEG的变化。每一次操作在EEG恢复稳定后重复刺激程序,一只动物每组穴位刺激最多重复3次。刺激方法包括经皮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电针刺激(electroacupuncture,EA)或手针刺激(manual acupuncture,MA)。TENS或EA参数:强度,1 mA;频率,20 Hz;脉宽,500μs;刺激30 s,间隔5 min,持续30 min。MA采用平补平泻,均匀捻转。针刺时间,30 s。2.3实验结果2.3.1造模前后孤束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和脑电图的同步变化造模前后共观察到31个细胞。造模后26个细胞放电频率降低(83.87%),3个细胞放电频率不变(9.68%),2个细胞放电频率增多(6.45%)。经统计学处理:NTS细胞放电频率造模前为9.48±0.76个/秒,造模后为4.69±0.36个/秒。其中26个放电频率降低的细胞,其放电频率的变化和脑电图的变化存在同步性,即在细胞放电频率降低时,EEG出现高幅癫痫波,当细胞放电频率增加时,EEG癫痫波消失或振幅降低。说明当NTS细胞放电频率减少时,动物癫痫发作,NTS细胞放电频率增多时,癫痫的发作消失或减少。这种同步变化在造模后1-3分钟之内开始出现,呈节律性变化,按EEG每出现一次癫痫波记为一次癫痫发作,最初发作3次/分,2秒/次,约7-10分钟内持续增多,在约15分钟后,呈基本有规律的变化,平均发作约6.21±0.48次/分,持续时间4.32±0.23秒/次,每分钟发作总的持续时间为26.83±2.25秒。2.3.2 TENS对NTS放电频率影响的统计结果TENS(n=31)后,放电频率从平均4.53±0.35个/秒增加到7.50±0.63个/秒,增加了2.97±0.18个/秒(P<0.01);刺激耳甲腔(n=29)后,放电频率从4.66±0.41个/秒增加到7.64±0.72个/秒,增加了2.98±0.14个/秒(P<0.01);刺激耳甲艇(n=32)后,放电频率从4.71±0.38个/秒增加到7.61±0.62个/秒,增加了2.90±0.15个/秒(P<0.01);刺激耳垂(n=28)后,放电频率从4.69±0.48个/秒增加到5.72±0.56个/秒,增加了1.03±0.08个/秒(P<0.01);刺激耳郭外缘中点(n=26)后,放电频率从4.72±0.34个/秒增加到5.40±0.42个/秒,增加了0.68±0.04个/秒(P<0.05);刺激耳尖(n=25)后,放电频率从4.59±0.31个/秒增加到5.42±0.53个/秒,增加了0.83±0.05个/秒(P<0.05);刺激“大椎”(n=28)后,放电频率从4.67±0.34个/秒增加到5.23±0.28个/秒,增加了0.56±0.06个/秒(P<0.05);刺激“丰隆”(n=20)后,放电频率从4.82±0.49个/秒增加到5.08±0.38个/秒,增加了0.26±0.03个/秒(P>0.05)。结果:除了“丰隆”穴,TENS其他部位前后NTS放电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3 EA对NTS放电频率影响的统计结果VNS(n=26)后,放电频率从4.63±0.39个/秒增加到8.25±0.43个/秒,增加了3.62±0.25个/秒(P<0.01);刺激耳甲腔(n=25)后,放电频率从4.59±0.54个/秒增加到8.18±0.61个/秒,增加了3.59±0.34个/秒(P<0.01);刺激耳甲艇(n=27)后,放电频率从4.58±0.46个/秒增加到8.19±0.62个/秒,增加了3.61±0.14个/秒(P<0.01);刺激耳垂(n=24)后,放电频率从4.73±0.45个/秒增加到5.85±0.64个/秒,增加了1.12±0.09个/秒(P<0.01);刺激耳郭外缘中点(n=22)后,放电频率从4.65±0.24个/秒增加到5.51±0.59个/秒,增加了0.86±0.07个/秒(P<0.01);刺激耳尖(n=25)后,放电频率从4.59±0.48个/秒增加到5.60±0.54个/秒,增加了1.01±0.09个/秒(P<0.01);刺激“大椎”(n=20)后,放电频率从4.65±0.34个/秒增加到5.31±0.32个/秒,增加了0.66±0.07个/秒(P<0.05);刺激“丰隆”(n=21)后,放电频率从4.56±0.49个/秒增加到4.91±0.55个/秒,增加了0.35±0.05个/秒(P>0.05)。结果,除了“丰隆”穴,电针其他部位前后NTS放电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 MA对NTS放电频率影响的统计结果刺激耳甲腔(n=28)后,放电频率从4.68±0.46个/秒增加到8.52±0.74个/秒,增加了3.84±0.35个/秒(P<0.01);刺激耳甲艇(n=32)后,放电频率从4.72±0.57个/秒增加到8.53±0.75个/秒,增加了3.81±0.45个/秒(P<0.01);刺激耳垂(n=33)后,放电频率从4.61±0.43个/秒增加到6.00±0.52个/秒,增加了1.39±0.17个/秒(P<0.01);刺激耳郭外缘中点(n=29)后,放电频率从4.65±0.58个/秒增加到5.63±0.55个/秒,增加了0.98±0.12个/秒(P<0.01);刺激耳尖(n=26)后,放电频率从4.61±0.35个/秒增加到5.87±0.43个/秒,增加了1.21±0.15个/秒(P<0.01);刺激“大椎”(n=25)后,放电频率从4.62±0.59个/秒增加到5.33±0.37个/秒,增加了0.91±0.12个/秒(P<0.01);刺激“丰隆”(n=20)后,放电频率从4.65±0.30个/秒增加到5.15±0.59个/秒,增加了0.50±0.06个/秒(P<0.05)。结果,手针每个部位前后NTS放电频率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2.3.5不同针刺方法不同部位刺激对NTS神经元放电频率影响的比较同一刺激部位,不同方法刺激前后NTS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差值比较:MA与TENS、E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与TEN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增加NTS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效应比较,MA较TENS、EA显着,EA较TENS显着。同一刺激方法,不同部位刺激前后NTS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差值比较:VNS、耳甲腔、耳甲艇分别与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NS、耳甲腔、耳甲艇两两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刺激VNS、耳甲腔、耳甲艇增加NTS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效应较刺激其他部位的效应显着,而且与VNS相比无显着差异。2.3.6不同针刺方法不同部位刺激对EEG影响的比较同一刺激部位,不同方法刺激前后大鼠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差值比较:MA与TENS、E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与TEN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抑制癫痫的效应比较,MA优于EA和TENS,EA优于TENS。同一刺激方法,不同部位刺激前后大鼠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差值比较:VNS、耳甲腔、耳甲艇分别与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NS、耳甲腔、耳甲艇三者两两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刺激VNS、耳甲腔、耳甲艇抑制癫痫的效应优于刺激其他部位的效应。实验3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孤束核场电位、皮层场电位的影响3.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24只,体重298±31g,清洁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3.2实验过程3.2.1单电极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急性实验)手术过程中动物体温用计算机温度时间控制仪维持在37℃。大鼠12只,麻醉后俯卧。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暴露初级体感皮层(SI)(A:-3~-6 mm;L:4~6 mm:H:1.5 mm),用单根直径为50μ的金属微电极记录癫痫大鼠SI场电位(FPs),分别观察5个部位耳针(包括耳甲腔、耳甲艇、耳垂、耳郭外缘中点、耳尖)30 s前后癫痫大鼠SI FPs的变化。电针刺激参数:强度,1 mA;频率,20 Hz;脉宽,500μs;刺激30 s。3.2.2单电极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皮层场电位影响(慢性实验)大鼠50只,根据外耳5个刺激部位分为5组,每组10只。手术前部分同3.2.1,将金属微电极推进至SI后,牙托水泥固定电极,动物清醒并恢复一周后,分别观察5个部位耳针30 min后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和SI FPs的变化。电针刺激参数:强度,1 mA;频率,20 Hz;脉宽,500μs;刺激30 s,间隔5 min,持续30 min。3.2.3微电极阵列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孤束核场电位、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急性实验)手术过程中动物体温用计算机温度时间控制仪维持在37℃。大鼠12只,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用微电极推进器将两组微电极阵列(MEA)推进至NTS(电极类型:2×2)和SI(电极类型:2×8),分别记录NTS FPs和SI FPs,分别观察5个部位耳针30 s前后NTS FPs和SI FPs的变化。电针刺激参数同3.2.1。3.2.4微阵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皮层场电位影响(慢性实验)大鼠50只,根据外耳5个刺激部位分为5组,每组10只。手术前部分同3.2.3,将MEA推进至SI(电极类型:2×8)后,牙托水泥固定电极,动物清醒并恢复一周后,分别观察5个部位耳针30 min后大鼠行为学表现和SI FPs的变化。电针刺激参数同3.2.2。3.3实验结果3.3.1单电极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急性实验)电针耳甲腔(n=14)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15±2.31秒减少到5.07±0.64秒,减少了21.08±2.06秒(P<0.01);电针耳甲艇(n=13)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5.98±2.17秒减少到4.97±0.43秒,减少了21.01±1.97秒(P<0.01);电针耳垂(n=13)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29±2.24秒减少到19.28±1.53秒,减少了7.01±0.82秒(P<0.01);电针耳郭外缘中点(n=11)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38±2.37秒减少到22.16±1.98秒,减少了4.02±0.35秒(P<0.01);电针耳尖(n=10)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41±2.23秒减少到19.78±1.62秒,减少了6.63±0.47秒(P<0.01)。每个部位电针前后大鼠癫痫发作总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耳针能明显抑制大鼠癫痫发作。3.3.2单电极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积分、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慢性实验)耳针后行为学积分比较:电针耳甲腔、电针耳甲艇组分别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耳甲腔与电针耳甲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后FPs记录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比较:电针耳甲腔、电针耳甲艇分别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耳甲腔与电针耳甲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电针耳甲抑制癫痫的效应优于电针其它耳部的效应。3.3.3微电极阵列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孤束核场电位、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急性实验)电针耳甲腔(n=12)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5.94±2.12秒减少到4.91±0.37秒,减少了21.03±1.96秒(P<0.01);电针耳甲艇(n=13)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29±2.40秒减少到5.02±0.38秒,减少了21.27±2.01秒(P<0.01);电针耳垂(n=10)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42±3.01秒减少到19.20±2.02秒,减少了7.22±0.69秒(P<0.01);电针耳郭外缘中点(n=10)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61±3.12秒减少到21.60±2.05秒,减少了5.01±0.36秒(P<0.01);电针耳尖(n=10)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5.74±2.23秒减少到18.41±1.62秒,减少了6.93±0.52秒(P<0.01)。每个部位电针前后大鼠癫痫发作总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耳针能明显抑制大鼠癫痫发作。而且MEA记录显示癫痫大鼠NTS FPs与SI FPs电位振幅的变化同步。3.3.4微电极阵列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积分、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慢性实验)耳针后行为学积分比较:电针耳甲腔组、电针耳甲艇组分别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耳甲腔组与电针耳甲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后FPs记录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比较:电针耳甲腔组、电针耳甲艇组分别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耳甲腔组与电针耳甲艇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电针耳甲抑制癫痫的效应优于电针其它耳部的效应。实验4物理冷冻孤束核对耳针抗癫痫效应的影响4.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只,体重300±30g,清洁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4.2实验过程手术及实验过程中动物体温用计算机温度时间控制仪维持在37℃。双银球电极记录硬脑膜外EEG。沿大鼠项部正中切开皮肤,充分暴露闩部,并保持闩部水平。将U型管固定于微推进器,用微推器将U型管底部轻轻接触于孤束核在延髓投影区,即闩部区域。将冷冻至-8℃的防冻液用注射器匀速推进通过U型管,局部冷冻孤束核。观察冷冻孤束核对癫痫大鼠EEG的影响,以及对耳针(包括耳甲腔、耳甲艇、耳垂、耳郭外缘中点、耳尖)抑制癫痫EEG效应的影响。4.3结果造模前,孤束核冷冻前、冷冻时、及冷冻后EEG无明显变化。腹腔注射PTZ造模后,同一刺激部位电针前后发作持续时间的差值比较:冷冻NTS中与冷冻NTS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撤除冷冻NTS 5 min后与冷冻NTS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冷冻NTS时,耳针抑制癫痫的效应减弱,撤除冷冻5min后,耳针抑制癫痫的效应恢复。说明NTS的功能受损削弱了耳针抗癫痫的效应。实验5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心得安对癫痫大鼠脑电图的影响5.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只,体重300±30g,清洁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5.2实验过程手术及实验过程中动物体温用计算机温度时间控制仪维持在37℃。双银球电极记录硬膜外EEG.。股静脉插管,以备静脉用药。造模成功后,给予大鼠股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或心得安,观察药物对癫痫大鼠EEG的影响。5.3结果癫痫发作较少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以加剧癫痫的发作;当癫痫发作频繁时静脉注射心得安,可以抑制癫痫的发作。二结论本项研究从行为学和电生理的角度探讨了耳针治疗癫痫的效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癫痫的发病表现为行为学发作和脑电图的高幅癫痫波,同时可能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衡。针刺特别是耳针能明显改善癫痫大鼠的行为学表现,这种作用可能通过激活NTS的活动来增强副交感的功能从而去同步化脑电,最终抑制癫痫发作。刺激耳甲的急性抗癫痫效应与VNS的急性抗癫痫效应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且明显优于刺激其它部位的效应,可能与耳甲部分布有迷走神经耳支相关。这项研究从行为学和电生理的角度探讨了耳针治疗癫痫的效应机制,不仅为耳针治疗癫痫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耳-迷走理论提供更丰富的依据。同时本研究发现癫痫大鼠NTS的放电频率与EEG癫痫波存在着时间上的同步变化的关系,物理冷冻NTS损削弱了耳针抑制癫痫脑电图的效应,说明NTS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和发展。这一结果为解释癫痫的发病机制和VNS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部分实验还进行了经皮电刺激(TENS)、电针(EA)、手针(MA)三种刺激方法治疗癫痫大鼠的效应的比较,发现MA效果优于EA和TENS,EA效果优于TENS,说明不同刺激方法所产生的效应不同,这项研究结果为临床针灸治疗癫痫选用适宜的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王述菊[10](2008)在《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双向调节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针刺对机体的影响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总的看来是一种良性双向调整作用,即通过触发机体自身固有的调整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实现其防病治病、增强免疫机能等作用,但针刺的双向调节效应较少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记录大鼠内脏神经中枢孤束核神经元单细胞活动及胃运动,分辨在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状态下,针刺调节胃运动的穴位“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对孤束核“增强”和“抑制”双向调节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促进胃运动和抑制胃运动穴位对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和孤束核两类神经元活动的调控作用,系统探讨针刺穴位引起的双向调节效应以及产生这种效应的神经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45只,体重300~350g之间,用1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1.0~1.2g/kg)。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Paxinos和Watson,1998),在孤束核(A-11.3~-14.3mm;L0~2.3mm;H4~7mm)所在颅骨部位用台式牙钻车钻孔,采用神经电生理学方法,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孤束核单个神经元的活动。神经元放电信号经微电极放大器、Vc-10生物物理放大器(AVB-10)二级放大后显示在示波器上,并输入PowerLab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和胃运动,胃内压由插管经三通装置输入压力换能器,将液体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生物放大器放大后,输入PowerLab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暴露左侧颈静脉、颈总动脉。静脉插管直接与注射器相连,以备静脉用药。颈总动脉血压由动脉插管经三通装置输入压力换能器,将液体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载波放大器放大,输入PowerLab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血压以监测大鼠全身状况。分别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及经血管注射抑制胃运动的药物阿托品或促进胃运动的药物胃复安后,观察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及胃内压的影响。单细胞记录结束后,进行组织学定位,将记录部位在孤束核以外的数据删去不用。PowerLab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及Chart5.0 for Window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各组针刺前、针刺后及差值做描述性统计表示为均值±标准差,针刺前后数值做配对t检验,以观察针刺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胃内压的影响。用药前后相应组做针刺前后数值配对t检验,观察药物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各统计均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标准。结果(1)我们在正常大鼠、阿托品后胃运动低下大鼠及胃复安后胃运动亢进大鼠,分别针刺后肢“足三里”、前肢“内关”、腹部“中脘”、“气海”穴观察对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均能明显激活NTS神经元放电活动(P<0.05)。肢体部位的穴位刺激与腹部穴位刺激引起的NTS神经元放电增加的激活效应无明显差异。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胃运动状态的模型大鼠NTS神经元活动均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无论是阿托品后胃运动低下大鼠,还是胃复安后胃运动亢进大鼠,虽然NTS神经元自发活动背景都有轻微增加,但与正常大鼠相比,NTS神经元放电背景差异都不显着(P>0.05)。(2)我们在正常大鼠、阿托品后胃运动低下大鼠及胃复安后胃运动亢进大鼠观察了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胃运动状态大鼠胃内压的调节作用。分别针刺后肢“足三里”、前肢“内关”、腹部“中脘”、“气海”穴,对实验动物的胃内压有不同形式和不同强度的调节效应。对于正常大鼠,针刺后肢“足三里”、前肢“内关”穴均引起胃内压水平的明显增加(P<0.01)。针刺腹部“中脘”、“气海”穴均引起胃内压水平的明显降低(P<0.01)。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大鼠的胃内压显着降低,针刺阿托品后胃运动低下大鼠“足三里”、“内关”,胃内压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针刺“中脘”、“气海”仍能引起本来已经处于较低水平的胃内压进一步降低(P<0.01)。静脉注射胃复安后,大鼠的胃内压显着升高,针刺胃复安后胃运动亢进大鼠“足三里”、“内关”,仍能引起本来已经处于较高水平的胃内压进一步升高(P<0.01),而针刺“中脘”、“气海”引起胃内压水平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对胃运动的调节作用均与孤束核神经元的激活密切相关。“足三里”、“内关”对胃功能的调节作用以促进胃运动为主,“中脘”、“气海”对胃功能的调节作用以抑制胃运动为主。针刺上述穴位对胃运动的这种调节效应与是否直接或间接激活孤束核神经元及消化系统的节段性交感神经有关,当迷走神经兴奋性占优势时促进胃运动,而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则抑制胃运动,使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够保持在不同活动背景情况下的平衡状态,发挥针刺的双向良性调节效应。而且,穴位的双向调节作用并不一定是同一穴位对不同病理状态下的内脏器官有双向调节效应,可能表现为不同穴位的综合作用是对机体的双向良性调节效应。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针刺引起的效应是不同的,但这种效应都是纠正机体机能活动向正常平衡与稳态状态方向的良性调节。

二、大鼠臂旁核向脊髓、孤束核的分支投射——体表内脏相关理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鼠臂旁核向脊髓、孤束核的分支投射——体表内脏相关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一览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DRG内胶质细胞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IBS大鼠内脏痛敏效应观察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结肠组织微观病理评分标准
        2.6 结直肠扩张球囊制作
        2.7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8 溶液配置
        2.9 鞘内注射
        2.10 大鼠穴位定位
        2.11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3 结肠组织病理学HE染色
        2.14 结肠相关DRG神经元逆行示踪
        2.15 DRG神经元急性分离与培养
        2.16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2.17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3.1 TNBS诱导结肠炎症在不同时间微观病理评分
        3.2 DRG内胶质细胞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内脏痛效应
        3.3 胶质细胞介导电针调节TNBS诱导内脏痛大鼠DRG中结肠相关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
    4.讨论
        4.1 慢性内脏痛病因病机的中医认识
        4.2 慢性内脏痛发病机制研究
        4.3 穴位选择依据
        4.4 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共同参与感觉信息整合
        4.5 结肠非炎症性内脏高敏感
        4.6 DRG胶质细胞参与IBS内脏高敏感性及电针对结肠相关神经元兴奋性调节
    小结
第二部分 DRG胶质细胞P2X_7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6 溶液配置
        2.7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8 标本采集与处理
        2.9 免疫荧光双标
        2.10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2.11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2.12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3.1 DRG中 GFAP-P2X_7、P2X_3-P2X_7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
        3.2 DRG胶质细胞中P2X_7介导TNBS诱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
        3.3 P2X_7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4.讨论
        4.1 嘌呤受体与内脏痛
        4.2 针刺发挥作用的重要信使物质-ATP
        4.3 P2X_7在TNBS诱导的IBS内脏高敏感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4.4 P2X_7介导电针抑制内脏痛外周敏化
    小结
第三部分 DRG神经元P2Y_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6 溶液的配置
        2.7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8 标本采集与处理
        2.9 免疫荧光双标
        2.10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2.11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2.12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3.1 DRG中 GFAP-P2Y_1、P2Y_1-P2X_3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
        3.2 DRG神经元中P2Y_1介导IBS内脏痛敏的抑制效应
        3.3 P2Y_1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4.讨论
        4.1 DRG神经元P2Y_1介导TNBS诱导IBS内脏痛敏
        4.2 P2Y_1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小结
第四部分 DRG中 P2X_7→P2Y_1→P2X_3途径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6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7 标本采集与处理
        2.8 溶液的配置
        2.9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2.10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2.11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一)“P2X_7→P2Y_1"介导IBS内脏痛大鼠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信息交互及电针的镇痛效应
        3.1 胶质细胞P2X_7受体抑制神经元P2Y_1受体介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
        3.2 “P2X_7→P2Y_1"调节途径介导电针缓解IBS内脏痛
        (二)DRG中“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IBS内脏痛及电针镇痛效应
        3.3 内脏痛大鼠结肠相关DRG神经元P2Y_1抑制P2X_3受体表达
        3.4 “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IBS内脏痛
    4.讨论
        4.1 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与IBS内脏痛
        4.2 “P2X_7→P2Y_1"介导IBS内脏痛大鼠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信息交互及电针的镇痛效应
        4.3 DRG中“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IBS内脏痛敏及电针镇痛效应
    小结
创新点
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P2受体介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在中医经穴脏腑相关理论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全文及摘要
附录三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2)基于嗜神经病毒标记技术的大鼠肺俞穴与下呼吸道双向神经通路共同脑核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来源
    1.2 试剂与耗材
    1.3 主要仪器与软件
    1.4 溶液配制
    1.5 动物分组与标记策略
        1.5.1 动物分组
        1.5.2 标记与数据分析策略
    1.6 大鼠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HSV-EGFP顺行标记
    1.7 大鼠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逆行标记
    1.8 大鼠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HSV-EGFP顺行标记
    1.9 大鼠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逆行标记
    1.10 嗜神经病毒标记脑核团定位分析
        1.10.1 脑组织取材与固定
        1.10.2 脑组织冰冻切片
        1.10.3 脑组织玻片扫描与分析
    1.11 内脏组织嗜神经病毒分布检测
        1.11.1 内脏组织取材与固定
        1.11.2 内脏组织冰冻切片
        1.11.3 内脏组织玻片扫描与分析
2.结果
    2.1 嗜神经病毒标记在不同组织中荧光信号分布情况
        2.1.1 标记处组织荧光信号分布情况
        2.1.2 内脏组织中荧光信号分布情况
        2.1.3 脑组织中荧光信号密度分布特点
    2.2 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HSV-EGFP标记结果
    2.3 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标记结果
    2.4 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HSV-EGFP标记结果
    2.5 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脑核团嗜神经病毒PRV531-CAG-GFP标记结果
    2.6 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与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共同核团
    2.7 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与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共同核团
    2.8 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与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共同核团
    2.9 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与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共同核团
    2.10 肺俞穴与下呼吸道神经通路共同核团
3.讨论
    3.1 嗜神经病毒示踪法标记外周(肺俞穴和下呼吸道)方法讨论
    3.2 下呼吸道传入神经通路脑核团
    3.3 下呼吸道传出神经通路脑核团
    3.4 肺俞穴传入神经通路脑核团
    3.5 肺俞穴传出神经通路脑核团
    3.6 肺俞穴对肺功能调控的脑核团神经基础
    3.7 肺俞穴反应肺功能的内脏-体表反应脑核团神经基础
    3.8 展望
4.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本研究神经核团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2.文献综述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神经投射与功能
        参考文献
附录3.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4.在校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3)应用上唇系带龈交穴诊治痔病的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上唇系带龈交穴诊治痔病的研究回顾
2 应用上唇系带龈交穴诊治痔病的机制探讨

(4)腧穴敏化和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参考文献
实验方法
    1 实验动物
    2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3 实验手术
    4 内脏伤害性刺激
    5 神经元活动的细胞外记录
    6 记录程序
    7 记录部位的组织学定位
    8 数据采集及分析
结果
    第一部分 不同强度电针传入与内脏伤害性传入在脊髓背角的相互作用
        1 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分类及特性
        2 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对直结肠扩张刺激的反应
        3 体表非感受野不同强度电针对CRD引起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4 体表感受野不同强度电针对CRD引起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5 腧穴敏化效应的脊髓机制
    第二部分 不同强度电针传入与内脏伤害性传入在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的相互作用
        1 SRD神经元反应的一般特性
        2 SRD神经元对分级的内脏刺激引起的反应
        3 不同强度电针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4 腧穴敏化效应的延髓机制
讨论
    一 针刺镇痛的历史溯源
    二 针刺镇痛的量效关系
        1 电针频率与镇痛的量效关系
        2 电针强度与镇痛的量效关系
    三 不同强度电针镇痛的中枢机制
        1 电针镇痛效应与其激活的外周传入纤维谱有关
        2 何种传入纤维介导的镇痛效应最强?
        3 脊髓节段性镇痛机制:闸门控制学说
        4 电针引起的广泛性镇痛效应机制
        5 强电针镇痛效应与DNIC
        6 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与DNIC
    四 脊髓-SRD-脊髓神经环路在痛觉调制系统的作用
        1 SRD神经元接受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传入投射
        2 SRD神经元向脊髓上中枢发出的纤维投射
        3 SRD神经元在感觉传递和加工过程中的特点
        4 SRD与DNIC
    五 腧穴敏化及其机制探讨
        1 腧穴理论的起源与演化
        2 腧穴敏化现象研究现状
        3 从牵涉痛发生原理来探讨腧穴敏化发生机制
参考文献
结语
综述
    综述一 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
    综述二 足三里穴对肠感觉-运动功能神经调节机制
致谢
个人简历

(5)孤束核在针刺调节大鼠血压及胃肠感觉和运动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针刺调节血压、胃肠运动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1.1 针刺调节血压的作用及机制
        1.1.1 针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1.1.2 心血管的神经支配
        1.1.3 与血压调节相关的神经核团及中枢调节通路
        1.1.4 针刺调节血压的作用机制探讨
        1.2 针刺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及机制
        1.2.1 针刺对胃肠运动异常的调节作用
        1.2.2 针刺调节异常胃运动的作用机制
    2 针刺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2.1 内脏痛的传入特点及中枢整合
        2.2 针刺对内脏痛的调节及机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1.1.2 仪器
        1.1.3 药品
        1.2 手术
        1.2.1 孤束核细胞外记录手术
        1.2.2 血压记录手术
        1.2.3 胃内压记录手术
        1.2.4 结直肠扩张刺激
        1.2.5 穴位选取及针刺操作
        1.3 记录
        1.3.1 MAP及孤束核与血压反射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
        1.3.2 胃内压及孤束核与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
        1.3.3 结直肠扩张刺激(CRD)及孤束核与CRD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
        1.4 实验程序
        1.5 记录部位的组织学定位
        1.6 数据采集及分析
结果
    1 针刺对MAP的影响及NTS血压凋节相关神经元在针刺降压中的作用
        1.1 NTS与血压调节相关神经元的鉴别
        1.2 电针对生理状态MAP及NTS血压调节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1.3 电针对PE引起血压升高状态MAP及NTS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1.4 电针对NP引起血压降低状态MAP及NTS降压反射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小结
    2 针刺对胃运动及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调节
        2.1 生理状态针刺对胃运动和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2.1.1 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
        2.1.2 针刺对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调节
        2.2 使用β_3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相关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2.2.1 使用β_3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
        2.2.2 使用β_3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2.3 使用β_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2.3.1 使用β_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
        2.3.2 使用β_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2.4 使用α_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2.4.1 使用α_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
        2.4.2 使用α_2受体激动剂后针刺对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影响
        2.5 使用拟胆碱药后针刺对胃运动和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2.5.1 使用拟胆碱药后针刺对胃运动的影响
        2.5.2 使用拟胆碱药后针刺对NTS胃运动相关神经元的影响
        小结
    3 针刺对NTS与CRD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及针刺治疗内脏痛的机理
        3.1 NTS神经元对梯度CRD刺激的反应
        3.2 电针对NTS内CRD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小结
    4 形态学结果
讨论
    1 体表-内脏相关的联系路径
        1.1 体表-内脏相关
        1.2 与心血管、胃肠功能及内脏痛调节有关的神经通路及核团
        1.2.1 与动脉血压调节有关的神经及递质
        1.2.2 与胃肠感觉和运动有关的神经及递质
        1.3 CRD引起的内脏痛觉过敏及电针对其抑制作用的神经通路
    2 调节内脏功能的选穴规律的探讨
    3 实验结果分析
    4 下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电针四白穴和胃传入信息在三叉旁核汇聚向孤束核投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
    1 祖国医学对经脉(穴)-脏腑相关的认识
        1.1 经络(腧穴)脏腑之间在生理结构上和功能的联系
        1.2 经络脏腑联系,在疾病的辨证论治中的体现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1.2 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体表刺激穴位的定位
        1.5 免疫组化所用各种溶液的配制
        1.6. 实验方法及步骤
        1.7 细胞计数
    2. 实验结果
        2.1 分组数据统计分析
        2.2 各组实验图片
第三部分 讨论
实验存在的不足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电针不同穴位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文献综述
    1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
        1.1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形成和含义
        1.2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现代研究
        1.3 经穴效应特异性确实存在吗?
    2 原发性痛经
        2.1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
        2.2 中医理论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2.3 胞宫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2.4 针灸治疗痛经的古今文献研究
        2.5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现代研究
    3 痛觉调制作用
        3.1 脊髓伤害信息传递的节段调制
        3.2 脑高级中枢对背角伤害性信息传递的下行调制
        3.3 阿片肽在脊髓及PAG内的痛觉调制作用
    4 阿片肽及其受体
        4.1 阿片受体的分类和结构
        4.2 阿片受体的分布及镇痛作用
        4.3 阿片肽分类及结构
        4.4 阿片肽的受体选择性
        4.5 阿片肽分布及镇痛作用
    5 实验选穴依据
        5.1 传统针灸学选穴原则
        5.2 现代神经科学的选穴依据
        5.3 本研究对选穴的认识
        5.4 本研究选穴依据
前言
技术路线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针刺用具
        1.3 主要试剂和药品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模型制备
        2.3 取穴
        2.4 电针方法
        2.5 大鼠扭体反应
        2.6 大鼠子宫收缩力检测
        2.7 子宫组织内PGE_2、PGF_(2α)含量测定
        2.8 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内κ-阿片受体表达
        2.9 ELISA法定量检测PAG中ENK、β-EP、Dyn、EM含量
    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1 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行为学反应-扭体反应的影响
    2 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子宫收缩程度的影响
    3 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子宫PGE_2、PGF_(2α)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的影响
    4 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各节段脊髓背角κ-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
    5 电针不同经穴对PAG内阿片肽类物质的影响
        5.1 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PAG内ENK含量的影响
        5.2 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PAG内β-EP含量的影响
        5.3 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PAG内Dyn含量的影响
        5.4 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PAG内EM含量的影响
讨论
    1 动物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1.2 动物模型评价
    2 针刺镇痛
        2.1 中医针刺镇痛理论
        2.2 现代医学对针刺镇痛的认识
    3 内脏痛及针刺治疗内脏痛
        3.1 内脏痛特点
        3.2 内脏痛的传入
        3.3 针刺治疗内脏痛
    4 阿片肽与针刺镇痛
        4.1 阿片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4.2 阿片肽在针刺治疗内脏痛中的作用
        4.3 针刺可促进阿片肽类物质的合成
        4.4 不同频率电针对阿片肽释放的影响
    5 穴位间差异
        5.1 穴位间效应的差异
        5.2 穴位的组织结构
        5.3 躯体和内脏传入在各级中枢的汇聚
        5.4 经穴效应相对特异性的研究
        5.5 本实验中各穴及非穴间的差异
        5.6 实验结果分析
    6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8)耳迷走神经刺激与抗癫痫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前言
动物实验
    实验1 耳迷走电针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场电位的影响
        1.1 材料
        1.2 模型的制备
        1.3 手术和记录
        1.4 刺激方法
        1.5 统计分析
        1.6 结果
        1.7 讨论
    实验2 左右耳迷走电针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场电位的影响
        2.1 材料
        2.2 实验过程
        2.3 刺激方法
        2.4 统计分析
        2.5 结果
        2.6 讨论
    实验3 观察不同频率(2Hz、20Hz和100Hz)耳迷走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异常皮层场电位影响的差异
        3.1 材料
        3.2 实验过程
        3.3 刺激方法
        3.4 统计分析
        3.5 结果
        3.5.1 2Hz频率不同刺激持续时间的耳迷走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电位影响的比较
        3.5.2 20Hz频率不同刺激持续时间的耳迷走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电位影响的比较
        3.5.3 100Hz频率不同刺激持续时间耳迷走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电位影响的比较
        3.5.4 不同频率的耳迷走刺激对大鼠癫痫发作影响的比较
        3.6 讨论
    实验4 观察不同刺激持续时间(30秒、5分钟、10分钟和30分钟)耳迷走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异常皮层场电位影响的差异
        4.1 材料
        4.2 实验过程
        4.3 刺激方法
        4.4 统计分析
        4.5 结果
        4.5.1 刺激持续时间为30秒条件下,不同刺激频率的耳迷走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电位影响的比较
        4.5.2 刺激持续时间为5分钟条件下,不同刺激频率的耳迷走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电位影响的比较
        4.5.3 刺激持续时间为10分钟条件下,不同刺激频率的耳迷走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电位影响的比较
        4.5.4 刺激持续时间为30分钟条件下,不同刺激频率的耳迷走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电位影响的比较
        4.5.5 不同刺激持续时间的耳迷走刺激对大鼠癫痫发作影响的比较
        4.6 讨论
    实验5 切断大鼠耳廓不同部位,观察耳迷走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异常皮层场电位影响的差异及切断部位的神经分布情况
        5.1 材料
        5.2 实验过程
        5.3 刺激方法
        5.4 统计分析
        5.5 结果
        5.6 讨论
    实验6 人体迷走体感诱发电位的测量
        6.1 研究对象
        6.2 试验条件及过程
        6.3 结果
        6.4 讨论
讨论
    1 耳迷走刺激发挥效应的路径
        1.1 耳甲区感觉支配的神经
        1.2 孤束核
    2 耳迷走反射
    3 癫痫病与迷走神经刺激疗法
        3.1 癫痫的流行病学现状
        3.2 癫痫病的治疗研究现状
        3.3 迷走神经刺激(VNS)疗法
        3.4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
    4 癫痫病与针灸治疗
    5 不同刺激参数下耳迷走刺激效应差异的研究和思考
        5.1 刺激频率
        5.2 刺激强度
        5.3 波形
        5.4 刺激持续时间
    6 本课题实验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6.1 总结与分析
        6.2 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耳—迷走反射及耳针抗癫痫的效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动物实验
    实验1 耳针预处理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的影响
        1.1 材料
        1.2 模型的制备
        1.3 分组
        1.4 预处理方法
        1.5 行为学评分
        1.6 统计分析
        1.7 结果
        1.8 讨论
        1.9 参考文献
    实验2 耳针对癫痫大鼠孤束核细胞外放电和脑电图的影响
        2.1 材料
        2.2 手术
        2.2.1 迷走神经刺激手术
        2.2.2 硬膜外脑电图记录手术
        2.2.3 孤束核神经元单细胞记录手术
        2.3 记录
        2.4 刺激方法
        2.4.1 经皮电刺激
        2.4.2 电针刺激
        2.4.3 手针刺激
        2.5 组织学定位
        2.6 统计分析
        2.7 结果
        2.7.1 造模前后孤束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和脑电图的同步变化
        2.7.2 经皮电刺激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影响的统计结果
        2.7.3 电针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影响的统计结果
        2.7.4 手针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影响的统计结果
        2.7.5 经皮电刺激、电针、手针对孤束核放电频率影响的比较
        2.7.6 经皮电刺激、电针、手针对癫痫大鼠脑电图影响的比较
        2.8 讨论
        2.9 参考文献
    实验3 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和场电位的影响
        3.1 材料
        3.2 手术和记录
        3.2.1 单电极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急性实验)
        3.2.2 单电极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慢性实验)
        3.2.3 微电极阵列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孤束核场电位、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急性实验)
        3.2.4 微电极阵列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慢性实验)
        3.3 刺激方法
        3.4 行为学评分
        3.5 统计分析
        3.6 结果
        3.6.1 单电极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急性实验)
        3.6.2 单电极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积分、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慢性实验)
        3.6.3 微电极阵列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孤束核场电位、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急性实验)
        3.6.4 微电极阵列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积分、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慢性实验)
        3.7 讨论
        3.8 参考文献
    实验4 物理冷冻孤束核对耳针抗癫痫效应的影响
        4.1 材料
        4.2 手术及记录
        4.3 冷冻方法
        4.4 刺激方法
        4.5 操作过程
        4.6 统计分析
        4.7 结果
        4.8 讨论
        4.9 参考文献
    实验5 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心得安对癫痫大鼠脑电图的影响
        5.1 材料
        5.2 手术
        5.3 记录
        5.4 分析
        5.5 结果
        5.6 讨论
讨论
    1 耳针疗法的中西医理论基础
        1.1 耳针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1.2 耳针疗法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1.3 耳针疗法的西医学理论基础
        1.3.1 耳郭的发生
        1.3.2 耳郭的解剖结构
    2 耳-迷走反射理论
        2.1 耳-迷走反射或现象
        2.2 耳-迷走反射或现象的联系路径
        2.2.1 与耳甲区支配有关的神经及其投射相关核团
        2.2.2 孤束核
        2.2.3 耳郭与孤束核之间的纤维联系
    3 迷走神经刺激疗法与癫痫治疗
        3.1 癫痫OR癫癎?
        3.2 迷走神经刺激疗法治疗癫痫
        3.2.1 癫痫病研究现状
        3.2.2 迷走神经刺激疗法的历史
        3.2.3 神经控制假体系统
        3.2.4 迷走神经刺激疗法的副作用
        3.2.5 迷走神经刺激疗法治疗癫痫的可能作用机制
        3.2.6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
    4 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状
    5 本课题实验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6 耳针疗法的前景展望
        6.1 耳-迷走反射可能构成耳穴主治的功能基础
        6.1.1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
        6.1.2 国外研究现状
        6.2 耳针疗法的前景展望
    7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10)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双向调节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及药物
    2. 手术操作
        2.1 孤束核细胞外记录手术
        2.2 胃内压记录手术
        2.3 静脉给药及血压记录手术
    3. 实验记录
        3.1 孤束核神经元细胞外记录
        3.2 胃内压记录
        3.3 血压记录
    4. 胃运动低下和胃运动亢进动物模型的制作
    5. 实验穴位选择
    6. 实验程序
    7. 记录部位的组织学定位
    8. 数据采集及分析
结果
    1. 孤束核神经元的一般电生理学特性
    2. 胃运动低下和胃运动亢进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活动的稳定性及变化
    3. 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状态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3.1 针刺“足三里”对不同状态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3.2 针刺“内关”对不同状态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3.3 针刺“中院”对不同状态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3.4 针刺“气海”对不同状态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3.5 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状态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活动影响的小结
    4. 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胃运动的影响
        4.1 针刺“足三里”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
        4.2 针刺“内关”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
        4.3 针刺“中脘”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
        4.4 针刺“气海”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
        4.5 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胃内压影响的小结
讨论
    1. 孤束核的现代研究
    2. 现代医学对胃运动作用机制的认识
    3. 穴位选择依据
    4. 针刺调节胃运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5. 针刺对不同状态大鼠胃运动的调节与孤束核的关系
    6. 结论
    7. 本课题的创新点
    8.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刺调节胃功能的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孤束核内的神经递质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大鼠臂旁核向脊髓、孤束核的分支投射——体表内脏相关理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D]. 吕婷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2]基于嗜神经病毒标记技术的大鼠肺俞穴与下呼吸道双向神经通路共同脑核团研究[D]. 宋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3]应用上唇系带龈交穴诊治痔病的机制探讨[J]. 胡佐鸿. 中医药导报, 2016(02)
  • [4]腧穴敏化和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D]. 余玲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01)
  • [5]孤束核在针刺调节大鼠血压及胃肠感觉和运动中的作用[D]. 刘坤.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1)
  • [6]电针四白穴和胃传入信息在三叉旁核汇聚向孤束核投射研究[D]. 陈杰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1)
  • [7]电针不同穴位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D]. 任晓暄.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0)
  • [8]耳迷走神经刺激与抗癫痫效应[D]. 王晓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0)
  • [9]耳—迷走反射及耳针抗癫痫的效应机制研究[D]. 何伟. 湖北中医学院, 2008(10)
  • [10]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双向调节效应研究[D]. 王述菊. 湖北中医学院, 2008(09)

标签:;  ;  ;  ;  ;  

大鼠臂旁核向脊髓和孤束核的分支投射:体表脏器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