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交界性肿瘤38例病理分析及临床治疗

卵巢交界性肿瘤38例病理分析及临床治疗

一、3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分析及临床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陈雅茹[1](2021)在《恶性肿瘤风险指数在术前预测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的临床表现较不典型,且卵巢癌的预后由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及时的诊断、针对性的个体化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术前诊断,对临床医生个体化医治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四种恶性肿瘤风险指数(Risk of malignancy index,RMI)在术前预测卵巢恶性肿瘤和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术后病理确诊为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90例、术后病理确诊为卵巢交界性的患者72例和术后病理确诊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患者7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拟探究四种恶性肿瘤风险指数(RMI)在术前预测卵巢恶性肿瘤和卵巢良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进一步计算卵巢交界性肿瘤对恶性肿瘤风险指数(RMI)预测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影响,即分别计算交界性肿瘤纳于恶性组及良性组时对RMI的诊断效能。回顾患者术前的超声检查结果、肿瘤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和绝经期状况。计算分析RMI1、RMI2、RMI3、RMI4在术前鉴别恶性和良性肿瘤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结果:4种RMI对于术前预测卵巢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4种RMI均为恶性显着高于交界性和良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显示预测卵巢肿瘤良恶性时,RMI1、RMI2、RMI3、RMI4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1、0.898、0.895、0.894,卵巢交界性肿瘤纳于恶性组时,RMI1、RMI2、RMI3、RMI4的AUC分别为0.717、0.849、0.849、0.844;卵巢交界性肿瘤纳于良性组时RMI1、RMI2、RMI3、RMI4的AUC分别为0.693、0.797、0.791、0.792。结论:对于预测卵巢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4种RMI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RMI2的预测价值更高。交界性肿瘤纳于恶性组时RMI的诊断效能高于交界性肿瘤纳于良性组。

袁丽薇[2](2021)在《14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并分析十年间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方式及肿瘤、生殖预后等资料。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1月-2017年12月10年间经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卵巢交界性肿瘤的147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年龄、症状、辅助检查、手术方式、辅助化疗、生育史、既往史等)、病理资料(术中冰冻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病理类型、病理分期)以及术后随访资料(肿瘤预后、生殖预后)。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147例BOTs患者的发病平均年龄为41.9±15.7岁,<40岁的患者占46.94%(69/147);主要的就诊原因:常规体检发现者占53.74%(79/147),下腹胀痛者占37.41%(55/147),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占3.40%(5/147),自扪及腹部包块者占2.04%(3/147),有尿频肛门坠胀等压迫症状者占2.04%(3/147),腰骶不适者占1.36%(2/147);临床分期:Ⅰ期145例,Ⅱ期1例,Ⅲ期1例。2.术前辅助诊断:2.1肿瘤标志物血清学检测:CA125、CA199、CEA、HE4升高所占比例分别为47.62%(70/147)、25.17%(37/147)、5.44%(8/147)、1.36%(2/147),CA125和CA199的差异性表达在不同组织学类型(浆液性、粘液性、其他类型肿瘤)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CEA和HE4的差异性表达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肿瘤标志物升高者占26.53%(39/147),其中CA125及CA199同时升高者占20.41%(30/147)。2.2盆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肿瘤发生于单侧者占83.67%(123/147),发生于双侧者占16.33%(24/147)。147例患者共计发现肿瘤171个,其中肿瘤表现为囊性占56.14%(96/171),实性占4.09%(7/171),混合性占39.77%(68/171)、肿瘤形态规则占63.16%(108/171)、肿瘤边界清楚占90.64%(155/171)、超声下见透声差占71.35%(122/171)、呈多房性囊肿占51.83%(85/164)、肿瘤内可见乳头状突起占66.08%(113/171)、探及异常血流信号占39.18%(67/171)。3.病理类型:双侧肿瘤患者未呈现同一病理报告中出现两种不同病理诊断的病例。浆液型肿瘤占51.02%(75/147),黏液型肿瘤占46.26%(68/147),其他类型肿瘤占2.72%(4/147,其中:透明细胞样肿瘤2例、子宫内膜样肿瘤1例、混合型肿瘤1例)。4.冰冻病理与石蜡病理一致性: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与术后石蜡病理结果相符占95.24%(140/147),术中诊断为良性肿瘤占4.08%(6/147);术中诊断为恶性肿瘤占0.68%(1/147)。冰冻与术后石蜡病理结果一致性在病理类型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5.手术方式: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者占52.38%(77/147,其中:单侧肿瘤剥除术19例,单侧附件切除术44例,双侧肿瘤剥除术10例,单侧附件切除+对侧肿瘤剥除术4例),根治性手术者占47.62%(70/147),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与根治性手术两组在年龄、术前生育、手术入径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入径:腹腔镜手术者占59.86%(88/147),经腹手术者占40.14%(59/147),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相比,年龄、肿瘤最大直径、有无腹水、病理类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辅助化疗9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者中化疗3例,根治手术者中化疗6例)。6.随访:6.1肿瘤预后:147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55.3±34.6月,随访期内因疾病本身死亡0例;复发9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复发8例,根治性手术后复发1例),复发中位时间为18个月(6-84个月);肿瘤复发与未复发两组在年龄、手术方式、有无卵巢表面受累有统计学差异(P<0.05)。6.2生殖预后: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者占52.38%(77/147),随访期内有生育意愿者占49.35%(38/77),其中妊娠人数占55.26%(21/38),累计妊娠次数32次,足月产率59.38%(19/32);术后平均月经复潮时间1.49±1.1月,术后平均妊娠间隔时间25.4±20.8月;术后妊娠与否在年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上等均无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卵巢交界性肿瘤育龄期多见,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2.有生育要求的I期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年龄、有无卵巢表面受累是卵巢交界性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复发后的病理类型仍保持交界性的特点。3.年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术后化疗与否等临床病理因素对术后妊娠无显着影响。

王琳[3](2020)在《卵巢交界性肿瘤253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分析253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自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253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及门诊病历随访。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婚育史、有无不孕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症状体征、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彩超多普勒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恶性风险指数评估、手术情况(术中有无破裂、卵巢表面受累、腹膜种植、粘连情况、手术方式、手术途径、再分期手术等)、手术病理分期、术中冰冻病理结果、术后常规病理结果、辅助化疗等。随访患者术后复发、恶变、妊娠等情况。对影响患者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一致性、复发及妊娠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3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为40.92岁±15.29岁,浆液性143例(56.52%),粘液性94例(37.15%),混合性11例(4.35%),宫内膜样肿瘤3例(1.19%),Brenner瘤2例(0.79%)。FIGO I期225例(88.93%),II期10例(3.95%),III期18例(7.11%),无IV期患者。136例(53.75%)无临床症状,超声多提示囊性回声156例(61.66%)。卵巢单侧病变者220例(86.96%),双侧病变33例(13.04%)。CA125升高113例(47.08%),CA199升高52例(22.32%),CA125多在浆液性肿瘤中升高(P=0.001),而CA199、CEA多在粘液性肿瘤中升高(P=0.027;P=0.004)。恶性风险指数RMI-II评分≥200者66例(27.5%)。根治性手术121例(47.82%)、保留生育功能手术132例(52.17%)。经腹手术133例(52.57%),腹腔镜手术120例(47.43%)。术后残余病灶1例(0.40%)。再分期手术5例(1.98%)。42例(16.6%)术后辅助化疗。11例患者复发(4.35%),10例再次手术治疗,9例仍为交界性肿瘤,1例恶变为癌(0.40%)。2例患者因其他癌症死亡,疾病相关死亡率为0%。卵巢交界性肿瘤复发与FIGO高分期、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浸润性腹膜种植、化疗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单双侧、CA125水平、病理类型、手术途径、肿瘤是否破裂、是否行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手术、阑尾切除术、全面分期手术无关(P>0.05)。I期患者复发与保守性手术相关,III期患者复发与浸润性腹膜种植相关(P<0.05)。52例BOTs患者有生育愿望,妊娠41例,妊娠率78.72%,不同手术方式及途径如肿瘤剥除术与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经腹与腹腔镜手术之间妊娠率均无明显差异。腹腔镜手术后妊娠时间间隔短于经腹手术(P=0.001)。妊娠率与术后卵巢手术呈负相关(P=0.044)。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一致者211例,符合率83.40%。肿瘤直径≥10cm、CA125正常、非浆液性、FIGO分期I期、无腹膜种植、交界成分小于10%与术中冰冻病理结果误诊有关,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是导致病理结果不一致的独立影响因素。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不符可致再分期手术增加(χ2=4.909,P=0.027)。结论:1.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发病时较年轻,多为I期,恶变率及疾病相关死亡率低。2.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冷冻病理检查有较高诊断价值。病理组织学类型是病理结果不符的独立影响因素。3.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尤其腹腔镜手术对于早期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不影响复发和生存率,不建议作为常规手术。辅助化疗不降低复发率,除伴浸润性腹膜种植、肿瘤残余外原则上不给予化疗。4.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不同手术范围不影响生育,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术后妊娠时间间隔,妊娠率与术后卵巢手术呈负相关。

薛云[4](2020)在《SP1、KLF4和P2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P1、KLF4和P21的异常表达情况及相关性,并分析三者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寻找有效的卵巢上皮性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指标。方法:收集2011-06~2015-08期间在我院妇科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48例的手术标本。另外收集同期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各30例(浆液性、黏液性各15例)及因良性病变(如输卵管卵巢脓肿,子宫腺肌病合并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的盆腔粘连等)行卵巢切除术的正常卵巢组织标本40例作为对照。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的SP1、KLF4和P21阳性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并分析三者对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的SP1阳性率(72.9%)显着高于正常卵巢组织(7.5%)、卵巢良性肿瘤(6.7%)、卵巢交界性肿瘤(13.3%)(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的KLF4阳性率(29.2%)显着低于正常卵巢组织(87.5%)、卵巢良性肿瘤(86.7%)、卵巢交界性肿瘤(80.0%)(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的P21阳性率(25.0%)显着低于正常卵巢组织(67.5%)、卵巢良性肿瘤(66.7%)、卵巢交界性肿瘤(60.0%)(P<0.05)。(2)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SP1与KLF4、P21表达均呈负相关(r=-0.519,-0.481,P<0.01);KLF4与P21表达呈正相关(r=0.462,P<0.01)。(3)Ⅲ~Ⅳ分期的SP1阳性表达率显着高于Ⅰ~Ⅱ分期(P<0.05),Ⅲ~Ⅳ分期的KLF4、P21阳性表达率低于Ⅰ~Ⅱ分期(P<0.05);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SP1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KLF4、P21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SP1阳性表达率显着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KLF4、P21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4)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P1、KLF4、P21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10~60个月(中位时间40个月)、30~65个月(中位时间59个月)、30~65个月(中位时间60个月);SP1、KLF4、P21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25~65个月(中位时间60个月)、10~52个月(中位时间40个月)、10~52个月(中位时间40个月)。SP1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显着短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KLF4、P21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显着长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1)相比于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上皮性癌中SP1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升高,KLF4、P21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降低。(2)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P1蛋白表达与KLF4、P2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KLF4蛋白表达与P2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3)SP1、KLF4、P21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4)SP1蛋白表达异常升高,KLF4、P21蛋白表达下调均会导致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缩短,因此,通过检测其表达水平有利于卵巢上皮性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疗效评估。SP1、KLF4、P21基因也可能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

白明鹤[5](2020)在《SATB2在盆腹腔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临床病理意义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检测SATB2蛋白在盆腹腔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合CK7、CK20、CDX-2、ER蛋白的表达,探讨SATB2蛋白在盆腹腔黏液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手术标本石蜡包埋组织结直肠黏液腺癌105例、阑尾黏液性肿瘤71例和卵巢黏液性肿瘤97例,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SATB2、CK7、CK20、CDX-2、ER蛋白表达,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分析SATB2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曲线分析比较结直肠黏液腺癌和阑尾黏液性肿瘤SATB2蛋白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生存差异。计算SATB2、CK7、CK20、CDX-2、ER蛋白及组合蛋白在不同组织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结果1结直肠黏液腺癌SATB2蛋白表达与脉管瘤栓、T分期、淋巴结转移、癌结节和远处转移有关,在有脉管瘤栓、T4分期、淋巴结转移、癌结节和远处转移者中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有脉管瘤栓者SATB2蛋白阳性表达率(29%)低于无脉管瘤栓者(85.1%),T4期患者阳性表达率(37.5%)低于T1期(66.7%)、T2期(100%)和T3期(75.4%),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22.5%)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96.9%),有癌结节者阳性表达率(33.3%)低于无癌结节者(75.9%),有远处转移者阳性表达率(9.1%)低于无远处转移者(75.5%)。2阑尾黏液性肿瘤SATB2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有关,女性阳性表达率(100%)高于男性(86.4%,P=0.000),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组织学类型无关。3卵巢黏液性肿瘤SATB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无关。4结直肠黏液腺癌和阑尾黏液性肿瘤SATB2蛋白阳性者PFS高于阴性者(P<0.05)。5结直肠黏液腺癌SATB2蛋白阳性表达率(68.6%)低于正常黏膜组织(83.8%,P=0.002),黏液腺癌CK7、CK20、CD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94.3%、93.3%,ER蛋白在正常黏膜组织和黏液腺癌中不表达。阑尾黏液性肿瘤SATB2、CK7、CK20、CDX-2和ER蛋白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表达均无差异。卵巢黏液性肿瘤CK7和CK20蛋白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表达有差异(P<0.05),SATB2、CDX-2、ER蛋白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表达无差异。6黏液性肿瘤原发部位为结直肠的蛋白及组合为SATB2(+)(敏感度68.6%和特异度95.9%),CDX-2(+)和CK7(-)(敏感度84.8%和特异度91.8%),SATB2、CK20(+)和CK7(-)(敏感度57.1%和特异度100%),SATB2、CK20、CDX-2(+)和CK7(-)(敏感度43.7%和特异度100%)。原发部位为阑尾的蛋白及组合为SATB2(+)(敏感度90.1%和特异度95.9%),SATB2(+)和CK7(-)(敏感度69%和特异度99%),SATB2、CDX-2(+)和CK7(-)(敏感度67.6%和特异度100%),SATB2、CK20、CDX-2(+)和CK7(-)(敏感度43.7%和特异度100%)。原发部位为卵巢的蛋白及组合为CK7(+)(敏感度90.7%和特异度89.5%),CK7(+)和SATB2(-)(敏感度87.6%和特异度97.1%),CK7(+)和SATB2、CK20/CDX-2(-)(敏感度44.3%和特异度100%),CK7(+)和SATB2、CK20、CDX-2(-)(敏感度27.8%和特异度100%)。结论1 SATB2蛋白表达可能与结直肠黏液腺癌侵袭性有关,SATB2蛋白表达率降低肿瘤侵袭性升高。2结直肠黏液腺癌和阑尾黏液性肿瘤SATB2蛋白阳性患者PFS高于阴性患者,SATB2蛋白表达可能与预后有关。3 SATB2结合CK7、CK20、CDX-2蛋白的表达可用来鉴别诊断盆腹腔黏液性肿瘤,在判断盆腹腔黏液性肿瘤原发部位有较大的价值。图14幅;表10个;参107篇。

马娜[6](2020)在《卵巢交界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是一类介于良恶性之间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卵巢上皮性肿瘤,其发生率约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0%-15%。卵巢交界瘤预后好,5年生存率超过80%,目前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但由于其仍为低度恶性肿瘤,所以存在复发、恶变的可能。至今为止,大多数学者认为影响卵巢交界瘤预后的可能因素为:微乳头型、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卵巢外种植、术中肿瘤破裂等,但是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目前尚未统一。本研究收集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随访其预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旨在发现影响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为卵巢交界瘤患者的治疗、随访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妇科2012年09月至2018年03月收治的15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1.发病年龄,2.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CA125、CA199、CEA),3.手术途径、手术方式、术中肿瘤是否破裂、是否行淋巴结切除、腹腔冲洗液或腹水细胞学,4.术后病理类型、FIGO分期及术后是否行辅助化疗等,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量资料,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均值、标准差等,两组间均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分类变量,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复发为终点事件,生存曲线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利用Cox回归对卵巢交界瘤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无病生存分析。所有假设检验均取显着性水平为0.05。[结果]1.一般情况:收集到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155例,随访时间截止2020年5月,最短随访时间26个月。其中浆液性交界瘤49例,粘液性交界瘤99例,浆粘液性交界瘤7例;平均发病年龄40岁(13-82岁);术前均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CEA,其中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升高1 11例;FIGO分期。Ⅰ期124例,Ⅱ期1 1例,Ⅲ期19例,Ⅳ期1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无肉眼残留病灶,行保守性手术107例,行全面分期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48例;其中保守性手术中有36例行患侧肿瘤剥除术,71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采用腹腔镜手术19例,采用开腹手术136例;Ⅰ肿瘤累及单侧卵巢118例,累及双侧卵巢37例;FIGO分期Ⅰ期患者中术中肿瘤破裂46例,肿瘤未破裂78例;病理特征:术后病理组织学呈良性伴点灶或局灶交界性53例,单纯交界性73例,存在微乳头亚型19例,微浸润1例,上皮内癌5例,局灶癌变4例;存在盆腹腔种植30例:其中非浸润性种植1 1例,浸润性种植19例;术中行淋巴结切除1 1例,其中淋巴结阳性患者3例;术后行辅助化疗21例,1例行腹腔灌注,其余均静脉给药,化疗患者中Ⅰ期患者4例:2例为局灶癌变,1例腹水检出腺癌细胞,1例为微乳头亚型;其余17例均为Ⅱ、Ⅲ、Ⅳ期患者;随访结果中21例复发,其中1例复发死亡(死于化疗并发症),复发率为13.5%。2.统计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发病年龄、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常见病理类型、手术途径、淋巴结是否切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结果、术后是否补充化疗与患者复发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FIGO分期、浸润性种植、是否含有特殊病理类型、肿瘤累及单侧或双侧卵巢、手术方式与患者术后复发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将单因素关联性分析中与交界瘤预后有关联的影响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性种植、肿瘤累及双侧卵巢、行肿瘤剥除术是卵巢交界瘤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FIGO分期Ⅰ期的患者,手术途径、术中肿瘤是否破裂、术后有无特殊病理类型与复发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方式与复发存在统计学意义。[结 论]1.卵巢交界性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多为早期。2.浸润性种植、肿瘤累及双侧卵巢、行肿瘤剥除术是卵巢交界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3.患侧附件切除或行全面分期术与患者预后复发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对早期患者不必强求全面分期手术。4.淋巴结清扫不影响预后。对交界瘤患者无淋巴结肿大不必行淋巴结清扫术。5.化疗未降低卵巢交界瘤复发率,应尽量避免化疗。6.卵巢交界瘤整体预后较好,复发多集中在3-5年,且对长期生存无影响。故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早期患者可行保守性手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生育机会。

尹贝贝[7](2020)在《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初次就诊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病理特点、治疗方式、术后辅助治疗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为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归纳总结。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3岁,随访中位时间78.5个月,随访期间共复发14例,复发率为24.14%。在手术途径选择上,开腹手术的术后复发率及肿瘤最大直径均高于腹腔镜手术,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01)。粘液性肿瘤直径明显大于浆液性肿瘤患者,手术过程中肿瘤破裂风险增加,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残余是BOTs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术后复发风险提高了近5倍(P=0.036<0.05,OR=4.922)。FIGO分期晚以及存在卵巢外病变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55.56%,明显高于其他患者,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另外本研究中共3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32.26%,略高于行根治手术患者的14.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随访时间短,收集病例资料少,仍需进一步的随访佐证。结论:1.FIGO晚期患者及肿瘤直径大者仍建议开腹手术,对于早期年轻患者可选择腹腔镜手术入径,但肿瘤最大直径>10cm者有肿瘤破裂风险,建议中转开腹手术以避免术后肿瘤残余。2.肿瘤残余、FIGO分期、卵巢外病变是BOTs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其中肿瘤残余是BOTs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3.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保守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卵巢肿瘤剥除或附件切除并未增加术后复发的风险,选择手术方式时,为了更多的保留卵巢组织,可行卵巢肿瘤剥除,但需注意防止肿瘤破裂。4.尚未发现BOTs患者术后行辅助化疗可以降低复发率。

夏宝国[8](2019)在《血浆循环肿瘤DNA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应用二代测序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分析方法检测卵巢良恶性肿瘤术前血浆循环肿瘤DNA表达情况,讨论循环肿瘤DNA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2例卵巢肿瘤患者,其中卵巢良性肿瘤3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4例,卵巢恶性肿瘤56例。术前抽取静脉血,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血浆循环肿瘤DNA(ctDNA)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及含量表达情况,术前抽取静脉血行CA125检测,统计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tDNA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tDNA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术前血ctDNA含量与血CA125、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相关免疫组化指标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ctDNA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可能影响因素。结果:32例卵巢良性肿瘤中,2例术前血浆ctDNA阳性,4例交界性肿瘤术前血浆ctDNA均阴性,56例卵巢恶性肿瘤中,术前血浆ctDNA阳性患者39例,阳性率69.6%(39/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例卵巢恶性肿瘤中,术前血CA125阳性率85.7%,术前血浆ctDNA阳性率69.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发现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主要发生在2q、3q、6p、8q,以扩增为主;术前血浆ctDNA含量阳性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病理类型相关,肿瘤越大、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低,术前血浆ctDNA阳性率越高;卵巢浆液性癌ctDNA阳性率79.5%,卵巢非浆液性癌ctDNA阳性率47.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9例术前血ctDNA阳性卵巢癌患者中,免疫组化P53突变患者29例,占74.4%,阴性患者10例,占2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ctDNA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可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前血液中检出,在卵巢良性肿瘤中检出率极低,因此,ctDNA可为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2.卵巢恶性肿瘤术前血ctDNA和CA125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术前血ctDNA和CA125一样,可作为一种新的“液体活检”方法用于卵巢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3.卵巢癌术前血浆ctDNA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主要发生在2q、3q、6p、8q染色体上,扩增多于缺失,可能提示了卵巢癌的发生、进展在分子水平上的改变;4.卵巢癌术前血浆ctDNA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出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P53突变及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因素相关;肿瘤越大、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学分化程度越低,术前血浆ctDNA检出率越高;卵巢浆液性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卵巢非浆液性癌;P53突变患者术前血浆ctDNA阳性率高。

李燕[9](2019)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分析及卵巢肿瘤剥除术在早期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运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预后因素,并分析卵巢肿瘤剥除术在早期卵巢交界性肿瘤中应用的临床结局及价值。[方 法]1.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125例BOT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2.分析其中40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的早期BOT患者的临床特征、生育及生存情况,探讨卵巢肿瘤剥除术在早期BOT中的应用价值。[结 果]1.12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9.18±16.16)岁;汉族患者117(93.6%)例,少数民族8(6.4%)例。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胀、腰痛、尿频尿急、大便困难、月经不调、阴道不规则流血、急腹症或压迫症状、自觉或体检发现盆腔包块。病理类型包括42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61例粘液性交界性肿瘤,22例其他类型肿瘤。48例患者未见乳头结构,病理结果镜下有乳头结构者87例。临床分期:Ⅰ期患者114(91.2%)例,其中Ⅰa期14例,Ⅰb期4例,Ⅰc期96例,Ⅱ期4(3.2%)例,Ⅲ期7(5.6%)例,Ⅳ期0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者91(72.8%)-例,行非保留生育功能者34(27.2%)例,均未行淋巴结清扫术。间质微浸润(伴或不伴盆腹腔多处肿瘤种植)患者11例,其中间质微浸润者伴盆腹腔多处种植者5例。术后行化疗者7例,均为盆腹腔多处种植患者,其中行TP(紫杉醇类、铂类)方案6例,行PC(顺铂、环磷酰胺)方案1例;3-6个疗程。随访时间1-13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0.7±32.5个月。随访结束,复发患者共21例,死亡6例,其中死于复发者2例,死于其他内科疾病者4例。初始手术时,未完成生育者56例(44.8%),术后至随访结束时10例患者仍未结婚,术后妊娠患者22例,其中5例患者流产或引产,17例患者均顺产足月儿且体健。2.对可能影响BOT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多因素回顾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是影响BOT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行卵巢肿瘤剥除术的4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8.20±8.13)岁。所有患者均无肿瘤家族史,3例患者既往有卵巢肿瘤剥除手术史;所有患者初始手术时月经均已来潮。初始治疗时,未完成生育史有28(70%)例,有12(30%)例患者有分娩史。交界性浆液性肿瘤13例,粘液性肿瘤21例,其他类型6例;其中术后病理检查镜下有乳头结构者30例。临床分期:Ⅰa期3例,Ⅰc期37例。行单侧肿瘤剥除患者30例(包括对侧卵巢取材1例及楔形切除取材3例),双侧肿瘤剥除者10例,所有患者均未行分期手术。腹腔镜下手术患者28(70%)例,腹式手术12(30%)例。术后所有患者均未行化疗治疗。随访时间6-9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6.25±23.51)个月,随访结束,所有患者均生存,40例患者中3(7.5%)例患者明确复发,3例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后病理与初次手术病理结果一致。另外3例患者为复发可能,仅B超提示卵巢包块再发,因肿瘤较小,患者不愿手术,选择继续随访。术后有生育要求患者27例,13(48.1%)例患者术后妊娠,其中1例患者妊娠12周+流产,1例患者妊娠8周+胚胎停育,1例患者行剖宫产术2孩均足月健康,余10例患者均顺产足月儿且体健。14例患者未采取避孕措施仍未妊娠,术后妊娠患者中2例患者流产,10例患者均顺利生产。[结论]1.保留生育功能组与非保留生育功能组患者术后复发无显着差异,早期选择保留生育功能是可行的。2.临床分期是影响BOT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3.早期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行肿瘤剥除术可能是安全的。

何文雯[10](2019)在《9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总结归纳交界性卵巢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和费歇尔确切概率法进行疾病据基本数据特征的分析,用R*C表的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肿瘤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一般情况:患者中位年龄为33(22,46)岁(15-74岁)。术前进行血清学CA125、CA199和CEA检测,结果提示升高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8.90%(53/90)、28.90%(26/90)、5.56%(5/90)。手术方式:61例(67.78%)患者予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其中36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4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对侧肿瘤剥除术,18例行单侧肿瘤剥除术,3例行双侧肿瘤剥除术,1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基础上的分期手术。28例(31.11%)患者进行非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其中行全面分期手术患者15例。手术途径:腹腔镜19例,开腹71例。术后化疗:4例患者接受手术前后辅助化疗,方案为经静脉途径,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总疗程最少2次,最多6次。病理特点:肿瘤中位最大径线为11(7,5)cm(1-30cm),浆液性BOT中位最大径线9(6.5,11.5)cm(1-25cm),黏液性BOT中位最大径线13(10,18)cm(6-30cm)。开腹组BOT中位最大径线12(8,17.75)cm(4-30cm),腹腔镜组BOT中位最大径线10(7,11.5)cm(1-14cm)。74例(82.22%)为单侧病变,16例(17.78%)为双侧病变;浆液性BOT 41例(45.56%),其中3例为微乳头型BOT。黏液性BOT 49例(54.44%)。7例伴有微浸润,2例腹膜浸润性种植,1例上皮内癌变,1例阑尾转移,无淋巴结受累病例。手术-病理分期:I期77例,其中IA期49例,IB期6例,IC期15例;II期6例,III期5例;IV期2例。术后复发:中位随访时间为53个月,随访期间共19例(21.11%)患者复发,1例因BOT癌变死亡,9例(11.11%)患者失访,1例行开腹探查术后放弃治疗。初次手术至术后初次复发中位间隔时间为12个月。复发相关因素:BOT患者行根治手术与否,保留生育功能术式选择,术后是否有病灶残留、术中是否有腹膜种植均为发病的相关因素,其中初次病灶残留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生育情况:7例术后采取避孕措施。1例失访。术后20例获得自然妊娠,总妊娠率为37.74%(20/53)。结论:对年轻且有生育要求,FIGO分期I期的BOT患者可行保守手术,其中单纯肿瘤剥除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但仅存一侧卵巢或BOT累及双侧卵巢的患者。余均建议行单侧附件切除术。肿瘤最大直径≤10 cm的患者可选择腹腔镜作为手术途径,建议由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的医师操作,若术中疑有广泛转移,或冰冻病理检查提示腹膜浸润性种植,分期>I期,应中转开腹。行根治手术术后复发率显着低于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故建议年龄大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根治手术。是否行淋巴结清扫术对BOT复发率无显着影响。年轻且FIGO分期为早期的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可不行淋巴结切除术或仅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是否行阑尾切除术与不影响术后复发率,若术中探查阑尾外观正常,且非黏液型BOT,则无需常规行阑尾切除术。腹膜浸润性种植为BOT术后独立危险因素,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率,由于大网膜面积大,且术中探查不易发现浸润性种植,故应常规切除大网膜避免漏诊。术后是否化疗对术后复发率无显着影响,但化疗可降低浆液型BOT伴浸润性种植患者癌变风险,故认为术后FIGO分期为中晚期,且疑有浸润性种植或病灶残留的患者可考虑行术后化疗。

二、3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分析及临床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分析及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恶性肿瘤风险指数在术前预测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B 个人简历
附录C 综述 RMI的发展及对术前卵巢肿瘤性质的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14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疗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3)卵巢交界性肿瘤25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情况
    2.临床表现
    3.病理组织学类型与FIGO分期
    4.术前辅助检查情况
    5.手术治疗
    6.辅助治疗
    7.复发、恶变
    8.妊娠及生育情况
    9.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一致性
    10.病理一致性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1.BOTs患者的一般特征
    2.BOTs的病理类型
    3.术前辅助检查诊断准确性
    4.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在诊断中准确性分析
    5.手术治疗
    6.辅助治疗
    7.复发及影响因素
    8.妊娠及影响因素
    9.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理类型
    2.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
    3.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治疗
    4.结论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4)SP1、KLF4和P2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 PBS缓冲液配置
    4 HE染色
    5 免疫组化方法
    6 结果判定
    7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SP1、KLF4、P21 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2.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P1、KLF4、P21 蛋白表达间的相关性
    3.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P1、KLF4、P21 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分析
    4.SP1、KLF4、P21 表达对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5)SATB2在盆腹腔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临床病理意义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病历资料
        1.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1.1.3 实验方法
        1.1.4 统计学方法
    1.2 实验结果
        1.2.1 SATB2蛋白在结直肠黏液腺癌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2.2 SATB2蛋白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2.3 SATB2蛋白在卵巢黏液性肿瘤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2.4 结直肠黏液腺癌和阑尾黏液性肿瘤SATB2蛋白表达和患者PFS的关系
        1.2.5 SATB2、CK7、CK20、CDX-2、ER蛋白在结直肠黏液腺癌、阑尾和卵巢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1.2.6 在结直肠黏液腺癌、阑尾和卵巢黏液性肿瘤中SATB2、CK7、CK20、CDX-2 蛋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1.3 讨论
        1.3.1 SATB2蛋白与结直肠黏液腺癌、阑尾和卵巢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1.3.2 SATB2、CK7、CK20、CDX-2、ER蛋白在结直肠黏液腺癌、阑尾和卵巢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盆腹腔黏液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2.1 盆腹腔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学类型
        2.1.1 结直肠黏液腺癌
        2.1.2 阑尾黏液性肿瘤
        2.1.3 卵巢黏液性肿瘤
    2.2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卵巢交界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卵巢交界瘤临床病理特征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血浆循环肿瘤DNA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2.试验试剂与试验设备
    3.实验步骤
        3.1 血浆分离及储存
        3.2 血浆ctDNA的提取及浓度测定
        3.3 DNA文库构建
        3.4 上机测序
    4.生物学信息
        4.1 数据处理
        4.2 参照标准
        4.3 ctDNA检测流程图
    5.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
    6.观察及分析指标
    7.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临床资料及血CA125、ctDNA检出情况
    2.术前血ctDNA在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病人中的表达情况
    3.术前血ctDNA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情况
    4.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CA125及ctDNA表达情况比较
    5.卵巢恶性肿瘤术前血ctDNA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5.1 术前血ctDNA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之间关系
        5.2 术前血ctDNA与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学分级之间关系
        5.3 术前血ctDNA与卵巢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之间关系
        5.4 卵巢恶性肿瘤术前血ctDNA与肿瘤大小相关性分析
        5.5 术前血ctDNA与病理免疫组化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ctDNA检测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9)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分析及卵巢肿瘤剥除术在早期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运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序)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卵巢肿瘤剥除术在早期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应用探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9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英汉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3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分析及临床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恶性肿瘤风险指数在术前预测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意义研究[D]. 陈雅茹.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2]14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分析[D]. 袁丽薇.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3]卵巢交界性肿瘤253例临床分析[D]. 王琳. 青岛大学, 2020(01)
  • [4]SP1、KLF4和P2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表达及意义[D]. 薛云. 青岛大学, 2020(01)
  • [5]SATB2在盆腹腔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临床病理意义及预后分析[D]. 白明鹤.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卵巢交界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分析[D]. 马娜.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7]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D]. 尹贝贝.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8]血浆循环肿瘤DNA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D]. 夏宝国. 青岛大学, 2019(02)
  • [9]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分析及卵巢肿瘤剥除术在早期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运用探讨[D]. 李燕.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5)
  • [10]9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何文雯.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卵巢交界性肿瘤38例病理分析及临床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