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勒律治诗歌的语言创新

柯勒律治诗歌的语言创新

一、柯尔律治诗歌的语言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宸[1](2021)在《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罗盘——历史视阈下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诗学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湖畔派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历史上开拓性的代表,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分别以各自的诗学主张而闻名于世。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发源植根在苏格兰民族史诗传统和古典主义时代的诗学创作中,法国大革命送来了激烈的情感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共同交汇于18世纪的社会思潮中。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沿袭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和欧陆理性主义哲学的经验建构自己的浪漫主义诗学理论,理论的分歧在二人的文学友谊中相互纠缠和吸收。艾布拉姆斯认为这里面有新柏拉图主义和有机论生物哲学的影响。二人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建构提炼了来自各处不同的先进思想,把握了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脉络,对后世浪漫主义诗人具有启发作用。

力勇[2](2020)在《异趣·影响·意识形态——英国浪漫主义东方想象的三大研究范式》文中研究指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对"东方"的想象日益受到当代学术界的重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相关的研究包括他者形象研究、溯源影响研究以及后殖民主义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研究等三大范式。但是,对于"东方"想象何以呈现出内在的异质性,既有的研究范式并未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本文认为,将现代性批判引入后殖民主义研究之中,也许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成为这一领域内新的范式选择。

徐景明[3](2020)在《论托马斯·休姆的诗歌语言观》文中认为英国诗人、诗歌理论家T. E.休姆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重要奠基者,他对英美诗歌现代化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其新颖独特的诗歌语言观,这也反映了他对英美诗歌现代审美转型新方向的认识。因而,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他对诗歌语言的诉求,挖掘他最具影响的诗歌理念"意象"的丰富内涵,能加深对休姆的哲学思想和诗学理念关系的认识,藉此也可以管窥现代主义诗歌发轫期背后的社会、历史语境和时代精神。

史丽娜[4](2020)在《华兹华斯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自然诗歌举世闻名,流传广泛。乔纳森·贝特认为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关注不仅为浪漫时代与环保主义思想搭桥,也开启了华兹华斯研究的新纪元。美国生态评论家劳伦斯·布伊尔也声称环境问题将取代种族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最迫切的问题。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生态批评兴起发展的关窍所在,因此,生态批评家们在追溯生态文学的源头时,英国浪漫主义被视为“一块肥沃多产的土壤”,作为浪漫主义的开山诗人,华兹华斯首先进入生态批评视野。他的诗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超时代的生态智慧,对后世的自然生态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值得重估。华兹华斯诗学思想中对自然的关注直接引导了后世英美文学创作中对自然的观察、感受和抒写方式。他对诗人情感和想象力的强调与张扬,也是以大自然为源泉的。在他眼中,大自然永远充溢着激越的生命力量,他对诗学原则的思考,他诗歌创作实践中的背景、人物、风物、语言以及情感、哲学思想等等,几乎一切的要素都是他在大自然的恩泽、启迪与引导下完成的。他热爱自然、尊崇自然、敬畏自然。他将诗学建构与诗歌创作实践作为参与社会文学改革的工具,其诗学思想饱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既批判资本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也反思批判了资本科技理性对人们心灵的戕害。他终身都在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疗救复元人们被减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审美力而努力。而这种对人与自然间田园式相处的文学构建努力,既与当代生态批评遵循的生态整体论哲学信仰转变、呈现作家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立足生态的“环境想象”等几大批评原则一脉相通、也与生态存在论美学强调的“家园意识”以及当代生态伦理提出的“管理伦理”有着内在渊源,更是为生态批评的实践发展走向和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一种启迪与可能。泛神论宗教哲学观是华兹华斯诗学的基础。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加速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以自然万物“同一个生命和灵魂”为主要特征,注重在大自然中宣扬上帝的内在性,尊崇自然,以期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提高感受的敏锐度,培养人们的善德,帮人们产生更加坚定的信仰、缩小人与自然的距离。泛神论使华兹华斯成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自然先知,他以描写自然世界和自然人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含有浓厚的生态意识,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较早出现的对人类中心倾向的批判。他诗歌中呈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泛神意识,则是一种信仰纬度的转变,为当代生态哲学基础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同时,他的诗歌也可作为我们精神生活的源泉,与我们当代倡导的“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也是一脉相通的。感受崇高是华兹华斯的崇高观。他在18世纪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将心灵在感知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又继承前人朗吉弩斯、伯克的崇高思想,同时借鉴了同时代康德、柯勒律治崇高理论,独创了自己的感受崇高思想。他将传统崇高理论中典型的崇高体验对象——自然壮丽景观进一步扩展到一花一木,涵盖了自然万物。他借助想象力去弥合感性与理性间的裂隙,借泛神论思想,将神性内在化,赋予心灵超凡的感受功能。他的感受崇高思想有望唤醒人们为工具理性所麻痹的心灵,借助大自然的支持和培育,恢复心灵的感受功能和想象的自由。这也对转变传统中错误的认识论思想,应对当代的精神生态危机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华兹华斯诗歌的社会功能就在于通过风景权威的建立,来疗救人们的为资本妆害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作品可以被视作最早的典型的诗人有意识去构建的布伊尔式的“环境想象”。他认为诗乃人与自然之映像,相信诗歌在提升心灵的感动能力和疗救人们精神失衡方面的影响力,相信诗歌可以帮人们重建信仰,获得心灵解放。他尝试通过对湖区风景旅游的介绍和保护以及个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引领与回归,以期建立自己风景鉴赏的权威话语地位,这种对自然风景与人的理想相处模式的“环境想象”引导和改变了人们感受风景的方式,能够提升心灵的感受力,华兹华斯诗歌的治愈力得到了时代的认证。而他的风景权威地位的形成过程也恰为我们展示了环境文本是如何去引导和影响人们行为的,这正是当代的文学生态批评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所努力的方向。当然,在今天,华兹华斯眼中那个可爱的、能拯救人类的自然好似已经起了变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得以重构。针对满目怆然的自然的疯狂报复,在生态整体论指导下的“管理伦理”似乎可以让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看到一丝重归和谐的希望。想象力是浪漫主义运动的标识性词汇之一。华兹华斯最独特的一点是,他将自然视为培育想象力的源泉与摇篮,认为人类想象之河发源于童年的自然之境。他说随着心灵的成长,为俗世所扰,这条河流可能会意外中断,但只要回归自然、热爱自然并尊崇自然,那减损的想象力就必能接续起来。他还对想象与幻想做了区分,认为幻想是一种穿越时空场景的能力,而想象的目标则是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永恒。他认为想象力是心灵的内在之眼,是个体超越世俗、追寻自由的最佳手段。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将文学想象与自然完美合璧起来,这成为当代生态批评中“环境想象”理论原则的滥觞。华兹华斯认为情感是进行诗歌创作的基调。在他眼里,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然而这种强烈却是一种平静中的强烈,是回忆中往昔的情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被触发重现。这时的情感不同于一种强烈的情绪上的宣泄,它已经获得了永恒的价值。这样的情感在文学中呈现出来就能触发读者的感受力,收获一种普遍的同情。华兹华斯认为这种永恒的爱之情感也是自然导师赋予他的,他也由对自然之爱引发了对人之爱。华兹华斯的宗教情感虽不单纯却很虔诚。作为一名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学建构者,他对自然的虔敬和对人们心灵精神世界的始终如一的关爱,正是他呈现出来的一种较早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语言是华兹华斯进行诗歌实验依赖的直接工具。然而他又不仅仅将之视为一种表达工具,而是认为语言乃是思想的呈现与化身。他放弃古典传统中既定雕琢的表达习气,将日常生活用语入诗,强调语言的自然与纯朴。他为诗歌语言改革选取的主要是存在于大自然背景下乡村生活方式中的常人的语言。他打破了散文语言与诗歌语言的界限,认为散文语言也可以入诗。华兹华斯的诗学以自然思想为线索,将泛神论哲学观、诗歌功能论、情感论、想象论以及语言观融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无论对后世的自然文学创作、批评实践甚或是社会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诗歌和诗学中由“自然”生发的相关理论,在21世纪的生态文学批评实践中引起极大的关注,为当代生态批评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实践范本,也为了当代文学生态批评原则的建立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佐证,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生态诗学的构建。他对自然能提升人们感受力的抒写方式、对想象力乃永恒情感追寻手段的定位,都为当下身处“工具理性”统治下的人们带来一股思想上的清风,也为他们增添了一份应对精神生态危机的勇气。

崔丹[5](2019)在《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英国第二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济慈虽生平遭际困顿、但却以独特的审美追求、深邃的诗评思想、别具一格的诗歌书写跻身于伟大诗人行列,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自省式诗人,济慈穷其一生,以诗铭志,但心中焦虑挥之不去。诗人对死亡、宗教、诗人身份、两性、阶级、与政治等皆充满焦虑之情,而这些焦虑归根结底反映出诗人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思考,即其对自我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中的性属身份认同和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持有深刻的焦虑之情。究其实质,济慈的身份认同焦虑产生在主体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从而体现出一体多面性、多层次性与交错性特点。诗歌书写成为济慈表达、展现与超越焦虑的方式。诗人不仅在与亲朋好友的鸿雁传书中表达身份认同焦虑,并且更以诗歌书写作为展现与超越身份认同焦虑的场域与实践,而对其深入地探讨是深刻理解济慈其人、其思与其诗的关键。相关文学批评理论与视角为此问题的剖析提供具体而坚实理论阐释与策略选择。笛卡尔有关主体意识,海德格尔有关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拉康、齐泽克等对“焦虑”等阐释可用于厘清身份认同焦虑问题;文艺复兴运动与浪漫主义思潮中有关死亡、生命、时空、宗教信仰等阐释可分析诗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阐释和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身份论可探讨诗人的个体身份认同焦虑;拉康、齐泽克、福柯、格林布拉特等有关“凝视”理论、黑格尔的主仆关系阐释、吉尔伯特、古芭等女性主义话语与福柯有关性属、疯癫、规训等权力话语体系可探索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琳达·考利与安德森有关民族主义与国家身份建构等理论可分别分析诗人集体身份认同焦虑中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诗人通过诗歌书写探讨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具体表现为对死亡的迫近与难以企及的宗教救赎持有焦虑之情。家门罹难、久病之躯、先辈与同仁的英年早逝等系列不幸令济慈感慨阳寿渐殁,诗名难酬,而其对生之渴望、死之恐惧凸显焦虑,死亡氛围、肺痨症状等遂成为诗歌书写中心,诗人通过书写向死而生、化死为生、以生蕴死、物我相生、物我两生来实现其对死亡焦虑超越的书写。济慈宗教态度的形成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生长环境、文人挚友影响密不可分,诗人在诗歌中以“复魅”与“祛魅”的方式对宗教进行书写,期间尽透诗人的焦虑之情。但诗人并非园囿其中,而是在保存宗教积极元素基础上,融合希腊神学、凯尔特泛神论等凸显世俗人文主义精神元素来超越宗教身份认同焦虑,以此实现超越自我身份认同焦虑的夙愿。济慈虽集百家众长,但却致力于克服“影响的焦虑”,从而体现出个体身份认同焦虑。诗人在诗歌形式、风格、技巧、人物、情节等方面继承前驱与同侪诗人的诗歌精华基础上,剑走偏锋,形成独特的济慈式诗歌风格,实现克服前驱与同侪诗人“影响的焦虑”。具体表现在:诗人摒弃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坚持人文主义精神;摒弃莎士比亚的“宿命论”,凸显人文主义精神的“主体选择”;深化诗画越界、彰显基督教与泛神论博弈、升华人道主义精神等方面超越弥尔顿;弥补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再现济慈式“崇高自然”;通过济慈式“想象自然”实现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摒弃柯勒律治理性哥特式想象,实现济慈式瑰丽幻想;摒弃拜伦的“现实书写”,实现济慈式“想象书写”;以“人道主义”精神升华雪莱的“英雄主义”思想。在性属关系书写中,济慈对男女两性皆充满浓郁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就诗歌对异性身份认同焦虑书写而言,济慈通过塑造代表摄政晚期父权制文化认同下的男性“凝视”中的“家中的天使”来表达自我对集体身份认同。但同时,诗人用通过刻画“淑女”充满性欲诱惑般的“反凝视”来展现女性对代表社会“大他者”的男性反抗,彰显诗人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中异性性属的不认同,也间接展现诗人的异性性属身份焦虑。同样,诗人刻画出“邪恶”女性的“反凝视”来展现对社会规约的反抗,其中又不乏刻画社会主导体制对其进行的规训与惩罚,由此,再次彰显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最终诗人将“美好”与“邪恶”同时赋予理想女性形象,以此实现其对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就同性身份认同焦虑而言,诗人一方面书写男性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集体的对峙,以此展现济慈个体在社会集体身份认同中存有的焦虑之情。同时,诗人从个体、年龄与群体性方面展现出男性之间的亲密协同关系,深刻地展现出诗人在男性话语与国家权力背景下超越同性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实践。在超越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书写中,济慈内心充满浓郁的焦虑之情。家庭熏陶、志友论政、同侪影响、前辈指引、政治时论皆对其影响深刻。反观诗歌,诗人不仅书写其对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而且展现出其致力于与英格兰民族为核心的不列颠国家身份相认同。诗人对诸如美洲、非洲与印度等大英帝国殖民地持有深刻焦虑之情,因受东方主义思想浸润,诗人一方面不自觉地将殖民地视为“他者”,但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诗人以其秉承的人道主义思想渴望与殖民地相认同,以争取全人类的解放来实现对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牟艳[6](2019)在《I.A.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艾·阿·瑞恰兹(I.A.Richards)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中,《文学批评原理》是一本承上启下的着作,在此之前他的文学思想只是初具规模,直到这本书的出版才标志着他的文学理论正式形成。瑞恰兹先后到访中国六次,他一生都在用授课、推行基本英语的方式,充当着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瑞恰兹的作品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中国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扛鼎之作《文学批评原理》。学界充分肯定了《文学批评原理》的理论价值,也认可《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广泛接受的情况。本文以《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的接受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阐释《文学批评原理》一书的核心内容之后,梳理《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在此基础上阐释学界对《文学批评原理》的创造性解读。并进一步反思学界在接受《文学批评原理》中存在的理解偏差。绪论部分是对瑞恰兹与中国的渊源、国内学界对瑞恰兹及《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接受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简单的概述。在总结现有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及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一章是概述《文学批评原理》中的核心内容,主要阐释其中以审美经验的虚幻性、艺术与道德关系等为代表的美学理论;以价值理论和冲动平衡理论、交流理论与经验理论、想象力理论等为代表的心理学理论;以语言的两种用法、隐喻理论、意义理论等为代表的语义学理论。对照中英版本阅读书籍的基础上,将这些内容放置于瑞恰兹的整个批评理论中,结合瑞恰兹的其他书籍去理解。此外,也将瑞恰兹这三个方面理论放置于当时的文学环境中,与同时代其他文论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进行对比探讨。第二章是梳理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的接受情况。这一时期的接受主要是介绍引进为主,以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等为中心展开。其中朱自清作为瑞恰兹在清华大学授课的同事,与瑞恰兹多次交往。他在文学批评着述中接受了《文学批评原理》中的交流理论、语言两种用法等理论,并运用了瑞恰兹的隐喻理论和想象理论分析中国古代诗歌作品;对朱光潜而言,他接受了《文学批评原理》之后,认识到自己对克罗齐全盘接受的错误性。朱光潜从瑞恰兹的理论出发批判了克罗齐的传达伦和价值论,这为他美学观念的转型——从主观唯心主义转向主客观统一——奠定了基础。他还在分析悲剧快感时借鉴了瑞恰兹的冲动平衡论来解释悲剧,谈到艺术与道德关系时也接受了瑞恰兹的艺术观,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袁可嘉是20世纪40到50年代文坛上研究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论中多次借鉴了《文学批评原理》的艺术观、想象力等理论。20世纪50到80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新批评派不再成为文学界的关注点,《文学批评原理》也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因此,对这一阶段接受情况不再赘述。第三章是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的接受情况。这一时期的接受从积极译介到转向了专题研究。在这段时间的接受中,学界对《文学批评原理》中语义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都有质疑的声音。以朱立元为代表的学者将瑞恰兹美学理论阐释为“语义学美学”,把它作为语义学美学流派的代表,并将其作为一个美学名词放于《美学大辞典》与《美学小辞典》中。以汪正龙为代表的学者将瑞恰兹语言两种用法理论阐释为形式美学,并将瑞恰兹作为形式美学派的代表。就在学界积极阐释《文学批评原理》内容时,以容新芳为代表的学者看到了瑞恰兹与中国独特的关系,认为瑞恰兹的冲动平衡论是受中国古代中庸思想的影响产生,他还在书中详细分析了《文学批评原理》中庸思想的体现。第四章是反思《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接受情况。这其中既有创造性地接受也存在着理解的误释。创造性接受体现为钱钟书、朱光潜、朱自清等人在借鉴瑞恰兹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再次思考,对瑞恰兹理论所作的重释。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袁可嘉创造性地提出了“最大量意识状态”、“包容诗”、“排他诗”概念,这些概念在学界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除了这些积极的接受情况之外,《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的接受中也出现了理解误释。其中译介情况的误释主要体现在将“metaphor”翻译成了“比喻”、将“pseudo-statement”翻译成了“伪陈述”;研究情况的误释体现于对《文学批评原理》心理学理论的批判以及美学理论到底是“语义学美学”还是“形式美学”的争论。只有理清这些认识的偏差,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学批评原理》与瑞恰兹的思想。

梁君[7](2019)在《杜威论想象力及其培育》文中研究表明在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实践领域,想象力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已经出现了为数可观且极富价值的关于想象力教育的研究成果。在此背景下,学者们也开始发掘杜威教育哲学中有关想象力教育的理论遗产。这些已有的关于想象力教育和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研究成果都是本研究的重要资源。本论文以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为考察中心,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想象力是什么?想象力为什么重要?如何培育想象力?本研究以符号理论和具身认知作为立论基础。这两个理论都是杜威本人所倡导的,并且借助这两个理论能够比较充分地说明想象力的性质与培育方式。本研究所作出的两个主要的努力是:一、梳理了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演变历程,并分别从心理学、逻辑学、美学的视角加以阐释;二、尝试将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与他的教学理论整合起来了。本研究的核心假设是:一、杜威的想象力理论是存在一个演变历程的,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杜威分别侧重从心理学、逻辑学、美学的视角来阐释想象力。二、杜威对想象力的理解的演变主要是视角的转换,而不是观念的反转。三、与杜威早期、中期、晚期的想象力理论相对应的教学理论分别是实物教学、讲故事(故事教学)、自然教育。四、杜威的想象力理论极富启发性,但其中也存在偏弱的论点,不过杜威有很强的反省精神,在他思想发展的后续阶段他对前期偏弱的论点进行了自我矫正。本研究的第一章即导言部分首先梳理了想象力在人类历史(主要是哲学史)上的曲折遭遇,想象力从最开始被视为一种亵渎神明、试图扰乱人神秩序的危险因子,到被视作灵魂的低级成分、理性的对立面,到开始承认想象力在文学、艺术中的作用,再到认为想象力是一种普遍的心智能力,对任何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的发展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经历了一个非常坎坷而漫长的过程。很多哲学家都就想象力发表过自己的意见,笔者只梳理了其中一部分,在这些哲人当中,亚里士多德、霍布斯、休谟、康德、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尤其是诗人柯尔律治)的观点与杜威的想象力理论关联最大。其次是概述了心理学、教育学领域对想象力的一些重要见解。从心理学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杜威早期对想象力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所处时代的心理学研究水平。教育学领域关于想象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而且开始进行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加拿大的基兰·伊根及其团队、美国的林肯中心艺术教育学院和中国台湾的“未来想象与创意人才培育计划”所进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最后梳理的是对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已有研究。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也取得了极富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多数论者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讨论杜威的想象力的,将其落实到教育教学中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很少有研究涵盖了杜威想象力理论的全貌,即相对来说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在文献综述之后,讨论了想象力的定义和分类。本研究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将想象力作了两种分类。在导言的最后,笔者交代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有两个:符号理论和具身认知。符号理论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大多数不是直接的认识,而是以符号为中介的。具身认知则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从根本上来说不能脱离身体的感知觉,身体在认知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具身认知的中国式表达有“心知肚明”、“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等。符号理论强调间接经验,具身认知则强调直接经验,二者之间构成的张力恰恰为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第二章至第四章梳理了杜威对想象力的理解的演变历程及相应的教学理论。笔者将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时间分割点与《杜威全集》的划分有所不同)。第二章探讨的是杜威早期的想象力理论。在早期(1887-1908),杜威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讨论想象力的。主要关注想象力与知觉、记忆、经验的关系,以及儿童的想象力。杜威认为,想象力与玩耍是同一件事情的内外两个层面;玩兴精神与工作精神并不必然对立,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即所谓“严肃活泼”。这一时期,杜威主要受米德、詹姆斯、约翰·菲斯克、柯尔律治以及法国心理学家忒阿杜勒·阿曼德·里博的想象力理论的影响。与心理学视角相关的教学方法是实物教学。杜威指出,实物教学应着眼于促进“心像”的形成。第三章讨论的是杜威中期对想象力的理解。在中期(1908-1925),杜威主要从逻辑(杜威意义上的广义的逻辑)的视角来考察想象力。核心概念是“戏剧式彩排”、“慎思”,强调想象力在反思性思维/探究过程中的预见作用,凸显了想象力的目的性、导向性、控制性。“戏剧式彩排”具有故事结构性,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即讲故事。故事即对经验的描绘或模拟,讲故事的能力即交换经验的能力。而讲故事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可以引发听者或读者的情感投入。一方面,情感是激发想象力的动力,另一方面,当想象力运作起来之后,它又可以影响情感的发展,具有情感感染性。第四章集中论述了杜威在晚期对想象力的阐释。在晚期(1925-1952),杜威开始从审美或艺术的视角来理解想象力,且更为强调想象力的普遍存在性。杜威认为,凡是有意识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富于想象力的经验,也即具有审美特质。在这一时期对想象力的讨论中,杜威特别强调直接性、整体性和感知力。这一时期,杜威对想象力的理解主要受柯尔律治(柯尔律治又回来了)的影响。与审美经验的直接性和感知力的培养相关的教学方法是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可以训练人的审美敏感性,也可以为人的创造力提供源头活水。此外,杜威持一种独特的创造观,这种创造观不是产品主导而是过程主导的。他认为,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其客观的社会价值,而在于其对个体心智能力的训练。在早期,杜威认为,想象力源于经验;在中期,杜威认为,想象力源于人的冲动;在晚期,杜威则认为想象力源于自然。这听起来很令人迷惑,但其实这三者并不矛盾。人的冲动即是人的自然,是自然在人身上的体现;人的经验则是人的冲动的转化或社会化;人的经验处于自然(指杜威广义的“自然”概念)之中,也是自然的力量的体现。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的冲动,最终都要转化为经验,才能现实地为人所用。因此,最终的结论是:想象力根植于经验。第五章分析的是杜威演变中的想象力理论的连续性,即变中之“常”。笔者认为,无论杜威对想象力的理解如何转换,以下三个原则是他始终恪守的:第一,想象力根植于经验。第二,我们必须依据整体性原则(汉普蒂·邓普蒂原则)来理解想象力(以及经验)。第三,健全的想象力天然地具有一种付诸行动或表达的冲动。唯有行动或表达才标志着想象力的完成。是否导向行动也是想象力与幻想的分水岭。杜威自始至终都在反对幻想或虚构的东西,而主张想象或富于想象的东西。第六章探讨的是杜威想象力理论中偏弱的论点以及杜威的自我矫正。杜威的想象力理论极富建设性,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就笔者所知,其中有两个论点是偏弱的:第一,他早期在《心理学》(1887)一书中对想象力的三分法的论证非常之薄弱,难以令人信服。从最低层次到最高层次,杜威将想象力分为机械性的想象力、幻想和创造性的想象力。之后杜威就放弃了这个三分法(代之以想象力与幻想的二分法),这说明杜威本人也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第二,杜威过度强调了想象力中的控制性因素。这主要源于他对幻想的排斥,认为幻想败坏了想象力的名声,极力想为想象力“去污名”。这就导致了他的矫枉过正。杜威认为,想象力必须具有目的性;它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它必须服务于某事。所幸,晚期杜威对“控制性”、“目的性”的坚持有所松动,为想象力的自由游戏保留了更多的空间。由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中第二个偏弱的论点引发的教学方法是即兴教学。

姜原[8](2019)在《哲学与信仰的有机结合——谈柯尔律治对康德思想的折衷吸收》文中研究指明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在思想上深受伊曼努尔·康德的形而上学影响,而根据《文学传记》中的表述,可看出他对康德思想的接受实际上是一种"折衷吸收"。他在这里彻底否定了自己以往的雅各宾主义激进思想,而将康德唯心主义中的道德神学与自己的信仰相结合。这一折衷导致他在宗教思考上回归了英国国教,继而形成了自己的"同一性"理念,对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乃至美国超验主义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林云柯[9](2018)在《斯坦利·卡维尔日常语言文艺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斯坦利·卡维尔是美国着名的日常语言学家,在哲学领域他主要以对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独特解读而闻名,并被视为美国“新维特根斯坦”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同时,卡维尔还是第一个力图拓展日常语言哲学在文艺理论中应用的哲学家,其兴趣范围之广在同时代的美国学者中可以说无人能及。卡维尔不仅是较早的将电影作为主要写作课题的哲学家之一,同时他还是公认的莎士比亚悲剧的卓越解读者。在文学方面他通过重新阐释爱默生及爱伦·坡等美国本土作家的思想,重新激活了美国“超验论”及“至善论”的传统。因此,与当时其他的日常语言哲学家将日常语言思想导向科学主义不同,卡维尔力图通过日常语言哲学重新激活自由人文主义思想,并发掘其中原初性的变革能动性。本文将通过两个层次介绍和解析卡维尔的日常语言思想及其文艺理论方面的应用。第一个层次将聚焦于卡维尔日常语言思想的基本原则,即一种语言的“在地性”原则。在卡维尔的思想中,语言的“在地性”原则关系到我们如何能够获得日常语言的“蕴涵义”,即为什么日常语言中的语词表达在其字面义与蕴含义的指涉之间有其“必然性”。在卡维尔看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并不是掌握“词语的意义”的过程,而是掌握这种蕴涵义之“必然性”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发生在语言学习者与客观存在的“词语的意义”之间,而是发生在具体的语言学习行为之中。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学习原初状态描述的再解读,卡维尔指出这种语言的“在地性”是通过学习者与教授者在试探与回应之中展开的“世界建构”行为而达成的,“言必所指”指的是我之所做必能得到他人的回应,反之亦然。由此,卡维尔澄清了日常语言的有效性基础并不来自于一种逻辑实证主义所标榜的可经验的客观对应物,而是一种伦理意义上的奠基,因此卡维尔认为日常语言可以作为一种回复审美“共通感”的途径,其基础性词汇是与美学、文学以及道德范畴所共享的日常词汇:爱、承诺、负责以及拒绝等等。由此卡维尔以这种日常生活形式的“世界建构”来理解表演性艺术,也就是电影和戏剧。在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中,电影的本体论意义并不仅仅如巴赞所说,是通过技术发展强化了反映现实的能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驱逐了人为的影响。在卡维尔看来,电影的本体论意义恰恰在于它与人类在现实之中通过日常语言建构“世界”的运作方式是相同的,它并不受制于某种基于“反映”的现实“转译”机制,而是一种承诺了“世界”之可进入性的“自动投射”,电影在这种“世界建构”的行为中与我们对于现实世界既有的日常语言的理解相同调。在对莎士比亚悲剧的解读中,卡维尔继续运用相同的本体论原则指出,悲剧的根源在于一种基于逻辑实证主义的他者怀疑论,即将人本身的有机生命表征分裂为内在性与外在性的截然对立,从而造成了整个“生活世界”的分崩离析。卡维尔通过对《科里奥兰纳斯》、《哈姆雷特》和《李尔王》等剧的分析,阐释了悲剧所展现的是一种人类“共同生活世界”的破败所导致的人道灾难及诸世界冲突,这一视角超越了传统的基于悲剧人物善恶之别的“道德主义”视角。在本文第二个层次中,卡维尔被置于当时日常语言哲学一个广义的问题意识当中,即通过对于康德哲学的批判阐释,力图使日常语言哲学成为这个时代的批判哲学。日常语言哲学在这个问题上针对康德对于“物自体”的设定,反对通过某种“不可知论”来奠基有限性认知的批判哲学思路,而是通过对一种对无限性和一般性的预先承认恢复一种对于外部事物的直接性理解,亦即将浪漫主义从一种由可知向不可知的超越视角,转化为一种为超验之物提供日常理解条件的恢复性视角。由此,卡维尔通过对于爱默生、艾伦·坡、柯尔律治和华兹华斯等人的解读,将文学语言视为人类智识的基础性语言,文学语言由此就不是与哲学语言相对立的,正相反,哲学语言只有在向文学语言的返还中才能实现其价值。通过对爱默生“自立”概念的解析,卡维尔将文学语言视为人类具身化行动的动源所在。文学语言的功能就是让认识主体在创作中主动地脱离庸常的固定化的生活,将自己置于未定的状态当中,重建关于自身日常生活的普遍性命题。这意味着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积极的将自我投入到与外物的原初建构性关系中的行为,因此文学语言就是一种由私人性引导公共性、由文学的个人性引导哲学之普遍性的机制。这其中隐藏着一种斯多亚式的语言观以及斯宾诺莎式的道德观,卡维尔称之为文学的“至善”。

谢超[10](2018)在《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事实下,气候变化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共同关心的议题。“人类世”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对人为原因造成的气候变化有了深刻的认识。文学对认识和解决目前的气候变化危机究竟有何作用正成为文学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文学对气候的呈现由来已久,并在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愈加明显,针对文学中气候书写的研究也呈兴起之势。本文以英国诗歌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批评的视角,重点考察18世纪至当代英国诗歌对气候现象的呈现。传统的文学批评在解读这些诗歌中的气候书写时往往将重心放在诗歌文本所呈现的气候的象征意义上,而忽略了气候的物质属性。本文参考英国环境史材料,结合英国各时期的文学文化思潮,以时间为线索,从单个诗人及其重点作品入手,对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展开深入分析。18世纪英国诗歌凸显了气候的物质属性,气候不再是单纯的象征性背景,诗人们在作品中重点呈现了天气对城市造成的影响、气候中的规律、以及气候对农业和身体产生的直接作用。19世纪时,科学取得长足进步,工业革命纵深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诗歌中的气候书写渗透着科学成分。同时,空气污染以及与此相关的对英国社会的批判、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身份问题也成为诗人们重点表现的主题。20世纪时,诗歌中的气候书写主要集中在现代主义作品中,该阶段的气候书写有意拆解了自然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边界。诗人们在彰显气候物质属性的同时,还表达了对西方现代文明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当代诗歌中的气候书写流露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焦虑及反思,诗人们探讨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末世主题,思考地方与全球的关系,并提出构建气候伦理的设想。基于对英国诗歌中气候书写的历史回顾和分析,本文提出,诗歌中气候的物质属性与文化属性不可分割,这种不可分割性显示出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化相互交融的关系,而意识到这一层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有助于我们应对目前所面临的气候危机,从而寻找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出路。

二、柯尔律治诗歌的语言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柯尔律治诗歌的语言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罗盘——历史视阈下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诗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18世纪的工业与花朵:早期浪漫主义的社会思潮
二、纠缠之缘:湖畔派中的不朽双子
三、英伦岛与德意志:诗学观念之争
四、结语

(2)异趣·影响·意识形态——英国浪漫主义东方想象的三大研究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他者形象范式
2 溯源影响范式
3 历史文化-意识形态范式
4 结语

(3)论托马斯·休姆的诗歌语言观(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新诗的核心:语言变革
2 直觉语言:休姆的“意象”诗论
3 现代诗歌语言与新的时代精神——“宗教态度”的回归
4 结语

(4)华兹华斯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华兹华斯诗学的成因
    第一节 逃离城市:华兹华斯的自然人生和心灵成长
    第二节 诗学原则自身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前维多利亚时代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状况
    第四节 浪漫主义思潮的硕果——湖畔派
第二章 华兹华斯诗学之泛神论宗教哲学观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诗歌与“同一个生命和灵魂”的泛神论思想
    第二节 华兹华斯的泛神论思想与生态意识
    第三节 “同情”是华兹华斯诗学中泛神论的精髓
第三章 华兹华斯的崇高观——“感受崇高”
    第一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 “感受崇高”与精神生态危机
第四章 华兹华斯的诗歌功能论——使心灵感动
    第一节 “诗是人与自然之映像”——华兹华斯的诗歌事业
    第二节 自然与华兹华斯诗歌的感受力和治愈力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重构
第五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想象论
    第一节 浪漫主义想象力:对自然的认知与超越
    第二节 想象力与审美力的削弱与复元——对风景“如画”的批判
    第三节 幻想与想象的区分:穿越时空场景与追求情感永恒
    第四节 想象力:“在生活常态中洞见一个新世界”
第六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情感论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情感观与大自然的“秀美与震慑”
    第二节 未来“瞬间”与平静的情感
    第三节 感受力、同情与情感
    第四节 “对自然的爱引致对人的爱”
    第五节 宗教情感——大自然是“至爱”
第七章 华兹华斯的语言观
    第一节 日常语言的适用性: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之争
    第二节 语言是思想的呈现和化身
    第三节 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有机统一
第八章 华兹华斯诗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对英国自然生态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与欧陆浪漫主义文学的对话
    第三节 对美国社会改革与生态文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肉体与灵魂——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一、自我身份认同中死亡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二、自我身份认同中宗教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第二节 死亡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死亡焦虑的书写
        二、死亡焦虑的超越
    第三节 济慈诗歌对宗教焦虑与超越的书写
        一、宗教思想“复魅”与焦虑书写
        二、宗教思想“祛魅”与焦虑书写
    第四节 宗教多融共生书写与焦虑的超越
        一、希腊神学
        二、凯尔特泛神论思想
第二章 生前身后名——个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个体身份认同焦虑产生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第二节 前辈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与济慈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莎士比亚的“宿命论”与济慈的“主体选择”
        三、弥尔顿的“人文主义”与济慈的“人道主义”
    第三节 浪漫主义先驱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与济慈式“崇高自然”的再现
        二、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与济慈式“想象自然”
        三、柯勒律治的哥特式“想象”与济慈式瑰丽“幻想”
    第四节 浪漫主义同侪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拜伦的“现实书写”与济慈式“想象书写”
        二、雪莱式“英雄主义”与济慈式“人道主义”
第三章 凝视与反凝视——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一、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男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二节 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一、理想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邪恶女性的“他者”性属焦虑与超越
    第三节 同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一、男性对峙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男性协同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四章 政治的“逃逸”——族性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一、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
        二、族性身份认同焦虑的概念界定、内涵与超越
    第二节 英伦三岛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一、英格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二、苏格兰与爱尔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三、英国性建构与苏爱民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第三节 殖民地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美洲殖民者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东方殖民地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结论
文献目录
附录 《致济慈》献诗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I.A.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瑞恰兹与中国的渊源
    (二) 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的接受研究现状
    (三)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一 《文学批评原理》内容概述
    (一) 《文学批评原理》中的美学理论
        1.审美经验的虚幻性
        2.艺术与道德
    (二) 《文学批评原理》中的心理学理论
        1.价值理论与冲动平衡论
        2.交流理论与经验理论
        3.想象力理论
    (三) 《文学批评原理》中的语义学理论
        1.语言的两种用法
        2.隐喻理论
        3.意义理论
二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的接受情况
    (一) 接受概览:从介绍引进到借鉴运用
    (二) 借鉴与运用:朱自清对《文学批评原理》的接受
        1.朱自清对意义理论的接受
        2.朱自清对语言两种用法理论的接受
        3.朱自清对隐喻理论接受
        4.朱自清对想象论的接受与运用
    (三) 质疑与肯定:朱光潜对《文学批评原理》的接受
        1.朱光潜借鉴瑞恰兹价值论与传达伦后批判克罗齐
        2.朱光潜对冲动平衡理论的否定
        3.朱光潜对“艺术与道德”理论的接受
    (四) 袁可嘉对《文学批评原理》的接受
        1.袁可嘉对艺术与道德理论接受
        2.袁可嘉将瑞恰兹想象力理论与克罗齐直觉说等同
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的接受情况
    (一) 接受概览:从翻译引进到专题研究
        1.对心理学理论的质疑与肯定
        2.将语言两种用法作为理论名词
    (二) 朱立元等将美学理论阐释为语义学美学
    (三) 汪正龙将语言两种用法理论阐释为形式美学
    (四) 中庸思想:冲动平衡论的思想来源
四 创新与误释:《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接受情况的反思
    (一) 《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的创造性解读
        1.“最大量意识状态”:对“冲动平衡论”的创新
        2.“包容诗”与“排他诗”:对经验论的概括与创新
    (二) 译介误释
        1.将metaphor翻译成“比喻”
        2.将pseudo-statement翻译成“伪陈述”
    (三) 对心理学理论的质疑
    (四) “语义学美学”还是“形式美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杜威论想象力及其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问题
        (三)概念界定与概念辨析
    二、文献综述
        (一)教育学及相关领域对想象力的已有研究
        (二)对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已有研究
        (三)文献综述小结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早期:从心理学的视角论想象力与教学
    一、心像、想象与形象思维
    二、想象力的中介功能:在感觉与概念之间
    三、想象力的三分法
    四、想象力与玩耍
    五、想象力与各学科的学习
    六、想象力与推理的心理过程
    七、实物教学与“心像”
第三章 中期:从逻辑学的视角论想象力与教学
    一、“戏剧式彩排”或慎思
    二、“戏剧式彩排”的故事结构性与讲故事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三、想象力的预见性或目的性
    四、想象力作为探究中的理想性因素
    五、想象力源于冲动
第四章 晚期:从美学的视角论想象力与教学
    一、自然、经验与艺术
    二、审美经验的直接性
    三、“一个经验”或富于想象力的经验
    四、自然教育与杜威的创造观
第五章 演变中的杜威的想象力观念的连续性
    一、根植于经验
    二、整体性原则(汉普蒂·邓普蒂原则)
    三、想象力的完成须通过人的行动或表达的冲动发挥出来
第六章 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中偏弱的论点及杜威的自我矫正
    一、在《心理学》(1887)中对想象力的三分法
    二、过于强调想象力中的控制性因素
        (一)即兴与杜威教育哲学的内在契合性
        (二)即兴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哲学与信仰的有机结合——谈柯尔律治对康德思想的折衷吸收(论文提纲范文)

(9)斯坦利·卡维尔日常语言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斯坦利·卡维尔、早期分析哲学与日常语言哲学文学批评应用的可能性
    斯坦利·卡维尔与日常语言哲学
    卡维尔对早期分析哲学方法论的继承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编:日常语言审美“共通感“视野下的电影及戏剧艺术
    第一章 日常审美“共通感”的恢复:卡维尔的日常语言思想
        导言、卡维尔思想的缘起:实证主义美学危机
        一、言必所指?:日常语言的“在地性”与“必然性”
        1、日常语言理解的“直接性”基础:语言“在地性”原则
        2、日常语言“意义”获得的必然性:超越“语义”与“语用”二分
        二、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有效性:“规则”与“唯我论”的日常方式
        1、对于玻尔“语言规则”观的驳斥:“规则”的非对象性
        2、隐含的路径:“规则”、“唯我论”与“现象主义”
        三、日常语言的获得:“实指定义(解释)”与伦理的“在地性”奠基
        1、关于“意义用法论”的争议:日常语言的“意义”与“词语的意义”
        2、“实指定义(解释)”与语言习得:日常语言的“意义”
    第二章 作为“共同感”的艺术:《看见的世界》与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
        导言、电影的两种“现实主义”:爱森斯坦与巴赞之间的卡维尔
        一、《看见的世界》中的“电影本体论”:艺术媒介与“审美共通感”
        1、电影作为“媒介语法”:媒介比较中的日常语言思想
        2、日常语言下的艺术“本体论”的界定:“去中介化”与“同调性”
        3、“本体论”的承诺机制:“可进入”而“不可转译”的媒介
        4、媒介“自动作用”的日常语言来源:“语词投射”与“世界”的描绘
        二、电影戏剧中的“共通感”政治:好莱坞喜剧中的“复婚”主题
        1、日常共通感视野下的婚姻内涵:《费城故事》中的“离异”与“复婚”主题
        2、电影喜剧的激进政治:日常“共通感”对实证与解构主义的超越
    第三章 日常语言视角下的“戏剧化”行为:卡维尔论莎士比亚悲剧
        导言、实证主义的“非人性化”:他人心灵与怀疑主义
        一、作为“生活形式”的有机系统隐喻:《科利奥兰纳斯》中的“食欲”主题
        1、“食欲”作为日常的“欲望”:戏剧中的有机形式与无机形式
        2、悲剧的本体论内涵:戏剧化行动中的“私人性”与“公共性”
        二、个人心灵与悲剧中的诸“世界”冲突:卡维尔论《哈姆雷特》与《李尔王》
        1、实证主义压抑下的“我思”:《哈姆雷特》中的“剧中剧”
        2、实证主义危机下的荒诞性与悲剧性:《李尔王》中的“世界”冲突与“爱的弃绝”
下编:日常语言作为批判性思想与浪漫主义诗学
    第四章 日常语言作为一种批判性美学思想:卡维尔论“怀疑主义”与“日常”的共生性
        导言、语言之“先验”与“基础”反思转向:一种可能的“批判”的日常语言
        一、对“先验”的反思:日常语言视野下的“物自体”与审美直接性
        1、问题的转化:“先验哲学”的语言学维度
        2、雅各比问题与“理论”的虚无主义:日常语言哲学视野下康德与斯宾诺莎
        3、基础信念的在日常语言中的发现:日常语言批判的合理性
        二、日常语言的内部机制:卡维尔论怀疑主义
        1、问题的转化:从逻辑的真到日常语言的真
        2、判断与“标准”(Criteria):日常语言的“调值”
        3、“Criteria”的认识论地位:怀疑主义与日常语言的共生性
        三、“常识”与主体性权威批判:卡维尔视野下的摩尔与奥斯汀问题
        1、“常识”作为“强立场”:反“怀疑主义”与摩尔的“零和游戏”
        2、认识主体的指向:对早期奥斯汀的批判及“一般对象”(genericobject)
        3、反对“强立场”:对怀疑主义的“低估”与“高估”
    第五章 文学语言中的“至善论”与“事物”:卡维尔论浪漫主义的日常性
        导言、实用主义或其他?:卡维尔与美国本土美学思想
        一、在“文学”与“哲学”之间:卡维尔论文学的“自我”与“至善”
        1、日常语言的斯多亚主义因素:卡维尔文学“至善论”的潜在思想基础
        2、从“我思”到“自立”:“文学语言”作为“哲学语言”的奠基与实现
        3、“日常”的文学理论对“解构”的超越;“自白”作为文学与哲学的咬合
        二、“文本”与“事物”:日常语言视野下的阅读与阐释
        1、“物自体”作为“世界之死”:“超验论”的经验面相与《古舟子咏》
        2、浪漫主义对日常的恢复:华兹华斯的“日常之光”与文学语言的述行
结语:“欧陆”与“英美”哲学的“危机”意识合流:卡维尔日常语言阐释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10)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学中气候书写研究的两大类型
    第二节 英语文学中气候书写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英国诗歌中气候书写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 物质气候与城乡秩序:18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第一节 城市中的气候:《城市大雨纪实》和《特里维亚》
    第二节 气候中的秩序:《四季》
    第三节 农事诗里的反田园:《打谷者的劳作》与《女人的劳作》
第二章 科学话语与空气污染:19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第一节 浪漫主义的乌托邦:《麦布女王》
    第二节 科学与浪漫的交织:《北极探险》
    第三节 空气污染与城市自然:《唐璜》与《威斯敏斯特桥上》
    第四节 空气污染与身份焦虑:《异教徒之地》
第三章 现代性思索与自我身份:20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第一节 生态破坏与现代文明的衰败:《荒原》
    第二节 自我身份的探寻:《勃力格低地》
第四章 焦虑与反思:21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第一节 末日启示录:《-273.15》
    第二节 地方与全球:阿格贝比、莫辛和希尼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第三节 构建气候伦理:《地球上的生命》
余论诗歌触碰现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柯尔律治诗歌的语言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罗盘——历史视阈下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诗学理论研究[J]. 王浩宸. 新纪实, 2021(30)
  • [2]异趣·影响·意识形态——英国浪漫主义东方想象的三大研究范式[J]. 力勇. 外国语文, 2020(06)
  • [3]论托马斯·休姆的诗歌语言观[J]. 徐景明. 外国语文, 2020(05)
  • [4]华兹华斯诗学研究[D]. 史丽娜. 山东大学, 2020(01)
  • [5]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D]. 崔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I.A.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牟艳.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7]杜威论想象力及其培育[D]. 梁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哲学与信仰的有机结合——谈柯尔律治对康德思想的折衷吸收[J]. 姜原. 外国文学研究, 2019(01)
  • [9]斯坦利·卡维尔日常语言文艺思想研究[D]. 林云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研究[D]. 谢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柯勒律治诗歌的语言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