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小流域管理与开发

持续推进小流域管理与开发

一、持续不断地推进小流域治理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文中指出河套地区的乌梁素海、乌兰布和沙漠、黄河、乌拉山、狼山和阿拉奔草原等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使河套地区成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以农业发展为核心推动地区现代化建设,成为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河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河套地区进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生态面貌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出具体要求,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不断完善,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迈进。本文以河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详细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缺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不完善的政策制度是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得出了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对于其他地区的一般启示,认为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制度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这对深化区域生态史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也对当前我国进行生态治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柳清[2](2021)在《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当前依然存在的灰霾污染、城市热岛、城市雨岛、水污染等城市病使得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供给略显不足,单纯依靠生态环境功能区保护性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资源环境底线思维开发管控作为生态空间规划顶层设计来突出生态要素保护和关键性约束略显欠缺,在有限的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未来城市生态空间如何进行优化、规划和调控,以提升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有效供给水平、确保景观生态服务高效可持续供给,进而提高服务需求群体或服务需求区的实际受益情况是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目标和方向。本文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认知生态空间结构,从服务供给区(简称SPA)和服务关联区(简称SCA)2个层面识别并解析支撑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基本特征及关联性特征,并对其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依据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及其限制因素提取,探寻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路径与空间调控模式,一方面创新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另一方面为高效服务型生态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方法。论文核心研究内容包括:首先,现状解析。通过对当前生态空间的自然本底条件、面临的景观生态服务需求及现有生态空间规划主要规划内容和技术手段分析和归纳,综合判断当前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当前生态空间规划景观生态服务供需空间错配、生态空间优化及修复任务不明确、生态空间优化及修复规划技术方法欠缺、景观生态服务有效供给水平较低,本研究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进行生态空间结构识别及优化研究,为解决上述生态空间规划不足之处提供了新方向。其次,结构识别。由景观生态服务过程及生态空间结构内涵可知,景观生态服务过程分析涉及服务供给区和服务关联区,分别对应生态空间结构中不同关键性组成部分。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基于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依据和识别方法与理论,综合运用表征模型、二元适宜性模型、加权适宜性模型及过程模型,针对不同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所支撑的不同服务过程,采取适宜的方法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各部分进行识别和提取,形成不同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基本特征进行解析,并基于生态空间结构关联性分类体系,对生态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进行解析。再次,绩效评价。通过定性分析发现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位置关系决定了区域单元所需承载的景观生态服务类型与服务需求区服务可得性,进而选取服务复合性指标和服务可得性指标,引入Hellwig模型,定量分析并验证生态空间结构各组成部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其次,基于生态空间结构各组成部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联性验证结果,构建由服务供给区和服务关联区组成的评价维度,基于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逻辑和评价基准,从自然属性和格局属性2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组合传统TOPSIS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矢量投影法与二次加权算法,建立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动态评价模型和静态评价模型,分别对不同服务类型下及综合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最后,优化调控。在自然地域分异理论、短板理论和复杂系统协同演化理论指导下,提出基于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进行优化分区;构建障碍度诊断模型定量识别各分区服务绩效主要限制因素,选择服务绩效限制因素入手,对其阻碍程度大小进行排序,依此确定各分区主要的优化路径及秩序;在此基础上,针对优化路径,分别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可实施的空间调控模式,并结合研究实际地形地貌特征和生态功能区规划成果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景观带,并与上述优化分区结果进行空间叠加,依照分区优化路径,确定不同优化分区在不同景观带内相应的空间调控模式组合及实施对象;最后制定空间调控模式实施保障性措施。论文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创新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提出了基于限制因素指引的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分区优化范式,形成了一种促进生态空间结构协同演化、服务绩效有序提升的优化秩序;在实践上,为以景观生态服务高效可持续供给为目标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提升规划编制实践工作提供规划技术支撑。

王晓英[3](2020)在《河长制实践与发展探讨 ——以安溪县河长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增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显,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保护重中之重。国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河长制。在此背景下,福建省安溪县根据国家政策要求与地方实际情况,出台并落实了安溪县河长制。本文以福建省安溪县河长制制度建设与实践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安溪县河长制实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安溪县所实施的政府主导型河长制,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的河长制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比如,权责不对等、缺乏企业参与治理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专业技术人员欠缺、流域污染源治理效果不明显、社会与公众参与度不高、宣传手段单一等等。在对比分析了福建省大田县和江苏省无锡市的河长制治理经验后,还进一步发现安溪县河长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技术手段落后,资金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在分析以上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在落实领导主体责任方面,要确立权责分明的工作机制、引入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要完善确实可行的考核监管机制;在资金物资支持方面,要建立稳步财政制度、健全价格收费机制、提升一线工作者薪酬待遇水平、加大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在综合治理方面,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开展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在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方面,要拓宽宣传力度与广度、强化社会监督和反馈、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提高公民环保素养;在创新水资源管理软路径方面,要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建立奖惩机制。总而言之,河长制的施行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安溪县要上足措施,不断完善,逐步建设河湖管理长效机制,将河长制向纵深推进。

杨建辉[4](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吴耀,赵东华,叶文瑾,岳冬梅,朱晓明[5](2019)在《小流域生态治理及修复模式的探讨》文中指出传统小流域治理方式对改善生态环境、有效解决我国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问题作出重要贡献,但更多地侧重于陆地生态系统、强调区域化治理和单技术使用,对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收效甚微。流域是一个有机整体,小流域治理应重视全流域统筹,水体生态修复和恢复是小流域治理的最后一环,对流域集蓄减灾、水源涵养、水质净化、水环境改善、健康生态系统构建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对我国小流域治理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解析,指出当前小流域治理在我国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局限性。针对现状,提出小流域治理过程中需加强多生态系统联合治理、强化水生态修复作用,探讨了小流域生态治理的总体思路、新型技术体系组成及技术发展方向。

周定财[6](2017)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市场机制转换、社会快速转型的大变革之中。在这一变革洪流中,社会不断地由单向度向多向度、价值由一元向多元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官僚制日趋式微,社会日益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经济与社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和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为先导,西方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运动,涌现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指导政府改革的理论。他们试图以上述理论为指导,以政府再造为手段来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中国也拉开了政府改革的大幕,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由此而推动我国全面进入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公共空间的拓展以及公共事务复杂性的增强,一方面是政府单一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已显得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是包括公民、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多元主体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来引导社会管理由政府单一管理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转变,以此来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问题。于是,协同治理应运而生。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战略任务,并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16字”的社会管理格局,并进一步指出要“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从而在制度建设层面上规范化地推进协同治理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原有“16字”社会管理格局基础上,重视“法治保障”建设,从而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实现为研究目标,以后工业社会为研究背景,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践形态、协同困境、生成机理、域外经验借鉴、具体协同路径为叙事脉络,通过规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多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论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阐释。在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和“协同治理”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问题及协同治理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解释力。同时分析了本文研究的四大理论基础,即系统论和协同论、治理理论、“巧匠”理论、整体性政府和无缝隙政府理论。其次,阐述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形态。府际协同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的“方向盘”和“发动机”,属于政府治理的内聚性要求,有利于提升基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治理能力,透过治理过程的协同加强沟通、提高信任并发展更为多样优质的备选治理工具。基层政府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协同是基层政府治理在体制内有效协同的基础上进行的外向性拓展,属于跨域协同,是对府际协同的有效补充,有利于很好地解决当下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社会公共问题。再次,阐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及生成机理。从主体地位不等、协同动力不足、权责关系不明、拥有权力不均四个方面分析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上述困境的产生原因,其中协同惰性是困境生成的客观因素,信任阙如是困境生成的主观因素,机制缺失是困境生成的动态因素,制度滞后是困境生成的静态因素。最后,阐述域外协同治理的经验启示及我国加强基层协同治理的具体路径。英国、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协同治理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制、机制、制度乃至法律,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借鉴域外协同治理经验,可以从协同平台、协同主体、协同机制、协同方式和协同环境五个方面来推进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协同治理。

张志勇[7](2016)在《山西民营水土保持发展历程及深化发展对策》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初,以苗混瞒承包治理新尧沟小流域为标志,民营水土保持正式走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征程。历经30多年改革发展,民营水土保持已成为山西水土流失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已发展民营水土保持治理开发户30万户,累计投入治理资金约35亿元,治理开发"四荒"8 100 km2,为加快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民营水土保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创优投资环境,切实保护民营水保的合法利益。

邹星[8](2016)在《张山营生态清洁小流域诊断分析与措施配置》文中提出我国水资源问题由来已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达不到世界人均水平,同时我国也是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成为当务之急。多年来水土保持工作者在不断地摸索实践中总结经验,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全面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更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一步。北京山区作为首都的第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是主要的水源涵养和水源供给地,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北京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更是刻不容缓。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小流域为例,采取资料文献收集、野外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数据分析处理的方法,全面了解张山营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土地利用状况、水质水量状况、人居环境状况、河流沟道状况以及水土流失及防治状况等。通过Arcgis、AutoCAD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张山营小流域防洪安全、水资源、土地资源、人居环境、水土流失及防治、社会经济发展及小流域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分析。认识到小流域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在污染防控、沟道水文形态、防洪、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防治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制定合理的规划目标。结合规划目标进行“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护区”的三区划分,分区域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配置,“生态修复区”主要采取封禁治理措施;“生态治理区”主要针对村庄人居环境改善和区域经济发展采取相应的措施配置;“生态保护区”主要针对沟道防洪安全以及蔡家河生态环境保护及改善配置相关措施;同时提出小流域管护措施保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严格实施。最后进行生态、经济、社会以及综合减污效益等方面的效益预测,以此完成对张山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规划。

王璇[9](2016)在《潍坊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与探讨》文中认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水生态文明的发展。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充当着重要角色,既是生态文明发展建设中不可替代的载体,也是彰显发展成果的显着标志。水生态文明,是遵循人水和谐理念,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各项水事活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水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人类在各项涉水事务中都要遵循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的原则,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满足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等文化的良性发展需求,进而保障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水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志,直接地反映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水和谐共存关系的进步程度。水生态文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潍坊市是山东省的经济强市、水利大市和旅游文化名市,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恶化、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仍是制约潍坊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积极研究探索开展水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对加强水资源管理、规范涉水行为、促进经济转型、推动水利改革、建设美丽潍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统筹解决目前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恶化和水环境污染三大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二是有利于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实现人水和谐发展;三是有助于实现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优化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支撑;四是水生态文明文化的宣传普及,将会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本文在全面调查分析潍坊市自然地理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潍坊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方法、现状存在问题、建设思路及措施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合“生态潍坊、幸福潍坊、文明潍坊”的建设,提出了潍坊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布局;阐述了潍坊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景观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等五大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和规划任务,提出了潍坊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为潍坊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提供了借鉴。潍坊水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将作为潍坊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先行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树立标杆,对推动全市乃至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凌剑峰[10](2016)在《太湖流域水污染可持续治理障碍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太湖流域是我国十大重点流域之一,其治污历史是我国流域治理的典型样本,是我国流域治理历史的一个缩影,充分反映了我国逐步深化认识流域治理的进程。目前学界关于太湖治污的研究集中于其污染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治理策略及治理绩效评估等几个方面。就理论选择而言,目前太湖流域治理的研究主要以产权理论、博弈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等理论为主。随着复杂性科学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运用,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复杂性科学从不同侧面和维度为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本研究将太湖流域治理看作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通过对太湖治污历史的回顾,发现太湖治污中存在明显的“短期效果显着,长期效果不显”现象,太湖流域水污染可持续治理是太湖治污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借用约翰?H?霍兰所提出的“粘着”模型中“选择性粘着—交互域—自由主体”三位一体的概念工具和理论思路,认为:“选择性粘着”机制描述了单个主体生长形成多主体聚集体的过程;“交互域机制”明确了各主体在复杂环境中的交互边界并解决了主体间跨域交互的问题;“自由主体”机制描述了系统内外部交互以及系统内主体新城代谢的规则。本研究以2000年和2007年两次太湖“蓝藻事件”,将太湖治污的历史划分成“零点行动”后的“行政执法”阶段;2000年“蓝藻事件”后的“工程技术”治理阶段;2007年“蓝藻事件”以来的“综合治理”阶段。通过分析本研究认为影响太湖流域可持续治理的障碍主要有太湖流域内产业同质化;太湖流域治理结构碎片化;社会组织、公众、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参与边缘化等三个方面。通过深层次分析发现“条块分割”的治理结构、地方政府间的恶性行政竞争和运动式的治理模式是影响太湖流域不可持续治理的深层原因。最后,本研究认为要实现太湖流域可持续治理首先要实现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的有机融合;其次是加快完善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再次是探索建立“斜向”层次的协调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共治格局。

二、持续不断地推进小流域治理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持续不断地推进小流域治理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一)河套地区的生态概况
        1.地形地貌
        2.气候
        3.水资源
    (二)主要生态问题
        1.土地沙漠化
        2.土壤盐碱化
        3.环境污染加剧
        4.水土流失加剧
    (三)生态问题的成因
        1.脆弱的生态环境
        2.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的缺失
        4.不完善的政策制度因素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成就
    (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起步阶段(1949—1978)
        1.多措并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发展林业,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3.兴修水利,治理土地盐碱化
        4.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发展阶段(1978—2012)
        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3.完善水利配套工程
        4.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示范工程
    (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完善阶段(2012—2021)
        1.完善地方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2.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
        3.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相结合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成就
        1.土地沙漠化趋势被遏制
        2.土地盐碱化程度减轻
        3.环境状况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4.探索形成产业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模式
四、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启示
    (一)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
        1.人是生态问题出现的核心原因
        2.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体
        3.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最终受益者
    (二)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
        1.不合理的政策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政策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决定性因素
        3.政策是弥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三)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
        1.制度建设不完善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制度建设是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效率的保障
        3.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四)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
        1.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2.科技进步缓解了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3.科技进步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
        1.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
        2.“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多主体共同推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2)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1.4 地区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空间尺度界定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理论方法与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生态服务
        2.1.2 景观生态过程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
        2.1.3 生态空间与生态空间结构
    2.2 基于景观生态服务分类的生态空间类型划分
        2.2.1 景观生态服务类型划分依据
        2.2.2 景观生态服务分类
        2.2.3 生态空间类型划分
    2.3 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依据与方法
        2.3.1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
        2.3.2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关联性分类体系
        2.3.3 景观生态服务过程与生态空间结构关系
        2.3.4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方法与理论模型
    2.4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框架
        2.4.1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逻辑
        2.4.2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基准
        2.4.3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数学理论模型
    2.5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内涵及优化范式
        2.5.1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内涵
        2.5.2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现状解析
    3.1 济南市生态空间数据库的搭建
        3.1.1 数据类型及来源
        3.1.2 基础数据预处理方法
    3.2 济南市生态空间自然本底要素空间特征概况
        3.2.1 地形要素空间特征
        3.2.2 气候要素空间特征
        3.2.3 水文要素空间特征
        3.2.4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要素空间特征
        3.2.5 自然文化要素空间特征
    3.3 济南市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需求分析
        3.3.1 气体调节与气候调节服务需求
        3.3.2 水文调节服务需求
        3.3.3 土壤保持服务需求
        3.3.4 生境服务需求
        3.3.5 生态文化服务需求
    3.4 现有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与解析
    4.1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原则
        4.1.1 总体原则
        4.1.2 个别原则
    4.2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2.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4.3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部分基本特征
        4.3.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3.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4.4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部分关联性特征
        4.4.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4.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
    5.1 结构与服务绩效之间关联性验证
        5.1.1 关联性验证方法
        5.1.2 关联性验证结果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评价指标选取
        5.2.2 评价指标内涵及量化方法
    5.3 评价模型构建
        5.3.1 动态评价模型
        5.3.2 静态评价模型
    5.4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解析
        5.4.1 不同服务类型下服务绩效解析
        5.4.2 综合服务类型下服务绩效解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调控
    6.1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原则
        6.1.1 服务供给多样性与协同性原则
        6.1.2 局部差异性与整体共轭性原则
        6.1.3 前瞻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6.2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分区
        6.2.1 二级优化分区结构及类型
        6.2.2 二级优化分区方法及技术流程
        6.2.3 二级优化分区划定结果
    6.3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路径提取
        6.3.1 优化路径提取方法及技术路线
        6.3.2 服务绩效限制因素锚定结果
        6.3.3 不同优化分区优化路径提取结果
    6.4 优化路径空间调控模式及实施策略
        6.4.1 优化路径空间调控模式
        6.4.2 空间调控模式实施方法
        6.4.3 空间调控模式实施保障性措施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河长制实践与发展探讨 ——以安溪县河长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局限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研究局限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江河治理实践与研究
    2.2 我国河长制的由来及现状
        2.2.1 我国河长制的由来
        2.2.2 我国河长制的现状
    2.3 河长制的相关研究
    2.4 河长制的理论基础
        2.4.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2.4.2 水资源有效利用理论
        2.4.3 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3章 安溪县河长制的现状及取得成效
    3.1 安溪县河长制现状
        3.1.1 安溪县河长制的管理建设
        3.1.2 安溪县河长制的制度建设
        3.1.3 安溪县流域主要面源污染物情况
    3.2 安溪县河长制取得的成效
        3.2.1 水质方面
        3.2.2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方面
        3.2.3 水污染防治方面
        3.2.4 水生态修复方面
        3.2.5 河湖管理保护监管方面
        3.2.6 宣传方面
        3.2.7 安溪县河长制的特色做法
第4章 安溪县河长制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4.1 安溪县河长制存在的不足
        4.1.1 工作积极性较低,行政任务繁多
        4.1.2 各方面资金投入不足
        4.1.3 人员数量质量仍需加强
        4.1.4 各方面水污染、水环境治理有待提升
        4.1.5 宣传教育需要更加深入
        4.1.6 水资源软路径缺乏
    4.2 原因分析
第5章 安溪县河长制与我国其他典型地区河长制比较分析
    5.1 无锡市河长制实施的措施与成效
        5.1.1 无锡市河长制实践的政策支持
        5.1.2 无锡市河长制实践的技术支持
        5.1.3 无锡市河长制实践的社会支持
    5.2 福建省大田县的河长制实践
        5.2.1 大田县的环境、行政和产业特点
        5.2.2 大田县河长制的治理策略
        5.2.3 大田县推行河长制的成效
    5.3 安溪县河长制与其他典型地区河长制的对比分析
第6章 对策建议
    6.1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落实领导主体责任
    6.2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6.3 提升专业水平和素质,抓好河长制队伍建设
    6.4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水环境保护管理
    6.5 加大社会公众监督,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模式
    6.6 创新水资源管理软路径,完善环境保护标准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小流域生态治理及修复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内小流域治理现状及问题
2 小流域生态修复新型技术体系
3 小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
4 小流域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
5 小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建议
6 结语

(6)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关于主题的审视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由来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协同治理研究回眸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审视
        三、总体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二、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点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小结
第一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与协同治理的相关性…_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一、核心概念之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二、核心概念之二:协同治理
        三、协同治理模式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解释力
    第二节 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及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一、基层社会管理出现的新形势
        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第三节 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的主导地位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多元治理主体
        二、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基层政府的角色定位
        三、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阐释
    第一节 系统论与协同论
        一、系统论
        二、协同论
    第二节 治理理论
        一、治理的一般理论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三、网络治理理论
    第三节 “巧匠”理论
        一、“巧匠”理论的提出及其阐释
        二、“巧匠理论”中的跨部门合作思想
    第四节 无缝隙政府和整体性政府理论
        一、无缝隙政府理论
        二、整体性治理与整体性政府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 政政互助:府际协同治理
        一、府际协同治理述要
        二、府际间纵向协同、横向协同与斜向协同
        三、“金寨驻吴江工作站”的协同机制及其借鉴
    第二节 政社互动:政府与社区的协同治理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与社区
        二、基层协同治理中政府与社区关系的重塑
        三、苏州青剑湖社区治理中“政社互动”的启示与借鉴
    第三节 政企互通: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治理
        一、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及其演进
        二、政府与企业协同治理的现实根源与方式选择
        三、昆山政府与台商合作的策略及其成效
    第四节 政会互融: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
        一、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的必然性及其方式
        二、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的功能阻滞与关系重塑
        三、张家港市“新市民共进协会”的实践及其启示
    第五节 政民互连:政府与公民的协同治理
        一、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定位
        二、政府与公民协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关系重塑
        三、苏州市“警民恳谈”的措施及其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及生成机理
    第一节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解析
        一、主体地位不等动摇协同结构
        二、协同动力不足制约协同行为
        三、权责关系不明扰乱协同秩序
        四、拥有权力不均影响协同效果
    第二节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困境的生成机理
        一、协同惰性:困境生成的客观因素
        二、信度阙如:困境生成的主观因素
        三、机制缺失:困境生成的动态因素
        四、制度滞后:困境生成的静态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域外协同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二、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第二节 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二、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第三节 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二、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第四节 台湾地区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一、台湾地区协同治理的基本经验
        二、台湾地区协同治理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路径思考
    第一节 构建协同治理的基础平台
        一、网络整合:信息监测中心和办公平台的建立
        二、组织架构: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协调机构的建设
        三、制度建设:打造多元主体协同行为的规范化平台
    第二节 培育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
        一、树立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理念
        二、改变基层政府的管理方式
        三、提升协同主体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节 完善协同治理的相关机制
        一、重视协同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二、建立各方治理主体间的信任机制
        三、建立相关主体协同治理的激励机制
        四、健全治理主体间协同的监督机制
    第四节 创新协同治理的工作方式
        一、完善公民参与,实现工作方式的民主化创新
        二、变革工作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
        三、综合运用治理工具,推进协同方式的完善和创新
    第五节 改善协同治理的外部环境
        一、营造跨部门协同和跨组织协同的文化氛围
        二、改善基层协同治理的法治环境
    本章小结
结论: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有效性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山西民营水土保持发展历程及深化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民营水保发展历程
    1.1 户包治理应时而生
    1.2“四荒”拍卖深入推进
    1.3 大户治理不断拓展
2 深化民营水保发展的对策
    2.1 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2.2 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
    2.3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2.4 切实保护民营水保合法利益

(8)张山营生态清洁小流域诊断分析与措施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概述
        1.2.1 小流域相关概念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1.2.3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3 小流域概况
    3.1 自然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象条件
        3.1.4 土壤、植被
    3.2 社会经济情况
    3.3 土地利用状况
    3.4 小流域水质水量状况
    3.6 小流域沟(河)道状况
    3.7 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
        3.7.1 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3.7.2 已取得的水土保持成就
4 小流域系统诊断
    4.1 小流域功能主导定位
    4.2 流域防洪安全诊断
        4.2.1 龙聚山庄村北沟道
        4.2.2 下阪泉村北沟道
        4.2.3 玉皇庙村北沟道
        4.2.4 丁家堡村北沟道
    4.3 小流域水资源诊断
    4.4 小流域土地资源诊断
    4.5 人居环境维护需求
        4.5.1 小流域污水问题
        4.5.2 小流域垃圾问题
        4.5.3 小流域村庄环境问题
        4.5.4 岩体裸露问题
        4.5.5 挖沙沟边坡防护问题
    4.6 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防治目标诊断
        4.6.1 水土流失危害
        4.6.2 水土保持目标
    4.7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诊断
    4.8 小流域管理状况诊断
5 小流域规划总体布局
    5.1 小流域规划目标
        5.1.1 规划原则
        5.1.2 规划目标
    5.2 小流域“三区”划分
        5.2.1 划分原则
        5.2.2 分区结果
    5.3 小流域规划措施总体布局
        5.3.1 生态修复区
        5.3.2 生态治理区
        5.3.3 生态保护区
6 小流域规划措施配置
    6.1 生态修复区措施配置
        6.1.1 封禁位置及规模
        6.1.2 封禁标牌
        6.1.3 铁丝网护栏
    6.2 生态治理区措施配置
        6.2.1 主干道绿化
        6.2.2 休闲场地
        6.2.3 西羊坊村北挡墙防护
        6.2.4 龙聚山庄东北坡改平生态砖护坡
        6.2.5 挖沙坑边坡防护
        6.2.6 垃圾处理
        6.2.7 田间生产路
        6.2.8 观光采摘园
        6.2.9 化肥控制措施
    6.3 生态保护区措施配置
        6.3.1 龙聚山庄村北典型排洪沟修建
        6.3.2 下板泉村东典型排洪沟修建
        6.3.3 玉皇庙村西典型排洪沟修建
        6.3.4 丁家堡北典型排洪沟修建
        6.3.5 沟道清理
        6.3.6 蔡家河保护措施
    6.4 小流域管护措施
        6.4.1 小流域管护标准
        6.4.2 小流域管护主体与职责
7 小流域规划效益预测
    7.1 生态效益
    7.2 经济效益
    7.3 社会效益
    7.4 综合减污效益
8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9)潍坊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潍坊市基本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动植物资源
        2.1.4 气象水文
        2.1.5 河流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潍坊市水生态文明现状评估与问题分析
    3.1 自然禀赋分析
        3.1.1 自然禀赋分析
        3.1.2 水资源禀赋分析
    3.2 社会经济发展布局分析
    3.3 水生态文明现状分析
        3.3.1 水资源优化配置现状
        3.3.2 水生态环境现状
        3.3.3 水景观文化现状
        3.3.4 防洪(潮)减灾工程现状
        3.3.5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3.3.6 水利管理现状
    3.4 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有待加强
        3.4.2 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亟待提升
        3.4.3 防洪(潮)减灾方面仍存薄弱环节
        3.4.4 用水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4.5 水景观文化品牌形象有待进一步挖掘
        3.4.6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
        3.4.7 水生态文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5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5.1 优势
        3.5.2 劣势
        3.5.3 机遇
        3.5.4 挑战
第四章 思路、目标与总体布局
    4.1 指导思想
    4.2 建设思路
        4.2.1 总体建设思路
        4.2.2 分区建设思路
    4.3 建设目标
        4.3.1 总体目标
        4.3.2 指标评价体系
    4.4 总体布局
    4.5 主要任务
第五章 水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体系建设
    5.1 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建设
        5.1.1 基本思路
        5.1.2 水源工程
        5.1.3 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5.1.4 高效节水工程
        5.1.5 雨洪资源利用工程
        5.1.6 非常规水利用措施
    5.2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建设
        5.2.1 基本思路
        5.2.2 水污染防治工程
        5.2.3 生态湿地工程
        5.2.4 地下水漏斗区治理工程
        5.2.5 海咸水入侵区治理工程
        5.2.6 水源地保护工程
        5.2.7 水土保持工程
    5.3 水景观文化体系建设
        5.3.1 基本思路
        5.3.2 水利风景区建设
        5.3.3 滨水景观带建设
        5.3.4 水文化弘扬措施
    5.4 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5.4.1 基本思路
        5.4.2 重点河道治理工程
        5.4.3 防潮堤工程
    5.5 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体系建设
        5.5.1 基本思路
        5.5.2 主要措施
    5.6 水生态文明管理体系建设
        5.6.1 基本思路
        5.6.2 主要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0)太湖流域水污染可持续治理障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流域治理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现状
        1.2.3 国外流域治理相关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概念定义、理论介绍及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操作性定义
        2.1.1 流域治理
        2.1.2 复杂粘着
        2.1.3 可持续治理
    2.2 基础理论介绍
        2.2.1 公共治理理论
        2.2.2“复杂粘着”模型
    2.3 分析框架构建
3 太湖流域水污染及其治理概况
    3.1 太湖流域水污染概况
    3.2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概况
        3.2.1 “零点行动”后太湖治污:行政执法
        3.2.2 “00年蓝藻”事件后太湖治污:工程技术
        3.2.3 “07年蓝藻”事件后太湖治污:综合治理
4 影响太湖流域水污染可持续治理的障碍及原因
    4.1 影响太湖流域水污染可持续治理的障碍
        4.1.1 太湖流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
        4.1.2 太湖流域治理结构碎片化
        4.1.3 社会组织、公众、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参与边缘化
    4.2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不可持续的原因
        4.2.1“条块分割”的治理结构
        4.2.2 地方政府间的恶性行政竞争
        4.2.3 运动式的治理模式
5 太湖流域水污染可持续治理的策略选择
    5.1 促进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的有机融合
    5.2 加快完善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
    5.3 建立“斜向”层次的协调机制
    5.4 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共治格局
6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持续不断地推进小流域治理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D]. 王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D]. 柳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河长制实践与发展探讨 ——以安溪县河长制为例[D]. 王晓英. 集美大学, 2020(08)
  •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小流域生态治理及修复模式的探讨[A]. 吴耀,赵东华,叶文瑾,岳冬梅,朱晓明.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论坛论文集(三), 2019
  • [6]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D]. 周定财. 苏州大学, 2017(06)
  • [7]山西民营水土保持发展历程及深化发展对策[J]. 张志勇. 中国水土保持, 2016(10)
  • [8]张山营生态清洁小流域诊断分析与措施配置[D]. 邹星.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9)
  • [9]潍坊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与探讨[D]. 王璇. 山东大学, 2016(02)
  • [10]太湖流域水污染可持续治理障碍与对策研究[D]. 凌剑峰. 重庆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持续推进小流域管理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