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

花岗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

一、花岗岩石材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谭婉玉[1](2019)在《湖南郴州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区天然辐射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本底辐射是公众接受总辐射的最大来源,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地质背景下(如花岗岩地区、放射性元素成矿区)形成的天然高本底辐射区。辐射照射可以导致各种健康危害,严重的可引起致死性癌症、畸变和遗传效应等。因此天然辐射环境的研究关系到普通公众的生活和健康问题,特别是开展潜在的高本底辐射区的天然辐射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南郴州柿竹园W-Sn-Bi-Mo多金属成矿区这一世界闻名的超大型矿集区为范例,开展土壤放射性核素与γ辐射、生活用水和室内外空气中氡照射等主要天然辐射环境的研究,评价天然辐射环境对居民的健康风险。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测量和分析了柿竹园地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32Th和40K的含量水平、饮用地下水氡浓度和室内外空气中氡浓度,研究地面γ辐射、生活用水和吸入室内外空气中氡所致居民的年有效剂量和所致人体不同器官或组织的年有效剂量。该区土壤中238U、232Th和40K的平均含量、地面γ辐射吸收剂量率和地面γ辐射年均有效剂量均显着高于世界和中国平均值。生活用地下水氡浓度平均值为10.47 Bq L-1,生活用水所致居民的年有效剂量和对人体不同器官或组织的年有效剂量均比较低,该区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总体是安全的。该区室内、外空气中氡浓度显着高于世界和中国的室内与室外的平均氡浓度,吸入室内、室外空气中氡所致居民的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14.39mSv y-1,为世界平均值的5.2倍,超过了ICRP建议的限值。(2)柿竹园地区具有较高的土壤氡浓度和氡析出率。区土壤氡浓度的分布范围在167-97680Bqm-3,平均值为7509±11946Bqm-3,均高于世界和中国土壤氡浓度平均值。氡析出率,其范围在0.016-0.729Bq m-2 s-1,平均值为0.072Bq m-2 s-1,为世界土壤氡析出率平均值的4.5倍。土壤氡浓度和氡析出率与室内、外空气氡浓度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土壤中氡是空气中氡的最重要来源,高的土壤氡浓度和氡析出率导致了该区高的空气氡浓度。(3)应用分形理论和现场实验研究了土壤分形结构对氡的扩散行为的影响,建立了土壤氡析出的分形模型。与现场氡析出率的实测值的比较验证表明所建立的分形模型是可靠的。(4)柿竹园地区居民接受的室内、外空气中氡的吸入、水的食入和地面γ外辐射等天然辐射所产生的总年有效剂量的范围为11.55-18.15mSv y-1,平均值为15.51 mSv y-1,属于中等高天然辐射本底区。其中以室内空气氡的吸入所致剂量贡献最大,占总剂量的85.62%,其次为室外空气氡的吸入和地面γ外照射,分布占7.16%和7.09%;最小为水中氡的食入,仅占0.13%。天然辐射的主要来源为室内空气中的氡,这也是该区辐射防护的重点。(5)应用终身危险概率模型和室内氡致肺癌的相对危险模型研究了柿竹园地区不同来源的天然辐射剂量及总辐射剂量所致居民癌症和遗传效应的终身危险概率以及肺癌的相对危险。该地区居民具有较高的癌症和遗传效应的终身危险概率以及肺癌的相对危险,终身危险概率的平均值为6.24%,肺癌相对危险为1.19。危险的主要辐射来源为室内空气中的氡,占比85.62%。(6)分析了地质和成矿作用与天然辐射环境的关系。中生代岩浆活动和W-Sn-Bi-Mo多金属的热液成矿作用导致了该地区岩石和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32Th、40K背景含量的明显增高,从而在该区形成了238U、232Th、40K的高本底区。岩石和土壤中高的U本底导致该区土壤氡浓度和氡析出率的增高,使得地下水和室内外空气中氡浓度增高,在该区形成了中等高天然辐射本底区。受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强度的差异影响,区内不同村庄辐射环境又存在明显差异。(7)针对该区天然辐射的特征,从土壤作建筑材料、地基选择、房屋建筑工程措施、降低水中氡含量、室内降低氡浓度等方面提出了辐射防护的措施和建议。

黄敏,吴开兴,王永航,王军,宁金宝,徐羽辉,马倩芳[2](2020)在《母岩高铀离子型稀土矿采区的放射性污染风险浅析》文中提出铀与稀土元素同属大离子亲石元素,尤其与钇组稀土关系更密切,因此南岭高铀花岗岩往往同时是铀和离子型重稀土矿床的成矿母岩。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高铀花岗岩中的铀主要以原生铀的形式存在于晶质铀矿中,在强烈风化过程中大部分发生活化转移,而采矿活动对此有显着促进作用;国外众多含铀湿地的发现及其研究资料表明,山区湿地是铀的"高效过滤器"和"沉淀池",花岗岩风化转移到水体中的微量铀经长期累积,可在湿地富有机质土壤和沉积物中富集至(3000~4000)×10-6,而采矿和农垦活动可将湿地经几千年累积富集起来的铀释放到居民的生活环境中,因而被视为是一种环境风险。因此建议加强母岩高铀离子型稀土矿区的湿地放射性调查和环境保护,以保障湿地对重金属的天然过滤功能,避免湿地束缚铀的释放,这对保护矿区水质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陆小军,何林锋,忻智炜[3](2019)在《利用手持式γ核素识别仪快速检测石材中γ放射性核素含量》文中研究说明提出一种利用手持式γ核素识别仪快速测量石材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借助低本底HPGeγ谱仪,运用能谱分析法确定手持式核素识别仪对226Ra、232Th、40K含量的刻度系数参考值;然后使用手持式γ核素识别仪测量石材中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利用经过刻度系数参考值修正后的测量结果,估算出石材中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结果与低本底HPGeγ能谱仪分析结果的最大偏差为25. 1%(CRa)、-27. 2%(CTh)、-15. 2%(CK),可适用于快速无损的检测石材样品γ放射性比活度,以及快速估算装饰石材所致的外照射剂量。

王永航[4](2019)在《南岭高铀花岗岩体中铀的表生活化及其环境风险研究 ——以赣县大埠稀土矿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铀兼具放射性和化学毒性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天然污染物之一。花岗岩是自然界中U、Th等放射性核素的主要载体,其U、Th含量远高于其他常见的岩石类型。众多的研究表明,花岗岩在强烈风化过程中,其中的U大部分发生了活化转移。国外有研究表明富有机质土壤和沉积物对铀具有累积富集效应,使富有机质土壤或湿地沉积物中的铀含量可高达0.3%-0.4%,被解释为是一种环境风险,而其U源被认为主要来自花岗质岩石的风化作用。我国南岭地区是华南大花岗岩省的中心,也因此造就了世界闻名的南岭钨-稀土-铀多金属成矿带,区内发育大量的高铀(>9×10-6)花岗岩体及相关铀矿床;而另一些高铀岩体大面积暴露地表,并发育离子型稀土矿床,江西赣县大埠岩体即为其代表。迄今为止,对南岭地区大面积暴露地表的高铀花岗岩体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缺乏专门研究。论文在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南岭高铀花岗岩体中铀的表生活化及其环境风险研究——以赣县大埠稀土矿床为例(项目编号:GJJ160595)”等项目的资助下,以大埠离子型稀土矿(姜窝子矿块)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系统采集花岗岩基岩、半风化岩、全风化岩、堆浸场冲刷沉积物、地表水及其沉积物、以及稻米等样品,采用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及迁移组分质量平衡研究方法,研究花岗岩风化过程中铀迁移转化的规律、机制及归宿,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与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大埠稀土矿区放射性核素(238U和232Th)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估,对揭示南岭高铀花岗岩体在自然和人为(采矿)条件下发生铀迁移转化的规律和机制及其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赣县大埠含稀土花岗岩体U平均含量高达21.6×10-6,Th/U比值为1.35(n=25),属典型的高铀岩体(U>9×10-6,Th/U<3);(2)全风化花岗岩相对基岩U质量变化率平均为-64.37,表明大部分(近2/3)的铀发生了活化转移,但并没有发现U在风化壳底层土壤和沟谷土壤/沉积物中累积富集的现象,因此我们认为从花岗岩风化作用中活化转移出来的铀,可能主要呈铀酰络阳离子(UO22+)形态被大气降水淋溶汇入了河流之中;(3)源自堆浸场的冲积物的U、Th平均含量分别为11.6×10-6和33.1×10-6,显着高于全风化花岗岩的U、Th平均含量(分别为9.14×10-6和26.9×10-6)和未受开采影响的土壤/沉积物的U、Th平均含量(分别为8.21×10-6和20.4×10-6);单因子指数法与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也反映堆浸场附近土壤或沉积物受到轻度放射性污染;这些都表明离子型稀土开采在放射性污染方面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显着的;(4)水稻土U平均含量高达8.09×10-6,约为江西土壤背景值2倍,甚至明显高于江西某铀矿含矿未采区水稻土U含量,表明高铀花岗岩对土壤U背景的影响是显着的;(5)稻米的U含量(3.80×10-9-47.0×10-6,平均21.4×10-9),是江西省大米U含量背景值的32倍,是江西某铀矿区稻米的11倍,可能存在食用安全问题;但稻米样本数较少(5件),分析结果未经进一步核实,建议对大埠岩体周边产出的稻米做进一步的食用安全评价。

毕征峰[5](2018)在《五莲县中东部地区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五莲县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分析了该区环境的放射性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调查区内天然放射性本底中,γ辐射剂量率背景值为80.0n Gy/h,公众照射所致居民平均年有效剂量为0.46m Sv。天然辐射高本底区域主要表现为岩石(土壤)γ剂量率和232Th核素含量异常特征,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和含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调查区内供水水源、河流及民用水井中水体的放射性核素浓度值均较低,水源安全。

洪加标[6](2017)在《某铀尾矿库周边环境土壤和地表水放射性水平测量与健康风险评价》文中提出铀尾矿砂属于低比活度放射性物质,但由于废物量庞大,放射性核素种类多,毒性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长期潜在的威胁。铀尾矿库周边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与研究对铀尾矿库生态环境保护、水冶厂环境污染治理和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以某铀尾矿库周边水和土壤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放射性比活度测量法,测量土壤总α和总β放射性比活度、土壤和地表水238U、226Ra、232Th和40K等天然放射性含量。绘制土壤和地表水放射性核素含量随监测位置变化图,分析土壤和地表水放射性核素含量的分布特征。使用外照射吸收剂量估算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铀尾矿库周边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调查区域的研究结果如下:1、铀尾矿库和山南水冶厂周边土壤238U、226Ra、232Th和40K含量大小顺序分别为:226Ra>238U>40K>232Th和238U>226Ra>40K>232Th。放射性核素含量在不同位置差别较大。总α、总β、238U和226Ra含量,距铀尾矿库由近及远减弱明显,居民区土壤总α、总β、238U、226Ra和232Th放射性已达到环境本底水平,40K含量略高于环境本底水平,说明铀尾矿库堤坝有效防止放射性废物对库区居民的影响。2、铀尾矿库和山南水冶厂周边地表水238U、226Ra和232Th含量大小随取样断面变化规律相同:污染源头>控制断面>削减断面>环境本底值,距铀水冶厂由近及远,核素含量减弱明显。40K含量先减小后增大。居民区地表水238U、226Ra、232Th和40K含量高于抚州市环境本底值。3、铀尾矿库堤坝土壤有效当量剂量平均值为0.35mSv/a,不影响工作人员健康。居民生活区土壤有效当量剂量平均值为0.84 mSv/a,说明库区居民区土壤不影响居民健康和生产。4、山南水冶厂和铀尾矿库周边地表水自然稀释后,内梅罗综合指数为II级,对库区居民健康和生产无放射性危害。

王志煌[7](2017)在《新疆某县装饰石材放射性水平调查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解新疆某县生产的装饰石材的放射性水平状况,分析对广大使用者的辐射影响。文章通过对筛选出的9家石材企业开展调查取样,进行了样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监测,并估算了公众年附加有效剂量。结果表明:8家企业石材产品属于A类装饰装修材料,1家企业部分石材产品超过A类装饰装修材料要求,需按照国家标准使用;用于室内装饰装修的产品估算结果显示,大部分产品所致居民年附加有效剂量低于环境本底,石材产品所致居民受到最大年附加有效剂量为0.28 m Sv,低于国家标准1 m Sv的要求。

熊厚华,陈志远,曾正魁,杜纪富,胡永红,刘宏章,陈圣江[8](2017)在《咸宁市瓷砖内放射性水平测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确认咸宁市销售的瓷砖是否存在放射性超标,对咸宁市9种品牌瓷砖共27个样品进行了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测量,采用BH1324 F型环境γ低本底谱仪,详细测量其中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及计算各自内、外照射指数。结果显示,所测瓷砖中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范围分别为:65.05-204.64Bq/kg、59.56-279.19Bq/kg、495.40-1398.87Bq/kg;内照指数为:0.42-0.93,外照指数为:0.71-0.97。对照国家相关规定,所测的瓷砖内放射性水平均在允许的限值范围内,且属A类建材,市民可以放心使用。

侯强[9](2016)在《黄帝陵及周边地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由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α、β、γ等射线引起的电离辐射无处不在,辐射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对人体造成很大损害,以服务长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目的,运用测量地面伽玛照射量率、地表伽玛吸收剂量率、地面伽玛能谱测量等手段;土壤、岩石、水体、空气的放射性调查。通过数据分析评价天然放射性物质对黄陵县境内环境,尤其是沮河流域水环境的影响及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关系;划分放射性高背景区和主要辐射源区;提出辐射防护和控制措施及辐射污染的治理方案与建议。为城市规划、经济、农业开发部署提供可靠的基础天然放射性环境调查评价资料。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1.研究表明区内地表环境γ辐射以正常场分布为主。确定了黄陵县境内地表天然辐射本底值为85.90 nGy/h,属于正常天然本底范围。2.确定了黄帝陵及周边地区土壤、岩石放射性核素铀、钍、钾分布均为正常本底水平。县城及各乡镇地面伽玛能谱测量结果属于正常水平,黄帝陵景区的钍、钾含量较高与路面及广场使用花岗岩材料有关,仍小于标准限值。3.区内地表河水及民用水源放射性核素浓度均处于低正常浓度水平。4.区内生物体核素天然放射性水平均属于正常本底水平。5.黄陵地区各乡镇及文物景区环境空气中氡浓度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总体分布呈梁峁丘陵区较高,塬上稍低的趋势,总体变化不大。6.确定研究区居民天然贯穿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69mSv,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高于世界均值,但属于正常水平。7.建立了黄帝陵及周边地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信息系统。

黄超云,王海鹏,樊启慧[10](2016)在《拉萨市天然石材放射性水平调查》文中提出目的对拉萨市天然石材进行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了解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范围及使用限制。方法对拉萨市各天然石材矿区进行辐射监测和调查取样,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内、外照射指数,并根据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进行分类。结果拉萨市天然石材样品中40K、226Ra、232Th和238U比活度均值分别为912、59.0、77.1和64.4Bq/kg样品内、外照射指数均<1。结论本次调查的拉萨市产天然石材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作为建筑主体材料及A类装饰装修材料。

二、花岗岩石材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岗岩石材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郴州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区天然辐射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中放射性水平和地面伽玛辐射外照射剂量研究
        1.2.2 水中氡浓度及辐射剂量研究
        1.2.3 空气中氡浓度、来源和辐射剂量研究
        1.2.4 土壤中氡浓度及释放机理研究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3.4 主要创新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矿产资源
    2.3 地质构造和岩石特征
    2.4 水文地质特征
第3章 土壤天然放射性水平和辐射环境评价
    3.1 地面γ测量方法
    3.2 土壤中~(238)U、~(232)Th和~(40)K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3.3 土壤辐射危害评价
        3.3.1 辐射危害指数的计算方法
        3.3.2 土壤辐射危害评价
    3.4 陆地γ辐射外照射剂量评价
        3.4.1 γ辐射吸收剂量率和年有效剂量的计算方法
        3.4.2 吸收剂量率的分布特征
        3.4.3 地面γ辐射年有效剂量的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和空气中氡浓度及辐射剂量研究
    4.1 水和空气中氡浓度测量方法
        4.1.1 水样的采集和水中氡浓度测量方法
        4.1.2 空气中氡浓度测量方法
    4.2 水中氡浓度水平和剂量评价
        4.2.1 水中的氡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
        4.2.2 辐射剂量评价
    4.3 空气中氡浓度和有效剂量评价
        4.3.1 室内和室外空气中氡浓度分布特征
        4.3.2 辐射剂量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壤中氡浓度和析出的分形模型研究
    5.1 土壤中氡浓度和氡析出率测量方法
        5.1.1 土壤氡浓度测量
        5.1.2 土壤氡析出率测量
        5.1.3 土壤物理参数测定
    5.2 土壤中氡浓度分布特征及与空气中氡浓度的关系
        5.2.1 土壤中氡浓度及其分形分布特征
        5.2.2 土壤氡浓度与室内空气氡浓度的关系
    5.3 土壤中氡的析出率及与空气中氡浓度关系
        5.3.1 土壤氡析出率及其变化特征
        5.3.2 土壤氡析出率与空气中氡浓度的关系
        5.3.3 土壤氡析出率的影响因素
    5.4 土壤氡析出的分形模型
        5.4.1 岩土物质的分形结构和氡扩散理论
        5.4.2 实验方法
        5.4.3 实验结果
        5.4.4 土壤粒度分形结构对氡扩散的影响
        5.4.5 土壤氡析出的分形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柿竹园地区天然辐射环境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6.1 天然辐射总年有效剂量评价
    6.2 天然辐射环境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6.2.1 辐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6.2.2 评价结果和讨论
    6.3 辐射防护措施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母岩高铀离子型稀土矿采区的放射性污染风险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铀、 钍和稀土在花岗岩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共生富集规律
2 花岗岩风化过程中铀的活化转移及其归宿
3 富有机质土壤和湿地沉积物对铀的累积富集作用及其环境风险
4 结语与建议

(3)利用手持式γ核素识别仪快速检测石材中γ放射性核素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测量仪器
    2.2 特征射线选择
    2.3 刻度方法
    2.4 简易铅屏蔽室
    2.5 验证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刻度系数
    3.2 验证实验结果
4 结论

(4)南岭高铀花岗岩体中铀的表生活化及其环境风险研究 ——以赣县大埠稀土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铀、钍和稀土在花岗岩中的存在形式与共生富集规律
        1.2.2 花岗岩风化过程中铀的活化转移及其归宿
        1.2.3 高铀花岗岩体大面积暴露潜在的环境风险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概况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地质背景概述
    2.1 自然环境概述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
    2.2 地质环境概述
        2.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2 矿床岩石特征
        2.2.3 矿体特征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埠稀土矿区铀元素分布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论文试验样品
        3.1.2 样品预处理
        3.1.3 分析测试方法
    3.2 铀在矿区花岗岩中的分布
        3.2.1 花岗岩基岩中的铀含量
        3.2.2 花岗岩基岩中铀与其他元素之间的相关性
        3.2.3 半风化花岗岩中的铀含量及存在形式
        3.2.4 半风化花岗岩铀与其他元素之间的相关性
        3.2.5 全风化花岗岩中的铀含量及存在形式
        3.2.6 全风化花岗岩中铀与其他元素之间的相关性
    3.3 铀在矿区表层环境中的分布
        3.3.1 表层土壤中的铀含量及存在形式
        3.3.2 表层土壤中铀与其他元素之间的相关性
    3.4 铀在矿区地表水及稻谷中的分布
        3.4.1 地表水体中的铀含量
        3.4.2 稻米中的铀含量
    3.5 铀在矿区土壤中的空间分布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埠稀土矿区花岗岩风化过程中铀的活化转移
    4.1 花岗岩风化过程中铀含量的变化特征
        4.1.1 花岗岩风化壳剖面中铀含量的变化特征
        4.1.2 花岗岩风化过程中铀含量随风化程度的变化特征
    4.2 花岗岩风化过程中铀的形态变化特征
        4.2.1 表生风化作用过程中铀的形态特征
        4.2.2 土壤pH值对铀形态转化的影响分析
    4.3 花岗岩风化过程中质量平衡迁移计算
        4.3.1 花岗岩风化壳元素迁移结果分析
        4.3.2 花岗岩风化壳中铀的迁移率及活化转移量
    4.4 花岗岩风化过程中铀的活化转移归宿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埠稀土矿区放射性核素环境污染风险评估
    5.1 稀土矿开采造成的放射性核素污染
        5.1.1 稀土矿开采对矿区表层土壤的影响程度
        5.1.2 矿区表层土壤污染评估结果
    5.2 大埠稀土矿区放射性核素环境污染现状
        5.2.1 大埠稀土矿区放射性水平
        5.2.2 大埠稀土矿区放射性核素环境风险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五莲县中东部地区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理概况
2 地质概况
3 区域天然放射性异常特征
4 调查方法和质量保证
    4.1 测点、测线布置
    4.2 使用仪器
    4.3 质量保证
5 天然放射性环境调查结果
    5.1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
    5.2 外照射剂量估算
    5.3 地表γ能谱核素含量
    5.4 水资源γ能谱核素含量
    5.5 土壤氡浓度水平
6 结论

(6)某铀尾矿库周边环境土壤和地表水放射性水平测量与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拟解决的问题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2 拟解决的问题
2 铀尾矿库周边环境及布点采样情况
    2.1 铀尾矿库周边环境
    2.2 水体采样情况
        2.2.1 监测断面分类
        2.2.2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2.2.3 铀尾矿库周边环境水体采样方案
    2.3 土壤采样情况
3 铀尾矿库周边环境土壤总α和总β放射性测量与分析
    3.1 测量原理
    3.2 效率刻度源和土壤样品比对
    3.3 仪器校正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1.比活度计算
        3.4.2.测量数据
        3.4.3.数据分析
    3.5.小结
4 铀尾矿库周边环境土壤~(238)U、~(226)Ra、~(232)Th和~(40)K测量与分析
    4.1 测量原理
    4.2 土壤标准源和土壤样品比对
    4.3 仪器校正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1 比活度计算
        4.4.2 测量数据
        4.4.3 数据分析
    4.5 小结
5 铀尾矿库周边环境地表水~(238)U、~(226)Ra、~(232)Th和~(40)K测量与分析
    5.1 测量原理
    5.2 水体校准源和地表水样品比对
    5.3 仪器校正
    5.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4.1 活度浓度计算
        5.4.2.测量数据
        5.4.3 数据分析
    5.5.小结
6 健康风险评价
    6.1 土壤外照射有效当量剂量健康风险评价
    6.2 地表水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健康风险评价
    6.3 健康风险评价结论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新疆某县装饰石材放射性水平调查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与测量
    1.1 调查对象
    1.2 测量仪器与方法
        1.2.1 γ辐射剂量率
        1.2.2 石材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分析
    1.3 布点方法
2 监测结果
    2.1 γ辐射剂量率
    2.2 石材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分析
3 居民受照剂量估算
4 结论

(8)咸宁市瓷砖内放射性水平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样品及测量方法
    1.1 样品收集及制备
    1.2 测量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瓷砖中放射性比活度结果
    2.2 内照射指数、外照射指数计算
3 结论

(9)黄帝陵及周边地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天然辐射环境研究的现状
        1.2.2 陕西省天然辐射环境调查研究现状
        1.2.3 调查区以往研究程度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讨论
    1.4 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形
        2.1.2 气候
        2.1.3 资源
        2.1.4 交通
        2.1.5 旅游
    2.2 区域地质
        2.2.1 区域构造特征
        2.2.2 地层、岩性分布
        2.2.3 地质灾害点分布
第三章 调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3.1 调查工作概述
        3.1.1 调查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3.1.2 采用标准
    3.2 现场调查
        3.2.1 测点布置
        3.2.2 测量采用的仪器及测量方法
    3.3 资料整理
        3.3.1 以往放射性资料的收集、整理。
        3.3.2 实测资料的整理
    3.4 质量保障
        3.4.1 仪器检定及“三性”
        3.4.2 野外工作质量评述
        3.4.3 室内资料整理质量评述
第四章 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结果
    4.1 环境Γ辐射场的分布特征
        4.1.1 环境γ辐射场的区域分布特征
        4.1.2 主要环境γ辐射高场区分布特征
        4.1.3 不同地貌单元环境地表γ辐射特征
        4.1.4 主要岩石γ辐射水平
        4.1.5 不同材料道路γ辐射水平
        4.1.6 不同地层γ辐射水平
        4.1.7 城镇及名胜古迹环境地表γ辐射水平
    4.2 土壤、岩石放射性核素分布特征
        4.2.1 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成果分析
        4.2.2 利用能谱测量结果估算地表辐射剂量
        4.2.3 黄帝陵及周边地区土壤(岩石)放射性核素含量
        4.2.4 土壤(岩石)中氡浓度变化特征
    4.3 水体放射性核素分布特征
        4.3.1 水环境放射性核素浓度本底水平
        4.3.2 水环境放射性污染影响程度
    4.4 生物体放射性核素分布特征
        4.4.1 生物体的核素浓度水平
        4.4.2 生物体的天然铀、天然钍浓度水平
    4.5 空气氡浓度分布特征
第五章 放射性生态环境评价
    5.1 环境地表Γ辐射所致公众有效剂量当量
        5.1.1 有效剂量当量估算
        5.1.2 高辐射背景(典型污染源)区的确定
    5.2 居民年均有效剂量和集体年有效剂量
        5.2.1 估算方法
        5.2.2 估算结果及评价
    5.3 水环境放射性辐射污染危害性评价
        5.3.1 评价准则
        5.3.2 辐射危害性评价
    5.4 生物体放射性评价
        5.4.1 年摄入量水平
        5.4.2 放射卫生评价
    5.5 氡致放射性环境评价
第六章 天然放射性高背景区防治建议
    6.1 高背景区(污染源区)分布特征
    6.2 高背景区的由来、发展、现状研究
    6.3 防治建议
第七章 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信息系统
    7.1 系统简介
        7.1.1 建立信息系统的作用及意义
        7.1.2 系统特点及优势
        7.1.3 系统结构
    7.2 系统建设方案
        7.2.1 数据库的建设
        7.2.2 信息系统的程序编制
    7.3 信息系统的使用
        7.3.1 运行环境
        7.3.2 系统安装
        7.3.3 系统启动
        7.3.4 操作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花岗岩石材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郴州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区天然辐射环境研究[D]. 谭婉玉. 南华大学, 2019(01)
  • [2]母岩高铀离子型稀土矿采区的放射性污染风险浅析[J]. 黄敏,吴开兴,王永航,王军,宁金宝,徐羽辉,马倩芳. 中国稀土学报, 2020(01)
  • [3]利用手持式γ核素识别仪快速检测石材中γ放射性核素含量[J]. 陆小军,何林锋,忻智炜. 计量学报, 2019(03)
  • [4]南岭高铀花岗岩体中铀的表生活化及其环境风险研究 ——以赣县大埠稀土矿床为例[D]. 王永航.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5]五莲县中东部地区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J]. 毕征峰. 物探与化探, 2018(04)
  • [6]某铀尾矿库周边环境土壤和地表水放射性水平测量与健康风险评价[D]. 洪加标. 东华理工大学, 2017(01)
  • [7]新疆某县装饰石材放射性水平调查与评价研究[J]. 王志煌.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06)
  • [8]咸宁市瓷砖内放射性水平测量研究[J]. 熊厚华,陈志远,曾正魁,杜纪富,胡永红,刘宏章,陈圣江. 价值工程, 2017(01)
  • [9]黄帝陵及周边地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D]. 侯强. 长安大学, 2016(05)
  • [10]拉萨市天然石材放射性水平调查[J]. 黄超云,王海鹏,樊启慧.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6(10)

标签:;  ;  ;  ;  ;  

花岗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