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实证研究——以古交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实证研究——以古交市为例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古交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常江,李灿坤,冯姗姗,李成[1](2021)在《煤炭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及规划策略研究——以古交市为例》文中提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推进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中系统治理、整体修复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要求。受到开采活动长期破坏的煤炭城市是我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构建以提升城市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框架,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山西省古交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煤炭城市的山区地域特征,系统识别生态问题类型并对其进行空间定位,基于GIS平台,采用多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进行市域生态重要性分级,并与地质灾害、采矿迹地区域进行叠加,得出山水林田湖草重点修复区域,提出山、水、林、田专项规划及相应保护修复策略。

张旭[2](2021)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资源型城市因其发展特点与模式使得许多城市开始出现生态环境恶化、人口流失、公共服务能力低下等系列城市问题,面对人居环境建设乏力的情况,本文基于国务院发布的《规划》中界定的四种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以其中115座地级行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综合当前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与人居环境的理论内涵,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分析当前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发展特征,探索城市内部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期为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资源型城市整体系统发展较为均衡,其中自然系统优势较为突出,而居住系统的均值则整体较低,有待改善。不同城市发展阶段中,成长型与衰退型城市的建设较为乏力,成熟型城市发展较为稳定,再生型城市的发展较为优越。(2)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值空间分异性特征明显,空间上表现出“中间值高、两边值低”及“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其中高值区城市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地区,空间分布不连续;较高值区的城市空间分布较为零散;中值区在中部地区分布较多;综合指数较低的城市分布最多,空间上主要呈条状分布于西部地区;低值区则在“东北”与“西南”地区呈现两极分布格局。(3)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中各系统表现出不同的分布态势,且均呈现出空间分异性特征;在系统可持续性测算中,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好,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次之,支撑系统可持续发展测度值较低,而居住系统的负向因子高于正向因子,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4)通过计算中国资源型城市系统耦合协调度,探索城市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作用程度。其中,轻度失调阶段主要位于东北地区,且城市多数为资源衰退型城市;而系统濒临协调的城市数量最多,城市类型以成长型和成熟型城市为主,在空间上呈现“团”状分布特点;初步耦合协调的城市多为资源成熟型城市,主要分布于中国中部及东部地区。

李泽锋[3](2021)在《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山西省古交市为例》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矿产及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杠,对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古交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典型煤炭依赖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不足,探讨了产业转型与跨越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以此为政府及金融部门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周璞[4](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卢硕[5](2020)在《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各地方、各部门共同努力下,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对资源的倚重程度依然较高,资源型经济特征仍然明显;对人才和创新要素的吸引力普遍较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城市空间仍呈现分散发展态势,不利于多元化产业的培育和城市经济活力的提升。因此,研究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对产业结构优化、空间结构调整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研究视角,以夜间灯光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数据,采用产业多样性、门槛面板模型等多种统计方法,对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进行探究。首先,以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对24个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的结构变化、支柱产业识别、路径创造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测度,梳理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及特征;然后,以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总结梳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及其变化规律,采用城市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定量测度城市中心城区空间首位度,对比分析转型前和转型后变化趋势。之后,以全国11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门槛面板模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在完整生命周期内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两者间非线性作用规律。最后,依据上述规律,对24资源枯竭城市进行类型划分,并从城市空间演化的视角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提出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的逻辑思路是从现状研究到规律总结,然后再回到实践指导中去。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四个结论:(1)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实施以来,24个资源枯竭城市采掘业比重呈现下降态势,且降幅明显;采掘业和资源型产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有一定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发展潜力总体提升显着,但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总的来看,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十年来,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但仍存在转型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城市转型任务仍然艰巨。(2)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支柱产业汇总整理,发现除双鸭山市、濮阳市和泸州市外,其余资源枯竭城市支柱产业仍为资源类产业,表明资源枯竭城市资源型产业主导城市经济的困局仍然没有完全打破。从资源枯竭城市资源类和非资源类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来看,非资源类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普遍高于资源类产业。(3)基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归纳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城市空间结构总体上呈现“先分散,后集聚”的发展过程。从资源枯竭城市中心城区空间集中度的测度结果来看,资源枯竭城市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城市差异显着。(4)利用门槛面板数据模型,解析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作用规律,发现资源枯竭城市产业演化和空间结构之间存在显着地“倒U型”作用关系,并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划分为快速分散、稳步发展、快速集聚三个阶段。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以期揭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相互关系,丰富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拓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切入点,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黄志豪[6](2020)在《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关系研究 ——以马鞍山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开发”与“承载”两者存在复杂的动态交互耦合过程,厘清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的协同发展关系及交互作用机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与动因。再生型资源城市经历了资源城市成长、成熟至衰退的长期演化,土地低密度无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城市蔓延现象,土地城镇化和空间失控现象极为严重,城市发展早期易忽视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保护与治理滞缓,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更应该重视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亟需厘清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的耦合关系及驱动机制,对于推进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承载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演化趋势特点,以马鞍山市各镇域为研究单位(包括建制镇、街道、主城区),以2008-2018年为基本研究时段,运用耦合协调度与灰色预测模型,结合ESDA与GWR等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其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发展的总体态势、空间格局及驱动要素,并提出适应性的协同发展路径,构建出“理论归纳-实证研究-策略应对”的研究范式,旨在为此类城市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战略决策提供意见参考。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再生型资源城市人地关系极其不和谐,表现为产经转型长期低效化、国土开发持续粗放化、生态治理日益复杂化,其开发-承载系统长期远离平衡态,具有系统非稳定性、结构多层次性、内部自组织性以及政策强导向性等典型特征。同时,通过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承载系统耦合作用互动规律的探寻、耦合发展演化历程的解析以及耦合协调制约类型的划分,可将其耦合协调机制概括为“状态-压力-调整”驱动机制与“目标-政策-响应”响应机制两方面。(2)2008-2018年马鞍山市开发强度快速上升,空间异质性愈加凸显,高值聚于长江(马鞍山段)两岸及中部城镇发展轴,低值以点状形式分布于生态敏感区周围镇域;生态承载力平稳上升,空间差异不大且基本保持稳定,呈现以长江(马鞍山段)为界,西部略高于东部的空间分布特征。10年间,样本区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度保持连续上升的趋势,由勉强协调阶段逐步过渡到中等协调阶段,整体呈现中部高两侧低的分布格局,且空间集聚态势愈加显着,冷热点区分布较稳定。通过预测模型计算,至2025年,马鞍山市耦合协调度将达到良好协调阶段,两大系统继续向着互相促进、协调同步、整体提升的方向发展,但镇域间的差异仍显着存在。(3)马鞍山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要素具有显着的时空异质性。关键要素驱动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政府调控>资源集聚。2008-2018年,经济发展驱动系数的高值区由市辖区范围向博望区及当涂东南部镇域转移;资源集聚的回归系数由中部高而东西两侧低的“凸”字型格局演变为北高南低的阶梯状分布格局;产业转型系数的高值镇域呈现由市域西南部、东南部逐渐向主城区周边集聚的趋势;政府调控的驱动作用由中部低东西两侧高的“凹”字形格局向北高南低的阶梯状格局演化,且城市中部发展轴上驱动系数较大。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协调发展是多种驱动要素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并呈现以下特征:产经发展带动的外生驱动路径依赖仍然显着;倚靠资源环境消耗的内生驱动模式不可持续;政府与市场协调并行下的双轨驱动至关重要。(4)基于马鞍山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动态特征及驱动机制的研究结果,其协同发展策略与路径可总体提炼为:(1)层次化的生态治理模式。在“多主体生态治理系统”引导下,强调在地政府生态政策、生产企业行为响应以及居民自主保护观念的互动协调。(2)精准化的地域空间功能。结合各空间尺度单元主体功能属性特征,建构区域间乃至区域内部的功能分工协作机制,进行针对性、精准性的分工策略引导。(3)生态化的产业转型方向。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工业发展层次、创新服务业新模式,构建生态型经济体系。

池丽茹[7](2020)在《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研究》文中认为山西省作为全省域的资源型省份,在过去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煤焦冶电等重工业为主的单一的产业结构,同时造成了环境的破坏,人力资本的挤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山西省发展为资源型大省是国家的需要,同时也是山西省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历史的选择。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省政府已经意识到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迫切性,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转型的发展,政策涉及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科技教育的投入等等。目前来看,这些政策对于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转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转型之路依旧漫长,多年来积攒的问题的解决需要更长的周期、更多的智慧。本文通过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相关理论的分析,选取山西省这一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个人的理解,对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步形成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黄金十年”结束后的亟需转型阶段。其次,对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进行梳理,并对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转型现状进行了分析,自综改区批复以来,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取得转型的完全成功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再次,本文选取了山西省2001-2017年共17年的数据以及2017年山西省11个市的数据,并分别通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构建了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转型效果进行分析,得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初获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依然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必然任重道远。最后,结合前文的分析,提出了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对策,在以后的发展中,要继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传统产业进行整合,并鼓励支持新兴产业及接替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建立奖惩机制,形成“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对教育科技的投入力度,鼓励人才入晋,将先进的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生产中,以推动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转型。

张子砚[8](2019)在《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研究 ——以资源型城市古交市为中心》文中提出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修正案,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次研究正是关注到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基于朗氏夫妇提出的议题建构理论对1988年——2018年古交地方媒体中生态环境相关报道进行历时性考察,重点分析了地方媒体是如何对生态议题进行建构的以及不同时期媒体建构下的生态议题具有哪些特征,并基于此提出多媒介语境下资源型城市地方媒体生态议题的重塑路径。从结构上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次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背景的论述,梳理议题建构的相关文献,并确定此次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地方媒体生态环境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来探究古交地方媒体是如何建构生态议题的,具体而言,首先是从宏观层面把握地方媒体中生态议题的全貌,这一部分主要从媒体报道的社会语境、报道来源、报道内容、报道角度等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生态议题报道进行了分析;其次是从微观层面分析不同时期地方媒体建构下生态议题具有怎样的特征,在国家、市场和社会视阈下环境议题经历了怎样的流变,并以此反观环境议题与社会发生的种种勾连;第三部分是第三章,这一章是对本次研究的总结,着重分析了媒介议题建构的深层逻辑,对生态议题建构背后的三种主要的社会力量,经济效益、国家政策、以及社会的情感结构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反思了资源型城市的地方媒体生态议题建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当今生态议题建构的启示。通过对三十年来地方媒体生态环境相关报道的历史性考察研究可以发现,地方媒体在生态议题建构的过程中实际上扮演着社会意见各种观点的展示与交流平台的角色,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古交地方媒体建构下的生态环境议题是非常复杂的,已经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生态”议题,而是与地方政治经济发展高度相关的,并且其中还融合着整个社会的情感结构变迁的生态议题。在议题建构过程中媒体要想扮演好观点交流平台的角色,就需要平衡好多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否则生态议题的建构将会出现偏差。研究发现古交地方媒体生态议题的建构就存在环境正义性、公共性、地方主体性没有被很好的彰显,媒体报道对科学技术被过度强调造成了生态科学性的扭曲的问题。因此,在多媒介语境下媒体要想通过对生态议题的建构来重塑受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就需要充分发挥出媒体平衡多种社会力量的作用。

曹书[9](2019)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现代经济体系改革的日益深化,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权利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通过利益补偿机制化解该项“非对称性矛盾”已然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紧迫的现实需求。为此,国家通过资源税改革及中央财政专项拨付等方式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纵向补偿,形成了补偿机制“纵多横少”的格局。但是财税体系的纵向补偿因周期性与有限性无法独力扭转资源型城市颓势,还须为资源型城市脱困振兴提供长效性横向补偿机制。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在“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当中将“健全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予以重点强调,指出“围绕煤炭、石油及其他矿产等重要资源,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加快完善资源开采、生态治理等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资源输入地通过共建园区、产业合作、飞地经济等形式支持输出地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加快建立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长效机制。”可见,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获得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横向利益补偿之正当性已经得到国家认可,资源型城市要避免矿竭城衰的悲剧,必须构建切实可行的横向补偿机制,引导非资源型城市利益回流,让资源红利反哺当地。但在当前,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问题仍停留在战略与指导思想层面,其具体机制的构建问题亟待学界破题。横向补偿研究的滞后主要表现于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权利义务关系、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具体补偿方式等要素尚未制度化、权利化与法律化,一套科学合理的横向补偿法律机制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提供理论基础与权利依据,以权利结构为指引设计横向补偿技术性措施,并在确权入法中引导和鼓励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与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间建立约束性横向补偿关系,落实横向补偿效应,从而推动资源型城市利益横向补偿向权利化、法律化及常态化的补偿路径倾斜。截至目前,法学界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理论研究还很少,无法为操作层面提供有效支撑。本文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法律机制展开研究,其目的即是为了从经济法学角度填补这个法律机制短板。因此,该项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现实迫切性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主文部分共分为六章,形成递进与总分的逻辑结构。首先以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为开端,指出横向补偿机制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紧接着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在前三章所述内容的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方式展开论证,包括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三种类型。具体要点如下:第一章——“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资源型城市纵向补偿的不足、横向补偿机制的价值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作用。首先,界定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尽管人们对“资源型城市”一词早已熟知,但其具体内涵与外延却在随情势变更而不断变动,对其作出限定实有必要。同时,经济发展停滞、社会保障落后及生态环境恶化构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障碍。因此,本文在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有必要将资源型城市的基本范畴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清楚;其次,明确横向补偿机制的应有之义。补偿机制在各学科及同一学科不同领域均有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并衍生出众多的研究范畴。究竟是哪一学科最早将补偿机制作为一种专业术语加以使用,现已无从考证,但近些年在法学领域对补偿机制的研究持续升温却是不争的事实。法学的初期研究领域主要在于国家合法行为对公民损失的行政补偿机制,而后开始转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各要素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补偿机制开始分化为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等机制类型,各自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与演进。故此,在本文深入研究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对横向补偿机制的限定也十分必要;再次,提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找准现有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为法律机制研究提供价值依据。从现实国情角度看,对资源的大量开发与过度开采,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迅速崛起,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长期开发后的资源型城市也必将面临资源储备量递减甚至枯竭,资源型城市也随之衰落,并引发了产业升级转型、下岗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不足、生态环境修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仅靠资源型城市自身是无法承受的,也不该让其独立承担,亟待外部大量的资金、资本及其他带有活力的生产要素投入。相较而言,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要远高于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在资金、资本及优质生产要素方面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实际享有者。因此,本章揭示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滞后与非资源型城市“受益板块”的高速发展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性,提出“两类城市的损益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观点,并在梳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机制之后,发现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所在,为后续法律机制的构建指明了方向。第二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构成”。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机制的权利化意义、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生成的可行性,以及横向补偿权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等问题。首先,明确由横向补偿机制向法律机制蜕变的路径。法律机制是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范工具,法学领域业已关注法律机制在资源型城市补偿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对法律机制的含义、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的路径以及权利作为法律机制核心的认识等方面仍未深入,只谈法律机制之形,不谈法律机制之魂,造成机制与法律机制混为一谈。因此,在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具体措施之前,应率先对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路径予以界定,并对横向补偿权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描述出该法律机制权利化的具体形态;其次,证明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权最早出现于因资源开采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所进行的补偿实践,但资源型城市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多重保障义务对传统补偿权提出了挑战。考察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有助于更准确的理顺新型补偿权的内在法律逻辑,指导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举措的设计;再次,揭示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由于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属于现有行政区域关系的横向化,主要以横向补偿权为核心的法律机制来完成,故而将横向补偿权称为该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此外,与传统生态补偿权不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权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且错综复杂,因此在阐述横向补偿权基本内涵与权利结构的基础上,应在不同类型利益关系中界定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第三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的原则、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及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三方面。首先,在进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时,具体的横向补偿措施与补偿标准应当依据一定的原则设定。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须遵循区域利益协调、社会福利增加、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四大原则。其中,区域利益协调原则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社会福利增加原则为横向补偿措施的评价原则,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则为横向补偿行为的适用原则;其次,总体设计横向补偿方式。基于前述分析,资源型城市确实存在“资金、公共事业与生产要素跨区域补偿”之客观需要,且该横向补偿客观需要具有显着的层次性。⑴资源型城市公共事业横向补偿因主要围绕民生改善,可被界定为满足生存需要的补偿,即生存性补偿方式,其在横向补偿方式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⑵对资源型城市资源价值、生态保护、公共事业及经济可持续的资金横向补偿虽可对资源型城市系统生存与发展各方面予以全面补偿,但无法做到按需补偿,是在保障资源型城市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发展机会的适当补偿,即兼具生存性与发展性的适当补偿方式;⑶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需要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接续产业的选择,关键在于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科技及企业家才能等优质生产要素的引入,非资源型城市在良性资产充裕度和优质生产要素活跃度等方面均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这些优质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补偿属于发展性补偿方式。本文认为,基金、公私合作PPP模式及对口合作三种制度的功能性与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客观需要具有一致性。三种制度与具体补偿领域相结合,能够形成横向补偿基金、横向补偿PPP项目和短缺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三大横向补偿方式。三大横向补偿方式只有紧急结合,形成合力,方能全方位保障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有效输出、经济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及生态保护等多元任务的落实;再次,设定横向补偿标准。在将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确定为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后,本文深入探讨了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第四章——“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首先,指出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资金不足”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价格与价值剪刀差、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产业升级与转型及民生福祉的提升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但资源型城市现有的地方财政收入及中央财政纵向补偿规模与上述事权并不匹配,资金缺口很大,亟需另觅补偿资金来源;其次,归纳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如前所述,资金缺乏是资源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绝非某类资源型城市所独有。就此而言,中央财政专项划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应急措施。早在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评选之前(2007年),国家就着手设计能够全覆盖各类资源型城市的基础性、长效性的资金补偿筹措机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并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管理试行办法》,希望在2015年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结束之季由准备金制度接力,继续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保障。但时至今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仍未出台,中央财政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也已疲态尽显。那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在理论上如何设计的?是否在实践中已有试点?相关指引迟迟无法出台的原因为何?存在哪些缺陷?上述疑问均须作出准确解答;再次,总结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横向补偿基金具有多元的资金来源、分散的资金用途与多变的资金管理三大典型特征,将有效弥补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既有相同点,又存在显着的差异。二者的相同点体现于资金用途的分散性,即所提取的资金均被用于资源型产业的升级、接续与转型、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生态环境治理、民生福祉的改善等资源型城市系统问题的解决,而非专门用于某方面问题的风险处置,这是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之间形成合作关系的基础。二者的不同点在于:⑴资金来源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源于当地资源型企业,准备金的多寡与企业的资源开采数量正相关;横向补偿基金则由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组成。其中,原始资金来源于非资源型城市政府横向财政转移支付、非资源型地区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额的提成及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积累资金为原始资金的投资收益,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所形成的基金由中央政府集中用于资源型城市系统建设。⑵资金使用方面。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所负担的任务过重,有些任务并非仅凭资金支持即可解决,还须其他方式配套进行。同时,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对政府与市场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分工作出了明确划分,但分配给资源型企业的负担过重,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过轻;横向补偿基金在使用上须明确补偿基金的专用性与适当性,并须强调“哪些问题应该由政府承担、哪些方面要由市场实现”,充分考量政府与市场能力范围的前提下实现其责权利的平衡。⑶资金管理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不具备增值功能,横向补偿基金则应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投融资市场实现基金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总之,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与横向补偿基金的异同关系,二者方能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共同保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金的充裕。第五章——“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本章主要讨论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及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首先,挖掘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中,不仅可以通过设立横向补偿基金实现对资源型城市的资金补偿,还可以由非资源型城市优质社会资本方与资源型城市政府间通过PPP项目实现资本补偿,以大幅度提升资源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质量与公共服务的效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PPP模式的精髓,这一精髓决定PPP模式具有横向补偿的品质;其次,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资源型城市能够运用PPP模式在与非资源型城市公私合作中实现资本的跨区域补偿,横向补偿PPP项目可以成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主要方式。与一般PPP项目相比较,横向补偿PPP项目更加强调公私合作对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效果,这种补偿效果的落实须依赖横向补偿PPP项目评审对象的合理设计,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及相应合作类型、实施主体、采购方式、特定融资方式及评估方式五个方面;再次,规范与重构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作为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先行者,国有资本应起到样板作用。但是,横向补偿PPP行业有效市场的形成更须充分激发民营资本的参与热情,PPP制度优势才能得以发挥。同时,也应清醒的意识到,由于资源型城市营商环境的恶化、机制体系的陈旧及支付与消费观念的落后,致使非资源型城市民营资本对该区域的PPP项目必将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民企的谨慎态度主要源于因股权变更限制所导致的横向补偿PPP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和资本运营效率偏低问题。作为平衡政府与民企对股权变更限制与自由的重要工具,我国PPP模式锁定期制度应发挥消除民企参与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顾虑,确保横向补偿PPP行业形成有效的市场环境。第六章——“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本章主要讨论对口合作的源流与横向补偿效应、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与缺陷,以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首先,梳理对口合作的源流,抽象其横向补偿效应。在横向补偿中,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不仅可以通过资金、PPP项目方式对横向补偿权予以具体化,还可以结成对口关系,以对口合作机制促成二者间的横向补偿关系。对口合作源于对口支援,但并非仅限于对口支援的适用范畴,将对口合作机制引入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结对关系中,能够起到横向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效应。其次,指出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对口合作横向补偿应然效果以“飞地经济”为理论基础,但其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还须配备可行性路径。当前,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对口合作主要以中央积极参与和地方主动对接为主要推动力,但存在“领导力与执行力”不足的风险;再次,设计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法制化能够为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政府间对口合作提供稳定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法制建设的内在逻辑品质是从实践经验出发,发现规范对象的内在规律性、存在使命与本来面目,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只有实然与应然的结合才能够理解法制建设对于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协调发展战略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的法制化是其“领导力与执行力”的长效来源,但地方立法对“对口关系”方互补共赢的规范力度不足,无法胜任该法制化要求,唯有跨区域经济法制建设才能满足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法制化的客观需要。为此,须在地方协同立法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的综合性立法与专门性立法,以便真正落实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的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实效性。

姜晋波[10](2019)在《以古交为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探讨》文中认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具备不同的特点,规划探讨成熟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背景下,总体规划编制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古交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古交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煤炭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及规划策略研究——以古交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基于生态安全的煤炭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技术框架
    (1)煤炭城市核心生态问题识别。
    (2)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分级。
    (3)煤炭城市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分区。
    (4)生态保护修复分项规划。
    (5)生态保护修复时序。
2 古交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及规划策略
    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数据来源
    2.2 古交市生态问题识别
    2.3 古交市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分级
    2.4 古交市基于生态安全的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分区
    2.5 古交市生态保护修复分项规划策略
        2.5.1 山体生态修复
        (1)山体秃斑补植,提升景观质量。
        (2)露采矿山修复,利用存量空间。
        (3)地质灾害治理,监测与治理并重。
        2.5.2 水体生态修复
        (1)保证河道水体安全。
        (2)提升河道水体质量。
        (3)优化滨水生态空间。
        2.5.3 林地生态修复
        (1)优化树种结构,加强林相改造。
        (2)构建生态廊道,完善绿地网络。
        (3)矿区植被修复,增加林地面积。
        2.5.4 农田生态修复
        (1)高标准农田建设。
        (2)采煤沉陷区分类治理。
3 结语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2 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资源型城市
        2.1.2 城市人居环境
    2.2 理论基础
        2.2.1 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 Theory)
        2.2.2 地域分异理论(Rule of Territorial Differentiation)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2.3 资源型城市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2.5 研究述评
3 研究区概况及指标体系构建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方法论
        3.2.1 数据来源
        3.2.2 研究方法
    3.3 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3.2 指标体系
        3.3.3 指标说明
4 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特征
    4.1 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整体特征
    4.2 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分异
    4.3 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特征
5 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发展特征
    5.1 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可持续性探索
    5.2 城市系统耦合协调特征
6 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对策建议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山西省古交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资源型城市金融支持理论
三、古交市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
四、古交市金融发展现状和特点
五、金融支持的思路与对策
六、总结

(4)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完成的工作量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界定
        2.1.2 相关基础理论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2.5 研究进展评述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环境
        3.1.2 土地利用状况
        3.1.3 经济社会发展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5)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概念界定
        1.3.1 资源型城市
        1.3.2 资源枯竭城市
        1.3.3 城市空间结构
    1.4 研究范围与数据处理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数据及处理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2.1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1.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
        2.1.2 国内城市空间结构
        2.1.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
    2.2 城市产业结构研究进展
        2.2.1 城市产业结构演化
        2.2.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
    2.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与产业演化关系研究
    2.4 本文研究视角及特色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3.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3.3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3.4 理论评述与借鉴
第四章 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分析
    4.1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4.1.1 模式类型划分
        4.1.2 城市空间演化模式——以黄石市为例
    4.2 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测度
        4.2.1 中心城区空间集中度测度方法
        4.2.2 结果分析
    4.3 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划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演替特征分析
    5.1 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测度
        5.1.1 产业从业人员结构
        5.1.2 产业产值结构
        5.1.3 产业发展潜力
    5.2 资源枯竭城市支柱产业识别
    5.3 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路径创造水平分析
        5.3.1 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测度
        5.3.2 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相互作用
    6.1 计量模型的构建
    6.2 结果分析
    6.3 基于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城市阶段划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资源枯竭城市主要面临的问题
        7.2.2 相关政策建议
    7.3 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关系研究 ——以马鞍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承载系统交互耦合规律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概念辨析
        2.1.2 理论支撑
    2.2 开发-承载系统主要特征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2.2.2 开发-承载系统特征
    2.3 开发-承载系统交互耦合进程
        2.3.1 耦合作用互动规律探寻
        2.3.2 耦合发展演化历程解析
        2.3.3 耦合协调制约类型划分
    2.4 开发-承载系统耦合协调机制
        2.4.1 “状态-压力-调整”驱动机制
        2.4.2 “目标-政策-响应”响应机制
第三章 马鞍山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
    3.1 研究区域概况简述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区域开发现状
        3.1.3 生态环境基础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3.2.2 评价体系构成要素
        3.2.3 评价体系权重数值
    3.3 综合评价指数测度
        3.3.1 开发强度指数评价
        3.3.2 生态承载力指数评价
第四章 马鞍山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时空耦合关系
    4.1 总体时序耦合态势
        4.1.1 耦合协调阶段的时序转变进程
        4.1.2 耦合协调程度的时序演化趋势
    4.2 镇域空间耦合特征
        4.2.1 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分布梯度
        4.2.2 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聚类格局
        4.2.3 耦合协调发展的地域制约因素
    4.3 协调趋势模拟预测
        4.3.1 灰色模型精度检验
        4.3.2 模拟预测结果分析
第五章 马鞍山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驱动机制
    5.1 耦合协调驱动要素识别
        5.1.1 驱动要素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5.1.2 驱动要素时空分异特征解析
    5.2 耦合协调驱动机制探究
        5.2.1 驱动机理特征解析
        5.2.2 驱动机制体系构建
第六章 马鞍山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协同发展策略
    6.1 层次化的生态治理模式
        6.1.1 “自上而下”集权秩序引导
        6.1.2 “自下而上”自生秩序主导
    6.2 精准化的地域空间功能
        6.2.1 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6.2.2 地域空间功能定位
    6.3 生态化的产业转型方向
        6.3.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6.3.2 提升工业发展层次
        6.3.3 创新服务业新模式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资源型城市综合分类
附录B 马鞍山市镇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
        1.资源型城市
        2.资源型经济
        3.资源型经济转型
    (二)理论基础
        1.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可持续发展理论
        3.资源诅咒理论
    (三)文献综述
        1.资源型经济的转型方向研究
        2.资源型经济的转型效果评估研究
        3.资源型经济转型评价的方法研究
        4.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影响因素研究
二、山西省资源型经济基础条件与发展历程
    (一)山西省基础条件
    (二)山西省资源型经济发展历程
        1.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步形成阶段(1949-1978 年)
        2.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1978-2012 年)
        3.“黄金十年”结束后的亟需转型阶段(2013-至今)
三、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及其发展现状
    (一)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
        1.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2.教育创新及人才引进方面
        3.生态环境改善方面
    (二)山西省资源型经济发展现状
        1.第三产业占比上升
        2.对采矿业依赖程度降低
        3.科技支撑加强
        4.生态环境改善任重道远
四、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一)因子分析法的介绍
        1.因子分析法的原理
        2.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选取依据及含义
        2.数据选取及来源
    (三)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1.因子分析过程
        2.转型效果分析
    (四)山西省各市经济转型效果分析
        1.因子分析过程
        2.转型效果分析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二)对策建议
        1.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重视创新,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
        3.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研究 ——以资源型城市古交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理论梳理与概念界定
        (一) 理论基础:议题建构理论
        (二) 相关概念界定:生态议题、生态议题报道
    三、文献综述
        (一) 议题建构相关研究现状
        (二) 生态议题相关研究现状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内容
        (二) 样本选择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方媒体中生态议题报道的总体概况
    一、生态议题报道的社会语境分析
        (一) 工业建设时期(1988年——1997年)
        (二) 产业结构调整时期(1998年——2001年)
        (三) 煤业发展“黄金十年”时期(2002年——2011年)
        (四) 矿业转型时期(2012年——2018年)
    二、生态议题报道的信源分析
        (一) 信源渠道:政府部门为主要信源
        (二) 信源类型:单一型信源
    三、生态议题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 报道领域:多维度的“生态”主题
        (二) 报道地域:地域特征弱化
    四、生态议题的报道角度: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相结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方媒体建构下生态议题的变迁
    一、工业建设时期:笼罩在工业发展下的“生态”
        (一) 工业欢呼下的“生态遮蔽”
        (二) 致富驱动下的“生态妥协”
        (三) 充斥现代化色彩的生态共识制造
    二、结构调整期:强调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一) 平衡的实现:媒体塑造下的“环保型产业”
        (二) 平衡的强化:城市生态品牌的打造
    三、“黄金十年”时期: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共赢
        (一) 共赢的实现:媒体报道中的“科学”诉求
        (二) 共赢的延伸:新农村议题中“生态”的内涵扩张
        (三) 共赢的质疑:媒体报道中的“环境正义”诉求
    四、矿业转型时期:生态的本位回归
        (一) 生态价值观的回归:工业时代的反思
        (二) 生态情感的回归:田园生活的怀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议题建构的偏差与重塑
    一、议题建构:多重主体的博弈与冲突
        (一) 从“工业强市”到“生态城市”:国家政策的导向
        (二) 从“自然生态”到“产业生态”:市场效益的驱动
        (三) 从“城市欢呼”到“田园怀旧”:情感结构的表达
    二、冲突与共谋:生态议题建构的偏差
        (一) 生态议题公共性的遮蔽
        (二) 生态议题正义性的搁置
        (三) 生态议题地方性的缺失
        (四) 生态议题科学性的扭曲
    三、路径选择:生态议题的重塑
        (一) 生态议题报道的伦理层面
        (二) 生态议题报道的策略层面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9)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范畴与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内涵
        二、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类型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困境与成因分析
    第二节 补偿机制的分析
        一、补偿机制的语义分析
        二、纵向补偿机制与横向补偿机制的区分
        三、本文语境下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的涵义与特征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辩考
        一、纵向补偿机制的实效与资源型城市的补偿预期不契合
        二、仅靠市场亦或自愿协商无法驱动横向补偿
        三、横向补偿法律机制:对市场与自愿协商“不健全”的法律回应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核心构成
    第一节 由机制到法律机制的蜕变
        一、机制与法律机制的法理界分
        二、权利化: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生成的核心步骤
    第二节 横向补偿权的证成
        一、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可行性
    第三节 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
        一、横向补偿权的含义与特征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宪法逻辑
        三、横向补偿权的权利结构与类型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
    第一节 横向补偿的原则
        一、区域利益协调原则
        二、发展成果共享原则
        三、多元主体参与原则
        四、比较优势互补原则
    第二节 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
        一、横向补偿基金先行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筑巢引凤
        三、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催动经济振兴
    第三节 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
        一、确定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
        二、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
        三、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
第四章 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体系
    第一节 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
        一、国内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理论与实践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
    第三节 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
        一、与横向补偿基金相关的立法规范及缺陷
        二、横向补偿基金中原始资金的来源
        三、横向补偿基金的用途
        四、横向补偿基金的运营模式
第五章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
    第一节 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
    第二节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
        一、横向补偿PPP的项目范围、合作类型及具体方案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实施主体
        三、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采购方式
        四、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估方式
    第三节 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重构
        一、我国PPP锁定期制度的现实缺陷
        二、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修正
第六章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
    第一节 对口合作的源流及其横向补偿效应
        一、由对口支援到对口合作的演进
        二、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间的对口合作
        三、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效应
    第二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
        一、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理论基础
        二、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现实障碍与应对思路
        三、基本思路的缺陷
    第三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
        一、省内经济法制的自足与对口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空白
        二、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经验借鉴
        三、国家层面立法的应有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10)以古交为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范围
2 古交市转型发展特点分析
3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内容
    3.1 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2]
    3.2 环境容量总量控制
    3.3 打造太原城市群的能源保障基地
4 结语

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古交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炭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及规划策略研究——以古交市为例[J]. 常江,李灿坤,冯姗姗,李成. 生态经济, 2021(06)
  •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 张旭.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3]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山西省古交市为例[J]. 李泽锋. 时代经贸, 2021(03)
  • [4]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5]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D]. 卢硕. 河南大学, 2020(02)
  • [6]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关系研究 ——以马鞍山市为例[D]. 黄志豪. 浙江工业大学, 2020
  • [7]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研究[D]. 池丽茹. 吉林大学, 2020(08)
  • [8]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研究 ——以资源型城市古交市为中心[D]. 张子砚. 西南大学, 2019(05)
  • [9]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 曹书.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10]以古交为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探讨[J]. 姜晋波. 四川水泥, 2019(06)

标签:;  ;  ;  ;  ;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实证研究——以古交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