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回热器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

浅谈回热器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

一、浅谈回热器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庆烨[1](2021)在《直接接触冷凝制冷系统的性能模拟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世界能源结构向低碳能源转型,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目前研究的制冷行业中对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暖现象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制冷热泵系统性能效率,在消耗相同功耗下提供更多的冷量或热量,二是选择高效节能且对环境影响小的制冷剂。现存制冷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制冷方式仍为蒸气压缩式制冷。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中包含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及压缩机等四个基本部件,其中换热器是决定系统能效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研究的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中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与过冷液体直接接触凝结换热,能够有效减小传统间壁式换热器中两侧流体的对流换热热阻、换热器壁面的导热热阻及污垢热阻等,进一步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制冷系统运行性能的目的。本文通过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进行理论模拟及实验研究。理论模拟选择人工合成低GWP制冷剂工质(如R1234yf)、自然工质(如R717、R290、R1270等)及R404A作为对照工质,建立了常规单级、双级、复叠式制冷循环及直凝单级、双级、复叠式制冷循环的4E分析模型(能量分析、(火用)分析、经济分析及环境分析),探究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冷度、中间温度、冷凝蒸发器换热温差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系数、功耗、排气压力、(火用)效率、(火用)损失、经济性能及TEWI等的影响。建立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热力模型,探究蒸发温度及回热器回热效率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常规单级制冷系统及不同管径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进行实验测试,对比分析单级直凝系统与常规单级制冷系统性能差异,得出如下结论:(1)理论模拟结果表明,直凝系统运行性能优于常规系统。R717单级直凝系统性能系数相比常规单级制冷系统最大提升6.05%;系统功耗最大降低80.5W;系统(火用)效率最大提高3.86%;累计整个系统使用寿命(15年)可分别节约6427.64元;系统生命周期内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减少504.92kg CO2。通过分析得出R717工质用于单级压缩直凝系统性能提升更高。(2)理论模拟结果表明,与常规制冷系统相比,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用于单级、双级、复叠式制冷系统,能有效降低系统压比、提升系统运行性能及经济性等。(3)理论模拟结果表明,回热器用于单级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能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性能,但亦会使压缩机排气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系统运行。(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常规单级系统与直凝系统随冷冻液温度、流量、冷却水流量变化时系统运行性能的差异。实验表明,管径更大的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混合换热更佳充分,出口温度更低,系统各项性能更佳优越。

惠庆玲[2](2021)在《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吸附床的模拟优化》文中研究说明能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能源问题是人们正在面临的问题之一。在经历过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资源安全、资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利用造成的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生活。在面临上述种种问题下,人类发明了吸附式制冷技术,与传统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相比较,吸附式制冷技术以低品位能源作为动能,具有无污染、节能的特点,近几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吸附式制冷机存在的问题就是系统性能(COP)较低,所以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商用。研究吸附式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提高吸附式制冷系统的COP,是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搭建了吸附式制冷系统,对其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包括在典型循环过程中各种温度、压力的变化趋势以及加热量和制冷量的变化趋势,并且分析了回热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热过程在系统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存在一个最佳的回热时间,使得制冷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佳。2.研究了热水温度、热水流量,冷冻水温度和冷冻水流量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COP的影响,得出影响吸附式制冷系统制冷量的主次因素顺序为热水温度、冷冻水温度、热水流量、冷冻水流量,影响吸附制冷系统COP的主次因素顺序为热水温度、热水流量、冷冻水温度、冷冻水流量,并且经过分析每种因素对吸附式制冷系统性能影响的曲线图,得出以下结论:(1)在热源温度范围为55℃-75℃时,系统的制冷量和COP随着热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增大趋势明显,制冷量从5.30k W增大到12.53k W,COP从0.36增大到0.5。说明提高热源温度可以有效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2)系统制冷量随着热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COP随着热水流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说明并不是热水流量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合适的热水流量。(3)冷冻水的温度变化对制冷系统的性能影响显着,在12℃-22℃的温度变化过程中,系统制冷量和COP都随冷冻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呈正相关,冷冻水温度每提高5℃,系统的制冷量提高12%-15%,COP提高7%-9%,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的提高冷冻水温度,以保证系统较好的性能。(4)当改变冷冻水流量时,系统的制冷量和COP改变并不明显,说明利用改变冷冻水流量来提高系统制冷量和COP不是可行方案。3.在CFD软件中创建吸附床的二维模型和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根据模拟得出的云图,分析了吸附床在加热过程中的均温性。随后模拟分析了管翅式吸附床翅片的高度、厚度和间距,以及硅胶的孔隙率对吸附床平均温度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翅片的高度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影响显着,翅片的高度越大,吸附床的平均温度上升的速率越慢,最终达到的平均温度越低,但是考虑到翅片的高度会影响吸附剂的填充量,因此翅片的高度不能过低,当翅片的高度为10mm时,吸附床有较好的传热性能。(2)翅片的厚度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影响显着,翅片的厚度越大,吸附床的平均温度上升的速率越快,最终达到的平均温度越高,但是当翅片的厚度增加到一定的厚度时,再继续增大厚度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影响很小。同时考虑到翅片的厚度过大会增加金属热容,造成吸附床的显热损失大,因此翅片的厚度不能过大,当翅片的厚度为0.22mm时,吸附床有较好的传热性能。(3)翅片的间距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因为翅片之间的距离影响到翅片的数量,所以仍然要选择合适的翅片间距,翅片之间的距离为2.2mm最佳。(4)硅胶的孔隙率对吸附床的传热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硅胶的孔隙率越小,吸附床的传热性能越好。本文通过利用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吸附式制冷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性能和吸附床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为提高吸附制冷机的能效比和吸附床的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王骁扬[3](2021)在《旋转式室温磁制冷机制冷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理论出发,阐述了磁制冷基本原理以及其热力学过程,介绍了活性蓄冷器多层磁工质制冷循环,对蓄冷器中磁工质Gd与水的换热过程进行了五次迭代模拟计算,设计了一台磁工质为Gd(粒径:0.3-0.5 mm)的旋转式室温磁制冷系统,研究了不同室温、循环水流量、换热时间等参数对冷热端温度、循环水进出口压力的影响趋势,对理想及实际制冷量、制冷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对AMR中磁工质Gd经过加磁后五次迭代模拟计算发现,随迭代的进行,磁工质内部温度依次是20℃、17℃、14.5℃、12.8℃、10.8℃、9.9℃,磁工质降温速率随迭代次数增加而逐渐减小。2.在0.5s的加磁(或退磁)时间情况下,对流换热时间分别为1.5s、2s、2.5s、3s、3.5s、4s实验发现,6种不同换热时间下温度曲线变化规律大致趋势相同,当对流换热时间为1.5s时冷端温度最低为3.7℃。3.室温为20℃下旋转式磁制冷机在2.5s及4s的换热时间下不同流量(50L/h、70L/h、90L/h、110L/h、130L/h)下实验结果分析得不同流量下温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最大温差出现在流量为50L/h附近为23.9℃。4.对室温为20℃、25℃、30℃时,工作频率分别为0.5Hz、0.2Hz、0.14Hz,不同循环水流量的冷端保温箱与环境温差随时间变化曲线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室温为25℃,系统工作频率为0.2Hz时,制冷量及制冷系数最大,而实际制冷量和制冷系数要远远小于理想制冷量和制冷系数。

王猛[4](2021)在《并联引射器增效CO2双温制冷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制冷工质CO2以其较低的GWP以及零ODP,作为制冷剂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但在外界温度较高的工况下,CO2跨临界循环中传统的节流过程,造成较大的压力损失,使得系统COP较低。对此,为了减少压力损失,在本文的系统中采用一种新型的CO2制冷系统,即用多个并联的引射器代替传统的节流装置,并在高压处增加并行压缩机构成多联引射双温制冷系统。对该系统进行理论与实验研究,对并联引射器增效CO2双温制冷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对并联引射器增效CO2双温制冷系统各部件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系统模拟程序,理论计算了在传统增压制冷系统(CBR)和并联引射制冷系统(MECR)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分别对两个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MECR系统中不同的中间压力工况下,气冷器出口温度和出口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其次,对并联引射器增效CO2双温制冷系统性能进行实验验证,探究了在CBR系统和MECR系统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分别对两个系统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在MECR系统中使用并行压缩机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将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拟和实验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模拟结果表明,无论是CBR系统还是MECR系统中,在其他工况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的增加,系统制冷量及COP均是增长趋势,系统耗功不变;而随着气冷器出口压力的增高,系统耗功及系统制冷量增大,而COP减低。(2)模拟结果表明,在MECR系统中,对于固定的中温、低温蒸发温度和气冷器出口温度,在相同的气冷器出口压力下,随着中间压力的增加,系统的引射比逐渐降低,系统的耗功呈线性减少趋势,而系统的制冷量和COP均是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中间压力为4.0Mpa的时候取得最大值。而在相同的气冷器出口温度下,随着中间压力的增加,系统的引射比、耗功、制冷量和COP的变化趋势与在相同的气冷器出口压力下的变化趋势是相似的。在不同的气冷器出口压力和温度下,系统制冷量和COP均在中间压力为4.0Mpa处达到最大值。气冷器出口压力越高,系统制冷量和COP越高;而气冷器出口温度越高,系统制冷量和COP则越低。(3)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CBR系统还是MECR系统中,在其他工况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的增加,系统制冷量、COP及耗功均是增长趋势,而低压级耗功基本不变。随着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的增加,在MECR系统中的引射比也是增长的趋势。MECR系统的COP比CBR系统最大可提升23.77%。(4)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随着气冷器出口温度的变化,在MECR系统上使用并行压缩机与不使用并行压缩机,两者系统各参数变化趋势一致,而使用并行压缩机的系统性能要优于不使用并行压缩机的系统,COP可提高6.89%。(5)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在CBR系统和MECR系统中,随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的变化,两者系统制冷量和COP的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整体上变化趋势一致。MECR系统的综合性能要优于CBR系统。

杜启含[5](2021)在《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耦合特征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复叠式制冷系统在冷冻冷藏领域的适用性,为满足制冷负荷发生改变时的稳定、高效率运行,开发了一种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提出了运行模式的切换策略,通过对机组测试,得出复叠式制冷系统的高、低温级频率的最佳耦合关系,在高、低温级频率最佳耦合特性下,进行了变工况测试,研究了高、低温级频率的耦合关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诠释了带耦合特性的运行模式切换特点。首先,基于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理论分析,结合实验室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安全性、高效性、适用性和推广性等因素,确定了R410A为循环工质,研究了中间特性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有利于实验正确、快速的推进。其次,基于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了可调节参数(压缩机频率)对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影响,蒸发温度-36℃,冷凝温度37℃、39℃、41℃、43℃,高温级频率180Hz,低温级频率150Hz~220Hz,固定工况下,高温级频率一定时,其制冷性能系数COP随低温级频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即模式一(二)运行时均存在耦合该高温级频率的最佳低温级频率使其性能系数COP值最大;当前高温级频率使得COP值最大的对应的低温级频率分别为190Hz、180Hz、170Hz、160Hz,模式二在高温级180Hz时的COP值略高于运行模式一,为了减少实验的重复性,对于高温级频率的变化,耦合该高温级频率使其性能系数COP值最大的低温级频率与此高温级频率参照为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参照实验台测试工况和实际设备确定。第三,在高、低温级频率的最后耦合特性下(双变频),高、低温级频率耦合特性遵循COP值最大原则,高温级频率变化范围为80Hz~220Hz。在不同工况下,模式一(二)排气温度均处于安全温度120℃的限制,高温级压缩比最大为6.14、6.43,最小为4.86、4.81,低温级压缩比减小最小0.90、1.02,最大为1.01、1.73,模式一(二)性能系数COP值平均变化幅度分别为7.6%、5.6%。排气温度和高温级压比随着耦合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低温级压比随着耦合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性能系数COP值先增大,后缓慢减小,其增长速度大于减小速度。最后,基于实验结果,分析了模式切换的变化规律,在工况为蒸发温度-36℃,冷凝温度37℃、39℃、41℃、43℃,高温级频率范围80Hz~220Hz下进行模式运行,其制冷量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冷凝温度由37℃升高至43℃时,模式切换点的制冷量依次为4.6k W、4.24k W、4.10k W、4.05k W。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机组在运行时效率低的问题,在制冷量发生变化时,可进行模式切换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以减少耗功。

王淑旭[6](2020)在《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可以利用低品位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传统吸收制冷系统制冷效率低、节流损失大,且传统的吸收制工质对如氨-水、溴化锂-水等在制冷过程中存在诸多缺点。因此对于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研究重点在于构建新型的制冷系统提高制冷效率,同时也要寻找新型制冷工质对,新型制冷工质对不仅要满足制冷需求还应保证对环境友好。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用不破坏臭氧层的天然工质CO2作为制冷剂,新型绿色环保高效的离子液体[emim][Tf2N]作为吸收剂,并提出了一种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耦合了涡流管和喷射器两种制冷设备,通过涡流管冷端流体对节流前CO2制冷剂及吸收器入口溶液进行冷却,但由于涡流管的冷端出口流体压力过低会导致整个系统失衡,因此将喷射器应用于该制冷系统中,利用发生器出口少量的制冷剂蒸汽引射涡流管冷端低压气体,在不直接消耗电能的情况下,使涡流管冷端流体压力升高至蒸发压力。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通过耦合喷射器和涡流管两种制冷设备,不仅实现了能量的二次利用提高了系统的制冷效率,同时也避免了进入吸收器的CO2压力偏低,导致制冷剂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过低,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等问题。本文首先对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结合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对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建立是分析制冷系统性能的基础,建立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以及主要设备传热计算。其次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最大COP为优化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在满足系统约束条件下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求解目标函数,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对比了传统喷射吸收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并计算了系统中主要设备的传热系数和换热量。依据计算结果对系统主要设备进行结构选型,结构选型包括对主要设备结构形式的确定和主要尺寸的计算,通过合理的选型计算得到主要设备的加工尺寸。最后分析了运行参数即高压侧压力、热源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载冷剂出口温度以及系统过冷回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相同工况下传统制冷系统和传统喷射吸收制冷系统的COP。为下一步对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今后的吸收制冷系统的研究奠定基础。

徐瀚洲[7](2020)在《基于膜除湿的空气制冷系统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气循环制冷系统因其工质无污染,系统结构简单的优良特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空气中含湿量较高,在较低温度下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液滴甚至会结冰,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系统的制冷性能。开展空气循环制冷系统的除湿研究,为提高空气循环制冷系统的性能奠定基础,并提升系统运行的持久性及可靠性。本文针对原有空气制冷循环系统运行不稳定且系统中含湿量较高的问题,重新设计并增加膜除湿组件,对改进后系统的除湿效果及系统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首先,基于集总参数法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编写仿真程序,分析了干空气及湿空气状态下不同扫气方式、膜除湿组件进口压力、压气机进气压力及环境温度对系统除湿效果及系统性能的影响。其次,对原有空气循环制冷系统进行改建,设计并新加入膜除湿组件,利用膜除湿器中膜两侧水蒸气分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对系统进行集中除湿。在变工况条件下对系统的除湿性能和系统制冷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膜除湿组件进口压力和压气机进气压力等对系统除湿性能和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模拟及实验结论如下:(1)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外扫气方式可节省自扫气方式时消耗的部分干燥气体,相同回热循环下,系统平均COP可提高25.3%。(2)湿空气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膜除湿组件进口压力的提升,三种回热循环下透平膨胀机进气含湿量和水蒸气在透平膨胀机中凝结量均逐渐减少。二次回热循环中透平膨胀机进气含湿量可降低73.9%,水蒸气在膨胀机中的凝结量可以降低75.5%,当膜除湿组件进口压力为700kPa时,透平膨胀机进气含湿量为0.049g/kg,此时水蒸气在透平膨胀机中的冷凝量为0.043g/kg。随着压气机进气压力的提升,不同膜除湿器进气压力下,水蒸气在透平膨胀机内的凝结量均逐渐增大。膜除湿组件进口压力为700kPa时,压气机进气压力由160kPa提升至200kPa,水蒸气在透平膨胀机中的冷凝量由0.013g/kg提升至0.043g/kg。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透平膨胀机进气含湿量和水蒸气在透平膨胀机中的冷凝量均逐渐减小。二次回热循环下环境温度由20℃降低至0℃,透平膨胀机进气含湿量降低了67.7%,环境温度为0℃时,透平膨胀机进气含湿量最低为0.02g/kg,此时水蒸气在透平膨胀机中的冷凝量为0.018g/kg。(3)湿空气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压气机进气压力的提升,透平膨胀机出口温度逐渐降低,系统制冷量和系统COP逐渐增大。当压气机进气压力为200kPa时透平膨胀机出口温度最低为-60.6℃,此时系统制冷量和系统COP分别为5.26kW和0.128。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透平膨胀机出口温度逐渐降低,系统制冷量及系统COP逐渐增大。二次回热循环下环境温度由20℃降低至0℃,透平膨胀机出口温度降低了14.4%,系统制冷量及系统COP分别升高了29.8%和34.2%。0℃时透平膨胀机出口温度最低为-67℃,系统制冷量及系统COP分别为6.36kW和0.16。(4)干空气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气源压力的提升系统耗功量增大,系统COP降低。气源压力由200kPa提升至750kPa系统耗功增加了72.2%。气源压力200kPa时系统COP最高为0.448。环境温度的降低同样使得系统制冷量和系统COP得以提升,环境温度0℃时系统制冷量和系统COP分别为5.57kW和0.57。(5)实验结果表明,膜除湿组件进口压力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除湿效果,膜除湿组件进口压力由300kPa提升至700kPa,二次回热循环下透平膨胀机进气含湿量降低了36.4%,水蒸气的冷凝量降低了58.5%,但是系统COP由0.25降低至0.13。当膜除湿组件进口压力700kPa时,透平膨胀机进气含湿量最低为0.107g/kg。此时水蒸气在透平膨胀机中的冷凝量仅为0.044g/kg。(6)实验结果表明,压气机进气压力的提升对系统除湿性能影响不大,但随着压气机进气压力由160kPa提高至200kPa,二次回热循环下透平膨胀机的排气温度降低了11.9℃,系统制冷量增加了1.41kW,系统最大COP为0.16。

任帅峰[8](2020)在《带新型引射循环的CO2制冷系统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其中以臭氧层的破坏与温室效应显得尤为突出,制冷剂的泄露更是与这两种现象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对以环保型制冷剂CO2为工质的系统进行了研究,为了提升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引射循环并将其分别应用于亚临界与跨临界系统中。在亚临界CO2制冷系统中,采用地下埋管为冷凝器可利用地下土壤温度低于CO2临界温度的特性使系统压力维持在亚临界范围内,但冷凝器出口流体仍为两相状态,为了避免其中没有制冷作用的气体再次进入压缩机耗功,本文设计出了带新型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原理图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软件来计算求解,以此研究其性能,之后对引射器各部件的尺寸进行设计计算并加工出了一台气体引射器,设计搭建出了带新型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实验台。在跨临界CO2制冷系统中,为避免膨胀罐出口的气体进入压缩机耗功,故将这种引射循环方式应用于跨临界CO2制冷系统中,由于引射器在系统中不同位置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不同,故分别将引射器放在压缩机出口和气体冷却器出口,而建立出了两种跨临界CO2引射循环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以及跨临界CO2并行压缩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气冷器出口压力、膨胀罐内压力和蒸发温度对两种跨临界CO2引射循环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将两种引射循环系统分别和传统带旁通阀的跨临界CO2制冷系统与跨临界CO2并行压缩制冷系统进行了对比。通过对带新型引射循环的亚临界和跨临界CO2制冷系统的功耗和COP的模拟分析,并与不带引射循环的系统进行对比,所得结论如下:(1)在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中,冷凝压力与被引射流体压力一定时,引射比越大,引射器进出口压力比越大;当引射比一定时,被引射流体压力越大,引射器进出口压力比越小;因此可通过适当提高被引射流体的压力来减小引射器进出口压比,即降低压缩机排气压力,进而提升系统性能。(2)在亚临界CO2制冷系统中,伴随着系统蒸发温度的增大、冷凝温度的减小、板式换热器产生的过冷度a的增大,不论是否加入引射器,亚临界CO2制冷系统的COP均呈升高趋势,且在加入引射器后,COP相比原来均有提高,其中过冷度a对COP提升率的影响最大,COP最大可提高16.19%;随着气液分离器产生的过冷度b的升高,加入引射器前后COP变化幅度均较小,但加入引射器后,COP相比原来有明显提升,COP提升率的变化幅度为6.72%10.77%。改变系统的引射比(储液器气液比)?、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引射器进出口压比?,加入引射器后系统COP分别可提升4.59%14.04%、1%8.55%、2.54%11.8%与3.71%40.31%。(3)在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中,与不加引射器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相比,当系统的蒸发温度越低、冷凝温度越高、过冷度a越大、过冷度b越小、储液器气液比?越大、引射器进出口压比?越小时,加入引射器以后的系统COP提升率越大,COP的提升效果越明显,因此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更适用于蒸发温度较低,外界冷凝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使用。(4)在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中,引射比(储液器气液比)?与引射器进出口的压比?是影响加入引射器后系统性能提升的两个关键因素。在本文给定的工况下,当引射器进出口的压比?≤1.5时,加入引射器的亚临界CO2系统性能有明显提升。(5)在带引射循环的跨临界CO2制冷系统中,将引射器放在压缩机之后的引射循环系统(位置1),在气体冷却器出口压力越小、膨胀罐内的压力越大、蒸发温度越低时,其系统COP要明显大于传统带旁通阀的跨临界CO2制冷系统,但小于并行压缩系统,在本文给定的工况下,改变气冷器出口压力、膨胀罐内压力和蒸发温度,相比于与带旁通阀的跨临界CO2制冷系统,COP最大的提升幅度分别为10.05%、6.09%与5.71%。(6)将引射器放放在气体冷却器之后(位置2)的跨临界CO2引射循环系统,其COP高于并行压缩系统和引射器在压缩机后(位置1)循环系统,当气体冷却器出口压力越小、膨胀罐内的压力越小、蒸发温度越高时,将引射器放在气体冷却器之后(位置2)来代替并行压缩,对并行压缩系统COP的提升率越大,其中改变膨胀罐内压力COP提升幅度较大,在本文给定的工况下可提升1.08%8.81%。

黄新磊[9](2020)在《混合工质回热式一次节流制冷系统回热器的热力分析》文中认为混合工质回热式一次节流制冷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在过去的许多年有了极大的进展,采用混合工质回热式一次节流制冷系统与其他形式的制冷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如: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制造价格低、低温下无运行部件,因此广泛应用在80K-240K的制冷温区内,在生物医疗、军事、能源、超低温冷链、液化天然气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来说,混合工质配比组成及自身的热物性质决定了在此制冷系统中获得所需的目标制冷温度。混合工质单级压缩一次节流制冷系统中回热器作为一件至关重要的制冷部件,其内部的换热温差直接体现了制冷系统的温跨范围,其内部的温度分布和传热特性直接决定了整个节流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因此选用选择高效的回热换热器对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热力性能具有巨大的意义。本文搭建了一台小型单级压缩一次节流制冷循环的深冷冰箱,回热器选用盘管式的逆流回热装置。然而,对于混合工质一次节流制冷系统的研究仍在继续,因此本文在对师兄所做的课题的研究基础之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1)总结了国内外各专家学者对于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技术和逆流式回热器的相关技术研究进展。(2)搭建了一套深冷混合工质一次节流制冷的深冷冰箱,对三元和四元混合工质R14/R170/R600A、R14/R23/R600A、R14/R23/R22/R600A R14/R23/R134A/R600A以分别按照30.40mol%/10.73mol%/58.87mol%、30.40mol%/15.73mol%/53.87mol%、26.67mol%/17.49mol%/6.46mol%/49.38mol%、26.46mol%/19.96mol%/5.41mol%/48.17%的比例充注到试验系统中,在这一系统中获得了-80℃左右的制冷温度。结果表明,三元混合工质和四元混合工质的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类型都和混合工质的组分组成和浓度配比有关,均呈现非线性的变化趋势。与三元混合工质结果不同的是,四元混合工质在回热器中各位置处的温差几乎一致,温度分布更为均匀,压降曲线呈抛物线形式且更为光滑,回热器内的热当量匹配更为合理。(3)对混合工质采用状态方程法进行物性计算,并与插值法计算结果相对比,焓值误差最高仅有4.79%,而熵值误差最低仅有1.09%。对不同配比的混合工质通过等温节流效应对其回热循环进行了热力分析,并阐明其内在机理。(4)对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的回热器内的制冷剂流动状态用CFD计算软件COMSOL对回热换热器内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和实验结果一一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从理论上验证了混合工质在回热换热器内的换热特性。(5)对所选用的混合工质通过从其安全性、工质的制冷性能和环境友好型做了整体性分析。表明所选的混合工质安全性较高,没有达到其爆炸极限。工质的制冷性能随着混合工质组元数目的增多,并没有提高。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它们的GWP值,更重要的是计算TEWI,将TEWI作为评价混合工质整体环保性能的指标,结果表明R14(30.40mol%)/R170(10.73mol%)/R600A(58.87mol%)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最小的。

魏之豪[10](2020)在《大冷量斯特林制冷机回热器模拟和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温超导技术、液化空气技术和低温液体保存技术快速发展,大冷量低温制冷需求也越来越多。斯特林制冷机有着高效、低噪和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在低温制冷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对大冷量斯特林制冷机回热器缺少高精度量化计算方法,对回热器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之间相互影响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以曲柄连杆驱动的四缸大冷量斯特林制冷机为研究对象,对制冷机和回热器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模拟计算采用Sage软件,实验用大冷量四缸斯特林制冷机由斯特林发动机改造而成。斯特林制冷机模拟计算表明,丝网丝径或孔隙率的增加都会降低回热器阻力损失,同时也会导致焓流损失增加。各丝径存在一种孔隙率使焓流损失产生突变。回热器各项损失中以阻力损失为主。改变回热器的放置方式,从热端到冷端孔隙率逐渐增大时,回热效果更好。模拟分析制冷机充气压力和工作频率两种工况对制冷机性能影响,存在最佳工作状态使各项损失降到最低,制冷性能最好。COP随充气压力的增加而降低,充气压力较低时,COP随工作频率先降低后升高,最低点在20~25 Hz;充气压力较高时,COP随工作频率增加而增加。斯特林制冷机实验研究发现,当充气压力为1.5 MPa,输入功率18 k W,制冷机冷头从室温降至120 K需2500 s,最低温度稳定至100 K,可得663 W制冷量。充气压力升高,制冷量随之增加,最低制冷温度降低。实验测得制冷量和COP变化规律与模拟值一致,但模拟值明显高于实验值,主要原因是模拟计算没有考虑径向、周向传热损失、机械传动损失以及润滑油的影响。实验对比孔隙率为0.6和0.66两种回热器结构对制冷机性能和回热器压降的影响发现,高压低频工作状态下,0.66孔隙率的回热器性能更好;低压高频工况下,孔隙率为0.6的回热器性能更优。拟合了两种回热器摩擦系数的经验公式。

二、浅谈回热器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回热器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直接接触冷凝制冷系统的性能模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现存制冷系统研究现状
    1.3 直接接触凝结换热简介及研究现状
        1.3.1 直接接触凝结研究现状
    1.4 余冷冷能利用
    1.5 工质选择
    1.6 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
    1.7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估
    2.1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
        2.1.1 系统描述
        2.1.2 简化假设及参数设置
        2.1.3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能量分析模型
        2.1.4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火用)分析模型
        2.1.5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经济分析模型
        2.1.6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环境分析模型
    2.2 双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
        2.2.1 系统描述
        2.2.2 简化假设及参数设置
        2.2.3 双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能量分析模型
        2.2.4 双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火用)分析模型
    2.3 复叠式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
        2.3.1 系统描述
        2.3.2 简化假设及参数设置
        2.3.3 复叠式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能量分析模型
        2.3.4 复叠式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火用)分析模型
    2.4 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
        2.4.1 系统描述
        2.4.2 简化假设及参数设置
        2.4.3 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能量分析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4E分析
    3.1 单级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4E分析
        3.1.1 蒸发温度对系统4E性能的影响
        3.1.2 冷凝温度及过冷度对单级系统4E性能的影响
    3.2 双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4E分析
        3.2.1 中间温度对双级系统4E性能的影响
        3.2.2 过冷度对双级系统性能的影响
    3.3 复叠式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4E分析
        3.3.1 高温级系统蒸发温度对复叠式系统4E性能的影响
        3.3.2 冷凝蒸发器换热温差对复叠式系统4E性能的影响
        3.3.3 冷凝温度与过冷度对复叠系统性能影响
    3.4 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系统简介
    4.2 压缩机选型
    4.3 换热器选型
    4.4 辅助设备选型
        4.4.1 节流装置选型
        4.4.2 制冷剂泵选型
        4.4.3 恒温水槽选型
        4.4.4 数据测量与采集系统选型
    4.5 实验目的及内容
        4.5.1 实验目的
        4.5.2 实验内容
        4.5.3 实验方法及步骤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5.1 冷却水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 冷冻液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3 冷冻液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成果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吸附床的模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吸附式制冷相关理论
        1.2.1 吸附现象
        1.2.2 吸附式制冷基本原理
        1.2.3 吸附热
        1.2.4 平衡吸附与吸附速率
    1.3 吸附式制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1 吸附工质对的研究
        1.3.2 吸附床的研究
        1.3.3 吸附循环方式的研究
        1.3.4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及实验研究
    2.1 吸附式制冷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 硅胶-水吸附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1 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
        2.2.2 吸附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2.3 实验研究
        2.3.1 系统的性能指标
        2.3.2 数据采集
    2.4 实验方案
        2.4.1 实验方法
        2.4.2 实验工作内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3.1 系统的循环过程
        3.1.1 温度与压力的变化
        3.1.2 加热量与制冷量的变化
    3.2 回热时间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影响
    3.3 基于正交实验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3.3.1 四种因素对吸附式制冷系统制冷量的主次效应分析
        3.3.2 四种因素对吸附式制冷系统COP的主次效应分析
        3.3.3 四种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4 与其他学者研究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翅式吸附床传热性能模拟分析
    4.1 管翅式吸附床概述
    4.2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4.2.1 CFD概述
        4.2.2 计算流体力学的求解过程
        4.2.3 数值模拟方法及分类
        4.2.4 有限体积的求解方法
    4.3 管翅式吸附床物理模型
    4.4 吸附床的数学模型
        4.4.1 数学模型的假设
        4.4.2 控制方程
        4.4.3 传热性能评价方法
        4.4.4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4.4.5 计算求解方法和模型验证
    4.5 计算结果分析
        4.5.1 吸附床的均温性能模拟
        4.5.2 各参数对吸附床传热影响分析
        4.5.3 硅胶的孔隙率对吸附床传热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3)旋转式室温磁制冷机制冷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中常见符号说明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研究意义
        1.1.2 磁制冷材料的发展
        1.1.3 磁制冷循环的发展
        1.1.4 磁制冷样机的发展
        1.1.5 数值模拟的发展
    1.2 提出问题
    1.3 研究方案
    1.4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室温磁制冷机理论及模拟
    2.1 磁制冷原理介绍
    2.2 磁制冷相关的热力学过程
    2.3 磁性材料选择标准
    2.4 磁热效应的测量
    2.5 磁制冷Cascade循环理论分析
    2.6 AMR单种工质温度累加模拟计算
        2.6.1 物理模型的建立
        2.6.2 模拟计算结果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研究
    3.1 实验装置
        3.1.1 实验装置主要部件
        3.1.2 实验中测点的布置
        3.1.3 人机交互界面介绍
    3.2 实验内容
        3.2.1 实验方案
        3.2.2 实验步骤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置换系数的计算
    4.2 不同工况下实验结果分析
        4.2.1 不同换热时间实验结果分析
        4.2.2 不同流量实验结果分析
    4.3 不同工况下磁制冷机制冷系数计算
        4.3.1 不同换热时间下制冷系数
        4.3.2 不同流量下制冷系数
        4.3.3 不同室温下制冷系数
        4.3.4 实际与理想制冷系数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并联引射器增效CO2双温制冷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二氧化碳制冷剂的研究
    1.3 国内外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研究现状
        1.3.1 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应用及循环方式
        1.3.2 CO_2增压制冷系统
        1.3.3 机械过冷CO_2增压制冷系统
        1.3.4 CO_2并联压缩制冷系统
        1.3.5 CO_2引射制冷系统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CO_2多联引射制冷系统介绍及性能模拟分析
    2.1 多联引射CO_2双温制冷系统
    2.2 系统运行条件假设
    2.3 系统数学模型
        2.3.1 压缩机模型
        2.3.2 换热器模型
        2.3.3 节流装置数学模型
        2.3.4 气液分离器数学模型
    2.4 系统性能模拟
        2.4.1 CBR系统性能模拟步骤
        2.4.2 MECR系统性能模拟
    2.5 模拟计算及分析
        2.5.1 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对系统的影响
        2.5.2 中间压力对系统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联引射双温制冷系统实验研究
    3.1 多联引射双温制冷实验台系统
        3.1.1 CO_2制冷循环系统
        3.1.2 冷却水循环系统
        3.1.3 冷冻水循环系统
    3.2 数据测控系统
        3.2.1 数据监测系统
        3.2.2 控制系统
    3.3 实验操作步骤
        3.3.1 实验前操作流程
        3.3.2 实验过程中流程
        3.3.3 实验终止流程和安全事宜
    3.4 实验数据处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4.1 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对系统的影响
        4.1.1 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对CBR系统的影响
        4.1.2 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对MECR系统的影响
    4.2 并行压缩机对系统的影响
    4.3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复叠制冷系统面临的问题
        1.1.2 冷冻冷藏冷库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复叠循环配置和流程的研究
        1.2.2 系统变工况及中间工况性能的研究
        1.2.3 级间容量比和压缩机频率的研究
        1.2.4 循环工质种类及充注量的研究
        1.2.5 系统部件的研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畴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问题
        1.3.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循环模式与理论分析
    2.1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提出
    2.2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
    2.3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循环工质选择
    2.4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仿真模型
        2.4.1 压缩机的数学模型
        2.4.2 冷凝器的数学模型
        2.4.3 节流机构的数学模型
        2.4.4 蒸发器的数学模型
        2.4.5 蒸发冷凝器的数学模型
        2.4.6 制冷剂的数学模型
        2.4.7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数学模型
        2.4.8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仿真模型算法
    2.5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模拟分析
第三章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3.1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实验台构成
        3.1.1 复叠式耦合制冷实验台
        3.1.2 实验台测点布置
    3.2 实验设备选型
        3.2.1 室外机组选型
        3.2.2 压缩机选型
        3.2.3 电子膨胀阀选型
        3.2.4 蒸发器
        3.2.5 蒸发冷凝器
        3.2.6 辅助设备选型
第四章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4.1 实验台测试工况描述与结果分析
        4.1.1 实验台测试工况及方法
        4.1.2 实验台测试结果分析
    4.2 实验验证工况描述与结果分析
        4.2.1 实验验证工况及方法
        4.2.2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吸收式制冷研究现状
        1.2.1 制冷工质对的研究
        1.2.2 制冷系统循环流程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新型涡流管-喷射器吸收制冷循环基本理论研究
    2.1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原理及特点
    2.2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各设备数学模型
        2.2.1 假设条件
        2.2.2 制冷循环各设备数学模型
    2.3 系统性能计算
    2.4 系统主要设备的传热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优化设计及选型
    3.1 系统性能优化
        3.1.1 优化目标
        3.1.2 约束条件
        3.1.3 优化分析及结果
    3.2 新型制冷系统设备选型
    3.3 本章小结
4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性能研究
    4.1 运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1.1 高压侧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1.2 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1.3 载冷剂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1.4 冷却水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1.5 喷射器升压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过冷回收
        4.2.1 回热器的过冷回收
        4.2.2 过冷器的过冷回收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要符号表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膜除湿的空气制冷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气循环制冷系统的理论研究
        1.2.2 空气循环制冷系统的应用研究
        1.2.3 空气循环制冷系统除湿方面的研究
        1.2.4 课题组已完成的研究工作
    1.3 课题主要工作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膜除湿空气循环制冷系统性能理论分析
    2.1 膜除湿空气循环制冷系统基本原理
    2.2 透平膨胀机/压气机组件的数学模型
        2.2.1 透平膨胀机的数学模型
        2.2.2 离心式压气机的数学模型
    2.3 板翅式换热器的数学模型
    2.4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数学模型
    2.5 膜除湿组件的数学模型
    2.6 膜除湿空气循环制冷系统性能模拟
        2.6.1 干空气系统性能模拟流程
        2.6.2 系统湿空气性能模拟流程
    2.7 仿真结果及分析
        2.7.1 湿空气仿真结果及分析
        2.7.2 干空气仿真结果及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膜除湿空气循环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3.1 实验流程及装置
        3.1.1 实验流程
        3.1.2 实验装置
    3.2 实验步骤
        3.2.1 实验台启动准备
        3.2.2 实验启动
        3.2.3 实验台停止
    3.3 实验工况
    3.4 实验数据处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膜除湿组件进口压力对系统影响结果分析
    4.2 压气机进气压力对系统影响结果分析
    4.3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一 错列锯齿形翅片的几何参数
附录二 系统主要部件的技术参数
致谢

(8)带新型引射循环的CO2制冷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制冷剂的发展与替代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CO_2 制冷系统
        1.3.2 并行压缩系统
        1.3.3 引射制冷系统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_2制冷系统的模拟
    2.1 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_2 制冷系统原理
    2.2 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_2 制冷系统热力计算
        2.2.1 热力计算的基本假设
        2.2.2 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
    2.3 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分析
        2.3.1 引射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3.2 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3.3 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3.4 过冷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3.5 引射器进出口压力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带引射循环的跨临界CO_2制冷系统的模拟
    3.1 跨临界CO_2 引射循环和并行压缩系统的原理对比
        3.1.1 跨临界CO_2 并行压缩制冷系统的原理
        3.1.2 带引射循环的跨临界CO_2 制冷系统的原理
    3.2 三种循环的热力计算
        3.2.1 基本假设
    3.3 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3.3.1 气冷器出口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对比
        3.3.2 膨胀罐内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对比
        3.3.3 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_2实验系统设计及介绍
    4.1 实验台简介
    4.2 实验台设备介绍
        4.2.1 实验台主要设备
        4.2.2 实验台辅助设备
        4.2.3 实验台测量设备
        4.2.4 实验台控制系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混合工质回热式一次节流制冷系统回热器的热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关于低温制冷技术
        1.1.2 关于低温制冷系统中换热器的应用
        1.1.3 研究意义
    1.2 混合工质一次节流制冷系统研究进展
        1.2.1 混合工质组分选择及优化研究
        1.2.2 混合工质相变传热研究
        1.2.3 换热器两相流动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存在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低温混合工质回热式制冷系统试验
    2.1 纯工质与混合工质回热器换热负荷分析对比
    2.2 混合工质回热式一次节流制冷实验系统
        2.2.1 混合工质回热式节流制冷系统系统流程
        2.2.2 混合工质配气及充注系统
        2.2.3 测量参数及数据处理方法
    2.3 实验方案及步骤
        2.3.1 系统检漏
        2.3.2 系统抽真空
        2.3.3 混合工质的配气及充注过程
        2.3.4 实验系统的启动
    2.4 实验结果分析
        2.4.1 两种三元混合工质在回热换热器中的温度及压力分布
        2.4.2 两种四元混合工质在回热换热器中的温度及压力分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合工质制冷物性及其计算比较
    3.1 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理论基础
    3.2 混合工质的相平衡状态方程的确定
        3.2.1 PR状态方程
        3.2.2 PT状态方程
    3.3 算例计算
        3.3.1 焓熵计算方程
        3.3.2 焓熵计算结果
        3.3.3 混合工质中各组分不同纯工质的等温节流效应分析
        3.3.4 不同混合工质组分对回热式制冷循环的影响
    3.4 制冷剂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冷混合工质回热换热器的传热特性极其模拟
    4.1 混合工质回热换热器的物理数学模型
        4.1.1 回热换热器的基本计算模型
        4.1.2 纯工质的单相传热系数计算
        4.1.3 混合工质的相变沸腾传热系数计算
        4.1.4 混合工质的相变冷凝传热系数计算
    4.2 回热器内混合工质流动的物理数学模型
        4.2.1 摩擦阻力的均相模型
        4.2.2 摩擦阻力的分相流动模型
        4.2.3 绕管式回热器的流动特性
    4.3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混合工质在回热器内流动的数值模拟
        4.3.1 物理建模极其网格划分
        4.3.2 模型假设
        4.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4.4 模拟结果分析
        4.4.1 三元混合工质在回热器流动过程中的温度分布
        4.4.2 三元混合工质在回热器流动过程中的压力分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混合工质选择的整体性分析
    5.1 基于安全性对四种混合工质的整体分析
        5.1.1 混合工质安全等级分析
        5.1.2 混合工质的爆炸极限研究
    5.2 基于工质制冷性能对四种混合工质的整体分析
    5.3 基于工质环保性能对四种混合工质的整体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大冷量斯特林制冷机回热器模拟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斯特林制冷机研究现状
        1.2.1 结构研究进展
        1.2.2 理论研究进展
    1.3 斯特林制冷机回热器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1.4.1 已有研究中主要问题
        1.4.2 研究内容
2.大冷量斯特林制冷机理论
    2.1 制冷机工作原理
    2.2 三级分析理论
        2.2.1 粘性压力梯度F
        2.2.2 薄膜传热
        2.2.3 气体轴向导热热流
        2.2.4 状态方程
        2.2.5 求解方法
        2.2.6 填料气体域
    2.3 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
        2.3.1 整体热力学分析
        2.3.2 能量流分析
    2.4 制冷机不可逆损失分析
        2.4.1 回热器内损失
        2.4.2 传动机构损失
        2.4.3 润滑油对工质污染带来的损失
        2.4.4 电机损失
    2.5 本章小结
3.斯特林制冷机整机模拟
    3.1 模型参数设置
        3.1.1 气源
        3.1.2 膨胀活塞
        3.1.3 压缩腔
        3.1.4 冷却器
        3.1.5 回热器
        3.1.6 冷端换热器
        3.1.7 膨胀腔
        3.1.8 动力活塞
        3.1.9 热源
    3.2 模拟结果与分析
        3.2.1 回热器
        3.2.2 工作频率
        3.2.3 充气压力
    3.3 斯特林制冷机性能预测
    3.4 本章小结
4.斯特林制冷机回热器性能实验
    4.1 实验系统
        4.1.1 冷水机组
        4.1.2 真空绝热系统
        4.1.3 测量系统
        4.1.4 实验工况参数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降温曲线
        4.2.2 压力曲线
        4.2.3 性能曲线
        4.2.4 充气压力影响
        4.2.5 回热器的影响
        4.2.6 回热器阻力及拟合
    4.3 本章小结
5.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浅谈回热器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直接接触冷凝制冷系统的性能模拟及实验研究[D]. 孙庆烨.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2]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吸附床的模拟优化[D]. 惠庆玲.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3]旋转式室温磁制冷机制冷性能研究[D]. 王骁扬.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4]并联引射器增效CO2双温制冷系统性能研究[D]. 王猛.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5]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D]. 杜启含.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6]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D]. 王淑旭.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7]基于膜除湿的空气制冷系统性能研究[D]. 徐瀚洲.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1)
  • [8]带新型引射循环的CO2制冷系统性能研究[D]. 任帅峰.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9]混合工质回热式一次节流制冷系统回热器的热力分析[D]. 黄新磊.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1)
  • [10]大冷量斯特林制冷机回热器模拟和实验研究[D]. 魏之豪.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浅谈回热器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