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新余学院学报》总目录

2001年《新余学院学报》总目录

一、《新余高专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叶勇明[1](2020)在《江西省未成年人犯罪协同防控研究 ——基于试点城市的考察》文中指出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经济持续飞速发展、社会结构深刻调整、开放文化蔓延影响,由于未成年人认知能力不完整、生理心理不成熟、人格尚不健全,主观因素与社会客观环境综合作用,造成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量持续居高不下、高位徘徊,并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新趋势。江西省近十年未成年犯罪人数30266人,占全省犯罪总人数7.95%,未成年犯罪人员基数总量仍然较大、需矫治改造人员较多、犯罪防控面临诸多新问题。可以说,如何有效防控未成年人犯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当前政府和学者们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课题。未成年犯罪防控工作是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性工程,需要汇聚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组织、学校家庭及个人等多元化主体的资源与力量,以期实现遵守规则、配合紧密、协作高效、共同推进的未成年犯罪协同防控格局。江西省在未成年犯罪协同防控工作方面,从结构性上和程序性上保障协同顺利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同时还存在职能定位不清晰,职责分工不明确,协同意识不积极,协同形式较随意,机制建设较滞后等现实问题。通过总结分析南昌、新余、吉安、景德镇等4个试点城市以“五类重点未成年群体”为对象,开展协同防控工作的具体案例,探索多元主体中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学校家庭等在协同防控中的职能定位、职责任务和成效作用。本文以江西省为例,来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协同防控,以期能够为江西省本地及其他省份做好未成年犯罪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本文在学习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江西省未成年人犯罪的当前现状、总体趋势,分析了江西省未成年犯罪的主要特点和成因,针对性研究了江西省未成年犯罪协同防控工作的总体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以四个试点城市为具体案例深入分析,随后在借鉴国内外防控未成年犯罪的经验做法基础上,提出未成年人犯罪协同防控具体对策建议:加快健全完善立法、坚持社会综合治理、发挥家庭预防作用、强化学校重点教育、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于晨[2](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促使校企合作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成效与走向,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水平的稳定与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回顾总结政策变迁历程为契机,准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合理有序变迁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遵循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宏观层面方法论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对政策演进历史分期、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并据此提出若干优化政策变迁路径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国家政策实践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三种“范式”:从上世纪末之前国家总体性控制下校企一体共生的行政推动,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促校联企改革攻坚,再到当前以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元协同共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探索。不同政策范式对于如何看待校企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稳定与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均存在显着的差异。以上述政策范式变化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8年间的“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98年至2010年间的“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2010年至今的“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不同阶段政策在类别形态、要素构成和变革强度等方面,呈现出由纲领性、散点式政策条文向系统与专门化政策体系发展,由权威命令与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由依附共生范式变革后的渐进性调整向双主协同范式演进的特征。政策的产生及调整,归根结底是身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所作出的抉择。政府作出相应抉择的动力,一方面源自其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其自身的能动机制。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上述两类机制入手,形成了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两种差异化的政策变迁解析路径。本研究综合运用政策网络、政策(政府)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多学科理论,基于“制度—场域—行动者”的辩证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场域—学习”解释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确立为核心解析变量,力求从中央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及其自身的能动机制层面,系统探讨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从而实现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两种差异化解析路径的有机整合。通过应用该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构性因素和行动者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行、企、校等各类关键行动者(公私组织)之间,因“权威”、“资金”、“信息”、“组织”、“合法性”等资源的彼此依赖而形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政—政”、“政—行”两个政策制定场域和“央—地”、“企—校”两个政策执行场域。“政—政”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系统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关系。“政—行”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行业管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分级决策或合作治理关系。上述政策制定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影响。“央—地”执行场域涉及中央政府(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企—校”执行场域涉及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关系。上述政策执行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税收分配、财政支付、产业经济、教育行政、劳动就业等制度的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的持续运作与深刻变革,会对中央职能部门的决策与行为产生特定的压力机制,并引发校企合作政策在形态类别设置、工具选择运用乃至范式层面不断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国家行动者”和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中央职能部门在特定制度结构性因素和场域关系性因素的影响下,会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偏好,主动开展先期循证性学习、局部试验性学习、事后改进性学习,以引导和持续推动国家政策创新发展。这种中央职能部门的能动机制,为校企合作政策过程附加了源源不断的作用力,将国家政策实践限定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并确保其始终具备旺盛的变革驱动力与发展调适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优化路径的择定,必须高度关注上述影响政策场域运作变革、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引导政策场域的有序运作与良性变革,并完善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组织程序。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李铁绳[3](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郑茹[4](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研究指明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周洋[5](2018)在《新余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余是一座拥有深厚积淀文化的国家森林城市,其自然环境资源优越,人文历史悠久,在此条件下产生的园林极具地域特色,且成果较丰富。目前,新余主要集中于对名人文化、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研究,而园林的研究极其薄弱,成果稀少,更缺乏对园林发展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以新余古代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史记志书、类书牒谱、诗词游记、撰着碑刻等基础资料收集,并结合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综合分析、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对新余市古代园林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归纳;梳理了秦汉至元明清时期的新余园林年表,厘清了新余园林的发展脉络及园林类型,深入探究了新余古代园林的造园特色。由于新余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使其古代园林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⑴园林的生成期,为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之际,战争连年,社会动乱,而新余地处偏僻,环境清幽,乃为免遭祸乱的世外桃源,为避祸隐居而建的私家园林初见端倪;魏晋时期,佛道交融,玄学兴起,文化欣欣向荣,推动了寺观园林的发展;故此时期的主要类型为私家园林、寺观园林。⑵园林的发展期,为隋唐五代时期。此时期社会局势较平稳,伴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山林修学、山水诗画的兴起,丰富了新余私家园林内涵,同时也促进了公共园林的发展;而随着统治阶级、名门氏族对佛、道二教的支持,使寺观园林迎来了大发展的契机,并成为造园活动的主流。⑶园林的繁盛期,为两宋时期。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名人荟萃的环境下,两宋造园活动频繁、技艺高超,形成了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文教园林等丰富的园林类型,逐步走向繁盛时期。⑷园林的成熟期,为元明清时期。此时期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呈多元化发展,园林发展迅速,形成了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教园林、公共园林、衙署园林、宗祠园林、其他园林等类型,并逐步由“隐于园”向“娱于园”转化。通过梳理分析,新余丰富的山水地貌,幽静的自然环境,成为名人雅士所追逐的世外桃源,孕育出崇隐耕读的园林文化,并逐步形成质朴淡雅的造园风格。此外,巧借自然景物乃新余古代园林的显着特征,不仅远借高山远水,增加景观层次,还引水入园,凿池堆山,丰富园林活动,营造深远意境。

董文浩[6](2018)在《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迫切要求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大量的具有足够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同时又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鉴于高校的办学类型和人才培养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无可争议地落在了地方本科院校身上。而实际上,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同质化”倾向严重,高校供给侧和市场需求侧矛盾尖锐,迫切需要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进行深层次转变,即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所极具时代意义和特色的地方院校。其贡献不仅是人才培养,更难能可贵的是开辟了一种新型的教育范式,摸索出了一套生产与学习相结合、业务与政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道路。而这种办学模式与我国目前所倡导的地方高校转型的宗旨十分类似。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历史的视角以江西共大这一历史现象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梳理其办学经验,以期对当今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提供借鉴。论文第一部分以多维视角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全面检视。首先,通过总量、地区、类型等维度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进行直观表达,清晰感知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其次,从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出发,来进一步佐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迫切性。最后,从多种立场来展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深入认识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多方利益的普遍要求,势在必行。论文第二部分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并重点对转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本部分选取江西省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案例进行深度的实地研究,通过文本搜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途径对其办学定位、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现状研究和问题探讨。论文第三部分是深入历史情境,对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进行细致梳理。在充分结合上文所归纳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中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从办学模式、办学定位、系科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六个方面展开。另外,在对江西共大以上每一方面的办学经验进行整理时,要严格依照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宗旨和方向,并尽可能细化,旨在能够对现实转型提供适切性指导。论文第四部分以上述的理论分析、实践考察和史料梳理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在对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的视角对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突破的现实路径提供借鉴。此部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找准历史与现实融合的切入点,对江西共大这一历史事物的办学经验为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进行全方位论证;另一方面是在论证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的不同维度经过历史经验借鉴后提出可行性策略,进而促进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顺利转型。

王旭辉[7](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提出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李颖[8](2017)在《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江西省高职专业设置研究》文中指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培养、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与布点,要根据区域经济的结构与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相符,才能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毋容置疑,在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江西省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与布点,特别是培养的人才适应性方面,对推动江西经济建设与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进入“十三五”以来,发展理念的变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变化等因素,都将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新的要求。概言之,专业设置与布点必须顺应地方经济建设的转型与发展,当然也就必须作出相应的完善与优化。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以及跨学科等研究法,对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现状进行详细具体的分析,探讨江西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基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梁帅[9](2017)在《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活动研究,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戏曲活动的梳理与讨论。得益于旗人在北京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戏曲活动介于北京市井梨园戏曲活动与宫廷戏曲活动之间。旗人对戏曲的喜爱由来已久,早在入关之时,他们便表现出对戏曲的酷爱。顺康雍三朝是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孕育期,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诸形态,皆在此时形成。道咸时期,受到宫廷戏剧变革的深刻影响,旗人戏曲活动重心集中到北京的王公贵族府邸及市井梨园。在旗人捧角之风的影响下,清末伶人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旗人沉迷戏曲的行为,引起了当朝者的诸多不满。为了阻拦旗人观剧,政府遂颁布了许多禁戏条例。这些举措虽对旗人的观剧活动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是它最终还是淹没在旗人高涨的嗜戏热潮中。晚清民国北京旗人对近现代戏曲发展的贡献集中在三点:演剧、研究、创作。演剧方面,乾隆朝的《燕兰小谱》所记白二、八达子,是第一代技艺卓群的旗籍伶人。晚清旗人登台唱曲者更多,并在清末民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票房”与“票友”是旗人对中国戏曲文化的特殊贡献,亦真实反映出旗人演剧水准的上乘。戏曲研究作为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重要方面,展现了旗人对戏曲的深层认知。昭梿的《啸亭杂录》、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等笔记,描绘了许多京师戏曲活动场景,反映出此期旗人戏曲关注视角的变化。旗人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研究,肇始于清末民国的庄清逸、溥侗等人。穆儒丐、景孤血、华粹深、傅惜华、郑骞、吴晓铃等人在民国时期的戏曲研究,更是近代戏曲研究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此外,北京旗籍戏曲研究者的曲艺研究也颇具特色。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创作收获颇丰。绵恺、顾太清等旗人的戏曲创作,标志着旗人古典戏曲创作的终结。而以载阔亭、庄清逸为代表的皮黄戏剧作家,又助力了清末民国皮黄艺术的发展。在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中,王公贵族是尤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长期居住北京的八旗王公贵族有机会参与紫禁城内的戏曲活动,并对宫廷演剧产生实质性影响。各王公贵族府邸内的戏曲活动也十分精彩,往往家族内几代成员都表现出对戏曲的极大热情。昆弋戏在晚清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的戏曲观演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皮黄戏早已风靡北京市井梨园全然不同。清代的“王府戏班”是戏班史上一个响亮名字,自乾隆朝允禄府上的大成班始,王府戏班延续数百年。清末奕诉、奕譞和善耆府内的戏班,不仅繁荣了当时京师剧坛,更是对近代北方昆曲的发展产生了直接、深远影响。为了真实呈现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演进过程,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大量使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宫中档案》、《内务府来文》等档案,以及晚清民国的报刊杂志、日记等。又为了使研究成果更加可信,笔者还进行了诸多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工作。同时,笔者也十分注重对戏曲文物、戏曲图像的探讨。

胡立[10](2016)在《主体与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文中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运用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学的平衡理论来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生态问题及其原因,可以更合理的为高职教育的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高职教育就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毕业生与学校、企业及用人单位、政府之间的一种适应关系,通过相互适应从而实现从学生进入职业教育--毕业--新一批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这一输入--输出--反馈(再输入)过程中系统的协调,实现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的平衡和良性发展。高职教育的高就业率并不能全部体现出其就业生态平衡性。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是指在能使毕业生知识与技能适应社会需要、满足个人职业期待,并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相互适应的情况下,各要素竞争共生,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整个系统充满生机活力的动态平衡。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是以毕业生﹒就业﹒环境三者之间关系为核心的动态、互生的系统。各生态因子之间是彼此联系、动态发展的,是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论文从生态学理论的主体与环境这一视角,按照“生态系统是否平衡(现状)--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要素(生态因子)--怎样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主体与环境的适应)”的逻辑思路,在宏观层面展开对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对湖南省六所高职院校的1892名应届毕业生和624名往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高职教育的就业观念、就业制度、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四方面分析了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现状。本研究通过把调查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二元回归等方法对影响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系统平衡的因子进行分析与探索。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侧重从主体与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学理的研究和质的研究两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思考。研究首先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主体与就业观念环境的互动关系。毕业生自身就业动机受学校、家庭、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应往届毕业生薪资期待、理想工作岗位、就业价值等调查发现,“让人人出彩”的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环境有待优化。只有帮助毕业生主动适应社会就业环境,使毕业生就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满足个人职业期待与理想,才能提高自身对外来观念的免疫力,达成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子系统的平衡,实现高职教育就业观念环境的优化。研究接着探索了就业主体与学校人才培养、企业参与育人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毕业生工作满意度、专业对口度、课程设置等要素的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受学校课程提供、企业校外实践和实习状况、学生为达到岗位胜任能力而主观努力等因素影响。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习得职业能力才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否则就很难保障高职教育就业质量,高职教育就业质量子系统就会失衡,高职教育就业质量环境也会不断恶化。研究对毕业生与就业制度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政府、企业、学校就业制度对毕业生的潜在影响的分析发现:就业制度子系统是毕业生群体在这些就业制度环境等影响下实现平衡的。如果政府和院校就业制度的执行情况不利于毕业生个体成长,再加上企业人才选用不科学、长效培训机制缺乏等,这样极易造成就业制度的不合理,使这个子系统失衡,使高职教育就业制度环境恶化。高职教育就业制度环境是使毕业生就业符合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是政策保障。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就业主体与就业供需环境进行分析。高职教育就业供需生态受就业观念、就业质量、就业制度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就业结构子系统实现整个就业群体的供需与用人单位供需之间的平衡,也反映了高职教育就业供需环境的整体和谐状况。只有把握好毕业生这一主体和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毕业生从输入--转换--输出过程中生态系统的平衡。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通过预测就业生态行为、建立就业生态预警监测机制,共同营建以就业质量为核心的就业生态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促进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建设,营造以就业价值为核心的社会观念生态圈。

二、《新余高专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余高专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省未成年人犯罪协同防控研究 ——基于试点城市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未成年人犯罪
        2.1.2 协同防控
    2.2 理论基础
        2.2.1 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理论
        2.2.2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理论
        2.2.3 未成年人犯罪矫正理论
        2.2.4 协同防控理论
3 江西省未成年人犯罪现状、特点与成因分析
    3.1 江西省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与趋势
        3.1.1 江西省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3.1.2 江西省未成年人犯罪趋势
    3.2 江西省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3.2.1 未成年人犯罪向低龄化趋势发展
        3.2.2 未成年人犯罪结伙性作案特点明显
        3.2.3 未成年人犯罪以侵财性犯罪为主要形式
        3.2.4 未成年人犯罪有较强的报复性逆反心理
    3.3 江西省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分析
        3.3.1 家庭环境因素
        3.3.2 社会风气因素
        3.3.3 学校教育因素
        3.3.4 未成年人主观因素
4 江西省未成年犯罪防控现状、问题及试点分析
    4.1 未成年人犯罪协同防控的总体现状
        4.1.1 组建了临时工作机构
        4.1.2 制订了防控工作方案
    4.2 未成年人犯罪协同防控存在的问题
        4.2.1 政府部门间协同还不到位
        4.2.2 学校、家庭沟通未形成常态
        4.2.3 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
        4.2.4 工作机构及机制建设较滞后
    4.3 未成年人犯罪协同防控试点经验分析
        4.3.1 南昌市:协同矫治“不良行为未成年人”
        4.3.2 新余市:探索“社会闲散未成年人”就业协同服务
        4.3.3 吉安市:打造“留守未成年”协同帮扶机制
        4.3.4 景德镇市:协同服务管理“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
5 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的国外经验和国内实践考察
    5.1 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的国外经验
        5.1.1 构建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
        5.1.2 各具特色的教育感化措施
        5.1.3 逐步强化的惩戒处罚措施
    5.2 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的国内实践
        5.2.1 广东江门“三位一体”协同观护帮教
        5.2.2 北京海淀开展“临界预防”观护
        5.2.3 湖北省统筹协调推进犯罪防控
        5.2.4 吉林长白建立协同帮教“绿色家园”
6 推进未成年人犯罪协同防控对策建议
    6.1 加快健全机构完善立法
        6.1.1 完善未成年保护的系统性立法
        6.1.2 健全成立未成年保护综合性机构
    6.2 坚持全社会综合协同治理
        6.2.1 完善协同管理机制
        6.2.2 强化社会环境治理
        6.2.3 坚持惩治与教育并重
    6.3 发挥家庭预防作用
        6.3.1 合力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6.3.2 形成良好的教养方式
        6.3.3 正确处理家庭结构变化
    6.4 强化学校重点教育
        6.4.1 协同开展针对性教育
        6.4.2 强化日常跟踪管理
        6.4.3 畅通家校沟通渠道
    6.5 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6.5.1 主观上要坚定
        6.5.2 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二、政策变迁
        三、政策场域
        四、政策学习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研究
        二、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关系研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层面
        二、分析技术层面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变迁轨迹
    第一节 “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78—1998 年)
        一、实施行业企业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方针
        二、引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校办产(企)业发展
        三、选择在部分地区开展“双元制”改革试点
    第二节 “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1998—2010 年)
        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三、启动实训基地及师资建设项目
        四、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家政策试验
    第三节 “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加快健全央地校企合作专属法规制度体系
        二、充分挖掘国家行业系统的指导与协调功能
        三、依托央财项目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政策平台
        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
        五、支持基层创新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一、由行动纲领和散点式条文向国家政策体系发展
        二、由少数政策工具主导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
        三、由旧范式变革后的渐进调整向政策新范式演进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解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制度—场域—行动者:构建解释分析框架的基本视角
        一、“结构”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启示
        二、制度与场域:“结构”维度的主体构成要素
        三、结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行动者”的能动机制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核心解析变量
        一、政策场域
        二、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
    第三节 解释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预设
        一、框架设计原则与整体结构
        二、理论预设
第四章 政策制定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政”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由中央职能部门构成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同级协商到上级协调: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政—行”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与政企分开改革相伴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分级决策到合作治理: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五章 政策执行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央—地”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行政科层体制影响下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市县为主到省域统筹: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企—校”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行政共生到互利共赢: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策学习:中央职能部门主动引导政策变迁的有效策略
        一、国家“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二、政策学习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成功历史经验的内化迁移
        二、政策调整过程中节约政府决策成本的有效方法
        三、有限理性约束下规避政策改革风险的合理选择
        四、保障央地政策参与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必要策略
第七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
        一、推动全国人大主导校企合作立法进程
        二、发挥政协协商决策职能助力政策创新
    第二节 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
        一、设立常设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二、建立健全国家行政协助制度
    第三节 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
        一、健全国家法律体系,强化政策设计参与权
        二、扩大利益代表范畴,提升协同决策合法性
        三、推行购买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变迁影响力
    第四节 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
        一、加强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力度
        二、保留适量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
    第五节 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
        一、推行协调性的劳动就业制度
        二、完善国家培训质量标准制度
    第六节 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一、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政策试验法治化
        二、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政策试验透明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三、文献综述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一、启蒙到专业
        二、探索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一、综合化
        二、开放化
        三、高端化
        四、一体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一、师范专业设置
        二、师范专业认证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新余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与目的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园林相关研究
        1.3.2 国内园林相关研究
        1.3.3 新余园林相关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新余市背景概况
    2.1 新余市历史沿革
        2.1.1 新喻县
        2.1.2 分宜县
    2.2 新余市自然环境——群峰对峙,秀水中流
        2.2.1 地理环境
        2.2.2 气候条件
        2.2.3 矿产资源
        2.2.4 植物资源
    2.3 新余人文背景——五星奠位,贤者辈出
3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3.1 历史概况
        3.1.1 自然环境
        3.1.2 社会背景
    3.2 园林概述
    3.3 园林的主要类型
        3.3.1 私家园林
        3.3.2 寺观园林
    3.4 小结
4 隋唐五代时期的园林
    4.1 历史概况
        4.1.1 政治环境
        4.1.2 经济条件
        4.1.3 文化背景
    4.2 园林概述
    4.3 园林的主要类型
        4.3.1 私家园林
        4.3.2 寺观园林
        4.3.3 公共园林
    4.4 小结
5 两宋时期的园林
    5.1 历史概况
        5.1.1 政治环境
        5.1.2 经济条件
        5.1.3 文化背景
    5.2 园林概述
    5.3 园林的主要类型
        5.3.1 私家园林
        5.3.2 寺观园林
        5.3.3 公共园林
        5.3.4 文教园林
    5.4 小结
6 元明清时期的园林
    6.1 历史概况
        6.1.1 政治环境
        6.1.2 经济条件
        6.1.3 文化背景
    6.2 园林概述
    6.3 园林的主要类型
        6.3.1 私家园林
        6.3.2 寺观园林
        6.3.3 公共园林
        6.3.4 文教园林
        6.3.5 衙署园林
        6.3.6 宗祠园林
        6.3.7 其他园林
    6.4 小结
7 新余市古代园林地方特色探研
    7.1 依山而建,得水为上
    7.2 崇尚隐逸,耕读传家
    7.3 相地合宜,借景自然
    7.4 造园质朴,意境深远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新余园林发展历程清晰明朗
        8.1.2 新余园林类型丰富、特征显着
        8.1.3 新余园林地域特征鲜明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才诉求:应用型人才供需失衡
        1.1.2 政策背景:相关政策相继出台
        1.1.3 历史回眸:“江西共大”再度提及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丰富高等教育理论
        1.2.2 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良性发展
        1.2.3 有助于充实教育史料
    1.3 研究综述
        1.3.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1.3.2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2.1.1 地方本科院校
        2.1.2 应用型本科院校
        2.1.3 转型
    2.2 理论基础
        2.2.1 高等教育分类理论
        2.2.2 生态位理论
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及必要性
    3.1 地方本科院校设置分析
        3.1.1 地方本科院校整体概况
        3.1.2 地方本科院校科类结构
        3.1.3 地方本科院校区域分布
    3.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3.2.1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
        3.2.2 我国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
        3.2.3 社会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
    3.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3.3.1 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3.3.2 转型发展是顺应教育发展规律,调整高教结构的内在必然
        3.3.3 转型发展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竞争力的有力途径
        3.3.4 转型发展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4 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及问题——以3所高校为例
    4.1 院校介绍与省内政策解读
        4.1.1 院校概述
        4.1.2 省内政策解读
    4.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及问题
        4.2.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办学定位
        4.2.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专业建设
        4.2.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教学内容
        4.2.4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师资队伍建设
        4.2.5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科学研究
5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研究
    5.1 江西共大“半工(农)半读”模式
        5.1.1 什么是“半工半读”
        5.1.2 江西共大为什么选择“半工(农)半读”模式
        5.1.3 江西共大如何践行“半工(农)半读”模式
    5.2 江西共大办学定位
        5.2.1 办学类型定位——半工(农)半读
        5.2.2 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思想端正的专业性农林人才
        5.2.3 服务面向定位——服务本省
    5.3 江西共大系科建设
        5.3.1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设置系科
        5.3.2 专业建设
        5.3.3 场系合一
    5.4 江西共大教学内容
        5.4.1 教学内容面向
        5.4.2 课程设置和改革
        5.4.3 教材编写和改革
    5.5 江西共大师资队伍
        5.5.1 江西共大师资来源
        5.5.2 江西共大师资培养
        5.5.3 江西共大师资管理
    5.6 江西共大科学研究
        5.6.1 研究层次:应用性农业研究为主
        5.6.2 研究主体:“两条腿走路”
        5.6.3 研究模式:教学、生产、科学研究三结合
6 历史借鉴下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路径探析
    6.1 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现实借鉴的可行性剖析
        6.1.1 教育具有共通性
        6.1.2 教育具有传承性
        6.1.3 教育具有启示性
    6.2 江西共大办学经验对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路径选择的启示
        6.2.1 “半工半读”模式的选择性应用
        6.2.2 找准办学定位,践行办学定位
        6.2.3 优化专业建设,吻合社会需求
        6.2.4 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用融合
        6.2.5 完善师资队伍,构建“双师型”师资结构
        6.2.6 调转科研方向,提倡应用研究
7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7)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1.2 问题提出
    1.3 文献回顾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1.3.5 文献简评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1.6.1 研究方法
        1.6.2 变量说明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3 事实评估小结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6.2.3 改进的思路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后记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8)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江西省高职专业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1.5 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1.5.1 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主要创新点
    1.6 预期目标
第二章 相关理论界定
    2.1 专业设置相关理论
        2.1.1 专业概念
        2.1.2 专业设置变革
        2.1.3 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2.1.4 专业设置的原则
    2.2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2.2.1 产业与产业结构的概念
        2.2.2 产业的分类
        2.2.3 产业结构理论
    2.3 就业结构相关理论
        2.3.1 就业的概念
        2.3.2 职业的概念
        2.3.3 职业的构成要素
        2.3.4 职业的特性
第三章 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3.1 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以及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3.1.1 高职教育的发展
        3.1.2 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3.2 江西省高职专业设置情况具体分析
        3.2.1 专业布局
        3.2.2 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点分布情况
        3.2.3 江西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对照分析
        3.2.4 江西省高职院校各专业大类学生分布现状
第四章 江西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分析
    4.1 高职专业设置应充分结合区域经济
    4.2 江西省高职教育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布局契合度分析
    4.3 江西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4.3.1 热门专业迅速扩张,导致专业人才过剩
        4.3.2 部分专业招收学生数量过少,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4.3.3 我省支柱产业部分相关专业布点数过少
        4.3.4 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基本趋于平衡,但仍需适当调整
        4.3.5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缺乏自身特色
第五章 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优化对策分析
    5.1 紧扣支柱产业,增设新专业和专业布点
    5.2 优化专业设置,统筹专业布点与招生规模
    5.3 定期分析统计,动态调整专业
    5.4 加强专业评估,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专业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由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学术研究的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之反思与检讨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整体演进
    第一节 清前中期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形成
        一、入关前满洲地区的戏曲活动——旗人观剧热潮的萌生
        二、清前期北京旗人的戏曲活动——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形成
        三、乾隆朝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新变
    第二节 道咸两朝北京旗人戏曲活动中心的下移:由道光元年裁撤外学伶人说起
        一、道光朝内廷演剧变革及对北京八旗贵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二、道光朝北京戏曲活动的发展与旗人观演剧活动的转变
        三、咸丰朝后期旗人戏曲活动的回暖
    第三节 同光两朝旗人观剧活动的高涨——兼谈清末伶业地位的提高
        一、同治朝内城演剧场所的复苏
        二、光绪朝中后期伶业地位的提高——以旗人与伶人关系的检讨为中心
        三、王朝的衰落与最后的放纵:宣统朝旗人“忘我”的戏曲活动
        四、清末社会舆论关于旗人戏曲活动评论的两极分化
    第四节 民国八旗族裔社会地位的变化及他们的戏曲活动
        一、北京八旗社会的瓦解:民国初期北京旗人的社会地位与生计状况
        二、民国八旗贵族的遗民世界及他们的观演剧活动
        三、民国时期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多样
第二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观剧活动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观剧活动考述
        一、庄王府观剧历史之久远
        二、恭王府观剧之瞩目
        三、庆王府观剧之奢靡
        四、车王府观剧内容之丰富
        五、醇王府观剧之痴迷
        六、肃王府观剧、演剧、编剧等多样的戏曲活动形态
        七、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的戏楼(台)
        八、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观剧活动的整体特点及戏曲史地位
    第二节 晚清禁戏法令与旗人观剧环境的建构
        一、承上启下的嘉庆朝:晚清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环境的初步建构
        二、言无二贵、法无两适:道光朝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严厉查禁
        三、查禁力度的衰退:咸同两朝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管控
        四、亡羊补牢:光宣时期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查禁
        五、晚清政府针对旗人的观剧法令及其效力:辩证看待禁戏举措与京师旗人的赏戏行为
        六、相得益彰:晚清中央针对旗人与全体民众的禁戏法令之比较
    第三节 晚清民国“关公戏”、“包公戏”在旗人生活圈的盛行
        一、晚清北京“关公戏”与“包公戏”的扮演与禁演
        二、一场由上而下的“关公戏”改革——晚清八旗观演文化影响下《青石山》曲本的革新
    第四节 晚清民国旗人观剧氛围影响下的旗装戏形成与发展
        一、晚清八旗贵族文化的哺育——旗装戏的形成
        二、萧太后——旗装戏形成的标志
        三、从萧太后到铁镜公主——旗装戏的转型
第三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演剧活动(一)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戏曲舞台上的旗籍伶人
        一、政府对旗人登台唱曲的无奈与妥协:晚清旗籍伶人纷纷涌现的客观原因
        二、崭露头角——道光朝至光绪初年的旗籍演员
        三、演剧队伍的壮大——清末民初的旗籍伶人
        四、走出北京:民国中后期的旗籍伶人
    第二节 晚清北京票房的形成与发展
        一、由龙票谈及民国文人对票房及票友产生原因的错误认识
        二、从曲艺到戏曲——晚清票房活动内容的转变
        三、晚清北京的票房分布及其发展
    第三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票友的演剧活动及其影响
        一、旗人玩票之风的盛行
        二、旗籍票友下海的主客观原因
        三、晚清民国旗籍票友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演剧活动(二)
    第一节 晚清北京八旗王公贵族组织宫廷演剧活动考论
        一、晚清八旗王公向昇平署进呈伶人
        二、晚清八旗王公组织宫廷礼乐活动
        三、晚清八旗王公贵族观演内廷演剧活动
        四、内务府大臣对宫廷戏剧活动的管控
        五、晚清八旗王公贵族组织宫廷演剧活动对宫廷演剧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府邸内演剧活动的承担者:王府戏班活动考论
        一、晚清王府戏班的基础:乾嘉时期的“王府大班”、“王府新班”以及“和春班”
        二、王府戏班运营模式在嘉庆朝至同治朝的新变与回归
        三、清末王府戏班的鼎盛——奕譞和善耆的王府戏班
        四、晚清王府戏班的戏曲史贡献
第五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研究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笔下的戏曲活动记载
        一、昭梿的“尚昆抑弋”——兼谈九思堂本对《啸亭杂录》原本的删改
        二、《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纷繁多姿的京师戏曲活动
        三、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笔记中戏曲史料的变化
    第二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研究的专案探讨
        一、以示忠心、阐扬风教:爱新觉罗·绵恺与《灵台小补》
        二、对皇族观演文化的探讨——末代庄亲王爱新觉罗·溥绪的戏曲研究
        三、近代戏曲批评史上的奇葩——“遗民”穆儒丐和他的戏曲研究
        四、古人所以馀裕,后进所以莫遑:傅惜华、吴晓铃、郑骞等学者民国期间的戏曲研究
    第三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研究的动因、视角
        一、夫文心者,言为文旨用心:研究之动因与肇始
        二、性各异禀:旗人戏曲研究视角的独特
        三、旗籍戏曲研究者对北京传统曲艺研究的推动
第六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晚清北京旗人的杂剧创作
        一、绵恺及其杂剧《业海扁舟》
        二、存韫斋
        三、佑善
    第二节 场上之曲——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皮黄戏创作
        一、晚清民国皮黄戏创作的重要力量:京师旗籍票友
        二、载阔亭与庄清逸“因人设戏”的编剧实践
        三、清末民国京师旗籍票友皮黄戏创作的意义及影响
    附:明清宗室视野下的清代宗室子弟的戏曲创作
        一、根干丽土而同性——清前中期八旗宗室剧作家及其剧目
        二、循环相因——宗室剧作家创作之因袭与传承
        三、参伍因革,通变之数——晚清民国宗室剧作家创作的新变与革新
结语
    一、社会阶层的差异与戏曲活动的差别
    二、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对当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心得
附录一: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编年(晚清部分)
附录二: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名伶点将录
附录三: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剧作家及剧目知见录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主体与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就业难的原因及就业指导的研究
        二、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问题的研究
        三、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的研究
        四、小结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平衡理论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五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主体与环境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
        三、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
第一章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内涵及特征
        一、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四、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观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中的环境因子
        一、教育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教育的社会生态环境
        三、教育的规范生态环境
        四、教育的心理环境
        五、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的主要表现
        一、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的显性指标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的隐性指标
    第四节 高等职业就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
        一、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分析理论
        二、分析框架及数据获得
        三、研究假设及调查样本
        四、数据分析
    小结:高职就业生态系统是主体与环境相互适应的动态系统
第二章 就业主体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环境的适应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生态环境现状
        一、基于湖南省六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调查
        二、就业观念生态失衡的表现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生态的影响因子
        一、个体心理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二、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三、高等职业教育社会价值观念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四、自然生态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第三节 就业主体与就业观念环境平衡的实现
        一、就业主体对个体心理环境的调适
        二、就业主体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环境的适应
        三、就业主体对社会观念环境的适应
        四、就业主体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
    小结:适应就业观念环境,提高系统对外来危机的免疫力
第三章 就业主体与校企行为生态环境的适应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现状
        一、基于湖南省几所院校就业质量的调查
        二、基于某专业订单班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调查
        三、就业质量生态潜在的危机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的影响因子
        一、院校行为生态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院校生态位
        二、企业行为生态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企业生态位
        三、经济与政策环境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个人生态位
    第三节 就业主体与就业质量生态整体效应的实现
        一、就业主体对院校生态环境的适应
        二、就业主体与企业生态环境的相互适应
        三、就业主体与经济环境的适应
        四、就业主体与政策环境的相互适应
    小结:增加生态位宽度,促进就业质量系统的稳定
第四章 就业主体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环境的平衡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生态现状
        一、基于某学院就业制度的调查
        二、基于湖南省政府就业制度执行的分析
        三、基于几家企业就业制度的调查
        四、就业制度的积极作用及潜在的危机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生态的影响因子
        一、企业制度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二、政府就业制度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三、学校就业制度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第三节 就业主体与就业制度环境平衡的实现
        一、就业主体与企业制度环境的平衡
        二、就业主体对政府就业制度的平衡
        三、就业主体与学校就业制度的平衡
    小结: 建立就业制度生态链,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
第五章 就业主体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供需环境的平衡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供需生态现状
        一、基于湖南省某产业毕业生情况的分析
        二、基于某产业订单班就业情况的分析
        三、就业结构矛盾背后潜在的危机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供需生态的影响因子
        一、企业用人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二、经济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三、学校专业设置对就业主体的影响:供给能力
        四、职业教育体系对就业主体的影响:供需意愿
    第三节 就业主体与就业供需生态环境的平衡
        一、就业主体与企业用人环境的平衡
        二、就业主体与经济环境的共生
        三、就业主体与专业设置的共生
        四、就业主体与现代职业教育的共生
    小结:共促供需意愿与供需能力,保持就业结构生态平衡
第六章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实现平衡的策略
    第一节 维持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
        一、优化系统组分结构,打造特色专业与专业群
        二、调整系统时空结构,优化企业用人机制
        三、改善系统营养结构,体现校企合作共生法则
    第二节 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功能的流通
        一、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保障物质循环畅通
        二、动态调整课程设置,提供能量流动源泉
        三、注重就业信息反馈,缩短信息传递周期
    第三节 改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输入环境
        一、帮助养成职业兴趣,提高输入能量动力
        二、引领就业生态文化,改善输入环境质量
        三、践行职教就业理念,确保输入能量有效
        四、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健全输入能量机制
    第四节 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输出环境
        一、完善对技能人才的保障机制,维持输出环境稳定
        二、建立就业预警机制,保障输出环境流通
        三、实现就业评价生态化,健全输出质量体系
        四、加大创业孵化力度,优化输出质量
    小结:共促学生就业生命,维护就业生态系统平衡
结语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评价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第二节 就业生态各系统间的相互协调
    第三节 研究中的不足
    第四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新余高专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省未成年人犯罪协同防控研究 ——基于试点城市的考察[D]. 叶勇明.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4)
  • [2]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于晨. 天津大学, 2019(01)
  • [3]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5]新余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D]. 周洋.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6]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D]. 董文浩.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7]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8]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江西省高职专业设置研究[D]. 李颖.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9]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D]. 梁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10]主体与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平衡[D]. 胡立.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2001年《新余学院学报》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