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防御模式的对照研究

抑郁性神经症防御模式的对照研究

一、抑郁性神经症防御方式的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庆韬[1](2020)在《调肝温督针灸法治疗肝气郁结型女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调肝温督针灸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并使其与调肝针刺法进行对比,评价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各自作用特点及优势,探讨作用机理,提供一种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新思路,以期提高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肝气郁结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调肝组与调肝温督组。调肝组32例,调肝温督组32例,其中每组各脱落病例2例,实际各组有效病例30例。调肝组处方为:针刺四关穴(太冲、合谷)、印堂、百会;调肝温督组处方为:在调肝组基础上加予督脉精灸。以上两组患者1周治疗2次(每次治疗间隔不许少于2天),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两疗程。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一疗程后、两疗程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肝气郁结证候量表评分,并对其一疗程后、两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职业性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肝气郁结证候量表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观察指标比较2.1 HAMD评分比较①两组内比较:调肝组一疗程后比治疗前、两疗程后比一疗程后、两疗程后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肝温督组一疗程后比治疗前、两疗程后比一疗程后、两疗程后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间比较:调肝温督组得分在一疗程后、两疗程后均低于调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肝气郁结证候量表评分比较①两组内比较:调肝组一疗程后比治疗前在总分(P<0.01)方面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调肝组两疗程后比一疗程后在总分(P<0.01)方面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调肝组两疗程后比治疗前在心情抑郁(P<0.05)、易怒善哭(P<0.05)、胸胁胀闷或脘痞(P<0.01)、善太息(P<0.01)、总分(P<0.01)方面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调肝温督组一疗程后比治疗前在失眠多梦(P<0.05)和总分(P<0.01)方面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调肝温督组两疗程后比一疗程后在总分(P<0.01)方面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调肝温督组两疗程后比治疗前在心情抑郁(P<0.01)、易怒善哭(P<0.01)、胸胁胀闷或脘痞(P<0.01)、善太息(P<0.01)、不思饮食(P<0.01)、失眠多梦(P<0.01)、总分(P<0.01)方面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间比较:一疗程后调肝温督组在总分(P<0.01)方面低于调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疗程后调肝温督组在心情抑郁(P<0.01)、易怒善哭(P<0.01)、不思饮食(P<0.01)、失眠多梦(P<0.01)、总分(P<0.01)方面低于调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疗效比较一疗程后调肝组总有效率为60.00%,调肝温督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疗程后调肝组总有效率为73.77%,调肝温督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调肝组与调肝温督组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均有临床疗效;2.起初治疗阶段两组在改善患者抑郁程度及疗效方面效果相当,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调肝温督组更能显着改善患者抑郁程度,其疗效亦明显优于调肝组;3.调肝温督组对改善肝气郁结证候方面优于调肝组;4.对于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在立足调肝针刺基础上,重视阳气对人体情志影响,施加督脉精灸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5.调肝温督针灸疗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疗效理想,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伍彩云[2](2020)在《穴位埋线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每2周1次,穴位选取一侧五脏俞;对照组给予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60mg口服,每天1次,两组患者共治疗8周。对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采用SCL-90躯体化因子量表(Symptom self-rating scal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价躯体化障碍程度、抑郁程度及焦虑程度,然后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降低更显着(P<0.01);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显效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25%(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结论:1、穴位埋线与口服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均能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2、穴位埋线与口服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均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抑郁症状;3、穴位埋线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高,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孙丹阳[3](2019)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心理治疗的视角出发,以信念修正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信念修正思想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领域内演变路径的梳理,结合对个体信念与信念系统特征的探究,反思心理治疗领域内信念修正理论与实践的现状与出路,进而为心理异常个体的信念修正进行理论建构与操作设计。研究内容涉及两大部分,一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研究,意在为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在具体心理治疗理论下对信念修正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定位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角色,为信念修正的理论建构和操作设计提供策略导向。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厘清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中信念修正思想的孕育、发展过程;2.澄清信念在个体心理异常状态中所承担的角色;3.探讨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整合趋向下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模式;4.建构新的理论模型以完善信念修正的具体实践模式。利用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按照时间逻辑对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研究发现:信念修正在精神分析的治疗实践当中尚未被明确提出,一直作为一项改变指标隐含其中;存在主义关注个体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决定个体的经验累积,信念是经验的析出,依据这一关系,信念修正的系统特征和核心信念被勾勒出来,但并未形成具体的理论;认知行为治疗将信念作为心理治疗核心的致病因素,并明确提出了信念修正的主张,在实践中将信念修正作为一个治疗环节。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路径可概括为:理念广为应用,概念不断凸显,理论并未成型。个体的信念以信念系统的形式存在,具有多样性、流动性、层级性、稳固性等特征,对行为具有预测和指导功能,其确信度受证据影响。当前心理治疗领域实证研究泛滥,理论建设萧索;对信念修正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未能向心理治疗领域进行有效注入。在精神分析对潜意识信念的处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对信念系统的塑造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提供的具体干预手段之上,以信念修正作为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建构专属理论与操作模型,实现基于个体信念的理论构建与应用评估。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将个体信念的多元特征与各心理治疗理念进行融合,既符合整体论哲学的要求,也遵从了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处理个体的不合理信念来改变或消除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操作性上,覆盖心理干预的全程,并能够以短期治疗的形式进行临床实践,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投入;从技术伦理学看,能够有效规避对个体主体性和同一性的损伤。

倪晓诚[4](2017)在《针刺刺络联合艾灸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性神经症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针刺刺络联合艾灸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为本病治疗提供一种无副作用、疗效可靠的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肝郁脾虚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用Excel产生随机数)。将研究对象分为针刺刺络联合艾灸组与针刺刺络组,脱落病例6例,实际有效病例两组各30例。针刺刺络组,针刺处方为:四关穴(太冲、合谷)、百会、印堂(参照符文彬,樊莉,朱晓平,等.针刺调肝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06,31(6):355-358.)。刺络取穴:第一组穴位选膈俞,第二组穴位选肝俞,均为双侧,每次选择一穴双侧,两组交替使用。针刺刺络艾灸组的针刺刺络方法和上一组相同,艾灸以神阙为中心,针刺同时将艾箱放在腹部,熏灸中脘、下脘、神阙、气海、关元等穴。两组患者每3天治疗1次,1周2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DS评分、HAMD评分及抑郁症肝郁脾虚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一、基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SDS评分、HAMD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二、观察指标比较(一)SDS评分比较经t检验,①治疗2周后:针刺刺络艾灸组与其治疗前比较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刺络组与其治疗前比较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4周后:针刺刺络艾灸组与其治疗2周后比较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刺络组与其治疗2周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HAMD评分比较经t检验,①治疗2周后:针刺刺络艾灸组与其治疗前比较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刺络组与其治疗前比较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4周后:针刺刺络艾灸组与其治疗2周后比较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刺络组与其治疗2周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候评分比较经t检验,①组内比较:针刺刺络艾灸组治疗2周后在入睡难、食欲下降、神疲乏力、时有太息、烦躁、口苦口干、头晕、头痛、胸闷、腹胀以及总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刺络组治疗2周后在时有太息、烦躁、口苦口干、头痛、总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刺络艾灸组治疗4周后在忧愁善感、入睡难、食欲下降、神疲乏力、兴趣索然、时有太息、烦躁、口苦口干、头晕、头痛、胸闷、腹胀、总分方面与治疗2周后比较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刺络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比较在各症状评分及总分方面无明显差异。②组间比较:针刺刺络艾灸组治疗2周及4周后在入睡难、食欲下降、神疲乏力、头晕、胸闷、腹胀、总分方面的评分均显着低于针刺刺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对忧愁善感、兴趣索然、时有太息、烦躁、口苦口干、头痛症状方面在治疗2周后与针刺刺络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4周后相比则评分低于针刺刺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疗效比较治疗2周后针刺刺络艾灸组总有效率为90%,针刺刺络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针刺刺络艾灸组总有效率为100%。针刺刺络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刺络联合艾灸与单纯针刺刺络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性神经症均有临床疗效,但针刺刺络联合艾灸在改善SDS总分、HAMD总分以及肝郁脾虚主要症状评分和总分方面优于针刺刺络,对此证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吴彬彬[5](2017)在《保罗·费德恩精神分析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保罗·费德恩(Paul Federn,1871-1950)是奥地利着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内科医生,弗洛伊德的早期追随者和坚定支持者。费德恩在大量的临床观察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弗洛伊德的早期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由此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精神分析思想。在理论方面,费德恩从现象学的视角界定自我,将自我描述为个体的主观经验,认为自我是个体对自我本身的整体感觉,从而将自我等同于自我感,并从元心理学出发,将自我假定为连贯的投注整体,其核心被自我边界所包围,只要投注发生变化,个体就能感觉到自我边界的存在。在实践方面,费德恩修正了当时还只适用于治疗神经症的精神分析技术,使其能够治疗精神病。他认为精神病的病因是自我投注的不足,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创造再压抑,让过多闯入意识的潜意识内容重回潜意识。他还认为对精神病的治疗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提倡让受过适当训练的护士或社会工作者参与精神病的治疗。此外,他还将精神分析看作社会治疗和教育改变的手段,从而将精神分析从精神病理学和心理学领域拓展到了社会领域。费德恩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开辟了研究自我的新途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关于精神病的心理病理观和心理治疗观、提出了精神分析改造教育和社会的方法。但费德恩思想的主要局限是,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化倾向、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存在自相矛盾的观点。费德恩的思想仍对当代精神分析领域、心理治疗领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崔镇花[6](2014)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与神经营养因子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及目的:目前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人们对心理疾病关注度不断增高。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提到,依目前速度发展,预计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负担源。抑郁症、焦虑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影响巨大,对于MHD患者来说,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超过了很多生理和透析指标对患者的影响。近年“抑郁障碍的神经营养假说”,认为抑郁发生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产生减少和相关神经可塑性减退所致。提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有维持神经元生存、促进突触生长的作用,各种原因致脑内BDNF缺少以及大脑功能紊乱可以导致抑郁。BDNF和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重要成员,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有广泛作用,在神经精神研究领域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评估MH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焦虑、抑郁评分与常见生化指标及BDNF和NT-3的关系,筛选影响情绪的指标,以期为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预警性作用,及时发现影响心理的相关指标,为早期的发现及预防疾病提供一定依据。也希望通过本研究提高临床医生及患者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及重视,在治疗躯体症状的同时给予精神治疗及心理干预,促进身心健康。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6月期间,在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血透中心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资料完整的慢性肾衰患者114名。入组标准: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前3个月内无透析方式的改变:意识清晰,具有一定交流能力,能理解并配合接受调查;除外神志不清、脑外伤、脑肿瘤及具有人格障碍者;取得受试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正常对照组,系医院职工和志愿者,身体健康,既往无精神病史及类似家族史。血液透析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年龄与性别无统计学的差异。2组患者均接受一般情况问卷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并测定相关化验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DNF和NT-3。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D表示,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均数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f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偏相关分析。趋势检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4%,焦虑发生率为33.3%,抑郁、焦虑症状同时存在的占25.4%,其中轻度抑郁28.1%、中度抑郁25.4%、重度抑郁10.5%,轻度焦虑22.8%、中度焦虑7.9%、重度焦虑2.6%。2.MHD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钙、磷、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MHD抑郁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和钙水平低于MHD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HD抑郁组NT3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MHD非抑郁组,MHD抑郁组BDNF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MHD焦虑组非焦虑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钙、磷、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HD焦虑和非焦虑NT3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MHD焦虑组的NT3水平高于非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抑郁和焦虑为应变量,年龄、透析时间、婚姻、收入、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促甲状旁腺激素、BDNF、NT3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抑郁的因素有血红蛋白(OR=0.948,95%CIO.908-0.990)、 BDNF(OR=0.907,95%CI:0.847-0.972)、NT3(OR=26.243,95&CI:5.445-126.486)。影响焦虑的因素有尿素氮(OR=1.070,95%CI:1.016-1.126),CRP(OR=1.071,95CI:1.008.1.137),NT-3(OR=1.109,95%CI:1.001-1.228)。结论:1.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抑郁、焦虑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2.长期血液透析抑郁、焦虑患者营养状况总体较正常人群差。3.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影响因素为血色素和BDNF及NT-3,BDNF及NT-3是辅助诊断抑郁障碍的有意义的生物学参考指标;NT-3可能是辅助诊断焦虑的有意义的生物学参考指标。4.应积极治疗终末期肾功能不全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助于减少抑郁、焦虑的发生。5.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不应仅考虑患者的生存,更应积极评估诊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

樊凌[7](2011)在《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评价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抑郁症是一种因多种原因导致的以持续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思维迟钝、兴趣减退、意志活动减少,并伴有焦虑不安、食欲减退、性功能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世界卫生报告》指出,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将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位居第二;2005年亚太精神科学高峰会议提到,越来越多的亚洲人正遭受抑郁症的折磨,估计抑郁症在这一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WHO对我国疾病负担的研究报告指出,抑郁症在15-44岁疾病负担中排行第二,占8.6%,已成为我国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位列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之前。本病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抗抑郁药物进行长期治疗,但这些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此外,有些患者不能耐受药物,或者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因此,研究一种有效、安全、无毒副作用,并且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针灸治疗该病可能具有上述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1.通过对既往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寻找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循证医学证据。2.通过临床随机单盲安慰对照研究,评价针灸疏肝调神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1.文献评价:(1)针灸治疗抑郁症文献发表量的趋势分析以“针灸”or“针刺”and“抑郁”为检索词,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维普VIP)、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上检索从198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正式学术期刊中发表的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针灸治疗抑郁症文献发表量进行趋势分析。(2)文献系统评价对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国内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客观评价临床疗效、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中文检索词是“针灸”or“针刺”and“抑郁”,中文数据库是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维普VIP)、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是"Depression" 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Acupuncture",英文数据库是PubMed数据库、Embase医药数据库、Cochrane协作网中心注册数据库、JSTOR西文过刊全文库、LISTA with Full Text图书馆信息与科学技术数据库、Ovid平台医学电子期刊。阅读标题、摘要、全文后经Jadad量表评分,筛选出分值≥3分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文献,对其质量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2.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3例抑郁症受试者随机分为针灸疏肝调神组、穴位浅刺组与非穴位浅刺组。疏肝调神组:先针刺四关穴,进针深度是10-12mm,采取均匀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并配合导气法。再针百会、印堂穴,进针深度4-5mmm,采取均匀捻转手法,得气即止。留针时间为30分钟。接着取四花穴进行艾炷直接灸,艾炷燃烧接近2/3,且病人有温热或轻微灼痛感时,即用棉签将未燃尽的艾炷移去,每个穴位各灸5壮。最后取双侧心俞和肝俞埋皮内针,由外侧向脊柱方向,沿皮下横向平刺,将皮内针5mm针身全部刺入,针柄留于皮外。然后用医用胶布粘贴固定,留置2天后撕下胶布,取出皮内针。穴位浅刺组:针刺、艾灸、埋皮内针的选穴和疏肝调神组一致,但四关穴和百会、印堂穴针刺深度均为2-3mm,且不要求有针感;直接灸时,艾炷燃烧接近1/3,且病人还无热感时就移去艾炷;皮内针横刺深度为1-2mm。非穴位浅刺组:针刺、艾灸、埋皮内针的操作方法和穴位浅刺组一致,但针刺选穴为合谷穴桡侧lOmm处(双)、太冲穴外侧10mm处(双)、百会左侧10mm处、印堂左侧10mm处;艾灸选穴为膈俞外侧lOmm(双)、胆俞外侧10mm(双);埋皮内针选穴为心俞外侧10mm(双)、肝俞外侧10mm(双)。三组治疗每周2次,每次治疗间隔时间>48h,共治疗12周。评价疏肝调神法对抑郁症的干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治疗结束后一个月、治疗结束后三个月的四个不同时点对相关疗效指标进行测量,以评价疏肝调神针灸方案对治疗抑郁症的近期效应及中、远期疗效,运用描述性分析、x2、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与穴位浅刺组和非穴位浅刺组进行对照,探讨各组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差异。1.文献评价(1)针灸治疗抑郁症文献发表量的趋势分析在1989-2010年的22年间,发表治疗抑郁相关文献共2920篇,其中针灸治疗抑郁的文献篇数为249篇,占8.53%,针灸治疗抑郁的随机对照文献篇数为86篇,占针灸治疗抑郁文献篇数的34.54%,大多数(163篇,占65.46%)为非随机对照文献。临床针灸治疗抑郁的文献发表量在1989-1999年间不多,2002年以后,对抑郁的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但高质量的研究较少。(2)文献系统评价按检索策略、文献筛选方法,共检索到正式学术期刊发表的随机对照文献283篇,其中中文文献248篇,英文文献35篇。阅读标题、摘要、全文后经Jadad量表评分,筛选出分值≥3分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文献26篇,其中中文文献20篇,英文文献6篇。26篇高质量文献中共纳入15个试验,合计2269例患者,均采用HAMD减分率计算有效率,其中HAMD减分率≥50%且<75%视为有效。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0R=2.25,95%CI为(1.66,3.05),合并效应值检验统计量Z=5.25,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可以认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共纳入16个研究,异质性检验(P<0.01)两组不同质,采用随机效应模型。WMD=-1.92,95%CI为(-3.27,-0.58),治疗组与对照组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分析结果同随机效应模型,认为结果稳定性相对较高。SDS评分共纳入7个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WMD=-8.20,95%CI为(-11.24,-5.16),两组SDS评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认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BDI评分共纳入4个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WMD=-1.15,95%CI为(-7.05,4.74),两组SDS评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认为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2.临床研究(1)基线资料三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生活习惯是否规律、曾服用中西药治疗、曾接受针灸治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疗保障、家族病史、曾接受心理治疗方面,因理论数小于5,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AMD量表、SF-36生存质量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抑郁症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三组基线水平一致,具有可比性。(2)总有效率治疗后各时点的总有效率,疏肝调神组、穴位浅刺组分别与非穴位浅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在治疗后,疏肝调神组(93.62%)与非穴位浅刺组(62.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治疗后1个月,疏肝调神组(89.36%)与非穴位浅刺组(47.9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治疗后3个月,疏肝调神组(87.23%)与穴位浅刺组(79.17%)非穴位浅刺组(35.4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认为在以总有效率为主要疗效指标的评价中,疏肝调神组、穴位浅刺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疗效均优于非穴位浅刺组;其中,疏肝调神组疗效最佳,穴位浅刺组次之。(3) HAMD抑郁量表三组治疗后各时点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组治疗后均有改善。但疏肝调神组与穴位浅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调神组、穴位浅刺组分别与非穴位浅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在以HAMD量表评分为主要疗效指标的评价中,疏肝调神组、穴位浅刺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疗效均优于非穴位浅刺组;其中,疏肝调神组的疗效最佳,穴位浅刺组次之。(4)SF-36生存质量量表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自身前后比较,疏肝调神组、穴位浅刺组与非穴位浅刺组在SF-36生存质量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点,对于SF-36生存质量量表8个维度评分,疏肝调神组与穴位浅剌组、非穴位浅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治疗后,穴位浅刺组与非穴位浅刺组8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穴位浅刺组与非穴位浅刺组除社会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Z=1.51,P=0.13),其他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认为在以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为主要疗效指标的评价中,疏肝调神组治疗后各时点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身体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8个维度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均优于穴位浅刺组、非穴位浅刺组。(5)SCL-90症状自评量表认为在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为测量指标的评价中,疏肝调神组治疗后各时点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8个维度改善情况优于非穴位浅刺组,且在抑郁、焦虑、敌对3个维度改善情况优于穴位浅刺组。(6)抑郁症中医证候量表认为在以抑郁症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为测量指标的评价中,疏肝调神组、穴位浅刺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疗效均优于非穴位浅刺组;其中,疏肝调神组疗效最佳,穴位浅刺组次之。1.本文献研究发现,临床针灸治疗抑郁的文献发表量在1989-1999年间不多,2002年以后,对抑郁症的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但缺乏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因此,需要加强大样本的临床RCT进行规范研究。此外,提倡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对针灸疗法的RCT研究进行规范报告。26篇高质量文献经过系统评价,认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可能优于或相当于有效的药物,且不良反应较少。2.本临床试验研究表明,疏肝调神针灸方案能改善抑郁症患者HAMD抑郁量表评分和SF-36生存质量量表8个维度评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与穴位浅刺组和非穴位浅刺组比较,提示在近期效应和中、远期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仇爱玫,李遵清[8](2010)在《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康复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心理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30名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内观认知疗法,同期选取30例具有一定可比性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分别采用情感平衡量表(ABS)、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ABS、SCCS评分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ABS、SCCS评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改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负性情感,提高患者的自我和谐性,对其心理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王旭[9](2010)在《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防御机制并不是一个新近的概念,自Freud提出防御机制概念以来,已近百年。防御机制的研究扩展到心理学的很多领域,其中包括心理健康的核心:自尊。防御机制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已有了深入的研究,并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自尊的研究最新进展是内隐自尊研究。对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不同组合与心理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已有较多研究。但是由于内隐自尊提出时间较短,内隐自尊的深层心理学理论目前较少,对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之间关系的探讨也不够。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的理论进行梳理,研究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之间的关系,以及外显/内隐自尊的不同组合与防御机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由两个研究构成,研究一以北京高校大学生170人为样本,修订了中文35项防御方式问卷(DSQ-35),并进行了心理测量学指标的检验。结果表明:DSQ-35心理测量学指标满意;符合防御机制的适应层级理论;与心理健康效标间的相关显着。研究二选取北京高校大学生54人为样本,采用修订后的中文版35项防御方式问卷(DSQ-35)测量防御机制,自尊量表(SES)测量外显自尊,内隐联想测验(IAT)间接测量内隐自尊,对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之间的关系,以及外显/内隐自尊的不同组合与防御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成熟防御机制、神经症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的关系是不同的,内隐自尊随成熟防御机制的增加而增加,与神经症防御机制呈倒U型关系,随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增加而降低。结果还表明,按照外显、内隐自尊的组合情况,可分出5组数据组,在防御机制的使用上5组数据有着明显的不同。外显、内隐自尊皆高的个体主要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外显、内隐自尊皆低的个体主要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而位于其间的外显、内隐自尊有差异的3组则有着不同的成熟、神经症、不成熟防御机制的组合方式。结果还发现,神经症防御机制能识别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分离。

王振华[10](2010)在《清热化痰调神法治疗恶劣心境痰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清热化痰调神法对恶劣心境(Dysthymia)痰热证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研究探讨清热化痰调神法治疗恶劣心境痰热证作用的机理。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清热化痰调神颗粒剂,对照组用氟西汀,各组以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药物对治疗恶劣心境痰热证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判定标准分析:治疗组痊愈率为25%,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痊愈率为25.00%,总有效率83.33 %,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治疗组痊愈率为37.50%,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痊愈率为12.50%,总有效率为58.33%,治疗组与对照组证候疗效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药物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郁病痰热证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判定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治疗组较对照组亦无明显不良反应;清热化痰调神法治疗恶劣心境痰热证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二、抑郁性神经症防御方式的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抑郁性神经症防御方式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调肝温督针灸法治疗肝气郁结型女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1.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1.2 治疗方法
    1.2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1.2.1 抑郁症的中医源流
        1.2.2 病因病机
        1.2.3 治疗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对象
        2.1.3 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剔除标准
        2.1.7 脱落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计
        2.2.2 测量工具
        2.2.3 评价指标
        2.2.4 样本量估算
        2.2.5 研究对象随机分组
        2.2.6 盲法
        2.2.7 治疗
        2.2.8 统计分析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研究对象纳入情况
        2.3.2 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及病程
        2.3.3 基线资料比较
        2.3.4 评价指标比较
        2.3.5 不良事件
第三章 讨论
    3.1 本课题立论依据
        3.1.1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分析
        3.1.2 调肝温督治疗法则依据
    3.2 调肝温督疗法分析
        3.2.1 “调肝”选穴依据
        3.2.2 “温督”精灸依据
        3.2.3 总结
    3.3 研究结果分析
        3.3.1 HAMD评分分析
        3.3.2 肝气郁结证候量表评分分析
        3.3.3 疗效比较分析
    3.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2)穴位埋线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诊断标准
        1.4 病例选择
    2.研究方法
        2.1 随机与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
    3.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躯体化障碍程度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SCL-90 躯体化因子比较见表 2
    2.焦虑程度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HAMA 评分比较见表 3
    3.抑郁程度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HAMD 评分比较见表 4
    4.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 5
第三部分 讨论
    1.中医对躯体化障碍的认识
        1.1 中医病因病机
        1.2 中医治疗
    2.西医对躯体化障碍的认识
        2.1 西医诊断
        2.2 西医病因机制
        2.3 西医治疗
    3.穴位埋线的治疗依据
        3.1 针刺效应
        3.2 留针与埋针效应
        3.3 刺血效应
        3.4 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
    4.五脏俞的治疗依据
    5.选取度洛西汀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6.研究结果分析与体会
    7.研究不足及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随机数字表
附录B
附录C 临床观察表
附录D 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分量表
附录E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附录F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综述 躯体化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心理健康是个体、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
        1.1.2 心理异常应对的范式转化拓宽心理治疗技术的作用领域
        1.1.3 心理治疗技术的范式整合趋向
        1.1.4 哲学咨询的方法论困境推动信念修正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取向
        1.1.5 心理治疗技术中的“信念修正”具有研究空间
    1.2 研究现状
        1.2.1 当前心理治疗领域研究内容概述
        1.2.2 “信念修正”研究现状
    1.3 研究视角、方法与目标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围、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2 文章架构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信念与信念修正
    2.1 信念的本质
        2.1.1 信念的解释
        2.1.2 信念的来源
        2.1.3 信念形成的途径
        2.1.4 信念的特性
        2.1.5 信念的功能
    2.2 信念系统的基本问题
        2.2.1 内隐信念与外显信念
        2.2.2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中心-外周”模型
        2.2.3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真-善-美”模型
        2.2.4 信念在系统中的存在形式
    2.3 信念修正的科学基础
        2.3.1 “4E+S”理论模型
        2.3.2 神经可塑性
        2.3.3 镜像神经元
    2.4 信念修正的原则与策略
        2.4.1 一致性维护
        2.4.2 信息经济原则
        2.4.3 置信度消减
        2.4.4 稀释与降低权重
    2.5 小结
第三章 信念修正的精神分析进路(1900-1950 年)
    3.1 精神分析的思想内核
        3.1.1 心理地形学说
        3.1.2 人格结构理论
        3.1.3 防御机制
        3.1.4 心理动力
    3.2 精神分析对“信念”的关涉
        3.2.1 早期经验与信念塑造
        3.2.2 记忆缺失与潜意识信念
        3.2.3 病理性观念与不合理信念
        3.2.4 情感负载与情绪性信念
        3.2.5 过度联想与信念的衍生
    3.3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对信念修正的启示
        3.3.1 破除象征与转换:不合理信念的识别
        3.3.2 宣泄:信念的情感卸载
        3.3.3 移情:信念传递的基础
        3.3.4 暗示:信念修正的方式
    3.4 案例分析:精神分析对强迫症的信念修正
        3.4.1 强迫症的界定及其特征
        3.4.2 强迫症的潜意识内容解析
        3.4.3 基于信念修正对强迫症的治疗
    3.5 小结
第四章 信念修正的存在主义进路(1940-1980 年)
    4.1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思想基础
    4.2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4.2.1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治疗
        4.2.2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4.2.3 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
    4.3 存在主义对个体信念系统的构建
        4.3.1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的基本特征
        4.3.2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在实践中的价值
    4.4 案例分析:信念系统重塑对厌倦的应对
        4.4.1 厌倦的产生与界定
        4.4.2 存在主义哲学对厌倦的研究
        4.4.3 异化实存下的信念系统特征
        4.4.4 存在主义进路下对厌倦患者的信念修正
    4.5 小结
第五章 信念修正的认知行为进路(1960-2000 年)
    5.1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应用
        5.1.1 核心预设与特征
        5.1.2 认知行为治疗的行为主义基础
        5.1.3 认知行为治疗的认知理论支撑
        5.1.4 临床适用性及其应用
    5.2 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信念修正”研究
        5.2.1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5.2.2 贝克的标准认知治疗
        5.2.3 认知行为治疗下的信念加工与表征
    5.3 案例分析:信念修正与抑郁症治疗
        5.3.1 抑郁症的产生、界定与治疗实践
        5.3.2 基于信念修正AGM理论对抑郁症的治疗
        5.3.3 抑郁症的行为激活与反向信念修正
    5.4 案例分析:从幻觉干预看信念修正
        5.4.1 幻觉的界定及其特征
        5.4.2 幻觉的解释与表征问题
        5.4.3 信念修正对幻觉的干预要点
    5.5 小结
第六章 整合范式下的信念修正模型构建
    6.1 心理障碍应对的整合趋势
    6.2 心理治疗的整合取向
        6.2.1 治疗理论的整合
        6.2.2 技术折衷主义
        6.2.3 共同因素研究
    6.3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
        6.3.1 MBIRM的核心理念
        6.3.2 MBIRM的基本要件
        6.3.3 MBIRM的操作流程
    6.4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的可行性评估
        6.4.1 心理治疗技术的评估要点
        6.4.2 MBIRM的技术可操作性
        6.4.3 MBIRM的经济可行性
        6.4.4 MBIRM的伦理可行性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思想到技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发展路径
    7.2 对立向整合:信念修正作为共同因素的角色定位
    7.3 技术与心灵:信念修正的效用价值
    7.4 科学与社会:心理治疗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4)针刺刺络联合艾灸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性神经症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西医对抑郁性神经症的认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治疗进展
    第二节 中医对抑郁性神经症的认识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六、脱落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临床分组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疗效评定标准
        五、观察时间点
        六、安全性观察
        七、统计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基线资料比较
        二、观察指标比较
        三、临床疗效比较
    第四节 结果分析
        一、研究结论
        二、理论分析及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保罗·费德恩精神分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生平与着作
    第一节 个人生平
        一、早期生活
        二、初涉精神分析
        三、维也纳的精神分析生涯
        四、美国的职业发展
    第二节 主要着作
第二章 思想来源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医学背景
    第三节 心理病理学背景
    第四节 精神分析背景
第三章 自我心理学思想
    第一节 自我概念
        一、自我的描述性定义
        二、自我的双重结构
        三、自我的动力学解释
    第二节 自我边界
    第三节 自我状态
    第四节 不同状态下的自我
        一、睡眠状态下的自我
        二、梦中的自我
第四章 心理病理学及心理治疗观
    第一节 心理病理学
    第二节 心理治疗观
        一、神经症的治疗
        二、精神病的治疗
第五章 精神分析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节 社会治疗
    第二节 精神分析教育
第六章 总体评价
    第一节 主要贡献
        一、开辟了研究自我的新途径
        二、形成了独特的精神病治疗观
        三、提出了精神分析改造社会和教育的方法
    第二节 主要局限
        一、具有生物学化倾向
        二、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存在自相矛盾的观点
    第三节 主要影响
        一、对自我心理学的影响
        二、对精神分析运动的影响
        三、对心理治疗领域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与神经营养因子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7)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评价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抑郁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1 郁证发展源流
        1.2 郁证与抑郁症的区别
        1.3 病因病机
        1.4 病位
        1.5 治疗方法
    2. 抑郁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2.1 概念
        2.2 流行病学
        2.3 临床症状
        2.4 病理因素
        2.5 诊断标准
        2.6 治疗方法
    3. 抑郁症的文献评价进展
        3.1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评价
        3.2 生存质量的概念及应用
        3.3 生存质量与传统中医学的联系
        3.4 生存质量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3.5 生存质量量表在抑郁症中的临床应用情况
        3.6 生存质量量表在针灸治疗抑郁症中的临床应用情况
第二部分 文献评价
    1. 针灸治疗抑郁症文献发表量的趋势分析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1.5 统计方法
        1.6 结果与讨论
    2. 文献系统评价
        2.1 检索策略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资料筛选及数据提取
        2.5 文献评价方法
        2.6 结局指标
        2.7 统计方法
        2.8 文献质量评价
        2.9 研究的meta分析
    3. 本文献评价对临床研究的启示
        3.1 基于系统评价结果的疗效评定
        3.2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规律
        3.3 CONSORT和STRICTA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试验设计
    2. 研究方法
        2.1 针具选择
        2.2 其他材料
        2.3 干预方案
        2.4 方案实施
        2.5 主要观察指标
        2.6 随访
        2.7 依从性测评
        2.8 意外情况处理
        2.9 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
        2.10 依从性测评
    3. 结果
        3.1 基线资料比较
        3.2 三组患者在治疗后各时点各量表评分比较
    4. 讨论
        4.1 疏肝调神法治疗抑郁症的学术思想
        4.2 调气与调神
        4.3 针灸疏肝调神法治疗抑郁症的的思想内涵
        4.4 关于对照组的设立
        4.5 疗效分析
        4.6 影响针灸疗效的重要因素
        4.7 针灸的中、远期疗效
        4.8 本方案的特色
        4.9 本方案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 病例报告表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9)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自尊异质性问题
        1.1.2 内隐自尊的视角
        1.1.3 防御机制与自尊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防御机制
        2.1.1 防御机制定义
        2.1.2 本研究对防御机制的定义
        2.1.3 防御机制、应对与心理适应、心理健康
        2.1.4 防御机制的意识与无意识层面
        2.1.5 防御机制测量
        2.1.6 自评量表能否测量防御机制
        2.1.7 对各种防御机制测量方式的评价
        2.1.8 防御机制国内外相关研究
    2.2 自尊
        2.2.1 外显自尊定义
        2.2.2 内隐自尊定义
        2.2.3 本研究对自尊的定义
        2.2.4 外显自尊测量
        2.2.5 外显自尊测量的异质性问题
        2.2.6 外显自尊测量的社会期望应答
        2.2.7 内隐自尊测量
        2.2.8 内隐自尊国内外相关研究
        2.2.9 内隐自尊与外显心理学指标关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2.3 防御机制、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理论框架
    3.1 核心概念
        3.1.1 防御机制
        3.1.2 自尊
    3.2 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
    3.3 研究假设
        3.3.1 问题一: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
        3.3.2 问题二:外显/内隐自尊与防御机制
第4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类型
        4.1.2 研究步骤
    4.2 研究对象
        4.2.1 预备研究对象
        4.2.2 主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3.1 防御方式问卷(DSQ)的版本演进
        4.3.2 基于DSQ-40 的中文修订版
        4.3.3 期望性回答平衡问卷(BIDR)
        4.3.4 自尊量表(SES)
        4.3.5 一般健康问卷(GHQ-20)
        4.3.6 大学生健康调查表(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
        4.3.7 内隐自尊的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
    4.4 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4.4.1 来自被试的无关变量
        4.4.2 测试的时间因素作为无关变量
        4.4.3 内隐自尊实验的顺序效应
第5章 防御方式问卷(DSQ-40)的修订及心理测量学指标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工具
        5.3.1 作为题库的中文40 项防御方式问卷(DSQ-40)
        5.3.2 中文DSQ-40 的专家评价表
        5.3.3 期望性回答平衡问卷(BIDR)
        5.3.4 自尊量表(SES)
        5.3.5 一般健康问卷(GHQ-20)
    5.4 研究步骤
    5.5 数据处理
    5.6 研究结果
        5.6.1 内容效度检验:题库的初步修订
        5.6.2 因素分析
        5.6.3 修订后的防御方式问卷(DSQ-35)施测得分情况
        5.6.4 社会期望效应
        5.6.5 信度
        5.6.6 效度
        5.6.7 量表预测能力
    5.7 讨论
        5.7.1 题库初步修订:删除题项与修改防御机制归类
        5.7.2 因素分析结果
        5.7.3 无关变量
        5.7.4 信度检验
        5.7.5 社会期望效应
        5.7.6 量表的效度
    5.8 小结
第6章 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外显/内隐自尊组合的关系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对象
    6.3 研究工具
        6.3.1 修订后的中文35 项防御方式问卷(DSQ-35)
        6.3.2 内隐自尊的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6.3.3 自尊量表(SES)
        6.3.4 一般健康问卷(GHQ-20)
        6.3.5 大学生健康调查表(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
    6.4 研究程序
    6.5 数据处理
    6.6 研究结果
        6.6.1 得分情况
        6.6.2 数据分组
        6.6.3 参数检验适当性
        6.6.4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防御机制及心理健康指标关系
        6.6.5 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的关系
        6.6.6 外显/内隐自尊组合与防御机制的关系
        6.6.7 外显/内隐自尊组合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
    6.7 讨论
    6.8 小结
第7章 总讨论
    7.1 中文DSQ-35 心理测量学指标的探讨
    7.2 防御机制与内隐/外显自尊的关系
        7.2.1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
        7.2.2 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的关系
        7.2.3 外显/内隐自尊组合与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贡献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10)清热化痰调神法治疗恶劣心境痰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一 恶劣心境中医学研究进展
    二 恶劣心境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三 恶劣心境治疗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
    一 研究目的
    二 试验设计
    三 受试者条件和剔除
    四 试验药品及给药方案
    五 统计分析指标
    六 疗效判定标准
    七 统计分析
    八 研究结果
讨论
    1 立法思想
    2 清热化痰调神颗粒剂的组方原则及药物配伍意义
    3 问题与展望
        3.1 存在问题
        3.2 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抑郁性神经症防御方式的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调肝温督针灸法治疗肝气郁结型女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 马庆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穴位埋线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观察[D]. 伍彩云.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D]. 孙丹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针刺刺络联合艾灸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性神经症临床研究[D]. 倪晓诚.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5]保罗·费德恩精神分析思想研究[D]. 吴彬彬.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与神经营养因子关系研究[D]. 崔镇花. 延边大学, 2014(01)
  • [7]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评价和临床研究[D]. 樊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8]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康复效果[J]. 仇爱玫,李遵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10)
  • [9]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的关系[D]. 王旭. 清华大学, 2010(03)
  • [10]清热化痰调神法治疗恶劣心境痰热证的临床研究[D]. 王振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抑郁性神经症防御模式的对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