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速度”问题的系统特征

“共同速度”问题的系统特征

一、“共同速度”问题的系统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龚一莼[1](2021)在《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及生计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库移民是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产生的非自愿移民。随着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推进,我国水库移民的人数目前已经达到2502万人次,该群体数量庞大,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社会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域发展不均衡的农村地区,水库移民家庭普遍存在生产资本薄弱、生产效率低下、生计能力匮乏等问题。受非自愿搬迁安置的影响,水库移民家庭经历局部生产生活环境改变与社会经济转型的双重作用,其生计活动被迫停滞或终止,生计资产受到损失;同时人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和搬迁安置政策滞后等客观因素,导致水库移民家庭的贫困风险增加。目前,关于水库移民生计问题的研究理论支撑较为单一,研究视角较为分散,系统性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因此需要通过系统化思维对水库移民家庭在搬迁安置全过程的生计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本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系统演化相关理论,构建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以水库移民家庭为研究单位,以搬迁安置全过程为时间尺度,按照“搬迁安置政策干预—生计系统响应—特征分析—发展预测—路径规划”的逻辑思路,并结合对QP水库移民的连续跟踪调查结果展开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对可持续生计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进行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是在可以与其他系统和机构进行交互的背景下,以家庭为单位,以生计资本作为输入,基于家庭自身的生计能力,采用一定的生计策略开展生计活动来满足家庭基本的生计需求,并输出生计结果的微观社会-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理论推导的研究方法,分析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边界范围、逻辑结构、运行机制和系统属性。通过整体系统的思维模式构建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为加深对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过程(演化过程、发展态势、发展路径)分析与机制(运行机制、风险响应机制、发展动力机制)探讨注入全新视角、提供研究平台。(2)基于恢复力思想,从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属性视角诠释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受到搬迁安置政策干预后的风险响应机制,分析并测度了系统风险响应的一般性和差异性特征。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属性——持久性、可转化性和适应性可以表征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吸收和抵抗生计风险、转变生计模式、主动适应安置地环境与变化的内在能力,从而诠释水库移民家庭在整个搬迁安置的不同阶段的响应行为,描述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经历缓冲风险、主动变革和适应安置地环境的演化过程,因此被视为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风险响应的一般性特征;本研究构建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属性的测度模型,用于计算研究区域内各家庭生计系统的持久性、可转化性和适应性,以及生计恢复力的得分结果;并根据结构动力学的思想,将生计系统内部要素分为“资本存量”、“内部控制”和“组成结构”三类,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比分析显着影响持久性、可转化性和适应性的核心要素的异同;同时,本研究通过对比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演化过程中一般性特征的差异,分类分析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风险响应的差异性特征——保守型、稳健型、创新型和灵活型,并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家庭禀赋、发展需求和资源供给等内容对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差异性特征的影响作用。以QP水库移民样本户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属性可以解释系统状态的动态变化,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水库移民样本户生计系统的持久性、可转化性和适应性结果存在差异但分化程度不高;2)按生计策略和安置模式对303户水库移民家庭分组后,发现持久性的组间差异较适应性和可转化性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纯农户或乡内出村安置的家庭持久性均值较高,而纯非农户或县城安置的家庭持久性的均值较低,反映了农业生产活动活动和与原住地相似的安置环境对维持生计系统状态稳定方面的优势;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持久性、可转化性和适应性的核心因素各有侧重,说明三属性分别表征了搬迁安置不同阶段生计系统状态的变化;4)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风险响应类型的分类结果说明研究区域内水库移民家庭的生计类型以创新性居多,说明大部分家庭具备自主管理和自主调整,以应对搬迁安置风险的能力;其中纯农户和第一类兼业农户的生计系统风险响应特征以保守型和稳健型为主,而第二类兼业农户和纯非农户的生计系统风险响应特征以创新型和灵活型为主,说明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水库移民家庭自主优化生计策略和适应安置地新环境;5)无序多分类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生计系统四类特征的显着因素差异明显,回归分析的显着性和参数结果也可以用于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类型的分类和预测。(3)基于系统演化视角,构建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货币价值转移的网络流,评估水库移民家庭搬迁安置后生计系统的发展状态;基于贫困陷阱理论,提出“发展潜力”概念和测度模型,预测水库移民家庭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借鉴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抽象为流量网络来刻画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发展态势。通过构建水库移民家庭生计活动的投入产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内部主要要素之间的价值转移,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货币价值转移的网络流,从而计算得到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货币网络流的可持续性结果;其次,本研究基于贫困陷阱理论,将“发展潜力”定义为水库移民家庭在面对各种压力或冲击的作用后仍能保持向可持续发展方向演化的能力,选择以二阶多项式规范来构建包含可持续性一阶马尔可夫过程,以及家庭禀赋与失业风险相关解释变量的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可持续性函数以及发展潜力测度函数模型。并采用系统广义矩方法(GMM)进行参数估计和高阶中心距的计算,从而利用互补积累密度分布函数计算得到各水库移民家庭发展潜力的结果。利用QP水库移民样本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的303户水库移民样本户生计系统的可持续性均远小于随机网络系统的最佳可持续性值,说明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本身结构薄弱、功能简单、核心要素之间的约束能力不强,也反映出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运行效率较低,缺乏增长的动力和发展自组织能力;本研究推断大部分水库移民样本户在搬迁至新安置点后,其生计系统尚处于自适应循环过程中的开发(r)阶段,因此建议帮扶政策需从提高系统连通性和自组织能力两方面入手,推动水库移民家庭向最佳可持续发展状态演化;2)对比四类不同生计系统特征的水库移民家庭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其各类家庭生计系统的可持续性大小的排列结果为:灵活型>创新型>稳健型>保守型。说明高适应性和高可转化性对于水库移民家庭在搬迁后促使生计系统朝可持续方向演化的重要作用;3)对可持续性进行GMM估计的结果表明了上一期可持续性、固定资产价值、流动资产价值、非农就业率、社会网络对本期可持续性具有显着的正向效应,且上述解释变量对可持续性的边际效应依次递减;失业风险、抚养比对当期的可持续性具有显着的负向效应,且边际效应也依次递减;4)对可持续性方差进行的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表明,水库移民家庭所面临的失业风险将降低各家庭发展的可持续性;根据对发展潜力进行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不仅推断出可持续性具备动态的非线性发展路径的特征,也得到失业风险会显着影响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发展潜力的结论;从家庭禀赋中的人口特征和家庭资产情况看,抚养比高的家庭发展潜力较小,而非农就业率高、户主高学历、流动资产价值高,或社会网络关键节点较多的家庭一般具有更高的发展潜力;5)计算得到303户水库移民家庭中具备发展潜力的有254户,不具备发展潜力的有49户,其中具备发展潜力的家庭中,以创新型与灵活型的水库移民家庭居多,同时不具备发展潜力的家庭中,以保守型和稳健型的水库移民家庭居多,说明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高适应性和高可转化性能够提高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网络流的增长规模和发展质量,对于水库移民家庭抵抗未来未知的生计风险并促使生计系统向可持续发展方向演化至关重要。(4)基于驱动力相关理论,本研究探讨了水库移民家庭于新安置地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搬迁政策的支撑和驱动作用下,生计系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动态发展路径。本研究在分析多层级驱动力体系对水库移民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和作用路径的基础上,构建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通过设置七种政策情景,对比各类政策实施效果的仿真结果,发现多措并举的帮扶政策能够覆盖更多水库移民的发展诉求,满足水库移民的长远发展利益。尤其是在增加特色产业投入、提高生产补贴、提升村集体教育和培训服务的频次和质量等方面应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提高水库移民家庭主动创新的生计能力,完善村集体适应性管理水平,助力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从生计能力视角出发的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主动变革发展路径,和从适应性管理视角出发的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与村域人地系统协同发展的路径,为后期扶持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综上所述,本研究探寻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演化过程和发展路径的一般规律,分析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风险响应特征和发展状态的差异,揭示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运行机制、对外部风险的响应机制和受驱动力作用的发展动力机制等内容。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运用可持续生计理论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及分析框架,丰富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过程分析与机制探讨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2)基于系统演化视角,首次建立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货币网络流,开发了定量测度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发展潜力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实现了对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发展状态的评估和预测,弥补了目前对水库移民家庭动态发展方面的研究空白;(3)基于驱动力理论构建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解析了水库移民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提出了跨尺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合理依据。

陆昊[2](2021)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文中指出自“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明确。国家进一步推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挑战。当前储能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工具,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然而,储能具有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较长、自负盈亏能力差等特性。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配置后,能给系统中的其他主体带来提高传统发电机组运行效率、减少电网线损和减少排放等外部价值,促进新型电力系统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增效型转变。但这种外部价值并未在储能投运商的收益中予以体现,是目前储能经济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促进我国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储能资源的利用效率,亟需从储能投运商的视角,对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储能的选型和选址定容等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最大化储能的收益;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福利的视角,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进行科学测度,并据此对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机制进行设计。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首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在发电、电力输配和用户侧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梳理;最后,对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进行对比分析。(2)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优化研究。首先,基于模糊德尔菲法,从技术、经济、效率和环境四个角度,建立一套从多个维度反映储能特性,适用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同应用场景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贝叶斯最优最劣法和模糊累计前景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信息,并且可以同时考虑决策者不同的风险偏好程度,对各应用场景下的储能进行综合排序,输出相应场景下的最优选型方案。(3)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研究。首先,构建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进行处理,采用鲁棒性改造方法,建立风电、光伏和负荷的不确定性集合来描述风光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特性;其次,给出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其中上层模型采用结合最优保存策略和多点均匀交叉等方法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下层模型采用列与约束生成(C&CG)算法将其转化为相应包含主问题和子问题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4)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首先,基于外部性理论,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运行后,给相关利益主体带来的正外部性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基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最优配置场景,结合正外部性分析,构建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测度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综合价值,并且根据目标函数总成本中各子成本项的对比,能够显示储能综合价值的构成和具体流向,进一步明确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综合价值形成机理。(5)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补偿机制研究。首先,利用技术经济中贴现现金流相关分析指标,从计及和不计及综合价值两个角度对储能进行经济对比分析,并通过讨论成本和综合价值实现度的不同场景,对储能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其次,基于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结果,将环保性和风险性纳入对补偿的考量,运用改进的Shapley方法,结合“谁受益,谁补偿”和“按价值贡献度”原则设计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搜寻对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的最佳系数,确定各相关利益主体得到收益中需要返还给储能投运商的补偿数额。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抽水蓄能是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等效节约电网投资场景下的最优选择,锂离子电池是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管理场景下的最优选择。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在四个场景下排名前3,均优于其他3种储能系统。四种场景下指标重要性排序显示,储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同一性能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并且最后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对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钒液流电池储能的评价结果影响较大,高风险规避情景下排名较低,低风险情境下其综合性能值提高,排名会有所上升。(2)储能选址定容结果显示,储能会配置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传输节点和靠近可再生能源接入节点,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会提高储能最优配置容量,并且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策略会受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的影响。本文构建的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能够有效降低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不确定性影响,提高规划结果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的偏差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3)储能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更大,在算例系统中的日价值为5.78万元。在不含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和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74.47%和20.07%。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线损价值、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和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41.18%、21.80%和33.22%。结合传统燃煤机组的出力曲线、单位发电煤耗变化和储能充放电运行情况可知,储能显着减少了传统燃煤机组承担的负荷峰值,降低了峰谷差异,能够让传统燃煤机组处于更加经济高效的运行状态,进而减少机组的单位煤耗。从含可再生能源场景的结果来看,若能合理地配置储能系统,会减少远距离输送电能的情况,减少线路损耗成本。(4)储能经济分析结果显示,从不计及储能综合价值的角度来看,储能的投资净现值为负,内部收益率为2.47%,远低于6%的参照值。从计及储能综合价值角度来看,储能得到的收益净现值为正,经过9.68年可收回初期的全部投资,储能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为6.70%,因此对于新型电力系统来说投资储能是有益的。盈亏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当成本维持当前水平时,储能综合价值需要实现98.82%才能弥补其成本;当储能综合价值实现度为0时,储能需要减少当前成本的20.07%才能够达到盈亏平衡。通过政策梳理发现,当前我国对储能商业化的引导重点在激励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相关机构也在建立辅助服务市场,并在不断完善区域及地方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和结算机制,缺少有关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政策和机制。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结果显示,储能得到的补偿占其给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综合价值的38.58%,其中发电企业需要支付56.64%,电网公司需要支付43.36%,支付额为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分配所得价值收益的63.00%。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1)建立补偿监管机制,保障储能补偿通道顺畅;2)完善补偿配套政策措施,设计储能补偿发展规划;3)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支撑储能补偿机制实施。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是一个渐进性、持续性、全局性与战略性的实践过程,需要长时间、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补偿发展规划,以保证补偿工作的持续开展与有序进行,促进储能产业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置优化和综合价值测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还需深入研究储能综合价值中分项价值的形成机理和测度方法,为构建储能补偿机制提供更准确的经济效益参考,以期为我国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王博[3](2021)在《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自然界输入了关键驱动因子,因此在人类活动带来的强烈扰动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地质在一定周期尺度内发生的变化、趋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喀什噶尔河流域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生态环境脆弱且容量有限。地下水是维系平原区生产、生活、生态的重要水源,长期持续大规模开采已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而由量变至质变导致生态环境演化发展,探究其内在机制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水资源调查评价,综合运用地下水动力学、遥感解译分析、统计学、数值模型模拟等多学科研究技术手段,揭示了地下水系统水流特征和循环机理,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绿洲的演化规律,重点对其盐渍化的成因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还从突出实践性的角度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了优化改进,对超采区进行了划定和复核。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地形地貌、含水层特征、富水性特征、地下水流场特征、水化学特征和地表水河流展布等特点的相似性和关联密切性,将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划分为克孜勒苏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1)、盖孜河-库山河-依格孜亚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2-3-4)、恰克马克河-布谷孜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5-6),作为调查评价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理论基础;(2)根据均衡计算得出,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总量(M≤2g/L)为14.61×108m3/a,其中:克孜勒苏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02×108m3/a;盖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20×108m3/a;库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48×108m3/a;依格孜亚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2×108m3/a;恰克马克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21×108m3/a;布谷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8×108m3/a;(3)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从更加突出功能导向、更加突出水质因素、更加突出优先保护、更加突出后备水源、更加便于基层管理出发,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优化改进,将一级功能区分为生活功能区(L)、生态功能区(E)、生产功能区(P);将二级功能区在一级功能区的基础上又分为8类功能区,分别是生活功能区(L)中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备用优质水源区(L3),生态功能区(E)中的水源涵养区(E1)、生态脆弱区(E2)、生态保护区(E3),生产功能区(P)中的生产开发区(P1)、应急水源区(P2)。按照优化后的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喀什噶尔河流域共划分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4个,面积为49.86km2;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7个,面积为75.49km2;备用优质水源区(L3)2个,面积为1952.54km2;水源涵养区(E1)8个,面积为45302.54km2;生态脆弱区(E2)14个,面积为3949.56km2;生态保护区(E3)7个,面积为3457.97km2;生产开发区(P1)11个,面积为9104.73km2;尚未规划应急水源区(P2);(4)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尚未出现大范围、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萎缩、局部植被退化,局部已出现地下水超采,但程度尚不严重;(5)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2000~2010年期间、2010~2017年期间盐渍土主导变化类型均为极重度盐渍土向重度盐渍土转化。2000~2010年盐渍化严重度指数相对变化率为-6.68%,2010~2017年相对变化率为-8.05%,盐渍土的修复速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土壤盐渍化问题总体上正在趋于好转。NDVI、ET、LST三个参数的变化与土壤盐渍化严重度的变化呈显着线性关系(P<0.01),且△ET和△NDVI可有效解释盐渍化严重度变化量,其中△ET对盐渍化严重度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区地下水位正在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也是土壤盐渍化不断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6)对于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典型区域伽师县,现状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势必将导致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地下水过度开采终将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的萎缩和天然植被的退化,或将引发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适度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将略微上升,生态环境将逐步趋于好转;相对较小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将缓慢回升,虽生态环境有向好的趋势,但也存在引发较大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风险。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制定适度的地下水开采计划。

赵庆兰[4](2021)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作为统编型教材,特别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写作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新课标作为教材编写的理论指导,在概述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背景和编写过程的基础上,总结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理念。以教材的体例结构为切入点,着重分析部编本教材写作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内容特征,并以苏教版、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为主要参照,采用统计分析、列图表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将部编本写作系统与三个版本教材写作系统进行比较,对部编本写作系统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全面总结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特点。根据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理念与写作系统的编写特征,对部编本教材的写作系统进行评价,指出它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教材存在的不足之处,从教与学的角度,以及教材的修订等方面,提出相关的使用策略和教材的修订建议。

鲍永霞[5](2020)在《企业构筑商业生态系统路径与机理研究:资源协奏视角》文中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渗透,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对于自身资源的占有与利用,而是对优质资源的跨边界利用。例如,海尔作为在位企业的代表通过搭建平台型生态系统,一方面鼓励内部员工进行创业,极大地激活企业内部资源。另一方面,海尔通过搭建平台吸引全球优质资源,打破了组织外部的边界,促进了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共生共赢。小米作为新创企业的代表,在自身专注发展手机行业的同时,不断延伸自身资源结构实现跨界融合,打造生态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与价值共创。这两个例子体现了在企业实践中,构建自身的商业生态系统都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发展趋势,而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则是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关键。然而,现有理论研究多关注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框架与治理机制,少有研究从资源视角阐述商业生态系统的构筑机理。因此,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拟从资源协奏的视角出发,以海尔与小米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构筑过程,具体研究问题可分解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构筑的动因是什么?资源协奏如何促进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构筑?商业生态系统有何特征?为了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本文在查阅资源协奏、动态能力与商业生态系统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使用探索性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现场访谈与二手资料收集的方式对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构筑过程进行研究,经过数据编码与分析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不同类型的企业构筑商业生态系统的动因不同。在位企业通常自身资源丰富且具有惰性;新创企业一般具有一定的资源柔性,但是自身资源积累不足。(2)具有不同资源基础的企业在构建商业生态系统时资源行为各异。在位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均涉及到了“资源链接→资源重组→资源撬动”的资源行为。新创企业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均涉及到“资源获取→资源整合→资源撬动”的资源行为。(3)在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企业动态能力会随着资源行为发生变化。在位企业的动态能力表现为“感知能力→吸收能力→整合能力”的变化,新创企业的动态能力表现为“响应能力→搜寻能力→协同能力”的变化。(4)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均可从主体间边界、参与者角色与生成路径进行分析。企业在构筑商业生态系统过程中主体间边界逐渐模糊,核心企业发挥了资源主宰者的角色,其他成员发挥了资源共享者的角色。从生成路径来看,海尔遵从的是内生式的路径,而小米遵循的是外生式的路径。

谢武德[6](2020)在《顶张力立管外流涡激-内流密度变化的动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近海及深海油气资源的开采中,顶张力立管具有输送效率高、连续性好和运输量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海洋环境中,顶张力立管势必会受到外界海流和洋流等流场的作用。当外界来流具有一定的流速时,流经管道的尾流场中将会出现漩涡脱落的现象,致使管道周围的流体压力发生动态变化,从而激发管道发生振动,即涡激振动。涡激振动涉及到外界流场与管道结构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具有高度的非线性特性。另外,由于海底油气分离技术和成本的限制,一般采用管道对海底油气井产出的石油和天然气直接进行混合输送。此时,管道内部为石油和天然气组成的气液两相流。气体和液体在流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分离和聚集,致使管内流体的质量和密度发生变化,从而激发管道发生振动。管内流体与管道结构之间也存在着较强的流固耦合作用,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在外流与内流的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振动涉及到外界流场-管道结构-管内流体的多场耦合作用,其动力响应十分复杂。为了确保管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国内外众多学者和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通常将管内流体简化为均质的单相流或者以单相流的理论分析两相流及多相流的影响,忽略了管内流体的质量和密度随时间和空间发生的变化。鉴于此,本文对外流与内流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重点考虑了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质量和密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本文探索了外界流场对管道产生的涡激振动,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变化对管道的激励作用,以及外流涡激与内流密度变化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动力响应特性,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单独分析外界流场对管道的激励作用。分析外界流场流经管道对管道产生的水动力,包括涡激升力和拖曳力,考虑瞬时相对来流速度的影响,并采用尾流振子模型刻画涡激升力系数的变化,从而建立了外界流场激发管道发生涡激振动的水动力模型。将水动力模型用于预报弹性支撑刚性圆柱的涡激振动和均匀流或者剪切流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涡激振动,并将预报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考虑了顶张力立管振动过程中的弯曲应变,对管道结构的疲劳损伤指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较为理想。当前建立的水动力模型能够用于实际工程中对顶张力立管的涡激振动进行有效地预报,并且能够合理地评估管道结构振动的疲劳损伤。(2)单独分析管内气液两相流对管道的激励作用。分析管道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组成的气液两相流,管内具有多种流型,包括:气泡流、段塞流、块状流和环状流等,指出管内流体质量和密度的变化能够导致管道发生剧烈的振动。采用数学模型刻画管内流体的密度随时间和空间发生的变化,并对其进行改进,使流体密度的变化具有行波传递的特性,更符合实际情况。对微段控制体内流体质量的变化率进行推导,发现改进的流体密度变化数学模型满足流体流动的质量守恒定律。随后,采用动量定理并结合力平衡的原理,建立了管道输送气液两相流考虑流体密度变化的动力控制方程。对控制方程进行无量纲化,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和Runge-Kutta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理论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的变化,能够有效地预报在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变化的激励下管道的振动响应。(3)进一步分析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的变化对管道的激励作用。分析管道的振动控制方程,发现管内流体密度随时间发生变化将对管道造成参数激励的作用。采用Galerkin方法对管道的振动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进行降阶,得到微分矩阵方程,进而求解管道系统的特征复频和固有频率。随后,基于Floquet理论判定参数激励系统的稳定性及不稳定性,将参激共振的发生条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理论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本理论模型,详细地分析了管内流体的质量比、流速、压强和管道端部的轴向力、材料的粘滞阻尼和粘弹性阻尼对管道参数激励不稳定性区域的影响。研究表明:管内流体的质量比越大、流速越大、压强越大、管道端部的轴向力越小、材料的粘滞阻尼和粘弹性阻尼越小,参数激励共振的不稳定区域越宽,管道系统更不稳定。据此,给出了工程中防范参激共振发生的建议,比如:增加管道端部的轴向力或者提高管道材料的阻尼性质。(4)综合分析在管外流场和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变化的联合激励下,顶张力立管的动力响应特性。采用水动力模型模拟外界流场激发管道发生的涡激振动,并利用改进的流体密度变化模型描述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的变化,根据Hamilton原理推导了管外流场和管内密度变化流体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动力控制方程。对控制方程进行无量纲化,并进行数值求解,将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采用本理论模型,探索了外流涡激和内流参激共同作用下管道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表明:在参数激励的稳定区域内和不稳定区域内,内外流的联合作用将使管道振动响应的幅值变大或者变小;当管道涡激振动的主导模态被管内流体密度的变化所激发时,管道的振动响应将会发生较大的改变;由于激发模态的贡献作用或者不同激发模态之间的相互竞争,管道振动响应的时间-空间分布位移将变得不均匀、不规则、不具有周期性,管道的振动响应将会出现多个频率。进一步,分析了内外流作用下管道结构振动的疲劳损伤,指出:管内流体密度的变化将使管道振动响应的疲劳损伤变大,尤其是在参激共振时。(5)以某顶张力立管为例,分析不同外界流场和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变化对管道的联合激励作用。首先,考虑管道输送均质的石油,计算管道系统的固有频率,并与已有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本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其次,考虑管道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组成的气液两相流,分析了管内流体的流速、流体的平均密度和管道顶端的张力对管道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管内流体的流速越大、流体的平均密度越大、管道顶端的张力越小,管道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越小。进一步,考虑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变化对管道造成的参数激励作用,依据西非海域和我国南海北部海流场流速的分布情况,分别将外界流场取为均匀流场和剪切流场,探索了管内流体密度的变化对均匀外流和剪切外流作用下管道振动响应和疲劳损伤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管内流体的密度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时,在均匀外流或者剪切外流的作用下管道的振动响应将会变得不均匀,管道结构振动的疲劳损伤将会增大。(6)设计了气液两相流的试验装置,开展了管道输送气液两相流的试验。试验系统主要包括供水系统、供气系统、测试管道、位移测量系统和压强测量系统。采用高精度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管道振动的位移,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管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状态,利用高精度的压强传感器测量管内流体的压强。首先,通过自由衰减试验,测量了空管和满水管道的固有频率和阻尼,发现当管道中充满水,管道系统的固有频率将降低,阻尼比将增大。随后,在输水管道中逐渐加大空气的输入流量,探索了管内流体由水到气的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管内流体由水到气变化过程的中间区域,管道将会发生剧烈的振动,振动响应的频率将变大;随着气体输入流量的不断增加,管内流体压强的变化更为剧烈,平均压强将变大。

安然[7](2020)在《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面向用户供电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无功优化能够提高电压质量,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随着电网的规模扩大以及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增加,系统的运行状态表现出强互动、多耦合、高随机性的特征,传统的无功优化方法存在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计算速度慢等问题。与此同时,电力系统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数据呈现指数的增长,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配电网大数据中的潜在信息,为解决无功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路径。本文基于随机矩阵理论,开展了大数据构架下配电网无功优化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改进的离散粒子群算法,提出了一种由Open DSS/Matlab联合仿真的传统无功优化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提出了配电网无功优化大数据技术架构。随着电网的规模扩大以及信息化发展,运行时产生的海量数据蕴含了大量与无功优化相关的规律和信息,可以利用随机矩阵理论挖掘数据的统计学特性,再建立它们与控制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从数据驱动角度研究配电网无功优化的解决方案。(3)提出了配电网随机矩阵构建方法以及能够反映系统运行状态的特征提取方法。通过统计建模和特征提取的方式来处理配电网状态数据和天气数据,避免了随机性假设,为分析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提供了重要信息。(4)提出了基于随机矩阵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了利用历史数据和场景匹配法解决无功优化问题的可行性,综合考虑提取的所有特征来衡量场景之间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矩阵和历史场景匹配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接着,为进一步优化无功控制效果,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配电网随机矩阵的统计特征到控制策略的映射,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矩阵和支持向量机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多个算例对提出的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5)提出了基于随机矩阵的配电网综合优化方法。鉴于配电网的无功控制和网络重构是系统优化运行的两种主要措施,为了取得更好的优化效果,提出了一种考虑重构的基于随机矩阵和支持向量机的两阶段配电网综合优化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分阶段学习系统特征、开关状态以及控制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先确定当前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再确定无功优化控制策略,并通过多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快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柯丽华[8](2020)在《基于最低寿命周期成本的露天矿开采量动态规划模型》文中认为矿产资源相对经济发展需求是有限的。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和短期利益的驱动,促使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进行过度开采,最终影响代际公平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科学动态地规划矿山的年开采量势在必行,这也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工作。以赋存特征复杂多变的非煤露天矿为研究对象,针对露天矿开采的工艺过程协同发展状态和矿山工程时空约束变化等特征,探寻开采量随寿命周期成本的变化规律。以同类矿山统计数据为基础,拟合分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函数,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类似已建矿山的寿命周期成本-年开采量函数,客观呈现了矿山寿命周期成本与年开采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考虑矿山寿命周期成本受矿体赋存特征、矿山生产系统特征要素和管理因素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模糊灰色关联度的矿山成本主控要素的抉择方法,有效减少了非关键要素对露天开采寿命周期成本-开采量变化规律的干扰。探寻了矿床赋存特征、生产条件、露天矿开采境界参数、工艺设备参数、开采程序特征要素和采掘工作面参数等系统特征要素的变化对寿命周期成本-开采量函数的影响规律。基于各类要素组合变化对露天矿开采难度的影响趋势分析,采用定性分级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露天矿各类影响因素的开采难度系数;进而考虑各类要素的独立性,建立类似已建矿山和拟建矿山之间的相对综合开采难度系数的计算模型。引入开采难度系数,建立了拟建露天矿寿命周期成本-开采量函数,客观地呈现了不同矿床赋存特征和矿山生产系统特征要素组合效应对露天矿开采量影响的本质规律。综合考虑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和开采难度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最低寿命周期成本的露天矿开采量动态规划模型。针对矿山生产经营需求,以矿山开采对象特殊性、生产工艺环节协调发展和矿山工程时空发展为约束条件,运用规模经济理论和资金时间价值理论,以折现后开采各期总收益最大为准则,建立了矿产资源开采价值模型。引入哈密顿函数,利用考虑了开采难度的拟建矿山露天矿寿命周期成本-开采量函数,求出最优的矿产资源开采量,反映了露天矿开采量在开采难度和寿命周期成本影响下的变化规律,补充和完善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利用基于最低寿命周期成本的露天矿开采量动态规划模型研究了乌龙泉矿拟开采区域(+43m以下)的矿产资源开采量规划和生产能力决策问题。基于该矿已开采区域(+43m以上)的生产经营统计数据,计算该矿山已开采区域和拟开采区域之间的相对开采难度系数为0.902,构建了矿山拟开采区域(+43m以下)的寿命周期成本-开采量函数,进而建立了拟开采区域(+43m以下)的矿产资源开采量动态规划模型,客观地呈现了拟开采区域(+43m以下)的矿产资源开采量随时间逐渐增加的本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矿拟开采区域矿产资源开采模式为加速耗竭模式,与该矿山熔剂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相符。依据此模型规划结果,基于投资增量最小原则,制定该矿的生产能力方案为270×104t/a(第一阶段第1年~第20年)和350×104t/a(第二阶段第21年~第30年),为该矿山熔剂资源的开发策略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

李代峰[9](2020)在《薄壁管壳受迫振动位移响应及损伤识别》文中研究说明薄壁圆柱壳是一种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空间曲面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管壳受到外部激励时会产生振动及噪声,长期的振动冲击容易导致结构损伤,因此研究管壳的振动响应特性,对损伤的检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薄壁圆柱壳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裂纹管壳的振动位移响应特性,提出了基于位移幅值特性的损伤识别方法,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Flügge壳体理论建立了薄壁管壳自由振动方程,以波传播方法进行研究,对耦合系统特征方程系数进行修正,推导得到了关于系统特征方程系数的六次代数方程和八次代数方程,通过求解六次代数方程得到管壳各阶耦合模态下的固有频率,与有限元法及其它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可靠性,并进一步给出了管壳几何参数与各阶模态下管壳固有频率的关系。通过求解八次代数方程得到管壳无量纲轴向特征波数,分析了管壳前几阶周向模态下的频散特性,其中详细讨论了传播波的频散特性,给出了在各阶周向模态下三支传播波的波传播特性,结果表明:衰减驻波只会在相对低频段出现,随着无量纲频率的升高,管壳系统最终都会含有三支传播波和一支近场波,且三支传播波分别反映其弯曲、扭转和拉伸特性。(2)将周向余弦分布激励作为外部激励源,采用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将系统特征方程变换到波数域进行求解,根据留数定理将无限域的积分问题转化求特征根问题,得到了薄壁圆柱壳受迫振动位移响应的具体表达式。对不同周向模态下薄壁管壳的位移响应幅值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呼吸模态下管壳轴向和径向位移的解耦特性。并进一步研究了薄壁圆柱壳的无量纲输入功率流特性,得到了无量纲输入功率流在频域的波动规律及其峰值位置分布。(3)基于兰金涡模型,结合赫姆霍兹的求解方法求解得到旋涡贯穿的临界条件,并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对管壳模型进行修正。建立相应的流固耦合模型,分析了旋涡冲击下,不同管径下管壳的受迫振动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管壳振动信号的突变特征与旋涡的临界贯穿状态相关。(4)基于线弹簧理论分析了直裂纹对管壳局部刚度的影响,以及位移在裂纹处的不连续性,建立相应的含直裂纹管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裂纹参数下的裂纹管壳进行模态分析,给出了管壳前三阶固有频率与裂纹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周向均匀分布激励作为裂纹管壳的外部激励源,研究了裂纹管壳的受迫振动响应,对比分析了应力波在完善管壳和裂纹管壳上的传播方式,以及管壳轴向、周向和径向三个方向的位移响应的规律,详细分析了径向位移响应特性与裂纹周向位置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裂纹管壳的固有频率特性和径向位移幅值特性对裂纹的周向位置、轴向位置、相对深度进行有效识别。研究成果可为薄壁管壳振动和损伤识别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张翠艳[10](2020)在《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位置跟踪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武器装备朝着更高精度、更高速度方向发展,对武器装备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精度、鲁棒性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武器伺服系统大功率、高精度、强鲁棒性的控制需求,本文研究了一类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对单电机伺服系统和齿隙、摩擦非线性模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四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针对传统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主轴和改进相邻交叉耦合相结合的同步控制策略和一种基于虚拟主轴和改进偏差耦合相结合的同步控制策略,对两种同步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虚拟主轴和改进偏差耦合相结合的同步控制策略同步效果更好,但是它结构复杂,计算量过大,不便于工程应用。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主轴和均值耦合相结合的同步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同步控制策略克服了计算量大的缺点,具有更好的同步控制效果。再次,针对四电机动力学模型阶数高带来的控制器设计困难的问题,采用特征建模理论,建立了四电机特征模型,并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对特征参数进行在线辨识。针对系统中测量噪声导致的特征参数不收敛问题,设计了基于特征模型的EKF和STF滤波算法,并对两种滤波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特征模型的STF算法滤波效果更好。然后,针对基于特征模型的四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高精度位置跟踪问题,设计了全系数自适应位置控制器,并在三种典型输入信号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跟踪斜坡信号和正弦信号下跟踪误差较大。为此,本文设计了离散自适应鲁棒滑模位置控制器,证明了系统稳定性,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提高对斜坡信号和正弦信号的跟踪精度。最后,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位置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二、“共同速度”问题的系统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同速度”问题的系统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及生计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生计问题相关研究进展
        1.3.2 水库移民生计问题的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案例与数据来源
        1.6.1 研究案例概况
        1.6.2 研究数据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可持续生计理论
        2.1.1 可持续生计理论缘起与内涵
        2.1.2 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及应用
        2.1.3 可持续生计理论的主要观点与启示
    2.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2.1 适应性循环:管理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方法
        2.2.2 恢复力思想:诠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动力学关系
        2.2.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观点梳理与启示
    2.3 系统演化及相关理论
        2.3.1 上升性理论
        2.3.2 驱动力及相关理论
        2.3.3 系统演化理论的启示
    2.4 贫困陷阱理论
        2.4.1 贫困陷阱理论思想内涵
        2.4.2 贫困陷阱理论的研究应用与启示
    2.5 理论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建构
    3.1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基本内涵
        3.1.1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概念及边界范围
        3.1.2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基本特性
        3.1.3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功能
    3.2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逻辑结构与运行机制
        3.2.1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逻辑结构
        3.2.2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运行机制
    3.3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演化机理与演化路径
        3.3.1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演化机理
        3.3.2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演化路径
    3.4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属性
        3.4.1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持久性
        3.4.2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可转化性
        3.4.3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适应性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风险响应机制与特征分析
    4.1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风险响应机制
    4.2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风险响应的一般性特征分析
        4.2.1 一般性特征分析
        4.2.2 一般性特征测度模型构建
        4.2.3 一般性特征测度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4.3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风险响应的差异性特征分析
        4.3.1 差异性特征分类分析
        4.3.2 差异性特征的分类结果
        4.3.3. 差异性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可持续性与发展潜力分析
    5.1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5.1.1 基于生态网络分析方法的系统评价原理
        5.1.2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的网络分析
        5.1.3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可持续性结果分析
    5.2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发展潜力预测
        5.2.1 发展潜力理论模型构建
        5.2.2 发展潜力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节
第6章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机制与路径分析
    6.1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6.1.1 驱动力体系框架
        6.1.2 驱动力作用机制
        6.1.3 驱动力作用路径
    6.2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
        6.2.1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模型结构分析
        6.2.2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模型检验
        6.2.3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情景设定与仿真
    6.3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分析
        6.3.1 基于生计能力视角的主动变革路径
        6.3.2 基于适应性管理视角的协同发展路径
    6.4 本章小节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创新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水库移民样本户问卷调查表
    附录2 水库移民样本村问卷调查表
    附录3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各项生计资本之间的货币价值转移方式调查
    附录4 水库移民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中所有方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能系统选型的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1.2.2 储能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1.2.3 储能系统价值测度研究现状
        1.2.4 储能系统补偿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1.2.5 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
    2.1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分析
    2.2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储能应用分析
        2.2.1 储能在发电领域的应用
        2.2.2 储能在电力输配领域的应用
        2.2.3 储能在用户侧领域的应用
    2.3 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分析
        2.3.1 储能技术类型
        2.3.2 储能技术特性需求分析
        2.3.3 储能技术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研究
    3.1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指标体系构建
        3.1.1 初始指标体系构建
        3.1.2 基于模糊德尔菲法的指标体系筛选
    3.2 基于BBWM-FCPT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多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3.2.1 贝叶斯最优最劣法
        3.2.2 模糊累积前景理论
        3.2.3 基于BBWM-FCPT的储能多应用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3.3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
        3.3.1 计算标准化决策矩阵
        3.3.2 储能各应用场景下最优选型评价结果
    3.4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讨论
        3.4.1 储能选型结果讨论
        3.4.2 敏感性分析
        3.4.3 方法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选址定容研究
    4.1 新型电力系统储能选址定容模型
        4.1.1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目标函数
        4.1.2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约束条件
    4.2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及模型鲁棒改造
        4.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
        4.2.2 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鲁棒改造
    4.3 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求解方法
        4.3.1 上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4.3.2 下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4.4 算例分析
        4.4.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
    5.1 外部性视角下储能系统综合价值机理分析
        5.1.1 储能系统给发电厂商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5.1.2 储能系统给电网公司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5.1.3 储能系统给电力用户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5.1.4 储能系统给环境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5.2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
        5.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思路
        5.2.2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目标函数
        5.2.3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约束条件
    5.3 算例分析
        5.3.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5.3.2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研究
    6.1 计及储能综合价值影响的经济性分析
        6.1.1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技术经济分析
        6.1.2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盈亏平衡分析
    6.2 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6.2.1 我国储能系统补偿政策现状分析
        6.2.2 传统Shapley值法基础理论模型
        6.2.3 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6.2.4 算例分析
    6.3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保障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气象条件概况
    2.3 流域水系概况
    2.4 地形地貌概况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6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3.1 重要控水地质构造
    3.2 地层岩性
    3.3 地下水系统划分
    3.4 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系统均衡计算分析
    4.1 研究中的辩证法应用
    4.2 研究尺度选择
    4.3 均衡计算单元
    4.4 地下水均衡法
    4.5 地下水均衡计算
    4.6 水均衡分析
    4.7 地下水资源量
第5章 基于水质考量的地下水系统功能区评价
    5.1 地下水系统质量评价
    5.2 地下水系统功能区划分
    5.3 超采区划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遥感解译的生态环境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6.1 数据与预处理
    6.2 生态地貌遥感解译分析
    6.3 超采区划定复核
    6.4 盐渍化程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典型区域地下水系统生态策略
    7.1 模拟范围
    7.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7.3 数学建模
    7.4 数值方法
    7.5 参数选用
    7.6 模型参数率定
    7.7 模拟结果和预测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概述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概述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意义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概述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编写的必要性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理念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征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结构特征
        一、写作系统的编排方式
        二、写作系统的组合方式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内容特征
        一、写作目标分析
        二、写作知识分析
        三、写作指导分析
        四、写作训练分析
第三章 部编本与其他版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第一节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一、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征
        二、两版教材的异同点
    第二节 部编本与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一、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征
        二、两版教材的异同点
    第三节 部编本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征
        二、两版教材的异同点
第四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评价及修订建议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评价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优点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不足之处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使用及修订建议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师生使用建议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修订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企业构筑商业生态系统路径与机理研究:资源协奏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资源协奏
        2.1.1 资源概念的界定
        2.1.2 资源基础理论
        2.1.3 资源协奏与动态能力
    2.2 商业生态系统
        2.2.1 商业生态系统的起源与内涵
        2.2.2 商业生态系统特征与结构
        2.2.3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2.3 文献总结与理论框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设计
    3.2 研究情境及对象选择
        3.2.1 研究情境选择
        3.2.2 研究对象选择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3.3.1 数据收集
        3.3.2 关键概念的描述与测量
        3.3.3 数据编码与分析
        3.3.4 信度和效度
第四章 资源协奏促进在位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构筑
    4.1 海尔案例描述
        4.1.1 商业生态系统孕育阶段
        4.1.2 商业生态系统进化阶段
        4.1.3 商业生态系统成熟阶段
    4.2 海尔案例分析
        4.2.1 在位企业构筑商业生态系统的动因识别
        4.2.2 资源协奏促进在位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构筑
        4.2.3 在位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4.3 资源协奏促进在位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构建的过程模型
第五章 资源协奏促进新创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构筑
    5.1 案例描述
        5.1.1 商业生态系统孕育阶段
        5.1.2 商业生态系统进化阶段
        5.1.3 商业生态系统成熟阶段
    5.2 案例分析
        5.2.1 新创企业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动因识别
        5.2.2 资源协奏促进新创企业生态系统构筑
        5.2.3 小米商业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分析
    5.3 新创企业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过程模型
    5.4 案例比较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贡献与管理启示
        6.2.1 研究贡献
        6.2.2 管理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海尔访谈提纲
    附录2 小米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顶张力立管外流涡激-内流密度变化的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管外流场涡激振动的研究现状
        1.2.2 管内流体对管道作用的研究现状
        1.2.3 外流与内流联合作用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外界流场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涡激振动
    2.1 顶张力立管的基本结构及理论假设条件
        2.1.1 顶张力立管的基本结构
        2.1.2 理论建模的假设条件
    2.2 涡激振动的发生机理及主要特征
        2.2.1 漩涡的脱落
        2.2.2 漩涡脱落的频率
        2.2.3 流场对圆柱的作用力
        2.2.4 涡激振动的主要特征
    2.3 涡激振动的水动力模型
    2.4 弹性支撑刚性圆柱的涡激振动
        2.4.1 理论模型的建立
        2.4.2 数值求解方法
        2.4.3 与试验的对比验证
    2.5 顶张力立管的涡激振动
        2.5.1 理论模型的建立
        2.5.2 数值求解方法
        2.5.3 模态分析法
        2.5.4 疲劳损伤指数
        2.5.5 与试验的对比验证
    2.6 涡激振动防范的主要措施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与管道结构振动的耦合
    3.1 管内气液两相流的基本特点及理论
        3.1.1 气液两相流的流型
        3.1.2 气液两相流的基本理论
        3.1.3 气液两相流对管道的作用
    3.2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的数学模型
        3.2.1 流体密度变化模型
        3.2.2 改进的流体密度变化模型
    3.3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与管道振动的流固耦合
        3.3.1 理论建模的假设条件
        3.3.2 微段受力分析
        3.3.3 质量守恒定律
        3.3.4 流固耦合方程的建立
    3.4 振动方程的数值求解
        3.4.1 振动方程的无量纲化
        3.4.2 有限差分法
        3.4.3 Runge-Kutta积分法
    3.5 理论模型与试验的对比验证
        3.5.1 试验的简介
        3.5.2 管内气液段塞流的模拟
        3.5.3 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对管道的激励作用
    4.1 输流管道的振动方程
        4.1.1 粘弹性材料
        4.1.2 管道的振动方程
        4.1.3 参数激励的特点
    4.2 振动方程的Galerkin方法离散
    4.3 输流管道的特征复频
        4.3.1 特征复频的求解
        4.3.2 与已有理论解的对比验证
        4.3.3 特征复频的影响分析
    4.4 参数激励的稳定性分析
        4.4.1 Floquet理论
        4.4.2 不稳定性的判定
        4.4.3 与试验的对比验证
        4.4.4 不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5 工程中不稳定性防范的建议
    4.6 管道的非线性振动特性
        4.6.1 管道的非线性振动方程
        4.6.2 非线性振动方程的验证
        4.6.3 亚临界区域内的振动
        4.6.4 超临界区域内的振动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流与内流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振动特性
    5.1 内外流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振动方程
        5.1.1 理论建模的假设条件
        5.1.2 管外流场涡激振动的水动力模型
        5.1.3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的数学模型
        5.1.4 基于Hamilton原理推导管道的振动方程
        5.1.5 振动方程的无量纲化
    5.2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的参数激励
        5.2.1 振动方程的离散降阶
        5.2.2 固有频率的求解
        5.2.3 参数激励的不稳定区域
    5.3 理论模型与试验的对比验证
        5.3.1 振动方程的数值求解
        5.3.2 与试验的对比验证
    5.4 内外流作用下管道的振动响应分析
        5.4.1 内流密度变化频率对管道第一阶模态涡激振动的影响
        5.4.2 内流密度变化频率对管道第二阶模态涡激振动的影响
        5.4.3 内流密度变化频率对管道非锁定状态涡激振动的影响
        5.4.4 内流密度变化幅值对管道涡激振动的影响
        5.4.5 内流密度变化初始相位角对管道涡激振动的影响
    5.5 内外流联合作用下管道结构振动的疲劳损伤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外流与内流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振动特性
    6.1 顶张力立管的主要参数
    6.2 顶张力立管固有频率的影响分析
        6.2.1 管内流速的影响
        6.2.2 管内流体平均密度的影响
        6.2.3 顶端张力的影响
    6.3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的参数激励
    6.4 外界流场流速的分布
    6.5 均匀外流作用下立管的振动
        6.5.1 立管的振动响应分析
        6.5.2 立管振动的疲劳损伤
    6.6 剪切外流作用下立管的振动
        6.6.1 立管的振动响应分析
        6.6.2 立管振动的疲劳损伤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管道输送气液两相流的试验
    7.1 试验装置系统
    7.2 试验组次及数据处理方法
        7.2.1 试验组次
        7.2.2 数据处理方法
    7.3 管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状态
    7.4 管道的振动响应分析
        7.4.1 自由衰减试验
        7.4.2 振动响应试验
    7.5 管内流体压强的分析
        7.5.1 管道上游压强
        7.5.2 管道下游压强
    7.6 本章小节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配电网无功优化研究现状
        1.2.2 大数据技术在电网中的研究现状
        1.2.3 随机矩阵理论在电网中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基于OpenDSS的配电网建模和传统无功优化方法
    2.1 OpenDSS简介
    2.2 OpenDSS配电网模型
        2.2.1 功率转换元件
        2.2.2 功率传输元件
    2.3 含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的IEEE-37节点配电网建模
    2.4 基于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的传统无功优化
        2.4.1 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
        2.4.2 离散粒子群算法的改进
        2.4.3 优化仿真平台OpenDSS/Matlab
        2.4.4 优化效果评价指标
        2.4.5 算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配电网无功优化随机矩阵建模与特征提取
    3.1 配电网无功优化大数据技术构架
        3.1.1 大数据研究方法
        3.1.2 配电网无功优化大数据技术架构
    3.2 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
    3.3 随机矩阵理论
        3.3.1 单环定理
        3.3.2 线性特征值统计量
    3.4 配电网随机矩阵建模与特征提取
        3.4.1 基于配电网大数据的随机矩阵建模
        3.4.2 基于随机矩阵的配电网特征提取
        3.4.3 基于改进Relief算法的关键特征选择
        3.4.4 历史场景的特征集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随机矩阵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
    4.1 基于随机矩阵和历史场景匹配的无功优化方法
        4.1.1 场景匹配与无功优化的关系
        4.1.2 基于随机矩阵的场景匹配法
        4.1.3 算例分析
    4.2 基于随机矩阵和支持向量机的无功优化方法
        4.2.1 支持向量机算法简介
        4.2.2 基于随机矩阵和支持向量机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
        4.2.3 算例分析
    4.3 两种方法优化效果的对比及讨论
        4.3.1 日仿真优化效果对比
        4.3.2 半年仿真优化效果对比
        4.3.3 历史数据量大小的影响
        4.3.4 分布式电源渗透率大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随机矩阵和支持向量机的两阶段配电网综合优化方法
    5.1 输入特征集的构建
    5.2 开关状态的编码与解码
    5.3 基于两阶段SVM的综合优化模型建立
    5.4 算例分析
        5.4.1 日仿真优化效果分析
        5.4.2 半年仿真优化效果分析
        5.4.3 历史数据量大小的影响
        5.4.4 分布式电源渗透率大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IEEE-37节点系统负荷参数
附录 B 64个特征指标
附录 C IEEE-37节点测试系统部分算例结果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最低寿命周期成本的露天矿开采量动态规划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社会范围内矿产资源开采规划研究
        1.2.2 矿山企业生产能力决策研究
        1.2.3 矿产资源开采规划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露天矿产资源开采量规划的原理
    2.1 露天矿生产的特殊性
        2.1.1 生产对象的特殊性
        2.1.2 露天开采生产工艺特殊性
    2.2 矿产资源规划的基本思想
        2.2.1 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内涵
        2.2.2 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
    2.3 矿产资源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规模经济理论
        2.3.2 资金时间价值原理及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露天矿的LCC-Q函数
    3.1 露天开采寿命周期成本
        3.1.1 露天开采寿命周期成本的内涵
        3.1.2 露天开采寿命周期成本的组成
        3.1.3 露天开采寿命周期成本的价值转化形式
        3.1.4 露天开采寿命周期成本的一般表达式
    3.2 露天开采寿命周期成本的影响因素
        3.2.1 矿体赋存特征
        3.2.2 矿山生产系统特征要素
        3.2.3 矿山管理因素
        3.2.4 其他因素
    3.3 露天开采寿命周期成本关键要素的分析
        3.3.1 数据特征分析
        3.3.2 分析方法选择
        3.3.3 关键影响要素的决策模型
        3.3.4 关键要素决策分析步骤
    3.4 LCC-Q函数的构建
        3.4.1 类似已建矿山寿命周期成本序列
        3.4.2 类似已建矿山的LCC-Q函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开采难度对LCC-Q函数的影响
    4.1 露天矿开采难度的内涵
    4.2 露天矿开采难度的影响因素
    4.3 露天矿开采难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
        4.3.1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的影响
        4.3.2 矿山生产系统特征要素的影响
        4.3.3 露天矿开采难度的变化规律
    4.4 露天矿开采难度系数的确定方法
        4.4.1 矿床技术特征的开采难度系数
        4.4.2 矿山生产条件的开采难度系数
        4.4.3 开采境界参数变化的开采难度系数
        4.4.4 工艺过程协同发展程度的开采难度系数
        4.4.5 开采程序设计要素变化的开采难度系数
        4.4.6 采掘工作面参数协同发展程度的开采难度系数
        4.4.7 综合开采难度系数和相对开采难度系数
    4.5 基于矿山开采难度的LCC-Q函数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露天矿开采量动态规划模型
    5.1 模型构建原则
        5.1.1 开采价值最大化原则
        5.1.2 客观性原则
        5.1.3 科学性原则
        5.1.4 系统性原则
        5.1.5 可行性原则
    5.2 模型构建的思路
        5.2.1 建模思想
        5.2.2 生产需求与目标函数
        5.2.3 约束条件分析
        5.2.4 关键问题分析
    5.3 基于最低寿命周期成本的露天矿开采量动态规划模型
        5.3.1 露天矿产资源规划问题
        5.3.2 类似已建露天矿寿命周期成本-开采量函数的建立
        5.3.3 拟建露天矿寿命周期成本-开采量函数的建立
        5.3.4 评价方法和指标的选择
        5.3.5 不考虑开采难度的露天矿开采量动态规划模型
        5.3.6 考虑开采难度的露天矿开采量动态规划模型
    5.4 模型特点及适用情况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露天矿开采量动态规划模型的应用分析
    6.1 矿山基本概况
        6.1.1 地理位置
        6.1.2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6.1.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6.1.4 矿山储量
    6.2 矿山生产决策工作
    6.3 矿山开采量规划分析
        6.3.1 矿山生产成本关键因素的确定
        6.3.2 矿山寿命周期成本函数的确定
        6.3.3 矿山开采量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
        6.3.4 矿山研究范围内开采量动态规划
    6.4 矿山生产能力方案的制定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附件

(9)薄壁管壳受迫振动位移响应及损伤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薄壁管壳的建模与求解
        1.2.1 理想圆柱壳
        1.2.2 加肋圆柱壳
        1.2.3 双圆柱壳
        1.2.4 其它管壳结构
    1.3 薄壁管壳受迫振动响应
        1.3.1 受迫振动响应特性
        1.3.2 能量流与声辐射
    1.4 损伤结构研究现状
        1.4.1 损伤识别方法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技术路线
第2章 薄壁管壳自由振动
    2.1 本章引言
    2.2 薄壁管壳自由振动方程
    2.3 管壳自由振动频率特性分析
        2.3.1 管壳的耦合模态
        2.3.2 固有频率分析
    2.4 波传播特性分析
        2.4.1 频散曲线
        2.4.2 传播波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薄壁管壳受迫振动
    3.1 本章引言
    3.2 薄壁管壳受迫振动位移方程求解
        3.2.1 管壳受迫振动位移求解
        3.2.2 管壳受迫振动输入功率流
    3.3 管壳受迫振动位移响应分析
        3.3.1 薄壁管壳受迫振动位移响应
    3.4 管壳的受迫振动输入能量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固耦合条件下管壳受迫振动
    4.1 本章引言
    4.2 控制方程
        4.2.1 兰金涡模型
        4.2.2 旋涡临界条件
        4.2.3 流固耦合模型修正
    4.3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定
        4.3.1 模型参数
        4.3.2 模型有效性验证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1 旋涡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4.4.2 压力脉动分析
        4.4.3 旋涡冲击下管壳振动位移响应分析
        4.4.4 旋涡冲击下管壳振动加速度响应分析
        4.4.5 旋涡冲击下管壳振动响应频谱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裂纹管壳受迫振动响应与损伤识别
    5.1 本章引言
    5.2 直裂纹理论模型
    5.3 直裂纹管壳有限元模型
        5.3.1 管壳模型参数
        5.3.2 外部激励源
        5.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裂纹管壳固有频率特性分析
        5.4.2 裂纹管受迫振动响应分析
        5.4.3 基于位移响应和固有频率特性的损伤识别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位置跟踪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1.2.2 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同步控制结构研究现状
        1.2.3 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齿隙和摩擦非线性研究现状
        1.2.4 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位置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1.3 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章节安排
2 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
    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简介
    2.2 理想情况下的多电机驱动系统动力学建模
        2.2.1 单电机驱动系统动力学建模
        2.2.2 四电机驱动系统动力学建模
    2.3 齿隙和摩擦非线性建模
        2.3.1 齿隙非线性建模
        2.3.2 摩擦非线性建模
    2.4 含齿隙和摩擦非线性的四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动力学建模
    2.5 本章小结
3 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同步控制策略设计
    3.1 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同步控制概述
    3.2 传统同步控制结构分析
        3.2.1 主从同步控制结构
        3.2.2 虚拟主轴同步控制结构
        3.2.3 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结构
        3.2.4 相邻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结构
    3.3 同步控制策略的改进设计
        3.3.1 一种基于虚拟主轴和改进相邻交叉耦合相结合的同步控制策略设计
        3.3.2 一种基于虚拟主轴和改进偏差耦合相结合的同步控制策略设计
        3.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4 一种基于虚拟主轴和均值耦合相结合的同步控制策略设计
        3.4.1 同步控制结构设计
        3.4.2 复合同步控制策略设计
        3.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特征建模研究
    4.1 特征建模理论简介
    4.2 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特征模型建立
    4.3 特征模型参数辨识与模型验证
        4.3.1 辨识算法简介
        4.3.2 特征模型仿真验证
    4.4 基于特征模型的滤波算法设计
        4.4.1 基于特征模型的EKF滤波算法设计
        4.4.2 基于特征模型的STF滤波算法设计
        4.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特征模型的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位置控制算法设计
    5.1 基于特征模型的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总体结构
    5.2 基于特征模型的全系数自适应位置控制器设计
        5.2.1 系统控制律设计
        5.2.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5.3 基于特征模型的离散自适应鲁棒滑模位置控制器设计
        5.3.1 离散滑模控制原理简介
        5.3.2 系统控制律设计
        5.3.3 稳定性分析
        5.3.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实验研究
    6.1 实验平台简介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完成的工作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共同速度”问题的系统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库移民家庭生计系统及生计可持续发展研究[D]. 龚一莼.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D]. 陆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3]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D]. 王博.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2)
  • [4]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研究[D]. 赵庆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5]企业构筑商业生态系统路径与机理研究:资源协奏视角[D]. 鲍永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顶张力立管外流涡激-内流密度变化的动力特性研究[D]. 谢武德. 天津大学, 2020(01)
  • [7]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研究[D]. 安然.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基于最低寿命周期成本的露天矿开采量动态规划模型[D]. 柯丽华.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9]薄壁管壳受迫振动位移响应及损伤识别[D]. 李代峰.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10]多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位置跟踪控制算法研究[D]. 张翠艳.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共同速度”问题的系统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