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单片机内部硬件资源的结构特点及编程

PIC单片机内部硬件资源的结构特点及编程

一、PIC单片机内部硬件资源结构特点及编程(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卿[1](2021)在《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井下控制处理电路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重要工业原料,在当今的工业和社会发展上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障和提高石油的勘测开采能力,对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与日俱增的石油需求总量和开采强度,结构多孔、渗出率高的整装砂岩石油储藏越发难以寻求,因此,研发勘测能力更强、精准度更优、效率更高的高性能测井仪器以应对结构更复杂、测井难度更大的潜在油气储层勘测,成为各大油气勘测开采公司的关注重点。超声成像测井技术是在信息技术、电视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新兴测井技术,是当今石油测井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超声成像测井技术基于超声换能器技术和声波传输反射物理原理,可以通过提取超声回波关键信息以成像图的形式直观反映井壁裂缝和孔洞的储藏发育情况,具有成像分辨率高、测井信息反映直观、可靠性高等优点。本文主要对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井下控制处理电路的硬件电路设计和主控制器软件程序设计进行论述。首先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课题意义,总结国内外超声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现状,并从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总体结构和运用的超声成像测井原理对仪器系统进行介绍。之后针对井下控制处理电路的设计指标和功能定位进行需求分析,并据此提出井下控制处理电路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和仪器工作流程规划。根据总体结构设计的硬件电路模块划分,本文重点论述各硬件功能模块的电路设计和实现情况,解释各电路模块功能实现、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软件程序设计根据硬件功能模块设计和仪器功能需求定位,重点论述主控制器PIC单片机的用户测试程序交互通信、上位机指令解析处理、程控放大模块自动增益控制等软件程序的设计实现情况,此外还将介绍PIC在线下载程序升级功能原理和FPGA关于信号调理采集模拟通道时变增益模块的控制程序设计和实现情况。最后,本文将从实验室单板调试和井下测试仪器系统联调测试两个方面,对井下控制处理电路的功能、性能进行分析,论证各项功能的实现情况,并简要介绍调试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实验室单板调试结果和实际测试环境下的系统联调测试结果表明,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井下控制处理电路能够满足现阶段各项设计要求。

钟涛[2](2021)在《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检测系统设计和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超声成像测井是测井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具有成像分辨率高、反映井壁信息多等特点。在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的仪器电路研制过程中,会有功能验证、硬件检测、软件维护和仪器保养方面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检测系统的设计需求。本文首先从仪器结构、测井原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的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检测系统的任务需求,其主要用于测井仪器在前期研发的功能验证,首波到时提取算法的研究以及超声波换能器性能的测试等功能。然后论文提出了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将检测系统设计分为硬件系统设计和显控软件设计。检测系统的硬件系统围绕测井仪器电路搭建。测井仪器电路是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的核心,其通过电机提供的位置同步信号,控制超声换能器发射超声波,并采集、处理回波信息,然后把数据通过EDIB(ELIS Download Instrument Bus)总线上传至地面系统。为了检测系统能够在实验室中完整地模拟仪器工作,本文为其选择了合适的电机和电机驱动器;针对测井仪器使用的通信接口,本文完成了以FPGA为核心的通信转接板的硬件电路设计和逻辑程序设计,其实现了EDIB总线接口与USB接口转换;同时设计了检测系统便捷、统一的物理结构。为了系统地实现显控软件,本文使用了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语言对显控软件进行了需求分析、结构分析和结构设计。并且基于Python+Py Qt5平台实现了显控软件的用户界面和功能模块。其功能模块包括了通信模块、在线升级模块以及数据显示模块。然后对工程中常用的首波到时提取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实现了STA/LTA(short term averaging/long term averaging)算法用以调整测井仪器电路STA/LTA算法的参数。本文最后对检测系统的关键功能进行了测试,使用检测系统对测井仪器电路的通信功能、在线升级功能、数据采集等功能进行了验证,并对换能器进行了高温实验。通过分析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检测系统能够完成设计需求。

郦绍光[3](2016)在《基于Zigbee技术的活塞顶面瞬态温度测试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对于高速往复运动的活塞顶面瞬态温度测试中最大的难度在于温度数据如何传输至缸外。本文设计的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瞬态温度采集系统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借鉴先前比较成功的蓝牙遥测方式,红外遥测方式以及储测方式的经验,分析三种测试手段的优缺点,最终确定Zigbee作为测试方案的无线通信方式。该方案中热电偶信号经冷端补偿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由单片机内置高速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保存至F-RAM存储器中,然后通过Zigbee无线发射模块将温度数据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至缸外。通过对硬件电路与软件策略的优化使采样频率提高至98kHz。自定义了上下位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双向通信,实现对采集系统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此外新系统在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微功耗方面等都有所改进。所设计的系统在云内4100QB-2柴油机上进行了实机试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扭矩下,随着转速的提升,燃烧持续期内的温度波动幅值会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同转速下,随着扭矩的提升,燃烧持续期外的平均温度以及持续期内的温度波动幅值都会增加。此结果与国外用四连杆引线机构所测的活塞顶面瞬态温度变化规律及理论分析吻合,验证了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较高的测试精度。同时论文中也对试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李佳林[4](2017)在《模块化测试仪器底层通用软件的标准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测试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测试成本问题更加突出,促使仪器向通用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而仪器的模块化离不开软硬件的标准化。基于自研的模块化通用测试仪器,为了提高仪器软件的通用性,简化应用软件的开发等,本文对模块化通用测试仪器的底层固件程序进行了标准化,并为应用层软件提供了标准开发接口,构建了应用软件运行的服务平台。课题对模块化通用测试仪器底层通用软件的标准化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1)总体架构方案研究。基于自研模块化通用测试仪器的硬件特点,对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仪器软件架构进行了构想,并在该架构背景下,提出底层通用软件部分标准化的总体架构方案;2)仪器主机模块的底层通用软件标准化方法研究。分析了 VISA与底层通用软件的共性和差异,针对主机模块在通用仪器中作为控制中心的特殊性,为其底层通用软件设计了模块管理、状态属性监控、1O通信、事件通知、触发管理等功能,并对功能涉及到的系统状态属性、事件、标准接口等进行了标准化,简化了主机端应用软件的开发;3)仪器模块间通信方案研究。针对底层通用软件的功能需求以及自研模块化仪器总线的特性,对模块间通信协议进行了标准化,对协议相关的"系统级"数据类型及内容进行了标准化,并为模块间通信设计了相对可靠的传输层;4)仪器前端功能模块的底层通用软件标准化研究。针对前端模块在通用仪器中的被控制作用,对前端模块底层通用软件进行了标准化设计,并提供了一套标准开发接口,简化了前端模块应用软件的开发。主机底层通用软件、前端底层通用软件、通信协议三部分的标准化,共同组成了本课题底层通用软件的一整套标准。最终通过调用主机及前端部分的标准接口分别设计了多组测试应用,验证了底层通用软件的功能及通用性以及基于标准接口开发的便捷性。

钱鹏[5](2015)在《用于消防装备的压力监控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用于消防装备的压力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数字压力表和蓝牙通信装备两部分组成,另外在PC机端编写了的串口通信软件。系统的数字压力表是基于PIC18F65K90单片机,通过采集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放大信号,可实时地显示在LCD液晶屏上。在处理压力信号时,修改了温度补偿方式进行修正,该系统对于压力的检测的准确度等级为0.2级。蓝牙通信装备是基于PIC16F886单片机,通过蓝牙无线通信接受来自压力表传递的压力数据,按照压力等级进行分段提示,当接受的压力信号超过限定时,会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内容永久保存在单片机的EEPROM中。PC机端的串口通信软件是基于MFC设计的,可对数字压力表实施全面系统的管理。PC机通过串口通信与单片机进行数据交换,可以获取EEPROM中的一些有效数据,然后按照需要存储到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中,进行统一管理。该系统一大创新之处在于其一种超低功耗的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工作电流只有20μA,与同类设计相比缩小了10倍左右。超低功耗的工作模式的退出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便捷可靠。系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处理压力信号的算法设计。首先,按照查表法把曲线分成若干直线进行逼近,除了进行软件滤波外,还通过温度补偿系数去修正各段直线的斜率,增强了输出的压力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基于PIC18F65K90单片机的用于消防装备的压力监控系统能够满足消防部门的需求,从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信号的采集、处理、传输,再到数据输出和管理全部数字化、系统化和自动化,为消防员提供了便捷操作,增强了消防员的安全保障。

高玉敏,宋建华[6](2014)在《基于PIC单片机PWM模式的音乐播放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针对51单片机I/O定时翻转电平驱动蜂鸣器方法存在的缺点,以PIC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利用内部PWM硬件资源,实现了简易音乐播放系统设计。通过改变PWM端口输出脉冲信号频率及脉宽,驱动蜂呜器发出不同音调,并结合单片机内部定时器中断控制音调高低及节拍长度,此外可通过4×4矩阵键盘实现简单音乐弹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占用CPU时间少,易控制音乐音调及节拍,音色纯正,具有一定的实用与参考价值。

牛名欢[7](2013)在《可纳入物联网的LED驱动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已经深深的认识到了节能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而占能源消耗重要地位的人类照明领域,更是一个需要节能的“大户”。LED作为新型绿色光源,因其高节能、环保、寿命长等显着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展。在LED照明领域,因LED是低压冷光源,其寿命及发光效率受驱动电源性能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开发高效可靠的LED驱动电源LED与之配套。并且人们也越来越追求LED照明的智能化与网络化,而在网络型智能LED照明系统中可以采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控制,其中的一种手段就是通过对LED驱动器的智能控制实现。因此研究与设计可纳入物联网的LED驱动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接着介绍了LED的基础知识及LED驱动电源的特性,物联网概论,并对LED驱动器智能控制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对可纳入物联网的LED驱动器的设计中涉及到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单级PFC反激变换器、降压恒流等电路、EMC、智能联网控制等关键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70W的可纳入物联网的LED驱动器。本设计采用两级模式即:基于OB6563的单级PFC反激式恒压电路和基于HV9910的降压恒流电路,并有一个外接PWM信号接口。智能联网控制系统则是以PIC16LF877A作为主控制器,基于测温模块、时钟模块、显示模块、电流采集模块、通过PIC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及W5100以太网通信模块数据传输,输出恒定频率不同占空比的PWM信号,并将该信号加到LED恒流驱动器的PWM信号接口达到控制驱动电源输出电流大小的功能,实现了对LED驱动器的智能化网络控制。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了LED驱动电源主体设计及智能联网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并介绍了智能联网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系统软件部分实现的整体功能,并详细论述了系统各个模块中软件设计的思想及程序代码的实现。最后对设计的70WLED驱动电源样机进行了相关的测试,并对测试的波形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驱动器在宽电压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EMC达标,PF大于0.9,转化效率达到87%。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同时对智能联网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分析,并对整个系统进行联调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功能稳定,以太网通信良好,达到了智能联网控制的目的。

苏重阳[8](2012)在《智能LED频闪/爆闪补光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半导体照明光源光效的不断提升和成本的不断下降,半导体照明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半导体照明灯具的调光和智能控制也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与传统照明灯具相比,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作为半导体器件,在照明领域的调光和智能控制方面具有不可比拟先天优势。本论文的主题是设计一个可靠的智能LED频闪/爆闪补光灯控制系统。系统将智能监控系统的摄像拍照闪光功能与低照度下自动补光功能结合起来,并能够与上位机通信,实现上位机对系统的设置和控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LED调光的各种方法和特点。为系统的功能选择了合适的调光方案:为系统的补光和频闪功能选择了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调光方案;为系统的爆闪功能选择了模拟调光方案。(2)结合单片机和电子电路理论,以单片机PIC16F873为核心控制芯片搭建了电路:以单片机的PWM发生模块实现了系统的频闪补光PWM控制信号输出;以单片机的模/数转换模块实现了补光功能所需的亮度检测输入;以单片机的I2C(Inter-IntegratedCircuit)总线串口通信模块实现了系统的温度采集;以单片机的异步串口通信模块实现了单片机与上位机的串口通信功能。(3)设计了实现系统各功能的软件:使用MPLAB软件,充分考虑了软件调试和升级的需要,以C语言编写了程序。(4)完成了控制系统软硬件的调试和频闪/爆闪补光灯的组装调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稳定,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

黄海波[9](2012)在《基于RFID技术的BRT公交收费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快速公交系统(BRT)发源于巴西城市库里蒂巴,是利用改良的公交车辆,运营在公共交通专用道路上,保持轨道交通的特性且具备常规公交灵活性的便利快速的一种公共交通系统。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能以非接触的方式快速读取其存储的信息。本文介绍了目前基于RFID技术的BRT公交收费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了RFID技术在BRT公交收费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多节点数据读取的低成本快速性、实时性。指出目前BRT公交收费系统在多接点数据读取,以及低成本、快速性方面的不足和实时性的欠缺。本文分别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针对多节点数据读取以及系统的低成本和快速性,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公交卡以及读卡器电路主控芯片成本的控制,多节点数据读取的碰撞避免。自行设计的低成本的公交卡,和采用性价比高并且适合读卡器电路的主控芯片,加上防碰撞技术的运用能解决多节点数据读取的低成本以及快速性问题。为确保数据读取的实时性,运用现代化的网络和软件技术,实现站台读卡器与数据处理中心的连接,使数据处理中心能实时掌握公交系统运营的实时数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目前现有的RFID公交收费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和新的读卡器设计理念,研究提出基于PIC单片机作为读卡器主控芯片的读卡器电路,在该电路的设计中引入防碰撞协议来实现数据的多节点读取,通过软件程序的支持,来实现清算中心和读卡器的实时连接,这个读卡器电路模型,通过软件的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切实可行。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在引入二进制搜索算法并采用PIC单片机作为RFID读卡器电路主控芯片的读卡器,能满足BRT公交收费系统对于多节点数据的快速读取,并能有效的节约成本。同时通过网络化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运用能解决系统运行中数据传输的实时性问题。

陆子余[10](2011)在《嵌入式PIC单片机教学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趋于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嵌入式的计算机系统信息技术也将不断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嵌入式技术在90年代时期已完全展开,现今已为消费和通信类产品的流行趋势。同时,嵌入式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嵌入式系统中添加单片机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后PC时代,嵌入式系统将拥有最大的市场。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全面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各种各样的新型嵌入式系统设备在应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通用计算机,每一个人都会有可能接触到从大到小各种各样多功能的嵌入式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家电等电子设备。而在工业和服务领域中,使用嵌入式技术的数字机床、智能工具、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也将逐渐改变传统的工业和服务方式。本论文介绍嵌入式PIC单片机教学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开发。嵌入式系统的本质特点使得其开发和调试过程较一般系统更为复杂,因而一个友好的开发环境对于嵌入式系统而言尤为重要。嵌入式系统不同于一般的操作系统,它们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上下文切换、系统调用的最大执行时间可以确定、中断延迟。一般把嵌入式操作系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面向控制、通信等领域的实时操作系统,另一类是面向消费电子产品的非实时操作系统。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面向控制的实时操作系统。本课题实现的目标就是对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系统的改进与完善。嵌入式PIC单片机教学系统使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器件,踏入社会之后,能够学以致用。此教学系统各项目和内容的推出要求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开发流程和步骤、工程师设计的方法和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PIC单片机内部硬件资源结构特点及编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IC单片机内部硬件资源结构特点及编程(论文提纲范文)

(1)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井下控制处理电路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井周超声成像测井技术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进程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井下控制处理电路总体设计
    2.1 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概述
        2.1.1 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器结构
        2.1.2 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器工作原理
    2.2 井下控制处理电路需求分析
    2.3 井下控制处理电路总体结构设计
    2.4 井下控制处理电路工作流程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井下控制处理电路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主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设计与实现
        3.1.1 主控制器芯片选型
        3.1.2 主控制器外围电路设计
    3.2 机械同步信号整形电路设计与实现
    3.3 EDIB通信通道电路设计与实现
    3.4 信号调理采集通道电路设计与实现
        3.4.1 多路选通电路设计
        3.4.2 程控放大模块电路设计
        3.4.3 时变增益模块电路设计
        3.4.4 带通滤波电路设计
        3.4.5 差分放大驱动电路设计
        3.4.6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3.5 辅助信息监测电路设计
    3.6 电源电路设计与实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井下控制处理电路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PIC通信程序设计与实现
    4.2 PIC指令解析程序设计与实现
    4.3 程控放大模块控制程序设计与实现
        4.3.1 档位指令控制程序
        4.3.2 自动增益控制程序
    4.4 辅助信息监测程序设计与实现
        4.4.1 板上内温监测程序
        4.4.2 仪器外温监测程序
        4.4.3 发射高压监测程序
    4.5 FPGA时变增益模块控制程序设计
    4.6 PIC在线下载引导程序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与实验结果及分析
    5.1 井下控制处理电路单板软硬件测试与分析
        5.1.1 单板软硬件测试准备与环境
        5.1.2 PMP总线传输测试
        5.1.3 信号调理采集通道性能测试与分析
        5.1.4 发射采集流程测试
        5.1.5 辅助信息监测模块测试
    5.2 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系统联调测试与分析
        5.2.1 系统联调测试准备与环境
        5.2.2 地面系统挂接通信测试与分析
        5.2.3 机械同步信号整形性能测试与分析
        5.2.4 仪器系统水槽成像测试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检测系统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进程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检测系统总体设计概述
    2.1 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的工作原理
    2.2 检测系统的任务需求
    2.3 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2.4 检测系统工作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检测系统的硬件系统设计
    3.1 测井仪器电路
        3.1.1 测井仪器功能结构
        3.1.2 测井仪器接口定义
    3.2 电机驱动器
        3.2.1 电机和电机驱动器的选型
        3.2.2 电机与电机驱动器
    3.3 通信转接板设计
        3.3.1 FPGA外围电路设计
        3.3.2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3.3.3 EDIB总线接口设计
        3.3.4 FPGA逻辑程序设计
    3.4 检测系统结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检测系统显控软件设计
    4.1 显控软件的UML建模
        4.1.1 使用UML建模必要性
        4.1.2 显控软件的需求分析
        4.1.3 显控系统的软件结构
    4.2 用户界面设计
        4.2.1 PyQt5 简介
        4.2.2 信号和槽机制
        4.2.3 用户界面实现
    4.3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4.3.1 EDIB总线协议指令格式
        4.3.2 串口通信协议数据帧格式
        4.3.3 串口类程序设计
    4.4 在线升级模块程序设计
        4.4.1 FPGA在线升级程序设计
        4.4.2 PIC单片机在线升级程序设计
    4.5 数据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4.6 首波到时提取算法设计
        4.6.1 首波到时算法介绍
        4.6.2 STA/LTA算法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检测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测试工作环境准备和测试内容
    5.2 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5.2.1 通信转接板测试
        5.2.2 测井仪器电路通信测试
        5.2.3 在线升级功能测试
    5.3 发射和采集测试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基于Zigbee技术的活塞顶面瞬态温度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瞬态温度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2.2 活塞测温技术研究现状
        1.2.3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方案的制定
第2章 系统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2.1 活塞瞬态温度场测试的特点
    2.2 温度传感器的选型
    2.3 无线数据传输方案选择
        2.3.1 红外通信技术
        2.3.2 蓝牙无线通信技术
        2.3.3 WiFi技术
        2.3.4 Zigbee技术
        2.3.5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3.1 硬件电路设计指标
    3.2 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2.1 热电偶测温原理
        3.2.2 冷端补偿电路设计
        3.2.3 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3.3 信号控制电路设计
        3.3.1 单片机选型
        3.3.2 AD转换电路设计
        3.3.3 F-RAM存储器电路设计
        3.3.4 晶振电路设计
    3.4 无线发射模块电路设计
    3.5 环境温度监测电路设计
    3.6 电源电路设计
        3.6.1 电池模块选择
        3.6.2 3.3V电源电路设计
        3.6.3 负电源电路设计
    3.7 PCB板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系统设计
    4.1 自定义通信协议
    4.2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4.2.1 PIC单片机UART通信程序设计
        4.2.2 PIC单片机A/D转换程序设计
        4.2.3 F-RAM存储器读写程序设计
        4.2.4 瞬态温度采集程序设计
        4.2.5 瞬态温度数据发送程序设计
        4.2.6 稳态温度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2.7 瞬态采样频率测试
    4.3 无线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4.3.1 Zigbee协调器通信程序设计
        4.3.2 Zigbee终端通信程序设计
    4.4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遥测系统标定与实机实验
    5.1 遥测系统标定
        5.1.1 快速响应热电偶标定
        5.1.2 热电偶信号处理电路标定
    5.2 实机实验
        5.2.1 发动机选型
        5.2.2 测试系统安装
        5.2.3 试验及试验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6.3.1 系统存在的问题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4)模块化测试仪器底层通用软件的标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测试仪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现状
        1.2.2 虚拟仪器的发展现状
        1.2.3 虚拟仪器软件标准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课题研究意义
2 模块化通用测试仪器的底层通用软件标准化总体方案研究
    2.1 通用测试仪器硬件共享平台及仪器总线概述
    2.2 底层通用软件标准化总体方案设计
        2.2.1 模块化通用测试仪器软件架构构想
        2.2.2 底层通用软件标准化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模块化通用测试仪器主机模块底层通用软件标准化研究
    3.1 底层通用软件标准化方法研究
    3.2 底层通用软件资源管理方法研究
        3.2.1 资源及资源管理器设计
        3.2.2 前端模块通信代理设计
        3.2.3 资源查找设计
    3.3 底层通用软件的状态属性管理方法研究
        3.3.1 模块化通用测试仪器状态属性标准化设计
        3.3.2 属性机制的设计实现
    3.4 底层通用软件的IO通信设计
        3.4.1 同步IO的方案设计实现
        3.4.2 异步IO的方案设计实现
    3.5 底层通用软件的事件通知方法研究
        3.5.1 事件通知的产生方案研究
        3.5.2 事件信息的保存方案研究
        3.5.3 事件通知的处理方案研究
    3.6 底层通用软件的触发线分配使用方案研究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模块化仪器总线的仪器模块通信方案研究
    4.1 基于模块化仪器总线的通信协议研究
        4.1.1 协议需求分析
        4.1.2 协议内容设计
    4.2 传输层设计
        4.2.1 消息与数据的分包重组方案研究
        4.2.2 数据分段缓存设计
        4.2.3 丢帧检测重发方案研究
    4.3 通用测试仪器模块地址分配方案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模块化通用测试仪器前端模块底层通用软件标准化研究
    5.1 前端底层通用软件架构设计
        5.1.1 前端底层通用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5.1.2 前端底层通用软件架构设计
    5.2 硬件驱动接口标准化设计
    5.3 系统内协议快速解析响应方案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标准接口的仪器应用软件开发方法及接口测试验证
    6.1 测试环境及测试方法
    6.2 动态地址分配及资源查找测试
    6.3 属性配置获取测试
    6.4 同步异步IO测试
    6.5 基于事件的电流异常通知测试
    6.6 整体功能测试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5)用于消防装备的压力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压力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安排
第2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原理
    2.1 串口通信协议
    2.2 蓝牙协议栈
    2.3 压力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架构
    3.2 微控制器模块
    3.3 压力传感器模块
        3.3.1 传感器信号的放大电路设计
        3.3.2 A/D模块
    3.4 HC-06蓝牙串口模块
    3.5 LCD驱动模块
    3.6 外围辅助电路模块
        3.6.1 升压电路
        3.6.2 LM4040稳压芯片
        3.6.3 三极管开关电路
        3.6.4 复位电路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系统的软件架构
    4.2 压力检测
        4.2.1CTMU测量温度
        4.2.2 改进的查表法
    4.3 软件滤波
    4.4 串口通信设计
        4.4.1PIC异步串行通信
        4.4.2 串口通信软件设计
    4.5 超低功耗模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5.1 性能参数
    5.2 测试数据
        5.2.1 示值误差
        5.2.2 回程误差及其重复性
        5.2.3 稳定性
        5.2.4 零位误差
        5.2.5 示值波动
        5.2.6 温度影响
        5.2.7 电源电压变化影响
        5.2.8 过载测试
        5.2.9 其他测试结果
    5.3 串口通信软件测试
    5.4 硬件实物
    5.5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PIC单片机PWM模式的音乐播放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硬件
    1.1 系统硬件组成
    1.2 蜂鸣器驱动电路
2 程序流程及软件设计
    2.1 软件流程及运行过程
    2.2 PWM输出设计
        2.2.1 PWM工作原理
        2.2.2 PWM相关寄存器
        2.2.3 PWM参数设计
3 系统测试
    3.1 音乐播放测试
    3.2 性能测试
4 结束语

(7)可纳入物联网的LED驱动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LED 相关知识介绍
        1.2.1 LED 伏安特性
        1.2.2 LED 照明特点
        1.2.3 LED 作为负载的几种连接方式
    1.3 LED 驱动电源及实现其智能控制概述
        1.3.1 LED 驱动电源
        1.3.2 智能控制 LED 驱动电源研究现状与发展
    1.4 物联网简介
        1.4.1 物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1.4.2 物联网体系结构
        1.4.3 物联网应用领域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系统方案选择
    2.1 LED 照明系统
    2.2 LED 照明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方案选择
        2.2.1 智能控制 LED 驱动器系统的设计要求
        2.2.2 LED 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具体方案
    2.3 LED 驱动器方案选择
        2.3.1 LED 驱动电源拓扑结构分析
        2.3.2 功率因数分析
        2.3.3 本系统中 LED 驱动器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LED 驱动电路设计
        3.1.1 EMI 滤波电路设计
        3.1.2 单级 PFC 反激式恒压电路
        3.1.3 降压恒流电路设计
    3.2 智能联网控制电路设计
        3.2.1 主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3.2.2 测温模块电路设计
        3.2.3 时钟模块电路设计
        3.2.4 以太网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3.2.5 显示电路设计
        3.2.6 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部分设计
    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4.2 系统软件部分实现的总体功能分析
    4.3 温度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4.3.1 PIC 单片机与 DS18B20 之间通信协议
        4.3.2 测温子程序流程图说明
    4.4 时钟模块子程序设计
        4.4.1 DS1302 工作时序及读写子程序
        4.4.2 DS1302 初始时间设置及读取时间的子程序设计
        4.4.3 DS1302 时钟模块子程序在系统总设计中的应用
    4.5 以太网通信模块子程序设计
        4.5.1 W5100 初始化
        4.5.2 数据通信
    4.6 PWM 信号子程序设计
        4.6.1 PWM 模式原理
        4.6.2 PWM 工作建立
        4.6.3 PIC 单片机产生 PWM 信号的程序代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功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LED 驱动器测试与分析
        5.1.1 输入电压与驱动器的 PF、效率关系
        5.1.2 电路关键点波形测试与分析
        5.1.3 EMC 测试结果
    5.2 系统控制功能的测试与分析
        5.2.1 PWM 调光信号测试与分析
        5.2.2 以太网通信模块测试与分析
第六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8)智能LED频闪/爆闪补光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2 论文的组织与内容
2 LED 调光技术概述
    2.1 LED 调光技术的意义
    2.2 模拟调光
    2.3 脉冲宽度PWM调光
    2.4 可控硅调光
    2.5 本章小结
3 方案设计和工作原理
    3.1 系统功能及指标
    3.2 调光方式的设计
    3.3 控制方式的选择
    3.4 单片机选型
    3.5 本章小结
4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 硬件总体结构
    4.2 单片机 PIC16F873
    4.3 单片机的附加电路
    4.4 板内电源部分
    4.5 系统的输入部分
    4.6 系统的输出部分
    4.7 系统的 485 通信部分
5 系统的软件部分和功能实现
    5.1 系统的补光功能的实现
    5.2 系统的频闪功能的实现
    5.3 系统的爆闪功能的实现
    5.4 系统的过热保护功能的实现
    5.5 系统的 485 通信功能的实现
    5.6 系统的调试
6 总结和展望
    6.1 系统所实现的功能
    6.2 系统的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基于RFID技术的BRT公交收费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BRT公交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BRT公交收费系统模型的结构及其原理分析
    2.1 RFID技术的历史、分类、发展状况和工作原理
        2.1.1 识别技术的历史
        2.1.2 电子标签的分类和发展现状
        2.1.3 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
    2.2 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BRT公交系统的优势
    2.3 基于RFID技术的多节点BRT公交收费系统硬件构成及运行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系统模型可行性分析
    3.1 防碰撞算法的提出
        3.1.1 空分多路(SDMA)法
        3.1.2 频分多路(FDMA)法
        3.1.3 时分多路(TDMA)法
        3.1.4 码分多路(CDMA)法
    3.2 防碰撞算法协议分析
        3.2.1 ALOHA算法分析
        3.2.2 二进制搜索算法(Binary-tree Protocol)分析
    3.3 动态二进制树型搜索算法在射频识别系统中的实现
        3.3.1 算法的基本原理
        3.3.2 算法的实例分析
    3.4 快速低成本读卡器芯片分析
    3.5 数据读取实时性分析
        3.5.1 网络架构的提出
        3.5.2 几种常见网络模型的对比分析
        3.5.3 BRT公交收费系统网络架构的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PIC单片机读卡器电路及公交卡电路分析
    4.1 读写器的功能概述和工作原理
    4.2 键盘电路、显示电路、存储器、监控电路、电平转换电路分析
    4.3 RFID技术的ISO标准分析
    4.4 射频收发及能量传递技术分析
    4.5 公交卡电路分析
        4.5.1 芯片模块分析
        4.5.2 天线模块分析
        4.5.3 卡基材料分析
        4.5.4 电子标签芯片高频接口及存储器分析
        4.5.5 高频接口模块分析
        4.5.6 无源电子标签的供电
        4.5.7 系统时钟分析
        4.5.8 解调器分析
        4.5.9 ASK负载调制器分析
        4.5.10 复位分析
        4.5.11 存储器分析
        4.5.12 存储模块划分分析
    4.6 安全模块设计
        4.6.1 密码协议介绍分析
        4.6.2 协议安全性分析
    4.7 读卡器数据读取安全协议分析
        4.7.1 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互相认证
        4.7.2 加密的数据传输分析
    4.8 读卡器电路功能实现单片机程序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卡器读数据操作PIC单片机程序
附录2:公交收费系统PC机软件程序清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10)嵌入式PIC单片机教学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单片机概述
        1.1.2 嵌入式系统
        1.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 研究意义
    1.3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本文目标
        1.3.2 本文内容
    1.4 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环境
    1.5 本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嵌入式单片机系统和功能
    2.1 教学现状
    2.2 人才需求现状
    2.3 人机交互系统
    2.4 PIC16F877单片机基础
        2.4.1 引脚及其功能
        2.4.2 PIC16F877基本电路
        2.4.3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2.5 模块分析
        2.5.1 LED跑马灯设计
        2.5.1.1 编写LED跑马灯程序特点
        2.5.2 PIC16F877单片机显示模块
        2.5.2.1 编写其他的绘图功能
        2.5.2.2 编写程序显示字符
        2.5.3 JHD161A液晶模块与PIC16F877的连接
        2.5.3.1 显示器与单片机的连接
        2.5.4 步进电机的控制
        2.5.4.1 步进电机的正反转
        2.5.4.2 步进电机的速度调整
        2.5.5 直流电机调速
        2.5.5.1 PWM方式控制直流电机调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关键性问题
    3.2 面临的挑战
    3.3 关键技术
        3.3.1 开发流程
        3.3.2 链接和交叉编译
    3.4 系统的组成
    3.5 LED显示
        3.5.1 LED显示程序设计
    3.6 液晶显示
        3.6.1 实现显示字符功能
        3.6.2 实现绘图功能设计
    3.7 JHD161A液晶模块与PIC16F877的连接
    3.8 步进电机的控制
        3.8.1 步进电机的正反转
        3.8.2 对步进电机的调速
    3.9 直流电机调速
        3.9.1 调节占空比的PWM输出的波形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测试
    4.1 系统测试
        4.1.1 测试工具简述
        4.1.2 测试工具介绍
    4.2 交叉调试
    4.3 具体分析
        4.3.1 LED跑马灯程序测试
        4.3.2 显示字符测试
        4.3.3 绘图功能测试
        4.3.4 JHD161A液晶模块与PIC16F877的连接测试
        4.3.5 对步进电机的正反转测试
        4.3.6 对步进电机的速度调整测试
        4.3.7 进行PWM方式控制直流电机调速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5.3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四、PIC单片机内部硬件资源结构特点及编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井下控制处理电路设计与实现[D]. 张天卿.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检测系统设计和实现[D]. 钟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Zigbee技术的活塞顶面瞬态温度测试技术研究[D]. 郦绍光.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4]模块化测试仪器底层通用软件的标准化方法研究[D]. 李佳林. 浙江大学, 2017(08)
  • [5]用于消防装备的压力监控系统[D]. 钱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04)
  • [6]基于PIC单片机PWM模式的音乐播放系统设计[J]. 高玉敏,宋建华. 测控技术, 2014(09)
  • [7]可纳入物联网的LED驱动器的研究与设计[D]. 牛名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3(S2)
  • [8]智能LED频闪/爆闪补光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苏重阳.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9]基于RFID技术的BRT公交收费系统的研究[D]. 黄海波. 中南大学, 2012(03)
  • [10]嵌入式PIC单片机教学系统研究与开发[D]. 陆子余.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PIC单片机内部硬件资源的结构特点及编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