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炼钢炉

高三——炼钢炉

一、高三——炼钢的熔炉(论文文献综述)

刘璐[1](2021)在《基于工业旅游视角下的本钢一铁厂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文中认为

朱花[2](2021)在《奥氏体不锈钢凝固与热变形再结晶晶粒组织的多尺度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大型锻件采用钢锭锻造成形。由于钢锭尺寸巨大,结晶过程缓慢,凝固组织异常粗大和不均匀。因此,对于大型锻件而言,粗大非均匀凝固晶粒组织的细匀化是热加工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也是大型锻件力学性能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大型锻件制造的工艺流程中,粗大非均匀凝固组织的细匀化是一个涉及全工艺流程的过程。首先需要了解钢锭凝固组织的形成、分布和形貌,进而通过锻造及后续的热处理实现晶粒组织的细化与均匀化。其中锻造工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传统模铸钢锭中显着的柱状晶组织和电渣重熔钢锭内部的柱状晶组织的细匀化尤其关键。而仅采用实验的方法又很难从不同尺寸进行研究。本文结合实验研究方法,在研究开发凝固柱状晶和热变形再结晶微观组织介观尺度元胞自动机(CA)模拟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宏观、介观(微观)和纳米尺度的模拟技术,实现了凝固柱状晶组织形成和长大,以及凝固柱状晶组织热变形再结晶晶粒组织演变过程的模拟研究,对于大型钢锭柱状晶凝固组织及其热变形再结晶晶粒组织模拟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PROCAST软件的元胞自动机CA微观组织模拟模块,研究了空心钢锭底注式模铸和电渣重熔4.2 t Mn18Cr18N钢的凝固过程。模铸结果表明,随着内外壁换热系数的减小,柱状晶向等轴晶的转变CET提前,抑制了柱状晶的发展,柱状晶长度减小,一次枝晶间距减小。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CET延迟,柱状晶的比例增加。形核参数中体形核密度是影响CET以及晶粒尺寸的主要参数,面形核密度可以控制柱状晶的一次枝晶间距,并得出了整个壁厚全部为柱状晶组织或等轴晶组织的极限体形核密度值为1e+006/cm3和2e+009/cm3。电渣重熔结果表明,电渣重熔熔速(渣-金界面上涨速度)控制在0.1 mm?s-1以下,可以获得理想的熔池形状和凝固柱状晶组织;底部传热系数达到500 W?m2?K-1可提供足够的冷却能力,并获得最大尺寸的底部柱状晶区。并基于经典的CA法随机形核的规则,提出了垂直于散热方向的等过冷度面分级形核规则;基于经典的CA法周期性边界条件的长大规则,提出了垂直于散热方向的非周期性边界条件的长大规则。并在MATLAB软件平台下,实现了柱状晶组织形成与长大模拟程序的开发,并模拟研究了Mn18Cr18N空心钢锭电渣重熔宏观尺寸和介观尺度下柱状晶形成与生长。实验对比表明了所提出的电渣重熔凝固过程中柱状晶形核和长大CA法模拟规则的有效性和精确性。然后,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不同加载方向下奥氏体面心立方FeCrNi钢纳米柱状晶组织模型,模拟分析了所建立柱状晶模型变形的力学行为、变形机理和规律,以及尺寸效应对纳米柱状晶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奥氏体面心立方纳米柱状晶组织试样的变形应力呈现各向异性的特性。加载方向与柱状晶生长方向的夹角?=0?时应力最大,依次为?=90?、30?、60?、45?,即加载方向与柱状晶生长方向的夹角?=45?时应力最小。原因是不同加载方向柱状晶内部位错密度不同引起的,且柱状晶半径越小,压缩试样模型内位错密度越高,层错和孪晶数越高,变形应力越高。采用热力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Mn18Cr18N锻态钢的热变形行为和动态再结晶演变机理与规律;建立了基于内变量物理参数的本构模型;通过建立热变形功率耗散图和再结晶组织的分析,揭示了低应变速率下晶界迁移驱动的再结晶形核机理和演变规律,以及高应变速率下孪晶促进的形核机理和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首先提出了CA法模拟热变形再结晶的分阶形核规则,进行晶粒长大的模拟;对于晶界迁移驱动的再结晶,提出了基于位错密度的形核和演变规则;对于位错促进的再结晶,考虑了∑3孪晶形核率,引入加权变量,实现了Mn18Cr18N锻态钢热变形再结晶行为的模拟。不同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条件下再结晶晶粒组织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的对比,验证了所开发该钢热变形再结晶CA法模拟的可靠性。采用热力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Mn18Cr18N ESR钢的热变形行为和动态再结晶演变规律;建立了其基于内变量物理参数的本构模型;通过建立热变形功率耗散图和再结晶组织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低应变速率下位错控制和高应变速率下孪晶控制的再结晶形核机理和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锻态钢热变形再结晶的组织,提出了一次柱状晶晶界和二次枝晶/变形带晶内形核的CA法模拟联合形核规则,以及位错控制再结晶的CA法模拟对称元胞联合形核规则,并首次成功模拟了柱状晶位错控制的动态再结晶的演变过程的模拟。最后,基于Mn18Cr18N ESR钢柱状晶凝固组织及其热变形再结晶组织特点,通过有限元网格和CA法网格的对应关系,建立了柱状晶凝固组织的宏-微观跨尺度模型,实现了柱状晶凝固组织的有限元宏观热力参数场—CA柱状晶凝固组织场—CA柱状晶凝固组织热变形再结晶晶粒组织的耦合模拟,并用点跟踪技术进行了的耦合模拟分析与预测。

周林炎[3](2021)在《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青年始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这同时赋予了新时代青年新的使命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寄语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青年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担当意识与国家的发展,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世界的繁荣与发展,有着巨大的关联。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研究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是第一章,通过对新时代,时代使命,青年担当的概念界定及时代使命与青年担当关系的理论梳理为研究提供基础;第三部分是第二章,简要回溯了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历史与革命传统,1949-1978年来的瑰丽画卷及1978年以来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灿烂篇章;第四部分是第三章,从展现新生机、呈现新趋势、富有新特点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新面貌;第五部分是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新时代青年与担当时代使命新要求间的差距,第六部分是第五章,基于新时代呈现的新面貌,总结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更好地担当时代使命的对策,即秉承三新主线、吸取四史养分、打造全局视野,从而增强新时代青年实现国家使命的担当力。

梁钰颖[4](2020)在《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的传入而兴起的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教育,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向。民国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在我国建立,并逐渐实现了由学术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的传播,科学大众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趋势,因此与科学大众化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民国以后我国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山西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积极发展科学教育,并逐渐实现了建制化,在促进山西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解放了民众思想,加快了山西的现代化进程。1912-1937年,山西的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颁布,科学教育在修业年限、课程方面有较为具体的规定,为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不断传入、教会学校的兴办都为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示范作用。进入民国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显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山西出于社会的需要积极发展科学教育。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处在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虽遇到一些问题,但也在积极发展与探索,并逐渐走向现代化。在小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逐渐发展起来的,因而山西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在于其推广度得到了提高,但质量却由于现实因素没有跟上步伐,尤其是乡村小学的科学教育非常落后,在师资、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1920年代后科学教员短缺、科学教育设备落后等情况有所缓解,小学科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相较于小学阶段发展较好。中学科学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教科书的使用等教育教学方面有显着的提高,但在科学教育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受传统旧教育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部分县立、私立中学几乎没有得到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1920年代后山西中学科学教育随社会的发展在整体上都有所提升,中学科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大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发展较为平稳。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而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起点高,开始早,发展势头较猛,尤其是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展较好,虽由于经费等原因使得而科学教育设备等方面有所欠缺,但也在逐渐改善,总体来说发展较为平稳。而且从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教育人才,为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通过对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再现了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基本面貌与发展特点,为之后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教训,同时通过对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见证了科学在培养人才、发展经济、解放思想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科学文化在山西的发展与传播过程,展现了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王海艳[5](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提出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鞠斐[6](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吴琼[7](2019)在《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产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1875~1911)》文中指出矿产开发,在古往今来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鄂东南地区自古以来作为我国重要的矿冶基地,在晚清时期随着列强侵略加剧、国家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以及“实业兴国”热潮兴起等,该地区的矿业发展迎来了又一重要的发展时期。本文先梳理了晚清鄂东南地区矿产开发兴起的背景以及矿产的分布,初步考察了这一时期鄂东南地区的矿冶企业及官方机构,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该地区矿业经营管理的状况,包括厂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的形成及其弊端、矿产开发中的突发事件与官府应对等。在这一时期,鄂东南地区的矿业先后经历了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以及商办这几种经营模式,反映的是在列强入侵下中国矿业曲折的发展历程。早期矿产开发过程中一些雇工与资源管理制度的形成体现的是官府为稳定矿区秩序保证矿业开发正常运行对矿区进行了严密的监督和防范。但是由于官办企业的固有弊端,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业开发存在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端。另外为应对矿产开发过程中罢工、矿难等突发事件,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机制并形成了一些早期的有关矿业的法律法规。反映出晚清时期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一个内陆地区矿业生产实现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文章最后探讨了矿产开发对鄂东南地区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矿产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社会风俗的变迁,使得该地区逐渐由之前闭塞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林敏萍[8](2019)在《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来西亚华文中学因拒绝接受《1961年马来亚教育法令》改制建议,而成为国家教育体制外的华文独立中学,已公认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生命得以延续与存在的文化堡垒,不仅是马来西亚特有的教育体制,也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办学经验,此独特性与了解其在体制外生存的何以可能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与访谈法,即采用跨越三十多年的三次全马独中调查报告(1983年、1992年、2016年)统计数据之比较分析,以及对14位现任资深独中校长的访谈分析,辅以社会学为分析视角,揭示独中在国家体制外生存的历程与状态,最后作为行动者的研究者以即将服务的独中为例,量身定制其教育蓝图,并供其他独中作为未来发展的参考。本研究完成对独中五十多来于体制外生存状态的研究与揭示,获得的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五项:一、本研究发现从独中1961年拒绝改制及其后十余年垂死挣扎的经历中,作为社会运动的独中教育为求生存,与教育渐行渐远,失去方向,而濒临死亡。直到1973年独中复兴运动提出“走自己的路”,遵循《独中建议书》所提出的独中办学四大使命和六大方针,以及独中工委会的扶持,让独中从濒死边缘重生。二、独中办学者在独中办学路线、课程设置、教学媒介语之争议,是一场原则与权宜的长期拉锯战。由于在国家教育体制外办学,造就了独中课程设置的自由多元性,但依然摆脱不了政府课程的牵绊。本研究认同《独中教育蓝图》所强调的课程领导策略,改革现有课程结构、优化课程标准及推动校本课程,将有助于独中往正确的教育方向发展。本研究建议董总应借鉴社会学介入的方法,积极寻找有意愿的独中成为教育改革的试点学校,作为教育改革实践的突破口。三、本研究从调查报告分析发现独中管理决策权失衡,董事会的决策权牵涉广泛,而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与教师,则几乎没有参与决策权。本研究建议独中行政管理应分散权力和加强制度化管理,减少诉诸于人情与关系的“人治”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本研究同时也揭示资深独中校长处理与董事关系的策略主要有三:同盟共进、依附配合、自谋出路;而董事与校长的决策关系是一场权力的博弈。四、本研究发现独中学生来源地趋向城市化及其家庭年收入偏高的现象,独中渐成为再生产理论中“教育机构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的一分子。本研究吁请独中办学者需省思独中教育的社会责任与教育公平促进功能的维持,同时提醒独中教育工作者对于家庭背景处于劣势者应给予更多关注与协助,并对有关弱势学生在原有课程内容与教学法等作出相应调整。五、从调查报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独中教师教育资格呈增长趋势,但尚需对教师教育进行长期且有系统的规划,并积极推动校本师资培训。此外,统计结果也显示独中教师工作负荷量超重,因此本研究提出解放教师的时间,并真正赋权予教师,让他们成为独中接下来十年教育改革工程的中坚力量。有鉴于每一所独中的精彩与不死韧性,就是来自它的独特性,本研究最后提出各独中应为自己量身定制教育蓝图的建议,才是独中未来生存之道。本研究最后综合前四章研究发现与揭示,在参考《独中教育蓝图》框架与内容的基础上,以研究者博士毕业后即将服务的丹中为例,为其量身定制一份教育蓝图,主要提出以课程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经费筹措方式双管齐下,即“选课走班”与“丹中教育基地”,让丹中走出自己的路,并提供予其他独中作为参考。

付裕[9](2018)在《《坤舆格致》与《天工开物》冶金部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坤舆格致》是一部冶金学着作,由明末来华传教士汤若望译自欧洲着名的冶金学着作《矿冶全书》。《矿冶全书》则是欧洲矿业技术方面的经典着作,着成于1550年,被誉为划时代的矿冶巨着,其作者阿格里科拉生于德国的格劳豪,本是一名医生,后来研究矿冶技术,并因此巨着被称为“近代矿物学之父”。《坤舆格致》成书之时正值明末,政府财政空虚,主持历局的李天经联合传教士汤若望翻译此书,并上呈皇帝请求刊行,以期增加金属开采量,通过采矿来充实国库。尽管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能在地方上发挥实际作用,但其中的技术被部分有识之士所认可。《天工开物》则是明代的技术百科全书,其中的冶金部分对当时中国的冶金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系统的总结。两部着作的比较,对于研究明末中国的冶金技术和由西方舶来中国的冶金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坤舆格致》和《天工开物》冶金部分的仔细分析比较,将两部着作的内容从冶金熔炉、冶金所用矿石、冶金方法等方面开展比较。从两书记载的冶金熔炉来看,《坤舆格致》者记述更为详尽,在材料和设计上都有独到之处,更体现了检验的科学方法;《天工开物》则并没有在冶金熔炉上过多介绍,所述熔炉适用性广,且在炼铁方面,记载了更为合理、效率更高的熔炉。从两书记载的冶金矿石来看,《坤舆格致》具有成型的鉴定方法,对每种述及的矿石都有关于颜色、硬度、贫富程度等记载,但是往往一笔带过,不做更多更深入的描述;《天工开物》立足于本土,更关注矿石的产地信息,不同种类的金属矿石中也只挑主要的一种记载,但是没有形成固定的鉴定方法,对矿石不同性质的介绍时有时无。从两书记载的冶金方法来看,相似点不多,差异主要出现在金银分离法、金银冶炼、黄铜冶炼、钢铁冶炼等方面。其中,倭铅是一种当时西方还无法冶炼的金属,因此成为了唯一一个没有在二者中同时出现的比较点。《坤舆格致》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天工开物》则成书于明清鼎革之际,两部时间相去不远,同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着作,体现了当时中方和西方的冶金技术上的相似与不同,也反映了当时双方冶金水平的差异。

谢忠强[10](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二、高三——炼钢的熔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三——炼钢的熔炉(论文提纲范文)

(2)奥氏体不锈钢凝固与热变形再结晶晶粒组织的多尺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属凝固组织的模拟研究
        1.2.1 宏微观耦合控制方程
        1.2.2 非均匀形核
        1.2.3 枝晶生长动力学
        1.2.4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模型
        1.2.5 CA和FE的耦合模型
    1.3 电渣重熔过程凝固组织的模拟研究
    1.4 热变形组织的模拟研究
        1.4.1 唯象模型建模方法
        1.4.2 介观尺度CA法晶粒演变模型
        1.4.3 分子动力学法MD模拟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Mn18Cr18N钢凝固组织宏微观尺度的模拟研究
    2.1 引言
    2.2 Mn18Cr18N空心钢锭凝固过程宏观尺度的模拟研究
        2.2.1 Mn18Cr18N空心钢锭模铸凝固组织的模拟
        2.2.2 宏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3 冷却条件对空心钢锭凝固过程的影响
        2.2.4 冷却条件对空心钢锭凝固晶粒组织的影响
        2.2.5 形核密度对空心钢锭凝固组织的影响
    2.3 Mn18Cr18N电渣重熔钢锭凝固组织的宏观尺度模拟
        2.3.1 ESR空心铸锭的凝固组织模拟
        2.3.2 电渣重熔空心钢锭凝固过程分析
    2.4 CA法柱状晶生长模块开发
        2.4.1 CA法模拟微观组织原理
        2.4.2 凝固组织的形核与长大模型
        2.4.3 柱状晶长大规则及模块开发
        2.4.4 跨尺度仿真模拟的开发与建模
        2.4.5 实验室电渣重熔实心钢锭典型位置柱状晶凝固组织的模拟
        2.4.6 电渣重熔凝固空心钢锭柱状晶凝固组织的模拟
        2.4.7 电渣重熔凝固组织微观尺度的点跟踪模拟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FeCrNi钢纳观尺度柱状晶变形行为的模拟研究
    3.1 引言
    3.2 奥氏体柱状晶压缩变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模型
    3.3 柱状晶压缩变形的力学行为
    3.4 柱状晶组织压缩变形机理
    3.5 柱状多晶的尺寸效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n18Cr18N锻态钢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其CA法模拟
    4.1 引言
    4.2 Mn18Cr18N锻态钢等轴组织的热压缩变形力学行为
        4.2.1 热压缩实验方法
        4.2.2 Mn18Cr18N锻态钢初始等轴组织
        4.2.3 热压缩应力-应变曲线
    4.3 Mn18Cr18N锻态钢组织热变形本构模型的建立
        4.3.1 Arrhenius模型
        4.3.2 加工硬化-动态回复阶段
        4.3.3 动态再结晶阶段
        4.3.4 模型验证
    4.4 Mn18Cr18N锻态钢热加工功率耗散图的建立与分析
        4.4.1 Mn18Cr18N锻态钢热加工功率耗散图的建立
        4.4.2 热加工功率耗散图上的典型组织
    4.5 Mn18Cr18N钢锻态组织再结晶的CA模拟法则及程序开发
        4.5.1 锻态组织热变形动态再结晶CA模型
        4.5.2 等轴初始晶粒组织模拟的模块开发
        4.5.3 动态再结晶形核规则及模块开发
        4.5.4 动态再结晶晶粒长大规则及模块开发
        4.5.5 动态再结晶晶内孪晶转变规则及模块开发
    4.6 Mn18Cr18N钢锻态组织动态再结晶开发模块的CA法模拟
        4.6.1 变形程度对再结晶组织影响的CA模拟
        4.6.2 变形温度对动态再结晶影响的CA模拟
        4.6.3 应变速率对动态再结晶影响的CA模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n18Cr18N ESR钢热变形行为及动态再结晶
    5.1 引言
    5.2 Mn18Cr18N ESR钢的热压缩流变应力行为
    5.3 Mn18Cr18N ESR钢热变形本构模型的建立
    5.4 Mn18Cr18NESR钢热压缩变形的热加工功率耗散图
        5.4.1 Mn18Cr18NESR钢热加工功率耗散图的建立
        5.4.2 低应变速率条件下动态再结晶的特征
        5.4.3 高应变速率条件下动态再结晶的特征
    5.5 Mn18Cr18N ESR钢柱状晶动态再结晶
        5.5.1 位错控制的动态再结晶
        5.5.2 孪晶控制的动态再结晶
    5.6 Mn18Cr18N ESR钢动态再结晶的CA模拟法则及程序开发
        5.6.1 柱状晶组织热变形动态再结晶CA模型与程序开发
        5.6.2 位错控制的Mn18Cr18N ESR钢动态再结晶CA法模拟
        5.6.3 孪晶控制的Mn18Cr18N ESR钢动态再结晶CA法模拟
    5.7 Mn18Cr18NESR钢动态再结晶的宏微观耦合模拟CA法模块开发
        5.7.1 动态再结晶点跟踪模拟的CA法耦合模块开发
        5.7.2 动态再结晶点跟踪的CA法模拟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论文实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研究成果

(3)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时代使命与青年担当理论概述
    1.1 核心概念
        1.1.1 新时代
        1.1.2 时代使命
        1.1.3 青年担当
    1.2 时代使命与青年担当关系理论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时代使命与青年担当理论
        1.2.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时代使命与青年担当理论
第二章 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历史回溯
    2.1 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传统
        2.1.1 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悠久历史传统
        2.1.2 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优良革命传统
    2.2 1949-1978 年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瑰丽画卷
        2.2.1 1949-1956 年建设和保卫祖国的青年群像
        2.2.2 1956-1966 年涵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青年精神
        2.2.3 1966-1978 年祖国广阔天地锤炼青年风采
    2.3 1978 年以来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灿烂篇章
        2.3.1 1978-2000 年青年经受改革开放浪潮精神洗礼
        2.3.2 新世纪全球化潮流中青年担当力持续增进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新面貌
    3.1 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展现新生机
        3.1.1 延续了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之魂
        3.1.2 延续了薪火相传的革命建设精神
        3.1.3 延续了功勋榜样的杰出担当魄力
    3.2 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呈现新趋势
        3.2.1 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族使命
        3.2.2 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使命
        3.2.3 顺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的时代召唤
    3.3 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富有新特点
        3.3.1 追随着崇高的新发展理念灯塔
        3.3.2 彰显着青年强则国家强的逻辑
        3.3.3 面对着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挑战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面临新要求
    4.1 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状况调查
        4.1.1 问卷调查计划与实施
        4.1.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4.2 新时代青年与担当时代使命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4.2.1 新时代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4.2.2 新时代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素质本领有待增强
        4.2.3 新时代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重要关系有待理顺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青年更好地担当时代使命的对策
    5.1 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要秉承三新主线
        5.1.1 积极投身新发展阶段实践探索
        5.1.2 运用新发展理念创新补足担当力短板
        5.1.3 融入新发展格局担当时代使命
    5.2 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宜吸取四史养分
        5.2.1 推进坚定理想信念教育
        5.2.2 不忘继承革命奋斗传统
        5.2.3 注重练就过硬奋斗本领
    5.3 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要打造全局视野
        5.3.1 饱含家国情怀与秉承世界使命相协调
        5.3.2 自力更生奋斗与增强国际合作意识并重
        5.3.3 立足传统根基与把握时代潮流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状况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时代土壤
    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巩固政权的需要
        (二)发展经济的需要
        (三)破除封建文化的需要
    二、外来文化对科学教育的推动
        (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
        (二)教会学校的推动与示范
    三、清末山西科学教育发展概况
        (一)中小学科学教育
        (二)高等学校科学教育
    小结
第二章 山西小学科学教育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二)科学教员学历差异较大
        (三)科学教员的检定
        (四)科学教员的培训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二)自编、乡土教科书的兴起
        (三)部审教科书的普及
    三、科学教育设备
        (一)科学教育仪器
        (二)科学教育场地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五、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城市小学校教学方法改进
        (二)农村小学“收效甚微”
    六、科学课程的测试与评价
        (一)学业成绩评定
        (二)毕业会考
    小结
第三章 山西中学科学教育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二)科学教员学历状况
        (三)科学教员的培训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二)自编教科书的出现
        (三)部审教科书的推广
    三、科学教育设备
        (一)部分中学设备完备
        (二)部分县立、私立中学设备落后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五、科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一)“五步教学法”的机械运用
        (二)“实验教学法”的探索
    六、科学科目的测试与评价
        (一)学业成绩的评定
        (二)毕业会考
    小结
第四章 山西高等科学教育
    一、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
        (一)创建初期的师资
        (二)1920年代师资状况
        (三)1930年代师资状况
    二、科学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
    三、科学教育设备
        (一)科学教育仪器
        (二)科学教育图书
        (三)科学教育场地
        (四)科学教育学会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一)山西大学工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二)山西大学理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三)并州学院农艺化学系课程设置
        (四)专科学校科学课程设置
    五、学生就业情况
        (一)从事建设行业
        (二)从事教育行业
        (三)从政
    小结
第五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
        (一)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二)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提高了民众科学素养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与启示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启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扞卫”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第五章 结语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产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1875~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概念和时空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 鄂东南地区矿产开发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鄂东南政区和自然地理概况
        一、鄂东南政区沿革
        二、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地质条件和现代矿产资源
        一、地质条件与矿产资源的形成
        二、现代矿产资源
    第三节 晚清以前鄂东南地区矿业开发史略
        一、先秦至两宋时期鄂东南矿业的发展
        二、元明时期鄂东南矿业的繁荣与曲折
        三、清代前期关于“矿禁”政策的论战
    第四节 晚清鄂东南矿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列强势力入侵背景下的夺回矿权运动的开展
        二、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鄂东南地区发展近代煤铁事业独特的有利条件
第二章 晚清鄂东南矿产的分布与厂矿的管理
    第一节 鄂东南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一、矿产种类及主要矿点分布
        二、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在利用上的优势
    第二节 厂矿企业的经营特点分析
        一、矿业开发官方机构
        二、官办和商办厂矿企业及其典型代表
    第三节 矿业开发的经营管理制度
        一、雇工管理制度
        二、资源管理制度
        三、专门的管理部门
        四、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第三章 矿产开发中的突发事件与官府应对
    第一节 矿产开发“十难”与鄂东南矿业开发
        一、矿产开发“十难”的提出
        二、风水说——矿业开发中的困惑
        三、华夷之辨——矿业开发中的敏感问题
        四、问题的解决
    第二节 工人的罢工斗争及官府应对措施
        一、矿工的来源及类型
        二、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三、矿工罢工事件及官府的应对措施
        四、官方应对罢工事件的机制
    第三节 突发矿难与官府的应对
        一、矿区隐患问题
        二、矿难的发生及官府的应对
        三、办矿章程中的对矿难处理的相关规定
第四章 矿产开发对鄂东南地区社会变迁的影响
    第一节 矿产开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矿产开发带动了采矿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二、矿产开发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
        三、矿产开发促进了地方农、商业的发展
        四、矿冶业的兴盛促进了新型矿冶城市的出现
    第二节 对晚清湖北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一、矿业开发对新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二、聘请外来矿师——新型人才的引入
        三、新式学堂的创办和新式课程的设置——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新式教育对鄂东南地区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第三节 矿产开发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一、对地方民风的影响
        二、特殊矿冶禁忌文化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8)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作为社会运动的教育:独中的改制与救亡图存
    第一节 华文中学的被迫改制
        一、英国殖民时期的华文教育
        二、华文中学被迫改制历史背景之追溯
        三、华文中学的改制过程
    第二节 独中的救亡行动
        一、独中的致命之击:1965年直升中学政策
        二、独中复兴运动的掀起
        三、独中的图存关键——独中建议书与招生运动
    第三节 独中工委会的扶持
        一、成立行政部
        二、组织办理独中教育工作会议
        三、开拓独中生升学之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原则与权宜的拉锯战:独中的办学路线与课程设置
    第一节 双轨制与母语教育路线:1960年代独中办学路线策略
        一、双轨制路线
        二、母语教育路线
    第二节 国民型、混合、董教总路线:1970年代独中办学路线策略
        一、兵分三路的办学路线
        二、以国民型式办学路线的两所独中救亡重生实例为戒
    第三节 各自为政与各取所需:1980年代及之后的独中课程设置
        一、全面实施6年中学学制
        二、政府课程所占比例依然吃重
        三、自由多元的课程内容安排
    第四节 因人因地制宜:独中校长与独中课程设置
        一、校本课程的自由
        二、兼顾政府课程的无奈
        三、英文国际班的诱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权与人治:独中的学校管理层
    第一节 失衡与不全面:独中决策权与管理制度
        一、独中管理决策权失衡
        二、独中行政管理制度化不全面
    第二节 行走在钢索上:独中校长与董事的关系
        一、独中校长处理与董事关系的策略:同盟共进、依附配合、自谋出路
        二、董事与校长的决策关系:一场权力的博弈
    第三节 愁与筹:独中学校管理层的共同烦恼
        一、董事教师学生联手度过独中改制初期的经济困难期
        二、及时因应外界需求
        三、办学经费运用与筹措:独中校长的份内“外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弱势的学校主体:独中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独中学生与教师校政参与决策权缺失
        一、独中学生不具校政参与决策权
        二、独中教师校政参与决策权不足
    第二节 全马独中学生概况分析
        一、独中学生来源地趋向城市化
        二、独中学生家长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及家庭年收入偏高
        三、独中校长对独中学生培养的看法与态度
    第三节 全马独中教师概况分析
        一、独中教师教育资格呈增长趋势
        二、独中教师工作负荷量超重
        三、独中校长对独中教师寄以厚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行动者的研究者的实践计划:一份独中教育蓝图
    第一节 吉兰丹中华独中现况分析
        一、学生现况分析
        二、教师现况分析
        三、硬体设备现况分析
    第二节 学生发展:丹中教育愿景、理念与目标
        一、丹中教育愿景与理念
        二、丹中教育目标
    第三节 课程发展:课程体系决定学校形态
        一、课程结构改革
        二、课程意识提升
    第四节 教师队伍建设
        一、职前培养
        二、在职培训
        三、善用外援讲师与志愿者
    第五节 学校治理结构与策略
        一、董事会
        二、学校行政层
        三、丹中教育基地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坤舆格致》与《天工开物》冶金部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南图馆藏《坤舆格致》考证
    第一节 南图馆藏《坤舆格致》抄本情况综述
    第二节 《坤舆格致》的作者及译者
        一 作者阿格里科拉
        二 译者汤若望与主事人李天经
第二章 《坤舆格致》与《天工开物》冶金部分内容分析比较
    第一节 冶金熔炉
        一 熔炉设计比较
        二 辅助工具
    第二节 冶金所用矿石及方法
        一 银
        二 金
        三 铜
        四 铅
        五 锡
        六 水银
        七 其他
第三章 《坤舆格致》与《天工开物》冶金部分的不同
    第一节 熔炉相关部分的不同
    第二节 冶金所用矿石相关部分的不同
    第三节 冶炼方法相关部分的不同
        一 关于冶炼用药
        二 关于混汞法
        三 关于强水法
        四 关于黄铜冶炼
        五 关于钢铁冶炼
        六 关于倭铅冶炼
        七 关于水银冶炼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六、 研究方法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后记

四、高三——炼钢的熔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工业旅游视角下的本钢一铁厂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 刘璐.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2]奥氏体不锈钢凝固与热变形再结晶晶粒组织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 朱花.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1)
  • [3]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研究[D]. 周林炎. 山西大学, 2021
  • [4]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D]. 梁钰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6]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7]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产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1875~1911)[D]. 吴琼. 暨南大学, 2019(02)
  • [8]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D]. 林敏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坤舆格致》与《天工开物》冶金部分比较研究[D]. 付裕. 郑州大学, 2018(12)
  • [10]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标签:;  ;  ;  ;  

高三——炼钢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