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可视化拍摄技巧

流动可视化拍摄技巧

一、流动可视化的拍摄技艺(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红[1](2021)在《坡面薄层水流水力特性试验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坡面薄层水流水力特性与明渠水流不同,基于传统明渠水力学基本理论分析结果误差较大。坡面薄层水流水力特性研究日益得到重视。但高精度量测结果较少。本文以变坡水槽为试验模型,基于粒子成像速度场仪(PIV)进行薄层水流水力特性试验,为理论分析提供技术支持。针对五种坡度、五种流量、两种糙度进行正交试验,量测特征截面垂向流速,分析垂向分布特性,确定层紊流判别;计算对应特征截面垂线平均雷诺数、弗劳德数,定性分析了各水力参数间的关系;分析湍动能k及湍动能耗散率ε的变化,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对待测区域各向流速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得出水流流过待测区域水深在30 mm以下时,垂线流速分布曲线呈抛物线分布为层流,用二次函数拟合,拟合值最高;水深大于30 mm时垂线流速分布曲线呈指对数曲线为紊流,用指对数函数拟合,拟合值最高,这与雷诺数判别层紊流基本相符。(2)考虑边壁效应,垂线平均流速比断面平均流速更能体现流场变化特征;建议坡面薄层水流采用垂线平均流速对应雷诺数判别流态;流入流量越大,水流的流速就越大,即而引起湍动能的增大,湍动能耗散率也增大。(3)基于进水流量为0.91 m3/h~18.98m3/h、5种坡度(1°、2°、3°、4°、5°)、两种粗糙度(绝对粗糙度ks为0和5 mm)试验结果,得出雷诺数Re和弗劳德数Fr均与流量呈正相关,水流流速与粗糙度呈负相关,雷诺数Re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水流流速与坡度呈正相关。随坡度的增加,流速呈增大的趋势。在无粗糙度时,水流流速随坡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在有粗糙度时水流流速随坡度的增大也在逐步增加,但增幅较小。

刘云[2](2020)在《环路热虹吸管传热特性及两相流不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环路热虹吸管避免了传统热管的毛细极限和携带极限,同时提高了沸腾极限和粘性极限,可承受更高的热流密度,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现有研究发现,环路热虹吸管的传热特性取决于内部两相流流型特征、沸腾和冷凝方式,外部传热条件等多种因素。其中,充液率对传热特性有重要影响,不同充液率下的热阻、均温特性、启动特性、极限热输运容量都有很大变化,在某些条件下还会出现不稳定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传热和控温性能。本文针对环路热虹吸管的充液率和主要外部传热条件对传热性能及不稳定性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如下:设计并搭建了传热实验台,系统地研究了环路热虹吸管传热特性。依据管内传热现象及特征的不同,将充液率分类为高、中、低三种范围,分析了热流密度、倾斜角、冷却水温三种因素在不同充液率下对环路热虹吸管内均温特性(η)、热阻特性(Rloop,Rsys)以及流动特性(W)的影响,并基于相变数Npch和充液率FR两个无量纲参数建立了稳定性分布图。结果表明,高、中、低三种充液率下分别存在单相流、间歇沸腾及局部瞬时蒸干的传热特征,热流密度、倾斜角及冷却水温会影响潜热与显热占比,进而对管内均温特性、热阻特性及流动特性产生复杂作用。设计并搭建了可视化实验台,研究了环路热虹吸管中不稳定性发生机理及波动特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统计,定性地分析了环路热虹吸管中两相流不稳定性发生条件;通过管内流型变化与压力波动图像对比,分析了两相流不稳定现象的类型和机理;利用PSD和SD方法对蒸发段出口压力波动进行分析,获得了两相流不稳定波动特性(周期和振幅);对比分析了不同工质时下管内两相流不稳定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环路热虹吸管中两相流不稳定现象发生在中等充液率、热流密度适中的工况条件;管内经历“单相流—泡状流—搅混流—泡状流—单相流”的流型周期变化,从而证明了环路热虹吸管中两相流不稳定主要由间歇沸腾引起;实验发现R134a、水、无水乙醇三种工质中都存在间歇沸腾现象,且水中间歇沸腾更加复杂。设计并搭建了基于PIV技术的流速测量实验台,研究了高充液率下环路热虹吸管的流动特性。基于温度和压力参量,阐明了高充液率下环路热虹吸管的启动特性和流动换热特性;基于高充液率下流场图像,对比分析了不同流态下环路热虹吸管内气泡泵效应,并量化了气泡尺寸对气泡泵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充液率下管内主要存在泡状流和单相流两种流态,泡状流平均流速(0.144m·s-1)是单相流平均流速(0.073m·s-1)的两倍,管内气泡泵效应明显,当气泡直径增大一倍时,流场平均流速增加约32%,气泡泵效应强化对流传热是高充液率下具有较高传热性能的主要原因;另外发现,高充液率下冷态启动时存在剧烈压力波动和传播,启动和稳态工作时,管内存在微弱的热声传热。采用FLUENT VOF模型,针对环路热虹吸管开展了数值仿真分析。建立了高中低三种充液率下(83%、64%、38%)环路热虹吸管内流动和传热模型,研究了高中低充液率下全管段的传热特性和流动特性,获得了全管段速度场、温度场、体积分数的分布,进一步阐明了中等充液率下的两相流不稳定现象发生机理。仿真结果表明,64%充液率下管内间歇沸腾周期为7.7s,管内流型变化与实验结果一致;38%充液率下管内蒸发段和冷凝段分别以搅混流和珠状凝结为主,热阻小于前两者。综上,本文完成了对环路热虹吸管传热特性的系统研究,获得了充液率及外部传热条件对传热性能和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内部两相流流型变化、间歇沸腾等因素在不同充液率下的相互作用机制。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提高环路热虹吸管的传热性能及安全可靠性,促进环路热虹吸管应用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姜睿[3](2018)在《微通道内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的两相流动与传热》文中指出微通道内冷凝是脉动热管、微换热器和微型燃料电池等微型系统中广泛存在的物理过程,一直得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微通道特征尺度小和比表面积大等特点使其传质及传热效率显着高于常规通道。在微通道内,表面张力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常规通道影响较大的重力等作用力对微通道内两相流动的影响则较小,上述作用力的改变使微通道内冷凝过程强化机理与常规通道相比明显不同。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过程中,在亲水表面会出现液滴液膜共存的伪滴状冷凝模式,冷凝过程中液滴及液膜间由于温度及组分浓度不同会呈现不同的表面自由能,从而在亲水表面形成类似滴状冷凝的冷凝模式。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过程中这种特殊的冷凝模式,为微通道内冷凝过程及其强化传热调控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强化思路。本文设计加工了微通道内混合蒸气冷凝实验平台。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乙醇水混合蒸气在微通道内的冷凝流动过程,对不同几何尺寸及表面结构下微通道内冷凝流型、压降及传热过程进行观测和分析,揭示了液滴与液膜间表面自由能差对微通道内冷凝流型演变、摩擦压降变化及传热过程的作用规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对梯形微通道内混合蒸气冷凝流型进行可视化研究,发现不同入口乙醇质量浓度下微通道内混合蒸气冷凝两相流动形成了环状流、条纹流、翻滚流、滴状喷射流及气泡流等多种与纯工质冷凝过程不同的流型。对比不同流型影响下的喷射流频率,绘制出了不同质量通量及入口乙醇浓度下的混合蒸气冷凝喷射流两相流型图。通过计算冷凝过程中微通道内不同位置液滴与液膜间的表面自由能差,分析了表面自由能差及混合蒸气气速与微通道内流型演变的关系,发现随着表面自由能差增加,液滴出现,并在气相作用下移动形成条纹流,条纹流与侧壁液膜融合,微通道内两相流动波动也随之增强。结合表面自由能差变化规律,提出条纹流形成的关联式;并根据不同几何结构的梯形微通道内混合蒸气冷凝喷射流变化规律,提出基于表面自由能差及通道结构的喷射流流型转换关系式,从而为流型转变提供预测判据。该部分梯形微通道内混合蒸气冷凝流型规律研究为之后的流型深化认识及调控研究奠定基础。利用三角形截面结构构建了有温度梯度的冷凝壁面,以促进微通道内冷凝液自发脱离冷凝壁面,实现微通道内冷凝流型的调控。对三角形微通道内混合蒸气冷凝流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结合流型调控,观测到了不同入口乙醇质量浓度下三角形微通道内混合蒸气冷凝气液两相的流动形态。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不同流型影响下的喷射流频率;建立了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三角形通道内的喷射流流型图;通过计算不同位置表面自由能差值,探究了表面自由能差对三角形微通道中两相流动流型的影响规律。除此外,还计算了三角形微通道内顶部及底部液膜内表面自由能梯度,揭示了混合蒸气微通道内冷凝液自发迁移的内在机制;结合梯形微通道内冷凝流型演变规律,分析了三角形微通道内冷凝液以条纹流及液滴形式自发脱离冷凝壁面对流型演变的调控规律及控制影响。最后,建立了三角形微通道内喷射流流型无因次关联式,为乙醇水混合蒸气在三角形微通道内两相冷凝流型转换提供判断依据。对不同微通道内混合蒸气冷凝压降及传热过程进行研究。计算了不同乙醇质量浓度及不同质量通量下混合蒸气在微通道冷凝过程中的总压降及局部压降,发现随入口乙醇质量浓度增加,总压降和减速压降均逐渐减小,摩擦压降变化则并不明显。将实验中摩擦压降数据与已有压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己有微通道内冷凝流动压降模型不能很好预测混合蒸气冷凝过程中摩擦压降的变化。乙醇水混合蒸气微通道内冷凝流动摩擦压降与微通道内冷凝流型及表面自由能差变化密切相关,提出乙醇水混合蒸气微通道内流型转变判据,对Kim-Mudawar通用微通道内冷凝流动摩擦压降计算模型进行修正,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相比符合良好。基于修正后的压降预测模型,对不同入口乙醇质量浓度,不同质量通量及不同几何形状下混合蒸气微通道内冷凝传热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相同入口乙醇质量浓度下,随着蒸气干度的增加,传热系数都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相近质量通量及蒸气干度下,入口乙醇质量浓度增加,三角形通道内传热系数呈现先保持不变后下降的趋势,梯形通道内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面自由能差形成的液滴及条纹流特殊流动形态对传热有强化作用。对比不同几何结构的微通道,发现相同入口乙醇质量浓度下,三角形通道内传热系数都较梯形通道大。结合流型演变特征,考虑表面自由能差作用建立了新的微通道传热关联式,结果显示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符合良好。

冯吉[4](2017)在《引黄滴灌系统泥沙逐级调控机制及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灌水器堵塞问题一直是滴灌研究领域的国际性难题。尤其是在水源泥沙含量高且水质复杂的引黄滴灌系统中,灌水器堵塞问题更为突出。为解决引黄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问题,本文以控制细颗粒泥沙在系统内的输移过程为靶向目标,建立了基于"灌水器排沙、毛管冲沙、过滤器拦沙"的引黄滴灌系统泥沙逐级调控机制,大幅降低了泥沙处理成本,建立了全新的灌水器设计理论与方法并开发出本身具有高抗堵塞性能的灌水器系列新产品,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确定了灌水器内部流动适宜的模拟模型。对比灌水器宏观水力学特性和微观流体运动特征,确定了灌水器流道内流场的最适宜模拟模型为RNGk-ε湍流模型。基于最适宜模拟模型,计算并分析了灌水器内部水流运动特征和颗粒物输移特性;(2)建立了灌水器水力设计方法及控制阈值。提出了以提升湍流强度为目标的流道构型选择方法和多设计寻优的结构单元设计方法,确定了灌水器最优流道构型为分形流道与齿形流道,齿型流道结构单元最优设计为齿高1.3mm、齿角60°、齿距 1.8mm。流道宽 0.8-1.2mm、长 27.5-42.5mm、深 0.4-1.0mm;(3)创建了灌水器抗堵塞设计方法。建立了灌水器流道边界漩涡洗壁优化设计方法,使得非主流区漩涡充分发展,与主航道优化设计方法相比,在保证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前提下,近壁面流速提升了 13.1-21.4%,大幅提升了灌水器自清洗能力与抗堵塞能力;(4)研发了高抗堵塞灌水器系列新产品并进行性能测试。研发了高抗堵塞系列灌水器新产品。测试并对比了新产品和国内外代表产品堵塞发生特性。发现灌水器堵塞发生具有随机性、可恢复性和持续性,新产品流道消能效率显着提高,抗堵塞性能优于以色列Netafim公司产品4.8-9.0%,实现了流道水力性能与抗堵塞能力的协同提升,而灌水器长度和重量分别减小约40%;(5)探究了不同类型灌水器对冲洗的适宜性及冲洗对堵塞物质生长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基于冲洗与不冲洗条件下不同类型灌水器堵塞发生特性和堵塞物质生长动力学过程,发现冲洗对系统运行各指标的恢复作用在系统运行中期最显着。堵塞物质特征组分随系统累积运行均表现为"快-慢-快"的增长趋势,冲洗可有效减缓与减少流道内部堵塞物质形成;(6)明确了引黄滴灌系统过滤器最优组合及运行模式。基于不同类型过滤器水力性能与泥沙处理能力现场综合测试平台,确定了引黄滴灌系统过滤器最优组合及运行模式为:滤料粒径1.70-2.35mm,过滤流速0.018m/s,反冲洗流速0.022m/s,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筛网和叠片过滤器种类与目数的选择。

陈立镜[5](2017)在《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 ——以汉口原租界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得以展开的重要载体,更是最能够体现城市自由、民主和包容等价值的场所。城市公共空间通过提供了聚集、社交、休闲、节庆、防御和游行等活动,使人从高密度结构化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在这样的理解之下,其集体意义被极端的强调,节庆成为公共空间中公共生活最重要的主题,而日常生活往往受到排挤。然而,无论从人性需求还是从中国传统上来看,日常生活都是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代,日常生活琐细、看似明显却不可见、无处不在而又无处在的特征,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循环模式,战术性的抵抗着资本开发对公共领域的侵蚀。论文通过阐明公共空间相关研究产生的背景和特征,结合中国实际及当代现实,梳理、明晰、完善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结合日常生活相关理论,从日常生活角度重新定义了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并总结了其特征。通过对汉口原租界日常公共空间形成的机制、空间及行为使用特征的研究,总结出日常公共空间的特性,形成及演变的原因。并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建设现状进行了反思,并依据对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性建议。本文包括两大方面的研究:(1)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概念及理论的梳理与完善。通过比较中、西“公共”概念的不同,梳理、辨析“公共领域”、“城市公共空间”、“日常生活”等相关概念的理论发展以及其本质特征,明晰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概念。从理论上论证其概念的理论价值、意义以及其特点,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具体研究方法与策略。(2)以汉口原租界为例研究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特征。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分整体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和具体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两个层面,从空间实际的行为使用、发展与现状出发,对汉口原租界城市日常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在时间维度上,梳理自汉口原租界创建开始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状况及其特征,展现出在历史维度上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产生、发展变化的脉络以及与其他城市空间要素的相互关系。在空间维度上,在城市尺度上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空间分布与已有建成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探讨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在研究片区内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形成原因。在具体城市公共空间层面,通过对四个案例的研究,详细探讨其形成原因、过程、具体的时空特征以及公共实践的意义。并总结出影响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形成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以及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本质特征。

卢扬煦[6](2016)在《基于水敏性视角的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载体的公园,承担着重要的蓄洪排洪作用,山地公园作为山地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水敏性视角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水敏性视角,在对重庆市主城区山地公园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上,针对其水敏性景观要素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了水敏性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为进一步搞好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综述部分,对水敏性在公园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水敏性相关的最佳管理模式(BMPS)、低影响开发(LID)、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可持续发展(SUDS)的理论,以及水敏性设计需要达到的渗水、蓄水、滞水、净水、用水、排水六大目标;并通过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提出了实现水敏性目标的景观规划设计技术途径。调研部分,对重庆市主城区水敏性特征进行了调研分析。利用arcgis等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对主城区的高程、坡度、坡向、径流、流量、流向等地形水文特征进行分析,描述了公园所处区域的水敏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与公园相关的水敏性特征。通过对公园外部排水主导区域与公园内部排水为主导区域的调研,发现了主城区公园在水敏性规划定位、水文管理、水敏性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部分,采用均值分析法对6个类别、81个样本的水敏性景观要素进行评价与分析,总结出大众认可的水体、界面、道路、场地、设施、植物等要素的相关水敏性景观标准。方法部分,提出了以“上位规划查询—区域水文研究—公园水敏性定位”为主导的公园规划策略,以“公园地形修复—水系路径设计—区域功能划分—景观要素设计”为主线的公园设计方法,以“雨水资源收集—水体污染防治”为重点的公园水文管理措施,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建成为山地公园水敏性景观规划设计技术体系。

李永强[7](2016)在《不同喷雾压力下液滴流动的PIV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喷雾流场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动力装备等多个领域。在实际的液滴喷雾流场中,气液两相流场的组织与喷雾流场流动结构特性紧密相关。因此,喷雾流场的实验研究有助于量化分析喷雾流场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为优化气液两相流场的组织提供理论保障。本文根据改建的喷雾流场可视化实验模型,以雾化液滴为研究对象,在如下实验条件下进行了液滴流动实验:雾化压力0.3~0.60MPa。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拍摄喷雾流场,采集了不同压力工况下喷雾流场流动瞬时速度信息。针对PIV实验数据多维性与随机性等特征,提出时间平均与多尺度空间平均结合的处理方法,利用统计分析原理处理具有随机特征的PIV数据来探索喷雾流动规律。首先在总结已有研究中喷雾流场特征参数时间平均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PIV实验数据进行了时间平均处理,包括时间平均流场、时间平均速度、时间平均湍流强度、时间平均涡量和时间平均剪切应变率。然后,引入多尺度空间平均进一步探究上述流场特征参数空间分布的求取方法,以期望获得喷雾流场特征参数整体分布特性。利用设计压力工况喷雾流场的实验数据,应用时间平均与多尺度空间平均相结合的方法成功提取了喷雾流场特征参数整体的空间分布,并探讨了不同雾化压力下喷雾流场流动特性变化规律。首先,分析了压力变化对喷雾流场速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接着,分析了压力变化对喷雾流场湍流强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然后,分析了压力变化对喷雾流场涡量分布的影响规律。最后,分析了压力变化对喷雾流场剪切应变率分布的影响规律。同时还分析了压力变化对喷雾流场主流区边界线分布的影响规律。最终揭示了连续变化的压力与喷雾流场流动整体特性的规律性关系。

杨晶晶[8](2014)在《浮选分离中气泡—曲面碰撞和附着过程的可视化研究》文中指出浮选分离是一种基于气—液—固三相界面的润湿和吸附的界面化学现象。浮选起源于矿物加工,最早在采矿过程中用来分离目标矿物,其原理是向浮选体系中通入微小的气泡,形成水、气以及目标颗粒的三相凝聚体系,在界面张力、水压力差和气泡上升浮力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微气泡稳定附着在目标颗粒上以达到分离效果。所以提高目标颗粒与微气泡的碰撞概率以及增强颗粒与微气泡的附着的稳定程度,是提高浮选分离效率的关键因素。显然,气泡-颗粒表面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对其作用机理还没有完全掌握,对其作用形式多定性描述,定量研究还很少。以往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气泡与水平或倾斜面的碰撞和附着过程,缺少气泡与曲面固体的相互作用研究,所以本论文使用高速摄影技术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茶皂素(TeaSaponin)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三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还原单个气泡分别和亲水(玻璃)、疏水(Teflon)曲面碰撞和附着两个具体过程。再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定量研究了气泡和亲水、疏水曲面碰撞速度,反弹距离、三相接触形成的条件与时间等主要内容,并根据经典润滑理论推导出气泡在固体曲面上的三相接触时间模型,更加直观理解各项因素对三相接触时间的影响。对气泡-曲面碰撞过程研究表明:固体材料和表面活性剂对气泡第一次碰撞速度无影响,但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类型变化对气泡反弹过程有明显影响。材料的不同对最大反弹距离没有影响,但最大反弹距离明显随着SDS浓度增大而减小,少量的SDS就能导致反弹距离大幅度降低约为13%。最大反弹距离在SDS溶液中最大,在CTMAB溶液中最小。气泡撞击曲面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碰撞恢复系数降低,在相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中,碰撞恢复系数在SDS溶液中最大,在CTMAB溶液中最小。从气泡动能变化的角度可知随着SDS浓度增大,它们的动能损耗都是逐渐增大的,这和恢复系数的变化情况相符合。和相同浓度的TeaSaponin、CTMAB溶液相比,在SDS溶液中气泡的动能损耗是最小的。对气泡-曲面附着过程研究表明:材料的不同和表面活性剂浓度、类型变化都会对气泡附着过程产生影响。气泡只会附着在Teflon曲面上而不会在玻璃曲面发生附着。对于三种不同表面活性剂三相接触时间随浓度变化虽然各自不相同,但在各自溶液的CMC值时都不会和Teflon曲面发生三相吸附,其中三相接触时间随着SDS浓度增大而减小,但达到1×10-3mol/L之后反而增大。CTMAB浓度变化对三相接触时间影响不大。Tea Saponin溶液浓度变化对三相接触时间影响特别明显,浓度从1×10-5提高到1×10-4mol/L时,平均吸附时间从30ms增加到100ms;对于相同浓度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来说气泡在Tea Saponin溶液中达到稳定附着所需时间最长,在5x10-5mol/L Tea Saponin溶液中为50~90ms,在1×10-4mol/LTea Saponin溶液中为80~120ms,远大于其他溶液中气泡的三相接触时间(20~60ms)。根据文中推导出的气泡在曲面上的三相接触时间模型入分析得出三相接触时间和气泡尺寸、溶液粘度、液膜临界破裂厚度密切相关,模型分析的结果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相吻合,说明可以运用此模型简单分析三相接触时间的各种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气泡碰撞和附着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实现浮选分离工艺的参数优化及效率提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程远[9](2014)在《低温流体池沸腾实验及其迫流冷却系统的模拟研究》文中认为低温流体是进行制冷循环或液化循环的工质,常用的低温流体包括液氦、液氮和液氢等。低温流体通常在运用核磁共振、超导、前视红外成像等技术的大型系统充当冷媒,能有效将系统维持在恒定温度。低温流体在光滑表面和泡沫表面的池沸腾现象是最具代表意义的相变传热问题,深入研究低温流体的池沸腾换热机理有助于揭示表面热流密度与表面温差、沸腾传热系数与表面热流密度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完成了低温流体池沸腾传热机理研究,并模拟了低温迫流冷却系统的热负载情况,主要内容如下:设计了用于不同表面上低温流体液氮池沸腾实验系统,简述了实验操作步骤,分析了实验系统误差。由于实验系统一直处于低温液氮的环境,为减少漏热,采用六角螺栓配合弹簧垫片紧固上下法兰。另外,利用聚四氟乙烯在受载时弹性形变保证其在低温下产生冷缩效应后仍能较好隔绝外部液氮。利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紫铜加热块一维导热问题的假设,完成漏热量分析。得到了光滑铜表面和泡沫铜表面热流密度与表面温差关系曲线、表面换热系数与热流密度关系曲线。光滑表面的结果完整地验证了经典的沸腾曲线,同时观察到CHF发生在17.3W/cm2处,此时表面温差14.65K。泡沫铜表面的结果与经典的沸腾曲线有明显不一致,在核态沸腾起始阶段,换热系数较高,达到0.65W/(m2·K)左右,当热流密度达到2.75W/cm2,换热系数突然变小,随后维持在0.3W/cm2左右。将泡沫铜表面核态沸腾划分为基础沸腾阶段和表面沸腾阶段,两个阶段沸腾机理有明显不同:基础沸腾阶段,孔隙内产生大量孤立气泡,且气泡直径随热流密度升高而变大;表面沸腾阶段,泡沫材料孔隙中的液体被蒸气排出,只在材料最表层产生沸腾,由于蒸气向上与冷流体向下的强制对流效果,形成了类似蘑菇云的结构,因此在材料表层难以形成稳定气膜。在光滑表面池沸腾超过临界点后,降低热流密度时发生了迟滞现象,当热流密度降低到11.883W/cm2时,达到稳定状态后表面温差152K,气膜结构仍存在,直到热流密度降到2.745W/cm2迟滞现象才消失。而泡沫铜表面因未达到膜沸腾,降低热流密度并未出现迟滞现象。池沸腾的可视化研究把表面沸腾状态随热流密度升高划分为五个阶段:1、自然对流向核态沸腾过渡阶段,此时气泡直径较小,为0.2-0.8mm之间,汽化核心的密度也较低;2、核态沸腾发展阶段Ⅰ(起始阶段,泡沫表面处于基础沸腾阶段),汽化核心的数量开始增多,气泡直径也变大,气泡仍呈现孤立状态;3、核态沸腾发展阶段Ⅱ(泡沫表面向表面沸腾转化),在泡沫表面也无法观察到明显的孤立气泡,大都成相互紧贴的状态;4、核态沸腾发展阶段Ⅲ(光滑表面上方出现气柱,逐渐达到临界点,泡沫表面进入表面沸腾),光滑表面上方形成气柱、气块形式的结构,逐渐达到临界点,换热效果也达到最佳。泡沫铜表面上方形成了类似蘑菇云的结构,完全进入表面沸腾阶段,换热系数只有基础沸腾阶段的二分之一。5、膜态沸腾阶段,实验中只在光滑表面观察到膜态沸腾阶段的可视化结果,形成的气膜不断在过热状态下被撕裂成气包,气包直径较大,产生速率慢,导致沸腾表面热阻变得非常大,热量无法顺利传递到液氮中,表面温差迅速增大。对使用低温迫流冷却的超导系统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了二分之一的几何模型,应用DO模型实现对复杂系统的辐射换热计算。实现了针对高真空密封腔体的温度分布和束流板热负荷计算。考虑采用低温迫流与制冷机耦合冷却系统的方式控制束流板在临界温度以下,从而达到超导态。在100mA和200mA电流下迫流液氦的质量流率分别为0.67kg/h和2.58kg/h。

石灿[10](2012)在《砖筑艺术在现代建筑表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时代建筑理论与技术的更新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新型材料和对传统材料艺术表现力再创新的建筑语言,砖材料新的表现潜能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由于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消耗,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转而注重低碳绿色生态材料的研究与使用。砖具有的突出绿色低碳性能,亦使其成为业界关注的重要材料。在国际上,每年也举办砖建筑大奖,鼓励人们使用绿色的砖材料,充分挖掘砖的价值,从而推进砖筑艺术的发展。本文突破一般对砖材料的纯技术性方面的研究,在当代回归材料问题的具体时代背景中,结合建构理论、建筑现象学思想、适宜技术理论、绿色建筑等当前时代理论背景,研究砖筑艺术在现代建筑表皮中的应用。在对砖筑艺术的分析研究中,本文首先对尺度、质感、色彩、砌筑建造和光影五个表现力本体要素,对点的张力、线的层次、面的肌理与体块的逻辑表达方法,以及对细部、结构与材料语言表现内容的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在分析归纳上述基本表现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对砖筑艺术在现代建筑表皮中的新应用拓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归纳了与现代技术、现代生产制作工艺以及现代材料结合的新应用理念;并结合大量实例从新肌理表现方面,将砖新的肌理表现归结为均质与非均质肌理表现两大类型。这些分析研究意图提供一种砖筑艺术的设计方法,并使我们脱离一般的僵化表现方法,而转向通过不断挖掘表皮砖材料的表现潜能,来达成砖筑艺术新颖的表现。最后,通过对砖筑艺术材料本质与艺术真实性的分析思考;提出了一条动态的与时代同步的砖筑艺术应用策略,使砖筑艺术不至于是那种单调、僵化及图像拼贴式的表现,从而保有砖筑艺术表现的生命力。希望本为能对今后的砖筑艺术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流动可视化的拍摄技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动可视化的拍摄技艺(论文提纲范文)

(1)坡面薄层水流水力特性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坡面薄层水流的研究与发展
        1.2.1 坡面薄层水流的发展历程
        1.2.2 坡面薄层水流的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流场测试技术
        1.3.1 PIV技术的系统组成与原理
        1.3.2 示踪粒子的要求
        1.3.3 PIV技术的应用
    1.4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试验及测试方案设计
    2.1 关键参数的确定
    2.2 PIV计算基本原理
        2.2.1 多网格迭代
        2.2.2 批处理计算
        2.2.3 粒子速度确定
    2.3 流场相关评价指标
        2.3.1 脉动速度
        2.3.2 湍动能k
        2.3.3 湍动能耗散率ε
    2.4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2.4.1 PIV量测系统简介
        2.4.2 实验材料
        2.4.3 实验方法
        2.4.3.1 流场PIV量测方法
        2.4.3.2 试验过程及同步流场测量
        2.4.3.3 流场特征值提取
    2.5 本章小结
3 坡面薄层水流的PIV量测
    3.1 瞬时速度
    3.2 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
        3.2.1 横截面分析
        3.2.2 纵截面分析
        3.2.3 小结
    3.3 各纵截面流场特征的分析
        3.3.1 纵向速度分析
        3.3.2 横向速度分析
        3.3.3 小结
    3.4 基于垂线流速分布判别层紊流
        3.4.1 垂线流速分布
        3.4.2 拟合结果
    3.5 纵向紊动特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试验量测结果分析
    4.1 不同坡度不同水深有无糙度的量测
        4.1.1 不同坡度的速度对比分析
        4.1.2 粗糙度与无粗糙度的对比分析
        4.1.3 小结
    4.2 流量与雷诺数、弗劳德数的关系
    4.3 粗糙度与雷诺数、弗劳德数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环路热虹吸管传热特性及两相流不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热管技术
        1.2.1 传统热管
        1.2.2 平板热管
        1.2.3 脉动热管
        1.2.4 环路热管
        1.2.5 热虹吸管
    1.3 环路热虹吸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应用研究
        1.3.2 传热和流动特性研究
        1.3.3 不稳定现象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不同充液率下环路热虹吸管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2.1 传热特性实验台
        2.1.1 环路热虹吸管
        2.1.2 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
        2.1.3 测量系统
        2.1.4 误差分析
    2.2 不同充液率下传热特征分析
        2.2.1 高充液率温度变化
        2.2.2 中充液率温度变化
        2.2.3 低充液率温度变化
        2.2.4 热力学特性对比
    2.3 不同充液率下均温特性对比
        2.3.1 热流密度的影响
        2.3.2 冷却水温的影响
    2.4 不同充液率下热阻特性对比
    2.5 不同充液率下流动特性对比
    2.6 不同充液率下不稳定分布图谱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充液率下环路热虹吸管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3.1 非接触式流场实验台
        3.1.1 环路热虹吸管实验件
        3.1.2 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
        3.1.3 PIV测速系统
        3.1.4 数据采集系统
    3.2 高充液率下运行特性分析
        3.2.1 冷态启动特性
        3.2.2 流动换热特性
    3.3 高充液率下流场分析
        3.3.1 气泡泵效应分析
        3.3.2 气泡尺寸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路热虹吸管两相流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4.1 可视化实验台
    4.2 不稳定性发生条件分析
    4.3 不稳定性类型分析
    4.4 不稳定性特征分析
    4.5 不同工质间歇沸腾研究
        4.5.1 蒸馏水
        4.5.2 无水乙醇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路热虹吸管传热和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5.1 数学模型
        5.1.1 物理模型
        5.1.2 数值求解
        5.1.3 求解方法
        5.1.4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5.1.5 网格划分和独立性验证
    5.2 计算结果与分析
        5.2.1 模型验证
        5.2.2 高充液率模拟结果
        5.2.3 中充液率模拟结果
        5.2.4 低充液率模拟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微通道内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的两相流动与传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蒸气冷凝过程概述
        1.2.2 微通道分类定义
        1.2.3 微细通道内两相流动研究
        1.2.4 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微通道混合蒸气冷凝实验平台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2.1 装置及流程
        2.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2.1.2 微通道加工工艺
    2.2 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2.2.1 物性数据计算
        2.2.2 冷凝热通量计算
        2.2.3 微通道内沿程蒸气干度及乙醇质量浓度计算
        2.2.4 冷凝过程压降计算
        2.2.5 微通道内传热系数计算
        2.2.6 表面自由能差计算
        2.2.7 实验误差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梯形微通道内混合蒸气冷凝可视化实验研究
    引言
    3.1 乙醇水混合蒸气梯形微通道内冷凝两相流型
        3.1.1 平滑环状流与环状条纹流
        3.1.2 翻滚流
        3.1.3 喷射流
        3.1.4 泡状流
    3.2 梯形微通道内喷射流频率及流型图
        3.2.1 梯形微通道内喷射流喷射频率
        3.2.2 梯形微通道内喷射流流型图
    3.3 表面自由能差与梯形微通道内流型演变规律研究
        3.3.1 梯形微通道内冷凝沿程表面自由能差分析
        3.3.2 梯形微通道内冷凝表面自由能差与液滴形成关系
        3.3.3 梯形微通道内冷凝表面自由能差与环状条纹流形成关系
        3.3.4 梯形微通道内冷凝表面自由能差与喷射流两相流型转变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三角形微通道内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可视化实验研究
    引言
    4.1 乙醇水混合蒸气三角形通道内冷凝两相流型
        4.1.1 环状及环状条纹流
        4.1.2 喷射流
        4.1.3 气泡流
        4.1.4 三角形微通道内冷凝条纹流自发脱离冷凝壁面现象
        4.1.5 三角形微通道内冷凝液滴自发脱离冷凝壁面现象
    4.2 三角形微通道内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喷射流频率及流型图
        4.2.1 三角形微通道内喷射流喷射频率
        4.2.2 三角形微通道内喷射流流型图
    4.3 表面自由能差对三角形微通道内冷凝流型演变影响
        4.3.1 三角形微通道内不同位置表面自由能差图
        4.3.2 三角形微通道内壁面表面自由能差梯度对条纹流及液滴自发迁移影响
        4.3.3 三角形微通道内冷凝喷射流流型预测关联式
    4.4 本章小结
5 微通道内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两相流动压降及传热特性研究
    引言
    5.1 乙醇水混合蒸气微通道内冷凝总压降及局部特性规律
    5.2 乙醇水混合蒸气微通道内冷凝数据与摩擦压降模型比较
    5.3 条纹环状流及平滑环状流型的摩擦压降模型
        5.3.1 微通道内冷凝流动压降模型与混合蒸气冷凝摩擦压降数据比较
        5.3.2 乙醇水混合蒸气微通道内冷凝流动压降预测模型
    5.4 微通道内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传热研究
        5.4.1 不同入口乙醇质量浓度对微通道内混合蒸气冷凝传热影响
        5.4.2 不同几何形状微通道内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传热系数对比
        5.4.3 乙醇水混合蒸气微通道内冷凝传热实验数据与现有模型比较
        5.4.4 乙醇水混合蒸气微通道内冷凝传热经验关联式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液滴接触角实验
    (1) 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液滴接触角测量实验装置
    (2) 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液滴接触角及其与表面自由能差关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4)引黄滴灌系统泥沙逐级调控机制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滴灌系统灌水器设计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1.3 国内外滴灌系统毛管冲洗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1.4 国内外滴灌系统过滤器及其测试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灌水器流道内部流体运动特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CFD最优模拟模型率定
    2.3 灌水器流道内部水流及颗粒物运动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灌水器结构设计方法及控制准则
    3.1 材料与方法
    3.2 灌水器水力设计及控制准则
    3.3 灌水器抗堵塞设计及控制准则
    3.4 小结
第四章 灌水器产品设计与性能测试
    4.1 材料与方法
    4.2 高抗堵塞灌水器系列新产品研发
    4.3 单个灌水器堵塞发生随机性评价
    4.4 单个灌水器堵塞发生可恢复性评价
    4.5 滴灌系统堵塞发生的持续性评价
    4.6 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引黄滴灌毛管冲洗对不同类型滴灌管/带抗堵塞性能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毛管冲洗对不同类型滴灌管/带相对平均流量及其恢复能力的影响
    5.3 毛管冲洗对不同类型滴灌管/带系统灌水均匀度及恢复能力的影响
    5.4 毛管冲洗对不同类型滴灌管/带单个灌水器出流的影响
    5.5 毛管冲洗对不同类型滴灌管/带灌水器堵塞率分布的影响
    5.6 讨论
    5.7 小结
第六章 引黄滴灌系统毛管冲洗控制灌水器堵塞形成的作用机理
    6.1 材料与方法
    6.2 毛管冲洗对流道内堵塞物质泥沙颗粒(SP)组分形成过程的影响
    6.3 毛管冲洗对流道内堵塞物质钙镁沉淀(C-MP)组分形成过程的影响
    6.4 毛管冲洗对流道内堵塞物质磷脂脂肪酸(PLFAs)组分形成过程的影响
    6.5 毛管冲洗对流道内堵塞物质胞外聚合物(EPS)组分形成过程的影响
    6.6 讨论
    6.7 小结
第七章 引黄滴灌过滤系统的合理配置组合及运行方式
    7.1 过滤器性能测试平台构建
    7.2 引黄滴灌过滤系统的合理配置组合及运行方式试验设计
    7.3 一级砂石过滤器最优运行模式研究
    7.4 黄河水滴灌系统二级叠片或网式过滤器适宜的目数选择
    7.5 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 ——以汉口原租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西方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的差异
        1.1.2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规模的严重不足
        1.1.3 看似无聊的日常生活与单一的公共空间
        1.1.4 国内外对城市公共领域及公共空间研究的高度关注
        1.1.5 武汉市历史性城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公共空间”建设应被讨论
    1.2 研究对象与关键概念
        1.2.1 理论与案例研究对象
        1.2.2 关键概念界定说明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创新之处
        1.4.1 将“日常生活”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的主体
        1.4.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1.5.1 论文结构
        1.5.2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2.1.1 国外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2.1.2 国内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2.1.3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2.1.4 城市公共空间相关量化研究
    2.2 日常生活相关研究
        2.2.1 国外口常生活相关研究
        2.2.2 国内日常生活相关研究
    2.3 汉口原租界相关研究
    2.4 启发与思考
3 理论引介、概念界定及方法建构
    3.1 城市公共空间话语演进
        3.1.1 传统中国与“公共空间”
        3.1.2 西方的公共概念
        3.1.3 公共领域概念的本质内涵
        3.1.4 公共空间的核心内容和研究
    3.2 日常生活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
        3.2.1 日常生活的概念
        3.2.2 日常生活的基本理论
        3.2.3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价值
    3.3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概念与界定
        3.3.1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概念提出
        3.3.2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概念界定
    3.4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的方法建构
        3.4.1 日常生活视野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尝试
        3.4.2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的操作方法
        3.4.3 案例研究的研究范围
4 汉口原租界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城市尺度的时空特质
    4.1 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4.1.1 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的萌芽期(1861-1895年)
        4.1.2 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成形期(1895-1919年)
        4.1.3 城市公共空间的租、华界融合期(1919-1949)
        4.1.4 城市公共空间的公、私边界撕裂期(1949-1979年)
        4.1.5 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类型的杂化期(1979-2000年)
        4.1.6 城市公共空间整体的改造期(2000年-至今)
        4.1.7 设计建设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
    4.2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与城市尺度建成环境间的关联性
        4.2.1 量化分析要素与操作过程
        4.2.2 土地利用模式
        4.2.3 居住指标
        4.2.4 空间形态
        4.2.5 交通系统
        4.2.6 各要素相关性分析小结
        4.2.7 各要素线性回归分析
    4.3 基于不同活动类别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内部组构特征
        4.3.1 依据活动类型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分类
        4.3.2 同类型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内部特征
        4.3.3 不同类型城市日常公共空间间的关联
    4.4 本章小结
5 汉口原租界具体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案例研究
    5.1 具体案例的选择
    5.2 广场舞空间:个人身体的书写
        5.2.1 广场舞考源
        5.2.2 汉口原租界广场舞空间的营造
        5.2.3 身体的表达
    5.3 摊贩空间:流动的城市公共空间
        5.3.1 摊贩:作为非正规部门
        5.3.2 摊贩的空间游击战
        5.3.3 再现的城市空间
    5.4 棋牌游戏空间:无处不在的城市客厅
        5.4.1 棋牌游戏:作为日常的社交工具
        5.4.2 无时无处的游戏空间
        5.4.3 城市客厅的建构
    5.5 摄影活动空间:另一座城
        5.5.1 符号传达
        5.5.2 虚拟空间的建构
        5.5.3 被解构的城市
    5.6 本章小结
6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形成及演变原因
    6.1 自身需求作为源动力
        6.1.1 公共交往的需求
        6.1.2 日常生活需求
    6.2 社会因素作为日常公共空间的土壤
        6.2.1 人口数量变化提供多样性
        6.2.2 大众文化显现日常生活
        6.2.3 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对身体重视
    6.3 国家管控催生日常公共空间的张力
        6.3.1 环境管控
        6.3.2 行业管控
        6.3.3 娱乐管控
        6.3.4 性别管控
    6.4 城市空间管理激发空间自组织
        6.4.1 复杂城市环境中的单一政府管理制度
        6.4.2 相关第三部门的缺失
    6.5 城市规划及土地制度促使空间形成
        6.5.1 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作为空间条件
        6.5.2 土地制度与住房商品化政策推动公私边界变化
    6.6 多方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
7 结论
    7.1 永续性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
        7.1.1 无处不在的空间
        7.1.2 绵延的时间
        7.1.3 自给自足的管理
    7.2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空间实践方法的启示
        7.2.1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实践策略
        7.2.2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启示
    7.3 未来的展望
        7.3.1 更多类型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
        7.3.2 量化研究中更为复杂模型的建构
        7.3.3 城市更新前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变化比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百度兴趣点(OPI)分类
附录3 研究范围涉及的社区其面积、人口及其人口密度
附录4 李姐的日常生活记录

(6)基于水敏性视角的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暖
        1.1.2 基础设施局限
        1.1.3 国家战略重视
        1.1.4 山地公园对接
    1.2 相关概念解释
        1.2.1 水敏性
        1.2.2 山地公园中有关水敏性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 研究方法与流程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流程框架
2 水敏性在公园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及发展
    2.1 水敏性的相关理论
        2.1.1 最佳管理模式(BMPS)理论
        2.1.2 低影响开发(LID)理论
        2.1.3 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SUDS)理论
        2.1.5 本节小结
    2.2 水敏性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2.2.1 国外的运用
        2.2.2 国内的运用
    2.3 公园水敏性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2.3.1 国外的实践
        2.3.2 国内的实践
    2.4 公园水敏性景观规划设计技术途径
        2.4.1 总体目标与途径
        2.4.2 技术原则
        2.4.3 技术措施
3 重庆市主城区水敏性特征分析
    3.1 重庆市主城区地形特征
        3.1.1 高程
        3.1.2 坡度、坡向
        3.1.3 山城地形
    3.2 重庆市主城区降雨特征
        3.2.1 降雨特征分析
        3.2.2 降雨特征总结
    3.3 重庆市主城区径流特征
        3.3.1 径流流量分析
        3.3.2 径流冲刷分析
        3.3.3 径流景观化分析
4 重庆市主城区公园水敏性景观调研
    4.1 重庆市主城区公园分布
        4.1.1 分布方式
        4.1.2 类型来源
    4.2 重庆市主城区公园水敏性特征
    4.3 调研对象的选择及分类
        4.3.1 调研对象选择
        4.3.2 调研对象分类
    4.4 调研内容及方法
        4.4.1 场地分析法
        4.4.2 实地调查法
    4.5 调研结果及评价
        4.5.1 公园外部排水主导区域调研结果
        4.5.2 公园内部蓄水主导区域调研结果
        4.5.3 公园水敏性存在问题总结
        4.5.4 公园水敏性景观要素评价及分析
5 重庆市主城区公园水敏性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5.1 公园规划定位
        5.1.1 上位规划查阅
        5.1.2 区域水文研究
        5.1.3 公园水敏性定位
    5.2 公园设计方法
        5.2.1 基础资料完善
        5.2.2 公园地形修复
        5.2.3 水系路径设计
        5.2.4 区域功能划分
        5.2.5 景观要素设计
        5.2.6 地域精神体现
    5.3 公园水文管理
        5.3.1 雨水资源收集
        5.3.2 水体污染防治
        5.3.3 径流调蓄模式
6 总结及建议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重庆市主城区公园水敏性要素景观美度测评照片

(7)不同喷雾压力下液滴流动的PIV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喷雾流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IV可视化实验模型研究现状
        1.2.2 PIV实验数据分析研究现状
    1.3 文章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装置系统与方法
    2.1 实验系统建立
        2.1.1 实验测试平台
        2.1.2 实验喷嘴
        2.1.3 实验测试区域
        2.1.4 其他配套设备
    2.2 PIV测量技术
        2.2.1 PIV测量基本原理
        2.2.2 PIV实验测试系统
        2.2.3 示踪粒子使用问题
        2.2.4 拍摄时间间隔选择问题
    2.3 实验方法
        2.3.1 拍摄区域选择
        2.3.2 实验工况设计
        2.3.3 实验操作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IV数据特征与分析方法
    3.1 PIV实验数据特征
        3.1.1 PIV数据特点
        3.1.2 PIV数据与时间的关系
    3.2 时间平均法
        3.2.1 时间平均可行性分析
        3.2.2 时间平均在PIV数据中的应用
    3.3 多尺度空间平均法
        3.3.1 多尺度空间平均定义
        3.3.2 多尺度空间平均在PIV数据中的运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喷雾流场特征参数空间分布与分析
    4.1 喷雾实验数据量合理性分析
    4.2 喷雾流场速度空间分布
        4.2.1 合速度沿x方向分布
        4.2.2 合速度沿y方向分布
        4.2.3 轴向速度沿x方向分布
    4.3 喷雾流场湍流强度空间分布
        4.3.1 湍流强度分量沿x方向分布
        4.3.2 湍流强度分量沿y方向分布
        4.3.3 总湍流强度沿y方向分布
    4.4 喷雾流场涡量空间分布
    4.5 喷雾流场剪切应变率空间分布
    4.6 喷雾流场主流区边界线分布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压力对喷雾流场流动特性的影响
    5.1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结果分析中的应用
    5.2 压力对喷雾流场速度分布的影响
        5.2.1 速度分布云图对比
        5.2.2 压力对合速度沿x方向分布的影响
        5.2.3 压力对合速度沿y方向分布的影响
        5.2.4 压力对轴向速度沿x方向分布的影响
    5.3 压力对喷雾流场湍流强度分布的影响
        5.3.1 压力对湍流强度分量沿x方向分布的影响
        5.3.2 压力对湍流强度分量沿y方向分布的影响
        5.3.3 压力对总湍流强度沿y方向分布的影响
    5.4 压力对喷雾流场涡量分布的影响
    5.5 压力对喷雾流场剪切应变率分布的影响
    5.6 压力对喷雾流场主流区边界线分布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浮选分离中气泡—曲面碰撞和附着过程的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浮选技术原理
    1.2 浮选技术分类
    1.3 浮选技术应用
        1.3.1 浮选技术在油砂分离中的应用
        1.3.2 浮选技术在塑料回收中的应用
        1.3.3 浮选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1.4 表面活性剂在浮选技术中的应用
        1.4.1 表面活性剂及其类型
        1.4.2 表面活性剂在浮选中的应用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气泡-曲面碰撞和附着过程的基本理论
    2.1 三相接触时间模型的推导
    2.2 扩展DLVO理论在浮选中的应用
第三章 实验装置和方法
    3.1 实验装置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接触角的测量
        3.2.2 表面活性剂CMC的测定
        3.2.3 单个气泡的数据处理
        3.2.4 误差分析
第四章 材料和表面活性剂对气泡-曲面碰撞和附着过程的影响
    4.1 固体材料和表面活性剂对气泡-曲面碰撞过程的影响
        4.1.1 固体材料对气泡-曲面碰撞过程的影响
        4.1.2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气泡-曲面碰撞过程的影响
        4.1.3 表面活性剂类型对气泡-曲面碰撞过程的影响
    4.2 固体材料和表面活性剂对气泡-曲面附着过程的影响
        4.2.1 固体材料对气泡-曲面附着过程的影响
        4.2.2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气泡-曲面附着过程的影响
        4.2.3 表面活性剂类型对气泡-曲面附着过程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9)低温流体池沸腾实验及其迫流冷却系统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金属表面上低温流体液氮池沸腾换热特性研究现状
        1.2.1. 低温流体沸腾研究现状
        1.2.2. 多孔表面介质池沸腾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低温流体可视化研究概况
    1.4. CFD 研究及其理论模型
    1.5. 本文的工作
第二章 低温流体池沸腾传热实验系统
    2.1. 实验原理
    2.2. 实验系统简介
    2.3. 实验参数与数据采集
        2.3.1. 实验记录各项参数
        2.3.2. 池沸腾实验操作步骤
    2.4. 数据处理方法
    2.5. 实验系统误差分析
    2.6. 数据可重复性测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液氮在不同金属表面的沸腾换热结果分析
    3.1. 紫铜块导热过程分析
        3.1.1. 一维稳态导热问题的判定
        3.1.2. 不锈钢真空腔漏热量计算
    3.2. 低温流体液氮在不同金属表面池沸腾实验结果及分析
        3.2.1. 液氮在光滑铜表面与泡沫铜表面池沸腾实验结果
        3.2.2. 液氮池沸腾换热机理分析
        3.2.3. 影响沸腾换热的因素
    3.3. 低温流体液氮池沸腾过程中迟滞现象的研究
    3.4. 低温流体液氮池沸腾过程的可视化研究
        3.4.1. 自然对流向核态沸腾转化阶段
        3.4.2. 核态沸腾发展阶段Ⅰ(起始阶段,泡沫表面处于基础沸腾阶段)
        3.4.3. 核态沸腾发展阶段Ⅱ(光滑表面孤立气泡数量趋于饱和,泡沫表面逐渐向表面沸腾阶段转化)
        3.4.4. 核态沸腾发展阶段Ⅲ(光滑表面上方出现气柱,逐渐达到临界点,泡沫表面进入表面沸腾)
        3.4.5. 膜态沸腾阶段
        3.4.6. 降温过程
        3.4.7. 光滑铜表面和泡沫铜表面沸腾过程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使用低温迫流冷却的超导系统模拟分析
    4.1. 使用低温迫流冷却的超导波荡器系统简介
    4.2. 几何模型的建立和物性选取
        4.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4.2.2. 物性选取方式
    4.3. 物理模型选取及边界条件设定
        4.3.1. 辐射模型选取
        4.3.2. 定义边界条件
    4.4.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4.4.1. 初步估算温度分布趋势
        4.4.2. 50K 冷屏及束流板温度场
        4.4.3. 单开制冷机结果分析
        4.4.4. 束流板热负荷的计算结果
        4.4.5. 低温迫流与制冷机耦合冷却系统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内容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获奖情况

(10)砖筑艺术在现代建筑表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砖的简史
        1.1.2 国外研究背景
        1.1.3 国内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理论背景
        1.3.1 建构理论
        1.3.2 建筑现象学思想
        1.3.3 适宜技术理论
        1.3.4 绿色建筑思想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2章 砖材料的基本属性
    2.1 砖的物理特性
        2.1.1 砖的分类
        2.1.2 力学性能
        2.1.3 单元性与可塑性
    2.2 化学特性
    2.3 环境特性
    2.4 知觉特性
    2.5 小结
第3章 砖筑艺术在现代建筑表皮中的基本表现方法
    3.1 砖筑艺术表现力的本体要素
        3.1.1 尺度
        3.1.2 质感
        3.1.3 色彩
        3.1.4 砌筑建造方式
        3.1.5 光与影
    3.2 砖筑艺术的建构方法
        3.2.1 点形态的张力表达
        3.2.2 线性的层次表达
        3.2.3 面状的肌理表达
        3.2.4 体块的逻辑表达
    3.3 砖筑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3.3.1 细部表现
        3.3.2 结构表现
        3.3.3 材料语言表现
    3.4 小结
第4章 砖筑艺术在现代建筑表皮中的新应用
    4.1 砖筑艺术的新应用理念
        4.1.1 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4.1.2 与现代生产制作工艺的结合
        4.1.3 与现代材料的结合
    4.2 砖筑艺术新的肌理表现
        4.2.1 均质肌理表现
        4.2.2 非均质肌理表现
    4.3 案例分析
        4.3.1 列支敦斯议会
        4.3.2 南亚人权档案中心
        4.3.3 甘腾班酒厂
    4.4 小结
第5章 砖筑艺术的思考
    5.1 砖筑艺术的材料本质
    5.2 砖筑艺术的真实性
        5.2.1 材料的真实
        5.2.2 建构真实性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四、流动可视化的拍摄技艺(论文参考文献)

  • [1]坡面薄层水流水力特性试验分析[D]. 杨文红.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环路热虹吸管传热特性及两相流不稳定性研究[D]. 刘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0(08)
  • [3]微通道内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的两相流动与传热[D]. 姜睿.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4]引黄滴灌系统泥沙逐级调控机制及方法研究[D]. 冯吉.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5]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 ——以汉口原租界为例[D]. 陈立镜.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6]基于水敏性视角的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 卢扬煦. 重庆大学, 2016(03)
  • [7]不同喷雾压力下液滴流动的PIV实验研究[D]. 李永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8]浮选分离中气泡—曲面碰撞和附着过程的可视化研究[D]. 杨晶晶. 长安大学, 2014(02)
  • [9]低温流体池沸腾实验及其迫流冷却系统的模拟研究[D]. 程远.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6)
  • [10]砖筑艺术在现代建筑表皮中的应用研究[D]. 石灿. 湖南大学, 2012(07)

标签:;  ;  ;  ;  

流动可视化拍摄技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