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福州市内河现状分析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福州市内河现状分析中的应用

一、应用遥感技术对福州市内河现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魁[1](2021)在《河道钢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利闸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仅直接影响着防洪防涝的安全,而且与水力发电的发电效益有着极大的关系。在闸门使用过程中,如何获取以及使用水利相关信息,并且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冲突,合理进行闸门控制指挥决策有着重大意义。在确保没有洪涝灾害的前提下,进行水利枢纽的实时调度,获得最大的水利枢纽运行的综合效益,是目前水利枢纽闸门自动化系统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与此同时,闸门的安全运行更是保障这些任务能够稳固完成的基础。部分河道闸门存在运行时间过长的问题,且由于建造时间早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而且福州市河道水位较低且水质较差,没有相应的调度策略来解决该问题。因此,进行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闸门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的结论如下:1.闸门的静应力学分析及结构改进。通过建立闸门三维模型,对闸门在三种运行工况下的静应力进行分析。从模拟结果分析中可以得到,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钢闸门的面板、横梁及竖梁的强度满足规范规定要求。同时,由于工况三下闸门竖梁最大应力为143.4 MPa极为接近许用应力144 Mpa,因此对闸门进行结构改进。通过增加加强筋以及增加竖梁厚度两种方式进行闸门结构改进,分析发现通过加强筋进行结构改进时,闸门最大应力减小到125 MPa,虽然有所减小,但是减小幅度较小。通过增加闸门竖梁厚度可以较大幅度的减小闸门最大应力。当闸门竖梁厚度达到16 mm时,闸门最大应力为85.9 MPa,当闸门厚度达到20 mm时,闸门最大应力为71.6 MPa,符合强度需要。因此,最终推荐的闸门改进策略为闸门竖梁厚度增加到16 mm。2.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完成了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整体分析,根据闸门控制系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硬件选择并对其连接电路及控制流程进行研究。对于水位传感器、闸门开度传感器以及PLC型号进行选择,其中水位选择了YUNYI-806A1型高频雷达液位计进行测量,闸门开度选择ZKY-3型闸位测控仪进行检测,并且选择西门子公司生厂的S7系列中的S7-200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对闸门控制需求的分析,YUNYI-806A1型高频雷达液位计,ZKY-3型闸位测控仪及S7-200PLC可以实现闸门的自动化控制。3.闸门日常调度策略研究。为有效解决福州市内河水位较低及水质污染问题,针对福州市中心城区晋安河-光明港流域河网,通过Info Works ICM建立福州市一维水动力模型,通过对比9种不同的调度策略,选择了最优的调度策略。同时,建立水质模型,进行水环境调度模拟,以生化需氧量等级从Ⅳ类变为Ⅲ类的时长此作为目标函数之一进行调度策略的评价,最终给出了最优的闸门调度策略。4.基于PID的闸门控制方式研究。在确定了闸门的控制策略后,需要制定能够快速准确的实现闸门控制的方式。通过对PID控制原理分析,对于闸门开度控制确定采用增量式PID控制方式。同时通过仿真模拟确定了最终的PID控制参数,其控制参数为KP=0.01,KI=0.05,KD=0.015。最终对闸门启闭过程进行了分析。5.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控制策略测试。针对基于PID控制的闸门控制策略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闸门运行效率能有效提升30%~40%。针对上述研究中完成的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测试,证明了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调度策略进行测试,最终的结果表明调度策略可以保持河道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满足排洪防涝以及保持河道水位的需求。

陈为[2](2020)在《明清时期福州三山风景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三山”是福州自建城以来,一直与福州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三座山体:乌石山(今称“乌山”)、九仙山(今称“于山”)、越王山(今称“屏山”)的总称,三者是福州古城内体量最大的山体,也是福州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公共园林。在福州三山历史风貌区建设进入全新阶段,而相关的学术研究匮乏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填补福州人居环境历史研究中三山部分的研究空白,为三山历史风貌区建设提供史料和理论支撑。本文以明清时期的福州三山为研究对象,以明清福州府城及其所在的福州盆地为研究范围,从区域、城市、山体三个视角出发,以历代文献、历史图像为基础,结合现场调研、现代GIS技术和归纳分析方法展开研究如下:区域视角下,本文概述了福州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为下文研究提供了研究背景支撑。城市视角下,本文着眼于福州城市的山城关系,通过梳理水陆变迁中的福州城市发展史及三山在其中的历史沿革,结合对福州盆地“三个圈层、二分水系、一条主脉”山水格局的分析,论证了福州城立于三山之中这一选址的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明清福州府城与三山高度耦合的功能布置与空间结构。山体视角下,本文以明清府城与三山的耦合关系为突破口,从环境基底、构景要素、风景布局和风景营造四个层面论述了三山各自和整体的风景体系:分为山体—山麓—城市三层次的环境基底;包含自然风景点、人文风景点与院落的构景要素;在基底上分层组团式分布的要素,与横纵两条轴线共同构成的风景布局;以及前人因山借势的造景思路与多途径的风景营造手段。

胡珺[3](2020)在《旧改背景下福州北城区河流湿地修复规划设计研究 ——以洋下河为例》文中认为笔者运用功能湿地理论以洋下河为典型案例,研究解决福州北城区内河水体黑臭问题。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全部研究工作,引用资料均表明出处。内河水体黑臭治理一直是福州市北城区生态建设的焦点问题,许多专家学者研究这一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与对策,如驳岸整修、截污、清淤、引水冲灌等河道水体黑臭综合整治措施,却一直未能奏效,严重制约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本文认为,造成城市河道水体黑臭且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水体黑臭现象归因认知的偏差。一般研究认为水体黑臭主要是排污、淤泥、水动力不足造成,故提出截污、清淤、引水冲灌等措施。实践中这些措施效果不佳证明上述归因有误。根据功能湿地理论我们提出——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是河道在建设与整治过程中失去湿地生态属性,主要表现在城市河流整治普遍采取渠化模式。而截污、清淤、引水冲灌并不能修复渠化河道的湿地属性,故无法有效解决黑臭现象。所以,只有从整体上消除渠化,实现渠化河道再湿地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水黑臭问题。渠化不仅是城市河流断面的模式,也蕴含固有城市建设用地模式,建筑紧邻河道建造,因此就河道论消除渠化难以解决问题,必须把河道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考虑,才能实现渠化河道的再湿地化。旧城改造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旧城改造调整用地结构,使绿地与河流结合,把河流从建筑的夹缝中解放出来,形成功能湿地的优势格局。为渠化河道的再湿地化修复奠定基础。实现生态修复与旧城改造得双赢,体现了功能湿地理论的原则,拓展了功能湿地理论的应用。我们把这种通过旧城改造修复渠化河道湿地属性的思路简化称为“旧改修湿”模式。河流湿地修复应分级、分区、分期研究实施。河流是复杂的系统,除主干外还有支流,湿地修复研究在不同的尺度上的重点不同,应体现在分级上;河流往往流经城市不同区域,城市区位不同,建设开发强度不同,湿地修复的效果与力度不同,应体现在分区上;旧城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应体现在分期上。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扩大生态河段比例,最终不但实现改善城市水环境的目的,还促进了城市园林化,景观化发展。研究内容与结论:(1)调研福州北城区内河现状及以往治理经验,立足功能湿地理论分析研究得出,造成水体黑臭的根本原因是渠化治理模式导致河道失去湿地生态属性;截污、清淤及冲灌等措施消除黑臭水体效果不佳是因为这些措施无助于修复渠化河道湿地属性。(2)选取洋下河所在集水区作为典型案例展开研究。通过ArcGIS软件分析集水区径流汇水,结合现存湿地,建构拟修复湿地网络。(3)将集水区细化为集水单元,以集水单元范围作为旧城改造规划范围,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得到高开发强度、中开发强度、低开发强度三种类型旧改规划区域,并制定各类型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目标。(4)在集水区湿地网络建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开发强度旧改区特点,根据功能湿地理论进行用地结构调整,并提出再湿地化的具体改造方法;分别总结各类型旧改区渠化河道“旧改修湿”模式。(5)将分类研究进行整合,得到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洋下河集水区规划方案,与原方案进行对比,间接验证功能湿地理念介入内河水质治理的有效性。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总结旧城改造背景下河流湿地修复方法。本文的成果为解决福州北城区内河水体黑臭顽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以及相应的解决思路、策略和模式,具有设计理论创新与指导实践的双重意义。不仅拓展了功能湿地理论,也丰富了旧城改造理论。此外对于所有拥有内河的城市规划也有借鉴参照价值。本文不足在于精力时间所限,研究深度精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设计理论成果还未能用于工程实践得到直接验证,只能通过相关案例对照分析间接验证。

陈燕红[4](2020)在《福州市城市绿色空间时空演化的温度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区的热岛现象层出不穷,极端高温事件频发,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绿色空间作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生力军”,在维系城市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所产生的降温效应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福州市位于海峡西岸,近年来城市绿色空间呈退化态势,城市热岛现象加重,在全国处于高温城市之列。为改善福州城市热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迫切需要开展福州市城市绿色空间时空演化的温度效应研究。本研究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景观格局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福州主城区近23年来绿色空间的演化及其与地表温度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对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的地表温度效应进行深入研讨,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绿色空间存量调控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运用热红外遥感分析技术,对福州主城区地表温度进行反演,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总结特征和规律。(1)1993-2016年,福州城市下垫面地表温度时空动态变化显着,分布与延展基本上与城市建成区的轮廓一致,整体呈冷岛向热岛扩张的趋势,城市热岛现象严重。冷岛区面积从1993年的198.52 km2下降到2016年的132.41 km2,面积减少66.11km2,减幅为33.30%。热岛区面积则从1993年的23.53 km2显着增加至2016年的61.32 km2,面积增加37.79 km2,增幅为160.60%,其中低温区和次低温区分别向热岛区贡献了5.16 km2和29.00 km2。(2)福州主城区内下垫面地表温度变化呈峰谷交相出现,且表现出显着的“陡崖”和“峭壁”特征。峰值对应的用地类型主要是非绿色空间,绿色空间内部的地表温度虽多处于波谷位置,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冷岛区与绿色空间的分布关系密切,其中与水体和湿地的分布更为一致。2、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福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1)由于人类活动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福州主城区绿色空间破碎化程度增加,土地利用/覆盖朝着相对不均匀方向发展。研究区绿色空间面积从1993年的157.60km2缩减为2016年的88.56 km2,面积减少69.04 km2,减幅为43.81%。其中,农田的演化数量最大,其次是林/草地和水体,最后是湿地;演化比例表现为湿地(62.96%)>林/草地(59.60%)>农田(38.67%)>水体(33.84%)。(2)1993-2016年,研究区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按面积大小依次排序为:绿色空间损失区(80.50 km2)>绿色空间不变区(56.00 km2)>绿色空间交换区(21.10km2)>绿色空间扩张区(11.46 km2)。绿色空间损失区与扩张区面积差值为69.0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79%,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系数(Green Space Evolution Process Index,GEPX)高达7.02。表明对绿色空间的利用与修复方式和程度的差异,使绿色空间损失区面积大于扩张区。(3)研究区各时段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以边缘式为主,其次为飞地式,最后是填充式。23年间,距离城市中心3-6 km范围以内的地区是绿色空间面积缩减变化最为显着的区域。因此,未来应注重防止3-6 km范围内城市绿色空间面积的退化。(4)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客观上刺激了对更多土地资源的需求,引发了建设用地的扩张,加速了城市绿色空间的缩减。此外,宏观决策规划对福州城市绿色空间分布造成影响。3、定性与定量结合,探讨城市绿色空间的演化对福州主城区地表产生的温度效应差异。(1)不同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引起的降温效应不同,表现为:绿色空间>非绿色空间,以及水体>湿地>林/草地>农田。根据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拟合了1993年、2000年、2008年和2016年绿色空间的降温强度与绿色空间斑块面积的降温效率曲线,并统计得到各年份城市绿色空间发挥最优降温效率的阈值面积分别为0.050 km2、0.055 km2、0.050 km2和0.055 km2,对应的降温强度分别为1.84℃、1.83℃、1.89℃和1.82℃。(2)不同的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引起的降温效应不同,依次排序为:绿色空间扩张区>绿色空间不变区>绿色空间交换区>绿色空间损失区。其中,绿色空间损失区引起的平均地表温差约为+7.0℃,表现为升温作用;而绿色空间扩张区带来的平均地表温差约为-5.0℃,表现为降温作用,二者产生的平均升降温作用不同。通过构建绿色空间演化过程-温度效应指数的回归分析模型发现,当对绿色空间的利用低于0.04 km2时,可通过补充相同面积大小的绿色空间以抵消绿色空间损失产生的升温效应。(3)不同的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对城市地表升温的贡献不同,具体表现为:边缘式演化模式>飞地式演化模式>填充式演化模式。各时期的边缘式和飞地式演化引起的地表温度变化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距研究区中心4-7 km的晋安区和仓山区。(4)基于温度植被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Index,TVX)空间像元变化轨迹,分析了城市绿色空间的演变趋势及其地表温度响应。城市绿色空间的减少必然导致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减少,进而对城市的增温产生正效应。水体植被覆盖度的变化量分别是湿地、林/草地和农田的60%、13.33%和14.29%,但其引起的温度变化量却分别是三者的0.94倍、1.15倍和1.25倍。绿色空间不变区、交换区和损失区的演化方向一致,像点均由高植被覆盖、低温度,向低植被覆盖、高温度方向发展;而绿色空间扩张区的演化方向则与其他三种演化过程相反。4、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探究城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对地表温度变化的影响。(1)类型水平上:水体、林/草地和农田三种绿色空间的景观面积越大,景观破碎化程度越小,景观形状越复杂,平均地表温度越低,缓解热岛效应的效果越好。(2)景观水平上:平均地表温度与斑块密度指数PD、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呈显着负相关,与蔓延度指数CONTAG和聚合度指数AI呈显着正相关。丰富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多样化的绿色空间,并结合较低的聚合度,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5、通过构建城市绿色空间存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估绿色空间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存量状态,提出城市绿色空间存量调控规则体系。(1)1993-2016年,从同步性特征来看,地区差异较大,指数有升有降。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绿色空间存量状态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性,鼓楼区和台江区表现为城市化超前于绿色空间存量,仓山区和晋安区则表现出相反的情况。同步指数总体表现为:晋安区>仓山区>台江区>鼓楼区。(2)城市绿色空间存量同步性指数高时,其对应的地表温度普遍较低,反之亦然;城市绿色空间存量同步性指数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地表温度的高低。研究结果能为中国不同城市化发展地区的绿色空间存量调控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本研究以福州主城区为对象,基于遥感技术,以温度植被指数(TVX)为辅助,综合运用地统计分析和景观分析方法,从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的过程、类型、模式和景观格局变化方面,探明了其与地表温度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城市绿色空间存量状态的评价方法与存量调控规则体系。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价值,有效应对城市热岛效应,亦能为可持续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应用价值。

童明浩[5](2020)在《近20年福州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绿地的空间形态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城市绿地的空间形态变化可为城市在发展进程中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化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创建舒适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等提供科学参考。论文以福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通过对1999-2018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的处理,获取了研究区5个时间节点的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专题信息;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扩展指数对研究区城市绿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对研究区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的特征、演变过程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8年,研究区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变化明显,土地覆被变化剧烈。城市绿地的面积从552.065km2增加至681.362 km2,增加了129.297km2。城市绿地土地利用类型的增长来源主要是耕地和建设用地。由于环城绿带的建设和地形优势,研究区城市绿地的空间形态在景观上表现为聚集度提高,但是在空间上的向心聚集度下降。城市绿地的空间方向上的扩展主要在西北、东南、正南三个方向上。在此基础上,论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1)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因素的影响,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区域自然植被保存较完善,是主要的城市绿地布局区域;(2)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人口变化、投资与消费增长,导致城市扩张,城市绿地的建设需求提高,城市绿地的建设得到快速推进;(3)政府的城市规划政策对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影响显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森林培育等提高了城市绿地的空间比重,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优化了城市绿地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

许志诚[6](2019)在《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及绿地海绵设计 ——以福州东西河片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地表的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河流网络的破坏、城市内湖泊的消失、雨水管网的设计标准较低等问题导致了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内涝灾害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障碍因子。由于城市内涝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自然地理、遥感、城市水利、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内涝展开了研究,其包括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雨水管网系统评估、规划与政策的制定、城市化分析、暴雨模型分析、海绵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城市水系统、城市绿地定量分析等。风景园林领域也提出了对海绵城市的思考,但目前的研究仅从宏观角度提出指导概念与准则,可实践性、落地性较弱;或从微观的角度提出老旧绿地的海绵改造,涉及的尺度较小,中间缺少了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城市绿地系统的专项规划和衔接。因此本文选取福州东西河片区,从两个主要问题出发,分别是雨洪敏感性分析——明确场地内涝风险程度和城市绿地系统海绵专项规划方法思考——明确场地的海绵化定位与定量,研究中观层面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方法,并将其与宏观层面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及微观层面的绿地海绵设计进行相互衔接。

张九香,王选仓,侯仰慕,蔡力[7](2018)在《城市化进展对福州内涝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福州治涝的三个阶段入手,分析快速城市化条件下内涝的形成机理、治理措施和效果,提出新形势下治涝理念,应该是采取排、渗、蓄相结合的长效措施解决问题,扩大城市透水表面比例,维持水文循环平衡,达到海绵城市新模式。

徐瑶璐[8](2016)在《基于热岛效应的福州市主城区通风格局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快速城市化进程总是伴随着大量问题的出现,城市人口和建筑密度的迅速增大,夏季酷热,城市通风状况不佳都影响着人居环境质量。福州市作为河口盆地,四面环山,地形闭塞,静风频发。论文研究分析福州市城市热岛效应,探索缓解热岛效应的通风格局规划策略。以Landsat 8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福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影像的热红外波段反演地表温度,获得福州市主城区的城市热环境分布格局,结合实地调研对热岛效应的现象与成因进行分析。其次利用遥感影像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分析了土地利用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将研究区城市热岛强度、城市热环境空间分布与研究区地理环境、风速等气象参数相结合进行分析,依据福州市水系、内河网络等已有的城市形态寻找潜在的通风格局,提出福州市主城区通风格局规划策略,研究结果如下:(1)以2015年09月27日的Landsat 8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使用辐射传输方程法进行地表温度的反演,结果表明:福州市主城区的地表平均温度为34.60℃,温度范围为25.17℃~49.09℃。(2)基于稳健统计的标准差分类法对研究区温度影像结果图进行7个温度等级划分,根据公式T=A±x*sd,T为温度阈值,A为福州市主城区地表平均温度,sd是福州市主城区表温度方差,x是表示方差的倍数(取值为0.5、1.5、2.5)。结果表明:强冷岛效应区(25.17℃~25.57℃)、中冷岛效应区(25.58℃~29.19℃)、弱冷岛效应区(29.20℃~32.80℃)、无明显效应区(32.81℃~36.42℃)、弱热岛效应区(36.43℃~40.03℃)、中热岛效应区(40.03℃~43.65℃)、强热岛效应区(43.65℃~49.09℃)。(3)根据中国土地资源分类系统标准,结合福州市实际土地利用情况与遥感影像的可分性,使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将福州市主城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成草地、水体、道路、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林地、耕地七类,使用误差矩阵进行精度分析,结果显示:遥感影像图总体分类精度为93.17%,Kappa系数为0.89,土地利用分类满足研究需要。各地类面积分布情况:建设用地>林地>水体>道路>未利用地>耕地>草地。其中建设用地为111.87ki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3.46%,道路为28.7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17%,以研究区内闽江流域、内河流域、湖泊、水库为主的城市水体为32.14kim2,占总面积的12.48%。林地面积为36.86km2,占总面积的14.32%。未利用地占7.82%。(4)通过土地利用格局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分析可知,七种类型的地表平均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建设用地>道路>未利用地>草地>耕地>林地>水体。其中建设用地与道路,是城市地表温度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裸地为主的未利用地的地表温度次之,草地、耕地的无明显热岛效应但温度跨度较大。水体地表平均温度最低且与其他用地类型的平均温度差距最大。通过Arcgis10.2中的面积统计显示:水体为中冷岛效应区的最大组成部分,占88.51%;其中闽江、乌龙江流域占83.32%,地表平均温度为27.63℃,大面积水体降温效果显着。光明港与其他湖体、水库占5.19%。林地占中冷岛效应区的9%。城市热岛空间分布与城市建设用地分布格局较为一致,局部呈现差异,地表温度分布总体表现出与土地利用格局显着相关。(5)在对已有的城市形态通风道分析和潜在通风格局挖掘的基础上,遵循统筹规划相互连通、主导风向与局地环流相结合、环境优先、规避污染和冷岛效应等原则,按照通风口、降温节点、通风道的建设模式,对福州市主城区进行通风格局策略研究。规划策略如下:选择闽江河谷东南部为福州市主城区的通风口,引导主导风向东南风进入闽江盆地;选取位于强冷岛效应区中的河流和山体作为福州市主城区内一级降温节点,将具有景观效应及调节微气候能力的城市冷源作为二级降温节点;将通风道划分为两级,以闽江、乌龙江为一级通风道,选择河道较宽,河流两岸绿化带完整且维护较好的40条河流作为二级通风道,将市内的线状冷岛空间相连接,串联降温节点,发挥良好的整体通风降温效果。为避免工业生产影响周边空气质量甚至区域风环境,对12条流经工业区的河流沿岸绿带进行严格整治。

蔡芫镔[9](2014)在《城市化进程中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特性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全球性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危机,城市化进程中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显得异常脆弱。但是在中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安全和保护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城市内的天然湿地,闽江河口湿地正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巨大胁迫,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等因素,使湿地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湿地功能日趋退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减小。迫切需要对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及驱动机制作出科学的研究和定量评估,以期发现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加强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安全方面的建设。本文以城市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模型分析等方法,对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地表温度变化、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以及水动力—水质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近20年来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时空动态演变机理,提出建立基于生态管理和生态保育的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共轭生态调控策略体系。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认识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充分掌握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时空演变规律,有效防止城市湿地面积和系统功能退化,逐步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建设,为闽江河口湿地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借鉴。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l、系统研究了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基于TM/ETM+卫星遥感影像和历史统计数据,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分析了1989-2009年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与驱动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9年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显着增加,从151.16km2增加到383.76km2,增加了1.5倍。在2009年新增的建设用地中,大约64.25%来自于耕地、林地、水体、湿地和裸地,比例分别为29.47%、25.78%、3.73%、4.61%和0.66%。在耕地面积显着减少的同时,非农人口的比例上升了23.6%。此外,建设用地的扩张在空间上表现出“东扩、南进、西拓”的态势。快速的城市化同时给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随之产生了耕地、湿地面积减少等环境退化现象,使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遭受损害。而研究区建设用地的增长同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因素高度相关,说明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巨大驱动影响。2、综合分析了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地温时空动态变化运用热红外遥感分析技术,对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分级后发现,1994-2009年,区域内29℃以上的高温区不断增多、聚集,高温区增加的部分主要分布在城市用地的新扩展区内,且表现为以闽江为轴,沿闽江两岸密集分布。温度分布与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高度相关。高温地带的拓展趋势与福州城市发展的主体方向基本吻合。对闽江河口湿地内部样点进行随机抽样统计后发现,湿地温度变化幅度正逐步加大,温度反差越发明显。而积越大的湿地,地表温度波动越小,温度条件越稳定;而积越小的湿地,地表温度的波动越剧烈。湿地总面积与其低温区面积显着相关,大而积湿地对于缓解区域温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湿地平均地表温度与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扩张是导致湿地地表温度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3、科学评价了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其变化运用生态学的方法综合评价并量化了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揭示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受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的时空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总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从1989年的43.32亿元下降到2009年的36.97亿元,这主要归因于湿地而积的减少(下降74.2%)和耕地而积的减少(下降55.3%)。林地、水体和湿地提供了最为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三者之和约占区域内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90%。基于长时间序列的TM/ETM+卫星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和历史统计数据,对1989年到2009年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计算,分析发现,沿闽江两岸城市区的快速扩张导致了土地利用的剧烈变化,进而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急剧下降。同时,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同地类特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对建成区内湿地和农田实施保护,已经成为现阶段当地政府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研究还表明,耕地和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当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存在着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此外,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尽可能利用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城市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严格控制城市发展对湿地和耕地的入侵和占用。4、耦合模拟了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水动力一水质变化以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水环境保护为目标,基于EFDC与WASP耦合模型,对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感潮河段进行时空概化,构建了以潮汐水位变化和溶解氧平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感潮河段水动力一水质模型。同时对模型参数选取和率定验证进行研究,通过人工试错法确定了合适的模型参数。随后采用独立于率定参数的数据对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运用图形表示法和相对误差法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建立的耦合模型可适用于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动力—水质模拟工作。模拟过程设计了3个场景,分析污染源对水源地的影响。在场景1的基础情景中,重点分析研究区的水环境现状。通过模拟分析发现,沿闽江流向观察,河道受潮汐影响逐渐增大,呈现出潮差增大、水位均值降低的变化规律;河道水质状况整体优于III类水平,鳌峰洲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水质水平部分时刻出现超标;光明港为区域内主要的污染源,在其入江口,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均超IV类水体标准,为V类水,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应将其作为重点减排对象开展治理。在情景2中,设定对主要污染源——光明港采取减排50%的措施后,高锰酸盐指数明显降低,不再成为水源地的超标因子,污染源减排对水质改善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情景3中,上游突发污染事件后,临近的水源地受到长达34小时的影响,两度出现超标,污染物的迁移过程表现出扩散条件不佳的特点。5、创新提出了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共轭生态调控策略体系针对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的现实问题,结合环保工作实际,提出建立共轭生态调控策略体系,内容包括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生态指标与环境红线、生态容量与价值总量、现状保护与预警保育、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等调控策略。共轭生态调控策略体系是做好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途径和重要保证,也为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崭新思路和有益借鉴。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内容上,不同于以往研究中主要关注城市化进程中湿地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功能效益、景观格局变化等方而的内容,而是将研究重点拓展到对生态系统的时空动态演变特性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和探讨,并以具有典型性的闽江河口湿地为研究案例;技术方法上,基于RS、GIS和模型模拟等定量分析技术,对城市化进程中,湿地生态系统特性进行定量化耦合评价;通过复杂的模型参数率定,构建了适用于河口城市地区使用的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并成功进行了情景模拟应用;最终提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共轭生态调控策略体系。

李帅杰[10](2013)在《城市洪水风险管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文中认为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洪涝灾害系统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到防灾力均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城市防洪治涝和减灾体系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压力与挑战。为了科学应对与缓解当前日益加剧的城市型水灾害问题,加大洪水风险管理战略的推进力度势在必行。同时,随着基于水力学原理的洪水模拟技术不断发展,其日益增强的预测分析功能为辅助城市洪水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成为提升城市防洪决策科学化水平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新途径。本文基于国内外洪水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将洪水风险管理策略划分为针对洪水危险性的调控性策略、针对人类对洪水自适应能力的适应性策略和应急性策略。为了在城市防洪治涝中推进洪水风险管理的三大策略,研究工作以福州市为例建立了城市洪涝仿真模型,针对洪水风险管理的分类措施进行了信息需求分析,据此为应用洪水仿真模拟系统开展城市洪涝风险分析与评估择定计算方案与计算条件,从而显着提高了城市洪水风险仿真技术的实用化水平。通过将洪水风险分析实用技术与典型城市改进洪水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研究探讨了与城市发展新形势相适宜的洪涝风险处置措施和减灾对策,为我国城市开展洪水风险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样板。主要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国内外在雨洪产汇流基础理论与计算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应用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提出的SCS模型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开发的城市洪涝模拟技术为福州市建立了精细的城市雨洪仿真模型,并利用福州市2005、2006年相继遭受龙王、碧利斯台风暴雨袭击时的雨洪实测资料对仿真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分别按照最可能与最不利原则制定福州市暴雨与外江洪水的组合方案,应用建立的雨洪仿真模型对各方案设计洪水情景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计算出洪水在城区演进过程中各水力学要素值(包括淹没水深、洪水流速、淹没历时等)的详细变化情况,同时亦有良好的运算稳定性。基于实际资料与合理假定,文中对5个不同年份(1989,1994,2001,2006和2010)福州市的防洪排涝标准、地面高程、河网水系等信息做了还原处理,据此建立了福州市各时期的雨洪仿真模型,对城市化进程中福州市洪水特性的演变规律作定量化研究。计算表明:随城市化发展,相同暴雨与洪水组合情景在福州市造成的总受淹面积呈增大趋势,不同等级水深淹没面积的平均变化率与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平均变化率呈正相关关系。(2)针对我国对洪水风险图的多元化需求,本文从不同服务目的(包括加强洪水管理、辅助防汛指挥、规范人类行为、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出发对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进行研究。提出了洪水风险图分层编制技术,将洪水风险图划分为实际洪水淹没图、洪水风险预测图和水灾风险评价信息等3个层次,并根据分层设计原则对编制不同类型洪水风险图所需的既往洪水信息、洪水风险预测信息、水灾风险评价信息做了详细论述。提出将洪涝仿真模拟技术应用于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之中,针对洪水风险图的应用目的合理选定计算模型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与运行控制方式等,经模拟计算获取编制洪水风险图所需的洪水风险信息。文中以福州市制定排涝工程规划为例对洪水风险图编制作实例研究,针对不同的暴雨与外江洪水组合方案,应用福州市雨洪仿真模型分析了福州市在现状排涝工程条件下和2020年规划排涝工程条件下可能形成的洪水风险,根据洪水风险分析成果编制了现状与规划排涝工程下福州市洪水风险图,并据此对规划排涝工程运用前后的减灾效益做了对比分析。(3)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对水灾的脆弱性日益显现,为有效提高城市预防与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本文对洪水管理应急性策略在城市的实施进行研究。研究以编制城市防洪应急预案为主要内容,将城市洪涝仿真技术应用于城市防洪预警体系和应急响应体制建设之中,以求借助于精确的洪水风险分析手段提高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文中结合国内外在城市防洪预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福州市提出了全城戒备预警和城区积水空间洪水预警的建议启动标准,分别按照最可能与最不利原则制定福州市暴雨与外江洪水的组合方案,应用福州市雨洪仿真模型对福州市在各方案下可能形成的洪水风险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各设定情景洪水风险的模拟结果开展防洪预警和应急响应研究工作,并为各方案布置合理的防洪应急处置措施。(4)以福州市防洪减灾对策研究为例,对雨洪利用和内涝积滞水调控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合我国《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研究了适宜于福州市的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借助于洪涝仿真模拟技术对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应用福州市雨洪仿真技术对琴亭湖的调蓄能力、水库调度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模拟分析与评价。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城市制定减灾对策提供定量化的技术支持。

二、应用遥感技术对福州市内河现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遥感技术对福州市内河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河道钢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闸门调度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PID控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平面钢闸门静应力分析
    2.1 闸门工程概况
    2.2 建模方法
    2.3 有限元模型
    2.4 材料属性
    2.5 计算工况分析
    2.6 计算结果校核
    2.7 闸门改进策略与仿真研究
        2.7.1 闸门结构改进
        2.7.2 计算结果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闸门自动化控制装置硬件系统设计
    3.1 整体策略设计
    3.2 PLC的选型
        3.2.1 PLC介绍
        3.2.2 PLC的选取
    3.3 水位及闸门开度测量装置
        3.3.1 水位传感器的选择
        3.3.2 闸门开度仪的选择
    3.4 闸门控制硬件电路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闸门日常调度策略研究
    4.1 研究概况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调度目标
    4.2 模型原理与模型建立
        4.2.1 模型原理介绍
        4.2.2 河网概化
        4.2.3 边界条件
        4.2.4 模型建立
        4.2.5 模型验证
    4.3 闸泵控制策略设置
    4.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日常调度
        4.4.2 水环境调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PID控制策略的闸门控制方式研究
    5.1 PID控制原理
    5.2 实现PID控制的方法
    5.3 闸门控制中数字PID的应用
        5.3.1 PID在闸门中的应用原理
        5.3.2 PID算法的改进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5.5 闸门启闭过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闸门控制策略测试
    6.1 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测试
        6.1.1 控制系统安全性能测试
        6.1.2 基于PID控制的闸门开启时间测试
    6.2 闸门调度策略结果测试
        6.2.1 输入条件
        6.2.2 模型输出
        6.2.3 测试结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明清时期福州三山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2.3 概念辨析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中国古代公共园林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古代城市山水格局的相关研究
        1.3.3 福州古代人居环境历史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区域视角下福州盆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2.1 福州自然地理环境
        2.1.1 自然地理区位
        2.1.2 自然环境
    2.2 福州人文社会环境
        2.2.1 政治区位
        2.2.2 社会经济
        2.2.3 地域文化
    2.3 小结
3 城市视角下福州古城的山城关系
    3.1 福州城市历史与海退陆进
        3.1.1 城市历史概述
        3.1.2 水陆变迁中的城市发展与三山
    3.2 福州城市选址落位与区域山水形势的契合
        3.2.1 风水格局
        3.2.2 自然演化
        3.2.3 自然演化与风水格局的关系
        3.2.4 三山在区域山形水势中的定位
    3.3 福州城市空间布局与三山的耦合
        3.3.1 布局形成的影响因素
        3.3.2 功能布置
        3.3.3 空间结构
    3.4 小结
4 山体视角下明清时期福州三山的风景体系
    4.1 三山风景体系的定义与具体构成
        4.1.1 详细定义
        4.1.2 具体构成
    4.2 三山各自的风景体系
        4.2.1 乌石山
        4.2.2 九仙山
        4.2.3 越王山
    4.3 三山整体的风景体系
        4.3.1 环境基底
        4.3.2 构景要素
        4.3.3 风景布局
        4.3.4 风景营造
    4.4 小结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1.1 明清福州府城的山城关系
        5.1.2 明清时期福州三山的风景体系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明清福州府城古代、近代地图
附录B 三山区域地质照片
附录C 三山区域现状高程
附录D 三山区域构景要素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旧改背景下福州北城区河流湿地修复规划设计研究 ——以洋下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选题来源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动态
        1.3.1 城市河流生态治理的相关研究
        1.3.2 福州水环境相关研究
    1.4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1.4.1 论文特色
        1.4.2 论文创新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功能湿地理论视角研究福州北城区内河水体黑臭
    2.1 福州北城区内河现状
        2.1.1 内河形态现状
        2.1.2 内河功能现状
        2.1.3 内河水质现状
        2.1.4 内河水质治理经验
    2.2 福州市北城区旧城改造现状
        2.2.1 旧城改造的类型
        2.2.2 旧城改造进程
    2.3 功能湿地理论与实践启示
        2.3.1 基本理论与原则
        2.3.2 操作模式与方法
        2.3.3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案例的意义
    2.4 福州北城区内河水体黑臭的解决思路与对策
        2.4.1 内河黑臭问题分析
        2.4.2 内河黑臭问题的解决思路
        2.4.3 内河黑臭问题的解决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洋下河集水区湿地网络修复及旧改区分类
    3.1 研究案例的选取与典型性说明
        3.1.1 研究案例的选取
        3.1.2 案例典型性说明
    3.2 洋下河集水区湿地网络修复
        3.2.1 区域现存湿地脉络分析
        3.2.2 Arch GIS径流汇水分析
        3.2.3 湿地网络修复方案
    3.3 基于集水单元开发强度的旧改区分类
        3.3.1 集水单元开发强度计算
        3.3.2 基于开发强度的集水单元分类
        3.3.3 以集水单元边界为旧改区规划范围
        3.3.4 各类型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目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
    4.1 调整规划结构
        4.1.1 功能规划分析
        4.1.2 线形廊道为生态主轴
        4.1.3 确保内外生态结构生境连续
    4.2 结合城市功能
        4.2.1 结合城市交通功能
        4.2.2 结合城市居住功能
    4.3 重塑湿地形态
        4.3.1 硬质驳岸软化
        4.3.2 湿地空间局部扩大
        4.3.3 建设低流量通道
    4.4 高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模式
第5章 中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
    5.1 调整规划结构
        5.1.1 功能规划分析
        5.1.2 线形廊道与节点组成生态主轴
        5.1.3 增加节点连接内外生态结构
    5.2 结合城市功能
        5.2.1 结合城市交通功能
        5.2.2 结合城市公共功能
        5.2.3 结合城市居住功能
    5.3 重塑湿地形态
        5.3.1 复式廊道断面
        5.3.2 延长过滤长度
        5.3.3 构建湿地岛屿
    5.4 中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模式
第6章 低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
    6.1 规划结构调整
        6.1.1 功能规划分析
        6.1.2 带形廊道与节点组成生态主轴
        6.1.3 内外生态结构相互渗透
    6.2 结合城市功能
        6.2.1 结合城市交通功能
        6.2.2 结合生态景观功能
    6.3 重塑湿地形态
        6.3.1 扩大洪泛平原
        6.3.2 创建河流分支
        6.3.3 营造生境栖息地
    6.4 低开发强度旧改区域河流湿地修复模式
第7章 方案对比与总结
    7.1 方案对比
    7.2 旧城改造背景下河流湿地修复方法总结
        7.2.1 宏观以城市湿地网络为切入点
        7.2.2 中观以模块化的方式组成系统
        7.2.3 微观保证河流湿地景观的多样性
    7.3 研究不足之处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福州市城市绿色空间时空演化的温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热环境问题逐年增多
        1.1.2 应对热岛效应研究成为热点
        1.1.3 绿色空间存量调控策略应运而生
        1.1.4 多源遥感技术广泛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绿色空间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1.2.2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1.2.3 城市绿色空间温度效应研究进展
        1.2.4 城市土地存量调控研究进展
        1.2.5 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趋势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域位置与研究范围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1.4 城市化进程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预处理
        2.2.2 地表温度反演
        2.2.3 遥感影像分类
第三章 城市地表温度时空分布格局研究
    3.1 地表温度的标准化分级
    3.2 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3.2.1 时间尺度
        3.2.2 空间尺度
    3.3 地表温度与下垫面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
        3.3.1 剖面线温度变化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
        3.3.2 冷/热岛演化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绿色空间时空动态演化特征研究
    4.1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类型特征
        4.1.1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类型的总体特征
        4.1.2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
        4.1.3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类型的景观格局演化特征
    4.2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特征
        4.2.1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定义
        4.2.2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总体特征
        4.2.3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动态变化特征
    4.3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特征
        4.3.1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的定义
        4.3.2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信息提取
        4.3.3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的总体特征
    4.4 城市绿色空间时空动态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城市人口激增的影响
        4.4.2 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4.4.3 城市发展规划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的温度效应研究
    5.1 不同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类型的温度效应差异
        5.1.1 城市绿色空间的温度响应
        5.1.2 城市绿色空间温度效应的类型
        5.1.3 城市绿色空间的温度效应分析
        5.1.4 基于TVX的空间评价
    5.2 不同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温度效应差异
        5.2.1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温度响应
        5.2.2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温度效应的类型
        5.2.3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温度效应分析
        5.2.4 基于TVX的空间评价
    5.3 不同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的温度效应差异
        5.3.1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的温度响应
        5.3.2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温度效应的类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景观指数的城市绿色空间温度效应分析
    6.1 景观格局指数的确定
        6.1.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6.1.2 样方的创建与数据的获取
    6.2 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关系
    6.3 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指数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6.4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指数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绿色空间存量评价及调控对策
    7.1 城市绿色空间存量调控机理
    7.2 城市绿色空间存量评价
        7.2.1 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
        7.2.2 指标的量化处理
        7.2.3 指标模型的建构
        7.2.4 判别模型确定
        7.2.5 结果与分析
    7.3 城市绿色空间存量调控关键问题
    7.4 城市绿色空间存量调控策略模式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近20年福州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2.1 城市绿地的定义
        2.1.1 国内外城市绿地定义
        2.1.2 本文城市绿地定义
    2.2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的定义
        2.2.1 国内外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定义
        2.2.2 本文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定义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范围
        3.1.2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3.1.3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第四章 研究区城市绿地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地利用分析方法
        4.1.2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4.1.3 空间分析方法
    4.2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城市绿地时空演变
        4.2.1 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
        4.2.2 城市绿地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
    4.3 研究区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4.3.1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4.3.2 景观格局分析
    4.4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
        4.4.1 分形维数分析
        4.4.2 空间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5.1 自然地理环境
        5.1.1 研究区地形概况
        5.1.2 地形因素分析
    5.2 社会经济发展
        5.2.1 产业结构
        5.2.2 人口
        5.2.3 投资与消费
    5.3 政府城市规划政策
    5.4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与特色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及绿地海绵设计 ——以福州东西河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1.4.1 历史文献统计法
        1.4.2 数据模型模拟法
        1.4.3 指标分析评估法
    1.5 研究方法与原理
        1.5.1 内涝风险分析方法
        1.5.2 ENVI遥感图像处理方法
    1.6 创新点
    1.7 技术路线
2 现状分析——福州市内涝问题探究
    2.1 研究区概况
    2.2 福州市中心城区内涝问题分析
    2.3 研究数据及处理
        2.3.1 中心城区雨水系统分区图
        2.3.2 土地利用情况分析
        2.3.3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指标确定
        2.3.4 城市内涝点分布数据
    2.4 研究技术路线
3 模型构建——福州中心城区内涝灾害评估模型构建
    3.1 相关文献综述
    3.2 模型框架构建及指标的确定
    3.3 数据的处理
        3.3.1 土地利用类型
        3.3.2 城市绿地景观生态格局
        3.3.3 城市地表起伏度
        3.3.4 城市地表粗糙度
        3.3.5 城市植被覆盖
        3.3.6 城市不透水面率
    3.4 处理结论
    3.5 讨论与整理(与实际内涝点的对比分析)
4 基于城市内涝体系下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4.1 相关概念解读
        4.1.1 海绵城市
        4.1.2 低影响开发
    4.2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绿地系统研究综述
    4.3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步骤
        4.3.1 宏观区域尺度:城市海绵总体规划
        4.3.2 中观片区尺度:区域控制性海绵详细规划
        4.3.3 微观场地尺度设计
    4.4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4.4.1 大排水系统:区域城市尺度下的策略
        4.4.2 小流域系统:城市雨洪管理
        4.4.3 微排水系统:海绵设计
5 案例分析——海绵城市构建,解决内涝问题
    5.1 哥本哈根暴雨准则——基于蓝绿干预的规划设计策略
        5.1.1 背景概况
        5.1.2 解决措施
        5.1.3 分析总结
    5.2 洛杉矶河流雨水绿道暴雨系统(GRASS)
        5.2.1 背景概况
        5.2.2 解决措施
        5.2.3 分析总结
    5.3 波特兰:可持续的雨水管理计划,分散式雨水管理的公共活动
        5.3.1 背景概况
        5.3.2 解决措施
        5.3.3 分析总结
    5.4 荷兰鹿特丹综合水管理计划
        5.4.1 背景概况
        5.4.2 解决措施
        5.4.3 分析总结
    5.5 罗兹:蓝绿网络
    5.6 纽约BIG U
        5.6.1 背景概况
        5.6.2 解决措施
        5.6.3 分析总结
    5.7 规划设计方法的总结
        5.7.1 完善的调查评估方法
        5.7.2 合理的城市网络构建
        5.7.3 科学的规划分区定位
        5.7.4 生态的雨水花园设计
6 解决问题——以东西河片区为例
    6.1 项目背景分析
        6.1.1 区位分析
        6.1.2 地形地貌
        6.1.3 气候气象
        6.1.4 城市发展现状
        6.1.5 城市主要问题总结
        6.1.6 逻辑框架梳理
    6.2 宏观尺度:福州市海绵专项规划解读
        6.2.1 福州市中心城区评估
        6.2.2 福州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6.2.3 福州市相关规划解读
        6.2.4 小结
    6.3 中观尺度:场地现状分析
        6.3.1 场地区位分析
        6.3.2 场地上位规划总结
        6.3.3 区域环境分析
        6.3.4 现状土地利用分析
        6.3.5 现状绿地分析
        6.3.6 规划绿地分析
        6.3.7 现状水系分析
        6.3.8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分析
        6.3.9 现状交通分析
        6.3.10 雨洪敏感性分析
        6.3.11 场地综合评价
        6.3.12 问题总结
    6.4 中观尺度:规划总则
        6.4.1 规划依据
        6.4.2 规划范围及期限
        6.4.3 规划原则
        6.4.4 规划目标
    6.5 中观尺度:绿地系统海绵规划
        6.5.1 规划分区图
        6.5.2 总体绿地规划
        6.5.3 居住区规划定位
        6.5.4 道路绿地规划定位
    6.6 微观尺度:绿地海绵设计
        6.6.1 城市海绵策略
        6.6.2 绿地节点设计
        6.6.3 道路绿地设计
        6.6.4 居住区绿地模式
    6.7 思考与讨论
        6.7.1 不足点
        6.7.2 未来的思考
7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A 东西河片区海绵规划计算书
附录B 节点公园海绵设计计算书
附录C 东西河公园绿地海绵规划定位
附录D 东西河主、次干路海绵规划定位
附录E 东西河居住区海绵规划定位
附录F 东西河分区海绵规划详表
附件

(7)城市化进展对福州内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州内涝的概况
    1.1 洪涝简况
    1.2 涝水排除通道分析
2 内涝的原因及治理效果分析
    2.1 原因分析
    2.2 不同时期内涝治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1) 1995年之前, 福州城市建设平缓时期
        (2) 城市建设快速增长期
        (3) 第三阶段:海绵城市目标下治涝方案
3 福州的城市化发展对内涝的影响
    3.1 不透水面增加带来的影响
    3.2 天然水面变化带来的影响
4 结论

(8)基于热岛效应的福州市主城区通风格局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1.3.2 土地利用与城市热岛关系研究进展
        1.3.3 城市通风与城市热岛关系研究进展
        1.3.4 城市通风格局研究与规划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城市通风格局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热环境
        2.1.2 城市风环境
        2.1.3 城市通风格局
    2.2 城市通风的影响因素
        2.2.1 地形地貌因素
        2.2.2 土地覆盖因素
        2.2.3 地表粗糙度因素
        2.2.4 城市空间形态因素
        2.2.5 建筑布局因素
    2.3 城市通风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资料收集与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城市气候特点
        3.1.3 城市发展概况
        3.1.4 人口数量及分布状况
    3.2 数据来源
    3.3 数据预处理
        3.3.1 大气校正
        3.3.2 几何校正
        3.3.3 图像裁剪
    3.4 本章小结
4 福州市主城区城市热岛分析
    4.1 地表温度反演
        4.1.1 原理与方法
        4.1.2 辐射传输方程
    4.2 热岛强度计算
    4.3 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特征
        4.3.1 城市热环境空间分析
        4.3.2 城市热岛分布
        4.3.3 城市冷岛分布
    4.4 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热岛的影响分析
        4.4.1 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
        4.4.2 土地利用类型对气温的影响
        4.4.3 热岛强度等级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福州市主城区通风格局规划策略
    5.1 福州市主城区城市通风现状分析
        5.1.1 城市风环境分析
        5.1.2 城市通风条件分析
    5.2 通风格局规划思路
    5.3 通风格局规划的基本原则
        5.3.1 统筹规划相互连通原则
        5.3.2 主导风向与局地环流相结合原则
        5.3.3 环境优先规避污染原则
        5.3.4 冷岛效应原则
    5.4 城市通风格局的表现形式
    5.5 通风格局总体空间布局策略
        5.5.1 闽江通风口空间形态规划
        5.5.2 城市降温节点规划指引
        5.5.3 城市通风道规划指引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城市化进程中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特性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河口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1.1.2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1.1.3 城市化进程中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遭受威胁
    1.2 目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城市化的概念及内涵
    2.2 城市化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进展
        2.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2.2.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
    2.3 城市化下热红外遥感地表温度反演研究进展
        2.3.1 单通道算法
        2.3.2 劈窗算法
        2.3.3 多通道算法
    2.4 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2.4.1 国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2.4.2 国内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2.5 河口地区感潮河段水动力—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2.5.1 水动力模型
        2.5.2 水质模型
        2.5.3 河口模型研究及应用现状
第三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3.1 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3.2 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3.2.1 生态整合原理
        3.2.2 趋适开拓原理
        3.2.3 协调共生原理
        3.2.4 生态承载力原理
        3.2.5 可持续发展原理
    3.3 湿地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特性研究技术方法
        3.3.1 数据预处理
        3.3.2 利用“3S”技术分析土地利用/覆盖演替
        3.3.3 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反演地表亮温变化
        3.3.4 利用“3S”技术与环境经济学方法评价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
        3.3.5 利用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湿地生态系统水环境变化
    3.4 数据源
第四章 研究区背景分析
    4.1 地理位置及研究区特征
        4.1.1 区域位置与研究范围
        4.1.2 研究区特征
    4.2 自然环境
        4.2.1 地质、地貌
        4.2.2 气候
        4.2.3 水文
        4.2.4 土壤
        4.2.5 生物资源
    4.3 社会经济状况
        4.3.1 概况
        4.3.2 人口
        4.3.3 社会经济
    4.4 城市化进程
第五章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5.1 研究区遥感影像分类
        5.1.1 遥感影像分类原理
        5.1.2 遥感影像分类体系及目视判读
        5.1.3 遥感影像波段组合选择
        5.1.4 遥感分类图像后处理
        5.1.5 遥感影像分类结果
        5.1.6 遥感影像分类结果评价
    5.2 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检测
        5.2.1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面积变化
        5.2.2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强度变化
    5.3 土地利用履盖动态变化结果
        5.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显着
        5.3.2 城市化发展轮廓清晰
    5.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5.4.1 人口增长及其影响
        5.4.2 经济发展及其影响
        5.4.3 产业化水平及其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地温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6.1 影像预处理
        6.1.1 辐射定标
        6.1.2 比辐射率计算
        6.1.3 亮温反演
    6.2 湿地亮温动态变化
    6.3 地温时空等级分布
        6.3.1 地表温度反演
        6.3.2 地温标准化分级
        6.3.3 地温时空等级分布特征
        6.3.4 地温时空等级分布影响因素
    6.4 湿地温度变化效应分析讨论
    6.5 湿地斑块面积与湿地温度的关系
    6.6 湿地总面积与湿地低温区面积的关系
    6.7 湿地平均地温与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的关系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研究
    7.1 城市化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影响
    7.2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规律
        7.2.1 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及单位价值的确定
        7.2.2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方法
        7.2.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时空变化
        7.2.4 经济发展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关系
    7.3 本章小结
        7.3.1 分析讨论
        7.3.2 研究结论
第八章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研究
    8.1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水动力—水质模型的建立
        8.1.1 问题分析与模型结构确定
        8.1.2 模型选取
        8.1.3 数据收集与处理
        8.1.4 时空概化
        8.1.5 模型运行
        8.1.6 模型参数选取及率定
        8.1.7 模型验证
        8.1.8 建模讨论
    8.2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水动力—水质模型应用
        8.2.1 水环境现状分析
        8.2.2 情景模拟与分析
    8.3 本章小结
        8.3.1 结论
        8.3.2 建议
第九章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共轭生态调控策略体系
    9.1 共轭生态调控策略体系框架
    9.2 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相对应的污染物浓度控制
    9.3 与生态指标控制相呼应的环境红线控制
    9.4 与生态环境容量控制相呼应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控制
    9.5 与湿地现状保护相呼应的湿地预警保育
    9.6 与政府主导机制相呼应的全民参与机制
    9.7 结语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10.1.2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地温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10.1.3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研究
        10.1.4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研究
        10.1.5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共轭生态调控策略体系
    10.2 研究展望
        10.2.1 遥感影像数据源的空间精度问题
        10.2.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驱动力耦合模型的系统建构问题
        10.2.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参数的修正率定问题
        10.2.4 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的应用模拟问题
        10.2.5 湿地共轭生态调控策略体系的内涵拓展问题
附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致谢

(10)城市洪水风险管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城市发展与防洪安全问题
        1.1.2 城市洪水风险管理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洪水风险管理理念
        1.2.2 洪水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进展
        1.2.3 洪水风险管理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2.1 城市洪涝特性研究方法综述
        2.1.1 产流计算方法
        2.1.2 城市雨洪汇流计算方法
    2.2 福州市洪水分析模型建设
        2.2.1 模型建立
        2.2.2 边界条件
        2.2.3 模型调试和验证
        2.2.4 模型应用
    2.3 福州市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2.3.1 洪涝灾害风险识别
        2.3.2 设计暴雨
        2.3.3 福州外江设计洪水
        2.3.4 洪涝风险分析
    2.4 城市化对洪涝特性的影响研究
        2.4.1 福州市下垫面演变分析
        2.4.2 典型年份洪涝特性模拟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城市洪水风险图应用分析
    3.1 洪水风险图编制分析
        3.1.1 洪水风险图编制目的分析
        3.1.2 国内洪水风险图存在问题
    3.2 洪水风险图应用分析
        3.2.1 概念分析
        3.2.2 洪水风险分析方法
        3.2.3 城市不同目的洪水风险图编制分析
    3.3 洪水风险图的制作与发布技术
        3.3.1 洪水风险图制作
        3.3.2 洪水风险图发布与更新
    3.4 案例研究:辅助制定排涝工程规划
        3.4.1 现状防洪排涝工程
        3.4.2 现状洪水风险图
        3.4.3 城区未来排涝工程规划
        3.4.4 规划工程条件下洪水风险图
    3.5 小结
第四章 城市防洪应急预案体系研究
    4.1 城市防洪应急管理的基本理念
        4.1.1 城市化进程中的防汛应急管理
        4.1.2 城市应急管理协调机制与应急响应能力建设
        4.1.3 我国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现状
        4.1.4 提高城市防洪应急预案适用性的对策
    4.2 城市防洪预警体系研究
        4.2.1 防洪预警模式
        4.2.2 国内外预警模式对比
        4.2.3 福州市模拟预警研究
    4.3 城市防洪应急响应分析
        4.3.1 应急响应及响应行动
        4.3.2 模拟方案计算及预警
        4.3.3 模拟方案应急响应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洪水风险分析的减灾对策研究
    5.1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方式
        5.1.1 雨洪蓄存技术
        5.1.2 雨洪下渗技术
    5.2 城市雨洪利用技术
        5.2.1 蓄水池容积设计
        5.2.2 屋顶雨水收集利用
        5.2.3 雨洪利用技术实施效果
    5.3 城市内涝积滞水调控方式研究
        5.3.1 琴亭人工湖调蓄
        5.3.2 水库调蓄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应用遥感技术对福州市内河现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河道钢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 孟庆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明清时期福州三山风景体系研究[D]. 陈为.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旧改背景下福州北城区河流湿地修复规划设计研究 ——以洋下河为例[D]. 胡珺. 华侨大学, 2020
  • [4]福州市城市绿色空间时空演化的温度效应研究[D]. 陈燕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5]近20年福州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童明浩.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及绿地海绵设计 ——以福州东西河片区为例[D]. 许志诚.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城市化进展对福州内涝的影响研究[J]. 张九香,王选仓,侯仰慕,蔡力. 灾害学, 2018(01)
  • [8]基于热岛效应的福州市主城区通风格局规划策略研究[D]. 徐瑶璐.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9)
  • [9]城市化进程中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特性及驱动机制研究[D]. 蔡芫镔. 复旦大学, 2014(01)
  • [10]城市洪水风险管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D]. 李帅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06)

标签:;  ;  

遥感技术在福州市内河现状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