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走向现代还是走向死胡同

高层住宅:走向现代还是走向死胡同

一、高层住宅:走向现代,还是走向穷途末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目坤[1](2020)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调整变化过程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作为控制社会思想传播,监管社会舆论变化,过滤敌对价值观的书刊审查制度是维系俄国专制统治的重要保障,受到历任俄国沙皇的格外重视。受社会政治文化条件、国际国内革命形势、沙皇个人思维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俄国书刊审查政策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如果以俄国出版业发展为水平线,那么书刊审查政策就以波浪线式的方式悬挂在上方,时而自由较宽松,时而保守较严苛,就这样来回切换:亚历山大一世执政前期(1801—1812)是书刊审查政策的宽松自由期,颁布了第一个书刊审查法律,规范了书刊审查秩序,国民教育部和大学负责处理书刊审查事务,到他执政后期(1812—1825),书刊审查政策开始转向保守;尼古拉一世时代(1825—1855)是书刊审查政策的保守严苛期,颁布了两部书刊审查法律,其中一个被称之为“铁律”,出现了部门书刊审查体系,在1848—1855年甚至出现了极度严苛的书刊审查政策,被史学界称之为书刊审查史上的“白色恐怖”;亚历山大二世执政时期(1855—1881)的书刊审查政策也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从1855年至19世纪70年代,书刊审查政策整体上比较宽松、缓和:实施了豁免预审制(仅限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允许私人创办报刊,运用司法手段处理书刊审查事务纠纷;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国内阶级矛盾加剧,书刊审查政策逐步走向保守,行政专断权和经济处罚举措更多的出现了书刊审查事务处理之中,这种保守趋势一直延续到亚历山大三世时期。亚历山大三世时代(1881—1894)是书刊审查政策走向全面保守的时期,“四大臣委员会”的筹建将处理书刊审查事务的行政专断权发挥到了极致,经济手段开始更多的用于对出版物的惩罚之中,这种专断权延伸到了尼古拉二世时期。直到1901年,在出版业与俄国专制政府斗争了一个世纪左右之后,终于从法律层面出现了利于出版业的规定:出版物的警告处罚不再是无限期性质:在没有受到其它处罚的情况下,第一次警告处罚的期限为1年,如果在1年之内获得了第二次警告处罚,则有效期延长至2年,如果没有第3次警告处罚,则之前的警告处罚自动消除。到1905年,又剥夺了“内务大臣禁止出版物登载广告”和“四大臣委员会”的特权。至此,俄国的出版业在法律层面迎来了曙光。在俄国君主专制体制下,新闻出版业的地位一直未能得到认可。书刊审查和新闻出版业是一对矛盾体,直到19世纪60年代,俄国沙皇认为出版业和社会舆论应完全依附于绝对君主制度的公理之下,政府无须对社会舆论负责。在政治选择上,国家君主享有绝对的自由权,沙皇的权力由上帝赋予,沙皇只对上帝负责,国家君主也没有义务去考虑任何人的意见。到19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出版业和社会舆论的崛起,完全“封印”出版业的策略已经宣告失败,俄国政府开始调整书刊审查政策:第一,改变出版业过去被完全压制的发展道路,“疏通发展渠道”;第二,开始主动利用新闻出版业,有意制造和利用社会舆论为政府服务;第三,完善对出版物的惩罚体系,设置各种条条框框,打压敌对舆论和出版物。这些举措将长期成为俄国政府制定书刊审查政策的核心出发点。

马玉箫[2](2020)在《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减速提质的发展背景下帮助历史城镇更好、更准确地辨识与挖掘存量空间当中潜在价值,来避免老城内部特色趋同的发展倾向,是当下与未来探寻历史老城文脉延续、特色空间保护以其价值传达的重点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历史城镇价值评价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到当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过程中,对于历史信息空间关联性与历史空间发展过程连续性评价因子相对缺失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利用“文脉空间单元”——这一承载特定历史时期记忆与价值,同时拥有相对完整文化信息的最小空间单位,作为历史城镇价值评价的对象。以发掘历史城镇文脉空间本身的规律与特色为目的,建立其在文化信息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对位关系,以探寻基于空间文脉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我国历史城镇空间本身的价值。西安明城区作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与精华,明城墙范围内的老城区是其历史资源最为集中,最能体现名城空间格局价值的历史地区。本文以西安明城区作为研究范围,探索其文脉背后蕴含的空间组织与运行规律。首先,以文脉理论及空间文脉相关理论为依据,建立文脉空间单元的概念、特征及价值内涵。其次,对自唐末韩建新城以来西安城市空间文脉要素的演变历程及其特征进行历时性梳理与分析,借鉴相关学科中关联性信息凝练与表达的方法,对西安明城区不同空间层次的文脉空间单元进行识别。最后,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其文脉空间单元价值进行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一、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要素及关联特征分析。对西安明城区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梳理,重点从唐末西安明城区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空间形态演变两个方面对其文脉空间要素进行分析,探寻其空间文脉基因的空间关联规律,即关联要素及模式分析,进而对文脉要素关联类型进行一定的划分,对西安明城区整体的文脉空间特征进行了研判。二、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识别与图谱表达。引入生物学、地理学、城市形态学等基本理论与方法,从城市边界、土地利用格局以及文脉关联聚集区三方面论述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的平面格局。从形态基因与关系基因两方面,对西安明城区总体和专项两个精度进行文脉空间单元的基因进行识别,以及单元类型进行划分,从而构建了对应的文脉空间单元图谱。三、西安明城区空间文脉价值评价体系及方法建构。以文脉空间单元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综合层次分析法给予指标权重,重点以专项层面各个类型的文脉空间单元的价值评分数据为基础,对其价值进行评价。并通过西安明城区空间文脉价值体系的建立以及其文脉信息要素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构建,探寻西安明城区内文脉空间价值的分布规律。以此希望为未来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保护及利用、相关历史城镇的价值辨识与保护实践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曹梦真[3](2020)在《节约与政治:1948年国民政府勤俭建国运动研究》文中认为1948年9月15日,为了配合《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的颁布,同时为了达成戡乱建国总动员的目标,国民党领袖蒋介石特以国民一份子的资格,发起勤俭建国运动,并向全国播讲《勤俭建国运动纲要》。从运动的性质出发,分析其所谓勤俭建国,勤俭是运动的手段,建国是运动的目的,手段具有社会性,目的则具有政治性,因此,勤俭建国运动既是一场社会运动,更是一场政治运动;既有着社会经济目的,又兼具政治军事目的。再通过运动的方式,考察勤俭建国运动从蒋介石最初的酝酿发起,到国民党政府的上层建构;到各地方政府的渐进推行;再到社会效果的呈现、群体话语的表达;直至运动从困境走向失败的全过程,可以发现,勤俭建国运动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是自国民政府至地方政府再至社会各阶层渐次延伸的。而对于勤俭建国运动的研究,也循着同样的路径,由上而下,逐层逐步展开分析。首先,在国民党政府中央层面,考察勤俭建国运动发起的现实原因及其与蒋介石的关系,不难发现,运动从酝酿到发起的过程,实则为国民政府上层,对于运动理论来源、组织主体、推行对象的建构过程。再考察勤俭建国运动的纲要文本及政策衍生,一方面,所表现的是文本意义之内,勤俭运动配合财政金融改革的经济任务;另一方面,所呈现的则是文本意义之外,国民政府集中全国力量,应对战争需要,以实现其“戡乱建国”意图的政治语境。其次,在各省市地方政府层面,主要关涉上层建构之后的运动推行,其中不仅呈现着勤俭建国运动在空间范围内的整体推进特点;还呈现着南京国民政府在特殊场域选择下,以节约为名义的政治规训;同时呈现着中央与地方在运动组织执行上的关联互动;以及运动推行程度、推行力度、及推行态度的因地而异。再次,即为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勤俭建国运动从酝酿发起,到迅速推及全国,媒介的力量不容忽视。其间,国民党官方媒介进行了怎样的议程设置,社会效果如何;围绕该运动,民间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又有着怎样的话语表达;包括中共及民主党派等不同政治力量,其态度立场,其应对手段,都在舆论博弈中一一呈现。可以说,从上层的政治语境到地方的空间场域再到社会的媒介视域,既是研究路径由上而下的延伸,又是研究视角由内而外,由政治中枢向社会外延的转移,是勤俭建国运动在不同侧面的不同反映。最后,在运动的研究路径层面,则重新回到运动发起的原点,由上而下对其进行回顾式的整体考察,可以发现,勤俭建国运动从高调发起到低调收场,不过短短五个月的时间,便迅速以失败告终。而分析其在困境中发起,又在困境中失败的原因,则无论是经济失序、军事失利的现实危机;还是经验因循、政策失衡的理论窠臼;抑或是从上层建构到地方执行的组织困境,都决定着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不可能普遍、深入、持久地推行,不可能实现南京国民政府经济与政治、自救与建国的目标,而且必然会随着其统治的结束而结束。

刘倩[4](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两场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一场是思想领域的解放,即从当时封闭、僵化的思想桎梏中脱离出来,重新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另一场是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即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笔者以为,由邓小平领导的这两场改革和运动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意义与影响。首先,在“人事实上应当如何生活”的马基雅维利式的忧患意识的感召下,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重大历史转折,拉开了中国现代性发育的大幕,从此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次,思想解放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环境,为我国经济改革与现代化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更重要在于,其与这场经济改革之间形成了一股特殊的张力,指出了人的文化、人的思想与人的价值的建设问题的迫切性。这一点,与中国着名思想家唐君毅于上世纪70年代所发出的,通过对人文思想的重建反哺政治经济的呼唤一脉相承。因此,在这一历史转折所引发的中国现代性发育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研究与探析,在以下双重维度上彰显了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一是从反思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至今所显示的特点和历史质料的存在,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中所具有的不间断的历史进步性这两个方面,对马尔库塞的精神财富进行重新考察与评估;二是不仅仅依赖于文化哲学批判的单一视角,而是站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批判逻辑的高度对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评价,借鉴其所反映的“人文精神之沦丧”的国际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的现代性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资源与研究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文主义之政治经济”。围绕“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马克思思想遗产的轴心原则,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探析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主要通过以下六个部分进行阐述。导论部分揭示了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预设。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尔库塞的理论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比如将其归结为一种由卢卡奇等人开辟的文化批判,一种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支配原则的压抑性批判,以及一种反思技术文明的生产性破坏的技术理性批判等等。本文认为,虽然这些批判有其各自的阐释特点,但并没有全面地、深刻地把握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要义,也即没有揭示其与马克思理论的内在本质之间的关联,这一关联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本文认为,一方面,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以下三个方面延续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首先,它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相统一的哲学道统;其次,它一脉相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市民社会——国家”的批判逻辑;再次,作为一种针对社会各界面的总体性批判,它深刻反映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具有的社会复杂系统的批判功能。另一方面,在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中轴坐标的前提下,对社会历史重大思潮的高度敏感又使得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发展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鲜明特征,包括哲学追问的主题和话语的不同,批判逻辑的路径不同,对异化问题的理解不同,对阶级分析的读解不同,以及所借助的批判工具不同。导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本质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主题的当下延续和问题域的不同转换。第一章梳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动因。他一生经历了20世纪许多重大社会事件,其理论思想的生发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俄国和德国革命的时代背景,促使马尔库塞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发生兴趣,试图为无产阶级革命在革命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之际却没能取得真正胜利的问题寻找理论上的解释。这一时期,马尔库塞的三篇重要论文《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具体哲学》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基础》,显示了他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底板,融合当代各种理论思潮,阐释人类生存境遇的最初尝试。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特殊历史现实使马尔库塞对法西斯主义的起源做了深入剖析。他认为极权主义是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产物,为抵御资本主义内在危机以及对该危机的各种反抗与革命提供了保障。通过对极权主义的批判,他呼唤着一种不同于传统理论的社会批判理论,它以唯物史观和辩证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宗旨,强调对现存秩序的彻底的批判、否定与超越。最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进入到“后工业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与审美方式等方面的剧烈变化带来了资本与精神对立的新形式,从暴力冲突转向了对心理能量的压抑,引导马尔库塞转向了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理论的融合探寻这一阶段的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新特征。第二章阐释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第一个层次,即对经济界面的本质抽象。针对后工业社会全新的历史世俗基础,马尔库塞以经济现实为切入点,对纷繁杂芜的经济现象的新趋势和新发展进行了深刻剖析,并由此抽象出三个本质特征:1、消费社会。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社会的剧变之一,乃是马克思时代的生产与消费的辩证统一关系转变成了消费对生产的牵引和驱动。消费成为一种主导的社会存在方式,其心理学逻辑预设从“内心世界的禁欲主义”变成了力比多释放的函数,消费异化的秘密则在于“虚假需要”对真实需要的替代。2、高度垄断的资本及其技术化趋势。消费之所以成为经济本体的重要范畴,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来自于高度垄断以及高度技术化资本构成的本质。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到高度发达阶段。作为这一转折的结果,垄断资本的运行方式相应发生改变,一方面是从帝国主义时期的海外殖民地转变为跨国公司,另一方面诞生了高端技术资本,即形成了以资本逻辑为驱动的技术逻辑,它通过建立起一套高度理性与权宜的生活系统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支配与操纵。3、剩余价值的新模式。马尔库塞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垄断及其高度技术化的资本逻辑的运行下,马克思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已经转变为“剩余意识”。它体现了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型所导致的资本扩大化的剥削问题,表明剥削不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是遍及其他一切领域的空间,深刻显示出人类解放所面临的新障碍与新困难。第三章探讨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第二个层次:政治形式的新变化。马尔库塞对后工业社会经济界面新趋势的分析不单单反映了其经济领域的本质特征,更同时显示了政治领域的新变化,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从经济利益向政治利益的嬗变。第一个政治新形式是利益高度集中、权力高度垄断。资本逻辑的政治权力借助消费意识形态进行政治思想灌输与社会潜意识操控,通过技术理性、资本逻辑与政治理性的共谋构建起一种新“极权主义”。面对这一新的“意义之网”,剩余意识的生产与再生产运动表现出二律背反的矛盾本质:一方面,它为发达工业文明维系其自身的剥削与控制的机制提供动力,另一方面,这种动力同时又对一种新“革命主体”的萌芽起到了催化作用。第二个政治新形式是革命概念的新内涵。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对立面一体化的背景下,马克思的革命概念的涵义从贫困和匮乏的暴力革命转变为由丰裕社会和过剩体制所导致的危机,由此终结了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的禁忌,革命变成如何在重构技术的前提下建立一个与现存完全不同质的非压抑性社会。第三个政治新形式是新“革命主体”。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物化趋势日渐加剧,传统的革命主体正在淡去,因而只有对现存秩序的彻底“大拒绝”,才能够为新的“革命主体”的孕育提供生长空间。马尔库塞认为,新“革命主体”就是那些在资本主义一体化趋势中艰难地生存着的边缘团体与少数派,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意味着一种人类自治的新形式的可能。第四章揭示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最后一个层次:物质丰裕与精神匮乏,展现了从经济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哲学批判的内在逻辑联系。其哲学追问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富裕社会的内在本质是一个矛盾冲突高度累积的社会,物质充裕带来的享乐与满足同时隐含着形形色色的痛苦与匮乏。这是因为人被裹挟进彻底由物欲宰制的单维界面,而精神向度的需要被压抑和剥夺了。对这一重大现实遭遇所带来的人类命运的深层忧虑与关怀,成为贯穿马尔库塞毕生研究的宏大主题。第二,“爱欲与文明”。对晚期资本主义“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的本质的揭示,提出了人类如何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现实的革命问题不再体现为暴力的革命冲突与阶级斗争,而是显现为种种心理层面与文化维度的矛盾与冲突。所以,自由和解放首先意味着需要释放和升华由晚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压抑的心理能量,也即呼唤爱欲与文明在新时代的辩证统一。由此才能够塑造一种“新类型的人”,追求一种“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更加理想的社会形态。第三,审美救赎。马尔库塞晚年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学境界,特别强调对美学意义上的哲学升华及其价值的完整追求。但他的美学具有比单纯的审美艺术更深层的内涵,即将整个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哲学升华的一种质料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人性的光辉,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最高意境的显现。第五章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评价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作用与意义,另一个是试图分析其所存在的不足与缺憾。本文认为,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向20世纪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过渡的标志性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为这一过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第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有着强烈的“追求行动哲学”的特征,始终以追求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全面复归为旨向,密切关注当代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的发展,具有强烈的精神意向性。第三,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拓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研究视域,为中国的现代性发育与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与思考的理论资源与理论启示。同时,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本与精神的关系的分析缺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系统性与深刻性,二是仅仅揭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危机与冲突的特征,但未能深入把握资本在当代对人的精神“再次异化”的实质。所以,对他的精神遗产需要批判性地继承。总之,通过探析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本研究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重大问题:一是丰富了现有的马尔库塞学术研究成果,为填补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考察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空白做出有限的尝试。同时,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轴心重释马尔库塞的理论思想,开创了马尔库塞理论研究的新路径与新内容,扩展了国内学术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域。二是通过将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置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中查审,补充与完善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史研究的学术链条,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素材。三是对一直以来伴随中国现代性进程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问题,即如何平衡物质利益的解放与感性精神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积极探索,从而为中国下一步的现代性发育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与理论问题。

夏婷婷[5](2019)在《阿根廷蒙托内罗运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激进社会运动进入了高潮,拉丁美洲也不例外。冷战格局下美苏对拉美的争夺,加剧了拉美地区局势的动荡。在这一政治形势下,拉美的激进青年仿照古巴的先进经验,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社会运动和游击运动。这些激进思想的诞生不仅来源于国际地缘政治的演化,还与拉美各国动荡的政治和社会格局相关。阿根廷大量社会运动的爆发,导致部分激进青年判定:国家已具备了革命的条件。这一看法促使他们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蒙托内罗是其中最大的一场激进反抗运动。蒙托内罗反抗运动内生于阿根廷的政治文化中,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首先,革新天主教的社会网络成为他们最初的聚合空间,革新天主教思想为他们提供了对现实的解释工具,推动他们作出革命的论证;其次,蒙托内罗选择了庇隆主义的政治身份,继承了庇隆主义的政治文化,获得了巨大的动员能力,但是他们选取的庇隆主义与庇隆主义运动和庇隆本人出现了偏差,最终导致了庇隆主义运动内部的冲突;再次,军政府的残酷镇压导致了蒙托内罗的失败,但蒙托内罗对革命形势和国家军事能力的误判以及自身政治组织能力的不足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最后,阿根廷民选政府上台后,对蒙托内罗成员的身份界定成为了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并凸显为阿根廷政治和社会中左右翼矛盾的核心特质。本文基于蒙托内罗组织的核心出版物,对前蒙托内罗成员的访谈、主要领导人的回忆录,以及军政府内部的情报文献等一手资料,重构该运动的兴起、组织壮大、流亡、反攻与失败的全过程。通过结合“全球六十年代”、冷战格局与阿根廷的政治社会格局、运动的组织网络、成员的主观思想成因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立体地考察,试图勾勒出该运动具有的阿根廷特色的政治文化。对蒙托内罗运动的历史研究有助于理解阿根廷当今政坛的政治逻辑。

镡旭璐[6](2019)在《厦港沙坡尾微更新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当城市由工业生产型城市转向消费型城市,城市规划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城市更新不再是大规模地推倒重建,而是转向附着“文化”主题地对原真性城市场所、空间的复兴与再生,城市建设更加微观化——一种具体而微、自下而上的更新方式。美国社会学家莎伦·佐金曾以“目的地文化”来总结为“后工业社会的生产和休闲消费的城市新开端(更新)”的更新模型,即原真性城市场所、空间利用其“原真性”,成为富有“文化”(消费文化)吸引力的城市空间。本文研究的厦港沙坡尾更新设计,便是在这一语境下。然而,“目的地文化”更新模式,易陷入“自我妖魔化”,使城市场所中的原真性消解。厦港沙坡尾区域,目前正处在“目的地文化”更新模式下的微更新进程中。更新中,既面临着原真性的危机,它的实质是全球化和消费文化与在地化、地缘化的矛盾;又有着以微更新的方式重塑场所原真性的转机。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厦港沙坡尾为例,探讨如何在微更新中置入“原真性”的讨论,规避老城复兴时泥沙俱下式的结果导向。本文梳理了“原真性”的内涵,并对其再定义——指向在地化的经营。而“微更新”则是因应城市发展新阶段的一种新的更新模式,它指向一种具体的经营,以适应新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需求为导向,这也是“原真性”再定义的内容。因此,从物理原真性和社群原真性两个方面,梳理、分析和审视厦港沙坡尾的微更新现状,并提出更新设计的策略意见。

何立荣[7](2018)在《权力、资本与城市空间:一个西南边疆城市的空间生产及其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腾冲是我国西南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边疆城市,在历史演进的数百年间,其城市空间风貌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着剧变。这个几乎完整经历了中国晚近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的城市,如同一个研究中国边疆城市空间的活样本。其城市空间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特殊性及其生产过程是怎样的?与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生产关系有着怎样的互动?整个历史过程中权力与资本对腾冲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意义的规制、改造和生产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空间变化对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激发了笔者的兴趣与思考。本文以腾冲城市空间为研究样本,依据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划分了四个城市空间发展阶段,通过田野调查对腾冲地方史志资料、影像资料、政策法规等的收集,还原不同时期城市的社会生产背景、空间景观、城市布局、社会过程,分析整个历史进程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变迁过程,探寻城市空间对人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从而揭示权力与资本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规划、塑造和控制城市的空间实践,又如何通过不同的空间实践和空间表征去重构社会关系。本文首先复原并讨论了传统社会形态下,作为皇权和帝国统治象征而存在的城市空间实践和空间表征;其次探讨了早期资本主义工业化与全球化侵袭下城市空间布局、功能的转型;通过对工业化理想指导下的第三个阶段城市空间的还原,展现了城市空间实践在行政权力的干预下空前统一的状态;最后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与权力互动过程中城市空间规模的急速扩张与空间形态发生的巨变。考察整个腾冲城市空间过程,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与相应的城市空间是辩证统一的,而权力与资本的纠葛远比西方理论家们最精密的模型要复杂和有趣。当资本为王碰上集权传统,在现代中国语境下城市空间实践中并没有看到二者的剧烈冲突,反而是一种默契的配合。这种配合下的城市空间已经逐渐从被生产演变为一种自我生产的独立机制,在这一机制的裹挟下城市空间开始天然的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并带有了某种意识形态的隐喻。它不断复制、扩张,将曾经充满温情的表征空间,亲近的人际关系,分明的社会分层等全部摧毁和重构。更为值得警惕的是,城市空间在自我生产的同时,开始了对周边城郊、农村空间的侵蚀。

幸田真音,张汉威,林静,张斐[8](2017)在《救赎》文中认为KIZU Hogin Hokai by KOHDA Main Copyright?1998 KOHDA Main All rights reserved.Original Japanese edition published by Bungeishunju Ltd.,Japan in 1998.Chinese(in simplifed characters only)translation rights in PRC reserved by Yilin Press,Ltd.under the license granted by KOHDA Main,Japan arranged with Bungeishunju Ltd.,Japan through Japan UNI Agency,Japan.

陈晓媛[9](2016)在《后现代建筑的文化阐释》文中指出后现代建筑是最早孕育着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萌芽的领域之一。作为当代西方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运动,后现代主义既是一种文化思潮,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后现代建筑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相生相长、相映相辉。本论文在分析后现代建筑艺术特征的基础上,把后现代建筑与现代建筑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厘清后现代建筑产生的逻辑性和历史必然性,把后现代建筑艺术放在整个文化情境之中进行文化阐释。后现代不只是一个时间的界限,它在整体上蕴藏着一场深刻的文化变革运动。后现代主义孕育于现代性内部,它是对现代主义的承续、批判和超越。现代性终结的重要原因在于审美情境的丧失,现代性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显示出种种局限性。艺术中的“后现代”(Post Modernism)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因此建筑在后现代文化中可以说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1975年,詹克斯第一次使用了“后现代”一词,他以其出色的研究奠定了后现代建筑理论发言人的地位。詹克斯对后现代建筑进行脉络梳理、拼贴标签并为之摇旗呐喊,从而有效地推广了后现代建筑艺术。后现代是一个内涵模糊但特征鲜明的概念。主要表现出解构逻各斯、消解中心等特征。在建筑领域,后现代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纽约,它用来表示对“枯竭的”、在博物馆和学院中被制度化而遭人拒斥的高级现代主义的超越运动。后现代建筑兴起包含了历史传统、社会风尚和自我诉求三大主要原因,是延续现代主义的必然结果,并且肯定了现代主义的优越性。较之现代主义过分看重原则和理性,后现代主义建筑更为关注非线性和反理性,以碎片断裂取代霸权统治,其中体现了多元文化原则。比较而言,“少就是多”体现了现代主义对于宏大叙事、一元论的坚守;“少即乏味”则概括了后现代主义多元化的倾向。后现代建筑表现出既此既彼和非此非彼的趋势,这是一种运用不同文化符号展示主体理念的混杂物。后现代建筑既是专业化的,又是大众化的;它以新技术和旧样式为基础强调双重符码,即精英与大众、传统与现代两个层次。后现代建筑以双重符码为设计标准:既要反映传统文化特色,又要具有时代性;既要表现个性,又要为人喜闻乐见。后现代建筑吸取了原有建筑的人文价值,表现出了亲和力。它把建筑从一种冷冰冰的构筑物变成一种富有人情的空间,把社会与自然的隔绝变成了二者之间的交流对话。对不确定性、非总体性的追求是后现代建筑的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一种含混异构,而这也是破除确定的界线之后的必然结果。后现代建筑高度人性化,它不同于任何意义上的宏大叙事;它拒斥抽象,轻松自由、流动变化,把有序与无序、确定与随机统一起来。后现代主义将历史传统和日常生活全都拉入审美意识,而审美也从非实用非功利的方向转为消费的形式。后现代审美不仅是一种批判的力量,也是一种解放的力量。在日常生活审美中,后现代建筑由居住机器转变为感性交流,具体表现出消弭距离和感性流动的特征;由功能至上转变为有机建构,具体表现为装饰的回归和时空的接合。与此相关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还表现为一种商品时代的美学趣味,具有波普艺术和大众文化的娱乐至上和反讽幽默的特点。作为消费品,后现代建筑有表象即视和隐喻无根的特点。总之,后现代建筑无所羁绊,进而走向自由放任、天真纯朴和开放多元。既是视觉的延伸,也是激进的批判和超越性艺术样式,体现建筑对城市空间的延续性和对历史传统的新认识。其建筑外貌的条件不单纯是功能,而是受自然环境、具体区域、历史文脉等条件制约的;同时,它还提倡表现建筑内外空间的交互作用,重视层次感、深度感,追求材质的立面效果。后现代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怀疑和批判精神,“非”或“反”现存价值的叛逆精神,以及它所特有的反讽和游戏表达方式。当然,后现代主义建筑也存在技术崇拜和虚无主义的局限性。建筑追求的是建造之外的人文维度和自由理想,因此,未来的建筑更应强调语言功能和意义的传递,注重工业技术与审美主义的结合。

许剑峰[10](2016)在《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文中提出本文选取太阳花运动为个案,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所扮演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藉此梳理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理,思考信息时代媒体和社会历史宏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切入点,对研究问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路径作出分析,并最终回到研究问题进一步讨论。本文使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层面综合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在分析时主要使用框架分析的方法进行“全样本”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论述。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中天新闻、TVBS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e论坛和运动主办组织黑岛青脸书专页为新媒体的代表,分析它们对太阳花运动的内容呈现和报道框架,提炼“媒介镜像”层面的新旧媒体特点;之后从内容层面、行动层面对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做出分析,讨论这种互动与内容生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旧媒体内容呈现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出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分析视角切入,分析太阳花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与文献的不断对话,梳理出导致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特殊呈现的宏观影响因素。本文最终得出了五点结论:第一,新旧媒体在对太阳花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报道框架和立场,社会运动“媒介镜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混合性与复杂性;第二,新旧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报道中,有着不同的内容生产逻辑;同时呈现出不对等的互动影响模式,新媒体处在弱势地位;第三,传统媒体深度作用于运动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建立“聚焦”、“造神”、“监督”、“促进权力集中”等方式影响运动结果;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更多是作为运动现场的“组织”和“构建小众认同”的角色而存在;第四,社会运动重视传统媒体远超新媒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在各方面有意利用和迎合传统媒体的需求和逻辑;第五,宏观社会政治文化及其产生的历史因素,对社会运动有着巨大的催生作用,并影响和形塑了运动过程中的诸多呈现。在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社会运动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根本性的无解矛盾,导致二者间难以改变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等图景;同时,新媒体作为“参与式实践”在构建认同、凝聚小众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角色;最后本文以社会运动为切口提出和讨论了信息时代下存在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本身的悖论;呼唤一种对新媒体技术更加中立的“辩证技术观”的回归。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研究意义,并结合文献提出了“社会运动”的定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仔细梳理了现有社会运动理论流派和发展,以及我国新媒体和社会运动研究概况,确立本研究的位置和理论储备;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廓清;第四章开始进入主体部分,对中天新闻、TVBS新闻、新闻e论坛和黑岛青脸书内容做了全样本分析,呈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报道框架和“运动镜像”;第五章是从中观层面对新旧媒体和运动之间互动的讨论,并结合运动发展过程特点分析出新旧媒体不同内容生产逻辑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与角色;第六章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角度分析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因素,讨论其在运动产生和呈现面上的巨大影响;第七章是结语,一方面对上述经验分析做简单回顾,另一方面对社会运动与媒体,以及新旧媒体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做出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几点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

二、高层住宅:走向现代,还是走向穷途末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层住宅:走向现代,还是走向穷途末路(论文提纲范文)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书刊审查以及对象的概念界定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1章 俄国书刊审查发展的历史沿革
    1.1 俄国书刊审查的起源
        1.1.1 书刊审查的发端——宗教审查
        1.1.2 第一个正式书刊审查文件——《百章会议》
    1.2 世俗领域书刊审查的兴起
        1.2.1 世俗书刊审查初露锋芒
        1.2.2 世俗领域书刊审查体系初步成型
        1.2.3 书刊审查组织工作
    1.3 俄国书刊审查制度的确立
        1.3.1 《1804年书刊审查章程》
        1.3.2 19世纪初的俄国出版业现状
    1.4 书刊审查秩序的重新建构
        1.4.1 书刊审查法律秩序的重新建构
        1.4.2 书刊审查机构的重新建构
        1.4.3 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新闻出版业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19世纪60年代书刊审查政策调整的论争
    2.1 失败的战争与社会舆论力量的崛起
    2.2 知识分子阶层的书刊审查政策观
        2.2.1 革命民主派
        2.2.2 自由派
        2.2.3 斯拉夫派
        2.2.4 保守派
    2.3 官僚阶层的书刊审查政策观
        2.3.1 自由派官僚
        2.3.2 保守派官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书刊审查政策立法
    3.1 书刊审查政策立法筹备
    3.2 书刊审查机构改革
        3.2.1 书刊审查隶属权的变更
        3.2.2 中央书刊审查机构组织改革
        3.2.3 地方书刊审查机构改革
    3.3 主要的书刊审查政策
        3.3.1 废除部门书刊审查体系
        3.3.2 施行预审制豁免制度
        3.3.3 新惩罚机制体系
        3.3.4 引入司法审判体系
        3.3.5 设立印刷厂、图书贸易专职监察员
    3.4 1865年4月6日书刊审查政策立法评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书刊审查政策调整的影响
    4.1 改变了俄国书刊审查官员结构
    4.2 改变了俄国定期出版物的结构
        4.2.1 俄国出版物数量增加
        4.2.2 改变了定期出版物结构
    4.3 俄国出版业的资本化趋势
        4.3.1 报刊成员组织构成
        4.3.2 日趋现代化的印刷厂
        4.3.3 报刊的财务资本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书刊审查政策的倒退
    5.1 国家政权与社会舆论力量的对比
    5.2 俄国政府的舆论宣传
        5.2.1 创办普适性官方报刊
        5.2.2 支持半官方出版物
        5.2.3 支持保守派和右翼报刊
    5.3 渐趋反动的出版业政策
        5.3.1 书刊审查领域保守主义思想的强化
        5.3.2 逐渐增多的反动政令
        5.3.3 反动书刊审查政策下的出版物现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2)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理论层面
        1.2.2 实践层面
    1.3 国内外历史城镇价值评价研究综述
        1.3.1 国外历史城镇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1.3.2 国内历史城镇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限定
        1.4.1 空间限定
        1.4.2 时间限定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文脉空间单元价值维度初构
    2.1 理论借鉴
        2.1.1 文脉与文脉空间
        2.1.2 文脉相关理论
        2.1.3 小结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文脉空间
        2.2.2 文脉空间要素
        2.2.3 文脉空间单元
        2.2.4 价值评价
    2.3 文脉空间单元的价值特征
        2.3.1 时空信息关联
        2.3.2 全态信息覆盖
    2.4 文脉空间单元的价值类型
        2.4.1 连续性——关联价值
        2.4.2 层积性——印记价值
        2.4.3 活态性——转译价值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明城区文脉时空特征分析
    3.1 西安明城区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态演化总体分析
        3.1.1 古代西安明城区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态分析
        3.1.2 近代西安明城区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态分析
        3.1.3 当代西安明城区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态分析
    3.2 西安明城区结构形态演化时-空阶段划分
        3.2.1 西安明城区时间发展阶段划分
        3.2.2 西安明城区空间发展阶段划分
        3.2.3 综合划分结果
    3.3 西安明城区空间文脉关联分析
        3.3.1 军事防御空间关联
        3.3.2 城市管理空间关联
        3.3.3 城市文化空间关联
        3.3.4 城市聚居空间关联
        3.3.5 城市商业空间关联
    3.4 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价值研判
        3.4.1 秩序性
        3.4.2 融合度
        3.4.3 延续性
    3.5 小结
4 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识别
    4.1 文脉空间单元基因图谱研究
        4.1.1 文脉基因及文脉基因图谱概念
        4.1.2 基因识别体系的建构
        4.1.3 单元图谱方法的形成
    4.2 文脉空间单元平面格局的划分
        4.2.1 城市边界
        4.2.2 土地利用格局
        4.2.3 文脉关联聚集区
    4.3 总体层面文脉空间单元及图谱
        4.3.1 单元基本类型
        4.3.2 单元基因及类型演变
        4.3.3 单元图谱的绘制
    4.4 专项层面文脉空间单元及图谱
        4.4.1 城市管理空间单元
        4.4.2 城市文化空间单元
        4.4.3 城市居住空间单元
        4.4.4 城市商业空间单元
        4.4.5 纪念景观空间单元
    4.5 西安明城区文脉基因要素统计分析
        4.5.1 总量情况
        4.5.2 分类情况
        4.5.3 小结
    4.6 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整体特征
        4.6.1 单元分布
        4.6.2 文脉空间单元演变模式
    4.7 本章小节
5 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价值研究
    5.1 西安明城区空间文脉价值评价方法的确定
        5.1.1 现有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5.1.2 文脉空间价值评价方法
        5.1.3 小结
    5.2 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价值评价的思路
        5.2.1 文脉空间单元评价的意义
        5.2.2 评价工作的过程框架与逻辑
        5.2.3 评价对象的界定
    5.3 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价值评价体系
        5.3.1 文脉空间单元评价逻辑框架
        5.3.2 文脉空间单元评价指标体系
        5.3.3 文脉空间单元因子权值确定
    5.4 基于文脉信息数据库的价值量化分析
        5.4.1 GIS评价功能、作用及其针对性优势
        5.4.2 空间文脉信息要素GIS评价逻辑框架
        5.4.3 空间文脉信息要素数据调查工作方法
        5.4.4 数据来源与体系
        5.4.5 数据处理与建库
    5.5 西安明城区专项层面文脉空间单元价值量化
        5.5.1 文脉空间单元价值量化标准
        5.5.2 西安明城区价值量化与分析
    5.6 本章小节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1.1 挖掘出文脉要素空间秩序约束下明城区文脉发展传承特质
        6.1.2 探索出基于功能与空间关联性的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类型
        6.1.3 构建出基于文脉传承完整性的文脉空间单元价值评价体系
    6.2 论文创新点
        6.2.1 多学科借鉴的方法建构过程
        6.2.2 研究方法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一)本人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二)作者读研期间参与项目及实践
图录
表录
致谢

(3)节约与政治:1948年国民政府勤俭建国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成果及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四、研究重点及难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政治语境下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的上层建构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酝酿发起
        (一)政治经济军事的现实考量
        (二)国民政府上层的理论建构
        (三)蒋介石对运动的决策构想
    二、运动推行主体及对象建构
        (一)力行会为中枢的组织主体
        (二)广泛参与配合的执行主体
        (三)扩大普及的运动推行对象
    三、运动纲要文本及语境建构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纲要生成
        (二)勤俭建国相关的政策衍生
        (三)勤俭建国文本的政治语境
第二章 空间场域下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的渐次推进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空间推进
        (一)以大都市为目标先期着手
        (二)以南京为中心向多省推进
        (三)以城市为重点向基层延伸
    二、勤俭建国运动的场域规训
        (一)运动推行的特殊场域选择
        (二)节约为名的主要政治规训
        (三)规训行为的集中表现方式
    三、从中央到地方的互为关联
        (一)运动组织主体的垂直延伸
        (二)地方执行主体的多方参与
        (三)运动推进程度与地方因素
第三章 媒介视域下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的话语实践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官方议程
        (一)利用党媒进行地位赋予
        (二)借助各界名流高调渲染
        (三)策动外围团体强势呼应
    二、勤俭建国运动的民间话语
        (一)市民阶层态度的多元表达
        (二)民间学人群体的理性建议
        (三)民间报道与运动效果评析
    三、不同政治力量的舆论博弈
        (一)中共方面言论及政策应对
        (二)民主党派立场及话语呈现
        (三)国共双方舆论引导与争取
第四章 由上而下看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的多重困境
    一、从国家到社会的现实困境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经济困境
        (二)勤俭建国运动的军事困境
        (三)勤俭建国运动的政治困境
    二、因循革新相悖的理论困境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历史因循
        (二)勤俭建国运动的西方经验
        (三)勤俭建国运动的政策失衡
    三、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困境
        (一)组织主体的繁杂与难于执行
        (二)道德约束与政治规训的两难
        (三)行政上层的变动与运动失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1948年国民政府勤俭建国运动大事记
    附录二 :蒋介石播讲《勤俭建国运动纲要》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马尔库塞的精神遗产?
        二、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逻辑框架
        三、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单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点与研究方法分析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动因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革命的忧患意识
        一、垄断资本主义、战争与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二、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遗憾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基础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社会批判理论的源起
        一、法西斯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哲学与社会批判理论
        三、重建“理性”与“革命”的辩证原理
    第三节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初探
        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
        二、“新”工人阶级的壮大
        三、从暴力革命的外部冲突到心理能量的内部压抑
第二章 经济界面的本质抽象
    第一节 消费社会
        一、消费社会: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新成就
        二、消费的心理学逻辑预设:从“内心世界的禁欲主义”到力比多释放的函数
        三、消费异化的本质:“虚假需求”对真实需求的替代
    第二节 高度垄断的资本及其技术化趋势
        一、高度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作为高度垄断资本特殊运行模式的跨国公司
        三、技术资本的新特征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新模式
        一、高度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剩余”
        二、马尔库塞对巴罗“剩余意识”范畴的解析
        三、剩余意识的动力学机制
第三章 政治形式的新变化
    第一节 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的嬗变:利益高度集中、权力高度垄断的政治新形式
        一、政治思想灌输与社会潜意识操控:消费意识形态
        二、新“极权主义”:技术理性、资本逻辑与政治理性的共谋
        三、新自由主义浪潮下剩余意识的政治潜能
    第二节 革命概念的新内涵
        一、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
        二、马尔库塞对马克思革命概念的扬弃和新“革命”概念
        三、“乌托邦的终结”
    第三节 新“革命主体”与自治
        一、“无产阶级的物化”
        二、“大拒绝”的革命之路
        三、新“革命主体”的提出
第四章 物质的充裕与精神的匮乏
    第一节 “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
        一、“当代工业社会的攻击性”
        二、“富裕社会的不满者”
        三、“从富裕社会中解放出来”
    第二节 “爱欲与文明”
        一、压抑性的俗化趋势及其心理学基础
        二、“新感性”
        三、追求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
    第三节 审美救赎
        一、当代艺术状况及其与艺术本质的背离
        二、艺术的政治实践功能
        三、作为未来社会新构想的审美之维
第五章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含中译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阿根廷蒙托内罗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冷战与极化:蒙托内罗兴起的国内外背景
    第一节 “全球六十年代”、冷战与拉丁美洲
    第二节 阿根廷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
    第三节 阿根廷的新左派、反抗运动和游击队的兴起
第二章 组织与暴力:蒙托内罗初创时期的社会网络
    第一节 蒙托内罗诞生的社会网络
    第二节 革新天主教对蒙托内罗的引领
    第三节 蒙托内罗的暴力化
第三章 庇隆主义身份与动员:蒙托内罗的发展壮大
    第一节 庇隆主义左派的形成
    第二节 蒙托内罗的庇隆化转向
    第三节 蒙托内罗初期的组织架构与行动剧目
第四章 持续的暴力:蒙托内罗的困境与失败
    第一节 蒙托内罗陷入僵局
    第二节 国家恐怖主义与蒙托内罗的反攻
    第三节 蒙托内罗的失败
第五章 恶魔或斗士:蒙托内罗的影响
    第一节 民选政府对军政府与游击队的审判
    第二节 新世纪阿根廷社会对“蒙托内罗”的评价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厦港沙坡尾微更新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微更新
        1.2.2 沙坡尾的更新演变
    1.3 概念阐释
        1.3.1 目的地文化
        1.3.2 原真性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文献综述
    1.7 研究框架图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案例研究
    2.1 原真性在城市空间的探求
        2.1.1 原真性的内容
        2.1.2 原真性场所空间的意义
        2.1.3 原真性的异化危机
        2.1.4 原真性与微更新
    2.2 相关案例研究
        2.2.1 上海田子坊
        2.2.2 北京胡同微更新
        2.2.3 广州恩宁路改造
        2.2.4 案例小结
第三章 微更新的思辨
    3.1 城市更新的新阶段
        3.1.1 城市发展新阶段
        3.1.2 城市更新理论的新发展
        3.1.3 多元社会主体的浮现
    3.2 建筑学实践的新阶段
        3.2.1 觉醒的现代性
        3.2.2 实践内容的转向
        3.2.3 拼贴与乌托邦
        3.2.4 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
        3.2.5 技术的发展
    3.3 解读微更新
        3.3.1 微更新的特点
        3.3.2 微更新的内容
    3.4 微更新的策略
        3.4.1 物理原真性
        3.4.2 社群原真性
        3.4.3 以厦门鼓浪屿的微更新实践为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厦港沙坡尾微更新现状研究
    4.1 沙坡尾的更新演变
    4.2 区域肌理
        4.2.1 肌理的历史演变
        4.2.2 区域肌理更新现状
    4.3 街道
        4.3.1 街道的物理原真性
        4.3.2. 街道的更新现状
    4.4 边界——避风坞北侧
        4.4.1 避风坞一侧的更新现状
        4.4.2 避风坞一侧的更新意象
    4.5 厂区及艺术西区
        4.5.1 更新现状
        4.5.2 更新中的问题
        4.5.3. 典型案例——艺术西区
    4.6 建筑更新改造中的特质
        4.6.1 骑楼建筑的原真性
        4.6.2 空间改造
        4.6.3 材料与物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沙坡尾微更新总结及更新策略
    5.1 更新中的原真性想象
        5.1.1 街道中的雅各布斯式空间意象
        5.1.2 避风坞一侧的“渔人码头”意象
        5.1.3 建筑更新设计中的新“乡土”、“家宅”意象
        5.1.4 厂区更新中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5.2 更新中的问题
        5.2.1 影响与对抗
        5.2.2 原真性的丢失
    5.3 更新策略
        5.3.1 社群原真性
        5.3.2 物理原真性
    5.4 更新设计建议
        5.4.1 区域结构层面微更新建议
        5.4.2 街道——大学路街道微更新建议
        5.4.3 建筑层面的微更新建议
        5.4.5 方案试做
    5.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成果发表

(7)权力、资本与城市空间:一个西南边疆城市的空间生产及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外城市社会学及空间理论述评
        (二) 国内城市社会学及空间理论述评
        (三) 腾冲城市相关文献梳理
        (四) 研究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基本路径与思路
        (二) 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 军城到商城:传统帝国下的腾冲城市空间变迁
    一、边城肇建
        (一) 建城始末
        (二) 历史空间:军政合一的城市风貌
        (三) 朝贡与通商:空间的商业转向
    二、传统帝国与空间变迁
        (一) 帝国的延伸:象征性的空间
        (二) 交通与空间转型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扩张与破碎:民族资本的兴衰与腾冲城市空间
    一、王朝之末、民国初兴
        (一) 腾越开埠
        (二) 民国初创
    二、扩张的城市:民族资本与工商业空间
        (一) 商贸:不断扩张的领地
        (二) 工业:新空间形态的起步
        (三) 近代交通方式的尝试
    三、空间的破碎:战争与交通枢纽的迁移
        (一) 化为焦土的城市
        (二) “穷途末路”:道路变迁与城市没落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和国之辉:国家工业化与城市空间
    一、战后初期的城市重建
        (一) 交通优势的丧失
        (二) 残存的南城区
    二、此消彼长:建国后的工商业空间变迁
        (一) 建国后腾冲工商业概况
        (二) 收缩的商业空间
        (三) 工业空间的迅速膨胀
    三、古城重生:建国后的城市建设
        (一) 公共建筑:南行政北工业的格局
        (二) 市政建设:街道与城市环境改善
        (三) 居民住宅变迁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革与新生:改革开放后的城市空间生产
    一、新的出路:旅游业与空间风貌
        (一) 城市的困境与出路
        (二) 空间景观控制与旅游初兴
        (三) 压缩空间感受:交通的跃升
    二、城市蓝图:房地产的膨胀
        (一) 地产业的空间实践:造城运动
        (二) 旅游业的空间表征:小镇模式
        (三) 政府介入:棚户区改造下的空间与社会关系
    三、文化的要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空间变迁
        (一) 菜市场的消亡与重生
        (二) 潜移默化:交通规则与行为约束
    四、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8)救赎(论文提纲范文)

2 月19日, 星期四。在时不时穿过早春薄暮
2 月里天还亮得晚, 走在全铺上地毯的走廊里, 除了州波轻轻的脚步声外, 还完全是夜深人静的样子。来到电梯前, 看得见窗外的天空。空中浓云密布, 连让旭日露脸的缝隙都没有。
3 月2日, 星期一早晨。芹泽裕弥浑身懒洋洋的, 他使劲憋住发自体内的似乎挡都挡不住的哈欠, 就在上班的电车上, 从所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了早报。
3 月上旬就热得冒汗, 一个平静而晴朗的星期六。过晌时分, 市中心规模宏大的酒店, 在其新楼七楼的网球场上, 已历时一个钟头的一场打得难解难分的比赛, 正要进行最后一盘的较量。
6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适逢梅雨的间歇, 清晨伊始便晴空万里。从东京车站疾步走向职场的芹泽裕弥, 在仿佛一下子强烈起来的阳光的照射下, 被晃得眯起了眼睛。
6 月上旬到8月底, 美国的小学都放学年末的暑假, 于是就一同过来了, 但由于上回跟芹泽通电话时也是在休假, 因此好像会被误会成老是在休假, 佐佐木笑着辩解道。平时可能忙得几乎无法休息吧。

(9)后现代建筑的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价值、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后现代建筑产生的历史语境
    一、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来临
        1、何谓现代
        2、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诉求
    二、现代建筑的危机和困境
        1、建筑的现代化历程
        2、国际风格的终结
    三、后现代建筑的兴起
        1、历史传统
        2、社会风尚
        3、自我诉求
    四、小结
第二章 后现代建筑的反理性趋向
    一、理性主义的文化危机
        1、理性主义文化的自反性
        2、后现代哲学的反思与批判
    二、碎片断裂取代霸权统治
        1、现代主义建筑对理性的推崇
        2、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非理性张扬
    三、小结
第三章 后现代建筑的多元文化主义原则
    一、从“少就是多”到“少即乏味”
        1、“少就是多”的建筑寓意
        2、“少即乏味”的文化原则
    二、后现代建筑的多元文化主义实践
        1、双重符码
        2、含混异构
    三、小结
第四章 后现代建筑的日常审美走向
    一、从居住机器到感性交往
        1、距离消弭
        2、感性流动
    二、从功能至上到有机建构
        1、装饰的回归
        2、时空的接合
    三、小结
第五章 后现代建筑与商品时代的美学趣味
    一、波普与大众
        1、娱乐至上
        2、反讽幽默
    二、符号与消费
        1、表象即视
        2、隐喻无根
    三、小结
结语
    一、创造与革新
    二、问题与局限
    三、未来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为什么选社会运动?
    二、为什么从媒介切入?
    三、什么是社会运动?
    四、为什么是太阳花?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一、社会运动研究
        (一) 集体行为论
        (二) 资源动员论
        (三) 政治过程论
        (四) 政治机会论
        (五) 框架建构论
        (六) 新社会运动论
        (七) 国家与社会运动
        (八) 抗争政治
    二、社会运动与媒体
        (一) 大众媒体与社会运动
        (二) 新媒体与社会运动
        (三) 新旧媒体关系
    三、国内相关研究
        (一) 新媒体研究
        (二) 国内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研究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问题
        (三) 分析框架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过程
        (六) 相关概念辨析
第四章 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
    一、中天新闻的“检视”建构
        (一) 违法乱纪:霸占“立法院”
        (二) 政院事件:破坏者形象构建
        (三) 政院延续:警察VS学生的双面建构
        (四) 凯道游行:负面底色下的褒贬中立
        (五) 检视增加:漏洞百出的运动
        (六) 暴力因素:对“破坏”的关注与放大
        (七) 造神运动:学运领袖的神化与批判
        (八) 运动退场:对追责的强调
        (九) 服贸协议:多层次说理相挺
        (十) 对“中天”的小结
    二、TVBS:流动的框架
        (一) 318之夜:狼藉与混乱建构
        (二) 框架首转:从质疑到中立
        (三) 二次转变:对“占领政院”事件的报道
        (四) 逐渐三转:过渡时期的TVBS报道框架
        (五) 凯道游行:支持与切割的微妙操作
        (六) 框架四转:对立、退场与质疑
        (七) 运动退场:话题刺激性炒作
        (八) 五转与切割:退场之日与包围中正一
        (九) 对警察、服贸议题及花边新闻的特殊报道
        (十) 对TVBS的小结
    三、新闻e论坛:对运动空间的实时民粹化展演
        (一) 草根视角:媒体不报,我们来报
        (二) 政院之夜:突出警察暴力的实时播报
        (三) 凯道之前:支持立场的延续
        (四) 330凯道:跟随式直播
        (五) 退场前夕:双重标准下的正负建构
        (六) 退场之日:确认与升华运动价值
        (七) 抗争再起:连接运动框架的正面建构
        (八) 运动领袖:平凡化操作框架
        (九) 对“新闻e论坛”的小结
    四、黑岛青脸书:运动核心的跟随式“喉舌”框架
        (一) 运动初期:实时播报的动员框架
        (二) 政院事件:及时切割与声援利用
        (三) 凯道前夕:转守为攻
        (四) 激情消退:改变策略维持动能
        (五) 退场之时:对运动的极尽讴歌
        (六) 路过中正一:切割与声援
        (七) 运动领袖的“集权”建构和警察“暴力”建构
        (八) 对“黑岛青”的小结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动的“战场”:新旧媒体与运动的多面互动
    一、内容层面
        (一) 旧媒体上的新媒体
        (二) 新媒体上的旧媒体
    二、行动层面
        (一) 新旧媒体之间
        (二) 新旧媒体与运动之间
    三、“互动”对内容生产的影响
        (一) E论坛:徘徊于“游击”与“正轨”之间
        (二) 中天:内部高度一致下的组织保证
        (三) TVBS:收视率挂帅下的无奈
        (四) 黑岛青:随运动阶段变化的内容生产
        (五) 作为在场的“新媒体”
    四、对媒体与运动的最终讨论
        (一) 318夜晚:“没有组织,怎么冲?”
        (二) 政院事件:内外困境和控制不足下的悲喜剧
        (三) 退场转折:330凯道后的衰落
        (四) 传统媒体:聚焦、造神、监督和权力集中
        (五) 新媒体:根植于运动内部的建设性角色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变迁、结构、话语下的太阳花
    一、财团化、贫穷化、少子化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二、国家性质与社会性质
        (一) 历史因素及其发展背景
        (二) 国家性质与社会运动
        (三) 社会性质与社会运动
        (四) “结构”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三、话语、意识形态与太阳花
        (一) 国族认同焦虑和“反中国因素”
        (二) 反黑箱服贸的民主诉求
        (三) 反自由贸易论述与“泛左”思想
        (四) 世代正义与青年参与
        (五) 对“话语”与框架建构论的讨论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得出的几点结论
    二、结论基础上的几点讨论
        (一) 社会运动发展与媒体的矛盾与困境
        (二) 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新媒体的“参与式实践”
        (三) 关于“媒体悖论”的讨论
        (四) 对辩证技术观的呼唤
    三、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讨论
        (一) 不同视角下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观感
        (二) 研究进场和资料获取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高层住宅:走向现代,还是走向穷途末路(论文参考文献)

  •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研究[D]. 王目坤. 吉林大学, 2020(03)
  • [2]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评价方法研究[D]. 马玉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节约与政治:1948年国民政府勤俭建国运动研究[D]. 曹梦真. 河南大学, 2020(08)
  • [4]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D]. 刘倩.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5)
  • [5]阿根廷蒙托内罗运动研究[D]. 夏婷婷. 上海大学, 2019(04)
  • [6]厦港沙坡尾微更新研究初探[D]. 镡旭璐. 厦门大学, 2019(08)
  • [7]权力、资本与城市空间:一个西南边疆城市的空间生产及其变迁研究[D]. 何立荣. 云南大学, 2018(01)
  • [8]救赎[J]. 幸田真音,张汉威,林静,张斐. 译林, 2017(03)
  • [9]后现代建筑的文化阐释[D]. 陈晓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5)
  • [10]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D]. 许剑峰. 南京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高层住宅:走向现代还是走向死胡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