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一、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论文文献综述)

胡炅坊[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1)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高度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由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内部问题,以及由国际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外部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始终没有摆脱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走势持续低迷。加之2020年初全球范围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各地区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在这种世界历史背景下,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多个地区抬头,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浓厚阴影。从内部环境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过去几十年发展所带来的部分问题开始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如生态环境破坏、产能过剩、贫富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各种矛盾交织并行的特殊历史背景。为了应对处理国内外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各种风险挑战、积极求变,在指导新时代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经济指导思想。在2017年12月党中央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探索新时代经济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经济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重大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既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演变范式,又克服了西方经济学重实证而轻实践的理论缺陷,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后带来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矛盾和困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通过系统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理论的不足和缺陷,立足于新时代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科学揭示了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准确判断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势。具体来说,本文一共分文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力图对本研究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思路,力图通过方法创新和理论创新科学完整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全貌。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结合相关资料,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成熟期。第四部分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从逻辑层面将其概括为“1+7+1”的逻辑架构,即为“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新发展格局”。第五部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和理论特征进行了科学概括。在理论逻辑上具体体现为: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在理论特征上体现为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国际性的高度统一。第六部分集中论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在理论贡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在实践价值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另一方面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程睿[2](2021)在《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70年代后,为获取更多利润、实现资本增殖,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资本输出不断地提高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迁,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此历史背景下,西方理论界开启了对于帝国主义特征与实质的理论研究。伴随帝国主义理论的出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宣告诞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概念与内涵由帝国主义理论析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基础概念、合理内核与最终目的。广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是帝国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涵盖自帝国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全部帝国主义理论中经济范畴的阐释,包括20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包括中国对于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狭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则包含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后出现的西方帝国主义理论中对于不同时期帝国主义经济控制方式的理论批判,即“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全球霸权的手段。在经济帝国主义理论视域中,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均作为助推经济帝国主义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从属于经济帝国主义而非与经济帝国主义并列。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在全球化中体现地愈加明显。20世纪是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萌芽时期,由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共同组成。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来源,是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列宁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对前列宁时期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的利用与帝国主义寄生性的补充中,对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的基本继承中,对卢森堡积累规律论的批判性借鉴中,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提出了列宁帝国主义论。列宁用案例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特征论与阶段论的视角对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经济特征进行梳理、提炼、概括。其中,特征论是阶段论的基础内核,阶段论是特征论的合理命题。列宁揭示出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社会特征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过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给帝国主义作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的定义,揭示出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得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前夜的结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新路径,开创了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范式。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提出也标志着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正式确立。二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及研究帝国主义的理论有了新的大发展,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旧殖民地纷纷走向独立,然而政治上的独立却没能使得新兴民族国家在经济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多数民族国家的经济仍然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与之相反的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与经济腾飞。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的命运与未来,重点针对落后国家为何落后、落后国家如何摆脱落后等问题展开探讨,生成了以“依附论”、“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二战后帝国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由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向更新的帝国主义理论的理论转变。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宣告进入了“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新时期,以保罗·巴兰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萨米尔·阿明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为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奠基性、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以“经济剩余”为切入点展开对于垄断资本控制下落后国家经济结构形态的分析,以案例分析和历史性回顾的方式对于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进行理论透视,揭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早期侵略和殖民统治是落后国家的“欠发达”根源,致使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基础被破坏、发展道路被扭曲、经济剩余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单向流动。提出落后国家想要突破“欠发达”根源,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最好出路是社会主义革命。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奠基理论。“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相关学说的基础上,以巴兰“经济剩余”和资本积累的观点为出发点,在对当代帝国主义理论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以经济过程为论证核心,对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的资本主义形态、经济结构、南北不平等交换的具体形式及原因、垄断资本剥夺下生成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进行剖析。揭示出处于“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处于“外围”的落后国家由于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积累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垄断资本控制下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结构与分配格局。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的理论成果。进入21世纪,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苏联解体、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促使西方左翼理论家将研究的重点重新聚焦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21世纪“新帝国主义理论”应运而生,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实现了同步发展。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资本积累、生产方式、民族国家地位等的变革展开讨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大卫·哈维关于资本积累逻辑的批判理论、迈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生产方式变革理论、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资本积累逻辑批判理论,力图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创造出一个以资本积累逻辑批判、资本积累空间修复批判、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批判为基础的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框架,展开对于新经济帝国主义形成、发展、演变的全新阐释,开创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批判范式的新维度。其中,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是理论分析的主线,空间修复是资本积累新的转移方式也是分析空间地理的工具,剥夺性积累是资本积累的主导形式与驱动力。生产方式变革理论,以帝国为核心概念对帝国的本质、帝国的统治形式、帝国的生产方式展开论述。生产方式变革理论揭示帝国的本质是资本帝国、帝国的统治形式是生命政治统治、帝国的生产方式是生命政治劳动,指出反抗帝国的主体在生命政治劳动中产生,探讨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及存在的可能。民族国家理论,以资本帝国主义作为对新经济帝国主义的表述方式,在将资本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战后帝国主义形态的比较中,概括出资本帝国主义的特殊性,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与资本帝国主义的关系。指出经济与政治的剥离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以往帝国主义的根本区别、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扩张与帝国霸权、全球化中资本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霸权统治、民族国家是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与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能量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构、生产方式、资本逻辑、资本积累、对抗主体等内容,可知经济帝国主义在全球化中依然不会停止其向更深层次演进的脚步,全球化中经济帝国主义的诉求依然是构筑资本的帝国。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帝国主义也在演进中不断地生发出新的生产、积累、扩张、修复形式。研究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是找寻跳脱经济帝国主义资本逻辑的路径,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平等发展。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的持续在场使之成为反抗经济帝国主义的重要主体,民族国家的领土逻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辅助全球化中与经济帝国主义交锋的关键要素,新的反抗主体指向民族国家、新的发展路径指向社会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已经开启了全球化中的新一轮权力布展,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下的发展道路与实践经验为世界经济治理、世界各国的政治与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与参考方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以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反思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中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应对策略,生发出关于历史的总结与未来的展望,能够为促进实现反经济帝国主义扩张提供新的论据支撑。

崔云朋[3](2020)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其追求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标。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未来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构想。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着现实困境,消费主义的影响造成了一些人的物化生存和精神虚无,资本逻辑的影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和伦理道德的失范,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影响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党一直重视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于这一问题都作出了重要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探索,这标志着我国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如何认真反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直面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运用唯物史观,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条主线,系统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治理向度、政治治理向度、文化治理向度、社会治理向度、生态治理向度,在理论上就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对人的现代性的本质进行整体探析和逻辑建构,从而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共八章内容,全面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与维度。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创新点。第一章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物化生存、精神虚无、公平失衡、道德失范、环境恶化等时代问题和产生的根源。第二章从公有制为主体的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治理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治理等四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论述,以此来分析和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治理向度,立足于国家现代化治理的现实语境,探究人的全面发展对经济治理的内在要求、逻辑关系和实现路径,探究经济治理维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治理维度,从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政治保证、协商民主是重要内涵和自治制度是政治治理的重要形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内涵,并进一步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五个具体视角,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治理内涵,阐明了政治治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职能,并探究了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与政治治理的主要内涵和逻辑关系以及实现路径。第四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引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内涵等三个方面,以及人的物化生存的价值治理、精神虚无的调整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治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等角度,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治理向度,探究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治理的科学内涵和逻辑建构,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五章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人的全面发展智能治理的实现方式三个方面,以及社会公平正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智能治理等视角,深入探析了当下语境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内涵,并系统探究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内在关系,由此出发,遵循社会治理逻辑理路来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路径。第六章从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的体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治理的价值遵循和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保障三个方面,以及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等视角,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治理向度,探究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治理的内在机理,建构人的生态价值尺度的实现路径。第七章从人的现代性本质来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内涵,围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整体观思想、人的现代性本质的整体属性与特点以及人的现代性本质的整体建构等三方面给出系统探析,以揭示现代化历史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性特征及其内在辩证关系。总之,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整体的逻辑展现。经济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需求,政治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民主和自由需求,文化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社会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公平正义需求,生态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这些多维度治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与技术属性和法治属性相结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展现了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力量,实现了治理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一致,推动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的全面发展也推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蕴含着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其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素质现代化和能力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体论思想;国家治理现代化蕴含着人的整体性思维智慧,无论从治理理念,还是治理内容、治理方式、治理路径上来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把握,彰显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论创新;国家现代化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充分彰显了国家治理的人民性,是以人民为中心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尺度;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实践,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治理逻辑,展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路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反映了对国家发展规律和治理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当前学界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理论范畴进行了较为丰富的考察。本论文的特点首先是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去看待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宗旨,并作为一个集中的理论主题加以研究,认知二者的关系并由此认识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价值。其次是提出人的现代性本质的整体性建构。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内涵,从整体上对人的现代性本质进行建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围绕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方面阐述了人的现代性整体建构的内在逻辑,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再次,在对社会治理共同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于一体的国家治理共同体,其蕴含着治理主体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体现了治理的人民性、民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是时代的要求与进步的表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国梦”。

吴凯[4](2020)在《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20世纪英国最具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莫里斯·多布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尤其是辩证理性成为了其毕生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主要坐标系。在市场社会主义研究中,他全方位运用和展现了辩证思想,从而使其市场社会主义思想呈现出辩证理性的特征。具体看来,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整体演进,立足现实实践,面向未来思考,不将其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概念。社会形态的变迁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历史始终处在不断演进、依次嬗递的逻辑与规律中。其次,科学理性地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科学社会主义不以人的主观愿望抽象谈论发展,而是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消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根本上保证了劳动阶级解放的社会条件。再次,以整体视角研究社会发展。某一个社会构成要素不能决定社会发展命运,要坚持市场与计划的结合,反对经济决定论,重视人民主体作用,以全方位视角考察社会发展。最后,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命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强大动力。从历史演变来看,“市场社会主义”一词正式被经济学家广泛使用应该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在美国学者约翰·加尔布雷斯、本杰明·沃德和阿伯拉姆·伯格森的经济学着作中,市场社会主义开始作为象征着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的术语出现。直至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戴维·米勒详细论述了这一术语包括的内涵和外延,市场社会主义得到了普遍认同并开始了广泛的使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人们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基于不同的立场和思想理念,不同学者运用相异的研究方法,从各种角度出发,对苏联和东欧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分析研究,为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寻找方向和目标,并设计出了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在这一理论争鸣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公有与私有等方面的理论文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选择可借鉴的重要思想财富。如果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发展看作是对高度集中模式的否定,逐渐接受运用市场机制主导经济发展的过程,莫里斯·多布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进展轨迹和变革精神。他以辩证理性的方法和思想阐述了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从最初支持中央计划局严密控制生产和消费,集中管理全部经济活动,到50年代中后期开始转向国家应该赋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推崇一种相对分散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试图建立一个在规模、目标和法定权威等方面都更加合理的国家。多布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并不需要泾渭分明的严格区分,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理论并不是抽象的空中楼阁,而是始终要以社会历史发展为生长土壤,这体现了多布坚守“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认识框架,始终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当作自己研究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哲学立场。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对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第一,介绍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缘起。主要有四大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近代经济学传统和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理论上看,多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解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看法,采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方式、阶级分析等基本理论范畴。同时多布深受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经验主义传统的影响,提倡将经济研究与历史分析结合起来;从实践上看,多布多次去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因而熟知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他提出的计划与市场相互平衡的发展模式对当时的许多不发达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二,说明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他的思想是从比较与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为理论视角,将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演进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的改革途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首要动力。任何一种生产力都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框架内。生产力能否有效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产关系的性质。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有过突出的历史贡献,具有历史必然性与进步性。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对资本无限增殖的追求导致两极对立的社会结构,无产阶级始终处于被压迫之中,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严重破坏了生产力。无论资本主义发生怎样地变化,都不能改变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批判资本主义的目的在于追求符合历史进步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正是在扬弃资本主义后的逻辑指向。市场社会主义不论表现出哪一种理论形态,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理论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找到体现价值的根基,从二者结合的角度,在经济和政治改革两方面探讨了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辩证发展和实践过程。批判性地考察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结合改革实践提升理论内涵,这正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思路。第三,论述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意识形态的能动性、计划与市场的辩证性、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前瞻性。通过提炼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彰显其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世界上不存在一种纯粹的经济学理论,任何一个学者都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之下。基于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政治立场,代表着资本主义私营企业主的利益。这种意识形态一方面自觉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为资本家和富人服务,不断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则会促成工人阶级反抗意识的兴起,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最终生产出资本主义自身的掘墓人。在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理性批判后,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理想的经济秩序,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市场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核心问题是如何将计划与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为多布辩证理性地思考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空间。兰格模式、分权模式、工人自治等模式强调社会主义同时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运行机制。通过挖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和理论观点,为当代社会经济运行提供有益思考。正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中,现代化国家治理的主体、职能、价值成为了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论域。反思国家在治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国家职能如何合理有效地发挥、怎样理解国家治理的价值和逻辑,在当代依然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政治议题。第四,评价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贡献。通过对《资本论》科学价值的考察中,多布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使其在当代焕发出了新的理论生命力。通过与兰格模式的比较,凸显出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对理论演绎与经济现实发展双重问题的关注,使得多布实现了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和第三国际正统经济学框架的突破,以对国家计划与自由市场关系的理性探讨形式表现出来。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地辩证考察,引领了英国经济史研究的新发展,同时也为多布经济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维度。本文着眼于多布对社会发展辩证理性地思考,通过对多布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阐释,体现出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本文还力图凸显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的国家治理这一理念的前瞻性,并从哲学角度揭示多布市场社会主义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在研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历史和逻辑关系中,多布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以发展的视角和整体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的运行结构和秩序。通过总结多布市场社会主义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能够充分说明多布将社会主义作为自身的政治理想,是理性思考的客观结论,同时,也能够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全面有序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耿锐[5](2020)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及教育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一直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基本命题。广大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是关涉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稳定的根本问题。对认同问题的关注,本质上是聚焦教育有效性问题。大学生能否通过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价值认同,是衡量理论教育是否有效的核心点位。改革开放40余年来,随着国内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也日渐深刻,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的研究夯实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成为了时代赋予认同问题研究的全新使命。尽管理论界围绕“马克思主义认同”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缺少对概念本身的前提性梳理,使相关研究在范式上存在一定的混乱和泛化现象。这导致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研究总是在不同理论视角间往复,彼此之间难以相互印证和支撑。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状况,论文将以前提性的概念梳理为逻辑起点,以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对象群体的思想认同特点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为数据支撑,系统分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机理和教育策略。为了使研究更切近研究主题,论文首先从概念层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认同相关研究之所以在范式上混乱,在于认同概念的复杂性。其在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均有完全不同的理论视角。论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概念中,不能简单引用哲学、心理学或社会学视域下的认同概念。如果用“我是谁”的问题来概括认同概念,则本文视角下的认同即不仅是哲学中对“是”的同一性追问,也不仅是心理学中对“我”的主观选择,亦不仅是社会学中对“谁”的社会形塑,而是“我是谁”的辩证统一,是连接自我和社会的,超越外在现象的,通过理性跃升形成的价值认同。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独特理论体系,其认同不能停留在直观的知识和情感层面,而是在此二者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从客观知识跃升为理性的价值认识过程。在本质内涵梳理之后,论文进一步探讨了本次研究的对象,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论认同特点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独有特点是时代特点与大学生群体性特点综合作用的结果。论文认为,在“多”样的社会环境变化背后,源自于“一”的基础性作用,即现代性冲击导致的精神生活物化。在此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认同呈现出较以往时代更为明显的矛盾性、表象性和过渡性等特点,这一方面使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认同的形成更为艰难,另一方面也赋予了他们对思想理论独特的价值需求。当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不仅使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出现了新的难点,也内在生成了破解难题的突破点,对难点的剖析和突破点的揭示是论文研究的重要基础。经过客观的调查研究,论文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判,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机理。论文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在结构是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变化内在规定了每一个时代特定的理论认同路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知识获取层面摆脱了对课程教育的依赖,且大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形成价值认同的难度增大,使“问题”辨析过程在课程教育中体现出时代特有的不可替代性。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唯有在结构上与当代社会环境的内在规定性相匹配,突出“问题”辨析的独特地位,方能从根本上提升教育的有效性。鉴于以上分析,论文提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策略。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是一个“主体间性”的实现过程,既要保持教育内容的理论性和辩证性,也要充分关注受教育者的主观性和普及性。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以“问题”辨析的方式呈现,引导大学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证方法和思维逻辑分析和观察理论观点和社会现状;另一方面,通过话语和环境建构的柔化作用,使“问题”辨析过程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唯有使大学生通过认同教育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论证方法,并运用其观察和解决现实问题,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目的。

徐施易[6](2020)在《马克思共享思想及其当代中国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自共享发展理念提出以来,挖掘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与重要议题。然而关于马克思是否讲过共享发展的论争,表明我们亟需剖析马克思共享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的意涵关联,考辨共享思想升华为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进程和二者的内在区别,才能避免陷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六经注我”式的错误倾向。马克思共享思想首先是一种普惠性的发展哲学,缘起于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与尖锐批评,发展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规划与现实建树,并在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与崇高信仰中得到确证。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复魅人本主义思潮,构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共享思想经历了早期萌芽、中期发展和成熟拓展三个阶段。马克思主要在物质生产、制度建设、思想建设和社会交往四个方面提出了富有建树的实践理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立场与观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探索中,将马克思共享思想深化为中国化的、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党的初心和宗旨、全国人民的奋勇斗争使得中国人民推翻压迫站了起来,在经济建设维度的“共同富裕”思想使得中国一改积贫积弱的落后局面富了起来,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时代的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武装使得中国人民强了起来,以至有能力、有担当地为世界发展话语体系建设贡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突出了当代中国在制度建设改革、凝聚价值共识、保障人民权益共享上的璀璨创新,共享发展理念的传递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与特色、优势与成就,为中国统揽推进“四个伟大”、把握时代机遇、应对世界变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刘建慧[7](2020)在《《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它是对马克思主义自身存在理由的自洽性确证。然而自马克思主义产生170多年以来,这种整体性特质却不断被肢解,不断被打入分离化的楔子。在思想意识领域,随意曲解、任意肢解马克思主义者有之,教条式僵化的对待马克思主义者有之,刻意制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各种对立者有之,这些都严重消解着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本文立足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探讨其蕴含的整体性思想,逻辑线索是:为什么(阐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出场路径,阐明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必要性),如何看(阐述《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是什么(论述《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逻辑内涵,整体性把握马克思主义),怎么做(阐明《反杜林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出场路径作为逻辑起点,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实质作为该章的主要论述内容,为之后基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深层次阐述了《反杜林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并在重点剖析了其形成依据之后,发现了它既具有清晰的理论逻辑性,也蕴含着鲜明的实践特色,这便构成了本文的第二部分,即《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本文第三部分仅仅围绕内容规定、方法指导和原则遵循等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逻辑内涵,阐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相统一的整体体系;最后,本文在厘清《反杜林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和全面把握其逻辑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本真精神。

翟子夜[8](202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凝结升华的、以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以中华民族基本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为基础的多种价值原则的浓缩与统一,其生成拓展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变迁过程,正是以历史演进为发展背景和拓展根源,以文化演进为本质显现和发展动力,以人类主体性演进为价值续接和拓展方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积淀,实现多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多层聚合,并在新时代不断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创新发展。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拓展,既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也有时代发展的既定性,既有社会实践的开放性,又有价值理论的传承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因此彰显出强劲的历史文化张力和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必将极大影响我们的生活样态、感知方式、价值取向和表现形式。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还面临这一高级的社会意识形式没有更好转化为社会心理的现实问题,民众价值自觉和政府主导教育传播的双向沟通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解决这一问题,更需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历史穿透力和实践创造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底蕴中充分汲取养料,形成某种理念、某种要素、某种资源、某种载体、某种背景,潜移默化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每个国人的主动参与性和自主选择性,真正让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认知并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旨在一方面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把握其历史发展脉络,研究各类历史文化样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这无疑对发掘其精神根柢、探寻其实践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另一方面,本文力图通过历史的维度、文化的维度、实践的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阐释和解读,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拓展和践行作方向上的引导和内涵上的更新,更深层次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的践行素材和学理支撑,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底蕴有机融入到社会大众的价值观认同过程,潜移默化地转化为社会心理,转化为社会大众日常意识,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实践力量。

陈晨[9](2020)在《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对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理论研究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研究围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要求,针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新变化,结合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灌输和教化工作实际,将新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大卫·哈维的意识形态思想作为研究内容,以期在理论梳理归纳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意义。研究考察了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及阶段特征,深入到哈维资本积累理论、解放政治思想、政治哲学思辨等理论,找到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政治哲学批判等理论视角,提炼了其中蕴含的以空间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主要观点,特别是厘清了空间与传统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明晰了空间具有的意识形态性,作出了空间性通用矩阵的意识形态分析。基于对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总体把握,研究尝试将其意识形态思想与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展开比较分析,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出发,肯定了哈维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创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拓新、马克思主义解放政治思想内涵丰富等方面的学术贡献,也指认其存在对唯物史观历史本质解读偏差、对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判断缺失、对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祛魅构设简化等方面的理论局限。总体来看,哈维从空间出发对新时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展开批判,为我们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更加隐蔽和复杂的斗争提供了启示,而其对空间意识形态属性的界定、对时空体验与意识形态转变关系的判断、对争取空间正义的构思等观点,对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具有借鉴价值。因此,本研究特别选取贯穿哈维理论思想始终的“空间”作为视角,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出新的思考,提出:其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空间转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空间生产中国化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观,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基础;其二,发挥空间作为社会力量的能动性,强化对空间的政治文化形塑宣教和意识形态释义赋义,促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空间生产的引领作用,在“三生空间”规划和发展的广泛领域贯彻党的正确主张和国家意志,有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认同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其三,在空间演变趋势中须始终保持斗争精神,积极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借助景观社会、时空压缩、流动空间发起的更加隐蔽、更为复杂的意识形态挑战,开展更具艺术性、更为策略性的意识形态安全防御工作,维护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三权”,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时度效,布局好党引领舆论导向的点线面,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

程亚勤[10](2020)在《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核心是信仰。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信息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局势,全球范围内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交流与争锋越来越激烈,我国的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多种社会思潮共存现象的存在,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也让信仰重要性愈加凸显,其问题性愈加明显。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考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过程,从现实的人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问题。首先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这部分内容从哲学层面对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进行分析。信仰是标志人所独有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了人类信仰史的变革。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追求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描述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远大目标的一种确信,并以之作为行动准则和终身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信仰从现实的主体性的人出发,从人的存在的根本方式实践出发,从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出发,以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人的类本质、人的社会性存在以及人的个性存在在不同层次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提出了要求。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其历史使命感、奉献幸福感、自我实现愉悦感唤起人的情感共鸣,鼓舞信仰者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之中。其次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概念切入到探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遵循人的思想发展和人的行为实践规律,是一个逐渐发展不断深入的动态过程。理论认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起点,理性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重点,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标志在于实践体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具有条件性、复杂性、过程性等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逻辑,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问题。“构建”重在“建立”“形成”“确立”,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以实践性原则为根本原则,并遵循系统性、主体性、层次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目标在个人和社会上是统一的。根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目标从四个维度展开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从主体、客体、载体、环体的角度进行。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完成后需要开展测评工作,判定一个人是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以生成性思维开展测评工作,构建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科学的测评方法,尤其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整个信仰生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的归因分析。理论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从理论上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问题之后深入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上来。首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由一种社会思潮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信仰经历了坎坷的历程。五四时期在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之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其科学性和价值性契合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信仰,并通过传播逐渐成为中国人改变民族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想武器,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社会得到巩固成为主流信仰。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极致,在对共产主义的无限憧憬和美好向往中,非理性的盲目信仰使共产主义信仰逐渐异化,马克思主义信仰遭遇危机。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经历严峻挑战中理性回归。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展开是为了服务于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现实问题并提出构建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魅力与实践魅力,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体系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力量。在现实中,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了多方面的挑战,一元指导思想与多样社会思潮的矛盾、坚信与质疑的矛盾,认知与践行的矛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需要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基础,强化重点人群的使命担当,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话语权,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方式,唤醒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自觉。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资源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2.1.3 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崭新且复杂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资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相关政治经济学理论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经济思想
        2.2.3 西方经济学值得借鉴的相关理论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3.1 萌芽期:七年知青岁月的初期经验
        3.1.1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树立
        3.1.2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开启
    3.2 形成期:30 年的地方经济治理经验
        3.2.1 正定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2.2 福建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2.3 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2.4 上海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3 成熟期: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经济思想
        3.3.1 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3.3.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3.3.3 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3.3.4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
    4.1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引领——新发展理念
        4.1.1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4.1.2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4.1.3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涵——“七个坚持”
        4.2.1 经济发展领导核心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4.2.2 经济发展目的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2.3 经济发展阶段特征论: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
        4.2.4 经济体制改革论:坚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二元关系
        4.2.5 宏观经济管理论: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4.2.6 经济发展战略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4.2.7 经济工作方法论: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4.3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格局
        4.3.1 构建高质量国内大循环
        4.3.2 优化发展国际大循环
        4.3.3 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第5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及理论特征
    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
        5.1.1 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
        5.1.2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
        5.1.3 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
        5.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性
        5.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性
        5.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性
        5.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民性
        5.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际性
第6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6.1.2 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
    6.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实践价值
        6.2.1 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6.2.2 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内涵与相关概述
    2.1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界定
        2.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广义概念
        2.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狭义概念
    2.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容涵盖
        2.2.1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2.2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2.3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3 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
        2.3.1 用经济帝国主义手段实现全球霸权
        2.3.2 用政治文化手段助推经济扩张
第3章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
    3.1 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萌芽
        3.1.1 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
        3.1.2 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
        3.1.3 卢森堡资本积累论
        3.1.4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3.2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理论奠基
        3.2.1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时代背景
        3.2.2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核心观点
        3.2.3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当代价值
第4章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成果
    4.1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
        4.1.1 落后国家的经济结构形态的理论分析
        4.1.2 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的理论透视
    4.2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
        4.2.1 垄断资本构建的“中心”与“外围”的世界经济结构
        4.2.2 垄断资本掌控下的南北不平等交换形式
        4.2.3 垄断资本剥夺下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
第5章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拓展
    5.1 全球化中资本积累逻辑的理论批判
        5.1.1 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
        5.1.2 资本积累的空间修复理论批判
        5.1.3 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理论批判
    5.2 全球化中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创新
        5.2.1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统治
        5.2.2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劳动
    5.3 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理论及其新视野
        5.3.1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帝国主义
        5.3.2 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第6章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评析与启示
    6.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综合评述
        6.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探索成就
        6.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偏颇之处
    6.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内容启示
        6.2.1 资本逻辑跳脱与发展路径选择
        6.2.2 民族国家在场与民族意识觉醒
    6.3 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的中国发展之反思
        6.3.1 全球化中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构
        6.3.2 全球化中政治文化实践空间探索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
    二、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思路
    四、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
    1.1 消费主义导致消费异化
        1.1.1 消费主义造成人的物化生存
        1.1.2 消费主义导致人的精神虚无
    1.2 资本逻辑对社会的制约
        1.2.1 资本逻辑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1.2.2 资本逻辑影响伦理道德
    1.3 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影响
        1.3.1 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生态环境危机
        1.3.2 人类中心主义带来人的生存危机
    小结
第二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治理向度
    2.1 公有制为主体的共同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2.1.1 公有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根基
        2.1.2 多种所有制共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
    2.2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正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
        2.2.1 按劳分配的制度正义
        2.2.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价值正义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治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市场规范
        2.3.1 市场准入的公平治理
        2.3.2 市场监管的公平治理
    2.4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治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
        2.4.1 创新治理的内涵要义
        2.4.2 创新治理的实践路径
    小结
第三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治理向度
    3.1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政治基础
        3.1.1 人民民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前提
        3.1.2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政治制度
    3.2 协商民主是人的全面发展政治治理的重要内涵
        3.2.1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民主治理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3.2.2 爱国统一战线的民主治理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内涵
    3.3 自治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政治治理的重要形式
        3.3.1 民族区域自治治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民族性
        3.3.2 基层群众自治治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民众性
    小结
第四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治理向度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引领
        4.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物化生存校正
        4.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虚无的调整规范
    4.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内涵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治理的内在价值
        4.2.2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治理的核心体现
    4.3 社会主义道德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规范
        4.3.1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价值
        4.3.2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治理目标
    小结
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向度
    5.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
        5.1.1 公平正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价值遵循
        5.1.2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主要内涵
    5.2 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制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根本保证
        5.2.1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
        5.2.2 共建共治共享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的运行逻辑
    5.3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智能治理的实现方式
        5.3.1 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价值意蕴
        5.3.2 新一代信息技术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手段与维度
        5.3.3 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建构
    小结
第六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治理向度
    6.1 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的体现
        6.1.1 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
        6.1.2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尺度
    6.2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治理的价值原则
        6.2.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然前提
        6.2.2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蕴含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6.3 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保障
        6.3.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治理的价值引领
        6.3.2 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治理的制度正义
    小结
第七章 人的现代化与全面发展的整体建构
    7.1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整体观
    7.2 人的现代性本质的主要特征
    7.3 现代性视域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建构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四、核心理念
    五、莫里斯·多布的学术历程
第一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1.1 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坚守
        1.1.1 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
        1.1.2 以阶级分析为基本方法
        1.1.3 《资本论》理论价值再考察
    1.2 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反思
        1.2.1 对列宁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客观评价
        1.2.2 以经济计划性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3 融合近代经济学传统
        1.3.1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吸收和批判
        1.3.2 传承与发展经验主义传统
    1.4 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总体理论环境
        1.4.1 人民阵线运动的时代契机
        1.4.2 共产主义小组的政治功用
        1.4.3 1956年危机的历史影响
    小结
第二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2.1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2.1.1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动力
        2.1.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2.1.3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指向
    2.2 以批判资本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视角
        2.2.1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或商业形式
        2.2.2 资本主义所有制与收入分配制度
        2.2.3 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暂时性
    2.3 以经济与政治双重演进为市场社会主义的改革途径
        2.3.1 市场作为社会形态的一种表征
        2.3.2 政府与市场的理性组合模式
        2.3.3 苏东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分析
    小结
第三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意识形态的能动性
    3.1 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3.1.1 作为学术研究的意识形态
        3.1.2 作为哲学立场的意识形态
    3.2 阶级意识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结构的反映
        3.2.1 阶级意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3.2.2 阶级斗争对于阶级意识发展的促进
        3.2.3 社会主义对于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增强
    3.3 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批判
        3.3.1 商业化模式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掩饰
        3.3.2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展现
        3.3.3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后果
    小结
第四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计划与市场的辩证性
    4.1 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的哲学基础
        4.1.1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4.1.2 否定之否定原则
    4.2 对社会主义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辩护
        4.2.1 深刻反思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历史意义
        4.2.2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范畴
        4.2.3 集中管理与分散决策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合理设想
    4.3 对计划与市场辩证关系的重新审视
        4.3.1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必须认真总结
        4.3.2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现实可行的
        4.3.3 落后国家要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小结
第五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前瞻性
    5.1 现代化国家治理职能的主要内涵
        5.1.1 坚持国家的治理主体地位
        5.1.2 坚持政治职能与经济职能相结合
    5.2 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切实增强
        5.2.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能力悖论
        5.2.2 市场社会主义改革中国家能力的弱化与重构
        5.2.3 工人自治作为改善国家治理效果的可行模式
    5.3 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多维价值
        5.3.1 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
        5.3.2 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的客体价值
        5.3.3 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协同价值
    小结
第六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贡献和评价
    6.1 丰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6.2 深化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认识
    6.3 整体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6.4 科学阐释资本主义的辩证发展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5)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及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源起与价值
        (一)从“马克思主义认同”到“认同”作为特殊“思想理论”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是热点问题、深层次问题、真实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趋势和局限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学理阐释
    一、认同的本质内涵
        (一)认同的哲学解释
        (二)认同的心理学解释
        (三)认同的社会学解释
        (四)认同的本质探析
    二、认同的一般性质
        (一)内在的生成性
        (二)内化的价值性
        (三)认识的稳定性
        (四)过程的实践性
    三、思想理论认同的特性
        (一)理论的彻底性
        (二)内化的思想性
        (三)价值的意识形态性
        (四)观念的排他性
    四、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特性
        (一)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二)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四)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及其思想理论认同特点
    一、大学生群体的一般阶段性特征
        (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
        (二)认识事物上理性与感性的交融震荡阶段
        (三)情绪上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阶段
        (四)对社会生活态度上向往与忧虑并存阶段
        (五)知识体系上从科普向科学转化的过渡阶段
    二、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现代性境遇
        (一)社会转型期的震荡
        (二)大众文化的冲刷
        (三)多重社会思潮的冲击
        (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催生的蜕变
        (五)时代样态的现代性根源
    三、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性特征
        (一)更浓重的自我意识和相对淡薄的集体意识
        (二)更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相对脆弱的抗挫能力
        (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相对单薄的人生意义感
        (四)较广阔的知识面和亟待提升的价值判断力
        (五)社会参与较多但对社会生活认识不足
    四、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认同的特点
        (一)理论观点吸收途径多样,但动机趋向功利化
        (二)理论情感接受情绪化更明显,且易受朋辈影响
        (三)理论价值认同呈表象化倾向,但潜力巨大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实状况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调查问卷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研内容
        (三)调查方法
    二、调研数据分析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情感的接受情况
        (三)对马克思主义内在价值的认同情况
    三、从调研数据中把握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与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研判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问题分析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现状的归因分析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在机理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改革深化的阶段性特点
        (二)网络信息的内在性质变化
        (三)认同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变化机理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重心变化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认识反复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结构调整
        (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发展趋势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教育引导机理
        (一)课内外联动的知识输入是教育引导的前提
        (二)感染性氛围的营造是教育引导的情感保障
        (三)深入浅出的逻辑演绎是引导认同生成的核心
        (四)导向明确的社会实践是认同稳定的重要路径
第五章 基于“问题导向”的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策略
    一、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面临的问题与“问题导向”教育策略的提出
        (一)教育面临问题:特殊的体系逻辑与碎片逻辑之间的矛盾
        (二)破题之处与“问题导向”策略的提出
        (三)“问题导向”的教育理念转化
    二、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话语建构策略
        (一)话语模式上从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化
        (二)表达方式上从显性话语向综合话语转化
        (三)话语属性上从确证性话语向辩证性话语转化
    三、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价值建构策略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进行贯通式推演
        (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进行历史性解读
        (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行时代性辨析
        (四)对当代中国社会现状进行辩证性分析
    四、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环境建构策略
        (一)高校意识形态环境建构
        (二)社会意识形态环境建构
        (三)网络意识形态环境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6)马克思共享思想及其当代中国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概念界定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研究综述
        1.3.2 当前研究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创新点
2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发展历程
    2.1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早期萌芽
    2.2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中期发展阶段
    2.3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成熟拓展
3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基本内涵
        3.1.1 剖析劳动价值规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统一
        3.1.2 破解物质利益难题,树立共享社会真正共同体
        3.1.3 重新占有人的本质,粉碎异化劳动的文化枷锁
        3.1.4 人与社会一体发展,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3.1.5 审思近代生态危机,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交互
    3.2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实现途径
        3.2.1 物质生产是实现共享的前提基础
        3.2.2 制度建设是实现共享的基本保障
        3.2.3 思想建设是实现共享的重要一环
        3.2.4 社会交往是实现共享的必要条件
4 马克思共享思想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4.1 毛泽东对共享思想的开拓探索
        4.1.1 毛泽东共享思想的历史贡献
        4.1.2 毛泽东共享思想的主要特征
    4.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共享思想的创新建树
        4.2.1 邓小平:以改革开放为突破口,打开共同富裕崭新思路
        4.2.2 江泽民:坚持共同富裕不动摇,凝练共享发展科学内涵
        4.2.3 胡锦涛: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解答共享发展核心问题
    4.3 习近平对共享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升华
        4.3.1 习近平共享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4.3.2 共享发展理念的四大显着表征
5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当代中国意义
    5.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共建物质发展,共享全面小康
    5.2 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中国之治保障共享
    5.3 以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凝聚共享共识,关切民生保障
    5.4 面对百年未有大变局,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交往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出场路径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创立者思想整体性的需要
        (二)坚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整体性的需要
    二、解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需要
        (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应对西方社会思潮冲击的现实需要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的划分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可划分性
第二章 《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
    一、《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理论依据
        (一)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
        (二)批判杜林片面的哲学理论的需要
        (三)批驳杜林庸俗政治经济学的需要
        (四)揭露杜林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学说的需要
    二、《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现实依据
        (一)对当时现实社会彻底、科学地考察
        (二)对当时德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组织弱点的认识
        (三)对模糊指导思想现状的批判
第三章 《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逻辑内涵
    一、《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内容规定
        (一)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整体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整体性
        (三)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范畴”整体性
    二、《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方法论指导
        (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为根本出发点
        (三)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根本方法
    三、《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原则遵循
        (一)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二)坚持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
        (三)坚持部分研究和整体研究相一致
第四章 《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体系的理解
        (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三)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脉络的理解
    二、《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二)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养
        (三)有助于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
        (四)有助于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主要创新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解析
    第一节 历史之维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
        一、历史的演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拓展
        二、历史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第二节 文化之维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
        一、中国核心价值观念在文化转型重构进程中的流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脉和本质显现
    第三节 实践之维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
        一、核心价值观念变迁中实践主体性的价值接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和践行方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资源的三重视野
    第一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流资源和精神积淀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具有现代品格的特质精神
        三、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西方近代价值观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和文化转型的要求
        二、西方近代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影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西方近代价值的批判与借鉴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支撑和价值引导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交融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
        四、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指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力探索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初步探索
        一、革命价值取向的“初始化”积淀
        二、核心价值观念实现路径的有益探索
        三、红色革命文化价值旨趣的重要影响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核心价值观念的逐步显现
        一、建设导向和革命导向交互作用下的社会价值更迭
        二、核心价值理念的凸显——富强、公平、民主、法治
    第三节 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凝结
        一、改革开放下对核心价值重构的强烈诉求
        二、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精准定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重点要求的提出
        四、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核心取向的确立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建和新时代深化拓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优秀文化基因的历史性聚合
        一、国家层面的聚合
        二、社会层面的聚合
        三、个人层面的聚合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在机理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思路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求
        二、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文化功能特性的有效整合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规律和原则要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
    第三节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深化与实践延伸
        一、新时代宏观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战略视野
        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拓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现实挑战和实现路径
    第一节 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路径的反思与解析
        一、新时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挑战
        二、从“五项因素公式”理论分析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心理的双渠道培育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和“隐性”转化
        一、融入主导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二、融入社会价值涵育,凝聚大众价值共识
        三、融入时代新人培育,增强公共理性精神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9)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第2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形成
    2.1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后现代主义转向中的经济与文化转变
        2.1.2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政治美学化过程
        2.1.3 新帝国主义权力领土与资本逻辑矛盾
    2.2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思想
        2.2.2 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理论
    2.3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阶段及特点
        2.3.1 地理学逻辑实证研究阶段(1961-1973)
        2.3.2 转向马克思主义研究阶段(1973至今)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视角
    3.1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3.1.1 资本积累中分工、竞争与垄断悖论
        3.1.2 新帝国主义中私有化与霸权的矛盾
        3.1.3 资本主义环境生态与政治经济合谋
    3.2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3.2.1 时空修复理论作用限度
        3.2.2 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危机
        3.2.3 城市企业主义转型谬误
    3.3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解放政治思想
        3.3.1 作为替代方案构思的“辩证乌托邦理想”
        3.3.2 作为社会变革力量的“类存在物的潜力”
        3.3.3 作为集体意识前提的“生命之网的隐喻”
        3.3.4 作为革命联合基础的“反叛建筑师行动”
    3.4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思辨
        3.4.1 地理决定论与地缘政治解析
        3.4.2 忠诚、身份与政治信仰辨析
        3.4.3 社会过程的话语辩证法论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时空与意识形态的关联
        4.1.1 构成社会力量的时间与空间
        4.1.2 时空体验中的身体和政治人
        4.1.3 意识形态对时空压缩的回应
    4.2 空间的意识形态性论证
        4.2.1 空间的意识形态属性
        4.2.2 空间意识形态的特性
        4.2.3 空间与传统意识形态
    4.3 空间矩阵意识形态分析
        4.3.1 空间性通用矩阵模型的意识形态属性
        4.3.2 马克思理论空间矩阵的意识形态功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评析
    5.1 大卫·哈维与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比较分析
        5.1.1 意识形态概念性质的使用方面
        5.1.2 意识形态与自然科学关系方面
        5.1.3 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体方面
    5.2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贡献
        5.2.1 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武器
        5.2.2 扩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视域
        5.2.3 丰富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的理论内涵
    5.3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局限
        5.3.1 对于唯物史观的历史本质存在解读偏差
        5.3.2 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斗争主体判断缺失
        5.3.3 对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祛魅构设过于简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6.1 以空间理论与空间实践发展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性建设
        6.1.1 延深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
        6.1.2 深入空间生产中国化实践,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
        6.1.3 培育践行空间正义价值观,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基础
    6.2 以思想政治的空间形塑宣教促进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
        6.2.1 强化政治文化空间赋义释义,增进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情感认同
        6.2.2 延展宣传思想工作空间视域,增加全体人民社会主义价值认同
        6.2.3 倡导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理念,增强全体人民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6.3 以把握新时期空间演变趋势特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6.3.1 干预景观社会价值隐蔽渗透,维护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三权”
        6.3.2 回应时空压缩思想活跃变化,把握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时度效
        6.3.3 介入流动空间信息交互扩散,布局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点线面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A 大卫·哈维简介

(10)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 信仰的内涵与特征
        一、信仰的内涵
        二、信仰的特征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基本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根据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存在论根源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论基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逻辑
    第一节 理论认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起点
        一、理论认知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知的内容
    第二节 理性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重点
        一、理性认同的实质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方式
    第三节 实践体认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标志
        一、实践体认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的内容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条件性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复杂性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过程性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含义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目标
        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三、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四、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主体性原则
        四、层次性原则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四重维度与测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主体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主体的含义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主体要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客体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客体的含义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客体要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载体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载体的含义与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载体类型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载体的有效运用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环境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环境的含义与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环境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环境创设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测评理论设想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测评的内涵与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测评的内容与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测评指标体系的设想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构建历程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与建设
        一、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与建设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历史背景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重要举措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信仰状况
        二、文化大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回归
        一、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时代背景
        二、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之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机遇
        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提出新要求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展的积极态势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现实挑战
        一、“一”与“多”的矛盾
        二、“信”与“疑”的矛盾
        三、“知”与“行”的矛盾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路径
        一、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基础
        二、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重点人群使命担当
        三、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话语权
        四、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方式
        五、唤醒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自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胡炅坊. 吉林大学, 2021(01)
  • [2]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 程睿. 吉林大学, 2021(01)
  • [3]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 崔云朋. 山西大学, 2020(12)
  • [4]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吴凯. 山西大学, 2020(12)
  • [5]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及教育策略研究[D]. 耿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马克思共享思想及其当代中国意义[D]. 徐施易. 浙江大学, 2020(08)
  • [7]《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研究[D]. 刘建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研究[D]. 翟子夜.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9]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D]. 陈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10]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D]. 程亚勤. 湖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