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表面沿经络红外辐射轨迹的热源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人体表面沿经络红外辐射轨迹的热源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一、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热源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素芳[1](2020)在《艾灸神阙穴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任督二脉IRRTM和MBPU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分析比较自然状态下及艾灸神阙穴治疗后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月经周期中任督经气变化的改变情况,探讨其与疗效的关系,为月经病周期疗法及艾灸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3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志愿者,应用红外热像仪和三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观察治疗前、治疗即时和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后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任督二脉IRRTM和任督二脉上代表穴位(大椎、至阳、命门、膻中、中脘、关元)的MBPU动态变化。结果:1、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红外和微循环特征(1)自然状态下任督二脉IRRTM显现率及各穴位红外温度比较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在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督脉IRRTM显现率普遍高于任脉IRRTM显现率,且督脉大椎-命门线上的红外平均温度普遍微高于任脉膻中-关元线上的红外平均温度;任脉关元穴红外温度低于膻中穴和中脘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督脉线上至阳穴温度低于大椎穴和命门穴,其中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至阳穴温度低于大椎穴有统计学意义(P<0.05)。(2)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不同月经期任督二脉红外温度特征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线上穴位的红外温度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与经后期、经前期相比,膻中穴、关元穴、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均在经间期出现低温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与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相比,督脉三穴在经期出现最低温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MBPU特征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脉上三个代表穴位的平均MBPU高于督脉上三个代表穴位平均MBP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任脉线上关元穴MBPU低于膻中穴和中脘穴,其中关元穴MBPU低于膻中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元穴MBPU低于中脘穴在经后期、经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督脉线上至阳穴MBPU低于大椎穴和命门穴,至阳穴MBPU低于大椎穴在经期、经后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至阳穴MBPU低于命门穴在经后期、经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不同月经期任督二脉MBPU特征与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相比,至阳穴、膻中穴、中脘穴平均微循环在经前期处于同一月经周期中最高值,此期关元穴平均微循环处于同一月经周期中最低值,关元穴平均微循环在经后期达到同一月经周期中最高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艾灸治疗过程中任督二脉IRRTM和MBPU的比较(1)两次艾灸30min前后任督二脉线上穴位红外温度的比较与艾灸前相比,艾灸后任督二脉IRRTM显现率明显增加,第一次、第二次艾灸30min后任脉线上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红外平均温度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膻中穴P<0.05,中脘穴、关元穴P<0.01);督脉线上至阳穴红外平均温度均上升,而大椎穴、命门穴红外温度均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两次艾灸30min前后任督二脉线上MBPU的比较与艾灸前相比,任脉线上关元穴、中脘穴、督脉线上命门穴MBPU在2次艾灸后均上升,任脉线上膻中穴MBPU在2次艾灸后均下降,督脉线上大椎穴、至阳穴MBPU在第一次艾灸后下降,在第二次艾灸后上升,关元穴、至阳穴MBPU上升均在第二次艾灸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3、艾灸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前后任督二脉IRRTM和MBPU的比较(1)神阙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与治疗前相比,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后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VAS视觉模拟评分、痛经症状积分、痛经时间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小腹疼痛有效率93.33%,治疗痛经症状有效率83.33%。(2)艾灸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前后任督二脉线上穴位红外温度的比较与自然状态下相比,除经间期任脉线上关元穴、经后期督脉线上大椎穴红外温度下降外,艾灸两个月经周期后不同月经期任脉线上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督脉线上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红外温度都上升,经前期中脘穴、经期命门穴红外温度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治疗后任脉穴位最低温段仍出现在经间期。治疗后督脉穴位升温趋势在经期最为明显,督脉穴位经期红外温度高于经后期、经间期,最低温段出现在经后期,其次是经间期。(3)艾灸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前后任督二脉线上MBPU的比较与自然状态下相比,治疗后至阳穴、膻中穴、中脘穴在经前期的平均微循环仍处于同一月经周期中最高值,此期关元穴仍处于同一月经周期中微循环最低值,关元穴平均微循环仍在经后期达到最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脉IRRTM显现率及观察段红外平均温度普遍低于督脉,而任脉观察穴位平均MBPU高于督脉观察穴位平均MBPU。关元穴、至阳穴红外温度和MBPU均低于同经脉另外两个观察穴位。经脉及穴位上的低温征象可能是“寒凝”形于体表的表现。2、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线上穴位的红外温度和MBPU在月经周期中均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红外温度变化趋势同基础体温曲线基本一致。3、艾灸神阙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小腹疼痛有效率93.33%,痛经症状有效率83.33%。4、艾灸神阙穴可能通过温煦任督二脉起到治疗痛经的作用,经期督脉升温趋势更为明显。5、随着艾灸次数的增加,艾灸后即时任督二脉代表穴位MBPU呈由下而上的增加趋势,但非艾灸即时MBPU变化不明显。

焦琳[2](2019)在《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红外热断层与温度阈值测定技术,探索红外热断层与温度阈值法联合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为针灸临床建立一项优效的腧穴热敏态检测新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纳入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按照热敏化腧穴灸感法判定标准,对所有患者热敏化高发区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共计300穴次进行探查,根据探查过程中穴位是否发生热敏现象,将所有的穴位分为热敏化腧穴组及非热敏化腧穴组,艾灸探查结束后(间隔24小时)应用红外断层扫描技术采集每个腧穴的红外图像,分别对比分析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腧穴之间红外温度差异。通过三组穴位的红外温度值来确定红外法判定热敏腧穴的标准。2.将以上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在灸感法、红外法检测完毕后(间隔24小时),运用感觉定量分析仪对所有患者热敏化高发区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热觉、热痛觉、热耐痛觉阈值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腧穴之间的热觉、热痛觉、热耐痛觉阈值的差异。通过三组穴位的温度阈值来确定温度阈值法判定热敏腧穴的标准。3.用本研究界定的红外法及温度阈值法判断热敏化腧穴的标准值,将该研究检测到的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红外温度值及温度阈值分为热敏组与非热敏组,以灸感法为金标准,来比较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应用MEDCALC法分析比较红外热断层法与温度阈值法两种检测方法判断腧穴热敏态的效能。4.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红外热断层和温度阈值的联合变量,将联合变量与灸感法比较,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比较联合变量与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判断热敏态腧穴的价值。结果:1.血海、内膝眼、阴陵泉三组穴位的热敏与非热敏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2.经红外法检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温度相比较,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提示热敏态与非热敏态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红外温度特征有差异,穴位为热敏态时多呈现高温特性。3.经温度阈值法检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热觉阈值、热痛阈值、热耐痛阈值相比较,p值均﹤0.05,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提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肿胀型)热敏态与非热敏态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温度阈值特征有差异,穴位为热敏态时多呈现阈值增高趋势。4.热敏态内膝眼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6%、53.8%、70.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7.5%、69.2%、68.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8%、84.6%、70.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2%、53.8%、86.0%。热敏态内膝眼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内膝眼穴的效能无差异。热敏态血海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0.0%、83.3%、58.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2.1%、83.3%、52.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0.5%、83.3%,66.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7.8%、83.3%、64.0%。热敏态血海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红外法与温度阈值热觉阈比较p﹤0.05,与热痛及热耐痛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血海穴的效能无差异。热敏态阴陵泉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1%、45.4%、78.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3.5%、81.8%、52.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1%、72.7%、80.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8.9%、81.8%、64.0%;热敏态阴陵泉穴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阴陵泉穴的效能无差异。联合检测法与灸感法相比,敏感性为85.3%,特异性为92.1%,准确性为82.0%。联合检测、红外、热觉、热耐痛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794、0.7630、0.6943、0.7498。经卡方检验,联合检测方法与红外法、热觉、热耐痛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判断腧穴热敏态的价值更高。结论:1.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客观检测腧穴热敏态。2.红外热断层法与温度阈值法联合应用,能够显着提高检测腧穴热敏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建立临床热敏态腧穴客观检测新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炳祥[3](2018)在《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文中指出目的:①观察自然状态下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内侧线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radiant track along meridian course,以下简称IRRTM)的出现率及其特征;②比较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不同部位的穴位在艾灸激发下的导热特性,观察其热传导的方向,进一步了解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与脉气的流注是否相关。方法:观察对象为30例健康志愿者,通过选取同在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分别位于上、中、下不同部位的三组穴位(陶道/大抒、至阳/膈俞、命门/肾俞),分别于不同实验日进行艾灸激发,观察其热传导的方向。结果:1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特征及艾灸三组穴位对其影响1.1不同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显现情况(1)自然状态下显现督脉IRRTM的显现率为46.6%~60%,而膀胱经内侧线在自然状态下显现率为16.7%~30%。(2)艾灸后督脉IRRTM的显现率为80%~83.3%,而膀胱经内侧线的显现率为23.3%~50%。1.2 自然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表现自然状态下,可观察到督脉与膀胱经IRRTM的显现均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其中部分督脉IRRTM可通达全程,而膀胱经内侧线IRRTM却未能通达全程。可见,在自然状态下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的IRRTM的表现有所差别。1.3 艾灸对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影响艾灸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的IRRTM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艾灸可使经脉的IRRTM显得连续、规整,且加热处的皮温可沿经脉线双向扩展。2艾灸三组穴位对督脉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自然状态下,30例受试者督脉线上的艾灸前的平均体表温度无明显区别。三组穴位分别艾灸30min后,督脉线上的平均体表温度均有所升高,与灸前相比,灸后温度升高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均能升高督脉线的体表温度。排除初始体温后,艾灸后命门组督脉体表温度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陶道组和至阳组,其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命门对体表温度的激发作用较陶道、至阳更为敏感。陶道组与至阳组比较,督脉线上的体表温度变化无明显差异性。3艾灸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自然状态下,30例受试者膀胱经内侧线上的艾灸前平均体表温度无明显区别。三组穴位分别艾灸30min后,膀胱经内侧线上的平均体表温度均有所升高,与灸前相比,灸后温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能升高膀胱经内侧线的体表温度。排除初始体温后,三组穴位艾灸后膀胱经内侧线上的体表温度升高的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的温度激发作用无明显区别。4艾灸至阳穴对督脉线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艾灸至阳穴,可观察到至阳穴上、下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穴位上体表血流灌注量比下体表的血流灌注量快,当时间达到第25分钟两组出现差异性。说明艾灸至阳穴,穴位以上、以下体表血流灌注量均增加,但穴位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下体表表现更为明显。5艾灸膈俞穴对膀胱经内侧线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艾灸膈俞穴的过程中,可观察到膈俞穴上、下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1艾灸可有效激发经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使其显现率升高,IRRTM显得更为清晰、连续、规整。2命门穴激发督脉的体表温度的作用,较陶道、至阳更为敏感。3艾灸至阳穴引起督脉线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可能与经气的流注次序有关。

朱小香,萨喆燕,刘春兰,潘晓华,许金森[4](2017)在《基于红外成像技术探讨电子灸神阙和命门对任督脉二脉热传导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同时电子灸神阙和命门对任督二脉热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健康志愿者为观察对象,使用电子灸疗仪加热任脉线上的神阙穴和督脉线上的命门穴,运用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任督二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结果]1.任督二脉的体表最低温度随着灸疗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灸后30min内仍处于升高状态;2.任督二脉的体表最高温度随着灸疗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灸后随着灸疗结束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3.任督二脉的体表平均温度随着灸疗持续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任脉线上的体表平均温度在电子灸疗过程中的前20 min逐渐下降,灸疗20 min后逐渐上升,并持续上升至灸后30 min仍处于较高温水平,督脉线上的体表平均温度在电子灸疗过程中的前10min逐渐下降,灸疗10min后逐渐上升,并持续上升至灸后30min仍处于较高温水平。[结论]同时电子灸神阙和命门,任督二脉体表平均温度先降后升,可能是热敏化之"表面不(微)热深部热"的一种客观表现。

窦思东,许瑞旭,吴南茜,李春兰,叶颖颖[5](2016)在《中医经络红外辐射特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诸多研究表明经络具有客观存在性,但其实质尚不明确,它的热学特性是研究的一个方向,笔者对近年来腧穴的红外辐射特性以及循经红外辐射轨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总结归纳。腧穴区具有高温和低电阻特性,而经脉线上穴区的ATP能量代谢及导热性高于非穴区,表明腧穴具有较多特殊的生理功能,承载着重要的生理病理信息。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是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与皮肤的微循环和经脉线下的传热通道有关,并且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其诱发方式以温和灸最佳。

朱小香,王舰,萨喆燕,刘春兰,兰彩莲,潘晓华,许金森[6](2016)在《电子灸诱发任督二脉红外辐射轨迹实验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同时电子灸神阙和命门对任督二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的影响。方法:以健康志愿者为观察对象,使用电子灸疗仪加热任脉线上的神阙穴和督脉线上的命门穴,运用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任督二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结果:自然状态下(灸前),督脉的IRRTM显现率显着高于任脉(P<0.05);于任脉线上的神阙穴和督脉线上的命门穴同时施电子灸,可以显着提高任督二脉IRRTM的出现率(P<0.05),但此时任督二脉的IRRTM显现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同时电子灸神阙和命门,可以提高任督二脉的IRRTM显现率,促进任督二脉的阴阳交感、气血循环。

吴桂雯[7](2016)在《针刺三阴交得气对寒凝证原发性痛经患者经穴红外温度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络腧穴及针刺研究领域应用越来越广范,红外热像可以为经络腧穴及针刺效应研究提供一定客观依据,目前,尚未有试验将红外应用于得气效应研究。近十年国内循经相关研究,应用声、光、电、热、磁、核等技术,发现循经线上皮肤的特异性,对经络的实质及循经的影响因素、循经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国内对于循经的研究大多还是停留在对现象的观察上;循经理论虽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但对于循经的实质、原理尚不清楚。尚未有研究就得气与循经的关系进行相关研究。目的:分析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 PD)患者经穴体表温度变化;了解得气与经穴效应的关系,得气与经穴效应循经性的关系,探讨经穴体表红外温度可否作为得气客观化指标。方法:(1)纳入6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30例寒凝PD患者,分为寒凝对照组、期望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组。两对照组不予针刺,于行经或痛经第一天,应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各组双侧三阴交穴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血海穴区及关元穴区体表温度40 min,每10 min检测1次。期望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组均于痛经第一天针刺双侧三阴交穴30 min,并于针刺前、针刺10min、针刺20min、起针即刻、起针后10min检测上述各穴区体表温度,期望得气组采用粗针深刺施手法的干预方式诱导得气,期望不得气组采用细针浅刺不施手法经历避免得气,并记录针感,依据得气感的有无判断实际是否得气,并依据实际得气情况重新分组,应用R3.2.3统计软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寒凝对照组左右侧三阴交穴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血海穴区在各时点均显着下降。与寒凝对照组比较,期望得气组在针刺20min、起针即刻、起针后10min右侧三阴交穴区、左右侧地机穴区温度显着升高,其中,阴陵泉、血海及关元穴区升温更快,且该组患者百分之百出现了得气;期望不得气组各穴区温度有所升高,但无显着差异。与期望得气组比较,期望不得气组温度有所下降,但无显着差异。结论:根据脾经三阴交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血海穴区、关元穴区在观测前、10min、20min、30min、40min5个时点的温度结果,初步认为:①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穴区的体表红外温度降低可反映痛经状态下寒凝PD患者相关经穴的体表温度状况。②推测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穴区的的体表红外温度升高可作为寒凝PD患者得气的客观指标之一。

刘春兰,许金森[8](2015)在《红外热像技术在经脉循行线客观显示中的应用——IRRTM的研究概述》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祖先在2000多年前以其惊人的智慧创立了中国针灸经络学说,它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经络实质研究已成为针灸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IRRTM是红外热像技术在经脉循行线客观显示中的应用,是循经感传和经络实质研究很好的切入点。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从IRRTM的特征及显现规律、IRRTM的诱发规律及形成机理等方面对IRRTM作一个概述。

郑淑霞,许金森,潘晓华,萨喆燕[9](2015)在《电针对人体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红外辐射轨迹影响的比较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常态下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5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针刺的穴位是心包经的内关,胆经的光明以及督脉的大椎、命门穴,以瑞典百灵威公司生产的三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Perimed 5000)和日本三荣公司生产的6T67红外热像仪进行记录。结果:①常态下沿督脉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较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高(P<0.01);②电针后督脉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针前有增高,但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③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变化一般出现在针刺后10min左右。④在基础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针刺可使得部分受试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上的皮温降低,部分受试者的皮温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⑤在基础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针刺可使得部分受试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上的皮温升高。⑥针刺对一部分受试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皮温影响不大,但可使红外辐射轨迹变得更加连续、规整。⑦在一部分没有显示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受试者,针刺也可激发出沿该经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结论: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高,电针有使沿经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进一步增高的趋势。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是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针刺对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有明显的影响,它既可诱发出所属经脉红外辐射轨迹,也可使既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变得更加连续、规整。提示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与人体的机能调控有密切的关系。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显现规律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是当前经络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朱小香,刘春兰,潘晓华,萨喆燕,兰彩莲,许金森[10](2015)在《电子灸诱发任督二脉红外辐射轨迹的实验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同时电子灸神阙和命门对任督二脉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方法:以健康志愿者为观察对象,使用电子灸疗仪加热任脉线上的神阙穴和督脉线上的命门穴,运用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任督二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结果:自然状态下(灸前),督脉的IRRTM显现率显着高于任脉(P<0.05);于任脉线上的神阙穴和督脉线上的命门穴同时施电子灸,可以显着提高任督二脉的IRRTM的出现率(P<0.05),但此时任督二脉的IRRTM显现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同时电子灸神阙和命门,可以提高任督二脉的IRRTM显现率,促进任督二脉的阴阳交感,气血循环。

二、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热源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热源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艾灸神阙穴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任督二脉IRRTM和MBPU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及一般资料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脱落标准
    5 注意事项
    6 检测仪器
    7 干预方法与材料
    8 检测部位及方法
    9 疗效标准
    10 统计分析
结果
    1 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红外和微循环特征
        1.1 自然状态下任督二脉IRRTM显现率及各穴位红外温度比较
        1.2 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不同月经期任督二脉红外温度特征
        1.3 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MBPU特征
        1.4 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不同月经期任督二脉MBPU特征
    2 艾灸治疗过程中任督二脉IRRTM和 MBPU的比较
        2.1 艾灸30min前后任督二脉线上穴位红外温度的比较
        2.2 艾灸30min前后任督二脉线上MBPU的比较
    3 艾灸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前后任督二脉IRRTM和 MBPU的比较
        3.1 神阙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
        3.2 艾灸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前后任督二脉线上穴位红外温度的比较
        3.3 艾灸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前后任督二脉线上MBPU的比较
分析与讨论
    1 神阙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及机理的研究
        1.1 神阙灸的功效
        1.2 寒凝血瘀型痛经的诊疗
        1.3 神阙灸治疗痛经的疗效与机理
    2 周期理论下经脉温度与微循环的研究
        2.1 IRRTM与 MBPU应用于经络的前期研究
        2.2 月经周期理论及基础体温曲线
        2.3 周期理论相关红外与微循环研究进展
    3 本次实验相关问题讨论
        3.1 本研究所选经脉及穴位特点讨论
        3.2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及干预方法的讨论
        3.3 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任督二脉IRRTM与 MBPU的特征及艾灸对其影响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腧穴敏化理论与腧穴热敏态
        1 灸疗新理论—腧穴敏化理论
    二、热敏灸与腧穴热敏态
        1 确定并规范热敏态腧穴的刺激手段
        2 确定热敏态腧穴的探查方法及判定标准
        3 确定艾灸热敏态腧穴的灸量
    三、腧穴热敏态的客观检测
        1 腧穴热敏态的红外热断层检测
        2 腧穴热敏态的温度阈值法检测
    四、腧穴热敏态与腧穴内涵的延伸
        1 以痛为腧
        2 以络为腧
        3 有“应”为腧
    五、腧穴热敏态对针灸临床的启示
        1 腧穴存在不同状态
        2 敏化态腧穴是针灸治疗的最佳刺激部位
        3 穴位探查是选用敏化态腧穴的必需手段
        4 刺激手段与敏化态腧穴的精准对位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前提
        5 小结
    六、感觉定量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1 感觉定量分析的原理
        2 感觉定量分析的检测注意事项
        3 感觉定量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七、TTM及其临床应用
        1 TTM的原理
        2 TTM的优势
        3 TTM在临床中的应用
        结语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2.研究结果
        2.1 基线比较
        2.2 研究结果
    3.分析与讨论
        3.1 选题的依据
        3.2 应用TTM检测热敏化腧穴的依据
        3.3 应用感觉定量分析仪检测热敏化腧穴的依据
        3.4 选取温度阈值检测方法的讨论
        3.5 病种及穴位选择依据
        3.6 结果分析
        3.7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3.8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3)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器材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1.5 注意事项
    2 研究器材
研究方法
    1 观测部位
    2 观测指标
    3 实验时间
    4 测试过程
    5 数据统计处理
    6 实验流程图
研究结果
    1 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特征及艾灸三组穴位对其影响
        1.1 不同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显现情况
        1.2 自然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表现
        1.3 艾灸对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影响
    2 艾灸三组穴位对督脉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
    3 艾灸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
    4 艾灸至阳穴对督脉线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5 艾灸膈俞穴对膀胱经内侧线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分析与讨论
    1 研究理论
        1.1 经脉的循行
        1.2 经络现象
        1.3 红外热像技术在经络现代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1.4 微循环血流量在观察经脉线上能量代谢的运用
    2 研究思路分析
        2.1 经脉的选择
        2.2 选穴依据
        2.3 经脉线上的能量代谢特征指标
        2.4 论督脉为“阳脉之海”与命门为“阳气之根”
    3 研究结果讨论
        3.1 命门对督脉线上IRRTM的影响
        3.2 艾灸至阳穴督脉线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特异性表现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中医经络红外辐射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经络红外特性的显现原理
腧穴的红外辐射特性
    1.腧穴的高温和低电阻特性
    2.腧穴区ATP能量代谢
    3.不同生理病理对腧穴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经脉的红外循经轨迹
    1.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显现
    2.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诱发
小结与展望

(6)电子灸诱发任督二脉红外辐射轨迹实验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自然状态及电子灸加热诱发过程中任督二脉IRRTM的显示
    2.2 电子灸前后任督二脉IRRTM诱发率的比较
3 讨论

(7)针刺三阴交得气对寒凝证原发性痛经患者经穴红外温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络腧穴及针刺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前言
        1. 红外热成像的原理
        2. 红外热成像在腧穴研究中的应用
        2.1 在经穴研究中的应用
        2.2 在经穴与非经穴研究中的应用
        3. 在经络循行路线客观显示中的应用
        3.1 红外辐射循经轨迹的研究
        3.2 红外辐射循经轨迹影响因素的研究
        3.3 红外辐射循经机制的研究
        4. 红外热成像在针刺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4.1 针刺可影响针刺相关部位温度
        4.2 针刺远端穴位可影响病变部位的温度
        4.3 针刺可调节温度失衡
        4.4 不同的针刺干预方式对温度的影响各异
        小结
        目前研究概况
        目前红外研究的不足
        下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近十年循经研究概况
        前言
        1. 古今循经概念
        2. 循经特点研究
        3. 循经现象研究
        3.1 循经现象的观察
        3.2 循经影响因素的研究
        3.3 循经机制的研究
        4. 循经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
        4.1 循经取穴
        4.2 其它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案
    2 结果
        2.1 组内比较
        2.2 组间比较
    3 小结
    4.讨论
        4.1 证型及选穴依据
        4.2 红外温度降低反映痛经状态
        4.3 红外作为寒凝PD患者得气的客观指标
        4.4 未出现经穴效应循经性的原因
结语
    1. 综述部分
    2. 临床试验部分
        2.1 本研究的创新性
        2.2 本研究的意义
    3. 本研究的结论
    4. 本研究的不足及下一步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VAS评分量表和红外温度记录表
附录二 试验图片
附录三 科技查新报告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己发表文章首页
己录待发表文章首页

四、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热源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艾灸神阙穴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任督二脉IRRTM和MBPU的影响及疗效观察[D]. 张素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D]. 焦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3]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D]. 黄炳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9)
  • [4]基于红外成像技术探讨电子灸神阙和命门对任督脉二脉热传导特性的影响[A]. 朱小香,萨喆燕,刘春兰,潘晓华,许金森. 全国第十六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 2017
  • [5]中医经络红外辐射特性研究进展[J]. 窦思东,许瑞旭,吴南茜,李春兰,叶颖颖.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07)
  • [6]电子灸诱发任督二脉红外辐射轨迹实验观察[J]. 朱小香,王舰,萨喆燕,刘春兰,兰彩莲,潘晓华,许金森.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7)
  • [7]针刺三阴交得气对寒凝证原发性痛经患者经穴红外温度影响的研究[D]. 吴桂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红外热像技术在经脉循行线客观显示中的应用——IRRTM的研究概述[A]. 刘春兰,许金森. 全国第十五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 2015
  • [9]电针对人体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红外辐射轨迹影响的比较观察[A]. 郑淑霞,许金森,潘晓华,萨喆燕. 全国第十五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 2015
  • [10]电子灸诱发任督二脉红外辐射轨迹的实验观察[A]. 朱小香,刘春兰,潘晓华,萨喆燕,兰彩莲,许金森. 全国第十五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 2015

标签:;  ;  ;  ;  ;  

人体表面沿经络红外辐射轨迹的热源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