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化冲突:叶中心论及其适用性的探讨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化冲突:叶中心论及其适用性的探讨

一、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化冲突——对菲勒斯中心主义及其适用性问题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昊临[1](2021)在《彼得·谢弗“信仰三部曲”菲勒斯中心主义建构解析》文中研究指明

宋捷[2](2020)在《劳拉·穆尔维影像文化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拉·穆尔维(Laura Mulvey,1941-)是当代英国着名的电影理论家、影评人和导演,她于1975年发表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主要以精神分析为武器揭示了叙事电影背后父权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以及电影中女性形象作为被凝视对象的“他者”地位,突破了 70年代初以来美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社会学方法局限,将关注焦点引向了观众和电影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开启了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这篇文章为中心的凝视研究在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广泛的讨论,伴随着对它的引证、探讨、质疑和反思,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在性差异、女性观众、女性主体性、女性欲望等问题上不断向前探索并取得了丰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凝视研究是穆尔维影像理论的开端,在4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穆尔维不断对其早期观点进行反思和调整以回应变化了的时代和文化状况以及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发展的新趋势。可以说“女性主义”是穆尔维影像文化理论的一个起点和突出方面,但并不是唯一的方面。在之后的研究中,穆尔维重点探讨了《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提出但未能解决的一些问题,在改变女性形象的“被看性”地位、探索女性主体位置、解构叙事快感以及呼唤“智识性”观众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70年代至今,穆尔维在对凝视理论进行再审视的同时还将研究范围扩展到了叙事研究、情节剧研究以及技术与影像研究等方面,涉及到了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与符号学、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人类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并试图在更大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研究的语境下对有关叙事闭合、物恋以及电影本体论等问题展开讨论,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借助文献分析法、文本阐释法、对比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对穆尔维理论进行探析,并尝试在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发展框架、同时期的英国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下结合历时研究与主题研究方法对穆尔维影像理论的发展变化轨迹进行梳理和分析。具体来说,本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本文以劳拉·穆尔维的影像文化理论作为选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其对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影像文化批评以及创作实践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外学界对于穆尔维90年代之后的理论及其与早期理论的联系等方面的研究和讨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学者在对穆尔维影像理论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对其70年代到80年代的凝视理论及后续观点有着较为详尽的阐释和批评,将其理论应用到具体电影作品或电影类型分析中的研究成果也较多;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例如过于关注其早期女性主义凝视研究相关的观点而对其后期理论探索和整体理论发展脉络的讨论较少,对其理论的主题性研究以及对其左派身份和政治背景的关注不足等等,本文旨在对于这些被忽略的环节进行补充以期有所助益。第一章介绍和阐释了穆尔维凝视研究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及其引发的质疑和讨论。穆尔维凝视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历史条件和个人原因,分别是60年代以来英国的文化和学术界对于法国理论的大量引进、同时期女性主义运动和女性先锋电影实践的深刻影响以及作者本身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复杂情感和态度转变。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产生于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之中,最终以穆尔维凝视理论为代表的结合了精神分析、符号学、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等欧陆理论的英国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占据了主流位置。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里以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学说为主要依托探讨了视觉快感的两种来源,并进一步指出了观影过程中存在的女性/被动、男性/主动的二元对立模式及其与好莱坞电影叙事常规的关联,最终提出了以摧毁叙事快感为核心的反抗电影中父权意识形态机制的策略。凝视理论发表后在引起兴奋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于女性主义电影研究领域的质疑,一批女性主义学者围绕着女性观众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对穆尔维理论的封闭性和单一维度提出了批评,对于这些问题穆尔维在后来的学术研究中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第二章对于穆尔维的叙事研究进行了分析。在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和实践与先锋派“反电影”、反传统叙事的观念相融合的背景下,穆尔维逐渐形成了她自己在电影的叙事、结构、视听语言等层面上的风格和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她关于叙事的激进看法在后期也有所发展和变化。《斯芬克斯之谜》是穆尔维与彼得·沃伦先锋电影实践的代表作品,文中主要对这部作品的画面、结构以及表现手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内容和视听语言两方面具体阐释了穆尔维有所发展的电影叙事观以及反抗父权意识形态的理论旨趣。穆尔维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凝视理论在暴露叙事电影背后的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受困于二元对立模式。80年代穆尔维提出,叙事的闭合结构不仅存在于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中,也存在于俄狄浦斯情结和资本主义历史的叙事之中,她重新挖掘了人类学中的“阈限”概念,赋予属于阈限阶段的狂欢仪式以破坏二者的可能性。新世纪初,穆尔维反思了其凝视理论对于弗洛伊德死本能学说的忽略,进而借鉴了彼得·布鲁克斯的观点对叙事进程的死亡驱动力进行分析以修正早期对于“快感”作用的过分强调。穆尔维对延宕电影的关注与其受吉尔·德勒兹电影哲学的影响有关,借助文本分析的方法,她在罗伯特·罗西里尼、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等人的作品中发现了一种阻碍和延宕被死亡驱动力影响的叙事进程的机制。第三章是关于穆尔维情节剧研究的探讨。穆尔维首先从一个欧洲知识分子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好莱坞情节剧在欧洲电影批评中变化的位置和作用;随后,她又分别从经济学、神话学、美学等几个角度探讨了从19世纪早期的情节剧到50年代好莱坞情节剧的发展流变过程,结合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情节剧、对立的家庭内外空间与母亲这一身份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以此为背景讨论了道格拉斯·塞克50年代情节剧中的“母亲困境”。鉴于学界对于女性观众相关话题的持续关注及其早期理论所受到的质疑,穆尔维在具体的情节剧影片分析中提出了与女性观众观影快感问题相关的“异装癖理论”,并由此引发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界的关注和回应。80年代末到90年代,穆尔维试图在分析情节剧中的女性形象时通过“物恋”这一概念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融合,并提出以“好奇”为手段破解被电影所加强的物恋现象。第四章分析和阐释了穆尔维的技术与影像研究。20世纪末,消费和放映电影方式的改变极大地影响了穆尔维影像理论的研究视角。穆尔维将詹奇与弗洛伊德对于恐惑感的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阐释结合了起来并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早期电影所引起的“技术恐惑”的心理来源,随后又进一步指出新的观看技术使电影的恐惑属性回归,而这也许会成为干扰叙事进程的一个因素。穆尔维认为,新旧技术在电影中的结合使观影方式发生了变化,观众得以重新思考电影的双重时间性同时也会发掘一些以往会被忽略的细节,新的观影方式促成了影像民主化与个人化的转向。随后穆尔维试图进一步探究这些新的观看实践是否有效地消除了好莱坞电影中有关性差异和再现的难题。最后,穆尔维提出了有关“占有型观众”与“沉思型观众”的概念,这可以看作是其凝视理论中有关恋物癖观众与窥淫癖观众分析的一个延伸和发展。在她看来,新技术的应用也许会为愿意尝试特殊观影方式的观众带来一种更为丰富的观影体验。结语部分论述了穆尔维影像文化理论的意义和局限,其中意义部分包括了它对于当代中国包括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在内的影视文化研究所具有的重要借鉴价值。总体来说,穆尔维影像理论体系具有奠基性、开拓性、发展性和动态性,虽然其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矛盾和缺憾,但在构建本土理论话语体系、反思女性主义电影内容与形式、口碑与商业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看待新技术在影片制作中的运用等问题上都对目前国内的影像文化研究有着积极的参考作用。

李岩[3](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王琦[4](2020)在《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拉康理论涵盖了精神分析、哲学、文学理论等诸多内容,其中对人类主体的思考是其主干;同时也一直是国内学界研究接受的重点。尤其是在新世纪的时代背景之下,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表征为参与研究者众多、研究成果涵盖全面的态势,并由此呈现出新的发展轨迹与新的接受特征。论文立基于此,以新世纪以来近二十年的接受成果为依托,从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这两个主要的接受维度来进行研究,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阐明了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解释了为什么选择新世纪作为时间节点。接着是对已有研究的介绍,梳理了新世纪之前的拉康理论接受情况和国外的拉康理论发展概况。绪论的最后阐述了这一接受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首先分析了新世纪的拉康主体理论接受背景,对新世纪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与主体理论接受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其次,根据不同时期的接受特征,将新世纪以来的接受历程分为了2000——2004的积累与先声,2005——2011的接受的深入以及2012——2019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三个阶段,以时间为线索对接受历程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对文艺理论维度的接受情况进行了分类研究。首先是精神分析领域中对自我主体的探索,围绕拉康对弗洛伊德的回归,镜像理论中的主体概念,以及自恋与侵凌的主体结构这三点进行了接受层面上的阐释。第二是拉康的主体理论的哲学阐发,主要围绕他者和欲望这两个核心概念来进行接受研究。第三是拉康的主体理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体理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语言学与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引入其中,这也是理论接受的一个重点。第三章对文艺批评维度的接受情况进行了论述。第一,拉康自身进行过大量的文学批评实践,其中对《哈姆雷特》和《失窃的信》的分析具有典范意义。第二,国内学者在文艺批评研究中对主体理论进行了阐发。第三,文学批评和影视批评是主体理论批评实践的两个代表。在文学批评中,主体理论与文学文本之间存在主题思想上的契合,这不仅体现在对近现代文学作品的人物研究当中,也存在于对中国古代经典的重读里面。在影视批评中,拉康主体理论成为了研究影像内涵的分析视角,镜像理论是其中的代表。第四章中对新世纪以来主体理论的接受特征和接受启示进行了总结。作为新世纪西方文论接受的一个代表,主体理论的接受呈现出综合化、差异化以及多元化的发展特征;同时为如何有效利用西方文学理论资源提供了参考,而这些无疑会助推中国文论的未来发展。结语部分指出了新世纪主体理论接受中存在的不足,在总结主体理论的接受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期待在中国文论的未来发展中激活这一研究的参考价值。

朱颖怡[5](2019)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理论基础源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其艺术而发展。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历史上形成了三次女性主义浪潮,分别发展出不同的理论流派。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根据社会运动成为其文化分支,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关注不同的社会问题。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从“85新潮”美术、女性艺术中发展,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相比,两者在理论基础、社会实践、文化观念和批判目标上有异同。全文以艺术社会学为基础方法论,由于中国尚未建立自己的女性主义理论体系,因此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为指导理论,以符号学及图像学方法作图片例证分析,探讨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成因与有别西方模式的特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主要先后两次传入中国,一是五四时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妇女解放观的传入,二是改革开放后其他女性主义流派的传入。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产生的背景具有多种成因。中国传统观念意识、当代中国女性的现实生存状况、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及艺术均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比较角度而言,它们都共有同的、跨文化的父权意识形态,使用生理特征符号表达的相同点;而在应用的理论基础和生理特征符号的含义表达中存在差异。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表达的内容变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女性艺术从女性角度出发,关注父权意识形成的性别角色。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开始出现,并以生理特征符号建构话语权。第三个阶段是女性主义艺术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去反抗父权意识。以上三个发展阶段表明了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伴随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而发展,而非如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伴随社会运动出现的。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主要分类包括绘画、雕塑、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和摄影艺术。在以上分类中,具体的艺术作品均不同程度地涉及中国文化与社会特有的性别问题,同时又有全球性、普遍的、跨地域性的性别问题。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具有当代艺术同质化的倾向,又有全球地方主义的特色。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不仅关注中国社会中的性别问题,同时全球女性解放提供了积极的意义。

蒋趁心[6](2019)在《从个体无意识到社会表征:多重视野下的俄狄浦斯情结研究》文中指出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精神分析学概念,自1918年在《爱情心理学》中公开使用以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对弗洛伊德的学说至关重要,而且还在其他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文学艺术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经过弗洛伊德的后继者对俄狄浦斯情结长时间的使用,它的内涵也不断被丰富和拓展,其影响也日益深远。本文即是以俄狄浦斯情结为研究对象,通过两条线索、三种视野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展开的研究,旨在达到对俄狄浦斯情结发展过程较为全面的认识。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在不同领域具有的价值,进而从总体上对俄狄浦斯情结进行总结评价并说明它的本质特性。通过从不同视野对俄狄浦斯情结分析、对比,获得对其本质特性的认识:它是社会文化内化于个体无意识中的实存精神现象,是不同文化语境中权力话语下基本的家庭结构关系。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它以不同的样式呈现出来,俄狄浦斯情结、代情结和美拉尼西亚社会中的弑母舅娶姊妹的欲望即是以不同的样式呈现于社会之中的典型代表。其中,对俄狄浦斯情结文学价值的阐述放在了俄狄浦斯情结的价值与评价一章中,根据其发展过程阐述了它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价值。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研究即是在这两条线索和三种视野的统辖下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在个体无意识的原初视野下,分析了弗洛伊德建构俄狄浦斯情结的动因、它的基本内涵和“真实、幻想、概念和神话”的多重身份。通过分析其与神经症、性本能和人格结构的关系说明它核心概念的地位。克莱因通过早期焦虑探讨了婴儿心理的俄狄浦斯冲突。第二,在语言维度视野中,拉康将俄狄浦斯情结拓展为一个象征性的三元结构,并阐述了这个三元结构与拉康无意识、欲望和三界理论的关系。第三,社会文化视野下,主要阐述了俄狄浦斯情结具有的社会文化表征性。具体来说,在弗洛姆与马林诺夫斯基理论观念中体现了俄狄浦斯情结的父权制文化表征性;在反俄狄浦斯中,它表征了父权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与代情结的对比中,体现了它的文化差异表征性。第四,说明俄狄浦斯情结的深远影响,分析俄狄浦斯情结在各领域中的价值和对其进行整体性评价。

蒋萍[7](2018)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分析东西方文化话语权力构成的持续解构过程。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葛兰西、福柯等学者从同质文化内部的矛盾研究走向异质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颇有渊源,探讨这一理论,有利于消除西方文化话语霸权的遮蔽,推动本土文化的重建。从后殖民主义理论来看,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就是在全球殖民扩张的历史,对近现代世界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建立了世界市场,打破了各国孤立、闭塞、相互隔离的状态,另一方面,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得西方文化不断地向东方传播和扩张。当殖民者以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实施殖民的历史在民族解放运动中逐渐瓦解后,文化殖民的影响仍然长期存在。“东方”与现代西方的相遇,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地缘政治,演绎为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领域内的交流与碰撞。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正是揭示、分析和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借助殖民活动建构文化霸权的实质的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全方位探索和揭露西方对东方民族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建构以及虚幻想象的进行。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借助文化话语权力的消长态势分析“他者”-“自我”、冲突-认同等诸多文化现实,涉及到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它不仅关乎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原殖民地半殖民地,也关系到“东方”以及象征的一切弱势文化的存在。它关系着这些弱势文化的国家能否清晰地认识在强势异质文化影响下的文化“自我”;第二,它关系到弱势文化能否从对后殖民文化的分析中汲取足够的历史思辨与哲学经验,激发文化自省与话语权力警醒;第三,它关系着在全球化籍“现代”之名持续强化西方文化霸权的现实背景下,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去建构本民族文化自信的未来。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视域下的文化“关系”,不仅是一个反映文化话语权力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范畴,它还包含着从殖民文化这一特殊角度看待社会历史文化的方法。为此,本文尝试将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作一种整体性的理论研究,以扩展传统的思潮、理论家个体研究的模式和范围,显现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对于消解西方文化霸权、启迪批判性重建具有的借鉴意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在二战后民族国家崛起的新世界格局下产生,它既受冷战中二元对立思想的持续影响,又是东西方知识界对西方文化霸权进行普遍反思、尝试破解二元对立建立新型文化对话关系的理论产物。这一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中国以来,对其文化理论的引介、探讨、借鉴频见于文化批评与比较文学批评领域,学者们侧重于自文学角度展开阐释与分析,出现了不少成果。也有研究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出发,对后殖民主义代表理论家主要观点及其与马克思主义、文化霸权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成为其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过,从文化哲学角度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进行的研究还不多,现有的成果往往从过于贴近现实的需要出发,重视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东方”他者相对西方的文化特殊性与文化抵抗性,对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阐发不同文化“关系”特别是互动性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充分,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论述。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有两大组成部分:一个是对于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实质及其深远影响的论述;另一个是对于异质文化之间关系的论述。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深度探索和分析,力求从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溯源中发掘其理论构成的演变和核心要素,寻找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等理论在解构-建构过程中的深层理论联系;注重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易与后现代主义、文化资本主义等混淆的理论模糊点展开辨析,并在新世纪全球化加速背景下探讨推动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可以借鉴的思路。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是一种被第一世界理论话语场域所羁绊的理论,但它对西方主宰的知识权力体系提出了重构的要求。如何认识这一现象,如何发掘其中的理论悖论与缺憾,是本文论述最为集中的部分。它深切地关联着当下对于“新时代”、新形势中如何面对文化冲突、如何重建民族文化、如何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自信等一系列关乎未来中国思想文化如何面对世界文化的重要命题。本文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研讨一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概述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理论联系。略谈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法侬的“民族文化”理论、福柯的“知识-权力”体系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上述理论的阐析,勾勒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理间相互连接、有所对立、择优而从、发扬传承的复杂的多样性图景,为进一步论述作出铺垫。同时综述了国内外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一章,分析后殖民主义三位主要理论家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经典理论。首先,通过对萨义德的“东方学”对“东方”的重新思考与东方权力话语机制辨析、解构“东方”、重建东方形象以及“流亡”理论的把握,再度审视萨义德提出的西方建构的“东方学”与政治和意识形态控制的密切关系;其次,通过研究斯皮瓦克的“属下”、“认知暴力”和“他者”理论,分析其如何运用解构主义,集中研究第三世界底层女性这一“底层的底层”、“边缘的边缘”的理论辐射。探讨斯皮瓦克“臣属”概念及其对殖民文化压抑“困境”与“历史记忆”的结合。再次,分析霍米·巴巴对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关系的“混杂”理解,即异质性在混杂中如何面向新的文化杂糅空间(第三空间)的问题。最后,强调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各自的理论特长与存在的争议。第二章,主要探讨民族解放运动后进入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的文化重建问题。从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核心概念“他者”之问的系统化梳理开始,探寻后殖民透视出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关系”内涵。将“他者”揭示的不平等、主体性身份疑虑、边缘性思考与面向殖民文化的深层次解构相结合,探讨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研究向主客体“关系”研究发展的趋势。落足于中国及更广义的“东方”文化实况,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意识形态输出的相关论述,进而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视域下分析本土文化重建的多种可能路向。第三章,阐述新旧文化交替之际话语权力的强弱之分、主客之别。分析全球化进程下资本主义文化扩张引发的文化冲突的性质,发掘文化冲突的实质与不同的化解思路,分析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民族性、开放性、多样性,区分文化冲突的自然状态与人为刻意,挖掘不平等的冲突根源。注重分析文化冲突的实质与过程、结果与影响,探讨后殖民语境下“和而不同”传统基于“现代”内涵的差异性。第四章,研究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认同与殖民文化的深层影响。本文在此探讨文化全球化与当代文化认同的联系,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在破除“他者”幻象的同时,也着力于解码现代性反思中的文化认同的深度体验,在重建文化主体认同时探讨建构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可能,以新的文化身份意识去重构本土文化。第五章,分析东西方对话中的文化自信问题。在全球化推动东西方对话的大背景下,文化已成为国际竞争中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此注重阐发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当下意义:分析中西互视过程中文化身份的迁移和质疑,探讨如何发挥中国文化精神的主体作用、“边缘”与“边缘的边缘”文化定位及其当下意义和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知识分子“职守”与价值信念,试图建构东西方对话中稳定、平等、交互的新型文化自信的理论途径。最后的结语部分,对后殖民主义理论做了简短总结,并借助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分析这一理论的不足与局限性。

沈潇[8](2018)在《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对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古芭提出的“作者身份焦虑”(anxiety ofauthorship)理论进行性别维度的阐释,详细分析了从中抽象而来的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并对其具体空间表现及女作家使用的修正策略之共性进行考察。女作家作者身份焦虑是基于亚文化地位的来自权威身份恐惧的焦虑,指向对女作家充斥着超越障碍的现实窘境的反思。它是文化中女性性别身份焦虑在文学领域中的变型表现,二者具有异质同构关系。在与现实相似的文学亚文化境遇中,书写成为反压制行为,而由于女作家性别身份与文学单一精神性别语境的格格不入,使女性书写与负面情绪为伴,与愤怒甚至疯狂境遇为友,呈现出复杂的病态化表现形式。其中,“疯女人”的出现使女作家的愤怒感受在文本中呈现出具象化的极致形态,暴露出“替身(double)策略”的存在,它可被看作是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文学产物。因此,对“疯女人”隐喻性的剖析是本论文核心部分的重点,她所具有的符号性可被当作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面具或道具加以利用。为强调女作家精神痛苦、“疯女人”的隐喻性及普遍女性现实境遇间的关系,本论文将“作者身份焦虑”概念替换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提出者亦认为“替身策略”是女作家“第二性文化身份”焦虑的产物,而“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更近其实质内涵,它能够将女性性别身份对女作家造就的创作心理障碍更为直白地表述出来,也即它能够将“作者身份焦虑”最核心的内容指示出来,从而将造就女作家对权威身份恐惧的原因,用更直接的方式暴露出来。绪论部分阐释了概念替换问题的因由,以贴合此研现实情形的方式完成了对先期假设问题的概述与文献综述,并对各章节内容、研究范式、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本论文经过对现实问题的抽象,结合对“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性别维度的把握,以期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专业表述,探讨更细化的问题并试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首当其冲即是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焦虑理论的内涵着眼,探寻其中作为“作者身份焦虑”说的灵感来源部分,重点在于说清“作者身份焦虑”说的内核——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形成过程的始末情形,试图将吉尔伯特与古芭从中获得灵感的具体过程抽象并还原出来。由此,第一章提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论点凸显出来。通过对影响焦虑说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辨识来完成对后者的宏观释意。并从对影响焦虑说六个修正比具体内涵的阐释中,对女作家自我修正方式的类别进行假设与讨论。第二章经由对女性身体空间、现实文化空间、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及文学空间的分层研究,来完成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的综述。第三章回复到对女作家本身的关注上,抽象出女作家类别,将其与不同类型的女性进行对比,从而对女作家所代表的女性经验进行凸显,探寻她们心理经验层面的转变。第四章对女作家修正策略的表现方式做以宏观归纳,将意象按冷暖色调进行划分,并依修正策略的显隐特性将其概括为字面空间置码式表现与深层网状结构表现。结语则作为容括针对与论点有关的其他问题的追问部分而存在。本论文将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看作一种理论研究的前提,将其定性为建立在女性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文本批评实践研究。本论文站在理论层面完成了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界说和二次抽象。由于吉尔伯特与古芭的研究掀起了英美妇女中心批评的高潮,本论文依托妇女中心批评的明确指向,以重建新型美学经验为目的来进行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的论述。本论文同时采取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方法,将其在文学中的运用看作中性立场的分析方式,在对其借用与活用之余,结合具体论述内容,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做以女性主义式的修正和重释。本论文结论偏向于对女作家在复调式叙述与文本架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作技巧的肯定,并由此接近对男性化作者权威概念的改写可能。由于对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界定方式处在变动中,因此整个论文的论说均可看成是对这一概念所做的具有层级分析意识和递进关系的说明。

孙葳[9](2017)在《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传媒的迅猛发展,在传媒资本的驱动下,主要依托网络媒介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类型文学迅速崛起,言情类型小说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类型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论文对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通过对其生产方式、文本模式等方面的深度把握,力图揭示这一文学和文化现象所表征的时代症候与性别诉求,发现蕴藏在这种新形态大众文学中的新的文学可能。论文的绪论简要梳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网络文学如何完成了向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西方类型学理论、类型电影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盛大集团为代表的大型资本介入文学市场客观上促使了网络文学类型化趋势,近五年来移动终端的参与又一次改变了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生态,类型文学完成了从免费到付费,从多种体式并重到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的变化。第一章主要把言情类型小说放在文学史的脉络中考察,简要追溯我国言情小说发展的历史: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晚清狭邪小说,到上世纪初“革命+恋爱”与海派言情,再到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与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言情小说,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的网络文学创作潮流,都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第二章深度把握在资本、媒介、已有的文学传统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所呈现出的特定的文本结构特征。显然,言情类型小说在新世纪的海量作品呈现出高度类型化的文本特征,这体现在小说的时空体式、情节和人物设置以及话语风格等多个层面。无疑,文本结构既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下青年读者情感结构契合,又表征了当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权力乃至性别权力等权力形态之间关系配置的变动。本文的第三章则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文本的细读及特殊类型的剖析,力求揭示出言情类型小说话语中暴露出的个体如何在当下复杂的权力结构中想像自我、认知现实。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者和读者群体主要是女性,本文第四章集中探究这一类型小说所彰显出的围绕性/别权力的抵抗问题。应该说,大多基于爱情神话的性/别抵抗是暧昧不清的,在爱情神话的虚饰下无法隐藏的又往往是对父权制的仰视与屈服,由女性作家创作的言情类型小说中却潜藏着大量的男权中心主义视角,这与言情类型小说的固有的写作传统不无关联,也是对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曲意迎合。作为一种主要由媒介资本操控的文学生产,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在更大意义上显然是症候式阅读的范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话语空间可能出现的对既有权力结构尤其是性/别权力机制的抵抗,当然,这种抵抗显得如此微弱,但还是在话语戏仿、经典解构以及新媒体语境下读者的生产式参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本文第五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都岚岚[10](2016)在《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及其本土的女性批评》文中指出作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化思潮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欧美女性主义文论与性别研究产生于自己的文化语境。本文首先对女性主义、性别研究的文化前提、主要派别、理论特色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进行了介绍,然后侧重分析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重组和改造,尤其是法国女性书写理论在中国的变异,并且剖析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的困境和出路。本文认为,旅行至中国的欧美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既经历了创造性的阐释,叉遭到了文化过滤甚至是误读。例如,法国的女性书写理论进入中国后,其概念发生浮动,它在中国的女性文学创作中转变为私人化写作,随后在商业语境下被窄化成"身体写作",甚至畸变为"下半身写作"。这种畸变已经与西苏和伊利格雷所倡导的以书写女性身体来颠覆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初衷相去甚远。当女性主义旅行至中国时,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本土实际的文化语境,以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

二、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化冲突——对菲勒斯中心主义及其适用性问题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化冲突——对菲勒斯中心主义及其适用性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2)劳拉·穆尔维影像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劳拉·穆尔维的凝视研究
    第一节 劳拉·穆尔维凝视研究的产生背景
        一、《新左派评论》杂志对于欧陆理论的引进以及“《银幕》理论”的形成
        二、60年代兴起的女性解放运动及女性先锋电影实践的深刻影响
        三、穆尔维对于好莱坞经典电影的复杂情感
    第二节 观影快感的性差异问题
        一、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背景下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发展
        二、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
    第三节 凝视理论在女性主义电影研究领域受到的质疑
第二章 劳拉·穆尔维的叙事研究
    第一节 劳拉·穆尔维的先锋电影立场与实践
        一、70年代女性主义先锋电影实践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趋势
        二、穆尔维的先锋电影实践成果---“理论电影”
    第二节 劳拉·穆尔维关于狂欢仪式的反叙事闭合性研究
        一、穆尔维对叙事闭合结构再发现的原因和背景
        二、狂欢仪式的“阈限”特征
        三、狂欢仪式与俄狄浦斯情结
        四、狂欢仪式与资本主义历史叙事
        五、对穆尔维反叙事闭合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电影叙事进程的死亡驱动力与延宕电影
        一、叙事进程的死亡驱动力
        二、延宕电影
第三章 劳拉·穆尔维的情节剧研究
    第一节 家庭情节剧与母亲形象
        一、好莱坞情节剧与20世纪中期以来的欧洲电影批评
        二、情节剧与对立的家庭内外空间
        三、塞克50年代家庭情节剧中的母亲困境
    第二节 情节剧与“异装癖理论”
        一、穆尔维的异装癖理论
        二、女性主义电影研究有关异装癖理论的讨论
    第三节 情节剧与物恋现象
        一、电影中的恋物与拜物
        二、情节剧中的女性与物恋
第四章 劳拉·穆尔维的技术与影像研究
    第一节 电影的“恐惑”属性
        一、穆尔维关注电影恐惑属性的背景及原因
        二、技术应用与电影的“恐惑”属性
    第二节 新技术背景下的影像民主化趋势
        一、真实时间与银幕(虚构)时间
        二、浮出水面的细节
        三、影像的民主化与迷影的狂欢
    第三节 占有型观众与沉思型观众
        一、占有型观众
        二、沉思型观众
总结 劳拉·穆尔维影像文化理论的意义和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致谢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4)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目的
    第二节 新世纪之前对拉康主体理论的接受概况
    第三节 西方理论界中的拉康主体理论发展概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背景和接受历程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背景
        一 西方文论引入大潮的余波
        二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
        三 大众文化的盛行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历程
        一 2000——2004:积累与先声
        二 2005——2011:接受的深入
        三 2011——2019:多元化趋势
第二章 文艺理论中对拉康主体理论的接受
    第一节 精神分析领域中对自我主体的探索
        一 接受的立场:“回到弗洛伊德”的拉康
        二 概念的争论:镜像理论中的主体
        三 研究的螺旋:自恋与侵凌的主体
    第二节 他者与欲望:拉康主体理论中的哲学阐发
        一 解释的差异:对他者概念的辨析
        二 阐释的深入:对主体欲望的分析
    第三节 语言学与结构主义:对拉康主体理论中研究方法的探索
        一 接受的同轨:主体无意识的语言结构
        二 理论的联系:结构主义影响下的三元秩序界域
第三章 文艺批评中对拉康主体理论的接受
    第一节 拉康自身的文艺批评实践代表
        一 《哈姆雷特》中的欲望哲学
        二 由《失窃的信》而引发的结构主义探讨
    第二节 文艺批评中对拉康主体理论的理论阐发
        一 主体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理论阐发
        二 主体理论在影视批评领域中的理论阐发
    第三节 文艺批评中对拉康主体理论的实践运用
        一 文学领域的批评实践
        二 影视领域的批评实践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特征和接受启示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特征
        一 文本阐释中的综合化研究
        二 概念接受中的差异化表达
        三 批评实践的兴起及多元化发展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启示
        一 理论引入与话语转述的可能性
        二 理论接受与批评运用的交互性
        三 西方文论资源的可利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研究问题、界定范围与意义
    三、研究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观念
        一、“Feminism”的双重含义
        (一)强调男女权利平等——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
        (二)强调性别价值——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
        二、后现代女性主义
    第二节 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
        一、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萌芽
        二、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确立
        三、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现状
第二章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女性意识和生存状况
        一、当代女性中的传统意识
        二、当代女性中的西方意识
        (一)“五四”时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与马克思妇女解放观的传入与实践
        1 “五四”时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传入
        2 马克思妇女解放观的实践
        (二)改革开放后其他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的传入
        三、当代中国女性的现实生存状况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传入
        一、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背景
        二、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第三章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特点
    第一节 中西融合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特点
        一、西方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特点
        二、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观念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观念的比较
        (一)相同处
        1 父权制的跨文化现象
        2 以相同的生理符号表达
        (二)差异处
        1 不同的理论基础应用
        2 不同含义的生理符号
    第二节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表达内容的变迁与特点
        一、从女性角度出发的性别角色
        二、以生理特征符号建构话语权
        三、以性别差异角度反抗父权制意识下的艺术
第四章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表达
    第一节 女性主义绘画
    第二节 女性主义雕塑
    第三节 女性主义行为艺术
    第四节 女性主义装置艺术
    第五节 女性主义摄影艺术
第五章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女性主义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一、女性主义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位置
        二、女性主义艺术对女性解放与发展的积极意义
        三、女性主义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独特之处
    第三节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从个体无意识到社会表征:多重视野下的俄狄浦斯情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从俄狄浦斯情结到反俄狄浦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思路及意义
第一章 原初视角:个体无意识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第一节 俄狄浦斯情结概念的形成
        一、动因:精神神经症是如何产生的
        二、来源和发展
        三、俄狄浦斯情结的命名:和文本的互证关系
        四、俄狄浦斯情结的内涵与身份
    第二节 作为精神分析学核心概念的俄狄浦斯情结
        一、本能理论、神经症与俄狄浦斯情结
        二、俄狄浦斯情结与人格结构理论
    第三节 早期焦虑:克莱因学派对俄狄浦斯情结的拓展
第二章 转变时期:语言维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第一节 拉康的俄狄浦斯情结:三元结构
    第二节 俄狄浦斯情结与欲望
    第三节 俄狄浦斯情结和无意识
    第四节 俄狄浦斯情结与三界理论
第三章 后期发展:社会表征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第一节 父权制社会的表征:弗洛姆和马林诺夫斯基
        一、弗洛姆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质疑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蒸母复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表征:反俄狄浦斯
        一、欲望机器与欲望生产
        二、精神分裂分析中俄狄浦斯情结
    第三节 代情结与俄狄浦斯情结:表征文化差异
        一、代情结概念
        二、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代情结
        三、俄狄浦斯情结与代情结
第四章 俄狄浦斯情结的价值与评价
    第一节 俄狄浦斯情结的价值
        一、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分析学价值
        二、俄狄浦斯情结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学价值
        三、俄狄浦斯情结的文化价值
    第二节 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评价
        一、发展过程中的去性化
        二、俄狄浦斯情结与文学的互证性
        三、俄狄浦斯情结的本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三、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四、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的西方文化思潮
    第一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概貌
    第二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理论渊源
        一、“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领导权
        二、“民族文化”理论的民族性
        三、“知识—权力”话语权力理论
        四、“文明冲突”论
    第三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谱系
        一、萨义德的“东方”解构与文化反“中心”姿态
        二、斯皮瓦克“属下”、“认知暴力”及女性“他者”的弱势立场关注
        三、霍米·巴巴“文化杂糅”的文化互动性与文化身份认同
    第四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主题与特质
        一、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关系”主题研究
        二、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抵抗-批判特质
        三、后殖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第二章 文化霸权压抑与本土文化重建
    第一节 本土文化重建的阻力:资本主义文化霸权
        一、“欧洲中心论”与文化霸权的话语转型
        二、现代文化扩张与意识形态的文化改写
        三、传播权力与文化帝国主义的深化
    第二节 文化重建的困境:“他者”之问
        一、“他者”概念的历史语境
        二、“他者”解构性与去“中心”化的方法论建构
    第三节 本土文化重建的中国文化语境
        一、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问题
        二、文化重建中的“国民性”问题
        三、文化重建的条件性因素问题
        四、“中心”之外的多元选择问题
第三章 全球化趋势与异质文化冲突
    第一节 构成文化冲突的因素
        一、文化冲突的思想、历史转型考量
        二、文化冲突中“人”之主体性需求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文化冲突的诱发可能
        一、文化的民族性对主权、利益意识的强化
        二、文化的开放性的双刃剑效应
        三、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
        四、全球化时代多种文化的碰撞
    第三节 文化冲突起因的认识差异
        一、文化冲突的源起与“现代”冲击
        二、文化冲突的情感辨识与历史发展观
    第四节 化解文化冲突的“和”与“不同”
        一、社会冲突与文化冲突的互动
        二、中西文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相异诠释
        三、不同历史语境下“和而不同”的理论局限
        四、修“和”之短以化冲突之“不同”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与“自我”文化认同
    第一节 “现代”文化控制借助全球化加速演变
        一、文化全球化“现代”意蕴与民族文化“自我”
        二、文化控制模式的“帝国”演变
    第二节 文化认同内涵与“他者”幻象
        一、文化认同及“现代”认同的单一性
        二、文化认同与“东方”“他者”的局限
    第三节 文化认同危机与化解
        一、自我认同危机引发“自我”重建诉求
        二、他者认同危机提供“差异他者”反向借鉴
        三、化解危机的探索与创建“新型文化”
第五章 东西方文化对话与重树民族文化自信
    第一节 文化自信“何以实现”
        一、文化自信的主体性、信念导向性与融合性
        二、文化自信的驱动因素与文化重建
    第二节 文化身份与文化主体建构
        一、文化身份确认的“他者”性与“自我”追寻
        二、中西“他者”互视下的文化身份迁移
        三、发挥文化主体作用的中国诠释
    第三节 知识分子功能与民族文化自信
        一、“知识分子”文化功能与批判性“自我”确认
        二、精神守望与“边缘”位置的文化选择
        三、文化主体能动性与重树文化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1、概念的提出与转换
        2、先期问题假设
        3、文献综述
    第二节 本文思路、架构与研究方法
        1、本文思路与架构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影响焦虑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
    第一节 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界定
        1、性别身份焦虑与影响焦虑的关系
        2、两种焦虑:不同倒错中的共同精神博弈
    第二节 影响焦虑说中的性别色彩
        1、六个修正比的内涵对女作家自我修正的启发
        2、诗歌替换原则的修辞意义与两种类别的在场
    小结
第二章 性别身份焦虑的空间表现
    第一节 女性身体空间
        1、子宫的隐喻与生育恐慌:母性激情
        2、女性身体疼痛与女作家的书写治愈
    第二节 现实文化空间
        1、文化因素对文学的介入:女性气质与男子气
        2、女性时间性存在与自恋的形成
        3、家庭空间与婚姻的形式:烹饪术与化妆术
    第三节 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
        1、女作家思想变化空间图示:超越的障碍
        2、疯女人的隐喻及其策略价值
        3、策略意识的生成:Y型修正格局
    第四节 文学空间
        1、文学父性特征与女性写作的张力关系
        2、失真女性形象的塑造传统与另类女性形象的出现
        3、文本空间分层:字面空间和意义空间
        4、迷狂书写与小说叙事
    小结
第三章 性别身份焦虑下的女性类型与生存模式
    第一节 女艺术家的产生以及女作家类型
        1、女艺术家类型特征
        2、非克制型与克制—激情型女作家
    第二节 文学女性人物类别
        1、文学女性人物的分裂与弥合:女作家的影子与替身
        2、女作家认知逻辑的转变:走向内在圆融
    小结
第四章 女作家的修正策略
    第一节 屈从策略与显在置码
        1、暖色调意象:母性传统
        2、冷色调意象:哥特式鬼魅
    第二节 屈从策略与隐性颠覆
        1、戏拟效应:假想的人与作者返场
        2、碎片化编织:网状结构与女性权威的空间形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网络文学、类型文学与言情小说
        (一)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二) 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产生与繁荣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类型文学”: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二) 国内研究状况:网络文学到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
        (三) 国外研究状况简介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生产与传播:言情类型小说的前世今生
    一、言情类型小说的前史
        (一) 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
        (二) 现代传媒与清末民初的言情小说
        (三) 革命年代言情的“潜在书写”
        (四)“后革命”与港台言情的流行
    二、网络时代言情小说的勃兴
        (一) BBS、同人站点与言情的可能
        (二) 商业网站与言情类型的产生
        (二) 频道细分与言情小说的繁荣
        (四) IP时代、影视衍生与经典化
    注释
第二章 文本与结构:言情类型小说的文体特征
    一、故事场景与时空想象
        (一) 虚拟历史:穿越、架空与重生
        (二) 封闭空间:宫宅、职场与校园
        (三) 另类现实:玄幻、仙侠与“吸血鬼”
    二、人物设置与情节模式
        (一) 暴君与霸道总裁:王子遇见灰姑娘
        (二)“高干男”与“凤凰男”:爱情的阶级差异
        (三) 玛丽苏与白莲花:多男恋一女,圣母独钟情
    三、话语与风格
        (一) 文体风格的两极:“甜宠”与“虐”
        (二) 以现实逻辑为标准:“小白文”与“中二病”
        (三) 以艺术真实为尺度:“正剧”与“谐剧”
    注释
第三章 多重力量的交锋:个体想象与现实隐喻
    一、匿名的他者与“主体”质询
        (一) 职场空间与个体想象
        (二) 古典生活与自我装扮
    二、内向生长的“身体美学”
        (一) 情爱书写与身体消费
        (二) 欲望空间与脆弱的“异托邦”
    三、无处可逃:苍白的乌托邦
        (一)“种田文”与现代隐逸
        (二)“异次元”与末世情结
    注释
第四章 暧昧的抵抗:爱情神话与性/性别权力
    一、爱情神话掩饰下的权力意识
        (一) 父权制的魔力
        (二) 症状表达:直男癌、厌女症与偏执狂人格
    二、女性主义的诉求与反叛
        (一) 网络女性主义叙事伦理
        (二)“女性向”言情的性别革命
    三、性别的置换与位移
        (一) 耽美同好社群的话语实践
        (二) 百合文隐匿的身份确认
    注释
第五章 微弱的可能:戏仿、自反与读者生产
    一、戏仿与解构:在典雅与流俗之间
        (一) 对“红楼世界”的解构
        (二) 对琼瑶式言情的戏仿
    二、反穿越、反言情与文体突破
        (一) 言情类型小说内部的自反性
        (二) 文体的突破性尝试:快穿文
    三、作者的权力与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一) 互动生产中的作者
        (二) 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化冲突——对菲勒斯中心主义及其适用性问题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彼得·谢弗“信仰三部曲”菲勒斯中心主义建构解析[D]. 李昊临. 吉林艺术学院, 2021
  • [2]劳拉·穆尔维影像文化理论研究[D]. 宋捷. 山东大学, 2020(08)
  • [3]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4]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王琦. 郑州大学, 2020(02)
  • [5]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D]. 朱颖怡.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从个体无意识到社会表征:多重视野下的俄狄浦斯情结研究[D]. 蒋趁心.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D]. 蒋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8]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D]. 沈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9]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D]. 孙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11)
  • [10]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及其本土的女性批评[J]. 都岚岚. 文学理论前沿, 2016(02)

标签:;  ;  ;  ;  ;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化冲突:叶中心论及其适用性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