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抗近效应技术

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抗近效应技术

一、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抗远近效应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舜[1](2020)在《异步CDMA系统多址干扰抑制算法的研究及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和CDMA系统是现代通信系统中重要的通信技术之一。所有用户可以同时同频占用同一信道,使用不同的扩频码来区分不同用户。CDMA系统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用通信系统中。但是随着用户的增加,多址干扰就越严重,多址干扰限制了用户的上限和CDMA系统性能。消除多址干扰的影响能够改善CDMA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在一般的分析中往往认为CDMA系统是同步系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有部分系统是异步系统,并且可能没有功率控制,有远近效应的影响。因此异步CDMA多址干扰抑制的研究和实现非常有必要。本文对异步CDMA多址干扰抑制进行研究并实现了串行干扰对消系统。首先,本文研究了异步CDMA系统和多址干扰消除基本原理。从CMDA异步通信系统的介绍到多址干扰的产生和理论分析,并且分析了目前主流的多址干扰消除方法,最终选择了串行干扰对消作为本文异步CDMA系统消除多址干扰消的最终实现方案。其次,本文CDMA干扰消除方案设计了一个可具体实现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直扩系统发射机、直扩系统接收机、串行干扰对消。其中串行干扰对消的设计是本文设计的重点,并对串行干扰对消进行了相关仿真,验证了串行干扰对消在本系统是切实可行的。最后,本文介绍如何在FPGA上实现异步CDMA干扰消除系统。先介绍了实现所用的硬件平台FPGA和射频捷变收发器AD9361,再介绍了异步CDMA调制器的FPGA实现、异步CDMA解调器的FPGA实现,最终介绍了串行干扰对消的FPGA实现。

张煜锋[2](2019)在《面向导通一体的区域定位导航系统信号体制设计及性能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位置信息服务成为了智能社会和现代战争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现有的定位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卫星导航系统,但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脆弱性,难以满足无缝定位的要求。利用覆盖广泛的移动通信系统与伪卫星等高精度定位技术融合实现导航通信一体化将是未来实现广域高精度定位的发展趋势。本文对面向导通一体的区域定位导航系统信号体制进行设计,并对新体制信号的性能进行评估。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面向导通一体的信号体制设计约束与评价指标分析。对5G通信信号体制和地基高精度区域定位导航系统的信号体制进行了研究;面向通信基本需求,对导通一体化信号体制的设计约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导通一体化信号体制测量性能的评价指标。2、面向导通一体的信号体制设计。对基于功率复用的导通一体化信号体制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导航信号和通信信号的互干扰问题,确定功率复用模式下导航信号的最小衰减量为20d B;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时分复用的CTSI-OFDM(Code-Division Time Slot Insertio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码分时隙插入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体制,并对其中的占空比、载波频率、发射功率、调制方式和扩频序列等参数进行了设计。理论分析表明融合信号的接收信噪比大于-3d B或者CTSI-OFDM信号占空比大于10%时,CTSI-OFDM信号的跟踪性能优于基于功率复用的导通一体化信号。3、面向导通一体的信号体制性能评估。根据导通一体化信号的评价指标,对CTSI-OFDM信号的捕获和跟踪性能进行了仿真评估。仿真指出,CTSI-OFDM信号的捕获灵敏度优于57d B·Hz,码相位跟踪误差均方根优于0.23m。搭建了导通一体化信号性能验证平台,对CTSI-OFDM信号的捕获跟踪等性能进行了实际测试,实验表明当导航时隙占空比取20%时,新体制信号的捕获灵敏度为52d B·Hz,伪码测距误差优于0.13m。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CTSI-OFDM体制在满足通信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捕获跟踪性能,可为高精度的导航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张金程[3](2019)在《DS-CDMA系统的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码分多址接入技术具有频带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软切换、隐蔽安全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现代移动通信、导航定位、雷达等领域。在直扩频码分多址(Direct Sprea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DS-CDMA)系统中,由于扩频序列资源有限、信息的异步传输以及不同用户的随机接入等原因,用户的扩频序列不能时刻保持完全正交,系统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多址干扰,导致系统性能下降。最优多用户检测技术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但是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计算量成指数增长,实际系统中难以实现。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线性判决函数的部分并行干扰消除算法和基于入侵杂草优化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技术,针对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主要工作如下:(1)对基于线性判决函数的部分并行干扰消除算法进行研究,提出改进的线性判决函数,并对参数设置进行分析。仿真表明,基于改进线性判决函数的多级部分并行干扰消除算法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2)为了将入侵杂草算法应用于多用户检测问题,本文通过映射函数将杂草扩散值转换成杂草某一维度的变异概率,形成二进制入侵杂草优化算法。通过此方法,构建了基于入侵杂草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模型。针对基本入侵杂草算法的正态扩散标准差收敛速度慢的问题,设计了改进的标准差变化曲线,提出了基于改进入侵杂草算法的多用户检测。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在多用户检测问题中的有效性,基于改进入侵杂草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性能接近最优多用户检测,且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3)针对入侵杂草算法中杂草个体没有信息共享、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本文在改进的入侵杂草算法中引入了粒子群算法,提出基于粒子群-入侵杂草混合优化算法的多用户检测。通过仿真分析,基于该混合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收敛性能优于基于基本粒子群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和基于改进入侵杂草算法的多用户检测。(4)针对基于改进入侵杂草算法多用户检测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在改进的入侵杂草算法中嵌入并行干扰消除算法,提出嵌入并行干扰消除的入侵杂草算法多用户检测。通过仿真分析,基于该混合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性能接近最优多用户检测,收敛速度比基于改进入侵杂草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更快。

刘婉妮[4](2014)在《协同MIMO移动Ad hoc网络物理层信号传输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移动Ad hoc网络不需要现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支持便能够快速组建且网络中的各节点可以动态地、随意地、频繁地加入或退出网络而不会影响网络中其他节点间通信的特点使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将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组网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移动Ad hoc网络在路由选择、如何保证通信安全与可靠、如何保证服务质量、如何节省能量消耗及采取哪种方式与现有网络系统互联等方面仍存在着若干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论文在已有的经典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移动Ad hoc网络的信号传输机制,最终形成三种适用于三类不同的移动Ad hoc网络环境的新型信号传输机制。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单独接收反相对称协同MIMO(I-PIS-CMIMO)机制。此机制吸收了协同MIMO技术、相位反转对称技术的优点,适合应用于同一时刻仅有一对收发节点进行半双工通信的移动Ad hoc网络环境,且要求参与接收的两个协同接收节点独立地接收相对应的协同发送节点所发送的信号。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系统仿真得出,I-PIS-CMIMO传输机制可使协同MIMO移动Ad hoc网络获得高于传统的协同MIMO无线网络三到九倍的输出信噪比增益,且能提高网络的单位带宽信道容量,降低信号传输误码率,达到了优化协同MIMO移动Ad hoc网络性能的目的。(2)混合接收反相对称协同MIMO(M-PIS-CMIMO)机制。此机制同样基于协同MIMO技术、相位反转对称技术提出,适合应用于同一时刻仅有一对收发节点进行半双工通信的移动Ad hoc网络环境,但允许被选择的两个协同接收节点同时接收被选择的两个协同发送节点所发送的所有信号。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系统仿真得出,M-PIS-CMIMO传输机制可使协同MIMO移动Ad hoc网络获得高于传统的协同MIMO无线网络至少四倍的输出信噪比增益,也能提高网络的单位带宽信道容量,降低信号传输误码率,虽然总体的优化性能略低于I-PIS-CMIMO传输机制,但所应用的网络环境更加贴近现实的无线通信环境,更有实用价值。(3)多用户接收反相对称协同MMO(MUD-PIS-CMIMO)机制。此机制在发射端为每一个节点分配唯一的扩频码序列,在接收端通过使用自适应变步长LMS盲多用户检测技术消除码间干扰,恢复出原发射信号。适用于同一时刻有多对收发节点同时进行半双工通信的移动Ad hoc网络环境,不仅考虑了信道中的高斯白噪声干扰,还考虑了多用户间的相互干扰,即多址干扰,比以上两种网络更符合实际的无线通信需要。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系统仿真得出,MUD-PIS-CMMO传输机制可使协同MIMO移动CDMA-Ad hoc网络获得与采用M-PIS-CMIMO传输机制的Ad hoc网络相同的输出信噪比增益,虽然信号传输误码率略高于I-PIS-CMIMO和M-PIS-CMIMO两种机制,但它能成倍地增加网络单位带宽信道容量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协同MIMO移动Ad hoc网络的实际应用性能。

孙思月[5](2014)在《基于互补码的多用户无线传输技术及码设计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址接入技术是无线通信相关技术中最为核心的物理层关键技术之一,其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系统中多用户、多信道共享无线资源的方式,因此该项技术的发展也标志了移动通信系统的逐代更替、演进。相比于其他多址方案,基于扩频技术的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具有独特的选择性寻址能力强、保密安全性高、抗窄带干扰及多径衰落等诸多优势。然而,由于传统扩频码非理想的相关特性而导致的干扰受限、远近效应及复杂的功率控制等问题,传统的CDMA技术没有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主流多址技术。为了加速码分技术的革新,基于一类新颖的扩频码――互补码(ComplementaryCodes,CCs)的下一代CDMA全新解决方案被提了出来。互补码采用了结合真实通信环境的码设计理念,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理想的自相关及互相关特性,从而赋予了CDMA技术摆脱干扰受限的能力,为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码分技术的革新及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近十年来,基于互补码理论的CDMA(ComplementaryCodedCDMA,CC-CDMA)技术主要围绕互补码理论的完善、互补码的构造及理想通信环境下的系统设计展开研究。然而,基于互补码理论通信系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诸多关键问题没有解决。实际上,互补码结构的特殊性给实际通信系统设计带来了压力。在复杂通信环境下,独立的基于互补码的扩频技术是否依然可以达到理论上的抗干扰性能仍有待验证。基于上述背景及分析,本文针对基于互补码理论的多用户无线传输技术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首先从互补码及其相关函数的基本定义和性质出发,本文分析了互补码结构的特殊性为其系统设计所带来的新问题,得出实现CC-CDMA系统至少满足四条约束:1)有效子码分离;2)子码顺序对应;3)子码位移同步;4)相关值等增益合并。以此为基础,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对比了串行时分和并行频分两类经典CC-CDMA系统架构在不同信道下的抗多址及多径干扰的能力,并指出了“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由于不再满足第4条约束,并行频分的CC-CDMA系统将失去原有抗多址干扰能力”的问题。考虑到CDMA系统上、下行通信的差异性,本文分别针对上、下行CC-CDMA系统中的上述问题展开了研究。针对下行系统,在分析多种经典单用户合并准则对于系统误码率及抗干扰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多用户加权合并检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皆验证了该方案能够权衡干扰和衰落两个影响误码率性能的最直接因素,从而在不同的通信环境和采用不同互补码的情况下,都获得最优的误码率性能。而考虑到该方案的复杂性及下行通信的特点,本文还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得出结论:在频选下行信道中,可以通过设计和选用“下行最优互补码”并结合最大比加权合并检测来获得与最小均方误差加权合并检测相同的误码率性能,且其具有非常低的计算量及复杂度开销。当信道信息在接收端理想已知时,该方案在独立频选衰落信道中可以实现多址干扰的完全消除并获得满频率分集增益。针对上行CC-CDMA系统,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其在频选信道中无法采用上述提出的加权合并检测来完全消除多址干扰,并推导了上行系统的最小均方误差多用户加权合并系数。通过仿真和分析验证了通过在抗多址干扰及频率分集增益间获得良好的折中,上行最小均方误差加权合并检测提供了较为优异的误码率性能。随后为了解决多址干扰无法完全消除和降低加权合并系数求解复杂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预处理与自适应合并的检测方法。该方案的预处理部分弥补了自适应算法迭代次数较大而降低频谱效率的问题,而自适应合并检测弥补了预处理导致接收端难于合并的问题,从而实现了趋近于、甚至超过最小均方误差加权合并检测的性能。随后,本文针对互补码理论面向多天线技术演进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在阐述基于三维互补码的码片级空时编码原理的基础上,着重针对三维互补码设计及相应的多用户MIMO系统设计展开了研究。在推导具有理想相关特性的三维互补码理论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造具有灵活折中特性(系统开销与相关特性间的折中)的三维互补码的一般化方法。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码片级空时编码的MIMO-CC-CDMA系统的基本架构,分别给出了串行时分及并行频分两种复用方案下的解扩及解码原理,并分别分析了其误码率性能、抗干扰及多天线分集/复用特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皆验证了基于三维互补码的码片级空时编码能够赋予多用户MIMO通信抗多址及多径干扰的能力,同时MIMO-CC-CDMA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天线分集和复用模式,且可以灵活的在两者之间切换和折中,从而在不同的通信环境和系统要求下达到最佳的目标性能。

叶伟华[6](2014)在《D2D通信远近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第一代频分多址通信、第二代时分复用通信、第三代码分多址通信,现在已经步入到第四代LTE (Long Term Evolution)移动通信时代。移动通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但同时也面临着用户量激增系统容量有限、基站负荷过重、无线电频谱资源日益稀缺等问题。随着各种移动应用的增加,移动终端的耗电量也在逐步增大。正是在这种情形下,D2D (Device-to-Device)通信应运而生。D2D通信是一种设备到设备的短距离直通技术,用户之间传输数据信息不再通过基站中转而直接进行通信,减轻了基站的负荷,降低了终端的发射功率,增加了频谱利用率。D2D通信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远近效应问题影响了D2D通信的质量。本文针对D2D通信模式下远近效应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影响远近效应的因素以及在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的仿真情况。由于D2D通信技术属于LTE通信系统范畴,首先介绍了LTE通信的需求、技术特点、协议架构以及使用到的先进技术等相关知识。接着重点介绍了D2D通信的架构、建立流程以及和蜂窝通信之间的干扰等。由于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多址干扰的存在,远近效应现象严重影响了CDMA系统的性能,对LTE系统D2D通信模式也将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LTE系统采用的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多载波调制方式。由于D2D通信是基于LTE功能流程上的,远近效应现象在D2D通信模式中产生的情形就会有所不同。目前抑制远近效应的方法有功率控制、多用户检测、自适应干扰消除以及跳频等。本文在介绍无线电波传播模型和无线信道模型基础上,选取城市微小区(Urban Micro)信道模型作为仿真信道模型,并搭建了基于D2D通信的仿真系统。通过在不同接收功率、不同时间偏移量、不同频率偏移量、不同资源块间隔等条件下对D2D远近效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给出了结论。文章最后将K-means聚类算法应用到D2D通信远近效应场景中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聚类数以及每个聚类中不同的同时发送信号的用户数进行仿真分析并得出结论。

郝红杰[7](2012)在《基于智能计算方法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文中认为多用户检测技术是解决多址干扰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在传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造成多址干扰的所有用户的信号信息,联合检测期望用户的信息,因而获得了较理想的抗干扰能力,克服了远近效应,削弱了CDMA系统对于功率控制精度的敏感度,可高效利用频谱资源,大幅提高系统容量。S.Verdu提出的最优多用户检测器具有理论上的最优检测性能,但其计算复杂度会随系统用户数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长,难于实时实现。因此,人们开始研究计算复杂度低且与最优多用户检测器性能相近的次优多用户检测器。近年来,采用智能计算方法解决多用户检测问题的方案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智能计算方法及其在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原有克隆选择算法做自适应改进,进而设计新的多用户检测器,并对新检测器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2)针对概率克隆选择微粒群算法在解决离散优化问题时效果不佳的缺点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算法应用于多用户检测,设计基于改进的概率克隆选择微粒群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检验该多用户检测方案的可靠性与有效性。(3)将混合蛙跳算法和贪婪算法与克隆选择算法相融合,提出基于贪婪策略的克隆选择混合蛙跳算法,设计基于贪婪策略的克隆选择混合蛙跳算法多用户检测器,并与其他多用户检测器的性能作分析比较。

赵楠[8](2011)在《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航天测控领域的迅猛发展,目前流行的统一载波测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我国航天事业的需求,因此一种新型的测控体制,统一扩频测控体制在统一载波测控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能够有效的克服统一载波测控系统中存在的缺点。尽管如此,统一扩频测控系统采用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或者多载波CDMA(Multi-carrier CDMA,MC-CDMA)通信体制,系统中存在若干类型的干扰,包括多址干扰、多径干扰、远近效应和CDMA体制与其它窄带通信体制之间的相互干扰等,这些干扰对统一扩频测控系统的性能以及系统容量影响很大,只有进行有效的抑制,才能充分发挥出统一扩频测控系统的优势。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干扰去除的几种关键技术,包括多用户检测、功率控制和多符号检测等,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以满足我国航天测控事业发展的需要。首先,无论对于CDMA体制还是MC-CDMA体制的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技术,文中均采用了蚁群算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因此本文对蚁群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介绍了几种经典的蚁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种群递减蚁群算法和变异蚁群算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融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以旅行商问题为研究实例,仿真验证了文中提出的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优良的性能,为后续章节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多用户检测器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其次,对基于CDMA体制中的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CDMA体制可以分为同步CDMA体制和异步CDMA体制,分别应用于统一扩频测控系统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因此CDMA体制的多用户检测技术也包括同步多用户检测和异步多用户检测。文中在分别介绍了同步和异步最优多用户检测器和几种次优线性多用户检测器的基础上,提出了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同步多用户检测器和异步多用户检测器,尤其是在异步多用户检测器中,可以将多径干扰作为一个异步的用户进行检测并消除。分别针对同步CDMA体制和异步CDMA体制对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多用户检测器进行性能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其优良的性能,适合在统一扩频测控系统的上行和下行链路中使用,提高系统的性能。然后,研究了MC-CDMA体制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技术。MC-CDMA体制是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和CDMA技术进行融合而提出来的,继承了这两种体制的优点,但是这两种体制的缺点仍然存在,也就是系统中存在着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文中在介绍了MC-CDMA体制最优多用户检测器和几种线性次优多用户检测器基础上,提出了用于MC-CDMA体制的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多用户检测器。经过仿真证明,该检测器的性能优良,接近最优多用户检测,能够有效的消除多址干扰,抑制远近效应,使MC-CDMA体制统一扩频测控系统的检测性能明显提高。接下来,CDMA是个自扰系统,对远近效应非常敏感,因此研究了CDMA体制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功率控制技术。文中给出了功率控制的系统模型并引出了预测器的相关理论,在分析了以用户为中心和以网络为中心的控制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预测器的分布式多目标鲁棒功率控制算法。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大量仿真,包括收敛速度、对抗衰落的鲁棒性能以及多目标控制性能分析等。通过仿真,验证预测器优良的鲁棒性能,并且证明了该算法可以适用于多种情况下不同的控制目标,能够有效的抑制CDMA体制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存在的远近效应。最后,研究了PCM/FM体制的多符号检测技术。CDMA和MC-CDMA体制信号功率谱密度比较低,因此同一频段内也允许其他体制的信号同时进行通信,比如遥测领域常用的PCM/FM体制。虽然CDMA体制和MC-CDMA体制对PCM/FM信号来说可以看成背景噪声,但是这种干扰仍然会造成PCM/FM信号检测性能的下降。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易于硬件实现的基带正交复旋转多符号检测算法并进行了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并在硬件平台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在Eb/N0大于5dB的情况下实现精确的位同步,并且比传统非相干鉴频算法的性能提高了3dB,能够有效解决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异体制共通道情况下相互干扰的问题。

高洪元[9](2010)在《多用户检测中的智能信息处理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丰富。无论是第三代还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都需要更大的系统容量,才能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多媒体业务及高速数据传输业务。众所周知,CDMA通信系统是一种严重受干扰限制的系统,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是这种通信系统很难避免的主要干扰。如何有效地抑制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提高通信系统性能和容量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在接收端使用多用户检测技术,多用户检测不是把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简单地看作干扰噪声来处理,而是把他们作为一种有用的信息,充分地利用各用户间的关联进行联合检测,提高系统的检测性能和系统容量,因此多用户检测成为CDMA通信系统的一个关键技术。最优多用户检测使用的穷尽搜索方法具有指数级的计算复杂度,这在当前的硬件水平下是不可能实现的。无论DS-CDMA还是MC-CDMA系统的最优或准最优多用户检测都可以看作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可以用智能计算方法解决。因此,深入研究智能优化理论,将智能优化的优化机理和多用户检测技术相结合,研究能够抑制多址干扰(MAI)和远近效应并具有低误码率(BER)和低计算复杂度的智能检测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难题。本文研究了在高斯和冲击噪声环境下DS-CDMA系统和MC-CDMA系统的多用户检测模型,同时深入研究了智能信息处理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智能计算新方法,结合工程难题设计了多种基于智能计算的多用户检测方法。在多用户检测和智能信息处理理论研究方向,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如下:1.为了有效控制各个用户的功率,研究了三个测向难题,提出了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的测向目标函数,并且设计了三种智能计算方法去分别求解目标函数:文化量子算法、差分粒子群算法和文化蜂群算法。所设计的三种测向方法不仅可有效用于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功率控制,而且还可推广到其它应用测向技术的领域。提出的基于文化量子算法的广义加权子空间拟合测向突破了基于四阶累积量测向的一些局限。提出的基于差分粒子群算法的分数低阶协方差子空间拟合测向方法更适于冲击噪声环境下测向。所提基于文化蜂群算法的非圆极大似然测向方法更有效地利用了信号的非圆信息。2.针对DS-CDMA系统最优多用户检测器计算量大的缺点,提出了使用智能计算方法解决这个矛盾的三种框架。在每一种框架下,设计了一种新的智能计算方法完成最优多用户检测器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粒子群、免疫克隆量子算法和克隆量子算法的三种智能多用户检测器都具有结构简单和检测性能优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应用要求。3.结合神经网络和量子计算的特点,提出了新型的量子神经网络和量子混沌神经网络。所提的量子神经网络和量子混沌神经网络把量子演进机制和神经元的特点较完美的结合起来,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使用所提的量子神经网络和量子混沌神经网络不仅可设计出有效的多用户检测方法,而且还可推广到一些可用Hopfield神经网络解决的组合优化问题。然后,基于量子机制和蛙跳算法的原理设计了量子蛙跳算法,与量子神经网络结合得到一种快速收敛的智能多用户检测方法。4.在给出了MC-CDMA系统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基于随机Hopfield神经网络、量子神经网路和两种群集智能,提出了神经网络鱼群算法多用户检测器和免疫蚁群算法多用户检测器,在多径衰落信道环境下验证了所设计的两种MC-CDMA检测器具有接近最优检测器的优良性能。5.在讨论了非高斯噪声DS-CDMA和MC-CDMA系统的多用户检测数学模型基础上,给出两种鲁棒多用户检测模型。结合DNA计算、群集智能和免疫系统的相关理论,提出了DNA克隆选择算法和DNA鱼群算法,设计了三种鲁棒多用户检测器以适合不同的冲击噪声背景的检测需要。

胡芳[10](2010)在《主动式抗干扰接收机中多用户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移动终端的多样化。这些终端能够支持先进的多媒体服务,以及实现各种空中接口标准的全球兼容。为了实现终端间的互连互通和无缝通信,本文研究了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主动式抗干扰移动通信接收机。这种接收机可接收多种通信体制的信号,如DS-CDMA、MC-CDMA、OFDM和MIMO-OFDM等,本文主要研究DS-CDMA和MC-CDMA。CDMA系统是干扰受限系统,其受到的干扰有热噪声、多径衰落、多址干扰、远近效应等。当用户数增加时,多址干扰成为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MC-CDMA融合了CDMA技术和OFDM技术,在继承这两者优势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引入了一些它们所存在的问题,MC-CDMA除受到多址干扰影响外,还对频率偏移非常敏感。目前消除多址干扰的方法有设计相关性优良的扩频码,采用有效的功率控制,多用户检测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另外,对抗因频率偏移所产生的载波间干扰可采用频率偏移估计。本论文结合“主动式抗干扰移动通信接收机的研究与仿真实现”项目,就接收机中的抗干扰方法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主动式抗干扰接收机的系统模型及工作原理,概括码分多址通信系统和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原理和系统模型以及各自的特点,并分析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干扰及其产生原因。其次介绍几种常用多用户检测方法的基本思想并对其进行比较。接着对解相关检测器中矩阵求逆运算进行改进,并给出详细的数学推导。最后,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对改进后的算法与解相关检测法进行了性能和计算复杂度的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与解相关检测算法相比,性能相近,但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

二、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抗远近效应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抗远近效应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异步CDMA系统多址干扰抑制算法的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1.2 异步CDMA多址干扰消除技术的发展概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异步CDMA系统多址干扰消除基本原理
    2.1 CDMA系统理论基础
        2.1.1 扩频通信技术
        2.1.2 DS-CDMA系统
    2.2 CDMA系统多址干扰理论分析
        2.2.1 多址干扰的产生
        2.2.2 多址干扰的影响
    2.3 多址干扰消除技术
        2.3.1 传统检测系统
        2.3.2 多用户检测系统
        2.3.2.1 最优多用户检测技术
        2.3.2.2 解相关检测技术
        2.3.2.3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
        2.3.2.4 串行干扰抵消技术
        2.3.2.5 并行干扰抵消技术
        2.3.3 异步系统多址干扰消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异步CDMA干扰消除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框架
    3.2 直扩系统发射机的设计
    3.3 直扩系统接收机的设计
        3.3.1 整体结构的设计
        3.3.2 载波同步环路的设计
        3.3.3 扩频码同步捕获环路的设计
    3.4 串行干扰对消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异步CDMA干扰消除系统FPGA实现
    4.1 异步CDMA干扰消除硬件平台简介
    4.2 射频捷变收发器AD9361配置与功能实现
        4.2.1 AD9361概述
        4.2.2 AD9361配置与功能实现
    4.3 异步CDMA调制器的FPGA实现
    4.4 异步CDMA解调器的FPGA实现
        4.4.1 解调器的总体结构
        4.4.2 载波同步模块
        4.4.3 扩频码同步模块
    4.5 串行干扰对消的FPGA实现
        4.5.1 重构模块
        4.5.2 干扰信号幅度估计模块
        4.5.3 干扰信号最终合成模块
        4.5.4 干扰信号消除模块
        4.5.5 串行干扰消除结果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面向导通一体的区域定位导航系统信号体制设计及性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伪卫星系统发展现状
        1.2.2 移动基站导航定位发展现状
        1.2.3 导航通信一体化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面向导通一体的信号体制设计约束与评价指标
    2.1 引言
    2.2 5G通信信号体制
        2.2.1 5G频率资源
        2.2.2 5G多址方式
        2.2.3 5G调制方式
        2.2.4 5G帧结构
    2.3 GH-LPS信号体制
    2.4 面向导通一体的信号体制设计约束
        2.4.1 复用模式设计约束
        2.4.2 导航信号结构设计约束
    2.5 面向导通一体的信号体制评价指标
        2.5.1 独立性能
        2.5.2 适应性能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导通一体的信号体制设计
    3.1 引言
    3.2 基于功率复用的导通一体化信号体制分析
        3.2.1 功率复用模式
        3.2.2 互干扰问题
    3.3 基于时分复用的CTSI-OFDM信号体制设计
        3.3.1 CTSI-OFDM信号结构
        3.3.2 CTSI-OFDM信号模型
        3.3.3 导航信号占空比参数设计
        3.3.4 导航信号参数设计
    3.4 两种信号体制性能对比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面向导通一体的信号体制性能评估
    4.1 引言
    4.2 新体制导航信号性能仿真评估
        4.2.1 新体制信号生成
        4.2.2 捕获性能评估
        4.2.3 跟踪性能评估
    4.3 新体制导航信号性能实验验证
        4.3.1 实验平台介绍
        4.3.2 信号生成模块测试
        4.3.3 捕获跟踪流程
        4.3.4 捕获跟踪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DS-CDMA系统的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1.2.2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DS-CDMA通信系统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2.1 DS-CDMA通信系统及模型
        2.1.1 DS-CDMA通信系统
        2.1.2 DS-CDMA通信系统模型
        2.1.3 DS-CDMA通信系统的传统检测
    2.2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性能测度
        2.2.1 误码率
        2.2.2 渐进多用户有效性
        2.2.3 抗远近效应能力
    2.3 多用户检测技术
        2.3.1 多用户检测技术及分类
        2.3.2 最优多用户检测
        2.3.3 线性多用户检测
        2.3.4 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线性判决函数的PPIC算法研究
    3.1 PPIC多用户检测
    3.2 PPIC的研究概况
    3.3 改进的线性判决函数
        3.3.1 线性判决函数
        3.3.2 选通函数
        3.3.3 改进的线性判决函数
    3.4 仿真实验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入侵杂草优化算法的多用户检测研究
    4.1 入侵杂草优化算法
        4.1.1 入侵杂草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4.1.2 入侵杂草优化算法的主要优缺点
        4.1.3 入侵杂草优化算法的研究现状
    4.2 基于入侵杂草优化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4.3 改进的正态分布标准差变化曲线
    4.4 计算复杂度分析
    4.5 仿真实验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混合入侵杂草算法的多用户检测研究
    5.1 基于粒子群-入侵杂草混合优化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5.1.1 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
        5.1.2 基于粒子群-入侵杂草混合优化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5.1.3 计算复杂度分析
        5.1.4 仿真实验与分析
    5.2 基于嵌入并行干扰消除的入侵杂草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5.2.1 基于嵌入并行干扰消除的入侵杂草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5.2.2 计算复杂度分析
        5.2.3 仿真实验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协同MIMO移动Ad hoc网络物理层信号传输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背景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创新点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移动Ad hoc网络及其物理层相关技术
    2.1 引言
    2.2 移动Ad hoc网络
        2.2.1 移动Ad hoc网络特点
        2.2.2 移动Ad hoc网络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
    2.3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
        2.3.1 经典MIMO技术
        2.3.2 协同MIMO技术
    2.4 反相对称技术
    2.5 CDMA技术
        2.5.1 CDMA技术的优点
        2.5.2 多址干扰与远近效应产生的原因
        2.5.3 减少或消除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影响的措施
    2.6 多用户检测技术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独接收反相对称协同MIMO(I-PIS-CMIMO)机制
    3.1 引言
    3.2 I-PIS-CMIMO系统结构模型
    3.3 I-PIS-CMIMO系统信号传输过程
    3.4 I-PIS-CMIMO系统信号传输示意图及理论分析
        3.4.1 I-PIS-CMIMO系统信噪比增益推导
        3.4.2 传统2×2协同MIMO系统信噪比增益推导
        3.4.3 比较G_(I-PIS-CMIMO)与G_(CMIMO)
    3.5 I-PIS-CMIMO机制适用环境
    3.6 I-PIS-CMIMO机制仿真分析
        3.6.1 I-PIS-CMIMO信噪比增益分析
        3.6.2 I-PIS-CMIMO信道容量分析
        3.6.3 I-PIS-CMIMO误码率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接收反相对称协同MIMO(M-PIS-CMIMO)机制
    4.1 引言
    4.2 M-PIS-CMIMO系统结构模型
    4.3 M-PIS-CMIMO系统信号传输过程
    4.4 M-PIS-CMIMO系统信号传输示意图及理论分析
    4.5 M-PIS-CMIMO机制适用环境
    4.6 M-PIS-CMIMO机制仿真分析
        4.6.1 M-PIS-CMIMO信噪比增益分析
        4.6.2 M-PIS-CMIMO信道容量分析
        4.6.3 M-PIS-CMIMO误码率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用户接收反相对称协同MIMO(MUD-PIS-CMIMO)机制
    5.1 引言
    5.2 MUD-PIS-CMIMO系统结构模型
    5.3 MUD-PIS-CMIMO系统信号传输示意图及理论分析
    5.4 MUD-PIS-CMIMO机制仿真分析
        5.4.1 MUD-PIS-CMIMO信噪比增益分析
        5.4.2 MUD-PIS-CMIMO信道容量分析
        5.4.3 MUD-PIS-CMIMO误码率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个人科研成果目录

(5)基于互补码的多用户无线传输技术及码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互补码及其应用现状
    1.3 基于互补码的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1.3.1 基于互补码的CDMA系统
        1.3.2 基于互补码的MIMO系统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互补码理论基础及CC-CDMA系统性能分析
    2.1 引言
    2.2 互补码理论基础
        2.2.1 相关函数
        2.2.2 互补码
    2.3 CC-CDMA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2.4 串行时分的CC-CDMA
        2.4.1 S-TDM系统的发射机模型
        2.4.2 S-TDM系统的信道及系统假设
        2.4.3 S-TDM系统的接收机模型
        2.4.4 S-TDM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分析及误码率推导
        2.4.5 S-TDM系统的性能仿真及分析
    2.5 并行频分的CC-CDMA
        2.5.1 P-FDM系统的发射机模型
        2.5.2 P-FDM系统的信道模型及系统假设
        2.5.3 P-FDM系统的接收机模型
        2.5.4 P-FDM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分析及误码率推导
        2.5.5 P-FDM系统的性能仿真及分析
    2.6 两类结构CC-CDMA系统的对比总结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频选信道下行CC-CDMA系统的检测算法
    3.1 引言
    3.2 基于传统合并准则的单用户加权合并检测
        3.2.1 正交性恢复合并
        3.2.2 最大比合并
    3.3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多用户加权合并检测
        3.3.1 最小均方误差合并
        3.3.2 简化的最小均方误差合并
    3.4 性能分析及仿真
        3.4.1 单用户加权合并检测的性能仿真
        3.4.2 多用户加权合并检测的性能仿真
        3.4.3 信道相关性的影响
        3.4.4 信道估计误差的影响
        3.4.5 复杂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频选信道上行CC-CDMA系统的检测算法
    4.1 引言
    4.2 加权合并检测
        4.2.1 加权合并系数的理论分析
        4.2.2 最小均方误差合并
    4.3 联合的预处理及自适应合并检测
        4.3.1 发射机的迫零预均衡
        4.3.2 接收机的自适应合并
        4.3.3 一种联合的预处理及自适应合并检测方法
    4.4 性能分析及仿真
        4.4.1 加权合并检测的性能仿真
        4.4.2 联合的预处理及自适应合并检测的性能仿真
        4.4.3 远近效应的影响
        4.4.4 信道相关性的影响
        4.4.5 信道估计误差的影响
        4.4.6 复杂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用户MIMO系统中的三维互补码设计
    5.1 引言
    5.2 面向多用户MIMO系统的互补码的演进
    5.3 三维互补码的理论界推导
    5.4 一种基于迭代的三维互补码构造方法
        5.4.1 码构造方法
        5.4.2 相关特性证明
        5.4.3 相关特性仿真及分析
        5.4.4 QPSK调制下等效理想相关的证明
    5.5 一种基于扩展的三维互补码构造方法
        5.5.1 核心扩展方法
        5.5.2 理想三维互补码的构造
        5.5.3 最小子序列数三维互补码的构造
        5.5.4 更宽零相关区三维互补码的构造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三维互补码的码片级空时编码
    6.1 引言
    6.2 MIMO-CC-CDMA系统模型
    6.3 串行时分的MIMO-CC-CDMA
        6.3.1 S-TDM系统模型
        6.3.2 S-TDM系统的抗干扰特性及分集/复用增益分析
    6.4 并行频分的MIMO-CC-CDMA
        6.4.1 P-FDM系统模型
        6.4.2 P-FDM系统的抗干扰特性及分集/复用增益分析
    6.5 性能仿真及分析
        6.5.1 串行时分的MIMO-CC-CDMA
        6.5.2 并行频分的MIMO-CC-CDMA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D2D通信远近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D2D通信目前研究现状
        1.2.2 远近效应目前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贡献
    1.4 论文的结构及内容安排
2 LTE系统及其先进技术
    2.1 LTE系统
        2.1.1 基本需求
        2.1.2 技术特点
        2.1.3 帧结构
        2.1.4 协议结构
    2.2 OFDM技术
        2.2.1 OFDM信号的生成
        2.2.2 保护时间和循环前缀
        2.2.3 峰均比抑制
    2.3 多天线(MIMO)技术
        2.3.1 MIMO系统信号模型
        2.3.2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推导
        2.3.3 MIMO技术在LTE系统中的应用
    2.4 本章总结
3 D2D通信系统
    3.1 D2D通信系统模型
    3.2 D2D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
    3.3 D2D通信建立过程
        3.3.1 D2D对通信建立过程
        3.3.2 D2D簇通信建立过程
    3.4 D2D通信与蜂窝通信之间的干扰
        3.4.1 蜂窝通信对D2D通信的干扰及避免
        3.4.2 D2D通信对蜂窝通信的干扰及避免
    3.5 本章总结
4 远近效应
    4.1 D2D通信中的远近效应
    4.2 影响D2D通信远近效应的因素
    4.3 抗远近效应技术
        4.3.1 功率控制技术
        4.3.2 多用户检测技术
        4.3.3 自适应干扰消除技术
        4.3.4 跳频通信技术
    4.4 本章总结
5 D2D通信远近效应仿真分析
    5.1 无线电波的衰落特性
        5.1.1 大尺度衰落
        5.1.2 小尺度衰落
        5.1.3 多普勒频移
    5.2 无线信道模型
        5.2.1 ITU信道模型
        5.2.2 扩展ITU信道模型
        5.2.3 SCM信道模型
        5.2.4 仿真中使用的信道模型及参数
    5.3 仿真分析
        5.3.1 不同接收功率的影响分析
        5.3.2 不同时偏大小的影响分析
        5.3.3 不同频偏级别的影响分析
        5.3.4 不同信号间隔的影响分析
    5.4 K-means聚类算法在D2D远近效应中的仿真
        5.4.1 K-means聚类算法介绍
        5.4.2 K-means聚类算法工作原理及流程
        5.4.3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仿真分析
    5.5 本章总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基于智能计算方法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CDMA 系统概述
        1.2.2 多用户检测研究的必要性
        1.2.3 多用户检测的发展
    1.3 智能计算方法
    1.4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第2章 DS-CDMA 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
    2.1 扩频通信
    2.2 DS-CDMA 通信系统
    2.3 多用户检测的数学模型
        2.3.1 离散时间同步模型
        2.3.2 离散时间异步模型
    2.4 多用户检测的性能测度
        2.4.1 误码率
        2.4.2 渐进多用户有效性
        2.4.3 抗远近效应能力
    2.5 几种常见的多用户检测器
        2.5.1 传统检测器
        2.5.2 最优多用户检测器
        2.5.3 解相关多用户检测器
        2.5.4 最小均方误差多用户检测器
        2.5.5 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改进的自适应克隆选择算法在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
    3.1 克隆选择原理介绍
    3.2 克隆选择算法
        3.2.1 克隆选择算法模型
        3.2.2 克隆选择算法的主要操作
        3.2.3 克隆选择算法的实现
        3.2.4 克隆选择算法的优点
    3.3 改进的自适应克隆选择算法
        3.3.1 克隆选择算法的改进
        3.3.2 改进的自适应克隆选择算法的实现
    3.4 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克隆选择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器
    3.5 仿真分析
        3.5.1 误码率分析
        3.5.2 收敛速度分析
        3.5.3 抗远近效应能力分析
        3.5.4 系统容量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进的概率克隆选择微粒群算法在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
    4.1 微粒群算法
        4.1.1 微粒群算法模型
        4.1.2 微粒群算法的实现
        4.1.3 微粒群算法的优缺点
        4.1.4 离散二进制微粒群算法
    4.2 改进的概率克隆选择微粒群算法
        4.2.1 概率克隆选择微粒群算法
        4.2.2 概率克隆选择微粒群算法的改进
        4.2.3 改进的概率克隆选择微粒群算法的实现
    4.3 基于改进的概率克隆选择微粒群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器
    4.4 仿真分析
        4.4.1 误码率分析
        4.4.2 收敛速度分析
        4.4.3 抗远近效应能力分析
        4.4.4 系统容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贪婪策略的克隆选择混合蛙跳算法在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
    5.1 混合蛙跳算法
        5.1.1 混合蛙跳算法原理
        5.1.2 混合蛙跳算法的实现
        5.1.3 混合蛙跳算法的优缺点
        5.1.4 离散混合蛙跳算法
    5.2 贪婪算法
    5.3 基于贪婪策略的克隆选择混合蛙跳算法
    5.4 基于贪婪策略克隆选择混合蛙跳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器
    5.5 仿真分析
        5.5.1 误码率分析
        5.5.2 收敛速度分析
        5.5.3 抗远近效应能力分析
        5.5.4 系统容量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多目标统一扩频测控系统模型及关键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航天测控系统研究现状
        1.3.2 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3 功率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4 多符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CDMA统一扩频测控系统多用户检测
    2.1 统一扩频测控系统
    2.2 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
        2.2.1 蚁群算法
        2.2.2 种群递减蚁群算法
        2.2.3 变异蚁群算法
        2.2.4 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
        2.2.5 仿真验证
    2.3 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上行链路同步CDMA多用户检测
        2.3.1 传统检测器
        2.3.2 最优同步多用户检测
        2.3.3 线性多用户检测
        2.3.4 蚁群算法同步多用户检测
        2.3.5 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同步多用户检测
    2.4 同步多用户检测仿真结果及讨论
        2.4.1 同步多用户检测仿真结果
        2.4.2 进一步的讨论
    2.5 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下行链路异步CDMA多用户检测
        2.5.1 最优异步多用户检测
        2.5.2 蚁群算法异步多用户检测
        2.5.3 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异步多用户检测
    2.6 异步多用户检测仿真结果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MC-CDMA统一扩频测控系统多用户检测
    3.1 多载波CDMA的几种方式
        3.1.1 MT-CDMA
        3.1.2 MC-DS-CDMA
        3.1.3 MC-CDMA
        3.1.4 三种多载波CDMA体制比较
    3.2 OFDM信号峰均功率比的抑制
    3.3 MC-CDMA测控系统模型
    3.4 MC-CDMA中单用户合并技术
    3.5 MC-CDMA系统的最优多用户检测
        3.5.1 基于极大似然序列的最优多用户检测算法
        3.5.2 似然函数在MC-CDMA测控系统中的表述
    3.6 MC-CDMA系统的线性多用户检测
        3.6.1 解相关多用户检测
        3.6.2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3.7 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MC-CDMA多用户检测
    3.8 仿真结果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CDMA统一扩频测控系统功率控制技术
    4.1 功率控制技术分类
    4.2 系统模型
    4.3 多目标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
        4.3.1 用户中心和网络中心的控制目标
        4.3.2 本文提出的方法
    4.4 基于H_∞滤波的预测器
    4.5 仿真结果及讨论
        4.5.1 仿真模型和参数
        4.5.2 对信道衰落鲁棒性的仿真
        4.5.3 针对多目标控制的性能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PCM/FM体制下的多符号检测技术
    5.1 统一扩频测控系统对PCM/FM体制的干扰分析
    5.2 PCM/FM传统中频多符号检测技术
    5.3 基带正交复旋转多符号检测技术
    5.4 多符号检测FPGA实现的关键技术
        5.4.1 多符号检测
        5.4.2 位同步
    5.5 对多符号检测造成影响的因素
    5.6 仿真结果
        5.6.1 误码率
        5.6.2 位同步
    5.7 实际测试结果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9)多用户检测中的智能信息处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多用户检测的研究意义
    1.3 多用户检测的研究概况
    1.4 论文涉及的智能计算方法概述
        1.4.1 人工免疫系统
        1.4.2 DNA计算
        1.4.3 神经网络
        1.4.4 群集智能
        1.4.5 量子计算智能
        1.4.6 文化算法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2章 无线通信中的多用户检测基础理论
    2.1 多用户检测的数学模型
        2.1.1 噪声模型简述
        2.1.2 高斯噪声下的多用户检测数学模型
    2.2 多用户检测的性能测度
    2.3 高斯噪声环境的典型多用户检测方法
        2.3.1 传统检测器
        2.3.2 最优多用户检测器
        2.3.3 去相关多用户检测器
        2.3.4 遗传演进多用户检测器
        2.3.5 粒子群优化多用户检测器
    2.4 计算机仿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用户功控的智能测向理论研究
    3.1 文化量子算法实现的广义加权子空间拟合测向
        3.1.1 广义加权信号子空间拟合测向算法
        3.1.2 文化量子算法
        3.1.3 基于文化量子算法的广义高阶加权信号子空间拟合测向
    3.2 基于差分粒子群优化的分数低阶协方差测向
        3.2.1 重构分数低阶协方差的子空间拟合测向算法
        3.2.2 自适应差分粒子群
        3.2.3 基于自适应差分粒子群的冲击噪声测向
    3.3 非圆信号的文化蜂群测向研究
        3.3.1 文化蜂群算法
        3.3.2 二维非圆信号的极大似然测向
        3.3.3 基于文化蜂群算法的非圆信号测向
    3.4 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3.4.1 广义高阶子空间拟合测向仿真
        3.4.2 分数低阶协方差测向算法仿真
        3.4.3 二维非圆信号测向方法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DS-CDMA系统的智能最优多用户检测框架
    4.1 基于神经网络个体的最优多用户检测框架
        4.1.1 神经网络个体多用户检测框架
        4.1.2 同步CDMA系统的神经网络粒子群多用户检测器
        4.1.3 计算复杂度分析
        4.1.4 计算机仿真
    4.2 神经网络制作疫苗的最优多用户检测器框架
        4.2.1 神经网络制备疫苗的方法框架
        4.2.2 量子计算基本概念
        4.2.3 基于免疫克隆量子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器
        4.2.4 计算复杂度分析
        4.2.5 计算机仿真
    4.3 基于克隆量子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4.3.1 克隆量子算法
        4.3.2 基于克隆量子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器
        4.3.3 计算复杂度分析
        4.3.4 计算机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量子神经网络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
    5.1 基于量子Hopfield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器
        5.1.1 量子Hopfield神经网络
        5.1.2 基于量子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
    5.2 基于量子混沌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器
        5.2.1 混沌神经网络
        5.2.2 基于量子混沌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
    5.3 基于量子神经网络和量子蛙跳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器
        5.3.1 量子蛙跳算法
        5.3.2 基于量子蛙跳算法和量子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
    5.4 计算机仿真
        5.4.1 基于量子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器仿真
        5.4.2 基于量子混沌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器仿真
        5.4.3 基于量子蛙跳和量子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器仿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群集智能在MC-CDMA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
    6.1 MC-CDMA多用户检测模型
    6.2 基于神经网络鱼群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6.2.1 神经网络鱼群算法
        6.2.2 基于神经网络鱼群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6.3 基于免疫蚁群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6.3.1 简化蚁群算法
        6.3.2 基于免疫蚁群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6.4 计算机仿真
        6.4.1 基于神经网络鱼群算法的多用户检测仿真
        6.4.2 基于免疫蚁群算法的多用户检测仿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DNA计算的鲁棒多用户检测器
    7.1 鲁棒多用户检测模型
        7.1.1 DS-CDMA鲁棒多用户检测
        7.1.2 MC-CDMA鲁棒多用户检测
    7.2 基于DNA鱼群计算的CDMA鲁棒多用户检测
        7.2.1 DNA鱼群算法
        7.2.2 DNA鱼群算法的鲁棒多用户检测器
    7.3 基于DNACSA算法的MC-CDMA系统的鲁棒检测器
        7.3.1 DNA编码的克隆选择算法
        7.3.2 基于DNACSA算法的MC-CDMA鲁棒检测器
    7.4 计算机仿真
        7.4.1 基于DNA人工鱼群算法的鲁棒多用户检测仿真
        7.4.2 基于DNACSA算法的MC-CDMA鲁棒多用户检测仿真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主动式抗干扰接收机中多用户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主动式抗干扰接收机的系统模型
    2.1 接收机的系统模型
    2.2 码分多址(CDMA)技术
        2.2.1 CDMA原理及其系统模型
        2.2.2 DS-CDMA系统的特点
    2.3 多载波CDMA(MC-CDMA)技术
        2.3.1 MC-CDMA原理及其系统模型
        2.3.2 MC-CDMA系统的特点
    2.4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用户检测方法的研究
    3.1 最优多用户检测器
    3.2 线性多用户检测器
        3.2.1 解相关多用户检测器
        3.2.2 MMSE多用户检测器
    3.3 非线性多用户检测器
        3.3.1 串行干扰对消器
        3.3.2 并行干扰对消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chur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4.1 Block Cholesky算法
    4.2 广义Schur算法
    4.3 基于Schur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4.3.1 改进的解相关检测方法一
        4.3.2 改进的解相关检测方法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与仿真
    5.1 仿真方案
        5.1.1 仿真说明
        5.1.2 仿真程序流程图
    5.2 仿真结果分析
        5.2.1 算法性能比较
        5.2.2 算法复杂度比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四、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抗远近效应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异步CDMA系统多址干扰抑制算法的研究及实现[D]. 李志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面向导通一体的区域定位导航系统信号体制设计及性能评估[D]. 张煜锋.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3]DS-CDMA系统的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D]. 张金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8)
  • [4]协同MIMO移动Ad hoc网络物理层信号传输机制的研究[D]. 刘婉妮.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2)
  • [5]基于互补码的多用户无线传输技术及码设计方法[D]. 孙思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1)
  • [6]D2D通信远近效应研究[D]. 叶伟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6)
  • [7]基于智能计算方法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D]. 郝红杰. 燕山大学, 2012(08)
  • [8]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D]. 赵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7)
  • [9]多用户检测中的智能信息处理理论研究[D]. 高洪元.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5)
  • [10]主动式抗干扰接收机中多用户检测方法的研究[D]. 胡芳. 安徽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抗近效应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