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会杰:新中国后知识分子形象的精神走向

季会杰:新中国后知识分子形象的精神走向

一、季惠杰:建国后知识分子形象之精神走向(论文文献综述)

易青云[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影视作品中的乡村建构》文中研究表明

赵倩[2](2018)在《亲密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婚恋剧研究》文中提出电视剧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体现着创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感知与体悟。反映两性之间爱情生活的都市婚恋剧,更密切关注到了时代变迁中的双方关系与个人命运问题。本文从亲密关系视角切入当代都市婚恋剧的研究,探讨其亲密关系的呈现。援引吉登斯的“亲密关系”理论,将当代都市婚恋剧演绎的亲密关系归纳为浪漫之爱、激情之爱与融汇之爱,并结合具体作品,归纳各阶段亲密关系演绎突出的视听语言特征,尝试分析其与社会性别文化的深层关联,从而总结亲密关系演绎的审美意蕴——三种亲密关系形态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文化心理的发展变迁,浪漫之爱映射出九十年代人们对爱情的理想化期待,激情之爱再现了传统伦理压抑下的两性鸿沟,而融汇之爱则在个体独立、两性平等及合理的社会秩序等方面做出探索。价值观逐渐多元的当代社会,电视剧对亲密关系的呈现必须有所坚守,在不断探索的演绎中与时俱进,最终为现实亲密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上述研究既有助于拓展电视剧人物形象和丰富情节设置,又能够透过亲密关系的分析,确立都市婚恋剧与观众情感需求之间的关联,为形成现代亲密关系、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都能提供积极的参照。

季惠杰[3](2015)在《基于文化语境的中国语文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对语文工具论的片面强调导致了学界常常依据有用性来解读语文,致使语文教育与实践并不令人满意。语文改革是使语文回归到教会学生思想并表达思想的元点上,为此,本文主张各级各类语文教育都要把成长语文、单纯语文、适度语文的理念贯彻到实践中,让学生同语文共同成长、成熟。

杨梅[4](2014)在《谌容新时期小说社会症候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谌容是新时期文坛上以书写社会问题为己任的现实主义作家,自1980年成名作《人到中年》问世,十余年间笔耕不辍,以女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关注人生百态,创作了一系列题材多样、风格迥异的社会问题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不容小觑的一席之地。然而就目前学界对谌容作品的研究成果来看,除了1984年出版的《谌容研究专集》外,通行的文学史教材往往把她归到人道主义话题或者夹杂在女作家中稍作提及。对谌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期刊杂志刊载的评论性文章上,专门从社会问题角度研究谌容创作的文章并不多,且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这无疑给谌容研究留下了很大的空白。本文拟从社会症候书写角度入手,主要探讨谌容新时期创作的独特性、题材多样性、社会效应及艺术局限,一方面旨在探讨作家对历史、现实、人生深刻而独特的思考;另一方面,以谌容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和问题意识给当下文学界以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力求回归文学“为人生”、“为社会”的价值倾向。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主要从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谌容新时期小说的写作背景及其独特性。主要分析了八十年代的文学特质以及在此背景下出现的“谌容现象”,进而从“不雷同自己”、“不雷同于别人”两个角度对谌容创作的独特性进行了大致梳理;第二部分:谌容小说创作对复杂现实生活的深刻剖析。主要从农村、婚姻、知识分子三种不同的题材角度,试图对谌容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把握,在其深刻地反思历史和批判现实中,体会其真挚的人文主义情怀;第三部分:小说的社会效应——以《人到中年》为例。这部分以《人到中年》在八十年代引发的强烈的争论为论据,通过翻阅相关资料、回归文学史话语立场,从作品主题、女性形象、表现手法等方面对这场轰动一时的争论进行系统而客观的梳理和总结,并由此感知谌容小说创作的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第四部分:谌容小说的创作价值及审美局限。本部分的目的在于从文学史的立场对谌容新时期的创作进行客观而中立的评价,在肯定谌容创作成就和贡献的同时,也就其文学穿透力的不足进行理性分析。总体而言,谌容是当代文学史上执着的问题小说作家,她的创作虽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但她身上凝聚着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却具有着永不过时的社会普世性价值,足以激励任何一代作家奋勇向前。

刘贵敏[5](2014)在《武汉基督教控诉运动研究(1951-1955)》文中研究说明建国初期,中共出于对新政权安全的考虑,主张切断基督教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但基于马列主义宗教观、统战策略的需要及苏联的前车之鉴,中共对基督教仍表现出一种宽容态度。1950年10月中国介入朝鲜战争以后,空前紧张的政治形势使中共对基督教问题已没有耐心,转而强化对基督教的控制,希望在已经发动起来的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基础上,在抗美援朝运动所促成的全国空前高涨的爱国主义情绪下,迅速割断基督教与西方世界的关系,使中国教会在组织、人事、经济上脱离西方国家,在思想层面清除“帝国主义毒素”。于是,以1951年4月北京会议为起点,发起了中国基督教界的控诉运动。武汉作为基督教在中国内陆的传教重镇,在控诉运动遍及全国时,其无可避免地要响应中共中央对各地教会参与控诉运动的要求。本文按时间顺序,先后探讨了武汉1951年内天主教花园山育婴堂事件引发的八万人控诉会,基督教界的四次控诉大会,以及1952至1955年政府对武汉天主教内抗拒三自革新力量的一系列斗争,包括对外籍神职人员的控诉和对刘和德“反革命集团”的摧毁。党和政府通过在本市天主教、基督教内控诉运动的开展,驱逐了武汉天主教中的外籍神职人员,打击了武汉教会中抗拒三自革新的力量,促进了武汉基督宗教的三自革新,并最终掌握了教会的领导权。作为全国整体性教会控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控诉运动的开展及革新目标的达成对整体局势而言是大有裨益的。然而,从“肃清帝国主义毒素”这一思想层面来考察,控诉运动却没有达到其目的,许多信徒是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选择了三自教会,而另有许多坚守自己宗教信仰的信徒选择了“地下教会”的方式继续进行。从这一角度讲,中共领导下的三自教会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基督徒,以及当时参与控诉的当事人是出于何种心理,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吴国如[6](2011)在《超越他者,成为主体 ——对十七年红色小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一种现象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被主流话语支配性地指派为需要改造者——小资产阶级开始,知识分子不但在现实中丧失了话语权,伴随而来的,在文学叙事中也是作为历史主体(无产阶级)的他者被表述。为了祛除旧我,摆脱受威胁的身份,寻求新形势下安全的身份归属和角色定位,通过在小说中想象性地对与自身具有同构性质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叙述——这一具有强烈社会象征行为的基本话语实践活动——来响应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关于知识分子的书写规范和现实询唤,是整个十七年知识分子作家共通的潜在政治诉求。而要达到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所认同的理想叙事效果并借此实现上述目标——有效建构自身无产阶级的历史主体身份,怎么表述,如何塑造就成为一个非常关键且非常微妙的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毕竟,在思想复杂的间性书写者的笔下,文本的完整性只是一个幻觉。本论文就是基于知识分子、叙事、意识形态与身份之间的关系,借助史料发掘和文本细读,在尽量还原十七年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语境下,从文学话语的生产和构成入手,对此复杂过程及样态作一现象学症候式考察。论文包含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七大章。绪论首先就十七年时期红色小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及与之相关的批评研究不对称现象提出问题,认为这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特定语境下现实知识分子的身份诉求有很大关系;其次,为了有效体现本文的论述主旨,在对知识分子概念加以辨析的基础上对之加以符合客观实际的界定,分三个阶段(十七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至今)历时地阐述了学界关于该叙事的研究现状;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立场、方法、思路和意义。第一章重点考察该叙事的背景与形成机制。第一节着重探讨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直接源头的、以延安文学为代表的解放区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规则形成与范式确立。它是一个在主流话语的规训下伴随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不断走向历史自觉的过程,但并不彻底。第二节在明确解放区文学与十七年文学两者关系的基础上,从时代语境与作家主体诉求内外两个层面具体分析该叙事形成的原因。第二章从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与解放后的十七年文学这两者有关知识分子“革命+爱情”的共同创作模式入手,就它们的相通之处在创作主体、创作理念、创作特点及其发展脉络等层面作探讨,明确两者内在的一致与不同、联系与区别,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加深对十七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及其内在发生机制的认识,理解当时知识分子身份归属上的政治诉求。第三章从意识形态的仪式化表达方面探讨十七年小说是如何塑造出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第一节由无产阶级思想的接受到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剥离,具体分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成长过程中,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代表的人、言、行、物等对他们的思想所起的先在启蒙示范引导作用。第二节具体分析知识分子在成为革命者的历程中,革命话语让他们经受住各种实际考验。第三节阐述知识分子经过仪式的确认最终被询唤为历史主体。第四章从他性与神话的视角探讨知识分子形象的人格化展现。由于革命话语是一种元话语,革命叙事是一种元叙事,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加之为了体现知识分子改造的现实主题,十七年文学关于知识分子的形象塑造在运用差序化手法处理的基础上主要从警示化和榜样化两个向度展开。第五章从真实性与倾向性相统一的叙事效果出发,在明确文如其人和修辞立诚相结合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叙事视角的层面论述,作家不论以何种角度进行小说叙事的切入,它最终体现了作家的主体定位——创作姿态与身份意识。第六章阐述叙述主体在追求真实性效果和进行倾向性表述的创作过程中,文化英雄、知识精英所持守的精英意识和超凡品格并没有因此而消弭。穿行在宏大叙事中的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在讲述话语的时代给作品带来了具有审美张力的叙事效应,但由此也给现实知识分子的身份诉求带来了烦恼。最后一章以十七年时期四篇比较典型的以知识分子为表现对象的小说为例,按照起承转合的逻辑,从历时的角度,具体阐释该叙事是如何由异质走向同构,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深意。结语总体回顾该叙事的的生成、衍变和创作特点,并指出它自新时期以来在知识分子身份转换诉求上所呈现的变与不变。

黎仕平[7](2011)在《论新时期小说的文革叙事》文中认为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对文革的那段历史倾注了他们各自的解读,相关作品近百部。对于文革的书写,不同作家的笔下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本篇论文试图通过对新时期里所产生的有关文革题材小说的整体研究,来考察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下新时期小说的文革叙事所呈现出的新特征,并通过政治视角、启蒙视角、大众文化视角等三个角度来对新时期以来的文革小说进行分类解读,探讨其特征,揭示其文学意义。该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了三章,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章从政治视野的层面来对新时期以来的文革小说进行考察。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为了适应新的政治需要,文学承担起了批判“文革”的社会使命,描述苦难和揭露伤痕则成为了新时期革小说的文革叙事的重心所在。在新时期小说的文革叙事中,作品所描绘的苦难、所展露的伤痕、所叙述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无不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并表现出了一些鲜明的特征,比如像故事情节的模式化,苦难与信仰相纠结,忏悔意识的缺失,作家站在国家的角度来对文革灾难进行反思等等。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新时期作家在对文革叙述的过程中,虽饱含控诉的激情,但并不绝望,而是在对苦难的描写过程中表现出了国家和人民终将战胜苦难的信念,并将批判精神和现实主义首次带进了新时期的小说领域。第二章讲的是从启蒙视野的领域来对新时期小说的文革叙事进行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文革结束,大多数文学都带上了“阶级的镣铐”,表现出了对人和人性的漠视,新时期小说中的文革叙事重新将其重心还原到人的本身,它们抛弃了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政治立场,而是以一种理性的姿态,以知识分子自身的角度去重新挖掘人的价值,探讨人性中的闪亮与灰暗之处。它们更多地呈现出了对文革事件的理性思考而不是盲目的控诉,同时,作者在叙事过程中也不自觉地带上了知识分子重新赢得社会认可、获得精英地位的优越感。第三章则是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来对新时期小说的文革叙事进行研究。在这一章节中,笔者主要是从大众文化语境与文学的关系以及当前作家身份地位的改变的两个角度来分析文革叙事转型的原因,并且分析了大众文化对文革叙事题材和审美趣味所构成的一些影响,指出了文革叙事向大众化转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同时也揭示了新时期小说的文革叙事在向大众化转型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些弊病。以上三章就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对文革叙事进行解剖分析,对文革叙事研究的这三种角度并不孤立,它们相互补充,从而避免了单一视角研究文革叙事的局限性,使新时期小说的文革叙事的特征更为全面地表现出来。

杜辉[8](2011)在《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动态演化:结构与差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它不仅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且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走向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生产力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完成了“生存型——温饱型——小康型”的三级跳跃,与此同时,伴随着收入分配领域逐步健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也从少到多,在收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之后,更加激发了广大群众追求财产性收入的动力。这是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我党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创新之举,是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的科学发展观的鲜明体现,更是下一阶段收入分配格局从国富到富民的战略性路径选择。联系当前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来看,截止2010年上半年,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增长20.7%,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21.3%,远高于工资性收入的增速,也超过了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速均位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四种收入之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51%,比2008年增加了0.06个百分点;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平均每人年纯收入的比重为3.24%,比2008年增加了0.13个百分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居民财产性收入是居民拥有的财产权利的一种体现;在现实层面上,还将提高居民的财富效应和消费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从缓解阶层分化的角度看,将有助于培育、壮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居民财产性收入动态演化这个经济现象问题,其背后隐含着制度演化和结构演化相互嵌入协同共生的逻辑进路。但是,目前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其差距急速扩大。根据专家计算,目前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55左右,而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45,财产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比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高出大约十个百分点。那么当前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到底呈现什么样的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动?这种变动又是如何演化的?这种差距是否公平呢?这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期待以公平的共享的财产性收入增长来提升居民财富,增加居民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其问题的实质就是要使财产性收入处于一种适当的状态并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适时调校。在学界,有关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间断过,从古典学派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到现代经济理论,收入分配问题一直受到经济学家的密切关注。但从收入分配研究的整个进程来看,当前在财产性收入方面,仍然面临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继续深化研究。本文的研究将始终围绕着财产性收入——这个古老而又富有思辨创新的命题展开,着重于制度变迁与结构演化作用下的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动态演化的结构和差距分析。传统的相关研究总是囿于表层的分析,在一个纯粹的收入命题下讨论,忽视了价值判断,而本文则试图通过梳理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演进,将财产性收入的动态演化的“差距——不公”联系起来,并结合我国国情通过财产性收入制度演化和城乡、地区、阶层结构演化的递进逻辑,将财产性收入问题的分析框架确立为“结构——差距——不公”。围绕这个框架建立了“理论分析——制度演化——结构演化——国际比较——结论建议”的分析结构。为此,本文共有六个部分,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即第0章,是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说明研究内容和思路,并阐述可能的创新点和尚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是一般理论分析,包括两章。第1章是财产性收入的经典文献回顾。对财产性收入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到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都有涉及到财产性收入的思想。本文追溯了财产性收入的思想来源,回顾了财产性收入的理论基础,包括规模收入分配理论和功能收入分配理论,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财产性收入研究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和评析。第2章是理论分析框架。在对财产性收入的相关概念,包括财产、财产权、产权、财产性收入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收入、财产和财产性收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基于结构主义理论、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理论构筑了如下制度演化和结构演化相互嵌入的协调共生的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动态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本文认为,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变迁过程是在打破改革前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以及平均主义分配制度等的基础上,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的动态演化,这既是传统的分配制度的遗传变异又是新的分配制度上的新奇发展,体现了制度变迁在动态演化过程中的历史性和惯序性,又展现出动态性、创新性的演化特性。并且在我国转型发展中制度演化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变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制度变迁的渐进性体呈现出来的。其次,结构演化的背后是社会利益的协调,利益关系和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动和多样化。因此由多种功能各异的不同子系统结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城乡、地区和阶层结构系统的演化必将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变迁产生相应的影响;也就是,结构演化引导着居民财产性收入动态演化的内生逻辑过程。最后,将结构演化和制度演化的分析思维引入城乡、地区和阶层的财产性收入差距研究中,以一个更具整合性的框架来理解导致城乡、地区和阶层财产性收入变迁的机制和原因,考察与制度演化相伴随的结构演化在促使城乡、地区和阶层财产性收入增长、差距中的机制作用。也就是说本文采用“制度——结构”演进方法来分析城乡财产性收入、地区财产性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变迁。具体来说,就是制度演化和城乡结构的演化使得收入分配制度对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市场经济制度和地区结构使得不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地区的财产性收入有不同的作用,同时制度演化和阶层结构演化直接导致了阶层的分化、中产阶层的产生及阶层的固化,从而影响到不同阶层的财产性收入变化。第三部分是制度演化,即第3章,主要是采用历史分析法,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财产性收入的制度演进做了详细的回顾和梳理,总结了从改革前计划经济实行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改革后党的十三大肯定非劳动收入所得,再到党的十七大正式首次提出“财产性收入”的命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和逐渐完善、健全。然后,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和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分配中的重要作用,考察了转型期财产性收入在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中的演进变化。承接于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是结构演化,包括第4、5、6章,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城乡、地区和阶层三个方面考察制度和结构双重演化下,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结构和差距变迁。其中,第4章在城乡结构形成、变迁及其特征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本文定义的财产性收入与收入的逻辑关系和分析路径,借助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了收入结构与财产性收入变动的模型,首先分析了收入结构中的变量与财产性收入的关系,接着验证了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在这种长期均衡关系下,重点分析了工资性收入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贡献,以及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对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由城乡结构和制度演化的角度来看,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都是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说明初次分配制度显着地影响了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假说1。并从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上比较了二者存在差距的原因,然后进行了原因分析。第5章,通过对地区结构的归纳,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的梳理,分析了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区域存在的收入差距状况,然后,基于市场化对财产性收入演化的双重效应,引入市场化指数指标说明了不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地区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从而验证了理论假说2。第6章,从阶层和社会结构分层出发,首先梳理了制度变革下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分化及演变,然后,运用制度演化和结构演化的协同共生机理对阶层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扩大进行了逻辑推导,定量分析、经验分析和原因分析,证明了理论假说3,即阶层分化显示了阶层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拉大。第五部分即第7章,基于中外居民财产性收入状况的比较,考察了国外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及其选择及政府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安排,以供我国发展居民财产性收入和调控收入差距借鉴、启示。第六部分是结论及政策建议,即本文的第8章,首先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然后基于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效应制定了分配目标和总体思路,并在这个思路下,针对财产性收入变迁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缩小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拓展了收入分配理论中财产性收入研究的内容,包括财产性收入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加入了价值判断的新视角。具体探索如下:第一,目前学者对财产性收入差距的针对性分析论述还较少,多数是在讨论财产性收入问题时,将财产性收入差距问题作为一个部分,从一般定量分析的角度进行描述,缺少实证分析。本文基于结构主义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的视角,依次分析了制度演化和结构演化下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变迁机理,构建了制度演化和结构演化相互嵌入的协同共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且将制度演化和结构演化结合起来,与城乡、地区和阶层分化对接,考察了与制度演化相伴随的结构演化在促使城乡、地区和阶层财产性收入增长、差距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财产性收入变迁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阶层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弥补了现有研究的单一视角和定量分析的不足。第二,本文基于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制度演进的梳理,详细地考察了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不断变动的进程,从中得出了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和不公存在制度演化和结构演化的双重效应,这不同于现有研究直接下结论,因此为下一步收入分配政策的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第三,在分析财产性收入差距时,加入了价值判断,从公平的视角探讨目前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较之以往的研究更深入、也更充满人本关怀,并提出了可行的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使调控财产性收入差距增添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涵义。

季惠杰[9](2010)在《镜像知青:模式化写作中的祭品》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特殊时代的特殊群体,知识青年渐趋从社会的物质存在演变为精神存在。镜像知青成为中国演变过程的见证和载体。从初期知青题材影视剧的情感宣泄,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重返乡土,再到90年代从商业、娱乐视角出发的所谓审美诠释,镜像知青体现为三次知青创作高峰期模式化写作的祭品,"符号知青"并没有触及文化的本质。

王员[10](2010)在《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文中指出建国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特殊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社会变革平稳顺利实现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整个社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精神风貌和欣欣向荣的局面。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托大量历史文献,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为学科依据,系统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其基本经验,对创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通过追溯和分析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与社会变革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特征,为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寻求理论依据和实现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原理是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其直接理论根据。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理论总结,为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经验。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环境特征体现为中共执政的全面性、社会形态的过渡性、政治体制的初创性和阶级关系的突变性;经济环境特征体现为经济形态的多样性和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思想文化环境特征体现为各阶层社会心理的差异性和思想文化的多元性。特殊的环境特征成为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方法选择的现实根据。本文系统阐述了建国初期党从社会变革的特殊背景和现实环境出发,科学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合理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灵魂,以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形势任务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为重点,以无产阶级价值观教育为基础,构成一个层次清晰、错落有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二是综合运用了理论教育方法、实践教育方法、典型教育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三是充分利用丰富的执政资源和有利条件,科学有效地运用了活动载体、会议载体、大众传媒载体和文化载体等主要载体,有效地将党的思想理念、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等信息传递给教育对象,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全面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合理评价了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及其历史地位。党从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发,科学选择和运用了符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于引导各阶层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与支持,推动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平稳顺利实现,促进各阶层民众的主体性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党在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重要阶段,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本文系统总结了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与启示。建国初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加强教育主体自身建设,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转型中的核心作用,坚持为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建设新中国的双重任务服务,充分运用政治动员的手段,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满足人民群众合法利益有机统一,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力、牵引力、现实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但限于历史条件、已有经验和认识水平,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对思想、理论和政治问题认识上的偏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高和步骤上的急于求成,以及群众斗争过度及方式简单粗暴的倾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二、季惠杰:建国后知识分子形象之精神走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季惠杰:建国后知识分子形象之精神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2)亲密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婚恋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浪漫之爱:理想·追寻·崇高爱情
    2.1 追寻罗曼司的“才子”与“佳人”
        2.1.1 守望的女性
        2.1.2 追求理想的男性
        2.1.3 拯救与被拯救
    2.2 “浪漫”内核下的影像特征
        2.2.1 场景空间:凸显炙热爱情
        2.2.2 台词对白:感性的抒情与互诉衷肠
        2.2.3 剧中音乐:爱情音乐与踟蹰心意
    2.3 浪漫之爱的审美意蕴
        2.3.1 神圣化了的爱情
        2.3.2 主体精神的失落
第三章 激情之爱:反叛·决裂·疯狂欲望
    3.1 彷徨的“亚当”与出走的“娜拉”
        3.1.1 主动的女性
        3.1.2 充满矛盾的男性
        3.1.3 “捆绑”与“缠绕”
    3.2 “激情”主导下的影像特征
        3.2.1 场景空间:营造私密空间
        3.2.2 台词对白:极端的冲突与情欲诱惑
        3.2.3 音乐与音效:低沉音乐与激情欲望
    3.3 激情之爱的审美意蕴
        3.3.1 男与女的对立
        3.3.2 爱与欲的割裂
第四章 融汇之爱:独立·平等·殊途同路
    4.1 现代都市中的“她”与“他”
        4.1.1 勇敢的女性
        4.1.2 自我协调的男性
        4.1.3 携手并进
    4.2 “融汇”目标下的影像特征
        4.2.1 场景空间:回归日常化场景
        4.2.2 台词对白:理性的探讨与自我审视
        4.2.3 主题音乐:轻缓音乐与和谐意图
    4.3 融汇之爱的审美意蕴
        4.3.1 自我认可——独立与平等
        4.3.2 情爱意识——爱与被爱
        4.3.3 社会意识——走向和谐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中国当代都市婚恋剧代表作品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基于文化语境的中国语文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语文与人的全面发展
成长语文
纯粹语文
适度语文

(4)谌容新时期小说社会症候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目的及创新之处
一、 选择:写作背景及其独特性
    (一) 八十年代文学特质及“谌容现象”
    (二) 谌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二、 建构:题材书写与症候呈现
    (一) 农村题材:饱含深情地真实再现
    (二) 婚姻题材:爱情童话的现实续写
    (三) 知识分子题材:自我审视的理性剖析
三、 效应:社会反响与观点争鸣——以《人到中年》为例
    (一) 复调的作品主题
        1. 中年问题的思考
        2. 结尾处理的争论
        3. 多种主题的挖掘
    (二) 深刻的女性形象
        1. 中年大夫陆文婷
        2. “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
    (三) 新颖的表现手法
        1. 本土化的意识流
        2. 分镜头的蒙太奇
    (四) 电影的社会反响
        1. 更为直观的艺术呈现
        2. 越发轰动的社会效应
四、 反思:价值意义与审美局限
    (一) 积极参与的文学之思
    (二) 戛然而止的艺术之殇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武汉基督教控诉运动研究(1951-195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状况
        (二) 海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及史料
        (一)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二) 拟采用的文献
    五、相关界定
        (一) 时间的界定
        (二) 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建国前后的武汉基督教
    一、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武汉的传播
    二、武汉教会的传教事工
        (一) 教会学校
        (二) 教会医疗事业
        (三) 教会慈幼事业
    三、建国初期武汉两教概况
第二章 控诉运动的发起及在武汉的动员
    一、控诉运动发起的背景
        (一) 建国初期中共的基督教政策
        (二) 中国两教三自革新运动的开展
        (三) 抗美援朝的推动
    二、控诉运动的发起
        (一) 控诉在基督教界的初步运用
        (二) 基督教界控诉运动的正式发起
    三、武汉两教控诉运动的动员
第三章 武汉天主教界控诉运动的发动
    一、花园山育婴堂事件的揭发
    二、政府对武汉天主教领袖的发动
    三、八万人的控诉大会
        (一) 控诉大会的召开
        (二) 政府对花园山事件的进一步部署
        (三) 政府对花园山育婴堂的接管
    四、继续疏导天主教徒的思想
        (一) 组织天主教徒座谈会
        (二) 挖掘育婴堂新的罪证
        (三) 接管硚口孤儿院
    小结
第四章 武汉基督教界控诉运动的开展
    一、信义会中控诉运动的率先开展
    二、中国基督教循道会全国会议上的控诉
    三、湖北省暨武汉市基督教团体联合学习会中的控诉
    四、安息日会华中联合会的控诉大会
    小结
第五章 武汉天主教界控诉运动的深化
    一、控诉后武汉两教三自革新进展的反差
        (一) 武汉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的较大进展
        (二) 武汉天主教三自革新运动的迟滞
    二、控诉运动在武汉天主教界的进一步开展
        (一) 政府与反革新力量的反复较量(1952—1953)
        (二) 政府对反革新力量的进一步斗争(1954年)
        (三) 政府对刘和德“反革命集团”的摧毁(1955年)
    小结
结论
    一、武汉基督教控诉运动的特点
    二、从政府角度看武汉两教的控诉运动
    三、从教会角度看武汉两教的控诉运动
参考文献
致谢

(6)超越他者,成为主体 ——对十七年红色小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一种现象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思路与意义
第一章 背景与生成
    第一节 历史的先声——解放区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规则形成与范式确立
        一、懵懂的外来者
        二、历史的自觉
        三、皆大欢喜
        四、阐释的循环
    第二节 继往开来——社会主义文艺新天地的开创
        一、规训与询唤
        二、身份焦虑
        三、文以明志
第二章 情归革命——知识分子改造的新时代寓言
    第一节 身份意识与创作姿态
        一、救世
        二、救赎
    第二节 情归革命——回响与呼应
        一、“为了革命而牺牲恋爱”
        二、“革命与恋爱”相辅相成
        三、“革命产生了恋爱”
    第三节 叙事与差异
        一、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
        二、旧瓶新酒的策略与意图
第三章 在信服与“成圣”之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仪式化
    第一节 信仰与分离
        一、异常时间内的异常人
        二、自我意识的放逐
        三、替代与满足
    第二节 话在肉身显现
        一、日常生活的政治化
        二、受虐、洗礼与跨越
    第三节 实至名归
        一、入党
        二、牺牲
        三、婚恋
    第四节 仪式化叙事与身份诉求
第四章 他性与神话——知识分子形象格局的差序化
    第一节 警示化
        一、反面人物形象
        二、边际人物形象
    第二节 榜样化
        一、成长型革命知识分子形象
        二、领袖型知识分子形象
第五章 真实性效果与倾向性表述——以知识分子第一人称叙述为例兼及第三人称
    第一节 文如其人与修辞立诚
    第二节 第一人称叙述
        一、真实性效果
        二、倾向性表述
    第三节 第三人称叙述
第六章 同一性疏离——叙事者的苦恼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
        一、批判性展示
        二、自主性呈现
    第二节 独特的叙事张力
        一、反讽与复调
        二、唯美情怀
    第三节 “一切批评都是政治的”
        一、审美介入——一切皆有可能
        二、永远政治化——没有敌人也要造一个出来
第七章 由经验到超验——同一性规训与叙事者皈依
    第一节 《我们夫妇之间》——最初的异端与规训
        一、必须始终坚持文艺的工农兵发展方向
        二、知识分子形象的贬抑化叙事
    第二节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原稿与修改
    第三节 《青春之歌》——缝隙与缝合
    第四节 《艳阳天》——正典与绝响
结语 变与不变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论新时期小说的文革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政治视野下的文革叙事
    第一节 苦难与信仰的纠结
    第二节 政治视角下的叙事特征
        一、故事情节表现出来的模式化
        二、以“国家”的立场去叙述创伤
        三、现实主义的深化
        四、干预精神的凸显与忏悔意识的缺失
第二章 启蒙视角下的文革叙事
    第一节 五四启蒙主义在新时期的回归
    第二节 新时期文革小说启蒙叙事的几种叙事形态
        一、政治启蒙叙事
        二、人性启蒙叙事
        三、文化启蒙叙事
    第三节 启蒙视角中的精英意识与理性精神
        一、选择精英意文化的立场
        二、理性精神的高扬
第三章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文革叙事
    第一节 大众文化与新时期小说的文革叙事
        一、大众文化语境的生成
        二、大众文化影响下文革叙事的拓展
    第二节 大众文化对文革小说审美的影响
        一、传统审美主题的消解
        二、充斥着荒诞味的“生活喜剧”
        三、对小说人物的解构
        四、暴力的狂欢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动态演化:结构与差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0.2.1 研究目的与逻辑思路
        0.2.2 研究内容
    0.3 研究方法
    0.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0.4.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0.4.2 论文尚存在的不足
1 文献回顾
    1.1 财产性收入思想的追溯
        1.1.1 古典经济学的财产性收入思想
        1.1.2 马克思的财产性收入思想
        1.1.3 西方经济理论中的财产性收入思想
    1.2 财产性收入的理论基础:规模收入分配和功能收入分配
        1.2.1 功能收入分配理论
        1.2.2 规模收入分配理论
    1.3 财产性收入研究的进展
        1.3.1 国际学术界关于财产性收入研究的现状
        1.3.2 国内学术界关于财产性收入研究的现状
    1.4 小结
2 居民财产性收入演化的理论框架
    2.1 基本范畴解释:财产、财产权、产权和财产性收入
        2.1.1 财产和财产权
        2.1.2 产权分析
        2.1.3 财产性收入诠释
    2.2 收入、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逻辑关系
        2.2.1 收入和财产
        2.2.2 财产和财产性收入
        2.2.3 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2.3 居民财产性收入分配动态演化的理论基础
        2.3.1 结构主义理论
        2.3.2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2.3.3 演化经济学理论
    2.4 理论分析框架
        2.4.1 制度演化与结构演化相互嵌入的协同共生分析框架
        2.4.2 理论假说
3 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演进
    3.1 改革前居民财产性收入状况
        3.1.1 改革前城镇居民几乎没有财产性收入
        3.1.2 改革前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变动状况
    3.2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演进
        3.2.1 1978年10月——1984年9月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3.2.2 1984年10月——1991年12月肯定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
        3.2.3 1992年1月——1997年9月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3.2.4 1997年10月——2004年8月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3.2.5 2004年9月——至今鼓励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3.3 转型期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演进
        3.3.1 居民财产迅速增加
        3.3.2 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样化但结构不合理
        3.3.3 总量稳定增加,但总体水平偏低
    3.4 小结:增长与差距并存
4 财产性收入变迁与城乡差距
    4.1 制度演化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变迁
        4.1.1 城乡二元结构的由来及变迁
        4.1.2 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
    4.2 居民财产性收入比较分析
        4.2.1 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结构比较
        4.2.2 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人均)数量比较
        4.2.3 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速度比较
        4.2.4 城乡财产性收入与其他来源收入的比较
    4.3 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4.3.2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4.4 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形成原因
        4.4.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导致的一些具体制度安排上的"城市偏向"
        4.4.2 农村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不健全限制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获取
        4.4.3 城乡居民整体文化素质结构差异
    4.5 小结
5 财产性收入变迁与地区差距
    5.1 区域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5.1.1 区域划分与区域结构
        5.1.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5.1.3 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区域收入差距状况
    5.2 不同地区财产性收入与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关系
        5.2.1 市场化对财产性收入演化的双重效应
        5.2.2 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测量简介
        5.2.3 地区财产性收入与市场化的关系
    5.3 财产性收入变迁与地区差距经验分析
        5.3.1 面板分析
        5.3.2 原因分析
    5.4 小结
6 财产性收入变迁与阶层差距
    6.1 阶层、社会分层
        6.1.1 阶层的定义
        6.1.2 社会分层
    6.2 制度变革下社会分层结构的分化及演变
        6.2.1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
        6.2.2 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分化加剧
    6.3 不同阶层在制度和阶层结构演进中的财产性收入变迁
        6.3.1 制度演化和结构演化相互嵌入下的阶层研究视角
        6.3.2 阶层分化显示了阶层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
        6.3.3 经验证明
    6.4 不同阶层的财产性收入分化的原因分析
    6.5 小结
7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国际比较
    7.1 中外居民财产性收入状况比较
    7.2 国外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途径及其选择
        7.2.1 通过投资理财实现财产的增加
        7.2.2 通过节俭实现财产的增加
        7.2.3 居民资产投入的组合方式
    7.3 政府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安排
        7.3.1 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和调控其差距的政策经验
        7.3.2 加强理财服务,推出各种理财计划
        7.3.3 政府注重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7.4 经验与启示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缩小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8.2.1 政策与市场双重效应下的分配目标和总体思路
        8.2.2 缩小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8.2.3 缩小地区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8.2.4 缩小阶层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镜像知青:模式化写作中的祭品(论文提纲范文)

一、他者——一任宣泄到天明
二、重返:难以为继的寻觅
三、再回首:何处是归乡

(10)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0.1 研究意义
        0.1.1 论题研究的时间范畴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0.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框架
        0.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0.3.2 研究的内容框架
    0.4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创新之处
        0.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0.4.2 创新之处
第1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溯源
    1.1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1.1.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
        1.1.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1.2 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1.2.1 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分期
        1.2.2 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
        1.2.3 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验借鉴
第2章 建国初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特征
    2.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及其价值
        2.1.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对正确认识建国初期社会变迁的方法论意义
    2.2 建国初期的政治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特征
        2.2.1 中共执政的全面性
        2.2.2 社会形态的过渡性
        2.2.3 政治体制的初创性
        2.2.4 阶级关系的突变性
    2.3 建国初期的经济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特征
        2.3.1 经济形态的多样性
        2.3.2 经济形势的严峻性
    2.4 建国初期的文化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文化环境特征
        2.4.1 主要阶层社会心理的差异性
        2.4.2 思想文化的多元性
    2.5 建国初期的环境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5.1 政治环境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5.2 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5.3 文化环境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5.4 建国初期的环境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第3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1.2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
        3.1.3 唯物主义是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
    3.2 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3.2.1 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
        3.2.2 社会主义思想和道路的宣传教育
    3.3 形势任务与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
        3.3.1 建国初期的形势任务教育
        3.3.2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
        3.3.3 阶级意识与阶级觉悟教育
    3.4 无产阶级价值观教育
        3.4.1 爱国主义教育
        3.4.2 集体主义教育
        3.4.3 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第4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选择
    4.1 理论教育方法
        4.1.1 建国初期理论教育的必要性
        4.1.2 建国初期理论教育的主要形式
    4.2 实践教育方法
        4.2.1 实践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4.2.2 建国初期实践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4.3 典型教育方法
        4.3.1 典型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4.3.2 建国初期典型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4.4 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
        4.4.1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思想政治教育“唯一有效的方法”
        4.4.2 建国初期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第5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运用
    5.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
        5.1.1 直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纪念活动载体
        5.1.2 结合经济工作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载体
        5.1.3 党团活动载体
    5.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会议载体
        5.2.1 党政会议载体
        5.2.2 政治协商与统战会议载体
        5.2.3 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载体
        5.2.4 其他类型会议载体
    5.3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媒载体
        5.3.1 建国初期广播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5.3.2 建国初期报纸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5.3.3 大众传播在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
    5.4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5.4.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学载体
        5.4.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音乐美术载体
        5.4.3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电影载体
第6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效与历史地位
    6.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意义与根据
        6.1.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意义
        6.1.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根据
    6.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效
        6.2.1 引导了建国初期各阶层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与支持
        6.2.2 推动了建国初期的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
        6.2.3 促进了建国初期各阶层民众的主体性发展
    6.3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
        6.3.1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重要阶段
        6.3.2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第7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7.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7.1.1 加强教育主体自身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力
        7.1.2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转型中的引领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牵引力
        7.1.3 坚持服务革命与经济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力
        7.1.4 广泛运用政治动员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7.1.5 注重满足教育对象的合法利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7.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训
        7.2.1 对思想、理论和政治问题的区别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7.2.2 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群众斗争过度及方式简单粗暴的做法
        7.2.3 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高和步骤上急于求成的倾向
    7.3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
        7.3.1 必须应对多元文化挑战,坚持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7.3.2 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坚持为新世纪科学发展中心任务服务
        7.3.3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推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季惠杰:建国后知识分子形象之精神走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影视作品中的乡村建构[D]. 易青云.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2]亲密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婚恋剧研究[D]. 赵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3]基于文化语境的中国语文解读[J]. 季惠杰. 青年文学家, 2015(17)
  • [4]谌容新时期小说社会症候书写[D]. 杨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3)
  • [5]武汉基督教控诉运动研究(1951-1955)[D]. 刘贵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6]超越他者,成为主体 ——对十七年红色小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一种现象学考察[D]. 吴国如. 河南大学, 2011(09)
  • [7]论新时期小说的文革叙事[D]. 黎仕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8]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动态演化:结构与差距研究[D]. 杜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9]镜像知青:模式化写作中的祭品[J]. 季惠杰. 电影文学, 2010(20)
  • [10]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 王员.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季会杰:新中国后知识分子形象的精神走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